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疗患者的静脉管理

化疗患者的静脉管理

化疗患者的静脉管理
化疗患者的静脉管理

二级医院化疗患者的静脉管理

关键字二级医院化疗静脉管理

摘要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是化疗药物在杀伤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人体组织也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通过对二级医院现状分析,从化疗药物的分类及毒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几个方面,阐述二级医院的静脉管理。

1.二级医院化疗现状

1.1中心静脉置管技术不成熟

1.1.1上级医院对二级医院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名额有限,具有专科操作能力的护理人员太少。

1.1.2二级医院肿瘤外科技术不成熟,大部分肿瘤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手术,导致肿瘤患者流失,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得不到开展。

1.2患者经济条件不支持二级医院面对的患者大多来至农村,经济能力有限。若使用深静脉置管保护静脉,费用一般都是上千元,相当于一次普疗的费用,患者难于接受。

1.3化疗对象对静脉化疗的危险意识认识不足大多数肿瘤患者没有意识到化疗药物渗漏对静脉的危害性。加上现在日益紧的医患关系,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宣教容持怀疑态度,不能完全理解。存在侥幸心理。

2.二级医院常见化疗药物分类

2.1根据渗漏后药物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可将化疗药物分为三类:2.1.1 发疱性(腐蚀性)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光辉霉素、氮芥、新碱、花碱、地辛、诺维本、胺苯丫啶、美登素等。

2.1.2 刺激性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氮芥、氮烯咪胺、足叶乙甙、威猛、链脲霉素、丙脒腙等。

2.1.3 非发疱性(非刺激性)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塞替派、氨甲喋呤、博莱霉素、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米托蒽醌、门冬酰胺酶等。

3.静脉损伤的主要表现

3.1血管壁弹性下降。

3.2静脉萎缩变细,血管变薄,脆性增加。

3.3皮肤沿静脉走向出现树叉形黑色斑。

3.4长时间输液后肢体水肿,影响静脉循环。

4.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药物渗漏是引起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渗漏早期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如处理不及时可出现大水疱及成簇疱疹,随后出现局部紫斑、溃疡、坏死。紫色红斑坚硬,呈持续性烧灼样疼痛,皮下组织受累,活动受限。化疗药物漏出血管外发生率虽低,但易引起局部坏死,皮

肤溃疡,甚至损伤肌腱,引起剧烈疼痛,并累及深部组织。

4.1化疗药物渗漏的原因

4.1.1. 药物因素:与药物的pH值,药物的渗透压,药物的浓度有关。

4.1.2.血管因素:长期静脉注射,采集血样致使血管脆性增加。

4.1.3.操作因素: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药物漏出的主要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未能完全进入血管。

4.1.4.病人因素:保护不当。

5.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5.1早期处理:

注射时发现药液漏出血管外,需立即停止输注,将针头保留并接注射器回抽后注入解毒剂。然后皮下注入解毒剂;局部涂氢化可的松软膏,冰敷24h,以减轻疼痛,使解毒剂停留于局部。

及时报告医生,详细记录药物外渗情况。药物外渗出现炎性反应的时间为1~2周,所以在注射时发现可疑有渗漏,应立即按渗漏处理,切勿轻易放过而造成严重后果。

5.2局部扇形封闭局部封闭的常用药物有:生理盐水5-15ml、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1ml。(1)发疱剂大量外渗,应根据情况决定封闭次数每天观察外渗处,直至痊愈。

5.3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注意事项早期绝对禁止使用热敷,冷敷或冰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化疗药物吸收,灭活某些药物的破坏作用。外渗后期处理冷敷24 h后一般

改用50%硫酸镁湿热敷。封闭同时采取间断冷敷24小时,能降低局部温度及耗氧量,延缓局部坏死速度。抬高患肢有利静脉血液回流。

5.4局部外敷

5.4.1氟轻松软膏外用。

5.4.2新鲜马铃薯洗净切片,0.5 cm厚的片状并敷于患肢静脉炎处12 h后,然后去除外敷的马铃薯片,用频谱仪照射患处,每次40 min,每日2次。

5.4.3仙人掌去皮,捣碎后外敷。

5.4.4中药——如意金黄散:清热解毒、消毒止痛的功效,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药物继发性损伤,并促进炎症消退等作用。

