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禅心悟道6---信为道源功德母

禅心悟道6---信为道源功德母

禅心悟道6---信为道源功德母
禅心悟道6---信为道源功德母

禅心悟道.修身养性系列(6)

----信为道源功德母

【原文】

圆觉经上有一段经文是这样说的:善男子,汝等乃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如今谛听,当为汝说。

【译文】

善男子啊!你们为了诸位菩萨及末世众生,询问最深奥、最秘密、最透彻、最更本的佛法,这是一切菩萨最高的教育方法,是大乘道的了义法门。能是十方修学菩萨道以及末世一切众生产生坚定信仰,永远不再有任何疑惑。

【学佛一得】

佛祖讲的“最深奥、最秘密、最透彻、最更本的佛法”是什么呢?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空”字。佛祖说:“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转一小圈,回到原点,是个零;转一大圈,回到原点,还是个零。都是空的!这是最简单的佛法,也是最深奥的佛法。如果有悟,一念即悟;如果无悟,

也用不着大伤脑筋。把这个问题轻轻的暂时放下就可以。倒是“得决定信,永断疑悔”八个字,倒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研究深思。

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孤儿,无依无靠,穷困潦倒,过着流浪乞讨的日子,对前途十分迷茫和彷徨。有一天他去拜见一位高僧求教怎样才能改别目前的处境。

高僧把他带到一堆杂草簇生的乱石堆里,指着其中一块生长异样石头对他说:“明天早晨你把它抱到街上去卖。但要记住,无论人家给多大的价钱要买这块石头,你都不要卖掉。”

孤儿带着满腹狐疑在街市上蹲了三天,到第三天才有一个人来询问。到第四天,有人想用贱价买下这块石头,但孤儿就是不卖。到了第五天这块石头的价钱已经很可观了。

孤儿回到寺庙,兴奋的告诉了高僧实际情况。

高僧说:“你明日把它带到黄金市场再去叫卖,但无论别人给多大的价钱你都不要卖掉。”

孤儿把这块石头带到黄金市场,过了几天对这块石头感兴趣的人与日俱增,石头已经被哄抬到了黄金的价值。

孤儿欣喜不已,又把这一喜讯报告了高僧。高僧说:“你明天把它带到珠宝市场去卖,无论谁出多大的价钱,你都不能卖。”

孤儿把石头带到珠宝市场,结果,这块石头的价格被炒得比相等的宝石还要高,被大家称为“稀世珍宝”。

孤儿对此大惑不解,又去请教高僧。高僧说:“世事皆是如此,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块陋石,那么你永远就是一块陋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块无价的宝石,那么你一定就是一块无价之宝。

在这个故事中”无论多少钱都不卖“,就是“得决定信,永断疑悔”。孤儿对这块石头的价值并不深信,而且有所怀疑,甚至因为没卖出去而后悔,但他遵从高僧的嘱咐,坚决不卖,仍然得到了“永断疑悔”的效果。

有人会想,这块石头到底有多大的价值,科学家用先进仪器检测一下不就知道了吗?假如这块石头被传说为女娲补天的石头,科学家用什么先进仪器能检测出女娲从来没有碰过呢?

有人会想,这不是骗人吗?其实未必。当这块石头附着了某种文化,附着了人们的感情和信仰,它的价值就不一样了。好比《蒙娜丽莎》,它的构成不过是一块画布,一些颜料,如果把它当画布和颜料卖掉,那就太可惜了。因为它最大的价值是附着的在画面上的灵感、艺术。即是是真金子,之所以具有很大的价值,是因为人们认为它具有很大的价值。如果不认为它有价值,他就更石头没有两样。

我们爱上一个人,也是如此,觉得她是世界上最温柔、最善良、最可爱的姑娘,其实这也是迷信一些自造的概念。如果对她深信不疑,爱情就能永远维持。一旦有所怀疑,爱情就跑掉了。

佛法也像这块石头一样,“非法非非法”,价值究竟有多大,取决于你的信仰有多深。如果你不信。那就什么也没有。

世界上的人也不是像这块石头一样吗?你有多大的价值,关键在你确信自己有多大的价值。有人志向远大,并坚信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雄心勃勃的进行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取得了别人望尘莫及的成就,有的人虽然志向远大,却不相信自己的运气,半信半疑的尝试着,最后的结果大概是:业绩并不出奇,又总觉得自己了不起,这种人总是患得患失。心无大志的人,觉得只要自己能过上平凡的生活就可以了,并且从这方面努力,容易得到满足,最后果然跟自己预想的那样过上了平凡的生活。不过,由于要求实现的价值和预期价值一样,他的幸福指数可能比第二种人要高。

佛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我们无论在这个世界上学佛法,做其他学问,或行走人生通常都是这样:“有信便有得,不信不便不得。”但可以疑问,在方式方法上可以提出各种疑问。正如南怀谨大师所说,要一步一步的追问下去,每解决一个疑问,便得到一次进步。但更本的原则不能怀疑。比如,学佛法到底有用没有用?学科学到底有什么用?做好人有用没有用?就是在这些根本问题上不能够产生疑惑。要

