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模具编程技巧

模具编程技巧

模具编程技巧
模具编程技巧

模具编程技巧

1. 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是程序编制的第一步工作。现代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极大地增加了CAD与CAM的异地化生产的机率,这就使得CAD模型的转换成为现代生产的关键环节。PowerMILL转换数据稳定可靠,能够读入CATIA、UG、Pro/ENGINEER等14种格式的数据。与其他 CAD/CAM软件联合使用,充分地利用了各软件的优势,大大提高了编程的效率和质量。

2. 参数设定

模型读取结束,我们首先要进行加工参数的设定。加工参数主要包括毛坯、进给率、快进高度、开始点、切入切出连接方式和加工刀具等。

(1)毛坯大小的设定

在PowerMILL中,毛坯扩展值的设定很重要。如果该值设得过大将增大程序的计算量,大大增加编程的时间,如果设得过小,程序将以毛坯的大小为极限进行计算,这样很有可能有的型面加工不到位,所以,毛坯扩展的设定一般要稍大于加工刀具的半径,同时还要考虑它的加工余量。笔者的经验是,扩展值应等于加工刀具的半径加上加工余量,再加上2~5mm。例如,D50R25的刀具,型面余量1,那么毛坯扩展可设定为30。

(2)进给率的设定 Proe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6756468.html,

进给率的设定较为方便,可根据加工车间的习惯而定。

(3)快进高度的设定

快进高度包括两项:安全高度和开始高度。安全高度一般要在PowerMILL计算出来的值的基础上,再加上100mm左右。开始高度的值最好不要与安全高度一样,一般将它设为比安全高度小10mm。这样的设定是为了在NC程序输出中增加一个Z值,有利于数控加工的安全性。

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是两个除了快进高度外,参数完全相同的刀具路径所输出的NC程序。

图1 安全高度与开始高度不同

1%

N2G40G17G90

N3S1500M03

N4M08

N5G01X-296.555Y-85.026F500

N6Z140.000

N7Z-70.000

N8X-296.547Z-69.956

模具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6756468.html,

图2 安全高度与开始高度相同

2%

N2G40G17G90

N3S1500M03

N4M08

N5G01X-296.555Y-85.026F500

N6Z-70.000

N7X-296.547Z-69.956

(4)开始点的设定

开始点的值一般与安全高度的值相同。

(5)切入切出和连接方式的设定

切入切出和连接方式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设定。例如,荒铣加工(层切)切入要采用斜向下刀或外部进刀,高速加工时切入切出采用圆弧连接,而轮廓加工则要采用水平圆弧进退刀等。

(6)刀具的设定

刀具的设定可根据加工车间习惯进行。在设定刀具时,最好将刀具名称设为与刀具大小相同,如直径50mm、半径25mm的球头刀,可将它命名为D50R25。这样的命名方式有利于编程时对刀具的选用和检查。

UG网,首选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6756468.html,

以上就是我们编程时所要进行的参数设定。可以通过PowerMILL中的宏来记录刚刚的参数设定。宏的运用不但省去了许多重复操作,节约了编程的时间,而且还降低了编程的错误率。宏还可以放在用户菜单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定。通过用户菜单可以执行宏,也可以执行一些其他操作。图3是一个用户菜单的例子。

图3 用户菜单

3. 加工策略

模具的型面非常复杂,在建模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多面或少面的现象。参数设

定以后,在选定加工策略前,最好要检查一下数字模型。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编制程序前,通过加工策略中的“自动清角”,以小直径球头刀,如R5、R3算出刀具路径。如果型面存在多面或少面现象,刀具路径会在多面或少面处产生多余的刀具路径,如图4、图5所示。通过这样的方法,你就可轻易地发现多面或少面的地方,从而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中国模具视频网

图4 模型多面时产生的刀具路径

图5 模型多面处

模具数控加工,一般分为粗加工、局部精加工和精加工等三个部分,也有些精密模具需要进行半精加工和超精加工。

(1)粗加工策略

粗加工的策略需要根据毛坯的类型和模具型面的情况而定。如果毛坯为锻件或钢件,那么粗加工最好先选用荒铣加工(层切),即PowerMILL中的区域清除,将毛坯的大部分余量去除掉,然后再进行粗加工。荒铣加工后,毛坯的余量非常均匀,为后序加工提供了很多方便。如果毛坯为铸件,“最佳等高”策略是粗加工的最佳选择。“最佳等高”策略需将数模型面分为平坦和陡峭两部分,平坦区域采用平行或三维偏置方式加工,而陡峭区域采用等高线方式加工,如图6所示。模具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6756468.html,

图6 最佳等高策略

铸件的粗加工加工量同样很大,“最佳等高”策略大大的减少了刀具的刀尖切削和垂直下刀,对保护刀具,提高加工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果在粗加工前,增加一条粗加工刀具的预清根,效果会更加理想。

(2)局部精加工

局部精加工一般是指清角加工。清角加工应采用多次加工或系列刀具从大到小的加工策略。PowerMILL有十几种清角加工方式,如笔式、多笔、缝合、沿着和自动清角等。在这些加工方式中,自动清角方式最佳。

笔式和多笔方式一般在粗加工进行预清根时使用,它对提高粗加工效率效果明显。缝合,是陡峭或平坦区域应选用的加工方式,一般在局部加工时选用。自动清角方式则是比较全面的一种加工方式,它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加工策略,如在平坦处采用多笔或沿着,而在陡峭处采用缝合。这里的平坦与陡峭区域是根据浅滩角的大小确定的,如果浅滩角设定过小产生的刀具路径将以“缝合”为主,如果浅滩角设定的过大刀具路径将以“沿着”为主,所以浅滩角无论设定的过大或过小都无法体现出自动清角的优越性。在长时间的应用中,笔者认为60°左右浅滩角最为合适。60°浅滩角产生的自动清角刀具路径,不但减少了加工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并且它独特的计算方法能将型面中所有角落的刀具路径全部计算出来,避免了其他方式的计算遗漏问题。自动清角策略,如图7所示。

UG网,首选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6756468.html,

图7 自动清角策略

(3)精加工

在精加工中,除非模具型面高度变化比较大,否则最好选择平行加工。因为平行加工不

但计算速度快,而且刀具路径光顺,加工出的模具型面质量好。但平行方式会在局部型面产生步距不均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在步距不均处补加程序,或者在加工策略中选中“垂直路径”的对话框。选中它后, PowerMILL会自动在产生步距不均的地方,补加垂直的刀具路径,如图8、图9所示。

