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货币合作理论

区域货币合作理论

区域货币合作理论
区域货币合作理论

区域货币合作理论

一、区域货币合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最优货币区(OCA)是这样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1961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RobertMundell)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他著名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一文,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问题,他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研究汇率和货币区,开创了观察汇率问题和货币区的全新视野,触发了有关“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大量文献。蒙代尔提出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所以有人将他的OCA理论称为要素流动论。

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之后,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也引起了更多经济学家对有关最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讨论,促进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最优货币理论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构成条件上,这些讨论从不同的侧面

发展了最优货币区理论。

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提出了把“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又一评价标准,即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易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率。1969年,彼得·凯南()在《最佳货币区:一个折衷的观念》提出,经济高度多样化的国家是货币区的更为理想的参与者。詹姆斯·英格拉姆指出,为了达到货币区的最优化,有必要考察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并提出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优货币区标准的观点。哈伯勒(C·Haberler,1970)和弗莱明分别提出把“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即通货膨胀率接近的国家更适于达成货币一体化。1976年,爱德华·托维尔(E·Tower)、托马斯·维利特(T·Willet)和弗莱明强调把“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政策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但是,以上这些研究也不可避免带有一些局限性。首先,这些标准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其次,有些标准难以量化,缺乏实际上的可操作性。第三,这些理论在强调组成货币区的正面效应时忽视了一国加入货币区的成本问题。加入货币区在给一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成本;特别是,货币是一国经济主权的象征,加入某一货币区即意味着该国对其主权的放弃。因此,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对一个考虑加入货币联盟的国家而言,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展。传统的对最优货币区的研究

视角是短期的、静态的,侧重于现实约束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滨田宏一(Hamada,1985)研究了一些国家加入货币区的福利含义。而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理论加入了私人部门的自由选择权和自由放任思潮。克鲁格曼和奥博斯菲尔德(Krugman&Obstfeld,1998)也对该理论的研究做了总结,并提出了通过GG一LL模型判断加入货币联盟的时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实世界一体化和区域化发展趋势的增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逐步从相对孤立的宏观经济稳定转移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上,汇率制度本身越来越成为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工具。新的研究不仅放宽了对于价格和市场竞争性的假设,综合了各种关于最优现实标准的探讨,而且提供了从动态视角阐释”最优”的研究思路。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对称性的动态联系,成为主导最优货币区成本一收益判断的主要因素,对于区域货币合作前景的判断,从关注成本——收益的现实约束状态,放到关注区域货币一体化发展和实质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及同区域内部对称性增强之间的动态前景上,研究的视野更加宽广。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主要实践

1.欧洲货币一体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欧洲联盟就开始了进行货币一体化的尝试,一直到2002年1月1日

起欧元正式流通,成为欧元区各国惟一的法定货币。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个创举。正如欧洲中央银行前行长杜伊森贝赫所说,欧元是欧洲人民联合的象征。

随着欧元区资本市场不断一体化发展,欧元区国家投资者,尤其是政府部门更愿意在欧元区而非国内市场借债,单一货币欧元为在国际市场融资带来的优势,同时投资银行费率的降低和投资者倾向于通过国际市场进行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也带动欧元区的主权债券发行的增长。以欧元发行的国际负债额已经远远超过以美元发行的国际负债额,成为全球最大的发行比重。伴随着欧元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巨大的具备较强流动性的金融市场的形成,欧元拥有了挑战美元作为最大储备货币的潜力。由于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尤其是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将外汇储备多元化时越来越青睐于欧元。2006年末,美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降至约%,而与此同时,欧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从1999年%升至2006年底的%。随着近年来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屡创新高,欧元占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也会不断提高。

2.拉美国家美元化。拉美国家货币美元化的内涵,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替代”现象。“货币替代”是指一国居民因对本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

储藏、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部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在经济易发生动荡的拉美国家,为寻求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实施美元化政策,使美元具有和本国货币同等的法定货币资格,由此形成了特有的美元区域化现象。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政策制定者早就提议在西半球建立

美元集团,NAFTA的贸易伙伴们在许多贸易中已经大量使用了美元。根据统计,已经有包括阿根廷、秘鲁、乌拉圭、厄瓜多尔、墨西哥、多美尼加等多个国家已成为高度或中度美元化国家。

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拉美经济“美元化”的重要动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拉美国家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加强区域内联系与合作,以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美洲自由贸易区等经济协作体的建立,就是这种合作的体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贸易一体化推动了货币一体化。当贸易关系加强时,同主要的经济伙伴分享一种共同货币自然会带来利益,因为利用汇率差别转移资本的成本会变得更高。2005年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强了拉美同占统治地位的美国市场的贸易联系,并加速了这个地区的“美元化”。

