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报论文格式

心理学报论文格式

心理学报论文格式
心理学报论文格式

中文题目

摘要摘要内容(摘要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原理和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摘要应重点包括4个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在这4个要素中,后2个是最重要的。在执行上述原则时,在有些情况下,摘要可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以及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用引文,除非该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论文;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不用图、表、化学结构。

中文摘要以2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 (3~8个)

正文(以行距17磅、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5号字单面打印在A4纸上,稿件还应标注页码以利于编辑和修改。正文各部分都应简洁明了。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不加标点符号。如“1”,“1.1”等)

1一级标题

1.1 二级标题

1.1.1 三级标题

图1中文图题

表1中文表题

参考文献

A

B

C

Title in English(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且每一个实词的第1个字母大写)

Abstract

英文摘要需详细,1页,约600个单词。

Key words keyword1; keyword2; keyword3; keyword4 (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论文题目——2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正文小5号宋体□□□□□□□□□□□□□□□□□□□□□□□□□□□□□□□□□□□□□□□□□□□□□□□□□□□□□□□□□□□□□□□□□□□□□□□□□□□□□□□□□□□□□□□□□□□□□□

关键词□□□□□,关键词内容小5号宋体,□□□□□。

分类号

1 一级标题——4号宋体左对齐

□□□□□□□□□□□□□□□□□□□□□□□□□□□□□□□□□□□□□□□□□□□□□正文用5号宋体,所有英文都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行间距为17磅□□□□□□□□□□□□□□□□□□□□□□□□□□□□□□□□□□□□□□

1.1 二级标题——5号黑体左对齐

□□□□□□□□□□□□□□□□□□□□□□□□□□□□□□□□□□□□□□□□□□□□□□□□□□□□□□□□□□□□□□□□□□□□□□□□□□□□□□□□□□□□□□□□□□□□□□□□□□□□□□□□□□□□□□□□□□□□□□□□□□□□□□□□□□□□□□□□□□□□□□□□□□□□□□□□□□□□□□□□□□□□□□□

1.1.1 二级标题——5号黑体左对齐

□□□□□□□□□□□□□□□□□□□□□□□□□□□□□□□□□□□□□□□□□□□□□□□□□□□□□□□□□□□□□□□□□□□□□□□□□□□□□□□□□□□□□□□□□□□□□□□□□□□□□□□□□□□□□□□□□□□□□□□□□□□□□□□□□□□□□□□□□□□□□□□□□□□□□□□□□□□□□□□□□□□□□□□□□□□□□□□□□□□□□□□□□□□□□表题——小5号黑体

表文、图题、图文——6号宋体

统计符号——斜体

致谢□□□□□□□□□□□□□□□□□□□□□□□□□□□□□□□□□□□□□□□□

参考文献——5号黑体居中

英文用6号Times New Roman;中文用6号宋体。

English Title——3号加黑居中

Abstract——5号加黑居中

□□□□□□□□□□□□□□□□□□□□□□□□□□□□□□□□□□□□□□□□□□□□□□□5号Times New Roman□□□□□□□□□□□□□□□□□□□□□□□□□□□□□□□□□□□□□□□□□□□□□□□□□□□□□□□□□□□□□□□□□□□□□□□□□□□□□□□□□□□□□□□

Key words□□□□□; □□□□□□; □□□□□□

《心理学报》论文自检报告

《心理学报》论文自检报告 请作者填写以下内容,粘贴在稿件的首页。 1 与同类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创新性贡献是什么?(不要抄写研究结论) 答: 2 作者已经投稿或发表的文章中是否采用了与本研究相同的数据或变量?如果是,请把文章寄来审查(注:我们不赞成作者用同一数据发表多篇变量相同的文章,也不赞成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拆成多个研究来发表的做法)。 答: 3 国内期刊是否发表过同类研究?如果是,请列出(包括作者、文题、刊名、卷期和页码),需说明对已有研究有何推进,并尽可能地作为参考文献来引用。 答: 4 “问题提出”或前言部分中的文献回顾是否完备?(有关研究的背景部分要较为详细,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要叙述清楚,可参看APA期刊同类文章的写法。) 答: 5 本研究的数据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common method bias)?如果存在,是否进行过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消除或降低这种偏差?(用问卷法的研究必须回答,共同方法偏差的有关文献可参见:周浩; 龙立荣. (2004). 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2(6), 942?950. 下载地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416130276.html,/jinzhan/qikan/manage/wenzhang/040618.pdf) 答: 6 文后参考文献与文中的文献引用是否一一对应?(建议使用EndNote、NoteExpress等软件来管理参考文献) 答: 7 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请认真阅读投稿指南中有关文献著录的要求) 答: 8 参考文献是否以近5年的文献为主?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 9 英文摘要是否是大摘要?写好后是否请英语好的专业人士把关? 答: 10 研究用到的实验材料、量表或问卷,是否附在文件的末尾以供审查? 答: 11 如果使用了别人的量表或问卷,是否得到了对方的授权许可?许可证明是否挂号寄至编辑部?(如果使用的量表或问卷是公开发表的,则无须对方授权,但需把附有量表或问卷的文章的复印件或电子版寄至编辑部) 答:

格式塔心理学派心得

格式塔心理学派 发布日期:2008-02-12 14:22 共226人浏览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物理学家马赫(《感觉的分析》1885):空间模式(如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调)的感觉与元素无关。即使观察者注视客体的空间方位可能变化,但是它对客体的视觉或听知觉是不变的。例如,无论从哪一边或从顶上,或从一角去看,在我们的知觉中,一张桌子仍然是一张桌子。同样一系列的声音,比如一支曲调,即使可能改变速度,但在我们的知觉仍然是同一支曲调。(我认为,即使音阶改变,或有错音,也不影响人们对这支曲调的知觉。) 厄棱费尔:有些经验的质不能用传统的各种感觉的结合起来解释,这些质叫格式塔质,或形质。知觉是以个体感觉之外的某些东西为基础的。一支曲调是一个形质,不依赖于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觉。 时代精神: 19世纪最后几十年,由于物理学承认和接受力场的概念,它已经越来越少地运用原子主义的概念了。比如磁力,光、电。这些力场被认为既具有空间的广延性,也具有完型或模型。它们被看作是新的结构实体,而不是个别元素或者微粒的作用总和。 魏特曼的似动实验 以考夫卡、苛勒做被试,魏特曼使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缝投射出两条光线,一条垂直,另一条和垂直线成20或30度角。如果先通过一条细缝显示出光线,然后显示另一条光线,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较长的时间间隔(超过200毫秒),那么被试者就看到两条相继出现的光线。如果两条光线之间的时间间隔短,被试者就看到两条连续的光线。可是,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最适宜的时间间隔(约60毫秒),被试者看到光线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而且又移动回去。这就是整体不仅是部分的总和的一个明显例子。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目前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识,例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此外,苛勒的“顿悟”和韦特墨的“创造性思维”对学习的研究,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题目:选择多多益善?——选择集大小对消费者多样化寻求的影响 作者:刘蕾郑毓煌陈瑞 第一轮 审稿人1意见:本文通过三个实验研究,探讨了消费者多样化寻求行为与选择集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论文选题来看,是消费行为领域的重要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所汇报的实验结果也支持了作者的假设。论文优点在于:作者对相关文献有很好的把握和梳理,实验设计严谨规范,尝试利用moderator(研究三)来验证机制的尝试也值得肯定。但是论文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需要在修改中加以完善。 意见1:论文摘要部分需要修改,现在的版本中有多处表述语意不清楚的地方。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的宝贵建议!我们将论文摘要部分做了细致的修改,以确保语意清晰,语句流畅。详情请参阅论文摘要部分。 意见2:论文引言的第二段的出现非常突兀。可以考虑放在最前面作为引出―多样化寻求行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或者直接删除,或者在论文的discussion部分提及。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的细心审阅和建议,的确引言第二段内容与前后文逻辑关系不强,论文作者也非常认同评审专家的建议,已将该段内容放在文章开头作为引出―多样化寻求行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意见3:论文第四段的相关讨论(―因此,作为生产企业和供应商,应找到倒U形的临界点,只要供应临界点的产品种类数量,就可以通过减少生产和供应成本而使总收益最大化‖)没有事实根据,建议作者谨慎。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认真严谨的审阅和建议。为周密起见,我们已将该段表述删除。 意见4:第4页倒数第5行,―柯学‖的引用需要注明年份。 回应:特别感谢评审专家如此细心的审阅并耐心的指出文中不足。已注明所引用论文的年份。 意见5:第5页作者提到―消费者多样性寻求行为随选择集增大而增加(McAlister,1982;Pessemier,1978;Simonson,1990;Walsh,1995)‖,这部分内容与本文立意相矛盾。因为作者一开始就提到探索多样化寻求行为与选择集大小关系的研究几乎没有,所以有必要开展本研究。但在此处又罗列了很多研究过这一问题的文献,自相矛盾。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细心的审阅和建议。由于原文表述不当,出现了自我矛盾之处。已有研究的确尚未探索选择集大小与消费者多样化选择之间的关系。McAlister(1982)、Pessemier(1978)、Simonson(1990)、Walsh(1995)等文献并没有发现多样性寻求行为随选择集增大而增加,而是发现由于对未来多样性消费需求的预期,包括人们对于新奇、变化的固有需要和减少对未来偏好不确定性的风险,消费者倾向于寻求多样性。因此,根据评审专家的建议,我们修改了原文的表述。具体见文章2.2节第一段。 意见6:第8页,倒数第10行,应为―实验1A‖。

