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 干意见(9月1日)

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 干意见(9月1日)

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 干意见(9月1日)
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 干意见(9月1日)

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讨论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学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特提出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大力推进”的工作原则实施改革。

二、改革目标和主要任务

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的调控机制;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

水平;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医学教育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高水平医学院建设,为医药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又好又快发展培养多样化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三、改革重点和主要举措

(一)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

1.调控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相对稳定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十二五”期间,原则上不增设医学院校,不增设临床医学专业点。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服务需求及医学教育资源状况,确定临床医学专业点的招生数量,对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省市、高校缩减招生数量。

2.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逐步优化医学教育学制学位体系。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教育加上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少而精、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适应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适量保留三年制临床医学教育,为农村培养实用型初级全科医生。

(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3.改革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强化医学

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将医德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推进医学基础与医学临床课程整合,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医教结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4.改革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制度。着力推动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培训过程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培训,培养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

5.改革长学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长学制医学教育改革,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为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建立导师制,强化临床能力培养,提升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医教研结合,培养学生临床诊疗创新的潜质;推动培养过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医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一批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6.改革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3+2”(三年医学基础教育加上两年毕业

后全科医生培训)的初级全科医生培养新模式;深化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改革,实施早临床、多临床教学计划,探索集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的诊疗能力,培养一大批面向乡镇卫生院、服务农村医疗卫生需求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生。

(三)推进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

7.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临床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完善临床教师编制管理办法,严格临床教学职务的聘任制度;加强对临床教师的培训,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鼓励建立临床课与基础课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建立稳定的临床教学管理机构和队伍。

8.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能力培养标准,创新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在高等学校附属医院建设一批集医学生实践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省、学校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四)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9.推进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部、卫生部共建一批部属高校医学院(部、中心),促进医学教育改革,加强医学教育教学、科研和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引导高等学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医学教育规律,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的管理层级和运行机制,理顺治理关系,推动大学履行好对医

学教育的统筹规划、宏观管理、资源投入、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职责;切实利用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学科汇聚、综合实力较强的办学优势,大力推进医学与其他学科的资源共享、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发挥医学院(部、中心)统筹、协调和管理医学教育的功能,促进医学院(部、中心)与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专业与医学相关专业的统筹协调发展,提升资源利用率,人才培养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促进高等医学教育更好更快发展。教育部、卫生部与地方政府共建一批地方医学院校,推动地方适宜卫生人才培养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10.加强附属医院管理和建设。高等学校要健全有效机制,确保附属医院高质量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在“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项目中加大对附属医院教学、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附属医院在医学教育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医学专业学位工作等方面政策支持。附属医院要加强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五)加强临床医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建设

11.建立临床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开展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为依据,以学校自评为基础,教育和卫生行业共同组织实施的临床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建立健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育和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准入制度;“十二五”期间,探索建立符合国际医学教育规范

的我国临床医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开展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完善政策体系;2020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完成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

12.探索建立医学生实习执照制度。逐步形成临床医学教育分阶段质量监控机制,确保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实践能力培养质量。探索建立医学生实习执照制度,为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四、组织管理和试点安排

(一)组织管理

1.完善“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宏观指导、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

2.教育部、卫生部成立“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专家组”,负责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指导、咨询和检查评估工作。

(二)改革试点与建设项目

1.开展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教育、卫生规划要求,确定本地区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五年制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形成一批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的示范性改革成果,带动其他医学院校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2.开展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根据《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要求,教育部、卫生部依托举

办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高等学校,结合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确定若干所高校开展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

3.开展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农村区域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确定若干所承担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的高等学校和举办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高等学校开展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形成满足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临床医学教育新模式,为农村基层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

4.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结合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设,改革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支持有条件的省、市和高等医学院校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探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5.建立国家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结合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教育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加强合作,依托高校附属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一批国家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6.建立国家转化医学平台。教育部、财政部依托一批举办医学教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一批转化医学平台,促进基础医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向临床医学转化,提高临床医学教学、科研和医疗服务水平。

