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战后的德国移民(1945-1985)---移民历史与理论

二战后的德国移民(1945-1985)---移民历史与理论

二战后的德国移民(1945-1985)---移民历史与理论
二战后的德国移民(1945-1985)---移民历史与理论

二战后的德国移民(1945-1985)---移民历史与理论

摘要:

一般来说,当人口迁徙一定距离,并在目的地居住一定时间之后,他们就满足了移民的定义。移民改变了居住国的劳动力结构,在为其经济带来了活力的同时,也对接受他们的国家带来了社会、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挑战,成为一个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历史及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前者偏重于对于历史移民的梳理以及对移民带来的效益及应对政策的分析。后者则侧重于分析移民的动因,即为什么会有移民。在移民理论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推拉理论。简洁、可操作性强是它的特点。推拉理论认为寻找移民的原因需要从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入手,找到了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就找到了移民的原因。

随着研究的深入,推拉理论开始遭到质疑。在这种情况下,有学者放弃推拉理论,寻求其他的解释;也有学者坚持推拉理论,对其进行修正。本文以推拉理论为基础,对推拉理论进行补充,提出推拉阻模型。本文认为,推力和拉力实际上都是促成移民的积极因素。在移民的成因之中,还有一种消极因素,即阻碍移民产生的因素。移民的产生是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一个特定的因素,在不同的情况下即可能扮演积极的角色,也可能扮演消极的角色。一般来说,当积极因素的作用大于消极因素时,移民才会产生。

以往对于移民成因的分析还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对于移民动因来源的分析。大多数的分析停留在列举移民成因的阶段,对移

民成因的解读方法有所欠缺。这也是学者质疑推拉理论解释力的原因。因而本文提出的推拉阻模型,借鉴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将推动或阻碍移民的因素根据其来源,分为国际、国家面和个人三个层面。

通过二战后至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的德国移民的分析来验证推拉阻模型。尽管推拉阻模型可能适用于所有层面,但鉴于个人层面上原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本文主要从国际和国家层次两个层面对历史经验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单个因素对于德国移民影响的同时,两个层面上的因素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本文关注的内容。

本文认为,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德国的移民进程。国际体系层面上的因素在移民过程中一般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国内层面上,经济与移民的数量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移民政策的影响则由于其它因素的干扰不是特别明显。

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推拉理论的发展过程,并提出论文的分析框架——推拉阻模型。现有的移民理论研究关注了推力、拉力和中间障碍因素,但是没有明确认识到阻力因素的存在。推拉阻模型将影响移民因素的作用分为三类:推力、拉力和阻力。并且,推拉阻模型还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影响移民的因素分类,界定这些因素的来源。

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推拉阻模型出发,分析了1945 年至1985 年之间的德国移民情况。1945 年至1985 年间的德国移民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二战后初期的德国移民主要以战俘为主,

而到了冷战时期,客籍劳工和家庭团聚移民成为了主体。这主要和不同时期的国际环境以及德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移民政策的变化有关。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的结论。

关键词:推拉理论推拉阻模型德国移民层次分析法互动

绪论

一、论文选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信息、技术以及资本等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国际移民日益增多。这对移民输入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安全和政治产生了一系列的冲击和影响,由此形成了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和政治问题。移民及移民问题也成为了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基础,就是弄清楚为什么会有移民。

很多学者对移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回答这个问题上提出了很多见解,形成了不少移民理论。在这些移民理论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推拉理论。自莱文斯坦(Ernest Ravenstein)提出“推力”和“拉力”的概念以来,推拉理论迅速发展。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推拉理论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不少学者对其解释力产生了怀疑,转而从其他角度来研究移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认为,推拉理论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即简单易用,可操作性强。只要找到推力和拉力这两个因素,就能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移民这种现象。这是古典主义经济理论、双重劳动理论所望尘莫及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本文仍然沿用推拉理论。当然,面对推拉理论存在的问题,笔者也试图对推拉理论进行修正,提出了“推拉阻”模型,将

移民的所有因素放在推拉阻模型中进行分析。这一模型是对传统的“推拉”模型的改进,是对移民理论的丰富。

推拉阻模型主要从两个维度考察影响移民的因素,即推力、拉力、阻力维度和层次分析维度。相比于传统的推拉理论,推拉阻模型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提出了阻力的概念。在推拉理论中,推力和拉力事实上都是起积极作用的,都能推动移民的产生。而实际上,还存在着很多因素限制移民的产生,即对移民起消极作用。本文将这些因素称为阻力。另外,推拉阻模型还从层次分析法的角度解析影响移民的因素。从国际、国内和个人层次分析影响移民的因素能够避免在分析影响移民因素时的遗漏现象,并加深我们对这些因素的理解。

与推拉理论相比,推拉阻模型能更好地回答移民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从三个层次中寻找到影响移民的因素,并从其发挥的作用来将其归入推、拉或者阻三种类型之中。这样就能比较完整的找到影响移民的因素。论文以二战之后的德国移民为例,从推拉阻模型出发,探讨推动二战后德国移民的原因。笔者选取了两个时期进行论述。1945年至1961年,战后初期德国移民主要以战俘、难民和客籍劳工为主。1961 年至1985 年,冷战中后期的德国移民主要以客籍劳工、家庭团聚移民和政治难民为主。两个时期各有特色,因而也能较好地检验推拉阻模型的适用性。

在展开论述之前,论文首先将对相关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并对文中将会用到的相关概念进行说明阐述,绪论的最后介绍论文的结构安排。

二、文献综述

(一)移民历史

国外学者对于德国的移民研究成果颇多。克洛斯·巴德(Klaus Bade)教授的《欧洲历史上的移民》(Migration in European History)全面回顾了欧洲近400年来的移民历史。(1)同时,巴德教授还在德国移民问题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从迁出国到迁入国——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的德国》(From Emigration toImmigration: The German Experience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是对德国移民历史回顾之全面,堪为研究德国移民历史的代表之作。(2)乌里希·赫伯特(Ulrich Herbert)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1870 年之后的一百年时间内德国外籍劳工的发展情况。赫伯特认为在这一时间段内,德国外籍劳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战前的季节性劳工、一战后二战前的强制劳工和二战后的客籍劳工。(3)赫曼·库森(Hermann Kurthen)简要梳理了德国移民的历史,指出德国经历了从移民输出国到移民输入国的转变。而这一转变给德国本不牢固的民族意识带来了挑战。要应对这一挑战,德国必须适应移民输入国的角色。(4)珍妮?怀特(Jenny White)介绍了德国的土耳其移民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的生活情况,着重分析了他们的民族认同和融入德国社会的情况。(5)不少学者,如沃布斯(SusanneWorbs)、费斯特(Thomas Faist)则讨论了移民的子女们的教育、认同以及融入德国社会等问题。(6)国内对于德国移民问题的研究起步晚、成果新,更集中于外国向德国的移民之上。如李艳枝研究了德国的土耳其移民,回顾了其发

展历程,分析了土耳其移民的现实处境,认为土耳其穆斯林在融入德国社会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7)王异红博士探讨了德国的中国移民问题,解读了中国移民的构成,认为总体来看,德国的中国移民数量呈增长趋势,但仍会随着德中关系的好坏而变化。(8)宋全成教授是国内研究德国移民问题的专家,他就德国移民问题出版了一本专著,《欧洲移民研究——20 世纪的欧洲移民进程与欧洲移民问题化》。在这本书中,宋全成教授全面地分析了欧洲移民的构成,回顾了欧洲移民的历史,并对当前移民给欧洲带来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文化价值观问题和非法移民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9)另外一位专注德国移民问题研究的学者是陈志强博士,他分析了德国移民问题的症结并探讨了解决方法,认为德国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上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但由于目标不明确,导致在保障移民的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利方面进步不是很大。(10)随后,陈志强博士进一步分析了德国移民问题形成的原因,认为只有发展多元文化,促进民族融合,建立良好的人才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11)

注释:

(1)Klaus J.Bade, Migration in European History, Translated by Allison Brown,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3.

