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德国统一战争中俾斯麦的外交思想

浅析德国统一战争中俾斯麦的外交思想

浅析德国统一战争中俾斯麦的外交思想
浅析德国统一战争中俾斯麦的外交思想

浅析德国统一战争中俾斯麦的外交思想

摘要

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十九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是普鲁士王国的首相(1862~1890),德意志帝国宰相(1871~1890),在执政期间主张采取“铁”与“血”的政策,故被称为“铁血宰相”。十九世纪是欧洲国际舞台风云变幻的一个世纪,俾斯麦在其中利用自己深谋远虑的眼光和纵横捭阖的外交手腕,通过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国,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外交思想。俾斯麦作为一个伟大的外交家,他的外交思想即使在21世纪,也有着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俾斯麦;外交思想;国家利益之上;王朝战争;启示

一、俾斯麦外交思想的形成

(一)个人背景

俾斯麦出生于1815年德国的一个容克家庭,他有一位参加过战争立下战功却非常厌恶战争的渴望安安静静生活的父亲,有一位很有主见好出风头还喜欢宫廷的母亲。他的母亲简直跟他的父亲格格不入,他的父亲只希望平静的过日子,但是他的母亲却很不安分。俾斯麦的性格上有些矛盾,我想,这跟他的家庭不无关系。俾斯麦的理性,他的深入而不为情所动的睿智,都是母亲遗传给他的,但是他的脾气,大概是从父亲那里遗传过来的。后来,俾斯麦深陷政坛,但是却经常写信给他的妻子,说希望和她能够过上田园的生活,一起在田野上骑马,在树林里打猎。

俾斯麦家族数位亲人都参加过战争,立下过赫赫战功,这使得俾斯麦对军事非常的了解,而他的母亲家族门肯氏一百多年来一直是法律或历史的教授,并且他的母亲受到影响,一直希望俾斯麦往外交界或政界发展,在父母亲的双重影响下,是俾斯麦成为了一个具有军事手腕的外交家,政治家。也正是这样强硬的方式,在欧洲局势混乱的时代,对内控制局势,强大国家,对外使用纵横捭阖的外交,带领普鲁士一步一步,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德国统一大业,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外交思想。

俾斯麦的童年时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直到晚年,他还念念不忘令自己懊恨的柏林柏拉曼学校所浪费的八年时光。他说:“我从小就离家出走,从此以后,我在也没有想家的感觉。从一开学起,我受的教育除了充实知识,其余尽皆抛弃。当然那时候应该多学些知识。”他始终认为母亲是家里节制扼杀一切的根源,他把在寄膳宿学校所受到的种种苦楚都归咎与他的母亲。”[1]据他的叙述,他在小学的时候吃的不好,穿的不暖,睡得也不好,而且教育体制极其严苛,令他对学校的一切都十分讨厌。俾斯麦很讨厌他的母亲,因为他感觉他的母亲根本不关心他,每天只知道参加宴会和社交。在他在学校十分痛苦地时候,非常想回家,但是他的母亲却写信告诉他,她暑假要去海边度假,要他自己留在柏林。而且不止一次这种情况,他觉得他的母亲是极其自私的,因此他更厌恶母亲。当时,德意志的民族主义与雅恩党的自由主义和反贵族正斗的火热,而这个刚刚十岁的孩子一直认为自己是武士阶层的一份子,他仇视那些反贵族的自由主义分子,而他的母亲却有着比较浓厚的自由主义倾向,因而他也更痛恨那些自由主义的思想,更

痛恨那些自由主义分子。

俾斯麦的少年时期是在格罗克罗斯特高等学校度过的,而在这短时间,他发现反贵族的学生越来越多。在学校里,平民学生占大多数,而这样就更凸显出来贵族的与众不同,因此而产生的门第自豪感也越来越强。在十二到十七岁这五年里,他的身边只有父母,信奉物质主义的哥哥,仆人们,应该给予思想指导的那几年里,他的身边除了父亲,没有他爱的人了,所以他的思想是自由发展的,并没有人去培养,到十七岁的时候,他就什么都不相信了,他后来信基督教也是因为他的妻子乔安娜的原因。“在上学的时候他非常反感古老派的的演说,他说,他觉得他们读这种粗鄙与骂人的演说词令他恶心。”[2]他是极其反对在政治上说空话的,他觉得这是在自吹自擂,自欺欺人。在少年时代,他还非常反对非情绪化的动作,他觉得任何的动作都是情绪的反映,都是充满感情的,所以俾斯麦总是充满着激情。他对于政治没什么感觉,但是他总是在说起德意志的统一时跟别人赌上二十五瓶香槟并断定德意志会在二十五年内统一。最后,他赢了,还是经由自己完成的。

俾斯麦在人生的前三十年可以说是无所作为的,俾斯麦年轻的时候放荡不羁,但是他那时候就能够“驾驭人们,权衡动机,最善于利用暂时的地位,自己不承担任何责任而使仇敌承担责任,这都是玩弄权术所必不可少的。”[3]这样的他,怎么能不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吗?后来,十八岁他厌倦了整日狂欢,在二十一岁的时候他回了老家申豪森,在那里他平静了,每天在树下学习,他在那段时间,学会了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态。

俾斯麦在早期的时候就很有领导的欲望,他曾说过:“我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在这里领导我的同学,就比如我要在将来领导一个国家一样。”

当然,如果一个人只有能力而没有经验,他是不可能做到俾斯麦如此出色的地步。俾斯麦的性格特点是他外交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那么他的经历则是必可少的步骤。俾斯麦在大学毕业之后担任过外交职务的见习官,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这次的经历为他以后成为外交官奠定了基础。尔后,他的经历都培养了他务实的作风。“俾斯麦自己后来声称,他的外交风度都是从波美拉尼亚的马市上学来的。”[4]在1851年到1862年间,他多次担任外交史上的重大职务,包括普鲁士驻法兰克福联邦议会公使(1851-1858)、驻维也纳公使(1852)、驻圣彼得堡公使(1859-1862)、驻巴黎公使(1862)。这11年间,他认真分析了欧洲国际关系,研究了德意志各邦的外交手腕,从各个国家的外交大使那里学习和借用了很多经验,不管是外交还是政治。他开始反对普鲁士陈旧的保守外交主义,主张实行现实主义,来适应新的国际局势。

他的性格成为他成为出色外交家的潜在因素,而他的经历则成为他在外交之路上的筑路石,使他具有了高瞻远瞩的眼光与灵活多变的外交手段。

(二)时代背景

俾斯麦的外交思想形成于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国际关系大变革时期。

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反法同盟建立了一个国家均势,同时以共同理念来减少破坏国际秩序欲望的维也纳体系。这是欧洲历史最稳定的一个国际体系。“造成此种独特的国际态势的部分原因是,其均势建构的极佳,要集结足以推翻它的庞大势力极为困难。但最重要的因素则在于欧陆国家是因共同的价值观而结合在一起。各国不仅在有形势力上,在道德上亦处于均衡状态。权利与正义取得相当的协调。全力均衡降低诉诸武力的机会;共同的价值观则减少诉诸武力的

欲望。”[5]也就是在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欧洲局势才稳定那么多年,维也纳体系才被称为欧洲国际关系史上最成功的国际体系。

均势和共同理念这两大因素的维持却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要维持均势需要各国协调一致,这就要求把国家利益置于欧洲的和平与稳定这下,其次,共同的理念——保守主义与当时欧洲流行的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相悖。并不稳固的基础使得维也纳体系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稳定,其中隐含着无法避免的隐患。十九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生产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民族民主主义兴盛,使得维也纳体系变得摇摇欲坠。而在各种冲击之下,欧洲国际关系的传统运作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在矛盾不断激化的同时,各国在东方问题上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欧洲列强最终放弃了欧洲的协调机制,走上了以武力解决问题的道路。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则正式标志着维也纳体系的崩溃,“这场战争使欧洲国家体系迄今在某种程度上还相当牢固的关系终于解体了。”[6]

