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代丧葬礼俗探析(一)

汉代丧葬礼俗探析(一)

汉代丧葬礼俗探析(一)
汉代丧葬礼俗探析(一)

汉代丧葬礼俗探析(一)

论文关键词:汉代,丧葬礼俗,原因,影响

论文摘要:在中国古代丧葬史上,汉代的丧葬礼俗颇为突出,它是在秦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而形成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内。当然,汉代丧葬礼俗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并对当今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丧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既有考古文化作为其客观存在的依据,也有典籍记载作为其历史事实的背景,同时,还有统治者和平民百姓都共同实行的丧葬礼仪作为其真实生存的基础,因此,它是最宽广也是最真实的一种上下层文化交错的习俗。”1]所以,研究它对于我们全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意义。本文仅就汉代的丧葬礼俗作一粗略的分析,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汉代丧葬礼俗,内容颇为复杂多样。在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中广泛存在。之所以能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内。

1、“灵魂不灭”观念的影响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无从解释,从而对身边的事物存在恐惧与敬畏,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信仰。伴随着这种信仰,人类不断认识周围事物,与此同时,人类也试图对自身的存在作出解释,为了解释人类的精神活动和身死现象,灵魂说应用而生。古人认为人死后肉体消失,但灵魂不灭,仍能参与和影响人们的一些活动。这种观念一产生便迅速盛行,至汉代仍为各阶层的人们所推崇。

汉代人相信人死灵魂永存,还会在另一个世界像活人一样继续生活,因而注重把死人当作生人看待。为了使死者能过上舒适、安稳的生活,墓室的形制和结构尽量模仿现实中的房屋,随葬品尽量将生人所用的工具、物品纳入墓中,甚至将房屋、田地和家禽、牲畜之类也制成模型和偶像,以供随葬。完全用现实生活来为死者构造地下世界,所谓“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2]。这种现象在许多汉墓中均有发现,如古城汉墓,墓葬形制为带斜坡墓道的砖彻多室墓,由墓道、通道、前室、后室和耳室几部分组成。出土器物有釉陶仓、釉陶井、陶狗、陶鸡、五铢钱等。

汉人也相信“人死为鬼,有知”,可降福生者,亦可祸害生者,那么为求死者对生者的保佑,祭祀就成了一种经常性的活动。上至皇帝,下迄百姓,乐此不疲。西汉帝陵园中有寝,陵外立庙,均为祭祀之所。班固《汉书·韦玄成传》载:“园中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到东汉时,陵园礼制除维持西汉礼俗外,开始举行规模空前的上陵礼。官僚地主在坟墓前建有大规模的祠堂,作为经常举行祭祀活动之场所。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家庭贫寒者,虽无力造祠堂,但仍要定期到祖坟吊祭,俗称“上冢”。如汉武帝时的朱买臣,家贫,靠打柴为生,其妻去而嫁于他人。一天,“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其间,故妻与夫家具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3]。

2、汉代统治阶级提倡以“孝”治天下的影响

孝的观念在商周时已见于文献记载,后经春秋战国时儒家学派的整理、阐释与渲染,逐渐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了一个更为系统化、理论化的完整体系。两汉时期,儒家非常提倡孝道思想。儒家经学取得独尊的地位后,使“孝道”思想渗透到了统治阶级政策中。统治者不但提倡孝道、褒奖孝行,而且以“孝”取仕、育人,甚至纳入法律。文帝时多次对孝悌力田者,予以物资奖励,并“置三老,孝弟,力田常员”3]。武帝时,设立了常举科目“孝廉”,把它作为士民入仕的重要途径之一。平帝时在基层学校庠序中以《孝经》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东汉则进一步提高《孝经》,把其视为治国安民的法典。“《孝经》者,夫制礼,乐人之本。”5]在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下,“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表现在丧葬礼俗上就是厚葬成风。厚葬在汉代可谓是兴盛至极,在帝王、贵戚、官僚等上层社会的丧葬礼仪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晋

书·索琳传》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献三分之,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汉代在位最长的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据载:“陵高为46.5米,顶部东西长39.5米,南北宽35.5米,陵底边长240米”1],气势极其宏观,并且随葬品极其丰厚。《汉书·贡禹传》载:陵中“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皇帝既然如此,下面的王侯勋戚、贵族官僚等,便肆无忌惮,大肆铺张。《汉书·霍光传》载:大将霍光死后,朝廷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壁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奏各一具,枞木列藏椁十五具”,并“发三河卒穿复士,起冢祠堂”。有鉴于此,有的士人批评厚葬,提倡薄葬,以矫世风,如王充、王符等人。

3、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

“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凡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治、经济情况较好的时期,往往也是丧葬礼俗发展的高潮期”6]。汉承秦制,汉政权继承并发展了秦王朝的统治规模和封建专制制度,成功的把一统大业坚持数百年之久,显示出统一政权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汉初,百废待兴,统治阶级采取恢复生产、劝课农桑、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使汉代出现了国力强盛、民众富庶的繁荣景象。政治上,经过剪灭异姓诸侯王,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使封建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巩固和统一。经济上,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和各种有效的措施,使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因此,无论是国家财政,还是个人积蓄,都大有增长。东汉时,在天下扰攘之后,重建大一统政权。统治阶级继续采取了有利的政治、经济措施。从而使政治更加巩固,经济更加发展,并且使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总之,两汉在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大部分社会较为安定,经济持续发展。先后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等治世局面,为丧葬礼俗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二

一种事物能够生存下去,就有它生存的价值和理由,丧葬礼俗也不例外。汉代丧葬礼俗是当时社会的一种需要,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但是它也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汉代丧葬礼俗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无益于死者,有损于生者。统治阶级仍然遵循儒家的“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不仅生前享尽荣华富贵,还追求死后的享乐。西汉以节俭著称的汉文帝修造霸陵时,“发近县卒万六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3]比较节俭的皇帝多是如此,更何况其他昏庸之辈,劳民伤财的程度可想而知。如西汉成帝,初建延陵,已费十年,但对延陵不满,改建昌陵,五年不成,又回延陵重建,以至造成“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敝,府藏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3]的严重局面。而贵族富豪之家,则在墓旁建造祠堂。如《后汉书·安城孝侯赐传》载:“(光武)帝为(赐)营冢堂,起祠庙,置吏卒”。至于民间,耗费虽不能与帝王富豪相比,但都竭力效仿,《汉书》曰:“列侯贵人车服僭上,众庶仿效,羞不相及,婚嫁尤崇侈靡,送死过度”。如《汉书·韩信传》载:西汉初年还未发迹的韩信,因为家庭贫寒,母亲死后没有财力安葬,于是“营高燥地,傍可置万家者,以为冢”。当然,也有亲行薄葬者,如龚胜、赵咨、梁商等。他们的薄葬言行,虽对扭转世风并未起到多大作用,但毕竟使人感到了一丝清新之风。

