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紫苏醇的性质用途及制备

紫苏醇的性质用途及制备

紫苏醇的性质用途及制备
紫苏醇的性质用途及制备

紫苏醇的性质用途及制备

简介:本文介绍了紫苏醇的合成方法,分析了各合成路线的关键步骤,讨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介绍了2 ,102环氧蒎烷液相重排合成紫苏醇的各种Bronsted 酸催化剂。

关键词:紫苏醇;合成;液相重排;

一性质

紫苏醇(1) ,俗称二氢枯草醇,学名[ 42异丙烯基212环己烯]甲醇,具有

温暖的草香、稍有木香和花香,类似芳樟醇和松油醇特殊气味的单环单萜烯

醇。紫苏醇性质稳定,耐热耐酸,不易挥发,其用途十分广泛。

中文名:紫苏醇,二氢枯草醇,。

英文名:perillyl alcohol。

分子式:C10H16O 。

分子量:152.22 。

外观:为无色较稠的液体。

香气:温暖的草香,稍有木香和花香。

折光率(20℃):1.4960-1.4975 。

比重(25℃/25℃):0.9510-0.9540 。

沸点:228~229℃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用途:作为单体香料,紫苏醇是赋予枯茗香气、龙涎香气的化合物,可用

于仿制柑橘、香草、水果型的食用香精[1 ] 。作为有机合成重要中间体,紫苏醇

是合成紫苏醛、紫苏葶等的关键中间体[2 , 3 ] ,还可以用来合成农用杀虫剂[ 4 ] 和

昆虫拒食剂[5 ] ;光学活性紫苏醇具有独特的药用效果,用于器官移植,可以降

低同种异体移植物的排斥作用[6 ] ;作为一种治疗及预防癌症的单萜类药物,紫苏醇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癌作用特点[7 ] ,国外己经进入临床阶段[8 ] 。

存在形式:紫苏醇以游离态或酯的形式天然存在于柑桔、樱桃、薄荷、香柠檬、姜草、杂薰衣草等多种植物中[ 1 ,9 ] ,是植物甲醛、戊酸代谢途径产生的单萜化合物。原则上,紫苏醇可从天然植物精油中单离获得,如Row 等采用有机溶剂[ 10 ] 或超临界CO2 萃取[ 11 ] 提取紫苏醇。虽然紫苏醇存在于多种天然植物精油中,但因含量太低、分离不易而成本过高,因此化学合成紫苏醇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关紫苏醇的合成,大多采用天然存在的单萜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合适的化学转化来进行的。

二紫苏醇的制备

1. 柠檬烯氧化法

柠檬烯(2)是柠檬油、甜橙油、香柠檬油、莳萝油等天然精油的主要成分,因而其来源丰富。从分子结构看,柠檬烯与紫苏醇具完全相同的分子骨架结构(见右图),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柠檬烯可经氧化转化生成紫苏醇。空气或氧气对柠檬烯的氧化作用或催化氧化曾有广泛的研究,但由于柠檬烯氧化合成紫苏醇是对烯丙位的甲基氢进行氧化,而柠檬烯分子中有5 种不同的烯丙位氢(如上图所示的3、4、6、7 和10 位上的氢),因而通常氧化反应的产物十分复杂,紫苏醇的选择很低。如用空气或氧气对柠檬烯进行氧化,发现有反式香芹醇(3)和香芹酮(4)、反式-8-对孟烯-1,2-二醇(5)、顺,反-2,-8对孟二烯1-1醇(6)、顺式香芹醇(7)、1,8-对孟二烯-4-醇(8)和紫苏醇等多种含氧单环单萜化合物生成(见图1)。

图(1) 柠檬烯氧化产物的结构

柠檬烯催化氧化所用催化剂主要有钯和钴的络合物。Comes 等研究了Co (OAc)2/NaBr催化的柠檬烯氧化反应,在乙酸溶剂中,柠檬烯烯丙位氢氧化产物的选择性很低Sliva 等用CoCl2作催化剂,研究了乙酸和乙腈溶剂中柠檬烯的氧化反应。结果表明,乙腈溶剂中60摄氏度反应4h,柠檬烯转化率约为40%,3种主要氧化产物4、7、9 的选择性分别约为"20%、20% 和40%乙酸作溶剂时则主要生成二醇及相应的酯类化合物。二氧化硒也可对其进行选择性氧化,氧化产物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紫苏醇和紫苏醛;光引发的自动氧化也有报道。近年来,对柠檬烯的生物转化合成光学活性紫苏醇也有报道。例如,Duetz等用微生物细胞中的单氧酶氧化d-柠檬烯可制备(+)或(-)-紫苏醇。

2.β一蒎烯直接氧化法

Willing等在含有氯化亚铜、苯甲酸铜的乙腈中用过氧化二苯甲酰氧化β-蒎,获得主要产物反式香芹醇(产率29.4% )和少量的紫苏醇。夏克坚等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β-蒎烯的氧化反应,紫苏醇产率为73%。南京林业大学程芝等用四乙酸铅作氧化剂β-蒎烯经氧化或氧化酯化、皂化制得紫苏醇,优化条件下紫苏醇收率可达45%。

直接氧化法所得紫苏醇产率太低,且产物十分复杂,难以分离提纯,因此应用价值不大。

3、以α-蒎烯为原料合成

以α-蒎烯为原料合成紫苏醇有2种方法,其一是以二氧化硒SeO2为氧化剂在醋酸-醋酐混合溶剂中发生烯丙位选择氧化或氧化-酯化反应,生成桃金娘烯醇(5a)及其乙酸酯(5b),再经异构化、皂化即得1;

图中X-H或OAc。该法所用氧化剂剧毒。即使痕量的氧化剂存在,也会影响产品的香气,有异味产生。而且存在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此外,烯丙基的氧化反应的选择性不高,异构化反应条件苛刻(高温、真空)也影响产品的收率和纯度。

