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2011)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2011)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2011)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2011)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路基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路基设计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037-90进行设计。

道路类别:

城市次干路II级;

路幅全宽:30m;

设计车速:40km/h;

荷载:城—A级。

二、路基横断面布置、加宽及超高方式

迎宾中路道路级别为城市次干路,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路幅全宽为30m。其中,行车道2×12.0m,人行道2×3.0m。

行车道横坡为1.5%(双侧排水),人行道横坡为2.0%。

本道路所有曲线地段,路基面均不设超高与加宽。

三、路基压实标准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037-90),土质路基压实度要求如下:

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宜大于或等于20MPa。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5MPa。

四、路基排水及加固防护工程

本路段路基排水采用地面雨水口收集地表水,并通过集水井和排水管排入主雨水管道。此外,本路段外加路侧边沟排水。

路堤坡面采用M5浆砌片石骨架防护,路堑边坡采用M5浆砌片石骨架防护。

由于在园艺新城中心区道路工程中,多数挖方和填方地段道路地基为弱膨胀土地基,道路路基填方主要采用就地取土,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对该道路工程做如下处理:

(1)除在设计图中采用的放缓一级路堤、路堑边坡,且路堤、路堑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骨架支护、框架内种草封闭以外,路基(包括路堤和路堑)表层需进行封闭处理;

(2)路堤地段,若填土采用就地所取的弱膨胀土,除高路堤须采用包裹法(见相关设计图)处理外,其余路堤表面80cm深范围内需采用生石灰对膨胀土进行改良。取生石灰与膨胀土的配合比为8:100。生石灰与膨胀土需拌和均匀,按最佳含水量配和后按道路工程碾压标准分层碾压;

(3)路堑地段:

方法1:路基表面采用不透水复合土工布(两布一膜)进行全路幅封闭。施工方法:先在路基表面铺一层厚5cm的中粗砂,然后在砂垫层上铺不透水复合土工布,最后再在土工布上加铺15cm厚中粗砂面层。土工布接头重叠宽度不少于20cm,且根据道路纵坡(路面排水方向)上方土工布压下方土工布。在土工布铺设中注意不要刺破土工布,并及时封闭土工布,尽量减少土工布在阳光下的暴露时间,以免土工布老化。

方法2:路基表层换填80cm厚石灰土(生石灰与膨胀土的配合比为8:100)或级配良好的砂砾石土。

施工中注意做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水、降水工作。

五、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时,应清除地表松土,路堤边坡高小于8m时按1:1.5填筑,大于8m 时应留2.0m宽平台后按1:1.75坡率填筑。路堑开挖坡率应参照既有边坡施工,但弱膨胀土土质边坡不得陡于1:1.5,软质岩层边坡不应陡于1:0.75。

对稻田、水塘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挖淤、回填素土,再进行路基压实施工。

路基施工应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办理。未尽事宜按相关规范规定办理。

六、用地

本路段路基用地按边沟或截水沟外缘以外1.0m征地。

第二部分:路面设计说明

1.设计原则及依据

1.1设计原则

本路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设计根据使用要求以及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并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结构的设计。

1.2设计规范、规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037-90;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10)《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11)建设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90;

1.4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或支路)II级;

2)设计车速:40km/h;

3)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4)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5)设计使用年限:12年

6)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区,即四川盆地中湿区。

1.5设计计算指标

沥青混凝土路表容许回弹弯沉值、沥青混凝土面层或半刚性基层的容许弯拉应力、面层材料的容许剪应力。

2.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根据甲方意见,结合已建高等级公路或城市道路路面的经验教训和国内外路面技术的发展情况,并考虑到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的需要,拟定的路面结构为(总厚度为65cm):

面层:4cm细粒式沥青砼表层(AC-13I)+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20I);

基层:25cm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30cm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

3.沥青路面各结构层顶面的弯沉检验值见表1-1。

沥青路面各结构层顶面的弯沉检验值表1-1

注:弯沉检验值为新建路段非不利季节弯沉检验值。基层、底基层顶面的弯沉宜在养生完后14天内完成检测。

采用后轴重100KN的标准车进行弯沉检测,检测频率为每车道每10米两点,各层不利季节的弯沉代表值,不得超过表1-1中对应值。对弯沉值过大的点,应进行局部处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施工。弯沉代表值为弯沉测量值的上波动界限,用下式计算:

Lr=L +Za×S

式中:Lr ─施测路段的弯沉代表值;

L ─施测路段的测量弯沉的平均值;

S ─施测路段的标准差;

Za ─保证率系数,路基验收时,Za=1.645;面层、基层、底基层顶面验收时Za=1.5。

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时,可将超出L±3S的弯沉特异值舍弃。对舍弃的弯沉值过大的点,应找出其周围界限,进行局部处理。用两台弯沉仪同时进行左右轮弯沉值测定时,应按两个独立测点计,不得采用左右两点的平均值。

4.材料要求

4.1 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I原材料及混合料设计要求

1) 改性沥青:改性沥青:要求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90作为基质沥青(技术指标见表1-2),热塑性丁苯橡胶SBS作为改性剂,改性沥青结合料路用性能等级应满足PG70-22,技术指标要求见表1-3。

2) 粗集料:采用灰岩或卵石轧制碎石,4.75mm以上颗粒具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破碎面的比例不得少于90%,形状接近立方体,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其质量应符合表1-4的规定。