蓟县民间的丧葬习俗

蓟县民间的丧葬习俗 王旭建搜集整理 新中国成立前,丧事繁琐,讲究封建礼仪。新中国成立以后,蓟县各级政府提倡移风易俗,丧事简办,农村建立公墓,以减少占用耕地。1969年建火化场, 1975年以后,全县基本实现火葬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蓟县的丧葬习俗也随之变化。六七十年代,破旧立新,大部分习俗或取消或淡化或由新的习俗取代。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质的提高,逐渐恢复了一些习俗,并且融入了现代内容。这些习俗的发展变化,在建设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送终,长辈在绝气前,晚辈守在身旁,直到咽气,谓之“送终”。长辈在临咽气时,晚辈能守在身边,也叫“得济”。 更衣,死者在咽气之前弥留之际,家人为其脱下旧衣,更换寿衣。寿衣有的在死者生前就准备好了,或自己做或子女做或找人做。也可到寿衣店购买。用白线扎腿,白线的根数与死者年龄相等。后来演变为用麻批儿扎脚。大概有多挽留死者之意。 打狗棒,用秫秸棍等材料做成。共5根,供桌上的碗里插3根,死者衣袖各放1根。 支客,也称“大了”、“支宾”,是操办丧事的总指挥。在举办丧事期间统领派找落(读lao去声)忙人,分配活计,招待客人,主持丧礼,支配喜钱,安排酒席、临时采买等多项工作,总支客下面还要有小支客,小支客形同小组长,是伙夫、端菜、洗碗、倒酒、打杂等项活计的小头头,小支客直接向总支客负责。现在基本上各村都有专职支客,也有村干部兼任的。支客男人居多,但也有女支客负责接待女客人的。 会计,也有称“先生”的,一般由2—3人组成。设帐桌、账本。负责整个丧事过程中的钱物收支、记账、书写挽联、供条等。由死者子女提供钱款。丧事结束后,公布账目,当面向东家交代清楚钱物,如子女多的还要负责分配钱物和分担债务等。丧事过程中,所有开支都从会计处领取。会计必须做到账目清楚,收支平衡。 落忙人,一些村民得知死人后,主动前来帮忙操持丧事,有时由总支客找来,称之“落忙人”,一般都是自愿,并且不要报酬。 报丧,也称“送信儿”、“送话儿”。人咽气后,立即派人去亲友家送信,谓之“报丧”。顺序为先通知死者娘家人,然后通知其他亲友。随着通讯的发展,现在也有改用电话通知的。送话人到死者亲友家,一定讲清楚死者咽气时间、火化时间、出殡时间等。 灵床,也称“床排子”,用门板或床板,搭在两条长凳上。人死后,全家痛哭,将尸体停放在灵床上,灵床前设供桌香案,摆供品,点长明灯(在碗中放豆油,灯捻,点燃,直到死者被抬走前不能熄灭)。孝女烧纸七刀半(1刀纸100张)。 烧导头车,在门外烧纸车、纸马,谓之“烧导头车”。 送纸儿,孝子手捧有香、酒、纸钱的小簸箕到村头小武庙祭祀鬼神,其他亲人随孝子后面痛哭,谓之“送纸儿”,也称“报庙”。后来没有了小武庙,就在村头用4块坯或砖搭建而成。孝子捧的香逐渐取消了,酒也用水代替了,同时烧完纸,用水浇灭,防止火灾。导头纸连送3遍,也有送7遍的。每次吃饭前送1次纸,直到送行之前。 吊纸儿(即吊唁),人死后,乡亲邻里人买些“烧纸”前去吊唁,并宽慰家属,吊纸儿者多为女性。一般都不在死者家中吃饭,随来随走。由死者儿媳行礼、陪祭。现在逐渐用花圈取代了烧纸。 命纸,用纸剪成,挂在死者家门口。一般由扯孝人剪或在寿衣店购买。命纸的数目比死者实际年龄多两条。 讣告,旧时称“批榜”、“殃榜”。死者家中挂命纸殃榜于门侧,男左女右。父亡,讣告

汉代丧葬礼俗

论文关键词:汉代,丧葬礼俗,原因,影响 论文摘要:在中国古代丧葬史上,汉代的丧葬礼俗颇为突出,它是在秦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而形成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内。当然,汉代丧葬礼俗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并对当今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丧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既有考古文化作为其客观存在的依据,也有典籍记载作为其历史事实的背景,同时,还有统治者和平民百姓都共同实行的丧葬礼仪作为其真实生存的基础,因此,它是最宽广也是最真实的一种上下层文化交错的习俗。”[1]所以,研究它对于我们全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意义。本文仅就汉代的丧葬礼俗作一粗略的分析,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10-9-19 17:12 ?回复 ?允冠百王 ?我的宠物是只羊?18位粉丝 ? 4楼 一汉代丧葬礼俗,内容颇为复杂多样。在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中广泛存在。之所以能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

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内。 1、“灵魂不灭”观念的影响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无从解释,从而对身边的事物存在恐惧与敬畏,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信仰。伴随着这种信仰,人类不断

围事物,与此同时,人类也试图对自身的存在作出解释,为了解释人类的精神活动和身死现象,灵魂说应用而生。古人认为人死后肉体消失,但灵魂不灭,仍能参与和影响人们的一些活动。这种观念一产生便迅速盛行,至汉代仍为各阶层的人们所

汉代人相信人死灵魂永存,还会在另一个世界像活人一样继续生活,因而注重把死人当作生人看待。为了使死者能过上舒适、安稳的生活,墓室的形制和结构尽量模仿现实中的房屋,随葬品尽量将生人所用的工具、物品纳入墓中,甚至将

贵州民族传统丧葬习俗讲义

讲义 贵州民族丧葬习俗 生与死是人生旅途的起与终,自古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各民族在其发展和演变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丧礼和葬仪。贵州民族的葬式和由此而衍生出来的葬俗各具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丧葬文化。 一、葬式 弃尸、树葬、火葬、瓮棺葬、土葬、岩葬。僰 丧葬习俗的发展规律: 从原始的简单葬俗向着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葬俗发展 弃尸 树葬 将尸体简单包裹后捆绑或悬挂在树上的丧葬习俗。解放前,曾在黔东南部分苗族和侗族,以及黔西北的部分彝族中流行。 明代郭子章《黔记》: “黑苗……亦称短裙苗……人死不葬,以藤蔓束之树间而已” 黎平肇兴侗族目前还保留“婴儿挂葬”的习俗,即将未满月的婴儿尸体放置撮箕中,用白色或黑色的布盖好,也有的将其装在棺木中,然后送到村寨附近的林间悬挂或捆绑在树上。 火葬 大多数贵州民族都曾风行过对非正常死亡的人实行火葬的习俗。这是因为他们认为非正常死亡者恶魔缠身,只有通过火葬才能解脱其灵魂,并回到祖宗那里去。 黔西北彝族的火葬与贵州其他民族非正常死亡的火葬在观念意识上有根本的区别。 岩葬 岩葬是生活在喀斯特地区苗、瑶等民族独特的葬俗,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岩葬提供了便利的自然环境。因此,岩葬的分布以贵州范围最广、数量最多。岩墓大致分为:岩洞葬、悬棺葬、岩墓。 岩洞葬:古代贵州苗、布依、侗、仡佬、土家等族都曾使用和保存过此种葬