图8 垂直路径参数

UG网,首选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6756468.html,

图9 选中垂直路径参数时的刀具路径

对模具型面高度变化比较大的,加工策略选用最佳等高、三维偏置等策略。图10为最佳等高策略的刀具路径。

图10 最佳等高策略实例

在型面程编中,边界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最佳等高、三维偏置,还是平行加工,他们产生的刀具路径都是与边界有关的,所以边界设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程序的质量。如果边界设定的好,产生的刀具路径十分规范,而且不需编辑裁减,可节省很多时间。如果边界设定的不好,产生的刀具路径则需要编辑裁减,并且编辑裁减后的刀具路径产生大量的抬刀,这样不但大大的增加了编程时间,而且还增加了NC加工的时间。

4. 项目的保存与读取

程序编制完成后,要保存项目与模型。项目是用来管理和维护在PowerMILL浏览器中所产生的加工数据的目录,如果PowerMILL项目非正常退出,那么当再次调入此项目时,你将无法用原文件名保存。可以通过在命令行中输入PROJECT CLAIM命令,来解决这个问题。

模具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16756468.html,

5. 结束语

PowerMILL具有读模型能力强、计算速度快、全程自动防过切和裁减方便等优点,可大大地提高加工效率和编程效率。PowerMILL还可以根据用户自己的需要开发出适合于本单位和个人习惯的工具,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编程质量服务。以上就是笔者应用PowerMILL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技巧,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注塑模具缺陷原因分析

注塑模具缺陷原因分析 收缩痕 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通常与表面痕有关,而且是塑料从模具表面收缩脱离形成的。 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熔融温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 (2).模腔内塑料不足。 (3).冷却阶段时接触塑料的面过热。 (4).流道不合理、浇口截面过小。 (5).模温是否与塑料特性相适应。 (6).产品结构不合理(加强进古过高,过厚,明显厚薄不一). (7).冷却效果不好,产品脱模后继续收缩。 三、补救方法 (1) .调整射料缸温度。 (2) .调整螺杆速度以获得正确的螺杆表面速度。 (3) .增加注塑量。 (4) .保证使用正确的垫料;增加螺杆向前时间;增加注塑压力;增加注塑速度。 (5) .检查止流阀是否安装正确,因为非正常运行会引致压力流失。 (6) .降低模具表面温度。 (7) .矫正流道避免压力损失过大;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扩大截面尺寸。 (8) .根据所用塑料的特性及产品结构适当控制模温。 (9) .在允许的情况下改善产品结构。 (10) .设法让产品有足够的冷却。 包封 一、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可以容易地在透明注塑件的“空气阱”内见到但也可出现在不透明的塑料中,这与厚度有关,而且常因塑料收缩离开注塑件中心而引起。 、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 .模具未充分填充。 (2) .止流阀的不正常运行。 (3) .塑料未彻底干燥。 (4) .预塑或注射速度过快。 (5) .某些特殊材料应用特殊的设备生产。 三、补救方法 (1) .增加射料量。 (2) .增加注塑压力。 (3) .增加螺杆向前时间。 (4) .降低熔融温度。 (5) .降低或增加注塑速度。(例如对非结晶体类的塑料要增加45%速度) (6) .检查止逆阀是否裂开或无法运作。 (7) .应根据塑料的特性改善干燥条件,让塑料彻底干燥。 (8) .适当降低螺杆转速和增大背压,或降低注射速度。 制品成型尺寸精度低 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一、注塑过程中重量尺寸的变化超过了模具、注塑机、塑料组合的生产能力 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 .输入射料缸内的塑料不均。 (2) .射料缸温度或波动的范围太大。 (3) .注塑机容量太小。 (4) .注塑压力不稳定。

2017《注塑缺陷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邓益善

注塑缺陷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主办单位】一六八培训网 【时间地点】2017年04月15-16日上海 04月22-23日深圳 2017年08月19-20日上海 08月26-27日深圳 2017年12月16-17日深圳 12月23-24日上海 【收费标准】¥3200元/人(包括资料费、午餐及上下午茶点等) 3. 大量典型实例讲解、分析; 4. 学员自带不良品、现场解决问题、互动探讨; 5. 世界最先进的、全国独有的系统,全真展现注塑生产过程,动态显示生产现场看得见以及 看不见的环节和变化,等于将注塑车间搬到培训大厅。 片面的经验,对一些综合性的问题缺乏科学系统的分析能力,对已经出现的生产问题缺乏解决问题的措施。 邓益善老师基于扎实的生产实践与技术指导经历,将实实在在从根源上帮助解决这些问 第二部分:最佳注塑工艺设定方法 1. 如何设定各项关键注塑工艺参数;

2. 时间、温度、压力、速度、位置等参数设定要点; 3. 螺杆相关设定要点; 4. 多段充填的设定与实际使用; 5. 多段保压的设定与实际使用; 6. 速度/压力切换点的设定方法; 7. 多视窗注塑成型技术运用; 8. 塑料分子排向对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 9. 注塑残余内应力对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 第三部分:注塑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 注塑问题描述、原因分析,如常见的缩孔、缩水、不饱模、毛边、熔接痕、银丝、喷痕、烧焦、翘曲变形、开裂/破裂、尺寸超差及其它等等,以及在产品结构设计、模具设计、成型工艺控制及塑料材料等方面之全面解决对策。 1. 注塑件周边缺胶、不饱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2. 批锋(毛边)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3. 注塑件表面缩水、缩孔(真空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4. 银纹(料花、水花)、烧焦、气纹的原因分析解决对策; 5. 注塑件表面水波纹、流纹(流痕)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6. 注塑件表面夹水纹(熔接痕)、喷射纹(蛇纹)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7. 注塑件表面裂纹(龟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8. 注塑件表面色差、光泽不良、混色、黑条、黑点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9. 注塑件翘曲变形、内应力开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10. 注塑件尺寸偏差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11. 注塑件透明度不足、强度不足(脆断)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12. 学员自带产品问题解答。 第四部分:模具设计优化 实际上目前有相当部分产品品质问题是由模具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只是很多模具设计相关人员将责任推给了注塑相关人员。 1. 如何设计注塑车间生产OK的模具; 2. 如何设计注塑车间稳定、高效生产的模具; 3. 如何设计上档次的模具; 4. 浇口合理设计; 5. 流道合理设计; 6. 冷却水路合理设计; 7. 产品缩水率的设定与调整; 第五部分:模流分析技术应用(融汇于第三、四部分) 如何利用目前世界最强大的Moldflow模流分析技术快速地有效地预测问题、优化注塑工艺