重交通道路石油AH-90沥青技术指标要求表1-2

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表1-3

制。

2. JTJ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表1-4

注:1.针片状含量试验以各级料分别评价其是否满足要求。

2.试验方法依据规范JTJ 058-2000 及JTJ 052-2000 。

3)细集料:采用灰岩或卵石加工碎石时产生的石屑及用灰岩或卵石加工的机制砂,

应耐嵌挤,颗粒饱满、粉尘含量低,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表1-5的要求。另外,机制

砂还应符合表1-6的要求。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1-5

4)填料:必须采用石灰石等碱性岩石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必

须除净,矿粉要求干燥、洁净,能从填料仓自由流出。填料中严禁掺加拌和机除尘

装置回收的粉尘。其质量应符合表1-7的要求。矿粉必须贮放在室内,被雨淋湿的

和已结块的矿粉不得使用。

5)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与集料间粘结力,提高抗水损害能力,要求掺加抗剥

落剂,抗剥落剂应采用:性能优良、稳定、持久、且施工易于操作,加入后沥青与

集料的粘结力不低于4级。沥青中加入抗剥落剂后,应进行一定程度老化(薄膜烘

箱中加热96小时,有条件时可在压力老化仪PAV中进行)然后进行粘附性试验,

经过初期老化后的混合料须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若采用液体抗剥

落剂,建议掺入量(外掺比例)为0.4%。

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1-7

6) AC-13I混合料设计:

根据有关规范,推荐的AC-13I混合料的级配范围见表1-8:

AC-13I矿料级配范围表1-8

混合料AC-13I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的技术要求见表1-9。

混合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严格按照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

配合比验证三个设计阶段确定混合料的配合比。矿料级配组成及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应满足表1-8及表1-9的要求。

上面层(AC-13I)技术要求表1-9

注:采用马歇尔方法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1)混合料的体积参数必须满足表1-8的要求;2)由最大实测密度、稳定度、流值、残留稳定度确定一最佳用油量范围;3)采用车辙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试件的成型孔隙控制在7%+0.5)对马歇尔混合料配合比进行验证。如验证不合格,应调整结合料用量或调整级配组成。

4.2 沥青路面下面层AC-20I的原材料及混合料设计要求

1)沥青: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技术指标见表1-10。

2)粗集料:采用粒径大于10cm的卵石轧制碎石,4.75mm以上颗粒具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破碎面的比例不得少于90%,形状接近立方体,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其质量应符合表1-3的规定。粗集料应具有较好的规格,并应分级堆放。

3)细集料及填料的要求见表1-4、表1-6及表1-7的相关要求。

4)混合料设计:

沥青砼的矿料级配组成及技术指标应满足表1-11、表1-12的要求,混合料的设计步骤及方法要求同AC-13I。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技术指标要求表1-10

注:SHRP指标作为代理商或供应商对每批次沥青结合料的质量承诺,其余常规指标作为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AC-20I矿料级配范围表1-11

沥青混合料AC-20I性能要求表1-12

4.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的原材料及混合料设计要求

1)水泥:应选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大于6小时),且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要求的P.0 32.5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宜采用强度形成缓慢的粉煤灰水泥。

2)集料:采用灰岩或卵石加工成的碎石,压碎值不得大于30%。

3)配合比: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材料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混合料中的碎石级配范围要求见表1-13。施工中应对集料分级以控制级配,根据具体材料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并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最大剂量不得超过5%;混合料七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

注: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4.4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采用的原材料及混合料设计要求:

1)石灰:采用Ⅲ级以上消石灰或生石灰粉,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若存放时间过长,应采取覆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有效钙镁含量达不到要求的石灰,需重做配合比方可使用,不得直接采用。

2)粉煤灰:采用湿排灰。粉煤灰中的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

70%,烧失量不应超过20%,0.3mm筛的通过率不得小于90%,含水量不宜超过35%。

3)集料:采用无杂质、无软弱颗粒的砂砾,压碎值不得大于30%。

4) 配合比: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材料和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混合料中的砂砾级配范围要求见表1-14,混合料7天龄期的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5MPa。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的参考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砂砾=7:13:80。

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的级配范围要求表1-14

5. 施工要求及质量控制

5.1普通沥青砼AC-20I 、改性沥青砼AC-13I

1)应进行场地硬化,材料分级堆放,对进场材料抽检其均匀性及质量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2)均要求采用拌和楼拌和,自动打印每盘的拌和记录,每天1次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抽提试验及浸水马歇尔试验,每天检测的矿料级配与生产设计标准的级配的差应控制在:0.075mm±2%,≤2.36mm±6%,≥4.75mm±7%,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级配。

3)摊铺:采用摊铺机摊铺。

5)温度:宜控制的温度范围:矿料温度160~180℃(改性:180~190℃),沥青温度:150~170℃(改性:165~175℃),混合料出厂温度:150~160℃(改性:170~185℃),初碾温度140~150℃(改性:大于160℃),终压温度:钢轮压路机不低于70℃(改性:120℃),轮胎压路机不低于80℃。

5)碾压:主要应配备的设备有:双轮钢筒式压路机8~12t(带振动), 轮胎压路机大于20吨,振动夯板:质量不小于180kg,振动频率不小于3000次/mm。边缘压路机压实困难时,必须辅以板式机动夯具夯实。

6)透层油采用慢裂的洒布型阴离子乳化沥青(PA-2),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即可喷洒,洒布量0.6~0.9kg/m2(沥青用量),宜分两次喷洒,第一次喷洒沥青含量约35%的沥青乳液,使其能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然后第二次喷洒浓度较大的沥青乳液。在基层表面不得形成油膜,也不得漏洒。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15的要求。

