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高二物理《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明白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场能的装置;

⑵了解常见电容器的外形、结构和符号;

⑶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了解击穿电压、额定电压的概念;

⑷明白得电容的意义,明白其单位,并会用电容定义式进行运算;

⑸了解阻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相关因素及其电容的决定式。

2、过程与方法

⑴经历阻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探究过程,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方法:操纵变量法,

提出咨询题,定性分析、实验探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

⑵通过实验与观看,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特点,通过类比法明白得电容器的电容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介绍电容器的缘起、进展与应用,渗透STS教育思想;

⑵渗透事物的本质是有自身的因素即内因决定,不由外因决定的观点。

【教学重点】电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电容的引入与明白得

研究阻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咨询题讨论,理论探究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类比方法,动画模拟

【教学用具】电容器示教板,静电计,平行板电容器,电介质板,起电机,电池组,导线,单刀双掷开关,多媒体与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形,实例引入:

图片展现——电视、电脑等线路板

出示电容器示教板〔上装各种电容器〕

提出课题:电容器到底是什么样的元件?它的作用、构造、原理是什么?

本节课就要研究这些咨询题。

电容器产生的历史渊源:〔介绍略〕

〔一〕 电容器

实例探究:出示一纸质电容器并将其拆开,请学生观看。 结论:有两片锡箔〔导体〕,中间是一层薄纸〔绝缘〕。 1、概念:能储存电荷的元件

2、构造: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专门近的导体都能够看成一个电容器。 咨询题讨论:

两平行导体板夹上一层绝缘物质〔空气也算〕能否构成电容器? 2、充电、放电

演示:连接如图的电路 现象观看:当接a 时,G 偏转 当接b 时,G 反偏

分析:充电—— 充电电流; 电流的方向:流向正极 能量的转化:电能

电场能

放电—— 放电电流; 电流的方向:流出正极 能量的转化:电场能 其他形式能量 〔二〕 电容

提出咨询题1:既然电容器是用来储存电荷的,而不同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是不同的,我们应该用一个物理量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能力,这应是一个如何样的物理量呢?

定性分析:对一个电容器来讲,其储电能力应该是一定的,我们找到的那个物理量对那个电容器来讲也应该是不变的。

咨询题2:对一个结构一定的电容器,给它带上一定的电荷量Q ,两极间也就有了一定的电势差U ,Q 与U 能用来表示电容器的储存能力吗?

学生:〔不能,缘故分析〕 进一步研究:

①实验讲明,Q 增加为原先的几倍,U 也增加为原先的几倍,而两者的比值Q/U ,对同一电容器是一定的〔这符合我们的要求〕。

②比值大,意味着在相同的电压情形下,能带的电荷量越大,这正能讲明其储电能力强。 对电容概念的总结: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比值

2、定义式:U Q C =

,或者U

Q

C ??= 〔比值定义〕 3、物理意义:C 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法拉〔F 〕,1F=1C/V 1μF=10-6F , 1рF=10-12

F

常见电容器,一样是几十pF 到几千μF 之间

类比明白得:

S 1 2

5、对电容的明白得:

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特点

2、与水容器对比明白得

水容器H S V H V S =

电容器U C Q

U

Q C =

【例题1】一个电容器,充电后所带电荷量为Q=4×10-6

C 的电荷量时,它的板间电势差U=2V ,由此可知,该电容器的电容是___________F 。

假如再充进4×10-6

C 的电荷量,其电容为___________F 。 假如用导线将电容器两极相连,放电后,其电容为___________F 。 学生活动:〔略〕

小结:C 取决于电容器自身结构而与是否带电无关。类比:水桶的储水能力在设计好后就确定了,与是否使用无关。

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明白电容是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的物理量,与U 和Q 都没

有关系,只与电容器的本身的构造有关。那么和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明白呢?我们下面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研究阻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1、提出课题:平行板电容器是最简单,也是最差不多的电容器,几乎所有的电容器差不多上平行板电容器的变形,因此我们从研究平行板电容器入手,探究决定其电容大小的因素。

咨询题: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那些因素从哪儿去找? 2、定性分析

①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因此它只与电容器自身的内部结构有关,与其它量〔Q 、U 〕应该无关,环境因素也可不予考虑

②研究电容器内部的结构因素:

③方法分析:操纵变量法

3、实验探究

⑴改变平行板两极板的距离

d

现象:d ↓

偏角↓↓↑

d ↑ 偏角↑ U ↑ C ↓ C=Q/U

⑵改变平行板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

现象:S ↓ 偏角↑

S ↑

偏角↓ U ↓ C ↑ ⑶两极板间插入绝缘介质〔保持

Q 、S 、

d 不变〕

现象:插入电介质

U ↓

C ↑

4、进一步的研究〔引申〕

以上实验还只是定性分析,从理论角度进行定量研究,讲明:

⑴当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是真空时,kd

S

C π4=

⑵当板间充满同一种介质时,电容变大为真空时的r ε倍,即kd

S

C r πε4=

5、相对介电常数r ε是一个与电介质性质有关的常数〔无单位〕。 读表1.8—1,空气的r ε近似为1〔一样性研究中,空气对C 的阻碍能够忽略〕〔水指纯洁水〕

【例题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是比较少的,桌上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半径约0.1m ,试求其电容C 的大小。

学生活动:〔2.8pF 〕

咨询题:假设要得到2μF 的电容,每个极板的面积要做多大?〔试与窗户作个比较〕 学生活动:〔==kdC S π422.6m 2,约10倍〕 〔四〕常见的电容器介绍

1、从构造上看,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

2、固定电容器依照材料不同,常见的有: ,符号:

3、可变电容器 符号:

演示:动片,定片 咨询题:试分析变容原理? 〔五〕小结:

电容器由两片导体为极板,中间隔以电介质构成。 电容C 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C=Q/U

C=Q/U 固定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

可变电容器

定义式

U Q C =

适用于任何电容器 C 与Q 、U 无关

决定式

kd S C r πε4=

只适用于平行板电容器 反映C 的决定因素

〔六〕巩固练习与应用拓展 1、课堂练习:

如下图,给电容器充电,静电计指针偏转一个角度。 以下情形中静电计的指针偏角增大依旧减小? ⑴把两板间的距离减小; ⑵把两板间的正对面积减小;

⑶在两板间插入相对介电常数较大的电介质。 学生活动:〔减小;增大;减小〕 2、拓展应用:电容式传感器介绍

传感器是把非电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压力、温度、流量等)转换成易于测量、传输、处理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的一种组件。非电物理量→传感器→电学。

电容式传感器是常见的一种,试分析图中的电容式传感器是测________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点:测量压力F 。当待测压力F 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的时候,膜片发生形变,使极板间距离d 发生变化,引起电容C 发生变化.明白C 的变化,就能够明白F 的变化情形.〕

〔七〕作业:

1、作业本相应的内容。

2、收集常见电容式传感器的资料,分析讲明其工作原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电场》教案

选修3-1第一章电场 本章概述 本章是高中物理电磁学的起始章节,可以说本章将学生引入另一个新的学习领域;本章教学是整个电磁学教学的基础,对后续的电磁学的教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章知识内容共有9节,大致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包括第1,2节,既“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是本章的基础。 第一单元包括第3、4、5、6节,分别是“电场强度”“电势能和电势”“电势差”“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第一单元包括第7、8、9节,既“静电现象的应用”“电容器的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用”,是本章的综合应用。 本章的核心内容是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教材中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入手,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用来表示电场的强弱。通过静电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类比法,得出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物理量----电势能。 本章的知识特点:(1)新概念多且抽象不易直接感知;(2)综合性强、跨度大;(3)包含有丰富的物理思维方法。 本章的重点、难点:重点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难点是本章知识的跨度与力学的综合应用。 本章的课标要求: 1.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2.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4.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5.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 6.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本章的知识版块及知识结构 静电基本现象→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电场对电场中的物质的作用(电场对电荷的作用、电场对导体的作用、电场对电介质的作用) 本章知识结构图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电场知识类了解不多,初中教学中实验不全;回忆总结初中静电学知识参差不齐;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存在抽象思维障碍,尤其是空间思维障碍;物理学中的一些研究方法不了解;部分学生对电学知识不感兴趣,存恐惧感。 教学要求 1.加强演示实验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形象思维支撑,促进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表象;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电容(9)》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8 节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电容的观念,认识常见的电容器,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式,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容概念,定义式,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 难点:电容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引课 1.播放视频《水球的爆炸过程》,提出问题:气球为什么会爆炸?引导“水压”。 2.往杯子里倒水,会有水压吗?“会!” 3.容器在储存水的时候,自然会产生水压,水压过大,容器会爆炸。 4.展示课题:电容器的电容 (二)电容器 1.了解电容器结构 (1)观察主板,展示电容实物。 (2)播放视频《拆解电容器》,了解电容器的内部结构。 (3)介绍平行板电容器结构。 2.电容器充放电 过渡:电容器作用是什么? 【演示实验】电容器接交流电源,直接引线短接,观察“电火花”。 充电时,有短暂的充电电流,电容器极板带电,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极板所带电荷量,称为电容器的带电量。充电后,正负极板电荷由于相互吸引而保存下来,极板间存在匀强电场。能量以电场的形式储存起来。 放电时,正负电荷相互中和,有短暂放电电流。放电后,不存在电场,电场能转化为电能。 【学生分组活动】体验二极管的充电、放电。