4、β-蒎烯环氧化物重排法

Bluthc等利用β-蒎烯环氧化物在汞离子存在下与水作用,首先生成二醇,再在稀硫酸催化下脱水后可定量地转化成紫苏醇;这一方法在Synarome 等的一份专利中也有报导,据称紫苏醇的得率可达98%,但反应中硫酸汞的用量几乎是环氧蒎烷的一倍,实为不足之处。

β-蒎烯环氧化物在酯酸钠存在下与羧酸RCOOH (R= H、Me、Et、tPr)反应可转化成醇和(R= H、Me、Et、tPr)反应可转化成醇和相应酯的混合物,经水解可制得紫苏醇。

三2,10环氧蒎烷液相重排合成

2,10-环氧蒎烷的酸催化异构化是综合利用我国资源丰富的松节油中的β蒎烯来合成紫苏醇的最有效的途径,由于2,10-环氧蒎烷可以很方便地由β-蒎烯经环氧化反应制备,这也为β-蒎烯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征(图3)。

许多固体酸对该反应都有一定的催化活性,Al-an Francis等采用硅藻

土催化β-环氧蒎烷重排得紫苏醇,产率78%。野村正人和藤原义人对酸催化的单萜烯环氧化物的重排反应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用沸石分子筛和三氯乙酸混合物作催化剂、1,2-二氯乙烷作溶剂时,2,1O-环氧蒎烷重排得紫苏醇,转化率72%,选择性84%。在3A、4A分子筛催化剂存在下,2,10-环氧蒎烷重排,转化率73%,主要产物是水芹醛等,而没有检测到紫苏醇的生成。在甲酸存在下,3A、4A、13X和镁碱沸石(TSZ一645一PSHI)作催化剂,2,10一环氧蒎烷重排得紫苏醇,转化率87%,选择性84%。

Delay Francols在一份专利中报导采用具有弱的Bronsted酸性的NH4NO3作催化剂,于硝基甲烷溶剂中催化2,10-环氧蒎烷液相重排可得到88%的紫苏醛。程芝等口报导了2,1 O一环氧蒎烷在非质子极性溶剂DMS0作用下直接开环重排,得到5O%以上的紫苏醇;在硝酸铵催化下,以1,2-二氯乙烷作溶剂,得到85%总量的桃金娘烯醇和紫苏醇,其中紫苏醇含量为33.4%。

从重排反应的选择性来看,硝酸胺盐催化的2,10.环氧蒎烷定液相重排反应产物中,紫苏醇的选择性差别并不显著,在60%~70%之问.对硝基苯胺硝酸盐(N07)不仅活性低,其紫苏醇选择性也是9种伯胺盐中最低的,仅为58.4%.当转化率达100%时,甲胺、乙胺、丙胺、乙二胺和苯胺等的硝酸盐催化剂的选择性均为~65%;而环己胺、吗啉、哌啶、吡啶和DMF的硝酸作催化剂时,紫苏醇选择性高达70%以上,这可能与催化剂阳离子与产物紫苏醇具有类似的六元环结构相关,相似的结构适应性,促进了2,10一环氧蒎烷开环重排生成紫苏醇的反应,从而提高了紫苏醇的选择性从已有催化剂出发来开发合成新型催化剂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方法是切

实可行的.影响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是催化剂活性位的酸强度及其空间结构,酸中心强度适宜且与目标产物紫苏醇具有类似立体结构的催化剂,可望成为2,10.环氧蒎烷液相重排合成紫苏醇的优异催化剂.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天然存在的单萜烯为起始原料来合成紫苏醇,具有原料来源广、反应步骤短等共同特点。柠檬烯氧化法因产物复杂且产率低而难以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但其生物氧化法可能在单萜类抗癌药物的生产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以α─蒎烯为原料的氧化法需使用剧毒的氧化剂,且桃金娘烯醇

异构成紫苏醇的反应温度较高,操作不易,不便于工业化应用; β─蒎烯的

直接氧化法亦需使用大量有毒的氧化剂且反应较难控制、收率不高,因而也

限制了其工业应用;以β─蒎烯为起始原料的环氧化2催化重排2 步法,具

有反应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较好等突出特点,且环氧化

工艺较为成熟、重排反应设备简单,因而是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生产紫苏醇的

简便方法。通过其性质、用途可以看出紫苏醇的发展和研究前景较好,将会

是治疗癌症的必不可少的药物。

五参考文献

1.朱瑞;鸿薛群;李忠合成香料手册 1986

2.EUGENE A K Pyrolysis of myrtenyl compounds to monocyclic and acyclic compounds 1958

3.PYBUS D H;SELL C S The Chemistry of Fragrances 1999

4.高振衡物理有机化学 1982

5.黄仲涛;林维明;庞先桑工业催化剂设计与开发 1991

6.MASATO N;YOSHIHITO F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2-pinene

oxide,2(10)-pinene oxide and limonene-1,2-

oxide in the presence of synthetic zeolite 1986(10)

7.MASATO N;YOSHIHITO F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limonene

1,2-oxide,2-pinene oxide and 2(10)-pinene

oxide with formic acid in the presence synthetic zeolite 1985(10)

8.MASATO N;YOSHIHITO F Isomerization of 2-and 2(10)-pinene oxides by two new methods 1987(10)

9 Tao Lianhui , Pereira M A. Quantification of carvone , cineole , perillaldehyde , perillyl alcohol and sobrerol by isocratic high2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 . Chromatogr A. 1998 ,

793 (1) : 71276

10 J ung YA , Row K H. Separation of perillyl alcohol f rom Korean orange peel by solvent ext raction and chromatography. Korean

J . Chem. Eng. 1998 , 15 (5) : 5382543

11 Lee C H , Lee Y2W, Kim J2K, Row K H. Separation of perillyl alcohol f rom t he peel of Cit rus unshiu by supercritical CO2 and preparative HPLC. Korean J . Chem. Engineering. 2001 , 18

(3) : 3522356

12 陈煜强,刘幼君. 香料产品的开发与应用[M] . 上海:上海科技出

版社,1994 ,99

13 Wilson , Charles W Shaw , Philip E. Perester oxidation of ( + )2 limonene to (2)2carvone and pipertenone. J Agric Food Chem.

