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影响中美关系的四个基本因素

影响中美关系的四个基本因素

影响中美关系的四个基本因素
影响中美关系的四个基本因素

影响中美关系的四个基本因素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讲述的是中美关系里的一段。众所周知,在世界上多边关系与双边关系中,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国历届总统,毫不讳言的承认,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奥巴马上台之后,干脆就说,中美关系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把“之一”去掉了。

2009年11月15日到18日,奥巴马总统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成果颇丰。双方就政治、经济、文化、战略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磋商,决定要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一时奥巴马访华成为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很多理发馆门口还贴出广告,要理奥巴马头,中美双方似乎又要进入一个蜜月时期了。

但是,奥巴马回国不足一个月,风云突变

1、经济贸易成为支撑中美关系的战略支点。

为什么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不断呢?这些年从来没断过,最惠国待遇问题、知识产权问题、贸易平衡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等,现在还在闹。在摩擦中前进而不是在摩擦中倒退。建交时20多亿美元,现在数千亿美元,越摩擦越发展,对双方都有好处,都要为自己的利益去争。前些年我们是逆差,我们的包装都不合格,用纸一包就出厂了。小平都说你美国得买我东西呀,最惠国待遇小平亲自谈下来的,哪有一号人物谈这个的。10年后,美国人开始叫,我们顺差。刚开始的时候,你们是诱饵,小碗、中碗、大碗,而美国由大变小。

不要把贸易问题泛政治化。

顺利的时候,贸易问题是推进器。锦涛访美,买波音。锦上添花

困难的时候,贸易问题是减震器。防止一发不可收拾。1989年,低谷,而没有崩盘。100多个议员上书老布什,“我们美国绝不能同从巴格达到北京的暴君打交道”,把中国上升到和萨达姆一样了。伊拉克已断交了,北京怎么还不断呢?

伊拉克断就断了,中国不行。老布什请评估。前总统尼克松,总统先生,为了美国的利益,千万不能断。世界上十大市场,中国最大。如果断了,中国这个市场,我们30年进不去,30年后我们想通了中国这个市场,会被欧洲人、日本人填满。没有美国人得分了。全面制裁,政治制裁,副外长以上的高官不能去北京。那怎么办?尼克松说,我有经验。当年我就是搞得秘密外交。1971年,我派基辛格访问巴基斯坦,晚宴说肚子吃坏了,海鲜吃多了。下去休息。休养一周、闭门谢客。后来和巴基斯坦串通一气,坐着巴基斯坦的飞机,来到了北京。跟周恩来密谈18个小时,中美关系的坚冰打破。你也可以学我,派秘使。1989年7月3日,美国特使斯考克罗夫特将军,白宫的安全顾问。去年该将军写回忆录,“1989年我是写下了遗嘱,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北京的”,秘密外交,中国高层知道,别人不知道,且美国飞机全部美国字样涂掉了。雷达、导弹基地不知道,一个导弹给放下来完全有可能。小平说,中美关系总要好起来才行呀!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最大的发达国家,要打起来,世界不会有和平。

2、安全因素在中美关系的作用几经沉浮,9.11后出现转机。

1949年到1971年,22年,尼克松说中美间隔着一条“敌对和猜疑的鸿沟,彼此冷眼相看”。1972年尼克松访华,相逢一笑泯恩仇。为什么呢?因为当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敌人——苏联。

美苏争霸处于下风,吃不住劲了,想找帮手。中国的处境也不好,中国也有需求。中苏关系恶化,1969年珍宝岛打起来了。在那场战争中,苏联人吃了亏了。中国半夜登岛,潜伏下来,打伏击战,第二天苏联来了。后来3月15号,苏联反击,苏联仍没捞到好果子吃。苏联在乌苏里江吃了大亏,跑到新疆报复我们,苏联的一个团,在边境线周围观察了数日,突然袭击我们一个边防小分队。小分队一共30个人,他是一个团,我们一看不好,撒丫子往我

们这边跑。苏联人居然跑进我们境内两公里,包围了我们这30几个人,最后打把式点射,全部牺牲。从黑龙江到新疆,硝烟弥漫。在这种处境下,政治局开会,毛泽东说,看起来两霸我们得选择一霸呀。苏联咄咄逼人,打进来了,只能选择美国。