3.非洲区域货币合作。非洲的货币合作最早起源于殖民

地时期,法属殖民地和英属殖民地的各类国家群体联合进行了共同的货币制度安排。当时实行的货币制度安排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英属殖民地国家的货币钉住英镑,并由英镑支持,当地政府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殖民行政当局凭借在英国政府储备投资的利息而获得领地特权收入;而法属殖民地的法郎也是钉住宗主国法国的法郎,且殖民地的货币发行最终是由法国财政部的可兑换性保证和对政府借贷融资幅度的限制来支持的。

非洲法郎区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货币、经济和文化区域,是世界上惟一一个融合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真正的地区性货币体系。非洲法郎区货币合作的模式是在原法属殖民地的法郎联盟逐渐扩展基础上组成了非洲法郎货币联盟。该种模式的特征是:从技术层面上讲,法郎区是一个具有内外联系的货币体系。从政治层面上讲,法郎区则是各成员国政府所支持的合法组织,它以一种国家责任的方式实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不发达金融合作体系的典范。

三、区域货币合作给我们的启示

从区域货币合作理论和以上实践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是区域货币合作稳步推进的保障。欧洲、非洲单一货币的实践使区域货币合作由汇率合作上升到了统一货币管理的阶段。区域货币稳定的前提是经济趋同

和政策协调,这是货币联盟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欧元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最大启示。从欧洲货币联盟的运行机制上看,它具有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完全没有的强有力的、超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权,这是以欧元为中心的统一汇率制度运行的基本保证。亚洲货币合作必须借鉴其经验,建立具有国际主义精神、能牺牲各个国家局部利益从而确保全局利益的超国家机构,制定、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区域结构政策,协调、监督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2.欧元的出现,纠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分强调全球性货币合作而忽略了区域性货币安排的弊端,它启示我们,全球范围的货币合作可能从区域货币合作和货币一体化迈开实质性步伐,从而为全球货币的统一奠定基础。区域货币合作可以有效地抑制投机资金的冲击。欧元的产生突破了以往国际货币合作仅限于汇率合作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使创新后的货币体制更富有效率。而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看,法、德两大主要国家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必须有几个主要国家的支持,这对当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亚洲货币合作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启示。亚洲在推进货币合作进程中,应该加强该地区两个经济强国——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合作,发挥主要国家的作用。

3.美元化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它预示着国际货币体系将成为以美元、欧元等少数货币的新格局,以致汇

率风险主要集中在美元与欧元之间。其次,它导致了货币主权这一传统的国家主权要素从国家主权中分离出来。再次,它暗含着经济全球化的归宿终将为两极化或三极化而非多极化。

4.非洲区域货币汇率合作给我们的启示是:一项国际经济、金融制度安排,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政治问题。一项制度协议即使在经济上合乎逻辑且能够带来共同利益,成员国的政治实力和意愿也会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是否能够正常而有效地运行。换言之,如果缺乏政治意愿并相互协调与配合,在现实中就很可能会出现囚徒困境,即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博弈最终将导致非最优甚至是糟糕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五卷》第3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祝小兵:《东亚金融合作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12期

[3]祝小兵:《东亚金融合作——可行性、路径与中国的战略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精)

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及其启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经济理论最显著的发展之一,它是众所周知的凯恩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构成了我国众多货币经济论题讨论的经济学基础,也是分析评价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绩效的理论基础之一。但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也非止于完善,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微观基础的日益强调,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也显示出若干缺陷,因此,从现代经济学多元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发展及其局限,这对促进我国货币需求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若干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凯恩斯师从马歇尔,他的货币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剑桥货币需求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在剑桥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持有货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导向了剑桥对人们持币的交易需求的分析,但是,剑桥理论的缺陷是没有就此作出深入的分析。与剑桥的前辈不同,凯恩斯详细分析了人们持币的各种动机,对人们持币的所得分析更为精确。按照《通论》的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持币的交易动机、持币的谨慎动机和持币的投机动机,相应地人们持币的需求包括:货币的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在这三种需求中,一般假定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是加性可分的,谨慎需求由于不宜单独分离出来,分别归结到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之中,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就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 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由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深化凯恩斯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发展也就构成了战后至70年代货币理论发展的主流。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首要发展是围绕交易动机所做出的更加精细的研究。原则上凯恩斯认为人们持币的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规模变量,虽然凯恩斯并不否认交易需求同利率有关,但他并未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关系。围绕这一问题,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结合库存的费用模型给出了一般的回答。鲍莫尔(1952)和

