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注塑模具斜顶滑块机构(非常专业的模具知识)

注塑模具斜顶滑块机构(非常专业的模具知识)

= 目录=

1.斜顶的一般结构和类别

2.斜顶的运动原理

3.斜顶的设计

4.斜顶运动图示

5.斜顶设计规范(参考)

6.其他滑块形式

斜顶一般由二个部分所构成:机体部分和成形部分。

它与滑块一样,由于机体部分与成形部分是否组合,斜顶可以分类为:

1.整体式斜顶(如图1,也可以叫做非组合式斜顶)

2. 非整体式斜顶(如图2,又可叫组合式斜顶)。

注意,由于斜顶相对比较小,一般我用整体式斜顶,很少去用组合式斜顶。整体式斜顶结构紧凑、强度较好、不容损坏。而对于较大的斜顶,设计时可运用组合式,这样更换比较方便,也便于维修维护,加工比较简单。

由于斜顶机体底端定位结构的不同,斜顶又可分类为:

圆柱销式斜顶(如图3)和T型块式斜顶(如图4)。

对于这两种斜顶来讲,圆柱销式斜顶在设计当中运用很多,主要原因就是加工方便、安装配合维修维护容易。T型块式斜顶主用于较大的精密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它还要与专用的T型底座(如图5)相配合(如图6),加工配合比较难,制造成本也会加大。

2.斜顶的运动原理

如右图所示,斜顶放置在一个固定不动的模板的斜孔中,斜顶与斜孔配合。从下向上给顶一个推力推动顶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之后发现顶在斜孔和推力的强迫作用下,不仅向上运动了,并且向顶倾斜方向运动了一定距离(如图中所示的位置差距)。

在顶出过程当中,由于产品是垂直线运动,而顶不仅垂直线运动,且向死角反方向运动了,从而可以处理死角了。

动画演示动画演示

3.斜顶的设计

前提条件:已经确定了模板、模仁、模架的尺寸。具体如右图所示。

1. 查看图纸,仔细分析,确定死角的大小。如图所示。

2. 确定0°靠破面的起点,并且确定其长度(如图AB)。如果不设

计0°靠破面,则选择A点作为斜顶斜面的起点。

3. 以B点为基准,偏一距离,如图BC,BC=顶出行程。

4. 以C点为基准,向顶移动的反方向偏一距离,如图CD。CD=斜

顶行程(取整数)=死角大小+大于或等于3mm的最小安全量。

5. 连接DB,得到角度DBC。这个角度一般为小数。我们取一整数,

为M°。这个角度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斜顶斜面的倾角度。

6. 其它的内容可根据前面所讲的结构及其要求完成斜顶其他部分

的设计。

其实,像上面这么复杂的内容主要的目地是教我们如何去求出顶的倾角度。我们可以简化为如右图所示:我们可以得出三角函数tgM°=顶行程/顶出行程。此时要求出M°是多大就很容易了,也可以直接在图纸上测量出来。

?模具总图

产品

?运动图示

斜顶设计一般规定:

1)根据实际行程H确定斜顶角度a,a一般为3°~12°,顶抽芯距一般大于产品抽芯距3mm;

2)根据产品扣位的宽度确定斜顶宽度A;

3)根据斜顶尺寸A及斜顶所在产品位置(主要看有无干涉、顶上的胶位面落差是否很大)确定斜顶尺寸B(厚度),B值一般不小于6.0;

4)根据顶尺寸A、B及总长度确定导滑槽的形式。

导滑槽一般采用40Cr材料。

5)根据顶尺寸(一般由A和B)设计导滑块;

材料一般有40Cr、青铜。

6)斜顶材料一律用H13,并作氮化处理。

7)斜顶需加工油槽(斜顶的顶、底面除外)。

8)留意成品的摆放方向,避免挂顶,必要时增加

加速顶。

9)绘图时,斜顶要用三个视图表达。

10)顶顶面低于产品面0.05mm,以避免拉伤表面。

*斜顶要注意的问题:

1)斜顶的斜度一般在15度以下,度要尽可能小.

2)斜顶的强度,顶的斜度与顶出距离之间要协调.

3)要考虑产品是否会粘顶,有否做定位拉住产品.一般不用图C)的形式,尽量采用图A)与图B)形式.

图A

图B图C

*斜顶要注意的问题:

.

4)要检查顶头部是否为反度(顶出会铲胶),要注意斜顶是否会与其它部件干涉(如其它斜顶,顶针,骨位),一定要校核

干涉

刻字区域干涉

干涉

6.

其他滑块形式

一、液压或气动抽芯机构

液压或气动抽芯与机动抽芯的区别:

液压或气压抽芯是通过一套专用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活塞的运动实现的,其抽芯动作可不受开模时间和推出时间的影响。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抽芯机构的比较:液压传动平稳,且可得到较大的抽拔力和较长的抽芯距离。

液压抽芯机构带有锁紧装置,侧向活动

型芯设在动模一侧。成型时,侧向活动型芯

由定模上的锁紧块锁紧,开模时,锁紧块离

去,由液压抽芯系统抽出侧向活芯,然后再

推出制件,推出机构复位后,侧向型芯再复

位。

6.

其他滑块形式

利用注射机的开模力,通过传动机构改变运动方向,将侧向的活动型芯抽出。

机动抽芯机构的优、缺点:

结构较复杂,抽拔力较大,灵活、方便、生产效率高、容易实现全自动操作、无需另外添置设备等。

结构形式为:

斜销、弹簧、弯销、斜导槽、斜滑块、楔块、齿轮齿条等。

二、机动侧向抽芯

机构

动画演示

塑料模具设计实例

塑料模设计实例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是通过设计图1.1所示的防护罩的注射模,全面介绍了从塑料成形工艺分析到确定模具的主要结构,最后绘制出模具的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全过程。 设计任务: 产品名称:防护罩 产品材料:ABS(抗冲) 产品数量:较大批量生产 塑料尺寸:如图1.1所示 塑料质量:15克 塑料颜色:红色 塑料要求:塑料外侧表面光滑,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塑料允许最大脱模斜度0.5° 图1.1 塑件图 一.注射模塑工艺设计 1.材料性能分析 (1)塑料材料特性 ABS塑料(丙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在聚苯乙烯分子中导入了 丙烯腈、丁二烯等异种单体后成为的改性共聚物,也可称为改性聚苯乙烯,具有 比聚苯乙烯更好的使用和工艺性能。ABS是一种常用的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 能的工程材料。ABS塑料为无定型料,一般不透明。ABS无毒、无味,成型塑 料的表面有较好的光泽。ABS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特别是抗冲击强度高。ABS 还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水性、耐油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性能。ABS 的缺点是耐热性不高,并且耐气候性较差,在紫外线作用下易变硬发脆。 (2)塑料材料成形性能

使用ABS 注射成形塑料制品时,由于其熔体黏度较高,所需的注射成形压力较高,因此塑料对型芯的包紧力较大,故塑料应采用较大的脱模斜度。另外熔体黏度较高,使ABS 制品易产生熔接痕,所以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减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ABS 易吸水,成形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在正常的成形条件下,ABS 制品的尺寸稳定性较好。 (3)塑料的成形工艺参数确定 查有关手册得到ABS (抗冲)塑料的成形工艺参数: 密 度 1.01~1.04克/mm3 收 缩 率 0.3%~0.8% 预热温度 80°c~85°c ,预热时间2~3h 料筒温度 后段150°c~170°c ,中段165°C~180°c ,前段180°c~200°c 喷嘴温度 170°c~180°c 模具温度 50°c~80°c 注射压力 60~100MPa 注射时间 注射时间20~90s ,保压时间0~5s ,冷却时间20~150s. 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该塑件上未注精度要求的均按照SJ1372中8级精度公差值选取,则其主要尺寸公差标注如下(单位均为mm ): 外形尺寸:26.0040+φ、 1.2050+、12.0045+、94.0025+R 内形尺寸:26.008.36+φ 孔 尺 寸:52.0010+φ 孔心距尺寸:34.015± (2)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该塑件要求外形美观,外表面表面光滑,没有斑点及熔接痕,粗糙度可取Ra0.4μm ,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允许最大脱模斜度0.5°,而塑件内部没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4)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塑胶模具斜顶设计方案

浇口设计一?擋料的拆法 防止成品被斜銷拉傷或拉變形,從而影響成品質量。故將一部份肉厚留在模仁內以阻止成品被拉傷或拉變形。如下圖: 注:對於斜銷上有凸起(靠破洞)時應增加脫模角, 角度以3°以上為佳,最多可做6°(如下圖所示) ` 二?斜銷頭部靠破的拆法 脫模 角3°

不利於裝配 如下圖所示: 2 .利用斜銷頭部的靠破面來定位,並可改變毛邊方向。如下圖所示: 三?空間限制時的拆法 1.為防止斜銷與頂管干涉,在斜銷上做缺角處理。如下圖: ` 有利於 毛邊方向 毛邊 靠 破 頭部 斜銷頭部有 鞋銷頭部無此處需跑

注:仍須小心斜銷腳與頂管是否有干涉 2.由於成品限制斜銷空間很小時,斜銷可直接將倒勾拆在斜銷上,以增強斜銷強度。如下圖: 補 注:成品卡勾易被斜銷拉變形,卡勾須加補強肋。 四?斜銷頭部有凸起時的拆法 由於成品形狀的限制,在斜銷頭部有凸起(即運動時會產生干涉現象),此時,可做兩截式斜銷處理。 下圖為兩截式斜銷運動過程(超連結動畫): 銅

下圖為兩截式斜銷分解動作及計算公式: 上圖中: 1. S4=H3*tgα(H3為頭部斜與公模仁靠破長度;α為斜銷角度) 2. S4>S3 (保証頭部斜銷安全回位) 3. S1=H*tgα=H1*tgβ(H為斜銷頂出行程;H1為兩截式斜銷產生相對垂直距離;S1為兩截式斜銷產生相對水平距離;β為溝槽角度) 4. S2=(H1-H2)*ctgβ(S2為頭部斜銷相對水平運動距離;H2相對垂直下降距離) 5. S2=S+1MM以上的距離; 6. S3>S1-S2; 7. 鞋銷頭部側邊一定要有1MM以上的靠破。(如下圖所示) 8. 兩截式斜銷是利用燕尾相互連接。(如下圖所示)

注塑模具2次顶出设计

二次頂出機構 一般情況下,從模具中取出成品,無論是採用單一或者是多元件的頂出機構,其頂出動作都是一次完成。但是,由於成品的形狀特殊,或者是量產時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頂出後,成品仍然在模穴中,或者是無法自動脫落時,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頂出動作。這樣的頂出動作設計,稱為二次頂出。 二次頂出,能夠讓頂出流程順暢化,對於某些頂出行程需求較大的產品,利用二次頂出可以減少頂針在頂出時施加的力量,避免頂出時造成產品上的缺陷。 二次頂出機構,簡單來說,可以分為下列三大類: 一、單頂針板組合的二次頂出機構 二、雙頂針板組合的二次頂出機構 三、氣動/液壓的二次頂出機構 一、單頂針板組合的二次頂出機構 所謂單頂針板組合,就是一般常見的單套頂針板組合(上頂針板及下頂針板各一),由於僅有單套的頂針板組合,因此射出機頂出的動作僅提供傳統的一次頂出;另一次頂出就必須配合其他的模具機構設計(例如彈簧)來進行。 單頂針板的二次頂出機構,可以分成下列幾類: 1. 公母模板彈開式 2. 公母模板拉開式 3. 頂針板組合機構 4. 浮動模仁 以下,將根據各種不同的設計,提供參考的設計圖面。 公母模板彈開式二次頂出