1975 , 23 (4) : 6362638

14 Chang Hae Choon , Oriel Pat rick J . Formation of perillyl alco2 hol in oxidation of limonene by peroxide catalyzed by ferric ion.

US5652137 , 1997 , 7

15.LEE Y W;LEE C H;KIM J D Extraction of perillyl alcohol in Korean orange peel by supercritical

CO2[外文期刊] 2000(07)

16.LISTON B W;NINES R;CARLTON P S Perillyl alcohol as a chemopreventive agent in N-nitrosomethylvenzylamine-

induced rat esophageal tumorigenesis[外文期刊] 2003(10)

17.WAGNER J E;HUFF J L;RUST W L Perillyl alcohol inhibits breast cell migration without

affecting cell adhesion 2002(03)

18.IMAGAWA D K;MING-SING S Derivatives of perillyl alcohol and other immunosuppressants in organ

transplantation 2000

19.单绍军;哈成勇萜类化合物为手性源合成昆虫拒食剂[期刊论文]-化学通报(印刷版) 2004(07)

20.李谦和;冯真真;李雪辉2,10-环氧蒎烷重排催化剂的设计[期刊论文]-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5(04)

21.李谦和;冯真真;李雪辉紫苏醇的制备方法 2005

22.李谦和;尹笃林;颜超2,10-环氧蒎烷液相重排反应的研究[期刊论文]-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0(03)

23.李谦和;王小梅;尹笃林合成光学活性紫苏醇的简易方法[期刊论文]-香料香

精化妆品 2002(02)

24.钟旭东;程芝;袁友珠β-蒎烯的环氧化及其产物的催化异构化反应的研究1993(03)

25.DELAY F Perillyl alcohol 1986

26.NORMURA M;FUJIHARA Y Isomerization of 2-and 2(10)-pinene oxides by two new methods 1987(05)

27.NORMURA M;FUJIHARA 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2-pinene

oxide,2(10)-pinene oxide and limonene-

1,2-oxide in the presence of synthetic zeolite 1986(06)

28.NORMURA M;FUJIHARA Y Isomerization of 2-and 2(10)-pinene oxides by two new methods 1985(03)

29.ALAN F;OHLOFFO 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rillyl alcohol 1976

30.李谦和;张剑峰;尹笃林β-蒎烯环氧化反应的研究 1997(02)

31.CHASTAIN D E;MODY N;MAJETICH G Method of preparing perillyl alcohol and perillyl acetate 1999

32.SYNAROME H F;FETIZON M;ECOTO J E Perilla alcohol and its derivatives 1981

33.BLUTHE N;ECOTO J E;FETIZON M Cyclobutane ring openien of 2(10)-pinene with mercury(Ⅱ)

salts.A new high-yield synthesis of p-mentha-1,8-dien-7-ol 1980(01) 34.EUGENE A K Pyrolysis of myrtenyl compounds to monocyclic and acyclic

compounds 1958

35.邓淑华;林青以松节油为原料制备紫苏醛 1991(01)

36.KIM J D;NOH G H;LEE Y Y Method of extracting perillyl alcohol from orange peel using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2000

醇解法制备聚乙烯醇

醇解法制备聚乙烯醇

第一章产品简介 (6) 1.1 产品的性质 (6) 1.2 产品的应用 (7) 第二章原料规格及性质 (9) 2.1 原料规格 (8) 2.2 原料性质 (9) 第三章合成原理及工艺路线 (10) 第四章流程图 (12) 4.1 生产设备 (12) 4.2 工艺流程 (12) 第五章操作步骤及工艺参数 (13) 5.1 操作步骤 (15) 第六章产品规格及标准 (17) 第七章消耗定额及成本核算 (18) 7.1 工程投资 (18) 7.2 生产投资 (18) 7.3 年利润核算 (18) 第八章参考文献 (19) 附图说明 (20)

1.1 产品的性质 聚乙烯醇是以乙烯法生产的醋酸乙烯为原料,经溶液聚合、无水低碱醇解得。聚乙烯醇(PV A)其充填密度约0.20~0.48g/cm3,折射率为1.51~1.53。聚乙烯醇的熔点难于直接测定,因为它在空气中的分解温度低于熔融温度。用间接法测得其熔点在230℃左右。聚乙烯醇的玻璃化温度约80℃。玻璃化温度除与测定条件有关外,也与其结构有关。聚乙烯醇工艺具有物耗低、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是一种环保型产品,聚乙烯醇主要有完主醇解型和部分醇解型两大类。聚乙烯醇的端基较复杂,除了羟基外,还有羧基、羰基和二甲基乙氰基等。这些基团表现了复杂的行为。它们除了影响到维尼维纤维的着色、染色性能、吸湿性能,并促使聚乙烯醇溶解部分的增加。根据羟基空间分布的位臵,可分为全同结构聚乙烯醇(I-PV A)、间位结构聚乙烯醇(S-PV A)和无规结构聚乙烯醇(A-PV A)。 聚乙烯醇的一般性质:1) 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片状、颗粒状固体。2) 填充比重:0.4~0.5g/ml 3) 水溶性:本品在冷水中仅溶胀,随水温的升高而逐渐溶解,在搅拌情况下至95℃能迅速溶解。在热水中的最高浓度达16%左右。其水溶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粘接性。4) 耐化学药品性:本品耐弱酸、弱碱及有机溶剂,耐油性极好。5) 热稳定性:在40℃以下没有显著变色,至160℃时颜色逐渐变深,超过220℃开始分解,生成水、乙酸、乙醛等。6) 贮存稳定性:本品贮存稳定性良好,长期贮存不发霉,不变质。但其水溶液长期贮存时,需加一定的防霉剂,如FF02等。而且由于聚乙烯醇主链大分子上有大量仲羟基,在化学性质方面有许多与纤维素相似之处。聚乙烯醇可与多种酸、酸酐、酰氯等作用,生成相应的聚乙烯醇的酯。但其反应能力低于一般低分子醇类。聚乙烯醇的醚化反应较酯化反应容易进行。醚化反应后,聚乙烯醇分子间作用力有所减弱,制品的强度、软化点和亲水性等都有所降低。在聚乙烯醇水溶液