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与述评

?世纪回眸? 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与述评Brief Review of the Researches Conducted in Western Countries on Monetary and Financial Theories in the20th Century 王广谦 WAN G Guang-qian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00081) [摘 要]20世纪,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理论研究方面同样如此。随着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迅速上升,经济学家对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在20世纪结束的时候,货币金融理论研究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研究体系,并且成为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框架结构的重要支柱。本文在对1900年前后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行简要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回顾了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 Abstract:In the20th century,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chieved great successes in the areas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as well as theories researches.With the rising of importance of finance in economy develop2 ment,economists paid great attentions to the researches on monetary and financial issues.Many important out2 comes were achieved.At the end of20th century,a comparatively sophisticated research system on monetary and financial theories was established,which became a backbone of the whole economics theories system and frame2 work.Based on the summa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monetary and financial researches con2 ducted in western countries before and after1900,the essay reviews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s of the research2 es conducted in western countries on monetary and financial theories in the20th century. [关键词]货币金融 研究进展 回顾与述评 K ey w ords:money and financ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es review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03)01-0001-07 20世纪,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一是货币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在20世纪结束之时,除极少数国家之外,金融已成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核心。与此同时,经济学家对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热情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翻开目前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可以发现对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框架结构的重要支柱。不仅如此,经过20世纪的发展,货币金融学科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已经奠定了其相对独立的发展基础,确立了重要的学科地位,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和基本框架,指导着现实的经济运行。为了较清晰地了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发展的背景及理论和政策主张的内涵,把握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走势,并通过理论发展探寻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世纪之交回顾一下近百年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发展走过的历程,应该说是极为必要的。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近日召开的2008年第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通报(电视电话)会上表示,下一阶段中国银行业要及时总结全球金融危机经验教训,适 时调整经营理念和方式。 刘明康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业面临的突出风险。他指出,中国 一定要从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戒之以慎,苦练内功,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提 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竞争力。 刘明康要求,下一阶段银行业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大力推进整个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创新。 二是要继续把信用风险防范作为当前银行业主要任务抓紧抓好 三是要加强境外投资业务风险防范,积极应对国际市场波动。 四是要加强管理,规范中间业务,完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 五是要及时总结全球金融危机经验教训,适时调整经营理念和方式。 刘明康同时表示,银监会将继续坚持“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科 学监管理念,进一步加强风险监管,维护中国银行业稳健发展。(完) 1试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我们从中可以借鉴哪些经验教训[金融]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范围将有多广?这是目前世界经济界和金融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从其直接影响来看,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这场危机无疑给国内金融业带来了不少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化来看,次贷之殇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觑。对于中国来说,这场风波为我们敲响了居安思危的警钟。 美国次贷风波中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就是银行业,重视住房抵押贷款背后隐藏的风险是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升的时期,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优质资产,贷款收益率相对较高、违约率较低、一旦出现违约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房地产获得补偿。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也是贷款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计提的风险拨备是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时出现,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然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内出现价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银行系统抵押贷款发放风险亦不可忽视,必须在现阶段实施严格的贷款条件和贷款审核制度。 事实上,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就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重视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第一应该严格保证首付政策的执行,适度提高贷款首付的比率,杜绝出现零首付的现象;第二应该采取严格

金融理论与实务作业及答案

金融理论与实务作业及答案 1、 财政的收支,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货币执行 D . A. 价值尺度职能 . B. 流通手段职能 . C. 储藏手段职能 . D. 支付手段职能 2、按照外汇交易的清算交割时间,汇率可分为(B ) . A. 基准汇率与套算汇率 . B.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 C. 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 . D. 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 3、下列关于中央银行票据的表述错误的是A . A. 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 . B. 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 C. 期限大多在1年以内 . D. 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一种手段 4、银行利率月息4厘是 C . A. 4% . B. 40% . C. 4‰

. D. 4? 5、下列关于货币市场特点表述错误的是D . A. 交易期限短 . B. 流动性强 . C. 安全性高 . D. 交易额小 中国农业银行在性质上属于C . A. 政策性银行 . B. 合作银行 . C. 商业银行 . D. 以上都不是 7、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属于我国货币层次中的B . A. M0层次 . B. M1层次 . C. M2层次 . D. L层次 8、 以下不属于政策性银行的是A . A. 中国农业银行 . B.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C. 国家开发银行 . D. 中国进出口银行 9、衡量基金业绩好坏的关键性指标是D . A. 基金净值的高低 . B. 基金单位净值的高低 . C. 基金规模的大小 . D. 基金净值增长能力的高低 10、 外汇储备增加,能够A . A. 增加货币供给 . B. 减少货币供给 . C. 增加黄金购买 . D. 减少黄金购买 11、以“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为基本特征的金融业务是A . A. 信托 . B. 投资 . C. 贷款 . D. 租赁 12、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可能引起的经济现象是D . A. 该国失业率上升 . B. 该国经济增长率下降 . C. 该国进口增加