(2)Klaus J. Bade, “From Emigration to Immigration: The German Experience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Centuries”,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Vol. 28, No. 4 (1995), pp. 507-535.

(3)Ulrich Herbert, A History of Foreign Labor in Germany, 1880-1980,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0.

(4)Hermann Kurthen, “Germany at the Crossroads: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Challenges of Immigr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 29, No. 4 (Winter, 1995), pp. 914-938.

(5)Jenny White, “Turks in the New Germany”, A 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 99, No.

4 (Dec., 1997),pp. 754-769.

(6)Susanne Worbs, “The Second Generation in Germany: Between School and Labor Market”,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 37, No. 4, The Futur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Migrant Youth in Six European Countries (Winter, 2003), pp. 1011-1038; Thomas Faist,“States, Markets, and Immigrant Minorities:Second-Generation Turks in Germany and Mexican-American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80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26, No. 4 (Jul., 1994), pp. 439-460.

(7)李艳枝:“德国的土耳其移民”,载《国际资料信息》2008 年第10 期,第20-27 页。(8)王异红:“德国中国移民的历史演变及其类别构成”,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 年第4 期,第26-41页。

(9)宋全成:《欧洲移民研究——20 世纪的欧洲移民进程与欧洲移民问题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同时,宋全成教授还就德国移民问题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论德国移民的社会一体化进程”,载《德国研究》2006 年第2 期,第43-47 页;“欧洲的移民问题与欧洲一体化——以德国为例”,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1 月刊,第141-147 页。

(10)陈志强:“德国移民悖论及求解”,载《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 年12 月刊,第9-13 页。

(11)陈志强、赵梓晴:“德国移民问题的形成于治理”,载《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 年3 月刊,第60-63 页。

(二)移民理论

推拉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莱文斯坦。他在分析1871 年至1881 年间英国45个城市、郡县的移民(莱文斯坦研究的移民包括了各个城市和郡县之间的移民)数据之后,他发现新兴的商业或者工业中心能够吸引大量的移民。(12)鲁道夫·赫伯尔(Rudolph Heberle)和多里戈(Guido Dorigo)与托普勒(Waldo Tobler)进一步深化了莱文斯坦的研究,在总结前人对推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推”和“拉”

的概念。例如多里戈和托普勒认为,影响移民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推力因素是指人对于自身生活状况的不满,而拉力因素是指外地那些吸引人的地方”。(13)

“推拉”理论为我们思考移民问题提供了一个简易的分析框架。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只需要找到“推”的因素,即移民在本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再找到“拉”的因素,即目的地国更为优越的地方,那么就能解释移民产生的原因。正是因为“推拉”理论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后来一段时期内的移民理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受到“推拉”理论影响的移民理论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亦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萨斯塔(LarrySjaastad),他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推拉”理论。萨斯塔认为,对移民资金投入和收益的分析比较是产生移民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在移民过程中付出的成本要低于移民后所获得的收益的话,那么就会产生移民。反之亦然。同时,如果我们分析了移民的成本和收益的话,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移民壁垒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移民产生了多大的影响。(14)当然,他并不认为从经济角度能够完全解释移民问题,他认为“移民并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15)但是,他并没有提供其他方面的解释。这项工作留给了斯塔克(Oded Stark)和泰勒(J. Edward Taylor)。

斯塔克和泰勒的移民理论被称为新经济移民理论,这也是第二个受到“推拉”理论影响的理论。他们继续了萨斯塔未完成的工作,将其他因素纳入到解释移民问题的理论中来。他们认为,绝对收益的比

较变化只是移民的一个原因,造成移民的另外一个原因还有相对收益,即在与周围其他人的收入的比较中也会产生移民。(16)如果在本国收入比大部分人要低,而能通过移民使得自己的收入比周围的人要高的话,那么移民比较可能产生。这样的考虑也会影响到移民目的地国的选择。在1991 年出版的著作中,斯塔克进一步指出,获得资金和安全就业的机会,以及对付经济与社会危机的需要也是导致移民的重要因素。(17)

总体上来看,受“推拉”理论影响的理论更重视经济方面的因素,对其他方面的因素则不太重视。华金·阿朗戈(Joaquin Arango)在评论这一理论时使用了这样的词句:“机械性”、“不加区别地对待移民与社会”、“静止的眼光”以及“把所有人都当做打工仔,对其他身份视而不见”。(18)李明欢教授对关于这一模型的批评做了一个总结,指出了它的四个缺陷:忽视主观能动性;无法回答当促成移民的环境发生变化时,移民行为并不一定立刻终止的现象;在同样的因素作用下,如何解释有些人会选择移民,而有些人不会;移民行为是否是理性的。(19)

双重劳动理论试图克服上述理论的缺陷,为移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朴磊(Michael Piore)从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的历史经验出发,认为资本主义的性质决定了国家存在双重的劳动力需求市场。上层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工资高、稳定,而第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工资低、不稳定。本国的劳动力倾向于到上层劳动力市场工作,而第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只能由妇女、儿童以及移民来填充。(20)

波特斯(Alejandro Portes)和巴赫(Robert Bach)对比了美国的两个移民群体:墨西哥移民和古巴移民,提出了“三重劳动力市场理论”。他们发现墨西哥移民倾向于到美国各地区工作,而古巴移民则聚集在迈阿密附近,因为迈阿密有古巴移民聚集区。这样虽然不能大幅度地提高古巴移民在美国的待遇,但是至少能够吸引更多的古巴移民来到美国。(21)

事实上,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或者后所三重劳动力市场理论也没有完全脱离“推拉”理论的框架。第二层次的劳动市场提供的工作机会事实上扮演了“拉”的角色。比如,在德国人看来,餐厅服务员的工作可能是“第二层次”的,但这份工作的收入可能比土耳其人在“第一层次”的工作收入都要高。而第三层次的劳动力市场——种族聚居区——更毫无疑问扮演了“拉”的角色。在美国的古巴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圈子、企业和市场,这样一方面在美国的古巴人需要新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新的移民进入到美国也能够得到同裔人的帮助。

三、移民的概念及类型

(一)移民的概念

明确移民的概念对研究二战后德国移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同的学者对于移民的定义也略有不同。例如韩玉敏等人在《新编社会学辞典》中将移民定义为“由政府或民间团体大批地、有组织地将一部分居民迁往国内其他地区或国外某一地区永久定居的人”。(22)这个定义主要包含了三个要素:1)政府和民间团体是移民的主体;2)移民的目的地可以是国内其它地区也可以是国外某一地区;3)在移民

的时效上,移民应该是在移民目的地永久定居的。第一个要素是这个定义的软肋。从这一点来看,只有政府及民间团体组织的人口迁移才能成为移民。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政府及民间团体进行组织是移民的主要原因。这与目前的移民实践有些许脱节。的确,在我国的移民实践中,存在大部分的库区移民和工程移民。这一类型的移民主要是在政府及民间团体的组织下进行的。但是也存在着如出国留学、工作等其他类型的人口迁移。这类人口迁移并不是由政府等组织的,也属于移民的范畴。此外,这个定义还简单地对移民进行了分类,将移民区分为国内的移民与国际的移民。

葛剑雄教授等编著的《中国移民史》在回顾了中国古代典籍、近代文献以及国内外的辞书对于移民的定义之后,将移民定义为“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了一段时间的迁移人口”。(23)这个定义主要包括了数量、距离以及时间三个标准。相对于韩玉敏等人的定义,葛的定义更为开放,但也更为模糊。这主要是三个标准之前使用了“一定”、“一段”等不确定的修饰词。在他看来,一个人跨地域的迁徙并在迁入地居住了一定的时间也可以看作是移民。

