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本管理内涵与特征

人本管理内涵与特征

人本管理内涵与特征
人本管理内涵与特征

人本管理内涵与特征

一、人本管理的内涵

一般认为,人本管理是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它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相对应的概念。

笔者认为,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核心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它的具体内容的发展又分为3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人本管理都包含思想理论、制度设计、管理方法3个方面的内容。人本管理的内涵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人本管理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即传统意义上的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即企业内部员工)的利益,而广义上的人本管理还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对企业外部主体的人文关怀。

第一层次上的人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重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来开展经营管理活动;(2)对人的本质和心理活动的重新认识,如人性假设理论、激励理论;(3)采取有效的制度设计和企业管理活动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个层次人本管理的主要特点可以用“识人”、“用人”来概括,其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人”的功利主义思想,企业进行人本管理活动的目的还是服从于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服从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这是早期人本管理理论(如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已经从“手段人”的功利主义思想提高到“目的人”的层次。它的主要内容除了涵盖第一层次的内容外,还包括:(1)实行参与管理、民主管理,使全体员工既成为管理的客体,也成为管理的主体;(2)重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保护,加大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员工本身也成为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3)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铸造员工的共同行为模式;(4)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开展团队的合作和学习,进行组织修炼,建立学习型组织。第二层次的人本管理思想已经从单纯的“用人”上升到“育人”、“服务与人”,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可能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体,企业开始关注员工和企业的同步发展,这是个巨大的进步。“目的人”层次上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在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地位上升、管理活动的目标多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相关的理论主要有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企业文化理论、团队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

第三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使得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从企业的“内部人”扩展到企业的“外部人”。它的主要内容除了洒盖上述两个层次的内容外,还有以

下新的内容:(1)企业的目标是争取合理的利润,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产品和服务;(2)除了追求企业内部人利益外,还要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为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类的生存条件恶化,造成人的价值的失落,一些企业唯利是图的行为给社会、也给企业自身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追求广义上的人本管理目标,对于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弘扬人性的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个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构成一个同心圆,位于圆心的是“人”,从圆心往外,依次是3个层次的人本管理内容,它们构成一个连续统一、不可分割的发展体。其中,第一和第二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主要是服务于企业的所有者和内部人,我们把它称之为狭义上的人本管理理论;包括第三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将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扩大到企业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关注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把它称之为广义上的人本管理理论。

可见,人本管理理论是由众多相关理论组成的一个理论体系,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就成为人本管理活动。企业的人本管理活动既可以是企业的内部的制度设计,也可以是具体的管理行为,只要这些制度设计和管理行为是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中心,都属于人本管理实践活动的范畴。

我们用一个圆柱体来表示人本管理理论体系。从横截面看,该圆柱体分为从内往外扩展的3个同心圆柱,最里面的一个小圆柱涵盖的是以“手段人”为特征的第一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中间的一个圆柱涵盖的是以“目的人”为特征的第二层次的人本管理理论;最外面的一个圆柱涵盖的是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充满人文关怀的广义上的人本管理理论。从纵截面看,整个人本管理理论体系又分为3层,最底层的是人本管理思想理论,它是人本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中间层是企业的人本管理制度设计,它是企业运用人本管理理论所进行的较为重大的人本管理实践活动;最上层是具体的人本管理方法与艺术,它是人本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日常运用。

综上所述,笔者尝试着对人本管理作如下定义: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

二、人本管理的基本特征

1.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它把人置于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的地位。这是人本管理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的最大区别,它意味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人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而企业的其它资源(如资金、技术、土地)都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如何服务于人而展开。

2.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人本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在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每位员工都是真正主人,不只是做“该做”的事,还

要做“该做”以外“应做”的事,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分工关系。在工:作秩序上不是由上到下的控制导向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鼓励全体员工都对工作进行策略思考,形成上下双向交流的自主工作秩序。企业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是在组织结构重整之后,搞好授权与激励,让每位员工都能享受权力、信息、知识和酬劳,从而使人人都有授权赋能的感受。

3.人本管理实现组织目标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由于人才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唯一的途径只有利用和开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同时因为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企业需要不断追加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