临床医生怎么做科研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创作 临床医生怎么做科研? 令狐文艳 临床医生,应“临床”和“科研”两不误 医学发展的最终目的离不开治病救人,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医生是不称职的,无论他的科研水平有多高。这就要求临床医生的首要任务是踏踏实实作好患者的日常治疗工作,帮助更多的病人战胜病魔,重返健康。但是,临床工作与科研并不矛盾。实际上,临床科研,特别是正确的科研思维,极有助于医生更好的总结经验,探究规律,提高疗效,最终造福于病人。 大处着智,时刻突出科研的“临床”特点 张金哲院士说过:临床科研就是改进工作。笔者觉得这句话很贴切。临床的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临床上,临床医生应该从临床发生的问题上来寻找思路,努力找到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更深入一点上升到理论高度,就很有意义了。临床的医生身处医疗一线,应该牢记搞科研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改善治疗的有效性,所以临床科研研究应围绕这一中心,时时刻刻突出科研的“临床”特点,力争使病人从研究中真正获得益处,即使是很少的一点。笔者非常喜欢美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年来,几乎期期必读。这本杂志的特点就是:所刊登的文章、报告的科研结果大多紧密联系临床,贴近实战,竭力从临床诊疗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读者受益非浅。 小处着心,处处留意临床的“科研”价值 因为临床医生临床工作任务重,医疗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兼之其科研水平及仪器设备的限制,如果贪大求洋,必将一事无成,因此笔者认为采取“高不可攀,低也可就”的态度,对于临床医生选题来说是符合实际的。 临床医生要善于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疑难的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书本上的所谓真理性的“机制”经不起你反复的推敲,从而你的创新点就形成了,这样的话,你可以做科研的“脑”,指导其他的基础科研工作者能够为你的新思路而工作。这就意味着,你要有科研的执著,要善于等待,更要善于思考,处处留意临床平凡日常工作的珍贵“科研”价值。 鱼腥草注射液曾是国内广泛使用的一种纯中药制剂,以前多认为过敏反应少见。2004年,笔者在遇到1例此药引发的过敏性休克患者后,没有简单对待,而是经过全面文献检索,发现过敏反应其实并不少见,且所有厂家的产品均有过敏报告,证明与生产厂家无相关性,也就是说不是某些厂家产品质量的问题,推测很可能是鱼腥草注射液药物配伍、加工流程标准的问题。因此,笔者在健康报发表了《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并不罕见》一文。随后的大讨论和深入研究及探讨,最终促使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监管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监督管理, 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 谢萍张辉(中华医学会北京) 【摘要】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根据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于近期颁布了《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该管理办法充分结合实际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以落实十一五规划为核心,在保证继教项目质量,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具体的规定。涉及继教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对项目评审、抽查及相关监督管理费用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一并进行重点阐述。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监督;抽查;财务管理 1有关背景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卫生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 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的关键时期。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缓解医患关系,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居民对卫生服务的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单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因此,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要求不断完善继续医学教育法规和制度建设,逐步实现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勇于改革创新,针对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深入调查研 究,积极探索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继续医学教育运行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注重质量和效果。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具体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定期对各地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评估,每年都要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项目数不低于10%自9总体目标。并针对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监督管理薄弱等问题提出了纲领性措施。 2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内容 为适应2l世纪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贯彻落实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加强中华医学会对所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切实解决目前继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根据国家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继教工作情况,于近日制定颁布了《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于公布之日起试行。管理办法的内容围绕继教项目全面管理展开,对于项目申报、审批、执行中的管理、评估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给予相应规定。特别在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加强项目监督管理方面提出较为具体的工作措施。管理办法的实施使得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学会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监督管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的前提和条件。 百事管为先,规范管理是一切的基础,管理环节薄弱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管理办法紧扣“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措施,重点在于如何监督管理好项目,具体体现在相应的条款上。 2.1根据规划中“面向基层、注重实效,积极开展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有关规定,本管理办法在项目内容须符合的条件中,除了体现先进性的内容,还加入面向基层(如社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适用知识和适宜技术以及涉及医学法律法规、指南规范的相关内容。

