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我讲的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本节是西北地区的代表区域。首先,塔里木盆地因其特殊的地形和丰富的资源,在我国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次,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和城镇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最后,作为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区域,塔里木盆地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具有典刑性和代表性。因此教材选择塔里木盆地作为西北地区的代表区域。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塔里木盆的位置和自然景观。东气西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观念。

3、重点、难点的确立: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难点是塔里木盆地的开发。

二、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本着提供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去思考,广泛交流,通过分析进行总结。使学生乐于思维,同时用多媒体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平台。

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边讨论,边解决疑难,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板书课题:

(三)、出示目标交流预习:

(四)、引导探究小组展示:

(五)、精讲点拨质疑释疑:

四、课堂检测

针对本课内容,选择相关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 塔里木盆地

自然地理:位置

河流

地形

气候

油气开发:西气东输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四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第二节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四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第二节 《石油宝库》教学设计 雷鸿秋指导老师:刘志高一、课前系统 ㈠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 2-7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2、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石油宝库》是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四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的第二个框题。本框教学介绍了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开采、运输,了解了石油宝藏带来的现代化和隐忧,在前一框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验了人们在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过程中,因地制宜的思想和创造精神。 ㈡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形象、直观思维能力优于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图片、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形式,让学生带着自身的感受去讨论、体验和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对波斯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很感兴趣的。尤其对于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开采,美伊战争等也有一定接触。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对波斯湾地区自然环境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了解甚少。 ㈢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案例学习,学会分析波斯湾沿岸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石油资源带给该地区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能够学会利用各种图表信息来更理解海湾地区的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设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干旱地区的人们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处的。感受到石油给因缺水而长期贫困落后的西亚各国带来的巨大改变,能结合时事表述石油的出现给西亚各国人民带来的困扰和隐忧,能认识到因地制宜的思想。 ㈣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西亚石油的输出路线以及它给西亚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

八年级地理第二节_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_(1)

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1) 学习目标 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学习重点 1.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范围及气候特点。 2.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自主学习 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山脉和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的盆地。 2.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沙漠。 3.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和。 合作探究 1.看教材图8.18,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3.看教材图8.18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课堂检测 1.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吐鲁番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塔里木盆地主要位于 (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青海省 3.塔里木盆地中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于 ( ) A.湖泊水 B.河流水 C.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D.地下水 4.决定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5.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塔里木河 B.伊犁河 C.长江 D.额尔齐斯河 6.我国最大的沙漠位于() A.准噶尔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 7.下列不能反映塔里木盆地干旱这一自然特征的是() A.多沙漠、戈壁 B.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C.农村、城镇、城市的分布多呈带状或点状 D.矿产资源很丰富 8.读新疆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中准确指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结合影响气候的三要素(地形、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分析说出该地 气候干旱的原因。 3、通过读图和小组合作,简单用语言概括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 的分布与水源、绿洲之间的关系。 4、知道什么是西气东输工程,能简单说出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发展的意义;再次明确发展不能与保护环境相冲突。 二、教学重点 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成因。 西气东输。 三、教学难点 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四、评价设计 目标一:阅读中国政区图,教师提出问题,提问个别学生回答塔 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进行评价。 目标二:结合影响气候三要素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 进行,小组代表进行交流。 目标三: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讨论,结合“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图,分析城镇、交通、水源、绿洲的分布关系,达成目标目标四:通过自主学习和观看微课,学生能够说出该工程对东、西部发展的意义,并进一步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微视频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短片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塔里木盆地的景观视频) 大家刚刚所看到的是位于我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盆地,大家能猜出它是谁吗?……没错,就是塔里木盆地。说起这个盆地,人们的印象可能就是寸草不生,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黄沙,但 就是这看似荒凉的土地却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丝绸之路到西 气东输,沙漠上空回旋着阵阵驼铃声,吸引着古今中外人们的目光, 同时也发出声声疑问“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吗?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走进本节课的探索…… (一)位置和范围 师:学习一个区域,先要了解它的位置和范围,请大家读一下这 幅图,谁来告诉一下我们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范围? 生:回答其位置和范围。 师总结: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南部,处于天山山脉和昆仑 山脉之间,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盆地的中部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二)气候干旱的原因 过渡:按说在这样一种严苛的环境下,应该是寸草不生的,但据 说这里有一种树,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这是真的吗? 出示资料,学生阅读。

