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讲解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讲解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讲解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讲解

战略联盟理论研究综述

[论文关键词] 战略联盟价值链[论文摘要] 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合作竞争方式,又是企业整合优势资源的一种重要机制,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多种战略联盟的概念与理论研究,通过对其与卡特尔、托拉斯及虚拟企业的比较分析,加深对战略联盟这种中间组织的了解,提出战略联盟的发展方向即向行业联盟、跨国联盟发

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愈演愈烈,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形势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些企业逐渐以合作竞争取代对立竞争进行战略性的调整。战略联盟是一种新的合作竞争,方式,又是企业整合优势资源的一种重要机制,被称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组织创新”,因而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

注。一、战略联盟的概念战略联盟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的。但目前对于战略联盟概念的界定,学术界还存在很大的分歧。学者们分别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认识和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波特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战略联盟是超出正常的市场关系又没有达到合并程度的长期联合协议。联盟的方式包括技术许可生产、供应协定、营销协定和合资企业。波特认为联盟无需扩大企业规模而可以扩展企业市场边界。(2)威廉姆森从组织性质角度出发,认为企业联盟是介于市场交易和各层组织之间的中间边际状态组织,是一种对企业交易时契约不完备性的一种治理结构,是管理企业的一种特殊系统。相对于动态的市场和企业变化,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契约因为在本质上存在不完全信息而呈现出不完备性,不完备契约蕴含着对企业交易的产权效率重新优化配置成为可能,战略联盟被视为不完全契约状态下的一种治理结构,它是企业市场交易行为的一种补充。(3)蒂斯从资源整合角度出发,认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进行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具体包括:排他性的购买协议、排他性的合作生产、技术成果的互换、R&D协议、合作协议及共同营销等。具体来说,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出于对整个市场的预期和公司总体经营目标、经营风险的考虑,为了公司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组织。建立战略联盟,实质上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和风险的分摊、弥补一般市场交易的不足,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二、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战略联盟这一新的合作竞争形式和组织创新方式能应用于实践主要是它本质上也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并有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和支撑。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支持有:(1)价值链理论。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创造了价值链理论。波特认为,企业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运送和管理等活动的集合体,其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价值链”。价值链上的企业有可能是在某些价值增值环节上拥有优势,在另外一些环节上其它企业可能拥有优势,为达到“双赢”的协同效应,相互在各自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上展开合作,可促使彼此核心专长得到互补,在整个价值链上创造更大的价值。(2)交易费用理论。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科斯认为,市场过程是有

成本的。企业组织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市场交易费用与组织协调管理费用相等的均衡水平确定了组织的边界。科斯理论的集大成者威廉姆森认为,交易不仅会集中在市场和企业这两端,如今在中间范围内交易也更为常见。迪屈奇发展了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他在分析交易费用的基础上引进了管理效益,对半结合状态的组织形式进行分析,认为当市场管理效益大于公司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费用,且高于公司管理效益时,半结合必定发生。(3)资源基础理论。沃纳菲尔特在《企业资源基础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资源基础理论”的概念,指出了企业内部资源对企业获利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意义和对企业创造市场优势起决定性的作用。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关键任务就是不断集聚有价值的资源,并充分利用使资源价值最大化。资源基础理论将战略联盟视为获得其他企业资源的战略,既当资源不能有效地通过市场交易或并购获得时,战略联盟就可以用来与其他企业共享或交换有价值的资源。(4)组织学习理论。组织学习理论认为,企业形成战略联盟的另一个动机是组织学习。认为企业拥有超常的创新知识,便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基于此认识企业将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放在优先位置,而战略联盟正是组织间转移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一条有效途径。然而新知识和新技术是很难在市场上买到的,由于知识通常是意会的,可以通过和具有经验的企业结盟实现学习从而推动了战略联盟的形成。三、战略联盟与其他企业合作关系的比

较(1)战略联盟与卡特尔的区别。战略联盟不同于少数寡头为操纵市场价格等而缔结的卡特尔组织。卡特尔组织的目标和作用是在产业内部通过约束企业的某些行为来限制竞争,或通过协议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改善和提高成员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是以降低消费者利益为前提的,是市场失灵的产物,且卡特尔成员企业间的竞争是一维的,彼此是竞争关系。战略联盟既可以在产业内部产生,也可在不同产业间产生,联盟的目的是为了拓展竞争空间,很大程度上间接提高了消费者剩余曲线的弹性,增加了消费者剩余,进而增加了社会福利。联盟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多维的,是一种“竞合”关