俗。葬址一般都选择村寨附近天然的洞穴或岩缝间的平台,并具有一穴或一台多棺的特点。全省各地均分布得有。 悬棺葬:贵州古代苗族的一种葬俗,葬址多选择在江河沿岸的悬崖峭壁上。利用天然的洞穴、岩缝放置棺木,或在岩壁上凿出小洞,然后插入横木,再将棺材搁于横木上。在贵州悬棺葬主要分布在黔北,与四川接壤的地方。 明代田汝成《炎徼纪文》:“仡佬……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崖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 岩墓:岩墓是指人工在岩壁上凿成石窟作为墓室的墓葬。多数墓室门为正方形,以木板封闭。贵州的岩墓多分布在赤水、习水、桐梓、道真等地。 瓮棺葬 瓮棺葬是指曾流行于贵州惠水、长顺等布依族地区,用陶制容器作为葬具的墓葬。瓮棺中或收敛尸骨,或收敛骨灰,属于二次葬。 嘉靖《贵州通志·卷三》:“中曹司仲家……居丧食鱼虾而禁鸟兽食。……死葬以一伞盖墓,取雨水不侵之意,或三、五年择日掘而化之,葬无定处。” 石板墓 流行于贵州三都、荔波等水族地区的一种仿杆栏式建筑石板墓。其特点为: ●墓的造型仿杆栏式建筑,以石板构建。 ●墓葬的主要装饰为石雕的铜鼓图案。 ●墓葬的石板壁上保留有大量水族文化内容。 ●石板墓属于二次葬。 二、葬仪 在贵州各民族丧葬活动中,葬仪的内容、形式和潜在的意义不尽相同,但整个程序无不反映出境内各族人民对祖先的崇敬、孝道,以及自身心灵深处的观念和意识。 布依族丧葬 在布依族丧葬中使用铜鼓是因为铜鼓具有通灵的功能——能通告天上的祖先接纳亡魂。 苗族丧葬 砍牛是苗族最典型、最富于特色的丧葬习俗。它的葬仪主要程序为:接魂、

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21:哭笑不得的丧葬礼仪

哭笑不得的丧葬礼仪邻居家陈老太太去世了,她的三对女儿女婿为她操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送葬仪式。在家门口搭起了戏台,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敲打了三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办喜事。昨天晚上可能是仪式的高潮阶段,整条街就听见她家在闹,两个主持人兼表演者又唱又跳,又哭又笑,又打又闹,荤的素的一起来,底下围观的人们像是在看马戏团表演,笑声不断。搞不懂这场表演跟为老太太办丧事有什么关联。 我国农村丧葬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传统主流儒家文化重视孝道精神的具体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传统丧葬习俗进行了改革,革除了佛道的超度仪式,大力推广召开追悼会的丧葬新风,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火葬。然而,近些年来农村的丧葬改革习俗并没有延续下来,追悼会丧葬形式被抛弃,大做道场的传统超度形式死灰复燃,并呈愈来愈强之势,与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 农村对丧事大操大办已蔚然成风,陋俗的表现与其危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从事丧葬的职业与半职业队伍不断壮大 在村庄中普遍有道士班存在,每班道士有6到7人,除此之外,还有乐师、地仙、摄影等近几十人。在一个几万人的小镇上,各色丧葬人员总数近300人。这些人中的一些已经成为专门从事丧葬活动的职业人员。这些职业与半职业人员每年从做道场中赚到的收入比一般农民收入高好几倍。 2、丧葬时间越来越长 由于丧葬习俗的复古,在某些农村中停尸时间人为拖长现象很普遍。造成停尸时间拖长的原因有二:一是埋葬日期不能随意确定,须根据道士的推算,选择所谓黄道吉日;二是超度仪式的时间延长。没钱人或没有后人的丧家一般做半天超度,大多数丧家选择做半天醮,家境较好或子女较多的丧家选择做两天半醮,富裕人家则选择做三天甚至七天的醮事,不做道场的几乎很难找到。 3、丧葬的哀悼性质变味 时下很多地方丧家办丧事不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而是想通过办隆重的丧事来向社会炫耀财富与地位;有权势的地方领导干部或爆发户们则把操办丧事当作收取贿赂、聚敛钱财的好机会,扭曲了儒家传统文化重视孝道与亲情的价值观念。 4、操办丧事给贫寒之家带来沉重债务 丧葬的开销是多方面的。请道士做道场要钱,请乐师与管弦乐队烘托气氛要钱,请地仙看地与拣返山日子要钱,为道士超度准备科仪什物要钱,大办招待要钱,借桌凳碗筷请帮工要钱,烧纸钱点白烛放爆竹要钱。其中最大的支出是办餐与从事道场超度两大项。据统计,开销除却收入,丧家为一次丧事实际支出在20000元左右。这对于贫寒之家是一笔不小的债务负担。 5、操办丧事易产生矛盾不利团结 操办丧事产生矛盾的情况比较复杂。首先是丧家的内部矛盾通过丧事操办而被激化。费用分摊是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收受到的礼物与礼金如何分配是产生内部矛盾的另一因素。操办丧事也可能制造其他社会矛盾,如道士因抢夺生意而发生到丧家现场闹场子现象,宗族之间因位子摆设闹矛盾的情况也不少,道

伦理道德汉代丧葬礼俗探析.

伦理道德汉代丧葬礼俗探析 在中国古代丧葬史上,汉代的丧葬礼俗颇为突出,它是在秦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而形成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内。当然,汉代丧葬礼俗对当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并对当今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丧葬作为中国中的一部分,“既有考古文化作为其客观存在的依据,也有典籍记载作为其历史事实的背景,同时,还有统治者和平民百姓都共同实行的丧葬礼仪作为其真实生存的基础,因此,它是最宽广也是最真实的一种上下层文化交错的习俗。”[1]所以,研究它对于我们全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意义。本文仅就汉代的丧葬礼俗作一粗略的分析,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汉代丧葬礼俗,内容颇为复杂多样。在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中广泛存在。之所以能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内。 1、“灵魂不灭”观念的影响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无从解释,从而对身边的事物存在恐惧与敬畏,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信仰。伴随着这种信仰,人类不断认识周围事物,与此同时,人类也试图对自身的存在作出解释,为了解释人类的精神活动和身死现象,灵魂说应用而生。古人认为人死后肉体消失,但灵魂不灭,仍能参与和影响人们的一些活动。这种观念一产生便迅速盛行,至汉代仍为各阶层的人们所推崇。 汉代人相信人死灵魂永存,还会在另一个世界像活人一样继续生活,因而注重把死人当作生人看待。为了使死者能过上舒适、安稳的生活,墓室的形制和结构尽量模仿现实中的房屋,随葬品尽量将生人所用的工具、物品纳入墓中,甚至将房屋、田地和家禽、牲畜之类也制成模型和偶像,以供随葬。完全用现实生活来为死者构造地下世界,所谓“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2]。这种现象在许多汉墓中均有发现,如古城汉墓,墓葬形制为带斜坡墓道的砖彻多室墓,由墓道、通道、前室、后室和耳室几部分组成。出土器物有釉陶仓、釉陶井、陶狗、陶鸡、五铢钱等。 汉人也相信“人死为鬼,有知”,可降福生者,亦可祸害生者,那么为求死者对生者的保佑,祭祀就成了一种经常性的活动。上至皇帝,下迄百姓,乐此不疲。西汉帝陵园中有寝,陵外立庙,均为祭祀之所。班固《汉书·韦玄成传》载:“园中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到东汉时,陵园礼制除维持西汉礼俗外,开始举行规模空前的上陵礼。官僚地主在坟墓前建有大规模的祠堂,作为经常举行祭祀活动之场所。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