在根子上“永断疑悔”,断绝自己的退路,勇往直前,就可能走出一个;“海阔由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境界来。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你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们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这句话告诉我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意味着教师要有一种亲和力,一种感染力。学生喜欢老师了,自然就会爱听我们的课。老师要做到用发自内心的善良和真诚去爱学生,在课堂上,只有快乐、热情、专注地挥洒师爱的老师,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老师,学生才会喜欢上我的课。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倾向,好学生,充满自信,课堂就是他们的舞台,他们习惯在课堂上享有一种优越感;后进生,充满期待,每一堂课,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他们本能地希望在这样一个时刻,迎来改变自己的机会。所以,我认为,在课上,全体学生能有所得,他们就会对你的课有认同感,全体同学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形成风气,就会喜欢你的课。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 第一、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必须让他们先喜欢你。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 1、学会公正。每个老师都有特别喜欢的学生,和不喜欢的学生,我也有。我喜欢聪明可爱又听话的孩子,至于那些成绩不好,又调皮捣蛋的孩子,说实话,我也恨不得他们立刻消失,但是话说回来,虽然不喜欢,但也不要表露得太明显,尽量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无形中要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我是大家的老师,我不愿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2、学会宽容。只要是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进步;宽容学生的任性和调

皮……但是说得容易做得难,有时一下到气头上,忍不住就会生气发火,我也一样。但有时不防换换方法,我就遇过这样一个学生,她几乎天天犯错,我也毫不客气地训过她几次,突然有一次我心平气和地原谅了她,她受宠若惊,向我保证不再犯错,虽然后来她也在继续犯错,但每次在我知道前她都会主动向我认错,我想这也是一种进步吧!现在的孩子懂事更早了,更任性了,也就更难管了,但只要你是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们信任你,教育效果就会更好。 3、学会幽默。不少学生说特别喜欢听我讲话,因为我总是喜欢给他们讲很多事:有讲我的亲身经历、有讲故事、有讲国家大事、有讲笑话、有就事论事……在讲这些事的过程中,还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慢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我还喜欢时不时开开学生的玩笑,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总是有笑声。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有张有弛的学习环境,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他们说:又怕我,又喜欢我。 4、学会交流。老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良师益友。但当你和学生打成一片时,你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毕竟是他们的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中有无对老师的过分接近。如果有,应马上进行处理,不能使学生觉得你这个老师不凶,是他们的朋友,而忘了是他们的老师。 5、学会鼓励。人性的弱点中曾说:没有人不喜欢听恭维的话的,学生也是如此。在课上,我尽量精讲多练,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到课堂活动的机会。例如:在上购物这一课时,我让每组学生都做一道题,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参与,当然,好学生自然没问题,但有一部分同学根本就不自信,不敢走上讲台来,为了达到我的要求,他们就同桌两个人商量,一个做难度大的,一个做难度小的. 虽然这样,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古人云:“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何让你的学生能“亲其师”,我从教三十余年始终奉行这样的原则:在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有“五心”,既:“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赢得孩子们对老师的亲近、感激、尊重和爱戴。同时在工作实践中还要不断地探索,在管理中创新,在和谐中育人,从而让你的学生“信其道”。 一、用爱心去感染每一位学生。 爱心是具体的,琐碎的,我强破自己对学生要有爱心,因此我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就巡视教室,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同学们的衣服穿得是否合理。现在农村学校中有很多是留守子女,家中条件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学习用具常常准备不齐全,我常备一些必要的学习用品,发现有哪一个学生缺少时,我都会及时为他们补上。有的孩子基础太差,学习跟不上进度,我总是主动帮他们查找原因,提示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及时为他们补课……家长感激,学生感动,有的学生家长到学校说:“我们的孩子自从得到你的帮助进步真的很大。”我部会对他们说,无论是谁见到自己的学生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都会这样的,我们作为教师,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使我感觉到我做的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也是一个教师爱心的具体表现。三十几年来,我就是这样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

二、用细心去洞察学生的心灵,激励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教学的具体工作中,我很注重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真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要求每个班在教室后墙设立了一个“荣誉版”专栏,凡是学生有好的表现,就为她加一颗星星,一周一小评,“爱心”数量最多者为本周组长,一学期一大评,在每个学期结束时,总结一下本学期中获优胜次数最多者为该学期优胜,为该生颁发奖状,以表扬鼓励。正因为如此,孩子们有了明确的追求目标,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纪律增强了,学生懂得团结互助了,校风、班风更好了,学习的风气更浓了。 三、建立建全各种制度,以此培养良好习惯。 多年来,我就一直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第一、我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了解懂得各项规范要求,为今后能遵规守纪奠定基础。第二、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成为班级的主人,要求班主任老师合理利用小干部,让水上干部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班级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促使孩子们自我约束,自我反省,从而达到了良好的习惯养成。就拿现在的三——五年班来说吧,现在班级一般的事情都有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早读、课间操等日常工作都由值日组长负责,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课代表负责,当然,教师要随时随地地作检查指导。这样一来,班内的工作形成了程序化和制度化,各项工作就更能顺利地得到开展。学校的管理也就顺理成章了。第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及时对全体教师进行针对性教育,提示他们如何正

