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 公元前后亚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

第一章 公元前后亚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

第一章  公元前后亚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
第一章  公元前后亚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

第一章公元前后亚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

第一节亚欧亚大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形成

一、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出现

1、两大世界的出现

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社会生产最早出现的两种生产部门,这两种部门的生产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生活的需要——人的第一需要。但这两个部门的出现是有一个过程的,它们分别是在原始的采集和狩猎经济基础上产生发展而成的。

远古时代,原始人主要依靠采集植物的果实和猎取动物未获取食物,以满足生活的需要。这时期,由于人类的智慧的限制和劳动工具的水平,人们的生活资料主要依靠对自然的索取。到距今一万年前左右,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人类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已相对提高。这时候,人们不但向自然索取植物果实和猎取动物为食,而且开始自己生产食物,开始成为生产者。食物的生产有两种方式,或者说两条途径,以先前的采集为基础进而种植谷物,于是出现农耕;以先前的狩猎为基础进而驯养动物,于是出现游牧;这样便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

这两种生产部门分别在亚欧不同的地区形成。于是便形成了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

农耕世界:从亚洲东端开始(日本、朝鲜),经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东南亚、南亚,到西亚(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连接东南欧、东欧、中欧、西欧和隔海相望的不列颠岛。这是一个偏南的弧形地带,这一地带属大河流域,气候温和水雨充足,宜于种植,便形成了农耕世界。

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几乎平行的偏北地区,是水草丰盛的草原地带。这一地带东起西伯利亚,蒙古草原,经中亚,里海,咸海和高加索,直到欧洲里海北岸和喀尔巴纤山麓。这一地带适合放牧牲畜,便形成了游牧世界。

二、两大世界的互相交往和渗透

1、先进的农耕世界与落后的游牧世界

农耕世界:广泛使用铁器工具,农耕不断发展;手工业成就突出,纺织,冶金及金属加工,制陶,造船等已普遍,精神文化亦获相当成就;社会组织比较完备;呈现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先进性;

游牧世界:仍处于原始闭塞状态,畜牧为主要生产部门,偶有农耕,几乎无手工业,所需农产品及手工产品多从农耕世界取得。比之农耕世界社会经济相对落后;

2、两大世界的交流与渗透

两大世界交流的方式:一是和平友好;二是暴力冲突;

和平友好:主流交往方式。南方农产品和手工产品输入北方游牧民族,并带去农耕世界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管理制度等。东西方各帝国还在边界地区建立治所或据点,这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进化起着积极作用;同样,游牧民族的牲畜,皮革,毛类,乳肉制品以及战马,战车,舞乐等也输入南方农耕世界,对推动农耕世界物质和精神生活都起了积极作用。

暴力冲突:指两大世界的互相敌对暴力劫掠,侵略和征服等。农耕世界国家常以上国和优秀民族自居,鄙视游牧民族,常以“蛮人”、“蛮族”相称。中国古代称北方民族为蛮、夷、戎、狄即为此种态度。农业大国在强盛时常以武力掠取北方土地,役使北方民族,对其进行统治;北方游牧民族,亦常借机入侵南方,掳劫人口,财物等,因而相互战争不断。

3、两大世界交流的后果

总体结果:两大世界之间闭塞状况突破,人类文明地区不断扩大。以非洲、美洲与欧洲以及世界文明地区的交往说明后果的表现。

第三节欧洲民族大迁徒及其后果

一、罗马周边的蛮族

1、蛮族

希腊人,罗马人开化早,处于奴隶制时代。而罗马周边地区居住的游牧人却处于原始时代,生产处于低水平,不开化,因而被他们都称为“蛮族”或“野蛮人”。这些蛮人主要有这样几种人:克勒特人(高卢人),日尔曼人,斯拉夫人。其中最主要的是日尔曼人。

2、日尔曼人

日尔曼人分为两大集团或两大支,即西日尔曼人和东日尔曼人。

西日尔曼人:主要从事农耕。这支又分几种人,即撒克逊人,苏淮汇人,法兰克人和阿勒曼尼人。

东日尔曼人:主要从事游牧,居多脑河中游(潘诺尼亚平原)和黑海北岸草原地带。这支又分几种人,即哥特人,汪达尔人和伦巴德人。

3、哥特人:为东日尔曼人的主要一支,本身又分东西两部分。

(1)东哥特人;

(2)西哥特人。东哥特分布在顿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西哥特多集中于多脑河下游。

哥特人比其他日尔曼人社会先进,组织完善,由“王”统一领导。哥特人与罗马帝国交往频繁,其中有人已信奉基督教,并已有了哥特语的《圣经》译本。

二、日尔曼人的社会

1、社会阶段

对古日尔曼人的社会状况主要的了解源于《高卢战记》(凯撒)和《日尔曼人亚志》(塔西陀)。这两部著作的情况表明,日尔曼人在公元一世纪尚处在原始社会的末期。

(1)已有农业,但农业不占主导地位,食物主要靠狩猎和畜产品。

(2)土地为共有,公社成员使用土地只限一年,然后输换;

(3)奴隶尚未出现,私有财产不多,交换少见。

(4)战时选出军事领袖,有亲兵队跟随左右共同战斗。

2、社会组织概况

《日尔曼尼亚志》描绘了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日尔曼人的状况;身材魁梧、碧眼红发,好战好饮;住简陋屋,穿兽皮和麻织物,已有宗教崇拜,但尚无神庙。

