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修订稿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修订稿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修订稿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修订稿

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学生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3.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复习重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难点: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根据复习计划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二章声现象。

(二)出示复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10分钟

二、自学环节(25分钟)

(一)知识回顾,构建知识体系(10分钟)

课件展示复习指导,学生复习。

以回顾以前所学的主要知识为主,通过课件展示的复习指导与提示,使学生对学过的旧知识不断联想提取,再现脑海,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回顾。

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完成检测题。准备展示

(二)复习检测(15分钟)

要求:让5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1.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叫音调,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振动的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响度是表示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发声体的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就;响度还跟人到发声体的

有关,距离发声体,人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是声音的一个重要特性。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个音符,我们可以区分开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乐器的和不同,使发出声音的不同。控制噪声可以从、和三个方面着手。

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B.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3.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 (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4.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A.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 B.车铃就不会振动 C.没有铃声传出 D.车铃周围就没有了传声介质

5.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如图5所示,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是。

(三)质疑问难

展示小组自学情况,处理自学检测中的问题

三、后教环节(8分钟)

1.如图6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4)如图7所示的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表明。

2.某人观察到某一工厂的锅炉汽笛出水后4s才听到汽笛发出的声音,当汽笛喷气发声时,这个人距离锅炉多远?

在本环节中以师生合作的形式共同突破重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纵横联系,对问题的深度理解。

四、梯度训练(10分钟)

(一)过渡语: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拓展训练。10分钟完成。

(二)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1.如图所示,把饮料吸管的一端压扁后,剪成图中的形状,用嘴唇夹紧吸

管并往里吹气,吸管发出“哗、哔”的哨声,把吸管的下端剪短时,吹出的声音

就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吸管下端剪短时()

A.改变了音色

B.改变了吹气时的振幅

C.改变了发声的频率

D.改变了声音的发散程度

2.“五·一”节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下面有关说法不对的是()

A.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纸盘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C.我们能听到幕后是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D.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居民不属于噪声

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分别吹出声音音调高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物体轻轻敲击玻璃瓶,发出声音高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表明发声体在振动。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5.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法国巴黎进行的.测定的方法是:在铸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问分别都是通过什么介质传递过来的?如果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秒.求铸铁中的声速(保留整数)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第二章声现象的相关知识,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等级

【复习目标】

1.我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我要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3.我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我了解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我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复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指导

过渡语: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知识,通过自学提示对学过的旧知识不断联想提取,再现脑海,进行系统回顾,在方框中勾勒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可以另附纸)。

(二)复习检测

1.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叫音调,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振动的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响度是表示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发声体的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就;响度还跟人到发声体的

有关,距离发声体,人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是声音的一个重要特性。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个音符,我们可以区分开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乐器的和不同,使发出声音的不同。控制噪声可以从、和三个方面着手。

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B.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3.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 (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4.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A.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 B.车铃就不会振动 C.没有铃声传出 D.车铃周围就没有了传声介质

5.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如图5所示,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会发现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是。

(三)我的疑惑

二、合作探究

1.如图6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4)如图7所示的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会

被弹起,这表明。

2.某人观察到某一工厂的锅炉汽笛出水后4s才听到汽笛发出的声音,当汽笛喷气发声时,这个人距离锅炉多远?

三、梯度训练

1.如图所示,把饮料吸管的一端压扁后,剪成图中的形状,用嘴唇夹紧吸管并往里吹气,吸管发出“哗、哔”的哨声,把吸管的下端剪短时,吹出的声音就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吸管下端剪短时()

A.改变了音色 B.改变了吹气时的振幅 C.改变了发声的频率 D.改变了声音的发散程度

2.“五·一”节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下面有关说法不对的是()

A.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纸盘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从扬声器中听到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C.我们能听到幕后是小红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D.我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对周边居民不属于噪声

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分别吹出声音音调高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用物体轻轻敲击玻璃瓶,发出声音高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法国巴黎进行的.测定的方法是:在铸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问分别都是通过什么介质传递过来的?如果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秒.求铸铁中的声速(保留整数)

