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健康养生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健康养生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健康养生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健康养生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健康养生主要可概括为以

下几个方面顺应时节,是指一、顺应时节

顺应四时气候、物候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

、运动诸方面进行综合调摄的养生方法。这要求春季宜

疏肝凉宣,夏季宜泻心补气,长夏宜健脾燥湿,秋季宜

润肺温补,冬季宜温肾填精。明高濂《遵生八笺》汇·

集历代养生理论,设四时调摄笺专论顺时养生,并在”“

四时总论之后,分论了十二个月养生的事宜、事忌”““”

、修养法、导引坐功图等,使四季逐月养生程式化””““

。www.db118.com另外,《内经》还提

出一日分为四时的观点,一日之中,早晨、中午、傍”“

晚、入夜,人体阳气如四季春夏秋冬,有生发、旺盛、

收敛、内藏等变化特点,故养生也要顺应昼夜阴阳消长

规律,安排起居,摄养精神,锻炼身体,调节饮食等。

特别是气功锻炼,更应重视时间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表

明,不同的功法,或同一功法的不同阶段,在特定的时

间练功,可助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趋于最佳状态,有

利于内脏功能的调节。二、调节情绪调节情绪,是

指采用各种心理调节技术以保持心理平衡,维护和增强

心理健康。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情绪调节,将其视为养

生寿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淮南子》即言:“

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首先,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老老恒言》指出:养静为摄生首备。认为调神摄”“

生,首在静养而静养之要,重在节欲,即要求人们做;

到对一切声名物欲应有所节制,达到虚怀若谷、淡泊名

利、超然脱俗的精神境界。《医学入门保养说》说:“·

主于理,则人欲消亡而心清神悦,不求静而自静也。”如果过分地贪求种种声名物欲,所欲不遂就会产生忧郁

、失望、悲伤、苦闷、恼怒等不良情绪,从而扰乱清静

之神,导致气机紊乱而发病只有少私寡欲,心静神藏;

,才可使脏腑气血和调,气机调畅,抗病力强,有

延年益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是以圣人为无“·

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

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太上老君养生诀”

》则提出:且夫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

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

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

究其实质,都在于降低人的需要,以减少人的需求与”

客观事物之间的矛盾,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当然,中

医养生并不排斥顺情从欲以养神,《灵枢师传》已认·

识到: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所以,在可能的情”“

况下,应当尽量满足人对衣食住行及工作条件的需

使其心情舒畅,怡然喜悦。清静养神还可采用凝神敛思

的方法,使心神专注于一点,排除杂念,消除烦恼,保

《医钞持神思清静,并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

类编》说: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神全。”“

若每日烦恼不安,神不守舍,则易衰老。

其次,抑制外界刺激的侵入。可采用移情法,即通过

一定的方法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到自信和愉快

的事

情上去。《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说:情志之郁,由“

于隐情曲意不伸,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可借助”

音乐、歌舞、琴棋、书画、花鸟、垂钓、游览观光、运动锻炼等方法以转移情志,陶冶性情。对此,《理瀹骈文》强调说: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

,有胜于服药者矣。其次,可采用分解的方法,把一”

个个具体的烦恼分解开,一一予以解决,不要把不同

的烦恼联系起来,把现在的烦恼与过去的烦恼联系起

来,更不要和想象中未来的烦恼联系起来,或把一个

烦恼看作另一个烦恼的原因或结果。另外,对于刺激

和烦恼要做到不记忆、不思考、不联想,以尽可能地

弱化烦恼。再次,节制情绪以防过极。《吕氏春秋》说: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

情也。调摄精神,就要调和、节制情感,防止七情过”

极,以维护心理平衡。节制情绪,主要在于戒怒。《

老老恒言戒怒》指出: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

养。所忌最是怒。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

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制怒之法,古人记述较”

多,贵在忍和忘。《古今医统杂著类》载和气汤”“·”“”“

,专治一切怒气、怨气,其书言:先用一个忍字,后“

用一个忘字,右二味和匀,用不语唾咽下。此方先之

以忍可免一朝之忿也,继之以忘,可无终身之憾也。”说明欲怒之时,先闭口不语,使情绪平缓,此时冷静

考虑,以理性克制感情上的冲动,怒气可迅速得以控

制然后以乐观大度的态度泰然处之,忘却烦恼。换言;

之,要学会忍耐和宽容,忍耐和宽容可以给人们一个

重新思索生活的机会。另外,人世沧桑,诸事纷繁,喜怒哀乐,此起彼伏,对于任何重大变故,都要尽可

能排除情绪和欲望的干扰,以宠辱不惊之处世态度,分析发生的原因,冷静地审察情势和处理问题,从而

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最后,化解不良情绪。当

不良

情绪产生后,应及时采用各种方法化解不良情绪,以

免引发疾病。常用的方法有体谅、解脱、升华、抵消

、利用、合理宣泄等。体谅,即要换位思考,不要对

别人要求过高,要允许别人犯错误。解脱是要善于看

到不幸中的万幸。升华,是把强烈的情绪冲动引导到

积极有益的方向上去,使之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和价值

,如孔子厄而著《春秋》、太史公腐而《史记》出。抵消,即中医学中的以情胜情法,是当某一刺激引起

不良情绪时,有意识地采取某一行动,寻求另外一种

刺激,用以抵消原有刺激的作用。如张子和所说:以“

悲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以喜治悲,以谑浪戏狎;

之言娱之以恐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以怒制思,;;

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以思治恐,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

。利用,即我们常说的坏事变好事,如生病住院时””“

,可利用此无人打扰的安静时机看书、思考问题。合

理宣泄,是指把郁积于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

方式宣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如悲痛时的哭

泣、郁闷时的狂喊、忧愁时的向友人倾诉等等。三、起居有序我们对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要进行科学合理

的安排,使其符合卫生要求,有序有度。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

有至和之常制。”

首先,起居有常。中医学认为,自然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乃至一日之内,都存在着阴阳消长的规律

性变化,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无时不受这种变化规律

的影响,同时也形成了人体自身阴阳变化的规律。因

此,人们的起居作息必须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

律相适应,根据季节变化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制订出符

合生理需要的作息制度,并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如

此,可使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在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

