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套讲义学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

全套讲义学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

全套讲义学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
全套讲义学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

学科:学段:学生姓名王老师物理辅导教学内容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资源

教学目标1. 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认识科学探究的工具

2. 了解什么是误差,熟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3. 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难点1. 掌握长度的单位换算和刻度尺等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掌握长度读数的估读方法和减小误差的手段以及对测量数据和结果的记录分析方法

学习物体的尺度,对物体的大小要有初步的认识,要学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物体尺度的大小,能熟练地掌握数量级的有关计算。

1. 长度(L)及其单位

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光年(9.46×1015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例1:一名粗心的同学在测量中忘记写单位了,请你替他补上:

一只新铅笔的长度:0.175_________ 1枚1元硬币的厚度:1.9_________1本字典的厚度:3.5_________

要正确进行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首先要记住各单位之间的进率;其次,要弄清楚被换算的长度单位;最后代入相应的进率,得出换算的结果.

难点1:如何正确的换算单位?

※换算单位速练完成下列单位换算:(能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就用科学计数法)

(1)1m= mm;(2)30μm=nm;(3)1600mm= dm;

(4)0.0025dm= km;(5)2×10-3km= cm;(6)1μm=m.

(7)63000m=_________km;

2.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观察: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二是观察它的量程;三是观察它的最小刻度值。

零刻线通常作为长度测量的起点,零刻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其它刻线量起. 刻度尺的量程是指测量长度的范围. 最小刻度值就是刻度尺上挨得最近的两条刻线之间的距离,而不是指刻度尺上所标刻度的最小值,如0。

(2)放置:一应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被测长度的起点)对齐;若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刻度尺上的其它刻线作起点,二是刻度尺应与被测长度相重合(或平行). 三是使刻度尺尽可能贴近被测物体,如图:

(3)读数: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既要读出准确值,又要读出估计值. 如读出木块长度为3.25cm,其中准确值为3.2cm,估计值为5毫米。

(4)记录: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

读数与记录: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例3:下图中用最小分度为厘米的刻度尺,测出物体长度18.2厘米; 用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出物体长度18.26厘米。

3.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n

l l l l l n ++++=

(321)

求平均数时数字位数应与测量结果的位数保留一致 (2)选择精密程度较高的量具或改进测量方法

例如:何欣用毫米刻度尺去测一本书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分别记录为:24.72cm; 24.71cm; 24.82cm; 24.73cm ,则该书长度应记 难点2:错误和误差的区别?

4. 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1)累积法:把长度较小的多个相同物体叠放在一起,测出它们的总长度,然后用总长度除以叠放的物体个数,得到单个物体的长度,用这种方法能够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或一张纸的厚度,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

(2)“化曲为直”等量代替法: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路线长度,可用细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用这种方法还可以测量圆的周长等。

在地图册上怎么测出北京——新疆铁路线的长度,给你一个圆柱铁块,怎么测其周长?

(3)“线段平移法”(卡测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图中就是平移法测量硬币直径时的应用。

(4)“滚轮法”(汽车就是利用此种方法记录行程的)

5. 体积的测量

(1)形状规则的物体:(2)液体的体积:量筒或量杯

(3)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排水法埋沙法

体积的单位换算:1米3=106厘米3,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

【时间的测量】

在生活中测量时间的工具是表,它的读数对于同学们来说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同学们,也要象刻度尺的使用一样,认读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如:秒针转一周的时间为60s分针转一周的时间为1h,时针转一周的时间为12h

对于秒表的使用一样,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如下图所示:大表盘的一周是30秒,分度值为0.1s可以估计到0.01s,小表盘的指针转一周的时间是15min。这种秒表的小表盘上有一个半刻度,从顺时针方向看去,当指针不到半刻度时,我们读数应该读小于30的数,

讨论:如图秒表的读数为____s.[来

【模拟试题】

1. 家用暖水瓶的高度大约是40______,一只普通鸡的质量大约是

2.0______。

2. 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如图所示,被测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3. 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要______,图示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厘米。

