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以及《湖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及实施指导意见》的内容和要求,为加强和改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湖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着眼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基础上的拓展和提升。

一、课程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确立新的课程理念。

1.在课程目标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新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教育学生。

2.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方向“引导”,即要鲜明地提供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课程的出发点;注重学生成长“特点”,即要遵循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规律,把握好高中阶段的成长特点,这是课程的着眼点;加强思想政治方向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即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回答好当前形势下学生成长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以科学的知识来启迪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律等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上,这是课程的着力点。

3.在课程建构上,着力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4.在课程实施上,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切实加强课内外的实践活动要求,切实增强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提高认识,形成方法;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充实思想,提高觉悟;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同时,新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做到目标开放、资源开放、教学模式开放、教学的内容、方法、过程、结论和评价的方式方法开放,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5.在课程评价上,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新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要着力探讨对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方法和途径,探讨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的方法,探讨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课程目标

根据上述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

1.总目标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分类目标

知识

●知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理解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获得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

能力

●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

●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

●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

●增强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

●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

●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

教师要明确三个目标各自的内容,同时要明确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个目标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知识目标是基础,只有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获得学习的方法,提高实际能力,实现情感的发展,进而发展健全的人格。能力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它是中间层次的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前两个目标为基础,要求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法制观念、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实现价值观的升华,它重在体验与感受,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目标。

在实现上述各类目标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是由思想政治课的性质所决定的。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课程总体框架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思想政治被列入人文与社会这一学习领域,包括四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并根据课程方案规定可以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各课程模块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体现了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四川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如下(见表1):

科技、

文化发

展的需

要和学

趣,开

设若干

选修模

块,供

学生选

表1 湖南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模块顺序开设。学生修满8个必修学分,达到思想政治学科的高中毕业要求。

学生在修习必修课程的同时或之后,可以自主选修高中阶段其它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选修课程分为选修I和选修II。选修I分为选修IA和选修IB两个部分。其中,选修IA经济学常识为人文方向学生的选修课程,选修IB为自主选修课程。每个学生须在所在市(州)选用的选修IB教材中至少选修1个模块。选修II由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

兴趣开设的选修模块。

思想政治学科每个模块2个学分,36学时(每周2学时)。各课程模块的

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

1.必修模块

四个必修模块内容标准以表格形式体现。每个模块都有一段文字说明本模块的教学基本目标,并分单元提出“内容目标”和“提示与建议”。“内容目标”主要列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示与建议”主要是对一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中可采用的方式提出建议。新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各模块内容的功能如下:

必修1(经济生活):改变经济常识遵从学科体系的规范,内容不再要求面面俱到、体系完整,而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为背景,沿着为何生产、谁来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的线索,围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经济现象,以及各种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呈现相关知识,并从中引申出相关的道德意义、思想政治观点和经济学原理。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使其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必修2(政治生活):改变了政治常识远离学生生活、缺乏参与性的状态,立足中国、着眼特色,以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能够参与进去的政治生活为起点,着眼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所应有的基本素养,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公民与政府之

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说明人民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意义,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必修3(文化生活):作为新增设的课程模块,课程以十六大有关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基本依据而展开,着眼于高中学生在现实文化生活中的问题,讲述文化认同、理解和选择的意义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必修4(生活与哲学):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统领,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体系结构中一以贯之,走出以往课程的学科模式,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为主导,以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问题和事例为基础,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方法,集中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掌握以上四个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要把握三个问题:

第一是内容规范,即“教什么”的问题。把握这个问题,主要应该抓住“内容目标”中的关键名词、观点或原理。

第二是能力目标,即“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把握这个问题主要应该抓住“内容目标”中的关键动词,如解析、归纳、描述、说明、识别、树立、评议等等。

第三是教学建议,即“如何教”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通过“提示与建议”的内容来表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一些重要的、或以往课程中没有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要求给予重视;二是活动建议,即根据相应的内容目标,提出开展课内外活动的要求,如撰文、讨论、讲演、辩论、调查、设计、演示、点评等等。

2.选修模块

选修六个模块的内容几乎都是新增设的内容,和必修模块课程比较,它以“专题”形式呈现,没有明显区分教学内容的章节,给教师的理解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应认真学习研究。