金融理论与实务分类模拟货币政策(二)

金融理论与实务分类模拟货币政策(二) 一、多项选择题 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包括______ A.稳定物价 B.刺激消费 C.经济增长 D.充分就业 E.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ACDE [解答] 作为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一般包括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 2. 货币政策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体现在______ A.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入或流出 B.利率的变动会影响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变动 C.利率的变动会导致国际收支平衡 D.汇率的变动会对经常账户产生重要影响 E.汇率的变动会导致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ABD [解答] 货币政策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入或流出,进而影响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变动;汇率的变动则会对经常账户产生重要影响。 3. 面对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中央银行可有哪几种选择? A.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 B.失业率较低的物价稳定 C.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 D.通货膨胀率较低的充分就业

E.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相机抉择 答案:ACE [解答] 面对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中央银行可有三种选择:(1)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2)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3)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相机抉择。 4. 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包括______ A.直接信用控制 B.再贴现政策 C.间接信用指导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公开市场业务 答案:BDE [解答]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且能对社会的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5.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逐步降低了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其中降至0%的国家有______ A.英国 B.加拿大 C.澳大利亚 D.美国 E.新西兰 答案:BDE [解答] 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逐步降低了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如欧元区降至2%,有的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则已降至0%。 6.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包括______ A.再贴现利率的确定与调整 B.再贴现时间的确定与调整

第七章 货币需求

第七章货币需求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理论? 2.试述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的关系,并弄清这一关系的实际意义? 3.试述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4.试述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5.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6.试述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7.试述权变法和规则法的内容并加以比较。 8.试述我国传统的货币量测定方法“1:8”的经验数据法。 9.试述用多项挂钩和单项挂钩法测定货币需要量的方法和遇到的实际困难。 第七章货币需求 本章重要概念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理论所研究的内容是一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量,货币需要量由哪些因素组成,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有何关系,以及一个经济单位(企业、家庭或个人)在现实的收入水平、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经济背景下,手中保持多少货币的机会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等问题。 宏观货币需求:宏观货币需求是这样类型的货币需求,当我们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考察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量能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 微观货币需求:是指我们从个人、家庭或企业单位的微观角度考察,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多少货币最为合适。 名义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经济部门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情况下的货币需要量,一般用Md表示。 真实货币需求:真实货币需求是在扣除价格变动以后的货币需要量,也就是以某一不变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商品和劳务量对货币的需求。 交易方程式: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据此,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M表示货币的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 表示物价水平,T表示交易总量)。 剑桥方程式:剑桥方程式也称为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方程是:M d=KPY式中,M d 表示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总收入;PY表示名义总收入;K表示PY与M d 的比,也就是一年中人们愿意以现金余额方式持有的货币量占商品交易量的比率。它的着眼点是个人对货币持有的需求,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 权变法:即依经济周期变动而确定货币供应量的方法(也称之为逆风向而行或简称顶风的货币政策),其抉择标准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即两利相权抉其重,两害相衡择其轻。 规则法:指只要货币管理当局按照一个固定的比率供应货币,就可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即最适货币供应量只能是按固定的比率计算出来的。

复习 货币需求理论

第七章复习货币需求理论第一节货币范围 一、货币流通量的含义 1、狭义货币 1)是指金本位货币制度中的金属铸币。 2)其特点是: A.货币本身含有足值的价值; B.可以看得到,触摸得到; C.可以长期贮藏,作为财富而保值。 3)金本位货币制度是货币发展史上尽善尽美的货币制度,它将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与世界货币职能发挥到十足,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本身内含价值,具有对货币流通量的自动、自发调节机制。 4)金本位货币制度由于贮藏量、开发能力的局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模的急速扩张,货币制度及交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广义货币 1)是指货币的价值符号,即信用货币制度下的纸质货币。 2)特点是: A.以货币价值符号等形态表现; B.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尺度职能是通过人们赋予这种货币价值符号一定价值量的代表来执行的; C.有些货币可以直接出没触摸得到如现钞,有些则无法触摸如存款、电子货币等;