7)粘层油采用快裂的洒布型阳离子乳化沥青(PC-3),透层沥青洒布后,应待其充分渗透,水分蒸发后方可铺筑下封层,时间不宜少于24小时。下封层应具有与基层表面足够的粘结力,现场可采用快速行使的重载车在新铺的下封层上急刹,以检验层间的粘结性。在正式铺筑沥青上、下面层前,应彻底清除表面的污染物及松散颗粒,并洒布粘层油,洒布量0.3~0.5kg/m2(沥青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15的要求。

8)压实度检测:施工碾压完毕即可进行压实度检测:采用钻芯取样或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质量控制指标;路面空隙率:AC-20I不大于8%,AC-13I不大于6%。

5.2基层、底基层

1)碎石、砂砾料应分成两级或三级堆放,使用时按配合比设计掺配。要求采用专用的具有准确的计量系统的拌和机设备拌和,机械摊铺,摊铺时应避免材料离析,从加水拌和到碾压完毕应严格控制施工时间不得超过3~4h,应根据施工能力控制好作业段长度。

2) 压实机具:应配备18t以上的三轮压路机或重型压路机碾压,以保证整个结构层的压实厚度。

3)质量控制:每天1次取样进行筛分、无机结合料剂量检测、抗压强度试验,压实度检测:基层要求不得低于97%,底基层要求不得低于95%。

4.3施工时应逐层对质量检测确认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 其他

未尽事宜按照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部颁《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等执行。

三级公路设计说明

1 绪论 1.1 地理位置图 (略,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 1.2 路线及工程概况 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三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7.5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2?0.5米,行车道为2?3.250米。设计速度为30Km/h,路线总长1981.451米,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1+1981.451。设计路线共设置了6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350m 210m 250m 337m 75m 58.460m,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8个变坡点,5个凸形竖曲线, 3个凹形竖曲线,半径依次为1800、4700、18000、2500、2500 3000、1400、1000米。 1.3 线自然地理特征 安州区隶属省市,位于市西南部,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本市的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的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本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毗邻 1.4 研究主要容 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白河—露水河三级公路的设计工作,具体容包括整理分析、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排水规划设计及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图纸绘制。 1.4.1资料整理与分析 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各种资料加以理解和必要的记忆,明确对设计的影响,在头脑中对工程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构成一幅明晰的画面;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系统地整理,从中抽取、确定有关设计数据。 1.4.2路线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 1.4.3排水设计 1.4.4设计文件 毕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说明书交代设计容、设计意图。计算书交代设计中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过程。 1.4.5设计图纸 一般要求绘制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横断面设计图、路面设计图、路基排水设计图等主要图纸,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等表格,其中一部分图纸需要计算机绘图。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例题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例题

4.2.1 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 (1)设计资料: ① 车辆荷载,计算荷载为公路-Ⅱ级。 ② 填土内摩擦角:42°,填土容重:17.8kN/m 3,地基土容重:17.7kN/m 3,基底摩擦系数:0.43,地基容许承载力:[σ]=810kPa 。 ③ 墙身材料采用5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体a γ=22kN/m 3,砌体容许压应力为[]600=a σkPa ,容许剪应力[τ]=100kPa ,容许拉应力[wl σ]=60 kPa 。 (2)挡土墙平面、立面布置 图4.1 挡土墙横断面布置及墙型示意图(尺寸单 位:m ) 路段为填方路段时,为保证路堤边坡稳定,少占地拆迁,应当设置路堤挡土墙,拟采用重力式挡土墙。 (3)挡土墙横断面布置,拟定断面尺寸 具体布置如上图所示。 (4)主动土压力计算 ①车辆荷载换算 当H ≤2m 时,q=20.0kPa;当H ≥10m 时,q=10.0kPa 此处挡土墙的高度H=10m ,故q=10.0 kPa 换算均布土层厚度:010 0.6m 17.8 q h γ = = = ②主动土压力计算(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中部) 破裂角θ:

由14α=-?,42φ=?,42212 2 φ δ? = = =? 得:42142149ψφαδ=++=?-?+?=? 0011 (2)()(31020.6)(310)92.322A a H h a H =+++=?++??+= 00011 ()(22)tan 2211 3 4.5(4.5 1.5)0.610(102320.6)tan(14)2231.8B ab b d h H H a h α= ++-++=??++?-??+?+?-?= 00tan tan (cot tan )tan 31.8tan 49(cot 42tan 49)tan 4992.30.68834.5B A θψφψψθ?? =-+++ ? ???? =-?+?+?+? ??? ==? 验核破裂面位置: 堤顶破裂面至墙踵:()tan (103)tan34.58.93m H a θ+=+?= 荷载内缘至墙踵:()tan 4.510tan14 1.58.49m b H d α+-+=+??+= 荷载外缘至墙踵:()0tan 4.510tan14 1.5715.49m b H d l α+-++=+??++= 由于破裂面至墙踵的距离大于荷载内缘至墙踵的距离并且小于荷载外缘至墙踵的距离抗滑稳定性验算,所以破裂面交于路基荷载中部的假设成立。并且直线形仰斜墙背,且墙背倾角α较小,不会出现第二破裂面。 主动土压力系数K 和K 1 [] cos()cos(34.542) (tan tan )tan 34.5tan(14)sin()sin(34.549) 0.10a K θ?θαθψ+?+?= +=??+-?+?+?= 1tan 4.53tan 34.5 5.57m tan tan tan 34.5tan(14) b a h θθα--?? = ==+?+-? 2 1.5 3.43m tan tan tan 3 4.5tan(14) d h θα= ==+?+-? 31210 5.57 3.431m h H h h =--=--=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路基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路基设计按JTJ 011-9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J 015-91 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 JTJ 016-93 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 017-96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 018-96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T 019-98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G D4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J 014-9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道路类别:四级公路 路幅全宽: 6.5m; 设计车速:20km/h; 荷载:公路-II级。 二、路基横断面布置、加宽及超高方式 本项目为四级公路,采用双向2车道设计。路幅全宽为6.5m。其中,行车道6m,土路肩 0.5m。 行车道横坡为2%(双侧排水),土路肩横坡为3.0%。 本道路所有曲线地段,路基面均设置加宽加宽详见加宽表。 三、路基压实标准 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宜大于或等于20MPa。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5MPa。 四、路基排水及加固防护工程 本路段路基排水采用道路外侧边沟排水。 在挖填方路段设置截水沟等措施 五、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时,应清除地表松土,路堤边坡高小于8m时按1:1.5填筑,大于8m时应留2.0m 宽平台后按1:1.75坡率填筑。路堑开挖坡率应参照既有边坡施工,但弱膨胀土土质边坡不得陡于1:1.5,软质岩层边坡不应陡于1:0.75。 对稻田、水塘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挖淤、回填素土,再进行路基压实施工。 路基施工应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办理。未尽事宜按相关规范规定办理。 六、用地 本路段路基用地按边沟或截水沟外缘以外1.0m征地。 第二部分:路面设计说明 一、设计原则及依据 1、设计原则 本路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设计根据使用要求以及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并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结构的设计。 2、设计规范、规程JTJ 015-91 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 JTJ 016-93 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 017-96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 018-96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T 019-98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G D4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3、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四级公路; 2)设计车速: 20km/h; 3)设计标准轴载: 4)路面结构类型:混凝土路面 5)设计使用年限:20年 6)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 2 区,即四川盆地中湿区。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心得)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沥青路面设计 方案一: (1)轴载换算及设计弯沉值和容许拉应力计算 序号车型名称前轴重(kN) 后轴重(kN) 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 交通量 1 三菱T653B 29.3 48 1 双轮组2000 2 日野KB222 50.2 104. 3 1 双轮组1000 3 东风EQ140 23.7 69.2 1 双轮组2000 4 解放CA10B 19.4 60.8 5 1 双轮组1000 5 黄河JN163 58. 6 114 1 双轮组1000 设计年限12 车道系数 1 序号分段时间(年) 交通量年增长率 1 5 6 % 2 4 5 % 3 3 4 %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4606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2.745796E+07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4717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2.811967E+07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21.5 (0.01mm)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 .28 2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 .21 3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8 .3 4 天然砂砾 (2)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4 标准轴载: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21.5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10 (cm)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500 1600 1.2 2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 1200 1300 .8 3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25 900 900 .4 4 天然砂砾? 250 250 5 土基32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LD= 21.5 (0.01mm) H( 4 )= 80 cm LS= 22.2 (0.01mm) H( 4 )= 85 cm LS= 21.5 (0.01mm) H( 4 )= 85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H( 4 )= 85 cm(第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85 cm(第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85 cm(第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H( 4 )= 85 cm(仅考虑弯沉) H( 4 )= 85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验算路面防冻厚度: 路面最小防冻厚度50 cm 验算结果表明,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 cm 石灰水泥粉煤灰土25 cm 天然砂砾85 cm 土基 (3)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4 标准轴载: BZZ-100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计算信息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500 1600 计算应力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目录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及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9、《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E40-2007) 1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14、《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2 路基压实标准及填料强度 2.1 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 路堤填料压实的标准应根据工程规模、场地大小、填料种类、压实度要求、气候条件、压实机械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采用重型标准,分层压实。 2.1.1 路堤的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标准见下表: 注: 1、表列压实度数值系指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 2.2 路基填料强度 路基填料强度见下表: 3 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设计 3.1 路基、路面排水 3.1.1 路基排水 3.1.1.1 垫层 因沿线地下水位较高,在路面结构设置了垫层的路段两侧设置纵向碎石盲沟,用于降低沿线低填、路堑路段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对路面的侵害。 纵向盲沟通过三通管设置直径15cm横向硬塑管与雨水检查井连接,把地下水导入雨水检查井,出口穿出雨水检查井管壁。 3.1.2 中央分隔带排水 3.1.2.1 分隔带纵向排水 分隔带底部、底基层下设置级配碎石盲沟,中央分隔带处尺寸为60×30cm,盲沟底设一根φ10cm纵向软式透水管,每隔30m(按检查井间距确定)设置一道φ15cm的横向硬塑料排水管,与检查井连接,将分隔带渗水排除。 3.1.3 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采用管道排水系统,具体见排水工程图纸。 3.2 路基防护工程 一般路基防护:本项目为场区道路,按建设单位要求,两侧为待开发用地,为节约工程投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题目: (2) 二、设计资料: (3) 1.设计任务书要求 (3) 2.气象资料 (3) 3.地质资料与筑路材料 (3) 4.交通资料 (4) 5.设计标准 (5) 三、路基设计 (5) 1.填土高度 (5) 2.横断面设计 (6) 3.一般路堤设计 (6) 4.陡坡路堤 (7) 5.路基压实标准 (7) 6.公路用地宽度 (8) 7.路基填料 (8) 四、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9) 1.路基排水设计 (9) 2.路面排水设计 (10)