4.人本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是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现代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定义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一种契约,赋予企业的全体员工(包括经理阶层和一般员工)人力资本所有者这样一个地位,从而使他们和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一样拥有控制企业、分享剩余的权力。人本管理正是以这一理论作为开展企业管理活动的基础,既然企业的全体员工是企业的所有者之一,就应该都是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组织的目标更加趋于多元化,它除了要实现它的经济目标对股东负责以及实现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之外,还必须关心顾客的利益,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关心社区的公益事业,保护资源和环境,把企业自身的经济目标和社区的发展规划、国家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得到公众的普遍支持,从而取得更大的发展。现在国外企业流行的“绿色管理”所采用的一些作法,如尽量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使用可回收的材料作包装,生产绿色的天然食品等,都反映了这种广义上的人本管理精神。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多元目标协调的企业经营目标观念创新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众所周知,美国曾经最为推崇“利润最大化”,盈利能力曾经是评价美国企业好坏成败的唯一标准,可是美国今天评价企业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美国“FORTUNE”杂志最近评选世界优秀企业时,采用的是这样9项指标:创新精神;总体管理质量;长期投资价值;对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吸引和保留有才华人员的能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财务的合理性程度;巧妙地使用公司财产的效率以及公司做全球业务的效率。从这九项带有导向性的指标中我们看到:企业对员工、对社会、对用户的责任等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了相当份量。

5.人本管理成功的标志是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都能得以实现。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归股东所有,企业的经理阶层代理股东行使管理权力,并对股东大会负责。企业管理是否成功的衡量指标是看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如何。它直接表现为短期内的经济指标如企业的利润率情况或者长期经济指标如企业股票市值的高低,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但是在施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全体员工都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管理活动成功的标志不但要看原有的组织经济目标(反映的主要是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是否实现,还要看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是否实现。

只有将组织目标和员工的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所以,很多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都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求得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的协调统一。

6.人本管理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和管理实践活动的综合概念。人本管理首先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它是一系列关于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思想理论的综合,组织在上述理论指导下自发或自觉地开展的管理实践活动,我们通常也称之为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姓名:魏秀梅 日期:2018-05-12 我个人认为一个公司是否有竞争力, 则看公司是否有一套适合市场规则, 系统化的企业治理架构, 注重员工自身价值以及员工未来发展的人本管理理念, 必须进行系统化的改造工程,其中以人为主体的组织再造工程在每个公司都显得尤为迫切。因此, 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摆到议事日程上,是公司在管理理念上又一新的飞跃。人本管理即以人为导向的管理思维, 尊重和欣赏自己的员工, 是实施人本管理的基础条件。人本管理实际上就是严格管理和感情投资。 观点:一、制度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前提要素 公司制度是保证大部分人群为了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随着团队的不断状大变化和外界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创新、完善。从有人类以来, 不管是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 只要有人类居住的地放, 不管是独居或群体生活都一直沿有着规则(如:独处一偶,不喜欢别人侵占自己的领土。群居有着共同的食物分配、作息、分工等规则)。如没有制度化、规则化的约束则相应失去人性。大部分人不敢触犯法律, 是因为都怕被惩罚。因此, 制度化严格管理是人本管理的前提条件。 观点:二、尊重人性

在组织中对人的评价必须通过相关层次的沟通, 以共同的价值观和论理评价只能达成大部分的共识。 观点:三、共同价值观是组织理论的基础:双赢价值观双赢价值观实际上是在共同价值取向中, 取得公司与个人长期发展的契合点。据此引伸到公司专业服务为您做得更好经营理念, 不仅对公司, 对个人从长远利益和效应上,都是企业和个人间的双赢。因此,引导员工从专业上发展,给员工个人发展空间是企业育人、留人的必要手段。 观点:四、对事物看法的不同,对人的评价也不同 事物的存在是客观的, 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着差异, 每个人不同的个人成长历程及周围环境,决定认识客观事物的差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 观点:五、理解人才能管活人 要确实承认认知的差异, 忽略认识的差异是造成沟通以及管理失效的最根本原因。理解人就是善于调动、发挥个人的才能,激发其最大的发展潜能为公司所用。当然,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直都是各国学术界、各公司管理层研究的的主题。因为, 企业管理之说归根结底是管人, 不管是对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资材管理、品质管理等及所有的工作都是人在计划、推动、监督、改善,都需具有不同差异性的个人进行管理, 所以管理就是管人之说并不为过。美国行政学家西蒙曾说:从广义上讲,一切行政都是人事行政,因为行政所研讨的,就是人的关系和行为。而

信息与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信息与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所讲内容为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本节课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对信息这一概念已具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信息的基本特征还未能很好的理解,本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小组讨论活动等形式来理解以及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避免纯理论的讲述,把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尽量由浅入深讲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 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六、板书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可以理解为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二、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价值性 (3)时效性 (4)共享性