系。(2)战略联盟与托拉斯的区别。托拉斯是由若干个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通过合并组成的大公司。内部实行统一管理,对外是一个统一的法人。托拉斯组织内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联盟企业在联盟中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相互之间的地位是均等的,不存在领导被领导,管理被管理的关系。(3)战略联盟与虚拟企业的区别。战略联盟与虚拟企业最容易混淆,很多人认为战略联盟就是虚拟企业,实际上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虚拟企业是由各种企业单位形成的一种集团,其中人员和各种过程都是来自这些企业单位,他们彼此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奋斗。虚拟企业既可能出现于企业之间,也可能出现于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之间,甚至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虚拟企业更多的是用来实现互补性业务的短暂性合作,它强调企业之间短暂的、临时的依赖于市场机遇的动态联盟关系,伙伴之间没有长期契约的约束,其目的大多是比较具体的,有时限要求的。而战略联盟更多的是企业间的一种长期性合作,考虑更多的是联盟企业间的一种长期关系,其目标也大多是着眼于企业未来战略目标的实现。结语随着研究的进步,战略联盟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也随着不断扩展与丰富。但战略联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联盟的参与者、动机及形式日趋多样化。联盟的范围不断扩大由行业内联盟向跨行业的联盟发展,由国内联盟向跨国联盟发

展。实践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这样就要求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也应不断的深化。[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 . 华夏出版社,1997. [2]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任剑新.企业战略联盟研究——一个新兴产业组织的典型分析[M].中国财政出版社,2003. [4]陈宏军,江若尘.纵向一体化战略联盟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5]王美虎.战略联盟研究的热点与启示[J].今日科技,2001. [6]张永安,王晓光.战略联盟理论及应用研究[J].经济师,2008.

企业竞争优势的文献综述

关于家电行业竞争优势研究的文献综述竞争优势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绩效的核心。然而经过几十年蓬勃 的扩张和繁荣,很多企业在追求疯狂的增长和多元化经营的过程当中, 将竞争优势抛诸脑后。今天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尤其对于家电 行业,激烈的竞争使得利润空间日趋狭小,开发、维持、创新、拥有自己的持久性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1、关于竞争优势的研究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1985)一书中对竞争优势有如下定义: 竞争优势就其根本而言,来源于一个企业能够为其买主提供的价值,这个价值高于企业为之付出的成本.相对于对手而言,卓越的价值在于为顾客提供等同效用但价格低廉的商品,或者为顾客提供某种独特的效用而顾客愿意为之付出高昂价格的商品。 蓝海林等(2005)认为: 所谓企业竞争优势一般是指当两个企业处在同一市场中,面对类似顾客与市场,其中一个企业能够赢得更高的现实或潜在的利润或市场占有率时,这个企业就拥有某种竞争优势。换句话说,所谓企业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实现企业的主要目标———盈利与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邹国庆(2003)指: 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市场、特定的阶段、特定的地域,在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超越主要竞争对手、获得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的能力或潜能。这种竞争优势是企业在与同行业企业的竞争中所表现出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一种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拥有这种优势,该企业可以获得高于该行业平均收益或超额利润。 竞争优势一旦形成,就会处于模仿者和革新者的强烈破坏和冲击之下。竞争对手或者凭借模仿或者凭借创新,对获取竞争优势的企业提出挑战,而这种挑战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竞争优势消亡的速度。竞争过程实际上就是竞争对手对优势企业的能力进行模仿的过程。企业的某种竞争优势本身的发展一般都会经历三个连续的阶段,即产生、延续、衰退。当竞争优势发展时,收益增长;当优势保持时,收益保持不变;最终竞争优势因为模仿者、和革新者的侵蚀而衰退。 总的来讲,竞争优势可以被定义为某个企业相对于另外的企业在某种层面上的不对称性或差距,这种差距使得该企业能够比对手更好地为顾客提供服务,从而使企业处于领先地位。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对依恋的概念、发展阶段、已有研究理论到已有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综述,然后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阐述以及展望。 【关键词】依恋依恋理论依恋的评估方法现状 依恋(attachment) 是儿童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依恋的形成及其性质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依恋的生物和社会意义研究表明,依恋这种亲子关系的早期经验会成为我们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本文将对这些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依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依恋概念的提出和依恋发展的阶段 1.依恋概念的界定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1]所谓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在这里抚养者主要是指母亲。杨丽珠提出,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 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近年来, 张文新又提出,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可见, 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 可以是儿童, 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 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情感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在发展心理学中, 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2.依恋发展的阶段 儿童依恋心理的发展同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 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许多研究者依据对儿童依恋的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谢弗和爱默逊(Schaffer & Emorson)提出的阶段模型及鲍尔贝的依恋阶段论。 谢弗和爱默逊从儿童依恋对象的选择性, 即依恋行为的指向性发展的角度, 将儿童早期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1) 非社会性阶段(0~6周)。该阶段儿童只能发出哭、笑等无定向的信号。( 2) 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该阶段儿童会对任何人发出信号并从中得到安慰与关注。( 3) 具体依恋阶段(7~11个月)。该阶段儿童的依恋集中指向特定的个体, 依恋行为的组织也更具有选择性。〔4〕鲍尔贝根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 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前依恋期(0~3个月)。这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他喜欢所有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2) 依恋关系建立期(3~7个月)。这期间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婴儿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但依然有反应。(3)依恋关系明确期(7个月~2岁)。这一时期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 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 出现了对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 并能与人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4) [1] 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V ol.1,Attachment,New York Bassic books,1969

