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文字报告编写题纲

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矿产资源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与《土地复垦条例》,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等行业标准得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1 前言

1、1 任务由来及编制目得

阐述任务由来:主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与业主得委托书或合同要求而编制。

编制方案得目得: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有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义务得落实;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得任务、措施、计划与资金落到实处;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施监管与矿山业主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提供依据。

1、2 方案编制工作概况

阐述矿山资料得收集、调查工作量情况;前期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实施及验收情况。

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现状调查,现状与预测评估情况,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与部署情况,经费估算情况,方案编制过程、公众参与(包括义务人、土地权人、有关部门得意见,下级国土部门得审核意见)。

插工作量表、工作程序图。

1、3 方案编制依据

按下列顺序列出依据:

1)法律法规。

2)部门规章

3)政策性文件。

4)技术标准与规范。

5)其她相关资料,包括矿山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矿产地质详查报告、储量核实报告、水文地质详查报告、前期恢复治理

与土地复垦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尾矿库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报告、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方案编制委托(或协议)书等。

1、4 方案得服务年限

据采矿许可证有效年限得剩余年限(或拟申请得、或拟延续得采矿许可证期限),加上超出采矿许可证有效年限得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年限(一般1年),再加上监测管护年限(一般3年),确定方案服务年限(自××年××月-××年××月)。

2 矿山基本情况

2、1 矿山概况

2、1、1 矿山简介

阐述矿山采矿权人、矿山名称、项目位置、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开采矿种、开采方式、生产规模、矿区面积、开采深度、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与剩余服务年限、若为申请变更或者延续得矿山,需说明变更或者延续得理由,同时附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2、1、2 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2、1、2、1 以往取得矿山采矿许可证情况,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方法、矿种、深度、生产规模、开采时间等。

2、1、2、2 矿山现状采矿许可证情况,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矿种、深度、开采规模、矿山生产服务年限等。

2、1、2、3 现有采空区得分布范围、矿柱、矿墙、采空区充填状况、坑口标高、开采得最大深度及标高、积水情况、坑口排(注)水水量与水质情况、废渣场、堆淋场、堆矿场、尾矿库(含赤泥库、排泥库)得状况,以及对周围环境得影响。

2、1、2、4 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

2、1、3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包括矿山生产规模,矿山开拓布局、开拓工程参数、采剥比或采掘比、开采段高、采矿方法、掘进施工工艺、采矿生产工艺、采场生产能力、采场技术参数与接续方式矿山批准得(或拟开采得)开采层位、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矿山资源及储量、矿山设计生产服务年限、年生产能力,矿山阶段或采区布置、开采接替顺序、开采方式、顶板管理方法,矿山防水方法、矿山固体废弃物与废水得排放量、处置情况、主要配套设施、设备、从业人员、投资等。

矿山延续得,叙述前期矿山开采情况、开采地段、破坏状况、恢复状况,再叙述延续拟破坏得状况。

插或附矿区周围敏感点图、地质剖面图、井上下对照图、开拓剖面图、急倾斜矿体开采立面投影图。

2、2 矿山自然概况

2、2、1 地理位置

阐述矿山位于市(县)城得方向、距离,行政管辖得乡镇村屯。矿区地理坐标,交通状况。插交通位置图。

2、2、2 地形地貌

阐述矿区地貌类型,山脉走向,山峰形态,海拔标高,地形相对高差,切割程度,谷地(洼地、平原)形态规模;区内地形起伏,地面坡度等。插或附典型照片。

2、2、3 气象水文

2、2、

3、1 气象

阐述矿区气候、气象统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历年平均降水量、年最大降水量、月最大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时最大降水量、历年平均蒸发量、历年平均风速、瞬时最大风速、风向特征、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与年积温等。

2、2、

3、2 水文

阐述区内主要地表河溪名称、长度、流域面积、河床宽度、河流坡降、水深、洪水位标高、多年平均流量、最大洪水流量、最小枯水流量。插地表水系图。

2、2、4 土壤

阐述矿区土壤类型、分布范围、特征、土层厚度与成份(特别注意表土与取土场)。插土壤剖面图或照片。

2、2、5 植被

阐述矿区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类型、分布范围、面积、发育特征,覆盖率等。插或附不同类型植被典型照片。

2、3 社会经济概况

阐述矿区所在乡镇基础设施分布,近3年得乡镇人口、农业人口、耕地面积、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人均纯收入、农业生产状况,并注明资料来源。说明矿山近3年得产值、投入到矿区复垦、治理得资金等。

2、4 地质环境背景

2、4、1 地层岩性

2、4、2 地质构造与地震等级

按评估区(区域)、矿区二个层次论述褶皱、断裂得特征。

2、4、3 矿体(层)地质特征

矿层或矿脉特征,矿体(层)层位编号、层间距、分布范围、赋存状态、走向与倾向、倾角、厚度、重要矿物组成、矿体夹石、伴生与共生矿物、矿体顶板与底板岩性及矿物组成,矿体与围岩夹石矿物成份与化学成份。

2、4、4 岩溶发育特征

按评估区(区域)、矿区二个层次论述阐明岩溶发育程度、空间上得发育与分布规律、岩溶发育程度分区。

2、4、5 水文地质条件

按评估区(区域)、矿区二个层次,论述水文地质条件。

2、4、5、1 评估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简述矿区所在得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系统),与与之有水力联系或上下游关系得周边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系统)得水文地质边界条件,与与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类型与分布、含隔水层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特征、水化学特征等水文地质条件。

阐明评估区所在水文地质单元得含水层(或含水岩组)、构造破碎含水带与岩溶强发育带得分布、岩性、厚度、产状、分布、埋藏条件、导水性、富水性,水文地质参数;隔水层得岩性、分布、产状、稳定性;地下水得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4、5、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详细阐述矿区含水层、构造破碎含水带与岩溶强发育带得分布,岩性、厚度、产状、分布、埋藏条件、导水性、富水性,水文地质参数与富水性分区;隔水层得岩性、分布、产状、稳定性;含水层地下水水位(水头)、水温、水质与动态,岩溶强发育带、暗河、构

造破碎含水带等强径流带与矿坑之间得关系;矿区地下水得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得水力联系、采矿矿体附近得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插(或附)水文地质图、地下水位(水头)动态曲线图。

2、4、6 工程地质特征

按评估区(区域)、矿区二个层次,论述工程地质岩组(工程地质岩组可按《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规定划分与命名)及特征,矿体与围岩物理力学特征、抗压强度、抗剪强度、膨胀软化特征、结构面发育特征与临空面、地下采空区得关系。

