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天时不如地利》练习题

最新《天时不如地利》练习题

最新《天时不如地利》练习题
最新《天时不如地利》练习题

天时不如地利练习

一解释加点字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2.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

3.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4.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5.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6.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

7. 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8.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9.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

10.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1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13.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4.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1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翻译下面句子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理解和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___,孟子,名___,___时期的___家。___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尊称为___。《孟子》是_________所著。南宋朱熹将《孟子》、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书”。“五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用“___”“___”“___”来概括有利于战争的各种客观和主观条件,并强调“___”的重要性。

4.文中用“攻而不胜”和“委而去之”的例子有力的证明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观点。

5.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_____”,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___”。要巩固国家的根本方法是________。

6.攻打包围着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却不能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句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防御一方的“___”,却被打败,原因______。

7.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句话运用了_____手法论证了“得道”的重要性。

8.请写出本文中含义是深刻、富有哲理、至今仍然被人们经常引用的两个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解释: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主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20)[是]这 翻译: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人

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复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你认为什么叫做“仁”? 2、孔子处于春秋末期,春秋之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二字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你认为战国的国君最关心的是什么? 3、身处战国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对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征服他国的战国君王们,智慧又擅长辩论的孟子会用什么办法来推行儒家“行仁政,爱百姓”的政治主张呢?他是怎么把齐桓公、晋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国君主“骗”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与其叫《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 二、初读课文、翻译疏通 1、自读课文,读出孟子向君王游说说理时的自信。 2、集体朗读,读出说理的气势,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方法。 3、同学互译,圈划不理解的字词句,互助解答 4、指名翻译,重点强调。 城、郭、是、池、环、兵、委、去、域、亲戚、至、顺 畔、夫 三、把握中心 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 基本教案

天时不如地利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重难点分析: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常说儒家思想,也就是孔孟思想。孔子的思想是“博爱”,那孟子的思想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一同去了解孟子思想吧! 二、检查预习: 1、孟子和《孟子》资料。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2、有关孟子的名言。 三、疏通文意: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模仿录音齐读。 2.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 3.齐读课文。 4.疏通词句。 (1)借助课下注释,同桌间合作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务。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旨在说明城邑之小。 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固国):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指使国巩固。 威(威天下):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威慑”。

(2)练习:译出下列语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四、研析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 五、赏析全文: 1.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六、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课文。 七、教学反思:

天时不如地利练习题(附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 二、根据内容填空: 1、孟子,名,时期的思想家。本文选自《》。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文中用“攻而不胜”和“委而去之”的例子有力的证明了 “”和“”的观点。 4、孟子用“”“”“”来概括有利于战争的各种客观 条件和主观条件,并强调了“”的重要性。 5、“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句运用了的 修辞手法,写出了防御一方的“”。 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句话运用了手法论证了“得 道”的重要性。 7、请写出本文中含义深刻、富有哲理、至今仍然被人们经常引用的两个语句: 三、解释加点字: 1、地利 ..()() ..不如人和 2、七里之郭.()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5、委.而去.之()()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域.民不衣封疆之界() 8、以天下之所顺.() 9、攻亲戚 ..之所畔.()() 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1、环.而攻之()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环而攻之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寡助之至 D、天下顺之 E、攻亲戚之所畔 五、翻译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答案: 二、1、轲,战国《孟子》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天时、地利、人和人和 5、排比地利不如人和 6、对比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三、解释加点字: 10、地利 ..(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得人心,上下团结) ..不如人和 11、七里之郭.(指外城墙) 12、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这是) 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指内城墙)(护城河) 14、委.而去.之(抛弃)(离开) 1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16、域.民不衣封疆之界(限制) 17、天下顺.之(服从) 18、攻亲戚之所畔.(同“叛”,背叛) 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建立威信)(兵器) 11、环.而攻之(围)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 )(D ) 环而攻之代词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 寡助之至到 天下顺之代词 攻亲戚之所畔去独 五、翻译句子: 1、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的帮助就少。 2、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地势的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不能只靠锐利的兵器。 3、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4、适宜作战的天气不如有利作战的地形,有利作战的地形不如人民上下团结。

沪教版《天时不如地利》阅读理解精选(含答案题目)

