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乌江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调查

乌江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调查

乌江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调查
乌江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调查

乌江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调查

摘要2004—2008年,对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文献记载,查明沿河段库区有鱼类125种,分别隶属7目18科80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鲇形目次之,鲈形目第三,其他目相对较少。

关键词乌江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调查

彭水电站是乌江干流第10个梯级电站,电站装机容量175万kW,年发电量61.24亿kW·h,是乌江干流大型水电站之一。电站2004年截流,坝址位于重庆市彭水县城上游11 km处,距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117 km,建库后电站正常蓄水位293m,库岸线长513.41 km,大坝截断急流乌江江水形成河流型水库,水库淹没重庆市彭水县、酉阳县、贵州省沿河县等3县23个乡镇,涉及沿河县11个乡镇69个村、305组,该段库区占水库的绝大部分面积,鱼类物种多样性丰富,尚有部分濒危物种,该区沿河段仅于1984年进行过鱼类资源调查,为摸清电站建设对沿河段库区鱼类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与开发措施,有必要对库区沿河段鱼类资源作调查整理。

1材料与方法

按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试行规范》于2004年4月至2008年9月对该区域段的淇滩、和平、黑獭、思渠、洪渡进行鱼类资源调查,采取现场采集标本和分年次询问渔民捕获鱼获物的方式。标本采集委托渔民电捕,并进行室内测定、鉴定、分析。询访捕鱼20年以上的专业渔民,捕获的活鱼浸入8%福尔马林溶液,个体大的在腹腔和背部注射福尔马林溶液,部分标本存放在沿河县渔业技术推广站。

2结果与分析

2.1鱼类资源种类

通过实地采集鱼类标本,询问渔民捕获的鱼类品种及查阅文献记载,彭水电站库区沿河段有鱼类125种(表1),隶属7目18科80属,其中鲤形目鲤科50属75种,鳅科8属14种,平鳍鳅科4属4种,胭脂鱼科1属1种;鲇形目鲇科1属1种,胡子鲇科1属2种,鲿科1属5种,鮠科3属8种;鮡科2属3种,科1属2种;鲈形目鱼旨科1属3种,鰕虎鱼科1属1种,鳢科1属1种,斗鱼科1属1种;鲟形目鲟科1属1种,鳗鲡目鳗鲡科1属1种;鳉形目青鳉科1属1种;合鳃目合鳃鱼科1属1种。

该段库区调查鱼类新增鲟形目鲟科鲟属的一种——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 Dumeril)新生种,比《贵州鱼类志》记载的6目多1目,品种占贵州

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0168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8708公顷,实验区面积1460公顷。特别保护期为每年的4月1日—6月30日。保护区地处河南省淅川县南20公里的丹江口水库上游马蹬开阔带,范围在东经111°22′44″―111°33′04″,北纬32°53′35″―33°00′56″之间。核心区是由21个拐点连接172米水位线所组成的封闭区域,拐点坐标分别为:盛湾镇红庙码头(111°30′26″E,32°53′35″N)—陈庄(111°30′09″E,32°53′44″N)—鱼关(111°28′22″E,32°54′28″N)—陈营(111°28′46″E,32°55′12″N)—马岭(111°28′09″E,32°55′45″N)—贾湾(111°26′36″E,32°56′15″N)—宋湾(111°26′01″E,32°56′14″N)—盛湾(111°24′23″E,32°55′40″N)—马湾(111°23′49″E,32°55′54″N)—姚营(111°23′06″E,32°56′32″N)—单岗(111°22′44″E,32°57′11″N)—老城镇王家岭(111°25′58″E,32°59′19″N)—杨家山(111°26′53″E,32°58′18″N)—岵山(111°28′07″E,32°57′37″N)—官夫山(111°28′23″E,32°59′38″N)—姚湾(111°28′17″E,33°00′56″N)—武家洲(111°28′55″E,33°00′12″N)—马蹬镇向阳(111°29′55″E,32°58′39″N)—肖山头(111°29′59″E,32°56′44″N)—吴营(111°30′27″E,32°56′11″N)—白渡(111°30′43 ″E,32°54′20″N)。实验区是由9个拐点连接的封闭区域,其拐点坐标分别为:向阳(111°29′55″E,32°58′39″N)—高庄(111°31′43″E,32°58′08″N)—崔湾(111°31′27″E,32°57′20″N)—任沟(111°32′18″E,32°56′58″N)—寇楼(111°32′55″E,32°57′21″N)—桐柏