四、自我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易错点

形体训练教案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形 体 舞 蹈 任课教师:张红霞

形体训练 教 材 内 容 一、站立姿态的基本训练;二、基本手位练习 目的任务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站立姿态更优美更端庄,并增强手臂的柔软程度,从而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 课 的部分时 间 课的内容组织教法及要求 开 始部分5′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服装 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要求 3、安排见习生 要求:站队快、静、齐 服装轻便,精神饱满 准 备部分15′ 1在地毯上拉韧带,单人和双人练习 2、随音乐做准备活动:a.头部运动,b.肩部 运动,c.扩胸运动,d.腰部运动,e.髋部运动, f.膝关节运动, g.腕踝关节运动。 3行进间踢腿 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教师喊口令,示 范,学生跟着做。 要求:动作到位,有力, 各关节充分活动开 基 本部分70′ 一、基本站立控制练习 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二、学习基本手位 1、基本手形,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2、基本手位,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教法:1、随优美的钢琴曲练习站姿 2、教师领做基本手位 3、学生自己练习动作 4两人一组,互相纠错 要求: 1、保持好挺胸、收腹、立腰、立背、沉肩的 正确姿态 2、用肘关节带动手臂做手位练习 ××××××××× ××××××××× △

结 束部分10′ 1、集合队伍 2、总结本课情况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下课队形同上课队形。 ××××××××× ××××××××× ××××××××× ××××××××× △

教 材 内 容 一、复习基本站立姿态;二、复习基本手位;三、学习基本脚位 目 的 任 务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站立姿态更优美更端庄,并掌握基本脚位。课 的部分时 间 课的内容组织教法及要求 开 始部分5′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服装 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要求 3、安排见习生 要求:站队快、静、齐 服装轻便,精神饱满 准 备部分15′ 1在地毯上拉韧带,单人和双人练习 2、随音乐做准备活动:a.头部运动,b.肩部运动, c.扩胸运动, d.腰部运动, e.髋部运动, f.膝关节运 动,g.腕踝关节运动。 3行进间踢腿 组织:体操队形 教法:教师喊口 令,示范,学生跟 着做。 要求:动作到位, 有力,各关节充分 活动开 基 本部分70′ 一、复习基本站姿 复述要领并示范 二、复习基本手位 复述要领并示范 三、学习基本脚位 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 教法: 1、教师示范,学生看 2、学生模仿练习 3、教师喊口令,学生练习,反复数次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错 5、伴随音乐练习 要求: 3、保持好挺胸、收腹、立腰、立背、沉 肩的正确姿态 4、用肘关节带动手臂做手位练习 5、脚位练习重心在两脚上 6、练习脚位时两腿绷直 结 束部分10′ 1、放松练习:a、拍打放松练习,b、想象放松练 习 2、集合队伍 3、总结本课情况 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下课队形同上课 队形。 ××××××××× ××××××××× △ ××××××××× ××××××××× △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教案修订稿

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 形象教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一课塑造良好形象增添我们的魅力 课型讲授课 教学目标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个人礼仪素养,自觉践行礼仪规范。 教学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收集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事例,制作幻灯片。 2.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作为一名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人际交往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言语不当……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心,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生活、求职、工作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如影相随,我们的命运会怎样? 【教学过程】 活动一:礼仪的重要性 材料二教材第5页(注:本产品教材所注页码均以彩色版教材为准,与黑白版教材页码略有不同)三个镜头。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两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要剥夺阿布拉哈米安的奥运会铜牌三个镜头中的三位同学展现的各是什么形象导致三位同学不同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 板书:一、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感到很奇怪,大惑不解地问:“老头儿,你们这里真奇怪,路程讲‘丈’而不讲‘里’”老人冷冷地回答:“我们这地方一向讲礼(里),因为来了一个不讲礼(里)的人之后,就再也不讲礼(里)了。”这人听了之后,十分羞愧,无言以对。 平时我们接触一个人,给我们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就是他的个人礼仪。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个人礼仪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尊为“礼仪之邦”。不少经典着述中,有很多关于“礼仪”的精辟阐述。所谓礼仪,分开来讲,礼者,礼也,即对待别人的礼节;仪者,式也,即尊重别人的仪式。“礼”与“仪”乃一硬币之两面,不可分开。礼在内,仪在外,从一定意义上讲,礼是做人之根本,仪是行世之方略。 过渡语:既然个人礼仪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个人礼仪来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板书:二、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材料一小王是某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前夕,她在学校参加了某大型企业的招聘会,投递了自己的简历。一星期后,她幸运地接到了这家企业的面试通知,小王非常高兴。为了给应聘单位留下好印象,她特意买了一套新潮的时装,并做了一个新潮发型,兴冲冲前往面试。见面时,小王发现主考官用异常的眼光看自己,感觉很不自在,结果小王意外落选了。 一位人事总监说:“我认为你不可能仅仅由于戴了一条领带而取得一个职位,但是我可以肯定你戴错了领带就会使你失去一个职位。” 材料二教材第6页谢娜的事例。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一中小王为什么会落选材料二中的谢娜凭什么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人事总监的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说明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的。整洁、得体、美观、高雅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好感,获得成功;脏乱、不当、丑陋、俗气的仪容仪表,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轻视、反感直至失败。