八年级地理下册 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地位和作用: 首先,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主要组成部分——塔克拉玛干沙 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本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分布和农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塔里木盆地作为案例有鲜明的 代表性。其次,本节内容充分展示了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表现出来的不畏困难、不 畏艰苦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还强调了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战略方针,对学生来说, 这都是很好的思想教育素材。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地图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能看图说明本区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读图文资料,了解东气西输工程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读图确定位置、分析干旱的原因、城镇交通的分布等; 通过合作讨论等学习方法,知道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通过西部资源的开发历程,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3、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分布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难点: 西部资源的开发是如何注重“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双赢”的。 二、说教法 1、本课运用读图分析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突破:

对于西部地区环境保护方面,采用模拟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解决实际问题, 进而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说学法 读图法、绘图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用音乐加图片的方式,冲击学生的听觉与视觉,展示塔里木盆地,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一)、认识塔里木盆地 位置范围:位于新疆南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 气候特征: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绿洲分布:绿洲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合作探究】 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开发塔里木盆地 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的保护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为突出重点, 解决难点,这里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 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拓展延伸】 假设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党委书记,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真正做到“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双赢”?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检测,有助于我们去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五、说教学反思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同步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五课《干 旱的宝地》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波斯湾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下列国家不属于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是() A. 科威特 B. 伊拉克 C. 委内瑞拉 D. 沙特阿拉伯 2.下图是某地区矿产与输出路线分布图。四条输出路线中,大致沿着东南→东→东北方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中东地区水资源缺乏,有的国家甚至是无流国,关于水资源缺乏及其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区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 该区沙漠广布,植被稀少,篜发旺盛,气候干旱 C. 以色列先进的灌溉技术,使该国农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D. 沙特阿拉伯通过海水淡化来解决缺水问题 4.读中东图,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地跨两个大洲的国家是() A. 土耳其、阿富汗 B. 土耳其、埃及 C. 埃及、阿富汗 D. 以色列、巴勒斯坦 5.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在帐篷里,穿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A. 地处热带,是干旱地带 B. 气候湿热,帐篷利于防震 C. 雨水多,河流多 D. 多地震,帐篷利于防震 6.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卡塔尔201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111963美元,居世界首位.图4 为卡塔尔区域位置图,卡塔尔成为世界最富裕国家之一的主要优势资源是() A. 淡水 B. 石油 C. 森林 D. 铁矿 7.假如你来到以色列,不能感受到的情景是( ) A. 绿洲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B. 收获的季节到了,田里翻滚着金黄色的稻浪 C. 成片的枣椰树 D. 大地遍布管道,公路旁蓝白色的输水管连接着无数滴灌系统 8.称为“工业的血液”的是( ) A. 煤 B. 天然气 C. 汽油 D. 石油 9.下列叙述,与西亚相符的是() A. 全年高温,降水丰沛 B. 地势低平,种植业发达 C. 能源矿产丰富 D. 交通便利,人口稠密 10.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花园”“大菜篮”的国家是( ) A. 荷兰 B. 法国 C. 新加坡 D. 以色列 二、综合题 11.读“中东石油外运航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集中在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 (2)A输往________;B输往________;C输往________。 (3)该地区的石油输往日本,其航线A经过的主要海峡有________、________。 (4)有一艘装有5万吨原油的油轮驶往欧洲西部。请你为其设计出一条最近便的运输航线。

