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

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

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
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

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

发表时间:2010-08-19T08:26:23.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4期供稿作者:晁岳举

[导读] 研究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讨论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晁岳举(山东菏泽市立医院CT室山东菏泽 274031)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4-0040-03

【摘要】目的研究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讨论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法以200例颈椎病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生理曲度改变190例、椎体增生140例、椎间盘突出50例、钩椎关节增生110例、黄韧带肥厚60例、后纵韧带骨化30例、项韧带钙化50例。结论颈椎病系一退行性变性疾病,影像学主要表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偏侧性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及周围结缔组织退行性改变,临床上引起一系列神经、血管受压症状,影像学分析必须与颈椎平片CT检查相结合综合分析。

【关键词】颈椎病影像学表现分析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以中老年为多,近年来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其病程长,易反复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不一,轻则颈后、肩背、上肢酸痛、麻木不适、头晕头痛,重则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正常工作,已成为一社会问题[1]。因此,早期准确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影像学检查是颈椎病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其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近年来国内外虽有不少文献报道,但只是对某一征象及某一检查方法的论述,对颈椎病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系统的对照分析。本文回顾我院2006年至2007年颈椎病患者200例,对其X线平片及CT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提出了退行性变是颈椎病的发病基础,颈椎偏侧性失稳是引起颈椎病一系列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200例病例,男110例,女90例,年龄20~70岁,临床症状大多以颈后肩背部酸疼不适,单侧或双侧上肢发麻疼痛,部分病例伴头昏、头痛。病人均多次经颈部牵引治疗,72%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好转,所有病人均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治疗证实为颈椎病。

1.2 检查方法全部病例均拍颈部正侧位、双斜位平片及CT扫描。颈椎侧位片以上齿列处于水平时为颈椎中间位侧位片。判断颈椎曲度变直及反曲的测量方法是以C2椎体前上缘和C7椎体前下缘为A、B两点,将A、B两点间相连成a线,然后连接各椎体前缘成弧线c,再由c线的最突出点做c线到a线的垂线,所得值即为颈椎生理曲度值。CT扫描用日立全身螺旋CT机,扫描参数120 kV、100 mAs、矩阵

512×512,层厚5mm,螺距1mm,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进行平扫。

2 结果

2.1 颈椎正侧位、斜位平片表现本组200例病例中105例生理曲度变直,85例反曲。120例椎体不同程度增生,其中单侧椎体增生78例,双侧椎体增生42例。肋侧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其中单侧增生52例,双侧增生28例。与增生椎体相对应的椎间隙不同程度的狭窄或不等宽。60例显示椎间孔变小变形,其中单侧35例,双侧25例,双侧受累时往往以一侧为重。50例显示颈部项韧带钙化。

2.2 颈椎病的CT表现本组病例50例显示椎间盘突出,其中中央性椎间盘突出19例,椎间盘向侧方突出31例,椎间盘突出时往往部分出现钙化,其受累部位C3~C4椎间盘突出6例,C4~C5椎间盘突出18例,C5~C6椎间盘突出19例,C6~C7椎间盘突出7例。显示椎体增生140例,其中单侧椎体增生88例,双侧椎体增生52例。显示钩椎关节增生110例,其中单侧65例,双侧45例,双侧受累往往以一侧为重,其中因钩椎关节增生肥大造成横突孔变形、变小20例。50例显示椎管狭窄,其正中矢状径均小于13 mm。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80例,其中单侧50例,双侧30例,双侧受累往往以一侧为重。黄韧带肥厚60例,厚度范围在2 mm~6 mm之间。项韧带钙化50例,受累部位在C5~C7颈椎水平,于颈椎棘突后软组织内呈棒状,直径0.2cm~

3.0cm。本组病例中,30例显示后纵韧带骨化。5例显示椎间盘“真空症”,形态分两种,其中2例显示为条状影,长度略短于椎体长度,3例为椭圆型,位于椎间盘中部。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颈椎病系一退行性变性疾患,发病始于中年初期,近年来发病年龄有逐渐变小趋势,与衰老、外伤、关节结构失稳、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颈椎病的退行性主要表现,以颈椎节段性不稳定最为常见[1]。颈椎位于缺少活动的胸椎和重量较大的头颅之间,其活动度较大,又须支持头部使之保持平衡,故颈椎极易发生劳损退变。颈椎作为一个整体,其椎体、椎间盘、两侧钩椎关节、后关节及周围韧带结缔组织共同构成颈椎闭合性稳定系统,正常情况下它们对颈椎起平衡、稳定及支持作用。当它们任何一个部位发生变异变性时,均可以破坏颈椎间固定的稳定性,导致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及相应的组织结构发生形态学及病理学上的改变,造成相应的神经、血管受压,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3.2 影像学表现

3.2.1 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诊断颈椎病的X线征象之一,正常人颈椎生理曲度平均值7.6mm~12.2mm(男性1.4mm~12.2mm,女性7.6mm~10.1mm)[2]。本组200例病例生理曲度值分别为:11mm~14mm 5例、8mm~11mm 5例、5mm~7mm 55例、2mm~5mm 50例、0mm~2mm 55例、-3mm~0mm 30例,10例在正常范围,105例在3mm~7mm之间,85例在-3mm~2mm之间,本文将小于7mm定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临床治疗有可靠指导意义。