维也纳体系的解体,使得以均势和共同理念为基础的欧洲国际关系稳定的局面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一段欧洲国际舞台的真空期。没有了共同理念的约束,欧洲列强为了国家的利益进入了无节制状态,完全依靠国家实力去进行在政治与军事战场上的角逐。欧洲国际关系恢复到无政府状态,短暂的和平结束了。

正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俾斯麦带着一套以现实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思想登上了欧洲的国际舞台,开始展现他那出色的外交艺术。

二、德国统一战争中的俾斯麦外交思想

30年战争后,德国的统一问题已经不再是德国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欧洲局势变化的国家性问题。德国要统一,不仅要有德国统一的内部条件,也就是足够强大的实力,而且要解决来自欧洲列强的各种阻挠与破坏。俾斯麦认为武力才是解决政治问题与外交问题的关键因素,他外交思想中的强权政治在他的“铁血政策”中完全体现出来。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在议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普鲁士必须积蓄自己的力量并把它掌握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决议所能决定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大错误——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7]于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配合他精心谋划的外交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的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德国。

(一)普丹战争

德国统一的第一场王朝战争是普丹战争。其实,俾斯麦的原计划是先于奥地利作战,但是德意志与丹麦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发生了领土纷争,于是俾斯麦迅速抓住了这个机会,准备对丹麦发动战争。

在历史上,荷尔斯泰因一直是德意志的一部分,而石勒苏益格则是一个独立的公国,且根据克里斯提安一世1481年法令,规定永远不可分离。1815年,维也纳会议由于两公国加另外德意志的一个小公国的问题,留下了德意志与丹麦之间领土争端的隐患。

到1863年,丹麦国王腓特烈七世突然宣布将两公国分开,并提出在荷尔斯泰因享有特权。随后,丹麦新国王克里斯提安九世签署了新宪章,意味着他们否定了1852年签署的伦敦议定书的内容。德意志国内舆论哗然,坚决要求丹麦收回此项法令。而正是这个矛盾,让俾斯麦看到了对丹麦用兵的机会。而他也不准备放过此次机会,坚持要吞并三公国的目标。他曾很明确的表示过,“从最初起,

我就坚持着眼于兼并”,“各公国并入普鲁士是他们的顶点。”[8]俾斯麦放弃原有计划,从大局出发,暂时放弃与奥地利的战争而转向与奥地利结盟,共同对付丹麦。

与奥地利结盟,从俾斯麦外交的现实主义出发,国家利益至上。对俾斯麦来说,与奥地利结盟可以掩盖自己要吞并两公国的最终目标,而普奥结盟,对于英法等国家来说,可以防止普鲁士吞并两公国,而且,与奥地利结盟可以将统一的德国的主动权掌握在普鲁士手中。俾斯麦也曾经得意的宣布过,“维也纳的政策如此在整体上和细节上服从柏林的指挥是从来没有过的。”[9]从对国家的好处来说,与奥地利结盟无疑更服从于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与奥地利结盟还有一个长远的目的,那就是为以后普奥战争埋下伏笔。俾斯麦的高瞻远瞩的外交眼光,为普鲁士未来统一德意志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1864年2月,普奥联军率兵进入石勒苏益格,丹麦战争爆发,欧洲列强并未插手战争,战争局势很明朗,丹麦政府被迫于10月30日签订维也纳和约,将三公国交给了普鲁士和奥地利。

俾斯麦的策略获得了成功,既消除了英法等国对普丹战争的阻挠,又为以后的普奥战争提供了隐藏的因素,也是他的“铁血政策”一次成功的实践。

(二)普奥战争

根据普丹战争的结果,奥地利接受俾斯麦的建议,于1865年8月与普鲁士签订加斯泰因公约:两公国领土共有,但石勒苏益格归普鲁士管理,荷尔斯泰因归奥地利管理。问题貌似已经解决,但俾斯麦知道,将来两国肯定在管理上有矛盾。1866年2月,俾斯麦在御前会议上公开承认“普奥战争已经是时间问题”

[10]

埋下战争的种子后,俾斯麦为了稳住欧洲列强以及保证普奥战争爆发时普鲁士不会腹背受敌,开始了一系列外交政策活动。为了不让英国插手,以降低关税为筹码,但是,最关键的因素应该是法俄两国的态度。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奥地利对俄国的落井下石使俄国对奥地利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印象,后来奥地利与普鲁士在俄国镇压波兰起义中的不同表现,更让俄国产生了排奥的情绪,因此普鲁士在于奥地利争取俄国的支持中更占优势。对于法国,俾斯麦为讨拿破仑三世欢心,模糊的给了法国允诺,而且以民族独立诱惑法国。拿破仑三世受拿破仑一世影响较深,在欧洲“支持民族独立的原则”[11]。俾斯麦因此而获得了拿破仑三世的赏识。俾斯麦对拿破仑三世表示,意大利收复威尼西亚时,普鲁士将不会支持奥地利。为报答俾斯麦,拿破仑三世也表示“我不会站在一个靶子旁边。”[12]同时,由于普鲁士的特殊地理位置,他必须要避免腹背受敌,因此寻求与意大利结盟,而条件则是对奥战争胜利后,意大利可以恢复威尼西亚。

俾斯麦在准备对奥作战之前的一系列外交政策都反映了他的外交思想。首先是均势外交,德国争取跟欧洲列强都建立良好地关系,比各个国家彼此之间的关系都要友好,这样俾斯麦才能利用各个国家,为德国谋福利。在这一系列的政策中,讨好各个国家是关键,要与他们保持友好的关系,普鲁士才能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其次是在现实主义指导下的灵活多变的外交,俾斯麦一直不同意外交只拘泥于一种形式,就像讨好法国时那样,既有利益上的诱惑,又有思想与心理上的诱惑,使拿破仑三世不仅在利益下支持自己,更让他在心理上认同自己。而且俾斯麦认为外交政策应随着局势而变化,这一点后来体现的更明显。

做好一切准备后,俾斯麦开始采取加剧普奥冲突的措施。俾斯麦指责奥地利

破坏了加斯泰因公约,并在1866年6月正式进攻奥地利。德国统一战争中的第二次王朝战争爆发。战争实际只持续了三周,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军决定性的击败了奥军。

奥地利请求法国出面调停,而此刻,俾斯麦展现了一个出色外交家的机智。普鲁士国内亲王和将军等都主张继续进军维也纳,但是俾斯麦力排众议,决定接受法国的调停,并提出了比较宽容的条件。俾斯麦接受调停主要是因为如果不接受,法奥将联盟进攻普鲁士,而且俾斯麦对奥战争的目的已经达到。而根据俾斯麦的计划,“在对奥地利战争之后,接踵而来的必然是对法国的战争。”[13]如果继续进军,那将来在对法战争时,必然会多奥地利一个敌人。

作为出色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俾斯麦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无疑是最好的。俾斯麦坚持外交思想中的自我节制原则,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在对奥战争如此好的形势下,俾斯麦保持理智,“我也认为,通过暴力事件来推进德国的统一是可能的。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是造成一场暴力灾难的使命和选择时机的责任。任意地仅仅按照主观理由而决定干预历史的发展,结果总是只能打落不成熟的果实。至于说,德国的统一在目前不是个成熟的果实,在我看来是十分清楚的。”[14]俾斯麦虽然主张铁血政策,但是,他也坚持武力的使用要屈从于现实的目的,从自身实力出发,俾斯麦清楚地知道目前并不是统一德国的最好的形势。俾斯麦同时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他并不认为继续进军维也纳会对普鲁士产生多好的影响,反之,俾斯麦认为继续进军除了给普鲁士惹上不好解决的麻烦之外没什么好处。他认为“不必要给他们留下长期的痛苦而致其切望复仇……无论如何要把奥地利这个国家看作是欧洲棋盘上的一个棋子,而同它恢复良好的关系就是我们应该公开拿在手里的一招先手棋。”[15]而从长远看,俾斯麦的政策的确很正确,为普鲁士后来的对法战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866年8月23日,普奥签订了布拉格和约。和约虽然对当时的普鲁士来说