心理学报格式

中文题目 摘要摘要内容(摘要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原理和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摘要应重点包括4个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在这4个要素中,后2个是最重要的。在执行上述原则时,在有些情况下,摘要可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以及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用引文,除非该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论文;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不用图、表、化学结构。 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 (3~8个) 正文以单倍行距、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5号字单面打印在A4纸上,稿件还应标注页码以利于编辑和修改。正文各部分都应简洁明了。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不加标点符号。如“1”,“1.1”等) 1一级标题 1.1 二级标题 1.1.1 三级标题 图1中文图题 表1中文表题 参考文献 1 2 3 Title in English(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且每一个实词的第1个字母大写) Abstract 英文摘要需详细,1页,约600个单词。 Key words keyword1; keyword2; keyword3; keyword4 (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论文题目——2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正文小5号宋体□□□□□□□□□□□□□□□□□□□□□□□□□□□□□□□□□□□□□□□□□□□□□□□□□□□□□□□□□□□□□□□□□□□□□□□□□□□□□□□□□□□□□□□□□□□□□□ 关键词□□□□□,关键词内容小5号宋体,□□□□□。 1 一级标题——4号宋体左对齐 □□□□□□□□□□□□□□□□□□□□□□□□□□□□□□□□□□□□□□□□□□□□□正文用5号宋体,所有英文都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行间距为17磅□□□□□□□□□□□□□□□□□□□□□□□□□□□□□□□□□□□□□□ 1.1 二级标题——5号黑体左对齐 □□□□□□□□□□□□□□□□□□□□□□□□□□□□□□□□□□□□□□□□□□□□□□□□□□□□□□□□□□□□□□□□□□□□□□□□□□□□□□□□□□□□□□□□□□□□□□□□□□□□□□□□□□□□□□□□□□□□□□□□□□□□□□□□□□□□□□□□□□□□□□□□□□□□□□□□□□□□□□□□□□□□□□□ 1.1.1 二级标题——5号黑体左对齐 □□□□□□□□□□□□□□□□□□□□□□□□□□□□□□□□□□□□□□□□□□□□□□□□□□□□□□□□□□□□□□□□□□□□□□□□□□□□□□□□□□□□□□□□□□□□□□□□□□□□□□□□□□□□□□□□□□□□□□□□□□□□□□□□□□□□□□□□□□□□□□□□□□□□□□□□□□□□□□□□□□□□□□□□□□□□□□□□□□□□□□□□□□□□□表题——小5号黑体 表文、图题、图文——6号宋体 统计符号——斜体 致谢□□□□□□□□□□□□□□□□□□□□□□□□□□□□□□□□□□□□□□□□ 参考文献——5号黑体居中 1 英文用6号Times New Roman;中文用6号宋体。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稿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由中国科技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挂靠单位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是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以促进心理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促进心理健康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卫生和精神健康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国际前沿信息,传播心理卫生新知识。 心理卫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领域。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在选稿时特别欢迎以各种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论文。设置的栏目有心身医学、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临床精神病学、社会精神病学、社区精神卫生、精神卫生政策、应激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心理卫生评估、神经心理生物学研究,以及编读往来,并刊登书评和书讯、学术活动预告、会议纪要等消息。论文形式包括论著、短篇论著、综述、述评、论坛、临床案例报道等。 1 重要声明 1.1 关于版权 作者投稿本刊,表示同意如下协议内容:论文(含各种图片等)一经刊用,该论文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即转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Publisher),包括汇编权(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网络传播权及代理许可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权等,未经《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书面许可,作者不得授权其他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出版本文的任何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并征得认可。 1.2 关于文责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科学研究实践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应遵从学术道德、学术伦理规范的要求。作者应对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抄袭、剽窃、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承担完全法律责任。本刊不承担因作者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连带法律责任,并保留必要时追偿损失的权利。对经查证有抄袭、剽窃、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本刊将在此后的2年或以上时间里拒绝其任何来稿,必要时刊登撤销发表等有关声明,向作者所在单位及有关期刊通报。对本刊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允许其提出书面申诉。 2 投稿方式 本刊实行互联网在线投稿,采用同行评议、三审制度刊用符合条件的学术文章。请作者登录本刊主页(https://www.wendangku.net/doc/a416130276.html,),按照提示要求注册后(一次注册,可重复投稿)进行文章电子版投稿,作者此后可随时登录投稿系统查询稿件的处理情况。 (1)投稿前请查阅本刊稿约(在“下载专区”)、投稿须知(含稿件处理流程及时间说明)、征稿启事等信息,以便您更有针对性地选择稿件投稿。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交叉模型-Psych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题目: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双职工夫妻的婚姻满意感:一个积极溢出-交叉模型 作者:谢菊兰马红宇唐汉瑛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轮 审稿人1意见: 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双职工夫妻的婚姻满意感是目前工作-家庭领域的重要课题,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毋庸质疑。作者通过复杂且严谨的数据分析,思路比较清晰,循序渐进,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说服力。然而,纵观全文,以下问题期待作者认真思考和润色: 意见1:首先,作者构建了一个新的积极溢出-交叉模型,从夫妻互动(社会支持)的角度深入探讨了FSSB积极影响双职工夫妻双方婚姻满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FSSB 可通过依次促进员工的工作-家庭增益、员工夫妻之间的积极互动(社会支持行为),进而积极影响双职工夫妻双方的婚姻满意感。这一模型提出的理论基础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究竟是婚姻满意感导致夫妻间更多的积极互动,还是互动确实影响了婚姻满意感,作者的文献铺垫有些牵强。作者随后的各种假设都是建立在这一模型基础上,值得商榷。 回应:感谢专家的提醒。 1)有关研究模型的理论基础。前一稿,我们主要是基于Bakker等人提出的溢出-交叉模型来论证和推演假设。溢出-交叉模型认为工作需求和工作资源对员工的影响可以溢出至家庭领域,并通过社会互动交叉影响员工配偶的幸福感,进一步配偶的幸福感又会影响员工的幸福感(Bakker, Demerouti, & Burke, 2009)。该模型整合了以往有关溢出效应和交叉效应的研究,为人们理解员工的工作对其自身和配偶幸福感的影响与发生机制提供了依据(Bakker & Demerouti, 2013)。学者们基于该模型,已开展了诸多研究(e.g. 马红宇, 谢菊兰, 唐汉瑛, 申传刚, 张晓翔, 2016; Bakker et al., 2009; Ferguson, Carlson, Boswell, Whitten, Butts, & Kacmar, 2016; Sanz-Vergel, Rodríguez-Mu?oz, & Nielsen, 2015)。 我们认为,溢出-交叉模型为人们理解FSSB与双职工夫妻婚姻满意感(幸福感的重要方面)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视角。然而,诚如专家所提醒,溢出-交叉模型并未详细阐述“工作资源为何可以促进夫妻间的相互支持?”“夫妻间的相互支持为何可以提升双方的婚姻满意感?”等问题。本次修改,我们基于溢出-交叉效应的视角,具体结合“资源-获取-发展”观(Wayne, Grzywacz, Carlson, & Kacmar, 2007)和基于关系支持的积极发展模型(Feeney & Collins, 2015)来论证各研究假设。具体修改见“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部分蓝色标出内容。 2)有关夫妻互动与婚姻满意感的关系。本研究关注的是夫妻间的相互支持与婚姻满意感的关系。以往有关夫妻间相互支持与婚姻满意感的关系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获得者的角度考察个体获得的配偶支持对其自身婚姻满意感的影响(e.g. Dehle, Larsen, & Landers, 2001; Sullivan, Pasch, Johnson, & Bradbury, 2010)。一类是从提供者的角度考察个体的婚姻满意感对其向配偶提供支持的影响(e.g. Boeding, Pukay-Martin, Baucom, Porter, Kirby, Gremore, & Keefe, 2014)。不过,这两类研究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本研究主要是基于第一类研究来论证和推演假设。本次修改加强了对于相关假设的理论基础介绍。详见“2.3 FSSB、夫妻间的相互支持与夫妻双方的婚姻满意感”。 同时为了检验在本研究中“FSSB是否会通过先提升夫妻双方的婚姻满意感进而导致夫妻间更多的积极互动?”这一问题,我们在数据分析部分构建了一个备择模型M4(增加了婚姻满意感到配偶支持(配偶评价)的路径)。模型比较结果表明,增加这一成对的路径后,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这一流派不像机能主义或行为主义那样明确地表示出它的性质。综合上述两种涵义,它似乎意指物体及其形式和特征,但是,它不能译为“structure”(结构或构造)。考夫卡曾指出:“这个名词不得译为英文structure,因为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争论的结果,structure在英美心理学界已得到了很明确而很不同的含义了。”因此,考夫卡采用了E.B.铁钦纳对structure的译文“configuration”,中文译为“完形”。所以,在我国,格式塔心理学又译为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这个术语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苛勒认为,形状意义上的“格式塔”已不再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的注意中心;根据这个概念的功能定义,它可以包括学习、回忆、志向、情绪、思维、运动等等过程。广义地说,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用格式塔这个术语研究心理学的整个领域。 格式塔心理学思想渊源: 整体观的思想传统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社会历史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点有其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格式塔心理学发端于20世纪初的德国,当时德意志帝国迅速崛起,妄图征服世界,称霸全球,使世界各国都臣服于德意志帝国的整体。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德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科学等方面都倾向于整体的研究,心理学也不例外。1894年狄尔泰在《叙述和分析心理学》中,提倡从研究经验着的整体出发,反抗艾宾浩斯的分析心理学;1906年斯特恩在《人与物》中,也强调人格的整体性,反对传统的元素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不过是在这种总的社会历史的思潮下,在心理学里产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哲学理论背景 影响格式塔心理学的哲学思想包括:1.康德的先验论 2.胡塞尔的现象学3.实证主义4.怀特海的新实在论观点 5.摩尔根的突创进化论 科学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界产生了许多新发现,其中物理学中“场论”思想对格式塔心理学更有直接的影响。 心理学背景: 马赫的影响 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形式元素说,他在《感觉的分析》一书中,把感觉当作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并认为物理学所处理的声、光、温度的世界,也就是心理学所对待的声、光、温度的世界;同时他也注意到了一些关系的问题。 形质学派的影响 在马赫和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影响下,厄棱费尔提出"形质"学说,把不能用一般的感觉所能说明的经验性质,称之为形质;他认为形质不是感觉的简单的凑合,而是感觉成分属于另一种组织形式的新的性质。这些对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报论文格式