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人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人本管理是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对策渗透到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之中,让人本管理统领企业的一切工作。企业中的人本管理,就是首先确立人的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企业中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企业中的人本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和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的实践,来锻炼人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通过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使人获得超越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为使企业的一切工作取得预期目标,让设想得以实现,人本管理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一、把对人的管理放在首位。 孔子认为“人贵物贱”,一次,他家的马厩失火了,他上朝回来便急忙问“伤着人没有”而不问“马怎么样了”,由此可见,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道理。扩张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跨国集团大举登陆,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也纷纷大面积“抢滩”,企业发展呈现集团化、多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特点。我国加入WTO,面临日趋“白热化”的国际竞争,企业要跻身于世界强手之林关键要做到“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聚集各路人才于麾下,才能“得人才者得天下”。 把对人的管理放在首位。首先,应该重视人才,求贤若渴。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如果要在经济上高速发展,就必须注重开发高素质人才。日本索尼公司之所以誉满全球,重视人才开发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的主要作法是:尊重和鼓励人的才干——选贤任能——始终发挥人的最大作用而高度信任他们,始终允许人去发挥各自的才干。企业只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并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去寻求和网罗各路精英,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就能应付自如,做强做大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应慧眼识,任贤用能。一位外国老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老板应将40%或更多的时间用在选人和用人上。”美国的蓝色巨人IBM公司的成功经验就是用不恭顺的人,用带刺的人。一个集团、企业的下属员工才能和智慧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取决于领导的识才用人,开明的经营者总是善于因事选人、论才施用,让职工在适当的岗位上尽情施展、乐于付出。

浅谈人本管理思想

浅谈人本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的管理。企业领导者必须树立“关键在人”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管理企业,使企业走上振兴之路,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1.人的管理第一 企业是人工的集合,是由以赢利为目的而构筑的经济性组织。企业的赢利性目的是通过对人的管理。进而支配物质资源的配置来达到的。基于这种考虑,企业管理就必然是也应该是人本管理,以及对人本管理的演绎和具体化。调动企业人在创造财富和赢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是提高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的层面上来描述人本管理本质和最终意义。 2.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激励是指管理者针对下属东需要,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并使之内化为按照管理要求自觉行动的过程。激励是一个领导行为的过程,它主要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活动过程。未满足的需要,才会引起动机,所以它是激励的起点。人的需要,有精神的和物质的,因此外部诱因也应有物质的和精神的,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诱因刺激人们相应的需要。所以说,激励的实现,必须使外部诱因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激励的目的是激发起人们按照管理要求,按目标要求行事。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生产、生活,就必然要同其他人结成一定的关系,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它会影响到组织的凝聚力、工作效率、人的身心健康和个体行为。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为了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人际和谐,达成企业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性,以实现企业成员之间的目标相容性,以形成目标期望的相容从而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 4.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要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应关注到: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预测规划、教育培训、配置使用、考核评价、激励和维护,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说,制订和实施人才战略,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是现代企业人才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 5.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能否培育团队精神,把企业建成一个战斗力很强的集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有系统配套的措施。 (1)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2)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3)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4)良好的沟通和协调。(5)强化激励,形成利益共同体,即通过简历有效的物质激励体系,形成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企业命运共同体。(6)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

理想信念的概念

理想信念的概念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生命是一个不断超越极限的过程,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水天一色;登上山顶,看见的便是积翠如云的山色空蒙。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基础。理想信念是人生目的的体现,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对一个人的今后的道路是非常有影响的,邓小平曾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这个理想”。 什么是理想信念呢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先将理想与信念分开来谈概念。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①

“理想标志着人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指向未来的,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的。理想信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同时理想也是社会与国家历史共同见证的发展过程。它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和更加精彩的国家奋斗发展史.”②对于大学生来说,理想信念有其特定的含义。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要自觉的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树立为国家发展而奉献青春的远大志向,将自己的所学及所拥有的能力奉献到共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中。 而对大学生党员的要求则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先来理解一下党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灵魂、政治优势和力量源泉,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核心问题,也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首要条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理想信念教育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和根本作用,高度重视并聚精会神抓好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始终保持共产党员队伍的先进性。”③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在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应积极向资历深的老一辈党员学习,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磨练意志,艰苦奋斗,树立用诚实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努力学习,认真做事,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

