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学科学法指导

地理学科学法指导

地理学科学法指导
地理学科学法指导

地理学科学法指导问题诊断与解决

1.地理学法指导的意义

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8]俄国教育学家赞可夫在《新教学论》中提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中外教育名家的论述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和我国新课程改革精神不谋而合:教育要以人为本,提倡

学生的个性发展,综合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地理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从地方、区域乃至全球视野看待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品格、思辩能力和创造素质。为了实现地理教育的个人价值和社会功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现状分析

.学生无养成预习习惯,自学效果差

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1至2分钟的时间用于学生自习,可大部分学生阅读教材时走马观花,对新知识了解十分的模糊,没有思考过哪些知识可通过自己探究便能掌握,哪些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哪些知识又是难以理解的,更无法抓不住要点,预习效果不佳。

未充分利用地图或者不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眼睛”,可见地图是地理信息非常重要的载体。在教科书中有着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这些地图几乎能把所有的地理教学内容更加完整、形象、直观、生动的呈现出来,易于理解。而学生利用地图的情况却是差强人意。学生往往会忽视了配合相应的地图去学习,文字和地图脱节,使得知识抽象化,内容枯燥,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4]。

地理学科的很多知识往往需要直接笔记在相应的图上,可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未认识到这一点,做笔记时都很随意,随便在书本上的一块空白处写。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

知识“死记硬背”,无概括、归纳等综合思维能力

初中生的思维发展迅速,但仍是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难以弄明白,只有选择死记硬背知识,经常会出现学生把知识点弄混淆。甚至,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地理的关键就是靠谁的“背”功厉害。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头疼,也由此严重影响了地理学科的兴趣性和吸引力。同时也不可能把地理学好,地理学科是集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知识,是研究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典型的综合性特征,所以学生不需具有综合逻辑思维能力,用概括、归纳、总结、比较等思维方法去学习地理,才能把地理学好。

学生学习仅关注课本,缺乏生活性、实践性

九年义务地理课标就强调:地理学科的特点五性:就有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地域性、思想性),然而我们学生在学习中甚至包括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课本,而缺乏生活实际的联系,仅研究本本,忽略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馈赠。学生感觉不到自己的身边处处有地理,认识不到学习地理的有趣性、有用性及重要性。

学生地理学习缺乏练习和检测

众所周知,九年义务阶段地理科目是被认为“副科”,不纳入升学考试科目,仅是学业水平测试。因而在学习中没有花费很多时间和心思去学习,就是看书了,也不做题,不训练,学而不练无真功夫哦,测验考试更谈不上了,所以学生缺乏练习,地理知识不牢固。

3.原因分析

社会、学校及学生对初中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

由于初中地理教育的不重视和取消升学考试的资格,同时受到应试教育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很多学校,一些所谓的“副科”如:初中地理,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对象。从学校的领导到老师,到家长,到学生自身均对地理学科不重视。

教育者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传统知识观和认识论思想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组织教学,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书本知识的权威性,灌输知识,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束缚学生思维发散,遮蔽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学生扮演的角色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认识过程的被引导者。教师忽视对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方法的能力的培养。一般情况,上课就是把书本知识给学生讲一讲,重点知识在书本上划一划,教材中的图示让学生看一看,课本上的习题叫学生做一做,教学内容就讲完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成,学生是被动的,仅是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而老师也没有引导学生怎么去学,采用何种方法去学,效果最佳,所以师生都是按本本完成,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欠缺。

学生缺乏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兴趣,这样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学生“学”轻松,教师“教”轻松。但是,肯定会存在有学生对地理知识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动机,对这门学科持有一种“无所谓”的心态,从不会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是合适自己的,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别的同学是怎样做的等等。4.初中地理学法指导对策与建议

学会使用教材

地理教材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工具,又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应该重视教材,学生在课堂上认真阅读课本,习惯做自学笔记,回答一些问题等不同的途径来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课本知识的难易程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的考虑,学会使用教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语意式”阅读法

这种阅读方法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来阅读地理学科的相关内容。它适宜于课本中那些篇幅较长,知识点却不多,层次较清楚的章节。用一至两分钟的时间来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阅读,先找出一些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有必要时可以简单做读书笔记。勾画出关键词,看不懂的疑难问题作上标记,试着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括。教师也可以选择在自学前提出一两个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有针对性,目的性阅读;自学完后,老师通过一两个问题来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讲解。采取“语意式”阅读的方法不仅能够节省课堂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避免教师讲解过多而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提纲式”阅读

就理论性强,或者较为抽象,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相关内容,可选用“提纲式”阅读法,即引导学生疏理出主要知识点,列出提纲,读懂教学整个内容,多看深思,为其指出思路,使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培养自学能力。从而达到降低自学难度的目的。

无论是“语意式”阅读法还是“提纲式”阅读法,预习教材时都必须做

到“三读”、“四到”、“五边”的原则:简单知识需快读,重点知识需反复读,疑点知识需慢读;阅读时要时时做到心到、口到、眼到和手到;边阅读,边读图,边思考,边总结,边笔记;[1]预习的方法:圈、点、批、注、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图文结合

