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策性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政策性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政策性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政策性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政策性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政策性金融研究文献综述王伟 (辽宁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110036) 内容提要:现代金融制度体系中自始至终存在着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这两大相互对称、补充与完善的金融族类。政策性金融学也是一门新兴而亟待构建的发展中边缘学科。为此,本文从政策性金融的内涵和机构定位、政策性金融功能、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区别和联系、政策性金融的政策性与盈利性和效益性关系、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业务摩擦与竞争、政策性金融存在的必要性与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政策性金融理论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概述。关键词:政策性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既有不同质的规定性、又是密切联系的相互对称的两大金融族类,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只有同时存在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才是完善的、和谐的金融制度。尽管政策性金融业务一直存在,但从学术理论上专门系统地研究它却为时不久,所以政策性金融学也是一门新兴而年轻的发展中的学科,有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亟待探究,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政策性金融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理论观点纷呈。

一、关于政策性金融的内涵和机构定位的研究国内外对政策性金融的概念尚缺乏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对政策性金融也有多种称谓,如国家金融、政府金融、制度金融、特殊金融、财政投融资等。白钦先(1998)从作为商业性金融对称的角度来定义政策性金融的内涵,即指在一国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对象,以优惠的存贷利率或条件,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它是一切规范性意义上的政策性贷款、一切带有特定政策性意向的存款(如住房储蓄、社会保障保险存款)、投资、担保、贴现、信用保险、存款保险、利息补贴、债权重组、外汇储备投资等一系列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活动的总称。政策性、优惠性(不仅表现为利

率的优惠,还包括贷款的可得性)、融资性和有偿性是政策性金融的主要特性。曾康霖(2004)认为,政策性金融相对于商业性金融而言,一般是指由政府的政策导向按政府的意图进行的融资活动。其实质是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干预。赵海宽(1993)、王伟(1996)从政策的政治属性角度理解政策性金融的含义,认为政策性银行业务,准确地说,应是一种政治性银行业务。武士国(1997)认为,政策性金融属于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范畴,就资金的供给和融通而言,政策性金融实质上是一种资金政策差别管理。余汪顺(2001)认为,政策性金融是指政策性金融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政策从事的资金配置活动等经营行为及其金融活动所体现的关系。王辰(1998)从政策目标的角度,认为政策性金融是指以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的政策或其他公共组织和金融制度、体系及其相应的业务活动。在把产品分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三大类的基础上,认为既然政策性金融以政府政策为目标,不以盈利性为目的而又要求有偿使用,则政策性金融的主要作用方向应当是准公共物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研究成果(2004)认为,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都是实践的产物,前者是财政的产物,后者是市场建设的产物,能力潜力大于前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扩大,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在其最近的一篇研究报告《开发性金融与国家开发银行战略研究》(2005)中认为,一个完备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应当包括开发性金融、支持性金融(从事进出口、中小企业发展等融资)、补偿性金融(从事农业和农村部门发展融资)和福利性金融四个组成部分,其中, 1

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一般定位研究上,国内学者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即充当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白钦先、曲昭光(1993)、白钦先(1998)的权威解释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系指那些由一国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起、出资创立、参股、保证或扶植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而是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特定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法律限定

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某种特殊政策性融资活动,从而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稳定、进行宏观经济调节管理工具

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既不同于中央银行,也有别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呈现出五大特征: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出资创立、参股、保证或扶植;不以追求盈利或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具有特定而有限的业务领域和对象;遵循特殊的融资原则;依据某种特定的法律法规。政策性金融机构属于专业性金融机构,但并非所有的专业性金融机构都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几乎都是政府金融机构,但政府金融机构并不限于政策性金融机构。余汪顺(2001)认为,应从政府管理职能的延伸、商业金融职能的分化、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在要求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需求等四个方面认识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王廷科、薛峰(1995)认为,对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识别和范围界定来说,实质性的标准有两条,即一为政府所有和控制,二是开发性或政策性很强的专业性金融机构,二者缺其一都不能称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只有同时具备政府性、开发性(或政策性)和专业性条件的金融机构才能划定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二、关于政策性金融功能的研究在政策性金融功能的研究方面,白钦先(1998)系统而深入的开创性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居于领先的地位。他着重而全面地阐述了政策性金融的特有经济金融功能,将政策性金融的功能概括为一般性功能和特有功能。一般性功能是指政策性金融具有与商业性金融相同或类似的功能,即金融中介功能,所不同的是政策性金融一般不接受活期存款,因而一般不具备派生存款或信用创造功能;特有功能是指政策性金融区别于商业性金融而具有的个性功能,主要包括六大特有功能:直接扶植与强力推进功能,逆向性选择功能,倡导与诱导性功能,虹吸与扩张性功能,补充与辅助性功能,服务与协调功能。此外,白钦先(2002)进一步强调,政策性金融还具有健全、完善与优化一国的宏观经济资源和金融资源配置调节体系与功能的“一石二鸟双优化”功能。白钦先(2002)在总结百年金融变迁时指出,政策性金融的广泛发展和其特有的社会经济金融功能的凸

显,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金融的一大变迁。此前,白钦先、曲昭光(1993)对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的分析,实际上是对政策性金融功能的初步研究,即把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分为一般性职能(金融中介职能)和特有职能(包括倡导性职能、选择性职能、补充性职能和服务性职能)。随后,国内许多学者所阐述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实际上也都指的是政策性金融的功能;除承认共有的信用中介职能(功能)外,着重阐述政策性金融的特殊职能(功能)。例如,卿淑群(1999)认为政策性银行除具有上述特有职能外,还具有承担社会功能的社会性职能;王廷科、薛峰(1995)、范恒森(2000)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或组织具有填补资本市场空缺,执行政府经济政策和倡导性三个特有的政策性经济职能;刘士堂(1998)认为,政策性金融具有公平分配职能,示范和诱导职能,异向配置资源的职能(即异市场方向配置社会资金的职能,表现在资金运用上的弥补性和调控性两方面)。丁孜山(2001)认为,政策性银行的特殊职能主要表现在行政功能方面,包括直接扶持性、政策导向性和补充辅助性三种特殊职能。黄才伟(2002)认为,从政策性金融职能(功能)的角度而言,在经济发展初期、中期或起飞阶段,政策性金融主要是发挥其直接扶植与强力推进职能以及引导性职能;在经济发展后期或成熟阶段,则是主要执行补充性职能。当然即使在前两个阶段,政策性金融的补充性职能依然存在,只是此时它并不扮演主要的角色而已。 2

