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二年级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

高中二年级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

高中二年级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
高中二年级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

考试容和要求

1.宇宙中的地球

(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性:①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并没有特殊的地方。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也没有其他特殊的地方,所以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的一颗行星。

特殊性: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原因:宇宙环境很安全;适宜的温度(原因在于: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因为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液态水。(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具体如下: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2.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3.工业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也是来源于太阳能。4.太阳辐射能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罗盘针不能只是方向;3.极光;4.自然灾害。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自转运动特点及意义:P165,13-P166,20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越往两级走越小,极点为零。除南北极点外地球各处都相等,为15度/小时。

公转运动特点及意义:P166,21~24

(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P166,25~26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部物质循环过程。书P72,学业水平测试卷P167,27,P184,1~4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书P69,P167,28-30,

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是最主要的形式。

地壳运动分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产生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包括上升和下沉运动。

褶皱山:褶皱的基本单位为褶曲,褶曲分背斜和向斜。背斜向上隆起,向斜向下弯曲。背斜长发育为山,向斜常发育为谷地。背斜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背斜因为顶部受力被侵蚀长发育成山谷,向斜因为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一)1.外力作用的关系

地质作用力作用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来自地球能,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或盆地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球表面

趋向平坦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表现形式地

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

方向运动

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变曲变形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及谷地垂直运动(升

降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

方向运动

岩层隆起和拗陷

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地震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岩石

圈的天然震动

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

和地势起伏

作用速度

迅速剧烈火山喷发、地震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缓慢微弱其他形式经漫长地质年代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

变化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向斜

判断方法

从形态上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岩层中间向下凹陷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

相对位移

从岩层的新

老关系上

中间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

中间部分岩层较新,两翼

岩层较老

图示

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

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

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

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力,常被侵蚀成谷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

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

湖泊

实践意义岩层封闭、易于储油气资源;良

好的隧道选址

易于集水,良好的储水构

地下水出露;大型工程或水库建设避

开断层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

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

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

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

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

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

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

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

(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

沉积,颗粒小比重

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

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

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

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河谷地貌河谷发

育时期

分布

河段

主要侵蚀类型

“V”字形初期上游以溯源侵蚀、下蚀为主(长江三峡,雅鲁藏布大峡谷)

河湾中期中游以侧蚀为主

槽形河谷成熟期下游侧蚀、堆积

溯源侵蚀:向源头方向的侵蚀。

下蚀:垂直于地面方向的侵蚀,使谷加深。

侧蚀:垂直于两岸方向的侵蚀,使谷变宽。

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及其划分:地球的岩石圈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这些单

元叫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2)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活跃。

(3)板块移动与地球面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例: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交界处;日本群岛、岛——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的交界处。

(6)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海陆间循环:降水——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海上循环:降水——水汽输送

3)陆循环:蒸发,蒸腾——降水

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2、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通过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4、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7)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洋流及其分类

1.洋流概念:海水沿相对稳定的__ __作______运动的现象。

2.洋流的形成因素:________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________及________力能改变洋流的方向。

3.洋流的分类

(1)按水温状况

寒流:从______的海区流向______的海区的洋流。

暖流:从______的海区流向______的海区的洋流。

(2)按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分为____流、____流和____流三种类型;

考点二、洋流的分布规律

1、洋流的形成模式

⑴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⑵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只在________半球存在。

⑶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_______漂流,

⑷北印度洋上的季风洋流,冬季呈________流动,夏季呈

_________流动。

2.对气候影响

(1)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____、____的作用。

(2)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____、____的作用。

3.对海洋生物影响

(1)__________及有上升流分布的海区,多形成著名的渔场。

(2)世界主要渔场:______渔场、______渔场、____渔场、秘鲁渔场。4.对航海影响:顺洋流航行,____快;逆洋流航行相反。

5.对海洋环境影响:加快____速度,扩大了污染围。

【规律总结】图表解析洋流分布规律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组成:

世界洋流的分布:

气候专题

判读气候类型

( 十六字方针: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以“温”定“球.”先确定南北半球

最高气温月出现在7月或8月(或最低气温月出现在1月或2月)是在北半球。”

读图回答:甲在___半球,乙在 ______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温”指最低月均温,“带”指温度带。