认识声音的大班科学教案设计

认识声音的大班科学教案设计 1、知道有各种声音,不同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 2、初步懂得东西振动就产生了声音。 3、发展注意力和听辨声音的能力。 1、课件-声音 2、小铃、小鼓鼓、木鱼等玩具。 课件:声音 1、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1)笑声 (2)哭声 (3)打呼噜声 请小朋友睁开眼睛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让幼儿说一说听到的声音,引起幼儿听辨的兴趣。 3、你们还想听其他的声音吗? 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 (1)吃东西的声音 (2)打喷嚏 (3)钟表的秒针 回答老师,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自由发言) 1、你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敲鼓 (通过实验让幼儿理解物体的震动) 让幼儿把小手放在小鼓上,老师用鼓槌敲几下,让幼儿通过 耳听、手模、眼看、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2)小朋友用什么能听到声音?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耳朵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 (3)你们知道耳朵除了能听声音,还有什么作用吗? 告诉幼儿,我们的耳朵还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 耳朵很重要,我们一定要保护耳朵! 1、请小朋友玩一玩桌子上这些小铃、小鼓、木鱼等玩具。

提醒幼儿边敲边观察,注意听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让幼儿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小结: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我们用耳朵来听各种声音。 2、讨论什么样的声音好听。 (1)播放音乐 (2)播放噪音 让幼儿感知乐音和噪音,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相互说一说各种声音, 好听的声音,不好听的声音。 1、幼儿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另一名闭上眼睛倾听, 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知道了什么事情。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案

第五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②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辨别不同的物态变化形式. ③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②通过引导学生检索资料,调查研究,使学生学习文献探究和调查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自然界水三态的循环的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 ②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高压锅电冰箱的工作过程. [难点]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高压锅电冰箱的工作过程. 三、导入新课 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所以食物容易被煮熟. 电冰箱也是家庭厨房中必不可少的.那么它们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学完本节后,相信你会得到答案. 四、教学过程: 1.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雾和云都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不是冰的升华现象. 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霜是地表面的水蒸气在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直接凝华为固体.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或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2.地球上水的循环