汇总常见金属特性及用途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403084.html,) 汇总常见金属特性及用途 1、锌——一生中的730磅 锌,闪着银光又略带蓝灰色,它是继铝和铜之后第三种应用最广泛的有色金属。美国矿产局的一项统计显示——一个普通人在其一生要消耗总共要消耗掉331千克的锌。锌的熔点很低,所以它也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浇注材料。 锌质铸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门把手表层表层下面的材料、水龙头、电子元件等,锌具有极高的防腐蚀性,这一特性使它具备了另外最基本的一项功能,即作为钢的表面镀层材料。除去以上这些功能之外,锌还是与铜一起合成黄铜的合金材料。其抗腐蚀性并不仅仅应用于钢表面镀层——它也有助于增强我们人类的免疫系统。 材料特性:卫生保健、防腐蚀、优良的可铸性、出色的防腐蚀性、高强度、高硬度、原材料廉价、低熔点、抗蠕变、易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具有保健性、常温下易碎、100摄氏度左右具有延展性。 典型用途:电子产品元件。锌是形成青铜的合金材料之一。锌也有着清洁卫生以及抗腐蚀的特性。另外,锌也被应用在屋顶材料,照片雕刻盘、移动电话天线以及照相机中的快门装置。 2、现代材料——铝(AL) 相对于已经有9000年使用历史的黄金而言,铝,这种略带蓝光的白色金属,实在只能算是金属材料中的婴儿。铝于18世纪初问世并被命名。与其他金属元素不同,铝并不是以直接的金属元素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而是从含50%氧化铝(亦称矾土)的

铝土矿中提炼出来的。以这种形态存在于矿物中的铝也是我们地球上出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 当铝这种金属最早出现的时候,它并没有被立刻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后来,针对其独特功能和特性的一批新产品逐渐问世,这种高科技材料也逐渐拥有越来越宽阔的市场。虽然铝的应用历史相对较短,但现在市面上铝产品的产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有色金属产品的总和。 材料特性:柔韧可塑、易于制成合金、高强度-重量比、出色的防腐蚀性、易导电导热、可回收。 典型用途:交通工具骨架、飞行器零部件、厨房用具、包装以及家具。铝也经常被用以加固一些大型建筑结构,比如伦敦皮卡迪利广场上的爱神雕像,以及纽约克莱斯勒汽车大厦的顶部等,都曾用铝质加固材料。 3、不锈钢——不生锈的革命 不锈钢是在钢里融入铬、镍以及其他一些金属元素而制成的合金。其不生锈的特性就是来源于合金中铬的成分,铬在合金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坚牢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氧化铬薄膜,这层薄膜是我们肉眼所看不见的。我们通常所提及的不锈钢和镍的比例一般是18:10。 20世纪初,不锈钢开始作为元才来噢被引入到产品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们围绕着它的坚韧和抗腐蚀特性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涉及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这一系列设计尝试都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比如,消毒后可再次使用的设备首次出现在医学产业中。 不锈钢分为四大主要类型:奥氏体、铁素体、铁素体-奥氏体(复合式)、马氏体。家居用品中使用的不锈钢基本上都是奥氏体。

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设备

1.实验 1.1试剂和仪器 (1)仪器:Alpha-Centau“FT.IR型红外光谱仪 (日本岛津),S540—SEM型扫描电镜(日本日立),热 分析(DT A_TG)(Du Pont 1090B型热分析仪),紫 外一可见光谱仪(日本日立)UV-34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H孓3C型精密pH计(上海精密科学有限 公司)。 (2)试剂:壳聚糖(CS)(浙江玉环县化工厂,分 子量:1.5×105,脱乙酰度:93%),聚乙烯醇(PVA) (佛山市化工实验厂,日本进口分装,Mw一1.o× 105),冰乙酸(分析纯),甲醛(37%,分析纯),盐酸 (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 1.2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溶胀性能测试 1.2.1水凝胶的制备 取50mL圆底烧瓶,向其中加入o.5 g CS、 15mL二次水和2mL冰乙酸(3 m01/L),搅拌均匀 后,再加入o.39 PVA,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抽真空, 向其中加入2mL甲醛(37%),室温反应24h;成胶 后,取出,切成1mm3左右的颗粒,用二次水浸泡,每 天换1次水,1周后取出;真空干燥,最后置于干燥 器中备用。

2. 实验 1.1 实验样品的制备 1.1.1 银溶胶的制备 将0.001mol/L的单宁酸和0.1mol/L的Naz COs溶液加热 至6O℃并搅拌,逐滴滴加0,001mol/L的AgNO3。当混合物颜 色逐渐加深至橙红色时,形成稳定的银溶胶。反应的关键是控 制AgNOa溶液的滴加速度和加入量。其反应机理l1]为: 6 AgNOs+ 6H52046+ 3 Na2C03— 6Ag +C76H52049+6 NaNO3+3 0 1.1.2 Ag/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制备浓度为1O%的PVA溶胶,将新制备的银溶胶在搅拌 的条件下加入PVA溶胶中,其混合液在室温下静置5min后倒 入模具中,放入THCD-04低温恒温槽中,采用冷冻一解冻法使之 结晶成型。每个循环的冷冻一解冻工艺见图1。按此做7个循环 制得样品,即得到Ag/PVA水凝胶。同理可制得Ag 浓度为 O%、0.125%、0.25 、0.5% (即Ag 占PVA的质量百分比 为:O%、1.25%、2.5 和5 )的Ag/PVA复合水凝胶。将样品制成哑铃形,测试区宽度约4mm,厚度约lmm(每个样品在测试前用千分尺精确测定其宽度和厚度)。每个样品裁5个样条,结果取平均值。2.1 Ag/PVA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微粒由于比表面积很大和表面不饱和键较多,具有很高的 表面能,所以极易团聚_3]。如果金属微粒发生团聚,则其光、电、