模具检验规程

第 1 页 共 3 页 1. 目的: 对来自外部的物料,内部加工的产品以及总成后的模具按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客户投入使用的产品和模具能满足预期的要求。 2. 定义: 过程检验:内部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最终检验:模具总成后的检验,包括模具外观、可成形性、成形产品等的检验。 3职责: 3.1技质部负责相关检验数据的提供。负责对模具产品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3.2生产部协助做好过程检验,并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3.3经营部成品库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模具入库。 4.检验程序: 4.1 过程检验 4.1.1作业流程图 OK OK NG 4.1.2作业流程 4.1.2.1各工序作业者完工后进行自检;若自检不合格则重新返工,本工序无法返工的按不合格 处理。 4.1.2.2技质部接到报检信息后进行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模具检验记录》。 4.1.2.3检验合格的工序以“合格”进行标识,移交下一道工序。 过程加工 完工自检 报检 检验并记录 录 合格标识 下道工序 不合格项报告 报废 相关方检讨 特采 修整 检查 下道工序

4.1.2.4检验不合格的工序,技质部会同生产部及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按不合格予以隔离。 4.1.2.5对不合格技质部开《不合格项整改报告》,相关部门对问题进行分析、纠正和预防,同时对预防措施进行确认。 4.1.2.6特别采用的模具工序对其它工序有影响的责任者需及时通知相关方;要修整的模具部位修整后需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下一道工序。 4.2最终检验 4.2.1作业流程 4.2.1.1模具零部件制作完工后,打磨钳工担当对各部件进行组装、复合,实配不合格的部位要求及时修整。 4.2.1.2总装实配后,技质部按《模具检验记录》相关内容进行检验登记。 4.2.1.3总装实配检验合格后的模具,由模具车间移交成品库并办理相关入库手续。 5.1缺陷等级 5.1.1重要:性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会导致模具不能成形或最终成形达不到要求,以及客户 不能接受或存在重大投诉的。 5.1.2一般: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影响性能或与客户沟通能接受的。 5.2特别采用 属下述情况,不满足规定要求但不影响性能的,可特别采用。 a、部件尺寸超差,但实配后符合要求的可特采; b、经重新加工或修补后,能达到要求的可特采; c、有缺陷但与客户沟通后能接受的可特采。 5.3紧急放行 生产急需来不及进行检验,且本工序的不合格品不影响下道工序加工,才能紧急放行。 6.记录和表格 名称保存地点保存期限 模具检验记录技质部二年 不合格项报告单技质部二年 入库检验合格证技质部二年质量异常纠正措施单技质部二年 外委制作台帐技质部二年 第 2 页共 3 页

注塑缺陷原因及经典案例分析

《注塑缺陷原因及经典案例分析》专场研讨会 培训时间: 4月26-27上海5月11-12深圳5月18-19杭州 培训费用: 2600元/人(包括授课费、资料费、会务费、午餐等) 培训对象: 注塑经理、注塑主管、注塑工程师、注塑领班、调机技术员、上下模技工、IE工程师、IE技术员、品质管理人员、工模设计/制作人员等。 课程特色: 1.最佳注塑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 2.详细分析注塑常见缺陷的成因、对策; 3.大量典型实例讲解、分析; 4.分析导致注塑不良的因素、防止不良产生应注意的问题; 5.学员自带不良品、现场解决问题; 6.互动探讨、技术交流! 课程背景: 注塑成型不良品多、效率低,材料损耗多、成本居高不下、出现问题找不到原因?经常修模、频繁调机,注塑件批量退货、延误交期? 洪老师根据20多年日资、台资、港资注塑厂从业经验,和总结了辅导国内数百家注塑企业过程而开发的《注塑缺陷原因及案例分析》经典课程,则实实在在彻底的帮您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 课程目的: 杜绝调机的盲目性、降低机时损耗及材料浪费、解决模具生产异常,帮助您快速掌握找到问题根源的能力、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课程大纲: 第一讲:常用材料性能特点、使用注意事项 塑料材料概述; 材料的热力学三态详解; 材料的粘度分析; 结晶型与非结晶型塑料的不同工艺控制。 第二讲:最佳注塑工艺设定方法: 注塑成型要做哪些基础工作; 如何设定各项注塑工艺参数; 时间、温度、压力、速度、位置等参数的详细设置要点; 多级注塑工艺的设定与实际使用; 四角视窗注塑成型技术运用详解; 塑料分子取向与注塑残余应力。 第三讲:如何分析注塑不良模具? 注塑成型的基础工作; 保压切换点的设定方法; 分析注塑件不良的正确方法; 如何运用多级保压压力模式; 不良品的界定与处理; 如何处理难于正常生产的模具; 调机前的分析步骤;

模具检具验收流程

1.目的: 规范模具、检具制造和试模,使其符合生产批量要求和保证试模交接按期有效进行,提高模具、检具交接合格率。 2.范围: 适合本公司内部制造的模具、检具等工装的验收工作。 3.职责: 3.1工装制造部:按照《项目里程碑》进度节点实施生产组织制造,并确认项目里程碑中的验收节点,同时将模具、检具、辅具等准备齐全到位。 3.2生产部:根据市场部项目负责人的验收信息,在5个工作日内准备完毕(设备、人员、材料、检验试验等条件),通知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同时会签验收文件。 3.3市场部:项目负责人根据验收节点和生产部的通知,积极有效的组织验收,收集验收结论缺陷和整改项及时跟踪。 3.4质保部:质保部长(或指定人员)根据图纸检验产品的符合性,出具首件、首批检验报告(尺寸、外观、性能),根据产品图纸和检具设计图纸检验检具的符合性,出具检具检验报告,同时会签验收文件。 3.5工艺部:工艺部长(或指定人员)按照流程图、PFEMA、控制计划和验收文件对模具和试生产过程进行验收,出具验收结论和验收报告。 4.程序: 4.1工装制造部制造完毕,按照项目里程碑调试生产,填写《调试记录》和《模具档案》,调试合格后对里程碑节点进行确认。 4.2接收到市场部项目负责人的验收通知后,生产部应在5个工作日内安排模具等验收,使现场具备人机料法环等的验收条件。 4.3市场部根据工装制造部和生产部的准备信息,组织正式的厂内试生产验收工作。