5.4.5西药——硫酸镁湿敷及给药后静滴;喜疗妥、海普林。5.4.6白药、消炎痛片、强的松片三种药物、甲硝唑片按1:1:1:1比例用75%酒精调成糊状,涂于患处。

5.5 对皮肤溃烂的处理,一旦药物外渗引起溃烂应高度注意,每日清创换药1-2次,应用氯苯液200ml加庆大霉素16万U、氟美松10mg局部浸润,或无菌纱布湿敷,减少污染,并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炎症,清除坏死组织,也可局部涂磺胺嘧啶银(AD-Ag),使局部干燥、结痂、新生肉芽形成。对于不愈合者可考虑外科植皮手术。

5.6 皮肤紫红色红斑期处理:应用0.9%NS 5-10ml加氟美松5mg、利多卡因100mg、距皮肤红斑处1—2cm处进针,采取

多点逐渐向中心部位边注射边进针(应避开血管),每日一次,此日观察皮肤颜色、红斑大小,详细做好记录,用此方法,大多数患者可阻止继续扩展。

6.预防措施

6.1选择血管

6.1. 1.穿刺时要有计划地使用血管,从初次化疗时就重视。静脉选择应由小到大,由远而近,左右交替,勿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避开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的血管,注意保护大静脉血管,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推注。

6.1.2.对长期化疗的病人,非化疗期的营养支持等药物,可选择指背、手背静脉输入,保留双上肢比较粗大的静脉供化疗期间使用。

注射化疗药物时,应选择管腔比较大、弹性良好、皮下组织丰厚的血管,以双上肢为最佳选择。避免在同一条血管上连日输用化疗药物,应每日更换穿刺血管。

6.1.3.预计外周浅静脉不能完成化疗时,应考虑深静脉置管,减少对外周静脉的损伤,防止药物渗漏。对已出现静脉炎反应的血管避免使用。

6.1.4.如注射部位出现疼痛和烧灼感等,立即停止输液,及时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封闭,并用25%硫酸镁冷敷及涂湿润烫伤膏等。

6.1.5.平时用药结束后,要经常热敷、按摩手足,以增加血液循环和血管弹性,减低脆性,减少粘连和瘢痕的形成。

6.2选择针头及穿刺方式:根据化疗药物的浓度滴速,结合患者静脉情况选择合适针头。在没有深静脉置管时尽量使用软针(留置针),不可留置。

6.3提高专业技术:专人负责,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应掌握各类化疗药物的特性,有高度的责任心。穿刺技术熟练,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尽量避免反复穿刺。在化疗药注入前要对将使用的血管有正确判断(血管部位、回血情况、静脉是否通畅)。确保安全时方可注入化疗药物。

6.4遵守化疗药物注射的注意事项。先用0.9%盐水或5%葡萄糖做穿刺,确保无渗漏时,再加入或注射化疗药物。静脉冲入化疗药物时,由于药物浓度大,刺激性强,应边推边抽回血,并观察局部血管反应,防止药物渗漏。化疗药物注射完后,常规用0.9%盐水快速冲入3~5分钟,减少局部静脉中残留的化疗药物,减轻对局部静脉的刺激。

6.5输液过程密切观察局部血管反应,询问病人有无疼痛感,观察局部有无红肿。若沿静脉出现一条红线,应减慢输液速度,局部热敷。每日对输液静脉局部常规热敷2次,1次20~30分钟。已出现静脉炎反应的,应用50%硫酸镁局部热敷每日2次,或进行理疗。但是,若化疗药物渗漏,局部使用相应的解毒剂5~10 ml或0.5%普鲁卡因做封闭,然后冰敷24小时。

6.6做好化疗前的健康教育。

6.6.1告诉病人化疗药物的作用、副作用。

6.6.2教会病人化疗中的配合方法:输用化疗药物时,输液肢体避免活动,防止针头刺破血管致化疗药物渗漏而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输液局部感觉疼痛、肿胀等不适时及早反映。

6.6.3告诉病人局部热敷、冷敷的作用和方法。

6.6.4液体输完拔针时,教会病人有效的压迫方法,并延长压迫时间3~5分钟,防止因凝血功能下降而形成瘀斑。

小结:在肿瘤患者的化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的业务技能,掌握化疗药物的特点,保护好化疗病人的静脉,在应用过程中细心观察,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以保证患者化疗顺利进行,促进健康的恢复。