形体课公开课教案

形体课公开课教案 课题:字母歌(节奏练习) 授课班级:国际7班(三年级) 授课教师:贺姣君 教学目的:通过用肢体发挥想象展现出不同的字母,分组的节奏把握。 教学重、难点:不断的打乱顺序进行分组节奏训练,学生容易混淆,需要每个孩子集中精力。 教学方式:口传身授教学法 教师教学准备: CD机、CD碟、U盘、舞蹈鞋 学生学具准备: 舞蹈鞋、舞蹈裤 一、组织教学 1、整队集合,检查人数及服装,安排见习生 a 整队要迅速,做到“快、静、齐” b 组织队形,反应练习一横排到体操队形 c 认真听讲,服从指挥 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二、基本功训练 1、勾绷脚 目的:增强腿部肌肉的收缩能力,独立完成脚面的控制练习。 预备姿势:身体呈直角坐在地毯上,双臂置于体侧,手指尖点地。 动作方法:1×8拍的第1拍,双脚勾脚面,做第2---4拍,第5拍双脚绷脚面,做第6---8拍。2×8拍动作同1×8拍。3×8拍第1拍,右脚勾脚面,左脚绷脚面,做第2---4拍。第5---8拍两脚交换。4×8拍动作同3×8拍,第8拍双脚绷脚面。5×8拍的第1---2拍双脚勾脚面,第3---4拍双脚尖向外分开至最大限度。第5---8拍双脚尖从外侧画圆至双脚并拢,绷脚面。6×8拍动作同5×8拍,方向相反。 注意:做动作时,应加强紧臀、立腰、立背的控制,双腿并拢伸直,踝关节动作幅度要大。 2、前压腿 目的:增强腿部力量及柔韧性。 预备姿势:身体呈直角坐在地上,立腰、立背、头向上顶,双手曲臂放在大腿面上。 动作方法:用4拍完成上体前倾。一拍一压,1×8拍的第1拍前半拍,上体前压,后半拍略抬起。反复练习4×8拍。前压至最大限度。 注意:做动作时,应控制好双腿并拢、伸直、绷脚面的形态。前压时稍抬头,用胸、腹部尽量贴近大腿面,两小臂贴近地面。 3、压胯 目的:增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腰部的柔韧性。 预备姿势:上体直立、双膝侧屈、脚心相对地上,双手扶双踝关节。 动作方法:1×8拍的第1---4拍,上体前压,第5---8拍保持不动。2×8拍的第1---4拍,慢慢恢复成预备姿势,第5—8拍保持不动,头向头顶。3×8拍第1---4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修订稿

学前儿童文学教案本科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部):学前教育学院 教研室(实验室):艺术教研室 课程名称:儿童文学 授课班级:2012级学前教育 主讲教师:王晓阳 职称:讲师 使用教材:《学前儿童文学》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制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 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第一章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婴幼儿心理特征 (二)婴幼儿语言特征 四、授课时长 两课时 五、授课方式 讲授、自主练习 六、教学进程及内容 (一)引入 从几则孩子的有趣问答开始,思考孩子的视角和成人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文学概说 1、学前儿童文学的含义:以0-6岁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学前儿童文学三个关键词: (1)文学:具体生动的形象,真挚丰富的情感,审美理想,语言艺术。 (2)儿童:婴幼儿生理、心理、语言特点构成接受能力,作品应与之保持一致。 (3)学前:0-6岁,包括7-8岁的低年级小学生。 注意:真正优秀的学前儿童作品是既适合婴幼儿阅读又适合成人阅读的,只是理解层次不同而已,孩子更关注故事本身,成人更欣赏美学意蕴。 第二节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1、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本章教材在整个初中阶段物理知识中虽不是重点,但从新课程标准要求来看,本章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精神都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具有能量。 了解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气体中快。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发声现象,能简单描述发声体的共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 通过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产生和声音的传播的条件。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和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是本节的一个关键。 本节课的难点是声波这个概念,可通过与水波的类比以及设计演示实验使学生初步知道声波是声源的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教法设计】 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本节教学的两个中心环节,我采用教师演示实验、质疑、引导学生观察等实验探究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对于声速的知识,我采用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初步的猜想或者判断,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正确观点的认识,又通过这些观点的形成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行为和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教法我设计为实验探究法、质疑诱导法、自学讨论法相结合,组织学生获取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法设计】 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八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教低,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因此本节中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时,应在教师的导控下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亲自动手及分组实验来进行论证,通过小组交流进行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器材准备】 白纸、笔帽、音叉、小球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利用PPT课件展现自然界中正在发声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界一些声音的播放,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里,从而对声音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 2、提出问题 你对声音有什么问题?(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有关声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列举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动物都能发声吗?各种动物都是怎么发出声的?你是怎么听到声音的?让学生自由发挥,其目的是把学生带入声的世界,在讨论中切入本节主题: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二、新课教学 (一)声的产生

《物态变化》复习课 教案

《物态变化》章末复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并能去解 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并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点; 3.知道沸腾的两个特点,并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练习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感知熔化和沸腾发生的条件,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3.回忆复习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知识联系起来,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2.感悟物态变化在物质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对物态变化整章的知识进行建构。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做到讲练结合