第一段頂出發生在公母模板開啟時。彈簧將模板(或局部模仁)頂出一小段距離。

第二段頂出由頂針板作動,利用頂針將產品頂離模穴。 利用彈簧完成二次頂出,在模具結構上是最簡單的方法,需要額外加工的部分也很少。但是,彈簧的缺點(彈性疲乏),也是這種頂出方式的缺點。隨時注意彈簧是否能夠順利動作,以及檢查第一段頂出的頂出行程,是避免模具機構失效的安全措施。 公母模板彈開式二次頂出有幾種變形 1、彈簧推動模板改為彈簧推動『頂出入子』 上圖所示,是利用彈簧推動整塊模板。實際應用時,可以根據產品的造型,改為推動頂出入子。例如下圖,這樣可以減少彈簧每次推動所需要克服的重量,增加彈簧的壽命。 2、如果第一段頂出的行程不需要很長,利用優力膠代替彈簧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優力膠是一種人工橡膠發泡製成的材料,它的壓縮比例不高,大約只有1/3;不能像線圈彈簧一樣,壓縮比例可以達到1/2。在硬度上它與氣壓彈簧有一點相似,就是越壓到底越硬,但是它在更短的行程內會增加得更硬。它的疲勞強度也不如線圈彈簧,但只要適度的潤滑,仍然可以維持很久。 優力膠比較麻煩的問題是對溫度非常的敏感,在低溫時會變硬,在高溫時會變軟。使用者在使用上必須特別注意其壽命,模具維護時記得檢查並且更換有問題的材料。 公母模板拉開式二次頂出 雖然利用彈簧,可以在開模後進行脫料板的頂出,但是對於大型模座來說,彈簧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有其他的機構來處理這樣的問題。 這種機構,我們稱為 Tension Links,如下圖

吐血奉献,多年的注塑模具设计经验总结,绝对转载

今天闲着没事来论坛看看,听说这个论坛比较不错。看完几个帖子后,我实在是坐不住了,我闲暇的时候也曾经浏览过很多关于模具结构的论坛。但看来看去,总是那些东西。很少有人能把真正设计模具的要点指出来。 我是从事注塑模具结构设计的,曾经设计过家电,汽车,电子产品类的模具。设计水平不见得很高,只是干过的活比较多比较杂而已。今天刚好闲着没事,跟大家共同讨论下关于注塑模具结构设计的问题。 首先我们拿到了一个产品后,先不要急着分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检查产品结构,包括拔模,厚度等模塑型问题。当然这些对于一个刚刚从事模具结构设计的人来说,可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才是比较适合模具设计用的产品,这些没关系,只是自己日常积累的一个过程。当你分析完产品的拔模,壁厚,以及在出模方向有倒扣的地方后,你基本上已经知道了模具分型面的走向,以及浇口的位置,当然这些最终还是要跟客户确认的。 有人说,是不是我分析好了产品结构后,就可以开始设计模具了呢,答案当然是NO。要想在设计时少走弯路,一些关于影响模具结构的项目是一定要确认好的。具体内容如下:1,客户用来生产的注塑机的吨位及型号类型,这个确认不好,你就没法确认你模具的浇口套的入口直径以及定位圈的直径,顶出孔的大小跟位置,还有注塑机能伸进模具内的深度,甚至模架的大小,闭合高度等等。你辛辛苦苦的设计好了一套用油缸抽芯的模具结构,你也颇有成就感,可模具到了客户那里没法生产,因为客户那里只有电动注塑机,而且没另外加中子,估计那时你会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2,客户注塑机的码模方式,一般常用的是压板码模,螺丝码模,液压码模,磁力码模等等。这个确认好了,你才知道你设计模具时,到底需不需要设计码模螺丝过孔或者码模槽。3,刚才我们分析后的产品的问题点,以及产品夹线,产品材料及收缩率。不要想当然的认为PP的塑料收缩率就一定是1.5%,这个一定要跟客户确认好,要知道他们最终用于生产的材料是什么牌号的,有没有添加什么改性材料等等。 有条件时,最好能熟知产品的装配关系以及产品的用途等等,这些信息对于将来的模具结构设计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了解了这些,你就知道哪些是外观面,哪些是非外观,哪些地方的拔模角度是可以随便加大的,哪些地方是不能改的。甚至包括一些产品的结构,如果你了解了产品的实际装配关系以及用途,你就知道哪些倒扣结构是可以取消或改成另外一种简单形式的。一定要牢记,做模具的过程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过程。常看到一些人以做了一套多么多么复杂的结构而感到骄傲自豪,我觉得那是非常得无知。因为很多产品工程师可能会由于自身的经验问题,设计了一些不太合理的结构,如果作为下游工序,不能帮他们指正的话,他们可能永远都觉得那样设计是没问题的。那我们产品工程师的进步就会非常的缓慢。 4,模具水路外接参数,油路外接参数,电路外接参数,气路外接参数。只有在设计之前了解了客户这些要求之后,你才能有预见性的设计水路油路气路,别到时辛辛苦苦设计好了模具,后来发现客户需要在模具内部串联油路,那时你再改动,估计会累个半死,因为你水路,顶杆,螺钉什么的都好不容易排好了位。像这四路的设计顺序一般是先保证油路,因为油路要分布平衡,特指需要油缸顶出的模具结构,如果油路不平衡的话,油缸顶出的动作就会有先后,容易顶出不平衡。当然也可以采用齿轮分油器,但那样就更复杂了.其次是水路,因为水路要保证冷却效果,分布不均会影响产品质量及模具寿命。最后才是气路跟电路。在模具上的放置顺序是,最靠近TOP方向的是电路,然后是水路,

二次顶出方式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

摘要:制品的顶出方式对塑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二次顶出有着避免产品顶裂等优点,使得二次顶出运用越来越广。本文介绍了二次顶出常用的结构形式、适用场合以及设计要点。为从事模具设计工作的人员更合理更经济的选用二次顶出方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二次顶出;注塑模具;顶针板;顶针托板 一、引言 产品的顶出有机械、液压和气动三种方式。其中机械顶出的运用最为普遍。一般情况下,从模具中取出产品,顶出动作可一次完成。但是,由于产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生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产品仍然在型腔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 这便是二次顶出。二次顶出能够让顶出流程顺畅化,对于某些顶出行程需求较大的产品,利用二次顶出可以减少顶针在顶出时施加的力量,避免顶出时造成产品上的缺陷。如何设计顶出方式才能使得模具动作顺畅、加工成本低廉?通过以下几种结构形式的比较,再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可以选用最为合理的顶出方式。

