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的台前幕后

1971年4月7日,中美两国互不往来22年之后,我国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这是打开中美交往大门的一次历史性事件,促进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进程。这段历史在世界外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至今人们谈起来,还是津津有味,认为这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根据形势的变化发展,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正确做出决断,在外交上出奇制胜的一个范例。

历史背景

“乒乓外交”发生在1971年是有其独特而复杂的历史背景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遏制政策,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长期推行的扩张政策多方受挫,特别是陷入越战泥潭,实力受到削弱,霸权地位受到挑战。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设想通过改变早已行不通的敌视中国政策,施展“均势外交”,增加美国同其主要对手苏联讨价还价的资本,使美国在美苏争霸的新格局中得到地缘政治的战略优势。

从中国方面来说,中美之间长达22年的隔绝并不是中国造成的,也不符合中国的愿望。美国政府意欲改变对华政策,中国政府当然会根据新情况作出响应,况且当时中国正面临苏联大兵压境的军事威胁,如能缓和对美关系,也会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安全。

在上述情况下,两国之间开始了试探改善关系的步骤。从1969年到1971年初,美国政府作出了一系列松动两国关系的姿态。中国领导人注意到了美方伸出的触角,并作出了反应。毛主席于1970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美国友好人士斯诺,并在12月18日与斯诺交谈时明确提到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可能。他还在另外的场合说:“外交部研究一下,美国左、中、右都让来。”这实际上是对中美官方和民间人员交往的一条原则性指示。1971年2月,尼克松在国会作报告时破例改变了长期以来称中国为“共产党中国”的做法,称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到中国旅行的一切限制。正在此时,第31届世乒赛即将在日本名古屋举行,而在此之前中美乒乓球运动员的接触已具备了良好基础。可以说,“乒乓外交”的出现,既有其顺应形势发展的必然性,又有双方当事人(领导人和运动员)相互作出反应的偶然性,两者的巧妙结合终于打破了中美之间几十年互不交往的坚冰。

名古屋世乒赛

1971年1月下旬,日本乒乓球协会会长后藤钾二访华,他是为邀请中国参加在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而来的。中国已因“文革”没有参加上两届世乒赛了。这时中国领导人也正在考虑是否参加的问题。周总理态度一直是积极的。在“文革”期间,周总理始终认为运动员应继续进行体育运动和工作。70年代初,当时“极左”的影响还未消除,中方有关人员在同后藤钾二会谈时,提出了过高的政治条件,会谈陷入僵局。周总理得知后,批评他们“太左”了。他指示,对朋友不要过分要求。周总理的明确态度,使大家豁然开朗,问题迎刃而解。1971年2月1日,中日双方达成了中国乒乓球队赴日参赛的协议。

周总理预计到我球队此次出征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他专门嘱咐代表团领导:“在复杂的情况下,遇事要十分慎重,要多与党委同志们研究。”总理也考虑到了我国与美国的关系问题,他交代:“作为一个团体,我们总是要和他们接触的。如果美国队对我友好,并提出要求,也可考虑请他们来比赛。”由此可见周总理那时的态度已有明确的倾向性,不但想到中美队员会进行接触,而且谈到请美国队访华。

历史性的决定

1971年3月21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一行60余人抵达名古屋。果不出周总理所料,从一开始中国队领导及队员就多次与美国队相遇,相互还进行了简短交谈。

3月27日晚在开幕前的招待会上,两国乒乓运动员就不期而遇,中国代表团向国内打电话汇报时说:“美国队的人和我们接近,说了很多话。”

3月30日,团长赵正洪在国际乒联大会会议休息时遇见了美国代表团团长斯廷霍文,斯说,美已取消禁止访华的旅行限制,“如果美国选手去一次中国,一定能学到许多有用的技术”。据此,中国代表团于当晚又向国内汇报。这一情况引起了毛主席的重视,他当即指示:代表团一天向国内汇报三次情况不够,要增加到五次。

4月1日,中国男队获团体冠军后,在观光游览时又遇到美国队员,美国队员说,听说你们已邀请了英格兰、加拿大球队访华,“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啊?”赵正洪根据国内发去的指示答道,会有机会的,你们会到中国的。

4月4日,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美国队员格伦•科恩,一位披着长发、穿着喇叭裤的标准嬉皮士,竟在无意中坐上了中国队的大轿车,他的出现使中国队员暗暗吃惊,一时无人与他搭话。坐在车后的庄则栋为了打破这种尴尬局面,走上前通过翻译与科恩交谈起来,对科恩上车表示欢迎,还送给他一幅绣有黄山风景的织锦作为纪念。科恩当时找不出

东西回送,第二天给了庄一件印有英文字的红白蓝三色T恤衫。这件事成了记者们追逐报道的新闻,引起很大轰动。

经过以上多次接触,到这个时候,我国邀请不邀请美国队访华,已成为一个各方瞩目、需要我作出明确答复的问题了。

几天来,上自毛泽东、周恩来,下至外交部和体委都在思考这一问题。中美敌对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隔绝到交往,需有一个调整的过程。同时,我国自1960年以来,确定了一条指导原则,即双方必须先解决台湾问题,在此之前,不再与美方谈任何次要问题,包括人员交往。在上述情况下,虽也有人提到可以邀请的设想,但多数不赞成,最后的上呈报告认为时机不成熟。

报告到了周总理那里,他连夜召集外交部、体委有关同志讨论,根据会议研究结果,周总理在报告上批了“拟同意”,同时又加注:“可留下他们的通信地址。”总理在这里采取了灵活的态度。由于事关重大,且时间紧迫,他迅即把文件送给了毛主席。这时已是4月4日,离世乒赛闭幕只有三天了。