3.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10) 五、沥青路面设计分析与计算 (11) 1.轴载分析 (12) 2.方案一 (13) 2.1当E0=30Mp时 (13) 2.2、当E0=60MPa 时 (18) 3.第二方案: (22) 3.1当E0=30MPa时 (22) 3.2当E0=60MPa时 (26) 六、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分析与计算 (30) 1.当EO=30MPa时 (31) 2.当EO=60MPa时 (35) 七、方案比较 (39) 八、参考书目 (41) 九、附图 (41) 一、设计题目: 某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计算与路基设计

二、设计资料: 1、设计任务书要求 河南某公路设计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基准年为201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拟比选采用沥青路面结构或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进行路面结构设计。 2、气象资料 该公路处于Ⅱ5区,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气温平均在14℃~14.5℃,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0.2℃~0.4℃,七月份气温27℃左右,历史最高气温为40.5℃,历史最低气温为-17℃,年平均降雨量为525.4毫米~658.4毫米,雨水多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50%以上。平均初霜日在11月上旬,终霜日在次年3月中下旬,年均无霜日为220天~266天。地面最大冻土深度位20厘米,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年平均风速在3.0米/秒左右。 3、地质资料与筑路材料 路线位于平原微丘区,调查及勘探中发现,该地区属第四系上更新统(Q3al+pl),岩性为黄土状粘土,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坡地前和山前冲积、倾斜平原表层,具有大空隙,垂直裂隙发育,厚度变化大,承载能力低,该层具轻微湿陷性。应注意发生不均匀沉陷的可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第三篇路基路面 一、设计依据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3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0、《天府新区2015年第二批项目新兴28、新兴33、新兴34路初步设计》; 11、《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1年版); 12、《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市政基础设施设计技术导则之城市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导则》 (2014年试行版); 13、其它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执行规范、规程、标准。 二、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44-91); 3、《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4、《城镇道路与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2008); 5、《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11); 三、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1、建议膨胀土边坡为永临结合性质,在坡脚或土石交界处应考虑隐形挡土墙、埋置式抗滑小桩等加固措施。 回复:本项目周边为工业区,后期将进行场平挖除处理,为避免工程浪费,现设计的所有边坡不采用永久性圬工加固措施。 2、软弱地基路段建议采取盲沟或强夯进行方案比较。 回复:本项目软土分布于地表局部段落,一般厚度为1~1.5m左右,个别段落最大厚度不超过2.5m,故仍采用清除换填处理。 3、核查地勘报告,路槽至地下水位高差不应小于1.5m,否则应加深盲沟排水。 回复:经核查地勘报告,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与地下常水位高差小于1.5m的地段路床换填砂卵石。 4、补充道路交通等级,核实车行道路面结构是否满足交通需求。 回复:根据《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1年版)支路交通等级为轻、中交通,结合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及交通量分析,考虑今后重车的作用,三条道路的路面按中交通设计,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满足以上的导则要求。 四、设计范围 1、本文件为新兴28路、33路、34路施工图设计,设计里程范围新兴28路: XX28K0+042.683~ XX28K0+928.910;新兴33路:XX33K0+023.109~ XX33K0+650.414;

设计说明3级公路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规模 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本段改移道路长度为125.5m。 二、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式说明 (一)路基横断面布置 本段路基采用双车道标准,标准路幅宽度8.5米,其路幅构成为:0.5米(土路肩)+)+7.50米(行车道)+0.5米(土路肩)=8.5米。 (二)路拱横坡 一般路段,行车道路拱横坡采用2%,原则上横坡可采用既有路面横坡,以便以平顺衔接。 (三)路基横断面加宽、超高方式 本段路线采用三类加宽值在曲线内侧加宽。 本段线路采用左、右不同超高渐变率的过渡方式。路面超高旋转轴为道路中心线。超高起点一般位于路线ZH或HZ点,超高终点位于缓和曲线内或者圆曲线起、终点。左、右行车道同时开始绕中心线独立旋转。超高过渡方式采用线性渐变。超高过渡段的纵向渐变率不大于1/125,并不得小于1/330。 三、路基设计说明 (一)、一般路基设计 1、边坡坡度 路堑边坡:本段边坡不高,土质路堑边坡根据高度坡率采用1:0.75,石质路堑边坡坡率采用1:0.5。 路堑边坡的坡脚、坡顶采用圆弧过渡,以贴近自然地貌。 (2)护坡道和碎落台 碎落台:边沟外侧一般设置0.5m碎落台。 2、坡面防护 由于该段边坡不高,边坡稳定,不考虑坡面防护,坡面绿化让其自然恢复。 (二)路床处理 帮宽部分路面的路基基底必须碾压密实,若为黏性土,应换填0.2m碎石土。 (三)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土石方情况 土石方计算已经考虑路面结构层厚度46cm。 本段土石方数量:挖土方1338立方米,弃方1338立方米。弃土运至附近弃土场。 取土场须做好水土保持。 四、排水 (一)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与前后段排水设备合理顺接,考虑右侧设置C20混凝土边沟:沟宽0.5m,沟深0.5m。 边沟均为矩形沟,壁厚均为0.2m。 (二)路面排水 1、路面表面水: 本段道路路面表面水均采用分散漫流的排水方式,路堑段路面表面水汇入边沟后,通过涵洞 排出。 2、路面结构层排水: 路面下渗水通过级配碎石层排出。 五、路面 (一)路面材料设计参数 结合规范和路面筑路材料实验,取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如下表: 路面材料设计参数表-1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完整版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道路二班 姓名:黄叶松 指导教师:但汉成 二〇一五年九月

