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科学概念及练习题

◎科学概念:

1.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2.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3.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4.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5.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6.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7.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一)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第2课:种子发芽实验(二)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第3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4课:蚯蚓的选择

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第5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第6课:做一个生态瓶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第7课:改变生态瓶

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群落的变化。

第8课:维护生态平衡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态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植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网状结构,叫做()。

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5、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只鸟。

6、()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个自然保护区。

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麦。()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6、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的。()

7、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8、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网”。()

9、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10、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11、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

12、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的。()

13、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4、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

15、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16、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1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18、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9、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20、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三、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2、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个温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A、光

B、温度

C、水

3、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4、绿豆芽的根会朝着()的方向生长。

A、有水

B、没有水

5、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高温干燥

6、不同的动物对环境()。

A、有相同的需求

B、有不同的需求

7、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的。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8、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少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9、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微生物

B、植物

C、土壤

四、连线题

仙人掌热带

榴莲水中

莲沙漠

答案:

一、填空题

1、食物、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

2、食物网

3、生态群落

4、生态系统

5、4万、60多万

6、黄石国家公园、一

7、广东鼎湖山

二、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

7、对

8、对

9、对

10、错11、错12、错13、对14、对15、错16、对

17、错18、对19、对20、对

三、选择题

1、C

2、A

3、C

4、A

5、B

6、B

7、B

8、C

9、B

四、连线题

仙人掌-------沙漠

榴莲---------热带

莲--------- 水中

科学五上册第二单元《光》科学概念及练习题

◎科学概念:

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

2.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4.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6.光是直线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7.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8.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

9.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0.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聚光线的特征,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

11.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12.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第1课:光和影

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第3课:光是怎样传播的

光是直线传播的

第4课: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第5课:光与热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第6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第7课: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科学原理以及如何方便、实用。

第8课: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练习题:

一、填空

1、可以自己()的物体叫做光源。

2、()、()和()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4、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方向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的一面。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相反。

6、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每秒约()千米。

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也叫做()。

8、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和()。

9、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的优点。

二、判断

1、没有光源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

2、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

3、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反射光不是直线传播的。()

5、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6、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7、聚光的多少与光的强弱、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8、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9、不能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10、在阳光下,白色的物体吸热最快。()

三、选择

1、一天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

A 不变

B 大于5米

C 小于5米

2、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

A、反射

B、吸收

C、反射和吸收

3、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A、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4、深色物体反光能力与吸收热的能力有()。

A、反光能力强,吸热能力弱

B、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强

C、反光能力弱,吸热能力弱

5、炎热的夏天我们常选择()的衣服。

A、深黑色B、咖啡色C、浅色

6、强光与弱光携带的热量()。

A、一样多B、强光携带的多C、弱光携带的多

7、下列四种色纸按反射本领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依次是()。A、白色,黄色,红色,黑色

B、红色,白色,黄色,黑色

C、黑色,红色,黄色,白色

8、下列物体中,()是光源。

A月亮 B点燃的蜡烛 C未通电的日光灯

9、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

A清早 B正午 C傍晚

10、如果不往后看,要看到你后边的东西,必须把镜子放在你的()

A前边 B后边 C左边

11、汽车反光镜是一种()。

A凹镜 B凸镜 C不能确定

12、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取得的。

A凸透镜 B凹面镜 C放大镜

答案:一、1、发光2、光源、遮挡物、屏3、投影4、光源、背光5、太阳方向、太阳方向

6、直线、30万

7、传播方向、光的反射

8、光源、热源

9、节能、环保、安全

二、1√ 2× 3 √ 4× 5√ 6√ 7× 8√ 9√ 10×

三、1C 2C 3A 4B 5C 6B 7C 8B 9B 10A 11B 12B

科学五上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运动》科学概念及练习题

◎科学概念:

1、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2、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

3、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

4、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5、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6、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关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7、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8、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9、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第1课:地球表面的地形

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和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第2课: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第3课: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第4课:土壤中有什么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第5课: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第6课: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侵蚀在不断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第7课: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第8课: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练习题:

一、填空

1、当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会导致的巨大变化。

2、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

3、一般我们把直径大于的土壤颗粒称为沙砾(小石子)。

4、土壤是、、、、等物质的混合物。

5、在土壤中,土壤为生物体提供和,而动物和植物的根又能,为空气和水营造。

6、雨水降落时的力可以,雨水在地面径流时,,这就是侵蚀。

7、的大小、的大小、有无都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8、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中游床堆积了很多的,而下游河床堆满。

9、除了流水,还有、、等自然力量也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

10、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的泥沙首先沉积下来。

二、判断

1、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

2、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

3、河流对土地的侵蚀,既给人们带来灾难,也给人们带来益处。()

4、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火山和地震而形成的。()

5、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三、连线

1、内蒙古盆地

2、蚯蚓靠腐烂的生物为生

雅鲁藏布江草原细菌腐殖质的主要来源

西藏峡谷蚂蚁在土壤中群居

新疆吐鲁番高原植物分解动物植物的残留体

舟山丘陵蜗牛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

四、探究实验

1、研究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

1)我的猜测:

2)实验材料:

3)实验步骤:

4)实验结论:

5)生活中的例子:

2、做土地的坡度对侵蚀影响的实验

1)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控制的对比条件是:

2)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有:

3)这个实验的最终结论是:

五、调查分析题

1、我们家乡因有许多特殊岩石地质景观,而成为风景名胜,请你举一个实例,并分析它形成的原因。

2、调查一下,人们采取哪些措施,以预防因地形变化而造成的灾害。

答案参考:

一填空1、地表2、地壳地幔地核3、2毫米4、沙小石子空气水腐殖质、黏土5、食物生存空间松动土壤空间6、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被带走了7、土地坡度降水量植物覆盖8、大石头鹅卵石细纱9、风冰川海浪10、弱颗粒大

二判断1、√2、×3、√4、×5、√

三连线 1、12 23 34 41 55 2、15 24 33 42 51

四略

五略

科学五上第四单元《运动与力》科学概念及练习题

◎科学概念:

1.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反冲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

2.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牛”。

3.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

4.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

5.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我们可以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

6.改变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第1课:我们的小缆车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力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第2课;用橡皮筋作动力

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第3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第4课:测量力的大小

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力的单位是“牛”。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第6课:滑动与滚动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

第7课:运动与设计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

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第8课:设计小赛车

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

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

◎练习题:

一、填空: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有两方面,力能使物体的发

生变化,也能使物体的发生变化。(教参P146)

2、力的三要素是、、。(教参P146)

3、从力的性质分,力可以分为、、、等。(同上)

4、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5、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

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就是,

就是我国最早利用这个力发明的。

7、弹簧秤也叫,它是测量的工具。它的单位是,简

称,用字母表示。

8、运动的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它分

为、、。(教参P147)

二、判断:

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存在任何的摩擦力。()

3、自行车的车轮与轴之间都安装了滚动轴承,用于减少摩擦力。()

4、影响汽车运动的力主要有重力、摩擦力和动力。()

5、载重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6、小车的载重量越小,启动小车力量就越小、阻止小车运动的力量也越小。()

7、相同重量的物体,一般在滚动状态下比在滑动状态下产生的摩擦力要大。()

8、滚动轴承是一种将滚动转变为滑动的装置。()

三、选择题:

1、下面物体具有弹力的有()

A、弹簧

B、拉开的弓

C、橡皮筋

2、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3、下列选项中,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有()和()。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汽车

D、鞭炮

4、用钢笔写字时,笔尖和纸的摩擦是()

A、滑动摩擦

B、滚动摩擦

5、路面越不光滑,小车行驶的速度越()

A、快

B、慢

C、不变

6、用小车来做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比较实验时,应改变的条件是()A、拉力B、车重C、车轮的运动方式

四、连线

1、背包时,包对肩的压力

电瓶车刹车时产生的力弹力

射箭时弓产生的力重力

使运动的足球在平地上慢慢停下来的力摩擦力

海绵被压后产生的力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力

2、滑动摩擦自行车刹车时车轮和刹车片的摩擦

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与草地的摩擦

滚动摩擦黑板擦与黑板的摩擦

自行车行驶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

五、问答题:(见教参P141—42)

1、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需要摩擦力?可用什么方法增加摩擦力的?

2、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力?可用什么方法减少摩擦力的?