4. 刻度尺是用来测量物体_______的工具,我们在学习时经常使用的三角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

5.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王刚同学的身高为1.66______。

6. 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462毫米、464毫米和463毫米,此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毫米。

7. 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8. 我国l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9. 如图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__厘米。

10. 如图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__厘米。

1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4×103m= dm= mm= μm

(2)45mm= m= dm= μm

(3)2.5×103μm= m= km= nm

(4)8.4×10-6km= mm= m= nm

1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换算过程是:()

A、2.5m=2.5m×100=250cm

B、2.5m=2.5×100cm=250cm

C、2.5m=2.5m×100cm=250cm

D、2.5m=2.5×100=250cm

13. 给以下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某同学的身高是16.5 ;(2)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

(3)一支圆珠笔长约为14 ;(4)乒乓球的直径是3.11 ;

(5)物理课本的厚度为9.5 ;(6)一只火柴盒的厚度约0.013

14. 某同学实验室记录的四个数据是:2.93cm,2.92cm,2.49cm,2.94cm,若他测的是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测量结果错误的是,测量出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15. 测量结果是由、和组成的。只写了数字不标明的记录是无用的。

16 如图,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A/B),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17. 关于误差、错误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

B.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

D. 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18. 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A. 刻度尺的刻度没贴近被测物体

B. 刻度尺放得不正

C. 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 刻度尺热胀冷缩

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课桌的高度大约为0.75m。

B. 我们步行2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C. 同学们的身高在1.5-1.8之间。

D. 每层楼房的高度在3米左右。

21. 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2、下列最接近1s的时间是()

A. 普通手表的秒针转一圈所用时间

B. 人完成一次呼吸所需要的时间

C. 人登上一层楼所需要的时间

D. 人眨一下眼睛所需要的时间

23、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铅笔长度,记录数据中错误的()

A. 171.2mm

B. 1.712dm

C. 0.01712km

D. 0.1712m

24、如图所示的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s

25. 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________,长度的国际主单位是_______

1.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2.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的是()

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B.拇指的长度C.头发丝的直径D.肩膀的宽度

3.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5.37 cm,那么他用的测量工具是()A.能准确到1mm的刻度尺

B.能准确到0.1mm的游标卡尺

C.能准确到0.01mm的螺旋测微器

D.不能判定用的是什么测量仪器

4.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7.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8.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A.2cm B.2mm C.2μm D.2dm

9、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应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O”线,最小分度值(即刻度尺的每一小格,也就是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和量程。并注意:

(1)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________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_________;

(2)使刻度尺的______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观测、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

(3)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又要注明_________。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且测量值应包括准确值和________值,前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者对应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_____位数值。(4)测量工具的选择与有关,测量要求越是精确,测量工具越要。

10、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

(1)8cm= μm(2)4.2nm= cm (3)6.7dm= km (4)0.18km = m

(5)1.7dm= cm= =mm =nm =μm

(6)20min= h (7)0.5h= min= s

11、填上适当的单位:

(1)手臂长74 (2)某同学身高160___________

(3)课本宽0.132___________ (4)手指宽1.5___________

(5)一枚一元硬币的厚约2.5×10-3____________ (6)教室课桌高780__________

(7)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___________ (8)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___________;

(9)教室门的宽度是0.95___________ (10)25英寸彩色电视机屏幕的对角线长为______cm。

(11)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约16__________。(12)家用电冰箱容量为249_________。

(13)普通双人床床垫平面面积约为_________m2。(14)一本物理书长2.67___________

(15)一元硬币的直径18.0 ___________ (16)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___________

12.如下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厘米.

(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_厘米.

13.在下图中,圆筒的直径d 为cm.

本周作业上周作业完成情况

家长签字日期、时间学生签名

㎝ 2 3

1 0 ㎝

2 3

1 0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高频考点

1.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

鞋的尺码 36 37 38 39 40 光脚长度

230

235

240

245

250

A .m

B .cm

C .nm

D .mm 2.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 )

A .5 nm

B .5 cm

C .5 dm

D .5 m 3.中学生的大姆指指甲面积约为( )

A .1mm 2

B .1cm 2

C .1dm 2

D .1m 2 4.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确.