参考文献

1.翠平等,顺铂静脉点滴外渗的处理,肿瘤学杂志,2001,14(1)。

化疗患者的静脉管理

二级医院化疗患者的静脉管理 关键字二级医院化疗静脉管理 摘要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是化疗药物在杀伤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人体组织也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通过对二级医院现状分析,从化疗药物的分类及毒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几个方面,阐述二级医院的静脉管理。 1.二级医院化疗现状 中心静脉置管技术不成熟 上级医院对二级医院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名额有限,具有专科操作能力的护理人员太少。 二级医院肿瘤外科技术不成熟,大部分肿瘤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手术,导致肿瘤患者流失,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得不到开展。患者经济条件不支持二级医院面对的患者大多来至农村,经济能力有限。若使用深静脉置管保护静脉,费用一般都是上千元,相当于一次普通化疗的费用,患者难于接受。 化疗对象对静脉化疗的危险意识认识不足大多数肿瘤患者没有意识到化疗药物渗漏对静脉的危害性。加上现在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宣教内容持怀疑态度,不能完全理解。存在侥幸心理。 2.二级医院常见化疗药物分类

根据渗漏后药物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可将化疗药物分为三类:2.1.1 发疱性(腐蚀性)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光辉霉素、氮芥、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诺维本、胺苯丫啶、美登素等。 2.1.2 刺激性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氮芥、氮烯咪胺、足叶乙甙、威猛、链脲霉素、丙脒腙等。 2.1.3 非发疱性(非刺激性)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塞替派、氨甲喋呤、博莱霉素、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米托蒽醌、门冬酰胺酶等。 3.静脉损伤的主要表现 血管壁弹性下降。 静脉萎缩变细,血管变薄,脆性增加。 皮肤沿静脉走向出现树叉形黑色斑。 长时间输液后肢体水肿,影响静脉循环。 4.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药物渗漏是引起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渗漏早期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如处理不及时可出现大水疱及成簇疱疹,随后出现局部紫斑、溃疡、坏死。紫色红斑坚硬,呈持续性烧灼样疼痛,皮下组织受累,活动受限。化疗药物漏出血管外发生率虽低,但易引起局部坏死,皮肤溃疡,甚至损伤肌腱,引起剧烈疼痛,并累及深部组织。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管理规范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规范化管理 1、护士参与医生查房,及时与医生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化疗方案,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病人活动状况、配合程度、是否有静脉化疗史,静脉皮肤情况等。 2、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药物性质及局部静脉状况选择合 适的静脉输液工具及输液器,禁止钢针输注化疗药,输注发疱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及长期化疗的患者必须使用PICC,同时签置管知情同意书,并严格落实《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对于肿瘤复发、曾经留置过PICC、刺激性较小的化疗药、输注浓钠浓钾、高渗透性的药物允许使用静脉留置针,并签署拒绝置管知情同意书,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不超过三天,化疗使用留置时间不超过24小时;输注普通药液不超过4小时者可使用静脉钢针治疗。 3、制定静脉使用计划,合理选择静脉,刺激性的化疗药物避免在手背或近关节处选择静脉,尽量不用足背静脉及下肢静脉建立静脉通路,避免在24小时内曾被穿刺静脉下方重新穿刺,切忌选择靠近肌腱、韧带、关节等处静脉注射。 4、化疗操作必须有经过科室专门培训的注册护士执行,评估所给化疗药物的性质以确定稀释药液的浓度、给药方法及输注速度,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配置药液和给药,药物须现配现用,联合化疗时,应注意化疗药物的先后顺序。 5、输液期间加强巡视,原则上30—60分钟巡视一次,在输液卡背面上做好巡视记录,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输注局部有无肿胀、

疼痛,滴液是否通畅及全身反应,一旦滑出,立即停止输入,汇报医生并及时妥善处理。 6、在执行静脉化疗操作时,应有专人负责护理,从药物的核对、配置、静脉穿刺、用药到结束,尽量在当班内完成,如需交班,应严格执行床边交接,并详细记录。 7、将规范化的静脉治疗纳入护理质控体系,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要按照规范及时处理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逐级上报,并进行跟踪监控。 8、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化疗结束患者出院时,必须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出院后还要定期随访,了解化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指导,保证下个周期化疗按期顺利执行。