此时社会组织处于军事民主时代,虽已有“王”,但王尚不具有国王权力。集团内实行民主制度,军事首领由民众大会选举产生,其权以力有限,受民众大会限制,一切重大事项由民众大会决定。后来产生了贵族议事会起重要作用,成年男子参加民众大会要全副武装,对重大事项的决定以喝采表示赞成,以不悦之声表示反对。

发展的趋势,贵族议事会和军事首领掌握实权。

3、亲兵制度

成年男子参加军事行动,行动由首领带领。应召的男子须向首领效忠,而武器,给养则由首领供给,战争结束后,可分得战利品。由这样的关系组成的是亲兵队。这些兵就叫“亲兵”。罗马人称之为侍从兵。

战斗中亲兵是主力,而且是首领的护卫兵。关于首领与亲兵的关系,《日尔曼尼亚志》中作了这样的说明:“在战场上,酋帅的勇敢不如他人,是他的耻辱;侍从兵们的勇敢不如酋帅,也是他们的耻辱。假如自己的酋帅战死,而自己却从战场上生还,这就是毕生的羞辱了。保卫酋帅。甚至将自己的军功献归酋帅名下,这才是精忠的表现。酋帅们为胜利而战斗,侍从兵则为酋帅而战斗。”

日尔曼人的这种关系叫做亲兵制,这种制度直接影响到中世西欧封建君主与封臣的关系的形成。

三、蛮族入侵罗马帝国

1、4世纪前蛮族的缓慢渗透

4世纪前西罗马帝国的边境不断受到匈奴人,日尔曼人和斯拉夫人的侵扰。其中以日尔曼人最甚。其主要方向有:

不列巅:撒克逊人越海袭击不列巅海岸,对群岛产生威胁;

莱因河:法兰克人进占莱因河下游罗马边境两侧,后来以罗马“同盟者”的身分在这一带定居下来(为日后德意志民族的基础)

多脑河:日尔曼人进入多脑河上游,亦成为罗马“同盟者”,罗马利用蛮族为兵,充实边防兵力。先由罗马人指挥蛮人组成的军队,后蛮族出身的人当年官,甚而至高职,到西罗马末期,有的甚至任罗马军队的统帅(奥多雅克)。

2、4世纪后蛮族大迁徙

4世纪后蛮族大迁徙形成一股强大的浪潮,掀起浪潮的主要原因在于匈奴人的西侵。

匈奴人入侵:

372年匈奴人击败阿兰人,渡过顿河,侵入东哥特境内,其首领战败被杀,又与西哥特人交战,西哥特人败。获西罗马皇帝瓦伦斯许可,过多脑河,定居罗马境内,成为“同盟者”守护边境。后西哥特人因受不了罗马人压迫,起兵反抗罗马,罗马皇帝瓦伦斯率兵征讨,战死。罗马国境由是被打开第一个缺口。

西哥特人对意大利的进犯:

西哥特人对罗马的反抗因获得奴隶,平民的支持,一度声势浩大,但后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安抚。狄

死后,罗马分东西两部分。

395年哥特选阿拉里克为王,再度崛起,攻君士坦丁堡,不久,入希腊半岛。401年阿拉里克进犯意大利,直逼罗马皇帝住地米兰。但战败,次年再败,遂退出意大利。西罗马皇帝因此避居拉文那。

406年,西罗马撒回莱因河上游驻军,蛮族各部如湖水一般涌入西罗马。408年,阿拉里克率西哥特人围攻罗马,罗马交大量赎金后得以解围;410年阿拉里克再攻罗马,城被奴隶打开,蛮军入城大掠三日。拟再南下取罗马谷仓北非不成。阿拉里克回师病死,入侵始暂告段落。

说明:西哥特人十年中,多次入侵意大利,罗马抵抗无力,说明帝国末日不远,蛮族国家的建立已只是时间问题。

四、蛮族国家的建立

1、西哥特王国(西班牙、南部高卢)

419年,西哥特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西哥特王国,该蛮族国家获得罗马的承认。王国建立后,便进行扩张。后其疆域为西班牙和南部高卢地区。

在尤里克国王时期,西哥特王国鼎盛;(1)幅员更为辽阔;(2)编制了《阿拉里克法典》;(3)采用罗马制度建立国家机构,管理国家;(4)产生了民族语言——西班牙语——官方拉丁方言;(5)信奉基督教(阿里乌斯派)。

西哥特王国疆城主要限于西班牙,此后日益衰落,到七世纪阿拉伯兴起后,为阿拉伯征服。

2、汪达尔王国

汪达尔王国建立于411年,地处西班牙南部;

427年,罗马非洲总督保尼德斯图谋独立,受罗马唆使,汪达尔王率兵渡海到非洲,同抗罗马;是以汪达尔王进入非洲,攻占罗马属地,占毛塔尼亚等地。此后汪达尔又在北非建国,并建立海军,435年,罗马承认汪达尔王国为合法,后汪达尔王国又夺取罗马在北非的首府迦太基,并以此为首都,汪达尔实现了对北非大部分地区的统治。

汪达尔王国此后趁罗马内乱,派兵到意大利,攻陷罗马。

533年,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力图恢复罗马帝国的统治,派兵远征北非汪达尔,得胜,汪达尔国王败走,534年,汪达尔王国灭亡,北非恢复罗马统治。

3、勃良第王国

勃第人原属斯堪的纳维亚日尔曼人的一支,后经迁徙于5世纪中叶进入罗纳河和索恩河流域,并在此建立国家,是为勃第王国,建都在留格杜苏姆(今里昂)