《天时不如地利》 一、检查背诵 二、根据内容填空: 1、孟子,名,字,时期的思想家,他是仅次 于的儒家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之为“”,他和孔子的学说被称为“”。本文选自《》,它的作者是。 2、本文的中心论点 3、文中用“”和“”的例子有力的证明了“”和 “”的观点 4、孟子用“”“”“”来概括有利于战争的各 种条件和条件,并强调了“”的重要性 5、“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句运用 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防御一方的“” 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句话运用了手法论证了”的重要性 7、请写出本文中含义深刻、富有哲理、至今仍然被人们经常引用的两个语 句:; 8、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9、第二段采用论证方法,作用是具体有力地论证了 “”的观点。 10、第三段运用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本语段又运用了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双重否定排比句有肯定,加强语势的作用,极言。

11、第四段进一步论证了欲得“”,必先“”,突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孟子“”思想。 12、战必胜的根本原因是(用原文的词句回答) 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四句运用 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防御一方的“”。 14、“”“”“”是决定一场战争胜利与否的条件。其中、是客观条件,是主观条件。而决定“”的关键是“,”。(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15、写出文中的通假字。 通 三、解释加点字: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 ()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六年级语文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学习参考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层层递进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2.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相互联系。 3.懂得“人和”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自觉为社会和谐尽一份力。 【课文题解】 1.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奉为“亚圣”。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串讲课文】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翻译:譬如一座内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城邑,敌人包围攻打却不能取胜。 原文: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敌人围攻一定是选择得天时的时日了;可是没有胜利,这说明得天时不如得地利。 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译:城墙筑得不是不高,护城河挖得不是不深,兵器和铠甲不是不锐利坚固,粮食不是不多;可是(当敌人进犯时)弃城逃跑,这说明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所以说:限制人民不必靠国家的疆界,巩固国防不必凭山河的险峻,威服天下不必恃武力的强大(兵器和铠甲的锐利坚固)。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得到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多,失去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少。 原文: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都归顺他。 原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让天下都归顺他的人,攻打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的人,所以得道的人要么不打仗,要打仗一定会胜利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原文及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原文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⑴[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⑷[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⑸[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⑹[环]包围。 ⑺[池]护城河。⑻[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⑼[委]放弃;[去]离开。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⑾[封疆]划定的疆界。⑿[固]巩固。⒀[山溪]地势;山河。⒁[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⒂[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⒃[至]极点。⒄[畔]通“叛”,背叛。⒅[顺]归顺,服从⒆[故]所以。(20)[是]这 通假字畔,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城古义:城墙今义:城市池古义:护城河今义:小水池委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国古义:国防今义:国家亲戚古义:

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一词多义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锋利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2、家和万事兴。3、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3、众人拾柴火焰高。4、团结就是力量。4、人心齐,泰山移。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天时不如地利文言整理

八(5)陈馨2号 《天时不如地利》巩固复习纲要 一、文学常识 文章出处:《孟子·公孙丑下》 作者: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关键词语 文中的关键实词(结合课后注释或补充词义) 1.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指适合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2.“人和”是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3.三里之城:周围三里的城。4.环:围。5.夫:发语词。 6.然而:虽然这样,但是。 7.者……也:是因为(表原因)。 8.不如;比不上。9.也:判断句的标志。10.城:城墙。 11.池:护城河。12.兵:武器。13.革:铠甲,盔甲。14.坚:坚固。 15.利:锐利。16.米粟:粮食。17.委:抛弃。18.去:离开。 19.故:所以。20.域:限制。21.以:用,凭借。 22.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23.固国:巩固国防;使国防巩固。 24.溪:河。25.险:险峻。26.威:建立威信。27.寡:少。 28.得道者:施行仁政的君王。29.失道者:施行暴政的君王。 30.畔:同“叛”,背叛。31.之至:达到极点。32.顺:服从。 33.以:凭借,用。 34.“故君子”二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35.必:一定,肯定。 3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以,用。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37.亲戚:古代指亲属,即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亲,指“族内”;戚,指“族外”。38.委而去之:委,抛弃。去,离开。 (二)、通假字 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反叛。 一字多义 夫1)发语词,不翻译。eg: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2)旧时对男子的尊称eg: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3)丈夫eg:于是夫负妻戴。 之1)代词eg:环而攻之而不胜。 2)到….去eg:吾欲之南海 3)第三人称代词eg:吾欲辱之何以也 去1)离eg: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除去eg: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三、结合课后注释,准确理解句意,注意剧中虚词的运用。