云南省玉溪市三大高原湖泊鱼类资源调查

云南省玉溪市三大高原湖泊鱼类资源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玉溪市三大高原湖泊鱼类多样性。方法于2010年11月 --2011年4月到抚仙湖采集、调查。采取环湖线路、点面结合的方式采集;从养殖场、饭店采集、购买;访问、查阅文献统计等方式辅助调查,之后进行鉴定、分类、最后进行分析。结果玉溪三大高原湖泊(抚仙湖、杞麓湖、星云湖)中,抚仙湖的鱼类多样性丰富度最高,星云湖次之,杞麓湖在三者中最低。同时调查发现三个湖泊的鱼类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土著鱼类减少,特有种减少,外来鱼类增多。并针对这一结果提出一些保护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鱼类资源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 1.概述 鱼类[1]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借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除极少数地区外,无论是从两极到赤道,还是从6000 m的高原山溪或湖泊到水深超过万米的深海均有其广泛的分布和存在。许多鱼类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种类,如常见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是主要的食用鱼类,鲤科鱼类也是一些比较常见的食用鱼类。另一些鱼类还有观赏价值,如金鱼,热带鱼等。鱼类离我们的生活其实并不遥远,我们生活中就经常接触到各种不同的鱼类。 现在的鱼类在经历了长久的进化过程中的辐射适应阶段后,演变为种类繁多的一个类群,是脊椎动物中最多的一个类群。云南野生淡水鱼类种类异常的丰富多样,根据杨宇明、王娟等人资料[2]记载,迄今为止云南已经记录淡水鱼类432种,分属9目27科143属占中国淡水鱼类(约800种)的54%。并且云南所分布的淡水鱼类中有290种为云南特有或者说在国内只有云南才能见到的种类,占云南鱼类的67.1%。这么高的鱼类种数和特有种数很显然和云南淡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丰富度和特殊性紧密相关,这其中湖泊水域面积共计1080Km2,各个湖泊有土著鱼类150种,占全省土著鱼类的35.5%。查阅陈银瑞等主编的《云南鱼类志》和其它相关文献[3]可知,截止1994年该调查结束抚仙湖共计有土著鱼类25种,特有鱼类12种;星云湖有土著鱼类15种,特有鱼类3种;杞麓湖有土著鱼类11种,特有鱼类3种。是我国鱼类资源的宝库,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如果开发保护得当还能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相信大家很多人都听过大头鱼(学名大头鲤C.pellegrini)、金线鱼(学名抚仙金线鲃S.granami tingi)、抗浪鱼(学名鱇浪白鱼A. graham t)这些昂贵却不常见的

乌江水电基地

乌江水电基地 1988年8月审查通过的《乌江干流规划报告》拟定了北源洪家渡水电站,南源普定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两源汇口以下东风水电站、索风营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构皮滩水电站、思林水电站、沙沱水电站、彭水水电站、银盘水电站、白马水电站11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867.5万kW,保证出力323.74万kW,年发电量418.38亿kW·h。其中,乌江渡水电站已于1982年建成(待上游洪家渡和东风水电站建成后可扩建到105万kW),洪家渡、构皮滩、彭水3个水电站被推荐为近期工程。 洪家渡水电站 洪家渡水电站位于贵州省西北部黔西、织金两县交界处的乌江干流上,是乌江水电基地11个梯级电站中唯一对水量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的“龙头”电站,电站大坝高179.5米,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99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8.9亿立方米。水库总库容49.4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33.61亿立方米。电站安装3台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60万千瓦。工程总投资49.27亿元。于2000年11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2001年10月15日实现截流,2004年底三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洪家渡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9900平方公里,占六冲河流域面积的91%。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5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48.9亿立方米。水库为山区峡谷和湖泊混合型,正常蓄水位时回水长84.89km,最宽处3.57km,水面面积80.5平方公里。淹没耕地6.3万亩,需迁移人口4.5万人。水库总库容49.4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33.61亿立方米,是乌江11个梯级电站中唯一对水量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的“龙头”电站。 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枯水期调节流量增加,汛期减少下游梯级调峰弃水,可大幅度提高乌江干流发电效益。近期可提高东风、乌江渡两电站保证出力239MW,增加电量(水力补偿加电力补偿)11.79亿kW.h,包括洪家渡本身电量共计27.73亿kW.h,其中59%为枯期电量,45%为高峰电量,电能质量优良。远期可增加全梯级保证出力833MW,年增发电量15.96亿kW.h。 普定水电站 普定水电站位于贵州省普定县境内、乌江上游南源三岔河的中游,距贵阳市131km。本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供水、灌溉、养殖及旅游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有3台25MW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7.5万kW(3×2.5),保证出力1.5万kW,年平均发电量3.4亿kW·h,主要满足普定、织金等地区用电,还可增加下游东风、乌江渡等电站保证出力约4万kW。

鱼类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嘉陵江古称阆水,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嘉陵江水系跨越陕西、四川、重庆三省市,流域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属于长江北岸重要的一级支流,它的水系主要由嘉陵江干流、涪江、渠江三大河流组成,流域内鱼类资源丰富。江中鱼类多达151种,属于7目19科83属,其中51种是长江流域特有种,居四川省各河之首。 近20年来,随着嘉陵江“全面渠化,梯级开发”综合水电工程的实施,嘉陵江水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特别是鱼类资源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由于鱼类的外形特征易于呈现出随地理分布的变异, 是鱼类不同地理种群划分的重要依据 , 进而在鱼类种质资源的鉴定和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意义 嘉陵江流域渔业资源丰富,经实地考察整理分析发现:由于大量水利枢纽的建设,河段的人为阻隔,大部分水域环境发生了改变。其水域环境的变化对该区域鱼类组成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统计各方所得数据,并对比1980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发现,经济鱼类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在渔获物中消失或比例急剧减少。因此,为研究环境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加强对鱼类形态特征的认识十分重要。 不同形态的鱼类栖息在不同的生境下,江河鱼类形态特征与环境之间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形态特征是生物与环境