如何提高朗诵能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以下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教师本身的教学语言是直接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所以,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教师范读时做到姿势正确,声音宏亮,吐字清晰、准确,语调生动、有感情,节奏合理,停顿恰当,特别是对话多的课文,范读时要像舞台上的演员那样自己首先进入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和朗读兴趣,学生才能学到朗读方法,使他们有试一试、比一比的念头。 3、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4、经常进行各种朗读比赛。 二、循序渐进,培养朗读习惯 学生朗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朗读效果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应循序渐进。 首先,要训练朗读的姿势。读,一般是坐着的,要求学生两手稍曲拿书,人坐端正,两肩放平,眼睛看课文;听读或朗读后书再放下。有时也可以请学生装站起来或到讲台前读。站起来读,声音容易响亮;在讲台前读,可以锻炼学生当众朗读和说话的胆量。 其次,要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一些性格内向、文静的学生往往说话、读书声音很轻,一经形成定势,纠正是很难的。因此,课堂上应多叫这部分学生朗读,要求他们大胆张大嘴巴读,做到声音响亮,让全班同学都能听清楚(但不能吼叫),一旦有了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树立信心,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 第三,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朗读课文,不仅要口到,还要眼到、心到。不少学生朗读中的错误,与他们看书马虎、不动脑筋有关。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朗读时用心思考的习惯,在朗读的同时,想想词句意思,全文内容等 三、注重指导,教给朗读方法 大纲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 首先,要正确地读。要求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顿讲,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唱读和顿读,是低年级学生在朗读节奏方面常见的错误。要防止或纠正唱读,要注意:①多做正确的范读,或多放一此与课文相配套的朗读录音磁带,让学生模仿。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齐读应安排得少一些,再少一些,多安排个别读、分角色读、有感情的读,边思考边读等方面的朗读训练,因为齐读多了,容易演变成唱读。③在别人朗读时,其他学生要专心听,然后让他们评评朗读的优缺点,这对提高朗读能力很有好处。要防止或纠正顿读,教师应注意:①在朗

美文雅句:悟道繁花情似锦,得禅诸事善若水禅意人生【一】

美文雅句:悟道繁花情似锦,得禅诸事善若水。禅意人生【一】 悟道繁花情似锦,得禅诸事善若水。 禅意人生【一】 喜好喜好搜集整理 时光水岸,轻铺一纸红尘素笺,一笔墨起,一笔墨落,自然随意,诉一段清幽,清韵,清雅与禅,自在从容,看潮起潮落,听风声雨落,品人生絮语,呢喃中,把世间的瞬息万变清浅。 轻倚岁月,浅读流年。静许,一份禅意,人生安暖;一份清浅,时光无恙。拾一抹岁月静好,种一份懂得,光阴漫过秋日,收获一朵嫣然于心中,诉一段心语与禅,让一纸素念随风随雨,散落一城心语悠悠,心意遥遥。光阴如此静美,恬淡,甚好!

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事的脚步轻了,悄悄地走过岁月。一笑于休闲处,坐看时光着地成灰。生活仍是一片宁静。禅在心中,悟自心生。 悟道繁花情似锦,得禅诸事善若水。 我问佛,能否,让心有片刻的时间里不掺杂俗念?不看山,不听水,只来对着光阴说禅。佛说,有些人,有些事,得到了,得不到,都是岁月慈悲的念,无需感叹,无需怨,心若静了,则满世界的嘈杂都可以看做是生命盛大的喜欢。 心若安,可步步生莲。心清一切明,心浊一切暗;心痴一切迷,心悟一切禅。心是人生戏的导演,念是人生境的底片。一切的根源皆在内心,痴与执、怨与恨,只会让心翻滚、让人不安。只有放下它们,才能轻松自然。智慧愚痴心之隔,天堂地狱一念间。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天。 那年,那月,那女子,与时光来说禅。簪来几滴晨间露,拈来一瓣午夜莲。人在草木间,禅茶品一味,云水之中悟菩提,素心静如简,偷得浮生闲。

赌书泼茶,倚楼听雨,日子清简如水。禅的时光,总是寂静无声。窗外风云交替,车水马龙,内心安然平和,洁净无物。如此清淡,不是疏离尘世,而是让自己在尘世中修炼得更加质朴。人生这本蕴含真理的书,其实掩藏在平淡的物事中。返璞归... 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 【心不造作自然清明】如果心不造作,就是自然喜悦,如水不加搅动,本性是透明清澈。禅坐的心就像一罐泥水,人们越不理会或搅乱它,杂质就愈会沉淀到罐底,水的自然明净本性也就会呈显出来。心的本性也如此。任其自然,不加改变,就可以找到喜悦和清明的真性。