D.作为贮藏手段职能和社会财富代表是有限制条件的,即所代表的币值是基本稳定的; E.货币形式繁多,计算口径难以统一,需要根据各国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不同范围的控制; F.极易产生供求不一致的非均衡运行态势,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 货币形式繁多,其流动性不同,对现实经济运行的影响即实际起到货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具有很大区别。 1、IMF的标准: M0——银行体系外的现钞、铸币; 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其它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政府债券)。 2、划分货币层次的意义 1)从理论上探讨和寻找在纸质货币流通的信用货币制度中能够使流通中的货币与市场运行相适应的均衡运行机制,以确保不至由于信用货币量过多或不足而引发社会经济大的震荡与破坏。自上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之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目标。 2)从实践上为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金融调控和监督提供决策依据。可根据不同政策目标进行重点层次调控,如控制消费物价上涨,可重点控制M0层次的货币投放量;对企业投资增长过快,抑制生产物价上涨,可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调控来重点调控M1层次的存款货币量的投放;还可以通过政府债券发行、买卖的数量规模对整个社会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等。 3、划分货币层次的理论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

中央广播电大“现代货币金融学说”考试试题及答案(精)

试卷代号: 1 0 6 3 座位号I I I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1 0- 2 0 1 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现代货币金融学说试题2011 年7 月题号I - I 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I I I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 1 2分1. 半通货膨胀: 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2. 伦巴德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的指定证券为担保的短期货款。 3. 流动性抑制: 如果借贷市场不完善和个人未来收入不确定,就会使人们的消费计划受流动性抑制,表现在限制家庭借钱超前消费,其结果是推迟消费并增加了储蓄。 4. 粘性: 指工资和价格在外部冲击下不是不能调整,而是调整十分缓慢亨要耗费相当时日。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 1 0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 1. 供给学派认为,在所有剌激投资的因素中,最为重要、最为有效因素的是。D. 税率 2. 在弗莱堡学派看来,确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主要依据是。A. 潜在的社会生产能力增长率 3. 下面不属于金融业务创新的是。B. 创设新型金融机构 4. 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储蓄与投资的主要关系是。B. 储蓄大于投资

5.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是。D. 永恒收入 6. 在物价的影响因素上,瑞典学派认为。B. 物价的波动与利率的变化密切相关 7. 北欧学派关于开放型小国通货膨胀的研究着重考察的是因素。D. 结构方面 8. 信用媒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亚当斯密 9. 关于中立货币的条件,下列正确的是。A. 哈耶克认为保持货币中立的条件是货币供应的总流量不变 10. 文特劳布认为当货币向商业性流通转移时影响的是。A. 物价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 1 0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义,请将其编号分别填入该题的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都不给分 1. 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的后果表现在 A. 造成资源配置失调 B. 扰乱工资体系D. 破坏市场机制 E. 经常引发政治动乱甚至革命 2. 供给学派认为,要通过减税来达到增加供给,治理通货膨胀的目的,其必要条件是B. 削减政府开支,消灭赤字E. 限制货币发行,稳定货币 3. 凯恩斯认为在货币量变动时影响物价弹性的因素有。A. 有效需求B. 生产报酬 c. 生产资源D. 工资状况E. 生产要素的差异 4. 凯恩斯认为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产生下列影响。A. 直接变动 货币供应的绝对量B. 间接变动货币供应的相对量c. 改变公众对未来的预期D. 影响货币总需求 E. 影响利率 5. 按交错合同论,下列正确的是。B. 一个社会中所有的劳动合同交错签订E. 交错合同使货币非中性

2017年10月金融理论与实务真题

2017年10月金融理论与实务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题干】世界上最早的货币是() 【选项】 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C、纸币 D、银行券 【答案】A 【解析】世界上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 【考点】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形式的演变 2、市政债券属于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答案】C 【解析】国家信用的工具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三种。其中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是地方政府,也被称为市政债券。 【考点】信用——现代信用形式——国家信用 3、商业票据有效性的依据是 A、商业活动内容 B、取得票据的过程 C、交易规模 D、票据的真实性 【答案】D 【解析】商业票据是一种无因票证。商业票据的有效性与商业活动的内容和取得票据的过程无关,只要票据是真实的,付款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付。 【考点】信用——现代信用形式——商业信用 4、在多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实际利率 B、差别利率 C、基准利率 D、行业利率 【答案】C 【解析】基准利率实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动。 【考点】利息与利率——利率的计量与种类——利率的种类