读图,用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文字是思想意识的反映,“无文之图”便是学生的难以理解的“天书”,“无图之文”则是毫无生气的说教。只有图与文字的配合,方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等。文字依托地图,方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重视地图作用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类插图课堂上的常见工具—地图册,一定要学会把知识点落实在图中,例如:把学习中出现的重要地理名称在地图中圈出来,易懂易记。有时可以动手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呈现出相应知识。课后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分析地图,学会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等。努力做到“心中有图”。

学会读图

直观读图法:各种地图中,有些地图信息是可以很直观提取的,而直观读图法多适用于讲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如在讲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时,可先让学生在地图上分别找到1月份气温最高、最低的地区,再观察从北向南气温的变化规律,算出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温差。便可很轻松地知道“我国1月南北温差大,相差近50摄氏度”。

纵向联系法:地理知识也和其它学科一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过程。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读地图,便可知道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在学习中国气候特点之一“气候复杂多样”时,联系以前所学习的“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国干湿地区"和“中国地形图"等诸多影响气候的诸因素,便可得出结论:“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海远近差别极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地形类型齐全、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横向对比法:进行地理学习的横向比较时,往往需借助地图,这样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点及其成因等。

简单填图、绘图

培养学生获得地图知识,关键能记图,只看图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记住地图中的有效信息。因此会填图和绘图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勾画轮廓:将较薄的纸(或画图本的纸张)放到大洲(区域或国家)的图上,将边缘轮廓复印到纸上勾画,同时还要勾画出重要的经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赤道)穿过的大洲(地区或国家),以便初步确定空间位置。轮廓勾画好之后,可以练练自己眼力,看看这些轮廓像什么:如我国大陆象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渐渐培养学生地理形象感。

一些重要的山河分布,可用简单绘图的方法把它们描出来,理解记忆。如:讲到长江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地图上描出长江主干流,同时画出长江流域的简图,是由“w”加”V”字形组成。再把知识标注在简图中。知识清晰,明了。

填绘图:填绘是用符号或颜色将地理知识绘到图中。填绘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出,体现重要知识点;运用符号时,无论是点、线、面都应根据地理事物的类别加以区别;在彩绘时,还可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有时可以用“点”来表示,有时可以选择划斜线等。一定要有注记即配上相应的文字。如这个“点”为“成都”,这条“线”是沪杭线,这片“面”(区域)是四川盆地。而彩绘某一区域图,至少需要填绘这几方面:

A位置:填上相邻的大洲和海洋(海洋一般用蓝色)

B 地形:一般用棕色表示高原,绿色为平原,褐色为山地,三角形代表山峰,旁边最好总结出地势的高低分布状况,

C河流:一般用蓝色表示,在河流沿岸标注名称。

D城市:首都、省会城市和港口等用不同的符号圈来表示。

E工农业:绘出重要的农作物分布区及重要的工业区。

填绘地图时最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填写。如在填绘分区地图时,按照顺时针方向,先填周围一圈,再“填充”其它。

最初绘图时,学生应该照着课本地图,将重要知识有条理地绘到画图本上,边图边记。等到基本掌握了绘图步骤后,就可以关着书填绘。如果某一项的内容记得不全,先“空”一下,绘其他的,再复习课本知识之后进行默绘刚才“空”下的,这样坚持下去,慢慢地学生会对地图的归纳与总结能力提高,同时也会改变知识的记忆方式,不是机械地记忆,而是图文合一,学生会发现知识变得形象而生动,记忆的速度也会大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会听课

在地理课堂上,思路紧跟随老师,思维发散,具有创新性;教学的重点,难点要及时做标记;识图时注意顺序:读名称,看图例,再读图。

知识层次

掌握地理知识主要有四层次,分别为:了解、记住、理解和应用,如:课本中阅读材料的内容,了解即可;对于某些非常重要的地理事物名称或其他,不仅要记住,还要记准;抽象的知识需要理解记忆,而非机械记忆;把知识内化后,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每一层次当然必不可少的就是辅助工具—地图的使用。

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避免了知识的枯燥无味,知识点易张冠李戴的弊病,知识记忆深刻。既掌握了基本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探究性和自主性。

勤做笔记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相互活动的过程。对于任何一位学生来说,听课当然不能仅仅是单纯的用耳,这样往往很容易注意发生转移,听课质量不高。必须要动脑、动手、动口,适时地做些听课的笔记,这是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勤做笔记非常重要,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有助于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有助于增强思维的敏捷性;有利于课后复习,起到消化巩固的作用。特别注意:地理学科的笔记最好做在课本上,选在课本适当位置上,做到笔记的内容是有使用价值,简明、扼要、整洁,千万不要耽误听讲。而做笔记内容在三个方面最有价值。

本课的知识要点:教师在讲课时,一般都会把本课的知识要点加以归纳总结,以提纲式的板书形式条理化展现出来。这是笔记最基本的内容,学生可以把它抄在每课课题的上面,形成本课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各节的重难点知识:在很认真听教师讲课的同时,对于老师讲授的重要知识内容,应该马上在课本文字相应处用自己喜欢的“固定的符号”加以标注,引起注意。一般难点的知识较为抽象,这时就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基础,理解掌握。

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有些时候教师会选择进行知识延伸,这些内容在教科书中没有,这时,学生更应该认真地听并且做好笔记。例如:在学习“判断方向”时,一般都会拓展到“两极地区特殊的东西方向判断法”即北极按逆时针的方向自西向东转,南极按顺时针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转,就需要学生马上在“方向”这一段旁边记录下来,理解记忆,以便复习巩固。