运动与力单元练习答案

一、

1、运动状态形状和体积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

4、重力

5、弹力

6、反冲力火箭

7、弹簧测力计力的大小牛顿牛N

8、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二、

1、√

2、×

3、√

4、√

5、×

6、√

7、×

8、×

三、

1、B

2、B

3、A、D

4、A

5、B

6、C

四、

1、背包时,包对肩的压力

电瓶车刹车时产生的力弹力

射箭时弓产生的力重力

使运动的足球在平地上慢慢停下来的力摩擦力

海绵被压后产生的力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力

2、滑动摩擦自行车刹车时车轮和刹车片的摩擦

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与草地的摩擦

滚动摩擦黑板擦与黑板的摩擦

自行车行驶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

五、

1、需要摩擦力的地方主要有: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刹力橡皮。

增加摩擦力的方法:前二者用做花纹的方法使表面粗糙,后者用增加压力的方法。

2、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主要有:前轴、中轴、后轴、脚蹬子轴、大小齿轮与

链条。

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是安滚珠,加润滑油。

[五年级上册由普陀区教研室组织编写,仅供学习参考]

最新《环工原理》部分课后作业及答案

第一篇 第二章 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2.1 某室内空气中O 3的浓度是0.08×10-6 (体积分数),求: (1)在1.013×105 Pa 、25℃下,用μg/m 3 表示该浓度; (2)在大气压力为0.83×105 Pa 和15℃下,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1)理想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摩尔分数值相等 由题,在所给条件下,1mol 空气混合物的体积为 V 1=V 0·P 0T 1/ P 1T 0 =22.4L ×298K/273K =24.45L 所以O 3浓度可以表示为 0.08×10-6 mol ×48g/mol ×(24.45L )-1 =157.05μg/m 3 (2)由题,在所给条件下,1mol 空气的体积为 V 1=V 0·P 0T 1/ P 1T 0 =22.4L ×1.013×105 Pa ×288K/(0.83×105 Pa ×273K )=28.82L 所以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8×10-6 mol/28.82L =2.78×10-9mol/L 2.2 假设在25℃和1.013×105 Pa 的条件下,SO 2的平均测量浓度为400μg/m 3 ,若允许值0.14×10-6 ,问是否符合要求? 解:由题,在所给条件下,将测量的SO 2质量浓度换算成体积分数,即 3396 5 108.31429810400100.15101.0131064 A A RT pM ρ--???=??=??? 大于允许浓度,故不符合要求 2.6 某一段河流上游流量为36000m 3 /d ,河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为3.0mg/L 。有一支流流量为10000m 3 /d ,其中污染物浓度 为30mg/L 。假设完全混合。求: (1)求下游的污染物浓度; (2)求每天有多少kg 污染物质通过下游某一监测点。 解:(1)根据质量衡算方程,下游污染物浓度为 1122 12 3.0360003010000 /8.87/3600010000 V V m V V q q mg L mg L q q ρρρ+?+?= = =++ (2)每天通过下游测量点的污染物的质量为 312()8.87(3600010000)10/408.02/m V V q q kg d kg d ρ-?+=?+?= 2.7 某一湖泊容积10×106m 3 ,上游有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流入该湖泊,流量为50m 3 /s 。一工厂以5 m 3 /s 的流量向湖泊排

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 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概论 一、选择题 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 (A)<0.1%(B)>0.1%(C)<1%(D)>1% 2.若被测组分含量在1%~0.01%,则对其进行分析属() (A)微量分析(B)微量组分分析(C)痕量组分分析(D)半微量分析 3.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 (A)精密数字(B)准确数字(C)可靠数字(D)有效数字 4.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5.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 (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6.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 (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 (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 (C)真值落在某一个可靠区间的概率 (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 7.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置信度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 (B)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 (C)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D)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 8.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A)进行仪器校正<恒定值> (B)增加测定次数(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9.偶然误差具有() (A)可测性(B)重复性(C)非单向性(D)可校正性 10.下列()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试定中的偶然误差 (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 (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11.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属于()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 (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 12.下列()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 (A)滴定管未经校正(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并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__。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 3、____RNA 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 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4、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6、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进行 7、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识别有关,也是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碳骨架的共体。 8、脂肪是动物和许多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甘油与3分子_____________酯化而成的。 9、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那条链称 _____________链。 10、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称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糖的有氧氧化: 3、必需脂肪酸: 4、半保留复制: 三、问答题 1、蛋白质有哪些重要功能?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2、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3、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4、半保留复制:双链DNA 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 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三、问答题 2、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答:按Watson-Crick 模型,DNA 的结构特点有: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绕;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 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G=C 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维持DNA 结构稳定的力量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大一小。 3、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 答:(1)酶能被酸、碱及蛋白酶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证明酶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2)酶具有蛋白质所具有的颜色反应,如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米伦反应、乙醛酸反应。 (3)一切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如热、酸碱、紫外线等,同样可以使酶变性失活。