6.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cm .

7.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_cm 。

8、 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

A. 光年

B. 岁月

C. 旭日

D. 小时

9.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 .量程3m ,分度值1mm B .量程10m ,分度值1dm C .量程30cm ,分度值1mm D .量程15cm ,分度值0.5mm

10.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 .1.65m

B .1.75m

C .1.85m

D .1.95m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重难点

1.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 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 、20cm 和22cm 等型号。“型号20cm ”指 ( )

A .锅身的直径是20cm

B .锅身的周长是20cm

C .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 .锅的容积是20cm

2.身高160cm 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一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 .教室宽5庹,约8m (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 .教室长10步幅,约30m (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 .课桌长4柞,约2.8m (柞: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 .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3.李阳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单层在一支铅笔上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

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mm 。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___cm ,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____mm 。 4.(1)图中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m 。

5.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

6

.测量苹果的长度:如图所示苹果的果径为___________cm 。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

1、cm,kg

2、刻度尺,2.80cm

3、垂直刻度尺,,1.90

4、长度,1mm

5、刻度尺,m

6、463

7、A

8、C

9、3.70

10、4.6

11、(1)2.4×103m= 2.4×104dm= 2.4×106mm = 2.4×109μm

(2)45mm= 4.5×10-2m= 0.45 dm= 4.5×104μm

(3)2.5×103μm= 2.5×10-3m= 2.5×10-6km = 2.5×106 nm

(4)8.4×10-6km= 8.4 mm= 8.4×10-3 m= 8.4×106 nm

12、B

13、(1)dm (2) um (3)cm (4)cm (5)mm (6)m

14、2.92 ,2.93cm

15、准确值、估读值、单位,单位

16、B,2.40

17、D 18、D 19、C 20、B 21、D

22、B 23、C 24、347 25、秒(s),米(m)

当堂检测

1、D

2、A

3、A

4、B

5、A

6、A

7、B

8、B

9、(1)紧贴垂直于被测物体(2)零刻度垂直(3)单位估计 1 (4)测量物体精确

10、略

11、(1)cm (2)cm (3)m (4)cm (5)m (6)mm (7)cm (8)mm

(9)m (10)25 (11)光年(12)ml (13)3 (14)dm

(15)mm (16)km

12、(1)1cm 2.4 (2)1mm,2.40

13、1.20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高频考点

1、D

2、C

3、B

4、C

5、上,下

6、3.60

7、2.70

8、D

9、A

10、B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重难点

1、A

2、D

3、1 ,2.36 ,0.59

4、0.0355

5、微米或μm

6、6.15(读数在6.13~6.17范围均给分)

小学教育学详细讲义(黄济)

《小学教育学》讲义 绪论 教学目标: 1、了解教育和教育学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到教育发展与社会各因素关系密切; 2、对小学教育的基本状况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形成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的态度; 3、初步掌握教育理论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意义。 教学时数:2课时 导言: *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教育的问题,学会用教育的眼光看教育的问题。 第一节教育学学习的意义、目标与方法 一、本学科的意义 (一)增强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实践的理论是无根基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我们过去的教育工作中的摇摆不定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理论上的偏差导致的教育实践的盲目。 如,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常常取其一而忽视其他,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的时候和文化功能的时候,忽视教育的经济功能;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又忽视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常常以教育的社会功能代替教育的个体功能,在对人的教育过程中,重视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等等。所有这些教育问题的出现,与教育理论上的偏颇有着很大的关系。 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有了教育理论的正确的指导,教育实践就可以少走弯路,教育工作就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反之亦然。教育理论的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形成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办事的观念和行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教育实践。 (二)有助于学好其他教育学科 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反映了小学教育现象中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对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作出了概括和总结。只有以这些基本规律为指导,才能有助于师范生掌握之后的其他的教育理论学科知识。 (三)有助于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教育理论来自教育实践。广大的一线的教师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教育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源泉。广大的一线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的提高,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总结出教育教学的规律,使教育理论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地密切。 二、本学科的内容结构 本学科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教育概论,介绍教育概念、教育学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及个体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的基本因素等,该部分为教育学理论的最基本的部分。第二部分为教学论,主要介绍 三、本学科教学目标(明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想) 1、掌握基本的教育常识和教育原理 2、初步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3、掌握一些处理教育问题的简单方法 4、初步学会用教育的观点去考察教育的问题 三、具体学习方法指导 1、认真听课,掌握基本理论 2、深入思考,理解教育原理 3、加强课外阅读,广开视野 4、充分利用自己的成长经验,帮助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5、认真观察,尝试应用教育原理 *教育是事业,需要奉献; 教育是科学,需要钻研; 教育是艺术,需要创新。 ——吕型伟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 1、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从几个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看