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鱼类对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必然会在其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等方面发生适应性变化;其中,形态学特征的变化较之于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的变化更为具体,易于比较观察,是探讨生物与环境间相适应的重要依据。 2.1环境分布的特点(嘉陵江):银飘鱼为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鱼类,不论静水、流水都能生活。喜欢漂泊于浅水地区,行动迅速,经常成群地在水面上来往漂游,故有飘鱼之称。冬季到深水层中越冬。以小鱼、浮游动物及植物碎屑为食。个体不大,但繁殖力强。 2.2相关形态学测量: 用游标卡尺测定鱼的全长、体长、体宽、眼后头长、头长、头高、体高、尾柄长、尾柄高、背鳍基长、臀鳍基长、吻长、尾叉长、眼径等14个形态指标 2.3数据分析 根据所测量的各项可量性状, 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处理分析,对 各项数据进行统计, 计算平均值、标准差、主要变化范围、形态特征的偏相关系数等。观察其变动范围,并与之前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近年来环境变化对银飘鱼形态特征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 3.1 材料来源: 3.2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期刊等) 3.3 测量方法: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利用传统形态度量法对所选种类进行可量性状的测量,精确到0.01cm.

洪家渡水电站

洪家渡水电站 洪家渡水电站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与黔西县交界的乌江干流北源六冲河下游,距贵阳市154km,距下游东风水电站65km,为乌江干流11个梯级中的第一级,是整个乌江干流梯级电站中唯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龙头水电站。 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供水、养殖、旅游及改善生态环境和航运等综合效益。正常蓄水位1140m,总库容49.47亿m3,属多年调节水库。电站总装机容量540MW(3×180MW),保证出力171.5MW,年发电量15.94亿kW·h。本工程对下游梯级电站的补偿效益大于本身效益,近期可提高下游东风、乌江渡水电站保证出力239MW,增加年电量11.79亿kW·h;远景使下游梯级保证出力增加833.1MW,年发电量增加15.96亿kW·h。电站建成后在电网中主要用于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对优化电网水、火电结构,提高供电质量,对乌江流域能源基地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坝址处河流由N45°E转向S45°E,形成向西凸出的直角河弯。枯水期河水面宽30m,水深3~4m。坝址岩层倾向上游偏左岸,倾角25°~55°。枢纽建筑物基础地层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永宁镇组灰岩、九级滩段泥页岩及玉龙山段灰岩。河床及岸边分布有冲积层、残坡积一崩积层,河床覆盖深3~7m。坝区内共有断层20余条,不存在顺河断层。坝址上游转弯点右岸发育有底纳河伏流,下游有K40溶洞。右岸下游数百米分布有1号、2号塌滑体。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9900km2,占六冲河流域面积的91%。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55m3/s,多年平均径流量48.9亿m3。水库为山区峡谷和湖泊混合型,正常蓄水位时回水长84.89km,最宽处3.57km,水面面积80.5km2。淹没耕地6.3万亩,需迁移人口4.5万人。 经环境影响质量指标综合评价,认为工程的建设使环境有所改善。电站的建成可为坑口火电站提供充足的水源,可发展养殖业,规划水产养殖年产量可达1650t;

彭泽鲫水产种质资源可研报告

彭泽鲫水产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一、项目情况 以保护彭泽鲫种质资源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为依托,实现保护、科研、生产开发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建成集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于一体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加强太泊湖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保证水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二、项目内容 设立彭泽鲫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知识强的职工队伍,实现保护区的有效管理。通过建设和保护,使彭泽鲫原种种群数量逐步增加,鱼类产卵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具体实施如下: 完成保护区的总体实施方案; 建立管理机构,落实编制经费,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 完成保护区的勘界以及界标、界桩、界牌的设置;

完成保护区管理局选址征地和建设,购置办公、管理设备等; 建设彭泽鲫水产良种场,开展基础性科研工作; 配备科研仪器设备,建立完善标本室、资料室、化验室、病害研究防治室、技术培训室等; 完善整个保护区管理体系,行使保护、救护、执法、宣教等职能。 中、长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科研监测站,建立水产种质资源基因库,加强对水产遗传种质资源、特别是珍稀水产遗传种质资源的保护,强化相关技术研究,促进水产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处理好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引导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增进与国际国内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建立比较完善、科学、规范的彭泽鲫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和管理体制,以及保护区资源监测体系和法规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保护、科教、综合利用等相互促进的科学体系。通过加强保护和管理,使太泊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争取使该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成为我国淡水优质水产种质资源的宝库 三、项目背景 XX是彭泽鲫的原产地,保存比较完整的适合彭泽鲫