出乎意外的是,报告到了毛主席那里,他没有就批,而是压了两天。毛主席是在反复地考虑这一问题。请不请关系到我国对美政策,乃至整个外交战略的全局。直到4月6日,毛主席才在文件上划了圈,同意报上来的不邀请的意见。这时离世乒赛闭幕只剩一天了。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为止。毛主席虽已批了文件,问题却没有放下;他还在不断地考虑着。到了4月6日深夜,他已服了安眠药,准备睡觉,突然他交代身边工作人员立即通知外交部:邀请美国代表团访华。经过深思熟虑,毛主席改变了原来的主意,最后作出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性决定。

周总理获知了毛主席的决定,十分欣喜。4月7日上午,也即世乒赛闭幕当天,总理紧急布置,立即给前方发去指示:“考虑到该队多次提出要求,表现热情友好,现决定同意美国乒乓球队包括负责人在内来我国访问。”

中国代表团立即派副团长宋中向美国代表团发出访华邀请。当美方副团长哈里森收到邀请时,他又惊又喜,情绪激动地向宋中说,“我和美国队都愿意为改进美中关系和发展美中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努力。美国队以自己能成为第一批进入中国的美国访问者而感到荣幸。”但他们有些人内心总惴惴不安,一是对中国有误解,不知此行有无危险;二是在公开比赛时会不会败得很惨,在中国人面前出丑。最后,除了两名队员外,其余15人,外加4名记者都实现了访华的愿望。

别开生面的接见

从4月7日发出邀请,到4月10日美方人员入境,只有几天时间,周总理为完成这次特殊的接待任务,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具体部署。

在代表团访华的各项活动中,周总理的接见无疑是最重要的。由于这次我方同时邀请了加拿大、英格兰、哥伦比亚、尼日利亚和美国五个代表团,总理的接见也要五个代表团一起进行。这五个国家的代表团,都是平等的,突出哪一个都不行。为了与美国代表团谈话方便,最好自然是让他们坐在客座的首位。但美代表团是我方最后才邀请的,这样安排显然不合适。当然,如把他们摆在最后,就没法进行单独谈话,也不合适。常规的办法不行了,必须要有新的突破。接待的同志们进行了研究,一时也想不出好的主意,最后,还是周总理想出一个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周总理设想的是一个又分又合的办法,把所有的座位摆成一个大椭圆形,把它分成五段,每两段之间留出空档,让五个代表团各坐一段;再在每段客位的一头隔一茶几,摆一主位,给周总理和我方陪见人坐。接见时,周总理先坐在第一段的主座上,主要与坐在这一段的代表团交谈。然后他依次与下一段的我方陪见人换位子,坐到那段主位上,与坐在那段的代表团交谈。代表团次序按国家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先后排列,加拿大在第一,美国在第五。

周总理办事历来既高屋建瓴,又细致入微。他设想的这一接见安排,再一次体现了这一点。

周总理接见定在4月14日下午二时半,地点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

接见开始,周总理先与前四个代表团一一进行了交谈,最后来到了美国代表团的那一段。坐下后,他先引用孔子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欢迎之意,并请他们回去后把中国人民的致意转达给美国人民。他说:“中美两国人民来往,过去是很频繁的,以后中断了很长一个时期。你们这次作为应邀来访的第一个美国代表团,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大多数人民的赞成和支持。”接着,总理反问美国人员,“你们同意我这个意见吗?”美国队初次来华,开始不免有点拘谨,听了总理这番话,顿时活跃起来,报以热烈掌声。斯廷霍文团长马上说:“我们也希望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对此周总理肯定地说:“可以去。”

在谈话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还是那位出了名的科恩,他事前就向同伴们扬言要问周总理对美国嬉皮士的看法,经劝告,本已打消,但在活跃的会场气氛下,他终于按捺不住了。当周总理询问到团员们来华后生活过得怎样时,科恩一下站起来说,“我想知道您是怎么看待今天在美国青年中广泛流行的嬉皮士的?”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完全出乎周总理的意料,但他凭着自己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理论修养,即席作了深入浅出和富有哲理的回答。周总理谦虚地表示只能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他说,“可能现在世界青年对现状

有点不满,想寻求真理。青年思想波动时会表现为各种形式,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表现形式不一定都是成熟了的或固定了的。因为寻求真理总是要通过实践来证明其正确与否,这在青年时代应该是允许的。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懂得年轻人的这种心理……”他继续说:“按照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来看,最后总要认识出一个普遍真理……我们赞成任何青年都有这种探求要求,这是好事。但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最终总是找到大多数人的共同性……如果自己通过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就应该改。正确的坚持,错误的改正,这是我们的认识……”

这一席富有睿智的谈话,一下子把美国人民与中国人民的感情距离拉近了,周总理这种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的作风更使听者为之感动。消息传到美国,科恩的母亲还通过国际送花会,将一束深红色的玫瑰花寄到了北京,送给周恩来表示感谢。

美国队在中国期间与中国运动员共进行了两场友谊比赛。中国球员虽技艺高于美国队员,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洋溢赛场,美国球员毫无窘迫感觉。

1971年4月17日,美国乒乓球队满载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离开了中国。

小球转动大球

“乒赛”这一幕结束了,但它留下的政治影响却向太平洋两岸散播开来,为中美人民的交往和中美两国的外交突破敲开了大门。1971年4月21日,周总理借“乒乓外交”刮起的春风,通过巴基斯坦渠道向美国白宫传去口信,提出中方愿在北京接待美国总统特使或总统本人,以讨论解决美国从台湾撤军这个根本问题。随后双方又进行了几次传话,终于实现了当年7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的秘密访华之行,为尼克松总统1972年2月访华打下了基础。