临床医学专业的高校排名

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 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 3 复旦大学医学院 4 上海交通大学 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 6 华中科技大学 7 中南大学 8 四川大学 9 南方医科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10 浙江大学 11 首都医科大学 12 吉林大学 13 中国医科大学 14 山东大学 15 哈尔滨医科大学 16 武汉大学 17 河北医科大学 18 重庆医科大学 19 天津医科大学 20 南京医科大学 21 苏州大学 22 暨南大学 23 西安交通大学 24 郑州大学 25 南京大学 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27 广西医科大学 28 山西医科大学 29 福建医科大学 30 中国药科大学 31 青岛大学 32 安徽医科大学 33 东南大学 32 汕头大学 34 新疆医科大学 35 广东医学院 36 广州医学院 37 南京中医药大学 38 广州中医药大学 39 大连医科大学 40 东南大学 41 上海中医药大学

42 沈阳药科大学 43 南昌大学 44 成都中医药大学 45 遵义医学院 46 温州医学院 47 南通大学 48 山东中医药大学 4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50 内蒙古医学院 51 徐州医学院 52 贵阳医学院 53 潍坊医学院 54 天津中医学院 55 同济大学 56 湖南中医药大学 57 南华大学 58 湖北中医药大学 59 滨州医学院 60 浙江中医学院 61 辽宁中医学院 62 泰山医学院 63 兰州医学院 64 新乡医学院 65 河南中医学院 66 江西中医学院 67 宁夏医学院 68 蚌埠医学院 69 川北医学院 70 江苏大学 71 皖南医学院 72 锦州医学院 73 佳木斯大学 74 延边大学 75 泸州医学院 76 厦门大学 77 湖南师范大学 78 沈阳医学院 79 长春中医学院 80 广东药学院 81 福建中医学院 82 陕西中医学院 83 石河子大学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梳理学习内容与流程,温故而知新 本次学习,有专家讲座,有学校的经验介绍,有各学科的具体做法,有学科的面对面交流,有学程的编制,有学科基地建设的介绍。笔者根据主讲专家和教师上课顺序,把时间分为13个时段。 第一时段:由浙江省金华市教研室主任王荣文主讲的《高考改革浙江与上海方案对比解读》。 第二时段:由浙江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治研究员周晓燕讲《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课程理解及学科课程建设。 第三时段:由浙江省义乌四中陈报化校长主讲《义乌四中特色课程建设经验介绍》。 第四时段:由浙江省义乌中学副校长杨胜大主讲《满足选择,全科走班》――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并行走班模式。 第五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年级管理中心主任刘东升老师主讲《顺应新常态的年级管理工作思考》。 第六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地理、英语、化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七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管理中心主任陈亚利主讲《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用一份自开学初到第十周的周历事表流水帐的形式向在座学员详细介绍了年级管理日常。 第八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物理、政治、数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九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周建锋主任主讲《选课走班模式下教育新常态》――浙师在附中因应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分别从浙江高考看教育新常态,为适应新高考的选课走班及新教育模式“三园一导”。 第十时段:由浙江师大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朱红彪主讲《适应分层走班的学程建设》;介绍什么叫学程?为什么编制学程?如何编制学程? 第十一时段:由华东师大附中副校长高三教师孟祥萍主讲《新高考背景下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介绍了华东师大附中及该校在新高考背景下为适应新高考的一些做法; 第十二时段:由浙江省嘉兴一中沈微微老师主讲《高中数学学科基地工作汇报》,分享了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 第十三时段:由浙江省嘉兴高级中学省政治学科基地潘新华老师主讲《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分享了政治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 二、浙江和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 1.浙江新高考改革 (1)考试科目:分必考和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中语文和数学只高考一次,外语可考两次,以最高成绩为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科为选考科目。 (2)考试模式:“3+3”模式,必考三科和选考三科,即必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另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门选考科目里任选三科参加高考。 (3)考试时间: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在高三年级的六月份全国统考时间考一次,英语可以在高三上的10月份考一次和高三下的六月份再考一次,以最高成绩计入高考得分;选考科目可以分别选择在高二年级后的十月份和四月份参加考试。