选修1: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作为政治理论教育的拓展性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程,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相对于中学的历史课和思想政治的必修课程,它较为系统、集中地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相对于高校的同类理论课程,它采用的是“史论结合、事论结合”的叙述方式。

选修2:经济学常识作为“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的拓展课程,旨在进一步提供一些基本经济理论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与通常讲述经济学原理的学科课程不同,它是以近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为线索,有选择地采用专题方式,通过介绍重要人物的理论观点,及其对当时和后来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经济现象的认识。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是“必修课程2——政治生活”的拓展课程。相对于政治生活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国际政治为框架,着眼于“三个面向”的

要求,通过国际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主要国家的特点和问题,明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知道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树立正确的世界眼光和国家观念。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是作为“必修课程4——生活与哲学”的拓展课程。相对于必修课程,它着眼于思维的具体过程和方法,更具技能性和应用性,重在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地思维。本课程以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把握辩证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为主要内容。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本课程的重要价值目标。

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可作为法律教育的应用型课程。本课程侧重于讲述在民事关系和诉讼程序中,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针对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民事纠纷,提供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面对现代社会,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运用法律武器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是作为“文化生活”的拓展课程。本课程进一步从理论意义上阐释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法,直面当代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伦理问题和困惑,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进一步丰富道德建设的时代意义,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能力,提升道德境界。

掌握选修课的内容标准,要抓住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是序言,即每个模块的第一段文字阐述。它提出了本模块教学基本要求和目标,是教学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目标。

第二是理论要求,即每个模块列出的基本问题和要点。它类似于必修课的“内容目标”,同样包括有知识范围和能力目标两部分,可参见必修模块的要求把握。

第三是活动建议,即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活动与实践。这些活动、实践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充分反映选修课的特色,需要认真开展,以增进学生的见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课程设置

根据四川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结合我省教学实际,特对我省普通

表2 四川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学分、周课时分配指导表

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但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校应高度重视必修课程,确保全面开设,并要求学生全体修习,达到目标要求,保证基础教育阶段思想政治课程的整体性和基础性。

2.学校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多地开设选修IB课程,并保证开设质量。

3.建议从高二上学期开始开设选修课程,并可将选修IA和选修IB的课程交叉开设,避免将选修IB的课程集中在高三开设。

4.学校必须在高三上学期继续开设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第三部分教学实施建议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教育教学受到多元价值取向、多渠道信息来源、新时期青少年心理特点以及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观念多元化的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先进的主导意识来统率全局,将导致人们的思想混乱,行为失范,生活无序。因此,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认识、评价事物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二、科学选择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教师应增强教育教学改革意识,用新课程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指导教学工作,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尝试和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基于案例教学的方法、基于问题教学的方法、基于情境教学的方法等;要树立新的教材观,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和良好的情感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自主探究等方式,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手段、富有启迪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与经验,引导学生思考与体验,帮助学生求得新的发现;与学生共同开展领悟知识、观察生活、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加强教师自身的体验和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达到师生的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的结合,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要以学科科学的逻辑顺序来展开,初步构建模块知识结构,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奠定认知基础。同时要以生活为主线,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

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评价生活事件,解决生活问题,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和社会认同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加强活动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基本观点,发展基本能力,形成基本信念。加强实践活动是时代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强化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体现教育理念的转变。因此,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要处理好知识和活动的关系问题,依据教学内容,努力促进有关内容教学活动化。

四、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明确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学会选择、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注的问题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要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积极推进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探索、形成方法、主动发展。

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研究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大胆创新教学内容结构,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工具开展教学活动,克服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多、教学时间少的困难,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在教学设备运用过程中,要克服形式化的倾向,使手段更好地为内容和目的服务,为学生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服务。

六、树立德育的整体意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作为中学德育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与不同学段的德育课程和德育渠道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了解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情况和大学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和针对性。要加强时事政策教育和其他专题教育,紧密联系各个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教学,体现教育的继承性和时代性特征。