5月30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高度评价“乒乓外交”时说,4月7日,毛主席把乒乓球一弹过去,“就转动了世界,小球转动了大球,震动世界嘛!”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与尼克松会面谈及中美关系的历程。毛主席说,“过去22年总是谈不拢……所以就打乒乓球”。他把“乒乓外交”看作是打开中美关系的一次创举,是中方采取的一次推动历史进程的重大举措。

我国乒乓球起源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8508012.html, 我国乒乓球起源与发展 作者:顾楠 来源:《商情》2020年第25期 众人皆知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但乒乓球是英国人发明的,那为什么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呢? 1、建国初期取得成绩并确定国家地位 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我国参加了三次奥运会,但未曾获得过一枚奖牌。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大力号召人们群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运动也在此号召下得到大力的推广。1959年,我国被邀请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当时中国还较为落后的情况下,中国 选手容国团不辱使命夺得冠军,这是中国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此消息传回国内后,振奋人心,乒乓球运动也因此在我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与此同时,也让外国人对中国有所了解。 2、乒乓球与我国文化 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一项运动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石,乒乓球自传入中国后,就如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进行着乒乓球中国化的改进。其乒乓球技术改进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1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选手握拍方式和站位的中国化,握拍为中国式直板握拍方法,即放在球拍背后的三个手指呈半弧型,其更加有利于手腕的灵活运用;而站位更加靠近球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近台快攻打法。2是乒乓球拍性能运用的中国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拍正胶海绵拍使用与近台快攻打法形成,这种打法区别于日本的中远台长抽进攻,形成了我国的特色,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容国团夺冠);另一方面是直拍反胶海绵拍使用与近台快攻打法形成,这种打法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世界冠军,郗恩庭和郭跃华就是其中的代表;还有就是不同性能球拍与多种技术打法的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削攻结合打法的张燮林和进攻打法的邓亚萍。3是以进攻技术为主技术打法的中国化,其主要体现在前两者中国化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近台快攻技术体系,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再有就是中国乒乓球技术优势的获得和保持,不仅是技术自身发展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中国训练竞赛制度管理的作用。,其具有微观社会运行机制的特征,表现为1是专家制定技术政策;2是把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同国家利益相结合;3是通过制定奖罚机制来保证技术的发展动力。这些技术政策都为中国乒乓球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除此之外,我国的“乒乓外交”也体现了乒乓球队继承了中国礼仪之邦的热情好客。在精神面貌上,乒乓球队队员荣国团曾说过“人生能有几回博,现在不博何时博”、庄则栋也说过“一球不争何以征服天下”,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我国文化与乒乓球的结合表现,我国乒乓球与我国的文化密不可分,所以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

论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

论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 中美建交心路历程 作者:于世翔学号:114309134 系别:教育与人文科学系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 1979年1月1日,这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3年来,在几代中国领导人、七任美国总统和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3年前,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由此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和美国政府作出的这一决定超越了双方在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上的深刻差异,跨越了似乎难以逾越的鸿沟。 回忆起中美建交的历程,颇富有些传奇色彩。1971年周恩来总理于4月14日在北京亲自会见了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和随行记者,对他们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的访华,重新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开端,因而被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纪元。33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美关系走过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不平凡历程。中美关系如今今非昔比,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富生机的双边关系之一。 中美关系33年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启示和丰富经验。第一,中美都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第二,中美虽然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同,但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是伙伴,不是对手,更不应是敌人。归根结底,只要双方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建设性合作的大方向,致力于加强对话、交流与合作,切实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妥善处理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台湾、西藏、人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就一定能持续向前发展,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发展是中美关系永恒的主题,确保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根本利益所在。中方愿与美方共同努力,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遵循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保持和加强高层和各级别交往,加强磋商和对话机制,增进战略互信,进一步扩大务实合作,不断开拓新的合作增长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双方只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牢牢把握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大方向,就能走出一条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道路,迎来两国关系下一个33年新的辉煌。 中美之间的贸易竞争 中美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高速发展,优势互补明显,贸易结构日趋多元化。贸易的飞速增长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惠,给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贸易摩擦也在增加。2001年底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以来,中美贸易摩

中美乒乓外交

中美乒乓外交 1971年毛泽东利用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在日本的民间交往,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巧妙地打破中美之间关系的僵局,正式揭开两国改善关系的序幕,促使实现尼克松访华乃至中美建交。这一事件,和它所包含的灵巧微妙的外交技巧,被官方史家戏剧性夸饰为艺术地表明了中国领导人改变自己的国际战略意图,誉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 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感到结束越南战争、脱离泥潭必须借助中国的默契和配合;中苏因珍宝岛事件关系进一步趋于紧张,苏联在边界线陈兵百万,中方试图确立以遏制前苏联为目标的多极均势外交。中美两国同时产生了接近的要求,美国同年7月宣布放宽对中国人入境签证和贸易的限制,10月通知中国停止派驱逐舰到台湾海峡巡逻,并托巴基斯坦、罗马尼亚总统带话,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希望与中国对话。1970年1月20日中美恢复华沙大使级谈判。3月发生美军入侵柬埔寨的事件,中美联系中断到美军撤出后又才恢复。11月毛泽东接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请他转告尼克松,欢迎他访华。双方都在积极探索接近的渠道。 1971年4月,中国乒乓球队恢复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日本名古屋)。在两国运动员、官员的私下接触中,美国方面频频表示访华意愿。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官员反复向国内请示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4月4日,美国第三号乒乓球员科恩幸运地与中