,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健康长

寿的目的。其次,劳逸适度。劳,主要指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和房劳逸,指休息。劳逸之间具有对立统

的辩证关系,都是人体的生理需要。适度劳作,能促

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和消化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

,兴奋大脑皮层对机体各部的调节能力,调节精神适;

当休息,则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调节身心

必不可少的方法。故孙思邈《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因”“

此,养生应当正确处理劳逸之间的关系,根据个人的

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一般

体力劳动要轻重相宜,量力而行,要注意脑力劳动与

体力活动相结合,以及休息的多样化,动以养形,静

以养神,做到动静结合,形神共养。中医养生学极

重视对性生活的调节,历代医家无不强调节欲惜精。既不主张禁欲,如《素女经》言:阴阳不交,则生痛“

瘀之疾,故幽、闲、怨、旷多病而不寿。又反对恣情”

纵欲,如元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说:书云,欲“·

多则损精。可保者命,可惜者身,可重者精。若耗散??

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要求性生活适度,”并注意房事卫生与宜忌。总之,若能节房劳以养精,节心劳以养神,节形劳以养气,则精足气充神旺,自

能尽终其天年。另外,睡眠、衣着及居处环境等,均

属于起居调摄的范畴。四、饮食调养饮食调养,是

指依据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

取食物,以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的方法。饮食调

养的内容很多,包括食物的卫生,合理的搭配,食品

的加工烹调,饮食的方式与卫生,饮食禁忌,因时、首先,因地、因人调配饮食,以及药膳保健等内容。.

注意饮食卫生。要保证饮食物新鲜、清洁、无毒,禁

止食用腐败变质或被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卵、包囊、工业产生的三废或残留农药污染过的食物。《千金要”“

方》指出:食当熟嚼,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又说:”“

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食毕当行步踌“;”“

躇,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强调进食宜细嚼慢咽,神情”

专致,并要有宁静、整洁的环境,轻松愉快的气氛及

良好的情绪食后宜散步、摩腹以助消化等,也应属于;

饮食卫生之范围。其次,提倡饮食有节。饮食调养主

张饮食要有节制,其一是进食宜饥饱适中。《寿世保

元》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

,饮不可过多。食过多则结积,饮过多则成痰癖。其”

二是进食要定时。有规律地定时进食,可以保证消化

、吸收机能有节奏地进行,脾胃功能协调配合,有张

有弛,有益于身体健康。《吕氏春秋季春纪》指出:“·

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

五脏之葆。”

最后,平衡膳食。主要是指克服饮食偏嗜,做到合理

搭配,以使机体获得全面合理的营养。《素问脏气法·

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

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即强调了饮食合理”

调配的重要性。克服饮食偏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克服饮食偏寒偏热。对食性要做到寒温适中,不宜恣食生冷寒凉或过食辛温燥热之品。其二是克服

五味偏嗜。五味分入五脏,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五

味偏嗜过多、过久,易致相应脏腑功能失调,同时,可引起机体其他营养物质的匮乏而患病。《保生要录·

论饮食门》说: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而生疾;“

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其三是不宜过”

食肥甘厚味之品。《素问通评虚实论》说:消瘅、

仆“·

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

也。认为肥甘厚味易致脾胃功能障碍,易于化热、生”

痰、致瘀,进而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故《吕氏春

秋·

孟春纪》说: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曰烂肠之食。”“

五、运动锻炼生命在于运动,传统养生亦十分重

视运

动,并创立了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运动健身方法,如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各种气功以及

武术运动等。传统运动养生具有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注重意守、调息和动形协调统一,融导引、气功、武

术、医理为一体的特点,强调形动神静,即加强形体

的活动锻炼,同时要求精神专注宁静。运动养生首先

要掌握锻炼的要领。传统练功要领是意守、调息、动

形的统一,而关键是意守,即以意领气,以气动形。只有精神专注,方可宁神静息,呼吸均匀。如此,内

炼精神、脏腑、气血,外炼经脉、筋骨、四肢,可使

内外和谐,气血周流。其二是运动量要适度。《素问·

上古天真论》强调形劳而不倦,历代医家也都一再告”“

诫:形欲常动,但不可大疲耳。其三应持之以恒,坚”“

持不懈。最后,运动锻炼也要因人而异,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特点等选择相宜的锻炼方法。

中医养生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养生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学期对中医养生的学习,我收获不少,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养生知识,并从中受益匪浅,我相信这些对我今后提高身体素质,健康长寿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我先讲一个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吧。我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妊娠反应,在此期间,她只能吃稀饭。当时由于家庭贫困,没有别的食物补充营养。因此,我出生以后经常感冒,并且经常感到头疼,在冬天(甚至夏天)的时候四肢发凉。有一次姑妈介绍了一个老中医,让我爸妈带我去看病。那位老中医给我看过以后说我的病是由先天阳气不足引起的,气不足则血气不通,所以才会四肢发凉。在天气转凉的时候,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而阳气不足导致晚上睡觉时头部成为身体中最为脆弱的一环,邪气从肩部和颈部进入,进一步到达头部,这才是我长期头痛的根本原因。找到病因之后,那位老中医为我开了多副中药。接着,拿出一些经过秘方制作的药粉,要求我每天晚上泡脚。最后是进行拔火罐、针灸和推拿,同时建议我泡枸杞和桂圆干日常饮用,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的体质好了许多,到现在甚至连感冒也很少发生(因

时间较久,以上治疗方法不一定准确,全凭记忆)。自此以后,中医在我心目中变得神奇而又神秘。 这学期学习养生知识后,我终于初步了解了一些中医知识,并且我也为今后的养生制作了一份简单的安排。在今后,我会注重食疗,顺应四季、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养的养生。说起起居,就牵扯到我们这不正确的作息了。现在的学生经常晚睡熬夜,这对胆、肝、肺是非常不好的,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应尽量顺应时辰,了解五脏六腑与各时辰的关系,才能比较健康的生活。在精神方面,我觉得只要看得开一点,尽量放松就行了。现代人要想养生,必须学会放松心情,而放松心情则必须学会放下烦恼的事,学会忍耐。最后我总结一下这学期学到的养生之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有益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中医养生要从小做起,时刻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健康,才能延年益寿。因为只有当你身临其境去接触了中医养身学,你才会懂得养生其实是人一生之中很大的一门学问。 最后,非常感谢陈老师这学期的辛勤教学,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听你的课。