收获不大,但是放眼德国的这段历史,它对普鲁士的用处就不言而喻了。(三)普法战争

1866年,虽然普鲁士把奥地利逐出了德意志,建立了北德意志联邦,但是南德意志依然有四邦被法国控制。拿破仑三世曾宣称:“德意志应划为三块,永远不得统一。”[16]并且,英国和俄国也都曾经表示不愿看到普鲁士继续侵犯南德,所以,在这种局势之下,普鲁士要想统一德意志,必须保证自己在和法国发生冲突时,英俄不会站在法国那边,为此,俾斯麦开始了新一轮的外交活动。

普鲁士想统一德意志就要先加强德意志内部的团结,以及提高普鲁士的国际地位。于是俾斯麦开始加紧联系南德四邦,以各种宽松的条件来换取普鲁士与南德四邦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合作,同时促进了政治上的统一。

与此同时,要想在普法战争中获得胜利,就要先孤立法国,使法国陷入无援的状态。上文中提到,俾斯麦在争取法国在普奥战争中的中立时曾给予了一些含糊不清的允诺,其中包括:莱茵河西岸德意志地区、卢森堡和比利时。关于莱茵河西岸德意志地区,战后俾斯麦再跟法国大使贝内德梯谈判时说:“不可能将德国的任何边境地区让给法国,除非这些地区的居民自己表示愿意做法国臣民。”[17]贝内德梯失望而归。而卢森堡问题则是由于普鲁士反对,荷兰出卖卢森堡一事作罢,最后法国没有获得卢森堡,而普鲁士却享受着卢森堡的经济利益。比利时问题是俾斯麦孤立法国最重要的一步。他以普王要研究为借口向法国要了一份关于对比利时问题的书面材料,而后将此作为法国要吞并比利时的证据展现给国

际社会,是法国受到国际舆论的冲击。至此,俾斯麦孤立法国的步骤依然完成。

英国和俄国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对英国来说,法国是唯一能够跟他争夺海上霸权的国家,因此英国不会站在法国那边。而俄国在东方问题和波兰问题上都与法国有矛盾,在巴尔干地区则与奥地利有矛盾,因此,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做出有利于普鲁士的决定。

奥地利作为最有可能于法国结盟的国家,虽然有心复仇,但是奥地利整个国家还没有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并且普奥战争失败时普鲁士的宽松的条件赢得了奥地利的一些好感,奥地利对普鲁士并没有到仇恨的地步。因此,法国再跟奥地利结盟时规定,要在法国作战六个月后奥地利再参战,这就说,奥地利要等到普法战争局势明朗的时候在决定是否参加战争。而此时,俾斯麦的外交已经完成,法国已经真正被孤立。

在普法战争之前,俾斯麦做的一系列外交活动都反映了他灵活多变的外交手腕。他利用自己的外交技术在欧洲各国家之间游弋,讨好、欺骗、许诺、离间等手段层出不穷。在他的外交思想中,政治行为与个人道德是分开的。俾斯麦使用的各种手段并不代表她的个人道德。他始终认为,国家利益决定政治行为,与个人道德无关。俾斯麦从来不觉得一个人可以为了个人的道德而出卖国家利益。他说:“我的使命只能是效力于我的国王和我的国家。在履行我国的外交职责这一任务时,我的责任感不允许自己或别人表现出对外国或外国人的同情或仇视。因为正是在这里潜藏着对于我们所效力的君主或国家不忠的萌芽……使国家利益从属于外国的喜爱或痛恨的个人情感,依我看就连国王也无权这样行事……”

[18]

当准备工作完成,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的出现给了俾斯麦机会。他将埃姆斯来电原文加以删改,使内容变得粗暴后发到法国,引起了法国的不满。法国于7月19日正式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由于法国孤立无援,而俾斯麦已谋划多时,有着完整的作战计划,不到一个半月,法国战败。法国战败后,南德四邦与普鲁士联合,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凡尔赛宫宣告成立,德国统一。

在统一德国的过程中,俾斯麦的外交思想通过外交政策展现出来,包括强权政治、现实主义指导下的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实力为根本,以及根据国家利益来决定政治行为,将政治行为与个人道德完全分开的思想、均势外交以及自我节制等外交思想。俾斯麦正式通过这些一步一步排除阻碍,最后完成了德国统一大业。

三、俾斯麦外交思想对中国的启示

俾斯麦作为十九世纪德国最伟大的外交家,政治家,他的外交能够被后人如此宣扬,势必有着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作为正在崛起中的中国,外交对于国家有多重要我想大家都了解。我们对于俾斯麦的外交应该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用他的优点来使中国更加强大。

现在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中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而看看19世纪中期的德国,同样是个崛起速度较快的国家。其实,中国跟当时的德国非常相似。首先,他们都处于国家实力快速上升的时期,实力的膨胀带来的是国家的国家地位的上升,其次他们的地理位置,德国位于欧大陆的中心位置,周围都是欧洲强国,历来战争都要避免两线作战,而中国,北面有俄罗斯,东有韩国和日本,南有印度,周边邻国发展都很快,都是不可轻视的大国,尤其是日本,与中国关系非常敏感,再加上最近几年的摩擦,关系更是紧张。而在当时德国能

够一步一步的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俾斯麦功不可没。俾斯麦在当时对德国的告诫在今天依然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一个国家实力上升迅速的时候,统治者最容易得意忘形,而在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冷静,不可以滥用武力和透支国力,更不能主动挑战世界霸权,走称霸世界的道路。中国人应该是谦逊而含蓄的,我们的光荣传统在对待国家政治时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韬光养晦可以使我们的发展更平稳,阻力会更小,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保持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俾斯麦认为“所有的信仰都是相对的,在现实政治的世界里,意识形态只是一股势力,应该与其他相关的势力放在同一天平上加以评估。”

[19]俾斯麦的这种思想对我们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很重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世界上很多强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不同可能会造就观念的不同,但是,意识形态并不是区分国家交往的标志。国家的对外关系应保持平等的眼光,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

纵观俾斯麦统一德国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在每一场战争之前,他总是会利用自己的外交手段去拉拢或讨好周边国家,使其与之结盟或保持中立,始终只有一个敌人,不会让自己陷入被围攻的境地。而现在的中国,被美国视为潜在的敌人,同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会敌视中国,而这时候,中国的外交就是至关重要的了。作为一个国家,永远不要出现被群起而攻之这种局面,在与别国竞争时,要给对方留下余地,同时也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在被美国作为潜在对手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尽量少的去制造对手。

俾斯麦在普奥战争中曾经在离维也纳六公里的地方撤军,并给普鲁士的老对手奥地利提出了比较宽松的停战条件,这充分显示了俾斯麦的自我节制。作为国家领导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得寸进尺并不是一件好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稳扎稳打的发展自己,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不能做超越自己国家承受范围之外的事,张弛有度,正确看待国家实力。

当然,俾斯麦的外交中也有很多局限性。我们要警惕,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在俾斯麦的外交手段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以矛盾制矛盾。这是俾斯麦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是他的失败之处。以矛盾制衡矛盾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和压制国内的矛盾,但是这些矛盾并未真正的得到解决,当俾斯麦卸任后,没有人能够再去压制这些矛盾的时候,德国将走向危险边缘。俾斯麦为德国埋下了成功的种子,同时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在我们处理矛盾的时候,应该去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压制。压制不可能是永远的,当矛盾再次激化时,国家将会变得危险。彻底地解决矛盾,找出根源所在,从根源上彻底地拔除矛盾,这样我们才能更顺利地发展自己,国家才能走得更远。

结语:

“由于他了不起的建树,使得他所缔造的德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两度遭到外国占领及国家分裂达两个世纪之久,却仍巍峨屹立。”这是基辛格给俾斯麦的评价。而我认为,俾斯麦作为一个现在看来依然十分出色的外交家,他的能力是无人质疑的,他的外交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华丽而灿烂。从事实中寻找他的精华之所在,吸收运用,这就是现在研究俾斯麦外交的意义之所在,也是先当今中国外交发展的重要养料。