二、结构形式 1.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图1) 图1 1.顶针板 2.顶针托板 3.顶辊 4.斜顶 5.推方杆 6.顶针 7.弹弓 8.弯销 9.销钉 所谓单顶针板组合,就是一般常见的单套顶针板组合(上顶针板及下顶针板各一) 1)弯销式二次顶出: 产品分析:此产品内部倒扣较大,且倒扣上有深骨位,顶出时会吃斜顶。采用二次顶出方式,能很好解决成品顶出不良、吃斜顶等问题。产品如图2所示:

图2 动作原理:第一次顶出,由顶辊3推动顶针板1和顶针托板2完成。当顶针6碰到B板时,由销钉9固定的弯销8转动,同时推动推方杆5完成第二次顶出。合模时弹弓7起复位作用。 结构特点:此结构简单,弯销加工方便,成本较低。但弯销靠与板的接触面做旋转运动,生产量大时,受力不平衡,容易出现偏差。 2)推板式二次顶出(图3)

注塑模具设计之顶出设计规范

0.25(四边) φd 2+2 φD 1+3 φD 2+2~3 φd 1+2 φd 2 φD 1 φd 1 φD 2 C 0.2 图一 恒佳精密模具注塑有限公司 技 术 文 件 恒模技字(2003)第 号 电视机模具顶出的设计规范 1.目的 规范顶出设计,确保安全,顺畅顶出制品 2.内容 2.1. 设计原则 a.顶针分布平均. b.应分布在塑件强度较好,尽量接近粘模力较大处。 c.顶针距离哥边或其他零件有 3mm 。 d.顶针孔尽可能不做成刀口。 e.顶针与模芯间有 4 个针径或至少 20mm 以上导向配合。 f.顶针不能半边骑住成品边,不能与定模碰,滑块擦; g.顶针要离开成品哥顶、转接线 R 位边 1mm 。 h.顶端有异形之顶针、司筒/针要有销钉防转。 i.顶针高出推方较大时,顶针延迟。 j.司筒针用压片(不是机米螺丝)压着。 k.顶针、司筒/针、推方杆孔离螺丝杯头孔至少 2mm 。 l.中心 K.O 孔与唧嘴同轴。 m.顶针、司筒/针、推方杆压台与沉头孔要有 0.05~0.15mm 的配合间隙。 n.产品倒角留在司筒上,倒角尖端磨平 0.2mm 。 o.顶针规格不得小于 φ8。 p.四角 R 应在推方上做出。 q.运动推方、角铁之间应有标准连接块连接。 2.2.司筒/针的设计形式,见图一 0.05~0.15mm 0.05~0.15mm 4*d1 φ3 φ3

φD +3 φd φd +2 φD 2 5 大于0.4*φd φd +1 φd φd 恒佳精密模具注塑有限公司 技 术 文 件 恒模技字(2003)第 号 电视机模具顶出的设计规范 2.3.顶针的设计形式, 0.05~0.15mm 4*d1 S=1.5~2.5mm φ3 见图二 φ3 2.4 顶针板强制先复位 为了保证顶针和滑块的安全,顶针板必须强制先复位. φ70 φ50 φ45 φ35 φ22 φ30 φ22 φ30 M20 M20 φ70 φ70

InventorMold塑料模具设计实战word文档

Inventor Mold塑料模具设计实战 默认分类 2010-05-28 00:36:30 阅读1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旨在与读者分享Inventor Mold的设计思路。其特点是在一款三维设计软件中完成所有的设计,并且集成模流分享软件Mold Flow 功能,满足塑料模具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塑料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塑料模具制造精度的提高以及模具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得消费者对塑料模具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同时考虑设计精度和设计周期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塑料模具设计都是在三维软件中进行分模设计,在二维中进行排位的设计。这种方式,由于三维软件和二维软件分别独立,缺乏关联,存在着一些弊病,很容易出现设计的错误。另外三维与二维的“拼凑式”设计, 也严重影响了塑料模具设计的精度。 下面以一个实例,来介绍Inventor Mold的设计流程。塑料产品如图1所示。该产品的特点是需要修补孔,要做抽芯机构。 1.新建模具设计 打开Inventor Mold后,新建一塑料模具设计,进入到Inventor Mold塑料模具设计的环境下,在未导入塑料产品之前,其中很多 的指令都处于不可用状态,如图2所示。

2.导入塑胶产品 执行“塑料零件”指令,选择塑件产品,将塑件产品导入到塑料模具设计环境中,如图3所示。此时可看到菜单都已经被激活,如 图4所示。

3.调整出模方向 此步骤是用来调整塑件产品的出模方向,当塑件导入模具设计环境后,会有一个默认的方向,但是默认的方向有可能不是正确的模具出模方向,所以必须进行调整。如图5所示,这里调整出模方向非常重要,因为Inventor Mold自动补孔(自动修补破孔)方式会根据 出模的方向来定。 4.选择材料 材料库是Inventor Mold的一大特色,Inventor Mold基本上含有模具行业常用的材料,共有七千多种塑料材料,且每种材料都有其属性,包括厂商以及牌号,当然还包括收缩率。之所以Inventor Mold含有如此丰富的材料库,那是因为Inventor Mold中含有Mold Flow 的功能,在进行模流分析时,必须先定义具体的材料,才可以进行工艺的设定和模流的分析。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没有选定材料,后面的模流分析将不能进行,收缩率也将没有参考值,如图6所示。