最新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宣传资料资料

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春季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要营养平衡 :春季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要保持相对比例,防止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 2.春季饮食养肝为先 :按中医观点,春季养阳重在养肝,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意在春季养阳。且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而且由于人们肝气升发,也会引起旧病复发。 3.饮食要养阳 :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等都是养阳的佳品。 4.多食甜,少食酸: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如大枣、山药、锅巴等。 5.饮食要清淡: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温平淡,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在动物食品上,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 6.平时要多喝水 :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 7.多食蔬菜人们经过冬季之后,大多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如春季人们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人们一定要多吃点新鲜蔬菜,以便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流感的预防措施 1.坚持开窗睡眠,但窗子不能开得太大,而居室内的空气要新鲜、流通。 2.在室内放置一些薄荷油或用米醋熏房间,以净化室内空气。 3.贯众是一味具有驱虫效果的中药,将0 . 5 克的贯众洗净,放置在水缸或水桶之中,每周换药一次,可以起到清洁水源的作用。

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

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08-11-03 视点我国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源远流长,养生保健手段多种多样,在老百姓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崇高地位。如今,各大小医院和诊所常可见到中医药膳师、针灸师、推拿师在执业,也常可见到针灸推拿科、康复科、社区养生保健室等专业科室。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正呼唤着具有良好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人员出现,其关键任务是为老百姓设计个体化的、系统的、古老而现代的集中医预防、养生、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养生保健方案。 健康长寿需要个体化、系统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由于中医药的养生保健手段主要是实践着生命与自然融于一体的生命观、健康与长寿寓于和谐的方法论、生理和心理综合养护的辩证法,而且传统中医理论主张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互涵和协调平衡的养生康复理念,这是非常符合现代人们越来越顺应自然、追求自然的,因此,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 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的原则是整体辨证,这是基于中医的体质学说。王琦教授认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反映在生命

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方面。王琦教授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我国居民的主要9类体质是:平和、气虚、湿热、阴虚、气郁、阳虚、痰湿、血瘀、特禀体质。因为个体的体质不同,所处的自然、社会、家庭环境不同,各自的知识和经验背景、个性和兴趣爱好等不同,所以,职业中医养生保健师设计的方案应该是个体化的、系统的,符合整体、辨证、社区化和家庭化等原则。 中医养生保健师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方法 作为一个专业的中医养生保健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系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对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较为熟悉的医师。其中,尤其是中医的体质理论和运用,如果不掌握和熟悉儿童、中老年、妇女等人群的体质特征,那么就无法为他们设计出个体化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其次,就是中医养生保健师必须掌握中医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的相关专业方法和手段,这是其核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由于中医在食疗、情志疏导、针灸推拿、动静结合、传统保健术等方面的养生保健文化博大精深,这就需要中医养生保健师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虔诚的职业精神和体恤民众的博大胸怀。再次,就是作为一个现代的职业中医养生保健师,应该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对现代的预防、养生、

老中医:“三伏天”养生之道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并且潮湿闷热,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此时气候闷热潮湿,最容易诱发各种夏季流行疾病,因此,关于“三伏天”的养生保健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向大家介绍“三伏天”的有关中医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提醒大家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安然度夏。 一、什么是“三伏天”? 从夏至开始,我们就进入到了真正酷暑难耐的夏季。到底什么是三伏天呢?三伏天是如何计算的? “三伏天”的“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二、“三伏天”的中医养生之道 在“三伏天”这个特殊的时节要注意养生保健之道。总的来说,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一)三伏天的饮食之道 民以食为天,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

中医养生与健康学习资料

中医养生与健康 1.举例说明自然界中阴阳是怎样划分?说说阴阳偏盛与阴阳偏衰的 表现? 答:(1)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是根据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性质、动态、位置、发展趋势等因素来划分的。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阳: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 阳;而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抑制的一方都属于阴 例如: 天地(《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孔颖达疏:“和,犹合也,得谓各得其所也,若礼乐由于天地,天地与之和合则万物得其所也。) 日月(唐杜甫《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宋苏辙《冬至日》诗:“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山丘的北面和南面(《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特指北河星以北和南河星以南。(《史记·天官书》:“行南北河,以阴阳言,旱水兵丧。”张守节正义:“南河三星,北河三星,若月行北河以阴,则水、兵;南河以阳,则

旱、丧也。”) 寒暑。(《楚辞·九辩》:“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王逸注:“寒往暑来,难追逐也。”唐柳宗元《天说》:“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 春夏和秋冬。(《文选·古诗<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李善注:“《神农本草》曰:‘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男女(宋高承《事物纪原·天地生植·阴阳》:“《春秋内事》曰:‘伏羲氏定天地,分阴阳。’”明归有光《贞女论》:“阴阳配偶,天地之大义也。”明程羽文《鸳鸯牒》:“不知世人阴阳之契,有缱绻司总统,其长官号氤氲大使,冥数当合者,须鸳鸯牒下) 人间和阴间(唐晅妻张氏《答夫诗》之一:“阴阳徒自隔,聚散两难心。”题解:“晋昌唐晅,娶姑女张氏,颇有令德。开元十八年,晅入洛,妻卒于卫南庄。后数岁,得归,追感陈迹,赋诗悲吟,忽见张氏前来……晅以诗赠张氏,氏亦裂带题诗以答(2)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包括: 阳胜则热(阳邪作用下,机体呈现出机能亢奋,产热过剩的阳偏盛病机,临 床表现为一系列实热征象的病证); 阳胜则阴病(阳胜病理变化对阴的制约过度,从而使阴呈现功能减弱的病理 状态,此即“阳长阴消”的过程。多表现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阳热太盛,伤耗 阴液,则会引起阴液相对不足,津液亏耗的病证); 阴胜则寒(感受阴邪,体内机能阻滞或障碍,呈现出阴偏盛的病机,临床表 现为一系列实寒征象的病证);