丧事应酬--中华传统丧葬礼仪

淮北地区 二〇一五年五月

序 人生一世,不管是穷是富,是贵是贱,大数一到,都会撒手而去的,亲人都会感到痛心的,都要为之举行葬礼。 葬礼就是办丧事、也叫开吊。开吊分两种:一种是是亲都带、来客就受,属满破孝,叫素吊;另一种是只带主要亲戚,庄客不受,叫清吊。不管是素吊还是清吊,礼数都是一样的。这里讲的礼数是指我们本地方的风俗。我国之大,各地的礼数不一样。古人云:离家十里路各地各不同。就我们本地的风俗习惯,供知事者料理丧事的时候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丧事前的准备 第一节老人临终前需做的事 第二节老人咽气后要做的事 第三节举行葬礼前要做的准备 第四节孝布的用法 第二章牌位的写法 第三章丧棚挽联 第四章参考联 第五章怎样写落款 第六章起程前的准备 第七章搭桥板的写法

第一章丧事前的准备 第一节老人临终前需做的事 1、老人临终前要给老人剃头洗澡剪手脚指甲,以及照相留念。 2、老人临终前一定要把亲人叫到跟前,如果是女的要把娘的亲人叫到跟前,让老人在临走前看上亲人一眼。 3、老人在快要咽气的时候,要给老人穿上送老的衣服,同时,穿上袜子、鞋、带上帽子,裤角和腰部要勒上红线 4、买三尺三寸蓝布做披肩布。 第二节老人咽气后要做的事 1、盖上蒙脸纸。 2、用六尺红绸布将老人遗体盖上。 3、烙打狗饼。就是烙一块薄饼,按照死者的年龄切成小块分成两半,用柳枝穿上,放在死者的袖拢里。 4、点上一盏素油灯。因为冥都的天是黑暗的,这叫照明灯。

5、老盆一只。盆里边要放湿青灰,防止烧纸时将盆烧炸掉。 6、砍柳魂枝一根。柳魂枝下边可截哭丧棒,哭丧棒截成四寸长,用草纸裹上,再用麻披勒上。儿子儿媳每人一只。 第三节举行葬礼前要做的准备 1、要立即召集家庭主要成员和当地知名人士包括支客掌帐厨师等来研究如何办好丧事。 2、首先要研究把葬礼的日期定下来,葬礼的日期也就是开门的日期,开门的前一天叫加奠,后一天叫出殡。 3、一切工作都在加奠这一天准备,这一天的工作如果准备不好,那么第二天‘开门’就会手忙脚乱,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4、开门的日子定下来以后,要把死者家庭需要带的亲友全部写下来,好安排人员各路去带,带亲戚时一定要讲清开门日期,以防误差。 5、顾响手。要向响手说明开门的日期和哪些纸折等。 6、求举重。有棺材的要请八个人,砌墓的少点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精编版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演讲的主题是《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俗》。前面的同 学讲了包括社交、婚礼在内的很多礼俗。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中国古代的丧葬 礼俗。资料不多,水平有限,如有错漏,请大家多多指正。 一、中国古代丧葬礼俗的分类与内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丧礼是一种“凶礼”,丧礼历来都是中国礼制中的重 要成份,官方或民间都十分重视。传统丧葬仪礼的一致性或共同性是相对的。不同时代、地域的葬礼方式有相当的不同。如果忽略其细节差异,对中国古代传统丧葬仪礼大致相同的基本过程和主旨进行概括性了解还是可能的。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按阶级划分,主要有两大类:汉代以后的历朝政府,开始有官修丧礼。汉代已经开始制定王室贵族的丧葬仪礼。到了魏晋,官制丧礼 制度逐渐扩及于品官,这种官制丧礼在晋、北魏、北齐、隋、唐累世均有修订。但是官修丧礼以皇室与品官之礼制为主,而不及于庶人,为了弥补官修丧礼之 不足,明清两代政府都推崇朱熹的《文公家礼》,颁行天下为百姓通用。这一 私修丧礼,由宋至清,普遍为士人及庶民所依循,可称为是传统丧礼的具体代表。 主要内容 古代的丧葬礼仪纷繁复杂,有20多项,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处理尸体的仪礼(殓和葬); 2.处理灵魂的仪礼(奠和祭); 3.处理生者的人际关系(家族、亲属及社会关系); 4.调适生者的情绪(心理调适)。 二、传统的丧葬礼俗 所谓丧葬,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葬礼部分包括停灵、报丧、吊唁、入殓、丧服、下葬、做七、居丧等等。停灵是指人去世 后不立刻埋葬,而是先把灵柩停放在某处;报丧是指停灵之后,诸事准备就绪,亲属和子孙选择日期将亲属去世的消息告知亲友;吊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 吊丧,并慰问亡者家属;入殓是指将亡者入棺;丧服是指人们换上为哀悼死者 而穿的服装等等。居丧是指亲人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 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当然这是经过简化之后我归纳的丧葬礼俗,其中也去除了比如招魂等一些 糟粕。古代的丧葬礼俗纷繁复杂,一些学者考证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有37项之多,包括初终、复、易服、奉体魄精神、治棺椁、讣告、沐浴饭含袭尸等等。 三、服丧守制制度 守丧的“五服”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民间葬礼习俗