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2年第2 期 205

2012年第2期 开发的必要补充。校本课程开发和国家课程开发是各有优势和相互补充的两种课程开发模式,其中的任何一方都很难取代另一方,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必要补充。b.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被赋予了课程开发的权力,因而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校本课程开发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c.对学校、教师、学生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在于:它突出了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②国外经验介绍。由图2可以看出,这一部分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大约3篇左右。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外主要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和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李介在他的文章中介绍了四种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包括: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情境模式(或环境模式)等。 ③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在整个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中,这一部分所占比例最大,超过50%。而且这些论文大多出现在2003年之后,一方面说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观念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成熟。 这部分中不少研究者开始总结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如肖龙海在其《“温州精神”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一文中,从课程开发的目标拟定、课程开发的组织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开发的评价、课程开发的教师培训等多方面介绍了温州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而高洪贤的《农村小学以桑、蚕知识为突破探索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8期),则为广大农村地区学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④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研究总共有5篇,主要讨论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等问题。如傅建明就认为学校教师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说“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承担者、实际的操作者,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这些活动成败的关键人物。”同时李利平也认为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增权在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教师需要“增权”。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林一钢认为至少包括:科学的课程意识;娴熟的课程开发技术;精诚合作的精神和行动研究的素养等。 ⑤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A.校本课程评价的主体和对象。林一钢认为校本课程评价应注重内部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教师及学生。“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提高校本课程的内涵品质,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B.评价方法选择。李臣之教授认为:广义的方法包括校本课程评价的步骤和一般方法。评价步骤包括界定校本评价对象及现象、收集评价信息、确证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完成评价报告、实施评价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一般方法应该指向多元决策,具体有:档案袋评定、公示和综合评定等三种方法。 三、小结 综上所述,就目前来看,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基本上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晚于国外相关的研究不少时间。现在国内的相关研究显然越来越深入,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对国外经验的介绍,到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从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和管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等等都有大量的研究论述。但其中至少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很多研究者多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弄混淆,甚至以校本课程代替校本课程开发使用;虽然概念上的混淆混用在实施上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若是各个研究者在交流时未免造成不便,也不利于学科的建设。 二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建构还不足,理论研究较混乱,因此很难指导实践;虽然有部分作者介绍了国外的一些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经验等等,但这部分研究显然太少,不足以引起大多数学者的重视。另外国内也有研究者尝试从地方传统特色和资源优势等方面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确实收到不错的成效。但专门从事理论创建的研究却并没出现,或许从实践经验总结建构出适合我国国情、校情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或理论,将是我国内学者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三是多把校本课程开发当成校编教材,实践者多含有功利心理。 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主要是集中在各方面条件好的城市学校,而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并不理想。在所有找到的研究文献中,专门研究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论文只有6篇,有4篇是关于实践经验介绍,1篇是对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和策略的探讨,还有一篇是对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情况的调查研究。可见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并不多,质量也不高,需要得到广大学校和学者更多重视。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12-17. [2]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11-18. [3]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再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3-9. [4]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一种广义的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05(8):19. [5]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7):3. [6]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7):21. [7]李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18-20. [8]傅建明.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1(7):56-60. [9]李利平.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增权之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45-47. [10]林一钢.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素养刍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2(3):29-32. [11]林一钢.略论校本课程的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9):14-17. [12]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与实做[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19-24. 20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1-10-29 字体设置:[大中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近二十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 当前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学习并研究一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同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将对我们实施以德育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建构主义简介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1、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同化(assimilation)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由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accommodation)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 平衡(equilibration)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2、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