热流道复杂抽芯斜顶出双色注塑模具设计

热流道复杂抽芯斜顶出双色注塑模具设计 刘庆东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 摘要:分析了某双色注塑件的成型工艺性,该产品尺寸小,外观要求高,结构复杂,并针对塑件在模具中必须倾斜放置导致顶出方向和受力面不垂直造成顶出困难,设计了斜顶出机构;针对产品尺寸小,抽芯部位多且前、后模都要抽芯导致抽芯机构设计困难,设计了T型块、斜导柱、顶针板等抽芯机构;针对二次注射不能在塑件表面进胶且塑件周围满滑块导致浇注系统设计困难,设计了热流道转冷流道的浇注系统。检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色模具结构合理,动作可靠,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关键词:双色注塑模具;热流道;复杂抽芯机构;斜顶出 前言 相对于传统的单色注射成型,双色注射成型可以使塑件在外观和功能方面得到极大改善,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受到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条件的制约,双色注射成型的塑件在塑料制品中所占比例还较小。双色注射成型具有其独有的成型特点,双色注塑模具与单色注塑模具在结构上的要求不同,国内对于双色注塑模具结构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以某塑件的双色注塑模具为例,对双色注塑模具的结构,特别是前、后模的抽芯机构做了较深入的分析。 1塑件工艺性分析 某双色注射成型塑件为形状复杂的壳体,图1为该塑件的外观图,图2为该塑件一次注射成型部分。该塑件的结构特点是:尺寸小,外形尺寸仅为30mm×19mm×18mm;结构复杂,塑件四面皆有侧凸或侧凹。塑件的材料为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一次注

射的材料为PC,二次注射的材料为ABS。ABS的收缩率为0.5%,PC的收缩率为0.5 %。双色模的收缩率取决于一次注射成型的塑料,二次注射成型的塑料取和一次注射成型的塑料相同的收缩率,因此收缩率取0.5%;塑件的外观品质要求高,外表面不允许有浇口或夹水线的痕迹。 塑件在模具中的摆放位置是一次注射的塑料位于下方,二次注射的塑料位于上方,这样二次注射的塑料就可以完全覆盖在一次注射的塑料之上。分型面取在塑件的最大轮廓处,即一次注射与二次注射的分界处。由图1(a)和图1(b)可见,分型面以下四周皆有侧凸或侧凹需要抽芯,分型面以上前后方向有侧孔需要抽芯。另外,如图1(c)所示,在分型面以上,二次注射的斜面上有许多凸起结构,如果塑件在模具中分型面沿水平放置,则此部位必须在前模一侧设计倾斜的抽芯滑块才能脱模,这样做滑块会在塑件表面留下夹水线而影响外观;要保证塑件外观品质就必须将塑件的分型面在模具中倾斜放置,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顶出方向和顶出作用面不垂直,受力不好。 2模具结构设计

带二次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设计

优秀设计 1 引言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例如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等各种模具。 对模具的全面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另外模具对制品的成本也有影响。当批量不大时,模具的费用在制件上的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 现代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是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模具对实现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全自动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有可能发挥其作用,产品的生产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为前提的。由于制件品种和产量需求很大,对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促进模具的不断向前发展。 1.1 注塑模具发展趋势 随着2007年的结束,世界注塑模具的年增长率最终定格在了4%。据预计,2008年注塑模具的产量将保持在4%到5%的增长势头[1]。 如此快速的增长主要是由食品包装和饮料包装的需求不断增加带动的。预计在2008年里,影响全球注塑模具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还是石油价格和食品行业的包装利润。作为注塑产品加工中的最主要投入,石油价格的变化为注塑模具的生产成本带来了巨大的变动。而大量采用塑料包装的食品及饮料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注塑包装产

二次顶出方式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

二次顶出方式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 摘要:制品的顶出方式对塑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二次顶出有着避免产品顶裂等优点,使得二次顶出运用越来越广。本文介绍了二次顶出常用的结构形式、适用场合以及设计要点。为从事模具设计工作的人员更合理更经济的选用二次顶出方式提供借鉴。关键词:二次顶出;注塑模具;顶针板;顶针托板 ?一、引言 ?产品的顶出有机械、液压和气动三种方式。其中机械顶出的运用最为普遍。一般情况下, 从模具中取出产品,顶出动作可一次完成。但是,由于产品的形状特殊,或者是生产时的要求,如果在一次顶出后,产品仍然在型腔中,或者是无法自动脱落,就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 这便是二次顶出。二次顶出能够让顶出流程顺畅化,对于某些顶出行程需求较大的产品,利用二次顶出可以减少顶针在顶出时施加的力量,避免顶出时造成产品上的缺陷。如何设计顶出方式才能使得模具动作顺畅、加工成本低廉?通过以下几种结构形式的比较,再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可以选用最为合理的顶出方式。 二、结构形式? 1.单顶针板组合的二次顶出机构(图1)

?图1?1.顶针板2.顶针托板3.顶辊 4.斜顶?5.推方杆6.顶针7.弹弓8.弯销9.销钉 所谓单顶针板组合,就是一般常见的单套顶针板组合(上顶针板及下顶针板各一) 1)弯销式二次顶出:??产品分析:此产品内部倒扣较大,且倒扣上有深骨位,顶出时会吃斜顶。采用二次顶出方式,能很好解决成品顶出不良、吃斜顶等问题。产品如图2所示: 图2 动作原理:第一次顶出,由顶辊3推动顶针板1和顶针托板2完成。当顶针6碰到B板时,由销钉9固定的弯销8转动,同时推动推方杆5完成第二次顶出。合模时弹弓7起复位作用。

塑胶模具设计 斜顶中走运水规范修改

一.概述: 1.1斜顶头双杆固定的,都需要通冷却水. 1.2斜顶头单杆固定的,单杆直径大于40的,需要通冷却水. 1.3斜顶头单杆固定的,单杆直径25,30,根据实际情况和客户特殊要求来确定是否设计斜顶头通水,不 推荐通水. 二.通水斜顶设计案例 2.1斜顶杆侧面引水,如图1、图2所示 此结构因为引水不方便,且斜顶杆的引水水嘴连接处强度不好,斜顶杆易断,易漏水,故不推荐采用。 客户特殊要求的除外。 图1(参考B1718)图2 2.2.斜顶杆底面引水 2.2.1图3为双杆引水底面引水 图3(参考B2387) 2.2.2图4为顶块双杆引水。