参考文献:

[1][德]艾密尔·鲁特维克:《俾斯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页;

[2][德]艾密尔·鲁特维克:《俾斯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1

页;

[3][德]艾密尔·鲁特维克:《俾斯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7页;

[4][英]艾伦·帕麦尔:《俾斯麦传》,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3页;

[5][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6][德]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从古老文明到第二共和国》,德国波恩Inter Nations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页;

[7][英]艾伦·帕麦尔:《俾斯麦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8页;

[8][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2卷,东方出版社1985年,第7-8页;

[9]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慕尼黑1985年德文版,第133页;

[10]J.A.S.格伦维尔:《欧洲重组》,伦敦1986年英文版,第290页;

[11]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79页;

[12][英]艾伦·帕麦尔:《俾斯麦传》,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0页;

[13][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2卷,东方出版社1985年,第30页;

[14][英]艾伦·帕麦尔:《俾斯麦传》,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4页;

[15] [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85年,第35页;

[16]王绳祖:《国际关系史》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1页;

[17]波将金:《外交史》第1卷下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929页;

[18][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85年,第125页;

[19]吕桂霞:《俾斯麦的现实政治与德国的统一》,《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李鸿章晚清外交思想综论

兰台世界2012·10月下旬 外,唐代诗人蔡孚的诗文当中对马球运动就有所描述,他的《打毬篇》中写道:“德阳宫北苑东头,云作高合月作楼。金锤玉蓥千金地,宝杖佩文七宝毬。共道用兵如断蔗,俱能走马入长揪。”全诗的内容当中就提到了“德阳宫”中进行马球比赛的情形,而“德阳宫”是东汉末年的洛阳皇宫,后来这座宫殿被董卓烧毁。从这个诗文当中可以看出,作者那时候认为东汉时期马球运动是宫廷运动的重要形式,可见在唐朝人眼中马球运动并非新生事物,而是东汉时期已经流行的运动,而且东汉时期在宫中还修建了专用的马球场[4]。所以笔者认为,马球运动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时间远远早于唐朝,而且不是直接传入到中央,是从外部逐渐渗入到中原地区的。从马球运动的用语角度来分析,马球现代的英文名称为polo ,在波斯语里发音为giu 或guy ,发音同现代汉语的qiu ,应是汉语 “毬”字的音译。同时又根据波罗一词是出于英语polo ,亦即马球之意,而其发音又来源于藏语的“氆氇”(Pulu ),据此就有人认为马球运动应当是先在西藏地区产生,后传到波斯再由波斯传到欧洲,同时在唐朝时期波斯又作为文化交流的内容传回到唐朝[4]。这种说法是有一定合理性的。首先,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丝绸之路是分不开的。在秦汉以前,中国与西亚以及北亚和欧洲的交流非常少,而在西汉之后,文化交流变得非常频繁,在唐代时期达到顶峰,而这一变化就缘于丝绸之路的开发。丝绸之路贯穿了中国的中原地区到中国西北部以及西亚、北亚和东欧地区,如果马球文化是外来的或者是传出去的,一定经过这条途径,因此变化也与此有关。从马球运动的读音上来说,polo 一词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说明polo 一词的词源一定与马球运动的起源有关。那么,再反观马球运动的古语发音,藏语 当中的 “氆氇”(Pulu )就是指马球运动,而且,从字形的发音上来看,这个词组是从字形上构成的,而非从音节上构成,肯定不是对外来 词的音译,只能是先有的事物再有的发音,所以说,马球运动的polo 读音,一定是从西藏地区传出去的。另外,马球运动在波斯语里发音为giu 或guy , 都是与汉语“毬”的读音相同的发音,而“毬”是在中国汉代以前就有的发音, 就是指球类运动,所以也不会是对波斯语的音译。所以笔者认为,波斯语当中的giu 或guy 是从中国地区引入的,而且是通过官方渠道。 根据上述论断,笔者认为,马球运动起源于中国的西藏地区或者西北地区,其传播出去的渠道有两个,一个是通过丝绸之路的民间传播,另外一个是通过官方的传播。那么,马球运动传入中原地区的途径就比较清晰了。马球运动是一种在马背上的运动,中原地区的老百姓很难有机会参与,在唐代以前也很少有记载在民间的官员和富商当中有从事大规模马球运动的,那么马球运动传入中原地区的途径一定是通过皇室,后逐渐扩大。而皇室当中的马球运动虽然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但是大规模的推广一定是在唐代时期,因为,从唐代以后关于宫廷、 官员乃至书生从事马球运动的记载就非常丰富了。所以笔者认为,马球运动传入中原地区不是从民间的辐射式传播,而是通过官方的影响力进行的传播,即先兴起于都城,之后逐渐在各地兴起的。 参考文献 [1]戴伟谦,袁俞光.中国古代马球运动起源论断的比较[EB/OL].[台湾地区]国立体育学院论坛,民91,13卷1期. [2]韩丹.马球运动起源于波斯考[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5).[3]希罗多德.波斯战争第9卷. [4]姜伟伟.中国古代马球运动的历史溯源[J].音体美, 2010.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是洋务派的核心人物,其外交作为在中国近代史上难以回避。从1863年荣升江苏巡抚兼南洋通商大臣开始,李鸿章开始了他的晚清外交生涯,直至1901年因病去世,近四十年为晚清政府服务,主持操办一切重要对外交涉,因此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就是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写照。当时清政府衰微没落,资本主义处于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加紧对外扩张和殖民活动,一系列的国内外客观形势造就了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策略以及外交行为。 一、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外交思想 1.“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思想的形成。李鸿章形成这一外交思想是基于对晚清的时局和国际局势清醒的认知。 在他看来,“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即暂胜而终败”,李鸿章看到了中国的国力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只有隐忍徐图”,“力保和局”以求生存。国家间的交往并非只依靠外交家的聪慧才智和灵活手段,外交是基于国家 的经济、军事实力的。但晚清时期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微,“弱国无外交”,靠李鸿章一人之力难以改变局势,晚清政府更不可能取得平等的外交地位,以订立不平合约而避免战争,减小损失,维持稳定局面,为自强创造有利环境是当时晚清政府唯一的出路,“外须和戎”的思想正是由此而得。李鸿章还认识到,铁枪火炮是西方国家强大的重要原因,中国的“闭关锁国”已使得武器远远落后于西方,因此学习西法是自强的重要手段,“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李鸿章对晚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认识,促使其形成“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的外交思想。这一外交思想的最终形成除了客观因素起作用之外,李鸿章个人的主观因素不可忽视。其父李文安进士出身,对李鸿章教育尤为严格,自幼所受的教育均为儒家传统思想,一生遵循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道德纲常,忠于君主,忠于朝廷。这就使得李鸿章在与坚船利炮的列强交涉中,为保清廷免遭推翻的厄运,推行对外 “和戎”的政策, 衷心维护清廷的利益。其次,李鸿章的外交思想深受其师曾国李鸿章作为晚清外交舞台上的灵魂人物,其外交思想对晚清政府和中国的对外交往产生了主导性影响。本文将结合历 史背景,对李鸿章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夷制夷”外交思想进行概述、分析,从而阐明笔者的一己之见。李鸿章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外交策略应用李鸿章晚清外交思想综论 □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刘海荣 摘要关键词………………………………………………………………………………………………………………………………………………………档案解读 DANG'ANJIEDU 43