七、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条件。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学校和政治教师要树立开放的、多元的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拓宽学习途径,创造实践条件,增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各校要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加大资金投入,配备涉及社会科学、事时政治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文字与音像资源。建设校内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开发校外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教育基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实践活动资源。完善计算机设施、网络系统、多媒体资料等信息化资源。特别要注重开发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等方面的人力课程资源,聚集各方面积极力量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2.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生是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政治教师要真正从课程的执行者发展为课程的实施者、开发者、建设者、评价者,努力提高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的能力,逐步建立本校政治学科的课程资源库和教研网站。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内涵,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课程资源。要在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增强实践环节,丰富社会信息。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而且要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观察分析人生和社会现实问题。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师生互动中产生的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等资源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知活动的水平。

3.政治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在进行必修和选修课教学的基础上,应根据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需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挖掘教学资源,联系当地实际及学生实际,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以充分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多样发展要求,更好地完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第四部分教学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评价对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监控,达到促进课程的发展与完善、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完善课程评价制度。

一、评价原则

1.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的位置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观点的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础。课程评价必须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首位。而过去思想政治课教学过于强调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新的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课程评价既要坚持目标多元化的原则,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更要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全面、客观地记录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特别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变化。

2.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评价方式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和教育的效果。新的课程评价,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等都应作为评价的主体。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同学互评,可以使学生互相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同时也发挥了集体对学生成长

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家长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给予鼓励。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评价更全面、真实,更好地发挥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和教学发展的功能。

3.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发展性评价强调给学生以激励,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为此,一方面,要尊重学生智力潜能的差异,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与他人沟通合作能力、收集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析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等能力)都要用发展的眼光、从积极的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和客观评价。

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传统的教学评价,着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特别是一些所谓客观性的试题,如选择题,只要求学生提供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却无任何要求。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方法、推理过程、知识的运用等,这些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都被摒弃于评价之外。这种评价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忽略,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碍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学生学业的完成,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各种能力的提高,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强调课程评价必须坚持发展的原则,评价过程要动态化,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从学生学习、成长的各阶段入手,综观全过程,要着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行为的变化。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各种信息,调整教学,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评价内容

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1.对知识目标的评价:既包括理论观点和原理,又包括应用性知识及其操作规范,要注重考评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可根据各模块对知识目标规定的内容,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具体评价。

2.对能力目标的评价: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动态的、综合的评价。既包括学习能力的评价,又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价;既注重运用理论的能力的考评,又要强调对创造性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3.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程度,对知识的求知欲的强弱,克服困难的意志,自信心,探索精神等,要关注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和情感变化的趋势、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观点以及关切程度、参与各项活动的行为表现、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以及不同的具体条件,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常用的评价方式有:

1.考试。包括结业和升学考试,作为高中学习成绩的重要评价方式,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在提供多种题型的同时,倡导综合的、开放的题型。

2.谈话。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3. 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依据。

4.竞赛。包括时事政策知识竞赛、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小论文评比等。

5. 描述性评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评语应采用激励性语言。

6.个人成长记录。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7.项目评议。按照不同的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8.学生自评与互评。

四、模块考核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每个模块学习时间通常为36学时。学生修完一个模块,修习学时达到规定要求,模块考核合格,可获得2学分。模块的学分认定工作由学校组织实施。模块考核应将学生的修习过程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可采取笔试、实践活动、研究报告等形式。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001]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能力。 2.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领会其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与方法,具有思想政治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教学建议,领会其蕴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理念,具有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4.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评价建议,把握其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与标准,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一)学科知识 1.掌握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法学、伦理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2.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课程理念解读、分析、评价思想政治教材,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有关学科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相关热点问题,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理论知识 1.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其课程设计思想。 2.掌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课程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要求。 3.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各模块目标定位和教材的基本内容、体例结构及其呈现方式,能够正确地解读和处理教材。 4.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蕴涵的课程设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试题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黄智光 单位: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政治)考试科目:思想教育教学论 考试分数: 2013年 12 月 25 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试题 一、简答题(10×5) 1.为什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与学 生是什么关系? 答:(1)、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通过教育而培养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的受传人,也是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对象。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学习的效果、教学的最终结果,都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学生的先天素质、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身心素质等,都对教学过程发生影响。 (2)、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团结、协作的关系。教学是一种传递和接受双向活动,学生是认识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器。所以,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而且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为什么德育课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 答: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德育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不