天时不如地利 优秀教案

天时不如地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1.背诵默写名句。 2.正确认识“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文常了解 1.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2.《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3.孟子生活在战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当时,各大国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此,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孟子最早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作用;主张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推翻;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历

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中需要“人和” 类推域民 固国 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3.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和”是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是团结,共渡难关,是齐家强国的根本。 三、反馈与检测 1.本文的主旨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解释加线的字词。 委而去之:离开 池非不深:城河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以天下之所顺:用 三里之城:的 环而攻之:代词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3.翻译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九年级文言文原文

九上 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

天时不如地利文言翻译

翻译: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比如有一座内城方圆三里,外城方圆七里的城邑。(敌人)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敌人既然)围起来攻打它,必定得到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的条件;但是还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守城的)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盔甲不是不锐利、不坚固,粮食不是不多;(但敌人进攻守城者)抛弃城池离开了它,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的流动)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线,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坚固锐利。得治国之道能够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能够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达到极点,(连)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达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服从他。凭借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内亲外戚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圣君要么不去打仗,要去打仗,就一定取得胜利。 翻译: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比如有一座内城方圆三里,外城方圆七里的城邑。(敌人)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敌人既然)围起来攻打它,必定得到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的条件;但是还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守城的)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盔甲不是不锐利、不坚固,粮食不是不多;(但敌人进攻守城者)抛弃城池离开了它,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的流动)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线,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要,在天下建立威信\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坚固锐利。得治国之道能够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能够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达到极点,(连)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达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服从他。凭借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内亲外戚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圣君要么不去打仗,要去打仗,就一定取得胜利。

2、《天时不如地利》提纲

二、《天时不如地利》 ①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作者孟子,名轲,人称“亚圣”,朝代战国,选自《孟子》, 这是儒家经典之一,他与孔子的学说合称为“孔孟之道”。 我们还学过他的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 (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3、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4、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5、环.而攻之(围) 6、得.天时者(得到,获得) 7、然而不胜.(胜利) 8、池.非不深(护城河)9、兵革 ..非不坚利(兵器,武器)(皮制甲衣) 10、米粟非不多(粮食)11、委.而去.之(抛弃)(离开) 12、域.民不以.(限制)(用)13、封疆之界.(界限) 14、固国 ..(巩固)(国防)15、威.天下(建立威信) 16、得道.者(道义)17、寡.助之至 ..(少)(达到)(极点) 18、亲戚 ..畔之(亲属)(指族内)(指族外)19、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20、天下顺.之(服从)21、故.君子有不战(所以,因此) 22、本文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中心论点, 主张施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23、作者在文中将论证范围从军事引向政治,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治国之道, 充分体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 24、本文论证结构是层进式,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修辞手法是排比、对比。 第②③段:这两段分别从攻城和守城两个角度举例论证。 天时地利(客观条件)、人和(主观条件)两两对比,层层递进。 2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运用排比的修辞,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 2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论证了“得道”的重要性。

天时不如地利复习资料

【课内文言复习题集】 《天时不如地利》 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1.作者: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2.作品:选自《孟子》。《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选自其中的课文还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孔孟论学》(最后两则)。 二、课文分析 1.主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内容结构: ①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第2段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③第3段举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④第4段进一步阐述“人和”,通过对比论证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注意,是“观点”,不是“中心论点”)。 3.写作特色: ①举例论证(如第2段)和对比论证(如第4段)。 ②排比的修辞手法(第3、4段)。 三、习题 A套 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选自,它与《论语》、《中庸》、《大学》并称为“”。(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以下分析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中“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第三段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方的失利可以推断:攻城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凭借“人和”无坚不摧。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在第四段进一步阐述其在治国中的意义。【答案】 1.《孟子》;四书。 2.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线限制百姓(定居而不迁走),不能靠险要的山河巩固国防,不能靠锐利坚固的兵器和盔甲在天下树立威信。(关键词:域、以、威、兵革;注意“山溪之险”和“兵革之利”两句的翻译) 3.A(错在“三里”、“七里”都是形容防守地域之小) B套 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选自,这是一部家经典著作(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古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赏析