国内外人力资源整合文献综述

2.4 国内外人力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 人力资源整合(Human Resource Integration,简称为HRI),作为企业管理整合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自19世纪美国发生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们从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作了比较多的研究。Schweiger,Walsh (1980)在著作中,讨论了雇员在并购中的冲突、紧张、职业不确定性、行为难题、压力、生产力损失、财务安全、工作地点的重新安排、同事间的信任等问题的典型感受。Krug,Nigh(1998)对跨国并购中的被并购企业管理者离职原因进行了研究,认为被并购企业管理者的大量离职与并购两企业所在国的文化差异、高的国际整合水平(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和被并购企业在并购前的绩效水平显著相关;文化差异越大、国际整合水平越高、并购前的绩效越低,其离职率越高。美国学者P·普里切特,D·鲁宾逊(1999)在《并购之后:如何管理被收购公司》中对企业并购对员工的心理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被收购公司人员的综合评价和挽留等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并购管理提出了一些指导原则。这本书是国内引进较早的,也是较为系统性地介绍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问题的著作,但由于这本著作是关于企业并购之后各方面的整合问题,比如财务、战略、组织结构等整合问题,因此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的研究就显得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在并购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亚力山德拉·里德·拉杰科斯(1999),他在《并购的艺术——整合》中对并购后的几种主要形式的整合对作出了详细的讨论,以问题的形式一个一个相应回答,并配合相关典型案例加以讨论。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讨论了并购中人员的裁减主要要看公司下一步的战略,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导致裁员,有些恰好相反。关键员工对企业非常重要,要通过精神和物质激励、设置约束条件等各种方式保留优秀的员工。并从组织结构、薪酬福利等方面以本国的具体情况为背景做出了具体的方案。菲利浦·米尔韦斯,米切尔·马克斯(1999)在《兼并管理》中从组织的角度和人的角度描述了兼并管理的方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Nyt 引言 一直以来,学界一般认为解离症状是童年时期所受创伤引发的,但现在学界对创伤诱发解离症状的具体机制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深入性。部分研究者认为解离症状主要可能由童年期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而造成的婴儿对创伤的易受伤性、不安全型依恋关系直接对婴儿造成的创伤所造成的。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讨论依恋关系(尤其是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来探讨依恋关系是怎么通过影响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引发婴儿,甚至母亲自身的解离症状,从而讨论治疗解离症状的方法。 一、依恋关系诱发解离症状的理论与原因 1.依恋关系对青少年解离症状诱发的影响 在2004年的时候,GIOVANNI LIOTTI发表的综述整理了创伤、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三者的关系(Liotti, 2004),见图1。他认为,在童年时期遭受过创伤的,被AAI访谈被判定为与照养者有着unresolved型依恋关系的双亲容易与他们的孩子形成未组织型的依恋关系。当孩子向双亲发出依恋要求的时候,容易激发双亲的unresolved的记忆,这样双亲会因为当前他们回应婴儿依恋要求的照顾模式与unresolved记忆诱发的恐惧的情绪产生矛盾而出现一会儿回应婴儿要求的一会儿回避甚至惩罚婴儿依恋要求的行为,这样双亲在婴儿面前就会成为一个既是惩罚者又是拯救者的形象。如此下来,婴儿就会对双亲产生既依赖又愤怒的情绪,难以确定他的依恋要求与行为是否正确,也难以确定自己在双亲中的自我形象,从而难以将婴儿时期记忆整合到一个完整的自我中并形成一个相对正常的内在工作模式,从而为它们的解离症状埋下了诱发的因子。如此一来婴儿成长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个既强大(因为不想依赖父母)又脆弱(因为需要依恋关系)的矛盾两极的自我,为了减轻这种自我的矛盾,婴儿会产生一些防御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把强大的自我与脆弱的自我解离开来,这样婴儿就容易产生有解离经验或者是情感异常,一旦这种婴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其他危险的因子,就非常容易遭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猎头理论研究综述