即:依据最低月均温确定该种气候类型所在温度带

a)最低月均温在15°C以上,则为热带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b)最低月均温在0°C 以上,则为亚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另有:温带海洋性

气候

c)最低月均温低于0°C的为温带或寒带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三步: 以“水”定“型”——“水”指降水, “型”指降水类型即:依据年降水总量及季节变化判断降水类型。

从降水来看,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四种:

年雨型终年多雨,季节变化不大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夏雨型降水集中于夏如: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降水集中于冬季如:地中海式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如: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第四步:根据前面三步骤,综合分析判断出气候类型。

简易坐标法判断气候类型

注意:①区分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还要根据降水作进一步分析: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总量更大(≥1500毫米)降水更集中;而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1000毫米。

②由于深受海洋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

6CO 2+12H 2O

C6H 12O 6+6H 2O +6O 2↑ 光能 叶绿素

3.自然环

境的整体性和差异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

环境形成

和演变中的作用。 探究点 1 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

能量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有: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与制约。

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2.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下面以生物循环为例,看物质和能量如何在该循环中进行传递: (1)生物循环概念: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①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②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传递:

(2)生物循环中的能量传递:太阳(光)能→植物体有机物(主要是糖类)的化学能→动物体化学能。 (3)生物循环中的

物质传递:土壤中无机盐类、腐殖质、

水分、植物叶绿素

→有机物、氧气→食物链传递到更高等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回归到周围环境中。

[例题1]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是()

A.彼此是孤立存在的

B.相互影响、相互排斥的

C.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

D.彼此间杂乱无章的

解析本题考查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陆地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均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没有一个要素是孤立存在的。

答案:C

[例题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的五个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分子式或化学元素符号。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在现代地理环境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概括地说,生物出现后,使自然环境中的原有迁移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改造了圈、

圈和岩石圈。

解析本题给出了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示意图。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时,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氮和其他化学元素,合成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残体,把氮气及其他气体送到大气中,把无机物等送到水体和土壤中。

答案:(1)从上到下,由左到右依次是CO2 O2 N2 H2O N(P、K) (2)化学元素大气水拓展延伸列表比较自然界中的三大循环

断塑造地表形态

(2)距离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最完整的高中地理知识点经典整理

一、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 (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产生原因:农村生活用能短缺。 整治措施: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③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 ④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②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③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2)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治理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②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原因(华北地区): (1)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 ②春季蒸发旺盛。(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水污染严重;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④春季春种用水量大。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①春季降水少 ②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地形低洼。 (2 )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灌溉; 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渭河平原) 5、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

1)、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 山麓 缓斜平原 高 山前冲积扇 土地质量高 冲积低平原 主体 海滨 滨海平原 低 地势极低 中低产田集中区 严重的旱涝、盐碱、危害 干旱:春旱4~6月,春泛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 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 盐碱:水盐运动 春秋反盐,夏积盐 冬稳定 2)、问题 ⑴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①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 (因洼制宜 鱼塘—台田模式) ②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 ⑵水资源短缺 ⑶风沙危害---沙尘天气 3)、缓斜平原肥力最好: ①地面坡度较大,排水通畅,不易积水形成低湿地; ②沉积物颗粒较粗,有利于水份下渗; ③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节蒸发量较小,不易形成盐碱地。 6、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上海为例) 产生的原因:①过度抽取地下水,并且下渗减少 ②城市建设高层建筑 ③地质结构不结实 危害: ①地面下沉 ②海水倒灌,进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7、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多发季节:夏季。5—10月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气温高; ②静水;静风; ③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 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高中地理必背的知识