此外,郭刚(2002)认为,政策性金融机制具有三个独特的功能,即协调补充功能、调节诱导功能和均衡发展功能(指政策性金融机制在促进投融资项目内在成本与收益、外部成本与收益、项目总成本与总收益趋于均衡,优化经济结构,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方面的功能)。瞿强(2000)在研究日本财政投融资时认为,政策性金融还具有景气调整和资源配置两大功能。龚明华(2004)把政策性金融功能概括为四个方面:促进重点0>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诱导效果,强化民间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对民间金融机构的补充。刘朝明、张衡(2003)认为,

政策性金融的基本功能有两种:投资补偿功能(包括投资方向补偿、投资规模补偿和投资结构补偿三种运作方式)和信用补偿功能(包括间接信用保证、直接信用担保两种运作方式)。张炜(2004)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以盈利或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经营风险大、资产流动性差的特点,使其具有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多种功能:政策性功能,诱导性功能,区域经济梯度整合的功能,补充性功能。刘世伟(1994)认为,政策性银行在其职能方面的特点是:主要以委托方式通过商业银行代办具体业务,少设甚至不设分支机构;一般不接受商业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在职能上的最大差别就是不参与信用创造,不供给货币,不派生存款。只有承认这些,才能避免政策银行商业化。国外对政策性金融功能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并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逐步盛行,这一方面是现实中金融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受了信息经济学发展的影响。在日本对政策性金融功效的传统见解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小椋?吉野等(1984)作出的,他们最早提出了政策性金融的主要功能是结构调整功能。在日本最早提出政策性金融诱导(功能)效应的,是东京大学的日向野(1986),此后,堀内?大滝(1987)、堀内?随(1994)、花崎?蜂须贺(1994)、福田(1995)等,从信息产品的特点、信息不对称角度,对开发银行融资的诱导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关于政策性金融和社会资本形成的关系,目前在日本意见也不尽一致,实证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技术上的困难。日本大多数研究者,包括相关的政府部门认为,社会资本形成应是政策性金融(财政投融资)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对这一题目较为专门的研究主要有:庄司正义(1991)、油井雄二(1994)、吉田和男?小西砂千夫(1996)等。三、关于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区别和联系的研究关于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区别,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白钦先(1990)就从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性质与目标、职能与运行机制、融资原则、种类多少、资金来源渠道与结构、资金运用渠道与结构、在宏观经济金融控制调节中的地位与作用、与中央银行及政府的关系、经济属性等

不同的层次、角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我国三大政策性银行组建初期,有一种观点(王廷科,1994)认为,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不在于盈不盈利,而在于资金来源不同,不同的资金来源决定了它的经营目标和方式不同。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二者进一步作了一些基本的比较研究。如,白钦先、王伟(2004)主要从资源配置主体与目标、业务宗旨、运行机制、资产与负债结构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朱英刚(2004)从运行主体的性质、信贷资金的运动方向和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效果上,对我国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运行机理的特殊性进行了探讨。在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互关系的研究方面,白钦先、曲昭光(1993)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均是法律地位上平等的独立法人机构,前者虽享有某些优惠待遇,但无凌驾于后者之上的权利。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二者尽管都是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但商业性金融机构居于主体地位,政策性金融机构处于次体地位,是前者的必要补充和辅助性力量,从而二者形成主辅、互补而非替代、竞争的关系。在二者的业务联系上,许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方式是间接的,即通过商业性金融机构转贷给最后借款人;某些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事实上成为该专门领域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 3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白钦先(1998、2002)明确地将金融分为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两大族类,并将政策性金融提升到与商业性金融对称、平行与并列的地位。他认为,就市场经济总体而言,商业性金融是主体,政策性金融是辅助与补充,而就某一特定领域来说,则政策性金融更可能是主体或主角而非配角。白钦先、崔晓峰(2001)认为,应注意政策性金融定位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构,在市场经济不很发达的地区或经济领域,应把政策性金融定位在主导角色上;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或经济领域,资源配置的主体仍然是商业性金融。胡炳志(2003)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的成分的相对大小决定其性质的变化,当政策性金融中私人产品的成分比重占绝对优

势地位时,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即意味着政策性金融机

构的使命完成。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董事长Hans Reich(2002)认为,(政策性)开发银行与商业性银行之间是相互合作而非竞争的关系;开发银行应该主要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general welfare),而不能像私人商业银行那样只追逐利润。一个健康的开发银行应是商业银行的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重要的是,开发银行的运作是为市场提供支持而不是与市场经济背道而驰。一个健康的开发银行不能只分析其市场地位,应该针对市场机制的盲域不断发掘新的市场机会。四、关于政策性金融的政策性与盈利性、效益性关系的研究国内关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与盈利性、效益性关系的争论,可概括为两种观点(李岚,2004):一种观点认为,政策性金融业务是非盈利或低盈利的,亏损是正常的,而且其最终责任由政府承担——这是政策性金融区别于商业性金融的最重要特征;讲效益、讲盈利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不能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很好地履行政策性职能。另一种观点认为,政策性银行本身仍然是银行,也要讲经济效益、讲管理、讲风险,要按市场方式和金融规律运作——政策性银行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也不能一味地亏损而成为国家的负担。事实上,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不仅困扰着我国政策性银行今后的生存、发展与改革方向,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步入了一个关键的实质性阶段。王廷科、薛峰(1995)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行为特征上必须依据政府宏观决策和特殊的法规行事,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而不能自主地参与市场竞争和以追逐利润为目标。这种行为特征体现在其投融资活动中,就是特定和专门化的资金投向,高风险低效益的贷款,持有几乎没有报酬的企业股票等。胡炳志(2003)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本质上是排斥盈利性动机的,否则就很难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保证其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而且,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政府的垄断金融机构,它们对私利的追求势必会导致金融市场机制更大程度的扭曲,造成更严重的市场失

灵。张洪民(2003)认为,尽管政策性银行一般都以“保本微利”为目标,但“政策性”职能决不排斥也不应该拒绝盈利。盈利是资源配置合理的基本表现,政策性不等同于“特殊政策”和财政补贴,更不是“天上掉下的馅儿饼”,不讲效益的资金运用会转变成政策性银行的负担,这种负担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会使政策性银行自身难保,而且会给国家财政留下沉重的负担。白钦先、王伟(2004)认为,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基本要求是保本微利,但也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获取较大的额外利润。例如,对于商业性金融出于自身实力和风险考虑不愿主动涉足而有较大盈利空间的某些特定的政策性项目或幼稚产业项目,则政策性金融就存在有较大盈利的可能性。但是,所有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市场盈利行为都要严格限定在“政策性”规定的项目领域,在这个领域内,政策性金融的非主动竞争性盈利及其多少都是合理的。在国家开发银行的一篇研究报告(2004)中,把世界上的政策性银行归纳为两种模式:一种以财政融资为基础,运用财政性资金实现财政目标,以低成本甚至无偿资金提供支持; 4