第五课春的消息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第五课春的消息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荣成市实验小学 二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5、春的消息 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展开想象,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并讲述自己还捕捉到了哪些春天的消息,与大家一起交流。 3、让学生感受到要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用有意义的行动充实整个春天。 教学 方法 设 计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根据诗歌特点和儿童情感的特点,采用“走进春天——寻找春天——感受春天——回味春天——再找春天——写写春天”的教学思路。首先以“寻春启示”为导入,激起寻找春天的兴趣。接着在不断的品读中感悟春天的美丽。再阅读课外春的文章,使得对春天的感知更加丰富。在课后拓展中,让学生给春的朋友回信的形式,去当一当小收藏家,小作家,小歌手,小画家,让课堂无限延伸,让孩子们在课后还能去寻找春的消息。 这首诗歌描写了情趣盎然的春天。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 象,给大自然的景色赋予了纯真的生命:让自然界的一 的小生物都成了孩子们亲密的小伙伴。表达了作者对春 全诗共六个小节,描写了孩子们从殷切地盼望了“ 中寻找、感受春的消息,直至尽情地嬉戏、玩耍,将喜 第一小节仿佛是一个个特写镜头,春风、春水、树画,春天的美好跃然纸上; 第二小节总写换了春装的孩子们欢笑着投入大自然 第三小节至第六节诗歌为我们“推”出四幅戏春图 是珍惜;问候开放的雏菊,是欣喜,更是朋友般的亲密 明丽的太阳、搔痒面颊的嫩草……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息之中。 诗中的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欢笑,于是,读诗的孩子 有了大自然般博大的情怀,浓浓的爱意,从而更加热爱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处理设计

电流和电路课堂讲义(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 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 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1e=1.6×10-19 C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 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