中医药保健知识

中医药保健知识 预防流感中药方剂 成人漱饮方 【药物组成】金银花金克、大青叶6克、薄荷薄3克、生甘草3克。 【适用人群】易患咽喉肿痛或与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者。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5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或将饮片加入开水中浸泡10分钟后连续饮用。 【用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连用7天。 【注意事项】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老年预防方 【药物组成】太子参10克、苏叶苏6克、黄芩黄10克、牛蒡子10克。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2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适用人群】适用于老人及体虚,易于外感的人群。 【用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注意事项】 1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2 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3 体质强壮者不宜服用。 孕妇预防方 【药物组成】白术6克、黄芩6克、苏叶3克、银花6克。 【适用人群】孕妇。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2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用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

【注意事项】 1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2 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儿童预防方 【药物组成】芦根10克、桑叶5克、豆豉5克、银花5克。 【适用人群】儿童。 【服用方法】将4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5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至 煎出液约150—200mL,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用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学龄前儿童减半。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 【注意事项】 1 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2 本品为预防用药,不宜久服。 保健穴位 1.足三里它位于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是指此穴统治胃肠的病症,有补气的作用。醉酒按足三里配3粒藿香正气胶囊,可 以保护胃气和解酒。针刺足三里能使胃肠功能增强,并对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 双向调节作用。针灸或按摩该穴可以预防感冒、胃肠疾病和中风,还可以保健长寿。 2.委中“腰背委中求”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此穴位于膝关节后腘窝中间。具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止痛作用。尤其是老人患有腰背疼痛膝关节活 动障碍,可用小活络丹配合足三里、委中按摩和艾灸,效果最好。 3.列缺在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的任脉。《四总穴歌》说:“头项取列缺”,说明针刺按摩列缺穴,不仅善疗偏头患,而且能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可 迅速解除颈项疼痛和感冒不适症状,每日早晚各一次,也是5-7分钟。 4.合谷拇指弯曲按下虎口,指尖所指处即合谷穴。《四总穴歌》中“面口合谷收”,说明了合谷穴具有统治面口五官一切疾患的功能。合谷穴是止痛的特效穴,尤其是治疗头痛、牙痛,只要揉此穴即可减轻疼痛。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5—7分钟。一日两次即可。合谷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清热、宣发阳气、扶助正气的作用。 5.内关位于腕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胸胁内关谋”中的内关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中医经常用来医治心脏系统疾病,它对调节心律失常和缓

老中医:心态,世间上最好的养生

在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中,遗传基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改善占8%、气候条件占7%,其余60%则取决于老人自己。 这些百岁老人们长寿的原因只有一个,不是饮食,不是锻炼,而是心态! 有一位94岁的老人,鹤发童颜,步履矫健,看上去就像60岁出头。问他长寿秘诀,吃什么补品,做什么运动,他笑了笑说:“心态”。 世间上最好的养生,就两个字:心态。 一、你和长寿只差一个好心态 山东省最长寿男性张存合,现在116岁,喜欢热闹,吃完饭就出去玩,找人多的地方说说话,还喜欢和小孩玩,见到小孩就很高兴。 101岁的陈同寿,说自己从来不生气,也不计较,想得少,吃得开心,睡觉自然香甜。 江苏扬州有一个百岁老人,叫孙瑞英。她在50岁时就被查出宫颈癌晚期。但她完全没把病放心上,每天仍旧吃早茶,逛花鸟市场,去菜场和老朋友们聊天,假期还和子女出国旅行。

这些百岁老人,让无数人羡慕不已,可大家却不知道,百岁老人长寿的秘诀仅仅是“好心态”而已。 二、心态,是长寿的第一秘诀 现代医学发现人类65%至90%的疾病与心态有关。 心态影响我们的情绪,不良的情绪都会使身体发生变化。比如,生气时会出现脉搏、心跳、呼吸加快等症状; 忧伤时会使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减少,食欲减退; 恐惧、说谎会使中枢神经紧张,随时导致血压升高。 焦躁不安时令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 心态好的人,心里无忧,眼里有笑。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让人心绪放松,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 三、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 “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再好的药不如合理膳食,再好的膳食也不如拥有好心态。 1、笑是营养素

中医养生保健小常识

中医养生保健地小常识 相对西医来说,中医离我们地生活最近,也最为密切! 人人都知道,如果风寒感冒,熬点“生姜红糖汤”喝一喝,盖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觉后就神清气爽,感冒不治而愈.——其实,生姜、红糖、大蒜、葱白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地中药.我们在吃生姜地时候,感觉味道温辣,属于“温热”型 地中药. 而“薄荷”(比如我们吃地薄荷糖、用地薄荷牙膏等)则感觉有些凉丝丝,其实,薄荷也是常用地中药,属于““寒凉”型地中药.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呢?如果你发热属于热症,就用“寒凉”型中药(比如薄荷),让人体恢复正常值;如果你发冷属于寒症,就用”温热“型中药(比如生 姜),让人体恢复正常值,从而恢复健康. 以上,只是最简单地分类方法,也就是说,把疾病和中药只分为了两类:热 型、寒型. 事实上,中医地分类更加细密些,一般分成五类:风、热、湿、燥、寒.这种 分法实际上是”五行“地体现. 春天(木月)容易起“风”;夏天(火月)就会炎“热”;长夏淫雨霏霏产生“湿”气;秋天(金月)容易干“燥”;冬天就会“寒”. 下面,我们就说说日常生活中常见或者时常听说地中药: 祛风药:能让“风”型地疾病发散. 生姜(偏热);薄荷(偏寒);菊花这是生活中最常见地.你可能没想到吧,吃个薄荷糖、喝碗菊花茶,都能够达到“发散”病邪地作用. 祛热药(寒凉药):能够驱除“热性疾病”.

