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哈军工,哈尔滨永远还念的名字

哈军工,哈尔滨永远还念的名字

哈军工,哈尔滨永远还念的名字

《黑龙江广播电视报》 2010年12月10日 02版作者:田青春(本报记者)

12月1日,大型电视纪录片《哈军工》开播仪式在哈军工原址——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并将于近日在哈尔滨电视台播出。这部历时3年、跨越黑龙江、北京等13个省市、采访了原哈军工教员和学员130多人的纪录片,生动再现了当年哈军工这张哈尔滨“名片”的辉煌成就。

这部纪录片同样勾起了哈尔滨人对当时哈军工存在时期的哈尔滨美好记忆。当时,哈尔滨除了哈军工这张教育名片,大国企、欧式建筑、音乐、话剧和洋气的文化生活,同样是享誉全国的哈尔滨“名片”。

哈军工,令人难忘的辉煌名字

纪录片《哈军工》总策划、哈军工毕业生、海军少将高学敏告诉记者,开播仪式上,哈军工毕业生和哈军工退休教授及哈工程大学学生在内的2000多人观看了纪录片《哈军工》。之后,哈军工老教授和毕业生参加了5个座谈会,一起回忆哈军工,大家都说,哈军工曾经是哈尔滨的骄傲,当年的哈尔滨因为哈军工,在全国更出名,更引人注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军工在全国大名鼎鼎,在国内被誉为“军中清华”,在国外被称为“东方的西点”。当时,在学生中流传着“上大学,攻尖端,又管吃、又管穿,毕业后,当军官”这样的歌谣。始建于1952年的哈军工曾经是中国顶尖学府,是全亚洲最大的军事工程学院,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所集合各军兵种的综合性军事技术学院。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学院名师云集,苏联将军当顾问。国内优秀学子齐聚哈军工,其中既有中央领导的后代和亲属,又有共和国元帅、将军的后代和亲属。

遗憾的是,1966年哈军工被迫退出军队序列,1969年根据林彪的一号命令,哈军工被五马分尸。在哈尔滨留下的,只有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哈船舶工程学院,“雕栏玉器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即便如此,哈军工依旧牢牢地印在了哈尔滨人的记忆中。今天,40年过去了,哈尔滨人依然习惯管那一片地方叫哈军工。

高学敏说,哈军工人更无法忘记这段辉煌的历史。“电视纪录片《哈军工》编剧吴新明、投资人王克曼和我都是哈军工毕业生。我们之所以拍摄这部纪录片,是因为哈军工是学校师生最骄傲的记忆,坚定、忠诚、卓越、奉献的哈军工精神是学校师生最崇尚的价值追求。虽然哈军工已经消失40年了,但全国各地有很多哈军工校友会;香港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之前拍摄过的有关哈军工的专题片;有关哈军工的研究专著更多。不但哈军工毕业生有交流的网站,哈军工子女也建立了“哈军工子女网,在一起回忆父辈的哈军工光荣史。

哈军工,中央领导最关心的大学

纪录片《哈军工》的编剧吴新明告诉记者,哈军工曾经是中央领导最关心的一所大学。1952年,为了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中央军委电令在朝鲜战场担任志愿军副司令的陈赓立即回国,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彭德怀同时在中南海接见了他,命他筹建“军校”。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举全国之力,在短时间内就建成了哈军工。除了苏联的顾问和专家,很多北大、清华等高校的知名教授也被抽调支援哈军工。

哈军工在哈尔滨存在了17年,从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起,到各元帅、将军都对哈军工给予厚爱。周恩来等领导人多次视察哈军工;毛主席给哈军工亲自撰写冰颁发了“训词”。一些中央领导和元帅、将军及各省部级高干更是把自己的子女和亲属送到哈军工深造。据统计,在哈军工总共10867名毕业生中,共有毛泽东、朱德、邓小平、董必武、彭真、杨尚昆等13位中央领导的后代或亲属在哈军工上学;有彭德怀、贺龙、林彪、刘伯承、陈毅、罗荣桓、叶剑英等七大元帅,粟裕、陈赓、肖劲光、罗瑞卿、张云逸、谭政、许光达等七位大将,王震等21位上将,王恩茂等46位中将,马文波等49位少将的140多位子女或亲属在哈军工求学。其他省部级领导的子女在哈军工上学的更多。田汉、叶圣陶等名家的后代也进入哈军工。这在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吴新明说,虽然哈军工仅仅招收了13届学员,但他可谓“桃李满天下”。哈军工总共出了100多位将军,几十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院士,还有众多省部级领导。50年前,清华大学和哈军工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哈军工当年无论在专业设置,还是实验设备、经费的划拨上,清华大学都与之不可同日而语。