Q 过渡:容器储存水后会有水压,那么电容器储存了电荷后,会有? 【演示实验】测量电容器的电压,知道充电的电容器存在电势差。 3. 探究电容器电荷量与电压关系 猜测:电容器的电压和什么有关?对比水量与水压。 (1) 理论分析。电荷量越多,电场越强,根据 U=Ed ,两极板间电势差越大。 (2) 实验探究电荷量与电压关系。 问题:怎样知道电容器储存电荷的多少呢?若一个充电的电容器,连接完全相同不带电的电容器呢?电荷量应该等量平分,电荷量减少一半。如果电荷量与电压成正比,电压也应该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可以通过测量电压,间接论证。 方案:单刀双掷开关,先充电,后平分。 推广:利用等量平分原理,可以得到电荷量的 1/4、1/8,实现多次测量。 (三)电容 过渡:将电荷量与电压成正比写成等式,引入常数 C 。 1. 电荷量与电压比值的含义。单位电压储存的电荷量,反映了容纳电荷的本领。 2. 电容定义式, C = 。单位:法拉。 U 3. 对比水杯理解电容概念。单位水压时容纳的水量,类似于水量比高度,相当于杯底的底面积。 4. 讨论:容纳电荷的本领与储存的电荷。 5.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电容和电容器的说法正确是( ) A. 电容器简称电容 B. 电容器 A 的电容比电容器 B 的大,说明 A 带的电荷量比 B 的多 C. 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1V 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D. 由公式 C=Q/U 知,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 答案 C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电容(7)》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2、体会作者的平等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关爱普通人。 【教学重点】:理解“愧怍”隐藏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联系身边的人,关注、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力车夫在中国是个古老的职业,他们是辛苦的,靠双脚丈量土地维持生活,有个诗人写了一首诗,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人力车夫 文/ 雪山白莲 三个轮子, 承载着全家的嘱托, 车夫的背,压得微驼。 风里来,雨里去, 一次次颠簸之后, 熟记了城里的每一个坎坷。 夏天的汗滴, 已凝结成严冬的寒霜, 染得两鬓,一片斑白。 轮子始终在缓慢的旋转, 终点又成了起点, 怎么也量不尽眼前的路。 但车夫喜欢这样, 有路就意味着 ——有了生活的希望!

生活有时也很简单: 一口干涩的馒头, 一瓶浑浊的冷茶, 一抔(pōu)干燥的黄土, 就能给自己的灵魂, 带来永久的宁静。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里的主人公老王就是这样一个贫苦的人力车夫,他虽然生活在社会 的底层却有着金子般的心灵,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杨绛先生走近老王。(板书) 二、检查预习(给下面的字注音): 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翳滞笨愧怍 三、作者简介: 杨绛(1911 年7 月17 日—2016 年5 月25 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 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 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 年还 在公演;杨绛93 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 岁成出版哲理 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 岁出版250 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6 年5 月25 日,杨绛逝世,享年105 岁。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四、写作背景: 文章作于1984 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 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五、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出声朗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标记出来) 1、老王的生活境况怎样? 2、文中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通过这些叙述与描写,你认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高中物理《电容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39 课时电容器(重点突破课) 一、电容器 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 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3.电容器的充、放电 (1)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 (2)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二、电容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 2.定义式:C=。 3.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1 F=106 μF=1012 pF。 4.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高低。 5.决定因素:由电容器本身物理条件(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电压无关。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决定因素:正对面积,介电常数,两板间的距离。 2.决定式:C=。 [小题热身] 1.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中所带电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 V 降低到36 V,对电容器来 说正确的是( ) A.是充电过程 B.是放电过程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0×10-2 F D.该电容器的电量变化量为0.20 C 解析:选B 由Q=CU 知,U 降低,Q 减小,故为放电过程,A 错B 对;由C ==F=5×10-3 F,可知C 错;ΔQ=CΔU=5×10-3×4 C=0.02 C,D 错。 2.有两个平行板电容器,它们的电容之比为5∶4,它们的带电荷量之比为5∶1,两极板间距离之比为4∶3,则两极板间电压之比和电场强度之比分别为( )

提能点 (一)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A.4∶1 1∶3 B.1∶4 3∶1 C.4∶1 3∶1 D.4∶1 4∶3 解析:选C 由U=得:===, 又由E==得:===, 所以选项C 正确。 3.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变化情况是( ) A.C和U 均增大B.C增大,U减小 C.C减小,U增大D.C和U 均减小 解析:选B 由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C=知,当插入电介质后,ε 变大,则在S、d 不变的情况下C 增大;由电容定义式C=得U=,又电荷量Q 不变,故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减小,选项B 正确。 2.分析思路 [典例] (2016·天津高考)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 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 板间有一固定在P 点的点电荷,以E 表示两板间的 电场强度,E p 表示点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θ 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 A.θ增大,E增大B.θ增大,E p 不变 C.θ减小,E p 增大D.θ减小,E不变 [解析] 由题意可知平行板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 不变,当下极板不动,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两极板间距d 减小,则电容C 变大,由U=可知U 变小,