3.2.2 颈椎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使颈椎平衡系统破坏,失去稳定,造成椎体受力不平衡,失衡侧解剖结构首当其冲受损、炎变,同时韧带不平衡牵引及髓核的侧突,均可直接作用颈椎局部,引起偏侧性骨质增生,以对抗过高的应力,于是便出现当颈椎一侧性失稳,另一侧也受到不良应力,引起双侧性骨质增生,但以失稳侧骨质增生明显。本组病例140例椎体不同程度增生,其中88例为单侧,显示骨赘骨桥,双侧椎体增生52例。110例钩椎关节增生,其中65例为单侧,双侧增生45例,且20例因钩椎关节增生造成相应横突孔变窄、变小,并推移压迫椎动脉。因此钩椎关节增生为椎动脉受压迂曲的主要因素。

3.2.3 椎间盘突出因为椎间盘血液供应很少,负担重量很大,活动很多,最易发生退行性变。本组病例有50例显示椎间盘突出,受累部位C3~C4椎间盘突出6例,C4~C5 18例,C5~C6 19例,C6~C77例,以C4~C5、C5~C6多见,其中40岁以下37例发生椎间盘突出,且32例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说明中青年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外伤有很大的关系。椎间盘突出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是椎间盘后缘向椎管突入形成软组织块影,外形是盘状或块状,密度介于骨质与硬膜囊之间,部分有斑片状钙化。间接征象是硬膜外脂肪,

颈椎病的分类及特点

颈椎病的分类及特点: 1、颈型颈椎病临床特点:主要为主诉颈、肩及枕部疼痛等感觉异常,并伴有相应 的压痛点及颈部呈僵直状。 2、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特点:为五个方面:1【颈部症状】颈部痛、椎旁肌肉压痛、 颈部立正式体位及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尤以 急性期为明显。2【根性痛】最为多见,其中以手指麻木、指尖过敏及 皮肤感觉减退等为多见。3【根性肌力障碍】以前根先受压者为明显, 早期肌张力增高,但很快即减弱并出现肌萎缩征。在手部以大小鱼际 肌及骨间肌为明显。4【减反射改变】早期呈现活跃,而中、后期则减 退或消失,检查时应与对侧相比较。5【特殊试验】凡增加脊神经根张 力的牵拉性试验大多阳性,尤以急性期及后根受压为主者。 3、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特点:1【椎体束征】多先从下肢无力、双腿发紧(如缚绑腿) 及抬步沉重感等开始,渐而出现足踏棉花、抬步打飘、跛行、易跪倒 (或跌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拙笨及束胸感等症状。2【肢体麻木】 自内向外为颈、上肢、胸、腰、下肢和骶部的神经纤维,出现症状的 部位及分型与前者相一致。3【反射障碍】生理反射异常:上肢的肱二 头肌、肱三头肌和桡反射,下肢的膝反射和跟腱反射多为亢进或活跃。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可减弱或消失。4【排便排尿功能障碍】 多在后期出现,起初以尿急、排空不良,尿频及便秘为多见,渐而引 起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5【屈颈试验】此种类型最怕屈颈动作。如突 然将头颈前屈,双下肢或四肢可有“触电”样感觉。 4、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特点:1【颈椎病之一般症状】颈痛、后枕痛、颈部活动受限 等。2【椎-基动脉供血不全症状】偏头痛(80%以上);耳鸣、听力减 退及耳聋(80%);眩晕(70%);记忆力减退(60%);视力减退、视力 模糊、复视、幻视及短暂的失明等(40%);神经衰弱(40%);发音不 清、嘶哑及口唇麻木感等(20%);猝倒(20%)。3【自主神经症状】胃 肠、心血管及呼吸症状为多。 5、食管压迫型颈椎病临床特点:吞咽障碍【轻度】仰颈时吞咽困难,屈颈时则消失。 【中度】吞服软食或流质者。【重者】仅可进水、汤者,但少见。 6、混合型颈椎病临床特点:视原发各型的组合不同,症状与体征有明显之差异, 此型症状复杂,故诊断常感困难。 赵定麟.《现代脊柱外科学》[M],2006,[1]:428-449.

颈椎病疑难病例讨论

2012年第二季度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时间:2012年6月20日 地点:针灸科护士站主持人:王桂燕(主管护师)参加人员: 患者姓名:刘玉萍性别:女年龄:40岁病历号:0120656 诊断:项痹 讨论记录: 主管护师王桂燕:今天我们针对项痹病人6床刘玉萍进行病例讨论,讨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项痹病人的护理。现在请管床护士周敏汇报病例。 管床护士周敏汇报病史: 患者,刘玉萍,女,40岁。因“颈肩部疼痛伴上肢麻木1月”于2012年6月10日入我科。入院诊断:项痹病查体:T36.5C P82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神清合作,颈肩部压痛,双上肢麻木,活动不利,颈部僵硬,,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属风寒痹阻型。入院后治疗:给予丹参活血化瘀,针刺运动、艾灸更对症治疗。今天是入院第11天,患者诉肩背部疼痛,双上肢仍有麻木,饮食二便调。 主管护师王桂燕:患者目前存在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护士周敏: 1.疼痛与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有关 2.焦虑 3.知识缺乏