4.4试生产的批量数量确定为300量份,生产过程应为连续的,不间断的。钢板类冲压件的拉延、整形序产生的拉裂等缺陷的不合格品率应小于6‰,铝板类的拉延、整形序产生的拉裂等缺陷的不合格品率应小于10‰,其他工序产生的不合格品数量钢板类应小于3‰,铝板类应小于4‰。 4.5验收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率达到4.4部分的,工装制造部应在批量的N+3个月内给予充分解决,钢板类拉延、整形序应小于3‰,铝板类拉延整形序应小于5‰。 4.6厂内验收完毕后,针对验收整改项工装制造部应在2个工作周(或确定的整改期)内完成。 4.7厂内验收完毕,工艺部针对验收过程收集相关整改信息,出具验收整改报告。 4.8当验收通过时,工艺部负责验收文件归档,归档内容包括: 首件、首批检验报告、检具的检验报告、模具/检具验收标准表、模具档案(静检记录、调试记录、更改记录、模具图纸、备件明细),模具档案移交装备部存档。 5.相关资料: 《首件、首批检验报告》 《检具检验报告》 《验收标准表》 《模具档案》

模具验证流程图

1.模具总成检验: 目的: 检查各工模零件总装配合是否符号要求,不合格则排除故障。总装合格则进入试模程序。 .

程序: 1.1 检查工模制作内容的完整性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1.2 检查工模零件主要的形状尺寸和位置尺寸. 1.3 检查工模行位运行情况,斜顶运行情况. 1.4 检查工模FIT模分型面各处碰穿和插穿. 1.5 检查工模开合模,顶出和复位运行. 1.6 检查工模油缸,油缸附件,行程开关运行. 1.7 检查工模浇口入水和排气槽. 1.8 检查工模冷却系统是否漏水以及运水压力和流量数据. 1.9 检查工模铭牌编号和试模及运输所需的安全装置,以及与注塑机配合码模螺孔尺寸. 1.10 各工模零件总装完整性和正确性,避免零件错装漏装以及装配不当等缺陷. 1.11 检查成形零件表面的省模光洁度. 1.12 填写工模总装检查报告(TABLE 1). 2. 试模: 2.1 目的: 通过试模找出所有试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来评估模具是否满足注塑生产要求,以进一步决定对模具作出相应修改. 2.2 内容: 2.2.1 根据模具设计任务书,选择相应注塑机. 2.2.2 试调校空运行,检查模具运行状态,如有必要及时送制作组维修. 2.2.3 根据模腔大小,调节合适的射胶压力、速度,以第一模走满约70%左右(不允许第一模爆棚),逐步加压加 速. 2.2.4 对于多型腔的模,通过SHORT SHOT试验,对比各腔进胶速度的快慢,加大填充进胶较慢的型腔流道,使 各型腔保持平衡入水. 2.2.5 试调校不同之注塑参数(设置不同的温度、速度、压力、模温之组合)各成型200~300啤,并对成型工艺 条件作详细的记录,分类填写试模报告.(TABLE 2) 2.2.6 进行尺寸检测收集数据资料,进行塑件统计分析. 3. 塑件统计分析: 3.1 目的: 通过数据收集,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掌握零件尺寸的波动情况,判断产品优劣. 3.2 方法: 3.2.1 每25啤抽出5PCS连续啤塑的产品,使用相应仪器(CMM,投影仪,千分尺,百分表等)读出要求测量的尺寸, 并记录。 3.2.2 根据数据计算它的变化程度和实际大小公差权限是否符合要求,从而判断是否满足品质要求,以评估生 产能力高低. 4. 纠正行动: 通过塑件图表分析,若实际值不符,则该模具不能适应大批量的稳定生产,必须在模具方面修正或调整注塑工艺参数,再重新进入试模程序. 5. 工模验收: 5.1 目的: 经过各项程序测试合格后,提供相应的资料,以指导和控制后续的注塑生产.

模具及刀片的设计验收及管理规范

. 端子机模具、刀片设计/验收及管理规范 端子模具及刀片的管理办法 批准: 审核: 编制: 2011–07 -10发布 2011–07 -10实施

. 文件修订记录表 文件编号、名称:QG/GB12.01-01模具刀片的确认管理办法

端子模具及刀片的管理办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线束车间端子模具及刀片的设计验收的流程及模具和刀片的管理要求,以保证产品打端技术规格受控及顺利生产,产品质量和交期能满足顾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线束产品模具和刀片的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无 3 职责 3.1技术开发部负责: 3.1.1负责新参数受控文件的发行; 3.1.2负责新模具的验收及测试报告的输出; 3.1.3负责新刀片的验收及测试报告的输出; 3.1.4负责新端子参数的打端品质的评估及测试报告的输出; 3.1.5负责新端子参数的实验样品的制作; 3.1.6负责新端子刀片图纸的制作。 3.2 采购部负责: 3.2.1新模具及刀片的采购和收货不合格的模具或刀片的外发返修及退贷。 4 刀片的管理要点和流程 规范刀具图纸的制作、采购、验收、保管、领用及报废等程序,能有效地控制刀片在入库时的合格率和刀片的使用情况。 4.1刀片图纸的制作: 新购入的模具的刀片图纸应有模具供应商提供,以便新购刀片的技术检验。新端子刀片图纸若没有的由打端技术员设计完成,最终通过CAD图纸将技术参数体现其中,确认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点: 4.1.1.CW/IW值的确认:

a)若供应商可提供CW/IW值,可通过对打端样品进行拉力切片测试来验证,通常是可以直接应用的; b)若供应商不可提供CW/IW值,可根据端子的外观(线芯位置/绝缘位置的宽度)设定初始CW/IW值,通过对打端样品进行拉力切片测试来评估最终确认。4.1.2.刀片厚度的确认: 刀片的厚度可根据端子的外观(线芯位置/绝缘位置的长度)来设定,通过打端样品的外观来判定确认。 4.1.3.其他技术要求说明: a)材料说明:打端的刀片是由一种高精密高强硬度的特殊钢材经热处理后加工制成,通常使用SKD11; b)粗糙度说明:由于打端过程对端子打端部位的刀片的精细程度要求很高,刀口处抛光粗糙度要求,通常是0.4,而刀片的非工作面粗糙度要求相对较低,通常是0.8。 4.2刀片图纸的审核: 刀片的CAD图纸设计完成后,打印签署后再递交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审核批准,最终由采购部发给刀片供应商。审核后的刀片图纸和供应商提供的刀片图纸要按类存档。 4.3刀具的采购: 4.3.1.刀片采购原则上要以月有计划的采购,特殊情况的可以根据生产实际结合《备品备件进出账月汇总表》中刀片少于安全库存的可以急采购; 4.3.2.每月初打端技术员根据《备品备件进出账月汇总表》,筛选出低于安全库存的刀具,同时根据PMC生产计划,确定要采购刀片的数量,填写《采购单》,经相关领导签名确认后交采购部采购; 4.3.3.试样刀片原则上只能少量的采购试用,试用时需做拉力及切片测试,试样测试合格后才能以据所需数量采购,并将测试报告存档。 4.4刀片的验收: 4.4.1.刀片到厂以后首先要仓库收货员查验刀片上的刻字是否与采购单上的名称吻合,数量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通知打端技术员对刀片进行技术检验;