PDCA在提高静脉化疗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中的应用

PDCA在提高静脉化疗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中的应用 摘要探讨PDCA管理在提高静脉化疗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科室在PDCA管理前2014年2-8月血液科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原始数据为,对照组与我院在JCI期间(2015年2-8月)使用PDCA管理在提高静脉化 疗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为实验组,对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化疗用药患 者中心静脉置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 在提高静脉化疗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PDCA管理;静脉化疗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应用 PDCA循环又称戴明循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一种标准化的 工作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即按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来进行质 量管理,并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一种管理工作程序[1]。PDCA管理环的特点是 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通过循环,不断充实工作内容,优化工作结构。[2]随着 医学科学的发展,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静脉化疗是一种重 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在化疗中,由于抗肿瘤药物毒性大,致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 的并发症,尤其是静脉炎。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可以为肿瘤患者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途径[3],因 此治疗中尽可能选择PICC插管,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将药 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速度快而流量大的中心静脉,有效保护外周静脉,避免病人由 于最终没有可供穿刺的外周静脉而丧失治疗的机会或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PICC是高级医用硅胶导管,极柔软,对血管刺激性小,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小。 维护得当可留置3个月至1年,无反复穿刺静脉和刺激性药物渗漏至皮下的痛苦,操作简单,留置安全,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因而在肿瘤患者 的化疗过程中应用日益普遍。收集PDCA管理前2014年2-8月血液科化疗患者中 心静脉置管率平均为22.3%,对照我院在JCI期间(2015年2-8月)使用PDCA管理,在提高静脉化疗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中的应用,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 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提高静脉化疗用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原始数据:2014年 2-8月血液科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平均22.3%为对照组,根据原有静脉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水平,结合血液科急性白血病病人发病时常伴有出凝血异常、血 小板低下等置管禁忌症,设定目标值70%为观察组。 1.2实施方法 1.2.1计划(Plan) 评估现状记录并统计了2014年2-8月血液科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率平均22.3%,明显偏低。 指标监测计划: 原因分析: (1)提高化疗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2 )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宣教,告知置管的益处及PICC相关知识,通过问 卷调查结果,多数病人对中心静脉置管还不了解,必须加强指导,开展健康教育。 (3 )外周浅静脉输液时易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并发症,增加病人的痛苦。 (4 )需要长期反复静脉输液,留置针留置时间短,需频繁更换,增加病人

化疗患者的静脉管理

化疗患者的静脉管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二级医院化疗患者的静脉管理 关键字二级医院化疗静脉管理 摘要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是化疗药物在杀伤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人体组织也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通过对二级医院现状分析,从化疗药物的分类及毒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几个方面,阐述二级医院的静脉管理。 1.二级医院化疗现状 中心静脉置管技术不成熟 上级医院对二级医院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名额有限,具有专科操作能力的护理人员太少。 二级医院肿瘤外科技术不成熟,大部分肿瘤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手术,导致肿瘤患者流失,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得不到开展。患者经济条件不支持二级医院面对的患者大多来至农村,经济能力有限。若使用深静脉置管保护静脉,费用一般都是上千元,相当于一次普通化疗的费用,患者难于接受。 化疗对象对静脉化疗的危险意识认识不足大多数肿瘤患者没有意识到化疗药物渗漏对静脉的危害性。加上现在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宣教内容持怀疑态度,不能完全理解。存在侥幸心理。 2.二级医院常见化疗药物分类

根据渗漏后药物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可将化疗药物分为三类: 2.1.1 发疱性(腐蚀性)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光辉霉素、氮芥、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诺维本、胺苯丫啶、美登素等。 2.1.2 刺激性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氮芥、氮烯咪胺、足叶乙甙、威猛、链脲霉素、丙脒腙等。 2.1.3 非发疱性(非刺激性)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塞替派、氨甲喋呤、博莱霉素、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米托蒽醌、门冬酰胺酶等。 3.静脉损伤的主要表现 血管壁弹性下降。 静脉萎缩变细,血管变薄,脆性增加。 皮肤沿静脉走向出现树叉形黑色斑。 长时间输液后肢体水肿,影响静脉循环。 4.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药物渗漏是引起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渗漏早期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如处理不及时可出现大水疱及成簇疱疹,随后出现局部紫斑、溃疡、坏死。紫色红斑坚硬,呈持续性烧灼样疼痛,皮下组织受累,活动受限。化疗药物漏出血管外发生率虽低,但易引起局部坏