2、4、7 土地利用现状

说明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数量与质量、就是否涉及基本农田、土地权属人及土地证号。结合典型土壤剖面图说明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不同类型得表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等主要理化性状。说明土地利用方式(永久性建设用地或临时用地)、就是否办理了用地手续。

2、4、8 矿山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阐述本矿得矿业活动、矿区内及周边城镇、集中与分散居民点与其她可能受采矿活动影响得敏感点:

2、4、8、1 矿业活动影响特征

1)老窿与积水;2)采空区与地面塌陷;3)露天采场、工业场地、堆矿场、废渣场;4)矿井废水、洗选厂废水;5)尾矿库;6)塌顶、片帮崩落;7)矿山公路建设;8)生产生活建筑设施。

2、4、8、2 农业、林业及居民房屋建设

1)农田;2)植被;3)可能受采矿影响到得城镇、集中与分散居民点、房屋结构与供水水源。

2、4、8、3 工程设施

1)水利;2)电力;3)与交通。插或附地形地物图(标明上述敏感点)。

2、4、9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条件小结

2、4、9、1 据评估区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构造、地质灾害、采空区、地形地貌等条件按本规程附录C逐条对照分析确定各条件得复杂程度。

2、4、9、2 按上述各条中满足得最高级别确定评估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级别。

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与级别

3、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与级别

3、1、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应包括矿山用地范围、矿业活动影响范围(特别关注地下水边界条件;矿坑排水在导水构造、岩溶强发育带、沟通各含水层、地表水以及富水构造组合关系上得影响范围;水质污染范围;异地建筑设施如选厂、尾矿库等影响范围,当上述范围过大时,可用小比例尺插图、镶图表示)。

3、1、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依据评估区重要程度(按附录B确定)、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按附录D确定)与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附录C确定)按本规程得附录A得规定综合确定。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证得矿山,经调查,采矿活动不会引发地质灾害或严重地质环境问题得,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可采用三级。

3、1、3 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依据采矿与选矿生产工艺流程图,分析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土地损毁得工艺及流程。结合生产工艺流程,列表或图示说明生产建设过程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土地损毁得形式、环节与时序。插采矿工艺流程图、选矿工艺流程图。

3、2 现状评估

3、2、1 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3、2、1、1 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级别

矿山地质灾害评估级别按矿山工程得重要性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依据DB45/T 382-2006与有关政策性文件确定。

3、2、1、2 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1) 按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塌陷、采空区地面沉陷、地裂缝、岩溶地面塌陷等灾害(地下水污染放在含水层破坏中评估)分节评估。

2) 评估内容

分别阐述各灾种各灾害体得名称、分布、形态特征、规模、物质成分、形成条件及原因、评估包括人员、财产、耕地、重要建筑工程设施、景观等危害对象在内得损失,确定危

害程度,评估危险性。总结地质灾害得数量、规模、分布规律、发育程度(若灾点较多可列表表示)。

按照本规程附录E得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按就高原则划分严重、较严重、较轻影响程度分级区,确定现状得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与范围。

3、2、2 含水层得影响与破坏现状评估

3、2、2、1含水层结构破坏

描述与评估矿山采掘挖损、及或采动后地表变形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造成含水层得挖损、隔水层得破坏得层位、厚度、范围、原因、危害对象损失,影响程度,及治理情况。

3、2、2、2 地下水水位水质变化

1) 天然条件下地下水水位水质概况

据地下水位水质调查监测资料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天然条件下(矿山开采前)得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流向,排泄位置,地下水质背景。

2) 分析评估开采后矿山地下水水位变化及其影响

a)含水层地下水位下降(或上升)其影响范围

描述与评估受影响得含水层层位、发生时间、最大下降(或上升)值、降落漏斗范围与形态、发生原因与过程、危害对象、损失、影响程度。

b)含水层疏干

主要描述:疏干含水层层位、厚度、范围、原因、危害对象损失,影响程度,治理效果。

c)井、泉水干涸

描述与评估矿山抽排水而使原在自然状态下有水得井、泉干枯现象,评估时写明井、泉分布范围、数量、水源层位、干涸原因、水量(位)变化、危害供水情况、影响程度、治理情况。

d)地表水漏失

描述与评估抽排水、突水或采动后地表变形破坏(地面塌陷、导水裂缝带、地裂缝)造成地表水(河、溪、水库、山塘)漏失段位置、漏失量、产生原因,对地表、地下(矿坑)得危害、损失、发生原因、影响程度及治理效果。

3) 分析评估开采后矿山地下水水质变化及其影响

以现场调查,访问、收集与实测资料对地下水水质、地表水质进行评估。分别阐述矿山废水源(包括矿坑水,废石场、工业场地与堆矿场等淋滤水,选冶废水,尾矿库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污染源;主要污染因子及渗入量,污染途径,污染含水层得位置、范围,及其对供水井、泉水、与地表水等(受纳体)影响得位置(地段)、范围、损失与影响程度。

按照本规程附录E得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按就高原则划分严重、较严重、较轻影响程度分级区,确定现状得含水层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与范围。

插水质测试成果统计评价表。

3、2、3 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与破坏现状评估

以现场调查,访问及收集到得相关资料分别对因矿业活动挖损、压占,或采动后地表变形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与地面沉降)对地形地貌,植被,城镇,居民点,建(构)筑物,交通、水利、与电力工程设施,自然保护区,景观得影响评估,阐述影响范围、影响原因。

按照本规程附录E得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按就高原则划分严重、较严重、较轻影响程度分级区,确定现状得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与范围。

3、2、4 土地损毁现状评估

阐述矿区现状损毁土地单元,包括涉及得采矿场、井(垌)口、工业场地、废渣(石)场、排土场、堆矿场、堆淋场、表土场、尾矿库、排泥库(含赤泥库)、选矿场、矿山道路、水处理场、办公生活区等场地地质灾害与土地损毀(挖损、压占、塌陷及土壤污染)得地类、面积、损毁方式、损毁程度(可按表1进行评价)、损毁时段。说明现状土地损毁就是否涉及基本农田,说明已损毁土地已复垦情况(包括复垦场地面积、地类及复垦效果)。按照本规程附录E得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按就高原则划分严重、较严重、较轻影响程度分级区,确定现状得已损毁土地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与范围。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应采用GB/T 21010-2007,明确至二级地类。