地理学科很特殊,笔记不光可以用文字来表示,对于较难的知识,可以用简图的形式画出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更利于知识的形象掌握。例如,在学

习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时,关于地形雨的知识,初一的学生难以理解,这时学生可以跟着老师,绘一幅地形雨的简图,配上简要的文字说明,就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迎风坡”,什么是“背风坡”,还把“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不同”直观展示出来了(图1);再如关于“南北两极的东西方向判断”的知识,也可以用简图的形式来做笔记(图2):画上一点,字母表示北(或南)极(N或S),周围画出逆(或顺)时针箭头,写上东西方向(E或W),这样简单又很直观,有利于对难点知识的形象理解;又如区分山谷和山脊时,把规律性的“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用示意图画出来,这是既方便又形象的记忆方法(见图3)。。

科学记忆地理知识

“地理不难学,就是不好记”,这是某些学生的感受。的确,初中学生他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学会科学的记忆方法显得尤为的重要。

及时复习

初中地理课程的每课时教学目标较少,可以利用课后短短的十分钟及时复习即可,这是克服遗忘非常好的办法。重复记忆,加深对知识理解。

发挥想象

很多时候,学生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会使难以理解、无聊的知识变得十分的有趣。

如: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时,把所需要记忆的材料同某种具体的事物、数字、字母、汉字或几何图形等联系起来,借助联想加以记忆。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观察中国各省区的轮廓,得到有趣的发现——山东像大拇指,云南像一只美丽的孔雀,甘肃的“身材”骨瘦如柴,黑龙江像一只美丽的黑天鹅(见图4)。再如江苏省是一位姓苏的男子在打太极,青海省是一只“青青”奔跑的兔子等等。增添了趣味性的同时又加强了记忆。

图4 部分省区轮廓

当然即使是面对同一个轮廓图,每个人的形象感觉也会不同,有人可能觉得台湾省的轮廓像香蕉,有人却认为它像纺缍,这些不重要,只要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记住它便好。

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注意体现时代性。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实践,高于生活实践,又用于生活实践。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地理,是一把学习的钥匙。新课标明确指出:新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生

活知识,调动学生的经验,侧重基础性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体会学习地理的意义。

对比记忆

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对比记忆,抓住它们之间的异同。

如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二城市的名称、位置需要我们特别记住,旧金山的位置偏北,洛杉矶的位置居南,我们就可以按上北下南的方位判断,可把两城市简单记忆为“上山吓鸡”,对比起来记忆觉得轻松又有趣。

归纳记忆

有时,学生会认为地理知识“散"、“乱"、“杂",不知如何去归纳知识,像是没有规律可言。这些知识的掌握就很有难度,因此学会抓住地理规律,也就是抓住了学习地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窍门。

直归法:就是根据教材内容,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组合,直接归纳出其规律内容。诠释这种学习方法最好的莫过于:秦岭—淮河这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归纳后可得到以下几点: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其分布;年降水量800mm 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范例法:就是选取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例题,通过解析,从中归纳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以下题为例。

下列关于等温线凸出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在北半球一月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b.在南半球一月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c.在南半球夏季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d.在北半球暖流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

经过对例题的分析,归纳出的规律有:

①就纬度方向看,无论是一月还是七月,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海洋上和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出的纬度方向正好相反。

②就其实地方向看,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一月陆地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都向北凸出;七月陆地等温线都向北凸出,海洋等温线都向南凸出。

③由于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则夏季,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陆地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海洋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冬季则相反。

④洋流对海上等温线的影响是,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

范例法既是规律指导解题实践的过程,也是从中归纳理解规律的过程,这样学用结合,可以达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注意观察生活

地理学科是源于生活的一门学科,生活离不开地理。因此,学习地理知识,既要了解书本内容,还要多留心观察我们的生活,热爱生活。多问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天气多变,会下雨为什么世界最冷的地方在南极而不是北极…..

平时多阅读地理书籍,观看电视新闻,报刊等相关地理的内容,扩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5.教师在教学过程合理引导,突出学法

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可分为:地球和地图、世界总论和区域、中国总论和区域等三大部分,也可分为基础地理知识(地球、地球仪、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学法不同。现在以“认识中国区域”三个教学片断分析说明。

【案例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片断

课前准备:

将班级原有的八个小组分为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请学生回家后,利用网络查询、查询书籍等活动来收集资料,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进行素材准备。

课堂辩论活动:

出示辩论话题: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哪个地区自然条件更好

正方观点: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好。

反方观点: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好。

主持人宣布辩论的一般程序和规范。

正反双方由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和自由人按顺序开始辩论。

全体同学补充观点和论据。

正反双方作总结陈词。

全体同学评出“最佳辩手”1名、“最佳口才”2名、“表现最佳”同学2名,并进行奖励。

指导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评价标准如下:

(1)能较好地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水平包括合作、交流、倾听等技巧。

(2)能较好地表达自己小组的科研成果,关注说理的条理性、论据的充分程度。

(3)注意力集中,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作好记录之一。

问题透视:

在案例1中,执教者试图通过学生课前网络查询、查阅书籍等活动来收集资料,然后通过双方的辩论证明各自的观点,从而得出南北地区存在哪些差异。辩论活动丰富了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与同伴学习交流和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但是在热闹的背后,案例1中区域地理比较法的运用还有几点至得我们考虑。