乌江渡水电站库区泥沙监测资料分析

乌江渡水电站库区泥沙监测资料分析 华朝锋 (乌江渡发电厂,贵州遵义563003) 1工程概况 乌江渡水库位于乌江中游,为狭长河道型水库。正常蓄水位▽760.00m,死水位▽720.00m,设计洪水位▽760.30m,校核洪水位▽762.80m。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48km2,主河道回水长度76km,总库容23.0亿m3,有效库容13.5亿m3,多年平均径流量158亿m3,多年平均流量502m3/s,设计单库运行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 2库容复核目的及意义 乌江渡水电站自1979年下闸蓄水以来,坝前泥沙淤积较快,至1989年根据实测泥沙淤积方量计算,水库泥沙淤积方量达2.04~ 2.10亿m3,坝前泥沙淤积已达▽659.70m,已经达到水库泥沙设计50年的淤积状况,并给乌江渡水电站运行带来了一些影响,最终导致分别设在▽645m、▽655m、▽665m的三个工业取水口彻底报废。乌江渡水库从1979年至1985年期间水库泥沙淤积发展较快,但从1986年以后有所减缓,特别是随着上有东风水库的建成以及后来上游梯级水库逐步形成,乌江渡水库的泥沙淤积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至2012年实测坝前泥沙淤积▽660.46m。为了充分的发挥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水库梯级调度的防洪功能以及经济效益,开展水库库容复核工作非常有工程实践意义。 3水库泥沙淤积发展特征 乌江渡水库自蓄水几年后,坝前泥沙淤积发展较快,排沙设施效果不理想,入库泥沙绝大多数落淤在库内。截至1989年底坝前淤积已达▽659.70m,已经达到原设计运用50年后坝前淤积▽660m,直接影响了大坝三层取水口(▽645m、▽655m、▽665m)的运行使用。1995年底坝前淤积高程为661m,1998年12月实测坝前淤积最高达▽663.11m,已超过50年后设计标准3.11m。2000年底,实测坝前淤积高程为662.23m,较1998年淤高下降近1m,2005年乌江渡库区泥沙的淤积形态与往年相比未见改变,冲淤平衡自2000年起推进至海马孔后已维持至今。在梯级流域开发以后,上游水电站相继建成,库区岸边实施退耕还林后,库区泥沙淤积明显放缓,趋于稳定平衡状态。 4水库泥沙淤积初步分析 为全面反映乌江渡库区泥沙淤积情况,乌江电厂于2012年9月20日至2012年11月17日对乌江渡库区进行了一次泥沙淤积断面测量。 4.1纵剖面形态 根据水库纵剖面呈带状淤积的特点,整个水库划分为:水库变动回水区段、常年回水区行水段和常年回水区静水段。 4.1.1变动回水区段 从六广至海马孔,该段全长23.339km。具有水库与天然河道双重属性,在库水位较高时较粗泥沙在该段开始淤积,当库水位下降后回水末端向下游移动,原来高水位淤积泥沙被冲到下游淤积;库水降低至一定程度时,变成天然河道,河床发生冲刷,形成一定宽度和深度的主槽,该段泥沙淤积层厚10~30m。近几年由于上游洪家渡、东风电站、索风营电站的相继下闸蓄水,2012年11月测量时,库水位在▽750.00米左右。六广至海马孔段已成天然河道。2012年实测从六广至海马孔段距离全长约23.34km,泥沙淤积高程和往年测值相比,趋于稳定状态。由于水库回水末端河床狭窄,入库泥沙粒径小,库水位变幅较大,低水位时末端呈天然河道,淤积泥沙易被冲走。因此,该运行条件下不可能发生末端泥沙淤积上延,对上游索风营电站尾水位也不会产生影响。 4.1.2常年回水区行水段 从海马孔至岩脚寨,该段全长21.44km,主要是悬移质淤积,淤积范围较长,水深在10~80m间变化,主要是异重流沿程落淤及水库末端泥沙冲刷下移淤积而成,淤积厚度20~40m。该段实测的淤积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5年淤积高程比2000年分别降低0.63~ 3.45米。该段纵剖面比降2.39‰,较天然河床1.99‰的比降陡。 4.1.3常年回水区静水段 从岩脚寨至坝前,该段全长22.869km,常年水深在65~100m之间,是大坝工程开挖导流洞时上游围堰的回水段,淤积物主要是悬移质泥沙中的极细沙,主要是异重流和静水沉降而形成。该段淤积厚度在30~50m,呈带状沿程淤积形态。从实测情况来看,可将该段划分为四段,即:岩脚寨至息烽河口库段、息烽河口至坝前#3断面库段、坝前#3断面至近坝前#1断面库段及坝前#1断面至大坝库段。 (1)岩脚寨至息烽河口库段,该段全长约14.913km,历年淤积出现交替变化,与2005年相比,除梯子岩、大塘外,均出现平缓淤积抬高,其中岩脚寨淤高2.81m,长岗淤高2.83m,尹家坝淤高2.86m,漩塘淤高1.76m,表明异重流所挟带的泥沙大多数在此段落淤,也说明水库的异重流大多数潜入此段后消失。 (2)息烽河口至坝前#3断面库段,该段长约7.719km,该段2012年实测淤积高程比2005年增加2m左右,但和2005年以前往 年测值相比相差较小,趋于稳定,表明该段泥沙在2000年上游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后,植被较好,说明息烽河、金沙河的入库水含沙量较小,已基本无泥沙淤积到河里。 (3)坝前#3断面至近坝前#1断面库段,该段长约0.222km,实测该段淤高出现在近坝前#1断面,最深点高程为660.70m,比2005年最深点高程淤高2.08m,比2000年的最深点抬高4.87m,但和1995年最深点高程一样,2012年来水较好,受水库泄洪影响,泥沙向坝前推进,导致淤积抬高。 (4)坝前#1断面至大坝库段,该段长约0.015km,2012年实测断面最深点淤积高程为660.46m,比2005年最深点高程为658.72m 抬高1.74m,比2000年最深点高程662.23降低1.77m,坝前淤沙高程呈现交替变化,主要受泄洪影响。 4.2横断面淤积形态 由往年所测横断面淤积形态表明,水库泥沙主要集中在主河槽内平行淤积,边壁落淤很少。一些宽阔断面如周家堰、野纪河口、漩塘等有滩地淤积现象,表现基本上也是与其主河槽一致平行淤积。2012年实测横断面淤积高程,大部分断面比2005年实测断面淤积高程抬高,但与2000年实测断面淤积高程相比,大部分有所降低。在方家坝至代家湾库段,主河槽出现的深切现象主要是在低水位运行情况下、索风营电站建成后发电、弃水对该段的冲刷所致。 5库区泥沙监测成果分析 自1979年11月下闸蓄水至2012年11月测量时,乌江渡水库库容淤积为1.868亿m3,占设计总库容的8.12%。从往年泥沙实测资料表明: (1)上游洪家渡、东风水电站、索风营电站水库相继建成,以及库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对泥沙起到了很好的拦蓄作用,使上游来水含沙量大大减少,水库的泥沙淤积速度大大减缓、泥沙淤积量大大减少。 (2)由于水库变动回水区段库水位变幅较大,低水位时末端呈天然河道,淤积泥沙易被冲走。因此,该运行条件下不可能发生末端泥沙淤积上延,对上游索风营电站尾水位不会产生影响。 (3)根据2012年及往年实测资料分析,2012年所测泥沙淤积与1989年相比,1989年占设计总库容的9%左右,2012年占设计总库 容的8.12%。从泥沙淤积量减少的结果来看,主要是由于1989年与2012年两次测量采用的方法、测量精度以及测量时候的环境有所 不同,但也可以说明自1989年以来乌江渡水库的泥沙淤积形势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泥沙淤积对乌江渡水库的有效库容指数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由此推测乌江水库的最终淤积平衡将比原设计年限大大延长,对乌江渡水库的运行极为有利。 作者简介:华朝锋(1985-),男,贵州瓮安,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维护工作。 摘要:乌江渡发电厂根据大坝及库区安全运行需要,开展乌江渡库区泥沙原型观测及库容复核,通过实测资料验证库区泥沙淤积情况,并指导电站的合理运行,综合考虑洪水调度、电力调度、泥沙调度,为水电站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泥沙淤积;GPS;RTK;退耕还林;总库容 219--