教学感悟:亲其师,信其道

教学感悟:亲其师,信其道 在顶岗实习准备期间,学校多次组织我们亲身进入学校来真正地感受课堂。当时与老师交流时就有很多同学问老师如何“管”住学生,我也有这个担忧。当真的来到实习学校遇见我的学生时我发现担忧成了现实。 在前几周的时候,学生们总是在课堂上捣乱说笑话、传纸条、睡觉甚至还有打闹情况的出现。指导老师和他们的班主任都告诉我严厉起来,不要对他们笑,上课的时候不要有时间让他们走思,教学内容多设计一些。 开始班主任批评过他们后情况有所好转,然而慢慢地学生们都开始在课上进行消极的抵抗不再说话但也不再回答问题,不传纸条但是也不记笔记,不睡觉但是也不听课。 我真的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专门在课上抽出了五分钟的时间向他们询问情况,让他们把不满的需要我改正的写到小纸条上。忽然有学生跟我说:“老师,这是我第一次见你在我们班笑。”再后来我不在只抱怨学生的错误也开始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真的也有很多不足。为了让学生“听话”,我从来都是严厉的批评;为了课堂正常进行,我从来都是板着脸。我又选了一个课代表,跟课代表了解情况;下课时和学生们聊上课有什么收获,有哪些不懂的;上课时的教学活动也设计较多,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现在学生们在课间的时候会来到办公室找我看他们的作业,课代表也会在课前来问我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在课上帮我维持纪律。但是现在也有弊端学生们会来找我说一些与学习无关

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告诉他们我会和你们平等对话,但是需要你们把我和你们其他科老师一样看待,我不会跟你们闲聊现在你们需要回到教室去上课。 我认为平等不是没有权威,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并不是一味的满足学生的要求,去纵容他们。希望我实习结束后,他们对我的印象不是一个可以谈话聊天的小姐姐,而是一个温柔可亲但不失严肃的老师。这两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也明白我在教学的方面还是也有很多的不足,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还在进步的路上。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中国佛教文化考查试题

公选课:中国佛教文化考查试题 一问答题:(任选三题) 1 、佛教所说的"三法印"是什么? 一般称:1、诸行无常(宇宙万有,皆变化无常);2、诸法无我(世界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3、涅盘寂静(佛教徒修行断尽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盘寂静境界)。 2、试说明中国四大菩萨及其道场所在地。 山西五台山是大智菩萨文殊菩萨道场。 浙江普陀县"海天佛国"普陀山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道场。 常有金顶佛光奇观的四川"峨眉天下秀"峨眉山是大行菩萨普贤菩萨道场。 安徽“仙城佛国”九华山是大愿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 3、列举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一宗派? 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净土宗影响比较大 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你是如何理解这首禅诗的? 5、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迥)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二、论述题:(任选一题加以阐述) 1、你怎样认识和评价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分析对比儒学和佛教的人生价值观念。 3、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出自《学记》一一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的古训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一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方面,总有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现象, 也就是说,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开始喜欢这个老师所教授的科目,并且会努力把它学好。 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源自《学记》一书,原话说:“?…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即:……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从而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能够这样,即使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背弃道义。 那么,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个人认为可以做以下尝试: 首先,作为老师,最让学生欣赏、佩服、敬重的,主要还是正直的人品和过硬的素质。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在言谈、举止上,老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当你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年轻 老师尤其应该注意,在自己从学生向老师的过渡过程中,尤其要在学生中树立积极的形象,赢得学生的好感。 另外,要吸引学生,老师必须有扎实的学术功底、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我们平时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要准备一桶水。”如今,随着经济、科技、社会意识形态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知识面越来越广。这对老师无疑是一种挑战,所以,老师的知识更要向纵、深发展,不断充实自己。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才是学生真正会从内心敬佩的老师。 譬如现在人教版的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材料涉及到世界文化历史、植物学、生物学、医疗保健、教育改革、还有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如果作为一个英语老师,没有其他方面的知识做后盾,上课必然会捉襟见肘、举步唯艰。 当然,英语老师流利的口语、漂亮的板书、幽默风趣的谈吐、激情四溢讲课、多才多艺的展示,都会成为学生亲其师”的理由。 其次,我们一直提倡老师跟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这不是随便几次谈心”和了聊天”就能实现的。很多老师的确经常会找学生谈话,但是,这种谈话是等级分明的,就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说教。但是,老师苦口婆心说了半天, 学生却充耳不闻,这种谈话毫无成效。 怀仁中学英语特级教师杨广斌曾这样说过:我有空就会去研究学生,从他 的学习成绩、生活状况、朋友圈,到他的家庭背景。……跟学生谈话时,我也很 少直奔主题,说你英语成绩如何如何。相反,我可能会问一下他最近有没有什么烦恼、薄弱科目有没有进步等等。这种关心,往往比你直截了当的‘说教 '更有感化力。” 可见,老师想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应该先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心态和喜好。然后通过真心实意的沟通和交流,老师和学生才可能成为可以“谈心”的朋友。