目录 一、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3) (一)设计内容和要求 (3) (二)设计内容 (3) (三)设计资料 (3)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1. 车辆换算荷载 (4) 2. 主动土压力计算 (5) 3. 设计挡土墙截面 (9) 4. 绘制挡土墙纵横截面(附图1) (30) 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1.设计资料 (12) 2. 轴载分析 (12) 3. 拟定路面结构方案 (16) 4. 各材料层参数 (16) 5. 设计指标确定 (17) 6. 确定设计层厚度 (18) 7. 底层弯拉应力验算 (21) 8. 防冻层厚度验算 (29) 9. 方案可行性判定 (29) 10. 绘制路面结构图 (31)

一、重力式挡土墙 第一部分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的目的要求 通过本次设计的基本训练,进一步加深对路基路面工程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重力式挡土墙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将设计任务书、设计说明书及全部设计计算图表编好目录,装订成册。 (二)设计内容 ①车辆荷载换算; ②土压力计算; ③挡土墙截面尺寸设计; ④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三)设计资料 1.墙身构造 拟采用细粒水泥混凝土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如草图1),墙高H =?m ,墙顶宽1b =?m ,填土高度2.4m ,填土边坡1:1.5,墙背仰斜,1:0.25(α=—14°02′),基底倾斜1:5(0α=—11°18′),墙身等厚,0b =7.0 m 。 2.车辆荷载 车辆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挡土墙荷载效应组合采用荷载组合Ⅰ、Ⅱ,路基宽度33.5m ,路肩宽度0.75m 。 3.土壤工程地质情况

路基、路面施工图设计说明

说明书一、一般路基设计 1、路基标准横断面 为配合清远华侨工业园建设的要求,并结合当地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从适度超前角度出发,对鱼湾平面交叉扩建改造,其路基布置详见“平面交叉布置图”。 2、路拱横坡 行车道及辅道采用%的路拱横坡,人行道2%的反向横坡。 3、超高方式 本路段为平面交叉改造,不设超高路段。 4设计标高 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绿化带两侧处的路面标高。 5、用地范围 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以及涵洞边线外3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 6、路基设计要求 ⑴、根据调查,填方路基填料主要为亚粘土。本地区的土质条件好,一般可直接采用亚粘土及风化土作路床填料。 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填方路基两侧各超宽填筑50cm,路基施工完成后再对边坡进行整修,恢复正常路基宽度。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分层压实。本项目对路基压实度在施工期间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控制。路基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均应符合表3-1的要求。 填料粒径、强度及路基压实标准表3-1 下路床及上、下路堤的填料时,应采用各种措施使其压实度达到表3-1中的规定。 ⑶、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高的土,不得直接用作路基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用翻晒、掺石灰、水泥等技术措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下路床和路堤填料。 ⑷新旧路基衔接时必须按相关规范设置台阶,以加强新旧路基的连接。 7、路床顶面验收标准 ⑴、基本要求 1)、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规定,经认真调查、试验后合理选用。 2)、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 3)、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避免边坡冲刷,勿使路基附近积水。 ⑵、外观鉴定

三级公路设计

... 1 绪论 1.1 地理位置图 (略,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 1.2 路线及工程概况 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三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7.5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2 ?0.5米,行车道为2 ?3.250米。设计速度为30Km/h,路线总长1981.451米,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1+1981.451。设计路线共设置了6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350m 210m 250m 337m 75m 58.460m,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8个变坡点,5个凸形竖曲线,3个凹形竖曲线,半径依次为1800、4700、18000、2500、2500 3000、1400、1000米。 1.3 线自然地理特征 安州区隶属省市,位于市西南部,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本市的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的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本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毗邻 1.4 研究主要容 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白河—露水河三级公路的设计工作,具体容包括整理分析、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排水规划设计及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图纸绘制。 1.4.1资料整理与分析 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各种资料加以理解和必要的记忆,明确对设计的影响,在头脑中对工程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构成一幅明晰的画面;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系统地整理,从中抽取、确定有关设计数据。 1.4.2路线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 1.4.3排水设计 1.4.4设计文件 毕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说明书交代设计容、设计意图。计算书交代设计中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过程。 ..