探讨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

探讨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 本研究就当今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不足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科研能力培养的专业知识及要求,具体探讨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模式,为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探索新的途径。 标签: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是现今临床医学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经过基础和专业课学习、临床专科实习、学位科研论文三个阶段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既是合格的临床医生,又能开展临床科学研究、指导临床医疗工作。如何根据临床研究生专业专科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并能保证其能够承担起将来既能“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科学的双重使命”[1],又能开展起临床医疗及临床研究工作,是一种挑战。下面就骨伤科临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工作,从临床研究生导师的角度,提几点具体的要求及做法。 1?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现状 从临床导师的角度分析,临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现状是严重不足,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应试教育带来的结果。现行的教育体制贯穿于整个学生生涯。尽管当今高校教育已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到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同时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和知识的创新上来,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传统的应试教育的高分思想对目前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仍根深蒂固。一方面,学校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不够重视,表现在课程设置上知识传授课程较多,能力开发和兴趣培养的课程偏少或几乎没有。另外由于现在大学生择业制度的改革,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因此部分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只看重分数高低,不注重自身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或不能很好地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对学习、科研活动不感兴趣,却对社会兼职十分热衷,由此而影响了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学习。 2?目前临床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明显的不足,学校对学生科研活动缺乏必要的重视和有力的支持,导致学生的科研能力不足[2],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提出临床科研问题的能力缺乏 笔者通过临床上对医学研究生的观察和培养过程中,认为提出临床问题的能力最为重要,有学者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骨科研究生将来要去解决骨伤专科中尤其是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常见或疑难问题,意义重大。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將来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同时又将之转化为科研问题,进行科学设计,辅以必要的实验研究,最终在结果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用药或者疾病鉴别诊断。 临床医学研究生发现临床问题的能力不足表现在:(1)对论文的选题缺乏主动性,对指导老师依赖太多,且选择理论研究方向的较多,对自己的选题缺乏足够的掌控,科学实践方面的选题比较少,很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2)思维上的归纳及演绎能力不够,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涉及推导论证、分析综合的能力,设计调查问卷及论文提纲常常力不从心[3]。

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附件 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 为规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加强项目管理,提升培训质量,根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本指南。 一、申报要求 (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标准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注重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本学科的国内或国际发展前沿; 2.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进展; 3.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和推广; 4.填补国内、外空白,有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5.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传染病防控或突发应急事件等重点工作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备案)表填报要求 1.申办单位须为医疗卫生或相关的教学、科研等机构; 2.项目的申办单位须由其行政管辖的上级部门予以建立申报用户(立项用户)并通过该用户申报项目。不可重复申报;

3.填表前须认真阅读申报(备案)表中的填表说明; 4.填写申办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授课教师工作单位名称时,需完整填写单位的标准名称(与单位公章相一致); 5.根据所报项目内容正确选择相应的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的详细分类与代码见申报(备案)表; 6.按要求选择相应的申报(备案)表,如实、准确、认真填写其中的各项内容。如有不实、虚假、错误信息及未按要求填写,一经发现,将不予通过; 7.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负责的项目内容须是其所从事的主要专业或研究方向。其当年负责的新申报项目最多不超过2项且需承担项目的授课任务(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的负责人不受此限)。项目负责人须为在职(岗)工作人员; 8.项目理论授课教师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实验(技术示范)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其专业应符合授课内容的学科专业; 9.项目的举办地点须在中国内地,严禁在国家明令禁止举办会议的风景名胜区举办; 10.严禁组织与项目无关的参观、考察等活动,严禁组织学员旅游观光; 11.每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年举办的期(次)数不得超过6期(次); 12.申报(备案)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须符合申报(备案)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临床医学生专业思想认知分析

临床医学生专业思想认知分析 临床医学生专业思想认知分析 内容简介: 临床医学是医学专业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在目前医学专业技能和医学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质同等重要的培养模式下,作者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思想做了以下调查,来分析学生的思想认知。调查内容: 1.专业态度。 专业认知。 3.专业行为。 4.专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是医学专业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在目前医学专业技能和医学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质同等重要的培养模式下,作者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思想做了以下调查,来分析学生的思想认知。调查内容: 1.专业态度。 专业认知。 3.专业行为。 4.专业思想。 1专业态度专业态度是从事专业学习的前提,良好的专业态度对于专业知识具有促进作用,在对医学专业态度的研究中,对于中医、护理等研究的较多,但是对临床研究的比较少,这主要是临床医学学生不稳定性突出,并且调换专业的学生多。对于临床医学的报考,很多人都是听从父母或者他人的建议,是自己本意的人比较少,在加上最近几年,我国医患之间的事故较多,这就对学生对