大家都会记得,在非典期间,为了防止发烧症状地非典,一时间,板兰根成为药店里最强手地药物,那只很长时间脱销,那时候,要送礼,一大袋板兰根是最为贵重而有情谊地礼品.非典地症状是发烧,而板兰根地特点是“寒型药”,能 有驱散热疾之效. 黄连,是大家最熟悉地中药,“良药苦口利于病”,说地就是黄连. 祛湿药:能够泻利祛湿、化瘀活血、理气化滞(注意:“湿”地概念很广, 包括痰、瘀、滞等). 冬瓜皮,也是中药,如果小便不通,冬瓜皮煮汤就能很快通畅水道.而巴豆,是大家在电影中常看到地,古人捉弄人和喜欢让对方误食巴豆,这样就会让人大 泻不止. 月季花,也是中药;桃仁,也是中药.你可以想象:武侠小说中,桃花岛上地黄药师,能用月季花、桃仁制造化瘀活血地妙药,避免武打争斗中地淤血之 疾. 祛燥药:能够驱除“燥性疾病”. 杏仁能够润燥,秋天常喝杏仁茶,能够起到润燥通肺地作用(秋天属金、肺). 蜂蜜也是中药,如果老年人大便干燥不畅,蜂蜜具有润华、宣泄地功效,喝 点蜂蜜,很开能够通泻肠道,畅通大便. 祛寒药(温热药):能够驱散“寒型疾病”. 花椒、胡椒,都能让人吃得满头大汗(陈佩斯在春节晚会小品中就演过一个喜欢猛撒胡椒粉、吃面条大汗淋漓地人).花椒、胡椒就是典型地热型中药. 这样,我们对中药有了简单而直观地认识. 其实,以上我们对中药只是说了一半,现在开始说剩下地另一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药包括两大类,一大类是用于“祛邪”,即对病邪(具体指上节所说地“风、热、湿、燥、寒”六邪)进行驱逐.——中医上对这类疾病称为“邪实”.

98岁老中医的8条养生秘方

98岁老中医的8条养生秘方 高寿,秘诀就在于“童心、蚁食、龟欲、猴行”八字养生法。 1.除了喝酒外,少吃凉菜。 在古代,人们吃到凉菜,一定是下酒用的,因为无论白酒、黄酒都是温热之物,有凉菜相伴,正好中和。现代人吃凉菜成了习惯,在我看来倒是不健康的,并不利于肠胃。

2.绝对不吃苦瓜炒鸡蛋。 中国人的确有爱吃鸡蛋的传统,早上煮鸡蛋,中午西红柿炒蛋,晚上苦瓜炒蛋。苦瓜性寒,鸡蛋也是寒凉之物,这两者加在一起,非常严重,在我看来就是毒药,奉劝大家千万不要吃。 3.早餐尊崇传统,白粥、油条或者煎鸡蛋。

吃什么健康,很多人抨击油条不健康,是垃圾食品,我觉得食物没有“美恶”,关键在于适度,白粥、油条、小菜,是中国人的传统,吃着舒服。煮鸡蛋寒冷,我是不吃的,油煎一下就中和了,所以我是吃煎鸡蛋的。 4.饮食有节。 道家有个观点,人这一辈子,吃的饭是有定数的,早吃,多吃,你就早完蛋;慢慢吃,悠着点吃,你就能活得长久。所以我绝对不暴饮暴食。

5.现代人一大病症是不饥不饿 饥饿连在一起用多了,大家都分不清楚其本意了。其实两者有本质差别,“饥”是摄入食物量不足,就是肚子空了,而“饿”是主观感受,是想吃东西的欲望。频繁的过于强烈的饿的感觉是心水太旺,不觉得饿的状态属于心气不足。

不饥不饿是现代人的通病,尤其是现在的孩子,肚子里面塞满食物,老是处于积食的状态。他们的肠胃相对满实,口臭、咽喉反复发炎感染、腹胀、不放屁、晚上睡觉蹬被子,甚至磨牙、流口水。不饥而饿,则是现代肥胖人的常见症状,这些人吃得很饱,但总是感觉饿。这个病机则在于心火过亢,情绪和情感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内心存在深刻不满足感,以致出现食欲亢进。中医治疗一般用黄连、栀子等苦寒泄心的药物。 6.早晨不饿吃鸡蛋牛奶,那是毒药。 很多人问我吃什么有益健康,我说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才是关键。不饥不饿时候不吃,哪怕到了吃饭的时候,外界的时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生物钟。很多人在规劝人们要吃早饭,没有人关心早晨起来,当事人是不是饥饿,头天晚上的饭还在胃里没有消化,一点食欲都没有的人,又要塞进去一堆牛奶鸡蛋,不就是毒药吗?

中医养生学.

1 丽水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中医养生学 课程代码: 授课专业班级:全校公选课 授课教师:陈力 职称:副教授 院别:医学院 开课学期:11/12 学年第一学期 年月日 2 教案一 一、授课题目: 第一章中医养生学概述 二、教学时间安排: 2 学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熟悉中医养生学的任务;了解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健康与亚健康; 难点: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适当提问、讨论和举例,利用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提出问题(2 分钟) 同学们是否了解中医?是否接受过中医治疗?吃过哪些中药、草药等?引发 同学们思考,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养生学的欲望、好奇与兴趣。 绪论——同步播放多媒体课件 一、养生与中医养生(10 分钟) 1.养生: 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养:护养、保养、调养、培养、补养; 生:生命、生存、生长。 养生:保养生命,养护生命。 2.中医养生: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 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3.养生之道: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4.养生保健: 养生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所说的保健活动,所以,有时养生与保健合称为“养

生保健”。 3 二、健康与亚健康(23 分钟) (一)健康 没病可以看作是健康吗? 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疾病或身体虚弱的状态。 指身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疾病或虚弱状态。 (1)躯体健康(生理健康): 是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2)心理健康: 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知足常乐,有良好心理状态。人与人之间具有同情心、爱心、和睦相处,善于交往。 (3)社会适应能力: 指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都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并能主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4)道德健康: 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美丑、荣辱、是非的能力;按社会公认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 (二)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衡量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光洁,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概括为“五快”和“三良好” “五快”——生理健康: 1.吃得快: 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 4 2.便得快: 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 3.睡得快: 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4.说得快: 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5.走得快: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讲座