模具验证流程图

模具验证流程图 1.模具总成检验: : 检查各工模零件总装配合是否符号要求,不合格则排除故障。总装合格则进入试模程序。 . 程序: 检查工模制作内容的完整性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检查工模零件主要的形状尺寸和位置尺寸. 检查工模行位运行情况,斜顶运行情况. 检查工模FIT 模分型面各处碰穿和插穿. 检查工模开合模,顶出和复位运行. 检查工模油缸,油缸附件,行程开关运行. 检查工模浇口入水和排气槽. 检查工模冷却系统是否漏水以及运水压力和流量数据. 检查工模铭牌编号和试模及运输所需的安全装置,以及与注塑机配合码模螺孔尺寸. 各工模零件总装完整性和正确性,避免零件错装漏装以及装配不当等缺陷. 检查成形零件表面的省模光洁度. 填写工模总装检查报告(TABLE 1). 2. 试模: 目的: 通过试模找出所有试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来评估模具是否满足注塑生产要求,以进一步决定对模具作出相应修改. 内容: 根据模具设计任务书,选择相应注塑机. 试调校空运行,检查模具运行状态,如有必要及时送制作组维修. 根据模腔大小,调节合适的射胶压力、速度,以第一模走满约70%左右(不允许第一模爆棚),逐步加压加速. 对于多型腔的模,通过SHORT SHOT 试验,对比各腔进胶速度的快慢,加大填充进胶较慢的型腔流道,使各型 腔保持平衡入水. 试调校不同之注塑参数(设置不同的温度、速度、压力、模温之组合)各成型200~300啤,并对成型工艺条件 作详细的记录,分类填写试模报告.(TABLE 2) 进行尺寸检测收集数据资料,进行塑件统计分析. 3. 塑件统计分析: 目的: 通过数据收集,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掌握零件尺寸的波动情况,判断产品优劣. 方法: 每25啤抽出5PCS 连续啤塑的产品,使用相应仪器(CMM,投影仪,千分尺,百分表等)读出要求测量的尺寸,并 记录。 根据数据计算它的变化程度和实际大小公差权限是否符合要求,从而判断是否满足品质要求,以评估生产能 力高低. 1.模具总成检验 2.试模 3.塑件统计分析 4.纠正行动 5.工模验收 6.交易结算

注塑成型各种缺陷分析总结

注塑成型各种缺陷分析 最近一周我查阅了大量注塑成型制品缺陷产生及解决对策的资料,结合在鸿绩厂的注塑现场学习观察和与段(海燕)工与杨(必聪)工两位注塑成型工程师的指导交流下,现将注塑成型产生的主要缺陷现象、原因以及相关解决方法总结如下: 1.龟裂或者开裂 表观:龟裂是塑料制品较常见的一种缺陷,主要表现为在应力易集中或者熔接痕的地方开裂,或者在涂装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油漆开裂等现象。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力变形所致。主要有残余应力、外部应力和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应力变形。 解决对策: (-)残余应力引起的龟裂 残余应力主要由于以下三种情况,即充填过剩、脱模推出和金属镶嵌件造成的。作为在充填过剩的情况下产生的龟裂,其解决方法主要可在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由于直浇口压力损失最小,所以,如果龟裂最主要产生在直浇口附近,则可考虑改用多点分布点浇口、侧浇口及柄形浇口方式。 (2)在保证树脂不分解、不劣化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树脂温度可以降低熔融粘度,提高流动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注射压力,以减小应力。 (3)一般情况下,模温较低时容易产生应力,应适当提高温度。但当注射速度较高时,即使模温低一些,也可减低应力的产生。 (4)注射和保压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应力,将其适当缩短或进行Th次保压切换效果较好。 (5)非结晶性树脂,如AS树脂、ABS树脂、PMMA树脂等较结晶性树脂如聚乙烯、聚甲醛等容易产生残余应力,应予以注意。 在注射成型的同时嵌入金属件时,最容易产生应力,而且容易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产生龟裂,危害极大。这主要是由于金属和树脂的热膨胀系数相差悬殊产生应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力超过逐渐劣化的树脂材料的强度而产生裂纹。 (二)外部应力引起的龟裂 这里的外部应力,主要是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应力集中,特别是在尖角处更需注意。 (三)外部环境引起的龟裂 化学药品、吸潮引起的水降解,以及再生料的过多使用都会使物性劣化,产生龟裂。 2、充填不足或缺胶 表观:主要表现为胶料未充满,主要发生在制品边缘部位,多为胶料在模具中流动末端。 充填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树脂容量不足;型腔内加压不足;树脂流动性不足;排气效果不好等。 解决对策:作为改善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长注射时间,防止由于成型周期过短,造成浇口固化前树脂逆流而难于充满型腔。 2)提高注射速度。 3)提高模具温度。 4)提高树脂温度。 5)提高注射压力。 6)扩大浇口尺寸。一般浇口的高度应等于制品壁厚的1/2~l/3。 7)浇口设置在制品壁厚最大处。 8)设置排气槽(平均深度0.03mm、宽度3~5mm)或排气杆。对于较小工件更为重要。

模具生产工艺流程

一、接受任务书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 1.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生产产量。 4.塑料制件样品。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

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确定成型方法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4、选择成型设备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 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5.具体结构方案(一)确定模具类型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注射模等。(二)确定模具类型的主要结构 选择理想的模具结构在于确定必需的成型设备,理想的型腔数,在绝对可靠的条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满足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塑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塑料制件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模具能连续地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 三、影响模具结构及模具个别系统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1.型腔布置。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对于注射模来说,塑料制件精度为3级和3a级,重量为5克,采用硬化浇注系统,型腔数取4-6个;塑料制件为一般精度(4-5级),成型材料为局部结晶材料,型腔数可取 16-20个;塑料制件重量为12-16克,型腔数取8-12个;而重量为50-100克 的塑料制件,型腔数取4-8个。对于无定型的塑料制件建议型腔数为24-48个,