另一种是以信贷融资为基础,依靠国家信用和一定的财政支持在市场融资,运用信贷融资的规则实现政策目标。他们认为,在政策性与盈利性关系问题上争论不休的症结,就在于人们把两种模式的政策性银行混淆了。很多人按照财政融资的模式来要求和衡量以信贷融资为基础的政策性银行,这就势必超出信贷融资基础去实现财政政策目标,以财政融资的方法侵蚀信贷融资,损害资产安全。韩国产业银行的国际顾问David B.Warner Jr(2000)认为,政策性目标固然比盈利性目标重要,但盈利性是对一个金融机构的约束,也是一个银行成功的标志。没有盈利,银行就没有约束,业务就无法运转。如果盈利性目标完全从属于政策性目标,就很难对政策性银行进行评价,政策性目标也难于实现。五、关于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之间业务摩擦与竞争问题的研究白钦先(1998)认为,政策性金融同商业性金融间的竞争加剧,主要是发达国家的问题。随着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

总体层次和水平的提高,形成国内资金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局面,使商业性金融机构纷纷涌向传统上是政策性金融的业务领域;在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专业化银行业务制度有综合化的趋势,利率也逐步

自由化,使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间的利差缩小,更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竞争与摩擦。在新形势下,政策性金融确实面临商业性金融在利率和业务领域方面的竞争,但这是商业性金融主动同政策性金融相竞争。这种情况未必不是好事,它表明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总水平的提高,以及某些在传统上是应由政策性金融给予特别扶植的领域的长足发展与进步,也表明在新的条件下,对政策性金融运转方式的某种挑战和向更高级化发展演变的要求,但丝毫不意味着政策性金融应该消失或被取消。针对我国政策性银行存在商业化倾向的观点,白钦先(2003)认为这种说法不规范、不确切,事实上是政策性金融以政策性金融业务为主,兼营某些与其业务相关的、延伸的、有限的商业性业务;而且这种兼营的业务种类与规模比例上大都有较严格的限定,都没有超越以政策性金融为主的界限;并且这种限定都是最高立法当局从公共或国家利益权衡决定依法授权进行的,不是政府某部门或政策性金融机构出于自身部门利益任意决定而为的。白钦先、郭刚(2000),白钦先、薛誉华(2001)认为,由于我国政策性金融主体性质的定位发生偏差和不准,“独立法人”性质与“保本微利”经营机制这种权力与义务的不对称,使得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扭曲,过分偏向前者即强化“商业性”业务而淡化了“政策性”业务,从而模糊了其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应有区别。何德旭、姚战琪(2005)认为,在我国,政策性银行(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由于出现了加大市场化开发步伐的趋势,在业务经营中开始引入商业化规则,这样,在效益较好的长期信贷领域,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就开始发生一定程度的竞争和摩擦。白钦先、王伟(2002)认为,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实质上是一个改革的方法论问题,原因就在于政策性金融立法的滞后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处于转型变革之中的本能反应。关于我国政策性银行立法工作迄今迟

迟不能出台的原因,吴晓灵(2003)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在经营宗旨上三家政策性银行都有利润动机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倾向,因而不愿意在法规上体现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与商业银行竞争的宗旨,不愿在业务范围上受太多限制。她认为,必须把政策性银行办成真正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真正体现政府经济政策取向,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能与商业银行竞争。凡是商业银行愿意放款的项目,政策性银行要退出;凡商业银行不愿做,但能收回本金的项目政策性银行必须去做。曾康霖(2004)认为,我国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之所以会出现竞争与磨擦,不仅是由于政府政策未到位,而且管理层也不接受把它当做政策性金融机构来对待,才出现了按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的趋向。迟智广(2001)认为,由于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着最本质的相同点,即都是国有的性质,难免使两者在业务区分的界限上混淆不清,进而导致了奇怪的竞争现象。秦勉(2001)把政策性银行同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摩擦与 5

竞争定义为政策性银行的异化,包括政策性银行在完成其使命任务之前和之后对其预定目标的偏离两种形式的异化。我国政策性银行正面临前一种形式异化的危险,其原因是政府扶持不足、政策性目标缺乏细化和“工作成绩”定义不完善等的激励不相容。刘世伟(1994)认为,政策银行与商业银行在业务分工方面应当形成协作关系,即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的整体战略配合。政策银行与商业银行在业务分工中,实际上形成一种“啃骨头”与“吃肉”的关系,两者的协调配合,使社会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两者之间形成业务上的相互补充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褚伟(2004)认为,政策性金融的建立仅仅是代表了国家金融垄断的退让意愿,对政策性金融进行严格的行为限定、限制才是使其发挥有效作用的关键。否则,正是由于政策性金融具有的信息比较优势,会使政策性金融行为在最具有竞争性收益的领域产生政策性金融“竞争占先”的效应。清泷信宏(2003)认为,日本银行盈利能力很低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银行还要和政府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竞争。

国际清算银行2001年年报指出,日本银行业盈利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来自政府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阿尼尔?卡什亚普(Anil K.Kashyap)(2003)认为,不仅日本的银行业面临着来自政

府金融机构(尤其是邮政储蓄系统,以及政府住房贷款公司等)的不平等竞争这一更为严重的问题,而且保险公司同样面临来自政府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其主要的竞争者是邮政人寿保险公司。它们妨碍了私有部门的公平竞争。并认为,如果要使日本银行业增加盈利水平,必须对政府金融机构进行限制。这一点在日本国外已经受到广泛认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2年国别报告对此做了更加深入的分析,指出“不合格银行的退出和政府金融机构缩减规模是改善银行盈利水平的必由之路”。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董事长Hans Reich(2002)认为,保证(政策性)开发银行不与商业银行竞争的唯一选择是,对开发银行的免税、不分红和政府债务担保下的融资便利。开发银行应该由国家所有(但这并非取消私人部门的部分参股。然而,私人股东的参与不能影响开发银行的宗旨)。六、关于政策性金融存在的必要性与发展前景的研究在政策性金融及其组织形式产生和发展的理论依据研究方面,白钦先(1987)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两翼(政府政策性银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部分而必然存在。白钦先、曲昭光(1993)从市场机制的缺陷和马泰效应以及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社会合理性的角度,论述了设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理论依据。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白钦先(1998)首次将政策性金融提高到国家经济金融发展战略选择和经济学金融学基本要素的高度,并从政策性金融的经济金融学涵义出发,系统论述了政策性金融的理论依据。白钦先(2002)认为,政策性金融绝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暂时性的例外,绝不仅仅是一种特殊性质的金融机构而已,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市场缺陷、资源配置主体(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和资源配置目标(经济有效性与社会合理性)错位与失衡的必然结果,它是市场性与公共(产品)性、财政性与金融性、微观性与宏观性、有偿性与无偿性、直接管