土木工程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水泥路面工程设计 沥青路面设计 三、路基挡土墙设计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指导书 1.课程设计的目的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是对路基路面工程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能更加牢固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并通过设计环节把本课程相关的知识较完整地结合起来进行初步的应用,培养同学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设计,使同学对相关《设计规范》有所了解并初步应用。 2. 课程设计的内容 (1)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挡土墙断面尺寸的确定; 挡土墙稳定性验算;挡土墙排水设计;绘制挡土墙平面、立面、断面图。(2)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横断面尺寸的确定;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选择; 路面结构层厚度的拟定及计算;路面结构层厚度的验算;分析各结构 层厚度变化时对层底弯拉应力的影响;绘制路面结构图。要求至少拟定 2个方案进行计算。 (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横断面尺寸的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选择;路面结构层厚度的拟定及层底拉应力的验算;确定水泥混凝土 路面板尺寸及板间连接形式;绘制水泥混凝土纵、横缝平面布置图和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图。 3.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挡土墙设计资料 丹通高速公路(双向4车道)K28+156~ K28+260段拟修建重力式挡土墙,墙体采用浆砌片石,重度为22kN/m3。墙背填土为砂性土,重度为18kN/m3。地基为岩石地基,基底摩擦系数为0.5。结合地形确定挡土墙墙高(H)5m (K28+250),墙后填土高度(a)6m,边坡坡度1:1.5,墙后填土的内摩擦角为Φ=32o,墙背与填土摩擦角δ=Φ/2。 (1)新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资料 1)交通量资料:据调查,起始年交通组成及数量见表;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双向4车道;预计交通量增长率前5年为7%,之后5年为为6.5%,最后5年为4%;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5 2)自然地理条件:公路地处V3区,设计段土质为粘质土,填方路基 高3m,地下水位距路床3.5m。 润交通组成及其他资料 车型分类代表车型数量(辆/天) 小客车桑塔娜2000 2400 中客车江淮AL6600 330 大客车黄海DD680 460 轻型货车北京BJ130 530 中型货车东风EQ140 780 重型货车太脱拉111 900 铰接挂车东风SP9250 180 4.设计参考资料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道路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 第一篇总体设计 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一)概述 xx公路工程的修建对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及沿线镇区发展规划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在促进镇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依据 本项目勘察设计的主要依据有: 1、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配套的有关规范、规程; 2、项目委托书及相关技术要求; 3、双方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 (三)测设经过 受业主委托,由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按一阶段施工图进行勘察设计,作业中严格遵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进行实地放线和资料收集工作,其主要测设经过如下: 1、控制测量 为满足本项目设计、施工的要求,沿线布设控制导线3.146公里。导线点采用RTK进行施测,导线点高程采用假设独立高程。坐标系统采西安80坐标系,测量成果经外业验收后进行了平差计算,各项精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作为本测区的基本平面、高程控制。 2、中线测量 中线全部采用全站仪实地放线,全线为20m一桩(特征点加桩),路线纵断面采用全站仪施测。 3、专业调查 外业测设期间,各专业组人员对拟定路线方案的水文地质情况、路基构造物、桥涵的相关资料及其它构造物的拆迁、当地材料价格等均进行了实地调查。 二、设计标准 根据xx政府的委托,本段路线以交通部颁发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速度为20Km/h的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测设,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路基、路面宽度: 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3.5米,两侧土路肩各0.5米(横断面布置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2、设计荷载:公路-II级; 3、设计洪水频率:路基:1/25; 4、路面类型:水泥砼路面; 5、一般最小圆曲线半径:30米;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15米; 6、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5米; 7、最大纵坡:9%,受限路段12%; 8、最小坡长:60米。 三、沿线自然自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地形、地貌 该段路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沿线主要地质特征为:山岭重丘区第四系全新冲积粘土、亚粘土、填积土和淤泥,局部洪积软亚粘土和下伏亚粘土。全线间断可见外露的细砂岩和强风化、弱风化和微风化花岗闪长岩。 2、水文地质情况 拟建项目区域属于南亚热带性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区内地表水系发育,水资源比较丰富。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

目录 1章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1) 1.1重力式路堤墙设计资料 (1) 1.2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1) 1. 3荷载当量土柱高度计算 (2) 1.4土压力计算 (2) 1.6基地应力和合力偏心矩验算 (4) 1.7 墙身截面强度计算 (5) 1.8设计图纸 (6) 第2章沥青路面设计 (7) 2.1基本设计资料 (7) 2.2轴载分析 (7) 2.3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10) 2.4压模量和劈裂强度 (10) 2.5 设计指标的确定 (10) 2.6 路面结构层厚度的计算 (11) 2.7 防冻层厚度检验 (12) 2.8沥青路面结构图 (12) 第3章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3) 3.1 交通量分析 (13) 3.2 初拟路面结构 (14) 3.3 确定材料参数 (14) 3.4 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15) 3.5 计算温度疲劳应力 (16) 3.6防冻厚度检验和接缝设计 (16) 3.7混凝土路面结构结构图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A HPDS计算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果 (19)

1章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1.1重力式路堤墙设计资料 1.1.1墙身构造 墙高5m ,墙背仰斜坡度:1:0.25(=14°),墙身分段长度20m ,其余初始拟采用尺寸如图1.1示; 1.1.2土质情况 墙背填土容重γ=18kN/m 3,内摩擦角032φ=;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δ=16°;地基为石灰岩地基,容许承载力[σ]=480kPa ,基地摩擦系数0.5μ=; 1.1.3墙身材料: 5号砂浆,30号片石,砌体容重γ=22kN/m3, 砌体容许压应力[σ]=610kPa ,容许剪应力[τ]=110kPa ,容许压应力[]65l MPa σ=。 图1. 1初始拟采用挡土墙尺寸图 1.2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1.2.1破裂角(θ)的计算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 14163234ψαδφ++-++ ===,90ω< 因为

四级公路路基路面弯沉值实用标准

四级公路路基路面弯沉值标准 竣工验收弯沉值计算公路等级: 四级公路新建路面的层数 : 4 标准轴载: BZZ-100 层位结构层材料名称厚(cm) 抗压模量(MPa) 1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 1200 2 水泥灰稳定土20 800 3 天然砂砾 15 200 4 天然砂砾20 150 5 土基40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48.6 (0.01mm) 第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59.8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136.4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20.2 (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92.5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第88页公式) LS= 232.9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 一、公路回弹弯沉值的作用 (一)概述 路基路面回弹弯沉的设计计算与检测,是公路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单位都要进行的一个工作事项。首先由设计单位设计出弯沉值,再由施工单位去执行施工自检,然后由监理、检测部