临床医学的态度有一定的看法。 2 专业认知专业认知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内涵,高校根据社会经济需求和本校资源环境确定培养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目标最终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课程的体系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固。但是很多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学生,对于课程体系的目标不了解,很多对所学的知识很茫然,就谈不上专业认知。 3专业行为专业行为是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和学业完成情况,它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将来很好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关键。专业行为是将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关键。 4专业理想专业理想是学生对于学习本专业未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它是决定学生以后在此专业的领域能有什么样的造诣,成为一个怎样的从业者,研究表明,很多学生还是有崇高的职业理想的。 内容简介: 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医科学生具备医疗卫生岗位的胜任力,近年来,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升格转型发展带来的内部建设和扩张之间的不协调,以及卫生需求的变化和医疗服务的法制化,这都要去学校培养的学生要在岗位上具有胜任力。而从很多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医科学生具备医疗卫生岗位的胜任力,近年来,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升格转型发展带来的内部建设和扩张之间的不协调,以及卫生需求的变化和医疗服务的法制化,这都要去学校培养的学生要在岗位上具有胜任力。而从很多学校为了适应社会和国家的需求,提出并实践了以从职业生涯规划到职业精神养成、从基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 考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 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教育厅发布了《广西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两个文件确立了我区新的高校考试制度基本框架,。如何抓住这一改革发展的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进而形成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是当前每位校长、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一、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改革措施各具特点,但基本处在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实施阶段,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将高中课改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同时,也为高中学校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应主要围绕以下六大问题展开: 一是对学校课程改革价值功能的重新审视。真正实现从分数唯一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意味着对考试文化的根本性突破。 二是在行政班基础上,推进必修课程全面而实质性的走班制。 三是新高考方案赋予学生前所未有的考试选择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选择、规划人生;同时对教学实施和学生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是考试内容和考试重点的转变,要求学科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结构的重组将带来教师专业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五是新高考方案中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学生的依据和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分数不再是唯一的招生录取依据,考试的区分度降低,如何实施真实有效公正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必须研究的重要议题。 六是在进一步加大学校自主排课权的情况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如何建构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推进模式和方式,从而进一步形成个性化的办学特色。 另外,学校教学的具体安排也面临诸多新问题。如有些学校没有看到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将其窄化为排课表等教务工作,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产生纠结;学校为应对学生选定的高考科目,在课程设计上出现偏科,在教学上甚至重新回到唯分数论的老路上,实施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我校也面临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出现等。 以上问题都是我校改革前进中的问题,分析和把握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围绕主题、聚焦问题、交流研讨、才会取得共识。 二、应统筹设计与实施课程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学校课程体系的统筹设计与实施是推进新高考方案落到实处的关键,当务之急是围绕主题,聚焦问题,研究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下五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和认真解决的。

