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动机舱布置设计规范

发动机舱布置设计规范

发动机舱布置设计规范
发动机舱布置设计规范

发动机舱布置设计规范

前言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标准所管理。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编制:

校核:

审定:

批准:

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

发动机舱布置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前横置前驱汽油机机舱的主要布局型式、可选布置方式、主要尺寸排列及基本间距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M1类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GB 15085-1994 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GB/T 20913-2007 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

GB/T 24550-2009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

GB 4785-2007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 7063-1994 汽车护轮板

SJ-BZ-30-2007 轿车最小离地间隙规范

SJ-DP-5-2009 轮胎包络间隙检查规范

3 术语

3.1装配性:指总装可行性,考虑总装线专用工具如风扳机、扭力扳手、发动机

快速吊装设备或机器人快速举升设备、液体加注设备等的装配接近性和可操作性。

3.2维修性:指利用常规维修工具维修或拆装被维修件时,除了与被维修件处于

同一直接装配连接链的相关零部件外避免拆装其它零部件的能力,比如:更换离合器泵,拆装离合器油管和离合器踏板与离合器泵的连接是正常的,但拆装制动总泵则属于维修性不好。

4要求

4.1前横置前驱发动机舱主要系统构成

4.1.1内燃机为主动力的机舱系统构成

表1 机舱主要部件构成表

4.2基本布置原则

4.2.1动力总成布置应最大限度地与选定底盘平台结构相匹配,避免底盘平台硬点

布局发生颠覆性修改或对底盘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修改;

4.2.2以满足各系统性能为优先确定主要功能部件的基本定位位置;

4.2.3最大限度实现电液分区布置;

4.2.4布局美观;

4.2.4.1大型部件排列应按棋盘型(方形)排列;

4.2.4.2管线空间应尽可能使管线布置隐蔽;外露管线的布置应尽可能避免斜

向排列;多排管线布局时应确保管线间间距均匀。

4.2.5尽可能保证左右轮荷的平衡。

4.2.6机舱布置必须满足总装工艺对各零部件的装配性、液体加注和下线调整及

检测的操作方便性要求。

4.2.7机舱布置必须满足基础保养和常规维修项目的维修性要求,并尽可能满足

对重要部件的维修性要求。

4.3基本备选布局方案

4.3.1内燃机动力系统基本布局方案

4.3.1.1左驾驶

图1 左驾驶机舱基本布局形式

4.3.1.2右驾驶

图2 左驾驶机舱基本布局形式4.3.2主要布局备选方案

4.3.2.1左侧布局(见图3)

(1)(2)

(3)

图3 左驾驶机舱布局备选布置方案(左侧布局形式) 4.3.2.2 右侧布局(见图4)

(1) (2)

图4 左驾驶机舱布局备选布置方案(右侧布局形式) 布局形式可以根据机舱内实际空间状况按照4.2的原则进行调整。 4.4 机舱各系统布局方案及布置要求 4.4.1 发动机+变速器

4.4.1.1输出轴中心位置:

变速器输出轴应位于前轮轴线前上1/4区域内(正侧视图),见图5

图5 变速器输出轴轴心布置区域

4.4.1.2驱动轴夹角:

横置发动机内侧初始万向节夹角:一人载荷应≤4°,空载时≤7°。极限工况下,

最大万向节夹角≤万向节产品许用极限夹角-3°通常选用的万向节产品许用夹角:外侧46°,内侧23°。

4.4.1.3发动机周边基本间距:

表2 发动机周边间距

表2中的间距要求为基本间距要求,除特别注明外,按表2执行。

下部发动机最低点离地间距应满足SJ-BZ-30-2007的要求。

由于发动机振幅受多方面因素(主要行驶冲击力方向和发动机悬置约束情况)

影响,当难以确定发动机合理的周边最小间距目标值时,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计算出发动机运动包络(发动机运动包络按4.4.1.4规定的六个极限工况计算获得),再表3确定间距目标值。

表3 发动机运动包络间距

间距最小值备注

发动机运动包络与周边零部件间距10mm 除轮系包络外15mm 轮系包络

4.4.1.4发动机运动负荷:

发动机运动负荷一般分六个极限工况考虑:

表4 发动机运动负荷

极限工况推荐计算负荷允许计算负荷备注

急加速1G 1G

紧急制动1G 1G

左/右急转向 2.5G 1G

急速压缩6G 3G 考虑发动机重力的条件下急速回弹6G 5G 考虑发动机重力的条件下

图6 发动机运动包络示意图

4.4.1.5发动机悬置布置:

左右悬置中心连线与发动机扭矩轴夹角应尽可能小,推荐≤5°。

图7 发动机悬置

4.4.2纵向构成件

4.4.2.1前碰空间要求(见图8、图9)

图8 机舱X向前碰空间要求

图9 副车架离地高度要求

4.4.2.2散热器模块与前碰横梁最小间距≥40mm,平均间距≥40mm。

4.4.2.3前碰横梁与前保险杠间距:

表5 前碰横梁与前保险杠间距

间距条件Y0面内前碰横梁两侧备注

前碰横梁与前保险杠间距考虑行人保护≥70mm ≥60mm 整个前碰横梁与前保险

杠的纵向间距应尽可能

一致

不考虑行人保护≥30mm ≥15mm

后向视图内前保险杠上下进气格栅之间的区域应与前碰横梁位置重叠,以避免对有效进风面积的影响,同时有利于减小前悬。

4.4.2.4前排气发动机与冷却模块的间距:

表6 前排气发动机与冷却模块基本热间距

发动机排量热间距

排量≤1.0L ≥35mm

1.0L<排量≤1.5L≥40mm

1.5L<排量≤1.8L≥50mm

1.8L<排量≤

2.2L≥60mm

排量>2.2L ≥70mm

如散热器风扇电机和/或排气歧管有而外增强隔热装置,则两则间距可以减小,但须满足表2中规定的基本间距要求。

4.4.2.5发动机与转向器间距≥25mm,与副车架≥20mm。

4.4.2.6变速器换档包络与周边固定部件的间距≥25mm,与离合器拉索的间距≥

15mm。

4.4.2.7前横置发动机与前壁板前隔热垫间距除满足基本间距(见表2)外,应考

虑管线路(空调管、燃油管、制动管、发动机舱主线束等)、电喷ECU、碳罐等与发动机的间距也不应<35mm。如果为前横置后排气,应一步增大排气歧管与前壁板前隔热垫间距(>50mm)。