肿瘤病人静脉输液管理

肿瘤病人静脉输液管理 发表时间:2012-07-24T16:54:34.9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3期供稿作者:马瑾陈丽云和崇英 [导读] 化疗是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作为唯一途径的静脉为我们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马瑾陈丽云和崇英(解放军第六十中心医院护理部云南大理 671003) 【摘要】目的化疗是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作为唯一途径的静脉为我们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方法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须经过专业训练,掌握各个化疗药物的特性(特别是一些新药),未取得护士执照不能进行化疗操作, 输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必须由高年资护士操作,另一方面,各项工作流程的完善,和安全管理机制的落实。结果对肿瘤病人静脉输液加强管理,保证了输液安全。 1 血管特点 1.1 静脉管壁弹性下降,萎缩变细,脆性增加.曾经发生静脉炎,部位在皮肤表面形成沿血管走向的褐色斑,触摸有条索感。 1.2若伴有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可利用的静脉血管减少。 2 输液前评估 2.1治疗方案:普通药物还是化疗或普通刺激性药物。 2.2病人情况: 血管现况,心理状况,认知程度,合作程度,自理情况,穿刺部位及血管。 3 计划化疗或普通刺激性药物 3.1 输液工具选择:首选PICC(贵要、肘正中静脉),次选浅静脉留置针或CVC(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3.2穿刺前正确判断:穿刺部位、血管位置,静脉是否通畅(静脉炎),有无殊情况(乳腺癌、上腔静脉综合征等)。 3.3 穿刺技巧 (普通低刺激性药物)对脆性血管采用小力度、小角度,缓慢平行进针,见回血后不再进针的方法 3.4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如穿刺失败,不能使用同一静脉的远端,以免药物从前一次穿刺处外渗(尤其是化疗药物) 4 (化疗)安全输液护理要点 4.1 增强观察力度,每15~30min巡视患者1次,检查注射部位有无回血及外渗。 4.2 不能用有化疗药液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应先输入等渗溶液,确认有回血后再输注化疗药,输注完毕后用等渗溶液充分冲洗。 4.3联合用药时:注意用药顺序(先输入非发泡性、再输发泡性药物;如均为发泡性、刺激性药物,应先输入低浓度,2种化疗药之间用等渗液快速冲洗)。 4.4化疗药物推注时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避免血管在短时间内受强烈刺激从而出现损害,注意化疗药物的输注时间。 4.5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min(有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避免药液沿针眼外渗。 5 肿瘤病人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5.1静脉炎:根据静脉炎的形成原因,可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药物的静脉炎(肿瘤病人多见)、血栓性、细菌性和拔针后静脉炎5大类。常见症状为穿刺静脉出现红、肿、热、痛,伴有全身发热症状。 5.1.1预防:依据治疗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方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还要求护士每日观察留置针的局部反应,并掌握静脉炎的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现,立即拔管。 5.1.2 措施:采用深静脉置管;普通药液:更换穿刺部位,发炎部位可给予热敷或TDP照射,化疗药物(多数):硫酸镁溶液冷敷或冷芦荟凝胶局部涂擦;避免再度穿刺发生静脉炎的血管,待症状完全缓解、恢复弹性后方可使用;疑似细菌性静脉炎,需通知医师进行导管针与血培养。若有脓液,可直接对脓液进行培养。 5.2药物外渗,其诱因有导管脱出静脉,静脉壁薄弱,液体渗入周围组织,操作不当使针头刺破外套未能及时发现,穿刺过度,损伤静脉后壁。 5.2.1预防首选静脉留置针(PICC、CVC),进针角度为35°左右的快速直刺方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加强输液知识宣教,使医患人员对化疗引起高度重视。妥善固定,既要保持管道的通畅又要使化疗药物准确进入到人体内,达到治疗效果;加强巡视,密切观察,认真听取主诉,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化疗)对于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的药物(如NVB),可使用一边冰敷一边输注的方法。 5.2.2 措施:普通非刺激性药物药物:局部热敷,促进吸收若是化疗药物,针头接注射器后注入少量NS,尽量抽吸后拔针,局部冷敷或局部封闭,抬高患肢,芦荟凝胶、如意金黄散、小金丹等中药外敷。若有严重的局部组织损伤或坏死,保守治疗效差或无效者,可考虑局部切除和整形外科植皮等治疗。 5..3 静脉血栓:表现为患者自觉局部疼痛肿胀,受累静脉可摸到条索状物,有压痛,使血液在静脉里滞留过久加上局部静脉内膜损伤,易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5.3.1预防:避免选择下肢静脉输液,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对血管壁内膜的损伤;穿刺侧肢体适量活动,促进血液循环(PICC),停止输液前,NS20ml冲洗管道,使用肝素钠溶液1:100脉冲式封管(PICC);加强宣传教育,说明保护静脉的重要性,详细向患者说明拔针后按压穿刺点的注意事项,并做好示范。 5.3.2 措施:溶栓、热敷或自行吸收。 5.4 急性肺水肿预防:根据病人病情、心肺功能及年龄调整适宜的滴速,20-40滴/分。措施:按急性肺水肿处理。 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须经过专业训练,掌握各个化疗药物的特性(特别是一些新药),未取得护士执照不能进行化疗操作, 输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必须由高年资护士操作,了解了化疗药物的并发症,才会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带来不可逆的后果。