猎头理论研究综述 猎头理论研究综述 当前,中国猎头领域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这是由于几个方面的原因制约和决定的: (1)猎头理论的萌芽,在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配置理论、人才流动理论、激励理论和招聘理论中,形成了边缘化的理论视野,并没有比较完善的系统理论; (2)猎头还没有从人力资源研究领域单独出

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 (3)猎头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外来猎头理论有必要本土化; (4)猎头理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技术层面,只涉及到猎头理论来源方面,并没有深入。 从著述的角度看,国内外研究猎头的成果并不多。国外主要有美国约翰?劳的《跳槽,越跳越高!》、美国尼克A?科克迪勒斯的《向猎头学习:一场彻底改变传统求职与招聘方法的革命》、美国阿兰?R?缶龙伯格的《猎头宝典》、美国凯文?C 克林维克斯等著《招兵买马》、日本藤井义彦的《猎头——跳槽风云录》等;在国内,主要有高

职的《猎头与被猎》、张凯集的《猎头操作指南》、陈贝蒂的《“猎头”出击:疯狂的人才争霸》、宁瑜的《猎头智慧》,王洪浩的《猎头》、《草船借箭》,宋斌、程贤文的《猎头V

S 反猎头》等著述。除此以外,大多是新闻报道、人物专访和招聘技巧方面的介绍。 从内容方面看,猎头著作主要集中在猎头实务操作方面,多是描述和揭露猎头的操作流程、搜寻手段、猎取技巧,以及针对高级人才职业转换和职业升迁的指导建议等。 从著作者的身份看,主要是猎头行业从业人员和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猎头行业从业人员以业内人士的身份,描述猎头实务操作方面的具体案例,或以职业顾问的身份为高级人才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转换、升迁的指导建议。新闻媒体则多是事件报道性的描述。多数文献资料从不同角度涉及到了猎头微观层面的行为、活动和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摘要: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正在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其指引下的多样纷呈的教学模式已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教学软件开发紧密结合。同时也应该看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仍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理论,其发展进程依然是动态的、开放的;在认识论立场上如何处理好建构与反映、个体性与社会性、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将是实现其理论超越的根本问题。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在其指导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予以纠正和消除。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育技术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产生的哲学根源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思想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柯(1668-1774)和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1724-1804)放在一起。(任友群,2002)当代美国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把维柯誉为“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他认为维柯发表于1710年的论文《论意大利人的古代智慧》中所提出的“真理即创造”、“人只能认识自己所创造的东西”等理论第一次清楚地表达和描述了建构主义思想。 而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建构主义的思想源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康德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围绕着人的主体性而展开的,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建构认知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康德相信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人们无法知道的,而且也无需推测它,人们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经验而已。康德在他的理性批判哲学中,分别从认识领域、实践领域等不同角度建构个体主体性思想。康德哲学达到了西方哲学的巅峰,他本人也被大多数建构主义者奉为鼻祖之一。 (二)建构主义产生的心理学根源 毋庸置疑,除了哲学思潮的影响之外,心理学自身的理论和流派演进是认知主义向建构主义理论发展的直接原因。(田严明等,2010)在这一发展及演变过程中,在心理学中影响颇深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即活动内化论)对此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构建”;个体思维的发展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从而使图式不断地协调、建构(即平衡)的过程。皮亚杰强调主体心理机能的形成,其理论可以说是一次内化说或一次内化的个人建构过程。但这一理论是不全面的,因为个体不可能自发协调心理机能,而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过程。尽管皮亚杰的理论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他仍不失为认知研究理论中最具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甚至可以这样说,他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在有关儿童认知发展学说中“构成了一个时代”,(田严明等,2010)皮亚杰关于建构的思想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