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 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 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4. 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 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 2.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阅读教材78页第一段。 提问:说起塔里木盆地,你们会想到什么? 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以及文字了解说出自己对塔里木盆地的印象。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城镇、油田、瓜果和民族风情的照片;这里既是一片荒凉也有着无限生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如今还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目的增强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板书: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利用多媒体展示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塔里木盆地里面有这一片茫茫沙海——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塔里木盆地是极端干旱的地区。 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小组间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为什么如此干旱。 学生:根据地形图以及过去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讨论并归纳,并让代表发表小组成果。教师指导并总结:结合图8.17了解塔里木盆地距离海洋远;地形方面,塔里木盆地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因此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板书)。 一、自然环境 1、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远 2、地形:盆地,周围山脉环保 过渡:由于干旱,塔里木盆地环境恶劣,那么这里是否有人类活动呢?好,其实这里是有人类活动的,那些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于环境的关系。 提问:大家知道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在哪里吗?以及绿洲水源的来源?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优质教学设计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优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塔里木盆地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能说明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对农业、城市、交通、资源开发带来的影响。 3.会分析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典型的自然环境。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河流、绿洲、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能说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3.运用相关图文资料,学会描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的学习,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经济发展的大局观。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采用央视“是真的吗?”栏目的形式展开。两位主持人风趣的主持风格和课件中“接地气”的“是真的吗?”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整堂课都是在设置的问题之中进行,且问题的设置是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地展开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获得新知识成功感,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突破下一个问题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的材料,制作出适合于初中学生学情的课件,以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生准备:提前查阅塔里木盆地的相关资料,准备好教材、地理图册等相关的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是真的吗?”央视大型求真栏目主持人,今天将带领我们共同走进塔里木盆地,下面我们有请主持人黄西、蓓蓓。 【设计意图】“是真的吗?”是央视一个非常受学生喜欢的综艺栏目,由脱口秀表演艺术家黄西和央视主持人陈蓓蓓共同主持。以此引入课堂,刺激学生的眼球,使其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课堂。 第一部分:这种树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 这种树是真的吗? 师:在塔里木盆地,有这样一种树,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这是真的吗? 生:(感到兴奋,稀奇。)有这样的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文地理第三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练习题

1.亚洲西部的()地区,位于欧亚非三大洲连接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和黑海。 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条河路分别是()和()。 3.波斯湾地区生活着大大小小的()部落,20世纪人们在波斯湾发 现了储量丰富的()。 4.1960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 拉决定成立()简称(OPEC)。 5.波斯湾的石油主要输往()、()、()和()地区。 6.石油为波斯湾地区带来了大量(),他们用来建设学校、完善医疗和住宅、发展现代农业,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7.但是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需要寻找新的经 济发展方式。 8.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的东南角。北部为()气候,南 部为()气候。以色列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土地是(),耕地 面积有限,水资源也十分匮乏。 9。以色列的主要河流是()河,以色列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扩大灌溉土地面积。 10.以色列保护水资源的开源措施: 11.以色列保护水资源的节流措施:。 12.枣椰树比其他植物更能忍受含盐分较高的水,树干可建房,树叶可以做燃料,果实()可以食用。 13.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色列进口低价值的()和(),集中力量 种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进行反季节生产。 14.以色列被称为欧洲人的“()”和“()”。 15.以色列人克服了降水少、土地贫瘠的不利条件,在沙漠中建起片片绿洲,是它跻身于()的行列。

1.亚洲西部的波斯湾地区,位于欧亚非三大洲连接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 和黑海。 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条河路分别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3.波斯湾地区生活着大大小小的阿拉伯部落,20世纪人们在波斯湾发现了储量 丰富的油田。 4.1960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 拉决定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 5.波斯湾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北美、东亚和澳大利亚地区。 6.石油为波斯湾地区带来了大量财富,他们用来建设学校、完善医疗和住宅、 发展现代农业,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7.但是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需要寻找新的经 济发展方式。 8.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的东南角。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 漠气候。以色列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漠,耕地面积有限,水资源也十 分匮乏。 9。以色列的主要河流是约旦河,以色列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扩大灌溉土地面积。 10.以色列保护水资源的开源措施: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免受污染、污水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海水淡化、水利建设。 11.以色列保护水资源的节流措施:采用喷灌滴灌技术、用水许可证和计划用水分配制度、避免种植高耗水作物、开发节水作物(枣椰树)。 12.枣椰树比其他植物更能忍受含盐分较高的水,树干可建房,树叶可以做燃料,果实椰枣可以食用。 13.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色列进口低价值的粮食和饲料,集中力量种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进行反季节生产。 14.以色列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菜篮”和“大花园”。 15.以色列人克服了降水少、土地贫瘠的不利条件,在沙漠中建起片片绿洲,是它跻身于农业发达国家的行列。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说课稿(1)