15年心理学报论文格式 2015-05-20 把用过的参考文献一条一条列出来,格式是题名,主要责任者,版本,年,月,卷(期)~年,月,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以下就是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心理学报论文格式。 中文题目:用的是三号黑体字,要写在文章首行的在中间; 作者:用的是小四号宋体,在中文题目的下面,要与中文题目隔一行; 作者联系式:在作者下; 摘要:要空两格写,“摘要”两字要用小四黑体,之后的摘要容则是用小四宋体; 关键词:要空两格写,“关键词”三个字要用小四黑体,之后的关键词则是用小四宋体; 分类号:是论文录用了之后《心理学报》把论文编的分类号,要空两格,“分类号”三个字要用小四黑体 引言:若有“引言”二字则是用小四黑体,要顶格写。之后的容则是用小四宋体; 正文:正文要以1.5倍行距、小四宋体来输入,是论文的主要部分。现在的《心理学报》主要都是用两栏来显示容,便于浏览阅读; 小标题:若有小标题,而且有层级或者分类的话,则可用如下样式输入:1 一级标题,1.1 二级标题,1.1.1 三级标题; 图表:若有相应的图表要适时标示出来; 结论:顶格写,之后的容则是用小四宋体; 英文题名:要与中文题目意思一致;要用三号Times New Romar; 英文作者名字:用汉语拼音,要符合汉语拼音的格式;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可以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如: Dell(1986)基于语误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音韵编码模型,……