浅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浅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摘要:这几年的初中生都是00后,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与日渐成熟,数码时代带来的变化,对他们的影响是空前的,巨大的,无疑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把尊重与爱播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关键词:亲其师信其道交流合作民主平等 现在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困难也越来越大,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0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00后的孩子是大多数出生在21世纪的新人类。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与日渐成熟,数码时代的革命性变化,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空前的,这无疑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是一位初中老师,从事班主任工作22年了,深感班主任工作一年比一年难做。但是无论困难多大,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因为这是我的职业,更是事业,不能半途而废,不然,我还能干什么?我还会干什么?别人怎么看我?基于此,我开始苦苦寻求有效的教育方法。 有人说如今的社会三岁就有一个代沟,我起初还不大相信,现在我信了。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和学生之间是有代沟的,而且还不止一个代沟。面对如此大的代沟,我们怎样才能做好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发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话一点也不假。那么要想让学生亲近老师,老师该怎么做呢?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一古训源自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原文中载:“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是说:“唯有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同学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即使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原文中“夫然”之前,讲解的是学生正式作业与课外作业相辅相成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亲其师信其道”,为原文截取,抑或断章取义。我认为:我们没必要吹毛求疵地考究此语的历史意义,而应顺应现实的情况,进行解释、提炼以及发展运用。“亲其师信其道”,大意是说: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愿意亲近老师,才能信任老师,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欲使学生信其道,教师必以人格感染、情感交流使之亲其师。那么,老师怎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呢? 首先是“爱”字当头,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严师出高徒,可能已经不完全适合今天的00后了。他们需要新的更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爱”。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灵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师生间建立一种平等、友爱,互相尊重,共同奋斗的新型师生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要全面了解,时时关心学生,这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和优缺点,乃至他们的主要经历和家庭、周围环境等。这样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还应该在各方面关心学生,一个学生若常常得到教师的关心,他就会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教师的教育。因为00后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一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他们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老师要像他们的父母,否则我们的一切都会事与愿违的。 其次是内外兼修,散发个性魅力。我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因为看到过很多优秀的教师,总是觉得他们身上的很多优点自己并不具备。我觉得学生烦人、难教。我认为自己老了,不愿意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懒得动。这样久而久之,自己真的落伍了,我发现学生更加不听话了,尽管我的工作热情并没有减少,相反,我工作比以前更卖力,我用尽了浑身解数,但教育效果却很差,班级考试成绩更差。

参禅的解释及造句

参禅的解释及造句 导读:参禅拼音 【注音】:canshan 参禅解释 【意思】: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即习禅者为求开悟,到各处参学之意。但一般依教坐禅或参话头的也叫参禅。 参禅造句 参禅造句: 1、参禅可以慢慢改变你的生活。 2、我们想开始参禅,那我们可能要有一个坐垫,或者报个班,买本书,有个定时器或者有一套参禅的修行服。 3、这个道理也许几千年前的佛教和道教的修行者们都懂的,所以他们平日参禅悟道时都要保持平和的微笑,将其视为必修的功课。 4、参禅亦称坐禅。 5、对中晚唐僧人草书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禅宗的兴盛使得僧人用草书作为参禅悟道的手段; 6、记得过去的祖师在修禅,也有很多学者参禅。 7、但他闲不下来,先是到日本学佛参禅,后来,又到印度跟随特蕾莎修女看护穷苦病人。 8、以此为切入点,文章旨在探讨红楼诸艳的宗教态度和佛学修养,及其与宝玉参禅悟道、出家解脱的联系和差异性。 9、创作时的她宛若静心参禅,她的文化积淀和聪明才智如涌泉

之水----自然流淌、源源不断。 10、山中数以百计的天然洞穴,多为历代僧道参禅修真宝地。 11、房间装饰典雅、别致,设备齐全,设计独特,标间中设有专门为参禅者打坐的禅台。 12、茶禅,乃是以茶参禅的一种人文境界,一种艺术境界。 13、而在他少年时代的诗文集《乐善堂全集》中,其对佛教寺庙的喜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对参禅悟道高僧的尊重多有描写。 14、以此为基础,马祖禅强调的是在参禅的过程中自我个性的阐扬。 15、我作画实乃参禅,重复着无尽的点或面,默念着南无阿弥陀佛,那留在纸上的印迹就是心之境。 16、以前的研究,一般把“文字”界定为语言文字,而且基本上将“文字禅”解释为以语言文字为手段、媒介或对象的参禅学佛活动。 17、这些洞窟开凿的原意,只是为参禅修炼提供一个静穆的场所。大概谁也不曾料到会给后人留下一座如此辽阔而恢宏的艺术宫殿。 18、由于工作繁忙,释道心现在已经没有固定时间诵经和参禅。 19、他在三十八岁时皈依佛门,随着其皈依佛门的时日渐长,对佛学的体悟愈深,从而真正地进入了参禅悟道、醉心翰墨的境界。 20、观音禅林将于每月第三个星期六举办参禅精进一日修。欢迎您一起来报名参与。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亲其师, 信其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 班主任难当,很多时候会好心没好报;班主任难做,很多时候会吃力不讨好,我也深有同感。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热爱班主任工作,喜欢班主任角色,做班主任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头,品不完的嚼头,尝不完的甜头。想到这些,我又觉得要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学生喜欢的班主任也不是什么难事,在我从教的20年工作中,有15年担任了班主任工作,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但同时也快乐相伴。我认为当好一个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详细、真实的了解学生情况,为班主任工作打好基础 作为班主任,应比较详细和真实的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职业,家庭成员情况,特别是学生的性格特征,是内向、外向,调皮、踏实,还是活泼、呆板,甚至学生的爱好、特长等等。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可通过家访的方式获得,对学生自身性格、爱好的了解,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来获得。当然,充分了解学生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有的甚至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仔细揣摸,才能总结出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 了解学生的目的是为日后的班主任工作做准备、打基础。对学生的关系到隐私的东西,特别是对学生自尊心有影响的情况,教师切不可任意的告诉别人。如学生身体的残疾,父母的离异,以及一些作为学生难于启齿的东西,要为学生保密。教师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为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带来许多方便。