古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赏析 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前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人称孔子为“圣人”,而孟子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主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环]包围。 (7)[之]代这座城 (8)[而]连词表转折。 (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10)[而]连词表递进。 (11)[是] 这。 (12)[也] 表判断语气,“是”。 (13)[非]不是。 (14)[池]护城河。 (15)[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6)[坚利]精良。坚,坚固。利,锋利。 (17)[米粟]粮食。 (18)[多]充足。 (19)[委]放弃。 (20)[而] 连词表顺承。 (21)[去]离开。

《天时不如地利》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天时不如地利①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小题1:本文作者孟子是________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我们在初中阶段教材里还学过他的作品有《》。(2分)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3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小题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中作者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B.第②和③段在论证观点时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C.第④段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突出了“得道”的重要。D.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战胜强者的治国方针和策略。参考答案:小题1:(1)儒家《王顾左右而言他》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题2:(守城的士兵)抛弃了并离开了城池,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得人心(更重要)(关键字:委去之)小题3:D小题1:试题分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著作有《孟子》。被认为孔子的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把“委”(抛弃)、“去”(离开)、“之”(城池)、“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得人心(更重要))这些字词翻译准确。小题3:试题分析:文章首先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以“三里之城,……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论证了“不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然后以“城非不高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了“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战必胜矣”。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译文及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译文及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

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赏析孟子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孟子将三者之间进行了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其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他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

天时不如地利字词翻译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一字多义 1.三里之.城() 2.环而攻之.() 3.委而去之.()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寡助之.至() 6.亲戚畔之.() 7.天下顺之.() 二、重点字词 8.天时() 9.地利() 10.人和() 11.环.而攻之而.不胜()() 12.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3.兵革 ..非不坚利也()() 14.米粟非不多也() 15.委.而去.之()() 16.故.曰() 17.域民 ..不以封疆之界()() 18.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 19.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0.失道者寡.助() 21.寡助之至() 22.亲戚畔.之()()

三、翻译句子 2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六年级语文《天时不如地利》教案模板

小学六年级语文《天时不如地利》教案模板小学六年级语文《天时不如地利》教案模板1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层层递进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2.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相互联系。 3.懂得“人和”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自觉为社会和谐尽一份力。 【课文题解】 1.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奉为“亚圣”。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串讲课文】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翻译:譬如一座内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城邑,敌人包围攻打却不能取胜。 原文: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敌人围攻一定是选择得天时的时日了;可是没有胜利,

这说明得天时不如得地利。 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译:城墙筑得不是不高,护城河挖得不是不深,兵器和铠甲不是不锐利坚固,粮食不是不多;可是(当敌人进犯时)弃城逃跑,这说明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所以说:限制人民不必靠国家的疆界,巩固国防不必凭山河的险峻,威服天下不必恃武力的强大(兵器和铠甲的锐利坚固)。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得到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多,失去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少。 原文: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都归顺他。 原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让天下都归顺他的人,攻打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的人,所以得道的人要么不打仗,要打仗一定会胜利的。 【课文结构】 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测试题

《天时不如地利》课堂测试题 一.基础 1.《天时不如地利》选自 ,作者: ,名 , 字 , 时期的 家。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 、 。 2. 请用原文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 (2)本文的主旨句是: , 。 (3)文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这两个论据分别是从 和 两个角度证明中心论点的。 3.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天时: 地利: 不如: 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 而攻之: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 ) ( ) 兵革.. 非不坚利也:( ) ( )( ) 米粟非不多也: 封.疆之界、:( )( ) 威.天下: 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 寡助之至..:( )( )失道者: 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 二.请理清全文的结构: 三.问答题: 1. 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2.把“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的句子改成:“城 高,池深,委而去之……”好不好为什么

3.为什么“人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 4..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5.本文的君子是指什么(用文中词语回答。)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6.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政治为什么 7.“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是主张打仗的还是不主张打仗的,为什么 8.在战乱不止,各国之间你死我活的战国时代,如果说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会不会采纳呢善辩又有些“狡猾”的孟子采用了什么办法 《天时不如地利》课堂测试题答案 三.请理清全文的结构: 第一层次:(第1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注释翻译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 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 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着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着《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原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