汉语词汇研究有庄捷和晓林(2001)的研究。 也可放在引用句尾的括号中,如: 在语言学上,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们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按照汉语的传统分析法,汉语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和声调(裕树,1995;黄伯荣,廖序东,2001)。 音韵编码模型假设音韵表征包含多个层次(Dell,1986)。 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灵活选用一种式。 总体要求 1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与文后的文献列表要完全一致。 文中引用的文献可以在正文后的文献列表中找到;文献列表的文献必须在正文中引用。 2 文献列表中的文献著录必须准确和完备。 3 文献列表的顺序 文献列表按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姓相同,按名的字母顺序排列;著者姓和名相同,按出版年排列。 相同著者,相同出版年的不同文献,需在出版年后面加a、b、c、d……来区分,按文题的字母顺序排列。如: Wang, M. Y. (2008a). Emotional…… Wang, M. Y. (2008b). Monitor…… Wang, M. Y. (2008c). Weakness…… 4 缩写 chap. chapter 章 ed. edition 版 Rev. ed. revised edition 修订版 2nd ed. second edition 第2版 Ed. (Eds.) Editor (Editors) 编 Trans. Translator(s) 译 n.d. No date 无日期 p. (pp.) page (pages) 页

心理学论文APA格式详解

Fredrickson, B. L., & Joiner, T. (2002). Positive emotions trigger upward spirals toward emotional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2), 172-175. 马云献, 扈岩. (2004). 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12(5),387-389. 《心理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著者-出版年制)详细要求 本刊来稿从即日起废止顺序编码制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APA的著者-出版年制。详细规定请查阅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0年第6版。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 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可以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如: Dell(1986)基于语误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音韵编码模型,…… 汉语词汇研究有庄捷和周晓林(2001)的研究。 也可放在引用句尾的括号中,如: 在语言学上,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们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按照汉语的传统分析方法,汉语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和声调(胡裕树,1995;黄伯荣,廖序东,2001)。 音韵编码模型假设音韵表征包含多个层次(Dell,1986)。 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灵活选用一种方式。 总体要求 1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与文后的文献列表要完全一致。 文中引用的文献可以在正文后的文献列表中找到;文献列表的文献必须在正文中引用。 2 文献列表中的文献著录必须准确和完备。

3 文献列表的顺序 ?文献列表按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姓相同,按名的字母顺序排列;著者姓和名相同, 按出版年排列。 ?相同著者,相同出版年的不同文献,需在出版年后面加a、b、c、d……来区分,按文 题的字母顺序排列。如: Wang, M. Y. (2008a). Emotional…… Wang, M. Y. (2008b). Monitor…… Wang, M. Y. (2008c). Weakness…… 4 缩写 chap. chapter 章 ed. edition 版 Rev. ed. revised edition 修订版 2nd ed. second edition 第2版 Ed. (Eds.) Editor (Editors) 编 Trans. Translator(s) 译 n.d. No date 无日期 p. (pp.) page (pages) 页 V ol. Volume (as in V ol. 4) 卷 vols. volumes (as in 4 vols.) 卷 No. Number 第 Pt. Part 部分 Tech. Rep. Technical Report 技术报告 Suppl. Supplement 增刊 5 元分析报告中的文献引用 ?元分析中用到的研究报告直接放在文献列表中,但要在文献前面加星号*。并在文献列 表的开头就注明*表示元分析用到的的文献。 文献列表中文献各成分的要求 6 文献各组成部分 ?文献的组成部分有:著者,出版日期,文题或章节的题目,出版信息(刊名、卷号和页 码,章节的页码范围和出版地),获取信息的日期和来源等。不同类型的文献有不同的要求。 ?每个部分用点号结束。 7 著者 ?文献著录的第一部分是著者姓名。 ?姓需全拼,名只写首字母;姓氏后面有逗号,名的缩写字母后面有缩写点。姓前名后。 ?如果是论文集中的论文,论文集的编者为名前姓后(只适用于英文书写的文献,中文书