民间葬礼习俗 传统的丧葬习俗,一般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形成各地风俗民情。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民间的丧葬习俗不尽一致各有特点。据说阎王爷派阴差“无常”专门摄取那些在生死簿上已被注销了的人。因此,有的在病人弥留之际,其亲属要在病人的房间门后扎一把刀,还在罩顶上摃一个箩子,说这样可以阻止“无常”接近病人。人一旦撒手西去,家人要在院坝边烧“落气纸”,这是给阴差送的草鞋费,让他在押送阴魂时不要太粗野;还要放火炮恭送“无常”。有的还要请僧道“开路”、“开咽喉”。开路即烧纸轿、纸马供死人代步用;开咽喉是让死者在阴间也能进食。还有的人死之后,在死者嘴里放几片茶叶。传说,人死了后也不忘亲人,天天哭泣不肯去见阎王。阎王就做了一种“忘魂汤”,又在汤里放上几片茶叶,派夜叉端去劝死者喝。死者口哭干了,以为端来的是茶,接过就喝,结果这一喝把什么都忘记了,乖乖地去见阎王了。这件事不知怎么让死者的家人知道了,他们不愿意死者忘记自己的亲人,就设法糊弄夜叉。事先在死者嘴里放上几片茶叶,待夜叉来劝喝“忘魂汤”时,看见死者嘴里有茶叶渣,以为已经喝了“忘魂汤”。这样死者也就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了。不管是丈夫死了妻子,还是妻子失去了丈夫,他(她)们在哀诉哭泣时,总是一口一声“我的姐妹呀!”为什么不称夫妻而称姐妹呢?据说这也是自古传下来的风俗。

相传盘古开天劈地时,世上还没有人。盘古琢磨着怎样造出人来,一抬头看到太阳和月亮兄妹俩,就要他们结为夫妻生儿育女。月亮妹妹性情乖巧,听了盘古的话,吓得脸色发白,忙躲到树林里去了。太阳哥哥脸色绯红,冲着盘古说:“我们是兄妹,怎能结为夫妻?”盘古说:“世上没有人,要你们太阳月亮做什么?这样吧,我这里有一副石磨,你们一人拿一块磨,从天上往地下滚,要是磨合在一起,你们就结为夫妻;若磨合不到一起,你们就还做兄妹”。太阳这才点头同意。盘古将磨交给太阳和月亮,他们提起往下一滚,盘古暗中用手一点,滚下去的磨正好合在一起。盘古说:“这是天意,你们只好这样办。”太阳还在犹豫,怕后人笑话,盘古给他一把针说:“要是有人敢看着你笑,你就用针扎他的眼睛。”太阳哥哥和月亮妹妹结为夫妻。此后,世上夫妻都称为兄妹。后人也不敢看太阳,一看眼睛就针扎样疼。 民间在办理丧事时,通常要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生前报病 生前报病又叫送活信。在自己的祖辈、父辈等病危期间,晚辈要亲自前往自己的亲戚家(一般指长辈)报病。即报生病时间和患病情况,曾经过哪些医院、医生诊断治疗。并说明因病情严重,治疗效果很差,现已病危。 (二)、死者入殓 1. 烧落气纸 人死后孝氏或帮工即时在院坝边烧落气纸钱,放落气炮。

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 1、搬铺(有的地方叫调床) 在亲人临近死亡时,将病人由卧房移至中堂临时铺设的软床上,称“搬铺”。被搬铺者已知将离人世,召唤家人留遗言,分配遗物,嘱咐家人预备办理后事。男移中堂左侧,女移右侧。未成年人夭折,不移。家有长辈,亦不移中堂而移侧屋。 2、送终 老年人病危时,儿女都要在面前日夜守候谓之“送终”。死前给男老人理发,一般是剃光头,妇女不剃头,只将头发梳整齐。穿好寿衣,戴好帽子(哥在世不能戴帽)、穿好鞋袜(弟在世不能穿鞋,只穿袜子)等。一方面因为死后胳膊、腿硬不好穿,另一方面按迷信说法,死后穿就“赤着身子去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内疚的。咽气后,眼睛、口闭合不好的,再帮其合好。口里含着拴着红头绳的铜钱。把红头绳挽成圈,按男左女右的规矩挂在死者耳朵上。“口中含宝”寓吉祥意,谓之“噙口钱”。用白纸盖在脸上叫“蒙脸纸”。这时在脚脖子套条麻绳叫“绊脚绳”,以防止“炸尸”,入殓时解开。用手帕包着“打狗饼子”装在死者的袖筒里。门上贴上白纸,男先死,白纸贴在左边门上,女先死,白纸贴在右边大门上。死者年龄多大,就用多少根谷草扎成草把,放在死者床头前叉开,叫“隐身草”。头面前面以碟、盏盛油放灯芯点燃为灯,称“长明灯”。再放上一个阴瓶子,外面用高粱秆做框、纸糊的四方框灯罩挡风。 3、喊路 老人咽气后,把以上这些物件整备好后,孝子应立即到大门前路口烧纸喊路。让亲邻中高嗓门的一人喊:“×××明光大路向西南”。意思是让老人的灵魂赴西南极乐世界。连喊三声后,全家人才能大哭,又曰“举丧”。在老盆里烧纸(老盆底钻三个洞)砍好哀棍,砍哀棍时,要注意选好一支较长柳树的枝,够所有孝子用的,粗头是老大的,依次截取,一根比一根长一点,干儿最后,全部用白纸剪穗子糊上,糊好白幡,曰招魂幡。死一位糊一杆,死两位糊两杆。 4、戴孝 比死者小的平辈、晚辈都要戴孝。孝子(包括儿媳)戴重孝(布最好是粗麻布),并腰系辫好的麻绳,束顶帽外束麻绳坯子,塞上棉花,男左女右,意思是堵耳眼,不闻他事,专心守丧。其他人以房份、亲戚的远近,在孝帽的形状、孝衣、扎孝腿的布条颜色上区别。玄孙可戴红帽,穿红衣。 5、送盘缠 死后的第二天晚上,全族的人员到亡人家中,晚辈戴着孝帽,儿子、女儿、、侄女、侄子、孙女孙子穿着孝衣和白鞋,选一人端着馍盘,馍盘中放置一碗数量与死者年龄相同的小扁食;做一个面灯放油点着(前两样用面必须伸手一下取出,不多不少),及一些纸箔;另一个拿着用白纸糊成的盛有折叠纸元宝的钱褡子。孝子哭着在前,家族人员随后,前行至村外十字路口。用三角架叉开,挂上箔,放上褡子,三角架下放着面灯、扁食,点火焚烧,选一人呼死者已死去晚辈的名字,“×××给××(称呼)扛褡子”,连喊三声,孝子等人不从原路回家。即为“送盘缠”。 6、报丧 老人断气后,若亡人是妇女,必须向娘家报丧;亡人是男的,向其外祖母家报丧。由长子戴孝帽、系孝绳,手持哀悼棍前去报丧。到了目的地,不能进门,有人来接,无论长幼,孝子都要给叩首,叫“跪门”。一般亲友,派族中人去即可。至亲要立即带上箔到丧家烧“倒头纸”,痛哭一场就回去,孝家不招待酒饭(现在随后火化)。 7、哭丧