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I 篇 习题解答 第一章 绪论 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环境工程学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 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 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 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 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主要作用原理是什么解:从技术原理上看,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隔离技术”、“分离技术”和“转化技术”三大类。隔离技术是将污染物或者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防止污染近一步扩大。分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它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转化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附答案

逻辑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 【堂上操练】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__________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______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_____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________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 2.p← q3.有S不是P 4.(p∧q)→r 【课后作业】 一、查阅词典,指出下列各句"逻辑"一词的含义: 1.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的逻辑。 2."贫穷才是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逻辑? 3.普及逻辑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4.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5.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① 6.任何脱离现实生活逻辑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7."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一逻辑不能成立。 8.这几句话不合逻辑。 二、请用公式表示下列命题或推理,并指出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1.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 2.白求恩同志是一个高尚的人。 3.所有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性,形式逻辑是科学理论,所以,形式逻辑具有客观性。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凡优秀的电影都具有感人的力量,《刘三姐》是优秀的电影,所以,《刘三姐》具有感人的力量。 8.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半途而废,或者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只能坚持下去。 4.除非你去请他,他才来。 5.某案犯逃跑要么从水路。要么从陆路,据查不是从水路,所以,某案犯是从陆路逃跑。

第三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思考题 刚体一般是由n (n 是一个很大得数目)个质点组成。为什么刚体的独立变量却不是3n 而是6或者更少 何谓物体的重心他和重心是不是 总是重合在一起的 试讨论图形的几何中心,质心和重心重合在一起的条件。 简化中心改变时,主矢和主矩是不是也随着改变如果要改变,会不会影响刚体的运动 已知一匀质棒,当它绕过其一端并垂直于棒的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为23 1 ml ,m 为棒的质量,l 为棒长。 问此棒绕通过离棒端为l 41且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另一轴线转动时,转动惯量是不是等于2 24131?? ? ??+l m ml 为什么 如果两条平行线中没有一条是通过质心的,那么平行轴定理式(3.5.12)能否应用如不能,可否加以修改后再用 在平面平行运动中,基点既然可以任意选择,你觉得选择那些特殊点作为基点比较好好处在哪里又在(3.7.1)及()两式中,哪些量与基点有关哪些量与基点无关 转动瞬心在无穷远处,意味着什么 刚体做平面平行运动时,能否对转动瞬心应用动量矩定理写出它的动力学方程为什么 当圆柱体以匀加速度自斜面滚下时,为什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能求出圆柱体和斜面之间的反作用力此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什么不列入是不是我们必须假定没有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圆柱体能不能滚 圆柱体沿斜面无滑动滚下时,它的线加速度与圆柱体的转动惯量有关,这是为什么但圆柱体沿斜面既滚且滑向下运动时,它的线加速度则与转动惯量无关这又是为什么 刚体做怎样的运动时,刚体内任一点的线速度才可以写为r ω?这时r 是不是等于该质点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为什么 刚体绕固定点转动时,r ω ?dt d 为什么叫转动加速度而不叫切向加速度又()r ωω??为什么叫向轴加速度而不叫向心加速度 在欧勒动力学方程中,既然坐标轴是固定在刚体上,随着刚体一起转动,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这种坐标系来研究刚体的运动 欧勒动力学方程中的第二项()21I I -y x ωω等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 第三章思考题解答 答:确定一质点在空间中得位置需要3个独立变量,只要确定了不共线三点的位置刚体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故须九个独立变量,但刚体不变形,此三点中人二点的连线长度不变,即有三个约束方程,所以