国球员梁戈亮练了10多分钟球后,无意中搭上中国球员的交通车,庄则栋主动赠送一幅绣有黄山风景图的杭州织锦给科恩,并合影留念;科恩后来回送庄则栋一件带有和平标志的运动衫。这一戏剧性事件被新闻媒体广为报道。毛`泽`东直到美国队即将离日的最后一天(4月7日)才决定同意邀请其访华,实现了中美两国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民间交往,“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15人、4名记者,4月10日至17日访问北京、上海、广州,受到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接见。尼克松总统随即表声明,宣布了向中国人发放访美签证等五个改善中美关系的新步骤。由于这一事件传达了两国领导人之间战略决策的重要信息,经过当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准备,尼克松于1972年2月访华,并达成了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文件《上海公报》。[注] 此前此后还邀请了澳大利亚、加拿大、哥伦比亚、英格兰、尼日利亚乒乓球队访华,中国乒乓球队出访尼泊尔、锡兰、埃及、尼日利亚、南斯拉夫、苏联、意大利、法国、瑞典、加拿大、智利、美国,举办了几次亚非拉乒乓球邀请赛。这些外交步骤,同时对中国打破文革形成的对外隔绝,树立正面的国际形象也有积极影响。

亲历者忆中美建交曲折历程

中美“乒乓外交”的见证人来了,两国的年轻一代乒乓球小选手来了,中美两国的政府高官也来了。梁戈亮,这位曾经的乒乓球世界冠军,不仅见证了中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更见证了“乒乓外交”以小小银球推动地球转动的全过程。他在这场友谊赛后感慨万千:“三十多年前,…乒乓外交?的比赛我们中美还没建交,两国人民的友谊当时体现,就从乒乓球开始的。经过三十年以后再重逢,两国的情况、两国运动员的情况都大不一样了。通过交流和互相的促进,消除了很多隔阂。我们国家也富强了,科技也进步了,向世界也学了很多东西,包括向美国也学了很多东西。通过今天的比赛,进一步重温友谊,我们觉得非常高兴。” 美国老运动员朱迪·霍夫洛斯特也是当年中美乒乓外交的参与者,37年前随美国队访华时,年仅15岁的霍夫罗斯特还打不上主力。朱迪坦言那时根本不知道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重要意义”,只是觉得中国人民非常友好。如今,朱迪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她的感觉里,中美两国的共同点越来越多:“第一次来中国,记者们采访我们的时候都很安静,而且站在比较远的地方,我看不出有媒体之间的竞争,这次来,我发现有一大群记者围着我,把话筒伸到我的面前,甚至碰到了我的脸。人们是如此的激动,这倒让我感觉到是在美国。” 当天的友谊赛,让人们激动不已的并不是最后的比分,而是在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大家似乎又看到了当年“乒乓外交”那历史性的一刻。 背景链接:“乒乓外交”是当代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1971年4月10日至17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这次访华,重新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因而也被称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虽然打开了中美封闭了20多年的交往大门,两国之间的外交温度也在1972年变得温暖起来,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是在这一年的2月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2月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尼克松此次访华被称为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可是中美却未能很快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直到6年多以后的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才正式建交。那么为什么中美的建交历程如此漫长?在两国关系不断升温的温暖氛围下,建交谈判又遇到了怎样的难题呢?在中美建交谈判中,曾经担任邓小平外事翻译的施燕华女士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尼克松当时是打开了关系,但是很可惜,水门事件弄得他焦头烂额,他后来就面临弹劾的危险,他自己辞职了。因为实际上,尼克松是希望在他的任期内干完这件事情,这样他在历史上也能够留下一个名声,是他同中国建交了。因为他不是第二任了嘛,结果第二任没干,没怎么干就下来了。所以就不可能。” 一直渴望达成中美建交的尼克松总统因为“水门事件”丑闻迅速走到了他政治生涯的终点,导致中美建交的进程被延搁,而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也十分严峻,因此两国的建交谈判一拖再拖。 “水门事件”之后,美国副总统福特未经选举程序直接登上总统宝座。

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体育与国际关系 国贸1101 陈琳文学号:2011110338 体育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与和平、休战联系在一起的。顾拜旦曾在《体育颂》中歌颂道:“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 在现代国家关系中,体育交流因其灵活性而发挥独特的作用。运动员被称为“微笑的大使”、“穿运动衣的外交家”,起到了“外交先行官”的作用,为国家政治和外交活动牵线搭桥,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政府为了实现国家政治或外交目,或促进国家间关系所进行的对外体育交往和交流被称为体育外交,它是总体外交的一部分,在范畴上属于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在中国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新中国的对外体育交往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开始了,而且一开始就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展开的。建国初期全国的体育工作是以团中央为主管领导,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具体操作;1952年11月成立专门的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央体委),1954年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体委);1998年3月更名为国家体育总局。作为国务院的一个部门,对内负责领导全国的体育活动,对外负责参与国际体育赛事和其它对外体育交往。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因而独特的体育外交自言也会在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关于体育在外交和国际关系上的巨大作用,在七十年代初“乒乓外交”这一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过十多年的越战,耗费了至少二千五百亿美元军费,与苏联比较起来,美国的国际地位也相对下降,客观上美国需要寻求抗衡苏联的力量。而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使得其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成为美国争取结盟的对象。 另一方面,北京政府也希望恢复对美外交,以求提高国际政治形象及争取联合国内的席位。但多年的政治意识形态的隔膜,使得两国缺乏一个合理的契机。后来基辛格也说“尼克松总统入主白宫后,非常关心中国的发展,但却苦于找不到打通两国关系的渠道,无法跟中国联系”。 事件起于1971年3-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开赛前夕,周恩来召集有关人士开会时要求这次参赛“接触许多国家的代表队”,“我们也可以请他们来比赛”。同时他要在座的人“动动脑筋”。比赛开始第一天,中国队乘巴士从体育馆返回宾馆时,美国运动员科恩上来搭便车。汽车到宾馆约需15分钟,而前10分钟大家都没有什么交流。后来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暄,并送他一块中国印有黄山图案的杭州织锦留作纪念。当时在车上科恩想回赠点什么,但在包里只找到一把梳子。他说“我想送给你点什么,但我总不能送你梳子吧”。下车时科恩手持织锦的情景被在场记者抓拍,成为爆