门抽检鉴定,实现设计意图。 在当前的规规定中,《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J 014-97 规定了路面顶层的设计弯沉计算公式和方法,但没有提出路基、路面基层的弯沉计算方;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中只提出要求检测路面顶层和土质路基回弹弯沉, 没有提出检测路面基层弯沉的检测项;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 034-2000中则补充规定了路基、路面基层的相应回弹弯沉的计算检测标准。因此,对于很多工程技术人员来说, 如果不同时熟悉上述三种规,就容易混淆回弹弯沉的原意,造成错误认识,甚至做出错误的数据和结果。经笔者近年实际使用和研究发现,相当一部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检测单位都存在类似问题。为帮助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很好地撑握回弹弯沉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本人在前辈及同行的肩背上,略作点抄习发挥,特写此文,以示对本行作点贡献在阅读本文之前,请备好以下标准和规: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J 014-97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 034-2000 4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98 (二)弯沉的作用公路工程回弹弯沉分为容许弯沉、设计弯沉和计算弯沉。容许弯沉容许弯沉是合格路面在正常使用期末不利季节,路面处于临界破坏壮态时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是从设计弯沉经过路面强度不断衰减的一个变化值。理论上是一个最低值。计算公式是L R=720N *AC*AS。

三级公路设计资料

三级公路设计 1 绪论 地理位置图 (略,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 路线及工程概况 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三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2 米,行车道为2 米。设计速度为30Km/h,路线总长米,起点桩号K0+,终点桩号为K1+。设计路线共设置了6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350m 210m 250m 337m 75m ,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8个变坡点,5个凸形竖曲线,3个凹形竖曲线,半径依次为1800、4700、18000、2500、2500 3000、1400、1000米。 线自然地理特征 吉林市地处东北腹地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松花江畔,三面临水、四周环山。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1′~44〃40′。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接壤,南与浑江市、通化市毗邻。总面积2712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3636平方公里。 吉林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漫长而寒冷。全区年平均气温3℃-5℃,气温受地形影响,由西、西北向东、东南气温逐渐降低。一月份平

均气温最低,一般在零下18℃-20℃,七月平均气温最高,一般在21℃-23℃,极端最高气温℃。山区无霜期120天,平原区可达130-140天。全年降雨量约700毫米左右。全区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全年总辐射量为1150千卡/平方毫米。 研究主要内容 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吉林白河—露水河 三级公路的设计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整理分析、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排水规划设计及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图纸绘制。 资料整理与分析 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各种资料加以理解和必要的记忆,明确对设计的影响,在头脑中对工程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构成一幅明晰的画面;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系统地整理,从中抽取、确定有关设计数据。 路线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 排水设计 设计文件 毕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说明书交代设计内容、设计意图。计算书交代设计中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过程。 设计图纸 一般要求绘制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横断面设计图、路面设计图、路基排水设计图等主要图纸,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

三级公路工程设计方案说明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述 (一)设计依据 1、现场勘测资料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3、业主相关要求、现场勘测资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 (二)工程背景及规划条件 xx县xx路南延建设工程作为全县重要的交通要道,是连接xx街道办事处与xx镇的一条主要通道。本道路的建设极大方便了两地居民的出行,同时给两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平台。 (三)工程位置及现状 xx县xx路南延建设工程起点为xx路与xx路交叉处,终点为xx镇xx路,沿途经xx街道工业园区、xx镇xx村、xx村、xx村等村庄,全长约为5.2km。全路段既有老路改造,又有新修路段,沿线地形较为复杂,并且涉及较多拆迁,因此路线平面设计是本设计方案的重点。 二、设计标准 xx县xx路南延建设工程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其主要主要技术指标为: 1、道路等级:公路三级; 2、计算行车速度:30km/h; 3、交通等级为:中; 4、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 5、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 6、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年限:8年; 三、路线平面设计 根据区域地形特点及业主相关要求,在广泛征集各方业主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三种设计方案供参考,具体详图见《路线平面设计图》。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为: (1)充分利用既有道路,路基宽度不足路段尽量单侧加宽。 (2)本着少拆迁、少占地的原则,在既有道路平面线形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灵活运用直线、圆曲线等线形要素,构造顺适、均衡、协调的平面线形。 (3)充分考虑现状情况,注重环境保护,结合沿线地形地貌进行路线设计,使路线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4)符合xx路远期规划及广饶街道工业园区规划的要求。 四、道路纵断面设计

东南大学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报告

沥青路面厚度设计 计 算 书 学号: 姓名: 班级: 成绩: 日期:2014年9月

沥青路面厚度设计 A、基本情况 某地拟新建一条二级公路省道,路线总长21km,双向四车道,路面宽度为16m,该地属公路自然区划IV 区,路基为低液限粘土土质,填方路基最大高度2.1m,路床顶距地下水位平均高度1.4m,属中湿状态,根据室内试验法确定土基回弹模量50MPa,年降雨量1200mm,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0℃。 拟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规范规定,查表得其设计使用期12年。 B、交通荷载情况 根据区域交通分析预测近期交通组成和交通量如表1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4%。 表1 近期交通组成与交通量 要求:试根据交通荷载等级,选择相应的基层(和底基层)材料进行组合设计,并根据进行沥青路面厚度设计计算,编制计算书(计算书格式及编目示例附后)。

一、基本设计条件与参数 依题意得,基本设计条件如下:新建二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路面宽度16m ,公路自然区划IV 区,低液限粘土土质,填方路基最大高度2.1m ,路床顶距地下水位平均高度1.4m ,中湿状态,年降雨量1200mm ,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0℃。 基本参数如下:土基回弹模量50MPa ,设计使用期12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4%。 二、交通量分析 本设计的累计当量轴次的计算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1. 当设计弯沉值为指标时,当量轴次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如下: 4.35 121 k i i i P N C C n P =?? = ? ??∑ 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查《规范》得该公路车道系数为0.4,累计当量轴次计算如下: ()[]()[] (次)6 12 10835.84.0418.402704 .0365104.0136511?=???-+=?-+= ηN r r N t e 属于中等交通。 2. 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指标计算当量轴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