著名管理思想-人本管理

保罗·高尔文:人本管理思想 保罗·高尔文被人称为“摩托罗拉之父” 他创建的摩托罗拉公司在国际通信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尔文有一句名言:对每一个人都要保持不变的尊重。 【思想概述】 高尔文在管理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人本管理思想。 所谓人本管理思想指的是公司一方面要树立人才竞争的战略,树立利用人才、服务人才的人才观,同时要有科学的人力资源计划,对员工的管理要充分考虑人性的特点,科学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合理充分地开发人力资源。 【背景故事】 高尔文,出生于1895年同,美国企业家。 1926年,高尔文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当初只有5名员工,不到1000美元的设备,而由高尔文公司发展成的摩5公司现在是手机和寻呼机的国际巨人,高尔文正是这一奇迹的创始人。作为企业的创始人,高尔文奉行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本管理思想为大多数所效仿,形成了高尔文为管理界留下的宝贵财富。 据悉,摩托罗拉公司从创办之禄就在高尔文著名名言(对每个人都要保持不变的尊重)的指导下形成了一整套以尊重人为宗旨的价目表业制度和工作作风,进而将这一思想渗透到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我们可以从摩托罗拉公司的成功体会到这一点。 【思想精要】 信息导航 当今的世界已进入了网络化的信息时代,地球也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同时,经济日益全球化,竞争趋激烈,价格、质量的竞争正在转向高科技、伟质服务的竞争,新产品、新观念叠出,谁能领先推出新产品、新服务,谁就能赢得生存和发展。但所有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在念珠知识经济时代,正如一句广告词只所说的“科技以人为本”,管理也是以人为本的。 综观现代企业的成功与失败,无一不与人的水谁与素质密切相关,如“巨人风波”、郭士纳使IBM复兴,无不展示了人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能迅速崛起成为当今第二号经济强国,也只能归因于日本有较高素质的国民这一点。一家企业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不仅要有一流的企业领导,还要有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广大员工。 我们知道,一家企业要提高效益,要维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支合格而具有竞争性的员工队伍。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工作的变化,并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环境的变化扩大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有求;国际、国内对人才的争夺正在变得日趋剧烈。因此,要保证企业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对企业现在和未来对各种人力资源的要求进行拉学的预测和规划,以保证组织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能及时地得到各种所需的人才,而又不至于造成人员过剩,以达到人员的最佳配置,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 人力资源计划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摩托罗拉公司有其独到之处,公司的总裁高尔文更是颇有心得,他在长期的公司管理中形成了完备的人本管理思想。

浅谈学校文化与人本管理101

浅谈学校文化与人本管理 【摘要】人本管理就是主张进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通过管理工作的渗透力,达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充分开发和利用人的资源。 【关键词】渗透管理;心态管理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学 校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广泛探讨学校文化的理论,深入研究学校文 化建设,无论对提高领导艺术、还是对增强学校、部门的活力,都是大有意义的。尤其作为 学校文化核心内容的人本管理应当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学校文化提倡的人本管理主张进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达到尊 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充分开发和合理用人力资源。人和物是组成学校的两大要素,在学 校管理的过程中,人即使管理的主体,又是主体管理的关键,人本管理摒弃了传统学校管理 以物为中心的观念,以促成思想意识,观念的转变为主题。以思想政治工作为重要手段,以 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目的,通过政治灌输、思想启发和理论诱导,把外部的强制的 规范要求,转化为内部的、自觉的行动。人本管理的这种“自律性”特点,使它对学校文化建 设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人本管理搞得好不好,水平高不高,直接影响着学校文化建设的 水平。近年来我们在学校管理中结合渗透管理、群体管理、情感管理、心态管理、示范管理 和文化管理等人本管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渗透管理 无论是几千人的学校,还是几十人的班级,要是大家步调一致,必须要有严密可行的章法遵循。章法的强制性,如何让变成学生的自觉性?这里有一个宣传、教育、劝说的渗透过程, 思想政治工作是最有效的方式。在每年新生到校的半个学期里,打仗都会一度成风,学校领 导班子即使做了针对性规定,其中不准任何学生聚众打仗斗殴,凡违反者重罚,凡揭发者重奖,并详尽交代了赏罚细则。有人担心说这种结伙打仗是一种社会风气很难刹住。学校领导 亲抓亲管,通过党政工团、班主任、综合治理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个别劝说,大多数好打仗 的同学已有所收敛,个别转到校外。一次两个学生在校外打仗,被路过的本校老师发生,带 回学校,在校领导、学生会、班主任的潜心耐心地帮助下,两同学都彼此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并保证绝无第二次。严肃了校风校纪,培养自觉规范的高尚性。在此基础上坐了公开的处罚,违反学生的班主任、教务主任、校长都因工作不到位而受到处罚的“株连”。这种面上要求, 个别严惩,罚人取心的做法,有效地刹住了这股歪风。多年来,实际共建了几十项制度,每 项制度的贯彻,都有灵活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作用来保证。 2.群体管理 做人的工作,靠少数人或单一部门抓是不奏效的,必须是全员动作、人人参入。每个人既是 思想政治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动力。尤其是学生会、班主任。学校将责任分配到位,奖 罚分明,做到公开公正。班主任、学生会深入班级、宿舍,做具体的思想发动,随时为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使每个人每个月打分成绩都有所提高。实践证明,那种“思想政治工作弱化” 的观点是需要重新认识的,关键在如何发挥群体作用。 3.情感管理 语言是沟通情感的工具,语言交流是思想工作的最好方式。它是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交情换 理或注情入理。这种管理,只可使其认同,不可强制从事。运作中,应该思想上搞双向交流,人格上平等交换,是非上要黑白分明,道理上以情感人,处置上要达到吃堑增智的目的。前 一时期,一个班级的一个学生无端地将班长打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都感到,这事如不狠抓,就会导致今后无人敢管理、无人愿管理。学校决定从严处罚。给予他记过处分,赔偿医疗损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②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3)理想和空想的比较:科学的理想不同于人们头脑中的空想。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理想的分类: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