哈军工曾是著名的“兵团”

哈军工是中国空前绝后的超级军校,首先在于学院的高规格:哈军工直属中央军委,是大军区级别的军事院校,校内师一级单位有24个、团一级单位43个。其次在于学院的大编制:哈军工建校时共设立五个系:1系——空军工程系、2系——炮兵工程系、3系——海军工程系、4系——装甲兵工程系、5系——工兵工程系。教职员工与学员比例达到了1.44:1,全院在编人员过万人,而当时整个哈尔滨市的总人口才六十几万人。

哈军工按各系建立的五栋教学楼由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设计,中西合璧,雄浑壮丽。大楼的外形是中国特色的宫殿式大屋顶,歇山飞檐,红柱门廊;屋脊上不设鸽吻龙头,而是一边儿一个回头望月的上山虎,昂首翘尾,挑檐上也不摆神兽,而是装饰着由一个骑兵为先导的一溜儿五个武器模型作为各系教学楼的识别标志:比如1系的教学楼就是五架飞机跟在骑兵后面,2系当然就是五门大炮。这样的高规格在当时的中国仅此一家。

哈军工曾经的文化

高学敏少将说,哈军工出名,不仅在于它是当时中国的王牌军校,它独特的校园文化,

与当时洋气的哈尔滨融为一体。

文庙街头的“八一楼”,曾经是陈赓大将的办公室,有轨电车的终点站就在楼前。楼内的小礼堂,是当年哈军工师生与外单位的联欢场所。哈军工曾经有很多苏联顾问和专家,校园里特意为苏联专家建了面包坊,专做苏式酸味黑面包、椒盐饼干、黄油蛋糕等面食、面点。哈军工正门右侧是砖红色的将、校军官宿舍区,六栋楼围合成一个小院,院中有篮球场和花园。院办公楼对面,在一片小树林中有一栋二层小楼,那是哈军工院文工团即志愿军三兵团文工团的驻地。每天清晨,小树林中就会看到文工团的女兵们练功的靓丽身影。

院办公楼后面与办公楼链接在一起的是军人大礼堂,直到七十年代末,这里都是全国一流的剧院。全套苏联进口的灯光、音响设备,配置相当齐全。舞台又宽又深,前面带有一个乐池。哈军工曾有四百人交响乐团,整个乐团都可以轻松地在舞台上铺展开。每到节庆日,哈军工文工团都会在这里演出。周末还有电影。

在军人大礼堂后面的是主体三层体育馆。有篮球场、举重房和体操房。体育馆东西两头是室内运动场和室内游泳池,设备非常好。体育馆对面,是军工最大的操场,相当于四五个足球场那么大,这里是军工每月全院会操之地。会操之时,军乐喧天、歌声嘹亮,非常壮观。

可以说,当时的哈军工,同样引领着哈尔滨人的文体生活。

当时的哈尔滨本身更有名

高学敏说,哈军工当时是哈尔滨响彻全国的一张王牌,不过,如果光是一个哈军工,哈尔滨在全国的名气不会这么响。

大国企,当时是哈尔滨叫响全国的名片之一,也是哈军工落户哈尔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选址时,陈赓大将和苏联顾问奥洛霍夫坐着飞机考察了南京、沈阳、大连、广州等多个城市,最后决定建在哈尔滨。为什么?哈尔滨市全国最早解放的城市,社会安定,与苏联更近。更重要的是,哈尔滨的工业基础非常好,科技水平很高,当时哈尔滨市的工业总产值排在全国前几位。哈尔滨不仅有车辆厂、老巴夺烟厂等老厂,“一五”期间,前苏联在黑龙江省还援建了亚麻厂、电机厂、量具刃具厂等22家大厂。加上抗美援朝期间从外地迁到哈尔滨的13家大中型企业,哈尔滨成了全国的重工业中心。电机厂、汽轮机厂、锅炉厂组成的三大动力闻名世界,亚麻厂亚洲最大世界第二,量具刃具厂世界最大,轴承厂是“亚洲轴承王”,电表厂亚洲最大,工具厂闻名全国,还有东安厂、伟建厂、电碳厂、电缆厂、哈一机、松江电机、十大军工……一座座大中型国有大工厂,是哈尔滨的骄傲。