高中地理必背的知识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天体系统的层次。 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 3.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4. 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及原因。 5. 地球上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6. 太阳外部大气层有里至外的分布。 7.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及周期。 8.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9. 经线的基本特征和经度的变化规律及几条特殊的经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10.纬线的基本特征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及几条特殊的纬度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1.经纬网的应用(方向、距离、最短航线)。 12.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北极星的高度。 13.卫星发射场选择的条件。 14.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方向、周期、速度)。 15.黄赤交角的大小及示意图。 16.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及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 17.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图。 18.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19.昼夜交替: (1)晨昏线的特点。(2)晨昏线的判断。 (3)晨昏线的画法(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地球的三种图形)。 20.地方时差: (1)地方时的变化规律、计算公式、经度排列图。 (2)时区的计算、区时的计算、区时的变化规律、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计算、时区的排列图。 (3)北京时间、国际时间(标准时、世界时)和几个重要地方所在的时区。 (4)日期变更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含义及两则的日期分布。 (5)地球上新旧一天的分布。 21.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及原因。 22.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23.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计算公式。(2)昼夜长短的变化——影响因素、变化规律。 (3)昼夜长短的状况——影响因素、变化规律。 (4)二至日时极昼、极夜的分布地区及几个特殊地区的昼长。 2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纬度变化规律及图形、季节变化规律及图形。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25.光照图的判断——几种常见的光照图、光照图中晨昏线的判断、直射点的判断、时间的计算。 26.四季的划分和五带的分布与黄赤交角的关系。 27.地震波的特点及两个不连续面。 28.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软流层的位置。 29.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

山东省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高清以及答案

山东省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 (供2017级学生使用)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9月6日19点53分,太阳爆发超级大耀斑。据此完成1-2题。

1.该太阳活动会导致 A.地表温度明显升高 B.大气电离层收到扰动 C.水循环动力减弱 D.大气你辐射作用增强2.该天阳活动爆发之后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较佳的观看地点是 A.赤道附近 B.北冰洋沿 C.青藏高原 D.撒哈拉沙漠 印尼巴厘岛阿贡火山于当地时间2017年11月21日下午5点5分爆发,28日喷发的火山灰柱最高达4000米。据此完成3-4题。 3.火山爆发的岩浆主要来自 A.岩石圈 B.地壳C.软流层D.地核 4.阿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 B.白天气温明显升高 C.昼夜温差增大 D.大气反射作用增强 5.图1为某地地貌景观图,其地貌类型为

2020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2020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共40分) (本题4分)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2分)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等级的天体系统,下列选项中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月球系 B .③—总星系 C .②—太阳系 D .④—银河系 2.(2分)有关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是某一天体系统的成员 B .所有天体是在宇宙中诞生时同时形成的 C .银河系的半径约为8万光年 D .星系是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本题4分) 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是“人类大陆图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2分)图中甲、乙两地区呈带状分布,造成两地成带状分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沿一条山脉分布 B .甲处沿铁路分布 C .乙处沿河流分布 D .乙处受山脉限 制 4.(2分)①②③④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主要是( ) A .①是纬度太高 B .②是沙漠分布 C .③是地势高 D .④是海洋分布 5.(本题2分)北京某教室的窗户在冬季上午9-11点间可接受到阳光入射,该窗户朝向为 A .东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北 (本题4分) 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2分)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哈雷彗星 7.(2分)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 A .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 B .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约35光年 C .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 D .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 (本题6分)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8.(2分)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2分)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2分)中国人口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描述,可信的是( ) A .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死亡率大幅返弹 B .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生育观的转变 C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D .育龄妇女的大幅减少 (本题4分)美国前太空人卢杰指出,足以毁灭城市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比科学家早前预期的还要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2分)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可能来自于( )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水文 ?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1月0℃等温线 秦岭—淮河暖温带与亚热带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②南北差异(P9图)

|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古+广西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补充:地形:丘陵、平原 欧洲的三圃制条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 [ 有利 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 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 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 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石太线) 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 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 (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 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 农业:蔬菜、水果基地 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 (2)原因: 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 (地中海气候) 南部:地势平坦、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 (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