专题一高考常考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及用途

高考常考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及用途(含有机) 专题一 F: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HF可腐蚀玻璃 Cl:是黄绿色气体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 NaClO具有漂白性,是漂白液的有效的成份,“84”消毒液的有效成份 ClO2是医学上常用的水消毒剂,漂白剂 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漂粉精的主要成份 S: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强的脱水性 S2O32-+H+=SO2+S+H2O S淡黄色固体,易溶于CS2 H2S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N:NH3可作制冷剂N2经常作保护气NO2是红棕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气体NH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a: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Na2O2淡黄色固体,具有漂白性,可作供氧剂NaHCO3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 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3 H2O2 用作漂白剂,消毒剂 Al: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主族金属单质 Al2O3耐火材料 Al(OH)3医用中和胃酸剂的一种KAl(SO4)2明矾作净水剂,水解生成Al(OH)3也可以吸附色素 Cu:铜盐有毒,能使蛋白质变性 CuSO4易溶于水,常用来配制电解液和农药 Si:SiO2是酸性氧化物,实验室盛NaOH试剂瓶用胶塞 H2SiO3凝胶经干燥脱水,可制“硅胶”干燥剂,也可作催化剂载体 人工制造分子筛(铝硅酸盐)主要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 Na2SiO3(泡花碱)可用作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等原料 SiC俗称金刚砂,用作砂纸、砂轮磨料 石英砂主要成份SiO2 有机物性质及用途 (一)常见有机物的俗名 聚2-甲基-1,3-丁二烯(聚 天然橡胶 异戊二烯) 电石气乙炔CH≡CH 天然气、沼气、坑 甲烷CH4 道气 甘油丙三醇C3H5(OH)3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课题三(1)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日常生活出发,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由浅入深的科学认识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指导生活,并学会从生活现象中认识和学习化学。 2)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质的探究、与石灰水的反应的原理。 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和手段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因此,教学中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此外,本节课实验较多,尤其要注意借助于板书和教学课件组织引导学生对学习重点进行归纳总结!成功的教学在于解决了问题,又引发学生思考更多更深入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除了作业之外,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思考题“是不是无毒就一定无害?”以此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建立科学观念。 四、药品与仪器:

药品:阶梯蜡烛、澄清石灰水、一矿泉水瓶(内充满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蒸馏水、汽水、浸过石蕊试液的干燥小花四朵、四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一烧杯二氧化碳气体、稀醋酸、小木条 仪器:酒精灯、烧杯(250mL)、镊子、试管、喷壶、火柴、试管、试管架、玻璃片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谜语: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打一物 质的名称。 生:二氧化碳 讲解:二氧化碳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呼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也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也是中考的重点考点。下面,就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探讨二氧化碳到底具有哪些性质呢?在生活中,它又有哪些用途呢? 板书:课题三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提问:研究物质的性质从几方面入手? 板书:一、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指哪几方面?) 演示:展示一瓶已经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引导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板书: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提问:你能根据老师存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瓶口方向猜出它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还是小吗?是这样吗? 生:密度比空气大,正放。 板书:2、标况下,密度比空气大 提问:你认为二氧化碳能不能溶于水? 演示:向一瓶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注入约1/3的水,然后拧紧瓶盖,振荡。 生:振荡后,塑料瓶瘪进去。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板书:3、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景慧慧05211066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故事引入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知识归纳 综合运用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情感。 二、教案 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4.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领悟知识要点,通过设计并完成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 2.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 3.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危害,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重点和难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反应的原理.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探究实验分析法,把部分教材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 仪器和药品:自制简易天平、试管、导气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木条、饮料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

1.CO2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A)比空气大(B)比空气小(C)与空气相等(D)无法判断 2.CO2 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A)难溶于水(B)能溶于水(C)微溶于水(D)易溶于水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将CO2通入水中(B)将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CO2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附2:课堂练习二 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液变成 (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 5.常温下,二氧化碳跟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 6.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 (A)它能溶于水(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 2. 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3. 思考: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给墙壁刷石灰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被一白色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在这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这是为什么呢?你能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吗?

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名称及性质

— / [ *

氢(H) [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沸点为℃,密度为0. 089 88 g/L(10 ℃)。无色无臭气体,不溶于水,能在空气中燃烧,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工业上用于制造氨、环已烷、甲醇等。 发现 1766年由卡文迪许()在英国判明。 氦(He) ;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加压),沸点为-℃,密度为 5 g/L(0 ℃)。无色无臭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深海潜水、气象气球和低温研究仪器。 发现 1895年由拉姆塞(Sir )在英国、克利夫等(和在瑞典各自独立分离出。 锂(Li)