小学教育学讲义

2011版《小学教育学》(共九章) 第一章小学教育源流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产生 一、教育的起源 (一)生物起源说 具体表现为两种看法: 一是“生存竞争说”,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雷徒诺(Letourneau, C.)。 二是“生物冲动说”,代表人物英国教育家沛西?能(Nunn, P. T.)。 (二)心理模仿说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Monroe, P.)。 (三)劳动决定说 前苏联学者主张:“劳动创造人类本身——只有从恩格斯的这个著名的原理出发,才能够了解教育的起源。教育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四)生活需要说 生活需要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需要,代表人物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二、学校教育的出现 (一)经济基础:生产力进步 生产力进步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得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从事专门的教育活动。这样,生产力进步,成为学校教育出现的经济基础。 (二)文化基础:文字发展 文字为人类的知识经验以特殊的物化形式保存下来和相互传递提供了载体,极大地扩展了文化财富积累的可能性。 (三)政治基础:阶级分化 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和培养自己的继承人,需要将本阶级子弟集中起来,设立专门的机构,派遣专门的人员来传授维护政权的重要知识、宝贵经验和制度规条等。 三、小学教育的萌芽 (一)生活形态的小学教育 生活形态的小学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时空的生活化、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和教育方式的生活化。(二)学校形态的小学教育 早期学校形态的小学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其间,中西方的小学教育表现出一些共同特点,如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方法的刻板性和教育权利的等级性。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西方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小学教育地位基础化 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一方面表现为:小学教育为儿童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奠基。 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承接传统初等教育的职能,结合当时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为广大平民阶层儿童进入社会适应近代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等准备。 (二)小学教育运行法制化 随着资产阶级世俗国家政府的确立,小学教育的举办权也从教会的手中逐渐转移到世俗政府手中,小学教育成为一项公共事业。这种公立化,主要通过小学教育运行的法制化来强力推进。世界各国先后颁布了关于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三)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小学教育对象迅速扩大到所有适龄儿童,不分出生的等级和男女的性别。教育对象普及化,成为近代西方各国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它极大地满足了各个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确立了受教育机会和权利平等的基本原则。 (四)小学教育内容世俗化 基本的读写算技能与基本的科学与世俗知识,开始超越宗教知识的地位,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五)小学教育课程学科化 传统的小学教育课程是一种艺术化的课程,但是,随着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小学课程出现了学科化的趋势。 具体来说,那时取得的课程成就主要有:第一,编写出教材。第二,形成了以“分科”为主要形式的课程体系。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近代小学的发端 据考证,我国近代正式成立的小学,当以1878年(光绪四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后改称梅溪学校)为最早。 1897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外院”就是小学。这可视为中国公立小学的始祖。教师由南洋公学师范院学生轮流担任,所以也可视为中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之始。后来,外院改称“南洋公学附属小学”。 (二)小学教育制度的初创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学制的基础,第一次系统构筑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自此,我国近代小学在学校教育制度中得以确立。 (三)新中国小学教育体系的完善 我国现行中小学学制是“六年制”和“五年制”并存,正朝着“六三制”靠拢。“六三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而“五四制”,则为小学五年,初中四年。“六年制”是我国小学的基本学制。 第三节小学教育的走向

教育学基础讲义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学基础讲义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核心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及其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大学和高等学校(12世纪产生,18到20世纪发展完善) 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法国、英国。 中学(文艺复兴前后) 英国的文法学校、德国和法国的文科中学 实科中学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小学(文艺复兴前后)第一次技术革命 到19世纪后,许多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普及了初等教育。 初级中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 第二次技术革命,把义务教育延长到了八到九年。 职业学校(第一次世界大站后)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

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高级中学(20世纪中) 第三次技术革命,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一些国家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 短期大学和大学(20世纪中) 幼儿教育机构(18世纪末最早出现) 19世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幼儿教育机构; 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机构发展较快; 二战后,个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走向普及。而且,从以保育为主走向以教育为主。 研究生教育机构(19世纪初) 在德国先产生了现代学位,又产生了现代研究生教育机构 成人教育机构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由两种结构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双轨学制);一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单轨学制),中间的叫分支型学制。 双轨学制 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条件的影响下,由学术性现代学校和供劳动人民子女人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一轨自下而上。它们是两个平行的系列,既不相通也不相接,这样就剥夺了在国民教育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 单轨学制 在美国特殊的经济条件和文化历史背景下,美国原双轨学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却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淹没,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它有利于教育的逐步普及,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讲义:第九章(2)