(完整版)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 为西半球。 7.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间为高纬度。 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13.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 1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②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15.月相的变化 ①新月(农历初一、彻夜不见);②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西方天空); ③满月(十五、十六、通宵可见);④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东方天空)。 16.地球的自转 ①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②周期(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③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Ф km/h);④地理意义(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小时。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c.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17.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相等。 18.地球的公转 ① 轨道(椭圆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②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③周期(1恒星年,即365日 6时9分10秒;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④速度(角速度为1°/d,线速度约为30km/s;近日点快,远日点慢);⑤地理意义(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9.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 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ˊ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ˊS。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2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由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依次递减;昼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上为0° 2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为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以内为极夜。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2.四季的划分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2)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9月6日19点53分,太阳爆发超级大耀斑。据此完成1-2题。 1.该太阳活动会导致 A.地表温度明显升高B.大气电离层收到扰动 C.水循环动力减弱D.大气你辐射作用增强 2.该天阳活动爆发之后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较佳的观看地点是A.赤道附近B.北冰洋沿 C.青藏高原D.撒哈拉沙漠 印尼巴厘岛阿贡火山于当地时间2017年11月21日下午5点5分爆发,28日喷发的火山灰柱最高达4000米。据此完成3-4题。 3.火山爆发的岩浆主要来自 A.岩石圈B.地壳C.软流层D.地核 4.阿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B.白天气温明显升高 C.昼夜温差增大D.大气反射作用增强 5.图1为某地地貌景观图,其地貌类型为 A.流水地貌 B.风力地貌 C.山岳地貌 D.海岸地貌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doc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填在第Ⅱ卷的密封线内和机读卡上。 2.将第Ⅰ卷答案填在第Ⅱ卷的指定位置上,在试题上答题无效。第Ⅱ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3.考试结束,请将机读卡和第Ⅱ卷交给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2006年的冬季气温相对以往达到一个新的峰值,这种异常的现象被称为“暖冬”你 认为造成今年冬天“暖冬”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的发展排放大量的废热引起 B、臭氧层空洞的扩大导致到达地球太阳紫外线增多引起 C、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表现 D、地球气温的变化是波动起伏的,今年恰处在气温的高峰期 2、下列概念中,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B、太阳系—地月系—地球 C、太阳—木星—哈雷彗星 D、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 3、在我们考试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运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运动 4、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图1),回答5—6题。 5、该版面景观表示 A、桂林山水 B、长江三峡 C、杭州西湖 D、九寨沟风光 6、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高中地理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知识点梳理 一、教材构成 分为三个模块,本书,分别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其中必修一和选修二、五为自然地理,必修二和选修六为人文地理,必修三和区域地理为区域地理 二、期中期末教学进度在高中一年级时期,上学年期中考试一般考察到必修一第三单元结束,期末考察到必修一完结。下学年期中考试考察到第三单元第二节,期末考察到必修二完结高中二年级期上学年中考试考察到非洲,期末考察到中国的山脉。下学年其中考察到区域地理完结,下半学期考察到必修三完结。 高三进入全面复习 三、考纲要求及重难点内容据进5 年高考试题走向来看,地理高考方向有以下特点: 1.回归教材,夯实双基。我们通过研究考纲和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所有的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规律:教 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历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取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而且许多高考试题的答案就是教材语言。 2.加强地理规律与区位原理的归纳。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 水体运动规律、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准确运用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 3.加强区域定位,注重热点渗透与薄弱点补缺。图像考查是地理高考题的主要特征,运用经纬度、海陆 轮廓形态、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区边界等方法进行区域定位。同时,适当渗透社会热点,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航天基地、沪宁杭和环渤海与珠三角三大经济区、中东地区、美国金融危机等热点和焦点地区。 四、必修一知识点解析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一、行星地球1.宇宙2 .天体:?天体系统的层次:3.太阳系及其成员:?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2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 年)。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P12)1、3图是正相关,2图是负相关。 三、地球运动: 1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全汇总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全汇总 第一单元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A.劳动力B.土壤C.技术D.市场 2.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流动性小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4.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4.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高的经济收入 C.更多的休闲时间 D.更优的自然环境 图1为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5-6题。 5.图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 B.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C.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过剩

7.下列选项与逆城市化成因无关的是() A.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 B.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C.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D.乡村人口出生率高 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8-9题。 8.若图2为海陆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为水循环环节, a为陆地,b为海洋,则() A.①为降水 B.②为蒸发C.③为水汽输送 D.④为径流 9.若图2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示意图,则洋流①②③④为西风漂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水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过程,与陆地内循环相比,海上内循环缺失的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水汽输送 11.以前农民傍晚在田间地埂上燃放烟雾,用以驱逐夜晚的寒气,它的科学道理在于() A.烟雾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B.烟雾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辐射 C.烟雾吸收大气反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D.烟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图3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据图可推断出() A.甲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B.乙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C.甲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D.乙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13.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图3 图2图1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超全 完整版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太阳活动影响 外日冕太阳风磁暴、极光 内 色球耀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球太阳黑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自转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 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恒星年(365d6h9m10s)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 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 一最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 /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球