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5)理想的重大作用:理想是现实性和预见性的统一。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 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然而,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在不断变化的现实考验中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坚强。

企业如何在工作分析中渗透人本管理思想

企业如何在工作分析中渗透人本管理思想 发表时间:2011-09-23T13:20:12.05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陈文俊 [导读] 正确认识在工作分析中渗透人本管理思想的意义 陈文俊汾西矿业集团瑞泰公司正泰煤业 032600 摘要人本管理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具体说来,人本管理的出发点是人,而不是物,它认为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人本管理思想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本管理思想工作分析 一、正确认识在工作分析中渗透人本管理思想的意义 人本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初、中期,资本家把工人只当作挣钱、被奴役的机器或工具,力图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提高技术水平获得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期间工人为争取做人的基本权利,消极怠工、罢工运动始终就没有停止过。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开明的资本家和经济学家对工人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反思和无奈抉择,逐步提出并最终确立了人本管理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既然不能把人看作机器,也不能仅仅把人看作是被动接受管理的对象。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不管是操作机器,运作资本,还是掌握技术都要靠人,物质资源和资本的拥有量已不再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事实证明,当今国与国之间的实力较量,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本管理应该是把“人”作为企业规律了核心和重要资源,把企业作业管理的主题,围绕怎样充分利用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于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际活动的总称。人是工作的主体,企业的决策依赖于人,企业方针政策的执行依赖于人,决策及其执行质量的高低也取决与人。因此,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工作分析中渗透人本管理思想。 在工作分析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不高,深究其原因即工作分析这一项管理不到位,对人在工作分析中的中心地位重要性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认识不足,没有完全按照以人为本的工作分析程序和方法来进行。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注重发挥每个员工的作用,让全体员工都来关心企业,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从而保证决策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决策不仅质量高,而且贯彻起来也会比较顺利。这样,员工才能得到较高的满足感。 二、工作分析中应尊重、理解和相信员工 让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人本管理认为,企业与员工之间已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是以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为双重纽带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现在许多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鼓励并帮助员工完善和实现个人发展目标,从而为企业发展获得永不枯竭的能量。因此,员工的人格应该得到尊重,员工的权利应该被告知、被享受和被执行,不允许任何侮辱人格、损害人权的现象存在。理解员工就是要在了解员工的基础上,理解员工面对工作分析中出现的各种现象的自然反应。相信员工就要充分相信员工在工作分析过程中承担其中一些工作的能力和责任感,善于和敢于把一些重要的工作分析工作交给员工去做。 因此,尊重、理解和相信每一个与工作分析相关的人员,就能够让高层管理者愿意为工作分析的实施和工作分析结果的运用提供更多的制度、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支持,如尽力提供工作分析的相关背景资料,积极参加工作分析动员大会,配给足够的工作分析资金、人力,制定与工作分析结果使用相关的配套政策、制度等。也能让工作分析人员积极投入到工作分析中来,如科学选用工作分析方法,认真细致地收集工作分析信息,撰写好规范的工作说明书等。 三、工作分析中应重视与员工的沟通 沟通是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沟通,就是要让员工与企业之间相互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增强情感交流,企业这样做可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使企业在确定目标、制定政策方针、做出决策、执行计划等各个方面与员工达成共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持续的沟通,工作分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活动之一当然也不例外,沟通贯穿于工作分析的整个过程之中。 在工作分析实施之前,一要与高层管理者进行沟通,向他们说明清楚企业工作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需要他们哪些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二要与普通员工沟通,向他们讲清楚工作分析的目的、意义等,让员工知道工作分析不在于了解现有的任职者水平,而是确定岗位职责、改进工作方法、规范工作内容等. 四、重视员工参与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后“分步实施”。其中,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应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工程的第一步。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各工作职位的岗位设置目的、岗位职责、岗位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工作环境、工作特征以及对完成此工作员工的素质、知识、技能要求进行调查后并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工作分析的结果就是编制出《岗位说明书》。因此,在进行工作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所分析的工作的任职者及其同事(主管人员和下属)、工作分析的管理者、工作分析人员的相互配合。因此,为了保证工作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要重视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工作分析,需要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首先,需要高层管理者的参与,高层管理者可以从战略的角度把握工作分析的总体方向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还能为工作分析的开展给予各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另外高层管理者的参与使工作分析更具有权威性,让员工更加确信工作分析的目的和意义,也能增强员工对于工作分析的认同感。 其次,普通员工积极参与到工作分析中来,有助于加强他们的归属感,让他们把工作分析当作自己的一项工作,尽心尽力地去完成,从而保证工作分析的顺利开展并收到良好的成效。在工作分析的过程中,工作分析人员与员工一起来讨论工作分析的工作计划,认真听取员工对于工作分析的看法,积极采纳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员工的参与会使工作分析计划更加趋于合理,并增强了员工投入工作分析的积极性。 在工作分析中渗透人本管理思想也要发挥约束机制的作用,要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员工在工作分析中的行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核心作用,必须以工作分析为起点带动人力资源其他各项管理。只有做好了工作分析,才能完成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评估、职业生涯设计等工作。工作分析在给了员工更高的权利和自主权的同时,也让员工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员工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因此而变得更高。有了这样一个相互支持的群体,整个企业必然团结向上、不断奋进、走向辉煌。同时,工作分析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