科学养护土著鱼类,发展特色渔业经济

基层农技推广 2013,1(7):47-49 经验交流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07554349.html, ·47· 科学养护土著鱼类,发展特色渔业经济 李 军 (辽宁省淡水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辽阳 111000;联系人E-mail: lj_nwafu@https://www.wendangku.net/doc/a07554349.html,) 摘 要:我国土著鱼类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经济价值。由于土著鱼类的栖息地不断减小, 其种群数量也不断减少,野生资源破坏严重,所以有必要进行科学养护。保护栖息地以及建立保护区;在科学养护的基础上,进行土著鱼类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土著品种的弊端。 关键词:科学养护 土著鱼类 渔业经济 引言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此诗道出了渔民劳作的艰辛,但同时也反映了土著河鱼—松江鲈鱼的鲜美。赞誉土著鱼类美味的诗文颇多,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清人徐鹄庭在《汉口竹枝词》也写道:“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自古以来,土著鱼类就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久负盛名,这些赞美之词,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随同这些名家名篇而千古流传。 土著鱼类属于土著品种范畴,土著品种也称本地物种或当地物种,顾名思义,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区及其自然传播范围内(即在其自然占领的或无需人类直接或间接引种也能占领的分布区内)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的分类单元。 我国具有丰富的淡水资源,按水系分主要有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和松花江七大水系,另外有内陆河流塔里木河和主要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灵渠。辽阔的水域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鱼类因其特殊的生活史和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不同,演化成品种众多的土著鱼类,如我国长江、黑龙江水系和钱塘流域 的蒙古红鲌,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白斑狗鱼,黄河水系的黄河鲶、黄河鲤和黄河裸裂尻鱼,澜沧江下游叉尾鲇、云南抚仙湖的抗浪鱼、澜沧江水系的丝尾鳠、云南滇池的滇池金线鲃、斑鳜、拉氏鱥、松江鲈鱼、兴凯湖翘嘴鲌、云南陆良鲇鱼、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游的溪流中秦岭细鳞鲑、长江鲥鱼、盛产于嘉陵江的中华倒刺鲃、我国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附属湖泊中的似刺鳊鮈、瓯江刺鲃等等。 1 土著鱼类生态效益和社会价值 1.1 生态效益 土著鱼类是庞大生物网络中重要的一员,是在特定的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中长期进化的结果,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一定的生态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青海湖是以水生生物—鸟类—草原为主的湖泊生态,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土著鱼类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唯一的优势种类,青海湖裸鲤每年5~8月洄游到河流中产卵,为食鱼鸟提供了丰富食物条件,形成了青海湖独特的鱼—鸟共栖生态系统,其种群对鸟类群体繁衍、青海湖生态环境和青海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不仅仅作为一种生物资源,更重要的是会对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整体影响。