高中物理《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教案教科版选修3_2

电容器在交变电流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知道为什么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2.知道用容抗来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容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2.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理解、分析新问题。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有志于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2.容抗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 容抗概念及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阅读+讲解 ●教学用具 电容器(“103μF、15 V”与“200μF、15 V”)2个、两个扼流圈、投影片、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 实验:把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起来分别接在交流和直流 电路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①由此现象说明电容器对电流有什么影响?②交变电流是怎样“通过”电容器的呢 观察现象: 接通直流电源,灯泡不亮,接通交流电源,灯泡能够发光 思考讨论: 电容器对直流电来说是断路的,而对交变电流来说不再是断路的了。 (2)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的原理 交变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电容器的冲放电过程A、B、C、D

引导归纳: 电容器通过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路 在交变电流的每一个周期内,电容器冲放电两次形成的冲放电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当电压升高时,电荷向电容器的极板上聚集,形成充电电流;当电压降低时,电荷离开极板,形成放电电流.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容器. [演示二]演示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观察实验现象:开关打到直流电上,灯泡不亮,开关打到交流电上,灯泡亮了. 结论:直流电不能通过电容器,交流电能够通过电容器. [师问]电容器的两极板间是绝缘介质,为什么交流电能够通过呢? 用CAI课件展示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充电、放电的动态过程.强调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当电容器接交变电源上时,正极板上的电子向负极板上流,使两极板上聚集电荷增加,形成充电电流.当电源电压降低时,负极板上的电子通过电源流向正极板,两极板上的电荷中和掉一部分,形成放电电流. [演示]:将“1000μF,15 V”的电容器去掉,观察灯泡的亮度. 现象:灯泡比原来电路中接电容器时变亮. 说明:电容器对交变电流也有阻碍作用 容抗XC:表示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大小,如同用电阻表示电阻器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感抗表示线圈对交流电阻碍作用大小,单位都为:欧姆(Ω) 教师指出:容抗产生原因为“电容器极板上电荷的积累对电荷定向运动阻碍”. [师问]那么容抗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演示]将电路中的“1000μF”电容换成“200μF”电容器. 观察现象:灯泡比原来“接1000 μF”电容器时暗. 说明:容抗和电容器的电容值大小有关. 实验表明: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和交变电流的频率决定容抗.电容越大,在同样电压下电容器容纳电荷越多,因此充放电的电流越大,容抗就越小.交流电的频率越高,充放电就进行得越快,充放电流越大,容抗越小.即电容器的电容越大,交变电流频率越高,容抗越小.电容器具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特点. 例题:如图所示电路中,如果交流电的频率增大,三盏电灯的亮度将如何改变?为什么? 解析: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时,线圈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大,通过灯泡L1的电流将因此而减小,所以灯泡的L1亮度将变暗;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则随交变电流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即流过灯泡L2的电流增大,所以灯泡L2的亮度将变亮.由于电阻的大小与交变电流的频率无关,流过灯泡L3的电流不变,因此其亮度也不变, 板书设计 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 (2)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的原理 (3)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①容抗 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②容抗的大小:

《电容器电容》高中物理选修说课稿

《电容器电容》高中物理选修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帮大家的《电容器电容》高中物理选修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教材地位与作用 《电容器、电容》是高考的热点,是电场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学完匀强电场后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后面交流电路(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和电子线路(电磁振荡)的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从知识上要求学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作用,明确电容器的两种工作方式,掌握电容的概念,并会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空间想象、动手、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3、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确定电容公式的建立、理解与应用为本节的重点。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所用的教材确定冲、放电的过程的建立为难点。 新教材中《电容器、电容》一节把电容器的概念和平行板电容器两部分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两个重点,课堂容量大,难点集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差、能力低、空间想象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下,大胆进行改革,把教材的地二部分内容《平行板电容器》放到了下一节进行,从而使本节内容紧凑、容量适中、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对电容器带电量与两极间电压成正比这一结论,教材是直接硬灌给学生的,不宜于学生接受,我从网上下载了冲放电模拟演示实验,弥补了教材的不足,让学生通过描点,画线,亲自探索出电量与电压的关系,顺其自然引入电容的概念,从而掌握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不仅易于消化,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对电容器的冲放电过程教材说的过于简单,加上内容抽象,微观运动又无法演示,学生接受困难;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后面学习电磁振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高二物理《电容器 电容》教案