人本管理机制

论人本管理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重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思想。实践证明,人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最根本的力量。因此,科学技术越发展,越要重视人的因素,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潜在能力,才能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要求。 一、现代企业实现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实现人本管理是人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现代企业资源主要是人、财、物、信息四种要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因素。因此,现代企业只有重视人才的培训,才能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了人才,企业才能实现效益、增产、增收,做到企业和人才的“双赢”。杰克·韦尔奇说:“我们始终信奉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相信:人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 (二)实现人本管理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里,原来的经济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代替资本、资源,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因素,人才成为21世纪最宝贵的财富,并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现代企业要想在行业中稳步前进,必须在拥有资金、设备的前提下,具有高素质新型人才并留住人才。因此,现代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方式将“以物为主”转变为“以人为主”的人本管理模式,人本管理成为现代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三)实现人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企业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将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随着经济竞争力的不断加强,有些缺乏设备、技术、人才的企业面临停产、转产、甚至破产。究其原因有种种,但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缺乏现代化管理经验,不能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甚至出现大量人才流失。因此,有些企业没有活力,人本管理更无从谈起。只有企业实行了科学有效的人本管理,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人本管理的机制 有效地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是对企业员工进行较高层次的管理,在企业运行的活动中,始终把员工放在核心位置,为员工提供有利的企业体制环境、文化氛围,使员工全面、健康地发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员工追求自身价值,使员工的潜能发挥达到最大,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人本管理主要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一些机制: (一)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人本管理的实践首先是激励。激励机制,就是通过激发企业内部的利益动机而形成企业经济运行所需的激励机制。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激励机制的实质就

人本管理的综合概述

人本治理 近些年来,“以人为本”“人本治理”经常可闻可见,但又有多少智者能者真正理解了其本原与内涵呢?人本治理,在极力推崇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宝最大化的企业财务目标的今天,大概被理解成了尽可能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和重视运用人力资本,照此讲法,它充其量只是是社会组织实现其自身功利目标的一种“现代化”的手段,而组织中的“人”并未摆脱其仅仅作为一种资源或人力资本存在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讲得“不文明点”,人只是一种制造财宝的高级工具。 作为治理者都会十分关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制造性,这是因为组织目标的达成依靠于组织成员对工作的全身心的投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目标达成的过程中,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制造性可不能自发存在。巴纳德曾经讲过:“若要将那些组织内认为有潜能的组织成员按其服务的自愿程度来排列,从最高的自愿慢慢减在中间或零,然后慢慢地到最高的不自愿或反对或厌恶,那么在现代组织中,大多数人都落在负的一边。”由此可见,治理者的重要任务确实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并将他们的行为引向组织目标之途。但问题在于,治理者何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即组织成员什