西北地区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我讲的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本节是西北地区的代表区域。首先,塔里木盆地因其特殊的地形和丰富的资源,在我国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次,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和城镇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最后,作为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区域,塔里木盆地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具有典刑性和代表性。因此教材选择塔里木盆地作为西北地区的代表区域。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了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说出塔里木盆的位置和自然景观。东气西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和认识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人地关系协调的观念。 3、重点、难点的确立: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难点是塔里木盆地的开发。 二、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 本着提供给学生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以学生情况为依据,

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去思考,广泛交流,通过分析进行总结。使学生乐于思维,同时用多媒体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平台。 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边讨论,边解决疑难,获取新知,掌握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板书课题: (三)出示目标交流预习: (四)引导探究小组展示: (五)精讲点拨质疑释疑: 四、课堂检测 针对本课内容,选择相关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 塔里木盆地 自然地理:位置 河流 地形 气候 油气开发:西气东输

干旱的宝地

干旱的宝地 一、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分析以西亚波斯湾沿岸地区为代表的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通过波斯湾沿岸国家的案例,理解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体会人类是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自然,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存的。 3.学会利用地图等资料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能够运用景观图等资料描述干旱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 三、教材分析 陆地上干旱地区的面积十分广大。大部分干旱地区降水极为稀少,沙漠连绵,曾被视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的地方。自然环境比较严酷,但有的地区地下蕴含着丰富的宝藏。自古以来,炎热和干旱非但没有熄灭人们生活下去的勇气,反而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 石油宝库──介绍了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开采。随着那里的地下宝藏──石油的开采,从此结束了人们的贫困生活。他们用石油输出带来的财富,发展工业、农业,改善人民的生活,并在茫茫沙海中建造了美丽的都市,使这一地区步入了现代化。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我想要站在异国的地方,感受文化的冲击,去发现我们的世界之外,真的有另一个世界,或者澎湃平淡,或者安乐繁荣。只是现在,我们都只能坐在教室里,工作或者学习。但这不妨碍我们放飞心灵去旅行。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气候,有不同的景观。(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有一个地方,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我们来找一找。 阿拉伯半岛是什么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这样的气候造就了什么样的景观?(沙漠连绵,河流稀少。阿拉伯半岛中部夏季最热月均温在白昼时达70~80℃,夜晚则降至30℃;冬季最冷月气温也达40℃以上;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许多地区两次降水间的间隔需要数年。地表没有一条常年河。)在这样的地方,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去揭开波斯湾地区人们生活的神秘面纱吧。(二)新课 出行服装很重要。老师找好了一个向导,现在啊,向导爷爷先带大家去服装市场置办一下行头。你是要风度还是要温度?出示T恤和长袍,选哪种? 盛夏的沙漠地带温度能达到40、50摄氏度以上,阿拉伯长袍的特点是宽大,能遮住全身,外界的风吹入袍内,能迅速窜遍上下,起着一种“烟囱效应”,将身体上散发的湿气一扫而去。与此同时,由于人体皮肤都被宽大的长袍遮住,阻挡了日光对体表的直接照射,而灌满长袍内的空气又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因而使人感到凉爽、舒适。在沙漠地区,穿长袍是最明智的选择。 爷爷一路上给我们介绍他以前的生活,可惜他语速太快,我英语水平有限,听到的最多的就是水、战争、贫穷这三个词,大家能根据这些图片资料帮助我分析一下爷爷讲什么吗? 可见热带沙漠气候区最缺少的东西是什么呢?水。中东一些国家经常为水而战,其中,大家熟知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第八章西北地区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塔里木盆地地处() A.天山山脉与祁连山脉之间 B.天山山脉与阿尔金山脉之间 C.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 D.阿尔泰山脉与天山山脉之间 2.读“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示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 图T8-2-1 A.油气资源丰富 B.是“丝路”走廊 C.降水稀少D.地势平坦 3.[宜宾中考] 分布于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黄河水 B.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C.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D.地下水和河流水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回答4~5题。