高学敏透露,五六十年代,苏联在中国援建了156个大项目,当年,人们数来数去,总觉得少一项。实际上,那个大项目,就是与哈尔滨的亚麻厂、量具刃具厂等相伴而生、由苏联顾问和专家帮助建成的哈军工。在1960年苏联顾问和专家撤走前,哈军工与哈尔滨的很多大国企一样,都有很多苏联专家,他们共同影响着哈尔滨的工业、教育和文化生活。

哈军工毕业生张瑞祥告诉记者,哈尔滨当时名扬全国,离不开闻名全国的大国企,离不开与北大、清华齐名的哈军工,更离不开哈尔滨以欧式文化著称的洋气文化,洋气是当时哈

尔滨的灵魂。哈尔滨曾经是很多俄国人、犹太人的居住地,他们建造了大批欧式经典建筑,哈尔滨也有了“东方莫斯科”的美名。我的老家在河北省,我于60年代初到哈军工上学时,一下火车,就被欧式的哈尔滨火车站震感了(虽然这个车站是后建的),走出火车站,抬眼就能看到喇嘛台(圣·尼古拉大教堂),站前的道路两边,全是欧式建筑和俄式房子。方石马路上跑着有轨电车,南岗体育场有很多人在运动,南岗秋林公司和周围的小洋房非常洋气。当时的感觉完全像是到了外国。前几天我去南岗区展览馆看哈尔滨图片展,又重新回忆起五六十年代、“文革”之前的哈尔滨。当时的哈尔滨太洋气了。如果博物馆周围没有盖高楼,如果那一带没有建电力大厦,如果喇嘛台没有被毁,如果中山路和大直街上的俄式洋房还在,即使哈军工因为历史原因从哈尔滨消失了,哈尔滨依然还会是中国最洋气的城市。

事实上,五六十年代,哈尔滨的音乐和话剧同样是哈尔滨的两张名片。因为受俄罗斯文化影响,哈尔滨人非常喜欢音乐,当年从城市到乡村,从松花江边到太阳岛,处处飘扬着歌声。哈尔滨曾经走出去金铁霖、李双江、郭颂等著名音乐家。哈夏音乐会的一大盛事,声震全国。中国第一家交响乐团也出现在哈尔滨,当时也很有名。哈尔滨曾被联合国授予“Music City Harbin, China”(音乐之都,中国哈尔滨)奖牌,因为这座城市具有百年的音乐传承历史。哈尔滨话剧也有90多年的历史。1957年以前,哈尔滨最多时曾有73个小剧团,有工厂办的,有学校办的,还有社区办的。上世纪60年代,哈尔滨话剧院曾经与北京人艺、上海人艺、辽宁人艺一起,并称中国四大话剧院,因排演《千万不要忘记》而名震全国。一位研究哈尔滨音乐和文化艺术多年的研究员感慨地说,如今的哈尔滨虽然在音乐和话剧上还有一定名气,但随着深厚的国企文化的消失,欧式城市文化的改变,哈军工这样引领人们生活时尚的顶尖学府的退出,欧式建筑所剩无几,音乐和话剧已经不再是渗入哈尔滨人骨髓的东西,哈尔滨在全国的影响也在衰落。

纪录片《哈军工》总策划高学敏说,哈军工毕业生每次回哈尔滨,都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哈尔滨在丢掉特色,改来改去,与别的城市一样了,没有了原来的洋气风格。就拿哈军工来说,原来的教授楼扒了,建成了商品楼。哈军工在哈尔滨来去匆匆,这是当时错误路线导致的,无法逆转,然而,哈尔滨在发展过程中,却没能保留发扬好其他几张“名片”,这是哈尔滨最大的遗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