A、马歇尔——勒纳条件 B、J 曲线效应 C、蒙代尔分配原则 D、一价定律 【答案】D 【解析】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一价定律”为基础。所谓一价定律是指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条件下,以同一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考点】汇率与汇率制度——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汇率决定的各种理论解说 6、贷款承诺降低了商业票据发行人的 A、信用风险 B、流动性风险 C、利率风险 D、系统性风险 【答案】B 【解析】贷款承诺降低了商业票据发行人的流动性风险。 【考点】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 7、按照出价的高低顺序,购买者以不同的价格依次购得国库券,直到售完为止。这种国库券发行方式被称为 A、荷兰式招标 B、美国式招标 C、英国式招标 D、德国式招标 【答案】B 【解析】每个购买者支付的价格都不相同,这是国库券发行市场中典型的“美国式招标”;如果发行价格按照所有购买人实际报价的加权平均价确定,不同购买人支付相同的价格,这是“荷兰式招标”。 【考点】货币市场——国库券市场——国库券的发行市场 8、份额总数可变且投资者可在每个营业日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的是 A、公司型基金 B、契约型基金 C、开放式基金 D、封闭式基金 【答案】C 【解析】按照投资运作和变现方式的不同,证券投资基金可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是指,可以无限向投资者追加发行基金份额,并且随时准备赎回发行在外的基金份额,因此基金份额总数是不固定的。 【考点】资本市场——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的种类 9、公司股票的初始发行价为 8 元,若该股票某日的收盘价为 10元,每股盈利为 0.5 元,则该股票的市盈率为 A、4 B、6 C、16、 D、20 【答案】D 【解析】市盈率是股票的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盈利=10÷0.5=20。 【考点】资本市场——股票市场——股票的流通市场 10、以追求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为基本目标,主要投资于分红高的质优蓝筹股和公司债券等的基金类型是 A、收入型基金 B、平衡型基金 C、成长型基金 D、货币型基金 【答案】A 【解析】收入型基金是以追求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为基本目标的基金,主要投资于盈利长期稳定、

区域货币合作理论

区域货币合作理论 一、区域货币合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最优货币区(OCA)是这样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1961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RobertMundell)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他著名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一文,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问题,他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研究汇率和货币区,开创了观察汇率问题和货币区的全新视野,触发了有关“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大量文献。蒙代尔提出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所以有人将他的OCA理论称为要素流动论。 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之后,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也引起了更多经济学家对有关最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讨论,促进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最优货币理论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构成条件上,这些讨论从不同的侧面发展了最优货币区理论。 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R.I.McKinnon)提出了把“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又一评价标准,即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易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率。1969年,彼得·凯南(P.B.Kenen)在《最佳货币区:一个折衷的观念》提出,经济高度多样化的国家是货币区的更为理想的参与者。詹姆斯·英格拉姆(J·C·Ingram,1969)指出,为了达到货币区的最优化,有必要考察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并提出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优货币区标准的观点。哈伯勒(C·Haberler,1970)和弗莱明(J·M·Fleming,1971)分别提出把“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即通货膨胀率接近的国家更适于达成货币一体化。1976年,爱德华·托维尔(E·Tower)、托马斯·维利特(T·Willet)和弗莱明强调把“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政策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

第七章 复习 货币需求理论

第七章复习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第一节货币范围 一、货币流通量的含义 1、狭义货币1)是指金本位货币制度中的金属铸币。2)其特点是: A、货币本身含有足值的价值; B、可以看得到,触摸得到; C、可以长期贮藏,作为财富而保值。3)金本位货币制度是货币发展史上尽善尽美的货币制度,它将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与世界货币职能发挥到足,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本身内含价值,具有对货币流通量的自动、自发调节机制。4)金本位货币制度由于贮藏量、开发能力的局限,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模的急速扩张,货币制度及交易技术进步等因素,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广义货币1)是指货币的价值符号,即信用货币制度下的纸质货币。2)特点是: A、以货币价值符号等形态表现; B、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尺度职能是通过人们赋予这种货币价值符号一定价值量的代表来执行的; C、有些货币可以直接出没触摸得到如现钞,有些则无法触摸如存款、电子货币等;

D、作为贮藏手段职能和社会财富代表是有限制条件的,即所代表的币值是基本稳定的; E、货币形式繁多,计算口径难以统一,需要根据各国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不同范围的控制; F、极易产生供求不一致的非均衡运行态势,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形式繁多,其流动性不同,对现实经济运行的影响即实际起到货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具有很大区别。 1、IMF的标准:M0银行体系外的现钞、铸币;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其它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政府债券)。 2、划分货币层次的意义1)从理论上探讨和寻找在纸质货币流通的信用货币制度中能够使流通中的货币与市场运行相适应的均衡运行机制,以确保不至由于信用货币量过多或不足而引发社会经济大的震荡与破坏。自上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之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目标。2)从实践上为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金融调控和监督提供决策依据。可根据不同政策目标进行重点层次调控,如控制消费物价上涨,可重点控制M0层次的货币投放量;对企业投资增长过快,抑制生产物价上涨,可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调控来重点调控M1层次的存款货币量的投放;还可以通过政府债券发行、买卖的数量规模对整个社会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等。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理论与实务- 货币与货币制度 (总分:100.00 ,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B}} 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2,分数:32.00) 1. 被看作是我国最早货币的是 _____ A. 兽皮 B. 贝壳 C. 牲畜 D. 粮食 (分数: 1.00 ) A. B. V C. D. 解析:[解析]我国最早充当交换媒介的物品是贝壳,因此贝壳也被看作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2. 价值形式演变的最初阶段,由于价值的表现纯属偶然,所以马克思把这个阶段称之为__________ A. 简单价值形式 B .扩大的价值形式 C. 一般等价形式 D. 货币形式 (分数: 1.00 ) A. V B. C. D. 解析:[解析]简单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被另一种物品表现出来。 3. 对于一种商品的价值可由许多种商品表现出来,而所有商品都可表现其他商品的等价物的情况,马克思称之为 A. 简单价值形式 B. 扩大的价值形式 C. 一般等价形式 D. 货币形式 (分数: 1.00 ) A. B. V C. D. 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可由许多商品表现出来。]解析[解析: 4. 金属货币最初是以_____ 形态流通的。 A. 条块