论俾斯麦统一德国过程中的外交政策

论俾斯麦统一德国过程中的外交政策 摘要:30年战争后,德国的统一已“不光是德国的问题”,而是一个牵涉到欧洲政治格局变化的国际性问题。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在以统一德国为目的的三次王朝战争中,依据形势的剧烈变化,变通现实政治的主张,改变外交策略,有效的防止了反普同盟的出现,成功地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关键词:俾斯麦;外交;现实政治 俾斯麦的哲学是:“强权胜于真理”。他在推行“铁血政策”,武力统一德国的同时,外交上他在对地缘政治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制定了以“现实政治”为原则的外交政策,精心谋划各种策略,充分考虑到各列强对德国统一运动可能采取的态度以及普鲁士的相应对策。 德国统一是通过俾斯麦领导的1864年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及1870-1871年普法战争完成的,结束了德意志的长期分裂割据。这三次王朝战争的胜利,都是与俾斯麦的“现实政治”的外交策略分不开的,可谓匠心独运。本文以三次王朝战争为线索,剖析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的外交政策。 1.丹麦战争 普鲁士统一德国的第一次王朝战争是1864年的丹麦战争。这次战争祸起于丹麦政府违背了国际公约。在这一争端中,俾斯麦的目标很明确:利用有利时机,吞并三公国,作为统一德国的第一步。 俾斯麦展开了纵横的外交,以争取各国的中立。如俾斯麦认为俄国的立场是至关重要的,为取得彼得堡内阁的中立,他利用1863年波兰起义同沙皇做交易。他还利用在克里木战争后尖锐起来的俄国同克里木联盟(英法奥)之间的矛盾,强调霍亨索伦王朝同罗曼诺夫王朝间的轻骑和友谊关系。 由于俾斯麦的狡猾手腕,以及如他所预料的欧洲其它大国见勾心斗角的矛盾,原指望回得到俄英等国援助的丹麦政府,没有得到一兵一卒的支援。 俾斯麦运用现实政治的外交策略,漂亮的完成了德国统一的第一步,也为迈出统一的第二步做了铺垫。无怪乎俾斯麦在十四年后仍得意地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是我最大的外交成就。” 2.普奥战争 俾斯麦极力利用列强的矛盾和弱点,以争取他们在普奥正在中再次采取中立立场。他认为当时对普奥较量有决定性影响的是争取俄法两国的支持。 一切准备就绪后,俾斯麦开始采取加剧普奥冲突的措施,向奥地利提出了貌

结合当前国际局势,阐述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

浅析新时代外交政策 摘要:2013年以及过去的2012年国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经济在缓慢和不平衡中复苏,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朝鲜半岛安全不容乐观、中东战火纷飞、伊朗核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非洲大面积军事冲突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纷争愈演愈烈。2013已经走过大半,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外交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外交政策 一、中国新外交的提出 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随后,这一理论不断在APEC、二十国财长会议上频频被提起。 我们看到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不断完善着对自身、世界以及对外关系的认识,将“和谐”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和谐世界”已渐渐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主轴。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所指的目标不同。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内涵:中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和谐

晚清李鸿章与清流派外交思想比较浅析

晚清李鸿章与清流派外交思想比较浅析 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主张“外须和戎,内修变法”,遵守已定条约,避免发生冲突,以维持和平局面来争取国家发展空间,与他涉外经历所见中外实力悬殊、秉承清政府外交原则、继承曾国藩“诚”思想等原因有关,其思想虽着眼现实,但过于妥协求和而易受列强利用恫吓。清流派的思想主要主张强硬主战,与其置身事外具有密切关系,其理论也由此常脱离现实,但是其在限制妥协派发展,引导鼓舞舆论具有重要作用。两者实为互补关系,各有长短,但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两者没有实现融合统一,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签:外交思想;和戎;主战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列强加强“条约口岸体制”为核心的体系,通过修约谈判或者武力威胁,在不平等条约中获得更多优惠条款,保障贸易有利可图,或者通过赔偿割让条款获得直接经济利益。同时这一时期教案纠纷不断,边疆问题纷至沓来,清廷内部派系不断加重,清政府统治危机不断加重。无论是李鸿章①还是清流派②,他们的对外思想都产生于这一历史大背景,但因各自不同的背景和立场,其外交思想也存在差异。 一、李鸿章的“外须和戎,内修变法” 李鸿章外交思想以“外须和戎”为中心,这是他办理对外交涉事宜时的总方针。主要表现在于主张遵守已定条约,竭力避免发生冲突。在关乎国家主权和国防安全方面的对外关系上,李鸿章都极为谨慎,避免冲突,为晚清赢得一个相对安全的国家建设条件和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对外战争方面,李鸿章更是尽力维护一个中外和平的局面,避免战争。他同时主张主动了解外情,办好交涉,认真学习西方的长处以求自强,反对仍然闭目塞听、不承认现状的顽固态度。 他的外交思想首先来源于他对于国际时局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是在早期是与外国合作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产生的,在随后几十年与西方的交涉活动中,他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中外时局变化“三千年一大变局也”而由此带来的实力悬殊,他逐渐形成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实力外交观。在《行抵直境分兵边界折》中,李鸿章写道:“臣向在江南办理外涉棘手事件,往往兵威稍盛,彼族氣焰稍减……盖严兵卫正所以保和局也。”李鸿章认为只有“严兵”,即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真正实现“和局”。然而当时中外实力差距悬殊,晚清政府虽然不断地采取措施加大军备建设,但是落后的经济制度、不平等条约带来的经济压力、不稳定的国内国外环境、腐朽的官僚体系难以支持建设的开展,也难以改变中外实力对比。 因而,在他看来通过实力的对抗带来和平这条路是行不通的。1883年的中法战争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这条路在现实条件下不但不能带来“和局”,反而将会把清朝拉入更加深重的灾难之中。在战争中原本就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军事实力的落后,清军的损失相较于列强将会更多,在中法战争中中国约有10000人伤亡,但是法军则仅有2100人伤亡。即使是一场战争胜利了,

从俾斯麦到威廉二世_德意志第二帝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

[收稿日期]2009-07-02 [作者简介]沈劼(1983 ),男,辽宁开原人,硕士生。 从俾斯麦到威廉二世 德意志第二帝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 沈 劼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本文着重考察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外交政策的转变过程,分析了导致其转变发生的国际、国内和个人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德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对当时国际政治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德国作为一个中欧大国,在转向争取世界霸权的过程中,其外交政策的得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关键词]德意志第二帝国;俾斯麦;威廉二世;外交政策 [中图分类号]K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22(2009)05-0066-05 Fro m B is m arc k t o KaiserW il hel m II t he Transiti on i n Forei gn Poli cy of D eutsches K aiserrei ch and its Influence S HEN J ie (School ofH istory ,W uhan Un i v ersity ,W uhan H ube i 430072) [Ab stract]T his a rtic l e f ocuses on i nvestigati ng the transiti on process i n fore i gn po li cy of D eutsches K a i serre ich ,and analyses the i nternationa,l dom estic and persona l factors wh ich lead to its transiti on .Further mo re , it also discusses the i n fluence o f the transiti on o f f o re i gn po li cy o f D eutsches K a iserreich on the i nternationa l po litica l relations o f t hat ti m e .The ga i n and loss o f the f o re i gn po licy in the transition process o fG remany fro m a Centra l Eu ropean great pow er to a G l obal hegemony are w orth consi der i ng . [K ey words]D eutsches K a i serre ich ;B i s m arck ;K aiser W il he l m II ;fore i gn po licy 一 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打破了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各大国之间的 均势!。在当初欧洲五强政治中,普鲁士是最弱的国家,当德意志帝国取代普鲁士的地位时,它在人口、土地面积、经济力量和军事实力等方面不仅超过奥匈,而且也超过了法国。但是对新德国来说,其处境也是极为尴尬的。正如希尔德布兰特所说: 德国对于欧洲的?均势#来说太过强大,而对于整个大陆的霸权来说,又太过弱小[1]。!俾斯麦所奉行的 大陆政策!正是出于对德国实力及安全的准确认识而采取的稳健的对外政策。但是随着德国的发展,其利益的要求已经不是俾斯麦所限定的框架所能满足。到了19世纪90年代, 德帝国传统的政治精英们已无能力通过改革来应付内部社会政治现代化的压力,便力图通过对外大胆的冒险措施来摆脱内 部的困境。[2] !俾斯麦的免职,威廉二世 世界政策! 的出台,就是应付这种内在压力的最好证明。 本文旨在考察这一时期德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可以说一战的爆发与德国对外政策的转变有直接的联系。德国在处理与俄国和英国的关系时所采取的冒险政策使得其在一战爆发前,外交回旋的余地丧失殆尽。而德国作为一个中欧大国,在转向争取世界霸权的过程中,其外交政策的得失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 德国通过1870~1871年普法战争的胜利,强迫法国接受法兰克福和约并割让阿尔萨斯 洛林,使得法国人不甘心失败,一直找机会复仇。这就使得新 第26卷 第5期2009年10月 黄 石 理 工 学 院 学 报J OURNA L O F HUANG S H I INST ITUT E OF TEC HNOLOGY V o.l 26 N o .5 O ct 2009