社会认同理论

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社会认同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并一直处于持续而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出这么一种趋势:即从静态到动态,从一元到多元,从重人文到重实证以及从理论到应用的发展趋势。我国对社会认同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该领域也取得丰富的成果。 一、国内社会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国内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关注始于2001年,然后逐渐得到学者关注,尤其是郑航生教授2009年发表《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社会认同的挑战》一书后,社会认同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到现在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一)社会认同的界定 近十年来,社会学者、心理学者、政治学者、教育学者均对社会认同提出理论性界定与操作性定义,心理学者多数遵循塔弗尔的原初定义,社会学者则往往结合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中国文化与国情对社会认同作出界定。 李友梅教授给出了社会认同的三个基础性领域或核心领域:社会组织、意义系统和福利渗透。从以阶级认同为轴心的社会认同体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认同定义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1]。

郑杭生教授[2]则是从社会学中的社会互构论视角界定社会认同,即个人和群体对其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也就是以利益为基点,以文化为纽带,以组织为归属,在多种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人和群体对其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 方文教授凸显群体资格在社会认同中的核心地位:社会认同是“行动者对其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membership)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3]。 此外,在社会学的有关实证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研究需要对社会认同作出一些操作性界定。 比如,按照王春光[4]的定义,社会认同是“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 总之,虽然各个学者对社会认同理解的出发点不同,但在本质上社会认同是一种群体性的观念,是增强社会内聚力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 (二)社会认同的结构 国内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社会认同的结构主要由四个维度组成,即认知、情感、动机、行为。 1.认知维度 指相比其他群体,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

交互式学习的文献综述(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交互式学习的文献综述(精品) 交互式学习的文献综述 [摘要] 交互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正处在朝气蓬勃的 发展当中。 它主要通过小组交互式学习的形式来得到实现,在课堂教学中 体现出巨大的优点。 [关键词] 交互式、小组、学习模式 [前言] 随着建 构主义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交互式学习慢慢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但当前,对于交互式学习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因此有 必要通过文献综述,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正文] 一、相关概念的认识 1、交互(interactive) 定义一: 交互原本是一个计算机术语。 指系统接收来自终端的输入,进行处理,并把结果返回到终 端的过程,也即人一机对话。 交互是计算机赖以工作的基础,没有交互,计算机便无法完 成哪怕是最基本的工作。 交互性成了计算机区别于其它媒体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但是并非只有使用了计算机才可以实现交互。 实际上,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交互是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信息 交流,因而在各种形态的教学活动中都存在着交互,交互其实是教 1 / 8

学活动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只是在不同的教学形态中,交互所呈现的方式和特征有较大的差别而已。 (蔡宪, 2019)定义二: 交互,即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上课初,让学员相互认识、熟悉是交互,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员进行讨论探究也是交互。 实际上许多成功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法、研讨法、情境模拟等都贯穿了交互式教学的指导思想。 (王淑卿,2019)2、交互式学习(interactive learning/interactive study) 定义一: 交互式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完成由乐学、好学到会学、学会的转变。 (毛霞,陈健, 2003)定义二: 所谓交互式学习, 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 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式学习方式。 (应用多媒体课件改革英语教学模式,《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梁红, 吴继耘,何立乾, 2005 年 ) 定义三:交互式学习是一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态的(以言语为主的)交互,在交互式的关系当中,对参与的学习者双方起到作