“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的:“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3.学习力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与提高教学成绩有什么关 系? 答:学习力包括①、正确的学习理想和动机②、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③、持久的学习执着和意志力④、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⑤、科学的学习方法等五方面内容。 学习力是学生具有的和后天培养的,但主要是通过后天培育的。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改变学生自身精神状态和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学习效果器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题目:<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例 作者:兵强 单位:谯城区大寺中学 指导教师:传义田书玖 形式: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精神,要求改变以往教学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和应试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不良倾向,强调课程改革要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注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的获取知识。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知识的建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让每位学生都能从教学过程中受到知识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熏,学会交流与合作。 二、教材分析 “树立正确的消费面观”,有两目容。 第一目“消费心理面面观”,重点析四种主要的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对每一种消费心理,教材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介

绍每种消费心理的表现,二是对它进行科学的评价。这两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第二目“做理智的消费者”,主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教材引入理性消费要浅行的若干原则。主要有四点。 一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首先,要保证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消费者要把当前和未来的收入综合考虑,作出合乎自身状况的消费计划。另外,过分抑制消费并不可取,说明适度消费的重要性。 二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教材首先教育学生在消费中要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其次,针对学生容易凭一时冲动而购物,教育学生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还有一重要的思想教育点,即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消费结构合理化。 三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其核心问题是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做到可持续消费。通过“5R”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观念。 四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是重要的教育点。教材教育学生,勤俭节约、艰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用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学科教学论名词解释 德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化为学 生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 课程: 狭义:指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具体地讲,就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和表达的内容 广义: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等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显课程: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学校的正规教学内容和 教育教学目标 隐课程: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 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教育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中学生的知 识、能力、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素质发展的规格性要求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实施过程,即教学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双边活 动的全过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手 段,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获得身心发展的过 程 说课的含义:是在备课后或评课前,由授课老师运用口头语言 向其他老师或教研人员述说课堂教学设计情况的一种教研活动 形式 教学方法: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 方式、途径和手段 情境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创设特

定的情感氛围与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 教学艺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态势语言:教师利用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辅助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的行为方式 课程结构: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永定县城关中学吴凤英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政治第三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主要学习内容: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不同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同的?(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相交融:??(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竞争:?,增强综合国力?(2)发展先进文化二、学生分析: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生分别了解了经济、政治的基础内需,并在前一框题中懂得了文化的含义,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关系的理性认识基本上是空白三、设计思想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所学的内容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1-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3-杨秀莲专题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基本要素1.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2.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缺一不可3.基本过程: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媒体、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主要环节有: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环境分析、确定目标、设计策略、选择教学媒体、估计学习效果 1.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教案的区别传统备课:以书本、教师、课堂为中心,老师根据个人经验和知识备课,以一个教学组、教研组为单位新课程教学设计:克服了以往的局限性,更强调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而非单纯注重教材,老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更加注重过程对学生今后的影响,“授人以渔”2.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的区别传统教案:以课时为单位而进行的教学方案,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新课程教学设计:不仅仅针对一种教学内容,它可以说是一个单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杨秀莲 专题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基本要素 1.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2.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缺一不可。 3.基本过程: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媒体、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主要环节有: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环境分析、确定目标、设计策略、选择教学媒体、估计学习效果。 二、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教案的区别 1.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教案的区别 传统备课:以书本、教师、课堂为中心,老师根据个人经验和知识备课,以一个教学组、教研组为单位。 新课程教学设计:克服了以往的局限性,更强调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而非单纯注重教材,老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更加注重过程对学生今后的影响,“授人以渔”。 2.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的区别 传统教案:以课时为单位而进行的教学方案,是课堂教学的依据。 新课程教学设计:不仅仅针对一种教学内容,它可以说是一个单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基本构成要素分析 (一)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 1.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教学要关注教师、学生、内容、环境。教师要注重对自身的定位,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元认知态度出发。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教学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需要二度加工、再创造。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非智力因素。 3.教学对象 学生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思维规律。 (二)制定教学策略 1.定义: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成形式等综合性方案。 2.构成 1)组织形式: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有探究、合作、分组讨论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规”,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遵循规律,优化教学效果,要依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选择。 3)学法指导 ①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诱发学习动机,激发 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②制定促进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策略。关注教学过程,从学生的经验和实际出发,引导学生 发现和解决问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考试时间2020年1月4号 题型:填空题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30分简述题15分教学设计 15分(高中哲学生活) 第一章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 第六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属于德育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第八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 ①完成基本理论教育 ②完成思想品德教育 ③完成各种能力教育 ④完成心里健康教育 第九节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 ①教师与学生——中心范畴 ②教育与教学——中介范畴 ③传授与接受——手段范畴 ④内化与外化——成果范畴 ⑤理论与实践——性质范畴 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师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①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②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⑤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⑥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第三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 教育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年度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兴趣、意志、价值、情感) 能力目标(分析、评价、辨析、选择) 品德目标(政治、思想、品德) (课本P76图2-2)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 ①情意目标 ②知识目标 ③能力目标 ④品德目标 三、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 培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第三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 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 ①教学过程是教师教授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统一 ②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③教学过程四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 ①教师 ②学生 ③教学内容 ④教学手段 ⑤教学环境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 教学三体论: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 主导主体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师生双主体论: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 师生复合主体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主客体否定或“交互主体”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师生之间是一种互主体性关系。 结论: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学生的学习力 ①智力因素(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