么状态下情愿充分展现其才能并不断自主地挖掘其自身的内在 潜能。 典型的经济学理论“经济人”假设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作为一个“经济人”,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自然成为个人行为的全然动机。那么我们认为一个组织作为一个“经济人”,也无可置疑地会将本组织的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组织的目标。组织治理者就得通过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方式手段,将可能有物质利益冲突的“个人”协调到一起,以实现组织目标。按传统的治理学观点,组织职员高效率地完成工作的达成组织总体目标,“激励机制”被广泛采纳。激励措施一般可简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但其效用,随着时刻的推移,已足显其“捉襟见肘”之尴尬。 首先,物质激励因其时刻特征,在物质生活水平差不多比较高的今天,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在那个物质生活水平不发达的特定的时空里,物质激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物质”能够量化,公平公正,便于治理考评等,而且,在人们尚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四处奔波的生活里,物质激励是最好的也是唯一可行的手段。但在“物质”不再成为问题,不再威胁人民生活的今天或者改日,这种方式实在令人堪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物质激励”的边际效用递减!物质激励不外乎增加或减少职员的工薪奖金等。“在我的工资水平或者讲生活水平已达到相当高度时,增发一点工资或奖金,对我来讲,算不了什么,那点滴工资或奖金已

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doc

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 摘要实行人本管理,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质的规定性。论述了我国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并提出了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企业人本管理人力资源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在深刻认识人在活动中的作用,把人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在企业中实行人本管理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保证。在国有企业中,企业职工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企业的劳动者、经营者,处于主人翁地位。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办好国有企业的根本保证。 1 我国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行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为特征的。如果企业管理不以人为本,就会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职工是企业之本,人本管理是管理科学的核心。企业内部管理秩序的建立与完善、实施与落实,无不取决于全体职工的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当前,尽管许多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了实施人本管理对企业

的重要意义,但在思想观念和具体做法上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1)人本管理的理念没有确立。在企业管理中,行政管理是组织指挥生产的一种常用手段,对于集中统一加强管理,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在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管理者过多地依赖于行政管理手段管理员工,长此以往,结果必然是逐渐抹杀员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使其丧失主人翁责任感。如果过于依靠制度管理,而不是千方百计地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不断积极主动地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那么规章制度也不会得到自觉执行。同样,过于依赖物质激励进行管理,也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物质刺激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实能够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通过勤奋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是无可厚非的。但仅靠物质刺激,只能换来一时的劳动热情,缺乏长效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容易在职工思想上产生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倾向,以至于偏离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最终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只有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把人看成具有思维和主观能动作用的人,才能激发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中保持和发挥旺盛的竞争力。 (2)人本管理的理念没有落到实处。企业作为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型社会组织,依靠经济手段管理企业,是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所决定的。应把人本管理看成是“有形”的,“有形”在人的头脑之中;看成是“硬”的,“硬”在使人具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看成是“实”的,“实”在扎实的工作和创造性的成果。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实

谈理想信念对人生的意义

谈理想信念对人生的意义摘要: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一种精神现象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对莫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里态度和精神状态。理想具有可能性、时代性等特征;信念具有稳定性、不同层次性等特征。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我们能够成功的动力和源泉。当代大学生应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关键词:理想信念大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引言: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理想各不相同,同一阶级、同一时代人的理想也不尽相同。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才能实现,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眼着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影响人的理想的形成。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理想具有时代性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1) 信念具有稳定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地,科学的

人本管理理论

专题八人本管理理论 本章是全书的重点之一。重点掌握人本管理理论的内容与方法。如:X理论,Y理论,权变理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罗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要理解各种理论的优点和不足;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不同的概念,前者重在开发,后者可以增值;人本管理的含义和特征;了解霍桑实验;结合理论的演进分析掌握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掌握现代理论在其中的地位。 1.人本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初产生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对经验管理的否定。科学管理理论,把人放在大生产过程的从属地位。 进入30年代,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产生了人际关系学说。与此相适应,产生了“以人为导向”的管理思想。这是管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人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以后形成的行为科学中,则始终把人放在管理工作的重要的、乃至中心的位置上。 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提出X—Y理论。对人的本性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也是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 麦格雷戈认为,企业的管理应着重于对人的管理,按照Y理论的假设,对人的管理主要在于安排适当的、具有吸引力和有意义的工作,使个人的需要和组织的目标尽可能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使人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能获得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最大满足。一句话,管理是一个“创造机会、发挥潜力、消除障碍、鼓励成长、提供指导的过程。” 在Y理论的基础之上,洛希(Jay Lorsch)于1970年在其《组织结构与设计》中提出了“超Y理论”,以权变管理思想进一步完善“Ⅹ-丫”理论。超Y理论是在Y理论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的进一步发现和认识。人既不是纯粹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即使是相同的人,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时期,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即权变理论。这种理论完善了Y理论中对“社会人”的假设。 西蒙(H.A.Simon)的“管理人”也是对“社会人”假设的发展。 2.人本管理的涵义及特征是什么? 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