。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沸点为1 347 ℃,密度为g/cm3(20 ℃)。软的银白色金属,跟氧气和水缓慢反应。用于合金、润滑油、电池、玻璃、医药和核弹。发现 1817年由阿尔费德森(. Arfvedson)在瑞典发现。 铍(Be) 主要性质和用途 ~ 熔点为1 278±5 ℃,沸点为2 970 ℃(加压下),密度为g/cm3(20 ℃)。较软的银白色金属,在空气和水中稳定,即使在红热时也不反应。用于与铜和镍制合金,其导电性和导热性极好。 发现 1798年由沃克兰()发现 硼(B) 主要性质和用途 * 熔点为2 300 ℃,沸点为3 658 ℃,密度为g/cm3(β-菱形)(20 ℃)。具有几种同素异形体,无定形的硼为暗色粉末,跟氧气、水、酸和碱都不起反应,跟大多数金属形成金属硼化物。用于制硼硅酸盐玻璃、漂白和防火。 发现 1808年由戴维(Sir Humphrey Davy)在英国、盖-吕萨克()和泰纳)在法国发现。 碳(C)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2014.2 近年来,各省市中考试卷中,推断题是考查的热点。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推断题的 答题技巧。 策略一:循序渐进、各个击破 此类推断题给出了物质结构、性质或数量关系等。且已知条件充分, 层次清楚,所求问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依次根据相关的已知条件直接 得出各个问题的结论。 例 1(2013?朝阳)如右图所示,A、B、C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液体、气体和 固体,气球套在试管口且保证密封性良好。 (1)若 A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B 为空气,将金属固体 C 倒入试管中产生 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 A 是 (填化学式) ,金属固 体C是 (填化学式) 。 (2)若 B 为空气,将黑色固体 C 倒入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 A 是 (填化学式) ,黑色固体 C 是 (填化学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3)若 A 是水,将气球中的固体 C 倒入试管中,气球很快被吸入试管中,则气体 B 是 (填化学式) ,固体 C 是 (填化学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解析: (1)已知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即 A 显酸性。而 C 为金属固体,且现象为冒气 泡,所以 A 可以是稀盐酸或稀硫酸。而 C 为常见的活泼金属例如 Fe、Zn、Al、Mg 等均可。 (2)已知 C 为黑色固体,A 为液体,两者反应现象为冒气泡,联想到固液产生气体的反应 原理有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锌粒与 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但 C 为黑色固体,所以满足条件的只有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即 A 为 H2O2,B 为 MnO2. (3)由于气球被吸入试管中,则意味着管内压强减小,而 A 为水,则气体 B 必然被吸收。 虽然水也能与 CO2 反应,但倒入固体 C 之后,气球是很快被吸入,所以联想到碱的固体溶 解于水,形成溶液,能够吸收气体 B。 答案:没写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熟练掌握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借助反应现 象、物质颜色等关键点解题。另外,还需对常见吸收气体的反应有所了解。 练习:
( 2013?沈 阳 ) 体 会 内 在 联 系 , 填 写 下 表 内 容 :
物质名称 组成元素 ( 1) C 石墨 C
微观结构模型
物 质
颜色 硬度
无色 ( 2)
黑色 小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上)编制:田中义 课型:预习探知课审核人:张凤山时间: 课题:5.3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目标: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 二氧化碳的用途。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学习难点: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自学导航】 知识点一:(第一组)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 密度 溶解性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第二组)根据[实验5—11]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第三组)讨论:①二氧化碳是否有毒?②在进入深井或深洞的底部 时,应先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证安全? (第四组)根据[实验5—12]写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产 生的原因。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 色’这句话是否正确。 。 (第五组)根据[实验5—13]写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

式, 知识点三:(第六组)二氧化碳的用途: 【达标检测】 一、我来选 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A.比空气大 B.比空气小 C.与空气相等 D.无法判断2.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3.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会变成()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 4.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它的化学 性质有关的是( ) A. 人工降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 灭火 D.用作化工原 料 5.由于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化石燃料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D.大量滥砍乱伐,减少绿化面积 6.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A.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 B.能改良酸性土壤 C.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D.产生温室对植物起保护作用

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的制备及其应用

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的制备及其应用 *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广州 510275 摘要:本实验采用溶液聚合法,以AIBN作为引发剂合成聚乙酸乙烯酯,然后用NaOH的甲醇溶液进行醇解,得到聚乙烯醇5.527 g,产率54.0%,之后利用红外对聚乙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进行表征。之后利用聚乙 烯醇的缩醛化反应制备胶水,利用聚乙烯醇的性质制备面膜。 关键词: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红外光谱法 1.引言 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又称水溶性树脂或水溶性聚合物,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水中能溶胀而形成溶液或分散液。1924年,德国化学家WO. Hermann和WW. Haehel首次将碱液加入到聚乙酸乙烯酯的甲醇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PV A)。聚乙烯醇为白色絮状固体或片状固体,无毒无味,是使用最广泛的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可调节的表面活性。PV A具有多羟基强氢键,以及单一的-C-C-单键结构,这样的结构不但使PV A具有亲水性,还有黏合性、成膜性、分散性、润滑性、增稠性等良好性能。 PV A的制备首先由乙酸乙烯酯聚合成聚乙酸乙烯酯,然后将其醇解生成PV A,其反应式如下: PVA的结构可以看成是交替相隔的碳原子上带有羟基的多元醇,因此,其发生的反应为多元醇反应,如醚化、酯化、缩醛化。聚乙烯醇和羰基化合物反应可得到缩醛化合物。本实验利用聚乙烯醇和甲醛反应,生产聚乙烯醇缩甲醛,作为胶水使用。 2.实验过程 2.1 实验仪器 三颈瓶,回流冷凝管,水浴锅,蒸汽蒸馏装置,滴液漏斗,pH试纸,培养皿,抽滤装置,滤纸,真空烘箱。2.2 实验试剂 偶氮二异丁腈(AIBN),甲醇,乙酸乙烯酯,NaOH,聚乙烯醇,甲酸,40%甲醛水溶液,盐酸,羧甲基纤维素,丙二醇,乙醇。 2.3 实验步骤

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专题复习

课题: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复习 考点: 一、氧气 1、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它溶于水;-183℃可变为色,-218℃可变为色状的。 2、化学性质 (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 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的气体。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只能发生现象,不 能但在氧气里铁丝剧烈燃烧,,生 成色固体。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把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看到 燃烧完后,迅速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会看到 ,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综上所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在高温下可以与 物质发生反应,在反应中,具有性,是常见的 3、氧气的用途 (1);具体应用,如: (2);具体应用,如: 实战演练: 1、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固体氧是无色的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2、2003年3月30日上午8时31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正式开赛,发令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A.二氧化碳 B.五氧化二磷 C.二氧化硫 D.四氧化三铁 3、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5、有一个充满空气的集气瓶,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A、木炭 B、铁 C、红磷 D、硫 6.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1)选用的铁丝应用进行处理,这个变化属于变化。 (2) 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状? 。

常见气体性质

常见气体性质 一?氧气02 (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及用途 (Q)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a.供呼吸; b.炼钢; c.气焊。 (注:0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02 ==SQ (空气中一淡蓝色火焰氧气中一紫蓝色火焰) ③4P + 502 == 2PQ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Q5) ④3Fe + 202 == Fe0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二?氢气(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可燃性: 2H2 + 02 ==== 2H0 H2 + C2 ==== 2HCI ②还原性: H2 + Cu0 === Cu + 20 3H2 + Fe:6 == 2Fe + 3H0 三.二氧化碳(CQ)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02叫干冰” ①C02 + Hz0 ==HCQ(酸性)(H2CQ === H20 + C0f )(不稳定) a. 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b. 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Q + Ca(0H) ==CaC0j +H0(鉴别CQ) C02 +2Na0H==Na2C03 + H20