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习题集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从系统的观点看,物流系统就是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能够完成物流活动、具有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活动或功能主要包括: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3、物流系统包括的基本要素有:人力资源、、物流设施、物流设备、资金、信息、管理模式。 4、从生产经营过程来看,物流系统包括三个方面:供应物流、在制品物流以及分销物流。 5、“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进行优化或获取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 二、多项选择题 1、物流系统具有的独特系统性质:BCE A、整体性 B、智能性 C、可分性 D、目的性 E、多目标性 2、按照时间顺序,国外物流发展大体经历了C个阶段。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物 流发展经历了D个阶段: A、二个阶段 B、三个阶段 C、四个阶段D五个阶段E六个阶段 3、随着ABCD 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开发和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使人们逐渐认 识到需要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来把握物流管理。 A、MRP B、DRP C、看板制 D、JIT E、GIS 4、物流系统的边界是广阔的,其范围横跨BCD 几大领域。 A、采购 B、生产 C、流通 D、消费 5、自建国以来,我国的物流发展经历了D个阶段: A、二个阶段 B、三个阶段 C、四个阶段D五个阶段E六个阶段

一、填空题 1、物流系统内部结构具有输入、输出、处理(转化)、调控、反馈等活动内容。 2、物流系统有五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 3、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包括:多边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单边治理。 4、物流系统运作原理有: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物流组织网络化原理、接口无缝化原理。 5、通过提供资源、能源、机具、劳动力、劳动手段等,对某一系统发生作用,这一作用被称为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输入。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物流链各阶段的必备功能首先是A,然后是B。 A、运输、 B、存储、 C、装卸、 D、包装、E流通加工 2、物流系统的网络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AB A、点 B、线 C、面 3、 A 是指物流系统所需一切资源都能从物流市场上通过交易得到,并且这 类资源不是为某一物流系统专门制定的。 A、多边治理 B、三边治理 C、双边治理 D、单边治理 E、四边治理 4、节点是物流基础设施比较集中的地方。根据节点所具备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 以下几类。ABC A、单一功能点 B、复合功能点 C、枢纽点 D、交叉点 E、双向点 5、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ABCD A、要素一体化 B、建立战略联盟 C、资源共享 D、市场化 E、分散组 合

数电各章复习题及答案

第1章逻辑代数基础 一、选择题(多选题) 1.以下代码中为无权码的为。 A. 8421BCD码 B. 5421BCD码 C. 余三码 D. 格雷码 2.一位十六进制数可以用位二进制数来表示。 A. 1 B. 2 C. 4 D. 16 3.十进制数25用8421BCD码表示为。 A.10 101 B.0010 0101 C.100101 D.10101 4.与十进制数(53.5)10等值的数或代码为。 A.(0101 0011.0101)8421BCD B.(35.8)16 C.(110101.1)2 D.(65.4)8 5.与八进制数(47.3)8等值的数为: A. (100111.011)2 B.(27.6)16 C.(27.3 )16 D. (100111.11)2 6.常用的B C D码有。 A.奇偶校验码 B.格雷码 C.8421码 D.余三码 7.与模拟电路相比,数字电路主要的优点有。 A.容易设计 B.通用性强 C.保密性好 D.抗干扰能力强 8. 逻辑变量的取值1和0可以表示:。 A.开关的闭合、断开 B.电位的高、低 C.真与假 D.电流的有、无 9.求一个逻辑函数F的对偶式,可将F中的。 A .“·”换成“+”,“+”换成“·” B.原变量换成反变量,反变量换成原变量 C.变量不变 D.常数中“0”换成“1”,“1”换成“0” E.常数不变 10. A+BC= 。 A .A+ B B.A+ C C.(A+B)(A+C) D.B+C 11.在何种输入情况下,“与非”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 A.全部输入是0 B.任一输入是0 C.仅一输入是0 D.全部输入是1 12.在何种输入情况下,“或非”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 A.全部输入是0 B.全部输入是1 C.任一输入为0,其他输入为1 D.任一输入为1 13.以下表达式中符合逻辑运算法则的是。 A.C·C=C2 B.1+1=10 C.0<1 D.A+1=1 14. 当逻辑函数有n个变量时,共有个变量取值组合? A. n B. 2n C. n2 D. 2n 15.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中具有唯一性的是。 A .真值表 B.表达式 C.逻辑图 D.卡诺图 16.F=A B+BD+CDE+A D= 。