两个定义也有共同之处。一是两者都认为移民是跨地域的人口迁移。韩的定义区分了国内移民和国外移民,而葛的定义也指出移民应该有一定的迁徙距离。第二则是两者都认为移民是在迁入地(移民目的地)居住一定时间的人口迁移。虽然葛的定义没有明确指出一段时间是多长,但他认为这个时间“就迁移人口本人而言,是指迁入一个地方住下后直至终老没有再迁移;对于迁移对象的后代来说,至少居

留了一代人”。(24)如此看来,在时间方面,葛的定义与韩的定义略有不同。

国外学者对于移民的定义也大多包含着这两个方面内容。如斯德哥尔摩大学名誉教授托马斯·哈马尔(Tomas Hammar)认为移民(immigration)主要是指移居外国且居住满至少三个月的人。(25)这个定义与前两个定义的细微区别也在于这两点:1)哈马尔的移民概念主要指移居国外的人,也就是韩所指的国际移民;3)在居住期限上哈马尔认为超过三个月即可认为是移民。这里面自然是地理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总的看来,迁移人口要成为移民应该满足地域上和时间上的要求。

(二)移民的分类

移民的分类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从上文对移民概念的梳理中可以看出移民的一种分类,即根据是否跨越国境分为国内移民和国际移民两类。而国外移民,一般也可以分为两种:从国外向国内迁移的移民和从国内向国外的移民。前者一般被称为迁入移民(emigration),主要是指由迁入地以外的地区迁入该地的移民。例如以本文研究的德国移民为例,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或者美洲国家,只要史从德国以外的国家地区迁入德国的移民,就可以视为迁入移民。后者一般称为迁出移民(immigration),主要指某地的居民迁往除该地以外的其他地区居住的移民。(26)例如德国居民迁出德国,前往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或者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定居,就是德国的迁出移民。从哈马尔的定义可以看出,国外对于移民的研究对象一

般是从国内向国外迁移的移民(immigrants),即迁出移民。

著名的移民与难民问题研究专家斯蒂芬·卡斯尔斯(Stephen Castles)将移民分为了八类:1)临时性劳力移民,即客籍劳工;2)高技能和经营移民;3)非正规移民,也即非法移民;4)难民;5)寻求避难者;6)被迫移民,即因环境变化而不得不迁居的人们,也称非自愿移民;7)家庭团聚移民,指为与已经移民的人员团聚而移民的家属;8)归国移民,指移居国外一段时间后返回本土的人们。(27)

国内欧洲移民问题专家宋全成教授将进入欧洲的移民具体地分为了五类:劳工移民、家庭团聚者、种族移民流、难民和寻求避难者。其中劳工移民、家庭团聚者、难民和寻求避难者的分类与卡斯尔斯大体相同。宋全成教授认为另外一种移民——种族移民流——是指“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具有种族同源性的外来移民回西欧的祖国”。(28)从这个定义上来看,种族移民流与卡斯尔斯的归国移民类似,但更为具体。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殖民地纷纷寻求独立,形成了一波民主化浪潮。在殖民地独立之后,原先迁往这些殖民地的移民有的选择回到原国籍国,从而形成了种族移民流。而归国移民还包括了在国外工作或者经营的活动结束返回原国籍的移民。

注释:

(12)Ernest. G. Ravenstein,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Statistical So ciety of London, Vol. 48, No. 2(Jun., 1885), pp. 167-235.

(13)Guido Dorigo and Waldo Tobler, “Push-Pull Migration Law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Geographers, Vol. 73, No. 1 (Mar., 1983), pp. 1-17.

(14)Larry A. Sjaastad, “The Costs 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70,No. 5, Part 2: Investment in Human Beings, (Oct., 1962), pp. 80-93.

(15)Ibid, P92.

(16)Oded Stark and J. Edward Taylor, “Migration Incentives, Migration Types: 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101, No. 408 (Sep., 1991), pp. 1163-1178. (17)Oded Stark: The Migration of Labour, Oxford : Blackwell ,1991.

(18)华金·阿朗戈:“移民研究的评析”,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1 年第3 期,第35-46 页。

(19)李明欢:“二十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年第4 期,第12-18页。

(20)Michael J. Piore, “Dualism in the Labor Market: AResponse to Uncertainty and Flux. The Case of France”,Revue économique, Vol. 29, No. 1, Emploietchomage (Jan., 1978), pp. 26-48. (21)Alejandro Portes and Robert L. Bach, “Immigrant Earnings: Cuban and M exican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 14, No. 3 (Autumn, 1980), pp. 315-341. (22)韩玉敏、郝秀芬、王军:《新编社会学辞典》,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年版,第568 页。

(23)葛剑雄等编:《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10 页。

(24)葛剑雄等编:《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第19 页。

(25)Tomas Hammar, ed., European Immigration Policy: a Comparative Stud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85, p. 10.

(26)一般来说,国外移民研究一般使用migration 这个单词,表示研究对象即包括了迁入移民也包括了迁出移民。

(27)详细的分类介绍可以参见斯蒂芬·卡斯尔斯:“21 世纪初的国际移民:全球性的趋势和问题”,凤兮译,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 年第3 期,第21-34 页。(28)宋全成:《欧洲移民研究——20 世纪的欧洲移民进程与欧洲移民问题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1 页。

分析了移民的分类之后,有必要说明一下本文研究的德国移民包括的移民类型。论文研究的德国移民,包括了迁入移民和迁出移民,从具体的分类来看,主要是宋全成教授总结的五类移民。另外,本文还将关注试图进入德国的非法移民。非法移民主要是指在没有得到移

居国合法的进入或居留许可的情况下还在该国居留的移民。但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不包括德国境内的移民,即从德国的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或一个州到另一个州、未跨越国境的移民。

另外,德国在冷战期间分裂成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这增加了论文分析德国移民的难度。考虑到联邦德国关于移民的数据更为丰富,本文对于这一时期德国移民的论述主要以联邦德国为主。对于民主德国,则是简单的带过。文中所提到的这一时期的德国,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也是指联邦德国。

四、结构安排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利用推拉理论来解释二战后德国的移民现象。在前面的文献回顾中,我们发现很多学者对于推拉理论的解释力并不满意,因而开始寻找更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来解释当前的移民现象。然而,推拉理论也有其简洁易用的优点。因而本文还是采用推拉理论作为分析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推拉理论加以修正,以其提高其解释力,并以二战后的德国移民作为案例来对修正后的推拉理论进行检验。

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推拉理论的内容及学界对其存在的质疑。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推拉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推拉阻模型。推拉阻模型在推拉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阻力因素,并试图从层次分析的视角寻找促成移民的原因。

第二章和第三章是以推拉阻模型为基础,探索如何应用推拉阻模型来分析不同的阶段促使德国人向外国移民或者外国人向德国移民的原因。第二章主要关注了战后初期的德国移民,主要是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德国移民的状况。在这一时期内,德国移民主要以难民和劳工移民为主。第三章分析了20 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的德国移民。在这一时期内,德国移民与前一时期相比有减少的趋势。

最后是结论部分。推拉理论一直是重要的移民理论之一。本文认为,修正后的推拉阻模型继承了推拉理论的优点,同时对于移民现象的解释力也有提高。当然,笔者不敢奢望推拉阻模型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只是希望推拉阻模型能够克服目前推拉理论存在的一些问题,丰富移民理论研究。

第一章推拉理论与推拉阻模型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推拉理论为基础,探索二战后的德国移民的原因。那么论文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分析框架。推拉理论是移民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自提出以来经历了批评与发展的过程。本章首先就将介绍推拉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其不足之处。再以此为基础,对推拉理论做一点小的修正,提出论文的分析工具——推拉阻模型。最后,本章将简单介绍一下如何使用推拉阻模型来分析二战后近70 年的德国移民史。

第一节推拉理论的发展

要论述推拉理论的发展,就必须从莱文斯坦开始。尽管他并没有明确地提出推力和拉力的概念,但在对1871 年至1881 年间英国45 个城市、郡县移民数据的研究分析中,他发现移民并不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的布朗运动。他将这些规律总结为七条,并于1885 年发表在伦敦统计社会杂志(Journal of StatisticalSociety of London)之上。