主管护师王桂燕:针对疼痛有哪些护理措施? 护师李坪:因患者属风寒痹阻型,所以起居应注意保暖,避免空调温度过低,加强局部保暖,避免在阴冷潮湿环境中运动及生活,运动要适量,避免过度疲劳。 观察疼痛及麻木情况,用手掌搓热后放于颈部及大椎穴,用艾条灸大椎、风池、足三里穴,以缓解疼痛。 主管护师王桂燕:针对焦虑,有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卫芳:因疼痛和双上肢麻木,患者担心预后,所以容易出现焦虑。首先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易心烦、焦虑,应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主管护师王桂燕:针对知识缺乏有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卫芳: 1.饮食宜偏温性,忌生冷,如葛根、狗肝菜、干姜、樱桃等。 2.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护士周敏: 1. 注意纠正日常生活、工作、休息时头颈的不良姿势保持颈部平直。 2.选择正确的睡眠体位和适当的枕头。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5.有高血压病史者坚持服药,定期测量血压。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

第1 页共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 TX线的特性: 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0.031~0.008nm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 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2血管照影 三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 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 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颈椎病疾病研究报告

颈椎病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颈椎综合征 所属部位:颈部 就诊科室:骨科,外科,神经内科 病症体征:脖子扭痛,肩背部沉重感,颈部疼痛,颈性眩晕,颈椎 肥大,颈椎痛 疾病介绍: 颈椎病是怎么回事?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 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 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 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 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 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症状体征: 颈椎病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颈椎病的症状介绍: 颈椎病的症状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多数患者开始症状较轻,在以后逐渐 加重,也有部分症状较重者。这是与所患颈椎病的类型有关,但往往单纯的类 型少,以一个类型为主暨有一个到几个类型混合在一起,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所以说症状是非常丰富,多样而复杂的。 它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 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 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 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 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 感觉。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 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 四肢瘫痪。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 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 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 起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颈椎病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及价值评价

颈椎病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及价值评价 【中图分类号】R44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441-01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及突出所引起的,以颈肩痛,放射到头枕部或上肢,甚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以致于四肢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以中老年发 病为多,但近年来其发病有年龄逐渐年轻化趋势。影像学检查是颈椎病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其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近年来,国内外虽有不少文献报道,但只是对某一征象及某一检查方法的论述,对颈椎病影像学表现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38~74岁,平均56.2岁。根据临床初步分根型颈椎病23例;颈型颈椎病17例;脊髓型颈椎病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31例;交感型颈椎病5例。 1.2 临床资料: 颈椎病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比较复杂。根据临床症状,一般分为四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

交感神经型。其中以神经根型最为常见。神经根型乃侧后方突出物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病人有颈、肩疼痛,向上肢或枕部放射,有麻木感,检查可见颈部发直,有一定压痛范围,感觉障碍,肌力减弱,反射改变。压迫脊髓,表现为感觉或运动障碍,肢体或躯干麻木、无力。椎动脉受压表现为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位置性眩晕、听力障碍、视物不清等。颈椎病也可引起交感神经机能障碍的症状,如多汗或少汗、心跳加速或徐缓、心前区疼痛、眼睑无力、瞳孔散大、肢体发凉等。 1.3 CT扫描技术:采用GE公司的Prospeed VX 型螺旋CT机,图像局部放大。骨窗:WW=1000~4000,WL=200~400左右。软组织窗:WW=300~500,WL=30~50左右。椎间盘:WW=300~500,WL=50~80左右。 2 影像学检查 2.1 普通X线检查:颈椎正、侧、双斜位、过伸过屈位六位片,可以综合反映颈椎病的相关病理改变。颈椎侧位片,对于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改变,反映颈椎间盘的变性、膨出或突出,颈椎序列的改变反映颈椎是否存在滑脱或颈椎不稳,曲度变直,代表颈椎处于一种被动或强直状态,颈椎侧位片可以直接观察

蜂疗治疗颈椎病有疗效

小编的话: 广州的王先生是一名办公室人员,平常老对着电脑处理文件,时间久了之后患上了颈椎病,就觉得这脖子整天木乎乎的难受,并且手指也发麻,影响到了工作,试用偏方无数,但不怎么管用。最后听说了蜂疗,便试了一下,结果取得奇效。本文由39蜂疗网提供。 就诊背景: 2013年的4月份开始,王先生便老觉得这脖子发直,发硬,活动脖子的时候就觉得里面的关节还是什么啪啪的直响,他也知道是由于长期对着电脑的缘故,但是没办法,看着一旁摞着高高的文件,苦笑一下便去敲键盘了。到了6月份的时候,这脖子越来越难受,手指就跟过电一样的麻,最后实在没办法便去了医院。 诊疗过程: 医生听完了他的描述之后便知道他患上了颈椎病,开检查让他去拍片子。片子出来后,医生指着片子告诉他:你看看生理曲度变直,这几个锥孔都变小了,所以压迫到了神经根,导致你出现了手麻的现象。给他做了颈部的牵引。牵引完之后,王先生觉得舒服了点,但回去一工作便又不行了,之后用了不少偏方,但收效不大。后来听说蜂疗治疗颈椎病不错,便去了蜂疗门诊。 蜂疗病例简录:

就诊时间:2013年11月21日姓名:王XX 年龄:45岁 性别:男工作单位及住址:广东省广州市 主诉:颈椎病,手麻5月余 现病史:患者因颈部不适到医院检查,确诊为颈椎病,现在双手麻木五个多月,颈部牵引收效不大,用其他偏方治疗无效。 过敏史:无 专家病例分析: 本次分析是对王先生颈椎病病例的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但此案例是根据个人体质辩证论治,请勿模仿!如果您还需要详细了解,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与权威蜂疗专家交流。最后衷心的祝愿您早日康复! 通过问诊及脉诊,发现王先生的舌质比较红,苔白,脉象比较弦,辩证其为邪热客于颈部,导致血热津亏,颈部失养而导致。法应散热行气布津。 患者蜂蜇治疗过程: 王先生在过敏试验中并没有出现红肿热痛等反应。医生选取了肩井、风池、大椎等几个穴位进行了蜂蜇,每个穴位5次,每三天一次。没想到效果特别明显,一次之后便觉得脖子那种发硬发痛的感觉就减少了不少,坚持做了5次,脖子的酸楚疼痛的那些不适感减轻了80%,手指麻的症状也似乎消失了。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Image Diag no sis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71 (理论总学时32/实践总学时39)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相关各专业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常见病的基本病变影像学变化。 (二)了解影像学诊断的成像原理,诊断价值及其限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发展概况。 (三)了解影像学中各种检查方法,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及应用范围,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四)学会观察、分析各种影像的表现、方法和诊断原则。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是以解剖学、病理学、组织学为基础,同时要 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基础知识。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临床CT 诊断学》李果珍主编《X 线诊断学》荣独山主编《CT 与 MRI 影像解剖学图谱》姜树学主编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考核分三部分:包括平时实习课考核、期末理论知识考核、期末实习读片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 10%,理论知识考核占 70%,期末实习读片考核占 20%,要求三项成绩总分相加大于 60 分为及格。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性,理论与实习课课时数比约1:1.25 。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配以大量的影像图像,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为直观的理解。实习课分为四部分,包括带教老师简单介绍实习内容要求、带教老师讲解见习片内容、学生独立读片及带教老师疑难解答、带教老师分析学生在阅片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重点内容做总结分析。

小儿佝偻病病因症状

小儿佝偻病病因症状、临床表现、治疗 佝偻病,是小儿常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病因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所致。轻症小儿可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汗多,头部可见枕秃,囟门迟闭、方颅等。重者,除有上述症状外,出现鸡胸、下肢呈“O”形或“X”形腿、脊柱弯曲等表现。本病为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因维生素D摄入减少和日光照射不足而使体内钙磷代谢失常,以骨骼系统生长发育障碍为主要临床体征,同时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本病发病缓慢,易被忽略,一旦发展到后遗症期,则难以恢复如常,民间俗称“鸡胸”、“龟背”。 本病多见于3月一2岁小儿.主要表现为正处于生长中的骨骼的病变、肌肉松弛和神经兴奋性的改变。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常在维生素D缺乏后数月出现,患有骨软化症孕妇的母乳喂养儿可在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佝楼病症状。重症佝偻病患儿还可有消化和心肺功能障碍,并可影响智能发育和免疫功能。本病在临床上可分期如下:(一)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恼、夜间啼哭、睡眠不安、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出现枕秃等。这些非特异性症状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此期常无骨胳病变,X线骨片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二)激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如不经治疗,症状会继续加重,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失常和典型的骨骼改变。<6月的佝偻病婴儿以颅骨改变为主,颅骨薄、前卤边缘较软,检查者用指尖轻轻压迫枕骨或顶骨的后部,可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6月龄以后,尽管病情仍在进展,但颅骨软化逐渐消失、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呈对称性隆起,至7-8个月时变成“方盒样’头型即方头,严重时呈鞍状或十字状颅形,头围也较正常增大。“方盒样”头应与前额宽大的头型区别。胸廓骨骼改变多见于1岁左右患儿,肋骨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扪及圆形隆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称佝偻病串珠(rachitic rosary);肋骨骺部内陷,胸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如胸骨剑突部向内凹陷,即成漏斗胸;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一道横沟,称为郝氏沟(Harrison groove),这些胸廓病变都会影响呼吸功能。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佝偻病手、足镯;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小儿双下肢在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因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型)或膝外翻(“X”型)畸形。正常1岁内小儿亦可有生理性弯曲和轻微的姿势变化,如足尖向内、或向外等,以后会自然矫正.须予以鉴别。患儿在会坐和站立后,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畸形。严重低血磷导致肌肉糖代谢障碍,使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肌张力降低,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肌张力低下致腹部膨隆如蛙腹。重症患儿脑发育亦受累,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条件反射形成缓慢;免疫

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一、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 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跟、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为颈椎病。 二、一般原则 1、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

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它疾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 3、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 各型颈椎病诊断原则: 除上述原则外,各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分别为: 1、颈型:

(1)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2)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线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 (3)应除外颈部其它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它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颈肩部疼痛。 2、神经根型: (1)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4)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 此试验)。(5)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

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症、肘管综合症、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3、脊髓型: (1)临床上出现颈脊髓损害的表现。 (2)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像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3)除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05a26、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4、椎动脉型:

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问题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型眩晕。(2)旋颈试验阳性。(3)X 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4)多伴有交感症状。(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6)除外颈动脉Ⅰ段(进入颈、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7)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5、交感神经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 1 页共 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 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 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 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 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 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 2血管照影 三 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 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四肢关节:包括骨端、关节软骨和关节束。软骨和束为软骨组织不显示,关节间隙为半透明影。