模具质量检验标准及规定2014.1

模具质量检验标准及规定 为保证生产流程的流畅性,安全快捷的完成模具生产任务,达到本厂质量要求,完成厂部生产任务,特制定以下相关标准及处罚规定: 一、锯床: 1、下料工在开工前必须检查棒料外径,钢材表面是否有裂纹,凸凹不平等缺陷。 2、锯料材不得倾斜,斜角不得大于1mm,加工余量为2.5-3.0,达不到要求者,处罚3元/件。 二、车床: 1、粗车材料达不到图纸要求的,要及时更换材料或退还。粗车外圆时要检查表面是否有裂纹。 2、车工在加工外圆淬火前必须按图纸尺寸留余量0.2-0.4mm,厚度尺寸按上下模组合留0.5-0.7mm余量给后工序加工,所有倒角部位必须按图纸要求倒角。 3、后止口粗车时不能有直角、尖角,必须R角过渡。 4、车好后的模具一定要自检,造成模具厚薄,超出公差范围的,处罚3元/件。特别严重的按原规则处罚。 5、精车,止口配合要精准;由其他工种造成要返修的,必须及时返修,不得推诿。(返修量大/多的可由厂部给予一定补偿);精车外圆要及时,以配合发送模具,拖延时间的要处罚5元/件。 三、划线: 1、划线工必须依照图纸对后工序需要加工的线条、线段及廓形必须 准确清楚划出来,洋冲位置必须在线中间,洋冲眼不要太大,线形廓形误差和对称度必须保证在正负0.2mm内。

2、字码要准确、清晰、整齐,工艺孔中心位置要准确。违反处罚5元/件。 3、图纸有问题找设计解决。 四、钻床:钻分流孔角度一定要准,孔要尽量够大。控制好定位销深度±0.5。 五、铣床(CNC): 1、上模精铣时,注意是否要铣下空刀和下空刀深浅,高度。 2、桥位与公头的角度位置是否合理。如有疑问找设计沟通。 3、控制下模焊合室深浅和筋位防弹变量的深浅(约50C);阻流块避空位一定不能大于50C~0.8mm,需直角(微圆弧)。 4、下模焊合室角部圆弧不能太大,接入要顺畅,不能凸起太大。 5、模具上下模粗铣偏心在0.2mm之内。 六、平面磨 1、必须保证工件的平面度、垂直度、光洁以及两端面平行度,粗糙度求达到0.6。 2、单件模具厚度公差为负0.2mm,分流模具必须检查是否装平,如未装平就不能上机加工,总厚度公差为正负0.2mm。 3、每个工件在磨床上都必须作退磁处理才能转到下工序。 七、线割: 1、电极放量尺寸要准确,不能粗糙有齿、凸起,否则重割电极同时加以处罚(铜电极损耗按块或公斤)。 2、切割按图标壁厚留加工余量在0.04mm以内,(中慢走丝在0.02以内)。 3、模具型腔不能有波浪、纹粗和齿状,返修重割造成模具超差或报废的,按原规则处罚。已抛光的按3元/件处罚。

模具请采购验收流程图

第十一章-MM11_模具请采购验收流程 1.流程说明 此流程适用于生产性物料之模具请采购验收作业。模具请购包含研发部因新品开发或设计变更而产生的请购需求、采购部因厂外模具老化/报废而产生的请购需求、生计部因厂模具老化/报废而产生的请购需求。厂外模具请购,由采购提列需求转研发确认后,由研发统一在线开立采购申请单;生计部的采购需求自行在线执行。 在相关单位将系统采购申请单输入系统后,申请单必须标注在线外的《模具请采购验收单》上,并转至采购部执行后续操作。 因模具属于公司固定资产,因此模具系统请购作业比照第二章MM02总务请购流程。 模具采购作业由采购部统一进行。模具采购必须依据《模具请采购验收单》上相关单位提列的目标采购单价与供应商进行询议价作业。价格及供应商确认后必须其签订《模具契约书》。 《模具契约书》层呈权责主管签核后,采购人员方可在系统中手工开立采购订单(可以参照采购申请单)。 在契约书签定后,依据合约向供应商支付30%预付款(依照FI18供应商预付款流程执行相关作业)。

所有模具必须经过试模、修模过程,同时必须由研发及品保确认模具合格与否。若为合格品则由确认单位开立《材料确认书》,采购依据经签核后的《材料确认书》向厂商支付30%试模费。 试修模结束后,执行模具的量产发注(比照第十四章-MM14_生产性物料标准采购流程作业),采购与品保针对实际量产状况与厂商确认是否要进行第二次修模。若经确认为合格品,则依据采购订单进行收货(MB01)。系统收货完成后,方可依据合约进行40%的尾款支付。 2.流程图

3.系统操作 3.1.操作例 例一:创建模具采购申请单(请参考第二章总务请购流程)。 例二:创建模具采购订单(参照采购申请单执行系统操作)。 例三:执行系统收货。 3.2.系统菜单及交易代码 后勤→物料管理→采购→采购申请→采购订单→创建→已知供应商/供货工厂 交易代码:ME21 后勤→物料管理→采购→主数据→后继结算采购订单→供应商折扣协议→环境→条件/安排→环境→定价码→环境→值分配→库存管理→货物移动→收货→ 对于采购订单 交易代码:MB01 3.3.系统屏幕及栏位解释 例二:创建模具采购订单(参照采购申请单执行系统操作)。