这七条规律有一些看起来并不完全属于目前移民研究的范畴。如莱文斯坦总结的第七条: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移民。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律——也是笔者认为论述推拉理论必须要从他开始的原因——在其后被其他学者发展为推拉理论。

莱文斯坦认为,这45 个城市郡县的移民存在着一个规律(或者说所有的移民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郡县人口都在向正在蓬勃发展的城市聚集,而更加偏远的乡村的人口则进入郡县,填补郡县人口离开后留下的空缺。莱文斯坦将这个过程称之为吸收的过程(process of absorption)。这样的影响会不断地以发展的城市为中心向外扩散,直到最偏远的乡村。当然,离这个城市越远,城市对于周围郡县和乡村的吸引力也不断地下降。

莱文斯坦的移民规律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1870 年,第二次工业革命拉开帷幕。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的逐渐结合,城市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周围的乡村居民开始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城市能够为他们提供更高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水平等等,城市的吸引力也就由此而来。然而,莱文斯坦并没有对拉力和推力进行明确的区分。这个工作直到60 多年之后才完成。

在1938 年,鲁道夫·赫伯尔在美国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乡村城镇间移民的原因——对德国理论的评述》(The Causes of Rural-Urban Migration:a Survey of German Theories)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出现标志着推拉理论的成型。

在回顾德国学界的移民理论研究之后,赫伯尔认为,移民的动因可以分为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德国的农民向城市迁移的主要原因。从宏观方面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逐渐进入乡村是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从微观层面来说,城市提供的工资、失业保险以及更优越的生活条件等可以归为拉力因素,而乡村劳动力的饱和、相对恶劣的生活环境等则构成了推力因素。而什么因素在促成移民成行中占据主导地位还要根据不同的案例具体分析。(29)

也有学者就莱文斯坦总结的移民规律中一个没有得到明确表述的问题——距离对移民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此问题的探讨主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乔治·齐弗(George Zipf)建立了一个人口迁移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人口迁移与迁入地和迁出地的

人口乘积成正比,与两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用齐弗所给出的方程表示即为P1P2/D)。(30)而在更早的一篇文章中,萨缪尔·斯托佛(Samuel Stouffer)则表达了与此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推拉理论缺乏事实经验的支持,并且迁移距离本身并不直接与移民挂钩。因此,他提出了机会和中介机会(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的概念,所谓中介机会是指一定距离内所有机会的总和。斯托佛认为,人们选择一定距离的迁移与该距离之内的机会成正比,与该距离内的干预机会成反比。(31)或者更为简单的来说,移民迁移的距离与这段距离内机会的变化量有关系。

注释:

(29)Rudolph Heberle, “The Causes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a Survey of German Theories”, 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 Vol.43, No. 6 (May, 1938), pp. 932-950.

(30)George K.Zipf, “The P1 P2/D Hypothesis: On the Intercity Movement of Pers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 Vol. 11, No. 6 (Dec., 1946), pp. 677-686.

(31)Samuel A. Stouffer, “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ATheory Relating Mobility and Distance”, 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 No. 6 (Dec., 1940), pp. 845-867.

在研究距离对移民的影响不断深入的同时,对于推拉理论中的核心——推力因素与拉力因素——的研究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当属唐纳德·博格(Donald Bogue)。博格从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出发,详尽地列举了可能形成移民的原因。推力方面的因素有资本减少、歧视、疏离感、自然灾害等等;拉力方面的因素有良好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待遇、更好的教育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等等。(32)在博格看来:“从迁出地来看,强推力作用下的迁移比强拉力作用下的迁移具有的选择性要更小。但在强推力而没有强拉力的情况下,原来的选择性最小。换句话说,从任何一个地区中迁出来的个体的选择与来自其他地区的拉力成正比,与来自本地区的推力成反比”。(33)在不少学者都从推力和拉力的视角来考察移民时,也有的学者开始逐渐的认识到在促成移民的因素中还有一些没法归入推力或者拉力这两类之中。艾弗里特·李(Everett Lee)认为促成移民的因素可以分为四类:1)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2)与迁入地有关的因素;3)中间障碍(intervening obstacles)和4)个人因素。其中,1)和2)与推拉理论的分类方法差距不大。李的分类的特色在与第三类——中间障碍。他认为,做出移民的决定之前,人们所考虑的不仅仅是比较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要考虑两地之间存在着的有形或者无形的障碍。(34)这些障碍可能是两地之间的距离,也有可能是像柏林墙这样具体的障碍,或者是有关移民法令的限制。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中间障碍的影响可大可小,

但并不可完全忽略不计。

当然,在推拉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学者做出了贡献。如阿诺德·罗斯(Arnold Rose)和里昂·华谢(Leon Warshay)对于距离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认为不同的人群对于距离的影响有不同的反应。(35)再者如多里戈和托普勒则进一步深化了莱文斯坦的研究,在总结前人对推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了“推力”和“拉力”的概念。(36)注释:

(32)Donald Bogue, Principles of Demograph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69, pp.753-754.

(33)Clifford Jansen, ed., “Migration: a Sociological Problem”, in 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Migration, Oxford:Pergamon Press, 1970, p. 13.

(34)Everett Lee, “A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Vol. 3, No. 1 (1966), PP. 47-57.

(35)Arnold Rose, Leon Warshay, “The Adjustment of Migrants to Cities”, Social Forces, Vol. 36, No. 1 (Oct., 1957),pp. 72-76.他们认为距离对于高收入人群移民的影响要小于对于低收入人群的影响。

(36)Guido Dorigo and Waldo Tobler, “Push-Pull Migration Law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Geographers, Vol. 73, No. 1 (Mar., 1983), pp. 1-17.

总的说来,推拉理论存在着两条发展线路。其一是对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的研究。在这方面的研究中,赫伯尔、博格、多里戈和托普勒等人深入探讨了推力和拉力的概念及其包括的内容,从纵向上深化了推拉理论的内容。其二则是对于除了推力和拉力以外因素的探讨。在这方面的研究中,齐弗、斯托佛、李等人分析了距离等中间因素对于移民的影响,从横向上丰富了推拉理论的内容。可以说,在这些学者的努力之下,推拉理论已经成为了移民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支。本章接下来就将以推拉理论为基础,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推拉阻模型

推拉理论为分析移民的原因提供了分析方法。在分析是什么因素促成了移民时,我们可以从推力和拉力两个角度入手,顺藤摸瓜,从而罗列出所有可能的移民原因。自推拉理论提出以来,很多学者或者对其进行了补充,或者对其没有详细说明的问题加以阐述。可以说,到目前,推拉理论已经比较成熟。

然而,无论是推力因素还是拉力因素,其在移民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都是促进移民,可以归入积极因素一类。从第一节对推拉理论的回顾中可以发现,也有学者对阻碍移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如齐弗和斯托佛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距离的讨论、李对中间障碍因素的讨

论等等。

一、推拉阻

本文认为,移民过程中阻碍移民的因素不仅仅是距离和个人层面的中间障碍,几乎所有可能成为推力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都会成为阻力因素,成为移民过程中的消极因素。并且,在移民的过程中,与推力和拉力共同发挥影响的还有阻力因素。也就是说,推力、拉力和阻力共同的决定了移民的过程。更为简单地说,在分析移民的原因时,我们需要同时从推力、拉力和阻力三个方面寻找原因,而不是仅仅寻找拉力和推力两个方面的原因。

阻力因素包括了哪些内容?博格列举的推力和拉力因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前文指出,推力因素在一定程度下可以演变成阻力因素,而阻力因素也有可能演变成拉力因素或者推力因素。

例如博格指出的推力因素中的资本问题。博格认为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继续生活在原居住地会导致个人资本的减少,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通过移民来防止资本继续减少。笔者认为,资本的减少不仅仅是一个推力因素,同时也是阻力因素。因为移民并不是一项零成本的活动。搬迁、运输等等,都需要投入资金,而减少的资本是否能够保证达到理想的迁入地并且融入当地的生活是个体移民之前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当个体在考虑这些问题时,资本的减少很明显的成为了阻力因素。