理与间接管理、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的巧妙结合体与统一,它的产生与发展,在从根本上和整体上优化了一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同时,也优化了一国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凸显了“一石二鸟双优化”的功能。政策性金融在贯彻与实现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对外经济金融战略和政治与外交战略目标,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经济安全和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比商业性金融更为直接、更为强而有力,从而更为有效。在政策性金融未来发展的问题上,白钦先(1997、2003)认为,尽管随着各国经济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政策性金融的种类、业务方式和运作范围与领域可能有种种变化,但它的基本机制与功能将长久存在并发挥作用。在当代,政策性金融的战略地位与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更为凸显。中国比发达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更加需要配套的实力强大的政策性金融。张杰(1998)认为,从世界范围看,不管在理论上是否已作出充分的解释,金融功能在6

现实中早已被分解成两个层次:市场激励功能和政府引导功能。前者对应的是

商业性金融机构,后者对应的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进一步看,前者生产私人金融物品,后者生产公共金融物品。武士国(1997)认为,市场失灵导致其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缺陷,需要政府介入,通过政府组建特有的组织机构,如政策性金融组织,为社会公众提供必需的公共物品和劳务。刘士堂(1998)、白钦先、郭刚(2000)、郭刚(2002)、白钦先、王伟(2004)等从公共产品性角度,通过对不同社会产品(私人产品、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分析,以及政策性金融提供的准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长期性和久远性的特征和要求,探讨了政策性金融的一般理论依据。刘文生(2002)认为,不仅半公共产品是最适合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重点提供金融支持的领域,而且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本身也是半公共产品。曾康霖(2004)认为,按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金融制度安排。现阶段我国金融制度的安排大体分为两类,即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这是基于市场

经济学原理: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要靠“看得见的手”,又要靠“看不见的手”确立的。王廷科、薛峰(1995)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存在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结构中的政府职能联系起来考虑,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存在不是“权宜之计”的政策问题,而是一个稳定而规范的制度安排

问题。如果说商业性金融机构与市场配置资源和竞争部门相联系的话,那么政策性金融机构则与资源配置中的政府职能和公共部门相联系。瞿强(2000)从信息经济理论、后发展国家自身的特点和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工具这三个层次的角度考察了政策性金融的理论依据。胡炳志(2003)从政策性金融机构经营目标二重性的角度,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设立是现代金融制度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即:一方面,改变了财政无偿提供资金的低效率;另一方面,避免了商业银行追逐利润而忽视社会性和整体效益的缺陷。李小峰(2004)认为,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是相互弥补与斗争的两个概念;市场经济与商业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存在的基础。王伟(2004)、谭庆华(2005)从史学观的角度,探讨了政策性金融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庄俊鸿(2001)认为,我国政策性银行在经历若干年发展后,在完成政府的主要政策性任务后,最终要进行全方位的转轨。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长期低利率的资金供给容易产生资金需求的无限扩大,从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二是长期的财政贴息和补贴加大财政负担,容易成为财政的包袱;三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投资机会的减少和资金紧张程度的缓解,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业务交叉成为必然。因此,国家最终取消对政策性银行的优惠条件,而政策性银行则通过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向全方位、多功能、综合性的商业银行转化。曹晓东、贺学会(1999)借鉴Fukuchi(1995)建立的金融福利模型来分析由政策性金融所产生的金融抑制,发现政策性金融符合他所建立的金融抑制模型,正好产生了Fukuchi论述的金融抑制效应。这是因为,政策性金融的广泛存在产生了市场分割效应和储蓄管制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的金融福利损失和金融市场;并认为,政策性

金融是金融抑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凡金融抑制严重的国家,都是政策性金融覆盖程度很高的国家。金融交易机制市场化的实质,无疑就是政策性金融比例逐步缩小、而商业性金融比例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是要将政策性金融的作用范围降到最低限度。赵紫剑(2002)认为,政策性金融的存在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一国政策性金融的规模和比例的大小与社会经济体制以及市场经济发达程度有很大关系。而且,政策性金融有效作用的空间是有限的,政策性金融的存在并不必然保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讲,政策性金融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的话,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机制的不断完善,商业性金融的效率及增长率必然会不断提高,政策性金融在整个金融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将趋于相对缩小,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比率在现实中会趋于一个比较小的“均衡值”。国外学者,如Gary Clyde Hufbauer & Rita

M.Rodriguez(2001)一般认为政策性金融是基于弥补市场经济缺陷或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的需要而存在的。日本、韩国的 7

研究者认为,因为有“市场失败”,即金融市场不能发挥有效作用,所以需要政策性金融予以补充。例如,贝冢(1981)认为,政策性金融的存在与政府通过

1>规制缓和措施,减少民间金融的非效率性,以及它对民间金融的补充作用有关。由于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机制不够健全,政府有必要建立政策性金融体系介入民间金融市场。馆龙一郎(1985)和龙升吉(1988)指出,政策性金融的目的是在金融市场出现“信用缺口”时,进行填补。W.G.谢波德(W.G.Shephard,1975)从产业组织论的角度分析了在金融业寡占的情况下,设立与民间金融机构相竞争的政策性银行可以提高金融业的整体效率。井手和林(1992)则通过建立同为金融中介组织的政府金融机构与民间银行之间的竞争模型证明,在存在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竞争均衡的情况下,经营方针与商业性银行不同的政府金融机构,作为领导方,引导民间金融机构行动,能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参考文献〔1〕戴相龙、黄达,

1998:《中华金融辞库》,中国金融出版社。〔2〕白钦先,1999:《白钦先经济金融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3〕赵海宽,1993:《中国金融业的大变革》,河南人民出版社。〔4〕白钦先、王伟,2004:《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的“六大协调均衡”》,《金融研究》