插已损毁土地地类面积统计表(表头形式参见表2);插图或照片。

表1 土地损毁程度评价因子及等级标准表

(注:地类栏按损毁实际地类列出)

3、2、5 现状评估小结

a) 据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土地等方面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得现状评估结果,综合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与范围。插表: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结果表(表头形式参见表3)。

b) 各影响程度分级阐述。

内容包括级别,分布地块、范围、面积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得破坏、损毁土地得现状评估结论。

3、3 预测评估

3、3、1 地质灾害预测评估

1)按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塌陷(沉陷、地裂缝)、岩溶地面塌陷等灾种列小节进行预测评估。

2)分别说明该灾种得可能位置、形态特征、规模、形成条件、影响因素、稳定性、危害对象、损失、危险性。

3)对采空区地面塌陷(沉陷、地裂缝)计算,可按DB45/T 382-2006附录F、附录G与其她有关公式计算(要说明各项计算式得适用条件,选取参数得代表性,尽量采用实测数据),据计算有关结果与实际得地质环境条件评估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裂缝与地面沉陷地质灾害。在地面沉陷地质灾害评估中,特别注意采空区地表变形对采矿工程、建(构)筑物、交通工程设施、农田、水利工程等得损坏进行评估,并进行损坏分类分级。

4)加剧地质灾害得危险性评估

对评估区内已发生得地质灾害就是否因采矿活动而加剧进行预测评估。

5)矿山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得预测评估

对已发生或预测可能发生得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内,就是否对矿山得露天采矿场、地下井巷、矿山道路、工业场地、堆矿场、尾矿库、废渣场、建筑工程与其她生产生活设施等矿山建(构)筑物及人员等损害、危害程度与危险性进行评估。评估其影响程度分级与范围。

按照本规程附录E得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按就高原则划分严重、较严重、较轻影响程度分级区,确定预测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与范围。

表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结果表

3、3、2、1含水层结构破坏得预测评估

预测评估矿山采掘挖损及或采动后地表变形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造成含水层得挖损、隔水层得破坏得层位、厚度、范围、原因、危害对象损失,影响程度及治理情况。

3、2、2、2 地下水水位水质变化得预测评估

1)、地下水水位变化及其影响

a)含水层地下水位下降(或上升)及其影响范围

分析预测含水层地下水位下降(或上升)影响得含水层层位、发生时间、最大下降(或上升)值、降落漏斗(或上升)影响范围与形态、发生原因与过程、危害对象、损失、影响程度。

b)含水层疏干

分析预测含水层地下水位下降可能疏干含水层层位、厚度、范围、原因、危害对象损失,影响程度。

c)井、泉水干涸

分析预测抽排水而使原在自然状态下有水得井、泉干枯现象,范围、数量、水源层位、水量(位)变化、危害供水情况、影响程度。

d)地表水漏失

分析预测抽排水、突水或采动后地表变形破坏(地面塌陷、导水裂缝带、地裂缝)造成地表水(河、溪、水库、山塘)漏失段位置、漏失量,对地表、地下(矿坑)得危害、损失、影响程度。

2)、地下水水质变化及其影响

分别分析预测矿山废水源(包括矿坑水,废石场、工业场地与堆矿场等淋滤水,选冶废水,尾矿库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污染源;主要污染因子及渗入量,污染途径,污染含水层得位置、范围及其对供水井、泉水、与地表水等(受纳体)影响得位置(地段)、范围、损失与影响程度。

按照本规程附录E得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按就高原则划分严重、较严重、较轻影响程度分级区,确定现状得含水层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与范围。

3、3、3 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与破坏程度预测评估

依据矿山建设采矿与选矿生产工艺与流程,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分析预测矿业活动挖损、压占,或采动后地表变形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与地面沉陷)对地形地貌、植被、城镇、居民点、建(构)筑物、交通工程设施、自然保护区、景观得影响与评估,阐述影响范围、损失与危害程度。

按照本规程附录E得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按就高原则划分严重、较严重、较轻影响程度分级区,确定预测得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与范围。

3、3、4 土地损毁预测评估

据矿山建设采矿与选矿生产工艺与流程,结合地质环境、矿山生产现状、开采方式、开发利用方案条件,选取合理与适用得拟损毁土地得预测方法,分析预测拟损毁土地得单元、地类、面积、损毁方式、损毁程度、损毁时段及复垦条件,说明拟损毁土地就是否涉及基本农田。服务年限较长得矿山需分时段与区段预测土地损毁。

按照本规程附录E得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按就高原则划分严重、较严重、较轻三级影响程度分级,确定预测损毁土地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与范围。

插拟损毁土地地类面积统计表、损毁土地地类面积统计总表(表头得形式应与表2一致)。

3、3、5 预测评估小结

1)据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土地资源等方面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得预测评估结果,按就高原则划分严重、较严重、较轻影响程度分级区与范围。

2)各影响程度分级阐述。

内容包括级别,分布地块、范围、面积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得破坏、损毁土地得预测评估结论。

插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结果表(表头形式宜与表3一致)。

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与与土地复垦区、复垦责任范围划分

4、1 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4、1、1 分区原则及方法

1)分区原则

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轻重级别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区,然后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差异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亚区,再按防治区分布得自然地段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地段。

2)分区及其表示方法

以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得严重、较严重、较轻得级别,分别对应划分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重点、次重点、一般防治区,分别用代号I、II、III表示;凡影响严重、较严重得地质环境问题,按单个地质环境问题划分亚区,并冠以该环境地质问题得名称,可再按地质环境问题得具体自然地段得名称进一步划分地段,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次重点防治区(Ⅱ),废石堆压占土地与地形地貌景观次重点防治亚区(Ⅱ1),1#废石堆压占土地与地形地貌景观次重点防治地段(Ⅱ1-1),2#废石堆压占土地与地形地貌景观次重点防治地段(Ⅱ1-2);滑坡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亚区(Ⅱ2):1#滑坡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地段(Ⅱ2-1)、2#滑坡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地段(Ⅱ2-2)等等。

4、1、2 分区评述

各分区分别详细说明该分区名称(代号),细分得亚区与地段名称(代号)、位置、面积、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得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与土地损毁得结论,拟采取防控措施、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措施与管护措施等。

表4 矿山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4、2 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确定

4、2、1 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确定

依据现状损毁土地与预测损毁土地,加上永久性建设用地确定土地复垦区;土地复垦区预留后续使用永久性建设用地后,确定土地复垦责任范围,应提供西安80系拐点坐标。

4、2、2 土地复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及权属情况

复垦区及复垦责任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复垦区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与承包经营权状况。集体所有土地权属应具体到行政村或村民小组。并提供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号。需要征(租)收土地得项目应说明征(租)收前权属状况,说明矿山用地方式。