用格式塔心理学来分析完型填空能力培养

用格式塔心理学来分析完型填空能力培养 用格式塔心理学来分析完型填空: 看了一下课程文本里的关于格式塔心理学的阅读材料,很有收获。做完形填空实质上就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方法,要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这种格式塔心理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做完形填空的能力。 格式塔心理学有一条基本原则是组织,组织原则首先是图形和背景。在一个视野内,有些形象比较突出鲜明,构成了图形;有些形象对图形起了烘托作用,构成了背景,例如烘云托月或万绿丛中一点红。 图形-背景交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当一位听众在聚精会神地听报告,报告人的讲话就成了“图形”,周围人的议论便成了“背景”。而当这位听众在与旁人讲话时,那么他俩的谈话就成了“图形”,而报告人的发言则成了“背景”。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这类变化,不仅在知觉中起作用,而且在学习和思维中也起作用。 由此可见,把一个完整的图形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是可以的,但最重要的是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完形填空题不也是如此吗?空出的空可以看作图形,已有的文章可以看作背景,背景对图形有一定的烘托作用,我们要根据背景,也就是已有的文本来填空,同时图形和背景是交替的,相对而言的,就像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完型中相对于已有的文本来说要填的空也是背景,我们也要看看填上空以后已有的内容能不能与其和谐统一为一个整体。一篇完型就是一个整体,每一句、每一个空都是其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整体阅读与部分分析相结合,才能选出合适的词来填空,使完型成为一篇和谐的文章。 克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被迫困居在特内里费岛,便从事于黑猩猩学习的实验。他给黑猩猩布置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观察它们如何解决问题,取得目的物——香蕉。这种情境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动物要走向目的物,而动物和目的物之间则由实验者设置了障碍。动物必须观察整个情境,领会目的物和障碍物的关系,然后克服障碍,解决问题,取得食物。他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顿悟学习” 顿悟学习就是动物领会情境的关系,或利用手杖将香蕉拉到手,或把箱子重叠起来,跃登其上取得高悬于屋顶下的香蕉,或将目的物推向相反的方向,用迂回的方法达到目的。 做完型填空题实际上也是一种顿悟学习的过程。完型中挖出的空就好象是上文与下文之间的障碍,也是我们与完成文章这个目的之间的障碍,我们必须先观察整个情境,也就是把整篇文章先大体看一遍,领会整篇文章含义(目的物)与所挖的空(障碍)之间的关系然后才能克服障碍,选出合适的答案,完成通顺合理的文章。有时我们做完型也是会用迂回的办法,反复看文章,反复推敲,有时看完后文再返回前面去填空,领会了情境之后再去克服障碍。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完形法则 1. 相近(Proximity)。距离相近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2. 相似(Similarity)。在某一方面相似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3. 封闭(Closure)。彼此相属、构成封闭实体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4. 简单(Simplicity)。具有对称、规则、平滑的简单图形特征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心理学报

1 征稿范围 心理学各领域(包括认知与实验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企业管理与社会心理、心理测验、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报告和研究综述。 本刊不接受一般性研究综述,除非是特约稿件或极具权威的研究综述。 本刊也接受英文稿件。 2 投稿要求 本刊已实行网络投稿(https://www.wendangku.net/doc/a416130276.html,),暂不需交打印稿。 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内容基本相同的中文稿投向国内期刊,英文稿投向国外期刊,也视为一稿多投)。 投稿前请填写自我检查报告(到“下载中心”下载),并把检查结果粘贴到文章的首页。 研究中使用的材料(如问卷、量表、图片等),需附在正文后(与正文放在一个文件中再上传)。 如果研究中使用未公开发表的量表或问卷,须提供原作者使用许可的书面证明,挂号邮寄至编辑部。 因为是匿名审稿,正文中应删去所有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单位、基金号、文档属性中的作者信息等,有些还需对文章本身透露出来的作者信息做技术处理,如被试的单位、作者已被录用但还未出版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等。 投稿后还需签署版权转让协议书(到“下载中心”下载),签署后邮寄至编辑部。 如果投稿通过初审,还需交审稿费200元。 3 撰稿要求 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研究报告需写出研究的原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问题提出”或前言部分中,有关研究的背景部分要较为详细,要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可参看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 出版手册。具体要求如下。 3.1 文题 限20字以内。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尽量不用“研究”二字。 3.2 摘要