一、六种物态变化 附题单:二、熔化与凝固 晶体:有熔点(凝固点) 非晶体:无熔点(凝固点)三、汽化与液化 (一)汽化: 蒸发和沸腾 (二)液化: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物态变化》章末复习 一、六种物态变化 二、熔化与凝固 晶体: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 2.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3. 三、汽化与液化 (一)汽化(吸热) 1..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持续加热。 3.液体在的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气压减小,沸腾时的温度降低;气压增大,沸腾时的温度升高。 (二)液化(放热)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_________。 练习题 1. 请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河水结冰 升华 露水的形成 凝华 冰化为水 凝固 冰冻的衣服被晾干 熔化 雪的形成 液化 放在阳台上的水逐渐变少 汽化

形体课教案(修订稿)

形体课教案 任课老师:邓秋 一、总目标 通过在小学开设舞蹈形体课,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舞蹈美,体验舞蹈美,并能启发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学生发展目标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形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形体表现力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气质。 (二)、本学期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姿态美”为主。 三、教师发展目标 1、对于教师来讲,提高合理选择教材,因材施教的能力,准确定位编排教 学内容的能力,并且要注意由浅入深,选择正确合理教学方法的能力。 2、给学生教学的同时,纠正自己的不良体态,塑造健美的体型。 3、感受美、培养美、创造美。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形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2、纠正学生不良的体态,规范身体的基本姿态,培养端正的仪表,塑造健美的体形。 (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1、通过教师示范感受形体美、姿态美、音乐美。 2、通过学生模仿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3、通过生生互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形体课的理解与感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形体表现力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气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1、培养学生各类综合素质,使学生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能力,优雅的形体气质。 2、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3、营造健康优雅的艺术氛围,推进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艺术文化素质。 4、强化心灵美与动作美的统一,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不怕吃苦的精神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5、培养与众不同的个性气质。 五、具体课程内容 1、基本姿态练习:人的基本姿态指:坐、立、行、卧。通过训练,改变诸多不良体态,显示体态端正与高雅,挺拔有气质,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2、基本素质训练:通过对人体的头、肩、胸、腰、腹、腿等部位的训练,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柔韧性。 3、基本形态控制练习:通过徒手、把杆、形体姿态大量的动作训练,进一步改变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体动作的灵活性。

认识声现象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 1.知道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知道声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二、 1.通过观察发声现象,能简单描述所观察到的发声体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 2.通过声传播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的在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

1、观察发声体在振动。 要求学生让身边的器材例如刻度尺、橡皮筋、纸、塑料薄膜等发出声音,进行体验。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总结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 演示实验1:敲击音叉使其发声,让学生观察音叉是否振动。让学生思考怎么让音叉的振动更便于观察呢?乒乓球的作用是什么? 让学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介绍声源的定义。

2 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圆,把空气的密和疏向四周传播形象地画出来。通过对两种现象进行比较引出声波的概念。鼓面振动使周围空气振动,并且这个振动由近及远地传播,声波是声源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体)中的传播。 演示实验3:将音箱放入水中,播放音乐,观察水面的变化。 振动的传播,实质是能量的传播,就像小石子在水面激起水波,水波使小纸片上下运动。 演示实验4:会跳舞的烛焰。 因为声波有能量,所以声波传入耳中会使耳膜振动,我们就感觉到了声音。 3,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和液体中也能传播。 为什么运动员在水下能听到音乐进行花样游泳?或让学生自己举例说出固体和液体也能传声。 声在真空中能传播吗?,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提出证明猜测正确性的方法。 学生可能提出许多方案只要学生说出把声源放到真空中和不在真空中所产生的情况进行比较都是正确的,并对其进行鼓励。 实验视频2、真空能否传声。 提问:随着空气的不断抽取,所听到