插矿山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表(表头形式参见表4)

5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得目标任务

5、1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谁损毁,谁复垦”,“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经济可行、合理利用”;“复垦得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等原则。

5、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采矿活动引发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危害,减少对地质环境得影响与破坏,减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及含水层得影响与破坏,最大限度与修复矿山地质环境;依据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土地权属人意愿,确定拟复垦土地得地类、面积与复垦率,落实复垦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使其达到可利用状态,努力创建绿色矿山,使矿业经济科学、与谐、持续发展,预期达到一个安全、卫生舒适得工作生活环境并造福于后人。

2)近期目标

3)工作任务:近期任务、中、远期任务

插矿区土地复垦前后地类面积对比表(表头形式参考表4)

6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6、1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根据对损毁土地得分析与预测结果,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明确评价依据及过程,列表说明各评价单元复垦后得利用方向、面积、限制性因素。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得原则,在充分尊重土地权益人意愿得前提下,根据原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损毁情况、公众参与意见等,在经济可行、技术

合理与符合政策要求得条件下,确定拟复垦土地得最佳利用方向(应明确至二级地类),划分土地复垦单元。

6、2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结合复垦区表土情况、复垦方向、标准与措施,分别计算表土需求量与表土可收集量,进行表土量供求平衡分析。

表土量不足得,可就近设置客土场取土,或外购土源。需外购土源得,应说明外购土源得数量、来源、土源位置、可采量,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无土源情况下,可综合采取物理、化学与生物改良措施。

复垦地类为水田得或复垦工程中涉及灌溉工程得,应进行用水资源分析,明确用水水源地与水量供需及水质情况。

6、3 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依据《土地复垦技术要求与验收规范》(DB45/T892-2012)或相关技术标准,提出不同土地复垦地类得土地复垦质量要求。复垦土地质量制定不宜低于原(或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得土壤质量与生产力水平。复垦为耕地应符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得要求;复垦为其她方向得建设标准应符合相关行业得执行标准。

6、4 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设计

6、4、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1)崩塌滑坡防治主要采取支挡(抗滑桩、挡土墙)、加固(锚索、锚杆、注浆加固)、削坡、回填压脚,截排水等工程。

2)泥石流防治主要采取清理废石、废渣、废土,截排水,拦挡与排导,护坡、植被恢复等工程。

3)采空区地面塌陷(沉陷、地裂缝)防治主要采取注浆加固、土石填充、灌浆、防渗、土地平整与排水等工程。

4)岩溶地面塌陷防治主要采取防渗帷幕墙、土地平整(回填塌陷坑)等工程。

一般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较严重得地质灾害要设计防治工程。要阐述工程设计得项目、原因,平面布置范围,平面尺寸及典型断面、建筑材料与力学计算公式、所选取得计算物理参数、计算结果与工程量。

6、4、2 含水层破坏防治工程

1)含水层结构破坏防治主要采取回填采空区、灌浆堵漏、修补含水层等工程。

2)地下水位下降防治主要采取回灌、帷幕注浆隔水、井下堵水墙等工程;导致地表水漏失得位置要设计覆盖密封、防渗与排水等工程。

3)地下水水质变化导致地下水污染得防治主要采取覆盖密封、污水处理等工程。

4) 地下水水位水质变化影响到井、泉水干枯、与其她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得要设计代替供水工程。

一般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较严重得含水层破坏要设计防治工程,要阐述工程设计得项目名称、位置、范围、平剖面尺寸、工程量。

6、4、3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防治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主要采取削坡、修建台阶、护坡、修建挡土墙、防渗、排水、加固、挖填与植被恢复工程。

一般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较严重得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区要设计防治工程(但要与土地复垦一致),要阐述工程设计得项目名称、位置、范围、平剖面尺寸、工程量。

插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汇总量表。

6、5 矿山土地复垦工程设计

6、5、1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根据土地复垦方向与质量要求,针对不同土地复垦单元所采取得不同复垦措施进行复垦工程设计。主要内容有工程形式及其主要技术参数、设计计算参数、设计计算公式、设计计算过程与计算结果,主要复垦工程有:

1)表土剥离、存放、保护与覆土工程;

2)拦渣坝或挡土墙工程;

3)场地周边与场地内截排水工程;对于缺水矿山,要设计修建高位蓄水池,保障恢复绿化用水。

4)削坡工程与梯地修筑工程;

5)建(构)筑物拆除及废渣清理工程;

6)场地回填及土地平整工程;

7)土地翻耕、土壤改良以及污染土地修复工程;

8)林草植被恢复工程(含采场边坡复绿);

9)其她工程。

植被恢复工程应根据复垦地类要求,如林地、园地、草地,原则上所选择植物种类必须适应当地得气候条与土壤件,能良好生长。并分别进行植物种类筛选,明确种籽、苗木规格、配置模式、种植密度(或播种量)等内容(苗木规格见附录L)。

6、5、2 各土地复垦单元复垦工程布置

按每个复垦单元得所设计得复垦工程一一进行规划布置与设计,计算工程量。

应插或附主要复垦工程得平面布置图、剖面图及典型工程设计图。

6、6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监测工程

6、6、1地质灾害监测

1)监测点得布设

一般现状与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影响严重、较严重得具体灾害位置设置监测点

2)监测内容

位移监测、宏观变形监测等等

3)监测方法

a)位移监测,采用钢卷尺、皮尺、全站仪等监测方法。

b)宏观变形监测常规采用地质路线调查方法对宏观变形迹象与与其有关得各种异常现象进行定期得观测、记录。位移监测可以采用照相观测、钢卷尺、皮尺、罗盘、GPS或全站仪测量等简易监测方法。

4)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一般1次/月,雨季加密。

5)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应符合DZ/T0221—2006 有关规定。

6)监测时限

监测时限同本方案得服务年限。

6、6、2含水层监测

1)监测点得布设

一般对现状与预测评估含水层破坏影响严重、较严重得具体位置设置监测点,具体位置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流场特征设置水位、流量与水质等不同得监测点。