临床研究开题报告--颈椎病

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07针灸硕士刘双岭导师:高维滨 一、研究目的: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共分六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60%左右。基于此本文探讨电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二、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根据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特点,高维滨老师采用局部取穴原则,针刺夹脊穴通以脉冲电流的治疗方法。电针夹脊穴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减轻局部组织椎体增生物、椎间盘突出物对椎动脉、神经根及颈部交感神经的直接或间接压迫,改善或解除了刺激症状。本研究探讨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与机理,意在寻找颈椎病治疗的新方法,为夹脊电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介绍: (一)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1.颈椎的退行性变:包括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项韧带的钙化。多发生于中老年,并且多数神经根型患者伴头晕等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 2.慢性劳损:多与不良睡眠方式、不当的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锻炼及精神状态异常有关系,患者多由长期低头、屈颈导致颈部肌肉疲劳,迁延发展成颈椎病。 3.其它:包括头、颈部外伤、血管因素、咽喉部炎症、颈椎先天性畸形等。 (二)治疗颈椎病的方法: 1.手术治疗:根据手术途径可分为前路手术、前外侧手术及后路手术三种。 2.非手术治疗:针灸、推拿疗法、牵引疗法, 药物疗法(消炎镇痛药、利尿脱水药、激素类药、神经营养药),封闭疗法(主要包括注射痛点、椎间孔神经根阻滞疗法、硬膜外腔神经根阻滞),心理疗法,物理疗法(远红外线、超短波、微波、激光、直流电低中频脉冲、中药蒸汽浴等),高压氧疗法,综合疗法等。其中针刺疗法主要作用是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神经、血管功能,纠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因此成为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四、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夹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有无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 五、主要研究方法: (一)临床资料

颈椎病病例模板

入院记录 姓名:职业: 性别:工作单位: 年龄:联系人: 民族:电话: 婚姻:联系地址: 籍贯:病史陈述者: 住址:入院日期: 发病节气:记录日期: 主诉: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2月余。 现病史:患者素有颈项部疼痛病史,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未予重视,休息后症状未见缓解,自服活血止痛药后颈项部疼痛缓解,双上肢麻木改善不明显,停药后复发,就诊于武警医院,行颈椎MRI提示:C6-7椎间盘轻度突出,为求系统治疗,遂于今日就诊我院,门诊以“颈椎病”收住本科。刻下: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颈椎活动轻度受限,双上肢下垂时麻木症状加重,平放时症状减轻,长时间低头及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缓解,双上肢肌力无异常,偶见头痛头晕,未见晕厥,无夜间加重,双下肢踩棉花样感不明显,纳可,眠安,二便可,舌质红,苔白,脉细数。 既往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有肝炎病史2年。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疫区居住史。平素生活规律,无吸烟史,无毒物接触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均健康。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传染病史及遗传病史。 以上记录与患者或家属叙述的客观事实相符合,请患者或家属确认签名: 体格检查 T:36.5℃ P:74次/分 R:20次/分 BP:11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神志清楚,回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外形正常,眼球无外凸、内陷。眉毛无稀疏、脱落。双眼睑无下

垂、浮肿,球结膜未见水肿,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耳听力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形正常,无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口周无疱疹,口腔粘膜无溃疡,牙龈无红肿,伸舌居中,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不大。颈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右侧呼吸动度正常,右侧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无异常搏动,心尖搏动点未见,触无震颤,心界不大,心率74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右界(cm)肋间左界 (cm) 2 2 3 Ⅱ Ⅲ Ⅳ Ⅴ 2 3.5 5 8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cm) 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腹部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4次/分。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脊柱及关节无肿胀压痛,运动度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腹壁、二头肌、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存在。 专科检查:颈椎曲度变直,颈部肌肉僵硬,颈椎活动轻度受限,颈4-颈6棘间压痛(+),颈3-颈6棘旁两侧压痛(+),叩击痛(-),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叩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左侧(+)、右侧(+),旋颈试验(±),双上肢肌力正常,肱二、肱三肌腱反射正常,双侧霍夫曼征(-),余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颈椎正侧位片提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MRI片提示:C6-7椎间盘轻度突出。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项痹 气滞血瘀

最新《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4级《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10分) 1、肺血重新分布 2、充盈缺损 3、肺沟癌 4、人工对比 5、骨龄 二、填空题:(20分) 1、中央型肺癌腔内生长引起的间接征象(平片)()、 ()、()。 2、肺部出现()、()、()X现表现,三者结合起来称为原发综合征。 3、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心前缘与前胸壁间的透明带称为()。 4、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塞,直徑 10~15mm,称为()。 5、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典型的CT表现是()。 6、消化道钡剂造影中粘膜异常的X线表现包括()、()、()。 7、正常肾盂形态有()、()、()。 8、X线成像与组织的()和()有关。 9、佝偻病的早期X线改变出现在长骨生长最活跃的()。 10、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的X线征象有()、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 三、单选题:(30分) 1、与X线成像相比,CT最大的优点是: A、很高的密度分辨力 B、很高的空间分辨力 C、数字化成像 D、横断层影像 2、X线摄影具有X线哪些特性() A.穿透性 B.穿透性、荧光效应 C. 感光作用、荧光效应 D. 穿透性、感光作用