勃国在5世纪下半叶达鼎盛,并编制了《贡多巴德法典》,6世纪初(524年)勃第被法兰克人征服,成为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

五、西罗马帝国灭亡和东哥特人征服意大利

1、西罗马的灭亡

476年蛮族统帅奥多亚克起兵反对西罗马,推翻末帝罗慕洛的统治,将权杖送交东罗马,西罗马灭亡。意大利遂成为奥多亚克统治的蛮族国家。

2、西罗马灭亡后,东罗马唆使居留在潘诺尼亚(匈牙利一带)的东哥特人进入意大利,对抗奥多亚克。奥多亚克被杀,东哥首领狄奥多里克成为东哥特国王。

东罗马对东哥特王国仇视,534年开始对东哥特王国进行征服战争,经20余年终将其征服,意大利遂为拜占廷属地。

小结:世界性民族大迁徙的作用分析

1、改变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历史格局,从宏观上讲,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亦是两大世界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的过程,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化;

2、民族大迁徙是造成亚欧大陆文明国家历史格局变化的重要原因,此后的东方诸国和西方国家的历史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因民族大迁徙的出现而起决定性影响;如果没有民族大迁徙,世界的现状,或许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3、民族大迁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两大世界的形成造成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鲜明差异,这种差异在强大历史动力的作用下,必然寻求两者的统一和平衡,造成先进与落后的交流和渗透作用,然后形成一种新的历史平衡。

民族理论常识

民族理论常识学业水平考试辅导 第一单元民族 第一课民族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历史渊源——民族起源的族体渊源和地域渊源 ①族体渊源即共同族渊,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共同具有氏族、部落等起源的共同性或同源性。共同族源是民族精神联系的纽带,是民族内聚力、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②地域渊源也可称为共同地域,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生活居住的地区。是形成民族的物质条件。 (2)共同生活方式 ①含义:民族的共同生产方式主要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②地位:是把人们聚拢在一起的纽带,也是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心理形成的物质基础条件。(3)共同语言 ①含义: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 ②地位: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4)共同文化 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内容和形式特点的文化。 ②地位:是把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5)共同风俗习惯 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惯例。 ②地位: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群众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是民族相互区别的明显标志。 (6)共同心理认可 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对同一民族的自觉的归属感,包括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 ②地位:是团结本民族成员的重要精神纽带,具有内聚性、向心性、自识性等特点。 3、民族的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我国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 4、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包括民族特征、民族渊源、民族意愿及相近和就近认同四个方面。(要求:能够根据材料判断属于哪种识别) 第二课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1、民族形成的条件 (1)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 (2)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等。 (3)经济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族的形成。 2、民族形成 (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序列:即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2)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可称为次生形态民族。 3、民族发展的基本阶段:民族的发展一般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 4、民族发展的内容 (1)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是民族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前提基础。 (2)民族的政治发展:民族的政治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民族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3)民族的文化发展:民族的文化发展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入制度文化的发展,也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 (4)民族的人口发展:一定数量的人口增长和人