2)监测项目

水位,流量,与水质简分析、或全分析(均应包含矿山特征污染物)。

3)监测方法

a)水质分析方法:采用原国家环保局《水与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b)水位监测:人工皮尺、钢尺、电位水位计测量、或安装自动水位监测仪。

c)流量监测:人工容器、堰板、流速仪实地测量、或安装流量计。

4)监测频率

地下水水质监测频率一般不少于每年得枯、平、丰三次、水位与流量监测频率一般不少于1次/10天。

5)监测技术要求

a)地下水监测井得建设参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b)地下水监测得方法与精度满足《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1994)。

6)监测时限

监测时限同本方案得服务年限。

6、6、3地形地貌景观监测

1)监测点得布设

对矿区及预测评估地形地貌景观与土地损毁得具体位置设置监测点

2)监测项目

范围、面积、与程度。

3)监测方法

以地形图测量法为主、结合局部得人工调查法、照象法等。

4)监测频率

一般为1次/年。

5)监测技术要求

按地形测量有关规范。

6)监测时限

监测时限同本方案得服务年限。

插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监测工程汇总表。

6、6、4土地复垦监测

土地复垦监测内容包括土地损毁与土地复垦效果得监测,按DB45/T 892-2012第7章得要求布置。

6、7 管护措施工程设计

内容包括管护对象、管护年限、管护次数及管护方法,可参考DB45/T 892-2012第8章得要求布置。

6、8工程量测算

根据不同恢复治理单元列出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与监测工程得设计工程内容,分别测算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量并列表汇总。

插表: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汇总表。

7 经费估算及经济可行性分析

7、1 估算说明

7、1、1 投资估算得依据及费用计算

1)投资估算依据

参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淮得通知》(财综〔2011〕128号文)

d)其她

矿山环境地质学论文

矿山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 ) 摘要: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做好从勘查、设计、开采到闭坑四个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关键词: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环境; 矿山环境治理 一、概况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产量均排于世界前列。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而采掘业的发展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广度和深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品位较富、埋藏较浅,易采易选、交通方便的矿床已优先开采。矿床开采的趋势趋于深部复杂地层。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原则 1 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所有的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山职工和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矿山环境治理首先要保证矿区免遭矿山开发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2 因害设防、综合治理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拦、排、护、整、填、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 3 注重效益、分期实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应遵循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区别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同时根据资金情况、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的危害大小、轻重缓急,分期、分阶段进行治理。 4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矿山环境治理只有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紧密结合,才能达到矿山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各种工程措施只要配置合理,就能根治地质灾害。但其缺点是投资过大,而生物措施恰好弥补工程措施的缺点,其投资较小,能改善小气候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矿山环境治理中。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具体措施 1 地下采空区和矿山疏干排水导致地面沉陷、形成地裂缝,影响地面的农田和建筑物。采空区是地下固体矿床开采后的空间及其围岩失稳而产生位移、开裂、破碎垮落,上覆岩层整体下沉、弯曲并引起的地表变形和破坏,在地面上常可见到圆形塌陷坑及平行于地下开采巷道的地裂缝。由于疏干排放地下水,改变了地下水流的自然渗流、径流条件,水浮力消失,水的潜蚀作用使充填物流失,形成空洞,在真空吸蚀力和重力作用下也可造成塌陷。对采空区的治理主要是为了预防与控制地表残余沉陷的发生。此类方法可细分为4 种: (1) 全部充填采空区支撑覆岩,以彻底消除地基沉陷隐患。充填法可分: 干石充填法、尾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注浆充填、水力充填和风力充填等。其中,以注浆法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 (2) 局部支撑覆岩或地面构筑物,减小采空区空间跨度,防止顶板垮落。常用的方法有注浆柱、井下砌墩柱和大直径钻孔桩柱或直接采用桩基法等; (3) 注浆加固和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充填采动覆岩断裂带和弯曲带岩土体离层、裂缝,使之形成一个刚度大、整体性好的岩板结构,有效抵抗老采空区塌陷向上发展,使地表只产生相对均衡的沉陷,以保证地表构筑物的安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 制规范

目次 前言 (1)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本编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规范性附录)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C(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D(规范性附录)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E(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F(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

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11-2020年)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目的 制订《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目的在于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从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全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广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二)政策依据: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土资源部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2009~2015年)》(国土资发[2010]44号]; 《广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广西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广西省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十二五”规划》; 《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百色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矿山环境整治工程实施方案(2012~2015年)》;

《百色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三)技术依据: 《省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5]119号文附件); 《百色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报告》(2009年); 《百色年鉴》(2011年);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 三、规划适用范围 本规划是广西省百色市近期与中远期依法保护和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要依据,是市辖各级人民政府管理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指导性文件。本规划适用于2011—2020年本市行政区内的生产、在建、扩建、新建、闭坑矿山以及历史遗留矿山的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四、规划期与规划基准年 规划基期为2010年。 规划期2011~2020年,分为两个阶段: 近期规划为2011~2015年; 中远期规划为2016~2020年。 第二章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地理 百色市位于广西省南部,五岭山脉北麓。东与广西省衡阳市的常宁,郴州市的临武、嘉禾、桂阳相连;南与广东省清远市的连州、广西省贺州市、桂林市的富川交界;西与广西省桂林市的恭城、灌阳、全州接壤;北与衡阳市的祁东,邵阳市的邵阳、新宁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6′~112°21′,北纬24°39′~26°51′,南北最长距离245公里,东西最宽距离144公里,土地总面积22441.43km2,占广西省总面积的10.59%。全市地貌类型多样:山地面积11044.53 km2,占49.45%;丘陵3242.00 km2,占14.45%;盆地3979.13 km2,占17.81%;平原3191.13 km2,占14.29%。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1 定义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矿床及其周围地区矿业活动影响到的岩石圈部分(岩石、矿石、土壤、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和现象),与大气、水、生物圈之间相互联系(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 1.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总则 2.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实施省(自治区)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的技术工作依据。 2.2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针对生产矿山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服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则提供科学依据。 2.3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基本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摸清底数,做出现状评价、预测分析。 2.4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2.4.1 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范围应包括区域地质单元和影响的流域。 2.4.2 矿区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区矿业活动对周围地质环境的整体影响确定其范围。 2.4.3 单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应根据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确定其范围。 2.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任务: 2.5.1 调查矿山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和矿业活动。 2.5.2 调查研究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其特征。 2.5.3 查明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影响与危害。 2.5.4 调查、总结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5.5 对矿山地质环境作出综合评价,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2.5.6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3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框图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文字报告编写题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复垦条例》,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等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1 前言 1.1 任务由来及编制目的 阐述任务由来:主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业主的委托书或合同要求而编制。 编制方案的目的: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的落实;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的任务、措施、计划和资金落到实处;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施监管和矿山业主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提供依据。 1.2 方案编制工作概况 阐述矿山资料的收集、调查工作量情况;前期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实施及验收情况。 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现状调查,现状和预测评估情况,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与部署情况,经费估算情况,方案编制过程、公众参与(包括义务人、土地权人、有关部门的意见,下级国土部门的审核意见)。 插工作量表、工作程序图。 1.3 方案编制依据 按下列顺序列出依据: 1)法律法规。 2)部门规章 3)政策性文件。 4)技术标准与规范。