首先,执教者将班级的学生硬性分为两个大组,并没尊重学生的意愿。同时,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的局限性,生活在南方的孩子,对于北方的自然和人文方面没有基本的生活经验,而北方的学生正好相反,这对理解、感悟南北差异带来些许困难。因此,辩论的前提就会是学生觉得不是十分公平,学生因为缺乏对另一个区域足够的感性认识和生活体验,导致不能将南北差异进行充分的比较。

其次,面对“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好还是北方自然条件好”的辩题,辩论的空间是有限的。“好与不好”涉及评价的认知过程,一旦缺乏有效的、多样的信息支持,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尚未完全掌握评价自然条件优劣的基本框架,辩论的过程容易陷入“以感性认识代替理性思考”、“以个人喜好代替客观评价标准”的泥潭,学生最后将辩论大赛变成了举例大赛。

第三,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行为习惯、表达能力、归纳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评价固然重要,但是更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否则,学生上完本课后就觉得是上了一节语文课,既没培养出地理的思维能力,也不能对本节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做出归纳总结。

第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显然想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法学习区域地理,但是对比较策略的当前初中地理课堂,几乎每一节课都用到比较法,但是很少有教师将学生运用比较法的能力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体系,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也没有着眼于培养运用比较法能力的具体措施,在教学和活动中也没有将比较法的实施要素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的剖析及实践指导。反反复复地运用比较法,目的只有一个:发现规律。导致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比较法探究事

物,根源在于教师没有认识到比较法也是一种方法,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方法,一种可以并且需要转化为能力的方法,教师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要将比较法的运用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因而教师没有对比较法的内涵进行研究,没有对比较法的教育策略进行研究,就学生运用比较法的能力,缺乏系统的指导与训练,所以比较法就成了游离于学习方法以外的方法,教学活动停留在授之以鱼的层面。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为学生大件脚手架,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完成自己无法独自完成的任务。但是脚手架并不仅仅是为了产生直接的效果,而是为了慢慢地培养学生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效运用分析比较策略,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案例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第八章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片断

(播放“黄土高原”的一段无声影像)

从录像中不难看出,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最真实的写照。水土流失,为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黄河,下游被称为悬河,就是因为黄河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河床堆积而成。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这么严重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教师:(拿着实验后的两个量杯)请同学们谈谈这两个实验说明的问题。

教师:对,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请同学们归纳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教师: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千沟万壑还是因为千沟万壑导致的水土流失

学生:从北京向西穿过太行山脉可以到达黄土高原,首先进入的是山西省。

学生1:“黄土塬”:黄土覆盖的较厚的平地,又称“黄土平台”。四周流水切割顶面广阔平缓,面积一般在数平方千米上,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地区。

学生2:“黄土梁”:长条状的黄土高地......顶面一般比较平坦。

学生3:“黄土峁”:顶部浑圆......

学生讨论: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了解“风成说”。

学生:我觉得雨水对黄土有冲刷的作用。

学生:流动的河流也能携带大量的泥沙,比如泥石流多发生在秃山上。

录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1分钟)

学生:三名学生配合做课本第69页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关系的实验:

学生1:植被覆盖很好的坡地,被雨淋后的水土流失情况(看量杯内的水量和土量)。

学生2:植被破坏掉的坡地,被雨淋后的水土流失情况(看量杯内的水量和土量)。

学生:说明水土流失严重是由黄土高原缺少植物保护造成的。

学生(某个小组归纳)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黄土本身

人为原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

开矿、修路使地表疏松》

学生1: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坏又会加剧水土流失。

学生2: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还给黄河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学生设计: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恶性循环图。

(学生折腾了半天,并没有做出理想的实验结果。)

问题透视:

在上述案例中,强调学生参与、活动、操作、实践、探究和体悟,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起学术研究探索的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加速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恢复。这个理念正逐渐被一线教师所接受和应用,地理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操作演示、情境表演等被广泛运用。然而,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一味的追求课堂形式而不考虑教学效果,是对新课程的曲解。在时尚、热闹的背后,教师学生成了问题情景这一先进教学手段或方法的“奴隶”。本例中,这个实验的效果和成功率教师心中没底,限于条件也不能这样“一厢情愿”地设计活动方案。显然,这样的活动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我们强调活动情境要有严禁周密、合乎情理的科学设计,就是要研究教材(新课程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研究教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把握学情(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生活经验),把握合理性(合乎情理、地理原理和认知规律)和必要性(适时、适度、有效),精心打造活动方案,是活动情境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有益桥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活动,才有可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和科学的思维品质,这正是地理课程目标——着眼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所要求的!