临床医学与科研的矛盾及对策

临床医学与科研的矛盾及对策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临床和科研工作的矛盾 1.1国家相关制度中临床与科研的矛盾一般情况下,一个本科毕业生 需要经过至少3年甚至更多时间的临床实践才能具备“高年住院医师”的水平,而要达到“主治医师”水平时间就更长了。但临床研究生特 别是博士研究生,在结束一个学期相当于半年时间的课堂理论学习后,转入临床工作至毕业,总共也只有2年半时间,很难拿出更多的时间 搞课题研究、撰写毕业论文,等。临床研究生中绝大多数学生是应届 毕业生,原本就缺少临床经验,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因为考研而放弃 了本科学习时的临床实习机会,几乎没有一点临床基础。要在如此紧 迫的时间里完成培养任务,达到培养目标,具备相对应的临床和科研 能力,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硕士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绝大多数 只能进入第一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实决定了很多研究生根本 不愿意完成临床科室轮转。 1.2高校在培养过程中临床与科研的矛盾科研工作是高校及其附属医 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体现创新力的具体表现。具体到研究生培养上,科研水平及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重要考核指标。因此,有的学校要求 临床型研究生要有优秀的科研能力,在招录研究生时,首先也是重在 考虑研究生的科研素质、科研能力以及是否对医院科研水平的提升有 帮助,而对研究生的临床业务能力要求相对不高。在一些评估中,科 研论文是可量化的硬指标,从而造成了临床医院对科研论文的要求过高,也使得相当一部分导师将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帮助做科研,发表文章,忽视了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培训。作者所在医院现有各 级各类在研科研课题380余项,科研总经费6000余万元,其中绝大多 数就是由研究生所完成。临床专业研究生既要更多接触临床,作为科 研队伍里面的主力军,又要搞好科研,因此协调好科研与临床之间的 关系尤为重要。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2-05-28 15:37:27 -------------------------------------------------------------------------------- 教高[20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卫生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教育部等部门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学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特就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大力推进”的工作原则实施改革。 二、改革目标和主要任务 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的调控机制;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医学院建设,为医药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三、改革重点和主要举措 (一)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 1.调控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相对稳定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总体规模。“十二五”期间,原则上不增设医学院校,不增设临床医学专业点。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服务需求及医学教育资源状况,确定临床医学专业点的招生数量,对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省市、高校缩减招生数量。 2.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逐步优化医学教育学制学位体系。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教育加上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效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根据《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卫科教发[2000]477号)、《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章程》(全继委发[2001]第01号)和原卫生部《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科教发[2012]85号),制定本办法。 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备案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备案项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核准、公布的项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需求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推广及必修项目。 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条件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需求为主要内容,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本学科的国际或国内发展前沿; (二)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进展; (三)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和推广或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 (四)根据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需求或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培训,启动的推广及必修项目; (五)填补国内空白,有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 (一)申报资格 1. 医疗卫生、教学、科研机构可按申报程序申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其他机构须先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获得申报资格。 2.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负责的项目内容须是其所从事的主要专业或研究方向;其当年申报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最多2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备案项目除外。 (二)申报程序 1. 项目申报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各单位应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表按统一要求,先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经核准后,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推荐。 2. 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卫生部远程医学教育中心等具有申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资格的社团应将拟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经审定后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申报;委直属单位直接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申报。 3.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

聚焦新时代教育改革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聚焦新时代教育改革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下高校不断追求新的教育理念和改革方案,新课程改革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主提,越来越多的学者看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要与时俱进,要与社会发展相融合。本文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从目前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自己的阐述,目的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程,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心修养和民族精神,它可以帮助高校学生增强自我认可度和提升自信心。我国越来越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问题,中国的综合实力也在世界上斩落头角。当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实质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重大课题和研究。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各大高校对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的看重。国家发展伴隨的就是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也随之提高。从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看,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1、我国的教育依旧沿用苏联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过于陈旧不够灵活。在教学上,对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粘结性不够,无法把创新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做得不够完善。2、没有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很多都毕业于专业的院校,在教学水平和能力上比较欠缺,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及科研能力略显薄弱,无法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3、高校的教师在上学阶段接受教学已无法跟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任教后会把这种传统教学继续沿用至自己的授课过程中,没有做到理论和术科方面的双重提高,无法把新的知识和思想传递给学生。 二、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建议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怎样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怎样把教学和社会相结合认为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 1、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要求,就无法提高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客体。在这样传统的教育和教学理念中,教师是主动在讲,学生被动的在听。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只会有板有眼的进行,不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和被动的在学习、接受知识。新时代的教师,应积极地探索新课改转变教学的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不再是被动强制的让学生去接受知识。在教学的课堂中,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教高[2012]6号 【发布部门】教育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12.05.07 【实施日期】2012.05.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卫生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教育部等部门部属有关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学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特就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培养,为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大力推进”的工作原则实施改革。 二、改革目标和主要任务 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的调控机制;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医学院建设,为医药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三、改革重点和主要举措 (一)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 1.调控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相对稳定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总体规模。“十二五”期间,原则上不增设医学院校,不增设临床医学专业点。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服务需求及医学教育资源状况,确定临床医学专业点的招生数量,对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省市、高校缩减招生数量。 2.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逐步优化医学教育学制学位体系。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教育加上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效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