最新环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十一章 第一节 (1) 快速去除污染物的关键是什么? (2) 反应器的一般特性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指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态、混合状态以及质量和能量传递性能等,它们取决于反应器的结构形式、操作方式等。 (3) 反应器研究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 什么是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它们一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1.间歇操作:将反应原料一次加入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的反应程度后一 次取出全部的反应物料,然后进入下一轮操作。 间歇操作的主要特点: (1)操作特点: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输出,不存在 物料的进与出。 (2)基本特征:间歇反应过程是一个非稳态的过程,反应器内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主要优点:操作灵活,设备费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小规模废水的处理。 (4)主要缺点:设备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每批的操作条件不易相同,不便自动控制。 2.连续操作: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 特点: (1)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随着物料的流动。 (2)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反应组分、浓度可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3)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与产品质量较稳定。 规模大或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场合,多采用连续操作。 (4)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投资高。 3.半连续操作:原料与产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连续输入或输出,而其它成分分批 加入或取出的操作。 特点:半间歇操作具有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反应器内的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5)什么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空间时间: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 v)之比值. 空间速度: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 (6) 一般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状态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为什么? (7) 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反应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理想流反应器和非理想流反应器;完全混合流(全混流)反应器和推流反应器。 (8)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它通常用到哪几类基本方程? 基本内容: 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计算达到规定的目标所需要

八年级物理上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1.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它所受重力为G,对桌面压力为F,桌面对文具盒支持力为N,则上述的几个力中,互相平衡的两个力是.(题型一) 2.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______力的大小.根据____ __的条件可知,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______的大小相等,因此可间接地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题型二) 3.某工地的起重机要吊装一个工件,该工件重1200N.当起重机以2m/s匀速吊着工件上升时,起重机的钢绳受到的拉力为N;当起重机以5m/s速度匀速吊着工件下降时,钢绳受到的拉力为N,拉力的方向为;当起重机吊着工件以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工件受到的拉力为.(题型二)4.天花板上吊一盏灯,吊线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题型一) A.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B.灯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C.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D.灯受到的重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5.如图10-13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的质量为5kg,用10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的说法哪种正确:()(题型二) A.物体受到向左49N的摩擦力 B.物体受到向左10N的摩擦力 C.物体受到向右10N的摩擦力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零 6.一跳伞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降落伞的质量为5kg。运动员在空中张开伞匀速竖直下降,在此过程中人和伞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为(取g=10N/kg)()(题型二)A.650N B.65N C.700N D.70N 7.如图10-14所示,用F=150N的水平力把重5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当物体静止时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题型二) A.0N B.50N C.150N D.200N 8.一同学用水平力推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此时()(题型二)A.人推车的力与车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推车的力与车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推车的力的大小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D.人推车的力的大小等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 综合提高训练 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20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N。(题型一) 2.如图10-15所示,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有一大小为1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后,甲、乙两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4kg,乙物体的质量为6kg,则物体甲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N;如果当拉力F增大到20时,物体甲和乙均以相同的速度沿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甲物体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N。(题型二) 3.两个相同的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10N的水平推力F1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甲),那么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若将物块B取下与物块A

20XX环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十^一早 第一节 (1) 快速去除污染物的关键是什么? (2) 反应器的一般特性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指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态、混合状态以及质量和能量传递性能等,它们取决于反应器的结构形式、操作方式等。 (3) 反应器研究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 什么是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它们一般各有哪些主 要特点? 间歇操作:将反应原料一次加入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的 反应程度后一次取出全部的反应物料,然后进入下一轮操作。 间歇操作的主要特点: (1)操作特点: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输出,不存在物料的进与出。 基本特征:间歇反应过程是一个非稳态的过程,反应器内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操作灵活,设备费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小规模废水的 处理。 主要缺点:设备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每批的操作条件不易相同, 不便自动控制。