“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

“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 今年正值“乒乓外交”40周年,作为全程参与见证的亲历者,张燮林谈起这段历史仍记忆犹新,感触颇深。“乒乓外交”,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在中美建交中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最有影响力的事件,正如有人所评价的:“在世界体育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单项体育运动,能像‘乒乓外交’那样,引起世界外交格局的重大改变。” 赴日参加世乒赛,“准备死几个人” 国际乒联决定第31届世乒赛于1971年3月28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但距离报名截止日期还差10天之时,中国方面仍没有动静,中国队的缺席似乎已成定局。 日本乒乓球协会会长后藤钾二来北京邀请我们去参加,他是名古屋爱知大学的校长,很有声望的一个人。他说,中国队是以前的世界冠军,比赛到了他们家门口,中国队不来参加,很遗憾。 此时中国正在搞“文化大革命”,全国一片混乱,在外交方面,与中国建交或半建交的40多个国家中有近30个国家与我国发生了外交纠纷。那时体育战线的主要任务是批判

“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体育路线”,一般人也不敢擅自主张进行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 当时正值众所周知的“文化大革命”,我们已经有两届世乒赛没参加了。到底去还是不去?我们发扬民主讨论。一部分队员、造反派、体校的学生思想偏左,不赞成去,说体育是为了人民的健康,不搞锦标不搞竞技,那时有“锦标主义”这种提法。现在回过头来看,他们也是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说的,没有什么恶意,只是觉得体育是群众活动的事情。而像我、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等一批人基本都同意去参加。最后两种意见汇总,报到了总理那边,后来报到毛主席那儿。我还记得毛主席当时的批示是:“我队应去,准备死几个人,不死更好,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文革”时期训练比较少,六十年代末训练基本停顿,主要是下基层打表演,在群众中推广乒乓球运动。不过这也算是能起到训练的效果了。因为缺少对外交流,国际上对手的信息就基本没有了,我们在1970年开始训练,各方面走向正规,赴日前已经去欧洲参加过比赛了,走之前那段时间就加强了训练,开始为四月份在日本的比赛做准备。 有个细节我印象深刻:等到决定要参加比赛,就要球衣啊,我们的球衣质量非常不好,那时候都要穿红的,运动服是全红的,但红色染料不合格,打完球后出了汗,往面包车上的椅子一靠,就是两道红杠杠,椅子都染红了。这样的形

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 指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事件。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毛泽东策划乒乓外交始末 前言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要求原本被拒绝,为何突然有了转机? 《改变世界的日子》一书通过孔东梅和毛泽东表侄孙女、中国第一位女性副外长王海容的回忆,描述了伟人的心灵世界、卓绝风采和30年前幕后的改变世界的中国外交故事。 要求访华 《改变世界的日子》 1971年3月21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抵达日本名古屋,准备参加于28日开始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在日本,美国队提出访华要求。消息传回北京,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上交总理,认为目前邀请美国队的机会尚不成熟。4月4日,总理在报告上面批注“拟同意”后呈报外公。 4月6日,外公圈阅报告,退外交部办理。美国乒乓球队无缘来华似成定局。因为4月7日世乒赛就闭幕了,各国代表团将陆续回国。 发生转机 然而,已成定局的事情,转瞬间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事情的起因,源于4月4日中美两国乒乓球手的一次偶遇:美国队员科恩在体育馆训练了太久,就快到比赛的时间了,她看到了外面还有一辆车,就上了车,但一上车却发现登上了中国队的车。当时中国队员庄则栋主动上前致意并赠送礼品……我从外公的护士长吴旭君阿姨那里得知,当她为外公念《参考消息》有关此事的报导时,老人眼睛一亮,不但让她把这则花絮再念一遍,还说了一句: “这个庄则栋,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海容也知道外公这句话。虽然,庄则栋后来一直在干他的老本行体育,并未涉足外交,但是,这位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对于中美接触所做的贡献,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几则外电 连续几天的几则外电,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美乒乓球队员接触后给外界带来的巨大震动,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外公会突然转而做出邀请美国队访华的决定: 第一则: 共同社消息《以庄则栋为中心,形成了“友好之环”》 科恩向结束了比赛的庄则栋打招呼,把他带到记者接见室,握着他的手说:“真多谢你了!”作为回礼,他拿出一件睡衣,旁边陪的一个中国代表团官员,拉了拉庄的袖子,但是,庄则栋却没有理会,微笑地接受了他的礼物说:“美中虽然没有外交关系,但我很愿意加深个人之间的友好。” 和庄则栋分手以后,科恩说:“中国人是好人,我也想到中国去看看,但是人家没有邀请,大概去不了吧!” 第二则: 共同社报道《“一起乘车吧”――世乒赛上的“美中友好”》 上午10点左右,在体育馆附近体育会馆前结束了练习的中国选手正要上车,这时候,穿着印有“USA”字样运动服的科恩,正急急忙忙经过汽车旁边步行到体育馆去。中国选手看见了他,就打着手势对他说:“要是去体育馆就坐车去吧!” 对于这种出乎意料的邀请,科恩开始有些诧异,但后来却被面带微笑招手示意的中国选手吸引过去,上了汽车,向距那里数百米左右的比赛地点爱知县体育馆驰去。 到了体育馆之后,穿着流行服装的科恩和穿着鲜红色运动服的中国选手在大门前面一起拍照留念。因门票卖光而进不去体育馆的观众,见到这种情景,都热烈地欢呼、鼓掌。 外公改变决策 为了探究外公在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问题上的转变过程,2005年年底外公诞辰112周年之际,我专门请教了他的护士长吴旭君。她同我谈起那天的情况: 4月6日晚上,外公提前吃了安眠药,打算睡觉。11时多,吴旭君陪同他吃晚饭。