用经济学视角分析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用经济学视角分析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摘要】:俾斯麦是德国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对德意志帝国的统一产生重大的影响。他凭借着他的“铁血”政策把德意志从四分五裂的弱小国家变为统一的大帝国。本文尝试用经济学的视角来解读俾斯麦的政策。 【关键词】:俾斯麦商人杠杆收购原理利益最大化 俾斯麦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是“从上至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他的“铁血” 政策却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德国历史。与之前学者从俾斯麦性格等角度分析其政策所不同,本文以经济学的理论来探讨俾斯麦的外交政策。笔者分别运用收益成本论、利益最大化及杠杆收益原理来阐释俾斯麦坚信的政治理念及政策。 一、用收益成本论分析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俾斯麦坚信的政治理念:“强权胜于真理。”1858年,他在给普鲁亲王的总结法兰克福经验的长篇备忘录中,着重建议:不要强调在联邦中谋求与奥地利平等的地位,而是要谋求一种不受联邦和奥地利约束的“独立的普鲁士政策”。①在1862年9月30日的一次讲话中,俾斯麦表明了他的铁血政治立场:“德国所属目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威力,当代的重大问题要得到解决,不能凭演说与议会的议决,要凭铁和血来解决,国家权力问题,归根到底,要用刺刀来解决。”②他宣布议会休会,从此开始了他的无议会统治时期,并下令增加军费,封闭反对派刊物,禁止自由活动等。之后,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来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完成了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结果是施列斯维希划归普鲁士;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统一了北部和中部的德意志;1870-1871年,与法国作战,收回了南德四邦,最终完成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无论是言论还是最后的政治实践都体现出了鲜明的强权政治思想。他用这种强势做法来借此改变弱势的国家,保护自己的国家,看起来是一种大义精神,为国家的利益不惜让自己以坏人的姿态,强制使用武力。 笔者看来他其实是一个地道的“商人”,所经营的买卖就是政治。经营首先需要核算成本,俾斯麦敢于孤注一掷采用强势政策,不顾国内的反对声音,甚至让议会休会,禁止自由活动,是因为早在他心里已经核算过这样做的成本了,做生意就是要获利,而净赚一定是要考虑成本的,这对商人来说很重要,关系到这笔生意值不值得做的问题和能收回多少利益的问题。 ①卡尔·艾利希·博恩等《德意志史(第3卷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18页。 ②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3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5 210页。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浅析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政策浅析 ——解析当前国际形势,把握国家对外政策关键 网络工程0912班 2009811057 摘要:以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趋势以及特点的分析为切入点,体会当前国际形势的纷繁复杂,主要从世界经济复苏与风险、世界局部性战争、美霸权主义以及防恐新形势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时代的脉搏,看清国际形势。当面对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时候,我国将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主要从开展峰会外交、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的关系、深化同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以及积极参与解决热点和全球性问题展开外交。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复苏防恐新形势外交政策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国际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全面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特点和趋势,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 (一)、世界经济在调整中缓慢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 首先,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特征越发突出,全球复苏进程相对缓慢。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国家复苏乏力,亚洲、拉美和非洲经济增长较快,发展中国家发挥着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发达国家大规模刺激计划效用衰减,结构性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受自身发展水平制约,不同程度地面临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填补全球需求缺口。 各主要经济体加紧反思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管理模式,围绕新的发展制高点的竞争不断加剧。美国政府将经济繁荣列为国家力量源泉,继推出“出口翻番”、“再工业化”和新能源发展战略后,又宣布基础建设投资计划,力图通过强化实体经济和出口能力重塑美全球竞争优势。欧盟提出转向知识创新经济,实现经济健康和绿色发展,增强欧盟经济包容性和社会向心力。日本公布“新增长战略”,将转向利用国内要素和扩大对外开放并举的需求引导型增长。同时,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自然灾害、流行疾病、能源资源、粮食和水资源短缺等发展瓶颈,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世界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突尼斯总统本?阿里14日晚突然离境,携家人于15日飞抵沙特阿拉伯。首都突尼斯市14日晚至15日晨发生暴力事件,军队进入市区,维持秩序。本?阿里1987年接任突尼斯总统,于1989年4月正式当选。此后,他四次连选连任突尼斯总统,执政至今。这起戏剧性事件的导火索,是突尼斯城管“粗暴执法”,逼一名小贩自焚身亡,引发全国骚乱。,其多米诺骨牌效应更是波及到了北非、中东地区的多个国家,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从本次风波事件来看,北非、中东国家将进入内部纷争加剧的多事之秋,目前整个动荡局势还在延续,尤其是利比亚还在采取武力镇压,从而爆发了内战,国际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 斯麦的确是他那个时代鲜见的具有自觉大战略意识极为高明的外交家和政治家。本文 以下将通过对俾斯麦在德国统一时期的外交战略和策略的分析,来彰显俾斯麦的外交风格 和战略风采。 一、统一德国:根本战略目标的确立 是时,普鲁士王国的国家根本对外目标应该是什么?看起来答案可以有很多种—— 1. 维系现状、满足于梅特涅体系所带来的在神圣罗马帝国内与奥地利相当之特殊 地位; 2. 像俄国一样尽可能的开疆掠土,实行霸权政策,建立足够大的泛日耳曼人的共 同帝国; 3. 当然,普鲁士也可以像英国和其他殖民国家一样把目光放到海外,进行扩张, 夺取发展空间; 4. 依据相对谨慎温和的德意志民族主义,统一德意志邦联为帝国,当然“一山不 容二虎”,要完成此目标必须或者并吞奥地利或者排除其出德意志。 这几种国家根本目标在近现代的德国历史上都有很突出的表现,每一种政策目标都貌 似合理,对某些人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那么为什么俾斯麦会选择第四个而不是其他三个呢?很多史家认为德国的统一作为不言自明的历史义务会很自然的落到普鲁士的头上,这 显然是简单化的历史决定论,普鲁士国王除非自觉、否则完全没有必要把德国统一的“义务”大包大揽下来,事实上确实有多位君主满足于其在邦联中的地位而对所谓义务不屑一顾,直至威廉一世执政才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威廉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君主,掌权后就决定 以武力统一全德,但是君主的野心通常没有节制,容易滑向把第2方案作为国家的根本战 略目标。所幸,他任命谨慎自制的俾斯麦为宰相使国家的根本目标始终维系在第4方案的 周围而不致相去甚远。至于方案3,对当时的普鲁士而言,既无强大的海军作为实力支撑,又没有早期殖民活动的优势基础,更由于其处于欧陆中心的地缘位置,使其既无能力也无 意愿加以实施,当然德国统一、尤其是威廉二世上台后德国能力和意愿以及国际环境的变 化导致了与彼时完全不同的国家根本目标。 如果我们用大战略的基本理论来加以审视,则可以更加清楚俾斯麦所制定之普鲁士国 家根本目标的高明和适切。根据大战略原理,确定国家根本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国家的 根本战略目标是否集中、明确、合理、有效;各种利益需要以及多种政策目标是否有轻重 缓急次序并且明确恰当;手段与目的是否大致平衡;各种手段之间是否大致平衡。 由是观之,俾斯麦以方案4为其根本对外目标是非常合理和有效的,因为方案4比