二、明确职责、担当责任,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 要当好一个班主任,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班主任的职责就是培养班集体的优良班风和学风,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班主任不只是一个称呼,更是一项工作。因此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要想给别人带来快乐,首先自己要快乐。班主任工作辛苦、繁琐、累人、累心,这是共识。忙忙碌碌,是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忙忙碌碌,就要碌碌有为!使自己工作着并快乐着,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我很注意自己的心态。因为有了健康的心态才会去热爱工作,接受工作。同时在工作中也要善于发现快乐,少一点挑剔,多一点欣赏。这样就可以感染学生,让他们快乐的学习,轻松的成长。做班主任就要用心去做,讲究方法,这很关键。坦然面对,把困难当成财富,就能乐观起来,就增加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把普通而又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做好 三、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1、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威信不是吓出来的。有威不一定有信。信而服,自然生威。树立威信首先要把自己的课教好。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对待学生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向,更不能以成绩、家庭背景看学生。这是树立威信的前提。 2、要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要容忍学生在成长中所犯的错误和失败。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从事小学教学以来,一直坚守在语文教学第一线。那么如何才能教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呢?我对此深有感触。我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过,各位同仁都应该听到过这样的心声:“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一科呢?你是如何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因为我喜欢我的语文老师所以我喜欢语文。”所以,孩子是先喜欢老师,才喜欢学科的。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爱其业。”学生热爱本科教师,才能喜欢听他所讲的课,才能对本学科产生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呢?现在,我就此问题总结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教学经验,对如何才能培养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要让学生“亲其师”就得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去吸引学生。教师的广博知识并不是说教师一定要高高在上,作为教师咱们得低下身子,将自己“海”般深厚的功力化成涓涓细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徜徉在你的抚慰中。在孩子们的心中,你得是一个“万事通”;在孩子们心中,你得是他们的“全能助手”,什么本领都得有;在孩子们心中,你得是一个“心理医生”,你随时都应该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对待学生,你要有师长的威严,也要有父母的温情,更要有朋友般的理解与平等。 要让学生“亲其师”就要求教师要和学生玩在一起。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不是很繁重,那么教学之余能不能和孩子玩在一起呢?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学生玩耍的活动。比如,和学生们一起上一节体育课;比如,和孩子们一起玩一些踢毽子、跳皮筋、拔河、放风筝等游戏。让学生觉得你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分子。在对话环境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地交流、真诚地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 要让学生“亲其师”就要有很强的亲和力。一个好的教师必定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学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待学生,我们只有全身心地投入,真正地去关心,去感受他们,才能够赢得他们的真心爱戴。如果只是虚情假意予以应付,很快你就会失去学生的信赖。除此之外,孩子们还会关注你的言行举止,从你的言行中去归纳你这个教师人品的好坏,并在头脑中决定着对你的好恶。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时刻都得提醒自己,那些稚嫩的眼神在关注着你。 要让学生“亲其师”就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如果教师能让一位后进生得到大幅度提高,那么你就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语文成绩差的学生,智力未必就是差的。这些学生往往在学习上怕苦、怕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多鼓励他们,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多肯定、多鼓励,上课时有意识地请他们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树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那么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成绩。 要让学生“亲其师”就要想方设法让教学生动起来。《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即情景、背景或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以现代教学手段为媒介,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自融其中,融情入境。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务必精心准备每一次课。例如,《赵州桥》的课件,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图片资料展示赵州桥的地理环境,让学生充分了解赵州桥,并且通过与当时其他的桥梁所起到的作用形成的鲜明对比,让学生理解赵州桥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用这样精心准备的课件就能突出教学目标,让学生深深理解并牢记文章的主旨。 要让学生“亲其师”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笑起来,做到寓教于乐。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殿堂,也是学生展现自身才能的舞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排演课本剧,不仅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从不同层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例如,在学《晏子使楚》这一篇课文时,因课文内容较浅,我便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然后再用表演的形式来演示出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们为了能正确地排演出故事情节,进行了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 这句出自《学记》——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的古训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方面,总有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现象,也就是说,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开始喜欢这个老师所教授的科目,并且会努力把它学好。 “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源自《学记》一书,原话说:“……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即:……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从而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能够这样,即使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背弃道义。 那么,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个人认为可以做以下尝试: 首先,作为老师,最让学生欣赏、佩服、敬重的,主要还是正直的人品和过硬的素质。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在言谈、举止上,老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当你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年轻老师尤其应该注意,在自己从学生向老师的过渡过程中,尤其要在学生中树立积极的形象,赢得学生的好感。 另外,要吸引学生,老师必须有扎实的学术功底、过硬的教学基本功。我们平时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先要准备一桶水。”如今,随着经济、科技、社会意识形态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知识面越来越广。这对老师无疑是一种挑战,所以,老师的知识更要向纵、深发展,不断充实自己。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才是学生真正会从内心敬佩的老师。 譬如现在人教版的高中英语教材,阅读材料涉及到世界文化历史、植物学、生物学、医疗保健、教育改革、还有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如果作为一个英语老师,没有其他方面的知识做后盾,上课必然会捉襟见肘、举步唯艰。 当然,英语老师流利的口语、漂亮的板书、幽默风趣的谈吐、激情四溢讲课、多才多艺的展示,都会成为学生“亲其师”的理由。 其次,我们一直提倡老师跟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这不是随便几次“谈心”和了“聊天”就能实现的。很多老师的确经常会找学生谈话,但是,这种谈话是等级分明的,就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说教。但是,老师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学生却充耳不闻,这种谈话毫无成效。 怀仁中学英语特级教师杨广斌曾这样说过:“我有空就会去研究学生,从他的学习成绩、生活状况、朋友圈,到他的家庭背景。……跟学生谈话时,我也很少直奔主题,说你英语成绩如何如何。相反,我可能会问一下他最近有没有什么