乒乓变奏曲

《乒乓变奏曲》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聆听《乒乓球变奏曲》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乒乓变奏曲》,初步了解“变奏曲”这一音乐体裁。 2、学生能够哼唱音乐主题旋律,感受打乒乓球时愉快的心情,从而深刻体 会到了乒乓的快乐。 3、通过对变奏曲的学习与聆听,尝试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 主题旋律进行变化。 教学重点:了解变奏曲的体裁以及音乐变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的主题旋律进行创编。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 老师引领学生随《哦,十分钟》表演律动。 师: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同学们结束了高兴快乐的课间十分钟,走进了愉快的音乐四十分钟。现在让我们互相问声好吧! 二、导入 1、谈话 师:去年奥运会,各国的运动健儿都聚集在北京,展开激烈的比赛。想必在暑假间同学们一定也不会错过这次体育盛会。请你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奥运会中的哪个比赛项目? (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师:是的,我国的运动健儿们用他们顽强拼搏团结友爱的精神为国家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向他们学习,争取成为一名国家的栋梁之才 2、听辨音乐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面出现的是几幅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请大家听音乐,它表现得是哪一项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辨表现的是打乒乓球的场景) 师: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就能从音乐中听出这是表现乒乓球的形象。你们平时都喜欢打乒乓球吗? 生答。 3、在音乐中律动 师:再来欣赏一遍音乐,就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跟着音乐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进行律动吧!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模仿打乒乓球动作进行表演。) 师:“打球”的感觉怎么样? 生:开心愉快等。 三、听辨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主题旋律 1、乒乓球传友谊 师:大家都知道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乒乓健儿们为我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它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还能够在国际外交中发挥作用呢!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乒乓外交”的故事。 故事起源于1971年3-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当比赛开始第一天,中国队乘巴士从住地去体育馆时,美国运动员科恩上来搭车,

我谈中美关系

我谈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因为两个国家在世界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强大,美国已经不能忽视中国在世界之林中的作用,所以两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摩擦和冲突也就不断的产生,历史遗留的问题不断被激化…… 就中美关系,我想从他的过去、现在,还有未来三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就是过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始终不承认中国政府,而且频繁给台湾销售武器,给大陆压力。但随着中国的发展,两级世界的结束及多极化世界的的到来,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美国也面临着新的世界问题。 从乒乓外交到基辛格的卓越贡献,到尼可松访华,以及联合公报的出台,从报道上说:中美建立和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将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将顺应时代潮流,这样不仅会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会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但我个人认为:中美在过去的30年里,能够摒弃前嫌,正常的交往,只是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影响到美国对世界的利益,考虑到中国的不断强大,经济的封锁,政治的诋毁,已经不能阻挡一个大国的崛起,所以美国选择对中国发展外交关系,其实这些都只是美国的暂缓之计,在未来的发展中就注定:摩擦、矛盾会经常发生。 就现在而言:坠机事件,轰炸使馆,伊拉克战争等的发生是中

美关系经历了许多波折,时而出现矛盾,我个人认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美之间的摩擦虽然不断升级,但就国际形势而言,两国都有各自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尽管不和谐的因素依然存在,这都是中美在建交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是不会消失的问题,毕竟让有过过节的人,成为朋友,彼此都留有一份芥蒂,所以中美关系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必将时而分,时而合…… 就将来而言: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恐怖主义的造访,新的世界秩序的形成,中国在世界的崛起。我个人认为: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美关系并不能上升为两国的中心问题,恐怖主义的造访,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中美两国将在维护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共同反对恐怖主义,应对金融危机,但两国就敏锐问题应不会作出最终的决定,在以后的发展中两国合作是在所难免的,但分歧时不断的,就目前的形式下,合作是第一要务,分歧暂且放到以后的有待解决的问题中,就各国的全球利益最大化而前进…… 总之,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

中美关系论文

美关系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 导语: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 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

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 中美关系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当今世界各国都处于积极的发展之中,美国和中国分别作为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对于世界经济的跃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中美两国的关系对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中美关系的发展史犹如一面镜子,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百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 20世纪上半叶, 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开始,中国人民饱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欺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成功合作,在历史上第一次表明中美关系对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具有重大作用。 抗战胜利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新中国诞生后的20多年里,美国坚持其与中国为敌的遏制政策,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支持台湾当局窃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50年代,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中国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 -----小球带动大球的40年 四十年前的一场为期一周的乒乓球表演赛打破了中美之间的坚冰,实现了世界外交史上的一次突破。从此,“小球推动地球”、“乒乓外交”被记入史册。如今,一个国际组织正酝酿另一场乒乓外交,希望推动一些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60年代后期起,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的中美两国开始为改善和缓和关系而进行试探和秘密接触。经毛泽东主席批准,1971年4月6日,正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乒乓球队,向美国乒乓球队发出访华邀请。 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

持。”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 毛泽东在打乒乓球中 ,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走向了正常化的道路。 在周恩来总理讲话几小时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了一系列对华开禁措施。作为回报,美国乒乓球队邀请中国乒乓球队访问美国,这个邀请立即被接受。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首先抵达底特律。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我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