人本管理理念学校管理.doc

人本管理理念学校管理-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对高校管理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新课改革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要坚持人本管理理念,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让人的潜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就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也能实现学校管理的目标。本篇文章主要对传统学校管理模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应用的相关问题,希望对高校管理可以起到参考价值。 【关键词】人本管理理念学校管理应用 一、传统学校管理存在问题 传统的学校管理是通过建立管理组织或者机构,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学校管理的需求,共同制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奖惩机制等,然后明确划分每个管理人员的职责,让他们监督和管理教师,确保各项管理制度都能够贯彻和落实,以此推动学校管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这种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好处,极大地扭转了学校管理松散的现象,但是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管理和规章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校管理失去了本该拥有的人情味,这样就不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师的潜力不能被最大化的激发出来,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到高校教学质量。传统学校管理依赖于经验,大部分管理者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在管理的过程中很少进行创新,使得学校管理出现了严重滞后问题。目前,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受教育改革的影响高校管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传统学校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管理成效。

二、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要坚持以教师为本的原则 教师在高校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他们既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又是学校管理的主体,这就要求高校学校管理必须要重视教师的作用,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高校要坚持以教师为本,通过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好的为学校发展服务。对于教师的激励方式有很多种,大的方面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就是要给予表现优异的教师以物质上的奖励,比如奖金、物品等,精神奖励涵盖的内容就比较多,比如授予教师荣誉称号、公开表彰、提供晋升机会等,人本管理理念应用到学校管理中去要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学校管理要丰富激励的形式,比如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等,要全方位的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的各种能力在学校中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2.要对教师进行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在平时要多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去,这样就能提高学校管理质量,还能增强教师对学校管理的认同感,他们会主动承担起一部分学校管理任务。学校管理要关注教师的发展,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留给他们足够的活动空间,缓解教师的压力,让教师可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确保学校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浅谈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内容摘要 (2) 一、人本管理概述 (3) (一)用人本化管理激发员工潜能 (3) (二)人性化管理 (4) (三)人的全面发展 (4) (四)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4) (五)企业为人的需要而存在,为人的需要而生产,为人的需要而管理 (4) (六)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理念、指导思想、管理模式 (4) 二、我国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一)对人本管理的理解有误 (5) (二)人本管理理念没有落到实处 (5) (三)缺少人本管理的个性 (5) (四)人本管理的实施没有企业文化作后盾 (5) (五)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6) (六)忽视传统文化中的情感管理 (6) (七)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6) 三、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主要对策 (7) (一)树立科学的人本管理理念 (7) (二)构建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7) (三)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7) (四)加强管理着与员工之间的情感沟通管理 (7) (五)建立现代企业激励制度 (8) 参考文献 (9)

内容摘要 实行人本管理,把人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质的规定性。本文以人本管理的发展及基本理论入手探讨了我国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企业;人本管理;人力资源

浅谈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把人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在企业中实行人本管理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保证。在企业中,企业职工即使资产所有者,也是企业的劳动者、经营者,处于主人翁地位。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办好企业的根本保证。 一、人本管理概述 管理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传统经验管理阶段到科学管理阶段,到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进入现代管理阶段,特别是二战以后,在思想内容,组织方式,形式手段等方面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知识经济来临,规范与制度虽然依然存在,但是其刚性大为削弱。因此规章制度只能对共性问题进行约束,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知识经济是创新型经济,其非程序化的创造性工作,没有固定准则和模式可循,人们只要求结果,但很难监控它的过程,而且生产技术高度自动化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经济多元化与全球化的趋势,使人们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人对机器的适应将变成机器对人的适应。人们所受的刚性制度越小则自由度越大,为人类实现自主性创造了条件。所以在新经济时代,人本管理必然取代管理型管理,因为人本管理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管理要求。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把人作为宝贵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调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突出强调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通过充分地尊重个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个人潜能,达到企业目标并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 “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是不仅仅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把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一)用人本化管理激发员工潜能 决定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发展能力的,主要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