北江鱼类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北江鱼类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江鱼类资源调查组暑期三下乡服务队 蓝昭军2007年8月 引言 北江是珠江水系中第二大水系,鱼类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在广东省的内河渔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酷渔滥捕,拦河水利工程没有配套过鱼设施以及工业三废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北江鱼类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北江捕捞产量一直持续下降,一些重要的经济鱼类资源如唇鱼等已由盛而衰,由衰而竭,面临灭绝的危险;中华鲟、鲥鱼等自六十年代以来在北江已经绝迹;昔日重要的经济鱼类如桂华鲮、倒刺鲃等自九十年代以来在北江也面临濒危的处境。八十年代初期,北江渔业捕捞产量只有五十年代中期的约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对北江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但这些都必须以北江鱼类资源的全面调查和系统研究为前提。 一、调查目的 了解如今北江鱼类资源具体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了解造成鱼类资源锐减的原因,为科学地恢复北江鱼类资源提供基础材料。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1)、北江流域韶关与清远段渔民。大部分在40岁—70岁之间,文化水平较低,靠打鱼为生。 (2)、韶关市区及清远市区市民。选择买河鱼的市民进行调查,一般对河鱼有相对较多的了解。 三、调查方法

1、对渔民和普通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以由我们向对方提问并作记录的方式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58份,回收58份,回收率100%。 2、跟渔民出河捕鱼,或者到河里寻找正在捕鱼的渔民,直观了解北江鱼类资源的现状。 四、调查时间:2007年7月11日―2007年7月18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对渔民主要的捕鱼方法、捕获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造成鱼类资源现状的原因进行了调查。针对渔民和市民的问卷各一份,分别向渔民和市民提出了二十七个及十七个问题(见附录1、2)。 六、调查结果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以及结合我们跟渔民出去捕鱼的亲身感受,发现北江的渔业资源现状令人堪忧。 (一)鱼类资源现状 1、鱼类资源急剧下降 调查发现,37.93%的渔民平时一天的渔获量少于2.5kg,37.93%的渔民平时一天的渔获量在2.5kg—5kg之间,只有6.89%的渔民平时每天经常捕到10kg 的鱼,而这少数渔民用的是较大的渔船。另外,93.10%的受访渔民及53.57%的受访市民表示由于北江鱼类资源的剧减,北江上渔船和渔民的数量减少了很多。 在我们跟随清远市渔政支队清城大队的飞艇出河寻找正在捕鱼的渔民的时候,发现大多数渔民捕到的是一些个体很小的鲮鱼和赤眼鳟等,而且总量均不多。 渔民告诉我们,80年代的时候,一天一般都可以捕到25kg以上的鱼,多的时候可以达到100kg,而且以大鱼为多。 由上可知,北江鱼类资源已经急剧下降,鱼类的种群数量大不如前。 2、名贵、特色鱼类越来越少

太湖野生鱼类知识普及

太湖野生鱼类知识普及 银鱼 银鱼是太湖重要经济鱼类,位太湖特产太湖三白之首。太湖银鱼分为四种,分别为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Abbott)、陈氏短吻银鱼Salangichthys tangkahkeii (Wu)、乔氏短吻银鱼S. jordani (Wakiya et Takahasi)、短吻间银鱼Hemisalanx brachyrostris (Fang),其中前两者产量最大。 【生物学特性】 中文名:陈氏短吻银鱼,曾用太湖短吻银鱼、太湖新银鱼等名 英语名:White Bait, Ice Fish, Glass Fish 学名:Salangichthys tangkahkeii (Wu) 俗名:面丈鱼、面条鱼 银鱼,体细长,近圆简形,后段略侧扁,体长约12厘米。头部极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长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颌等长;前上颌骨、上颌骨、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但具一肉质突起。背鳍Ⅱ11~13,略在体后3/4处。胸鳍8~9,肌肉基不显着。臀鳍Ⅲ23~28,与背鳍相对;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一般为18~21个。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死后体呈乳白色。体侧各有一排黑点,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沿臀鳍基左右分开,后端合而为一,直达尾基。此外,在尾鳍、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 【营养价值】 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中医上认为其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宣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新鲜银鱼可食部分每百克含:水分89.0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1.4克,灰分1.0克;钙258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 晒干后的银鱼干每百克含:蛋白质72.1克,脂肪13.0克,热量1709.4千焦,钙761毫克,磷1000多毫克。 【食用方法】 银鱼干不可直接食用,请参照连家船菜谱烹饪熟制后方可食用。 【连家船菜谱】 银鱼干炒青椒 配料:银鱼干、青椒丝 辅料:白糖、精盐、啤酒、油、味精、胡椒粉、姜、大蒜、葱。 烹饪方法: 1、先将银鱼干放入啤酒中浸泡30分钟,然后取出沥水。 2、先往锅内倒入油烧热,然后倒入青椒丝翻炒几下再放入银鱼干继续翻炒几下,倒入少许啤酒、盐、糖、姜、大蒜稍微翻炒几下,盖上锅盖烧2-3分钟。 3、起锅前放入味精,胡椒粉,葱,装盘。 红烧银鱼 主料:太湖银鱼或连家船冻银鱼 辅料:青椒、食用油、酱油、料酒、精盐、白糖、胡椒粉、姜、大蒜、葱。 烹饪方法:

贵州乌江清水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格里桥水电站建设分公司_中标190925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贵州乌江清水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格里桥水电 站建设分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25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中标/投标数量、中标/投标情况、中标/投标行业分布、参与投标 的甲方排名、合作甲方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贵州乌江清水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格里桥水电站 建设分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201216754269235 工商注册号:520121*********组织机构代码:675426923法定代表人:胡世奎成立日期:2007-08-02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经营状态:注销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毛云乡毛栗庄村 营业期限:2007-08-02 至 / 营业范围: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电能的生产和销售(国家限制的除外);电能项目的投资和建设;电能技术咨询、服务;电力物资采购、销售。)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中标/投标数量 企业中标/投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太湖水质与太湖水产养殖(调研报告)