第二节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一、课外活动的内容 由于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育形式的限制,课外活动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也十分丰富。学校现行的课外活动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科技活动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影响下,科学探索和科技发明活动在我国受到空前的重视,发展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成为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课堂上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相比较,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从事科技活动时,更强调动手过程,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综合利用已有知识、全面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增长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和动手能力,是科技活动的主要特点。例如,航模舰模小组、园艺小组、无线电小组、计算机小组等,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二)学科活动 由于课堂教学是以大纲为依据的,教学目标、内容、进度对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不能满足一些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特殊兴趣和更高的学习要求。而课外活动中的各种专门学习小组,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机会去进一步钻研自己感兴趣、也更适合自己能力的学科知识,如数学小组、外语小组、绘画小组、声乐小组等等。这些小组的活动,不是对课堂教学中相关学科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加深和扩大,并强调实际应用,具有自己的侧重点,如物理小组以实验能力提高为重点。 (三)文体活动 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包括文学、艺术、娱乐、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等内容。 文学艺术类的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书法、歌咏、舞蹈、音乐、摄影和雕刻等展开。许多学校都有自己的乐队和舞蹈队,以此来丰富学生们的精神生活。组织文学艺术方面的课外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爱好与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并为创造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 体育活动注重技能的训练、体能的提高和意志力的培养。体育活动多以专项小组的形式进行,如各种棋类小组、体操、武术和田径小组等等。喜欢运动是儿童的天性,除了专项活动小组外,学校还应该针对全体学生提供特定的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器材,使每个学生都能按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活动项目进行经常性的锻炼。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四)课外阅读活动 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经验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组织的课外阅读活动,不限于与所学科目相关的范围,因而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新知识、新见解的敏感性。在活动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辅导,包括介绍和推荐新书,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组织讨论或辩论,对阅读中遇到的各种观念冲突进行适当的解释等等。搞好课外阅读活动,不能只搞书评小组、读书会等形式,还要开办面向全体学生的阅览室,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学生成长的书刊。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1.1.(简答)教育的涵义及起源。 教育概念可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广义的教育指能增加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生物起源论者: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心理起源论: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劳动起源论。 1.2.(填空)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1.3.(填空+简答)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 原始教育具有原始性(生产力低下,没有阶级、剥削;生产资料公有):1.教育对象的全民化、2.教育内容的生活化、3.教育场所的社会化、4.教育价值的实用化。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与封建社会):1.学校出现并成为基本的教育形式、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教育内容以人文学科为主。 近代教育(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兴起;2.普遍实施初等义务教育;3.职业教育获得发展;4.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并重。现代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国际化; 4.教育的民主化; 5.教育的人性化; 6.教育的一体化; 7.教育技术现代化。 1.4.(填空)教育学发展各阶段出现的主要的教育家及其代表性的著作或理论。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西方的第一部教育学著作);近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著作。 教育学成为独立的规范性学科的标志: 德国哲学兼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2.1.(名词解释)教育目的涵义。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填空)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人才价值和人才素质。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2.2.(名词解释)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主要根据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依据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从其实现的社会效益来衡量。 (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的,也是有一致性的) 2.3.(简答题)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明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坚定的政治方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 3.1.(简答题+填空)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 1.专业道德:(对待教育工作)敬业精神、(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2.专业知识:1.学科的专业知识,2.教育专业知识; 3.通识知识

教育学、小学教育--《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教育学、小学教育5年《教育概论》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教师 2、隐性课程 3、班级授课制 4、德育 二、简述题 1、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4、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5、简述教学的任务。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 1、教师是传递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2、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指学生在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教育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的总和,是一种非计划的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有意无意地获得的经验。 3、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不同的班级,每班有固定的学生,有教师按照预先制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4、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现代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 二、简述题 1、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能规范人的发展,实现个体社会化。 学校教育能促进个体潜能发挥,提升个体价值。 学校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 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教学目的明确规定;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适当; 教学过程紧凑;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4、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道德课程;渗透在学科教育中的道德影响; 校内外组织及其活动。 5、简述教学的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

三年级美术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三年级美术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型 设计应用 课题 校徽设计 课时 2课时 执笔人 教学目标设计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特色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方法设计 情景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启发导入 抢答游戏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希望小学校徽设计征稿启事》 设计闯关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校徽的构思和设计 (-)课前准备 1、教具学具准备:搜集关于学校历史和特色的资料、各种小学。校徽图片、彩色绘图颜料 <-)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新课标第一网 读一读,看一看有关标志设计的资料、图片,让学生讨论、交流标志设计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同时,启发学