后来也在变化。苏联到了89年,他也不扩张了,扩张不动了。1977打阿富汗,苏联陷入了阿富汗。它和美国缓和了,与中国也缓和了。美国人就说,冷战时期,我们先开这张牌,中国是大王,苏联人心惊胆战呀,苏联不扩张了,我们在掀开这张牌就变成下小二了,不管用了。

苏联的威胁没了,并不代表世界上就没有了。9.11恐怖主义威胁出来了,再后来核扩散的问题出来了,这两事情上,都需要中国支援。

朝鲜的核问题。朝鲜不是软柿子,你吓唬他,他不怕你。实行的先军政策,军队优先,老百姓可以勒紧要带,军队要吃饱吃好。吃饱吃好后干什么呢,日夜操练、枕戈待旦。那么小的国家,养着120万的军队。战斗力极强。咱们的领导人去看过,对他们的评价四个字“虎狼之师”,身手矫健,两米高的障碍,一蹿就过。我们这些师长肯定蹿不上去,都发胖了。吓不住,打不了,只好请我们中国人去斡旋。

3、意识形态因素是负面因素,美对我西化、分化没有停止。

达赖、法轮功的牌,不同政见者的牌,都用。

4、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容易引发冲突的问题。

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么在乎台湾,不就是孤悬于海外的一个小岛吗?!台湾对于我们来说绝非一个小岛,他关乎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关乎到我们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等诸多方面的安全与利益。下面说们分几个方面来看一下:

1、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屏障,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历史上,统一台湾的清朝大将施琅指出了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施琅在1864年2月上奏康熙的《恭陈台湾弃留利害疏》中称,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倘若放弃台湾为“红毛”(荷兰人)占据,“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现在,台湾的战略地位就更加突显,台湾问题的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到大陆的国家安全和国家稳定,而且关系到中国的长远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正是因为其重要战略地位,台湾才成为美国和日本遏制中国的重要棋子。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架东南缘的台湾岛,素有中国“七省之藩篱”、“东南之锁钥”之称,是东南沿海各省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它南与海南岛相映,形成“双目”,北与舟山群岛呼应,构成“犄角”,以台湾为中心,连接海南岛和舟山群岛这南北两要点,构成一条天然而有力的品字阵战略海防线,足以掩护东南沿海6省市及该方向的战略纵深。而东南沿海各省目前是大陆经济与科技发展最快,财富积累最多的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最为发达。如果以正好位于这两个三角洲之间的台湾中部为圆心,以上海为半径,画一个半径约为600公里的圆,大陆最发达的省市和大陆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在这个圆内。如果台湾无法与中国大陆统一,大陆国防安全就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不仅大陆海防线要害之处出现缺口,使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半壁江山暴露在外,而且国防战略纵深一下就后退一、二百海里。200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对国会有一个报告,它这个报告就讲过,它做了这样的一个比喻,从地图上看,他当时讲中国共产党的经济重心,主要分布在沿海200公里地带以内,那么这个沿海200公里以内,它又是一个几乎根本不设防的地带。他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很薄弱地方。就在这样一条狭长地带里面,我们实际上在这个范围之内,从中国国力分布、人口分布来看,41%的全国人口集中在沿海200公里以内,50%以上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200公里以内,70%以上国民生产总值,集中在沿海200公里以内,还包括84%的外来直接投资和90%的出口产品的生产,都集中在沿海200公里以内。我们讲我们国家三大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广州、深圳、珠海、厦门为核心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还有就是我们的环渤海经济区,就是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和京津唐地区,所形成的环渤海经济区,我们国家是三大经济区,两大经济区在台湾的火力范围以内,在台湾的直接威胁以内,我们讲这是我们国家安全面临的相当大的问题。

我们讲台湾如果和中国统一的话,我们从地图上看,不仅中国的海防线向前推进,就我们整个海防线向前推进250到400公里,我们总体的安全,周边安全将有一个极大的改进,尤其是我们东南沿海这一带,经济发达的广东、福建、浙江、上海这一带地区,我们安全将有一个总体的改进,总体的评估。我们如果在台北的基隆与我们的北海舰队的驻地青岛拉一条线的话,那么我们的海军航空兵、空军兵力的布施会使我们的东部沿海空中防线达到1300公里,完全在空中作战半径以内,完全捍卫住长江三角洲,我们如果在台南的高雄和南海舰队驻地榆林拉一条线的话,会使我们的南部空中防线达1200公里,捍卫住整个的珠江三角洲。因此,台湾对于我们的国家安全、东南沿海安全至关重要。