4.4.2.8即便常规安全间距足够,制动模块也不能布置在前横置发动机轮系的正后

方,以免正碰时导致制动模块被挤压侵入乘员舱。

4.4.2.9右舵车制动总泵应与发动机轮系在Y向和Z向上错开布置

4.4.2.10前置增压发动机中冷器可以布置在散热器模块的前方或下方,中冷器不

应被前碰横梁遮挡,且不可超前于前碰横梁或其与前保险杠的间距不应小于前碰横梁与前保险杠的间距(低速碰撞不应损伤中冷器)。中冷器布置在散热模块下方时不应成为接近角的边界。

4.4.3发动机托架、发动机悬置

4.4.3.1平台匹配

选择的平台应与选择的发动机+发动机托架+发动机悬置布点形式匹配。

4.4.3.2左右悬置中心连线与发动机扭矩轴夹角应尽可能小,推荐≤5°。

4.4.3.3前横置发动机后悬置与副车架、转向器、消声器管的匹配:

后悬置支架及软垫随发动机运动部分与转向器间距≥20mm,消声器管与副车架的间距≥30mm,消声器管与后悬置间距≥60mm,如不满足,则需增加隔热垫。

4.4.4悬架、转向、轮胎包络、鼓包、驱动轴、传动轴

4.4.4.1基于参照车平台的底盘硬点调整:

如调整轮距,应看作将参照车底盘沿纵向中心面剖切后沿Y向对称位移而成,

如调整轴距应看作从参照车前后轴间中心面分割后沿X向位移而成。最小转向直径在做上述调整后需重新计算。

4.4.4.2底盘系统运动包络:

根据经操纵稳定性匹配确定的悬架参数和硬点以运动机构模拟制作悬架(横向三角摆臂、纵向摆臂、悬架多连杆机构、横向稳定杆)、转向(转向器、横拉杆)、轮胎、驱动轴的运动包络,要求构件运动时没有冲突,稳定杆包络与副车架间距应≥10mm,驱动轴包络与副车架及前悬摆臂间距应≥20mm,驱动轴包络与发动机间距≥15mm。

4.4.4.3轮胎包络周边间隙

按SJ-DP-5-2009规范制作轮胎包络,轮胎包络与轮鼓包不得干涉。如果无法满足,应对目标销售地域类似的同级同类车型进行对标分析,以对标结果确定可接受的冲突量。驱动轮包络必须考虑防滑链。

4.4.4.4最小转弯直径≯11m,通常≤10.8m。

4.4.5规则外形零部件布置:蓄电池、制动模块、主配电盒、空滤器、电喷ECU、

雨刮电机、碳罐、EHPS模块

4.4.

5.1制动总泵和离合器泵的布置应与踏板系统协调。

4.4.

5.2空滤器布置位置(见图10)

图10 空滤器推荐布置位置

4.4.

5.3空滤器NVH设计要求:

空滤器内容积推荐≥发动机排量*5。空滤器进出管按外直径70mm计算(内直径50-60mm),波纹管段按外直径90mm计算。

空滤器进气管进气口推荐布置位置:散热器上支架上方、前轮护轮板与前轮鼓包之间。为防止涉水时进气系统进水,空滤器进气管离地高度应≥500mm。

4.4.

5.4蓄电池布置位置(见图11)

蓄电池推荐布置位置。如果蓄电池、空滤器和制动总泵布置于左侧,则蓄电池与空滤器纵向间距≥15mm,蓄电池与制动总泵间距≥15mm。

图11 蓄电池推荐布置位置

不应将蓄电池与主配电盒纵向重叠布置。

4.4.

5.5制动模块布置位置(见图12)

制动模块常见布置位置见下图,其中实线为推荐位置。虚线位置必须注意不得布置于轮系的正后方。

图12 制动模块推荐布置位置

为改善前碰性能,制动模块的布置应避免与距离较近的硬物如变速器、空滤器、蓄电池等纵向重叠布置。

对于ESP模块,要求其顶面低于制动油壶底面,ESP与制动总泵间的制动管长不得超过2m,应尽可能≤1m,超过1m时需采用变截面管,主要管径φ8mm(根据具体产品而定)。制动模块与变速器选换档机构的运动空间的间距≥50mm。

4.4.

5.6主配电盒布置位置(见图13)

主配电盒常见布置位置见下图,其中实线为推荐位置。一般盒高≮100mm,由于保险和继电器的外形规则,主配电器应尽可能外形规则,比如俯视矩形,但是必要时可以异形。

图13 主配电盒推荐布置位置

4.4.

5.7电喷ECU布置位置(见图14)

电喷ECU常见布置位置见下图,其中实线为推荐布置位置。如果采用顶置空滤器,可以考虑将ECU布置在空滤器内。

图14 电喷ECU推荐布置位置

4.4.

5.8雨刮电机布置位置:

雨刮电机通常布置于压力室中,但根据布局也可使电机布置在压力室外。

图15 雨刮电机推荐布置位置

雨刮的布置位置应可能低,使得雨刮臂盖尽可能藏于前罩板以下,以便雨刮臂及雨刮片对驾驶员前视野、雨刮风噪和外流场的影响尽可能低。

4.4.

5.9碳罐布置位置(见图16):

除了布置于燃油箱附近外,可在下图位置寻找布置点。碳罐上的吸附管口(进气管口)位置应尽可能高,在任何行驶条件下都必须至少高于油箱最高液面20mm,以防止燃油进入碳罐影响电喷系统的排放控制。碳罐的气压平衡口位置应避免高温和多灰尘的区域布置。碳罐布置在前大灯附近时应将碳罐气压平衡口位置远离前大灯,以避免前大灯起雾。碳罐气压平衡口位置应布置在易于接近操作的地方,以便于排放认证测试。

图16 碳罐推荐布置位置

4.4.

5.10EHPS模块布置位置(见图17):

图15 EHPS模块推荐布置位置

4.4.

5.11消声器:

消声器周边布置间距见表7

表7 消声器周边间距

间距推荐值备注

与发动机油底壳的间距≥35mm

与右驱动轴杆包络的间距≥25mm

与右驱动轴球笼热间距≥50mm

与右驱动轴中间支撑热间距≥50mm 两段式右驱动轴

与副车架间距≥25mm

4.4.6外形可异形化的零部件:储水瓶、洗涤液壶、HPS油壶、制动液壶、进气谐

振器

4.4.6.1储水瓶布置

储水瓶常见布置位置见图16。虚线仅在右置空滤器时采用。

图16 储水瓶推荐布置位置

储水瓶容积应≥2L,如果散热器带有冷却液加注口,则储水瓶加注口可以低于发动机冷却系统顶点,否则储水瓶最低液面必须高于冷却系统其它任何位置的水道液面高度,即高于散热器水室、发动机缸盖水室、HV AC水室等。

4.4.6.2HPS油壶布置

HPS油壶常见布置位置见图17。其中虚线及点划线者为HPS油壶与油泵集成时的状况。

图17 HPS油壶推荐布置位置

HPS油壶容积应≥1L。

4.4.6.3制动液壶布置(见图18)