图4(参考B2149) 2.2.3图5为单杆引水,水孔中间用隔水片分成2路水。 (此种方式不推荐使用,技师装配不方便) 图5(参考B1362)放大图

2.2.4图6为单杆引水。具体设计设计参数如图7所示: 图6 图7 2.2.5图8为单杆引水,双孔型圆杆料

图8(参考B2523) 备注:通水斜顶杆订购 1)订购单/双孔圆杆料,回厂改制标准件。 2)不允许附图订购双孔圆杆料,可以订购圆杆料,回厂改制标准件,深孔钻加工引水孔。 2.3.采用引水杆引水,大型模具采用,引水杆材料:S45C,发黑处理. 如图9、图10示: 图9(参考B2319)图10(参考B1674) 三.通水斜顶头部固定密封方式 斜顶杆头部密封方式一共四种,优先采用起级从侧面收楔形块的方式,次之选用顶面密封圈从侧面收楔形块的方式,其次选用起级用销钉固定的方式,最后选用顶面密封圈用销钉固定的方式。 3.1采用起级从侧面收楔形块的方式,如图11所示: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实例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实 例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塑 料 模 具 设 计 说 明 书 姓名吴高安 班级模具1301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塑件的工艺分析 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塑件如图1所示。 图1 塑件图 产品名称:套管 产品材料:ABS 产品数量:较大批量生产 塑件尺寸:如图1所示 塑件重量:25克 塑件颜色:红色 塑件要求:塑件外侧表面光滑,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塑件允许最大脱模斜度° 塑件材料ABS的使用性能 可参考《简明塑料模具设计手册》P30表1-13综合性能较好,冲击韧度、力学强度较高,尺寸稳定,耐化学性、电气性能良好;易于成形和机械加工,与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可作双色成形塑件,且表面可镀铬。 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摩耐磨零件、传动零件和电信结构零件。 塑件材料ABS的加工特性 可参考《简明塑料模具设计手册》P32表1-14无定型塑料,其品种很多,各品种的机电性能及成形特性也各有差异,应按品种确定成形方法及成形条件。 吸湿性强,含水量应小于%,必须充分干燥,要求表面光泽的塑件应要求长时间预热干燥。 流动性中等,溢边料 mm左右(流动性比聚苯乙烯,AS差,但比聚碳酸酯、聚氯乙烯好)。

比聚苯乙烯加工困难,宜取高料温、模温(对耐热、高抗冲击和中抗冲击型树脂,料温更宜取高)。料温对物性影响较大、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50℃左右,比聚苯乙烯易分解),对要求精度较高塑件,模温宜取50~60℃,要求光泽及耐热型料宜取60~80℃。注射压力应比加工聚苯乙烯稍高,一般用柱塞式注塑机时料温为180~230℃,注射压力为100~140 MPa,螺杆式注塑机则取160~220℃,70~100 MPa为宜。 模具设计时要注意浇注系统,选择好进料口位置、形式。推出力过大或机械加工时塑件表面呈现“白色”痕迹(但在热水中加热可消失)。脱模斜度宜取2℃以上。 塑件的成型工艺参数确定 可参考《简明塑料模具设计手册》P54表1-18查手册得到ABS塑料的成型工艺参数: 适用注射机类型螺杆式 密度~ g/cm3; 收缩率~ % ; 预热温度 80C°~ 85C°,预热时间 2 ~ 3 h ; 料筒温度后段150C°~170C°,中段180C°~200C°,前段160C°~180C°; 喷嘴温度 170C°~ 180C°; 模具温度 50C°~ 80C°; 注射压力 60 ~ 100 MPa ; 成型时间注射时间20 ~ 90s ,保压时间0 ~ 5s ,冷却时间20 ~ 120s 。 2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架选择 模具的基本结构 确定成型方法 塑件采用注射成型法生产。为保证塑件表面质量,使用直浇口成型,因此模具应为单分型面注射模。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大步骤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大步 骤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大步骤 注塑模具的设计须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接受任务书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1、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生产产量。 4、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2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 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确定成型方法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3、塑件分析及注射机选用1、明确塑件设计要求? 仔细阅读塑件制品零件图,从制品的塑料品种,塑件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各方面考虑注塑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必要时,要与产品设计者探讨塑件的材料种类与结构修改的可能性。 2、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时,为降低成本,模具尽可能简单;在大批量生产时,应保证塑件质量前提条件下,尽量采用一模多腔或高速自动化生产,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因此对模具的推出机构,塑件和流道凝料的自动脱模机构提出严格要求。 3、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是为了选用注塑机,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型腔数。 4、注塑机选用根据塑件的体积或重量大致确定模具的结构,初步确定注塑机型号,了解所使用的注塑机与设计模具有关的技术参数,如:注塑机定位圈的直径,喷嘴前端孔径及球面半径,注塑机最大注塑量,锁模力,注塑压力,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面积大小及安装螺孔位置,注塑机拉杆的间距,闭合厚度,开模行程,顶出行程等。 4、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1.凹,凸模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2.型腔壁厚,底板厚度的确定;3.模具加热,冷却系统的确定。 9. 5、模具结构设计1、型腔布置。 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目录 一、课程报告 摘要:介绍铸造模、锻模、级进模、汽车覆盖件模和塑料注射模CAD/CAE/CAM技术的发展概况并论述了模具CAD/CAE/CAM技术的最新开发成果和发展趋势。 模具CAD/CAE/CAM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性能、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模具CAD/CAE/CA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模具界的共识。 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模具CAD/CAE/CAM在近二十年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试点到普及的过程。进入本世纪以来,模具CAD/CAE/CAM技术发展速度更快、应用范围更广,为了使广大模具工作者能进一步加深对该技术的认识,更好发挥模具CAD /CAE/CAM的作用,本文针对模具中应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铸造模、锻模、级进模、汽车覆盖件模和塑料注射模CAD/CAE/CAM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作概括性的介绍和分析。1.铸造模CAD/CAE/CAM的发展概况铸造成形过程模拟的探索性工作始于求解铸件的温度场分布。1962年丹麦的Fursund用有限差分法首次对二维形状的铸件进行了凝固过程的传热计算,1965年美