第7期。〔5〕李扬,2005 :《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6〕白钦先、王伟,2002:《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理论与实践探析》,《财贸经济》第4期。〔7〕曾康霖,2004:《按科学发展观发展金融事业需要多元化的金融制度安排》,《金融时报》10-19。〔8〕武士国,1997:《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理论分析、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9〕余汪顺,2001:《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再认识》,《金融时报》12-29。〔10〕王辰,1998:《政策性金融与产业政策导向》,《上海金融》第8期。〔11〕白钦先、王伟,2005:《政策性金融监督机制与结构的国际比较》,《国际金融研究》第5期。〔12〕国家开发银行政研室,2004:《开发性金融的实践与理论》,内部资料。〔13〕白钦先,1989:《比较银行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4〕白钦先、曲昭光,1993:《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5〕王伟,1996:《论政策性金融的内涵和外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4期。〔16〕何德旭、姚战琪,2005:《政策性金融与西部大开发》,《金融研究》第6期。〔17〕刘士堂,1998:《我国政策性金融的理论研究》,《上海经济研究》第5期。〔18〕白钦先、郭刚,2000:《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再探索》,《财贸经济》第10期。〔19〕郭刚,2002:《政策性金融论》,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刘文生,,2002:《开发性金融问题研究——理论、比较与实证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1〕王伟,2004:《中国政策性金融发展简史初探——从政策性金融业务兼营或混营到机构专营的历史演变》,《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4期。〔22〕谭庆华,2005:《政策性

金融的思想探源》,《广东金融学院学报》第1期。〔23〕白钦先、徐爱田、欧建雄,2002:《各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体制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24〕张杰,1998:《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25〕王廷科、薛峰,1995:《现代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组织与行为理论》,《金融与经济》第2期。〔26〕朱元梁,1996:《论我国政策性金融的特殊运行机理》,《财贸经济》第10期。〔27〕瞿强,2000:《经济发展中的政策金融——若干案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8〕黄才伟,2002:《中国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

〔29〕胡炳志,2003:《中国金融制度重构研究》,人民出版社。〔30〕李小峰,2004:《商场关键词?金融是什么》,人民日报出版社。〔31〕龚明华,2004:《发展中经济金融制度与银行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2〕卿淑群,1999:《政策性银行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33〕范恒森,2000:《金融制度学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34〕丁孜山,2001:《政策性银行经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35〕刘朝明、张衡,2003:《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36〕张炜,2004:《中国金融制度结构与制度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37〕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1996:《国外政策性银行资料汇编》,内部资料。〔38〕赵京霞,1996:《进出口银行的国际比较》,中国青年出版社。〔39〕李国虎,2000:《农业政策性金融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40〕白钦先、谭庆华,2004:《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中国金融学术年会征文。〔41〕刘世伟,1994:《政策银行的职能任务》,《金融时报》03-09。〔42〕孔宪勇,2002:《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的紧迫性》,《金融时报》05-20。〔43〕王廷科,1994:《中国金融学会金融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所第九次研讨会纪要》,《经济学动态》第4期。〔44〕朱英刚,2004:《浅论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的运行机理》,《金融时报》05-25。〔45〕白钦先、崔晓

峰,2001:《加入WTO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兼论政策性金融应发挥的作用》,《南方金融》第1期。〔46〕李岚,2004:《政策性银行:讲效益是否意味着商业化,》,《金融时报》04-09。〔47〕张洪民,2003:《走出对政策性银行的认识误区》,《中国金融》第12期。〔48〕白钦先、薛誉华,2001:《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运行障碍及对策思考》,《财贸经济》第9期。〔49〕迟智广,2001:《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金融经济》第7期。

〔50〕秦勉,2001:《政策性银行的异化》,《上海金融》第10期。〔51〕白钦先答金融

时报记者问,2003:《政策性银行:何时走出困惑》,《金融时报》12-23。〔52〕吴晓灵,

2003:《政策性银行应独立立法》,《国际金融报》04-23 〔53〕褚伟,2004年:《中国:金

融竞争与金融发展》,陕西人民出版社。〔54〕庄俊鸿,2001:《政策性银行概论》,中国

金融出版社。〔55〕中国人民银行等,2004:《金融体制改革》,中国方正出版社。〔56〕

赵紫剑,2002:《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中政策金融的发展》,《经济经纬》第6期。〔57〕曹

晓东、贺学会,1999:《政策性金融的抑制效应分析——对中国金融改革进程的另一种解释》,

《财经理论与实践》第1期。〔58〕国际清算银行2001年年报〔59〕阿尼尔?卡什亚

普,2003:《日本金融危机之剖析》,《比较?7》,中信出版社〔60〕清泷信宏,2003:《日

本近期的坏账问题》,《比较?7》,中信出版社。〔61〕 Hans

Reich(2002),The Role of a

Development Bank in a Social Market Economy, China Development Bank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 Meeting,October 15. 〔62〕

E.Zedillo(2001),Report of the High-Level Panel on 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Report Commissioned by th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New York. 〔63〕

Gary Clyde Hufbauer & Rita M.Rodriguez(2001)“,The Ex-Im Bank in the 21st Century:A New

Approach?”,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 January, USA. 9 Literature Review on Policy-oriented Finance Wang Wei (Graduate Schoo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 110036) Abstract: In modern financial system, there are always two large financial clusters: policy-oriented finance and commercial finance, which are symmetrical and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Policy-oriented finance is also a newly developing borderline branch of knowledge urgent to construct. Based on those, the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domestic and overseas literature related to policy-oriented finance from the following angles: concept, institution positioning, functions,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relation between policy-oriented finance and commercial financ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licy-oriented principle and profit-making pressure or achiev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benefit, business fric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policy-oriented finance and commercial finance, the necessity of policy-oriented finance existing

and its perspective. Key words: policy-oriented finance,theory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收稿日期:2005-10-8 作者简介:王伟,高级经济师,辽宁大学金融学专业2003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政策性金融,曾在《金融研

究》《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论著有《各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

体制比较》。 (责

任编辑:程均丽) 10

中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研究文献综述材料

陈新林第三方支付发展研究 第三方支付通过其支付平台在消费者、商家和银行之间建立连接,起到信用担保和技术保障的作用,实现从消费者到商家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结算等功能。 典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建立在美国的贝 宝(paypal)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是美国易趣(ebay)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买家成交后登陆贝宝网站付款,货款直接支付到卖家paypal帐户,卖家收到信息后发货,买家收货。 paypal是一种直接支付的服务,能为买卖双方提供即时、安全的支付服 务。paypal的业务开展建立在paypal专有的反欺诈、风险控管系统基础之上,具有国外成功的网上支付经验。paypal利用现有的银行系统和信用卡系统,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在全球103个国家为超过1亿客户提供安全便利的网上支付服务。但paypal 是在拥有成熟信用卡机制和完善信用体系的环境之下发展起来的,未必适合缺乏良好信用体系的中国国情。 支付宝是专注于服务我国内地市场的网上支付 平台,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信用体系等宏观环境,也符合 国人消费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我国第三方支付问题探讨 1技术风险。2业务风险。信用风险,第三方支付机构能不能信守承诺,如何确保其承诺兑现。资金风险,包括资金能不能得到妥善保管等。这些都还缺乏有效的控制。3法律风险。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地位的确立,各方法律责任的划分,整个交易构成涉及到了支付平台、交易平台、配送方、交易方、银行、认证服务方、系统运营商、系统开发商等,如何界定其中的责任等都还悬而未决。 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窄。监管空白。信用模糊。 第三方电子支付发展建议 1拓展盈利渠道。2加强业务合作。3建立信用体系。4强化本地化服务。 5支付手段多样化。在提供网上支付服务的同时,提供在线支付、手机支付、电话支付、掌上支付、虚拟支付等其他电子支付手段,形成立体化的支付体系。6创新营销策略。7强化创新。 监管建议 市场准入监管。业务范围监管。监管机构。 政策建议 鉴于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竞争激烈,其生存与发展非常困难,发展也不规范,要防止恶性竞争,增加支付风险。为了促进其发展,建议采用政策引导并购,实施国有控股,减少无序竞争,减少重复建设,增强实力,扩大规模。建议对第三方支付机构采用类金融机构设置保证金的机制,并探索建立电子支付保险。 C2C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手段对感知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綦晓燕 赵菁(2005)的研究认为消费者为了购买网上商品(包括产品和服务),所采用的各种支付手