中医四季养生 春 中医认为春属木,主升发,肝气旺。春时,阳气初升,万物萌发,正、二月间,乍寒乍热,宿疾复发,时令病起。养生应顺应人体阳气始生的特点。 1.春天犯困怎么办呢? 人们在春天容易犯困,一定要克服春困莫贪睡,每天睡眠要适当,最好晚睡早起(相对于冬季而言),适当穿着宽松衣服,以舒缓形体,使气血流畅,以适应春季阳气上升,万物勃生的变化。还要保持神情舒畅,做到心胸开阔、轻松愉快,乐观向上,忌孤坐独居,戒郁怒伤肝。 2.春天饮食注意什么? 春季要顺势温补升阳气,因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多食辛甘发散之品,如山药、大枣、扁豆、菠菜、香菜、韭菜、大蒜等,少食酸涩收敛之味,如酸奶、山楂、金橘等。 3.俗话说“春捂秋冻”,为什么要“春捂”? 春季阳气初升,寒冷渐退,人体对冷暖多变的早春天气还不太适应,所以要注意防寒,应多穿点衣服“捂一捂”,以免遇天气突变、气温骤降而受寒生病。 由于春季早晚温差较大和冷暖多变,心脑血管病变(如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也宜在春季容易发作,这类患者冬衣不可顿减,应根据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以适应春天气温冷暖的变化。

4.为什么春季易发生传染病? 春天气温上升,细菌、病毒(中医称邪气)也随之繁殖生长,加上春天人们户外活动增加,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流腮、流脑、肺炎、肝炎等传染病(时令病)的发生,甚至流行。所以要随时注意避开此类邪气,避免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春季应多参加室外活动,可根据自己年龄、体质,宜选取公园、广场、庭院、湖畔、河边、山坡等空气新鲜之处,选择慢跑、散步、打拳、保健操等适当的锻炼项目,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防御春季传染病。 夏 中医夏认为属火,主于长生,心气旺。夏时,阳气较盛,是万物生长繁荣、茂盛的季节;且阴气内伏,暑毒外蒸。气候炎热、高温而多雨,多有暑湿之邪侵扰。夏季养生应顺应人体阳气充盛的特点。 为什么把夏季又称为“苦夏”?“苦夏”要注意什么? 人们称夏季为“苦夏”(“疰夏”),是因为在连日的高温情况下,会出现睡不好、吃不香、没精神、易烦躁等现象。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尤其要注意精神的调养。要疏调情志,保持健康向上、神清气和、快乐欢畅的状态,从而使心神得养。 夏季的饮食,应以清淡爽口、具有清热祛暑、健脾益气功效的食物为主,如鲜藕、丝瓜、黄瓜、冬瓜、西红柿、薏苡仁、莲子、红小豆、

中医药与健康论文

中医药与养生【摘要】发展中医摄生保健及征询运用古代医学和祖国传统中医相结合的医疗实践,重视整体与部分、心理与生理的同一和平衡,保持治病与防病、治疗与康复并重的准则,对每一位病患进行全面、科学、专业的健康和疾病评估,制订完全的个性化预防、治疗、保健、痊愈计划, 药品在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一旦受到疾病的侵扰,譬如感冒、腹泻、发烧等,小到身体不适,大到身体重大疾患,都必须使用药品予以调节或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因此,健康离不开药品,我们的生活离更不开药品,药品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关键词】中医药代谢平衡饮食燥热食品养生保健高血糖皮肤【正文】“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的内涵是延长生命的时限和提高生活的质量。中医养生文化以达“和”为精魂,即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故人类与自然应“和”,人类本身应“和”,每个人的身心也应“和”。为达此“和”态,中医养生文化从理念上提出顺应自然、协调阴阳、未病先防、形神共养、动静互涵、调和脏腑、畅达经络等;在策略上拥有饮食养生、房事养生、运动

养生、精神养生等;在具体方法上拥有饮食、针灸、按摩、推拿、足浴、音乐等。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理念即“灌其根,培其本,善其后”,防亚健康于未然。“灌其根”——做好产前养生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和体质因素与亚健康的发生密切相关。体质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一项全国调查发现,气虚体质与亚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由于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的元气不足而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更为多见。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战略重点前移,其内容包括:从单纯重视生命后期到重视生命全过程,尤其重视生命前期,以至个体发生之前,尽可能将遗传性疾病控制在受孕之前。中医养生学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开始重视性与生育的卫生。首先,避免近亲结婚。《曲礼》中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其次,反对早婚早育。提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再次,重视胎教。如夏商周时期的《列女传》已记载了最早的胎教:“太妊者,文王之母也,及其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最后,现代社会由于受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增强新生儿的体质,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提倡多角度注意养生。一方面男女双方在孕前应注意自身体质,做好产前检查,以保障新