肿瘤患者化疗后静脉炎的预防与管理

肿瘤患者化疗后静脉炎的预防与管理 肿瘤患者化疗后常常发生静脉炎,探讨其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关预防和管理措施,可以进行有效的应对,避免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肿瘤;化疗;静脉炎 [Abstract] Often the phlebitis after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to discuss the forming reason,puts forward relevant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can effectively cope with,avoid o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hlebitis,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 Inflammation;Tumor;Venous chemotherapy 目前,治疗恶性肿瘤并延长缓解期的最有效手段仍旧是静脉化疗,但是化疗过程中用药的剂量多,浓度强,持续时间长,对于患者来讲过程十分痛苦。此外,化疗过程需要患者接受多次静脉穿刺进行输液,结合药物的共同作用,将对患者的血管产生强烈的刺激,多数接受化疗的患者都患有静脉炎和静脉闭塞等症状[1]。通常情况迟发性静脉炎的发生都在患者出院之后,而接受化疗的患者如果情况好转则可以安排出院,迟发性静脉炎的出现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对于肿瘤患者接受化疗之后的静脉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该研究选择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化疗的56例迟发性静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汇报具体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 参与研究的患者中,有30例男性,26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6~81岁之间,平均为63.1岁。其中,16例为肺癌,10例为胃癌,26例为肝癌,4例为直肠癌,参选患者均接受丝裂霉素、卡铂、长春新碱、顺铂等药物的联合化疗治疗,每疗程持续3~10 d,参选患者接受2~3次化疗后有41例在5~7 d出现静脉炎,14例在8~10 d出现,包括20例背足静脉,18例手臂静脉,10例桡侧静脉,2例贵要静脉以及6例正中静脉。患者临床表现为接受穿刺部位周围发红、肿胀、疼痛等。血管壁增厚、缺乏弹性且呈硬索状。部分患者有静脉塌陷情况发生。 2 原因分析 2.1 操作不规范 当于静脉滴注刺激性较强的药品时,穿刺过程应当另外配备生理盐水或不添加化疗药物,等血管通畅之后再给予化疗药物,对患者使用化疗药物之后应该使用生理盐水或其它药液洗涤血管,以防止感染。 2.2 技术原因