心理学的毕业论文格式

心理学的毕业论文格式 导语:毕业设计之初,大部分心理学专业学生对于格式要求十分茫然,下面了心理学的格式,欢迎参考借鉴! 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擅长的主题,优势在于自己本身就有丰富的理论或实操经验,下笔可以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比如笔者自己写过的团体辅导论文、小说人格论文,都是在看了很多书、做了很多实践的基础上才写出来的。后来和师妹合写一篇虚拟社会心理学的论文,资料看了很久,文献也找了很多,可下笔就是很晦涩,感觉挤不出东西来。因为我笔者对这个主题很陌生,写起来很勉强。所以,写论文的时候不要勉强自己,由心而发的才是好作品。 有些学校的心理系没有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技巧课,在这里补充一下论文的`分类和格式。目前论文大致分为四类: 框架大致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通过对已发表材料的组织、综合和评价,以及对当前研究进展的考察来澄清问题。有点像教科书的理论介绍。写综述论文的前提是个人需要对某一主题有大量的文献和书籍上的积累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且论文末尾的至少在50篇以上,且最好中英结合。

通过对量表、问卷等数据的分析得出某一结论,并针对这一主题调查作出总结。具体格式分为:前言(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叙述研究该问题的目的);方法(对研究所采用方法的描述);结果(报告研究中所发现的结果);讨论(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写实证类论文的好处就是,稍微有点数据就能捣鼓出一长篇大论。尤其是在讨论环节,针对每组数据的结果,完全可以详详细细地展开,并扩展到以后的研究方向、应用领域等等。写实证论文的前提是熟悉心理数据的软件操作,譬如Excel、SPSS、SAS等。尤其SPSS16.0版是全英的,虽然也有17.0的中文版,但极易乱码,不推荐使用。像笔者数学和SPSS都很不好,就比较少写实证论文。不过现在有了问卷星这类网站,搜集数据、图表成型什么的也比较方便。时代在进步。 通过对前人观点、结论的推敲,得出理论解析的新方向,甚至能够提出属于自己的新的理论。笔者的导师曾说过,综述不太适合你们这些人写毕业论文,因为如果仅仅对前人的理论进行罗列总结,很难拿到分数;而思辨更不是你们随便写得起的,几百年才出一个理论,哪那么容易就有新东西呢。所以这一领域基本没人碰。如果对自己有信心且兴趣非常大,一定要选这个方向的话,建议找一位功底深厚、非常负责的老师作为指导,这样即便时拿不到高分,也不至于一个不小心就落得不及格。关系到毕业证书的问题,还是谨慎些比较好。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 Psych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题目: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作用 作者:范伟任梦梦肖俊泽简增郸杜晓明傅小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轮 审稿人1意见: 该文采用行为实验法,通过四个相关的实验考察了羞耻情绪对欺骗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作者发现羞耻组的欺骗倾向和欺骗行为更少;道德失范羞耻组的欺骗行为相比能力不足羞耻组和控制组要少;道德失范羞耻受到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而且自我控制资源在羞耻影响欺骗中的起完全中介作用。文章结果很好的回答了该领域主要理论存在的争议,也对羞耻和道德观念及两者的关系的认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文选题有新意,研究问题明确,逻辑思路情绪,实验设计层层递进,行文流畅,可读性很强,显示出作者较强的理论功底和实验水平,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研究论文。 意见1:本文采用的情景诱发性质的实验,出现实验者效应的可能性较大。请作者说明是否关注到并如何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例如,大学生是否有心理学或教育学背景需要明确说明。另外,性别和年龄是否具有组间差异需要说明。 回应:感谢审稿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上述表达进行了修改与补充,修正部分已在论文中用蓝色字体标记。 (1)本研究在实验的过程中有考虑可能出现的实验者效应,所以在实验过程严格控制实验助手等特征。本研究采用情境诱发范式,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一些额外变量的存在,为了减少可能出现的实验者效应,本研究主要选用两位实验助理(一位女性,年龄= 24岁;另一位男性,年龄= 24岁),女性助理给女性被试做指导语;男性助理给男性被试做指导语。通过这样的方法尽量减少实验助手的特征而造成不同的实验结果。 (2)有关被试教育背景的问题:本研究中所招募的被试都是来自某大学非心理学和非教育学的学生。 (3)有关被试的性别和年龄问题:本研究通过计算每个实验中被试的性别和年龄,均没有组间差异。在本研究中,各个实验中有关被试的年龄和性别人数已经在论文中进行补充。如,实验1:一共招募50名被试(年龄:M ± SD = 20.22 ± 1.45岁),其中羞耻组(男生有13人),控制组(男生有15人);实验2,招募90名被试,每组各30名被试(其中每组男女各半,年龄:M ± SD = 20.5 ± 0.86岁);实验3a,招募80名被试(男女各半,年龄:M ±SD = 20.45 ± 0.37岁);实验3b,招募121名被试(男生65人,年龄:M ± SD = 21.28 ± 0.63岁)。 意见2:诚信评价问卷和道德同一性两份问卷均放在实验后填写,这样是否会受到前面实验的影响?建议作者在实验前后都安排各半学生填写这些问卷,以消除实验可能造成的影响。回应:感谢审稿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上述表达进行了修正,修正部分已在论文中用蓝色字体标记。由于我们没有认真编写论文的内容,造成上述错误的表达,现在已经得到修正。我们在做正式实验的时候正是这样的操作:一半被试在实验之前完成这两个问卷的填写,而另一半被试在实验之后再完成这两个问卷,以消除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影响,由于计算出来