2、台湾是中国直接面向太平洋的唯一门户,对中国长远发展意义深远。

历史证明,要成为世界强国,必然要面向海洋发展,实施海洋战略。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东方崛起,必然要进行从陆地走向海洋的战略调整。然而,中国这一战略能否顺利地实施很大程度上要看台湾问题的解决。因为在中国长达l.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只有台湾直接面向太平洋。中国要走向大洋,最好的捷径和大门就是台湾。如果台湾问题解决不了,直接影响到中国国家的长远发展,就象是巨龙脖子上套了一把锁难以腾飞。从经济上看,台湾问题影响到中国大面积的海上国土问题。因为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哪怕1平方公里的小岛,也可能意味著1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更何况台湾这么一个地理位置特殊、海底资源丰富、军事价值巨大的中国第一大岛呢?如果台湾独立,中国失去的远远不仅仅只是3.6万平方公里的陆上国土,而且将失去数万倍的海上“绿色国土”。从军事上看,台湾问题关系到中国对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问题,为未来发展成为一个海洋大国提供坚强的基础和保证。

3、台湾居中国大陆南北两大战略海域的中间,是中国“南下之门户”,对中国大陆经济贸易影响较大。

位于大陆海岸线中部的台湾海峡,是大陆南北海上交通的要道,是大陆“南下之门户”,不仅联系著大陆南北两大战略海域南海和东海,而且掌握著大陆四分之三的重要贸易航线的南下通道,对大陆南北经济的均衡发展、对外贸易与交往的顺利进行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台湾处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中心位置,是西太平洋上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是亚太地区的航空运输和海上运输的中心,从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韩国、中国东部、北部沿海地区等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太平洋彼岸,中东、欧洲等地的海上和空中的交通线大多经过台湾海峡。台湾这一优越的交通条件,为台湾发展以对外贸易为主的海岛外向型经济提供了重要基础,为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如果台湾问题得以很好的解决,其优越的交通和地理状况,不仅将使大陆南北海上通路更加宽广和通畅,而且也必将对大陆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蒋介石的例子)

4、台湾位于西太平洋“岛链”的中心,是美国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对美国称霸亚太遏制中国作用明显。

冷战期间,美国为了围堵中国、前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在太平洋西岸构筑起一条岛链。该岛链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台湾、日本琉球群岛、日本列岛到俄罗斯千岛群岛、美国阿留申群岛,而台湾正好居于该岛链的中间要害部位,对美国在东亚地区实施其军事战略、政治策略起著不可忽视的作用,一直被美国视为“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在美国遏制共产主义国家扩张称霸亚洲,特别是遏制大陆的整体战略中,发挥著重要而明显的作用。冷战后,台湾作为美国遏制大陆的一张“王牌”和称霸亚太的重要战略要地,展现出更加突出的地缘战略价值。美国控制住了台湾,就控制住了东亚的绝对制海权,不仅可使美国掌控大陆邻近海域的出入口,而且可保护美国在西太平洋的航线、盟国和军事基地,特别是在美国失去了菲律宾的海空基地后,可作为美军向波斯湾、印度洋部署军事力量时的补给地和休养地。

正如布热津斯基所称,“美国如果默认使用军事力量强行统一台湾的尝试,那么美国在远东的地位将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在中国对外关系链条中,中美关系是关键性的环节,改善和稳定中美关系,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从战略大局出发,中美两国应积极扩大合作面,多强调两国之间的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两国间存在的分歧,尽量限制消极的一面,共同维护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美国发动经济战的基本战略特征

2011年03月31日07:03:10 来源:中国证券报【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一部美国历史,就是一部美国争夺世界经济霸权并维护其霸权的历史。在二百多年的建国史上,美国先后发动过对英国的经济战,对德国的经济战,对苏联、对日本、对拉丁美洲国家、对亚洲新兴国家的经济战,迄今从达成战略目标的角度看都以美国获胜为结局,并且这些经济战对手都被美国所降服,粉碎了他们在经济上自成体系的战略意图,并臣服于以美国为霸主的美元经济体系。