策略导引

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或方面,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思维过程;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以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区域性,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实际上就是掌握区域间的异同与要素间的关系。因此,区域间的分析与比较是通过对区域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对比,揭示区域间的差异和要素间的关系,从而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区域特征及预测区域发展趋势的思维活动。区域分析与比较的要素是分析与比较什么,如何进行分析与比较和分析与比较的结果,区域分析与比较的特征是问题性、同一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其中区域分析与比较中的问题是那些明确解决方法的结构良好的问题。因此,从区域分析与比较的内涵、要素和特征可以看出,学生运用区域分析与比较的策略主要包括提出问题、获取与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四种,而且这四种能力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前一种能力是后一种能力的基础。下面结合案例3进行说明:

【案例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片断

导课:尽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我国的季风区,但是两地区也存在很大差异。

设疑:为什么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人文环境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教师引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自然环境影响着区域的发展。那么自然环境主要包含哪些因素

生:(影响因素: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

学生活动:前后桌为一个讨论小组,任选一个方面,利用教师提供的图表和资料,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利用资料进行验证)

(学生根据需要,选择教师提供的资料和图表)

资料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年内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图

四个城市分别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

比较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根据上面的比较,总结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

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气候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资料2:地形图

读图,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

地形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通过探究,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文环境的差异。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由于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环境的差异也很大,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探索未知的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是以提出问题为前提的。世界由问题构成,问题解决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没有问题,便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无从进行研究。问题解决水平也是人们智力与能力的核心反映。因此个体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相当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2001)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样,学生掌握区域分析与比较策略的过程也不例外也是以学生提出问题为前提。而区域分析与比较中的问题多是结构良好的问题,即有明确解决方法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区域分析与比较的问题是什么。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以下步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设置情境、呈现图表、确定对象和提出问题。在案例2中,教师先是利用教材上的景观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引导学生对两个区域的景观图进行分析,并将区域内各自然要素进行列表比较,从而确定了分析比较的对象,理清学生的思维脉络。在此,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体验,对课本之外两个区域不同点进行补充,在进一步完善比较内容的同时,也让学

生感受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欢乐。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环境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2.提供资源,引导学生获取和整理解决问题的材料

区域分析与比较的问题一旦提出后,就要获取和整理解决问题的材料。因为区域分析与比较材料的欠缺,会影响学生进行区域分析与比较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以下步骤培养学生获取材料与整理信息的能力:锁定来源---选择角度----进行编码----整理信息。例2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的不同,从而锁定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其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对原因进行了分解,确定可以从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上进行分析比较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第三,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素材,便于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最后,学生根据教师列出的小问题,结合原有的知识体系,对信息进行整理和深加工。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进一步获取了解决问题的素材,避免了在海量信息下所造成的思维混乱,明确了谁与谁比,比什么的分析比较运用策略,既清理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思路,培养了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的能力,更是掌握了运用分析比较策略的前期步骤。

3.分析比较,引导学生对已有信息深加工

学生在获取与整理完地理信息后,就要对所提出的区域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从而找出区域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各要素的异同及相互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以下步骤培养学生分析区域问题的能力:选择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拓展。案例2中,教师明确学生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两个区域的气候、地形进行特征分析,通过拓展引申到区域自然要素对人文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相链接起来,实现信息的深加工。

4.整理信息,从分析比较中解决问题

学生在分析与比较完所提出的问题后,就需要对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类地理事物或现象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获得学习区域地理的某项知识经验和策略。案例2中,通过运用分析比较法,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文环境的差异,并将区域自然要素主要方面的差异通过列表的方式归纳总结出来,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了问题。

中国区域地理涉及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复杂多样,知识涉及面广,对学习能力尚有待加强的初学者来说,大量的地理概念、规律、特征等常常不易分辨。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运用比较法进行学习,一般使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对比法

借比法

类比法

专比法

综合法

总之,正确应用比较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相互联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系统化,形成“知识——能力——实践”的网络,还可以较好地将各种地理事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及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全面的把握不同区域的共性和个性,加深对各种地理事物和区域特征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参考文献

[1] 林宪生.地理教学基本理论问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 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程晓堂.自主学习[J].学科教育,1999,(9):8-10.

[4] 刘国营,刘平.道听“图”说—浅谈地理教学地图的阅读技巧[J].教育学,2005,(5):10-12.

[5]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6] 王树生.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9] 常华锋.初中地理新课程教育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杨新.地理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1] 周慧.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J].广东教育,2006,(9):2.

[12]张伟婧主编.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引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中小学德育纲要

《中小学德育纲要》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辩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湿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正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知道我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热爱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废人、

中学地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中学地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 准( 2011 年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中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及其二 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学科。地理学科德育实施的目的在于 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建设美好家园的爱国 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促进人与自然的和 谐共处。 (一)自然性 地理课程所涉及的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冰川及人 文等内容都孕育于自然、发展于自然,本身就具有自然属性。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掌握自然规 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通过地理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自 然之美,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 自然观。 (二)人文性 地理课程贯穿人地关系主线,其内容包括人文现象的地 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等。通过地 理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人文地理事物,熟悉世界各地社会经

济状况、民族民俗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等,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尊重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不断提高人文地理素养。 (三)审美性 地理课程丰富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具有较高的教 育价值、审美价值。通过地理学习,引导学生从自然和社 会两个方面去科学地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乡村、城市、国家、世界、地球乃至宇宙环境;通过地理实践,让学生学会感受 地理、享受地理,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 理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四)生态性 地理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地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如正确的自然观、辩证的 资源观、科学的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等,并能够运用科 学的人地观念去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现象并作出科学决策, 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德育范畴 (一)审美情趣 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人文环境,蕴含着丰富 的自然美和人文美。通过地理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感悟美、体验美,还能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获得美 的享受、美的陶冶,激发学生地理审美情趣;同时引导学生 能够从地理的视角去欣赏、感悟、体验家乡、祖国和世界的 地理美感,提升其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初步形成健康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实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1、方向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培养健康的感情和积极的行为;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劳动结合起来,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就事论理,使他们真正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观点、原理和方法;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科学性。知识技能及其所渗透的观点与方法,都应当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事例和数据要真实可靠,规律和原理要提示事物的本质,说理要实事求是、合乎逻辑、贴切自然,不牵强附会、不生搬硬套、不“穿靴戴帽”随意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只有坚持方向性和科学性和统一,才具有说服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体现学科特点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共同的地方:都是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于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由于中学各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学科的性质也不一样,课程的内容构成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也就有自身的