再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例。一般认为,移民都是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流动。例如,上世纪80 年代,富有的海湾国家能够吸引来自东亚国家的移民。(37)但是,经济发展水平扮演推力或是拉力的角色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已。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也会成为阻力因素。例如,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民普遍比较贫穷的国家,反而对外的移民会更少。一方面是因为有移民意愿的人口无法筹集到足够的移民费用。另外一方面则是这些国家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劳动技能掌握等无法满足移民接受国的要求。对于这一现象,布鲁内塔(Renato Brunetta)等人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角度进行了简单的探讨。(38)

相比较而言,拉力因素一般不会成为阻力因素。这是因为拉力因素的积极作用过于明显。以更好的工作机会来说,几乎没有人不会寻找更好的工作而努力。因而很难想象这样的因素会成为阻力因素。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也必须归入不同的类别之中。使用推拉阻三分法比推拉理论的两分法更具适应性。这样分类不仅能更加全面地分析移民形成的原因,也能使推拉理论的两个分支融合在一起,便于我们对移民

问题的分析。

注释:

(37)NBER, 2002, What Fundamentals Drive World Migr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9519, p. 21, available at(https://www.wendangku.net/doc/9e7155344.html,/papers/w9159.pdf), accessed 28 October 2011.

(38)雷纳托·布鲁内塔等:“安全、移民与发展援助”,载杰荣齐等编:《移民与全球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第3-37 页。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运筹学、国际关系、语言学等学科中重要的分析工具。笔者认为,层次分析法不仅能在上述三个学科中发挥作用,也能在分析移民的动因上为我们提供思考的工具。接下来,笔者将以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法为例,分析这种方法对于移民动因研究的意义。

一般认为,肯尼斯·沃尔兹(Kenneth Waltz)较早地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应用了层次分析法(Levels ofAnalysis)。在回答为什么会爆发战争这个问题时,沃尔兹提出了三个概念(image)——个人概念、国家概念和国际概念——并从这三个基本概念出发,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应。(39)这些概念,实质上就是分析问题的层次,也就是说,存在着个人、国家和国际三个分析层次。沃尔兹认为,从个人层次上来说,“人的邪恶或其不轨行为导致战争;个人的美德如能普及,则意味着和平”;从国家层次上来说,如果不考虑国际层次的因素,“各国内部结构在试图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过程中所可能具有的影响,是无法确定的”;从国际层次上来说,无政府状态和国家享有主权是导致战争的原因。(40)当然,这些层次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直处在浑然一体、相互影响的状态。因而在从层次上分析战争的根源时也应该综合各个层次上的因素加以考虑,而不是偏重其中的某一个层次。这也是对问题进行层次分析的最终目的。

沃尔兹通过不同的层次对战争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的分析,而将层次分析作为研究方法提出的当属戴维·辛格(David Singer)。1961 年,辛格从理论的三项基本功能——描述、解释和预测——对国际体系层次和民族国家层次进行了分析比较。他认为,国际体系层次的在预测方面更胜一筹,而民族国家层次则在另外两个方面略占上风。(41)两个层次并没有优劣之分,研究者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分析层次。但是,在研究中如果选定了一个层次的话,就不应该随意的改变分析的层次。辛格的研究为推动层次分析法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此层次分析法成为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但是,辛格的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他的文章“对层次分析的内涵和实质没有做出任何明确的说明”,不同的学者对于层次分析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42)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共体拟议创建过程中,曾积极邀请英国参加,但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组织了一个“小自由贸易区”(也称七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大经济集团的抗衡发展中,七国集团显然不敌欧共体。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英国政府于1961年8月要求加入欧共体。但法国总统戴高乐运用否决权拒绝了英国的申请。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1973年1月,欧共体接纳了英国。 材料二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材料三如果说二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QQ群”,美国是群主。随着美国特朋普总统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QQ群”有散群的危险。 ——以上材料均据新华网、央广新闻等网站资料整理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对加入欧共体持何种态度?概括英国最终被欧共体接纳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该“QQ群”是否有“散群”的危险?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1)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 (3)有;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考虑。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题干“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英国拒绝加入欧共体,而自1961年开始英国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依据题干“到60年代,英国对欧共体的出口贸易增加幅度较大,加强了英国对欧共体的依赖。面对严峻的现实,1969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考虑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遂重新考虑英国的申请。对此,英国表示调整外交政策,放弃英美特殊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对欧共体的经济依赖加大,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英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 (2)依据题干“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近年来随着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依据题干“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显的阻滞。”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明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德国政府直接通过财政、货币、税收、规划等诸多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间接通过投资、保险、科技、信息、计划等经济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并以高效的信息化服务,扩大全球市场贸易范围,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创新与革新,努力给社会创造一个低税负、低通胀、低利率、保护竞争、增强发展活力、宽松有序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在战后很短时间内创造了“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保持了经济的长期繁荣。 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概况 德国地处欧洲中部,1990年10月东西德统一后,共设立15个州,1个直辖市,国土总面积3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255万。2001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2.3万亿美元。综观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过程,德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关键在于定国之初选择了“社会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德国《基本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保护私有制,但也并不排斥其它形式的所有制。《基本法》第十五条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私有土地、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转为公有。在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共存在着八种形式的所有制:即私人垄断所有制、非垄断性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小私有制、国际私人垄断所有制、国家垄断所有制、合作化所有制、工会所有制和国际国家垄断所有制,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私人垄断所有制和国家垄断所有制。 在国家垄断所有制结构中,以经济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隧道、港口、机场、行政办公大楼等)、社会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博物馆、艺术厅等)和军事工业及设施为主体,汽车、造船、采矿、钢铁、有色金属、交通、供电、供水、煤气及污水处理等行业采取国家参股、控股等“公”“私”混合经营,其主要目的是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运转创造必要的宏观条件和保证国家与经济安全。 (二)确立以自由竞争为基本原则、竞争秩序由政府负责规范的市场管理体制。 在经济活动中,德国一直信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并实行有序的市场竞争,尽可能地让市场力量来自行调节经济活动;同时,在需要时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干预。这个“尽可能+需要时”,可以说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其实质是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德国在市场经济实践过程中,既反对国家操纵主义,也摒弃自由放任主义,力图走出一条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其主要做法是,一方面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由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按照供需状况,通过竞争来自由地进行决策,尽可能地在政府规定的游戏规则下,让市场力量来自行调节一切经济活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鼓励和规范竞争秩序,先后制订和颁布了《反对不正当竞争法》、《折扣法》、《商标法》、《专利法》、《关于附加赠送物品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另外,还成立了联邦卡特尔局及其分支机构专门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这种在规范的游戏规则下,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是既经济又民主的高效率的经济制度。 (三)确立独立的金融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负责实施的金融管理体制。 德国中央银行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并得到法律制度和体制机构上的保证。在法律方面,中央银行应支持政府的经济政策,负责货币发行;中央银行有责任向政府提供货币政策问题的咨询和信息;政府必须邀请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讨论有关货币政策;政府有权参加中央银行委员会会议,只有建议权,但没有表决权;中央银行有权参加政府的财政计划委员会和行情委员会会议,但也没有表决权;在挑选中央银行领导成员时,政府有建议权,从而可以施加一定的影响。此外,政府和中央银行共同通过“联邦信贷业监督局”,对整个银行体系进行监督、控制,保证储户存款安全和银行正常业务,并监督银行活动不损害国民经济利益。在机构方面,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中央银行委员会,中央银行委员会的执行机构是联邦银行管理委员会,它负责同政府、信贷机构、外汇和公开市场有关的业务。联邦银行管理委员会所有成员由政府提名,经过中央银行委员会范围内的听证,最后由政府总统委任,任期八年。中央银行委员会所有成员任期均为八年,大大超过政府总理和各部部长的一届任期,其目的是使中央银行不受政府更迭和党派关系的干扰,保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人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练习题(含解析)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欧洲联合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目的: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经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可知阿登纳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其目的是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根据材料二“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等相关经济组织的建立,可知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欧洲实现联合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由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可知,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