3、成人和儿童长骨的X线表现最大区别是: A、长骨大小不同 B、长骨长度不同 C、骨皮和骨髓腔质厚度不同 D、骨骺愈合不同 4、以下属于骨密度降低的基本病变是: A、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膜反应 B、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坏死、死骨 C 、骨质破坏、骨质疏松、死骨 D、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软化 5、骨性关节强直与纤维关节强直的X线鉴别诊断要点主要观察: A、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B、关节骨质是否破坏 C、关节间隙是否有骨性连接 D、关节骨质是否有骨质增生 6、脊椎结核与脊椎转移瘤鉴别主要观察内容是: A、多发脊椎骨质破坏 B、结核椎间盘破坏而转移瘤椎间盘完整 C、椎旁软组织肿胀 D、脊椎变形 7、哪些不是骨肉瘤的特点: A、多见于成人,男性较多,预后较差。 B、多见肿瘤骨的存在。 C、常见溶骨性破坏。 D、肿瘤骨X线所见无骨小梁结构。 8、以下哪些不是关节结核的特点: A、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B、常单发,好侵犯髋关节及膝关节 C、邻近骨骼骨质增生硬化 D、关节周围软组织脓肿。 9、下列胸部X线表现,哪项是婴儿肺结核最常见的表现?( ) A、肺内浸润阴影和肺门淋巴结肿大B、结核球 C、空洞和肺门淋巴结肿大D、胸水E、薄壁空洞10、青年患者,右肺下叶背段见一薄壁空洞,应首先考虑:() A、肺脓疡B、肺结核C、肺癌 D、先天性肺囊肿E、肺包虫囊肿 11、上叶大叶性肺炎吸收期与肺结核鉴别时,主要应结合:()

现代人的颈椎病

现代人的颈椎病 颈椎病是常见的一种多发病。由于长期慢性劳损,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已经从40岁提前到30岁,并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领职业病。更让人担心的是,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既是脊椎中活动最多的部位,也是神经中枢最重要的部位,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一旦发生故障,后果严重。近年来在中国就有5000万至1.5亿的人患上颈椎病,所以,颈椎病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本期“健康讲坛”,我们邀请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宋洁富为大家解读—— 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就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疾病。具体来说,病人可以有脖子发僵、发硬、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变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里握物有时不自觉地落下等表现;有些病人还会出现下肢僵凝,似乎不听指挥,或下肢绵软,有如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耳鸣、恶心等异常感觉;更有少数病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这些都是颈椎病的范畴。 颈椎病低龄化八种因素引起 颈椎病过去被称为老人病,如今却已经在年轻人中渐渐“流行”起来。大多发病的年龄在30岁至50岁左右。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这类病的人群渐渐往30岁以下的人群转变。从门诊量来看,现在年轻的颈椎病患者并不比老年人少,甚至有不少十多岁的中学生已患有颈椎增生症。 大量临床治疗实例表明,青少年颈椎病发病明显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紧张,长期伏案读书、写字,导致颈肩肌疲劳。另外,伏案时姿势欠妥及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会导致椎间隙炎症水肿,严重的也可造成颈椎间盘膨出。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在20~25岁即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到55 岁左右为高峰。根据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日益提前,并呈现增多的趋势,近年来的基础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表明,引发颈椎病的病因有很多,已明确的由八种因素引起。 1.年龄因素以40~60岁人群更多见,但是目前有年轻化趋势。颈椎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病的基本因素。 2.慢性劳损工作姿势不当,尤其是长期低头工作者。如会计、电脑工作人员、教师、缝纫工、仪表、装配人员。不良的睡眠姿势也会导致慢性劳损,如:习惯于高枕睡眠的人。很少有人留意到睡觉时枕头对颈椎的影响。实际上,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也就是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和枕头“亲密接触”,如果我们在睡觉时使用过高的枕头,相当于整个睡眠时间中都被迫处于低头、头向左侧或者头向右侧的状态,这就等于在白天工作之外又给脖子增添了一重负担。 同样,过低的枕头甚至不用枕头,会使人在睡眠时长时间保持抬头、头向左侧或者头向右侧的状态,对于习惯低头工作的人来说,仰着头睡觉可能让人一时间感觉挺舒服的。然而,

小儿佝偻病资料

佝偻病的教育处方 据专家佝偻病是3岁以下儿童或婴儿常患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微少维生素D引起的钙磷代谢障碍和骨样组织钙化障碍。严重的可以引发骨骼畸形。下面给大家介绍下佝偻病的病因。 一、佝偻病的病因: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维生素D有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内源性的是靠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后在体内合成;外源性的来自食物,如鱼、肝、蛋、乳类等含有维生素D3,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维生素D2。它们能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减少钙、磷从尿中排出,并能促进骨样组织成熟,使血中钙、磷向骨质生长部位沉着形成新骨。 佝偻病的病因是日光照射不足,尤其在冬、春季紫外线不足,又因冬季寒冷户外活动较少,故易发生佝偻病;另一个原因是小儿喂养不当,食物中钙、磷含量较少,或比例不当,也会影响钙、磷的吸收。 另外,单纯用谷类食物喂养时。因其中含有大量植酸,容易与小肠中钙、磷结合成为不溶解的植酸钙,而影响钙、磷吸收。此外,生长过快、早产、双胞胎也易发生佝偻病;慢性腹泻、肝胆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及代谢;长期应用苯妥英钠、鲁米那等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 的分解和代谢,均可引起佝偻病 上述对佝偻病的病因内容的介绍,提醒家长:每天带患儿到户外活动。另外,应注意衣服宽松,不要让小儿过早、过久地坐与立,但可训练其俯卧、抬头、展胸与爬行等动作。 佝偻病是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像佝偻病那样如此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关注。那么好新生儿佝偻病如何防治呢? 二、新生儿佝偻病如何防治?新生儿佝偻病的防治及膳食调理 在胎龄3个月时,胎儿的骨骼系统开始发育并形成乳齿,此阶段需要维生素D。妊娠末期胎儿迅速增长,需要更多维生素D。因此,孕妇自妊娠开始就应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妊娠中期及晚期的维生素D 推荐摄入量为每日400国际单位。 胎儿出生后应尽早(生后半小时内)开奶,吸吮乳房愈频繁,乳汁分泌愈多。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虽低,但比牛奶高,其中的钙磷比例(约2∶1)利于婴儿吸收。但从绝对量看,母乳中维生素D和钙的含量并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充以使其得到满足。 夏秋季出生的新生儿在生后第三周就可以开始户外活 动了,为保护婴儿免于着凉,可在不直接曝晒太阳的情况下