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

摘要 实证研究中,在借鉴了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国内的现状,做了大量的研究,逐步形成适应国内的依恋理论与实证的体系。 本文从依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理论上介绍了不同学派的依恋理论观点,包括精神分析学派、习性学理论、认知理论等,各个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总结了各学派的成就和不足。实证研究介绍了依恋的研究方法、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依恋与友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青少年犯罪、依恋与欺负行为、依恋与认知等,在相关研究中,介绍了依恋与各个领域的关系,文中整合了前人的成果,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在最后,提出了对依恋的展望,包括:依恋与家教、依恋的代际传递、依恋的纵向研究、成人依恋的研究,这几项是对依恋研究的一点体会,本人认为依恋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和相关的研究中,应该使依恋的研究成果走入实际的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提高,使依恋的成果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依据。 引言 针对国内的现状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依恋的形成上、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对社会性的影响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个性发展、依恋与犯罪、依恋与家庭教育、依恋的代际传递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成果。但是,依恋的研究还集中于儿童早期,对青少年及成年期的依恋较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依恋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总揽全局的窗口,揭示不足,以备后来的学者能在此基础上对依恋研究有新的突破;总括了理论的成果,还将实证相关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使依恋研究不仅停留在学术界,还能更有效的指导生活。 一、概念分析 (一)儿童依恋的界定 1.依恋的提出 关于母婴依恋的研究,是从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开始的。鲍尔比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在《依恋与失落》一书里,从生态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学、精神病学以至控制论、信息论角度,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依恋最初是由鲍尔比(J.Bowlby)提出,用以描述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其实鲍尔比(Bowlby)的初衷并不认为依恋仅指婴幼儿期才具备,他认为依恋是伴随整个童年期,直至成人。 2.广义的理解 广义的依恋不局限于亲子之间,也不局限于婴幼儿期。如张春兴(1992)认为,“依恋是人际间在感情上甚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所谓相依为命,即此之意”,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依恋关系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使人在其他社会情境中满怀信心和胜任力地去参与。 2)依恋对象的作用是“安全基地”,是保护,是对压力、焦虑的自然遮挡。同伴和老师的作用不被当作依恋关系的核心。

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 教育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简述 The relation of edu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theory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西方教育经济学中影响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经济因素和思想因素,梳理了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产生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的关系,及其优越性与局限性。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economic factors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mergence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in western education economy, combing the main view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representative an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way of produce.On the basis, analysis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 and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关键字:人力资本、教育经济学 Key words: human capital,education economy 一、人力资本产生的背景 (一)科技、经济发展的契机 20世纪伊始,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密切,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的智力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与生产的密切结果,引起产业结构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向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模式转化;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是从事体力劳动、非熟练劳动的比例下降,而从事脑力劳动、熟练劳动的比例上升,这反映出在整个生产体系中人的地位相对于生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15757808.html,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作者:马珂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在不同的职业类别或工作场所,人们所拥有的工作身份并不相同。然而,人们可 以在不同的工作身份之间进行转变。本文就针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其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转变 身份转变指脱离原来核心的、行为锚定的认同,转向探索新的可能自我,并最终形成新认同的过程。身份转变经常伴随着职业变化的产生,因此工作身份转变逐渐成为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与工作身份转变相关概念的定义,然后对工作身份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转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有关问题做出了展望。 一、概念的界定 1.身份认同。首先理清“身份”、“认同”及“身份认同”间的关系。三个概念源自同一个英文“identity”。对identity概念的早期研究以哲学范式为主,并翻译为“认同”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同性恋者、少数族群等群体运动风靡欧洲,关于identity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仍将其译为“认同”。八十年代,Ashforth 和 Meal(1989)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到组织研究中,并将组织认同界定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此对identity的研究分化为两个词汇:“identity” 与“identification”,其对应的中文分别为“身份”与“认同”。“身份”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张淑华等(2012)把身份总结性的看成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地位的标识和称谓。对认同的定义,Weeks (1998)认为认同即你和一些人有何共同之处,以 及你和他者有何区别之处。个人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相异、相似的比较构成了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身份,认同也就融合了身份认同的意思。身份认同的含义错综复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群体所指的身份认同是不同的。Deaux(1993)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何洪涛(2010)认为,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2.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试图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作中,我(我们)是谁?针 对工作身份概念的问题,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Dutton等(2010)认为工作身份指在 群体、团队、组织或职业活动中与成员关系相关联的员工身份与自我定义。Buche(2008)认为,工作身份是对个体对自己与雇佣环境相互交往的自我感知的一种社会性、建构性的表示。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董磷茜(2012)将工作身份认同界定为人们对于工作角色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以及人们愿意在工作角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并通过其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