一、设置情景,导入课题 电容器是高中阶段重点学习的三大电子元件之一,但学生对其比较陌生,该课题的导入的情景设置可以这样考虑: (一)教师活动:设置情景,巧妙导入。 1、情景设置:(1)出示“常用电容器示教板”。 (2)你能说明怎样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吗? (3)电容器的电容有哪些因素决定? 2、导入要点:(1)通过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导入本节。 电容器在电子线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认识电容器。 (2)简要说明本节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三大电子原件:电阻、电容、电感 (3)指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电容器、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二)学生活动:接受课题,进入状态。 1、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该节内容,本节主要研究的是哪些内容。 2、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投入新课学习。 评析: 明确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该部分知识的重视程度,课题导入就是要让学生明确进一步学习什么内容,为什么必须学习该部分内容,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激情。导入课题要简洁,要有激情,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 二、投放学案,认定目标 (一)教师活动:投放学案,展示目标。 1、投放教学目标,提醒学生认定目标。 2、在学生认定目标后提出希望和进行必要的鼓励。 (二)学生活动:认定目标,树立信心。 1、明确本节课将要学习哪些知识或方法。 2、知道本节课学习重点和难点、明确学习的关键。 3、在老师的鼓励下,以必胜的心态,带着学习目标投入学习。 说明:教学目标的投放一般是随着学案一起投放,如果是课前投放(比如,利用临沂市教研室编制的学案),课上只需提出希望和进行鼓励;如果是上课时投放,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认定,但时间一般在2分钟左右为宜。 评析: 目标是教和学要达到的境界,一切教和学的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线,明确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是为了减小教与学的随意性、盲目性,以提高教和学的实效性。 三、回顾知识,强化基础 (一)教师活动:依据学案,诊断补偿。 启发学生回答诊断补偿问题。 (二)学生活动:主动回顾,反馈信息。 思考、讨论完成学案上的诊断补偿题,并把信息反馈给老师。 (三)教师活动:加工信息,精讲释疑。 1、对学生回答正确的问题,不要再重复。 2、如果少数学生回答不完善的问题,可让其他同学补充。 3、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不好的问题,要适当引导点拨。

高二物理电容器教案.doc

高二物理电容器教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物理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电容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电容器的概念;了解常见电容器的外形、结构和符号 ⑵理解电容的意义,知道其单位,并会用电容定义式进行计算 ⑶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相关因素及其电容的决定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与观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特点,知道电容器的基本作用是储存电荷。通过类比法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事物的本质是有自身的因素即内因决定,不由外因决定的观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电容的引入与理解;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感知电容器,电容器在我们当今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电脑、

电视机、收音机等几乎所有用电器中都有电容器。以老师手上的电脑主板为例,看看哪些是电容器。 (一) 电容器的结构 1、构造: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问题讨论: 2、充电、放电 演示:连接课本29页的电路 现象观察:当接a时,G偏转 当接b时,G反偏转 充电时,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 电场能增加。 放电时,带电量Q减少,板间电压U减小,板间场强E减小, 电场能减小。 (二) 电容 提出问题1:既然电容器是用来储存电荷的,而不同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是不同的,我们应该用一个物理量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能力,这应是一个怎样的物理量呢? 定性分析:对一个电容器来说,其储电能力应该是一定的,我们找到的这个物理量对这个电容器来说也应该是不变的。 对电容概念的总结: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

高二物理电容器和电容教学教案

第八节、电容器和电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电容器、电容》是高考的热点,是电场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学完匀强电场后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交流电路(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和电子线路(电磁振荡)的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以及常用的电容器。 ②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及其定义,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③知道公式及其含义,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会对平行板电容器问题的动态分析。 2.能力目标 ①知道利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 ②学会在实验中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目标 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电容的定义和引入。 对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四、学情分析: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电容器的结构,明确电容器的作用,了解 电容器的工作方式,重点掌握电容器的电容概念,知道它们与电量、电压无关。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启发式、探究式、类比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电容器的定义和电容器的充放电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 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要点:场强、电势能、电势、电势差等。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展示各种电容器.并做解释:这是一种能容纳电荷的容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电容器以及描述它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电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电容器构造: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操作: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电容教案

电容器的电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电容器的概念;了解常见电容器的外形、结构和符号 ⑵理解电容的意义,知道其单位,并会用电容定义式进行计算 ⑶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相关因素及其电容的决定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与观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特点,知道电容器的基本作用是储存电荷。 通过类比法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事物的本质是有自身的因素即内因决定,不由外因决定的观点。 【教学重点】电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电容的引入与理解 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感知电容器,电容器在我们当今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电脑、电视机、收音机等几乎所有用电器中都有电容器。以老师手上的电脑主板为例,看看 哪些是电容器。 (一)电容器的结构 1、构造: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问题讨论: 2、充电、放电 演示:连接课本29页的电路 现象观察:当接a时,G偏转 当接b时,G反偏转 充电时,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 电场能增加。 放电时,带电量Q减少,板间电压U减小,板间场强E减小, 电场能减小。 (二)电容 提出问题1:既然电容器是用来储存电荷的,而不同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是不同的,我们应该用一个物理量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能力,这应是一个怎样的物理量呢? 定性分析:对一个电容器来说,其储电能力应该是一定的,我们找到的这个物理量对这个电容器来说也应该是不变的。 对电容概念的总结: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