农村丧葬仪式司仪主持词

农村丧葬仪式司仪主持词 农村丧葬仪式司仪主持词篇1 尊敬的各位朋友,追悼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参加追悼晚会的相关人士做好准备,请燃放鞭炮的师傅做好准备,请所有的孝子贤孙来到灵前做好准备。(乐队入场演奏拜佛曲) 尊敬的孝家,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帮忙师傅: 大家晚上好! 云蒙低沉,沂水呜咽,苍天流泪,大地悲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怀着沉痛的心情为悼念一位平凡而伟大,勤劳而善良的人 __ 大人,__生于__年___月日,他艰苦劳作了一生,于 _年_ 月_ 日_ 时 _分,与世长辞,享年 __岁! 今天,我们乐队受孝家委托,前来为 __ 老大人送行,并为他老人家举办一场隆重而又庄严的追悼晚会,那么现在,我宣布, __ 大人追悼仪式正式开始。 一:首先有请乐队前奏!(葬礼进行曲) 二:有请 __ 大人所有孝子贤孙在灵前就位。 三:有请主持人就位。 四:有请在场的各位来宾全体肃立,让我们怀着一颗沉痛的心为 __大人默哀,同时请鸣炮奏乐!(哀乐) 五:礼毕,向 __大人遗体三鞠躬! 青山肃立,草木含悲,这声声哀乐,细细的诉说了她老人家辛苦操劳的一生,大江东去,带走了我们至亲至爱的

亲人,可亲可敬的老人,今天在这庄严肃穆的告别灵堂里,看着您和蔼可亲的面容,我们无法相信,您就这样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了,从此,和我们天上人间,阴阳相隔。可亲可敬的老人,此时此刻,您的亲人和朋友们,站在您的面前,陪伴在您的左右,看着您静静地躺在这冰冷的棺材中,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也难以诉说亲人朋友的心情,您的儿女们更是心如刀绞,悲痛万分,对妈妈您的思念也只能用《母亲》这首歌来表达。 可亲可敬的老人,今天,您孝顺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您疼爱万分的孙子孙媳,您身边爱您关心您的亲人朋友们,他们到这里来缅怀您,来看您最后一眼,送您最后一程,在这生离死别的时刻,我们也只能饱含深情,饱含泪水的对您说一声珍重,道一声别离,望您老人家一路保重,我们永远会怀念您,您永远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六:由请今天追悼会的主会人致悼词! 衷心感谢 __ 的致辞,在这里我们也代表孝家祝您身体健康,福禄绵长! 七:由请来宾讲话。 __ 大人一生是平凡,勤劳,朴素的一生,他给儿女们留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多的是留下的无尽的精神财富,他教导儿女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勤俭持家,如今 __大人走了,走的不舍,他带着儿女亲情的无限牵挂,带着子孙对他的无限敬仰和感激,那么,今天,是 __ 先生留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个晚上,儿女们都还有很多来不及要说的话想对您说,接下来,就由大人的孝子贤孙每人对大人说上一句临

2020年民间丧事老式讣音范文民间丧事文书的写法

民间丧事老式讣音范文民间丧事文书的写法丧事上的喜话怎么说 是习俗。 丧歌,是中国民间传统丧葬礼仪活动中传唱的风俗歌曲。亦称“葬歌”、“夜歌”、“孝歌”、“挽歌”、“哀歌”、“丧鼓”等。 孝歌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一种,在我国南部地区普遍流行。当长辈去世以后,在将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后代要为逝去的长者守夜,就是围着他的棺材拿着香不停的转,谓之转香。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 转香期间要找会唱孝歌的人唱一通夜,内容不限,有为老人歌功颂德的内容,到了夜深时,唱歌的一对男女就故意唱打情骂俏的歌,以吸引那些帮忙的和一些送礼的客人不睡觉,不至于冷场(农村习俗老人去世葬礼越热闹就越孝敬)有的为了更热闹更吸引人干脆就请两批唱孝歌的人,让其对骂谁骂赢了主人另行有赏。虽然谈不上不文明但也相当有趣。具体曲调为当地的山歌。歌词可以又唱歌的人临时自编。

民间丧事中的三六九叩和二十四孝(确切应该是二十四叩),是一套传统的殡丧礼仪。 1、三六九叩:是指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根据宾客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来确定。一般二、三代直系须三跪九叩,二、三代旁系须二跪六叩,其它亲朋一跪三叩即可。切记,长辈不能跪叩,同辈年长者可免(现代死者为大、客气跪叩者也有)。 2、二十四叩:这就是一套比较复杂的礼仪了,一般有知宾指挥。现代使用者不多了,各地做法也不尽然相同。基本程序如下:进棚——哭灵——首拜——左上拜、右上拜、左下拜、右下拜——中拜——焚香——敬酒——祭拜——退拜。 (1)首拜位要离灵位稍远些(5~6步);左右上下拜是首拜位各45度斜向三步;中拜位在首拜位向前三步;祭拜是灵前位,退拜是灵前位后退三步。 (2)首拜、祭拜,知宾应喊:首叩头,再叩头,三叩头。 (3)整套程序中共有八拜,每拜三叩,计二十四叩。

汉代丧葬礼俗探析.

汉代丧葬礼俗探析 论文关键词:汉代,丧葬礼俗,原因,影响 论文摘要:在中国古代丧葬史上,汉代的丧葬礼俗颇为突出,它是在秦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而形成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内。当然,汉代丧葬礼俗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并对当今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丧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既有考古文化作为其客观存在的依据,也有典籍记载作为其历史事实的背景,同时,还有统治者和平民百姓都共同实行的丧葬礼仪作为其真实生存的基础,因此,它是最宽广也是最真实的一种上下层文化交错的习俗。”[1]所以,研究它对于我们全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意义。本文仅就汉代的丧葬礼俗作一粗略的分析,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 汉代丧葬礼俗,内容颇为复杂多样。在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中广泛存在。之所以能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内。 1、“灵魂不灭”观念的影响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无从解释,从而对身边的事物存在恐惧与敬畏,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信仰。伴随着这种信仰,人类不断认识周围事物,与此同时,人类也试图对自身的存在作出解释,为了解释人类的精神活动和身死现象,灵魂说应用而生。古人认为人死后肉体消失,但灵魂不灭,仍能参与和影响人们的一些活动。这种观念一产生便迅速盛行,至汉代仍为各阶层的人们所推崇。 汉代人相信人死灵魂永存,还会在另一个世界像活人一样继续生活,因而注重把死人当作生人看待。为了使死者能过上舒适、安稳的生活,墓室的形制和结构尽量模仿现实中的房屋,随葬品尽量将生人所用的工具、物品纳入墓中,甚至将房屋、田地和家禽、牲畜之类也制成模型和偶像,以供随葬。完全用现实生活来为死者构造地下世界,所谓“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2]。这种现象在许多汉墓中均有发现,如古城汉墓,墓葬形制为带斜坡墓道的砖彻多室墓,由墓道、通道、前室、后室和耳室几部分组成。出土器物有釉陶仓、釉陶井、陶狗、陶鸡、五铢钱等。 汉人也相信“人死为鬼,有知”,可降福生者,亦可祸害生者,那么为求死者对生者的保佑,祭祀就成了一种经常性的活动。上至皇帝,下迄百姓,乐此不疲。西汉帝陵园中有寝,陵外立庙,均为祭祀之所。班固《汉书·韦玄成传》载:“园中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到东汉时,陵园礼制除维持西汉礼俗外,开始举行规模空前的上陵礼。官僚地主在坟墓前建有大规模的祠堂,作为经常举行祭祀活动之场所。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家庭贫寒者,虽无力造祠堂,但仍要定期到祖坟吊祭,俗称“上冢”。如汉武帝时的朱买臣,家贫,靠打柴为生,其妻去而嫁于他人。一天,“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其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3]。