B. 圆块 C. 铸币 D. 菱形块 (分数: 1.00 ) A. V B. C. D. 解析:[解析]金属货币最初是以条块形态流通的,每次交易都要鉴定金属条块的成色,称量重量。 5. 我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______ A. 银铸币 B. 铁铸币 C. 铜铸币 D. 金铸币 (分数: 1.00 ) A. B. C. V D. 解析:[解析]我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铜铸币。在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类似于铲形农具的“布币” 、仿照刀状铸造的“刀币”、延续贝币形状的“铜贝”等多种形状的铸币在不同地区流通着。 6. 下列属于足值货币的是______ A. 纸币 B. 银行券 C. 金属货币 D. 电子货币 (分数: 1.00 ) A. B. C. V D. 解析:[解析]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都属于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因此,金属货币属于足值货币。纸币、银行券、电子货币属于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 7. 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都属于______ A. 不定值货币 商品货币 B. C. 信用货币 D. 电子货币 分数: 1.00 )

2、区域性货币体系

第一章、区域性货币体系 1.区域货币一体化 一、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指在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 在货币金融领域中实行协调和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组成货币联盟。它包括汇率的统一、货币的统 一、货币管理机构和货币政策的统一。区域货币合作尤以欧洲货币体系和欧元区的影响最大。 2.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一、首先提出最适度货币去理论的是罗伯特·蒙代尔,1961年,他提出用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作为确定最 适度货币区的标准。 二、最适度货币去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关于汇率机制和货币一体化的理论,该理论着重要解决的 是在什么情况下实行固定汇率和货币同盟或货币一体化最佳。 三、西方的最适度货币去理论是关于趋于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概念,即指有一些符合一定标准的地区所组成 的独立货币区,在这种货币区内,各成员采用固定汇率制并保证区内货币的充分可兑换性。 四、其最适度性表现为,这种货币区能通过协调的货币、财政政策和弹性的对外汇率实现三个目标:区内 的充分就业、物价的稳定和对外收支平衡。 五、研究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目的是试图分析各国经济的结构特征,并就这些特征给出某些标准,是满足 这些标准的国家组成货币同盟。同时它研究一国加入一个货币区 的成本与收益,最适度货币去理论认为,加入货币区将为加入过 带来好处,当然也得付出某些代价。 六、GG-LL曲线 1.收益分析GG曲线 1)简化经济活动的收益 2)结论与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正相关 2.成本分析LL曲线 1)一国放弃其原有的汇率工具和货币政策实现稳定国内产出和就业目标的一部分自主权造成的损失。 2)一体化程度越高,经济的损失就越小。 3.欧洲货币单位 一、欧洲货币单位(ECU)是欧洲货币体系的中心。是按“一篮子”货币原则由欧共体12国货币加权组合而成的综合货币单位。

第7章 非均衡分析的货币理论(货币理论与政策-上海外贸学院,王志伟)

《当代货币金融理论》金融学院系列课程 第7章非均衡分析的货币理论 Dr.王志伟

Economics & Change 第一节非均衡分析与凯恩斯经济学 第二节货币经济的交易结构与货币经济理论

第一节 非均衡分析与凯恩斯经济学

1、传统经济学认为凯恩斯理论是一般均衡理论 希克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ISLM模型 两个市场的均衡决定均衡利率和产出的模型 帕廷金四个市场的均衡

The Goods Market and the IS Relation Equilibrium in the goods market exists when production, Y, is equal to the demand for goods, Z. In the simple model (in chapter 3), the interest rate did not affect the demand for goods.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 was given by: () Y C Y T I G =?++

Investment, Sales (Y), and the Interest Rate (i) Now, we no longer assume I (investment) is constant We capture the effects of two factors affecting investment:–The level of sales/income (+) –The interest rate (-) =(,) I I Y i

