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简析《琵琶记》的古代美学特征

简析《琵琶记》的古代美学特征

简析《琵琶记》的古代美学特征

侯铁平杨昌萍

(河北北方学院中文系;河北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

摘要:《琵琶记>是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品,它首先是为中国封建传统社会所作的.因此也体现出了追求中和之美.重情节轻人物性格塑造以及大团圆结局的古代美学特点。只有认清它所具有的特征,才能给予正确的评价。

关键词:《琵琶记>;中和之美;重情节轻人物性格塑造;大团圆结局

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是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品.有“元一代戏曲的殿军,明一代戏曲的开拓者”的称号。被明人尊之为“南曲之祖”。或日“南曲中兴之祖”,声誉地位。无与伦比。本文仅就其古代美学特点谈点自己的浅见。

一、追求中和之美

和谐是古代人的审美理想、审美追求。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来说,儒家伦常无疑是保持宁静和谐的理想范式。在这种关系中。矛盾冲突弱化了.展现在古代人面前的,是静止纯净和谐有序的生活图景。因此.古代艺术也就形成了中和之美的特点。在《琵琶记》这部作品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美学倾向。

主人公蔡伯喈,其父母年事已高,家中又没有叔伯兄弟。所以他放弃了谋求功名的念头.在家尽孝终养父母。但是他的父亲却更加迫切地盼望儿子能够早得功名,光宗耀祖。这里父与子在赴试问题上出现了冲突。但在礼教社会中,伦常规定子从父.所以蔡伯喈尽管内心有许多委屈。也只能作出让步。顺从父亲。赴试上路。蔡伯喈应试没想中了头名状元,官为议郎,任职京师,所以不能回家。这就使蔡伯喈在回家尽孝和在京做官之间面临选择。正犹豫之际,牛相又派人来议亲。如果入赘相府。则归家更没有希望。所以这时蔡伯喈做出了辞官兼辞婚的决定。可是圣旨云:“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第十五出)在中国古代社会,皇帝是控制矛盾冲突的决定性力量.忠君。是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所以在蔡伯喈辞官辞婚要回家尽孝与留京做官入赘相府的矛盾冲突中.一张圣旨便使一切烟消云散。他意识到。礼教伦理纲常是不可代替的.他只能在礼教的规范中来设计自己的生活.同时也达到了伦理纲常的和谐。

二、重情节编构.轻形象性格塑造

古代艺术在摹写社会生活时.注霞的是情节,而情节不是由人物性格带动的.不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条件下发展变化的.而是由先天存在的.如血统、地位、等级、身份等这些固定因素决定的。人作为个体应有的个性。成为多余的、不重要的。而对情节的整一连贯的注重,又是为了某种主观意图的表达。这是它在古代合理合法艺术特色。

<琵琶记》开头便交待了蔡伯喈父母年过八十,做儿子的才方娶妻二月.这在有早婚习俗的古代社会是难以理解的。如果父母正当年盛.说蔡伯喈为尽孝而冷落功名.便难以说通了.剧中又特别强调蔡伯喈无叔伯兄弟,单丁独子等,这样才使他在家孝养成为不可获缺之事。可见,这明显是出于主观需要而如此假定。

高明说“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只看子孝与妻贤。”可见.他确是在强调封建伦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戏曲动人的力量,让观众受到教化。因此,明太祖朱元璋盛誉《琵琶记)是“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南词叙录》)在程朱理学盛行的明清时期,影响颇大,成为明人传奇戏曲创作的范本,仿作的对象。

三、大团圆的结局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不论戏曲小说描写的是什么事,最后总有一个光彩的尾巴,完美的结局。这是古代艺术很突出的美学特征。如前所述。追求中和之美、和谐是古代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大团圆结局”则充分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和审美感。因为“大团圆”抹去了现实生活中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使人心处在一种最佳的平衡和谐境界.它是伦理社会的一种必然结果。

《琵琶记》是高明根据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重新创作而成的。《赵贞女蔡二郎》的内容是蔡伯喈中状元后入赘相府。背亲弃妻。赵贞女在家乡独立奉养公婆,公婆死后上京寻夫.却被蔡伯喈放马踹死。这一行为人神共愤,蔡伯喈遂被暴雷震死,以悲剧结局。高明的《琵琶记》则将蔡伯喈改写成一个志诚不负心的孝子,把矛盾冲突淡化为“误会”、“不得已”,最后得到了赵五娘的谅解.一夫二妇和睦相处,并获皇帝一门旌奖。虽然蔡伯喈经历了欲孝不能这一痛苦的历程。这门旌奖是以父母双亡和自己尽孝愿望的破灭换得的。但当闻知旌奖门同时.他是真诚地表露了欣喜之情的。以为借此可以安慰老父在天之灵。大团圆结尾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达到心理平衡.从而缓解矛盾冲突。这样客观上可以松弛人们改造生活.改造社会的行为和理想,可以使人们安于现状、无所作为。所以大团圆结尾多多少少起到了维护封建统制秩序的作用。

同一部作品.由于时代、环境、观念、读者不同,阐释理解自有不同。关于《琵琶记》的价值,历来褒者贬者,毁誉参半。但无论我们怎样认识评价,《琵琶记》首先是为中国封建传统社会所作的。只有认清它所具有的古代美学特点,才能给予正确的评价。我们可以指出它的局限和缺陷,却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加以苛求。

参考文献:

【1】邹华.流变之芙——美学理论的探索与重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黄仕忠.《琵琶记》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1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