日间病房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的安全管理

日间病房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的安全管理 目的加强日间病房输注化疗药物的安全管理,减少化疗药物对静脉的损伤。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的化疗专科知识培训和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做好化疗时的环节质量控制以及化疗后的安全管理。结果89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其中化疗药物外渗患者7例,发生为0.7%,实行系统的化疗药物静脉输注安全管理后,发生外渗的患者仅有1例,且药物外渗均未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且均未引发护理纠纷。结论为了确保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的所接受的专业护理干预能够安全进行,要求管理者应当首先强化自身关于肿瘤疾病基础性知识的了解,其次不断规范自身的专业化护理操作技术,在树立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强化患者在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质量管控,真正做好化疗护理的安全管理工作。 标签:日间病房;化疗药物;安全管理 Safety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in the Day Ward ZHANG Hai-yan,LIU Hao-mei,ZHAO Xue-mei The day care ward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University Of Anhui,Hefei,Anhui Province,2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hemotherapy drugs in the day ward infusion,reduce the injury of chemotherapy drugs to the vein.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 knowledge training for the chemotherapy of nursing staff,the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link and the safety management after chemotherapy. Results of identification,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892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with existing and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only occurred in 7 cases extravasation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incidence was 0.7%,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ic chemotherapy drugs by vein transfusion safety management after only one case occurred in patients with extravasation,were not for patients caused serious consequences,no nursing disputes caused by extravasation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Conclusion in order to ensure safety of tumor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care,managers should strengthen cancer specialist knowledge training,standard chemotherapy nursing professional and skill operation,strengthen nurse responsibility awareness,safety awareness,strengthen the chemotherapy process quality control,standard chemotherapy nursing process. [Key words] Day ward;Chemotherapy drug;Safety manageme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是安徽省规模最大

化疗病人的血管应用与护理.

【关键字】化疗药物化疗病人护理体会血管弹性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静脉途径是其主要的给药途径。现将我院2000年5月~2003年4月化疗病人的血管应用与护理体会做以下总结。 1 合理应用静脉 化疗病人有计划的应用静脉至关重要,应从初次化疗时就重视。静脉选择应由小到大,由远而近,左右交替。对长期化疗的病人,尤其营养状况不佳、皮下组织疏松、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等情况的病人,静脉穿刺有一定的难度。护理此类病人时,对于非化疗期的营养支持等药物,可选择指背、手背静脉输入,保留双上肢比较粗大的静脉供化疗期间使用。注射化疗药物时,应选择管腔比较大、弹性良好、皮下组织丰厚的血管,以双上肢为最佳选择。避免在同一条血管上连日输用化疗药物,应每日更换穿刺血管。对于预计外周浅静脉不能完成化疗时,应考虑深静脉置管,减少对外周静脉的损伤,防止药物渗漏。我们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于双前臂静脉实施化疗,经观察保留48~96小时,静脉炎的发生率达30%以上。故我们认为此项技术在外周静脉实施化疗时应慎重考虑,最好行深静脉置管。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病人应选用双下肢静脉,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避免在患肢输液。对已出现静脉炎反应的血管,避免使用。 2 做好化疗过程中的护理 2.1 整体护理实行专人定期管理病人,这样,护士熟悉病人情况,能更好的有计划的应用静脉。做好化疗前的健康教育,告诉病人化疗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教会病人化疗中的配合方法。输用化疗药物时,输液肢体避免活动,防止针头刺入血管致化疗药物渗漏而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输液局部感觉疼痛、肿胀等不适时及早反映。告诉病人局部热敷、冷敷的作用和方法。液体输完拔针时,教会病人有效的压迫方法,并延长压迫时间3~5分钟,防止因凝血功能下降而形成瘀斑。 2.2遵守化疗药物注射的注意事项先用0.9%盐水或5%葡萄糖做穿刺,确保无渗漏时,再加入或注射化疗药物。静脉冲入化疗药物时,由于药物浓度大,刺激性强,应边推边抽回血,并观察局部血管反应,防止药物渗漏。化疗药物注射完后,常规用0.9%盐水快速冲入3~5分钟,减少局部静脉中残留的化疗药物,减轻对局部静脉的刺激。 2.3输液过程密切观察观察局部血管反应,询问病人有无疼痛感,观察局部有无红肿。若沿静脉出现一条红线,应减慢输液速度,局部热敷。每日对输液静脉局部常规热敷2次,1次20~30分钟。已出现静脉炎反应的,应用50%硫酸镁局部热敷每日2次,或进行理疗。但是,若化疗药物渗漏,局部使用相应的解毒剂5~10 ml或0.5%普鲁卡因做封闭,然后冰敷24小时。 3 掌握熟练的注射技术和丰富的药理知识