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实物货币: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 马克思货币职能描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货币贮藏、世界货币。西方学者: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价值的贮藏。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56 规定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56 无限法偿: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货币的能力,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57 10、金币本位制的特点:黄金为法定币才,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以按面值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59 11、金块本位制:这是市场上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但银行券智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成金块(了解)59。 12、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银行券不能再国内兑换黄金(了解)59。 13、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60 14我国的人民币制度主要内容:一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二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三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61 17、区域货币一体化: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18、信用货币与商品货币相对应。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而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都属于信用货币范畴。信用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弥补了金属货币数量无法伴随商品数量增长而相应增长的弊端,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成为货币主要的存在形式。 1 纸币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单选)2 银行券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生活中的通俗称谓是“现钞”),也是一种纸制货币。3 存款货币 4 电子货币 这种货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银行发行的各种银行卡,如借记卡、信用卡等。 19、货币的职能:一、交易媒介职能 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发挥媒介作用。包含着货币三个相辅相成的功能。 (一)计价单位 (二)交易媒介 (三)支付手段 基本特征:没有商品在同时、同地与之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基本特征。借贷、财政收支、工资发放、租金收取、偿还赊销款项等活动中,货币都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二、财富贮藏职能 20、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改名为欧盟;1995年12月,欧洲货币局正式确定欧元为统一货币;1998年7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成立;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 第二章信用 18、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67 19、经济范畴信用与道德范畴信用的联系与区别:道德范畴信用是经济范畴信用的支撑与基础、最大区别是道德范畴信用的非强制性经济范畴信用的强制性。 20、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个人部门(是货币资金的盈余者,是主要贷出者)、非金融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也是货币资金的重要供给者)、政府部门(净需求者)、金融部门(信用媒介)、国外部门。69 21、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即直接融资。简接融资: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实现货币资金互通有无即间接融资。二者区别:(1)间接融资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双方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金融机构在间接融资中,既扮演债务人角色又扮演债权人角色,介于货币资金供求双方之间,而货币资金供求双方并没有形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2)直接融资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双方形成了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直接融资中,金融机构只提供一些相关的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并不与货币资金供求双方形成信用关系。 2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优缺点:直接融资优点:1、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资金合理配置;2、加强资金提供者对需求者的关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可长期使用的资金; 4、没有金融机构从中获利,因此成本较低。缺点:1、便利度及成本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影响;2、风险要高于简介融资。间接融资优点:1、灵活便利;2、分散投资,安全性高;3、具有规模经济。缺点:1、减少了资金供给这对资金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2、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收益。70 24、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1、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动员闲置资金,推动经济增长。71 25、信用风险: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71 26、按信用参与主体可将信用分为: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间以赊销、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信用)、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间接信用)、国家信用(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付的一种信用形式)。72 27、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首先商业信用在规模上存在局限性,其次在信用存在的方向上存在局限性,再商业性用存在期限上的局限性。 28、商业票据:是指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面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商业票据有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两种基本形式。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是一种命令式票据,而后期是一种承诺式票据。商业票据的基本特征包括:1、是一种有价票证,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现其价值;2、具有法定的式样和内容;3、是一种无因票证;4、可以流通转让。 29、商业汇票是一种命令式票据,通常由信用活动中卖方对买方或买方委托的付款银行签发,要求买方在规定的日期内支付货款。74 30、商业本票:商业本票是一种承诺是票据,通常由债务人签发给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货款的债务证书。74 31、背书:背书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转让票据时,要在票据背面签章并作日期记载,表明对票据的转让负责。74 32、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银行信用的特点:第一、银行信用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各部门暂时闲置的资金,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挥中介的只能;第二、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具有广泛的授信对象;第三、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76 3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1、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3、银行信用的出现进一步促进商业信用的发展。76 35、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指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国家信用工具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债券。中央政府债券亦称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也被称为市政债券。政府担保债券是指由政府作为担保人而由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信用仅次于中央政府债券。78 37、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出的信用。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是消费信用的典型形式。赊销是工商企业对消费者个人以商品赊销的方式提供的短期信用。分期付款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只需付一部分货款,然后按合同条款分期支付其余货款和利息。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贷款。 38、消费信用的作用:1、有利于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2、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及其效用总水平;3、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但也有不利影响:1、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掩盖消费品的供求矛盾;2、过度负债,会使消费者负担过重,影响经济生活的安全。1995年广东发展银行发行了第一张真意义上符合国际标准的信用卡。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39、时间价值:是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85 40、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89 41、无风险利率:是指这种利率仅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89 42、市场利率:有货币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90 43、官定利率:是指由有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90 44、行业利率:是指由银行公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90 1 / 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