模具检测流程

模具检测流程 1、目的 明确各部门相应职责以确保向客户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模具产品。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模具动态检验与静态检验。 3、定义无 4、职责权限 4.1 各部门应对涉及到模具出货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培训,确保每个人熟悉模具检验流程; 4.2 品质部负责对模具静态检验以及模具出货检验记录表、程序的设计与管理; 4.3 项目负责人负责通知品质部、技术部等相关人员对模具出货前的检验验证; 4.4 相关技术设计人员、品质部检验人员、模具装配钳工等负责对模具试模过程中动态检验;4.5 品质部检验员、装配钳工负责对模具静态检验,品质部检验人员出具模具出货检验报告;4.6 模具装配钳工负责解决、处理检查出模具存在的问题; 4.7 品质部负责对模具问题点的复查、验证; 4.8 冲压车间负责安排高速冲床操作工; 4.9 品质部负责对过程违反《模具检验程序》的行为进行纠正、考核。 5、相关规定 5.1模具项目负责人在模具出货前一周通知技术部、品质部相关人员对模具进行出货前检验; 5.2品质部根据《模具出货检查记录表》中冲模设计审核栏进行验证,主要由技术部设计人员确定; 5.3技术部、品质部相关人员根据项目负责人提供的时间、地点对模具进行动态检验; 5.4 动态检验过程中,品质部负责汇总模具存在的问题并填写在《模具出货检验记录表》中;5.5 模具钳工根据问题点进行对模具维修、调整,直到符合要求; 5.6 动态检验符合要求后,品质部根据钳工确定的时间进行对模具静态检验,该检验过程主要根据模具出货检验记录表进行逐一验证,模具钳工配合指导,检验员将结果填写在《模具出货检查记录表》中; 5.7 模具钳工根据静态检验问题对模具进行维修、调整,直到符合要求; 5.8 模具动态检验与静态检验合格后,品质部汇总好《模具出货检查记录表》并将结果抄送模具装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 5.9

模具检具验收流程

模具检具验收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目的: 规范模具、检具制造和试模,使其符合生产批量要求和保证试模交接按期有效进行,提高模具、检具交接合格率。 2.范围: 适合本公司内部制造的模具、检具等工装的验收工作。 3.职责: 工装制造部:按照《项目里程碑》进度节点实施生产组织制造,并确认项目里程碑中的验收节点,同时将模具、检具、辅具等准备齐全到位。 生产部:根据市场部项目负责人的验收信息,在5个工作日内准备完毕(设备、人员、材料、检验试验等条件),通知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同时会签验收文件。 市场部:项目负责人根据验收节点和生产部的通知,积极有效的组织验收,收集验收结论缺陷和整改项及时跟踪。 质保部:质保部长(或指定人员)根据图纸检验产品的符合性,出具首件、首批检验报告(尺寸、外观、性能),根据产品图纸和检具设计图纸检验检具的符合性,出具检具检验报告,同时会签验收文件。 工艺部:工艺部长(或指定人员)按照流程图、PFEMA、控制计划和验收文件对模具和试生产过程进行验收,出具验收结论和验收报告。 4.程序: 工装制造部制造完毕,按照项目里程碑调试生产,填写《调试记录》和《模具档案》,调试合格后对里程碑节点进行确认。

接收到市场部项目负责人的验收通知后,生产部应在5个工作日内安排模具等验收,使现场具备人机料法环等的验收条件。 市场部根据工装制造部和生产部的准备信息,组织正式的厂内试生产验收工作。试生产的批量数量确定为300量份,生产过程应为连续的,不间断的。钢板类冲压件的拉延、整形序产生的拉裂等缺陷的不合格品率应小于6‰,铝板类的拉延、整形序产生的拉裂等缺陷的不合格品率应小于10‰,其他工序产生的不合格品数量 钢板类应小于3‰,铝板类应小于4‰。 验收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率达到部分的,工装制造部应在批量的N+3个月内给予充分解决,钢板类拉延、整形序应小于3‰,铝板类拉延整形序应小于5‰。 厂内验收完毕后,针对验收整改项工装制造部应在2个工作周(或确定的整改期)内完成。 厂内验收完毕,工艺部针对验收过程收集相关整改信息,出具验收整改报告。 当验收通过时,工艺部负责验收文件归档,归档内容包括: 首件、首批检验报告、检具的检验报告、模具/检具验收标准表、模具档案(静检记录、调试记录、更改记录、模具图纸、备件明细),模具档案移交装备部存档。 5.相关资料: 《首件、首批检验报告》 《检具检验报告》 《验收标准表》 《模具档案》

某公司模具检验流程

模具检验流程 1、目的 明确各部门相应职责以确保向客户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模具产品。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模具动态检验与静态检验。 3、定义无 4、职责权限 4.1各部门应对涉及到模具出货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培训,确保每个人熟悉模 具检验流程; 4.2品质部负责对模具静态检验以及模具出货检验记录表、程序的设计与管理; 4.3项目负责人负责通知品质部、技术部等相关人员对模具出货前的检验验证; 4.4相关技术设计人员、品质部检验人员、模具装配钳工等负责对模具试模过 程中动态检验; 4.5品质部检验员、装配钳工负责对模具静态检验,品质部检验人员出具模具 出货检验报告; 4.6模具装配钳工负责解决、处理检查出模具存在的问题; 4.7品质部负责对模具问题点的复查、验证; 4.8冲压车间负责安排高速冲床操作工; 4.9品质部负责对过程违反《模具检验程序》的行为进行纠正、考核。 5、相关规定

5.1模具项目负责人在模具出货前一周通知技术部、品质部相关人员对模具进行出货前 检验; 5.2品质部根据《模具出货检查记录表》中冲模设计审核栏进行验证,主要由技术部设计人员确定; 5.3技术部、品质部相关人员根据项目负责人提供的时间、地点对模具进行动态检验; 5.4动态检验过程中,品质部负责汇总模具存在的问题并填写在《模具出货检验记录 表》中; 5.5模具钳工根据问题点进行对模具维修、调整,直到符合要求; 5.6动态检验符合要求后,品质部根据钳工确定的时间进行对模具静态检验,该检验 过程主要根据模具出货检验记录表进行逐一验证,模具钳工配合指导, 检验员将 结果填写在《模具出货检查记录表》中; 5.7模具钳工根据静态检验问题对模具进行维修、调整,直到符合要求; 5.8模具动态检验与静态检验合格后,品质部汇总好《模具出货检查记录表》, 并将结果抄送模具装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 5.9项目负责人收到经总工程师签名核准合格的《模具出货检查记录表》后安 排物流进行装箱并检查附件、说明书等是否完备方可封箱; 5.10物流负责根据项目负责人提供的信息进行模具发货。 6、相关制度及记录

公司模具检验员行为标准修订版

公司模具检验员行为标 准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冠东公司模具检验员(一级)行为标准 1 模具(检具)零部件检验 1.1常用的计量器具运用,投影仪检测 1.2根据图纸要求,进行简单的模具零件检验 1.3 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查阅尺寸。 冠东公司模具检验员(一级)资格标准 1.知识: 专业知识:常用计量器具,AUTOCAD软件,投影仪检测 企业知识:企业模具零件检验流程,企业产品特性 2.技能: 2.1 专业技能:常用计量器具,简单的AUTOCAD绘图、投影仪操作 2.2通用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 经验:一年以上的检验工作,了解检验流程 冠东公司模具检验员(一级)培训要点 1.培训要点:投影仪,AUTOCAD软件,模具材料特性,检验流程 2.培训方式:企业内训、在职培训 冠东公司模具检验员(二级)行为标准 1. 模具(检具)零部件检验 1.1 熟练运用计量器具、投影仪进行检验