中国传统丧葬流程习俗和现代殡葬对比教学教材

中国传统丧葬流程习俗和现代殡葬对比

1、送终。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有没有子女送终,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了终又是老人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此外,还人鸣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归西,二是向邻居报丧。人死之后,家人要围在死者身边恸哭 2、报丧。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论长幼,都要叩首。 3、入殓。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也用纸钱)掩面。民俗以为,不能给死老穿皮衣皮裤,否则死者会转世为兽;为死者穿衣时,不要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否则以后做梦就见不到死者。有的地方要求为死老配木梳一把,镜子一面。 4、守铺。死老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老铺侧,以示服孝,叫做" 守铺"。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 5、搁棺。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6、居丧。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 ;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穿孝服,戴教帽。孝子在居丧期间(一般为一月或百日)不能理发,不能同房,不能会晤亲友、参加宴会、进寺庙等。尤其是在安葬之前,这些习俗必须严守,否则不吉。 7、吊唁。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不同。死者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亲朋友邻,虽不致于和孝子一样悲痛,但也要尽量表现得比较哀痛一些。 8、接三。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或者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并不是每一个人死后都能进入天堂,但若在死者去世三天灵魂离去的时候,为他请僧众念经礼忏或者放焰口救度恶鬼,就能使死者赎罪积德,进入天堂。相对于神来说,是迎接死者的灵魂进入天堂;相对于死者亲友,是送别死者的灵魂进入天堂。因此,这个仪式叫"迎三",也叫"送三"。 9、出殡。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出殡之前,先要辞灵。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埋在棺材前头。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 10.落葬。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扫去脚印,然后将棺木徐徐放下,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由丧主铲土掩棺,并堆土成坟堆。 11.居丧。在亲人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必须要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思念。这就是居丧。居丧之礼节,对于孝子要求更严。在古时候,孝子要居丧三年。为什么是三年呢?因为按惯例,小孩子在出生以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因此,父母死后,孝子应服丧三年,以示回报。 现代追悼会的仪式大致为: ①在会场门口迎候亲友和来宾,并发给白花功黑纱。迎候者一般为丧家委托的亲友。 ②宣布追悼会开始,奏哀乐。 ③宣读悼词。

殡葬文化学——中国民间丧礼其它

第十四章中国民间丧礼其它 目的要求:掌握奔丧、吊丧、丧事中的礼节、与丧葬有关的节日及活动、民间丧葬迷信和禁忌 教学重点:吊丧、民间的丧葬迷信和禁忌 教学难点: 民间的丧葬迷信和禁忌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本章对中国民间较具普遍性的丧礼习俗作一讨论,以补前述之阙。 第一节奔丧 奔丧,指在外地闻亲人、尊长去世,赶回家办理丧事。 奔丧之俗,其起源不可考。自周礼等典籍记载以来,历朝相沿。在中国古代,流动性比较大的主要是官吏。因而,自春秋以来,奔丧就屡载于史籍,被作为居丧礼的一部分,并作为检验是否“孝”的一个环节。 由于唐以后将居丧定为国家制度,因而不居丧或在外不奔丧就成为违法行为,以官吏尤其如此。奔丧是孝道,具有至上性。官员在任上,闻丧,可以拔腿就跑,嘱咐他人代为转奏请假。中国人的宗族关系盘根错节,人数众多,官员都奔似不可能。奔丧之制延续至今。如国家劳动保护条例上规定职工有“丧假”,亦即闻父母、祖父母丧即奔,其它近亲丧则酌情处理之。民间亦如是。 第二节吊丧 吊丧,又称吊孝、吊祭,指闻亲戚、朋友、邻人等丧后,亲自或遣人前往祭奠死者并慰问丧主。 吊丧和奔丧的区别大体在于:奔丧是以主人身份“奔”回去办自家的丧事;而吊丧则以客人身份前去慰问和哀悼。

吊丧之俗,最早见于《仪礼》、《礼记》等周礼典籍。吊丧属于殡期间的活动。 周礼,“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丧主对前来吊丧者有相应的礼节应答。东汉后,吊丧通常要自带纸钱,故又称为吊纸。旧俗,丧主须及时讣告相关人等,使之能前来吊丧,尤其是死者生前的亲近友好。否则,丧主可能被指责未尽人子之责,剥夺了“见最后一面”的机会。旧俗,若闻亲、友有丧而不前往吊丧者,多要伤及友情。这表明,在重丧葬、重人情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吊丧被置于极重要的地位。 第三节丧事中的跪拜礼、鞠躬礼 两汉前,中国尚无桌、椅,人们席地而坐,所谓“两膝著地,以尻著用于踵(脚后跟)而稍安为坐。”这里,?“坐”是将屁股搁在自己的脚后跟上,“跪”相当于坐着时看见有人来了,便向上抬一抬身体,并向前倾一倾,算是打一个招呼;“拜”才是现在意义上的跪,以头触地。桌椅出现后,这种坐式及跪拜礼仪消失了,“跪”成了双膝下地,“拜”(叩头)则双手伏地,以头触地。跪不一定拜,拜必须跪,而且礼更重。但两者均表示臣服。后世多“跪拜”连用。“拜,服也。”现仍有“拜服”一词。 《周礼·春官·大祝》提到九种拜礼,常见的有:“稽首”:施礼者跪拜于地,头要停留(即“稽”)一段较长的时间。此礼最重,臣拜君之礼。“顿首”:引头至地,只作短暂的接触(即“顿”)则立即举起。属于地位相等或平辈间相交的一般礼节。“空首”:跪于地后,两手拱至地,然后引头至手,则起。头并未碰地,是谓空。这是国君回答臣下的拜礼。“膜拜”:“举两手,伏地而拜,”类似于现代的投降,是倾心而服之拜。此外还有“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可见,由于当时的坐式,跪拜是一类普遍的礼节,只是相互的地位不同,跪拜的方式不同,它直观地表现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地位。秦、汉以后,皇权日隆,便只有下对上、而上不对下行跪拜礼了。 此外,人们在祭祀、丧礼中广泛地使用跪拜礼。跪拜礼中最重的是三跪九叩首。民间丧礼中仍盛行跪拜礼,鞠躬礼似有“不尽意”之嫌,有亏于“孝道”。经过清末民初以来一百余年民主思潮的薰陶,人们已不习惯于对生者行跪拜礼,但并不拒绝对死者跪拜,所谓“死者为大”。这是孝文化在中国人意识深层处数千年薰陶作用的结果。此外,中国人在祭祀祖先、向神灵祈祷时仍然行跪拜礼。 第四节丧事中的脱帽礼 一般而言,帽即冠。但在中国古代,帽和冠曾是有区别的。古人重冠,因为它是头上的装饰物,头是男子最尊贵处,所谓“高贵的头”(跪拜的意义亦在此)。