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可打印修改)

中学化学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 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化学学科是在分子、原子的关系上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探究物质体系内各微观粒子之 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改造或创造物质以满足社会需 求的应用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物质世界组成与变化 的基本认识,掌握独特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 确的科学伦理观念与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学会遵守科学 规范并养成良好的、科学的生活习惯。 二、德育范畴 (一)科学世界观 化学科学用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独特视角看待物质世界。在对物质与原子、分子、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等实验的观察与探索过程中,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 认识物质世界的根本特征,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相互 作用、变化发展”的规律与条件,建构科学的分析范式, 准确有效地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与条件,控制变化的 路径与进程,把握变化的规律与结果,科学认识生命起源、

物种繁衍、物质循环、能量转化、物质不灭等客观规律,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掌握和理解维护个体生命健康、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和意义,树立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科学世界观。 1.化学科学基于实验证据揭示了自然界数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每一种元素都是原子核内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在一般的自然条件和人工条件下,元素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自然界发生的物质变化和人类用化学方法促发的物质变化,所能改变的只是原子的结合方式,所以在自然界物质是不灭的。这给中学生科学分析物质、正确看待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奠定了认识基础。 2.化学科学提供了从微观到宏观认识物质的独特视角,由于构成宏观物质的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组成、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差异,我们不仅要认识物质外在的宏观属性,还要探究其内在的微观本质,不同的宏观物质具有不同的属性与功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分析物质的微观组成和结构来推知其宏观属性,这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知微见著的科学思维习惯。 3.化学科学揭示出的宏观物质的属性、功能与其微观组成与结构的必然联系,变革物质需要破坏微观粒子旧结构的相互作用、构建起新结构的相互作用,化学变化过程中新物质的生成和能量的变化都源于微粒之间相互作用的改变等规律,不仅给学生指明了认识、应用和改造物质的

高一地理学科个人德育渗透总结

高二地理学科个人德育渗透总结 2014——2015学年度上半年 王启东 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做好德育工作.地理学科具有极其丰富的德育教学内容,德育教育又是搞好教学工作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现将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结合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中, 用美的语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通过介绍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介绍我国地理上的科学技术贡献,介绍我国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讲述祖国建设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进而豪情满怀,树立远大志向,好好学习,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点,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阐述地理知识,认识其存在的差异,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结合乡土实际和特色,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并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三、培养科学态度地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地理教学 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有重要作用.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积

极参与各种科学活动. 四、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需要动脑,动手,并克服一定困难才能达到的.特别需要读图分析,有的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刻苦学习的精神不仅对学生当前学好地理是必要的,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地理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有思考,勇于实践的习惯,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习惯,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习惯. 五、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进一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将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总之,在这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更加体会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用良好的思想道德武装学生的头脑并结合地理教育的实际加以运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这项工作还要长抓不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5年2月27日

(完整版)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心得体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对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作为一线小学教师,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指南》,从中受益匪浅,也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指南》中指出了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而要做到这一点,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因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将粗话,要讲文明礼貌,要求学生不乱仍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深入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积极引导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德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以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如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我组织本班同学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做符合时代要求的青

中小学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中小学实践活动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试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小学校内外实践活动蕴含的德育功能,增强学生的道德实践体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依据《山东省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活动,是中小学拓展德育空间、创新德育方法、丰富德育形式、强化德育实践、增强德育体验、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一)基于生活。实践活动基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使学生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自然探究的真实情境中,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品质,以及积极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 (二)体验感悟。学生通过参与具有生活性、社会性、群体性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中进行道德体验,感悟人生,感恩社会,体会道德价值,提高道德认知,

不断内化、加深理解,形成道德认同。 (三)知行合一。道德实践在学生道德素养、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将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相统一,在道德实践中深化道德认知,通过开展生活性、社会性、群体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由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 二、德育范畴 (一)文明礼貌。文明礼仪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让学生在各类仪式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社区服务等系列实践活动中,学习礼仪常识,理解礼仪内涵,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提升文明素养。 (二)爱国爱家。通过开展系列传统节日文化活动、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旅行活动、国际理解活动、感恩活动、亲子活动等,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自豪感,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兴国之志转化为具体的爱国行动。 (三)理想信念。通过参加入队(团、党)等仪式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各类活动、革命历史文化参观教育活动等,深化理想信念教育,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刻理解坚持