新课程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创新 新课程的改革脚步已进入了中学课堂教学,并不断地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那么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努力创造民主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环境 当代教育中师生关系注重的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这就暗示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学生在接受教育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因此教师就必须要树立民主的思想,关注、赏识每个学生,关注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 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在上课时总是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让学生愉快地听,积极想,进而大胆发言。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时,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对于一些奇异的想法,选择适当的角度给予鼓励,表扬性的评价。有时,我尝试师生角色易位,让学生自己当老师,接受备课,上课的任务,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好奇,心理上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主动地位。我选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课题,接受上课“预约”的同学,课后不亦乐乎地忙着阅读,研究书本内容,找资料,列提纲,寻例证……当学生正式登台授课时,我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注意正确引导其他同学的配合,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学生授完课后,我又给予评价,加以鼓励和肯定,学生提供的这些材料是客观存在的,但对教材信息的取舍却因人而异,而这个取舍的过程本身也体现了学生学习、创新的能力,闪耀着创新的火花。 二、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创新思维 1.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会产生追求和探索的欲望,才能主动学习和掌握好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个生动真实的事例,一句幽默诙谐的语言,一个恰当巧妙的比喻,一段充满激情的讲解……都会激发学生的细致观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广阔想象,使学生兴趣浓郁,思想活跃,在此基础上置疑 启发,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 诱导发散思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发散思维的培养.早期的创造研究认为:发散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因此,通过老师的发散设疑,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能在毫无压力和束缚的自由讨论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比如在讲授“一国两制”时,如果问:一国两制什麽时候提出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有哪些重大意义?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但缺乏针对性,如果变换角度就比较好些。例如,针对李登辉的“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 你的观点怎麽样? 你认为台湾的出路在何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方法是什麽?这些问题在书本中没有现成的标准的答案,但是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不惟书,不惟师” 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联系实际,增强创新能力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2016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章 一、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简介 第一部分学科专业介绍 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已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学科队伍年龄、职称、学缘等构成合理,以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为主体,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强。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第二部分研究方向介绍 本学科方向注意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资源,将理想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爱的教育等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开拓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实习见习等方式进行培养。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见习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本学科的导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较突出。其校内主要导师简介如下: 张旭新,女,1957年10月生,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道德支持研究”,主持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点建设专项课题(重大课题)《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海南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研究》4部,编著和参编教材10多部,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课题10项。 刘华初,男,1969年10月生,湖北孝感人,哲学博士、教授。1990年提前1年修满学分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动力工程专业,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核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之后从事计算机开发与管理工作13年,其中1996~2004年间留学、工作于英国、美国、加拿大约8年。2007~2010年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攻读外国哲学博士学位,2010年毕业并任教于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出站,同年晋升副教授;2013年破格晋升教授。主要从事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政教育的研究和教学。近5年来,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4项,在《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哲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 郑东艳(1967-),女,博士,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第三部分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及党政、群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才。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课的几个主要环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课的几个主要环节 怎样全面评价一堂课,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相关的教学理论,整理一下评课的几个主要环节,与大家分享。 一、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教学思想 1、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 一看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新课程确立的是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个目标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因此,评课时要注意该教师是否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能力和情感目标。 二看教学目标是否切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要适应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与时代发展的特点,切合大多数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2、教学过程是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中,一看学生参与的广度;二看学生参与的深度;三看学生的自觉程度,主动参与,专注程度。 3、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了学生发展的目标。 我们在评价教学效果的时候,一要看教学效率是否高。二要看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气氛是否热烈。三要看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四要看师生双边活动是否流畅自如;五要看近效与远效是否齐抓并举,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挖掘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与研究,深入开发教材资源,把知识教授与育人功能结合起来,实现教材功能的最优化。因此教师必须挖掘教材,吃透教材的具体内容,发现教材内容的价值。 1、看能否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 我们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思维水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重组。一般来说,教材总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等几个方面来安排的,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精确合理地取舍。 2、教材重难点处理是否得当。一节课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志。重点内容通常是指在教材中地位突出的内容,难点是大部分同学难以理解、掌握和运用的部分,有来自教材的难点、也有来自学生的难点。一看教学的重点内容安排是否正确,时间的运用是否合理,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二看是否找准难点,突破力度如何,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 3、教材是否有拓展和延伸。 教师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作适当的调整、拓展,使教学内容更面向现实,富有挑战性。教师不仅要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常规) 一.备课 备课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认真备课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思想素质;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关注各学科特别是社会学科发展的新成就;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2.学习和钻研《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掌握处理教材的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明确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知识体系,并于开学初编制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3.在授课前一周写好教案。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和要求(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统一)、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提纲、教学手段和方法、板书设计、课时安排等。 4.课前要做好辅助教学的准备工作。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应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案实施教学。并从教学