太湖水质与太湖水产养殖(调研报告) 摘要:由于太湖水质的污染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出台了关于拆除西太 湖围网养殖,东太湖围网养殖压缩的政策,但是这一政策将影响太湖周边大部分水产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只要通过调节水产养殖的比例和改善各种养殖的饲料配方,最大限度的减少水产养殖对太湖水质的污染以扩大养殖面积,缓解水产养殖户的经济压力和长三角地区如蟹等水产的供应。 关键词:太湖水污染、蓝藻、水产养殖、太湖蟹 一、太湖的重要地位 水是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现象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维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纽带。我国水资源短缺,需求量较大,生态系统也需要水来维护。城市是人口分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集中区域,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及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水资源质量对城市发展的约束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水资源不仅具有生活利用功能,还有灌溉、工业利用、生态环境利用等功能,水资源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太湖,我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打开地图会发现,如果把太湖流域视为人体的话,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心脏”。纵横交错的河网,就是维系该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各类“血管”。 二、太湖附近的现状 1.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太湖水域受纳了大量污(废)水,水体污染严重,为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区。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十五”期间,太湖湖体水质比2000年有所好转,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指标均达到“十五”计划目标,湖体西部沿岸区和湖心区的总氮、综合营养指数指标有所改善。太湖的总体水质基本达到水域功能类别III类水要求但反映富营养化程度的总氮和总磷指标存在超过III类水质标准现象[1]。(详细分析见表一) 但是,2007年5月份,无锡太湖蓝藻提前暴发,水体变色发臭。5月28日前后,居民用水开始感觉到明显异味,其后,情况愈加严重,居民家中的自来水腥臭难闻,不仅无法正常饮用,甚至洗衣、洗澡等都成问题[2],这场突如其来的水危机给城区100多万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太湖的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2010年4月17日,我们驱车去了苏州市东山镇,东山镇三面被太湖环绕,经我们实地考察,采集水样(如图二所示)并拍摄了相关照片并且对采取的水样进行研究(如图三),发现东山附近的太湖的水质并没有受到太多蓝藻的影响,在太湖的中央位置,水是很清澈的。太湖和与太湖相连的内河的水质的差别较大,连接其的桥便成了明显的分界线。在桥的内侧是渔船的聚集地(如图一),有部分的是纯粹的渔民,生活都在船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所以在太湖的边缘有渔民的地方蓝藻的数量较多。桥的外侧是太湖,相较于河内,蓝藻的数量明显下降。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合同书 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课题承担单位: 课题起止时间: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电话: 电子邮件:

共同条款 开放基金课题的设置是重点开放实验室运行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完善开放课题管理,确保课题的顺利完成,经开放课题资助方(实验室,甲方)和课题承担方(乙方)共同协商,就如下共同条款取得一致意见: 1.甲、乙双方签订合同,并加盖公章后,合同即开始生效。 2.乙方必须遵守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之规定。 3.乙方应按年度计划开展研究,并按规定向甲方提交年度课题执行情况的书面材料。若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则甲方可视为乙方自动放弃课题,将终止拔款,并告其所在单位追究责任。 4.乙方凡无正当理由或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如灾害等)终止课题或未完成课题,甲方除告乙方所在单位追究责任与追回所拔经费外,并取消乙方及所在单位申请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的资格。 5.若乙方承担一般开放课题,必须发表一篇学报级论文,承担重点课题必须发表一篇SCI论文,发表论文格式如下: 论文题目:XXXXXXXXXXXXXXXXX * 作者标注:申请人1,2,……,实验室固定人员 1 ? 单位标注:1)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 510300 2)申请人单位 内容:…… 脚注:* XXXX项目资助

?通讯作者 乙方发表的其它文章只需脚注为甲方资助即可。 6.资助经费分两次拔付,合同签订后二个月内,甲方应及时拔付第一次资助经费。乙方提交第一年度执行情况材料后,甲方即拔付第二次资助经费。 7.课题结束后,乙方应及时向甲方提交工作总结、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经费使用报告。并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查、验收。 8.开放研究课题取得的成果,按有关成果监定管理办法,组织鉴定和申报,其成果属实验室和完成者单位共有。 9.在课题执行过程中,甲、乙双方均不得单方面修改合同内容,若需修改某项内容,需向对方提出理由,经对方同意后由双方商定作相应修改。 10.本合同正式文本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 签约双方 开放课题设置方(甲方)开放课题承担方(乙方)(公章)(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单位负责人(签字): 课题负责人(签字): 财务负责人(签字): 开户银行及户名: 银行帐号: 年月日年月日