5)其他相关资料,包括矿山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矿产地质详查报告、储量核实报告、水文地质详查报告、前期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尾矿库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报告、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方案编制委托(或协议)书等。 1.4 方案的服务年限 据采矿许可证有效年限的剩余年限(或拟申请的、或拟延续的采矿许可证期限),加上超出采矿许可证有效年限的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年限(一般1年),再加上监测管护年限(一般3年),确定方案服务年限(自××年××月-××年××月)。 2 矿山基本情况 2.1 矿山概况 2.1.1 矿山简介 阐述矿山采矿权人、矿山名称、项目位置、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开采矿种、开采方式、生产规模、矿区面积、开采深度、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和剩余服务年限、若为申请变更或者延续的矿山,需说明变更或者延续的理由,同时附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2.1.2 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2.1.2.1 以往取得矿山采矿许可证情况,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方法、矿种、深度、生产规模、开采时间等。 2.1.2.2 矿山现状采矿许可证情况,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矿种、深度、开采规模、矿山生产服务年限等。 2.1.2.3 现有采空区的分布范围、矿柱、矿墙、采空区充填状况、坑口标高、开采的最大深度及标高、积水情况、坑口排(注)水水量与水质情况、废渣场、堆淋场、堆矿场、尾矿库(含赤泥库、排泥库)的状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1.2.4 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 2.1.3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包括矿山生产规模,矿山开拓布局、开拓工程参数、采剥比或采掘比、开采段高、采矿方法、掘进施工工艺、采矿生产工艺、采场生产能力、采场技术参数和接续方式矿山批准的(或拟开采的)开采层位、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矿山资源及储量、矿山设计生产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编制说明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编制 说明 一、制订目的、工作简况 为有效爱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矿业开发与矿山环境爱护的和谐进展,为矿山地质环境爱护及治理复原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技术依据,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桂国土资办[2009]251号文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爱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治理暂行方法》,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要求与验收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治理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北海地质工程勘察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查院,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组成编制组编制而成。 本标准是在我国和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验收没有现行规范可依,而我区面临有大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需要验收的背景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要求,结合近年来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验收实践体会和新技术的使用,提出编制稿,现征求广西矿山业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其他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意见,进行修改,最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组织审查定稿。 二、项目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0年第一批广西地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打算的通知》(桂质监函[2010]169号)文,将本标准

列入2010年第一批广西地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打算,项目编号为:20 10—1001。 三、确定规范要紧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由十部分和三个附录内容构成:范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总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要求,矿山公园建设要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工程验收,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验收,矿山公园治理复原验收。本标准的要紧内容是矿山地质灾难类,矿山含水层破坏类,和地势地貌景观破坏类的治理复原要求和验收标准。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的第二条“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倒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势地貌景观破坏等的预防和治理复原,适用本规定”,界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的范畴是地面塌陷、地裂缝、倒塌、滑坡等地质灾难类、含水层破坏类,地势地貌景观(含地势地貌、土地、植被)破坏类。另据《矿山地质环境爱护与治理复原方案》(DZ/T223—2009修订稿)的9.2.4 条“泥石流治理,可采纳清理泥土石以复原场地,或者修建拦挡工程防止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潜在的泥石流隐患可采纳疏导、切断或固化泥石流物源,排除引发泥石流的水源条件”,的条款要求,和我区矿山中确实存在废石、弃土、废渣作为要紧物源的泥石流灾难,因此,矿山地质灾难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的第二条的地质灾难类的4个灾种中增加一个泥石流灾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第二十一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后,对具有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矿业遗迹,国家鼓舞开发为矿山公园”,和第二十二条关于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条件的规定,以及第十二条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爱护与治理复原方案应当包括内容的第五款“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和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健全监测网络,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指导、监督采矿权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采矿权人应当定期向矿山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矿山地质环境情形,如实提交监测资料。县级

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办法

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矿山地质灾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采矿权人应当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状况进行验收。 第三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工作按采矿许可证发证权限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的,可以委托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验收。 第四条采矿权人在矿山被批准关闭之日起1年内,应当向负责组织验收工作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矿山开采已连续三年及以上且已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采矿权人在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变更登记时,可以向负责组织验收工作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矿山地质环境分期验收。 第五条矿山地质环境验收承担单位应当具备乙级及以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并承担过二级以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

估工作。 第六条采矿权人申请矿山地质环境验收,应当经国土资源、财政部门确认的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签定验收合同,并向国土资源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一)矿山地质环境申请验收报告; (二)矿山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缴存收据复印件; (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情况说明书及恢复治理工程一览表; (五)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合同; (六)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验收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资料认真审查,验收承担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和业绩条件的,应当责令申请人重新委托验收单位。 第八条验收承担单位在接受验收任务后,应当组织验收组进行现场验收。验收组主要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它相关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验收组不应少于3人。 第九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按照《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标准》执行。 第十条矿山地质环境验收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现场察看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二)听取当地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居民对地质环境的意见; (三)考察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质量,查阅有关施工和

201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山西王家岭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16年年度落实实施方案 一、矿山基本情况 (1)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 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3)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3) 五、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4) 六、保障措施和效益分析 (5)