制动液壶应≥1L。制动总泵布置在压力室板下,制动液壶可异形与制动总泵集成,也可与制动总泵分离布置以保证制动液的加注。

图18 制动液壶推荐布置位置

4.4.6.4洗涤液壶布置

洗涤液壶常见布置位置见图19,隐藏于车体下方或翼子板内。洗涤液壶容积见表8

图19 洗涤液壶推荐布置位置

压力室板前沿

产品结构设计案例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1.ID造型; a.ID草绘............ b.ID外形图............ c.MD外形图............ 2.建模; a.资料核对............ b.绘制一个基本形状............ c.初步拆画零部件............ 1.ID造型; 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从ID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是ID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2D 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JPG彩图;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做外形图; 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 MD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是JPG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后描线;ID给MD的资料还可以是IGES线画图,MD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

2。建摸阶段, 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MD根据ID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BASE作为文件名);BASE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BASE 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 所以MD做3D的BASE和ID做的有所不同,ID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MD不但要在BASE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 具体做法是先导入ID提供的文件,要尊重ID的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更改; 描线,PROE是参数化的设计工具,描线的目的在于方便测量和修改; 绘制曲面,曲面要和实体尽量一致,也是后续拆图的依据,可以的话尽量整合成封闭曲面局部不顺畅的曲面还可以用曲面造型来修补; BASE完成,请ID确认一下,这一步不要省略建摸阶段第二步,在BASE的基础上取面,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拆分方式以ID的外形图为依据; 面/底壳,电池门只需做初步外形,里面掏完薄壳即可; 我做MP3,MP4的面/底壳壁厚取1.50mm,手机面/底壳壁厚取2.00mm,挂墙钟面/底壳壁厚取2.50mm,防水产品面/底壳壁厚可以取3.00mm; 另外面/底壳壁厚4.00mm的医疗器械我也做过,是客人担心强度一再坚持的,其实3.00mm 已经非常保险了,壁厚太厚很容易缩水,也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担心强度不足完全 可以通过在内部拉加强筋解决,效果远好过单一的增加壁厚; 建摸阶段第三步,制作装配图,将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按装配顺序分别引入,选择参考中心 重合的对齐方式;放入电子方案,如LCD,LED,BATTERY,COB。。。将各个零部件引入装配图时,根据需要将有些零部件先做成一个组件,然后再把组件引入装配图时。 例如做翻盖手机时,总装配图里只有两个组件,上盖是一个组件,下盖是一个组件。上盖组件里面又分为A壳组件,B壳组件和LCD组件。下盖组件里面又分为C壳组件,D壳组件,主板组件和电池组件等。还可以再往下分

现场安全防护平面布置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RC CORP. 惠州小金河大道市政工程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平面布置 中国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惠州市小金河大道市政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九月

目录 1、固定围挡布置 (3) 2、工地大门布置 (3) 3、洗车槽布置 (4) 4、工人休息区、茶水间布置 (5) 5、配电箱安全防护 (6) 6、钢筋加工棚、材料堆场 (6) 7、桩基临边防护 (7) 8、墩柱临边防护 (9) 9、桥面临边防护 (10) 10、基坑临边防护 (11) 11、安全宣讲台 (12) 12、施工现场安全图牌 (12)

1

1

1、固定围挡布置 现场固定围挡分布在在标尾与惠州大道交界处,方向沿惠州大道布置,具体位置如图序号①所示。 围挡搭设根据公司标准化手册要求,围挡高度2.5m,墙体部分采用1.8m高彩钢夹芯板及其配套的立柱,立柱下方采用螺栓与地面固定,基脚采用砖砌体,高度70cm,外侧水泥砂浆抹灰,刷黄黑相间警示漆,条纹宽度50cm;每根立柱后应设置一道斜撑,斜撑宜为20mm×40mm方钢。道路口围墙拐角处设置通透式围挡。 市政道路工程围挡设置不能影响现有道路的排水系统,在围挡底部设置排水孔,排水孔的间距为6m,截面积不应小于150mm*150mm。 围挡外侧张贴公益广告,张贴数量不小于围挡总数量的30 %,围挡立柱行车方向上需贴设反光贴,并安排专人定期对围挡进行清洗,保持围挡整洁。 车辆出入口位置需在围挡上设置太阳能警示灯,安全警示牌和广角镜。市政占道打围区域,围挡上设置交通指示牌。 图1 现场围挡示意图 2、工地大门布置 小金河大道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大门门楼式铁皮对开大门,便于大型设备进出施工现场。主要布设在惠州大道施工现场入口处。具体位置如图中序号②所展示。 规格尺寸如下:

总平面图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主编部门:中国工业运输协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5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730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工业运输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冶金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我会秘书处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吸取了有关科研成果,参考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并广泛地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三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运输线路及码头布置,竖向设计,管线综合布置,绿化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制定,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设计实践和科学研究,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并请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12号,邮政编码:43008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国工业运输协会 1993年6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出符合国情、布置合理、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设计,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总平面设计。对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

机舱设备布置图设绘通则

机舱布置图设绘通则 [版本1/修改0]讨论稿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编制:钱明校对:审核:编制单位: 会签:审定:批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机舱布置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录。 1.2 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时机舱布置图的设绘,对于基本设计和生产设计、报价设计时的机舱布置图也可以酌情采用。 2.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 2.1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a) QSCZ0001-2015《船舶设计图样及技术文件设绘通则》编制规则; b) GB4476.1~4-84 金属船体制图。 2.2 设绘依据图纸 a) 设计任务书; b) 规格书或轮机说明书; c) 机械设备明细表; d) 总布置图; e) 线型图和基本结构图或肋骨型线图和机舱分段结构图; f) 主要设备的厂家资料。 3.基本要求 3.1 布置基本原则 机舱布置图是船舶设计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图纸之一,是许多其它图纸项目的依据。动力装置布置的好坏对船舶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a) 应满足相关规范、公约、规则及入级符号的特定要求。 b) 要求动力装置可靠而持久的工作,提供足够的航行动力,保证航行安全,同时便于