2019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球地理学以往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今天已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小编准备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1、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 (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它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⑤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3)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1)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往外: ①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 ②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 ③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2)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5、地球自转 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2)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60°减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线速度计算公式 Vф=1670千米/小时×COSф(其中ф为纬度)。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15°/h)。注意: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一样 (3)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 第I卷(共50分) 注意事项: 1. 第I卷共25道题,共50分。 2. 第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不得分 北京时间2015年7月24日0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发现一颗与地球相似指数为98的系外行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Kepler452b,位于其母恒星的“宜居带”内,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行星表面温度适宜,能够维持液态水的存在。据此完成1?2题。 1.该行星表面温度适宜的原因是() A.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自转周期适中 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存在液态水 2.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这一发现时,东九区的区时是 A. 7 月24 日23 : 00 B. 7 月24 日1 : 00 C. 7 月23 日23 : 00 D. 7 月23 日1 : 00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此完成3?4题。 3.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最适用于我国的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珠江三角洲 4.每年12月7日前后为我国的“大雪”节气,北方地区经常出现降雪天气。该天气现象的形成最可能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 下图示意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流经甲处的洋流 ①自北向南流动②自南向北流动 ③为寒流④为暖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拉布拉多半岛北部是苔原景观,而同纬度的 卑尔根却是森林景观。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原 因是 A.拉布拉多半岛北部受西风带的影响大 B.拉布拉多半岛北部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大 C.卑尔根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度大 D.卑尔根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大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于希腊当地时间(东二区)2008年3月24日11时5分在雅典古奥林匹亚遗址举行。其时,北京时间为:( ) A.2008年3月24日17时5分 B.2008年3月25日17时5分 C.2008年3月23日5时5分 D.2008年3月24日5时5分 2.当地球运动至图1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读图2,完成3~4题。 3.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a B.b C.c D.d 4.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A.山岭 B.褶皱 C.断层 D.隆起

读图3,完成5~6题。 5.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读图4,完成7~8题。 7.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日期18日19日20日21日 平均气温(℃) 2 -1 -2 -4 气压(百帕)1002 1004 1006 1008 天气状况晴转多云阴转小雨夹雪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多云转晴 9.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副高 10.图5所示时期,我省大部分地区() A.低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炎热多雨 11.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地带修建,主要因为河谷地带() A.植被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水源较充足 D.地势相对和缓 12.2008年1月底2月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冰冻天气, 其造成的主要危害有() ①交通严重受阻②电力供应部分中断③引发地震④农作物普遍绝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6,完成13~14题。 13.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80年 C.1990年 D.2000年 14.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A.年降水量增大B.上游围湖造田C.植被覆盖增加 D.水土流失加重 15.下列对图7的分析,正确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 1、天体: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 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天体系统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宇宙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 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②色球层:耀斑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 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高中地理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想学好高中地理,可以多看看书本,对地理知识进行梳理,一 章一节的重点好,从而使得自己可以从容把握地理的整体性和框架性。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 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 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二、城市化对自然环境 ___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 ___ (1)对气候 ___:热岛效应、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 ___: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 ___: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2019年陕西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文字版、带答案)

2019年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含答案) 地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考籍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1月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测。读题12图,完成1~2题。 题1、2图 1.“嫦娥四号”探测器所着陆的月球属于 A.星云B.行星C.恒星D.卫星 2.图示围,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D.地月系 2019年3月30~31日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时间。据此,完成3~4题。 3.该考试统一使用的时间是 A.的地方时 C.的地方时 B.所在地的区时 D.所在地的区时 4.在考试期间,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B.北半球,向南移动 C.南半球,向北移动D.南半球,向南移动 读题5、6图完成5~6题. 5影响抵达地面太阳辐射的根本因素是 A.太阳照射角度 B.大气透明度 C下垫面状况 D.日地距度 6关于图中太阳辐射表述正确的是 A.路程短,消耗多 B.路程长,消耗多 C路程短,消耗少 D.路程长,消耗少 7.目前调查表明:月球表面无水、无大气、无生命……与地球相比缺少的外部圈层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英国著名侦探小说《神探福尔摩斯》中,主人公终年风衣、雨伞的装扮,反映出英国的气候特征是( )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终年寒冷干燥 9."风、雨、雷、电……"现象分布于地球大气的 A.平流层 B.对流层 C.高层大气层 D.电离层 10、11图为"南半球西风漂流俯视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