1.2 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绘图 2. 模具(检具)零部件测绘 1.1运用投影仪、三坐标对简单的模具零部件进行测绘 冠东公司模具检验员(二级)资格标准 1.知识: 1.1专业知识:计量器具, AUTOCAD软件,投影仪操作 1.2企业知识:同一级 2.技能: 专业技能:熟练运用计量器具,AUTOCAD软件,三坐标检测软件通用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3. 经验:模具检验二年以上经验,完成20个零部件的测绘

冠东公司模具检验员(二级)培训要点 1.培训要点:模具制造,模具结构,常用模具材料的属性 2. 培训方式:内部培训,在职培训

模具冲压件的物流流程.doc

模具冲压件的物流流程 1.目的 规范公司模具、冲压件的物流流程,明确物流是从项目通知到货物发出的过程中各相关 部门的工作步骤及职责,确保模具、冲压件发货出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及时性。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物品的出口管理。 3、定义无 4、职责权限 4. 1 技术部提供模具理论尺寸和重量; 4. 2 采购部货运公司的寻价及订仓; 4. 3 物流包装公司的联系、货运公司的订车等具体事情; 4.4 仓库 / 报关出口单据的制作 5、工作流程 海运: 5.1 信息来源接项目部的通知,某项目的模具、检具需要发货,根据此通知,向技术部获 取模具的理论尺寸、重量; 5. 2 申购单的审核模具包装的木箱清单要求总经理审核,并交由采购联系包装公司; 5. 3 出货单的提交陪同包装公司人员在公司实地测量模具的尺寸,并把正确的模具重 量和尺寸付上出货通知单(包括到达地址、运输方式以及提货日期)交给采购,由采 购联系货运公司进行订舱业务。 5.3. 1 把模具的重量和尺寸提供给单证员,由其制作出口单据。 5. 4 模具组成的追踪根据客户要求货物的到达时间,对装配部门模具组成的跟踪,确保货 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具组装。 5. 5 品质鉴定模具组装完毕后通知品质部对该模具进行质量鉴定,最终确认模具是否合格 后才可以发货。 5. 6模具出货根据模具组成完毕以及品质鉴定合格的结果对货运公司进行订车联系 (一般提前 4 至 5 小时) . 5. 6. 1通知包装公司来对模具进行包装并在现场对其监督,包装完毕后对模具的 外包装进行检查其是否有熏蒸的图案才可以确认包装的合格并确定可以出货。

5. 6.2在模具的外包装箱熏蒸图案下面标上业已熏蒸的证明(IPPC),并在木箱 的正面粘贴麦头,出库前检查且核实麦头的正确性,保证货物发出的正确性、安全性 以及及时性。 5. 6. 3装模货车到达后安排相关人员利用行车或叉车将模具装上车并把“货 物进仓通知书”给货运公司司机到上海进行进仓; 5.7 信息反馈把模、检具已成功发货的信息通过邮件分别向领导以及项目汇报。 空运、快递: 5.8 信息来源项目部通知某项目的样件或镶块的出货时间等信息。 5.9 生产跟踪按项目部要求的出货时间,对生产进行量产跟踪,保证产品发出的时效 性。 5.10 品质鉴定产品出来后需要品质的检测,看产品是否合检具或是否有压横、毛 刺等问题的存在,须经品质部出具《样件、镶块检验报告》最终确认才可以出货。 5. 11产品出货由单证员制作出口单据(快递不需要),由物流包装产品及纸箱, 最后物流 / 快递公司来取货。 5. 12信息反馈 快递:直接把快递公司运输单上的提单号反馈给项目部。 空运:由物流公司提供从出关口到到达目的国的新的提单号反馈给项目部 6、相关制度及记录 6. 1《物料出库单》 6. 2《模具质量检验表》 6. 3《模具公司物流职责》 7、流程及内容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目的: 规范新模具及模具修改后的验收操作,提高模具验收的质量,使模具能尽快投入正常生产。 范围: 适用于注塑模具和模具修改后的验收。 职责: 技术部: 1) 新产品:负责新产品(注塑模)开发,确保模具能正常投产,并协助分厂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在模具投产期,必须确保产品结构合格,符合生产要求,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出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分厂生产; 2) 改模:根据分厂或客户提出的改模建议,做出合理评估,对模具进行设计更改,完成后需对改模后的产品进行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发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分厂生产。 供应部: 1) 对新开模具开发及改模模具进度进行跟踪,负责信息交流及传递。 2) 新开模具在调回配件分厂前,要求厂家首先提供产品尺寸检测报告与实物样交品质部进检检测,完成后再交技术部与品质部(外观组)确认,确认合格后负责人要求在实物上封上合格样,没有合格样件及尺寸检测报告不得交付。 3) 对于需设计变更的注塑模具,外协模具厂需根据技术部设计变更要求,对模具进行更改,改模合格后需提供改模后的样件及尺寸报告技术部及品质部(外观组)确认,确认合格后需在实物样件上签名确认,确认合格方可通知模具厂将模具调回配件分厂。

品质部: 1) 对于新开发的产品进检需根据技术部的最新产品图纸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 2) 外观组需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其外观进行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上签名;工艺部: 协助分厂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 配件分厂: 1) 负责接收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具; 2) 对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进行试模验证,验证合格后送样技术部及品质部重新确认结构外观,合格后负责人需在产品上签名确认,分厂方可安排生产; 3) 跟进新模具试模到验收过程中的生产状态,; 4) 协助研发部与工艺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合理建议; 5) 执行办理新模具的移交验收事项。 程序 新模具验收流程: 1) A级客户群,通常是指有指定产品验证要求的客户,模具制作完成、试模结束,样品经双方确认后,合格后,封实物合格样,配件分厂确认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20000模次后,配件分厂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 2) B级客户群,通常是指客户对产品对产品验证无指定要求的,相关质量可按现有品质要求确认,确认合格后,封封实物合格样,配件分厂确认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20000模次后,配件分厂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 维修模具流程: 1) 对于已经验收后的模具,如因人为操作不当而损坏模具,原则上由使用方自行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