第16集 欧亚民族大迁徙与中世纪的开端

第16集欧亚民族大迁徙与中世纪的开端 公元前一世纪,在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同时出现了两位雄心勃勃的帝王。中国的汉武帝统治着国力鼎盛的汉帝国,另一位就是恺撒正在建立罗马帝国,他们都对开拓疆土的远征有极大的兴趣。汉武帝派大军远征匈奴,遗张骞出征西域,为汉进著名的在史学家司马迁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样的,恺撒把他的军事远征和发现都记载在他的《高卢战记》里。司马迁的著作生动地记述了匈奴人,善骑射、好勇斗狠,而恺撒对日耳曼人的描述也是大同小异。 这些聪明的古代历史学家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帝国画卷呢?它们的未来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开始亚欧民族大迁徙的发现之旅。 司马迁所在的汉朝和恺撒所在的罗马帝国都是强盛、富裕而文明的。 汉帝国打通了西域的丝绸之路,罗马的疆土也一度扩张到欧洲的西北部。在此后一、二百年间,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在与这些蛮族的斗争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公元91年,汉朝大军直捣匈奴部落腹地,将大部分匈奴人赶出家园穿越大漠西迁,《汉书》的作者班固记载了这次大捷。 罗马帝国此时也因向欧洲中部步步推进而达到了帝国最大疆域,并使日耳曼人部落节节败退。罗马史学家塔西陀则对日耳曼人的生活与社会做了详细的记述。 然而作为亚欧大陆两端最杰出的史学家,不论是班固还是塔西陀都没有预见到,二、三百年后这些被驱逐的蛮族再度出现时,会改变亚欧大陆古代文明的面貌和亚欧大陆各帝国的命运。 大部分匈奴人离开大漠戈壁西去,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之中,一小部分南迁,他们空出来的地方为鲜卑、柔然等东胡占据。然而,在汉帝国崩溃、三国鼎立之后,在公元四世纪初,他们与南匈奴人一道入侵中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郭方)“罗马帝国从三世纪起就已经陷入衰败,内战不已。可以讲国内各阶层、各种力量、社会力量之间已经是离心离德、分崩离析,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中国北方的各少数游牧民族,还是日耳曼人的进攻,是他们没有能力团结一心抵挡的,所以说这可以讲是内部的矛盾因素,在外来的一个可怕打击之下,就会在很短时间内土崩瓦解。” 匈奴人在亚欧大陆北部草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迁徙浪潮,他们首先进入西域和中亚,接着在公元四到五世纪时,继续向西延伸,接着侵占了印度的部分地区。混合各种文化的大乘佛教在此时形成。 公元五世纪,匈奴人和中亚民族混合后被称为厭哒人,他们的部落被印度称为白匈奴。Huna这个称呼似乎与中国称匈奴为胡有关系,到欧洲就演变为对匈奴人的称呼Huns。这些人灭亡了繁盛一时的笈多帝国,在印度称霸了一个多世纪。白匈奴还攻入波斯的萨珊帝国,后来波斯人联合了从阿尔泰山区崛起的突厥人,才将白匈奴击垮,印度又出现了一个戒日王帝国的短暂繁荣期。而突厥人乘强盛之势扩张到大漠,又将原占据大漠的柔然人向西驱逐,柔然人一路西迁,到六世纪以阿瓦尔人名出现在欧洲。而大部分匈奴人在同时仍在向西推进,在公元370年越过了伏尔加河,很快就征服了阿然人的部落,迫使他们向顿河与帝聂伯河之间的日耳曼东哥特人部落进攻。匈奴人与日耳曼人终于首次遭遇了,这次遭遇很快就使罗马帝国和欧洲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此时的罗马帝国虽然统治着地中海周边的广大地区,但国力已今非昔比。广大地区的农民和市民都被课以重税,而西罗马帝国上层统治阶层却在奢侈享乐,造成了社会劲荡,经济凋敝且民怨沸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郭方)“当时的罗马帝国社会矛盾激烈,已经没有多少罗马的公民愿意当兵,因此他们不得不利用蛮族,作为雇佣兵和守卫边境的军队,并且许多蛮族的首领掌握了军事大权,往往有废立皇帝的权利,因此当罗马帝国最后在公元四世纪末期已经衰落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已经承受不住像西哥特人、汪达尔人这种大股蛮族的入侵,而且内部也会有很多帝国内部的蛮族军人和老百姓起而响应,因此他们这次把西哥特人、汪达尔人召进罗马帝国,实际上是给罗马帝国已经摇摇欲坠的政权和军队以致使的一击。” 罗马人已丧失了作为公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古典文化的理想和光荣已黯然失色。 君士坦丁皇帝在公元325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帝国基督教会议,并皈依了基督教。他还将首都迁到原称拜占廷的君士坦丁堡。但是这也未能挽回罗马帝国趋于分崩离析的颓势。 这一系列的连锁反映形成了西进的洪流汹涌而来。 四世纪末时,这一来自东方的洪流被迫向东西欧推进且来势凶猛。他们由罗马帝国北方和东方的一些独立的部族组成,并且给了罗马帝国致命的一击。许多这种被迫的迁移最终发展成为全面入侵并不奇怪。比如,东哥特人抵挡不住匈奴人的入侵,便逃入另一支日耳曼人、西哥特人的住地,同样逼迫较弱小的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的领土。西哥特人的首领请求罗马帝国让他们作为同盟者定居在多瑙河以南地区,而罗马帝国同意了这一请求。但是迁徙的人数是如此之多,使西哥特人立即陷入饥饿之中。难以置信的是当地的罗马长官对他们欺压虐待,并借机将他们中许多人掠卖为奴隶,这激起了西哥特人的大规模反抗。由于罗马军队人心涣散又丧尽民心,西哥特人一路攻掠,于376年在阿德里安堡全歼罗马军队。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西哥特人中也出现了一位富有野心和才干的领袖阿拉里克,阿拉里克利用东、西罗马帝国分裂的时机,395年开始进军希腊地区,401年又转而进军意大利。在数次战役之后,西哥特人在拉里克的率领下攻占并洗劫了罗马,随即继续向高卢和西班牙进军,最后在那里建立了西哥特王国。在阿拉里克不断进攻意大利的时候,西罗马帝国一片混乱。一些在高卢即今天的法国、大不列颠、莱茵河作战的军队撤回,有的战败而溃散,有的甚至反叛。 公元406年,大批从东北欧涌来的日耳曼部落包括汪达尔人、苏维汇人和阿兰人一道,陆续越过结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练习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练习试题 第三节民族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汉族分布均匀,少数民族相对集中 C. 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 D.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南地区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 A. 高山族、汉族、壮族、傣族 B. 汉族、傣族、壮族、高山族 C. 壮族、傣族、高山族、汉族 D. 傣族、壮族、汉族、高山族 3.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 壮族 B. 彝族 C. 汉族 D. 苗族 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我国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写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 在这 头,大陆在那头.”诗中的“海峡”是指() A. 渤海海峡 B. 琼州海峡 C. 朝鲜海峡 D. 台湾海峡 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 的心声.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省(区)是()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西藏自治区 D. 内蒙古自治区 6.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是 1/ 6

A. B. C. D. 7.台湾省的主要民族是() A. 高山族 B. 回族 C. 汉族 D. 维吾尔族 8.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的是() A. 回族 B. 满族 C. 壮族 D. 维吾尔族 9.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以下省级行政区域与其主要 的少数民族搭配正确的是() A. ①回族 B. ②壮族 C. ③蒙古族 D. ④藏族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开斋节是回族的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是当地穆斯林庆祝斋月结束、斋功胜利完成的日子。据此回答下题 10.回族人民多信仰()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道教 11.该宗教发源于以下哪个大洲()