部编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 单元 试卷(含答案)

部编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单元试卷(含答案)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同时大肆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1)材料一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3)材料三中公约组织的名称是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哪一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杜鲁门主义。 (2)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美苏双方互相敌对,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根据材料二“美国应该尽量协助世界恢复至积极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是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3)根据材料三“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北大西洋公约》,该条约是由欧洲和北美国家共同签订;在军事上实行集体防御原则。 (4)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这一政策导致美苏双方互相敌对,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杜鲁门主义。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北大西洋公约》。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认识冷战政策。

浅谈二战后德国民众民族心理的变化

浅谈二战后德国民众民族心理的变化 摘要:二战后,德国人背负着德国纳粹法西斯留给他们的历史包袱,面对着战后初期已是一片废墟的城市和再次分裂的祖国,他们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民族感情,民族心理渐渐地发生着微妙但又切切实实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再度崛起和发展,直至45 年后德国的再度统一,“沉默的德国人”以崭新的形象立足于世界的舞台上。 关键字:二战后;德国;民族心理变化 二战后初期,伴随着“一道铁幕”在欧洲大陆的徐徐降落,美苏双方分歧日益加深,终致各自发展其占领区的经济体制,在德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两个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再次分裂。分裂后的德国民生凋敝,在民族崛起的过程中民众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试对二战后德国民众民族心理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探析。 一、二战后初期德国民众的心境 二战后初期,德国是一只被人任意宰割的羔羊,国家既无主权, 也无行政机构, 政治混乱, 经济崩溃,几近成为废墟。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 共同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 作为占领期间德国境内的最高权力机构。 战后德国处于极度缺乏粮食、工作岗位和房子等物资的恶劣情况之下,但更为可怕的是战争留给人们的心灵创伤,战争的影响无处不在,它给全世界、全欧洲人民所造成的心灵创伤绝无可能被立即删除或忘却。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德国人民不仅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难以磨灭的痛楚,同时也给他们自己带来了无尽的创伤。看着被分裂的国土是德国人心灵上的折磨,但他们只能压抑着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不能释放。“与美国人和法国人相比,德国人的民族情结要重得多,而且与一个开放式的移民国家相比,德国人的这种民族情结显得保守和自我封闭;然而,与美、法两国的人们相比,德国人的民族情感又是被严重压抑的。”①当其他国家的人民在国庆日挥舞国旗高唱国歌时,德国人只能因为历史的缘故不能满足自豪感和民族的自尊,这是何等的痛苦,而且一熬就是几十年。 战后四十多年里,两个德国中无论哪一个,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同盟国先在德国展开了根除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重大措施,对纳粹主要战犯进行审判,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公告都宣布“非纳粹化”(苏联的提法是“根除法西斯残余”)是同盟国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三个西方占领区内,非纳粹化是一个宽严不等的人事清洗过程;在苏占区,“根除法西斯残余”则是改革社会结构过程的一部分。同时,同盟国在德国实行民主化,建立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分别以四方资本主义制度和苏联反法西斯民主变革为方向。在西柏林,政府每年都必须从财政预算中拨出相当一部分款项,以供养当地的美国驻军,甚至每次市政府开完例会,市长都必须亲自向其美国驻军司令部汇报,足以说明“分裂的德国,其实早已不属于德国人。”② 同盟国的对德的政策使德国人民摆脱了法西斯统治遗留下来的阴影,摧垮了希特勒法西斯政权的社会基础,给德国人民为缔造新的生活创造了前提条件。它既给德国人民增加了苦难,又给德国人民重建国家提供了助力。③德国人民这次认真地吸取了历史的教训,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起家园,也使得精神上得到重生。 二、德意志民族的历史反思

二战后德国经济的崛起

Der Aufschwung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nach dem 2. Weltkrieg Einleitung Mit der Kapitulation der deutschen Wehrmacht am 8. Mai. 1945 endet der Zweite Weltkrieg in Europa. Die totale Niederlage des deutschen Reiches führt zu einer in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 einmaligen milit?rischen, politischen und moralischen Katastrophe. W?hrend der Krieges kamen nahezu 7 Millionen Deutsche ums Leben. Hinzu kamen noch rund 2.5 Millionen Schwerversehrte. Millionen von Menschen wurden entwurzelt. Die Massen der Bev?lkerung hungerten. Deutschland lag in Trümmern. Millionen von Wohnungen waren zerbombt und v?llig zerst?rt, vor allem in den St?dten. Au?erdem steckte Deutschland bis über den Hals in Schulden. Die totalen Schulden erreichten 700 Milliarden Mark. Als Niederlager wurde der Name Deutschlands noch mit Verachtung ausgesprochen. Die Verluste an Menschenleben überstiegen jede Vorstellungskraft. Viele Deutschen meinten, es gab kaum Hoffnung für Deutschland. Aber heute ist die Bundesrepubblik Deutschland die drittgr??te Industriemacht der Welt . Sie hat erreicht, was damals kein Mensch für m?glich gehalten h?tte. 1.Der überblick über Deutschland nach dem Zweite Weltkrieg Nach dem Krieg wurde Deutschland, wie schon w?hrend des Krieges vereinbarte, von den 4 Siegerm?chten aufgeteilt:die amerikanische Zone umfa?te den Süden Deutschlands, die sowjetische den Osten, die britische den Norden und Westen und die franz?sische den Südwesten. Die Hauptstadt Berlin wurde auch entsprenchend in vier Sektoren aufgeteilt, sollte aber gemeinsam verwaltet werden. Und dann trafen

二战后德日两国实现经济崛起的共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二战后德日两国实现经济崛起的共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的摧残,但是他们的经济都奇迹般的崛起,从不同的方面看看他们经济崛起的共同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经济崛起政治改革科技新国教育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的破损。而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社会经济都受到十分严重的摧残,国家几乎处于一片瓦砾废墟之中,尤其是之后的美苏冷战更使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然而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和德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越居世纪第三,日本更是在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不是偶然,而是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之下的必然。 首先是在二战后无论日本还是德国政治都进行了十分重大的改革。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了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政治改造。比如解散财阀,在一定程度上去掉了大企业中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性和排他性,革除了财阀企业的一些封建性弊端,为企业间较为平等的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批有能力的新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而农村的土地改革则使日本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基本瓦解,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扩大农村市场,这日本进入了一个比较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与此同时,德国也适时地进行了经济改革,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国有经济,制订法令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等方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管理,并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建立了符合国情并行之有效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早在1948年,德国西部地区就实行了一次重大的经济改革,即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加国家总体调节,再加社会保障,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这些政治改革也为之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 战后的日本和德国都确立了科技兴国的基本路线。德国政府一直有效地引导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方向及发展,从而实现了加强宏观调控、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德国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导向和资助两种。导向有法律导向、政策导向和规划导向。正是由于德国立足于为

二战后世界局势的演变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二战后世界局势的演变 课程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考试大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考点搜索:①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②两极格局的影响;③“冷战”的含义及表现 实战高考: 1.(08江苏单科)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2.(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 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3.(2009高考海南单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4.(2010·广东文综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基础知识梳理 一、冷战的兴起 知识补充:世界格局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结构。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发展变化的。 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个超出欧洲范围,具有全球性的国际秩序; 2)、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1. “冷战”兴起的背景 (1)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 (2)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3)苏联确保东西边界安全,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4)美国将苏联视为称霸的最大障碍; (5)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两国领导人的不信任和猜疑; (6)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冷战”的兴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冷战开始:

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中考强化复习(六) 二战后的世界经济(一)、课时内容《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结合中考历史1+n) 1、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成立时间是性质是前身是,成立时间是 成立的原因是 成立后的措施有 成立的意义是 地位是 2、日本战后二十年成为仅次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80年代日本在经济上实行政治上 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是1、 2、 (二)、基础巩固: 1、二战后,美国5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2、70、8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3、7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4、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 5、美国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二战后西欧经济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 7、“欧盟”的前身是什么组织?欧盟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8、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概况怎样?主要原因有哪些? 9、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10、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11、当今的世界主题(发展趋势)是什么? 1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13、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三)中考直击 2012年中考《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54.下表有关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统计表 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 6.7% 5.6% 5.3% 2.9% 9.6% 3.5%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C.安定的国际环境D.各国原有经济基础好55.李琳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等文字,他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A.欧洲联盟B.世贸组织C.联合国D.亚太经合组织60.始干2009年,发展至今的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加探,全球经济越来越多的面临来自欧洲的债务压力。中国经济也不能独善其身,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说明 A.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B.中国经济依附于欧洲经济 C.欧亚经济优势消失D.欧洲仍然是世界经济中心 2013年中考《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39.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高通胀和高失业 B.军事化和城镇化 C.高速度和低失业率 D.信息化和全球化 (3)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持续繁荣,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3分) 【全球经济成为一体】 材料三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4)根据材料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1分)及促进这种趋势的因素。(3分)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1分)2014年中考《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39.定居北京的加拿大女孩琳达,早晨起床后,打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一边吃着美国产的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然后开一辆由世界最大经济体成员国所产的汽车,去一中加合资企业上班。这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A思想自由化B政治民主化C经济全球化D文化多元化 2015年中考《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37、李林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使用统一的货币”等文字,他查到的国际组织应是A、欧洲联盟B、世贸组织C、联合国D、亚太经合组织 38、随着苏联解体、两极解体终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是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以来世界格局的第三次变化,导致每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大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B、经济发展不平衡 C、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D、地区冲突激烈 39、肯尼迪说:“通过援外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策略是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40、“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大海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一条船上。”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世界经济走向衰退 B、解决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 C、当今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各国经贸往来频繁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有巨大影响 (四)、泰安市中考分析与展望 1、二战后的西欧崛起(2009、2010、2011、) ①、2009:“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一预言而建立的“高一级整体” ②、2010:当地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③、2011:“欧元”“统一护照”“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等信息,判断与其相关的组织 ④、2012:“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该组织是 ⑤、2013: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备战2016】⑴二战后,西欧崛起原因 ⑵二战后,西欧哪一国家发展最快 ⑶最大的经济体 ⑷欧元 ⑸欧洲共同体-----1993欧盟 ⑹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一预言而建立“高一级整体” ⑺当地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一战后德军重新崛起之原因探析

一战后德军重新崛起之原因探析 一战后,德军受到极不公正之《凡尔赛条约》的宰割和束缚。但是德军官兵和德国国防科技与工业界人士励精图治,重整军备。最终以短短二十年时间,使德军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第一流之劲旅,并在二战初期获得辉煌战绩。笔者试图通过对德军重整军备之军事努力方面的分析,以探寻其成功摆脱困境获得主动之经验,从而为我军以劣势而求得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作为同盟国的核心,它受到战胜国严厉残酷的制裁。由于惧怕德国强悍的军事力量和发动战争的雄厚实力,苛刻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事做了全面具体的限制。德国被野蛮剥夺了基本的国防权力,德军遭到肢解和严重削弱。然而仅隔20年,德军便浴火重生,再次崛起成为欧洲最强之劲旅,并且在二战初期所向披靡取得辉煌战果。从军事角度来讲,德军的确创造了奇迹。虽然一战后在病态的复仇心理和反动的军国主义、纳粹思想驱使下德军逐步走上穷兵黩武的侵略道路,但是德军从严酷逆境中披荆斩棘重新振作的过程却显现了德意志民族卓越的精神品质和优秀的军事才能,在世界军事历史上留下深刻的一笔。回顾和反思这段历史,对于我军推进新军事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沉重的制裁激起德国强烈的复仇和复兴情绪 一战的战败和《凡尔赛条约》的制裁,使德国陷入其近代史上经济最困难、政治最混乱、军事最弱小的时期。为了解除德国的武装,《凡尔赛条约》规定:莱茵河右岸50至60公里内地区划为非军事区,德国无权设防;莱茵河左岸由协约国分区占领5-15年,德国必须拆除赫耳果兰岛的工事,永不恢复。德国军队遭到严格限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其中军官最多为4000名);海军不得超过 1.5万(军官最多1500人),不得保留空军。总参谋部等类似组织均应解散;战争部人数限制在300人以内;废除义务兵役制,代以志愿兵制;士兵和士官要连续服役12年,旧军队军官必须服役到45岁,新任命之军官要至少服役25年;退役军官不得参加预备役训练,不得再次从事军事勤务;地方官员和人员不得参加军训。对德军的教育训练体制,《凡尔赛条约》规定每兵种只得有一所军官学校,关闭包括军事学院在内的其他军校,为杜绝军队以外其他组织的军事训练,禁止一切训练班、高校和各种协会从事与军事有关的活动。[1]除此之外,《凡尔赛条约》更是对德军陆军的体制编制,所用武器数量和海军的舰艇数量、吨位做出了极端细致的规定。可以说德军被削弱到连维持国内稳定和秩序都力所不及的地步。协约国企图通过这种严厉的限制彻底消除未来德国可能带来的军事威胁。然而物极必反,事与愿违。苛刻而沉重的掠夺性制裁严重挫伤德国人民的感情,从而激起了全国各界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复仇情绪。遭受打击最重的德国军人、军工企业家和军事科学家更是从条约签订的一刻起便不约而同的朝着反抗条约、重振德军的目标开始奋斗。他们逐步走向联合,密切协同,默契合作。同时复仇之心也驱使他们渐渐走向极端。所以正如协约国军控委员会美国代表团一位成员所言:“《凡尔赛条约》不是和平条约”,“这里面至少孕育了11场战争。”[2] 仗剑而行豪侠气,长歌吴越百丈锋。锐藏千古刺白日,对酒峥嵘铸鱼肠。奔啸辉烟凝铁血,三千强弩射云低。戈东镝南天山靖,可死不败斩楼兰。2007-12-28 11:40:00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二、总结经验教训,继承优秀传统,大胆革新军事思想 一战惨败和《凡尔赛条约》的苛刻束缚,迫使德军不得不放弃其几乎全部的,然而却是

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原因探析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原因探析 一. 二战后德国社会经济现状 战后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战前的一半,整个国家面对的是堆积如山、多达数亿立方米的瓦砾和废墟,交通运输受阻,战争致使士兵亡伤大半,男性劳动力锐减。更为严重的是1946年10月从西伯利亚入侵的寒潮开始席卷德国致使气温逐渐下降。因缺少煤等燃料,再加上生活物资的严重短缺,使得许多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国家设施被迫临时关门,人民生活困苦。同时,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16%的出生婴儿夭折。据统计,在1946年长达4个月的漫长冬季里,全德国死亡人数至少10万,冻伤、浮肿、患上软骨病、肺结核者达数百万。当时弥漫整个德国的是寒冷、饥饿、绝望和无助。 二.联邦德国经济崛起的原因 (一).稳定的国际国内形势 从国际形势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除美国外,二战各参战国经济都受到严重破坏,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各个国家都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国内经济建设,均无暇再次发动大规模的世界大战。再加上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世界暂时处于相对和平稳定时期,安定的国际环境给正处于急需进行国内经济建设的各个国家得以喘息的机会。 从国内形势上看,满目疮痍的国土、濒临崩溃的经济、困苦的生活环境使得德国人民要求进行经济建设。同时联邦德国人民也充分认识到法西斯主义的危害,政府不断推行政治改革,建立民主国家,推行比较广泛的福利政策,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同时基本上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比较稳定。 (二).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战后联邦德国受美英法苏的牵制,不能在国际社会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只能尽全力进行经济建设。而且战前德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联邦德国又集中了战前德国70%的设备能力和62.4%的工业产值,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经济建设,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 (三).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实施了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即所谓的“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