物态变化复习课_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并能去解 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并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点; 3.知道沸腾的两个特点,并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练习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感知熔化和沸腾发生的条件,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3.回忆复习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知识联系起来,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2.感悟物态变化在物质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对物态变化整章的知识进行建构。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做到讲练结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 导入部分 师: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对第五 章《物态变化》的学习,今天这 堂课我们一起来对这章的知识做 一个总复习。物态变化与我们的 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是 中考的一个重点部分。我们着重 从三个专题来复习。 对本章知识提起高度 的认识,大致浏览题单上 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 的学习目标。 开门见山的方 式导入,说明 本章的重要 性,可以有效 提高学生的认 识。 专题一:六种物态变化 1.知识建构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题单专题一 的“物态变化三角形”: 2.对应练习 学生完成对应练习题第1题, 教师来回走动,接收学生练习过 程中反馈的信息。 1.完成题单上的专题 一:“物态变化三角形” 中的六种物态变化以及 相应的能量转化关系,老 师予以指导和纠正。 2.完成对应练习第1题。 对六种物态变 化的讲解基本 到位,但是如 果在加些生活 中的例子辅 助,效果应该 会更好。 所花时间稍 多,可以让学 生分组做,使 课堂更加高 效。

公开课《徒手操》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公开课《徒手操》教案 酒泉市西大街小学汪浩 教材1、徒手操年级五年级场地 器材 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建立对徒手操的动作概念。 二、技能目标: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和做操的节奏感、韵律感。 发展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初步具备创编徒手操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反映出 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篮球场地 重点难点教材分析重点:学会如何让把单个动作串联成组合动作。 难点:初步学会如何创编徒手操。 教材分析:徒手操是体操中最基本的练习,对于培养学生正确身体姿势,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节奏感、韵律感,增进合作互助,组织纪律,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它的特点是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感和表现力。传统的徒手操练习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不能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本课通过学生自己创编的形式来完成徒手操的教学,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并且在发展学生柔韧、力量、灵敏、协调等素质方面都有所帮助。 课的结构时教学内容组织教法与要求次 数 时 间 强 度 开 始部分2 分 钟 1、体育委员按照教师的要 求带领学生以六路纵队整齐 地进入操场。 2、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 查人数和服装,向老师汇报。 3、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 容,安排见习生活动。 学生队形: ×××××××××× ×××××××××× ⊙ 1、学生精神饱满。 2、听从体育委员的调遣。 3、见习生做好老师的助手。 2 小 准 备部分5 分 钟 1、教师带领学生做游戏性 的准备活动。 游戏《脚下生风》方法:分 人数相等的六组,每组学生手 挽手,两脚同时以脚跟或脚掌 为轴所做的连续向左(右)移 动动作,看哪组先到终点。 准备活动队形: ×××××××××× ×××××××××× ×××××××××× ×××××××××× ▲ 5 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声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对声音特性的了解就显得很重要。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成为本章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中考考查时,该部分知识点难度较低,却是每年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声的产生和传播,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声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所以平时学习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声现象与生活的联系。 1.声现象的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有关声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本章的兴趣,在第一章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有了一点了解,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加强学习,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并让学生试着去总结,归纳。 2.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操作有些还掌握不好,如在研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每次拨动都应控制用力大小相同,但学生很难控制,可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再让学生听录音机快放和慢放时的声音加以区分。 3.学生对“声的利用”很感兴趣,但具体的应用还不清楚,教师要多举例,并鼓励学生多搜集相关资料,做到资源共享。 4.在本章中,学生会接触到开放性试题,由于刚刚接触,对学生的答案不要要求太高,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根据本章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本章的教学建议如下:1.对课本上安排的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2.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3.在学习中可运用比较、归纳、转化等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更明确。 4.在学生印象中,噪声是有害的,在讲课时,可通过阅读或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它的利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5.在实验过程中,可对学生渗透研究物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物态变化,教学设计

课题物态变化课型复习课 教材分析本章教材主要涉及了温度的概念,固、液和气三种物态,以及三态之间的变化过程。通过本章的复习,使学生巩固温度的概念,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熔化和凝固、气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等自然现象,及物态变化中伴随的吸放热等基本特点。并且会利用物态变化规律解释现象。 学情分析 由于本章知识贴近生活,知识体系简单,学生学习较好,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有些物态变化只 能理解,不能直接感受,需要记忆的概念例子也比较多,容易混淆,因此,掌握还不够扎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物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常用温度计的原理,会测温度 3.知道物态变化的几种具体形式、产生的条件和吸、放热情况 4.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列表、图像等方式分析、总结、概括和归纳知识