生对标志设计有初步的了解。 2、发展阶段 1)、教师让学生根据上面例举出的标志,谈一谈,一个完整的标志由哪些要素组成?(图形、色彩、文字) 2)、教师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标志,既能体现图形、色彩、文字三要素又构图合理、造型美观的标志图形。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抢答游戏:在老师的描述中,学生抢答教师描述的是什么一一它基本是一个圆形:由红色和金色组成; 外环是由麦穗和齿轮组成的;中上方有一大四小五颗星星;下而是庄严的天安门……学生:国徽 2、向学生阐述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引申出标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出示多幅标志,学生辨认。如2008年奥运会标志、绿色食品标志、交通标志。学校标志一一校徽。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实验小学校徽设计征稿启事》,解释实验小学是由社会爱心人士为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捐助而建立起来的学校,它而向社会发出征稿启事,征集校徽设计。现在老师设计了三个智慧难关,同学们闯过去就可以为这所学校设计校徽,把你们的爱心传递给远方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初级中学物理电流和电路讲义

第五章电荷和电路 考点及命题趋势 1、电学部分是初中物理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在中考中的占分比例仅次于力部分,综观历年中考试题,本章考点主要分布在①电流的概念及方向;②能区分导体和绝缘体;③区分串、并联电路并据要求设计电路;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⑤电流表的使用。 2、题型几乎都有涉及,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为主。其中电学实验每年必考。 知识点概要 5.1电荷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还能检验物体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 练习:多少个电子所带电量是1 C?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 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定义:善于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不要忘了水银)、石墨(铅笔芯)、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含杂质的水。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小学教育学讲义知识讲解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011版《小学教育学》(共九章)早期学校形态的小学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其间,中西方的小学教育表现出一些共 同特点,如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方法的刻板性小学教育源流第一章和教育权利的等级性。小学教育的产生第一节 第二节小学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起源一、西方小学教育的发展(一)生物起源说(一)小学教育地位基础化具体表现为两种看法: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一方面表现为:小学教育,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和社会一是“生存竞争说”为儿童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奠基。学家雷徒诺(Letourneau, C.)。小学教育地位的基础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承接传能,代表人物英国教育家沛西?二是“生物冲动说”统初等教育的职能,结合当时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Nunn, P. T.。)(素质要求,为广大平民阶层儿童进入社会适应近代(二)心理模仿说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等准备。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Monroe, P.)。(二)小学教育运行法制化(三)劳动决定说随着资产阶级世俗国家政府的确立,小学教育的举“劳动创造人类本身——只有从前苏联学者主张:办权也从教会的手中逐渐转移到世俗政府手中,小恩格斯的这个著名的原理出发,才能够了解教育的学教育成为一项公共事业。这种公立化,主要通过”起源。教育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小学教育运行的法制化来强力推进。世界各国先后(四)生活需要说颁布了关于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生活需要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需要,(三)小学教育对象普及化代表人物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小学教育对象迅速扩大到所二、学校教育的出现有适龄儿童,不分出生的等级和男女的性别。教育(一)经济基础:生产力进步对象普及化,成为近代西方各国小学教育发展的重生产力进步为社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要特征,它极大地满足了各个国家经济、政治和社得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从事专门的教育活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确立了受教育机会和权利平动。

最新整理三年级语文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最新整理三年级语文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程序设计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 1、自读全文: 2、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概括全文 本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说明简洁,意思完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五、积累语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有许多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如: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翱翔的鸟儿。将这样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科学家们根据恐龙与鸟类骨骼上呈现的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但始终缺少强有力的证据。直至20世纪末,在经历了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终于有了辽西的重大发现,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无疑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②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科学工作者十分希望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到更多的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力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如标本复原、动画展示)将其演变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2)对词语的理解。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毋庸置疑: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注意引导关键词: “大约”、“数千万年后”、“形态各异”、“庞大家族”、“有些”、“其中”、“一些”,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1、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指名逐段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3、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4、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做好知识储备。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交流,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讲义

1、电学部分是初中物理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在中考中的占分比例仅次于力部分,综观历年中考试题,本章考点主要分布在①电流的概念及方向;②能区分导体和绝缘体;③区分串、并联电路并据要求设计电路;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⑤电流表的使用。 2、题型几乎都有涉及,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为主。其中电学实验每年必考。 5.1电荷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还能检验物体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 练习:多少个电子所带电量是1 C?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 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 定义:善于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不要忘了水银)、石墨(铅笔芯)、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含杂质的水。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教育学基础讲义之课程的组织笔记整理