船员管理维修。 c) 采取综合利用、多层布置设备的方法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机舱空间、缩小机舱长度,以增加船舶货舱容积。 d) 各种机械设备相互间位置分布合理,按其功能不同(如船舶系统、冷却水、燃油、滑油、电站等)分区布置,以便于维护使用并节省管路。 e) 主要通道、开口、舱柜、舱室的布置应考虑船体结构的完整性,设备基座简单合理以便施工建造。 f) 应尽量保持左、右两舷重量平衡,且尽可能降低重心。 g) 详细设计的机舱布置图应能表明机舱内主、辅机电设备布置的全貌,作为送审图和轮机其它部分图纸生产设计的依据。 4.内容要点 4.1 主机的布置要点 4.1.1 主机前端(底层)应保留足够的空间以布置自身管路及冷却海水泵,压载泵等泵组和海水总管、舱底压载等管系。主机两侧应留出必要的管路空间和维修空间。 4.1.2 主机纵向定位时应保证主机油底壳出油口位于相邻两档肋板之间,主机基座螺栓孔与肋板尽量减少位置重叠。 4.1.3 主机纵向定位时还应考虑到机舱平台开口的位置。平台开口的前后端应尽可能位于强肋位,主机(包括路台)应尽可能位于开口当中。 4.1.4 对于重型低速柴油机当垂向外力矩过大时,注意使柴油机中点尽量远离船体振动节点位置。 4.2 轴系布置要点 4.2.1 螺旋桨轴抽出空间 当螺旋桨轴向船内拉出时,从机舱后舱壁至主机(或齿轮箱)联轴节之间的距离通常为螺旋桨轴长度加450mm,如定距桨向船外拉时,则应考虑向船内拉轴检查轴前端和艉轴管后轴承所需的位置。 4.2.2 轴系的倾斜度 轴系的中心线(通常也是主机的中心线)一般应与基线平行(α= 0°)如需倾斜时在运

施工图规范

《CAD施工图规范》 一、总则 室内设计专业制图规则,为了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形成设计绘图表达的风格的统一,不提倡个人绘图表达风格。施工图制图的表达应清晰、完整、统一。 二、制图 1.文件内容说明: 要求:绘制单位为毫米,不保留小数;要求所有图面的表达方式均保持一致。 2.图纸表现说明: 图面多少可根据图面内容的丰富程度来确定,以A3打印出来层次分明又不稀疏为原则。 3.注意事项: 3.1插入图中的图块不要炸开,如需调整,在调整完毕后,应重新定义为图块;填充禁止炸开。 3.2注意剖视方向,索引符号指示方向应与剖视方向一致。 3.3平面图中索引立面序号时,以图面上方为起始,用数字按顺时针方向排序,同层不同空间的立面序号以连续数字表示,如01 02 03 04 05 06…… 3.4同一幅图中,索引序号不得重复。 3.5文件完成后,必须将多余图块及设置清除,确保文件空间为最小。 3.6检查图纸应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画面内容②尺寸标注③文本标注④图标图名⑤整体排版 3.7图面与图框内框竖线之间应留一定的距离。 3.8确保画面均衡、美观、各视图间应按照对应的原则排版。 4.尺寸标注说明: 4.1最外总体尺寸;中间结构尺寸;最内功能尺寸。 4.2等分尺寸与总体尺寸必须相等,必要时可用EQ表示。 4.3所有标准应在图纸空间视口内以1-1的标注样式标注,必要时可以在图纸空间内标注,不要重复标注。 4.4门缝、抽屉缝、搁板厚度等细节不需要标注。

4.5尺寸标注严禁炸开;严禁小数点。 5.填充说明: 详见《材料填充图例》 6.图纸目录编排(图号编号)说明: 6.1图纸目录 6.2设计说明 6.3装饰专业: 6.3.1图纸命名: 总平面图——————ZP 区域空间平面图———P (天花平面图、墙体定位图、地材铺装图、立面索引图) 立面图———————E 详图————————D (包含剖面图、大样图) 6.3.2图纸顺序: 以楼层从下至上为排序原则;每个楼层图纸依次为:平面布置图→立面索引图→墙体定位图→天花布置图→灯具定位图→地材铺装图→ 区域平面布置图→区域天花布置图→(区域立面索引图)→立面图→详图。 [注:如有总平面的(立面索引图)时,无需(区域立面索引图)重复索引。] (排序1:按照楼层总平面排序) 一层平面布置图 1L-P-01 一层立面索引图 1L-P-02 一层墙体定位图 1L-P-03 一层天花布置图 1L-P-04 一层灯具定位图 1L-P-05(如有区域平面部分时,无需总平面灯具定位) 一层地材铺装图 1L-P-06

仪表板出风口结构设计规范

出风口的结构设计 目录 1. 出风口的总布置要求 (3) 1.1 概述 (3) 1.2 出风口对气流方向的控制 (3) 1.2.1 出风口对气流的纵向调节: (4) 1.2.1.1 输入条件 (4) 1.2.1.2 向上吹风角度 (4) 1.2.1.3 向下吹风角度 (5) 1.2.1.4 Nominal 位置 (5) 1.2.1.5 通用体系中的纵向吹风要求 (5) 1.2.2 出风口对气流的横向调节 (6) 1.2.2.1 输入条件 (6) 1.2.2.2 横向调节要求 (6) 1.2.2.3 宽车的特殊性要求 (7) 1.2.3 出风角度分析与实际情况相悖的情况。 (7) 1.2.3.1 窄口造成的吹风角度异常 (7) 1.2.3.2 柯恩达效应 (8) 1.3 风量要求 (8) 1.3.1.1 有效出风面积的定义 (8) 1.3.1.2 极限位置下的有效出风面积要求 (9) 2 运动机构设计 (10) 2.1 概述 (10) 2.2 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 (10) 2.2.1 压力角与传动角 (11) 2.2.2 死点 (11) 2.2.3 四铰链机构的布置 (12) 2.3 摆动导杆机构的设计 (16) 2.3.1 摆动导杆机构的布置 (17) 2.3.2 制造死点 (17) 2.4 齿轮机构的设计 (18) 2.4.1 圆柱直齿轮机构的初步设计 (18) 2.4.2 模数的选择 (19) 2.4.3 柔性结构 (19) 2.5 双风门控制机构 (19) 2.5.1 双风门机构的基本形态 (20) 2.5.2 双风门控制机构的设计 (20) 2.6 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呈角度时的机构设计 (22)

安全标志平面布置图

L J A10-2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 布置总平面图 施工单位:聊城建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九部 工程名称:聊城水晶城6#8#10#12#住宅楼 日期: 2 0 0 6 年 3 月 资料员(章): 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总站

标志牌总平面布置图说明

标志牌总平面布置图说明 制表人:李会 审批人:

下面红色部分是赠送的总结计划,不需要的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精选) XX年,我工区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活动,一年来,在工区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工区安全生产局面良好,总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并更加牢固可靠。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大安全整治力度。 在今年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中,工区始终认真开展月度安全检查和日常性安全巡视检查记录,同时顺利完成公司组织的XX年春、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专项隐患排查工作。截止日前,工区先后共开展各类安全检查71次,查出事故隐患点22处,均进行了闭环处理。通过检查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工区的安全生产基础。 (二)顺利完成保电专项工作。 本年度工区共进行专项保电工作10次,累计保电天数达到90余天,通过工区全员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春节保电、国庆保电、七一保电、特高压投送电保电、500kv沁博线保电等一批重要节假日的保电工作。 (四)工作票统计及其他工作情况。 截止11月15日,我工区连续实现安全生产1780天;全年共办理工作票50张,其中第一种工作票24张,含基建单位8张;第二种工作票26张。工作票合格率100%,执行情况较好。全年工区所辖线路跳闸次数共计0次,线路跳闸率为0次/(百公里·年)。 (四)安环体系标准化建设 本年度在公司统一的部署下,工区积极参与安环体系标准化建设工作,先后派员参加安环体系标准化培训2次,迎接公司开展安环体系内审工作三次,先后审查出问题共计20余处,先后进行了闭环整改。截止日前,工区已初步建立起了标准化安环工作体系,在今后工作中,工区将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努力确保体系工作符合外审相关要求。 (五)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工区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年初制定的安全工作目标,按照公司统一要求,工区各级人员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各级人员安全责任意识,一级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基础管理,加大安全培训教育力度。努力实现工区安全工作规范化管理。

平面布置图设计规范

平面布置图设计规范 一. 目的 为减少设计人员出现箱变平面布置图设计不统一及各种元器件与箱变间的关系不合理的情况,减少共性问题的沟通,特制定本设计规范。 二.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设计生产的10kV欧式箱变、10kV开闭所、35kV开闭所。 三. 职责 所有参与箱变平面布置图设计的电气设计及机械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此设计规范设计,如不能按本规范设计时应组织评审工作。 四. 内容 (一) 10kV欧变 1. 高压部分: 1) 高压部分平面布置图尺寸尽量按标准方案进行设计。 2)平面布置图中的高压柜尺寸应为最大尺寸,即各箱体最外边尺寸,可参考高压柜标准尺寸表。 3)当高压柜数量较少时,应设计为面朝箱变端门,且距箱变外边缘至少留150mm 距离;当高压柜数量较多时,可按背靠背布置,两侧高压柜之间至少应留下30mm 间隙,高压柜距箱变侧边缘至少留下150mm距离(如使用德理施尔高压柜时注 意二次室开门与箱变立柱的关系,可适当增加以上距离)。 4)当高压使用霍斯通环网柜,并且为背靠背布置时,高压柜距变压器室隔板应留下400mm间隙,用于安装母线联接铜棒(或者电缆);两排高压柜之间的距离 为95mm。 5)当高压使用霍斯通F单元时,应注意熔仓抽出过程中不得与任何箱体部位干涉(如各种箱体立柱)。变压器出线单元应尽量放置在箱变中心线上。 6)当高压柜面前有箱体立柱时,考虑高压柜开门是否能90度开启,如不能,则更改布置方案。 2. 变压器室部分: 1)变压器室部分平面布置图尺寸尽量按标准方案进行设计。

2)变压器尺寸应按油变、干变尺寸汇总表的要求选择,尽量按最大尺寸布置。 3)当变压器为油变时,变压器高低压侧距相应的隔板应留下至少150mm的距离; 当变压器为干变时,变压器的高压侧距高压隔板应留下至少200mm的距离(并保证变压器高压带电体距高压隔板300mm),低压侧距低压隔板应留下至少150mm的距离。 4)如无特殊情况时,变压器布置在中心线上。 5)应在布置图中代表变压器的方框上明确写出变压器的完整型号及轨距信息。 6)当变压器带油枕时,应在平面布置图的变压器部分写明“带油枕”字样。 3. 低压室部分: 1)低压室部分平面布置图尺寸尽量按标准方案进行设计。 2)低压柜应选择800×500×1800(长×宽×高)的改进型GGD柜,当低压电流较 大,需要使用两片母排时,应选择800×600×1800(长×宽×高)的改进型GGD柜。 3)当低压柜总数为偶数时,应面对面分两排布置,原则上低压进线柜放置在走廊上侧,无功补偿柜主放置在走廊下侧。 4) 低压柜距变压器隔板应保证20mm。 5)低压柜距箱变端面(箱变外边缘)应保证不小于150mm距离,方便人手可插入开启内锁门。 6)低压柜距箱变侧面(箱变外边缘)应保证100mm距离。 7)当低压柜数量大于等于3面时,应设低压室走廊,走廊宽度至少保证1000mm。 8)当低压柜数量小于3面时,可不设低压室走廊。 9)低压柜为品字型布置时,中间的低压柜与两侧低压柜之间距离为50mm(如使用600mm深的低压柜时,此距离应为100mm)。 10)低压柜的上门及下门的开启方向应保持一致,且所有低压柜开门方向有利于人在低压室内的逃逸。 11)低压室内如有走廊时,应设下人孔(700mm×700mm),下人孔距箱变端面外边缘应为250mm,保证下人孔不与箱变基础干涉。设计箱变地基下人孔时务必与箱变的建议基础图相结合,不要有墙体或槽钢堵住下人孔的问题; 12)低压室无走廊时,箱变基础图应设计为下人孔在箱变外,传递基础图时应特别注意。

出风口的结构设计

出风口的结构设计 目录 1.出风口的总布置要求 (2) 1.1概述 (2) 1.2出风口对气流方向的控制 (2) 1.2.1出风口对气流的纵向调节: (3) 1.2.1.1输入条件 (3) 1.2.1.2向上吹风角度 (3) 1.2.1.3向下吹风角度 (4) 1.2.1.4Nominal位置 (4) 1.2.1.5通用体系中的纵向吹风要求 (4) 1.2.2出风口对气流的横向调节 (5) 1.2.2.1输入条件 (5) 1.2.2.2横向调节要求 (5) 1.2.2.3宽车的特殊性要求 (6) 1.2.3出风角度分析与实际情况相悖的情况。 (6) 1.2.3.1窄口造成的吹风角度异常 (6) 1.2.3.2柯恩达效应 (7) 1.3风量要求 (7) 1.3.1.1有效出风面积的定义 (7) 1.3.1.2极限位置下的有效出风面积要求 (8) 2运动机构设计 (9) 2.1概述 (9) 2.2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 (9) 2.2.1压力角与传动角 (10) 2.2.2死点 (10) 2.2.3四铰链机构的布置 (11) 2.3摆动导杆机构的设计 (15) 2.3.1摆动导杆机构的布置 (16) 2.3.2制造死点 (16) 2.4齿轮机构的设计 (17) 2.4.1圆柱直齿轮机构的初步设计 (17) 2.4.2模数的选择 (18) 2.4.3柔性结构 (18) 2.5双风门控制机构 (18) 2.5.1双风门机构的基本形态 (19) 2.5.2双风门控制机构的设计 (19) 2.6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呈角度时的机构设计 (21) 2.6.1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同平面呈角度 (21) 2.6.2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异面呈角度 (21)