民族理论常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民族理论常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民族 第一课民族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历史渊源——民族起源的族体渊源和地域渊源 ①族体渊源即共同族渊,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共同具有氏族、部落等起源的共同性或同源性。共同族源是民族精神联系的纽带,是民族内聚力、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②地域渊源也可称为共同地域,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生活居住的地区。是形成民族的物质条件。 (2)共同生活方式 ①含义:民族的共同生产方式主要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②地位:是把人们聚拢在一起的纽带,也是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心理形成的物质基础条件。 (3)共同语言 ①含义: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 ②地位: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 (4)共同文化 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内容和形式特点的文化。 ②地位:是把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5)共同风俗习惯 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惯例。 ②地位: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群众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是民族相互区别的明显标志。 (6)共同心理认可 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对同一民族的自觉的归属感,包括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 ②地位:是团结本民族成员的重要精神纽带,具有内聚性、向心性、自识性等特点。 3、民族的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我国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 4、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包括民族特征、民族渊源、民族意愿及相近和就近认同四个方面。(要求:能够根据材料判断属于哪种识别) 第二课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1、民族形成的条件 (1)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 (2)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等。(3)经济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族的形成。 2、民族形成 (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序列:即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2)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可称为次生形态民族。 3、民族发展的基本阶段:民族的发展一般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 4、民族发展的内容 (1)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是民族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前提基础。 (2)民族的政治发展:民族的政治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民族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3)民族的文化发展:民族的文化发展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入制度文化的发展,也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 (4)民族的人口发展:一定数量的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的优化是民族发展的一种标志。 5、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将自行消亡。发展消亡只有在阶级灭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 第二单元民族问题 第三课民族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1、民族问题的含义: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2、民族问题的内容——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1)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自身的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发展。 (2)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是民族之间互动的表现形式,是各民族在同一社会时代下各方面的联系。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民族权益,包括民族利益和民族权利两个方面。 (3)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二者密切联系,在阶级社会,民族压迫是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造成的;但二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民族压迫比阶级压迫更广泛和复杂。 (4)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3、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面。(1)自然原因:民族差异,这也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2)社会原因:是因社会制度、人的行为而导致的民族问题的原因。 4、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原因: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是和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我国各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才能不断得到满足,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得到实现和保障,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才能不断形成入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有哪些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体现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性中,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受此影响,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各领域,也各自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却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西方化的色彩。自“五四”以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体系逐渐西方化了,现当代文学批评体系西方化了,古代文学批评体系也在不自觉中西方化了。在古代文学研究著作中的表述语言,表面看起来还有一定的传统色彩,但是基本的理论术语却是西方的。这些西方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世界范围内认识中国文学,但是从根本上却不可能很好地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反而使人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偏离历史的事实和民族的传统,失去了民族的特色。新世纪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如何坚持中国文化传统?这应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改变现在的古代文学研究模式,不仅需要我们在理论方面进行充分的探讨,更重要的还是结合中国文学的特色而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最近,有幸拜读了杨树增教授的《中国历史文学史》,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想以此为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历史与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说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我们也总是习惯于按朝代或时代来对其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中国人早就认识到了文学的发展和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说得好:“时运交移,质文代变”,自“昔在陶唐”到“皇齐驭宝”,“蔚映十代,辞采九变”,于是,“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就不仅仅是人们描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常用话语,同时也成为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思想指导。 但是要说起中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还远远不是如此简单。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但受制于历史的变化,其内容和形式有时竟也与史学不分,亦文亦史,亦史亦文。在中国的上古时期亦即先秦时期,以《春秋》、《左传》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的历史著作,同时也被我们称之为“历史散文”或曰“史传文学”;反过来,像《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也被历史研究者视为最珍贵最可靠的上古历史文献,其中有些作品就直接被后世称之为“史诗”,正所谓“六经皆史”、“六经皆文”。到了汉代以后,虽然随着学术的分化而使中国的正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越来越远,但是用文学来演绎历史或者把历史作为文学题材的现象并没有消失。从远在先秦的《穆天子传》、《晏子春秋》开始而形成的杂史杂传传统,到汉代以后蔚为大观,出现了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佚名的《汉武帝故事》、刘向的《列女传》等一系列著作。由此而往,魏晋南北朝有轶事类小说;隋唐以后有历史人物传奇;宋代有讲史话本;元代有历史戏剧;明代有历史演义小说;清代有历史题材的说唱;现当代有历史回忆录、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等等。它们的内容是“历史”的,形式是“文学”的,“文”与“史”在它们身上如水乳交融一般,永远也不可能分开,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中国文化现象。 遗憾的是,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断代文学史和分体文学史的研究中不断地涉及这种现象,其中一些作品,也是传统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可是我们并没有把它们当