2、定义式:U Q C =,或者U Q C ??= (比值定义) 3、物理意义:C 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法拉(F ),1F=1C/V 1μF=10-6F , 1рF=10-12F 常见电容器,一般是几十pF 到几千μF 之间 类比理解: C 大,意味着U=1V 时,容纳的电荷量大,储电本领强 不同容器装水,水深都是1㎝,S 大的容器容纳的水量多 问题讨论: ①S 大,能装水的总量就一定多吗?(不一定,容器 的高度h 不同,V=Sh ) ②C 大,能储存的电荷量就一定多吗?(不一定,C 能 承受的最大电压不同) (因此,C 大,储电本领大,是指相对于同一电势差U 而言;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还跟它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有关。引出击穿电压、额定电压 的概念。) (三)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1、讨论:C 由Q 、U 决定吗? 从理论角度进行定量研究,表明: ⑴当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是真空时,kd S C π4= ⑵当板间充满同一种介质时,电容变大为真空时的r ε倍,即kd S C r πε4= (四)常见的电容器介绍 1、从构造上看,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 2、固定电容器根据材料不同,常见的有: ,符号: 3、可变电容器 4、击穿电压 额定电压(工作电压)~电容器的外壳有标注 课堂练习1.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容器的电容正确的理解是( ) A .电容与带电量成正比 B .电容与电势差成反比 S 1 2 固定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 可变电容器

高中物理《电容器 电容》公开课教案设计

课题:电容器 电容 元济高级中学 徐建初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了解电容器的结构; 2、知道电容器的作用; 3、理解电容器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课的引入〉 1、 展示电路板,设别电阻、电容等电学元件 2、 展示形状、大小、规格、作用各不相同的电容器 3、 观察桌面上的电容器若干并由学生提出问题 〈新课教学〉 一、电容器的结构 1、 启动器内部有电容器,拿出并拆开。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2、 结论: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导体,就组成电容器。这两个导体叫电容器的两个极,两极之间有电介质(绝缘物质)。 3、 问:为什么把电容器金属板和电介质卷成一团? 二、电容器的作用 1、 实验观察一:如图1所示V U F c 161000==μ 开关S 拨向1,再拨向2。 (1) 问:观察到什么现象?从中说明电容器有什么作用? (2) 结论:电容器的作用是储存电荷。 2、 实验观察二:如图2所示Ω===K R V U F C 1041000μ 先介绍实验电路,说明电阻、电流表的作用。 (1 ① 注意观察指针偏转的方向及大小变化 ② 多媒体展示 ③ 结论: A .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充电过程——定义电容器的带电量。 图(2) C 图(1)

B .充电结束,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势差等于电源电压,电流为0。 (2)放电过程 ①注意观察指针偏转的方向及大小变化 ②多媒体展示 ③结论: A .电路中电流与原来相反——放电过程——实质:正负电荷的中和 B .放电结束,电容器不带电,电流又为0。 3.能量及其转化 (1)问:电容器放电时小灯泡发光,从另一侧面说明小灯泡又有什么作用? 答:储存能量 结论:电容器两极带等量异种电荷,两极间形成了电场,由此储存了能量,这种能量叫电场能。 (2) 问:你能分析充电、放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吗? 结论:充电时,电能——电场能 放电时,电场能——电能——热能等 三、电容 电容器外壳上标有如F μ1000、pF 30……,表示什么意思? 1. 实验观察三:如图2所示Ω===K R V U F C 1081000μ, 观察在充电、放电过程中,指针的偏转大小。 (1) 与实验观察二比较说明:电容器加的电压大,其带电量也大。精确的实验 表明:U Q ?。 (2)与水容器类比:h V ? 2、验观察四:如图2所示Ω===K R V U F C 108100μ 加同样的电压,电容器不同,带电量也不同,说明带电本领有大小。 3、建立电容的概念 (1) 对水容器,提出问题:要使水容器中的水面升高1cm ,所需要的水量是多 少? V 水/h 水=S ① 对给定的水容器,V/h 比值一定,即S 一定。 ② 对不同的水容器,V/h 比值不同,即S 不同。 ③ 该比值在数值上等于增加单位深度所需增加的水量。 ④ 该比值越大,表示该容器容纳水的本领越大(为什么?) (2) 对电容器,提出问题:要使两极间电势差增加1v 所需的电量是多少? 定义电容?=)(C u Q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 ① 对给定的电容器,U Q 的比值一定,即C 一定 ② 对不同的电容器,U Q 的比值不同,即C 不同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电容》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选修 3-1 第一章 静电场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场能的装置; ⑵了解电容器的电容器的外形、结构和符号及充、放电过程 ⑶理解电容的意义,知道其单位、并会用电容定义式进行计算; ⑷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相关因素及其电容的决定式。 2. 过程与方法 ⑴经历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探究过程,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方法 ⑵通过类比法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体会类比的方法和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⑵中渗透事物本质是自身的因素,即内因决定外因,不由外因决定观点,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电容的概念、电容定义式和决定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电容的定义和理解 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电容器示教板,静电计,平行板电容器,电介质板,感应起电机 【教学过程】 富兰克林“引电实验”来引出电容器。【莱顿瓶】图片展示——电视、电脑等线路中的电容器 提出课题:电容器到底是什么样的元件?它的作用、构造、原理是什么? 合作探究 1:电容器结构及充、放电现象。 实例探究:出示一纸质电容器并将其拆开,请学生观察。 结论:有两片锡箔(导体),中间是一层薄纸(绝缘) 。 合作生成: 1. 概念: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问题讨论:两平行导体板夹上一层绝缘物质(空气也算)能否构成电容器? a 2. 充电、放电过程 b s E C A