(完整版)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内蒙生活区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图纸深度规定 盘锦辽河化工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三年十二月

初步设计图纸深度要求 一总平面 1、区域位置图(根据需要绘制) 2、总平面图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 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 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生化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总平面图中应准确表达建筑物外轮廓线。 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停车场及停车位,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 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围墙、大门的布置图。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测绘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3、消防分析图(1)在已完成的总平面布置图上表示,主要内容为消防车道的宽度、坡度、转弯半径、尽端车道的回车场(高层为18m X l8m小高层为15m X l5m,消防扑救场地范围及坡度,范围:建筑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场地进深高层围18m,小高层可15: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场地坡度不大于5%。 (2)说明 1)消防登高扑救场地下的管沟、暗沟、水池、生化处理构筑物及地下车库顶板,能承受大型消防车荷载。 2)消防登高扑救场地上方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停靠和操作的难以拆除的固定障碍物,如花池、树

机舱综合布置图设绘要领

华东船院CAD中心标准 QJ/HD04.65-2000 代替 QJ/HD04.65-94 机舱综合布置图设绘要领 1 主题内容与试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舱综合布置图的定义,设绘条件,内容,顺序,方法和校对内容等 本标准试用于船舶机舱范围综合布置图的设绘 2 引用标准 CB*3093-81 弯管技术要求 CB*3182-83 船体结构相贯切口与补板 CB*/Z345-85 船舶管系布置和安装通用技术条件 3 机舱综合布置图的定义 船舶产品机舱范围内除船体结构外的各类舾装件。例如:主机,辅机,泵,电气设备,主干电缆以及管路,通风,基座,箱柜,花钢板,梯子,格栅等预先在图纸上分区域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安排和统筹协调,以求得各专业在每个区域内的矛盾和问题在图面上获得解决后所设绘的图样,就是综合布置图 综合布置图是连接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的纽带,是舾装生产设计的基础,不直接用于现场施工 4 机舱综合布置图设绘前应具备的资料 4.1 综合性资料 4.1.1 有关轮机部分的建造方针和施工要领

,规则,公约以及建造合同,船东要求 4.2总体和船体部分 ,总体及船体说明书 4.2.2 船体型值表,梁拱值及肋骨线型图 ,中横剖面图 4.2.4 机舱区域范围内分段划分图,船体分段结构图 ,轴系,发电机,锅炉,空压机等主要设备基座草图 4.3 机装部分 ,机装管系原理图(包括机舱通风管系布置图)及阀件,附件明细表,机电设备明细表 ,样本,说明书 ,轴系布置图和艉轴管总图 4.3.5 集控室,机修间,备品间,电工间等工作舱室布置图 4.3.7 船体结构上的箱柜附件布置图及独立箱柜草图 4.3.8 机舱海底阀及附件布置图 ,格栅,梯子及主通道布置示意图 4.4电装部分 ,样本,说明书 4.5 船装部分 4.5.1 与机舱有关联的管系原理图 ,上甲板下,油柜等的隔音和绝缘布置图 4.5.3 上甲板居住舱室布置图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规范标准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 作者:胡成台 单位:一汽轿车股份

目录 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 (4) 1.1 风道介绍 (4) 1.2 出风口介绍 (4) 1.3 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5) 1.3.1 国家/政府/行业法规要求 (6) 1.3.2 FCC相关标准要求 (6) 第2章风道及出风口设计规 (7) 2.1风道及出风口结构 (7) 2.1.1风道结构 (7) 2.1.2出风口结构 (7) 2.1.3出风口及风道实例 (8) 2.1.4材料 (8) 2.2风道及出风口整车布置 (8) 2.2.1风道整车布置 (8) 2.2.2出风口整车布置 (9) 2.3通风性能 (10) 2.3.1 风道中的压力损失 (10) 2.3.2出风量 (10) 2.3.3通风有效面积 (10) 2.4 出风口水平叶片布置方式 (11) 2.4.1叶片数量 (11) 2.4.2叶片尺寸要求 (11) 2.5.3叶片间距 (13) 2.5 出风口垂直叶片布置方式 (13) 2.5.1叶片数量 (13) 2.5.2叶片尺寸要求 (13) 2.5.3叶片间距 (13) 2.6 气流性能 (13) 2.6.1气流方向性 (13) 2.6.2泄漏量 (17) 2.7 出风口手感 (17) 2.7.1拨钮操作力 (17) 2.7.2拨轮操作力 (17) 第3章试验验证与评估 (18) 3.1 设计验证流程 (18) 3.2 设计验证的容与方法 (18) 第4章附录 (19)

4.1 术语和缩写 (19) 4.2 设计工具 (19) 4.3 参考 (19)

第1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 在整个汽车空调系统中,风道和出风口组成空调的通风系统,担负着将经过处理(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净化)的气流送到汽车驾驶舱,以完成驾驶舱通风,制冷,加热,除霜除雾,净化空气等的功能。 图 1 某车型空调通风系统及周围环境结构爆炸图 1.1 风道介绍 风道连接空调器与出风口,是空调系统中制冷和制热空气的通道。目前空调系统由空调厂商提供,作为空调系统一部分的风道设计,需汽车整车设计部门做匹配设计,车厢的空气流场与温度场不仅与车厢结构以及空调制冷系统有关,还与空调风道的结构形状密切相关。风道的布置走向、风道占用空间(截面积)以及风道中空气的流速等均影响车厢的制冷效果,影响系统的经济性和外观造型。 图 2 奔腾B90通风风道 1.2 出风口介绍