连续操作: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 特点: (1)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随着物料的流动。 1 / 12 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反应组分、浓度可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与产品质量较稳定。规模大或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场合,多采用连续操作。 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投资高。 半连续操作:原料与产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连续输入或输出,而其它成分分批加入或取出的操作。 特点:半间歇操作具有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反应器内的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什么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空间时间: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v)之比值. 空间速度: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 (6)一般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状态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为什么? (7)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反应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 (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 (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 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 10℃::96.5%,95.8%,97.1%,96.0% 37℃:94.2%,93.0%,95.0%,93.0%,94.5% 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

国际贸易实务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1、从合同成立的角度来看,()是达成一笔交易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 A. 发盘和接受 B. 发盘和还盘 C. 询盘和接受 D. 还盘和接受 2、国际贸易谈判中,一方对另一方询盘的接受,对()。 A. 双方均有约束力 B. 双方均无约束力 C.接受的一方有约束力D在一定条件下有约束力 3、在实际业务中,发盘()。 A. 是由卖方发出 B. 是由买方发出 C. 是由卖方或买方发出 D. 不是由买方发出 4、下列关于发盘终止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受盘人不理会发盘的条件 B. 受盘人表示拒绝或发出还盘 C. 发盘人对发盘的有效撤回 D. 发盘人对发盘的有效撤销 5、发盘的撤回可以()。 A在发盘生效之前B在发盘生效之后C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后D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前 6、公约规定,接受通知于()生效。 A. 发出时 B. 送达时 C. 一段合理的时间内 D.发盘人确认后 7、根据公约,迟到的接受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 A.传递情况 B. 发盘人 C. 受盘人 D. 接受通知的正常传递 8、接受通知发出以后,受盘人在接受生效之前()。 A. 不能将其撤销和撤回 B.可以撤销 C. 可以撤回 D. 既可撤回也可撤销 9、接受的具备的条件不应该包括() A. 接受必须由受盘人作出 B. 接受必须明确表示出来 C. 受盘人在作出接受时不能提出某些希望和建议 D. 接受通知要在有效期内送达发盘人 10、一项发盘,经过还盘后,则该项发盘() A. 失效 B. 对原发盘人有约束力 C. 对还盘人有约束力 D. 在有效期内有效 答案:1A 2B 3A 4A 5A 6B 7C 8C 9C 10A 第4章: 1 某公司与国外一家公司以EXW条件成交了一笔买卖,在这种情况下,其交货地点是在():A 出口国港口 B 进口国港口C 出口商工厂 D 从工厂到装运港间的约定地2、按照2000通则,在CFR价格术语中,风险转移的界限是(): A 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时 B 装运港船舱 C 目的港船上 D 货交承运人 3、代表边境交货的贸易术语():A FAS B DAF C CPT D FOB 4 按CFR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中,不计入货物价格的是(): A 货物成本 B 运费 C 保险费 D 生产成本 5 在使用贸易术语进行交易时,卖方及时向买方发出“已装船通知”至关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影响买卖双方对运输途中的风险承担。A CIP B FCA C CFR D CPT 6 根据《INCOTERMS 2000》的解释,以CIF汉堡成交,卖方对货物所承担的风险界限是: A 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前 B 货物在装运港卸下卖方车辆以前 C 货物在目的港卸货越过船舷以前 D 货物在装运港交给承运人之前 7 在CIP和CPT贸易术语中,租船订舱责任承担方分别为。 A 卖方/卖方; B 卖方/买方; C 买方/买方; D 买方/卖方 8 根据《INCOTERMS 2010》,F组术语的共同点是。 A 卖方办理保险手续; B 卖方订立运输合同;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并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 3、____RNA 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 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4、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6、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进行 7、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识别有关,也是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碳骨架的共体。 8、脂肪是动物和许多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甘油与3分子_____________酯化而成的。 9、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那条链称_____________链。 10、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称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糖的有氧氧化: 3、必需脂肪酸: 4、半保留复制: 三、问答题 1、蛋白质有哪些重要功能 2、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3、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 4、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个性 5、什么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6、遗传密码如何编码有哪些基本特性 简答: 2、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3、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 4.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个性 5、什么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6.遗传密码如何编码有哪些基本特性 一、 1、减小;沉淀析出;盐析 2、核苷酸 3、m ; t 4、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 5、蔗糖 6、细胞质 7、蛋白质;核酸;脂肪 8、脂肪酸 9、有意义链 10、反向转录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2、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3、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4、半保留复制:双链DNA 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 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三、问答题 2、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金融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单选题 1.在商品赊销、预付工资等活动中,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2.货币职能中,最基本的两大职能为() A、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与贮藏手段 D、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 3.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4.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是1∶10,而市场比价是1∶12,那么充斥市场的将是()。 A.金币 B.银币 C.金币、银币共同流通,没有区别 D.金币、银币都无人使用 5.我国的人民币制度属于()。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6.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以()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A.英镑 B.法国法郎 C.美元 D.德国马克 7.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特殊等价物 B、一般等价物 C、普通商品 D、特殊商品 8.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在()。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9.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理论总结称为()。 A、特里芬难题 B、米德冲突 C、马歇尔—勒纳条件 D、一体化三难 10.欧元正式投入使用是在() A、1998年6月1日 B、1999年1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二、判断题 1.流通中的辅币是我国使用的信用货币之一。() 2.流通手段不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3.货币的流动性是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层次时的标准。()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5.国际金本位体系下由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波动很小。() 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7.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人民币制度,它是一种信用货币制度。() 三、简答题 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CAABD CBCAB ∨×∨×∨∨∨