佝偻病

佝偻病 文章目录*一、佝偻病的概述*二、佝偻病的典型症状*三、佝偻病的病因病机*四、佝偻病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佝偻病的并发症*六、佝偻病的防治方案 佝偻病的概述 1、定义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佝偻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 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这一疾病的高危人群是2岁以内(尤其是3~18个月的)婴幼儿,可以通过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得以预防。近年来,重度佝偻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 但是北方佝偻病患病率高于南方,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可以在体检时发现,也可能首发表现为低钙惊厥、生长迟缓、萎靡、易激惹或者婴儿期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 2、别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3、发病部位全身 4、传染性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婴儿期较为常见 6、科室儿科、骨科 佝偻病的典型症状 1、佝偻病的典型症状多汗、夜惊、好哭等。多汗与气候无关,由于汗液剌激,患儿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抬头、坐、站、行走都较晚,关节松弛而有过伸现象,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贫血。 2、佝偻病的分类 2.1、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 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通常为遗传性疾病,一般2至3岁以前的患儿仍然会有活动性的佝偻病表现出现。但是他们的血液中的钙含量正常,而血液中的磷含量有着明显的降低,一般剂量的维生素D对其的治疗是没有效果的。 2.2、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患者身材矮小,有代谢性酸中毒,多尿,血钙低、血磷低、血钾低。 2.3、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为遗传性疾病,是因为机体不能把维生素D转化成有活性的

脊髓型颈椎病

如何确诊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在人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可是好像很多人都无法确诊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那么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应该怎么确诊呢?下面就由专家来为我们介绍下,希望阅读完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医生看病,首先是问诊,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可以不只是手足麻痹、行走困难,也会有排便排尿障碍等直肠膀胱功能损害。 问诊结束以后就是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专科医生通常使用一个小锤子——叩诊锤,用来检查“腱反射”。叩击膝盖下面,膝关节一下子会伸直,脊髓一受到压迫,膝腱反射表现为亢进。同时还要检查手指的病理反射、足底的病理反射以及脚踝部位的腱反射。 在神经学检查中,还有一个“10秒试验”,检查患者手指在10秒钟时间内能够快速伸屈的次数。20次以上属于正常,一般健康人可以达到25—26次左右。20次以下就怀疑脊髓损害,存在脊髓损害的人手指的伸屈会变慢,这也能检查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下一步是进行影像学诊断,这能确诊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单纯X线片观察颈椎椎间隙狭窄、有无骨刺和椎管狭窄等;CT用来观察椎管横断面,一般正常的是椭圆形,颈椎病时就变成三角形了;MRI用来观察脊髓的受压状态,是诊断颈椎病信息量最大的一种检查。需要强调的是,这三种检查各有侧重,不能替代。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问诊和神经学检查。有些人即使MRI上显示脊髓存在压迫,但是没有任何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所以,医生一定要亲自诊查病人以后,才能下诊断。 脊髓型颈椎病引起四肢麻痹、手指运动不灵、行走困难等症状,如果不引起重视或误诊误治,后半生只能在轮椅上生活,或者只能瘫痪在床。 以上就是专家对于颈椎病的症状为大家作出的解释,希望能够帮助您解答问题。通过上文专家想告诉大家的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良习惯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4级《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0分) 1、肺血重新分布2、充盈缺损3、肺沟癌4、人工对比5、骨龄二、填空题:(20分) 1、中央型肺癌腔内生长引起的间接征象(平片)()、()、()。2、肺部出现()、()、()X现表现,三者结合起来称为原发综合征。3、在心脏左前斜位片上,心前缘与前胸壁间的透明带称为()。 4、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塞,直徑10~15mm,称为()。 5、急性期高血压性脑出血典型的CT表现是()。 6、消化道钡剂造影中粘膜异常的X线表现包括()、()、()。7、正常肾盂形态有()、()、()。 8、X线成像与组织的()和()有关。 9、佝偻病的早期X线改变出现在长骨生长最活跃的()。 10、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常见的X线征象有()、骨质破坏和死骨形成。三、单选题:(30分)1、与 X线成像相比,CT最大的优点是:A、很高的密度分辨力 B、很高的空间分辨力 C、数字化成像 D、

横断层影像2、X线摄影具有X线哪些特性()A.穿透性 B.穿透性、荧光效应 C. 感光作用、荧光效应 D. 穿透性、感光作用 3、成人和儿童长骨的X线表现最大区别是:A、长骨大小不同 B、长骨长度不同 C、骨皮和骨髓腔质厚度不同 D、骨骺愈合不同 4、以下属于骨密度降低的基本病变是:A、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膜反应 B、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坏死、死骨 C 、骨质破坏、骨质疏松、死骨 D、骨质破坏、骨质疏松、骨质软化 5、骨性关节强直与纤维关节强直的X线鉴别诊断要点主要观察:A、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B、关节骨质是否破坏 C、关节间隙是否有骨性连接 D、关节骨质是否有骨质增生 6、脊椎结核与脊椎转移瘤鉴别主要观察内容是:A、多发脊椎骨质破坏 B、结核椎间盘破坏而转移瘤椎间盘完整 C、椎旁软组织肿胀 D、脊椎变形 7、哪些不是骨肉瘤的特点:A、多见于成人,男性较多,预后较差。 B、多见肿瘤骨的存在。 C、常见溶骨性破坏。 D、肿瘤骨X线所见无骨小梁结构。 8、以下哪些不是关节结核的特点:A、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B、常单发,好侵犯髋关节及膝关节 C、邻近骨骼骨质增生硬化 D、关节周围软