教育学基础讲义之课程的组织笔记整理课程的组织 一、课程目标★★ 特征: 整体性;阶段性;连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 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筛选法(美国加州大学) 预定若干课程目标,涉及课程的各个方面;书面征求有关方面人员的意见; 汇总;依次选出若干最重要的课程目标;据统计结果,确定名次靠前的若干项课程目标。 参照法 参考过去的课程目标和其他国家的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标准 结构: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 理解和执行 (二)教材 教材的编排 教材的作用 三、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做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有两种理论: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上的形式教育论;(训练人的各种官能) 在实质教育基础上的课程论(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 优点:强调每一门学科的逻辑组织 缺点:较少的考虑学科间的相互关系 活动课程(或称儿童活动课程、生活课程、经验课程、设计课程、随机课程) 此课程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 背景是“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优:给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 缺: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二者区别 从目的上讲,传统知识经验与获得性经验 从编排上讲,知识的系统性与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从教学方式上讲,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自主的实践 在评价方面,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 (二)综合课程(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坚持知识统一性的观点。认为应把所有的知识视为一体,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教授。 优点:可发挥学习着的迁移能力;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 缺点:忽视每门学科自身逻辑结构 面临的困难:教材的编写;师资问题

小学教育学资料

第一章 奴隶社会——有了学校教育有阶级性 封建社会——《四书》《五经》主要教材等级性 1、教育发展的五个阶段:㈠原始社会教的育㈡奴隶社会的教育㈢封建社会的教育㈣资本主义教育㈤社会主义教育 2、教育的概念: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而言,凡属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几个方面的影响。 从狭义而言,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 3.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 (1)教育的社会功能 主要指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教育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能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关系;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制建设;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 (2)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 主要指对人的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进行的。 4、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1)贯彻“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实施“科教兴国”: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推进素质教育 5、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革新性。 6、教育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7、小学教育基本特征: 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 8、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决定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二是决定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 9、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电流和电路(讲义)

电流和电路(讲义) 一、知识点睛 【板块一】电流 1.电流:电荷的__________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 方向为电流方向_________。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______极经过用电器流向____极。在电源 内部电流方向是从____极流向____极。 【板块二】电路 4.电路的组成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部分的作用: 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电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通路,通路时用电器_____。 断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断路。断路时用电器____________(工作/不工作)。 短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短路。 短路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三】电路图 6.用________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常用元件符号: 电源:_________ 开关:__________ 灯泡:__________ 7.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①按照实物的位置画出相应元件符号; ②按照实物图______利用“横线”和“竖线”连接电路符号。 8.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 按照电路图中___________依次连接实物,连线不能交叉;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公共基础》核心讲义(教育学基础-教育与教育学)【圣才出品】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公共基础》核心讲义 教育学基础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1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1)广义的教育 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2)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要素 教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不会获得很好的效果。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如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①教育内容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内容会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 ②教育措施是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它不仅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使用的一切物质条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是凭借这些教育措施,才能完成教和学的任务。 3.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回答,历来存在分歧,也形成了多种观点,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4.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①前制度化教育 a.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讲义:第八章(3)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目标:理解班级组织形式的概念,了解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掌握班级授课制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了解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重点:班级授课制 教学难点:如何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进程: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把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应用、课程的开设等,都必须凭借和应用一定的组织形式来落实。 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 二、班级授课制及其意义 (一)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 教学组织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 古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盛行个别教学的形式。如我国封建社会的“私塾”,西欧封建社会的一些教育也是如此。 特点: ①教师只同个别学生发生关系, ②学生年龄不等,程度不齐,学习内容进度不统一; ③教学规模小,速度慢,效率低,效果差。 这是当时政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2、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到了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相应地要求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教学内容,加快教学速度。班级上课制应运而生。 (1)早在16世纪,西欧一些学校就出现了按班级编制进行教学的形式。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其《大教学论》等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 (3)以原苏联教育家凯罗夫为代表,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使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