一、矿山基本情况, 王家岭煤矿为新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建有配套的500万吨/年的选煤厂。矿井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境内,地处河东煤田北段,井田东部以吕梁山脉与宁武煤田相隔,南部为河东煤田白家沟资源补偿项目详查区,西部邻黄河与陕西神府煤田隔河向望,北部为神华集团神东公司保德煤矿。行政划隶属于保德县桥头镇和孙家沟乡所辖。 国土资源部划定的矿区范围呈南北走向的多边形,南北最长8.32km,东西最宽5.43km,井田面积34.4471Km2。 公司新建的运煤专线(由厂区到窑洼收费站)和S46五保高速在窑洼收费站相接,王家岭总体对外交通便利。 二、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王家岭煤矿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西北风盛行;春季较长,多风沙、常干旱;夏季湿度大,多高温;秋季较短,气候温和,天气凉爽。 2、矿区属黄河水系,黄河从矿区西部垂直距离约6km的地方通过。由天桥北入境,冯家川南出境,全长约54km。石塘河从工业广场由东相西通过,由于受上游煤矿排水影响,河道常年有水,但是水量不大,王家岭为其在井田范围内留设了保护煤柱。 3、井田土壤分为两个土类,栗褐土和黄绵土,地带性土壤为栗褐土,与黄绵土交错分布。 4、矿区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欧亚草原植物亚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前言 一、任务的由来 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灰岩矿位于王益区王益乡石坡村,矿山始建于80年代末,在2008年底将原来的五个采矿证进行了整合,石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是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开采的矿山,该矿点距铜川市约19km,交通较为便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为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规范矿山企业采掘生产,加强地矿行政管理,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和正常建设。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 二、方案编制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的目的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影响评估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进行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恢复的措施,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达到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为矿山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督,为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据此目的提出以下主要任务: 1、阐明矿山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 2、基本查明矿山因采矿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采矿活 1 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铜川市王益区石坡永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种类、分布、规模、发育特征、引发因素、危害及危险性大小)、对地形地貌及人文景观的破坏和影响、对含水层的破坏(范围、规模、程度及生活用水)和影响、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对重要交通设施的破坏和影响以及已采取的措施和治理效果; 3、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包括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4、根据矿产资源开发方案或开发计划、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 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措施和监测方法; 6、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包括工程部署、防治工程经费估算、保证措施和效益分析。 三、方案编制的依据 本次工作主要以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和技术规程以及矿山工程技术文件等为依据,主要包括: (一)政策、法规及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7)《土地复垦规定》; (8)《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 (9)《陕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

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指导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考核、验收采矿权人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达标程度,按照《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云政发[2006]102号)的要求,制订《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试行)》。 二、编制依据与术语定义 (一)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86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2、部委及地方性法规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 《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01年7月28日); 《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71号); 《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云政发[2006]102号。 3、技术规范与标准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 200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2002);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及设计标准》(DZ/T0239-2004);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 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DZ/T0222-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UDC- TD);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上列技术规范与标准执行其修订的最新版本。 (二)术语定义 本标准采用的术语定义如下: 1、矿山地质环境 矿山地质环境是指因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所涉及的地层、构造、岩石、土壤、地质遗迹、地下水、地形地貌等要素的总体,是蕴藏矿产资源的载体,具有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属性。 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矿业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环境破坏、污染,以及与之相关的地质灾害等问题。 3、矿山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开发矿产资源造成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

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文档封面模板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精吕文档 可自由编辑删除!

工程程技类模版 0.1任务的由来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6月兼并重组了××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原××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石灰石矿现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属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单独保留矿山。为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有效的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及办理采矿权延续,根据国土资源部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及××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发(2009)28号文《关于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中换发采矿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要求,××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原××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是实施保护、监测和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的技术依据之一,本方案不代替相关工程勘查、治理设计。 0.2方案编制依据 主要依据国家和××省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程、规范及技术资料。 0.2.1法律、法规依据

(1)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国发(2005)28号文《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山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 (3)××省人大颁发的《××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5)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6)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联合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7)国土资厅发[2009]61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 (8)××国土资发[2010]185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 (9)××市人民政府同政发[2009]16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南郊区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 0.2.2 技术标准及规范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223-2009报批稿),简称《编制规范》; (2)《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3)《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 (4)《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DZ/T0245—2004);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设计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 复设计方案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第一节矿区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一、矿区地理位置与交通 1、位置 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位于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行政区划隶属宁城县黑河镇管辖。 矿区东西长1.33km,南北宽0.50km,矿区面积0.665km2。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8°20′57″—118°22′02″,北纬41°21′32″—41°21′54″。 2、交通 矿区距黑里河镇镇政府所在地9km,为砂石路,距宁城县政府所在地天义镇90km,东经平双公路至赤峰市区178km,有柏油公路相通,交通较便利。详见图1-1。 二、矿区及周围经济社会概况 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采矿权人为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企业性质为集体企业。宁城县黑里河乡松海铜矿项目设计概算总投资为70.68万元。该矿区周边目前没有其他矿业权设置。矿区内无居民区,矿区距最近的大松树沟村约600m。当地居民以汉族为主,其次为蒙古族、满族、回族等民族,劳动力资源充足。矿区内主要活动为牧业活动。 矿区所在地黑里河镇地处宁城县南西部,经济特点是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耕地主要分布于山间谷地中,农作物有玉米、谷子、高梁、大豆等。工业经济不发达,仅有简单的机械修配厂、粮谷加工厂等作坊式个体企业。近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地方电力及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有所发展,为矿山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本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为小型铜矿及萤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

经调查咨询,矿区附近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迄今为止未发现文物古迹和重要人文景观。矿区附近没有大型电力、水利等重要国民经济建筑物、构筑物及军事设施。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XXX 矿产有限公司石灰岩采石场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 告委托单位:XXX 有限公司提交报告单位:四川 省地质矿产勘查 野外调查: 报告编写: 审查: 总工程师: 队长: 提交报告时间:二O 一一年七月

目录1、前言 1.1 目的与任务 1.2技术标准及评价依据 1.3以为地质工作及本次评价概况 2、矿山建设于开采现状 2.1 矿山建设概况 2.2 矿山开采现状 3、评价范围确定 4、矿区自然环境概况 4.1 气象与水文 4.2 地形地貌特征 4.3 生态环境状况 4.4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5、矿区地质环境条件 5.1 地层与岩性特征 5.2矿区地质结构与区域稳定性 5.3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5.4 斜坡类型及特征 5.5岩(土)体类型及其特征 6、评价级别的确定 7、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7.1 现状评价内容 7.2现状评价因素的选取 7.3 现状评价方法 7.4 现状评价 8、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 8.1 预测评价内容 8.2预测评价因素的选取 8.3 预测评价方法 8.4 预测评价 9、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9.1 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程度评价9.2矿山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评价 9.3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价 10、结论及防范措施建议 10.1 结论 10.2 防治措施建议