= 实验演示 1:连接如图的电路现象观察:当接 a 时,G 偏转 当接 b 时,G 反偏转 分析:充电—— 充电电流; 电能 电场能 放电—— 放电电流; 电场能 其他形式能量 合作探究 2:电容 提出问题:既然电容器是用来储存电荷的,而不同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是不同的,我们应该用一个物理量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能力,这应是一个怎样的物理量呢? (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研究:比如电阻) 演示实验 2:(实验电路同上一电路) 不同充电电压时,观察电容器充放电时,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幅度。 (学生能根据数据得到电压越高,电荷量越大;并且能得到粗略的得到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是恒定的。) 课件演示 2: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到结论: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不仅与电容有关还与充电电压有关。并且根培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幅度,粗略的得到,同一个电容器, 电荷量与充电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为建立电容的概念做好铺垫。 进一步研究: ①实验表明,Q 增加为原来的几倍,U 也增加为原来的几倍,而两者的比值Q/U ,对同一电容器是一定的(这符合我们的要求)。 ②比值大,意味着在相同的电压情况下,能带的电荷量越大,这正能说明其储电能力强。 合作生成: 1. 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 的比值 C C = ?Q Q ?U U 2. 定义式:,或者 (比值定义) 3. 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法拉(F ),1F=1C/V 1μF=10-6F , 1рF=10-12F 常见电容器,一般是几十 pF 到几千 μF 之间 类比理解: C 大,意味着 U=1V 时,容纳的电荷量大,储电本领强 不同容器装水,水深都是 1㎝,S 大的容器容纳的水量多 (4)物理意义:C 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 V1 a h V2 b s A S1 S2 E C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电容》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电容》优质课教案、教学 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设计 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 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场能的装置; ⑵了解电容器的电容器的外形、结构和符号及充、放电过程 ⑶理解电容的意义,知道其单位、并会用电容定义式进行计算; ⑷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相关因素及其电容的决定式。 2.过程与方法 ⑴经历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探究过程,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方法 ⑵通过类比法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体会类比的方法和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⑵中渗透事物本质是自身的因素,即内因决定外因,不由外因决定观点,激发学习物理 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电容的概念、电容定义式和决定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电容的定义和理解 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电容器示教板,静电计,平行板电容器,电介质板,感应起电机 【教学过程】 富兰克林“引电实验”来引出电容器。【莱顿瓶】 图片展示——电视、电脑等线路中的电容器 提出课题:电容器到底是什么样的元件?它的作用、构造、原理是什么? 合作探究1:电容器结构及充、放电现象。 实例探究:出示一纸质电容器并将其拆开,请学生观察。 结论:有两片锡箔(导体),中间是一层薄纸(绝缘)。 合作生成: 1.概念: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问题讨论:两平行导体板夹上一层绝缘物质(空气也算)能否构成电容器? a 2.充电、放电过程 A s b E C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电容(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容器,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学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电容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关键让学生理解电容是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 电容这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 2.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做好演示实验是突破该 难点的好办法。 3.本节的一个次重点是利用前面所学的电学知识解释电容器的充放电问题。 导入新课 教学任务:介绍与电容有关的物理学史 师生活动: 1.富兰克林研究闪电时,他把闪电搜集到一个瓶子中,这个瓶子实际上就是电容器,它是由玻璃瓶内外贴有锡箔制成的,它是由荷兰莱顿大学的一名教授发明的,所以最早叫莱顿瓶。 2.莱顿瓶