如何布置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 建设项目施工总平面图上的一切地上、地下已有的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一切为全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布置位置,包括: (1)施工用地范围,施工用的各种道路; (2)加工厂、制备站及有关机械的位置; (3)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堆场、取土弃土位置;(主要包括:钢筋加工厂、木工棚、钢筋原材料堆场、周转架料及砂石等原材料堆场、半成品堆场) (4)行政管理房、宿舍、文化生活福利建筑等; (5)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动力设施; (6)机械站、车库位置; (7)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 (三)永久性测量放线标桩位置 许多规模巨大的建筑项目,其建设工期往往很长。随着工程的进展,施工现场的面貌将不断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应按不同阶段分别绘制若干张施工总平面图,或者根据工地的变化情况,及时对施工总平面图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符合不同时期的需要。 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 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 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 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 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 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 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 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 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备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 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一览表,以便规划工地内部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 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数量和外廓尺寸。 四、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 场外交通的引入 设计全工地性施工总平面图时,首先应从研究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等进入工地的运输方式入手。当大宗材料由铁路运来时,首先要解决铁路的引入问题; 当大批材料是由水路运来时,应首先考虑原有码头的运用和是否增设专用码头问题;当大批材料是由公路运入工地时,由于汽车线路可以灵活布置。因此,一般先布置场内仓库和加工厂,然后再布置场外交通的引入。 1.铁路运输 当大量物资由铁路运入工地时,应首先解决铁路由何处引入及如何布置问题。一般大型工业企业、厂区内都设有永久性铁路专用线,通常可将其提前修建,以便为工程施工服务。但由于铁路的引入将严重影响场内施工的运输和安全,因此,铁路的引入应靠近工地一侧或两侧。仅当大型工地分为若千个独立的工区进行施工时,铁路才可引入工地中央。此时,铁路应位于每个工区的侧边。 2.水路运输 当大量物资由水路运进现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码头的吞吐能力。当需增设码头时,卸货码头不应少于两个,且宽度应大于2.5m,一般用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 3.公路运输 当大量物资由公路运进现场时,由于公路布置较灵活,一般先将仓库,加工厂等生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第二节、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1 施工任务划分 由于本工程量较大,工期要求较紧,施工机械设备较专业,为保证工程质量和现场施工安全,本工程全面展开施工。 主要指单位工程中的分部工程或施工阶段的先后顺序,及其制约关系。主要解决时间搭接上的问题,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做好施工程序的安排,安排好竣工扫尾工作。 施工阶段配备劳动力进行流水作业,同时施工,统筹安排,组织平面,立体作业,从而能让劳动力和机械合理使用,达到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作用。精细组织、精心施工,遵守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规定,清除避免施工中质量通病,保证优质工程。 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布置原则 本工程工程量大、交叉作业多,为了保证场交通顺畅和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减少现场材料、机具相互影响降低工效,减少环境污染,对现场平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 (2)布置依据 招标文件有关要求及总公司形象要求; 业主提供的区域布置图; 进度计划及资源需用量计划;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要求。 (3)施工平面布置图

(4)现场围蔽 施工现场按招标文件、省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的要求设置,做法达到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5)办公设施 本工程采取集中办公的形式,以便于施工统筹协调。办公区设在现场西南角,采用活动集装箱式房。其主要设施有:项目部办公室、会议室等。 办公室统一配备办公桌椅,会议室配备拼装式长型会议桌,微机房配备电脑、复印机、传真机等设施,办公室。 (6)生活设施

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现场的设置生活区。 (7)其它配套设施 排水设施。 (8)临时设施布置及临时用地表

(9)现场临时用电设计 管理方案 本工程建筑面积较大,根据我们承建大型工程的惯例以及施工同类型工程的经验,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下列管理方案: 强化临时维修改造设施管理,配合工程正常进行; 维修改造设备的布置选型原则上按照业主提供的条件实施,局部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工作质量标准:根据ISO9001系列要求,建立起组织、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五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 规和标准要求 除遵照业主、上级指令外,还必须遵守国家、地方政府的下列规和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 管理制度 专业施工制度:针对升降施工设备,临时用电设施的特殊性,组建安装及专业电气维修组,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施工交底制度:所有临时装饰及机械拆装施工均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采用层层审批和层层交阍,落实好责任,保证质量。 安全责任制度:安全工作实行层层责任制,并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安全技术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含横道图和平面布置图)

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课程设计书 姓名: 学号: 2080****045 班级: 08土木一班

一、设计条件 1.项目概况 本工程建筑名称:某住宅小区的2单元四层的住宅楼,位于小区西南角。建筑地点:某市里东部。建筑面积为1425.47 m,建筑层数、高度:本工程为地上4层,建筑高度13.1 m.建筑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非抗震。防火设计的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自然地坪下0.8m为素填土,填土下层为4.5 m的砾石粉土和粉土层。地下水多为无压潜水,地下水在地表下1.8 m。水量一般,主要受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补给,水质类型多为HCO3-Ca或HCO3·Cl-Ca型等,矿化度较低。 建筑物西、南两侧为该处地界的围墙,围墙外侧为马路,东、北两侧均为空地,场地较为宽敞。 3.气象条件 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雨集中且持续时间长、梅雨明显。年降水量1500~1700mm,其中4~7月份降水较多,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构成本区的梅雨期。 4.施工工期 该工程计划工期为80d,,拟于9月1日开工,要求在同年11月竣工。 5.施工技术经济条件 施工任务由市建×公司承担,该公司各分派一个项目部和施工队负责。该队瓦工20人,木工16人,以及其他辅助工种工人如钢筋工、机工、电工及普工等共计80人。根据施工需要有部分民工协助工作。装修阶段可从其他施工队调入抹灰工,最多调入20人。 施工中需要的电、水均从城市供电供水网中引入。建筑材料及预制品件可用汽车运入工地(运距10km)。塑钢门窗由市门窗加工厂制作(运距7km)。 临建工程除工人宿舍可利用已建成的家属公寓楼外,其他所需临时设施均应

汽车设计-前机舱密封性设计规范模板

XX公司企业规范 编号xxxx-xxxx 汽车设计- 汽车前机舱密封性设计规范模板

前机舱密封性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前机舱密封性的设计要点。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轿车、SUV等车型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 术语和定义 3.1 前机舱密封区域 将前机舱形成封闭空间的结构,主要由前围板总成、左/右侧围总成、前地板总成、空气室总成和前风挡总成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前机舱密封区域 3.2 主断面 主断面是反映整车性能、结构、配合、法规等方面要求的截面。主要规定了白车身主要部位的结构形式、搭接关系、间隙设定、主要控制尺寸及公差、装配、人机工程、法规等各方面信息,是车身设计工程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手段和车身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4 前机舱区域主要结构密封性设计要点 4.1 前围板总成与左/右侧围总成搭接处设计

前围板总成和左/右侧围总成搭接处是容易引起前机舱漏水的风险区域(如图2)。此处结构设计必须保证搭接合理、过渡顺畅、不允许存在遮挡、孔洞等密封胶无法实施的死角。同时此处需保证点焊密封胶、焊缝密封胶至少两道密封胶的实施。密封胶涂胶要求:涂胶高度3mm,点焊密封胶涂敷沿搭接边,与搭接边的边界保持6mm的距离,涂胶连续均匀,不得错涂、漏涂,避免焊接时点焊密封胶从焊缝中溢出。 如图2、3为公司A01/A02车身结构,此处能保证点焊密封胶、焊缝密封胶完整的施胶;而如图4为公司B01/B11车身结构,此处可保证点焊密封胶完整施胶,但由于红色圆圈处有一前挡板侧支撑板,导致该区域焊缝密封胶无法完全密封。 图2 前围板总成与左/右侧围总成搭接处 图3 A01(A02)前围板与左/右侧围总成搭接处断面