名词解释 外交政策分析

第三章 1,组织伦理之父——韦伯P88(207/255) 马克斯·韦伯(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和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 其中官僚组织模式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韦伯因此被称为“组织伦理之父”。(其行政组组织理论正是产生于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韦伯和泰勒、法约尔被认为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甚至有人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2,韦伯的权力理论P88(276)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来自传统或世袭的传统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的超凡权力,根据法律与规定的法定权力。在这三种纯粹形态的权力中,传统权力的效率较差,因为其领导人不是按能力来挑选的,仅是单纯为了保存过去的传统而行事。超凡权力过于带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或神圣的启示,所以这两种权力都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只有理性和法律的权力(合法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谨慎的公正。 3,官僚制P89 (228) 作为韦伯组织理论的基础,官僚制在19世纪已盛行于欧洲。韦伯勾勒的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官僚制具有以下特征: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的结构是分层控制的体系;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成员有严格的资历限制和选用制度,并建立了奖惩与升迁制度;通过对成员的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提高工作效率。官僚制的提出,为行政组织指明了一条制度化的组织准则,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目前已经成为各类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 4,施耐德外交决策P90-93 (292) 施耐德从决策的视角研究外交政策,研究对象主要是“黑箱子”内部的决策组织和决策者个人的决策行为。由于研究内容涉及组织运作、官僚政治、认知心理等,被成为外交决策学的“大理论”。施耐德认为,研究外交政策的过程与研究其结果同样重要,对外交决策过程的研究就是外交决策学。他指出,外交决策的研究主题仍是民族国家,其主要概念有作为行为者的国家、目标、手段和情势;外交政策行为是职权范围、沟通和信息,动机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施耐德用系统分析法为外交决策研究提供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有两个支柱:决策组织的形态和互动;决策者的心理状态。这是这两个支柱内外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决策的最终形成。 5,研究框架P93 (232) 施耐德用系统分析法为外交决策研究提供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有两个支柱:决策组织的形态和互动;决策者的心理状态。这是这两个支柱内外各种变量之间的

李鸿章外交思想

李鸿章外交思想 内容摘要:李鸿章几乎承办了清末所有重大对外事务,为清廷所倚重,名扬国际,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有重要影响,然而李鸿章从小接受的是系统的儒家教育,本身又是封建地主的一员,生活在封闭的晚清时代,没有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机会,因此其外交思想难免有很大的局限性。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多是封建地主阶级自身利益,丧权辱国。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卖国贼”。其实不然,纵使他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纵使他的“遵循外交”、“利益均沾”极大的损害了中国权益,然而谁愿意背上卖国的骂名?当时清廷形势使其力不从心,加之统治者思想的左右,使之难施其政,国家步步陷入危难实是必然。李鸿章出于当时形势、所处的位置的考虑及自身的局限性的桎梏等综合因素最终使其思想、行为使然。 关键词:内政、外交、和戎、自强、遵循外交、以夷制夷、 李鸿章主持清末外交近30年,其主导思想是争取和局。内政外交相结合,以“和戎”为途径,“自强”为目地。主张变法自强。就外交实践而言,他彻底失败了,但就思想本身来说,李鸿章的和局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性,不应随着外交实践的失败而完全否定。 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利用坚船利炮叩开紧闭的大清国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竞相叩关逼迫清廷就范签订不平等条约。在列强的肆意侵略下,中国主权不断的沦丧,领土大片的被割占,疆界频繁的变更,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步步加深,社会矛盾被不断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危机四伏。外忧未除,内患又起,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突发。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国力几乎消耗殆尽,积贫积弱,国势日下,清廷封建统治岌岌可危。李鸿章正是在此时局下粉墨登场主持清末外交事务,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接手清朝外交。在如此严酷的情势下,腐败的清朝统治者竟毫无警觉,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以为区区“夷狄”不足重视。而李鸿章清醒的认识到形式的危急。清醒地、深刻地认识到“欧洲各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合地球东西南北九万里之遥,胥集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1)在此时李鸿章就已不再不盲目的称列强为“夷人”,敏锐的察觉的此时与以往的不同,意识到中国要面对时局进行变革,学习西方:“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 变则通……日本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取法,然则我中国深惟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2)面对天下未有之变局,传统的知有天下而不知有国家的观念,封建伦理道德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外交体系已经无法应对面临的巨大挑战,无论是出于自发还是被迫,这时候的晚清外交都面临着一个近代化的问题。中国传统的以自身为中心的上国外交已无法适应国力衰弱,国势日下的晚清中国。 面对上国衰落,列强不断入侵,步步紧逼而清廷无力抵抗的现实,李鸿章认识到“洋人论势不论理,视我国势之强弱。我自当自强,而使民物殷阜,洋人愈不敢肆要求,我不能自强,则虽民物萧条,洋人也必隐图其狂逞。”(3)他认

俾斯麦体系

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的特点是什么? 德国的统一破坏了欧洲的均势,促成了欧洲列强之间地位的急剧变化,导致欧洲的重心逐渐向柏林转移。这个突如其来的巨变引起邻国的焦虑和恐慌。深谙地缘政治的铁血宰相俾斯麦认识到,欧洲均势的任何改变都会激起列强的联合抵制。鉴此,俾斯麦从1871年接任帝国宰相到1890年被迫辞职的二十年间,自我节制,极力改变锋芒逼人的形象,以稳建温和的风格扮演维持现状的角色,稳定欧洲的秩序,缓和紧张局势。本文拟就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出台的背景,外交政策的目标、策略的演变、作用以及弱点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军事力量强大的德意志帝国是在欧洲大陆心脏地带兴起的,因此,对欧洲的政治和外交格局的冲击格外严重。德国统一后,国势与日俱增,边缘地区的列强所感受的压力也随着日益加重,因而列强互相接近结盟对付新生德国的可能性也日渐增大。俾斯麦时代的德国缺乏稳定的外交基础,活动余地相当狭小。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考虑的话,德国是天生被包围了的国家。俾斯麦对德国客观环境的局限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而法国却只有一条东部的国界,俄国在西部的边界上有遭到进攻的可能。此外,根据世界历史整个发展情况,我们的地理位置以及根据德意志民族的内部联结与其他民族相比也许相当松散这一特点,我们比任何一个别的民族更容易遭到别人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的危险。”(注: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德国波恩Inter Nationes出版,1987,第168页。)俄国外交官彼得·舒瓦洛夫伯爵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俾斯麦因德国地位易受威胁而忧虑,不断受到敌对列强“结盟的恶梦”(注:赫沃斯托夫编《外交史》(中译本),第二卷(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的纠缠。显而易见,如何设法消除敌对同盟围堵的潜在危险,便成为俾斯麦外交政策的中心课题。 1870年,普鲁士在军事上战胜了法国,但是,翌年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订的和约并未能与法国真正达成和解。德国吞并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以图在地理战略上削弱法国。从此,德法两国结下难解之仇。诚然,法国没有实力单枪匹马同德国再进行较量,但是,强烈的复仇心理驱使着法国随时准备着与任何同德国敌对的国家结盟。因此,俾斯麦便失去了对法国外交政策的回旋余地。 边缘地区的列强,除法国之外,有英国、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英国虽然受到强大而统一的德国兴起的影响,但毕竟不如法国和奥匈帝国那么直接。英国这个殖民帝国依然保持着工业、商业和海军的优势。它是均势的关键国之一,密切注视着德国的动向。如果德国的作为超出英国容忍的限度,英国必定会联合欧陆列强制衡德国。 奥匈帝国是德国统一进程中的受害者,实力较弱。俾斯麦基于外交战略考虑对奥匈帝国颇为重视。早在普法战争期间,俾斯麦就决意以“小德意志方案”统一德国,保留奥匈帝国。如果摧毁它组建“大德意志帝国”的话,几百万奥地利的天主教徒便成为公民,无疑会对信奉新教的普鲁士在德国的地位构成莫大的威胁。就是在这个“小德意志帝国”内部的天主教势力业已强大到让俾斯麦难以对付,最后只得退让,中止了“文化斗争”。更何况外加这几百万天主教徒呢?再者,这个“大德意志帝国”必将夹在渴望复仇的法国和虎视眈眈的沙皇俄国之间,只得终日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保留奥匈帝国作为缓冲国,俾斯麦始终认为是意义重大的一项举措。19世纪后半期,欧洲列强竞相扩张。奥国没有强大的海军以进行海外殖民活动,便只好向东南面的巴尔干半岛伸展势力,因而与俄国发生严重的利害冲突。由于奥国对俄国持有强烈的戒惧之心,自然有与德国保持友善关系的愿望。 从战略的角度考虑,新统一的德国最大的威胁该是东邻俄国,因为普俄两国瓜分波兰之后,俄国可以从波兰边境有效地发动危及柏林的入侵。幸好普鲁士与俄国一直保持着友善关系,俄国在普法战争期间陈兵奥国边境支持普鲁士,两国皇帝的关系显得相当亲密。但是俄国首相哥尔查科夫看见俄国的保护国普鲁士从战火中一跃成为中欧强大而统一的德意志帝国,难免因妒忌而不满。毋庸置疑,毫无顾忌地追求国家利益的俄国,也是制衡德国越轨行为的举足轻重的力量。 维也纳体系