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

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 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外交特征:屈辱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 外交特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成就: 新中国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或者: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 (1)新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2)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针对国际形势变化,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外交成就取得的意义? 1、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2)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3)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结规律 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变化为例,概括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家制定或者调整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谈谈对国家外交的认识? 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1)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否独立);(2)综合国力的强弱。(3)国家利益(国内建设的需要)(4)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地位。

根本出发点:维护国家利益。 对国家外交的认识:(1)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总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加以调整(2)国际外交是以实力为后盾,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根本。(3)外交政策因势利导,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认识:(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国家爱更快更好的发展。(2)只有维护国家独立,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全。(3)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中美文化交流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我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 在第31届乒乓球赛举行期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曾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表示,在比赛结束之后,希望到中国访问。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毛泽东主席断然作出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4月10日,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团长和运动员科恩、雷塞克等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对访问作了具体安排,指出这次访问对于打开中美关系的局面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 4月14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比赛。美国朋友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等地。同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就改善、松动两国关系采取一系列措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2。肯德基1930成立公司,时隔22年后开始特许经营,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 麦当劳1954年成立公司,时隔7年后开始特许经营,1990年,麦当劳在深圳开设第一家餐厅 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在北京前门开设了中国的第一家西式快餐连锁餐厅 1989年12月8日.上海肯德基第一家餐厅:东风店隆重开业 纽约最早的唐人街是1890年形成的。1848年,两男一女共3位台山人乘坐“流浪之鹰”号帆船到达美国,这是最早移民美国的中国人。到1851年,移入美国西海岸的五邑人已达2.5万人,以后逐年增加。这些先侨们在矿场、农场、雪茄厂、木材厂做美国白人不肯做的工作。1880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白人大批失业,而中国人却有工开。于是,白人嫉恨中国人,无端地指责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由此,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排华法案》,被排挤和受迫害的中国人向美国东海岸迁移。首先进入纽约的华人在曼哈顿下城东南区的勿街(Mottstreet,意译丛林街)、柏克街(Parkstreet,意译公园街)落脚,随着人口的逐步增加,1890年唐人街形成。唐人街的英文名称是Chinatown,意译中国城。 经营 纽约唐人街的居民以华人为主,华人的商业活动也集中于此。住在唐人街,就像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等其他华人小城一样。通用的语言主要是国语,也有各地方言。中餐为主食,许多街口有中文报摊。开车可以听到中文广播,晚间看的电视是中文电视。在美国,只有唐人街有这样的条件和氛围。 其特点是在这个区域的居民几乎全是中国人。同时,中国人也在此从事商业活动,主要是开商店、饭店和礼品店。居民的来源地主要是广东和香港,主要的语言为粤语。

浅析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历程

浅析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历程 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史中笔墨最多最浓重的内容。敌对、冲突、矛盾、缓和、发展……所有形容外交关系的词语都在这里被一一体现。 中国,美国,两个同样地域辽阔的国家,一个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个却高喊资产阶级民主与自由;一个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却要充当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这样的两个国家,能不能由敌我矛盾走向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呢? 中国,美国,类似两个小孩,一路吵吵闹闹,时好时坏,亲密起来无话不说,翻脸之后明争暗斗。中美关系一路跌跌撞撞,起起伏伏,却一直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进而不退。 1971年,中美双方通过“乒乓外交”,以“小球”带动“大球”,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开始实质意义上的双边关系。1986年11月,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中国青岛,中美双边关系由政治、经济领域向军事领域延伸。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2009年美国信任总统奥巴马上任不久,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以密切同中国的联系。此举本外界普遍认为是中美关系新发展阶段到来的前奏。 从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历程来看,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双方的合作还会更加密切。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会不可避免的被美方认为侵害美国利益或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最大威胁。这显然与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有直接关系。 美国是全球霸主这一现状,是美国制定自己全球霸权战略政策的基点。撇开别的不说,就以我们大家熟知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南联盟大使馆事件”,还有近期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为例,我们就会知道什么叫气焰嚣张,什么叫霸权主义! 美国是个喜欢有对手的国家。因而中国的崛起,让多年没有对手的“山姆大叔”很不习惯。毕竟欧盟、日本虽然很强,但是美国对他们还是自己感觉可以控制的,至少美国自己认为还是可以琢磨透他们的意图的。可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却不是这样的,尽管她的实力还远不如欧盟和日本,但她的很多举动确实有些让美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在世界格局不断变化发展之下,美国逐渐把中国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时不时制约,施压,以取得制衡。 但是,有一点美国心里很清楚:虽然很多事务上美国和中国有密切的合作,但更多重大事务的决策上中国绝不会按美国的意图走,即使华盛顿向北京施加很大的压力,特别是涉及到国家根本利益时。这一切让习惯了“我是老大,听我的”的美国很不适应,却也有些奈何不得。毕竟美国自己明白,中国这个东方的“庞然大物”不是自己能一口气吃得消的。这也就决定了美国对中国的防范的必然性。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以后的一个时期里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将更加凸显。美国对中国是“既爱又恨”,这似乎听起来很矛盾,可如果你仔细的研究一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后,就不会再感到惊讶了。事实上,美国对华的大政策没变,可中国却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变得日益强大了,而中国的强大无论以何种方式展现出来,都会不可避免的“侵害”美国利益。但另一个方面,美国和中国的依存度,以及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让美国不敢采取过于激烈的措施。由于这种“萝卜加大棒”的情况的存在,在暂时的时期内萝卜被时局推到最前沿,但也应注意的是大棒也在悄然的逐渐强硬起来。这一切决定了中美关系必须在前进与曲折的二重奏里前行。 然而,中美关系在建交后的三十年里,得到的发展有目共睹。而在奥巴马继任后,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打背景下,双方关系被历史性、第一次推上历史的前台。可以说中美关系的走向牵动着全球的神经,在国际政治这个诡计多变的环境中,这一问题更显的扑朔迷离。也正是如此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可谓人言言殊。我认为中美关系在历经三十年的风雨后,在各