图T8-2-2 4.关于该盆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盆地内河流众多,水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聚落多分布在山麓绿洲之上 ④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5.该盆地内河流多为时令河。但天越旱,这里的人们就越盼望见到太阳,主要是因为() A.天越旱,地下水越丰富 B.气温越高,瓜果越香甜 C.天越旱,盆地光照越强 D.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 读我国西北某区域图,完成6~7题。

图T8-2-3 6.下列诗句,反映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A.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7.通过该区域能源通道向江西省提供的能源是() A.煤炭B.火电 C.水电D.天然气 8.[济宁中考]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区域组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T8-2-4

(1)图a所示A区域是________盆地。 (2)该区域沙漠广布,降水稀少,请从海陆因素方面简要分析造成这里降水稀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a可知,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a说明绿洲和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b所示为主要分布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古老引水工程——坎儿井,该工程解决了当地农业和生活用水问题。利用坎儿井引水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第八章第2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 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 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4. 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 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 2.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城镇、油田、瓜果和民族风情的照片:上面这些图片中的很多事物都为我们所熟知,很多也为我们所常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熟知我们常见的这一片土地--塔里木盆地,翻到课本78页,板书: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看一下本节课的课题“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这里用了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塔里木盆地,一个是“干旱”,另一个是“宝地”,那么这里我们就分开讲一下塔里木盆地的这两个特点。 过渡:利用多媒体展示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塔里木盆地里面有这一片茫茫沙海—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一起来看,图片所示的是人体的哪个器官? 生:眼睛。 师:我国四大盆地中有一个盆地的轮廓形似眼睛,你知道是哪一个盆地吗?生:塔里木盆地。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地理区域就是塔里木盆地。 【设计意图】将塔里木盆地的轮廓与眼睛的轮廓进行比拟,通过差距甚大的两种事物的视觉冲击,引出课堂主题,在新奇和趣味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教学。 【讲授新课】 一、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一)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的分布特点 教师展示一系列新疆城镇的景观图片,学生在地图资料当中一一找到它们,并标注出来。

图一 喀什地区是中国最西部的行政区,古称疏勒,地处欧亚大陆中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全区总面积16.2万平方千米,东西宽约750千米,南北长535千米。喀什市是喀什地区行署所在地,是喀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新疆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10年,喀什辟为国家第六个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内陆第一个经济特区。

图二 叶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喀什地区南部,喀喇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总面积28928.64平方千米,总人口373492人(2003年)。有维吾尔、汉、塔吉克、回、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 图三 和田地区,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南抵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相连,辖1个县级市、7个县,2012年末,总人口212.34万人。2012年,和田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图四 民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东临且末县,西连于田县,全县总面积56759.86平方千米,总人口34284人(2003年)。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蒙古、朝鲜族、塔塔尔、哈萨克等民族。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说课稿(2)

西北地区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上信中学陈道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节是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学完第一节西北地区概况后,塔里木盆地因地形、资源、人口分布、城镇分布的特殊状况,同时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矛盾突出,使其成为典型区和代表区。 教材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在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塔里木盆地自然景观图片和相关文字材料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特点。引导学生概括归纳进一步分析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第二部分突出了塔里木盆地的能源和资源的开发。这一部分主要通过讲述西部大开发,通过多媒体整合的文字材料和图片,逐步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从而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一些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特点; 3)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举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媒体教学和相关文字材料传授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知识和讲述西