国通用汽车公司Henzel等对汽轮机铸件成功进行了温度场模拟,从此铸件在模具型腔内的传热过程数值分析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丹麦等相继在铸件凝固模拟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并陆续推出一批商品化模拟软件。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该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单纯的传热过程模拟并不能准确计算出铸件的温度变化和预测铸造中可能产生的缺陷,充模过程对铸件初始温度场分布的影响以及凝固过程中液态金属的流动对铸件缺陷形成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铸件充模过程的模拟技术始于上世纪8 0年代,它以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经历十余载,从二维简单形状开始,逐步深化和扩展,现已成功实现了三维复杂形状铸件的充模过程模拟,并能将流动和传热过程相耦合。目前国外已有一批商品化的三维铸造过程模拟软件,如日本的SOL IDIA、英国的SOLSTAR、法国的SIMULOR、瑞典的NOVACAST、德国的MAGMA和美国的AFSOLID、PROCAST等。国内也有清华大学的铸造之星、华中科技大学的华铸CAE等。这些铸造模CAE软件已覆盖铸钢、铸铁、铸铝和铸铜等各类铸件,大到数百吨,小至几千克,无论是在消除缩孔和缩松,还是在优化浇冒口设计,改进浮渣夹渣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伴随着CAE技术在铸造领域的成功应用,铸造工艺及模具结构CAD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国外已陆续推出了一些应用软件,如美国铸造协会的

注塑模具设计之顶出设计规范

恒佳精密模具注塑有限公司 件术文技 号恒模技字(2003)第顶出的设计规范电视机模具 .目的1 规范顶出设计,确保安全,顺畅顶出制品 内容2. 设计原则.2.1 .a.顶针分布平均 尽量接近粘模力较大处。,b.应分布在塑件强度较好 。3mmc.顶针距离哥边或其他零件有 顶针孔尽可能不做成刀口。d. 以上导向配合。个针径或至少20mme.顶针与模芯间有4 顶针不能半边骑住成品边,不能与定模碰,滑块擦;f. 。1mm位边Rg.顶针要离开成品哥顶、转接线 针要有销钉防转。/h.顶端有异形之顶针、司筒 顶针高出推方较大时,顶针延迟。i. 司筒针用压片(不是机米螺丝)压着。j. 。2mm针、推方杆孔离螺丝杯头孔至少k.顶针、司筒/ 孔与唧嘴同轴。K.Ol.中心 的配合间隙。0.05~0.15mm顶针、司筒/针、推方杆压台与沉头孔要有m.。0.2mmn.产品倒角留在司筒上,倒角尖端磨平 φ8。顶针规格不得小于o. 应在推方上做出。R p.四角 运动推方、角铁之间应有标准连接块连接。q.

2.2.司筒/针的设计形式,见图一2).302 2边+++1122四11DDd dddφφφφ(φφ5 32 C~.02+ 22DDφφ 4*d10.05~0.15mm0.05~0.15mm 33φφ图一 恒佳精密模具注塑有限公司 件技术文 号恒模技字(2003)第顶出的设计规范电视机模具,.3.顶针的设计形式2

32++ DDddφφφφ 4*d10.05~0.15mm dφdφ*41.+0dd于φφ大 5 S=1.5~2.5mm2 φ3φ3见图二 顶针板强制先复位42. .为了保证顶针和滑块的安全,顶针板必须强制先复位 45φ70φ 3550φφ22φ22φ 30φ30φ

双色注射模具设计10个实例(经典案例)

这是一款手机护套,如下图 产品分析: 此款为某品牌手机的外圈护套,由二种塑料(PC+TPE)组成。由于要求外形美观光滑,分模线必须做在内侧圆弧切点,所以外模要四面滑开,再看内侧,四周全部是内扣的,必须全方位内抽芯,也就是俗称的“爆炸芯”。 关于“爆炸芯”的模具结构,假如是普通的注塑模具,已经有非常经典的机构,我下面将有详细的介绍。现在问题是双色模具,有二组动模和二组定模,二组动模的所有部件是完全一致的,要在双色注塑机的转盘上进行180度旋转,二种不同的塑料分别射进模腔,注射硬胶(PC)时动模的顶出机构和抽芯机构不动作,再注射软胶(TPE)并开模后,对准软胶料筒的一侧的动模的抽芯机构和顶出机构才开始动作,将完整的双色制品顶出。由于动模旋转后,交换又合模后的浇口必须在同一位置,所以软胶和硬胶的浇口的处理显得令人困惑。

由于模具必须四周都要进行“内外同抽”,内、外滑块怎样排列,轨道设置在哪里?这个问题同样有被逼入墙角的感觉。 且不谈模具滑块机构的复杂性,我们从双色模具的基本原理来考虑,硬胶部分的成型和内外同抽机构是一定要设置在定模一侧的,软胶部分的成型机构也要设置在定模。而且这个部分是由内外同抽的机构组成的凸起插入到动模的凹槽中。转盘旋转180度后,这组凸起刚好插入到另外一个动模的凹槽中。也就是说,二个定模上的由内外同抽滑块组成的凸起的外部形状和尺寸是完全相同的。仅仅是成型软胶和硬胶的型面不同而已。 问题的难点是,这个凸起会分成上下二层,一层向外移动,另一层向内移动,也就是俗称的“内外同抽”,合成的凸起的侧面是一个统一的斜面,但是,传统的滑块必须要有滑动轨道等必要的条件,怎样设置轨道?这便成了本案例的核心问题。 我是这样设置动模部分的凹槽和定模部分凸起的。

注塑模具斜顶滑块机构(非常专业的模具知识)

= 目录= 1.斜顶的一般结构和类别 2.斜顶的运动原理 3.斜顶的设计 4.斜顶运动图示 5.斜顶设计规范(参考) 6.其他滑块形式

斜顶一般由二个部分所构成:机体部分和成形部分。 它与滑块一样,由于机体部分与成形部分是否组合,斜顶可以分类为: 1.整体式斜顶(如图1,也可以叫做非组合式斜顶) 2. 非整体式斜顶(如图2,又可叫组合式斜顶)。 注意,由于斜顶相对比较小,一般我用整体式斜顶,很少去用组合式斜顶。整体式斜顶结构紧凑、强度较好、不容损坏。而对于较大的斜顶,设计时可运用组合式,这样更换比较方便,也便于维修维护,加工比较简单。