二战后的德国战俘

二战后的德国战俘 二战结束后英美法受降了大约五百万德国战俘, 当时德国兵迷信美英, 争相向西线溃退投降. 除法国将战俘的一部分押送回国做苦工, 其余大部分都被囚在德国中西部的露天营地里, 从45年夏直到46年初, 据估计大约有一百万德国战俘死于冻饿及盟军的出于仇恨的折磨. 真正受到优待的是早于二站结束前投降的德国兵, 当时大约有20万被送到美国, 大多数都最终幸运回国. 在德苏战争的头一年, 大约有五六百万红军被成建制的打垮, 大部分都做了德军俘虏, 用做苦力, 受尽折磨, 所以苏军对德军俘虏也毫不手软, 斯大林格勒一役, 30万德军除战死的大约有十万投降, 最终活着回到德国的只有不到三千人, 而且都是有一官半职的. 当时德军知道派到东线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反倒能英勇作战, 1945年最后的柏林战役, 以双方各死伤30万人收场, 不能不说是双方互不妥协鱼死网破的典型. 德国人对二战的反省是多方位的, 除了不断的揭示德国给他人带来的灾难, 更多的是揭示第三帝国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自掘坟墓的. 当时的著名历史人物, 从将军到演员, 都在一系列的历史记录片中得到剖析, 主题很明确, 不只是希特勒发动了这一切, 德国的悲剧更是当时普通德国人自己的错误选择. 这种根深蒂固的教育后果是德国人的普遍厌战心理, 不分青红皂白, 一味讲究和平. 当年波黑内战, 德国就力挺不出兵, 科索沃危机也不愿出头. 德国青年必须强制服兵役, 很多人宁愿通过参加为时一年的以工代赈, 也不愿当九个月的兵. 加拿大作家约翰·格兰特在查找了众多的资料和访问了众多的当事人后,意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却很少为人所知的秘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美军的德国战俘集中营里,有一百万已经投降的德国战俘死于人为的饥饿、疾病和无医无药。他用了三年时间查访了当时盟国(美,英,法,苏等)的政府档案,与当事人谈话。记录了以下事实。至

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原因探究_张艳梅

现代经济信息 充斥着2011年整整一年的欧债危机,又一次把德国推到了世界经济风口浪尖之上。这样一种情况,让人们越来越加深切的感受到,作为欧洲大国的德国,在经济领域的举足轻重的位置从未改变过。 曾经因为战争而满目疮痍的国家,如何能够在经济领域仅用短短的十几年就得以复苏,并可保持住其影响力,这一点一直被人们研究着,今天就二战后德国(西德)经济崛起原因发表如下观点: 一、天时地利——外部环境为经济腾飞提供有力条件 1.冷战是德国经济的腾飞的第一推动力 为了适应冷战的需要,在西德建立起一个抵制共产主义西进的屏障,美国开始改变对德政策,其标志当为1947年的“马歇尔计划”和“修正的工业限制计划”。 其实,早在1946年开始,德国西占区就成为了马歇尔计划的第17个援助国。西德共获得15.59833亿美元的援助,并在西德开设了“特殊账户——马克对等基金”。这笔基金,主要用于国内投资信贷和财务补贴。通过不断的循环使用,资金越来越大,到1975年,西德利用特殊账户基金提供贷款达110多亿美元。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为西德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长期的资金来源,缓解了生产资金不足的矛盾,解决了进口商品的外汇短缺,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对西德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起到了第一个推动力的作用。 2.朝鲜战争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契机 爆发于1950年的朝鲜战争,大大刺激了世界军火市场和战略军备市场的发展,对武器和物资的需求,为德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第一个契机。 朝鲜战争加剧了世界钢铁、铝、橡胶的短缺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放宽了对德生产的控制,使西德挣脱了限制生产战略物资的锁链。西德把数十万吨从毁坏了的桥梁、建筑物中挑拣出来的钢铁,以高价卖给美国,又从美国进口急需的原材料,然后投入到生产战略物品的重工业中,以此带动其他工业品的生产,从而使德国工业生产摆脱工业品生产的恶性循环。 3.越南战争减轻了与美国竞争的压力 越南战争的爆发,使美国在财力、物力以及人力上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从而大大影响了经济竞争力,使其失去了在西方世界中绝对优势的地位。 然而,与此同时,为解决所需战争物资为题,美国又开始了向西德的特需订货。西德抓住机会扩大出口,其在世界贸易和金融地位得到了不断上升,到1971年,西德外汇储备达到186.57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德进口贸易曾一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大国。 4.世界经济繁荣为德国经济起飞提供良好环境 二战以后,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不断产生,这些组织有效地提高了国际经济协调能力。例如,为了建立新的经济秩序,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对稳定汇率、弥补国际清偿能力不足、提高贷款,增加国际贸易以及加强国际间的竞争等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增长。 其次,二十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科技革命成果得到了不断创新。新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新型支柱产业的形成,德国的机械设备、汽车、精密仪器等都是在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基础上,对传统产业不断改造发展的结果。不仅如此,新的科学技术还大大提高了生产率,有利地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二、人杰地灵——自身优势成为经济腾飞决定因素 1.完善的教育体系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历史上,德国就一直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在德国有一批享誉全球的高等学府,比如以古老著称的海德堡大学。二战后,德国的教育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极力扩大教育的范围,不仅培养领导者、管理者,而且培养大批能适应社会上各种专业需求和技能要求的劳动者,充分强调教育的生产性,教育方针有了根本的变化,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现行教育制度。其教育具有投入大、普及广、待遇好等特点。 完善的教育制度,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基础,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腾飞的发动机 德国在战后创造了经济奇迹,从战败国变成经济大国,这同其经济体制是分不开的。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其经济腾飞的发动机。 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为代表,在欧洲大陆广为流行的德国模式,即运用国家的干预手段来限制垄断和保护自由竞争。在这种模式中,国家不介入市场竞争,而是充当市场竞争裁判员的角色,作用在于建立、维护、监督市场秩序。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营行为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并推动了市场体系化和配套化的建设,有利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3.法制社会为经济腾飞提供规范管理 二战后,西德在美、英、法等国的操纵下,废除了法西斯的专制体制,在新宪法颁布后,西德围绕新宪法制定、修改了一系列的法律,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建立起比较完整、民主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现行的经济法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企业法、劳资协议法、反限制竞争法、德意志联邦银行法、对外贸易法、经济稳定和增长法等9种。 法治保障了经济主体的高度自主性和市场活动的契约性,使主体的经济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增强经济运转的活力,使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实力得到不断增加。另外,法治保障了市场积极的竞争性,并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统一性,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国内市场的统一,而且也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得到了统一,以此促进世界资源的有效分配。 4.社会保障是经济腾飞的安全带 德国,素有“福利国家”之称,其社会保障体系涉及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各个环节,几乎包括了一个人生、老、病、死。西德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组成。 社会保障固然取决于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然而,社会保障有利于防止贫困和保障生活,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向低收入者倾斜,调节富人与穷人,工作者和失业者,健康人和病人之间的分配,通过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缓解劳资关系的方式,来刺激经济、促进生产、稳定社会,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境地。 应该说,德国经济的腾飞是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曾经起到积极作用的原因渐渐开始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新时代新的世界环境下,不断变革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不变主题。 参考文献: [1]余玖玖.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2]黄海峰.德国循环经济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2. 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原因探究 张艳梅 王永佳 张北辰 西北工业大学 摘要:二战后,德国经济的腾飞一直吸引着中外学者的眼球,探求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既有国际大环境下的外部条件,亦有国内人才和技术以及政策的决定因素。回顾德国发展历程,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科技,人才,市场经济体制,法制以及社会保障体系都是其腾飞不可或缺的因素。今天,在全球经济降温以及欧债危机的大环境下,德国经济何去何从,如何变革,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德国;经济;变革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8-01 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