部大开发的战略,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说明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西气东输 难点: 1)自然环境对塔里木盆地的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2)能源开发中如何避免破坏环境; 二、说学情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思维,但是对于怎样以某区域为例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大纲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情境导入中,运用歌曲来构建学生对塔里木盆地学习的背景,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在该背景下完成随风潜入夜,润物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 ◆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述法、情境创设 地理课堂的教法一般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几种方法为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采用以讲述法为主,讲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节课采用以创设情境为辅,通过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图片、声乐、文字整合构建一个学习背景,在这个背景之中结合其他次要的练习法引导学生学习。 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通过地图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对西气东输程线路和意设计出5个问题,按问题开展活动,让学生学会以某个区域为例,理解并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说教法和学法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四、说教学程序

干旱的宝地说课稿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一节是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内容。学完第一节西北地区概况后,塔里木盆地因地形、资源、人口分布、城镇分布的特殊状况,同时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矛盾突出,使其成为典型区和代表区。 教材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在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塔里木盆地自然景观图片和相关文字材料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特点。引导学生概括归纳进一步分析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第二部分突出了塔里木盆地的能源和资源的开发。这一部分主要通过讲述西部大开发,通过多媒体整合的文字材料和图片,逐步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从而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一些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特点; 3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举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媒体教学和相关文字材料传授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知识和讲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说明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西气东输 难点 1自然环境对塔里木盆地的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2能源开发中如何避免破坏环境; 二、说学情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思维,但是对于怎样以某区域为例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大纲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情境导入中,运用歌曲来构建学生对塔里木盆地学习的背景,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在该背景下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述法情境创设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中学文科组初中地理第*号说课教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选自八年级地理下册,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西北地区的省内区域。通过本节的学习,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了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说学情: 在分析完教材之后,简单的分析一下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所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上学期已了解了中国地理的概况,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求知欲旺盛。所以针对以上的学生特点,教材的特点,以及新课标的理念,我设定如下的教学目标(过渡)。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4)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

《干旱的宝地》习题

第五课干旱的宝地 一.选择题 1.下列没有与波斯湾地区相濒临的是() A.红海 B.黑海 C.地中海 D.里海 2.下列波斯湾地区的国家石油储量最少的是() A.沙特阿拉伯 B.科威特 C.伊拉克 D.阿曼 3.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花园”“大菜篮”的国家是() A.荷兰 B.瑞士 C.意大利 D.以色列 4.海湾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 A.农业 B.工业 C.石油业 D.畜牧业 5.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主要输往() A.北非、东欧 B.南美洲、北美洲 C.西欧、北美、日本 D.俄罗斯.美国 6.干旱地区的居民生产和生活主要在() A.沙漠中部 B.沙漠边缘 C.谷地 D.绿洲 7.一个世纪以来,石油储量和产量始终居世界前列的地区是() A.波斯湾沿岸 B.北海附近 C.渤海 D.东南亚 8.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其中在阿拉伯半岛盛产() A.葡萄 B.香蕉 C.哈密瓜 D. 椰枣 二.问答题 1.读《世界石油海上运输路线图》完成相关题目。 (1)请写出海湾石油运输路线(经过海湾主要通道,目的地), 至少三条。 (2)假如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暴跌,哪些国家或地区将受到严重 损失?哪些国家或地区将大受其利?举出3个国家的名字并说 明理由。

答案: 一.1.B 2.D 3.D 4.C 5.C 6.D 7.A 8.D 二.1.(1)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和北美;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北美和西欧;③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北美和西欧。 (2)答题思路:西亚的产油国家将受严重损失。比如: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伊朗等石油输出国。美国、日本、英国等石油进口国将大受其利。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

第八章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 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 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4. 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

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 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 2.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阅读教材78页第一段。 提问:说起塔里木盆地,你们会想到什么?

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以及文字了解说出自己对塔里木盆地的印象。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城镇、油田、瓜果和民族风情的照片;这里既是一片荒凉也有着无限生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如今还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目的增强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板书: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利用多媒体展示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塔里木盆地里面有这一片茫茫沙海——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塔里木盆地是极端干旱的地区。 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小组间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为什么如此干旱。 47 学生:根据地形图以及过去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讨论并归纳,并让代表发表小组成果。教师指导并总结:结合图8.17了解塔里木盆地距离海洋远;地形方面,塔里木盆地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因此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板书)。 一、自然环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