九十岁老中医的养生长寿之道

九十岁老中医的养生长寿之道 朱良春教授是一位著名老中医。虽已九十高龄,但其思维异常清晰敏捷,行动也利落自如。其秘诀是 秘诀1:运动 ——要想活得好,天天练“慢跑” 朱良春: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见了我,都喜欢问如何才能健康长寿、安度晚年。我则以“动可延年,乐则长寿”八字赠之。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则可延年。要活就要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流畅,增进体力,加强抗病防御机能,从而达到延年的目的。但动要适度,不可超量。 我每天生活节奏较紧凑,以前都坚持上下班骑自行车,外出活动也骑车,这是一种不占时间的锻炼方法。现在每天早晨或晚上做5~10分钟四肢活动的自由操,即左右摆动四肢,用手指梳头发,然后两手擦面部、摸耳翼,左右缓慢转动头颈,这样能使头目清爽,两腿轻健,减少面部皱纹,控制颈椎病。 散步、慢跑都属于“慢运动”,可以让全身的经络、气血、骨骼、肌肉动起来,有助于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但是,运动要注意适量,不要超过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青壮年运动量可大一些,老年人适合散步、慢跑、太极拳、自我按摩等慢运动。 我还利用每天晚上看《新闻联播》的时间,一边看电视,一边做简单的运动。我的四肢都会动:手臂来回摆动,有点像是打太极拳;腿下沉、弯曲,呈半蹲姿势,就这样坚持锻炼十几分钟。 秘诀2:睡眠 ——要想白天不累,晚上“子时”前入睡 朱良春:要保持精力旺盛,首要条件就是生活要有规律。 以前在我担任院长的20多年中,白天既要上门诊,又要体会、处理行政事务,晚上回到家还要写文章,给患者回信,但是我都尽量在晚12点之前入睡,晚上23点到午夜1点,也就是子时,是人体阴阳交接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候。《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所以,这个时候是睡眠的最好时间。也就是要学会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如果继续熬夜,或过了午夜1点入睡,就会耗损人体的阳气,第二天阳气不足,就打不起精神了。即使你睡到第二天10时都补不过来。 现在我每晚的入睡时间要早些了,我每天只睡六七个小时。睡得太多,人的精力易于懒散。美国心脏病专家韩明发现,每晚睡10小时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因心脏病死亡的比例高一倍,因中风而死亡的比例则高出3.5倍。失眠时不要急躁,全身放松,听之任之,恍恍惚惚,也可起到同样的睡眠效果。 秘诀3:用脑 ——要想长生不老,越老越要会“用脑” 毛嘉陵:很多老人喜欢享坐着“清福”,既不愿运动,更不愿多动脑。 朱良春:“若要长寿勤用脑,颐养天年贵在勤”,确是经验之谈。俗说:“脑子愈用愈灵。”我长期坚持“每日必有得”的习惯,如果哪天没有什么新的见见闻或心得体会,晚上就无法入睡。我每天都要看书读报,有了新的所得才能酣然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饮食与人的健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错误的饮食习惯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许多危害。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注意七个饮食误区 误区一:食物相克要当心 蒜葱同食伤胃、酸奶香蕉一起吃致癌、海鲜遇到维生素C会生成砒霜……食物相克理论一直流传甚广。医生表示:“这些说法95%以上是胡说八道,4%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1%可能成立但完全不必在意。” 专家举例说,有人说海洋污染严重,海产品多含有重金属五价砷,果蔬富含的维生素C,会助其在体内发生还原反应,形成砒霜。但真相是:首先,海洋污染并没有如此严重,即使海产品含砷,也是微量的;另外,人体不像试管,食物也 不是纯化学物质,相互间发生反应的程度是微弱的,根本不必过于担心。 误区二:晚餐最丰盛 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早餐、午餐往往随便凑合,晚上回家就吃得十分丰盛。 对此,美国营养专家表示,一日三餐都很重要,无法分出主次,忽视早餐和午餐将直接影响白天的工作状态,太看重晚餐则会导致肥胖、影响睡眠。专家建议,一日三餐应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来说,早餐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 餐和晚餐均占30%~40%。调查显示,国人的早餐质量普遍不高,需格外重视。 误区三:食物分“好”和“坏”

就像人们习惯把人分为“好人”、“坏人”,食物也常常被扣上“好食物”或“坏食物”的帽子。 营养师认为这种说法太武断了,“没有绝对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专家对此表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脂肪。”很多人认为摄入太多脂肪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这只对脂肪摄入超标的人群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偏远、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孩子就不太适用。脂肪也有“好”的一面,适当补充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提供能量。 误区四:精米白面最养人 精米白面口感细腻,的确更招人喜欢。但在美国营养专家看来,长期食用精米白面无益健康,吃点儿粗粮反倒更好。专家表示,米面加工过细会损失大量营养,特别是膳食纤维、 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人们每天适当吃些粗粮(50克~100克为宜)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五:越贵越有营养 营养和价格成正比吗?营养专家并不认同。专家指出,燕窝、鱼翅、鲍鱼等价位高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并不突出。 以鲍鱼和鸡蛋为例,两者营养成分没有多大差别,但价格却差距悬殊。还有很多人青睐进口水果,认为其营养价值更高,事实并非如此。国产水果和进口水果在营养价值上是一样的,反而进口水果漂洋过海,维生素C含量会大打折扣。因此,选购食物时,不要迷信价格,当地、应季、新鲜的食物更好。 误区六:少吃主食更健康 近年来,我国居民主食吃得越来越少,与20年前相比,每人每天少吃了2两多主食。这一问题在美国同样存在。 美国专家表示,主食是饮食的基础,低碳水化合物饮

中医药与健康

主要内容: 一、中药的基本概念:是指在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二、何谓药食同源:保健药食是指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药物、食物,在实际应用中,很多药 物和食物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中讲述的药食同源。 (一)药食同源,古已有之原始社会:区分食物、药物、毒物 奴隶社会:药用酒 春秋战国《黄帝内经》:食疗理论、方剂 汉代《神农本草经》:药用食物 张仲景《伤寒论》《金匱要略》:当归生姜羊肉汤 唐代《千金翼方》:...夫为医者,当需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 治之,食乃不愈,然后命药。 宋金元明清对食疗理论与应用发展:宋《太平圣惠方》记载食疗方《养老奉亲书》 元《饮膳正要》:完整的营养学专著 (二)从两方面理解药食同源. 1中药与食物的产生方法相同.试吃.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2它们的来源相同动植物 三、何为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寒、热、温、凉 寒(凉)药: 热(温)药: 具有清热、凉血、泻火、清虚热、 滋阴等功效。 如:大黄、黄芩、黄连、菊花等。 具有祛寒、温里、助阳功效。 如:附子、干姜、当归、川芎等。 五味:辛、酸、甘、苦、咸 1、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次苷类、生物碱。辛可发散、行气、活血。药理作用: 解表药:芳香性挥发油,发汗、解热作用。如:薄荷、白芷 理气药:挥发油,调节胃肠运动、消化液、消化酶。如:木香 活血药: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如:川芎 2、酸味药: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鞣质。酸能涩能收药理作用 止泻、止血、抗炎、抗菌等,如: 乌梅、五味子等。 3、甘味药:化学成分含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 甘味药能补能缓补益药、养心安神药、消食药如人参、甘草、红枣等。药理作用