2.通过对各种现象的分析,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的分析形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助人、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能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 2.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教学方法列表、讨论、讲解、总结

教具投影仪、温度计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知识体系投影出示知 识结构 教师巡视 学生自己复 习 巩固知识点 二、应用知识1.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前应首先了解温度计的 ______、_______和_______. 思路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要了解它的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如图是液态温度计的结构 示意图.(测量前要了解温度计!) 答: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分度值 2: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列要求中正确 的是( ) 引导学生回 顾测量工具 使用方法 生讨论交流 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会用 所学知识解 释问题做到 学以致用

形体课教案完整版整理

形体课教案 一、总目标 通过在小学开设舞蹈形体课,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舞蹈美,体验舞蹈美,并能启发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学生发展目标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形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形体表现力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气质。 (二)、本学期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姿态美”为主。 三、教师发展目标 1、对于教师来讲,提高合理选择教材,因材施教的能力,准确定位编排教 学内容的能力,并且要注意由浅入深,选择正确合理教学方法的能力。 2、给学生教学的同时,纠正自己的不良体态,塑造健美的体型。 3、感受美、培养美、创造美。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形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2、纠正学生不良的体态,规范身体的基本姿态,培养端正的仪表,塑造健美的体形。 (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1、通过教师示范感受形体美、姿态美、音乐美。 2、通过学生模仿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3、通过生生互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形体课的理解与感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形体表现力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气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1、培养学生各类综合素质,使学生有丰富的艺术修养,健康的审美能力,优雅的形体气质。 2、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3、营造健康优雅的艺术氛围,推进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艺术文化素质。 4、强化心灵美与动作美的统一,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不怕吃苦的精神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5、培养与众不同的个性气质。 五、具体课程内容 1、基本姿态练习:人的基本姿态指:坐、立、行、卧。通过训练,改变诸多不良体态,显示体态端正与高雅,挺拔有气质,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2、基本素质训练:通过对人体的头、肩、胸、腰、腹、腿等部位的训练,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柔韧性。 3、基本形态控制练习:通过徒手、把杆、形体姿态大量的动作训练,进一步改变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体动作的灵活性。

中职美术教学计划修订稿

中职美术教学计划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中职美术教学计划美术教学是幼师学生为将来从事幼儿园美术教育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教学方法。幼师专业的学生仅仅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幼师美术教学课应密切联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实际,,注重学生的美术理论的学习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本学期开设了简笔画教学与手工制作,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首先是教材内容的分析 本学期的简笔画内容共有八章,依次是:怎样认识、理解和掌握简笔画;静物简笔画;植物简笔画;景物简笔画;动物简笔画;人物简笔画;简笔画的材料工具及使用方法;儿歌、儿童故事简笔画创编。 手工教材内容共有七章,依次是:平面构成;图案;纸工;综合材料的应用;泥塑、幼儿园环境布置;外国美术欣赏。 二、教学目标的分析 简笔画的在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师学生深层次地明确了解简笔画在将来从事的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习与掌握简笔画

的理论知识与幼儿教育心理知识;掌握各类不同简笔画的表现方法与技巧;会根据儿歌、儿童故事进行简笔画的创编活动,为以后从事幼儿美术教育打下牢固的基础。 手工制作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手工教学使学生了解手工工具和材料,初步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通过学习增强手工操作的技能技巧,掌握几种手工艺制作技巧,并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手工制作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训练他们的综合能力的极好方式,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意识、实际操作、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手工课程要以绘画知识为基础,学生能把绘画中的形体与色彩知识充分利用到手工的各种材料中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严格、细致、准确、有毅力、有计划等工作习惯和作风。手工是绘画的发展,幼儿美术教学法又是从事幼儿园美术教育必不可少的关键,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以后的幼儿园工作的作用也非常实际,学生可通过对手工艺的学习,体验手工过程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分析: 简笔画教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学生对人物简笔画的各种表现方法与各种造型、特别是人物简笔画的精神面貌、动作神态的表现为本学期简笔画的一大难点。综合运用各类简笔画进行儿童故事、儿歌的绘画创造活动也是本学期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所在。