互联网金融发展文献综述及外文文献资料P2P金融

本份文档包含:关于该选题的外文文献、文献综述 一、外文文献 标题: Online brokers lead the way for French internet finance 作者: Caffard, Christophe 期刊名称: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w 卷: 20;期: 3;页: 20-24 Online brokers lead the way for French internet finance 1 Regulated brokers Regulated brokers are legal entities which have an investment services licence and are subject to the prudential regulations of the Comite de Reglementation Bancaire et Financiere (CRBF) and the Conseil des Marches Financiers (CMF). * Choice of legal form: regulated brokers are not required to be incorporated in a specific legal form; however, under article 13 of the MAF Law, the CECEI checks whether the legal form of the brokerage company is appropriate for providing investment services. In practice, any type of commercial company is admitted: societes de capitaux (limited companies) or societes de personnes (partnerships). The formalities of share transfer, tax and the scope of liability of a company's management will be relevant factors to the choice of legal form. * Application for an investment services licence from the CECEI: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application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investment services, and a business plan including prospective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the following three years. The CMF will check whether the business pla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vestment services licence requested by the broker. The CECEI will ensure that the applicant's own initial fund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business plan. The scope of the investment services licence is variable and covers one or more ofthe following investment services: Recep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orders to another investment services provider on behalf of investors, for execution. This is the core investment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安徽大学08金融刘秀达学号:I00814009 导言:在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是所有理论的基石。在这一假设下的投资者具有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的特点。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投资者行为“异常”与价格偏离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已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异象”,如“股利之谜”、“股权溢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周末效应”等等。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并开始动摇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基于此,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总结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行为金融,投资者,偏好 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行为金融学, 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是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式来分析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一门新兴学科。 行为金融学以真实市场中普通的正常的投资者为理论基石代替经典金融理 论的理性人原则,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投资者不是完美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由于投资者在信息处理时存在认知偏差, 因而他们对市场的未来不可能做出无偏差估计;第二,投资者不具有同质期望性。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及情感判断的不同, 导致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第三, 投资者不是风险回避型的,而是损失回避型的。投资者面临确定性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回避,而面临确定性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在不同选择环境下,面对不同资产的效用判断是不一致的,其风险偏好倾向于多样化,并且随着选择的框架的改变而改变。总之,投资者风险偏好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理性预设。 (一)行为金融学有关投资者偏好的理论 1、期望理论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由于受个人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投资行为并非完美预期, 风险态度和行为模式经常会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最 优模式, 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可变性。包括决策参考点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者损失规避两点。前者主要强调投资者主要通过收益和损失的比较而不是最终的财富状态来制定决策;后者有确定性效应和反射效应,即人们在面临收益时是厌恶风险的,而在面对损失时又是冒险家。 2、认知偏差理论 认知偏差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利用经验法则进行决策判断时所产生的错误。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的限制,人们不能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进行最优分析,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投资判断。由此产生启发式认知偏差和框架依赖。启发式偏差是指人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想寻找捷径来解决问题,并依靠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推理并制定决策;框架依赖是指个人会因情景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组选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序列,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市场营销策略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和层次也相应提高。 消费者的消费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标准的、大众化的需求,而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 传统的营销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如何实施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也亟待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市场营销战略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1 市场营销战略的演变与发展在人类已跨人21世纪的今天,由于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消费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市场行情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任何企业要想成功进入、占领、巩固和扩展市场,采用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被营销理论界广为接受的4Ps理论是由美国学者杰罗姆·麦卡锡提出的,4Ps市场营销战略能从复杂的营销变数中找到最为重要的因素,并从单纯的因素上升为一组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营销环境1。 随着市场营销战略理论研究发展,出现6Ps、10Ps、11Ps策略都是4Ps市场营销战略的扩展,其核心仍是4Ps。 40多年来,每位营销经理在策划市场营销战略活动时,都基本从4Ps理论出发考虑问题2,1990年美国学者劳特朋首次提出了用4Cs取代传统4Ps,为市场营销战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比而言,4Cs更注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与市场导向的4Ps相比,4Cs在理念上有了很大进步与发展。

但从企业和市场发展趋势看,4Cs抑制了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舒尔茨提出的4Rs阐述了一个全新的市场营销战略的4个新要素4。 战略意味着企业未来的经营行动。 它的制定必须与企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它既要同企业内外部环境相协调,又要同企业资源相匹配,因此战略具有以下特征5:全局性、未来性、系统性、竞争性、相对稳定性。 市场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借以实现市场营销目标的市场营销逻辑,它是在已经确定的业务经营范围之内,由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按照企业战略中已经规定的任务目标,增长策略和产品投资组合的特点,从外部环境中去分析和评价各种资源状况,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制定出各种产品的市场营销战略。 企业的总体战略与市场营销战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密不可分。 前者是企业全局性的战略,后者是局部性的;前者是企业级的,后者是职能级的;前者领导后者,后者服从于前者,后者是前者实现的最直接的表现方面。 市场营销战略方案可以分为业务单位、产品、市场三个层次,通过具体市场营销机会和详细的计划来支持企业的总体战略6。 战略学家安索夫最早提出了基于产品市场的企业战略模式,它足以说明市场营销战略的职能作用是极为重要和突出的。

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范文 篇一:开题报告范例 天津师范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 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