中古初期东西方民族大迁移对比研究

作者:琴僧 (一)匈奴和匈人 匈奴和匈人(Huns)之间的相似性自然是最容易首先想到的。名称上的近似暗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但迄今仍无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两者具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且不论其起源究竟如何,仅就在蛮族大迁移中的地位而言,它们也是非常相似的。在东方,“五胡乱华”之首便是匈奴。二世纪初,北匈奴在汉军的多次征讨下渐趋衰微并逐步西迁,南匈奴南下入塞归附汉朝,匈奴的故地则被新兴的鲜卑占据。作为先前无比强盛的草原大国,经过这一沉重打击,发生内部分裂和权力嬗代是极其自然的。据《晋书》记载,入塞匈奴有十九种,“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统领诸种”,而在匈奴盛时,屠各只是其属下河西地区的一部【与霍光共同辅佐汉昭帝的金日磾,即是匈奴休屠王太子,“休屠”与“屠各”为同名异译,说见唐长孺《魏晋杂胡考》】,因与汉人接触较多,汉化程度较高,故而在入塞后取代挛鞮氏成为匈奴新的统治部族,这一点与后世的突厥相对照,就很容易理解——到八世纪中期突厥衰落并分裂后,原先的统治部族阿史那氏便宣告绝统,继之而起的是乌古斯诸部。类似的,如果我们承认欧洲匈人是北匈奴西迁的一支的假设,那么匈人的统治部族也很可能早已不再是挛鞮氏——在西方的记载中,也从未见阿提拉提到其先世与冒顿有何关系,而据余太山和朱学渊等考证,匈人倒很可能与鲜卑有密切关系,这一假设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匈奴早先曾征服东胡,必然会有部分东胡部族加入匈奴之中,当匈奴衰微时,这些部族完全有可能脱颖而出,像屠各氏一样取代挛鞮氏的统治地位。再来对比匈奴和匈人两者的事功。在四世纪初,正是入塞匈奴首先在西晋的“八王之乱”中见机起事,揭开了“刘石之乱”和“五胡乱华”的序幕。而在西方,也正是四世纪后期出现在东欧的匈人一步步向西进犯,从而引发了蛮族部落大迁徙,最终颠覆了罗马帝国。因此,匈奴和匈人都可以被看作是各自大迁移的发起者。所不同的是,匈奴是汉晋帝国的宿敌,在经历和战五百余年之后,此时已降为归顺的臣民,重新反叛只是利用了西晋统治阶级的内乱;而匈人则是罗马帝国所完全陌生的民族,突然出现,并很快成为大多数原来帝国边境上各蛮族的盟主,处于与帝国时盟时战的地位。有意思的是,基本上在同一时期——五世纪中叶,东方的匈奴和西方的匈人都遭到灭绝性的打击,从此衰落下去。东方的“匈奴”此后不再被提及,取而代之的称号是“胡”以及后来更有势力的“鲜卑”、“突厥”等名称;而西方的“匈人”(Huns)则还时时被各种从东方迁徙过去的部落所号称,直至九世纪之后才渐渐消失。 (二)羯和阿兰 这一对部族也具有某种相似性。羯人是匈奴别部,阿兰(Alani)则是匈人别部。别部者,本非同族而被征服之部落也。羯人原本可能是属于印欧人中吐火罗系统的月氏人中的一个部落,被匈奴征服后,成为其别部。羯人与匈奴本部人的种族区别是非常明显的,而恰恰是这种“高鼻深目多须”的高加索特征导致它在五胡十六国的大混乱中成为民族仇杀的最大受害者。阿兰人则原本是属于印欧人中雅利安系统的北雅利安遗族——萨尔马提亚人中的一个部落,分布于里海、高加索一带,是西方记载中最先被匈人征服的蛮族部落,他们与匈人的种族区别也是异常清晰的:匈人是矮小的蒙古种,他们则是高大白皙、金发碧眼的高加索种。羯人和阿兰分别在各自的蛮族大迁移中的作用也颇有几分相似。在蛮族大迁移时期,东方的蛮族可以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西面的匈奴集团和东面的鲜卑集团。匈奴集团包括匈奴、羯、氐、羌等,鲜卑集团则包括南下的各种鲜卑部落。类似的,西方的蛮族也可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东面的匈人集团和西面的日耳曼集团。匈人集团包括匈人、阿兰等,日耳曼集团则包括南下的各种日耳曼部落。羯人在匈奴集团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先是继屠各匈奴之后建立了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点梳理

一、填充题 1. 民族( 理论 )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2.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的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 民族发展 )及民族的问题的途径、( 方法 )的科学。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 民族发展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 民族的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6.随着( 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 民族学 )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7.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 族体)渊源和( 地域 )渊源等。 8.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生形态 )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9.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 )和( 民族特征 )为基本依据。 10.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 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12 .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 )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 部落 )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13.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 族 )—(部落 )—(部落联盟 )—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 原生形态)民族。 14. 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 )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15. 民族(融合 ) 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16. 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17. 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 自然的 )、( 自由的) 、( 自愿的)发生发展的。 18.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 )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19.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 民族性 )的内容。 20.2005年5月27日,胡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平等 )、团结、互助、( 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22.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并存。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 (一)华夏—汉民族的形成与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据传说和考古发掘,炎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地碰撞融合,结成联盟向东推进,战胜了以泰山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团,建立起号令黄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联盟,并击败江汉流域的苗蛮集团,成为可追溯的中国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所以,我们说,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华夏族肇兴的腹地。 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一词常被用以区别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其周边的民族(即蛮夷戎狄),然而,华夏族实际上也并非全为中原之旅。它融夏、商、周三族初具雏形之后,就像滔滔东注的长江,涵化万水,汇合百川,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民族集团。大体在周代,在这个族体中,既有涵盖了共同尊奉黄帝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华人”,又有华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当时,中原地区“华夷”逐渐走向一体,内迁异族已被华夏吸收、融合。中原四周,齐、鲁吞并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统一诸蛮,边疆地区民族融合、兼并的速度也在加快。而华夏诸侯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即使是原来被称为“蛮夷”的秦、楚已同被称为“诸夏”或“中国”,与周边各族出现了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总之,这一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华夏族。华夏族自诞生之日起,又以迁徙、聚合、民族战争等诸多方式,频频与周边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融入众多非华夏族的氏族和部落。这样,以华夏族为核心,在中国的腹心地区进行的民族融合,是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点。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这一时期,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后,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纷纷离散聚合。建立过政权的许多民族都纷纷与汉族融合。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在北方,史称“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纷至沓来,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这些民族政权,一般不管哪个民族居统治地位,大都与汉族世族阶级相联合;同时,在政权的组合上又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纷纷建立政权,一