西方外交思想史(1)

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关系的罗马法律。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拜占庭帝国的外交思想:1.雇佣和收买蛮族的武装为拜占庭服务。2.分而治之。3.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使用武力。4.对既不能收买也不能用武力征服的敌人,则采取政治、经济包围的办法。5.利用商业关系来扩大拜占庭的影响。外交为发展贸易服务,而贸易联系的扩大又被拜占庭拿来作为最强有力的外交工具之一。6.利用基督教来巩固拜占庭的势力。跟在商人后面的,是拜占庭的传教士。普鲁士的大陆政策:19世纪60~70年代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推行的外交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该政策确定统一后德国的主要活动舞台不是海外而是欧洲大陆,其重点是削弱和孤立法国,阻止其他大国结盟。普法战争后期,俄国几度扬言干涉,并与英国协商共同行动,构成对德国的最大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俾斯麦力图拉拢俄国,阻止法俄接近,以孤立法国;联合奥匈帝国,抑制俄国在欧洲的扩张;拉拢英国;加剧英俄对抗。从而构成极其错综复杂的外交网。华盛顿的外交思想:现实主义、中立主义、孤立主义。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它通常由防务和经济上的两方面政策组成。在防务上,孤立主义采取不干涉原则,即除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在经济文化上,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门罗的外交思想:1,孤立主义的外交思想。美国独立

战争以来实行的是孤立主义外交。它的核心思想是不卷入欧洲的政治纷争。2,关于“美洲大陆”的外交思想:①以巩固与扩大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为借口排挤欧洲势力。②确立了非干涉、非殖民的原则。③扩张领土的战略目标。3,增强国防的思想。“超越遏制”战略,是美国总统布什制定的新的对苏政策,宣称它是“美国战后对苏政策的彻底改变”,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将进行哲学思想的变革”。“超越遏制”的主旨是积极同苏联发展关系,加强美苏合作,促使苏联逐渐实现“自由化”,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超越遏制是鉴于国际格局发生新变化而作出的政策调整。这一战略强调,今后美国和北约组织对苏政策的主要重点将转向更多地同苏联的公开性和经济改革打交道。在对苏保持警惕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形势的缓和,发挥美国的相对优势,抓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所提供的历史机会,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手段,特别是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最终改变苏联制度的基础,使苏联同过去的政策彻底决裂。新大西洋主义,以图建立一个在美国领导下的欧洲。其主要构想是:1、北约仍将是大西洋两岸共同的军事组织,并将进一步扩大其职能,使之成为肩负欧洲防务、政治和经济事务的超级机构;2、要求欧共体向其他国家开放,用条约的形式把美国同欧共体连结起来,使欧共体在促进苏联和东欧转化方面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3、主张更多地发挥安全的作用,使之成为欧洲大陆的管理机构和东西欧的桥梁,从而促进苏联和东欧更快地实行市场经济和自由选举。新大西洋表明了美国90年代对西欧政策的基本

国际形势变化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分析

国际形势变化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分析 第1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国际体系中的革命性角色。 A.正确 第2题:美国对于钓鱼岛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 D.对自己有利 第3题:台湾及朝鲜半岛,()年清政府签署签《马关条约》,其中规定中国割让台湾给日本,并允许朝鲜独立。 B.1895 第4题:“极”即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力量中心。 A.正确 第5题:随着多极化观念的形成,中国转换为一个在国际体系内追求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参与性和建设性的角色,并且将自己视为国际体系大国关系中的一支重要制衡力量。 A.正确 第6题:俾斯麦:“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A.正确 第7题:G9:俄罗斯的加入,但只参与政治事务的协商。 B.错误 第8题:中国在入常后对于国际体系作法是?() A.体制内重要分子 B.向中心位置的移动

C.参与管理者 D.维护者 第9题:外来大国战略因素的凸显和周边的固有矛盾相互结合,相互混杂,造成了矛盾的更加复杂,从而很难解决。 A.正确 第10题:小布什主要政绩:()。 A.反恐 第11题:钓鱼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 A.固有 第12题:G8: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协调经济、能源、货币等各方面的金融政策组成的。 B.错误 第13题:东亚历史曾经存在以中国为政治和地缘核心的()秩序,即古代的东亚地区性的国际关系体系。 D.华裔 第14题:和平与发展时代是中国第()代领导人做出的重要战略判断。 B.二 第15题:毛泽东时代:第一世界:美国、苏联;第二世界:日本、欧洲、();第三世界:亚洲(日本除外)、非洲、拉丁美洲。 B.加拿大 第16题:钓鱼岛对于日本的含义?() A.钓鱼岛与日本政治大国化的目标密切关联 B.配合美国的战略东移

浅谈俾斯麦外交政策

浅谈俾斯麦外交政策 陈明媚 摘要:俾斯麦是德国历史上叱咤风云于欧洲政坛的一名“铁血”宰相,在他的身上强烈地彰显出容克阶级地主专横、狂戾的作风。其果敢、坚毅、自信的个性对于德国的统一以及德国的外交起到了很大作用。在他任职期间所建立的大陆联盟体系,有效地稳定了德国的局势和维稳了欧洲的均势,但是它自身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与无法克服的弊端,最终以失败落下帷幕。 关键词:俾斯麦 大陆联盟体系 欧洲均势 1862年9月,在普鲁士议会的首次演说中,俾斯麦讲明了自己的立场:“维也纳条约所规定的普鲁士国界是不利于健全的国家生活的。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大错误,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①为此,他开始让他蜚声欧洲政坛乃至国际政坛的“铁血政策”。本文拟从大陆联盟体系推行的背景,目标,形成过程以及最终的影响作一些拙略的评述。 一:大陆联盟体系推行的背景 19世纪50、60年代,德意志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飞跃性的进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人们各方面的水

平得到了质的突破,国民经济的重心开始转移到机器大工业的生产领域上了,机器大工业的制度得到的普遍建立。1850—1870年,“德国这二十年中带来的成果比以前整整一个世纪还要多。”②但是,德意志城邦林立,封建割据状态依旧成为其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绊脚石。这就使得经济领域的变化与政治局面的现状发生了重要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把国家统一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次王朝战争的胜利消灭了封建城邦的割据状况,奠定了俾斯麦大陆联盟政策的基础。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第一步,就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把属于丹麦的石勒苏益格—何尔施泰因两公国并入德国。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何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帮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第三步,就是1870年的反法战争。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麦的挑动下,法国向德国宣战。拿破仑三世此刻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鲁士,而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坚决反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拿破仑对德国事务的干涉,激起法国民族运动的高涨,同时欧洲列强因同法国的矛盾而宣告“中立”,俾斯麦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取得节节胜利,1870年9月2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