由于斜顶机体底端定位结构的不同,斜顶又可分类为: 圆柱销式斜顶(如图3)和T型块式斜顶(如图4)。 对于这两种斜顶来讲,圆柱销式斜顶在设计当中运用很多,主要原因就是加工方便、安装配合维修维护容易。T型块式斜顶主用于较大的精密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它还要与专用的T型底座(如图5)相配合(如图6),加工配合比较难,制造成本也会加大。

2.斜顶的运动原理 如右图所示,斜顶放置在一个固定不动的模板的斜孔中,斜顶与斜孔配合。从下向上给顶一个推力推动顶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之后发现顶在斜孔和推力的强迫作用下,不仅向上运动了,并且向顶倾斜方向运动了一定距离(如图中所示的位置差距)。 在顶出过程当中,由于产品是垂直线运动,而顶不仅垂直线运动,且向死角反方向运动了,从而可以处理死角了。 动画演示动画演示

3.斜顶的设计 前提条件:已经确定了模板、模仁、模架的尺寸。具体如右图所示。 1. 查看图纸,仔细分析,确定死角的大小。如图所示。 2. 确定0°靠破面的起点,并且确定其长度(如图AB)。如果不设 计0°靠破面,则选择A点作为斜顶斜面的起点。 3. 以B点为基准,偏一距离,如图BC,BC=顶出行程。 4. 以C点为基准,向顶移动的反方向偏一距离,如图CD。CD=斜 顶行程(取整数)=死角大小+大于或等于3mm的最小安全量。 5. 连接DB,得到角度DBC。这个角度一般为小数。我们取一整数, 为M°。这个角度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斜顶斜面的倾角度。 6. 其它的内容可根据前面所讲的结构及其要求完成斜顶其他部分 的设计。 其实,像上面这么复杂的内容主要的目地是教我们如何去求出顶的倾角度。我们可以简化为如右图所示:我们可以得出三角函数tgM°=顶行程/顶出行程。此时要求出M°是多大就很容易了,也可以直接在图纸上测量出来。

注塑模具设计之顶出设计规范

恒模技字(2003)第号 电视机模具顶出的设计规范 1.目的 规范顶出设计,确保安全,顺畅顶出制品 2.内容 2.1.设计原则 a.顶针分布平均. b.应分布在塑件强度较好,尽量接近粘模力较大处。 c.顶针距离哥边或其他零件有3mm。 d.顶针孔尽可能不做成刀口。 e.顶针与模芯间有4个针径或至少20mm以上导向配合。 f.顶针不能半边骑住成品边,不能与定模碰,滑块擦; g.顶针要离开成品哥顶、转接线R位边1mm。 h.顶端有异形之顶针、司筒/针要有销钉防转。 i.顶针高出推方较大时,顶针延迟。 j.司筒针用压片(不是机米螺丝)压着。 k.顶针、司筒/针、推方杆孔离螺丝杯头孔至少2mm。 l.中心K.O孔与唧嘴同轴。 m.顶针、司筒/针、推方杆压台与沉头孔要有0.05~0.15mm的配合间隙。 n.产品倒角留在司筒上,倒角尖端磨平0.2mm。 o.顶针规格不得小于φ8。 p.四角R应在推方上做出。 q.运动推方、角铁之间应有标准连接块连接。

恒模技字(2003)第号 电视机模具顶出的设计规范 2.3.顶针的设计形式, 2.4 顶针板强制先复位 为了保证顶针和滑块的安全,顶针板必须强制先复位.

恒模技字(2003)第 号 电视机模具顶出的设计规范 2.5 推方 a.为了方便推方的装拆,推方杆头部采用组合结构,底针板、底板做螺丝装拆孔。 b.推方联接螺丝头部要有堵头螺丝紧固,推方工艺孔在走模前用堵头螺丝堵上,设尺寸如下图。

恒模技字(2003)第号 电视机模具顶出的设计规范 面壳顶针分布 滑块侧的PCB板槽筋脱很困难,顶针分布如图示。

注射模具设计实例样稿

第二章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 实例一:单分型面注塑模具设计 一、塑件工艺性分析 该塑件是一塑料瓶盖,如图2一1所示,塑件壁厚属薄壁塑件,生产批量很大,材料为聚乙烯(PE ,在高密度聚乙烯中掺入了部分低密度聚乙烯,改善塑件的柔韧性),成型工艺性很好,可以注射成型。 二、塑成型设备的选择及成型工艺规程的编制 1. 注射机的选用 1)注射量的计算 通过计算或Pro/E 建模分析,塑件质量m 为2.8g ,塑件体积V 1=3.077cm 3流道凝料的质量m 2还是个未知数,可按塑件质量的0.6倍来估算。从上述分析中确定为一模八腔,所以注射量为: m =1.6nm = 1.6 ×8 ×2.8=35. 84g 2)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所需锁模力的计算 流道凝料(包括浇口)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 2,在模具设计前是个未知值,根据多型腔模的统计分析,A 2是每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 1的0.2倍~0.5倍,因此可用0. 35 nA 1来进行估算,所以 A=nA 1+A 2=nA 1+0. 35nA 1=1.35nA 1=8412. 336mm2 式中 A 1= 24 d = 0. 785 ×31. 52=778. 92mm 2 F m =A p 型=8412. 336 ×30=252370N =252. 37kN 式中型腔压力p 型取30MPa (因是薄壁塑件,浇口又是潜伏式浇口,压力损失大,取大一些)。 3)选择注射机 根据每一生产周期的注射量和锁模力的计算值,可选用SZ 一60/450卧式注射机,见表2一1 2. 注塑成型工艺参数选用 图2—1

三、塑模具结构方案设计 1.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1)型腔数量的确定 该塑件精度要求不高,又是大批大量生产,可以采用一模多腔的形式。考虑到模具制造费用、设备运转费用低一些,初定为一模八腔的模具形式。 2)型腔排列形式的确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