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的台前幕后 1971年4月7日,中美两国互不往来22年之后,我国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这是打开中美交往大门的一次历史性事件,促进了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进程。这段历史在世界外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至今人们谈起来,还是津津有味,认为这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根据形势的变化发展,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正确做出决断,在外交上出奇制胜的一个范例。 历史背景 “乒乓外交”发生在1971年是有其独特而复杂的历史背景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遏制政策,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长期推行的扩张政策多方受挫,特别是陷入越战泥潭,实力受到削弱,霸权地位受到挑战。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设想通过改变早已行不通的敌视中国政策,施展“均势外交”,增加美国同其主要对手苏联讨价还价的资本,使美国在美苏争霸的新格局中得到地缘政治的战略优势。 从中国方面来说,中美之间长达22年的隔绝并不是中国造成的,也不符合中国的愿望。美国政府意欲改变对华政策,中国政府当然会根据新情况作出响应,况且当时中国正面临苏联大兵压境的军事威胁,如能缓和对美关系,也会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安全。 在上述情况下,两国之间开始了试探改善关系的步骤。从1969年到1971年初,美国政府作出了一系列松动两国关系的姿态。中国领导人注意到了美方伸出的触角,并作出了反应。毛主席于1970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美国友好人士斯诺,并在12月18日与斯诺交谈时明确提到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可能。他还在另外的场合说:“外交部研究一下,美国左、中、右都让来。”这实际上是对中美官方和民间人员交往的一条原则性指示。1971年2月,尼克松在国会作报告时破例改变了长期以来称中国为“共产党中国”的做法,称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3月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到中国旅行的一切限制。正在此时,第31届世乒赛即将在日本名古屋举行,而在此之前中美乒乓球运动员的接触已具备了良好基础。可以说,“乒乓外交”的出现,既有其顺应形势发展的必然性,又有双方当事人(领导人和运动员)相互作出反应的偶然性,两者的巧妙结合终于打破了中美之间几十年互不交往的坚冰。 名古屋世乒赛

中美关系论文

序列号:__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中美关系与大国政治 有人说中美关系复杂,因为中美即称不上是朋友也称不上敌人,中美之间即有良好的合作,有着共同的利益,同时也有利益的冲撞,用非敌非友恐怕也不太帖切。因为很难简单的说清楚中美之间的关系,所以认为其复杂。其实大国之间的关系都不复杂,都简单的很,那就是都想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最大的战略利益为了各自的最大战略利益,尽最大的努力去遏制对方。 中美关系历史回顾:随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的实力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也使得中国日趋衰落,中国与美国的实力对比差距越来越大,资本主义性质的美国也加大侵略中国的步伐,这不仅体现在政治方面,也体现在经济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的态度,在国际舞台上孤立中国。弱小的新中国在当时的环境中艰苦奋斗与成长!1972年,“乒乓外交“是中美关系的新开端,后来尼克松访华,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性的一页。1979年,中美建交!至此开始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而如今,中美关系却立于冰火之中。 两个世界大国的关系,单一方面总结那是片面的,是不科学的。中美两国既是朋友,也是敌人的关系。当年的反苏,如今的反恐,中美之间都有着共的战略利益。气候、能源、核问题、地区稳定,国际局势的稳定等国际问题上,作为世界上两个影响力巨大的大国,中美也同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在经济发展方面,中美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很强,经济关系密切,也是合作与利益大于分歧。所以说中美是朋友关系。那么,为什么又说是敌人的关系呢?虽然中美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利益与合作,但中美之间最终的战略目标和各自的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了中美之间不可能成为朋友。美国是世界霸主,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要维护其世界霸主的地位。而中国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大国,中国的最终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强国之一。中国的强大本身就是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从这一点来说,中美必然是有战略冲撞,也就不可能成为朋友。中美两国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美国要维护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而中国要争取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为了各自的利益,做出不利于对方的举动,各自都有各自的理由,这也无可厚非。如果从争夺战略霸权的角度来说,中美确实是一种遏制与反遏制的关系。可是目前中美之间有太多的共同的战略利益,至少说中国对美国有用。美国在遏制中国发展的同时,也同样的损害了自己的利益。目前看上去好象中国对美国形成的挑战挺大,如果没有中国还会有其它国家来挑战美国的战略。如果从独霸世界的角度来看,美国针对的将是全世界,美国不可能也无力遏制全世界的发展。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也有着争夺世界霸权的雄心。即使是美国的盟友欧洲、日本也同样不甘心于只做美国的附属,这些国家也同样在努力争取各自的战略利益,而这些国家目前也都在极力努力摆脱美国人的控制与影响。 当今全球大国关系五大特点 其一,各大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认和平与发展是现时代的主旋律,几乎无例外地都在奉行对内自强不息、对外竞争共处的方针。对内,把经济建设与变革置于首位,借助科学技术来推动经济发展,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外,力求改善自己的处境,以便赢得尽可能多的好处,为本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鉴于大国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内部发生的事情往往要牵动外部世界。例如2004年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连任,2005年欧盟宪法在法国和荷兰全民公决时受阻,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民主党获胜等等,产生的国际反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其二,大国之间发生的摩擦固然有可能遗患世界,而彼此之间的合作则更会给世界事务带来裨益。比如,尚未完全了结的伊拉克战争,旷日持久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无不具有深刻的大国背景。又如,今天如果没有各大国在解决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上合作,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