民族理论常识

识记部分 1.民族的含义: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2.民族识别的含义: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3.民族形成的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多半也是又经济原因引起的)等是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 4.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5.民族的基本发展阶段: 民族的发展一般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 6.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融合因素也不断出现和积累,并且经过量变到质变,最终民族将融合,民族将自行消亡。 民族消亡是民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在全世界民族范围内实现的世界性过程,是民族发展到最高阶段的最终结果。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灭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 7.民族问题的含义:

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具有民族性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8.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 民族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是和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 9.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1 0."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 1."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1 2."中华民族的内涵: 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 理解部分: 1.民族的基本特征: ①共同历史渊源: 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指民族起源的族体渊源(族源)、地域渊源(地缘)等。

民族理论常识

高中民族理论常识知识点 1.什么是民族?民族有哪些基本特征?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 2.什么是民族识别?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民族特征、民族意愿、民族源流、相近和就近认同。 3.民族形成的条件和一般规律是什么?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等是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族的形成,这是民族形成的经济条件。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4.民族的发展包括哪些方面?在我国,你认为目前各民族最重要的是发展哪一方面?为什么? 民族的发展包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1)民族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民族发展程度的根本性标志。 (2)同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更需大力发展生产力。 5.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融合因素也不断出现和积累,并且经过量变到质变,最终民族将融合,民族将自行消亡。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灭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以后才能实现。 6.什么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涉及哪些方面? 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具有民族性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民族问题涉及四个方面: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7.结合实际阐述民族问题产生根源 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面。 (1)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生活环境、语言、不同的经济生活、心理状态等。各民族在接触和交往中,这些各不相同的特点和差异,便是造成民族问题的自然原因。 (2)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政策,以及人的行为都会导致民族问题,而这些属于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8.为什么说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民族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是和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抓住历史机遇,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9.民族问题有哪些特点? 民族问题有5个方面的基本特点: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10.民族问题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社会的进与退,个人的福与祸。 1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 原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民族间的交往联系越来越多,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各民族的交往、了解、亲近和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社会条件,使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生活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些都使民族间的共同因素逐渐增多。 表现在:第一,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第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 第三,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增多第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第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12.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仍将长期存在。请你说说为什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民族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引入 方案1:课本图1.14,播放歌曲《爱 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 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 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方案2:多媒体播放我国少数民族 音乐舞蹈片段,请学生思考:这些是 我国哪个民族的舞蹈和音乐? 教师充满激情,提出问题: 1、通过听歌曲激了解我国有多 少民族。 2、引起学生思考各民族的风俗 习惯。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知识点:中华民族大家庭 (1)我国民族构成状况如何?并 回答以下问题: ①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民族是什 么?(汉族) 教师提出问题,出示有关图表, 引导学生交流答案以及学习方 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回 注意指导壮的书写规 范,有一部分学生把 土写成了土

②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什么?(壮族) ③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什么?(回族) ④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什么? (壮满回、苗维彝、土蒙藏)(2)中国和日本的民族构成相比,有何不同? (3)我国民族政策是什么? (4)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请根据P17的图片,完成活动题2,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文化吗? 安排学生活动: 举行小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 各小组根据收集的民族的图片和物品、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节日等资料,选派代表上台。答,并要求学生记忆。 学生讨论:全班分组分别讨论二者的不同。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参加展示交流并思考回答有关问题,最后同位交流归纳整理情况。 指导学生读图,对 七年级上册的地图 知识作进一步巩 固。 利用口决巧记忆,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民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我国民族构成、民族分布。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15~20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钱了吗?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3.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展示】网络课件 由于本课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说明本课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示范】在课件右边的民族概况中找到中国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 【板书】56个民族,汉族占92%,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提问】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500万? 【学生活动】利用网络课件寻找答案,熟悉课件的使用(要求学生单人操作电脑,教师在教室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归纳】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600万人,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的人口数量也较多,超过了500万人。 【承转】中国各民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但是各民族居住的地方不尽相同。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19页1.19“中国民族分布图”,并设问:中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活动】根据课堂任务,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提取、归纳和总结。 【学生发言】通过查找资料,回答上述问题。 【归纳】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在边疆,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有20多个少数民族。 【板书】中国民族分布 总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结合教材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展示地图】中国政区图。 【读图思考】我国有哪些民族自治区? 【总结】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每级都有民族自治地方,省级行政区中共有5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提问】这体现了我国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是什么态度,我国目前的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 【总结】我国各民族无论大小,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 【乡土问题】广东有哪些民族自治地方?请在课件中找出(在课件右边的“其他素材”中找到广东省政区图)。 【设置情境】王朋去杜鹃家做客,见杜鹃家不吃猪肉,就说:“你们回族怎么还这么落后,学学我们汉族吧。”你觉得王朋说的对吗,为什么?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讨论中领会怎样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学生发言】每个小组派代表说说本小组观点(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和评价学生的观点)。 【网上游戏】用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将具体事例和中国民族政策相连,从而体会中国