旅行社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关于旅行社网络化构建 旅游131 ******** 孙瑾 摘要:旅行社网络化是旅行社经营的普遍形式。借助网络化资源,发挥旅行社自身优势与特色,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旅游企业发展的共识。为了更好的方便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购买,旅行社的营业场所必须接近旅游者所在地,以实现网络化布局。 在这个大环境下,旅行社发展电子商务是必要的,发展网络化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其实,旅行社已经有意识,而且有一定程度的网络化发展,但是发展还不完善,处于初步的阶段,没有系统的体系。现在要做的就是规范,合理发展旅行社网络化,明确网络化发展的方向和过程,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旅行社,网络化,规划。 一、前言 一、文献目的 旅行社网络化是旅行社经营的普遍形式,旅行社网络化这个选题还是可以和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是,旅行社在大众的传统观念上是有固定模式的,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研究旅行社网络化也比较有意义;二是,旅行社发展也需要注入新的元素,而网络化是可以接受而且可以好好发展的元素。现在,旅行社网络化会是一个趋势,不久的未来,这将是一个局势。 二、有关概念 众所周知,旅游是人的一种空间移动,而旅行社是对一些有闲有钱有动机的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为了更好的方便和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和购买,旅行社的营业场所必须接近旅游者所在地,以实现网络化布局。 三、综述范围 主要是研究分析中国知网上的相关文章,内容是研究如何构建旅行社网络化,旅行社电子商务的发展,旅行社网络营销的策略。 二、主体 一、历史背景 十多年的旅行社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了泡沫式迅猛快速的发展,严冬般的大浪淘沙,目前正朝着成熟稳健的方向发展,旅行社电子商务化必将成为旅行社发展的新方向。通过传统销售网络的后台支持,实现与现代运通的完美并购,创立新老优势互补、虚拟与现实并用的服务网站,已成为旅游业新的发展方向,并代表着整个互联网电子商务新的发展方向。 旅行社通过网络化可以实现规模效应,节约成本,资源共享,以更好的为旅游者服务。快速扩展业务和网络,是旅行社企业属性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旅行社为了广泛布点形成销售网络、提高服务质量、创造品牌形成整体效应、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降低成本产生规模效应,就必须进行网络化发展。 二、研究现状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我国传统的旅行社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旅行社的网络化经营是适应网络经济的一种经营方式的转变。 旅行社网络营销不仅为旅游企业完成旅游产品的市场推广,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旅游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变化、调整产品定位、制定新的营销计划,为游客营造

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开题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 本科生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专业:学前教育 班级:本科0202班 学号:20020228 学生:吕晓彬 指导老师:甘剑梅

一,研究价值 行为退缩的儿童经常表现出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被认为观点采择能力低,自尊水平低,同时孤独.压抑的潜在因素,是儿童发展的危险因素。这些儿童在平时沉默寡言,容易被家长和教师所忽略。但是,当他们遭遇变故时,这些行为退缩儿童则难以调适自己的心境,也许在人格上会出现某些问题,危害他们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现在的理论认为:一个婴儿会在与周围人的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建立一个内部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依据依恋对象对自己日常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而且会在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 [1] 因此,通过研究行为退缩与儿童回避型依恋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家长.教师和其他人员就可以及早地对儿童的行为加以干预,力图改变对幼儿的教养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氛围,以求适合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概述 1.社会退缩行为的界定 在发展心理学中,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行为抑制(inhi-bition),害羞(shyness)和社会性孤独(social isolalion)这四个概念的界定有些模糊。它们的共同部分是行为的孤独,但又不完全相同。行为的抑制是指儿童在陌生情境下,表现出来的害怕.谨慎的气质特征,多指年龄较小的婴儿表现;害羞是指儿童在陌生社会环境下的抑制;社会性孤独是指被同伴拒绝而表现出的独处行为;而社会退缩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环境下表现出的独处行为。 [2] 行为退缩儿童表现包括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 2.依恋理论的发展 依恋是指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 依恋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生态学家John Bowlby 最先提出,他确定了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发展了依恋理论。通过陌生情境实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依恋划分为A.B.C(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和八种依恋亚型。20世纪90年代初,Main和Solomon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本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对依恋研究更多的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如开展的婴儿期除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1] (二)研究现状分析 1.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现状 1.目前,认为儿童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气质 Kangan(1991)等人关于气质研究认为:退缩行为儿童最早表现为行为抑制—胆小,谨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