佛家禅茶

峨眉禅茶 1、峨眉禅茶的台词 各位嘉宾,大家好!首先欢迎您光临峨眉派问茶品茗。佛家有:“茶禅一味”之说,其中之意是:“茶性如禅性,禅德如茶德”。接下来,就由我和我的助手为大家表演这套峨眉禅茶茶道。 公元前六世纪,古罗马礼学士巴伦和亚西,共同对人世间的礼仪体系总结出《日、月、天、地、人》的论述,表达了人与之间要相互理解,用诚挚的心态来对待世间众生,其基本意义是三通、四才、五天、六地、七人、八悟。主张得失平均、因果轮回以及传世先遣,这套礼法于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与佛教菩贤佛法、青城道教礼法合成,在唐代中期形成了有名的《三观论》。峨眉禅茶茶道依据以上渊源,由绿茶大师金刚石先生,结合峨眉山唐代高僧昌福禅师的《峨眉茶道宗法清律》、青城道教礼法以及林治茶艺技能提炼而成,这套峨眉禅茶茶道讲究“手法论尺度,品茗论智慧。以茶为媒,勾通你我他。” 下面请大家随我和我的助手一同做几道程序: 序式:日月同辉智者见智 序式一:问茶,我现在为大家点茶,有请助手给大家献出。 序式二:静寂,请大家都沉静下来,轻轻放平双手,调和呼吸,随我的动作做出来。序式三:焚香,请各位来宾轻轻低下头,候我焚香。 序式四:鸣乐,请大家抬起头来,请助手点放经乐。 序式五:涤壶,我现在为大家清洗茶具,涤净世间尘埃,各位来宾请双手合上。 茶法一:不二法门佛事心顺 不二法门是指我们向各位展示最好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峨眉禅茶品茗方法,通过刚才点燃的香来营造一个和谐、纯朴,以及高雅的悟茶氛围。希望这沁人心脾的禅香能让各位心旷神怡,也祝愿大家的心境,伴随着幽幽的经乐,达到心平气和的空山烟雨世界。昌福禅师一生精于中国茶道的实践和传播,对峨眉茶道宗法和茶道理论

(简)谈谈如何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谈谈如何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任意的刺激都能使学生头脑中的智力因子活起来,学生是教师作用的对象,但学生有独立性、能动性,他们随时显示起“反作用”。教师讲的道理知识,学生要经过情感去考虑,过滤。如果教师爱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就认为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好意,如果教师不喜欢他们,他们则认为教师的严格要求是恶意,他们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甚至公开对抗,呈负反馈现象,阻抑教学过程的发展。一般地说,青少年不是用理智而是用情感支配自己的行动,师生情感相亲,则信道相通,情感相悖,则阻碍信息传导,如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现代的学生他们究竟喜欢怎样的老师?我从一份调查问卷中了解到,现代的学生他们所喜欢的大致是这样的一些老师:有亲和力、幽默、有学识的老师;像妈妈一样的老师;有爱心的,能时刻让自己感到关心和肯定的老师;爱跟学生一起玩,办事公平,不偏爱哪个学生的老师;不随意拖堂,谦虚好学、实事求是,不爱向家长告状,说话算数的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地探索着,着实地感悟到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的重要性,概括地说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到让学生喜欢我的: (一)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老师希望学生怎样做,教师首先要做到,这就可谓的“为人师表”。但是,是否我们要求学生做的地方我们都做到呢?比如说,我们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但应该来说,学生进行劳动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只是充当一个指挥官,有时一些较为调皮的学生可能就很不服,想方设法偷懒。如果我们老师也参与到劳动的行列,以身作则的话,久而久之,肯定会影响学生的。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 在教育实践中,我就身有体会。在参加工作初期,每当上劳动课时,我总是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让班干部看管,自个就回办公室干自己的活,可结果是要不是学生很马虎地完成我所布置的任务,要不就是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但是有一次劳动刚好是在操场上割草,说实在由于自小生活在城