初中物理_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声现象》学情分析 学生初学物理,对物理知识还是比较陌生的,但对于声音产生的问题,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与振动有关的体会”,并且在小学常识课中也已涉及过,所也本节开始即以上课铃声创造出声音的情景,让学生从好奇心出发,自然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引入新课。在教学中充分体验与自然科学有关的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真正理解科学和规律的含义。着重强化过程,简化概念,着眼于用逐渐渗透的方式使学生领悟概念的形成及内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认识声现象》效果分析 1、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 2、真正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3、利用了“问题串”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突出明确了,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4、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

存在的不足: 1、有些地方语言不严密。 2、学生探究的空间有点小,思维没有完全放开。 3、课堂练习少。 《认识声现象》教材分析 本课题的地位和作用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本章教材在整个初中阶段物理知识中虽不是重点,但从新课程标准要求来看,本章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精神都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题研究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从知识和技能上应该掌握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和声音的快慢.教材最后安排了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体现了声音与人的密切联系。强调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入到物理知识的探究中,在观察、感知、举例和实验等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认识声现象》评测练习 一、填空题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教案

物态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概念,知道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知道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4.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 5.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6.知道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汽化现象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知道汽化过程吸热、液化过程放热。 7.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能够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三对紧密相关的互逆过程,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任何一种运动变化都有规律、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研究自然科学时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并知道它们与吸、放热的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教学方法 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本章知识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投影片),并回答: (1)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3)吸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 (4)什么是熔化和凝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相同点? (5)什么叫熔点和凝固点? (6)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常用的液化方法有哪些? (7)什么叫升华和凝华? 2.知识网络(板书设计)

《造型基础》教学大纲

《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2010年修订 课程名称:商业插画 教学对象:适用建筑装饰专业专业,学制三年 学时:总学时60,(实践学时50、理论学时10)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必修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造型基础》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后续许多课程的基础平台课程。是让学生用最简单的工具将物体或空间以图形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表述,其目的是通过课程内容的基础训练,学会用图形的语言对物体和空间进行分析和表述;培养学生对造型结构、空间结构、尺度比例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提升学生所必须具有的视觉审美、技术图解和表述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认识设计素描(2学时) 1.教学目的 本章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素描,什么是设计素描。了解设计素描的发展和分类,理解设计素描与设计的关系。了解设计素描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后续内容的兴趣,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提高学生的审美眼光,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拓展艺术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设计所需的创造思维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什么是素描,什么是设计素描,设计素描与设计 (2)教学难点 设计素描与设计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图片欣赏法 4.教学内容: (1)设计素描与素描 (2)设计素描与设计 (3)设计素描的发展与教学内容

了解:素描的分类 理解:设计素描的发展,设计素描的基本内容 掌握:素描的概念,如何培养设计所需的创造思维能力,如何培养设计表达能力 第二章结构素描(22学时) 1.教学目的 结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其围绕着对自然物象的研究与表现,并以此培养学生造型的基本技能。结构素描注重对事物构造原理的把握,是造型艺术的基本表现方法,是学习后续内容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基本素质。其学习任务是研究几何石膏和静物的基本构造,包含物向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物体的造型特征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结构素描能够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锻炼对形体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构图,透视,比例,空间,形体结构分析与表现 (2)教学难点 透视,比例,空间 3.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图片欣赏法、实践法、交流讨论法、作业点评法 4.教学内容: (一)观察与构图 (二)透视、比例与空间 (三)形体结构分析与表现 了解:什么事结构素描 理解:透视术语(视点、画面、物体、基面、基线、视平线、视中线) 掌握:观察的方法,构图法则,结构素描基本画法,空间关系,透视与比例 第三章明暗素描(20学时) 1.教学目的 明暗素描是素描表现技法之一,是造型表现的重要基本技能。明暗素描重在通过明暗关系表现物体的结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对物体结构的理解和进一步解决如何表现对象的比例、结构、体积、空间及相互关系,多个物体组合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