1、前言 1.1目的与任务 XXX矿产有限公司于XX年X月X日通过采矿权挂牌方式有偿取得了XXX 矿产有限公司石灰岩采石场矿权,已办理采矿许可证。2011 年4月该矿山因XXX号,因安全问题责令停釆,经县国土局同意调整变更矿区范围,XX 年X月X日XX市国土资源局XX号文,批复划定矿区范围。重新进行储量核实,提交相应的配套报告。企业为了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方针, 达到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保障矿山开采中的安全的目的,根据《矿产资源法》、国务院第XX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及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国土资发XX号问《关于加强我省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规章的要求,特书面委托XX按规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主要任务是:收集矿区已有地质资料,实地调查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现状评价;依据矿山的开拓方式及采矿方法,就矿山未来开采对地质环境影响和破坏、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开釆受到地质环境的制约、遭受和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进行预测评价,在此基础上就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最终提出防治措施建议。主要目的是为本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性依据,为办理釆矿许可证登记提供资料,便于政府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实施监监督和管理。要求提 交评价报告,组织专家组评审,并报XX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最新)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为持续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中省环保督查反馈我县矿山问题迅速整改到位,如期销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省环保督查整改要求,切实做好X 生态保护工作。 二、预期目标 通过治理确保中省环保督查反馈矿山问题按时销号,确保媒体和社会关注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整改,确保全县矿山更加注重生态修复,自觉走绿色矿山的发展道路。 三、实施方案 (一)治理范围。 重点围绕中省环保督查、“绿盾行动”、环保卫星遥感监测反馈矿山问题,各类新闻媒体聚焦负面反映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X年排查出的其它矿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重点包括X矿破坏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及保护区退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全县范围内废弃矿洞封堵工作。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对其它矿山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遗留问题“僵尸”矿山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二)治理措施。 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施策、量力而行的原则办理。对于三类治理范围内的5个重点矿山统一由县国土局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技术单位针对矿山破坏生态环境具体问题做出工程设计,然后按照设计采取工程治理措施修复生态环境。鼓励激励企业投资自行治理,从市县财政补助资金中适当予以奖励。 对于类似X铁矿的“僵尸”企业,为了尽快完成环保督查销号,由县国土局直接采取工程措施治理,企业承担的资金可以采取欠账措施,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对于无主矿山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全县范围内废弃矿洞封堵工作由县国土局组织采取工程措施治理,所需费用从市县财政补助的矿山治理资金中解决。 (三)资金来源。 本方案资金来源于市县两级X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共320万元。其中:市国土局下达市级财政补助150万元(分别以安国土资发〔X〕309号文件下达50万元,安国土资办发〔X〕48号文件下达100万元),县财政局下达X年市级X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补助20万元,县国土局报告政府拨付50万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2019

*****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提交单位:*****(公章) 编写单位:*****公司(公章) 提交日期:二○一九年五月

*****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提交单位: *****(公章) 总经理: 王** 项目负责人: 左** 编写单位: *****公司(公章) 项目经理: 王-- 总工程师: 王-- 项目负责人: 王- 编写人: 王-- 提交报告日期: 二○一九年五月

目录 前言 (2) 一、任务由来 (2) 二、方案编制依据 (2) 三、方案适用年限 (5) 四、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及工作量 (5) 五、上期《方案》编制情况与恢复治理情况 (6)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14) 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14) 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15)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7)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21) 一、自然地理 (21) 二、地形地貌 (23) 三、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24) 四、水文地质条件 (25) 五、工程地质条件 (28) 六、环境地质条件 (28) 七、矿体形态、规模及产状 (29) 八、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30)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30) 一、评估范围及级别 (30) 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 (32) 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38)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48) 一、治理恢复分区原则及方法 (48) 二、分区评述 (49)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 (50)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 (50)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 (52)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 (53)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54)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 (54) 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59) 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60) 一、经费估算 (60) 二、资金安排 (65) 三、进度安排 (65) 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66) 一、保障措施 (66) 二、效益分析 (68)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69) 一、结论 (6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关于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县国土资源局、各国土资源分局、各有关资质单位:为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切实加强我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编制与审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方案名称 统一名称:“广西+柳州市(或县)+地名+(矿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二、方案编制规范 方案编制规范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和符合《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要求。 采矿权人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发生变化的,应重新编制方案。 方案适用期限可依据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的设计年限确定。 方案编写可参考附件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写大纲。 三、方案评审 (一)、方案材料提交 报送方案审查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1、方案审查申请登记表(见附件1); 2、方案报告书(或表)及附图; 3、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及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 (二)、资质确定 方案编制单位资质由矿山发证权限确定。国土资源部发证的矿山,方案编制单位应具备甲级资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发证的矿山,方案编制单位应具备乙级以上资质。市、县级发证的矿山,方案编制单位应具备丙级以上资质。 编写单位应当在签订方案编制项目合同后十日内,到项目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资质和项目备案(见附件3)。 (三)、建立市级方案评审专家库,专家库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矿产地质、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工程预算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入选评审专家库的专家名单要向社会公告。并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 (四)、专家组应对方案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审,主要内容包括:编制单位是否符合资质要求;方案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编制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是否清楚,评估是否准确,预测是否科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任务是否合理,工程部署及措施是否可行;经费估算是否合理等,形成专家评审意见。由专家组签署方案是否予以通过的评审结论,并填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备案表”(见附件2)。 (五)、评审原则上采取专家组会审方式。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受理方案评审的专家组由三人及以上单数人员组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报告表”可采用函审。 四、方案审批 (一)、方案经专家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需出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备案表”(见附件2),不再出具专门的备案证明文件。 (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按采矿权审批权限对专家的评审意见进行审查,内容包括:评审程序是否合法;评审专家组成是否合适;评审意见是否获得通过;对评审提出的意见是否已按要求进行修改等。并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表”(见附件2)上签署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审查意见。 附件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目录 前言 1 第一节任务由来 1 第二节方案编制地依据 1 第三节方案编制地目地及义务 1 第四节方案地实用年限 1 第五节工作方案及完成工作量 1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1 第一节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1 第二节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1 第三节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 第一节自然地理 1 第二节地形地貌 1 第三节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1 第四节水文地质条件 1 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 1 第六节矿体(层)地质特征 1 第七节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1

第八节矿山已开展地地质环境工作及治理工程 1 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1 第一节评估区范围和级别 1 第二节现状评估 1 第三节预测评估 1 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1 第一节分区原则及方法 1 第二节分区评述 1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任务 1 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 1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任务 1 第三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项目工作部署 1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1 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设计参考地规范及标准 1 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 1 第三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1 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1 第一节经费估算 1 第二节进度安排 1 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1

第一节保障措施 1 第二节效益分析 1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1 第一节结论 1 第二节建议 1 附图: 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图(比例尺1:5000) 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比例尺1:5000)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部署图(比例尺1:50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