财政学 最全习题 第二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二章财政收支概述 第一部分财政收入 一、填空题 1、政府收费主要是,是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定价方式收取的公共物品的价格。 2、1997年以后,我国财政统计中国家财政分项目收入包含的项目有税收、企业亏损补贴(抵减收入)、和其他收入。 3、将财政收入分为工业部门收入和农业部门收入是按财政收入来源中的为标准的。 4、1997年以后,预算外资金项目包括、、、和其他收入。 5.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分类,可分为两大类。 6、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7. 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性作用。 二、判断题 1、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可分为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通货膨胀收入、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 2、预算外收入不体现在财政预算报告中。 3、预算外收入的形式都是收费。 4、如果一项收入可以采取税收形式也可以采取收费形式,一般应采用税收形式。 5、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财政支出一样,都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 6、1996年以来,我国预算外资金相当于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例处于持续增长中。 7、由于存在通货膨胀税效应,通货膨胀必然使财政收入实际上升。 8、农业部门以间接形式上缴的收入比直接上缴的收入多得多。 9、自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以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作用增强了,其中商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迅速增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已逐渐超过工业部门。 10、我国企业收入曾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不定项选择 1、关于税费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谓税费改革,就是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B、税费改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 C、税费改革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指预算内)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 D、税费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以税收代替收费 2、1996年以来,我国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举措包括:() A、计划管理,财政审批,专户储存,银行监督 B、提出最重要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 C、要求参照预算内资金管理模式,建立预算外资金的预决算制度 D、提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将社会保障基金纳入预算内收入 3、收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A、与政府提供的特定商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专项收入,专项使用 B、往往是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 C、可完全由部门和地方自收自支 D、法治性和规范性相对较差 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有:() A、经济发展水平 B、生产技术水平 C、分配制度 D、所有制结构 5、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体现在:() A、征收通货膨胀税B、税收的档次爬升效应C、造成财政收入虚增D、使财政收入数据失去信度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与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并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__。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就是_____________。 3、____RNA 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 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4、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就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6、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进行 7、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识别有关,也就是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碳骨架的共体。 8、脂肪就是动物与许多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就是由甘油与3分子_____________酯化而成的。 9、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那条链称_____________链。 10、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称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糖的有氧氧化: 3、必需脂肪酸: 4、半保留复制: 三、问答题 1、蛋白质有哪些重要功能? 2、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3、怎样证明酶就是蛋白质? 4、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个性? 5、什么就是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6、遗传密码如何编码?有哪些基本特性? 简答: 2、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3、怎样证明酶就是蛋白质? 4.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个性? 5、什么就是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6.遗传密码如何编码?有哪些基本特性? 一、 1、减小;沉淀析出;盐析 2、核苷酸 3、m ; t 4、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 5、蔗糖 6、细胞质 7、蛋白质;核酸;脂肪 8、脂肪酸 9、有意义链 10、反向转录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2、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与二氧化碳的过程。就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3、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就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4、半保留复制:双链DNA 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 分子由一条亲代链与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三、问答题 2、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答:按Watson-Crick 模型,DNA 的结构特点有: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绕;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