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的德育内涵,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就针对当前教育形势,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地理学科特点及地理学科教学中几方面来探讨德育渗透的主要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地理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方法 【正文】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主旋律。可是近年来,许多家长和教师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却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教书育人”就只剩下了“教书”。也有许多人错误的理解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思品教师的事,与自己所教学科无关。这也是教育陷入误区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责任。我们应该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德育融入教学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工作在教育第一战线的任课教师,必须要时刻树立德育教育为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科知识文化,更加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个怎样的人。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物质及它们的运动规律,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感性认识,建立了很多关于自然界知识的图式,这为他们顺利学习地理知识,形成地理技能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学生接触地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就已形成了许多前科学概念,为地理学习提供了心理准备。另外,中学地理教学以自然世界为基础,直观性很强,而且跟学生实际的生活联系密切,这正好符合中学生好动、好奇、好学的特点,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心理条件,对德育内容进行渗透,就能促使学生在发现新奇地理现象与已有知识存在矛盾时,去探索现象的因果关系,形成学习地理的直接动机。 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正确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它体现和规定着教育的方向,是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灵魂。如何在当今多元文化纷呈、个性张扬的时代做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播的摇篮,也是德育的主阵地。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的德育内涵,理应担当德育教育的重要角色。因此,做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把德育作为地理教学中的灵魂,自始至终将德育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之中。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素质教育,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基于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中学地理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广州市黄埔区新港中学邝艳红 【摘要】:针对当前教育形势,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本文试图从地理学科教学中来探讨、研究德育渗透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并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德育教育地理教学渗透途径、方法 《中学德育大纲》中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作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江泽民同志在谈到“以德治国”时,也曾告诉我们:“我国的教育工作必须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在过度物质化和竞争激烈的今天,加强青年学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尤为重要。工作在教育第一战线的任课教师,必须要时刻树立德育教育为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科知识文化,更加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个怎样的人。 初中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特点,蕴藏着丰富情感的素材,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渗透、开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建立在充分说理的基础上,要讲求科学、合理和实效,德育内容就必须采用丰富的地理科学知识,避免空洞的说教。另外,在地理教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揭示其德育作用,并将德育因素系统化形成统一的教学整体。 一、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容 初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教育内容是非常丰富,主要归纳如下几点: 1、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处寒、温、热地带,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师可以生动地运用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讲述各种资源的种类、数量,它们在世界上的地位、经济价值等。通过上述资料的介绍,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在地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很多环境保护的问题,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和资料,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废物的排放、清洁环境卫生、清新空气和保护各种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水平。 3、正确的人口素质教育。 人口问题是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人口不断增长,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存、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提高人口素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去了解世界各国的人口问题以及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从而树立起“少生、优生、优育”的科学人口观念。 4、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或者成立地理兴趣小组、实验小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实验或实践等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探索生命的奥秘,掌握知识文化,提高能力,发展特长,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5、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教育。

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教案资料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试验》研究专题之一 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1 (2011年9月22日讨论稿,内部资料,切勿外传) 中小学德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价值观、道德和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和保障作用。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以建设“首善之区”、“学习化城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为目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满足首都社会现代化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健康成长幸福的需求,有效服务于世界城市建设和首都社会文明发展,以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有必要进一步整合北京市中小学德育资源,梳理和创新德育发展思路,制定《北京市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是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为落实全员育人、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任务提供有效指导。《纲要》是中小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是家庭和社会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进行德育督导和评估的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建设者和接班人,统一于素质教育全过程。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指导原则 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和道 1本稿是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全体老师参与撰写的《德育纲要》前六稿基础上形成,积极借鉴了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王蕤副处长、徐志芳老师及特级教师李烈、徐安德等意见,参考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时龙院长的相关文章精神。鉴于水平所限,本稿子还很不成熟,请批评指正。本稿执笔人为:秦廷国、孟佳、谢春风。

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绥林一中张慧文 一德育渗透势在必行 1.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及人文教育已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是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要求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地理教育的价值目标,最重要的有二:其一是要让学生拥有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其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如果说前者重点在于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话,那么后者的关键就在于观念的形成了,因此在地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特别提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二.德育渗透势在必得 1.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素材 新教材强调基础地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观念和观点的教育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强调地理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地理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仔细研究教材可以发现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 (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国情教育素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2002年,我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各地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为进一步科学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发展和全面普及,在认真总结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部组织专家对《纲要》进行了修订完善。现将修订后的《纲要》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并将落实情况、问题和意见及时报我部。 附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教育部 2012年12月7日 附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年修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认真总结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纲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注重学生心理和谐健康,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全体教师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要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3.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4.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

大庆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市九年义务教育 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市初中生物学科德育指导纲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是以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的初中生物学科新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初中生物课程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生物学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此可见,德育是生物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生物学科教学的自身特点,自觉地、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个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大都具有可直接验证的特点,知识的客观性在学生头脑中印象深刻,易于形成牢固的生物学知识真理性信念。从这个角度上说,由此进行的德育思想容的渗透熏,学生更易于接受。 一、生物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 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是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生物学科德育教育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守一望多的原则 “守一”守的是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的教育,它贯穿于整个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这是生物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目标,通过这个教育,让青少年脚底下踏着自己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石;“望多”望的是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根据教学容,选择适当的德育目标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生物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良好习惯、规行为准则等。 2、渗透性原则 生物学科的德育教育,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它是与生物学知识紧密结合进行的。这就决定了