空调出风口的结构设计

空调出风口的结构设计 1.出风口的总布置要求 1.1概述 空调出风口作为空调的输出的终端,应具备风量与风向的调节作用。通过调节出风口,应当能够满足整车的空气循环与制冷控制要求,并能够满足乘客的各种舒适性要求,从某种方面来讲,出风口的设计并非单独从属于内饰设计,而是应当在整车系统中考虑的。 从乘客的需求来说,每个人对于制冷制热的需求各有不同,有些人希望冷(热)风直接吹向身体,有些人希望风不要直接吹向人,而是通过改变整车温度,使自己达到一个舒适的状态,因此风向的调节范围,应当是能够覆盖人体,并能够达到人体外侧的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一般来说,仪表板会布置4个出风口,靠近驾驶员侧的两个出风口用于满足驾驶员的需求,另一侧的两个满足副驾驶员的需求。四个出风口的吹风范围均应覆盖其所服务的对象。 出风口的布置,应当注意避免被其他零件阻挡,主要是仪表罩,方向盘的影响,同时也应当注意避免直吹驾驶员的手部,造成手部的不适影响驾驶。 1.2出风口对气流方向的控制 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基本采用了伟世通的设计要求和观点,通用对于吹风的要求与伟世通在个别地方是有区别的,我会加以说明。至于相关的设计要求是由于亚欧美市场客户需求不同还是欧标,美标等的标准不同而产生的,我目前没有得到相关信息也未作相应的研究,待获取相关信息并研究后,会对后文重新整理,当前还是以伟世通的要求为主进行说明。

1.2.1出风口对气流的纵向调节: 对于出风口气流的纵向调节范围要求,请见图1-1 图 1-1 侧视图,气流的纵向调节 1.2.1.1输入条件 如标记○5,○9,做分析的时候,h点位置应当取座椅最前置状态下的位置,因为在座椅前置时,出风口相对于人体的吹风范围是最小的,只有满足了前置座椅的要求,才可以同时满足其他状态下的要求。眼椭圆取99%的,这个与h点的要求原因是一样的,是为了使吹风的覆盖范围能够满足各种假人状态。

中天建设现场平面布置设计要求教学内容

安全文明在手,天下我有! 平面布置原则 1、平面图布置应符合安全、文明施工、消防、环境保护要求。 2、场内道路畅通,满足施工和消防要求,运输方便。施工现场能正常组织排水。 3、施工材料尽量靠近使用地点,减少二次搬运。 4、垂直运输设备可以正常安装与拆除。 5、现场布置紧凑,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施工场地,便于管理,做到少 硬化,多绿化。 6、施工区应与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有相应的隔离措施。 7、临时用房选址合理,应避开建筑物和管线的位置,防止不必要的搬迁。 8、临时设施的布置应便于工人生产和生活,办公用房靠近施工现场,娱乐活动设 施应在生活区范围内。 总平面图包含的内容 1、在建工程建筑物具体位置、施工通道、临时用电用水布设、现场排水。 2、大门、门卫室、围墙、大门口车辆冲洗设施及三级沉淀池。 3、施工现场标识标牌位置(八牌二图、班前讲评台、消防台、宣传栏等)。 4、办公区(会议室及各职能办公室设置情况、停车处、绿化)。 5、生活区(宿舍楼、厕所、厨房和餐厅、医务室、民工学校、职工活动室、盥洗室和 浴室、洗衣房、晒衣区和雨天晾衣棚、停车棚、化粪池、隔油池、绿化)。 6、施工区(总配室、试块养护室、土建仓库、班组仓库和危险品仓库、班组工具间、 茶水亭和吸烟区、各类加工棚、可回收废料池、不可回收废料池、大中型机械、安全通道、搅拌场地和三级沉淀池、现场材料堆放的场地、绿化)。

门柱做法: 采用定型化格构柱做法,型钢龙骨+铝板(或白铁皮),底部用化学螺栓固定(或与基础预埋件焊接)。门柱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以抵抗风力等荷载,刷防锈漆+白色油漆和中天蓝涂料。 1、门柱采用外砖砌、内浇捣砼柱,砼柱内配钢筋,表 面1:2水泥砂浆粉刷。门轴预埋铁件确保有足够的 锚固力,门轴设置在门柱内侧。

“机舱布置图设绘”要领

机舱布置图设绘要领

1. 设绘依据的图纸 a) 设计任务书; b) 规格书或轮机说明书; c) 机械设备明细表; d) 总布置图; e) 线型图和基本结构图或肋骨型线图和机舱分段结构图; f) 主要设备的厂家资料。 2.布置的基本原则 机舱布置图是船舶设计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图纸之一,是许多其它图纸项目的依据。动力装置布置的好坏对船舶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a)应满足相关规范、公约、规则及入级符号的特定要求。 b)要求动力装置可靠而持久的工作,提供足够的航行动力,保证航行安全,同时便于船员管理维修。 c) 应根据不同尾型(双尾或单尾)的特点、采取综合利用、多层布置设备的方法,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机舱空间、缩小机舱长度,以增加船舶货舱容积。 d) 各种机械设备相互间位置分布合理,按其功能不同(如船舶系统、冷却水、燃油、滑油、电站等)分区布置,以便于维护使用并节省管路。 e) 主要通道、开口、舱柜、舱室的布置应考虑船体结构的完整性,设备基座简单合理以便施工建造。 f) 应尽量保持左、右两舷重量平衡,且尽可能降低重心。 g)回旋运动的机械(泵、风机等),其驱动轴应沿船舶纵向布置,以防止船舶横摇时因回转效应造成设备轴承损坏。 h) 船体结构图中的强肋骨、支柱、船体连带的舱柜(包括机舱双层底舱)的位置及双层底顶板、机舱各层甲板的高度、机舱开口、甲板围板、甲板纵骨、隔层等的尺寸必须和船体总图中一致。并且要进行充分检查有无布置上不合理的地方。 i) 详细设计的机舱布置图应能表明机舱内主、辅机电设备布置的全貌,以作为送审图和轮机其它部分图纸生产设计的依据。 3 机舱布置内容要点 3.1 主机的布置要点 3.1.1 主机自由端(底层)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布置主机自身的管路及冷却海水泵,压载泵等泵组和海水总管、舱底压载等管系。 3.1.2.主机纵向定位时应保证主机油底壳出油口位于相邻两档肋板之间;主机基座安装螺栓孔与船体基座实肋板尽量避免相碰。 3.1.3.主机纵向定位时应考虑机舱平台开口的位置,平台开口的前后端应尽可能位于强肋位,主机(包括路台)应完全位于开口当中。 3.1. 4.主机布置位置应考虑主机吊装进舱的可能性,应协调其吊装开口尺寸以及起吊设备的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