实际出发,恰当安排教学环节,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 2.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双边的活动。 3.要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在讲清基本理论和观点的同时,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中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 5.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恰当地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秩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教学中要讲普通话,教学语言要准确;板书要规范;着装要整洁;教态要自然。 三.作业 必要的作业对检查和巩固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相长十分重要。其基本要求是: 1.要根据教学要求布置适当的作业。 2.要及时、认真地批改和讲评作业。 四.辅导 教学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种措施。其基本要求是: l.辅导要有针对性,面向全体学生,分类辅导。 2.辅导的态度要亲切,方法要多样。 五.考核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一、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p107 1、方向性原则; 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 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 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 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7、创新性原则;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二、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1、要求不同。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对象不同。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评价标准不同。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看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看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识、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4、内容不同。说课一般是说明你要说课的理论依据,要告诉别人你怎样教和你这样教课的依据,而上课则主要是把这节课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5、目的不同。上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增加他们的知识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技能,而说课则是帮助教师对教学有一个比较高、比较深的层次进行了解,从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和基本方法p105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方向和追求的目标。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指出:“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1、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这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答案,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是锻炼学生、提高教学时效的重要方针。 2、联系学生实际 联系学生的实际,主要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只有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思想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联系国际政治实际 冷战结束之后,目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用“和平演变”的方式同社会主义国家较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能力。 2.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领会其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与方法,具有思想政治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教学建议,领会其蕴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理念,具有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4.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评价建议,把握其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与标准,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一)学科知识 1.掌握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法学、伦理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2.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课程理念解读、分析、评价思想政治教材,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有关学科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相关热点问题,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理论知识 1.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其课程设计思想。 2.掌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课程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要求。 3.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各模块目标定位和教材的基本内容、体例结构及其呈现方式,能够正确地解读和处理教材。 4.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实施课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复习题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 2、探究性学习 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发动学生自主选择、确立讨论的主题和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成长与交往中的问题,在合作和探究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丰富情感体验、提升道德修养。 3、合作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以及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从而不至于成为“学习的文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彼此的知识、情感、能力与觉悟,激发更深的体验与思考。 4、试卷效度 就是用试卷进行测量(考试)所测出的结果与想要测量的东西的一致性程度,简言之,即考试结果与考核目标的一致性程度。这里包含了两层相互关联的意思:第一,考试是否测出了本来想要测量的东西;第二,本来想测的东西是否反映了考试目标的要求。只有当这两个意思都符合要求,才能算考试的效度高;否则,效度就低,甚至是无效的。 5、讨论式教学法 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教材疑难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 6、试卷区分度 ――是指试卷区分考生优劣的程度。区分度越高,说明试卷区分考生优劣的能力越强;反之,区分能力就越低。 7、问题教学法 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预先设置一系列的、有层次和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或是根据学生的疑问,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解答,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8、案例教学法 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9、思想品德课启发教学原则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根源于其“内省”,“灌输”则是其必要的外在条件,但它是一种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素质的循循善诱,是对学生思想活动以至觉悟的启迪和激发。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遵循这一适应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原则。 10、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田县温溪高级中学蓝晶晶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课堂教学作为培养人的前沿阵地,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就成为我们必须讨论的重要问题。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政治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课堂教学沉闷无聊,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课堂提问毫无技巧。而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但是,有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但在实际教学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不断改进的问题。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谈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我所在的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总体素质要低于重点高中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惰性一就要多一点。在我教学的几年生涯中,我发现本校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方面动力不足,不肯下苦功夫,学生单纯就在课堂上听听,课后的复习与巩固做得非常不好。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本来在学习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政治这一门非主课,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后的作业巩固完全依赖于他人。出于学生的的这种不积极性,在新课改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很慢,甚至原地踏步,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惑。 在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感到非常吃力,他们总觉得书本知识与试题联系不起来,特别是在解答主观题时,得分率较低。很多学生普遍认为,政治课的知识背起来却运用不起来,学生的成绩提升空间不大,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是很大的。 新课改要求教育要向素质教育发展,但如今还是考试决定一切,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仍然是以学生考出好成绩为主要方向。在课堂中,更多地是对知识进行满堂灌,以教师讲为主,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利于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虽然在课堂中也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这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有些时候,教师为了使教学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从“满堂灌”到“满堂问” 。其实