百丈禅师及其禅法

百丈禅师及其禅法 文/苏树华菩提佛网百丈禅师及其禅法百丈怀海禅师, 师承马祖大师,得马祖心髓。百丈禅师于马祖处悟道,经多 年锻炼,融入不二之境,出世弘法。百丈怀海禅师的禅法, 既有禅家的高峻,又教家的平易,种种方便开化后人。在百 丈怀海禅师的门下分出两系,一是黄檗、临济系,二是沩山、仰山系。两系禅脉,照耀古今,受其益者难以数计。今以此 文,略述百丈怀海禅师的禅教风格,以与诸君相互启发,共 享法益。一、百丈禅师的悟道因缘百丈怀海禅师(750—814),俗姓王,福建长乐人,幼年出家,后受具足戒,听 说马祖在南康传法,前去投师,且为侍者。在马祖处,檀越 每日送斋饭来,怀海才揭开盘盖,马祖便拈起一片胡饼,示 众云:是什么?(评:释迦拈花与马祖拈饼有何别?释迦拈花, 意不在花上;马祖拈饼,意亦不在饼上。释迦与马祖,意在 一处,它只是诸人脚下的这段无始自然风光。)每日如此,经三年,百丈皆见如此,且不知马祖拈饼示众是何意。佛法无 别事,只为诸人脚下的这段无始自然风光。能见胡饼者是它,能见一切相者是它,能起一切作用者是它,乃至于“我”的 全部世界,无不是由它而建立,它是万法之本源。可惜,此 时的百丈怀海并不识得。马祖慈悲,三年如一日,每日拈胡 饼,耐心等待有佛出世。一日,(百丈怀海禅师)侍马祖

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指马祖)曰:是什么?师(百丈怀海禅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 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 省。评:日日都是它,不识主人翁。昨日见胡饼,今日见野 鸭,依然不会,却道飞过去。祖伸手扭鼻,负疼失声,方知 昨日今日依然,主人翁常在未曾去。却归侍者寮,哀哀 大哭,同事问曰:汝忆父母耶?师曰:无。曰:被人骂耶? 师曰:无。曰:哭作什么?师曰: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 同事曰:有什么因缘不契?师曰:汝问取和尚去。评:如人 饮水,冷暖自知,百丈却遣同事“问取和尚去”。同事问大师(马祖大师)曰: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 和尚为某甲说。大师曰:是伊会也。汝自问取他。评:马祖 亦道不出,所谓:“三世诸佛只可自知,历代祖师全提不起。”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乃呵呵大笑。 同事曰:适来哭,如今为甚却笑?师云:适来哭,如今笑。 同事罔然。评:适来哭的,正是如今笑的。适来不别如今。 次日,马祖升座,众才集,师出,卷却席。祖便下座,师随 至方丈。祖曰: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师曰: 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祖曰:汝昨日向甚处留心?师曰: 鼻头今日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师作礼而退。评:佛法不向痛与不痛上住。若真是个无事道人,痛亦佛法,不 痛亦佛法。若不是个中人,痛与不痛,皆在梦中。怀海

师德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张梦园

师爱,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拥有一颗知生之心 新圩镇东风小学张梦园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慨括教师的职责时,把传道放在授业之前,意在突出传道是师者的首要任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师德的最高境界是“爱满天下”。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谈及教师工作,人们普遍认为“师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关于“师爱”的话题很多,经典论述也很多,人们不厌其烦地谈论着“爱”,“爱”成了教师工作中的永恒主题。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今天,有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麻木、浮躁、虚华、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和学生之间,于是少了耐心,少了爱。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

真不像话,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现在的孩子怎么还不如我们小时候能干呢?……老师对学生不满、责怪、苛求,“想说爱很不容易”。而学生则感叹:“谁知我心啊!”师生间缺少理解沟通,缺少“心心相印”的和谐与默契。于是,逃学厌学者有之,离家出走者有之,殴打教师者有之,“师爱”陷入了一种窘迫的境地。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师爱”也遇到了新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应以新的视角来思考师德的要求,更应赋“师爱”以新的要义。 首先,师爱应是一种真正的爱,应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把微笑、爱心、温馨、愉快带进课堂,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基于亲缘关系的爱,也不是出于个人需求的功利的爱,而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深厚的爱。这种爱要求教师对工作不浮躁,不虚华,不功利,为学生着想,对学生负责。 其次,师爱应是一种平等的爱,是无私广泛没有血缘的爱。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

“亲其师”而“信其道”

“亲其师”而“信其道” 曹丽娟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永流中学255200 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构思,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变历史过去性和一维性的特点,使某些抽象的、难以表现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历史,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情感共鸣,使许多教学设想变为现实,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首先,信息材料的运用,不断扩大教学空间。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及纪录片也不断出现,历史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优势,随时从网络上充实自己的个人素材库,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筛选、整理、提炼,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单纯使用教材、教参备课的老套路,实现备课的创新。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我开辟了一间以反映中国近代史为主的国情教育室。教室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顺序,通过教具、实物、图片的展示,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反映了近代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所犯下的残暴罪行,反映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反抗斗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战斗历程和丰功伟绩,反映了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展览内容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条是通过大量的史实说明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富于创造、勇于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条是通过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民族昌盛、国家富强。 其次、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丰富了教学手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很难从表象阶段直接过渡到概念阶段,学习过程中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