学习理论课程论文 (1)

几种学习理论的对比分析研究 从人类社会产生,学习活动就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类在和大自然共生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发现了大自然的奥妙,并且口耳相传(后面通过书写工具传播),用于后来人认识大自然和改造大自然,使之更好为人类生活造福。这种学习活动是始终存在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显得更为关键和重要。 在从事学习活动中,人们发现对于同样的知识不同人学习的效率并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接触相同的知识其理解也会有很大差异。在这其中固然有个人的差异性,如生存的环境、认知特点、个人习惯等等,亦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所带来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习方法所产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由不同阶段的不同学者对学习过程的认识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学习理论,这些学习理论支撑和促进了学习过程的高效性,提升了人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效率。下面以几种较为常见的学习理论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实例说明,找出它们的优劣和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如何操作的问题。 一.几种学习理论要点 下面以四种学习理论为研究对象,综合其本身特点进行对比。 1.行为主义认知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为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等。华生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和精神,这位行为主义研究奠定了基础。桑代克基于小猫解决疑难问题的著名实验揭示了动物的学习过程,提出了试误理论,认为猫的学习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构成的。斯金纳利用“斯金纳箱”研究鸽子的行为,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两种学习都依赖于动物做出自发的反应动作,但是桑代克的迷笼实验是刺激情境在前,偶发的反应在后;而斯金纳的“斯金纳箱实验”是自发的反应在前,强化刺激在后。 在行为主义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两点在于刺激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即具体的行为)、强化理论(行为的保持并形成长久的记忆和行为模式),进而衍生出试误理论、准备率、效果率、练习率、多重性反应率、选择性反应率、同化率、生活教育理论等等。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题目: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问题性网络使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作者:陈武,李董平,鲍振宙,闫昱文,周宗奎 第一轮 审稿人1意见:该研究通过大样本的调查考察了亲子依恋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机制,并对青少年的同伴因素(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以及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的理论逻辑清晰,模型构建依据充分,研究也具有一定理论和实用价值。但仍然需要在一些概念的完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方面进行提高。详细请见审改稿。 意见1:1.1中―社会控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会导致沉迷网络?在这里应该做些简单地交代,在讨论中也需要抓住这个议题。在依恋理论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是两个基本维度(Brennan et al., 1998),温暖支持和社会控制与这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回应:感谢专家的意见。社会控制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他人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和期望的一种调节功能,即使他人主观上不愿意做出相应的改变(Lewis & Rook, 1999)。在本研究中,良好的亲子依恋提供了社会控制的功能,此时个体担心沉迷网络及相伴出现的问题(如学业失败)会让父母伤心(Hoffmann, 2011),因而减小了PIU的可能性。这里仅对其做出简单交代。1.3 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第三段对社会控制作了更多介绍:根据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y),家庭相关变量具有社会控制的作用(Hirschi, 1969)。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者最为关注直接社会控制和间接社会控制两种具体形式(Oxford, Harachi, Catalano, & Abbott, 2001)。当个体较为年幼时,父母作为一种权威对孩子更多施加直接控制(如父母监控),随着个体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自主性的增加,直接控制减少,间接控制增加(Oxford et al., 2001),且后者的作用更为显著。本文所考察的亲子依恋就是典型的间接控制变量,此时把意志控制这一自我控制变量纳入进来,有助于考察社会控制与自我控制如何交互作用影响青少年PIU。 在讨论部分,也对社会控制进行了进一步论述: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非常关键。早期主要关注青少年犯罪的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问题。Reiss(1951)指出家庭依恋是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遏制理论(containment theory)中进一步概括出内遏制和外遏制:内遏制即是指自我控制,外遏制则指来自个体外权威(比如父母、老师等)的监控和管理(Reckless, 1967)。Hirschi(1969)提出的社会联结理论(social bond theory)认为心理和社会成分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的社会成分即是指包括依恋、服从权威在内的社会控制成分。关于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Hirschi(1969)认为这两者都很关键,没有哪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其中的某一个可能更为重要(Gibbons, 1994)。本研究认为这两者谁更重要并不是关键问题,重点在于这两种控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的交互作用则可以对该问题作出回答。就本研究而言,亲子依恋的保护作用对于低意志控制的个体更为显著,说明社会控制对于自我控制较低的个体效果可能更明显。 Brennan, Clark和Shaver(1998)结合成人依恋(恋人之间的依恋)的研究指出,依恋具有回避和焦虑两个基本维度。这是针对依恋结构本身的维度而言的。本研究使用在青少年期较常用的―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来测量依恋安全性。该工具包含信任、沟通、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