学科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若尔盖县崇尔乡中心校 学科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紧扣教材,注意渗透的自然性。 德育渗透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这是“水滴石穿”的“滴水功”,不可生拉硬扯,象贴标签一样贴上去,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把握学科特点,注意渗透的生动性。 各科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大纲,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就不同。历史课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述和分析进行教育,如讲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讲詹天佑,冯如等爱国知识分子,讲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等,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激起振兴中华的志气和热忱;地理课主要通过对地理材料、数据的阐述分析来教育,讲工农业,用我国建国后的成就与解放时期对比,用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教育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语文课多为潜隐型,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注重披文入情,以言感人,以情动人,潜移默化。如讲授《雨中登泰山》、《黄山游记》、《长江三日》、《难老泉》等课文,在学习和欣赏作者传神描写、精美语言的过程中,潜滋暗长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梅花岭记》等课文,通过对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情绪之

体会,受到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强烈感染。 3.寻求最佳结合点,增强针对性。 渗透德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是:比较开放、活跃、有进取精神,但部分学生受“以我为中心”的价值影响,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知受宠、被理解;不知爱人、理解人;成才期望高,却不愿做艰苦努力;不了解国情,盲目羡慕西方;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淡薄;不愿向教育者吐露自己的心声。教育者要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渗透德育时对症下药。如于是之的《幼学记事》包含的思想教育因素是较丰富的;有旧社会的黑暗与落后,有亲友扶贫济困的精神,有教师严谨执教的态度,有艰难环境中的乐观态度和刻苦求学的精神,等等。在教学中究竟以什么为德育渗透点,我们认为尊师和刻苦求学精神既是课文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的薄弱点,教学中以此为渗透点最佳。 当然要搞好学科渗透德育工作,培养教师,提高教师德育能力也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效果,使青少年儿童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素质。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特别要警惕“政治冲击一切”的教训。这里说的是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生加硬联 德育渗透要象血液通过毛细血管送遍全身,不能额外进行注射。学科内容是载体,德育如糖溶于水变成糖水流入学生的心田。爱因斯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三个“必须”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三个“必须” 017年8月17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并在相关通知中明确指出“该《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这一文件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需要做到“一二三四五六”,即构建德育工作的“一个体系”、深化德育工作的“两个结合”、抓好德育工作的“三个关键点”、坚持德育工作的“四个基本原则”、明确德育工作的“五项主要内容”、创新德育工作的“六大实施途径”。把这些要求扎实落地,是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要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切实从行动上将德育课程与实践活动列为工作重点。《指南》的发布,为中小学德育课程和德育实践的系统化提供了充分的指引。从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来看,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活动、轻课程”的倾向。有些学校,热热闹闹地组织一次德育活动,就算是完成了德育任务,而对于需要持久发力的德育课程,则被置于教学活动的末位,无论是在教学环节还是在评价环节,都难以体现德育课程的育人价值。有的地区甚至以“德育课程就是解决思想素质问题”为借口,将德育课程排斥在考试评价体系之外,以可有可无的“开卷考查”,简单地给学生一个是否合格的等次,就算完成了德育。这样

的做法,不仅极大损害了德育教师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积极性,更对这些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德育实践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只做表面文章、不问实际效果的做法。以上问题必须加以根本改变。要切实联盟落实《指南》所说的“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和“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的要求,让德育课程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德育课程是教学生学会做人的核心课程,必须在教学体系中给予优先保证。当前我国实行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并在全国统一使用的做法,正是德育课程“落在实处”的重要契机,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在落实上下功夫,让德育课堂真正着眼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德育课真正成为影响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课程。同时,要从实效性角度审视和评价德育实践活动,不求花样、只求有效,切实为学生的品德养成提供条件。将这些内容系统部署是《指南》的亮点,将这一任务扎实落实则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 要落实这些要求,就必须切实发现和优化德育课程的实践方式。《指南》确定了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明确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需赘言。而对于这些内容如何在中学德育工作中落实,则需要认真考虑。现

小学生德育纲要

小学德育纲要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从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参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在小学教育中居重要地位,它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捉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目标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明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思想品德基础。 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知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也人、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已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固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和

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图主义的欺辱和进行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很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作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过去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面全意为人民筹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共产党走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没我们的国家;了解我国人民勤劳智慧、勇敢顽强、酷爱自由与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改革开放中的先进人民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知道热爱人民要从身边做起,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疾人,助人为乐,与各族少年儿童、外国小朋友友好相处。 四、热爱集体的教育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 (试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 一、德育特点 通用技术学科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一)应用性 通用技术课程以生活与生产相结合为基点,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十分强调实践性。通过通用技术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理解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并学会将课程内容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得学有所用。 (二)生活性 普通高中强化技术课程,通过通用技术学习,应引导学生理解通用技术的重要性,感受生活与技术的密切联系,了解信息时代通用技术的发展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实践,服务于生活,学生在亲历过程、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

(三)协作性 通用技术课程中,在参与技术学习时需要学生之间互相配合完成,这对于学生合作精神以及协作性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通用技术课程不仅解决实际的技术学习问题,更因其课程的特殊性为学生的协作性学习提供了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学会更高效准确的沟通方法,在了解团队目标的基础上找准自身角色定位,积极主动完成任务。 (四)人文性 通用技术的发展过程凝聚着不同民族和地区人民的智慧,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其强烈的民族和区域特色体现了通用技术的人文性特征。通过通用技术学习,应引导学生尊重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在创造性改造技术的同时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 二、德育范畴 (一)劳动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要的劳动技巧,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建立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创新精神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学习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过程,也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实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