汉代丧葬礼俗探析(一)

汉代丧葬礼俗探析(一) 论文关键词:汉代,丧葬礼俗,原因,影响 论文摘要:在中国古代丧葬史上,汉代的丧葬礼俗颇为突出,它是在秦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而形成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内。当然,汉代丧葬礼俗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并对当今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丧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既有考古文化作为其客观存在的依据,也有典籍记载作为其历史事实的背景,同时,还有统治者和平民百姓都共同实行的丧葬礼仪作为其真实生存的基础,因此,它是最宽广也是最真实的一种上下层文化交错的习俗。”1]所以,研究它对于我们全面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意义。本文仅就汉代的丧葬礼俗作一粗略的分析,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 汉代丧葬礼俗,内容颇为复杂多样。在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中广泛存在。之所以能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传统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内。 1、“灵魂不灭”观念的影响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无从解释,从而对身边的事物存在恐惧与敬畏,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信仰。伴随着这种信仰,人类不断认识周围事物,与此同时,人类也试图对自身的存在作出解释,为了解释人类的精神活动和身死现象,灵魂说应用而生。古人认为人死后肉体消失,但灵魂不灭,仍能参与和影响人们的一些活动。这种观念一产生便迅速盛行,至汉代仍为各阶层的人们所推崇。 汉代人相信人死灵魂永存,还会在另一个世界像活人一样继续生活,因而注重把死人当作生人看待。为了使死者能过上舒适、安稳的生活,墓室的形制和结构尽量模仿现实中的房屋,随葬品尽量将生人所用的工具、物品纳入墓中,甚至将房屋、田地和家禽、牲畜之类也制成模型和偶像,以供随葬。完全用现实生活来为死者构造地下世界,所谓“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2]。这种现象在许多汉墓中均有发现,如古城汉墓,墓葬形制为带斜坡墓道的砖彻多室墓,由墓道、通道、前室、后室和耳室几部分组成。出土器物有釉陶仓、釉陶井、陶狗、陶鸡、五铢钱等。 汉人也相信“人死为鬼,有知”,可降福生者,亦可祸害生者,那么为求死者对生者的保佑,祭祀就成了一种经常性的活动。上至皇帝,下迄百姓,乐此不疲。西汉帝陵园中有寝,陵外立庙,均为祭祀之所。班固《汉书·韦玄成传》载:“园中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到东汉时,陵园礼制除维持西汉礼俗外,开始举行规模空前的上陵礼。官僚地主在坟墓前建有大规模的祠堂,作为经常举行祭祀活动之场所。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家庭贫寒者,虽无力造祠堂,但仍要定期到祖坟吊祭,俗称“上冢”。如汉武帝时的朱买臣,家贫,靠打柴为生,其妻去而嫁于他人。一天,“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其间,故妻与夫家具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3]。 2、汉代统治阶级提倡以“孝”治天下的影响 孝的观念在商周时已见于文献记载,后经春秋战国时儒家学派的整理、阐释与渲染,逐渐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了一个更为系统化、理论化的完整体系。两汉时期,儒家非常提倡孝道思想。儒家经学取得独尊的地位后,使“孝道”思想渗透到了统治阶级政策中。统治者不但提倡孝道、褒奖孝行,而且以“孝”取仕、育人,甚至纳入法律。文帝时多次对孝悌力田者,予以物资奖励,并“置三老,孝弟,力田常员”3]。武帝时,设立了常举科目“孝廉”,把它作为士民入仕的重要途径之一。平帝时在基层学校庠序中以《孝经》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东汉则进一步提高《孝经》,把其视为治国安民的法典。“《孝经》者,夫制礼,乐人之本。”5]在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下,“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表现在丧葬礼俗上就是厚葬成风。厚葬在汉代可谓是兴盛至极,在帝王、贵戚、官僚等上层社会的丧葬礼仪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晋

丧葬礼仪《丧帖诸称呼总目列论》

乡党应酬丧帖诸称呼总目列论

论讣字之忌 讣者赴也、自遭惨祸△△已故急告于亲友曰(讣闻),内宜写讣闻二字、若停柩在堂、择日而葬。内写预闻二字套面写(报疏)二字、祖父在母及父母故、有子孙承帖写泣状、惟伯叔、侄承帖写制状。 论全帖和单帖及讣闻 凡丧事、全帖、讣闻、单帖、封套都用白纸。主要亲全帖和讣闻八至十页,每页折五行、一般亲用单帖。全帖面(第一页正中)不论父、母、祖父、祖母死俱写泣状二字,惟伯父、叔父、伯母、叔母侄承帖则写制状二字,套签、若讣闻报丧、写一讣字。安葬写(报疏)二字。 内称呼应用红纸签下面按父蓝、母黄纸贴之。 封套外称呼用红纸签理父蓝、母黄纸衬之。单帖用封套套外用红纸签写称呼。套内用一张写事项为单帖。 论自称格式 有承重孙当中一条写承重孙、其他左右两边排。无承重孙当中一条写孤哀子、其他左右两边排。当中一条比左右要高一格、孤哀子和承重孙要平格。凡写自称呼时、占下半页不宜超过上半页。 期服孙△△△抆泪稽颡 承重孙△△△泣血稽颡 孤哀子△△△泣血稽颡 杖期孙△△△抆泪稽颡 五月齐衰孙△△△抆泪稽首******************************************************************************* 请治丧格式(列壁单式) 泣状 △等不孝、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 △名△姓老府君(慈母△门△氏老孺人)不幸痛于 △月△日△时寿终正(内)寝距生于△年△月△时享年 △△岁尊礼成服停柩在堂、抱憾终天泣择于△月△日△ 时扶柩安葬祖(新)莹 匍匐泣请 列列鸿才(用签) 共勷厥事、殁存均感、谨列司事于后 大堪舆 △△△先生(用签) 大法师 △△△先生(用签) 相礼(主要亲、每各用签写好、按主次排列贴于后[签式] 大称呼△府(甫){字写侧半个字位}△名△称呼大人或先生台下 其他事项按秩序同前格式用签贴上(陪光、理事、理宾、司库、司厨、司水、司茶、司菜、司酒、司桌櫈、司碗筷、司饭、掘井、扶柩、做花圈、鸣金、表路銭、顶幢幡、顶花圈、顶晚联、挑灰、 自称呼(按前格式) 房侄△△代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