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XX医院 2013年继续医学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按《卫生部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并继续落实“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方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举办到学分档案的管理、进修管理等工作,都要迈上一个新台阶,现制定2013年继续医学教育规划。 总体目标: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从单纯技术型向提高人文素质型转变,培养融创新能力、医学技术、人文素质为一体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务人员。 一、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鼓励、引导有能力的科室骨干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申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提高我院继续医学教育的等级。 二、本年度将选送3名专业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要求进修学习归来人员,必须完成一篇进修心得,在全院做一次与进修相关的专题讲座。 三、有计划的安排各科主任、护士长参加省内外学术会议及短期培训班等,为培养学科带头人奠定良好基础。 四、加强科主任、护士长业务查房制度,要求科主任查房1-2次/周,护士长查房1-2次/月,并且科室内有记录,病历中有记载,并作为科室质控检查内容之一,年终考核、评优的标准之一。 五、鼓励医护人员通过自学、自考、函授等形式取得高层次学历,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继续鼓励各级医师攻读硕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改善学历结构。 六、鼓励并支持医务人员在各种期刊上撰写、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各科每年至少有一人以上发表论文并上报科教科备案。并按医院规定给予奖励。 七、鼓励各科室及个人引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确实能给医院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室及个人,医院年终评议后按规定给予奖励。 八、积极开展院内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计划,充分利用北医远程教育系统,每月至少组织2次专题学术讲座。 九、做好学分档案的管理工作,按规定授予学分,利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平台进行学分登记管理。保证验证合格率100%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继续医学教育将继续实行“请进来”(请专家讲学、手术、会诊),“送出去”(外出进修学习、参加院内外各类学术活动及培训班)的形式,及院内组织专题学术讲座,科主任(护士长)查房、科室内定期业务学习,个人自考、自学、函授的方式进行。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诊疗水平,举办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活动,提高授课教师、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规范临床教学活动,保障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积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 教高[200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教育部有关直属高等学校,卫生部有关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学质量,规范医学教育管理,教育部、卫生部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根据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研究制订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经部分院校自评检测,教育部、卫生部审核,并经过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讨论修改,现将《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标准》以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为适用对象,提出该专业教育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该专业教育质量监控及教学工作自我评价的主要依据。教育部将根据此《标准》组织开展对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认证工作。 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本通知转发至所属有关高等学校。各有关高等学校在依据本《标准》开展教学工作自评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便适时调整《标准》。 附件: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六日 抄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附件: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前言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证工作,是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需要。 1998年,经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医学协会批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建立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制订的区域性医学教育标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也于2001年7月出版。

浅谈新形势下影响教育改革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影响教育改革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2010年国家出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改革成为十二五期间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和挑战,教育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对可能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影响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在行政组织、教师观念、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参与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看法,旨在帮助教师们积极面对挑战,不断进步,促进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教育改革障碍对策 一、引言 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发展中最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 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

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教育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在这种背景之下,2010年国家出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 然而,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和挑战,教育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对可能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因此,对于学校行政机关、课程改革者和一线的教师而言,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改革中的障碍与对策 影响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行政组织结构、教师观念、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学生的参与、家庭和社会的参与等。 1.行政组织。在中国,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教育的垄断。校长往往是整个学校的最终决策者,而校长工作往往以完成政府任务和实现自我目标为出发点。由于缺乏影响力,一线教师往往只能根据校长的意图进行教学。学校发展过多地着眼于短期效果,从而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依据原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原卫生部《关于加强“十二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原卫生部《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暂行规定的通知》,特制定本办法。 一、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通过培训班、远程等多种形式学习、培训获得的学分为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二、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1.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备案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备案项目,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核准、公布的项目。 2.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卫生部远程医学教育中心等(以下简称指定社团组织)所属各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分别经学(协)会等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3. 推广及必修项目

推广及必修项目是根据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医德医风以及适应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和批准的培训项目(包括远程教育项目)。该项目须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 4. 经单位批准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 (二)II类学分 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成果)、单位、科室组织的学术活动、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II 类学分。 三、学分要求 (一)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I类学分5-10学分,II类学分15-20学分。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低于10学分,I、II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获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低于20学分,乡村医生每年获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低于15学分,不区分I、II类学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全科医师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五年内通过参加必修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20学分。 (四)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5学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