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

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肿瘤患者,行外周静脉置管,加强安全用药护理,并进行分析。结果30例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中,出现并发症9例,占30%,其中静脉炎3例,占10%。结论加强外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静脉化疗;安全用药;护理管理 化疗尤其是静脉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 手段,是采用静脉输入的方式进行化疗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根治或缩小肿瘤,防止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延缓肿瘤发展,缓解病人症状,减轻痛苦,延长寿命之功效,但静脉化疗所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多为生物碱制剂或细胞毒 制剂,对人体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常引起静脉炎或渗漏性损伤的痛苦,若处理不当,会引起渗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破坏血管,影响患者下次的化疗[1]。因此在化疗期间做好癌症患者的静脉安全用药管理十分重要。现对我院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

治的肿瘤患者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5-69岁,平均(46±3)岁。肺癌5例,胃癌10例,食道癌6例,乳腺癌7例,宫颈癌2例。 1.2 方法对30例肿瘤患者采用静脉化疗。主要有肢外周静脉、颈外静脉、中心静脉置管(CVC)、外周深静脉置管(PICC);使用的化疗药物主要有长春瑞滨、紫杉醇、表阿霉素、顺铂、长春新碱、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足叶乙甙等。静脉留置针选择针管细、针梗短的头皮针较为适宜,比如5.5号针,避免使用钢针,化疗药物输完立即拔除留置针。做好安全用药护理。 1.2.1 建立护理体系吸纳化疗患者科室的护士长及部 门护理骨干组建立院级的肿瘤护理学组,构建院级肿瘤化疗护理管理网络体系。学组建成后,以规范静脉治疗通道、降低静脉炎、减少药物渗漏性损伤为近期目标,并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学习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服用剂量、使用方法、常见毒性等;学习给药途径、给药方法及顺序、给药注意事项及各种毒副反应的护理等,交流各种肿瘤化疗护理的体会与经验[2]。 1.2.2 规范静脉选择静脉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血管情 况及使用的化疗药物选择合适的输注方式。使用非发疱行化疗药物时可选择外周静脉输注。使用发疱性,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原则上不采用外周静脉置管,可采用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化疗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肿瘤化疗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肿瘤化疗的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根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国家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精神,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范及分级管理制度。 一、肿瘤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 (一)分级管理: 根据肿瘤化疗药物特点、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我院肿瘤化疗药物分为特殊管理药物、一般管理药物两级管理。 1.特殊管理药物是指药物本身或药品包装的安全性较低,一旦药品包装破损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价格相对较高,储存条件特殊,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一类肿瘤化疗药物,该类药物应设专柜并专人保管、明显标识、账物相符,保存条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执行。 药品包装上具有明确毒性药品标识的抗肿瘤药物须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相关管理规定。 2.一般管理药物是指未纳入特殊管理的药物,属于一般管理范围,该类药物应设专柜,明显标识,做到账物相符。 “肿瘤化疗药物分类目录”见附件一。 (二)使用管理 1.规范、正确地使用肿瘤化学治疗药物,严格掌握化疗适应症,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2.化疗前应向患者或患者授权的被委托人全面告知病情、治疗方案、化疗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和风险以及经济负担等,并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 3.对于使用化疗药物的疑难、危重及死亡病例讨论,化疗专科或化疗专业组负责人必须参加并提出讨论意见; 4.病历中详细记录化疗方案和具体执行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出现时间、程度、处置措施和转归等;出院医嘱中注明如何观察和发现骨髓抑制等常见不良反应的方法、如何应对常见问题、复查或再次治疗时间以及紧急联络方式等主要注意事项; 5.严格遵医嘱应用化疗药物,对肿瘤化学治疗药物的超常规、超剂量、新途径的用药方案,应通过病例讨论确定,并备案。 6.调配抗肿瘤药物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嘱,经药师审核后予以调配;并由药师复核药品,确认无误方可发放或配置。 7.护士在执行化疗医嘱或处方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核对药品配伍、患者信息、药品信息,并仔细检查药品的外观状况,确认无误后方可给药。特殊管理的抗肿瘤药物使用时必须由护师复核。 8.医护人员应掌握抗肿瘤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及药液渗漏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一旦出现给药部位药液漏出,需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以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局部损害。有较大刺激性的药物应采取深静脉给药方式。 9.在选择和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注意化疗药物超敏反应、消化道反应和溶解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