最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思维逻辑和实践逻辑 精品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思维逻辑和实践逻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思维逻辑和实践逻辑 作者吴锋殷翠云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之后,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年龄和心理状态,以一定知识体系为依托,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形成一定的对生活中出现的是非、对错等作出合理价值判断等能力的课程。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步推进,高中政治教师努力讲授课程、训练学生、提高课堂效果,取得了很多成绩,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但是我们有没有完全理解和实现本课程的要求?有没有充分使用好教材?有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总结的。 客观地说,在我们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这就说明我们的教学与课程要求之间还有距离。 这些距离是什么?我们如何去渐渐地缩小这种距离? 一、问题我们的距离是什么?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要求不必多说,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一直是我们理解教材、讲授知识、训练学生、提高能力的指南。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实现思想政治课的目标的距离是什么? 首先是与课本的距离。 在教学工作中,教材是最为基本的、可靠的根基,对教材的熟悉是教学最为基本的要求,因为熟悉是理解的前提。 对教材的熟悉应该是大家都做到的,那么我们与教材的距离是什么?脱离教材讲知识、脱离教材练能力、脱离教材培养价值观是现实教学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现象。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脱离对教材的认识,一直带领学生游离在教材之外讲知识体系、训练应试能力,题海战术也使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去看教材、也没有很多时间去温习教材,只是在机械地做题。 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专家们经过多年研究,运用教育学的新理念,发挥集体智慧的成果。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坚持三切近原则,采取情景探究法和问题探究法进行教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三维目标。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框的内容是对上一节教学内容的延续,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为本单元生产与经营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本框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的逻辑结构主要是由一条主线构成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什么是我国经济制度的主体,其地位如何体现,它的实现形式怎样→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能够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种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及鉴别、思考、判断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种经济成分的地位与作用。 四、学情分析 1.学生是唐江中学普通班级学生。 2.本框内容相对抽象和理论化一些,而且本课知识点比较多,层次多,如果按照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的话,必然会造成散乱的印象,重难点容易被弱化,学生不易理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难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六、教学资源 实验(演示)教具多媒体教室,投影仪 教学支持资源幻灯演示课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