莱顿瓶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莱斯特;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家穆欣布罗克,于1745 年、1746 年几乎同时发明的。有一次,克莱斯特用传导的方法给装有钉子的玻璃瓶充电。当他的一只手拿着玻璃瓶,另一只手接触铁钉时,他感到肩膀和手臂受到了一下猛ft。穆欣布罗克在做电学实验时,看到好不容易使带电体带上的电很快在空气中消失,便想找出一种保存电的办法。有一次,他用丝线吊起一支枪管来接收从摩擦起电机玻璃球传来的电。他在枪管的一端吊一根黄铜线,铜线的下端放在一只盛有水的玻璃瓶中。穆欣布罗克让助手一只手拿着玻璃瓶,同时自己使劲转动起电机。助手不慎将另一只手碰到枪管上,感到一阵剧烈的电ft,大喊起来。穆欣布罗克与助手互换位置,自己一手拿瓶,另一只手去碰枪管,也遭到电ft。布莱斯特和穆欣布罗克的实验表明,把带电体放在玻璃瓶中可以将电保存起来。后来人们把这个蓄电的瓶子叫做莱顿瓶。但是当时克莱斯特并不清楚装有钉子的玻璃瓶为什么能够保存电荷;穆欣布罗克也不知道电荷是保存在瓶子上还是保存在瓶内的水中。莱顿瓶几经改进后,瓶内外表面都贴上金属箔,瓶上插上一根金属杆,杆上端装有一个金属球,下端用金属链子与瓶内表面接触。莱顿瓶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可以点燃火药、氢气等。莱顿瓶的出现 为进一步研究电现象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其实,莱顿瓶就是一个同轴柱形电容器。按照克莱斯特和穆欣布罗克的实验,握瓶的手是圆柱形电容器的正极板,水和铁钉(或铜线)是负极板,电介质是玻璃。瓶中盛水并不能够改变其电容的大小,只是起到让瓶盖上插的金属杆与瓶内表面金属箔连接的作用。改进后的莱顿瓶内外表面都贴有金属箔,两金属箔分别构成两个极板,电介

高中物理选修11《电容器》教案

高中物理选修11《电容器》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电容器的概念;了解常见电容器的外形、结构和符号 ⑵理解电容的意义,知道其单位,并会用电容定义式进行计算 ⑶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相关因素及其电容的决定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与观察,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特点,知道电容器的基本作用是储存电荷。通过类比法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事物的本质是有自身的因素即内因决定,不由外因决定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电容的引入与理解;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感知电容器,电容器在我们当今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电脑、电视机、收音机等几乎所有用电器中都有电容器。以老师手上的电脑主板为例,看看哪些是电容器。 (一) 电容器的结构 1、构造: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问题讨论: 2、充电、放电 演示:连接课本29页的电路 现象观察:当接a时,G偏转 当接b时,G反偏转 充电时,带电量Q增加,板间电压U增加,板间场强E增加, 电场能增加。 放电时,带电量Q减少,板间电压U减小,板间场强E减小, 电场能减小。 (二) 电容 提出问题1:既然电容器是用来储存电荷的,而不同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是不同的,我们应该用一个物理量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能力,这应是一个怎样的物理量呢? 定性分析:对一个电容器来说,其储电能力应该是一定的,我们找到的这个物理量对这个电容器来说也应该是不变的。 对电容概念的总结:

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比值 2、定义式:,或者 (比值定义) 3、物理意义:C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法拉(F),1F=1C/V 1μF=10-6F, 1рF=10-12F 常见电容器,一般是几十pF到几千μF之间 类比理解: C大,意味着U=1V时,容纳的电荷量大,储电本领强不同容器装水,水深都是1㎝,S大的容器容纳的水量多 问题讨论: ①S大,能装水的总量就一定多吗?(不一定,容器的高度h不同,V=Sh) ②C大,能储存的电荷量就一定多吗?(不一定,C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不同) (因此,C大,储电本领大,是指相对于同一电势差U而言;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还跟它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有关。引出击穿电压、额定电压的概念。) (三)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1、讨论:C由Q、U决定吗? 从理论角度进行定量研究,表明: ⑴当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是真空时,

高中物理选修1-1 1.4 电容器 教案

1.4 《电容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容器的基本构造,了解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认识常见的电容器。 (2)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能利用公式判断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物理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2)学生在利用“控制变量法”自主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电容器的广泛应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 (2)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思想,培

养科学精神,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重点: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策略: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电容的比值定义式,进一步运用类比法加深对电容物理意义的理解。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难点: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策略:由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积极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法,改进完善实验,总结结论简单应用,从而完成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深刻,理解透彻。 三、教学仪器 电容器若干个、、干电池(3节)、单刀双掷开关(1个)、平行板电容器实验器材(1个)、感应起电机(1台)、静电计(1个)、导线若干、 四、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 一.导入课题

通过对照相机闪光灯的工作原理的设疑,课件 展示电容器广泛应用的图片,导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1.介绍电容器的基本结构组成 拆开一个电容器,让学生观察电容器的基本构成,利用课件进行总结电容器的结构、符号。 2.指导学生利用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加强对电容器基本工作流程的了解。 储存电荷并在需要时快速释放电荷是电容器的基本工作流程。 投影实验电路图。 电键偏向1,充电过程。 电键偏向2,放电过程。 观看图片,思考回答 观察实物,获得感性认 识。 连接电路,实验观察, 分析回答: 充电过程:灵敏电流计 “从生活走 向物理”,让学生 了解电容器在生 活中的广泛应 用,增加对电容 器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习热情, 从而提出课题。 使学生获得 对电容器充、放 电过程的感性认 识,为后面教学 做好铺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