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_鱼类调查方法_标准之浅谈

《河南水产》2012年第3期综述·专论·调研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我院陆续开展了河南省渔业资源调查及多项涉渔评估项目,鱼类组制定了相应的鱼类调查方法,在进行诸类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再完善的方案都有不足之处,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完善。鱼类调查是一个多部门协作、参与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实施方法及标准,鱼类组参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制定出《河南省渔业资源调查实施方案鱼类调查部分的实施方法、标准》。本文以河南省渔业资源调查—— —鱼类部分的调查方法、标准和实施之方案为基础进行探讨,希望能给同行今后开展鱼类调查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鱼类调查按调查的组织形式、调查方法、实施标准、调查结果分析四个步骤进行,现将调查的组织形式、调查方法、实施标准展述如下。 1鱼类调查的组织形式 鱼类调查是在河南渔业资源调查领导小组及技术实施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的一项科研工作,一切调查工作以《河南省渔业资源调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省渔调方案》)为工作基础。根据《省渔调方案》设定的采样断面(点),单靠鱼类组几人无法按《省渔调方案》要求完成鱼类调查工作,应该在进行鱼类调查时构建一个组织机构,即以鱼类组为骨干、其他调查小组协助及市(县)水产科(站)人员参加的一个鱼类调查工作组。鱼类组负责制定《省渔调方案》鱼类调查部分的实施方法、标准并把实施方法、标准打印成册,下发到鱼类调查工作组成员。在进行现场调查之前由院领导小组召开一次涉及有关市(县)渔业部门领导和鱼类调查工作组成员参加的工作协调会,在会上院领导进行河南省渔业资源调查的动员报告,首先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并把鱼类调查这项工作安排在当年度工作日程中;鱼类组负责《鱼类调查部分实施方法、标准》的释解,使市(县)水产科(站)鱼类调查工作组每一位成员统一认识、统一标准,按照《省渔调方案》要求圆满地完成鱼类调查任务。 鱼类调查组织形式:院领导小组→《省渔调方案》技术实施领导小组→课题鱼类组→市(县)水产科(站)鱼类调查工作组成员。 2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分事前调查和现场调查两个步骤。2.1事前调查 从有关文献查阅和社会访问两方面进行调查,以便为现场调查做好充分准备。 2.1.1文献调查 主要参照《黄河流域(河南段)鱼类资源及黄河鲤鱼生物学调查报告》、《河南鱼类志》、《河南水产》杂志近20年登载的河南省自然生存、增养殖、引进移植的种类进行文献查阅,通过上述文献查阅查知目前在河南省自然水域内自然生存、增养殖、引进移植过的鱼类种类有130余种,比上一次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所记述的102种多20余种,有渔业经济价值鱼类主要有近30种,初步了解河南省的鱼类种类组成、地理分布状况、区系构成和演变情况。 2.1.2社会访问调查 目前我们进行的社会访问调查较少,在进行访问调查时我们应以省水产局领导、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及市县老水产工作者作为主要访问对象,征求他们对此次《省渔调方案》的意见,请他们谈一谈近几年河南省的鱼类种类组成、洄游鱼类的溯河·降河时期、禁渔区、禁渔期、稀有鱼类的分布状况、主要鱼类的产卵场、放流地点、渔获状况及相关水体重大变化情况并记录,为我们进行现场调查及实施标准的制定起到指导作用。 2.2现场调查 鱼类调查的实施主要通过现场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现场调查包括调查时间设定、调查断面确定及渔获物采集方法三部分。 2.2.1调查时间设定 按照《省渔调方案》要求,调查时间设定在一年四季每个季节的中月中旬,在鱼类繁殖季节临时增加或延长调查时间;在时间、条件许可情况下需要常 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 —鱼类调查方法、标准之浅谈 屈长义(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450044) 6

苏州水产资源状况调查

苏州水产资源状况调查 王宇 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渔业生产现状 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综合评价 全市总面积8488.42平方公里,平原占54.8%,水面占42.5%,丘陵占2.7%。地处亚热带北缘,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摄氏16度上下,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地理环境优越,位于江苏省的东南部,东靠上海,南与浙江省的嘉兴、湖州等市接壤,北临长江,西傍太湖。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境内有张家港、常熟、太仓3个国家一类长江口岸。下辖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沧浪、平江、金阊、吴中、相城等5个区,以及工业园区、高新区(虎丘)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86个镇(街道),现有总人口590.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0.89万人。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交错,水域结构适宜水产养殖。 水域资源状况 全市水域总面积360.9千公顷,有大小湖泊300多个,各类河道2.1万多条。境内长江水域面积46千公顷(水岸线长138公里),太湖155.3千公顷,大型河道(泄洪)26千公顷,宜养殖水面148.7千公顷,实际已养殖水面91.82千公顷(137.73万亩)。 水文气候条件 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海洋性气候,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 常年平均日照1965小时,日照百分率全年平均44%,夏季最大为49%,其次是秋季为47%,冬季为42%,春季最小为39%。 年平均气温为16℃上下,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8.2℃;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3.0℃。太湖水体对沿湖地区的温度调节作用以冬季最为明显。 常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年降水日125天。春季常年降水总量为278毫米,夏季为420毫米,秋季为220毫米,冬季为144毫米。 初雪日为12月24日,年平均积雪日数为5天,但也有年无积雪日出现。生物资源状况 (1)饵料资源 ①浮游植物 9门134属,浮游植物总密度为2500—16000万个/升,总平均生物量为1.6毫克/升。生物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②浮游动物 四大类30属122种,浮游动物总平均的密度为1700个/升,总平均生物量 1.3毫克/升。生物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 ③底栖动物 软体动物68种,主要为河蚬、螺蛳、三角帆蚌等;环节动物主要为尾鳃蚓、蛭类等;水生昆虫主要为蜉蝣科幼虫和摇蚊科幼虫。尤以螺蚬类资源丰富,浅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