文 学 理 论(学)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范畴。 文艺学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的统称,也可称为文学学。 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传统的文艺学分类是将其分为三个部分: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它是指研究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的 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作为研究内容。 ●文学批评:是指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以 作家、作品为主的一切文学现象。 ●(注意:文学批评兼及文学活动的各种现象,其中也包括对文学批评自身的评价和判断) ●文学史: ●是指从历时的视角探讨各民族文学和 ●世界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的学科。 ●(它是一门历史地、具体地考察文学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状况、经验和规律的专门 学科。) ●文学理论以整体的文学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理论的高度宏观的视野阐明文学的性 质、特点和规律,使对文学问题的解释和阐明都上升到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的高度,从而使其成为指导和规范整个文学活动的基础的思想和理论。 二、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其研究对象就是文学。 具体说,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探讨文学的性质、特征、功能、价值和文学创作、接受、发展的规律,并从中发现并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及相关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文学理论的研究任务 五个方面: 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批评四大要素的理论, ⑴作品⑵宇宙(或世界)⑶作家⑷读者。 从文学活动的整体性来看,这四要素是相互渗透、依存和作用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不同学科间的方法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有: 哲学方法、逻辑方法、经验方法、美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伦理学方法、精神分析法、阐释学方法、本体方法、语言学方法、结构学方法、符号学方法等等。

CCTV世界历史(解说词)欧亚民族大迁徙和中世纪的开端

CCTV世界历史(解说词)欧亚民族大迁徙和中世纪的开端.txt25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方;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背景 公元前一世纪,在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同时出现了两位雄心勃勃的帝王。中国的汉武帝统治着国力鼎盛的汉帝国,另一位就是恺撒正在建立罗马帝国,他们都对开拓疆土的远征有极大的兴趣。汉武帝派大军远征匈奴,遗张骞出征西域,为汉进著名的在史学家司马迁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样的,恺撒把他的军事远征和发现都记载在他的《高卢战记》里。司马迁的著作生动地记述了匈奴人,善骑射、好勇斗狠,而恺撒对日耳曼人的描述也是大同小异。 这些聪明的古代历史学家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帝国画卷呢?它们的未来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开始亚欧民族大迁徙的发现之旅。 司马迁所在的汉朝和恺撒所在的罗马帝国都是强盛、富裕而文明的。 汉帝国打通了西域的丝绸之路,罗马的疆土也一度扩张到欧洲的西北部。在此后一、二百年间,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在与这些蛮族的斗争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公元91年,汉朝大军直捣匈奴部落腹地,将大部分匈奴人赶出家园穿越大漠西迁,《汉书》的作者班固记载了这次大捷。 罗马帝国此时也因向欧洲中部步步推进而达到了帝国最大疆域,并使日耳曼人部落节节败退。罗马史学家塔西陀则对日耳曼人的生活与社会做了详细的记述。 然而作为亚欧大陆两端最杰出的史学家,不论是班固还是塔西陀都没有预见到,二、三百年后这些被驱逐的蛮族再度出现时,会改变亚欧大陆古代文明的面貌和亚欧大陆各帝国的命运。匈奴的西去 大部分匈奴人离开大漠戈壁西去,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之中,一小部分南迁,他们空出来的地方为鲜卑、柔然等东胡占据。然而,在汉帝国崩溃、三国鼎立之后,在公元四世纪初,他们与南匈奴人一道入侵中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郭方)“罗马帝国从三世纪起就已经陷入衰败,内战不已。可以讲国内各阶层、各种力量、社会力量之间已经是离心离德、分崩离析,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中国北方的各少数游牧民族,还是日耳曼人的进攻,是他们没有能力团结一心抵挡的,所以说这可以讲是内部的矛盾因素,在外来的一个可怕打击之下,就会在很短时间内土崩瓦解。” 匈奴人在亚欧大陆北部草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迁徙浪潮,他们首先进入西域和中亚,接着在公元四到五世纪时,继续向西延伸,接着侵占了印度的部分地区。混合各种文化的大乘佛教在此时形成。 公元五世纪,匈奴人和中亚民族混合后被称为厭哒人,他们的部落被印度称为白匈奴。Huna 这个称呼似乎与中国称匈奴为胡有关系,到欧洲就演变为对匈奴人的称呼Huns。这些人灭亡了繁盛一时的笈多帝国,在印度称霸了一个多世纪。白匈奴还攻入波斯的萨珊帝国,后来波斯人联合了从阿尔泰山区崛起的突厥人,才将白匈奴击垮,印度又出现了一个戒日王帝国的短暂繁荣期。而突厥人乘强盛之势扩张到大漠,又将原占据大漠的柔然人向西驱逐,柔然人一路西迁,到六世纪以阿瓦尔人名出现在欧洲。而大部分匈奴人在同时仍在向西推进,在公元370年越过了伏尔加河,很快就征服了阿兰人的部落,迫使他们向顿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日耳曼东哥特人部落进攻。匈奴人与日耳曼人终于首次遭遇了,这次遭遇很快就使罗马帝国和欧洲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此时的罗马帝国虽然统治着地中海周边的广大地区,但国力已今非昔比。广大地区的农民和市民都被课以重税,而西罗马帝国上层统治阶层却在奢侈享乐,造成了社会劲荡,经济凋敝且民怨沸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郭方)“当时的罗马帝国社会矛盾激烈,已经没有多少罗马的公民愿意当兵,因此他们不得不利用蛮族,作为雇佣兵和守卫边境的军队,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