② 氧化性:CQ + C == 2C0 CaC0 == Ca0 + CE (工业制C02)四?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 + O == 2CO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②还原性:CO + CuO === Cu + CO 3CO + FeO3 == 2Fe + 3CO其中遇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用蘸有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装待检气体的瓶口,如果有白烟产生,则待检气体是NH3。 五.I讯 让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小烧杯,烧杯上有液滴生成,然后将产物与澄清的石灰水接触,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燃烧气体为、匚吃+ 202** :C0a十2局0 g+a= 6UQ X +尽0 六.NO 直接将盛待检气体的瓶盖打开,如果在瓶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则证明待检气体是NO。 (无色)|+Q=2WQ|(红棕色) 七.g 将待检气体溶于水中,若待检气体红棕色变为无色,且水溶液也呈无色,则证明待检气体是NO2。 g (红棕色)+HA2EN6+N0(无色) 9. (红棕色)将待检气体溶于水中,若待检气体红棕色变为无色,且水溶液也呈无

过渡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无机与分析化学

过渡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 过度元素小组 2004年04月 i

摘要 过度元素是化学走棋表中元素最多的一部分鉴于人员有限和个人兴趣我们主要介绍了钛、锰、铂、铁四种元素。首先我们从总体上对化学元素进行了一些介绍,即为第一章;第二章是钛,元素钛(Ti)是一种过渡金属,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钛及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催化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本文将就其重要性质、工业制取及应用作出阐述;第三章是锰,主要介绍了二氧化锰的吸附性;第四章对铁的化合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而第五章主要介绍了铂的化学性质和铂在催化,只要等方面的应用。第二章是本报告的重点。 目录 第一章过度元素简介与性质 1 第二章钛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2 第三章锰的性质及应用 6 第四章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7 第五章铂的性质及应用 9 第六章附言 10

词汇表 词汇。 过渡元素 外过渡元素(d-过渡元素) 内过渡元素(f-过渡元素) 钛的性质、制取、应用、钛粉的应用 氨冷凝器 复合半导体 零点电荷 螯和作用

第一章、过渡元素简介与性质 一、简介 (1)过渡元素是位于周期表中央的金属元素(接于碱土族之后),不象一般的典型金属元素(A族元素),同一行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化学性质相差很大。 (2)过渡元素分为两类 外过渡元素(d-过渡元素):最后一个电子填入d轨道; 内过渡元素(f-过渡元素):最后一个电子填入f 轨道。 1.2 性质 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具有金属光泽,并为电、热的良导体。 (1)除ⅡB族的锌、镉、汞因ns及(n-1)d价轨道已完全填满,阳离子电荷密度小,故金属键较弱导致熔点、沸点,汽化热低外,其余的过渡元素均为高熔点、高沸点及高汽化热。 (2)具有多种氧化态,可形成各种化合物,如锰具+2、+3、+4、+6及+7氧化数:钴具有+2,+3氧化数;铁具+2,+3氧化数等。 化合物中的过渡元素大都具有未填满电子的d轨道及未成对电子 具有颜色 二、过渡元素的性质 1. 过渡元素:Sc、Ti、V、Cr、Mn、Fe、Co、Ni、Cu、Zn等 价电子组态:3d1-104s2(Cu、Cr例外) Cr→3d54s1 Cu→3d104s1 2. 原子量随原子序增大而增大(例外:Co>Ni) 3. 地壳存量:以铁最丰富;铜之活性较小,可以游离态存在 4. 原子半径及离子半径由Sc至Ni大致随原子序增大而减小,但变化不大 5. 游离能不高,相近 IE1最大:Zn;IE2最大:Cu;IE3最大:Zn 而IE1、IE2及IE3最小者均为Sc。 6. 除锌外,熔点、沸点、汽化热均高。 7. 密度:除锌外,大致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8. 标准还原电位大致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除Cu外,其余皆为负值 9. 氧化数:随原子序的增加而先增后减 Sc(+3)、Ti(+4)、V(+5)、Cr(+6)、Mn(+7)、Fe(+3)、Co(+2)、Ni(+4)、Cu(2+)、Zn(+2) 第一列过渡元素在高氧化态时均非以其阳离子的水合离子存在(即无V5+(aq)、Cr6+(aq)、Mn7+(aq)),而以共价性的含氧离子存在,如VO2+、CrO42-及MnO4-,最大氧化数不超过最外层3d与4s轨道的价电子总数 1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

常见气体性质

常见气体性质 一.氧气O2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及用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a. 供呼吸; b. 炼钢; c. 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二.氢气(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三.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①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a.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b.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②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四.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②还原性:CO + CuO === Cu + 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其中遇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用蘸有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靠近装待检气体的瓶口,如果有白烟产生,则待检气体是NH3。 五. 让待检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小烧杯,烧杯上有液滴生成,然后将产物与澄清的石灰水接触,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燃烧气体为。 六. NO 直接将盛待检气体的瓶盖打开,如果在瓶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则证明待检气体是NO。 (无色)(红棕色) 七. 将待检气体溶于水中,若待检气体红棕色变为无色,且水溶液也呈无色,则证明待检气体是NO2。 (红棕色)(无色)