不同年龄阶段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综 述 不同年龄阶段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刘希良,张建华,秦黎红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8) 摘 要:目的:旨在研究不同年龄段颈椎病的临床患病特点。方法:把不同年龄阶段的颈椎病患者划分为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型颈椎病,分别从诊断依据、发病机制、预防与治疗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儿童、青年、中老年型颈椎病在临床表现、病机、防治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结论:不同年龄段的颈椎病明显存在差异性,而相应研究缺乏统一的各型诊断标准、病情分级标准、治疗标准、康复标准及颈椎病的自我预防康复;对颈椎病的实验研究也甚少;在中医/治未病,既病防变0理论方面报道甚少。关键词:年龄阶段;颈椎病;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779(2008)10-0053-02作者简介:刘希良(198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颈椎病研究。 颈椎病(cervial spondylosis)是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 及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1]。颈椎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在成人中占10~15%,40岁以上的病人可占80%,男性多于女性,约3:1[2]。但近几年来,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向,我国青少年的发病率已达10%甚至更高,年龄多在12~16岁[3]。现将不同年龄阶段的颈椎病划分为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型颈椎病,分别从诊断依据、发病机制和预防与治疗方面对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儿童颈椎病(0~15岁) 1.1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持续性颈肩背部酸痛,伴有头晕头痛,甚至眩晕、恶心、呕吐、咽部异物感[4];心悸、胸闷[5];记忆力下降、失眠耳鸣、有牵扯感,全身乏力,视力下降,反复/落枕0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有类小儿多动症现象[6]。体征:大多数患者颈部触摸棘突偏歪,椎间小关节错位,颈部周围软组织有压痛。X 线颈椎片改变,如颈曲变直,棘突偏歪,张口位齿突偏向一侧,顺列不良等 [7] 。 1.2 发病机制 王红梅[8]等认为外伤、特别是生活中潜在性的头颈部外伤、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咽喉部的慢性炎症及不同于成人的解剖学特点是导致高龄儿童颈椎小关节紊乱特别是寰枢关节紊乱的主要原因。辛国臣[9]认为少年儿童颈椎病有如下特点:(1)长期颈部过屈或侧弯可导致颈椎曲度异常而产生颈肩痛,但症状与曲度改变无平行关系;(2)颈部外伤引起颈椎曲度异常可成为成人颈椎病的潜在成因;(3)少年儿童椎旁软组织疏松、柔韧,间盘含水量高故颈椎周围炎症易波及颈椎及韧带,而引起颈椎曲度异常,引起颈肩痛;(4)椎体发育畸形易产生颈肩痛。 1.3 预防与治疗 王圣湖[10]认为:(1)不能让孩子长时间伏案,及时纠正不良姿势;(2)孩子的书包一般超过3000~4000g,以多种姿势背书包,以减轻局部负荷。(3)要保持良好的睡眠 姿势,枕高<10cm,以保持颈椎棘突向前生理弧度。(4)看电影电视最好与眼睛保持在同一水平。(5)劳逸结合,经常做颈椎操。(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预防儿童颈椎病的发生。治疗方法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牵引、围领、按摩、推拿、针灸、穴位封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治疗有效,可用白芍、木瓜、川断、甘草等。应用/燕飞练习0持续三个月,效果显著。王培[11]采用的松解肌肉拔伸和手法整复方法治疗青少年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2 青年颈椎病(16~35岁) 2.1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颈背部、顶枕部僵硬、酸困、麻木以及头痛、头晕,伏案工作时加重,休息后减轻。查体见颈后两侧肌群痉挛,压痛广泛,尤以C 4~5棘上或一侧棘突旁明显,压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X 线检查可见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反弓(以C 4~5为中心)[12]。 2.2 发病机制 裴仁和[13]认为青年颈椎病发病原因有:(1)颈椎发育性因素。(2)颈椎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3)上呼吸道感染。张逸[14]认为青年颈椎病发病原因为:(1)外伤因素;(2)内在因素:青年人因外伤、姿势不良、体质弱、背负过重均会造成颈椎关节错位,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由于颈椎病病程较长,易复发,病情时轻时重,许多青年人于是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另外,长期压抑感情,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这样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并且颈肩部疼痛不适会影响青年人学习工作。 2.3 预防与治疗 申喜生[15]认为青年颈椎病防治应以手法治疗为主,通过推拿正骨使关节结构的紊乱得以纠正,便可取得满意疗效;生活中注意纠正不良生活、工作姿势、调整枕高,选用高低合适的保健枕;劳逸结合,勿使颈部肌肉过度劳损,经常进行颈肩背部自我按摩、功能锻炼。裴氏[13]采取手法推拿配合颈椎牵引和针刺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张逸[14]认为防止头颈部外伤的发生,适应外界的变化注意肩部保暖,减少心理负担,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看待颈椎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是有效预防颈椎病的方法。李全真[16]采用牵引配合按摩法、舒筋法、通络法、点按法、颈椎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效果 # 53#针灸临床杂志2008年第24卷第10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