85岁老中医养生之道(关于陈彤云医生的两篇专访)

85岁老中医养生之道(关于陈彤云医生的两篇专访) 问:作为一个85岁的老人,您究竟是怎么样让自己能够保持这样一个年轻状态呢? 答: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家也都非常关心,特别是当前生活越来越好,物质越来越丰富,大家都希望一个是健康,一个是美容,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要求。其实这个问题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从内到外的问题。必须首先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很健康的心理状态,有一个健康的精神状态,我觉得美就会产生,这是我对美的认识。我之所以有今天的健康,大家认为我的年龄和我的外貌好像有一点差距,最主要还是来自健康,来自心理的健康。 问:为什么您脸上除了有一点点抬头纹之外,一点斑都没有呢? 答:斑不是每个人必须都长的,也不是所有老年人都应该长斑的,那不是必然的。我们常见的就是黄褐斑,这个黄褐斑比较复杂了,多半都是由妊娠、日晒、月经不调、内分泌的障碍,还有吃避孕药等等引起,可以出现黄褐斑,这样的中年妇女比较多。所谓的老年斑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的,老年斑跟日晒有关系,跟遗传体质有关。雀斑也不是人人都有,而且雀斑是一个遗传的。但是所有的斑都不是必然的。 我没有老年斑也没有日晒的斑,这当然也跟我平常的保护有关,我是怕晒的。我是避免光照,多少年来夏天一直都是要打伞,因为日光的照晒,不仅仅使皮肤衰老,皱纹增加,而且也会长斑,所以我在这方面是比较注意的。 问:很多老年人在选择服装的时候,都特别喜欢深色的,为什么您好像跟他们正好相反呢? 答:我的心里有点不一样,我是喜欢穿艳色一点的。我觉得这个代表一个心态,代表我对生活多么热爱,我觉得是热情的表现。我从来不买灰颜色的衣服,我觉得代表心情比较灰暗,所以亮丽一点代表我的心情是高兴。这种衣着表示一种年轻的心态,我虽然人85岁了,但是心态很年轻。 问:作为陈老的学生您发现除了我们提到的防晒、注重着装之外,陈老能保持这么年轻的状态的秘诀是什么? 答:我觉得刚才陈老提到了一句,就是由内而外,要重视身体健康的修炼,俗话说穿在身上,吃在脸上,这个就是营养,陈老对营养上也很讲究。 陈老一日三餐安排: 陈彤云的一日三餐依次安排在 ⑴早上6:30,中午12:00多和晚上18:00。早餐很简单,喝一点牛奶吃一点麦片, ⑵午餐的种类会多一些,以绿色蔬菜为主,另外还可以吃一些豆腐,豆腐所含的植物蛋白对人体非常有用,荤菜不太喜欢吃肉就多吃鱼,像胡萝卜、油菜这样的蔬菜也要多吃一点,这样可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陈彤云的午餐一般不会吃太多,吃到八分饱就可以了, ⑶晚餐一般吃六分饱,用黄米、红小豆、大麦、黑米等杂粮煮一碗粥,满足人体营养的多种需求, ⑷每天晚上20:00左右,是陈彤云的水果餐时间,她会吃一个苹果两个猕猴桃或两个橙子,来补充身体的维生素,自小学习中医理论,告诉陈彤云饮食上酸甜苦辣都不宜过头,食物要因季节的变化而应时而吃,这样才能调和体内,达到美容养颜的目的。 问:陈老,刚才介绍的一日三餐,是不是你保养皮肤的秘诀? 答:这倒不是什么秘诀,我吃饭首先注意青菜,青菜第一需要,菜的颜色我注重,比方绿色的蔬菜,红色的,那种颜色比较杂一点的,因为按照中医的五色可以入五脏,我也按照中医的理论在选择蔬菜。另外豆腐我是常吃的,它的植物蛋白很高。早上的牛奶我一定要喝半斤的,加上麦片,加上一个水果,和一点点心,这个热量已经够了,而且我维

中医养生保健学试题

中医养生保健学试题 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养身保健的根本目的是: A、延长生命 B、减少疾病 C、保持健康,养性延命 D、提高生活质量 E、预防疾病 2、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特征: A、协调明阳 B、整体动态 C、和谐适度 D、综合实用 E、适应广泛 3、下列哪项是社区养生调查资料的重点材料: A、居住情况 B、饮食习惯 C、社交活动形式 D、健康状况和社区环境状况 E、发病情况 4、社区健康评估性诊断应分清下列哪三级: A、家庭、个人、自然情况 B、社区、家庭、个人 C、社区、家庭、社会支持 D、家庭、个人、心理状况 E、社区、家庭、自然情况 5、下列哪项不是社区养生保健定期回访的内容: A、居民健康情况 B、社区养生保健需求变化 C、评价养身保健的利用度,成效,缺陷 D、评定社区养身保健服务的质量 E、改善社区人际关系 6、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著是: A、皇帝内经 B、饮食须知 C、山海经 D、汤液论 E、饮膳正要 7、中医养身学理论的本三原来自于: A、周易 B、皇帝内经 C、庄子 D、论语 E、道德经 8、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身保健学的基本观念: A、生命观 B、运动观 C、权衡观 D、和谐观 E、健康观 9、“行持神以立,神须形以存”体现了中医养生保健中的哪项基本观念: A、寿夭观 B、生命观 C、和谐观 D、权衡观 E、健康观 10、中医的四维健康观的内容是: A、形体、心理、饮食、道德 B、形体、心理、社会、运动 C、心理、社会、饮食、道德 D、形体、饮食、运动、道德 E、形体、心理、道德、社会 11、下列哪项不是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 A、形体壮实 B、须发润泽 C、牙齿坚固 D、记忆良好 E、双耳聪明 12、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是: A、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协调阴阳,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B、整体为主,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协调阴阳,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C、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修德怡神,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D、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知行并重 E、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杂合以养,预防为主, 辨证遣药 13、“正气为本”的养生原则包含下列哪项内容: A、护肾保精,调理脾肺,清静养神,顺应自然 B、护肾保精,调理脾肺,清静养神,慎避邪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