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的合成与应用 08206020222 08高分子<2>班吴家彬 【摘要】本文介绍聚乙烯醇的基本性质以及合成和应用,从不同方面说明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同时介绍聚乙烯醇在工业以及生活上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关键字】聚乙烯醇制备前景 聚乙烯醇,英文名称: polyvinyl alcohol,vinylalcohol polymer,poval,简称PVA 有机化合物,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溶于水,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微溶于二甲基亚砜。聚乙烯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耐汽油管道和维尼纶合成纤维、织物处理剂、乳化剂、纸张涂层、粘合剂等。 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 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原料路线聚乙烯醇是由醋酸乙烯(VAc)经聚合醇解而制成,生产 PVA 通常有两种原料路线,一种是以乙烯为原料制备醋酸乙烯,再制得聚乙烯醇;另外一种是以乙炔 (分为电石乙炔和天然气乙炔)为原料制备醋酸乙烯,再制得聚乙烯醇。 ( 1)乙烯直接合成法)石油裂解乙烯直接合成法。目前,国际上生产聚乙烯醇的工艺路线以乙烯法占主导地位,其数量约占总生产能力的 72%。美国已完成了乙炔法向乙烯法的转变,日本的乙烯法也占 70%以上,而中国的生产企业只有两家为乙烯法。其工艺流程包括:乙烯的获取及醋酸乙烯(VAc)合成、精馏、聚合、聚醋酸乙烯(PVAc)醇解、醋酸和甲醇回收五个工序。石油乙烯法的工艺特点:生产规模较乙炔法大,产品质量好,设备易于维护、管理和清洗、热利用率高,能量节约明显,生产成本较乙炔法低 30%以上。 (2)电石乙炔合成法)电石乙炔合成法,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其工艺特点是操作比较简单、产率高、副产物易于分离,因而国内至今仍有 1O 家工厂沿用此法生产,且大部分应用高碱法生产聚乙烯醇。但由于乙炔高碱法工艺路线产品能耗高、质量差、成本高,生产过程产生的杂质污染环境亦较为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属逐渐淘汰工艺。国外先进国家早于 20 世纪 7O 年代已全部用低碱法生产工艺。 (3)天然气乙炔合成法)天然气乙炔为原料的 Borden 法,不但技术成熟,

各种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 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 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 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 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 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 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含硅1- 4%的 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 — 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 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含锰11 -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 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 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 0.040%。在钢中加入 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 ):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7、镍(Ni):镍能提高钢的强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镍对酸碱有较高的耐腐蚀能 力,在高温下有防锈和耐热能力。但由于镍是较稀缺的资源,故应尽量采用其他合金元素代用镍铬钢。& 钼(Mo):钼能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能,在高温时保持足够的强度和 抗蠕变能力(长期在高温下受到应力,发生变形,称蠕变)。结构钢中加入钼,能提高机械性 能。还可以抑制合金钢由于火而引起的脆性。在工具钢中可提高红性。 9、钛(Ti):钛是钢中强脱氧齐購它能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细化晶粒力;降低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改善焊接性能。在铬 18镍9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适当的钛,可避免晶间腐蚀。 10、钒(V):钒是钢的优良脱氧剂。钢中加0.5%的钒可细化组织晶粒,提高强度和韧性。钒与碳形成的碳化物,在高温高压下可提高抗氢腐蚀能力。 11、钨(W):钨熔点高,比重大,是贵生的合金元素。钨与碳形成碳化钨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在工具钢加钨,可显著提高红硬性和热强性,作切削工具及锻模具用。 12、铌(Nb):铌能细化晶粒和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及回火脆性,提高强度,但塑性和韧性有所下降。在普通低合金钢中加铌,可提高抗大气腐蚀及高温下抗氢、氮、氨腐蚀能力。铌可改善焊接性能。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加铌,可防止晶间腐蚀现象。 13、钴(Co):钴是稀有的贵重金属,多用于特殊钢和合金中,如热强钢和磁性材料。 14、铜(Cu):武钢用大冶矿石所炼的钢,往往含有铜。铜能提高强度和韧性,特别是大气腐 蚀性能。缺点是在热加工时容易产生热脆,铜含量超过0.5%塑性显著降低。当铜含量小于 0.50%对焊接性无影响。 15、铝(Al):铝是钢中常用的脱氧齐叽钢中加入少量的铝,可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女口 作深冲薄板的08AI钢。铝还具有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能,铝与铬、硅合用,可显著提高钢的高温不起皮性能和耐高温腐蚀的能力。铝的缺点是影响钢的热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

聚乙烯醇的性质上课讲义

预混液的量和你要做的固含量有关,一般只用调节预混液的水含量来控制固含量,其他单体、交联剂、分散剂、粉体质量什么的量都不用动。AM一般按预混液质量分数算,分散剂按粉体质量分数算,固含量就是粉体占粉体+预混液体积的分数。一般10wt或 15wt%AM,0.几wt%分散剂,记得调节PH,固含量50vol%以上。引发剂和催化剂应该是根据AM和MBAM的量算,这几个都是固定值,一般只调节水就可以了 先由单体、交联剂以及分散剂与去离子水(或其他)配制成预混液,预混液配置好后通常会调节PH值,之后再加入粉料进行球磨,若干小时候取出,抽真空,加入引发剂和催化剂,最后注模,希望有所帮助。 一、聚乙烯醇的性质 1、基本物理及化学性质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缩写PVA),分子式为[C2H4O]n,结构式为,是水溶性高分子树脂。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无毒,但其粉末吸入会对人体产生刺激。相对密度(25℃/4℃)1.27~1.31(固体)、1.02(10%溶液。 玻璃化温度:75~85℃,引燃温度(℃):410(粉末)。 聚乙烯醇分子中存在两种化学结构: (2)1,2——乙二醇结构 图1为聚乙烯醇薄膜的红外光谱,为聚乙烯醇薄膜的红外光谱,图中标明了几个主要键和基团特征频率变化情况。图中3587 cm–1处的强吸收峰对应于二级羟基σ键的振动,2950 cm–1处的吸收对应于C–H2σ键的振动, 1652cm–1处的强吸收属于残留的聚醋酸乙烯酯结构中C=O键的伸缩振动,1320 cm–1附近的强吸收对应于C–H键和O–H键共同作用的σ键的变形振 动。2.聚乙烯醇的醇解及溶解性能聚乙烯醇的醇解度(摩尔分数)通常有三种,即78%、88%和98%。完全醇解的聚乙烯醇的醇解度为98%~100%;而部分醇解的聚乙烯的醇解度通常为87%~89%;78%的则为低醇解度聚乙烯醇。我国聚乙烯醇牌号命名是取聚合度的千、百位数放在牌号的前两位,把醇解度的百分数放在牌号的后两位,如1799,即聚合度为1700,醇解度为99%,完全醇解的聚乙烯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