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 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 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 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 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私人银行业务正在逐步成为国际银行业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富裕人口的集中涌现、金融制度的逐渐完善, 我国已经具备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基本条件。针对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基本条件对策 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 私人银行业务已成为当今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之一。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及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加快金融创新的需要, 也是应对外资私人银行竞争的需要。因此,分析当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探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义及特点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义 所谓私人银行业务,即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目标,以商业银行所涉及的一切资源为保障,向目标客户及其家庭提供私密性的量身定做的“管家式”金融服务。其业务领域不但包括投资、信托、保险、基金、外汇、贵金属等一切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同时包括法律、税务、收藏、拍卖、遗产安排、子女教育及财务动态管理等专业顾问服务。 (二)私人银行业务的特点 康承东(2007)认为,私人银行业务具有以下特点:(1)客户门槛高;(2)服务内容广;(3)业务保密性强;(4)操作独立性高;(5)品牌效应大;(6)业务利润高。 二.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私人银行在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普遍, 但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银行业务。中国的理财市场也不过是近几年才刚刚兴起, 虽然一些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都挂着财富管理的牌子, 但这些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2006 年以来, 随着主要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以及银行业的全面开放, 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的私人银行业务成为各家银行关注的焦点, 面对外资银行对国内市场中高端客户的激烈争夺, 为了留住、吸引更多的高端客户, 各金融机构纷纷着手筹备私人银行业务, 国内商业银行提供的私人银行服务雏形也已浮现。 张长征(2007)认为,从发展历程看,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从服务对象看,以高额净资产客户为主;从服务内容看,提供更高的个性化,差异化及长期的全方位服务;从发展地域看,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依托。 三.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 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在社会经济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高收入群体, 这些高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三类人中: 民营经济经营者、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高收入群

金融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金融结构这个概念首先由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提出,他指出金融结构是一个国家金融的上层结构,金融发展(Finance Development)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自戈德史密斯提出这些重要论断以来,有关金融结构的研究就受到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广泛重视,甚至成为世界国金融战略调整的重大议题。 金融结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概念,表现为世界不同国家拥有各不相同的金融结构模式,以及同一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金融结构模式。近些年,经过无数学者的研究和探索,这些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金融和法律主导型”以及“金融服务主导型”这四大类型的金融结构模式。以下我将主要从第三种“金融和法律”(即LLSV学派)探讨金融结构的观点。 在大多数学者们进行金融结构到底是银行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激烈大讨论的时候,也有部分学者产生了新的想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LSV学派的金融和法律理论。La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以下简称LLSV)等学者没有掉入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的定义案臼,而是独辟蹊径,率先抓住一国法律体系的渊源与该国金融结构形成与演进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法律制度对市场投资者和银行债权人保护程度不同等角度展开研究,并以此作为变量解释不同类型金融体系形因,将金融结构的差异,归结为各国法律制度的异同。 LLSV认为一国的法律制度影响和制约了本国的金融结构,不同法律制度产生不同的投资者保护程度,一国的金融结构主导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该国法律所赋予的债权人和股东的权利差异,以及执行这种权利的力度差异。LLSV对49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和金融体系进行了实证经验,认为具有普通法系的国家更倾向于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更重视中小股东的权利,大公司股权分散化结构趋势明显,因而更容易发展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成文法传统的国家则较为强调银行债权人的权利,由于相对缺乏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而最终发展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从法律渊源的差异、对市场投资人的法律保护力度与执行力度来看,习惯法对市场投资者保护最强,而法国民法系国家最弱,德国民法系国家居中。 同时LLSV(2000)指出:法律(包括立法和执法)是保护外部投资者不受内部人剥削的关键机制,法律保护制度既决定了控制权私利的高低,也决定了外部融资机会的大小。因为任何理性的投资者在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极端情况下,为避免内部人攫取公司利润,都不会给公司提供融资,金融市场化的进程难以深化。随着法律保护制度的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对内部人的剥削行为的约束也逐渐升级,致使其剥削成本增大,控制权私利锐减.剥削手段趋于无效,内部人对外部投资者的剥削将越来越困难,企业融资的外部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公

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doc

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 Y Sheffi,J.B.Rice.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nder the threat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19,(2): 1 -11 [2] A.N. Berger. Bank Concentration and Competition: An Evolution in the Making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19,36(3):25-29 [3]Hofmann E.Supply chain finance: some conceptual insights [J].Logistic Management - Innovative Logistic concepts,2019, S. 203-214 [4] William Atkinson. Supply Chain Finance: The Next Big Opportunity[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2019(4):57-60 [5]胡跃飞.供应链金融一极富潜力的全新领域[J].中国 金融,2019,(22): 38-39 [6]牟龄.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思维[N].金融时报,2019,(5) [7]李形,何肠衫.深发展:供应链金融[J].商界(评论),2019,(10) [8] Sidney Rutberg. Financing the Supply Chain by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 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 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 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 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 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 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 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 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 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 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 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 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 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 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 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

(完整版)奈雪的茶营销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甘霖在《基于网络环境下快速消费品的营销策略》一文中提出,把握消费 者的购买动机、购买决策及行为已经成为营销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企业 在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细分不足和盈利能力不足,要想树立快速消费 品品牌需要做到提升营销效率、推陈出新、执行有效的市场拓展策略。 张明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吴裕泰茶叶营销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包装可以 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刺激消费,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的,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应该采用类似包装策略,同时根据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要实行差别包装策略。 李清泽,杜维春,李建兵在《我国茶叶市场和消费特点分析》中提出高附 加值快速消费品在构建分销渠道需要有别于大众快速消费品,要强调―目标市场‖渗透而不仅仅是市场铺货率,提倡―精准终端‖的理念,鼓励公司的销售 人员主导终端的开发和创新同时要充分利用渠道终端为品牌宣传服务,文章强 调建立一个与品牌策略相匹配的顺畅分销渠道将最大化地帮助产品实现价值。 黄婷婷《福建茶叶营销对策分析》中提出产品定位的原则中最重要的两个 是针对性原则和竞争差异化原则,在目前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通过一 个产品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必须运用三个针对,即针对终端、 针对竞争对手和针对消费者;而产品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产品原料差异化、特 性和功能差异化、价格差异化、促销差异化、包装差异化、品牌形象与文化差 异化等。 王丽惜,朱东红《关于茶叶物流模式的探讨———以安溪为例》中认为我 国茶叶营销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企业经营明显具有产品观念,该 阶段成功的因素主要在与产品的原料;第二阶段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产品的功能,企业经营依靠的是单一的推销战略而不是整合营销战略;第三阶段是指 2001 年至今,顾客的需求成为了成功的关键因素,整合营销和竞争的意识开始逐渐 加强。目前我国茶叶行业发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二 是营销观念仍然落后。 罗永昌《网上销售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阐述了知识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只关心销售额和利润,更强调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 值引导消费者产生对新产品的现实需求,在知识营销策略中提出两个重要方面:

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

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 篇一:可行性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日期 XXXX 院、系(部)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 专业及班级工程管理专业XX级 01 班 姓名及学号 XX XXXXXXX 工程管理系 XX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审查表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作者XX大学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评述研究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文献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金融是否可以增加(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或金融是否可以优化投资结构。同时,文献也表明,如果金融发展有利于穷人进行融资,那么金融发展会缩小收入不平等。反之,金融发展则会扩大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金融发展收入分配经济增长 一、前言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外生的经济技术进步率(Solow,1956,Swan,1956)。在新古典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黑箱,人们不确切知道哪些因素影响技术进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一代代的经济学家尝试打开技术进步的黑箱。在20世纪80年代,对技术进步的黑箱的研究取得了进展,Romer (1986)和Lucas (1988)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是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从而开启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时代。在经济增长理论取得突破之前,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Diamond and Dybvig,1983,Diamond,1984,Gale andHellwig,1985,Townsend,1979)。也正是由于这些突破性的进展,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但在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上,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尽相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是因,即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Hicks,1969);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是果,即经济增长带来了金融发展(例如,Lucas,1988)。在20世纪90年代,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理论,经济学家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也即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促进金融发展。

如何写文献综述金融教研室(精)

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本科在毕业论文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相关文献后, 经过消化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与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论文的论述性文章。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通常是作者对自己毕业论文选题方面相关问题的写作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的科学性论述。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 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 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 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 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 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 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 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 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 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 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 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 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1、 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2、 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 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3、 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1 由图可见中国学者目前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在2006年后开始出现逐渐下滑,也表明了这一领域目前在中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多此方面的研究分析 4、 研究内容统计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向,笔者对2007-2016十年间的208篇样本进行了逐一归类与整理,并进行了分类统计,由于其中部分文章有领域交叉,并且领域交叉文章,笔者将计入交叉领域双方,所以最终文章总数会大于208,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2: 表2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总计 综述及评介775132312132 基本理论研究 5444231528 (个人行为/集体 行为/有效市场假 说等) 公司金融中的应 52314427230 用 证券市场的应用14179787143272 房地产市场的应 2114 用 商业银行的应用

关于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关于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理论界关于差异化营销模式的相关研究比较多,本文从差异化营销的策略和模式两个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出其中的研究不足,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差异化营销营销策略模式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和层次也相应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标准的、大众化的需求,而是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精细化。传统的营销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如何实施差异化营销战略和模式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也亟待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差异化营销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1.差异化营销概念及相关策略研究 1.1差异化营销概念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造顾客就是创造差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其自身的各种优势,在产品质量、功能上优于竞争对手,通过有自己特色的促销营销手段,完善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从而赢得市场。 邓久根[1]在《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实施的对策与战略》一书中提到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在性能上、质量上优于市场上现有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和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形象。张占东[2]和杨树伟[3]等人也提出了相似的差异化营销的相关概念。 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差异化营销是指面对已经细分的市场,企业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子市场作为市场目标,分别对每个子市场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应的销售措施。企业根据子市场的特点,分别制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并予以实施。 1.2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 关于差异化营销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服务、品牌和渠道等方面。学界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2.1产品差异化策略 产品差异化是指产品的特征、工作性能、一致性、耐用性、可靠性、易修理性、式样和设计等方面的差异。其缺点是保持产品的差异化往往以高成本为代价,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互联网金融文献综述

《创意众筹的异质性融资激励与自反馈机制设计研究》黄玲,周勤 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的发展,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创意转化成产品,如打印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等,不仅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促进了一批创意型企业的成长。同时,一些传统产业中的企业通过发展创意项目顺利摆脱了结构转型的困境。支持创意项目的发展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企业的转型。然而创意项目发展初期却面临诸多难题,其中融资难是其关键。创意项目的发展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企业的转型,而融资难是其发展初期面临的关键问题。而众筹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思路。本文从融资人、投资人和平台三方面说明了众筹模式三方目标各异,激励具有异质性。并建立模型,对这三方的激励模式进行了分析。之后,本文指出在众筹发展的初期,众筹机制的设计任务主要由平台来承担,肩负着教育市场和指导众筹的使命其目的是使更多的创意项目和资金有效对接,从而满足三方利益的一致诉求。随后,本文结合激励模式、众筹机制两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在阈值机制约束下,资金需求较小的创意项目倾向于选择众筹模式,融资方通过平台展示,向投资人发送项目质量信号,投资人在自我尽职审查机制下选择符合自身偏好的优质项目进行投资。借助“点名时间”数据研究表明,有效的质量信号在满足投资人偏好类型条件下能诱发投资激励,并通过众筹社区反馈渠道迅速传播,推动创意项目取得成功,反之则可能遭遇失败,这可以形成有效的众筹自反馈效应。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以改善异质性融资激励缺陷与创造自反馈机制的优良环境为基础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美国SEC众筹新规及其监管启示》龚映清,蓝海平 众筹作为一种科技融资的新模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众筹通过互联网有效匹配了资金供给与需求,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且低成本的融资方式,是传统风险投资的一种重要补充。然而作为一种新模式,众筹模式也存在着包括股权众筹受限、投资者保护难等许多问题。因此,2013年10月,美国SEC正式发布了一项针对众筹的监管提案,以规范早期的众筹市场,促进其良性发展。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允许股权众筹、对发行人的要求以及对中介机构的要求。该法案的颁布对众筹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放宽了投资者门槛,二是有利于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加速了众筹中介机构的发展。同时这一法案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可能会增加发行企业成本,不利于投资者保护,增加监管成本等。但总的来说,美国众筹新规提案为众筹发展框定了边界,提供了土壤。本文针对中国众筹模式发展的中出现的政策监管不明、创新环境弱、投资者保护难度大、社会公众对众筹认识不足等问题,结合美国经验得出一些启示:一是要加快立法,二是要不断探索股权众筹方向及其可能路径,三是必须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四是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众筹项目的社交网络影响力预测与分析》杨扬,Chun-TaLU,王菲菲,许进,PhilipS.YU 与传统的募资方式相比,众筹具有募资速度快和成本低等优势,因而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募资渠道。然而,由于众筹平台中的大多数项目都以失败告终,众筹项目发起人、投资者和众筹平台的运营者都迫切地需要找到能够有效提高项目成功率的方法。本文针对众筹项目由于社会影响力不足而成功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面向众筹平台的社交网络影响力预测方法。根据已有的数据,本文构造了一些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了项目统计特征、内容特征、社会行为特征和社会结构特征等4类累积特征。其后,结合KickStarter众筹平台数据和Twitter社交网络中的相应数据外构建了模型,对众筹模式的影响力增长以及上述四项累积特征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推广过程中,众筹项目的社交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