纵观历史上美国对竞争对手发动的主要经济战,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共同点,可以将其视为美国经济战略的基本特征:

美国发动经济战基本特征之一

美国对其经济战打击目标的首要选择标准,是对美国经济地位的直接挑战者。任何在世界经济体中经济能力上升至第二位或迅速接近第二位的国家,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美国从战略高度的经济打击。

从187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以后,英国退居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美国对英国毫不手软,一直穷追猛打,不断削弱英国的经济实力。美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迫使英国从债权国转为债务国,并利用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后来的建立世界石油美元循环体系,彻底摧毁了英国在经济上金融上对美国的挑战能力。英国彻底臣服于了美元霸权体系。

从二战前后,苏联曾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国家。美国率领北约国家对苏联发动“冷战”。其实冷战只是美国“声东击西”的巧妙运用。美国的真正目的是对苏经济战。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战役展开,苏联经济最终崩溃并导致国家解体。

20世纪60年代,西德经济曾快速接近西方世界第二。西德领导人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智慧,迅速屈从于美国经济霸权,不断对美国经济霸权示弱,而不是像后来的日本那样对美国显示出咄咄逼人之势,这才使得西德避免了美国对其发动致命经济打击。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迅速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二,并且日本政客被胜利冲昏头脑,对美国显示出挑战态势,从而导致美国对日本的全面经济打击,使日本经济彻底丧失对美国的挑战能力。

从以上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美国经济获得世界霸权以来,任何一国经济体如果跃居世界第二或显示迅速接近美国经济实力,并且展示出对美国经济的挑战态势,必然招致美国发动全面经济战的打击。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经济对手的经济战从不高调张扬,从来都是悄然进行,并且从来都是制定有长达数十年的战略规划。

社科院专家:警惕美国利用国际紧张局势维护美元霸权

2011年03月29日16:03:52 来源:新华网【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新华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刘欢王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家杨斌2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并未因刺激经济计划而出现真正的经济复苏,巨额银行有毒资产和高失业率等深层次矛盾依然严重,这或将驱使其采取“新型金融战争”甚至加剧国际紧张局势等特殊手段转嫁危机。

2009年以来,美联储推出的两轮“量化宽松”政策总规模超过了两万亿美元。受经济低迷、回报率低和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过剩的资金更多地流向了更具回报率和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家,或者投入商品期货市场大肆投机炒作能源、农产品和原材料,推高全球通胀。

用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对美元的波动十分敏感。油价在经过大约两年的低迷期后,2010年底再次抬头,纽约和伦敦市场油价在12月23日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收盘新高;今年初,受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动荡影响,国际油价大幅飙升,而西方一些国家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加剧了石油市场紧张情绪蔓延。

“一些事实表明,美国正迫不及待向全球输出通货膨胀和政治动荡,这缘于其正再次面临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前夕的危急形势。”杨斌说。

资料图片:3月22日,在利比亚班加西附近,当地居民查看一架坠毁的美国战机。

他并指出,美国不会约束金融垄断资本贪婪本性而停止滥发美元,并很可能借助更大的国际动荡和战争危险化解美元危机、维护美元垄断地位。

美元的垄断地位被视为美国霸权的主要支柱之一。经济学家们倾向认为,未来美国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失业率居高不下及房地产市场复苏疲软仍是两大主要风险。

杨斌表示,当前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舆论的反应平淡导致美元依然疲软。2011年3月初美元已出现跌破长期趋势均线的险情,一旦继续跌破2008年和2009年的心理支撑点位,美元甚至可能遭遇恐慌性抛售并出现大幅度贬值。

美国凭借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靠借债来长期保持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依靠滥发一纸白条就能购买各国产品,向全球投资获得各国的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大举兼并收购各国的战略企业并控制经济金融命脉;凭借美元霸权获得的经济利益支撑并扩大军事实力,反过来又用军事力量到处扩张、威慑来巩固美元霸权,美元霸权可以说是美国政治、经济、军事霸权的基础。

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宴会上的讲话

(2011年1月20日,华盛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尊敬的基辛格博士,

尊敬的骆家辉部长、拉胡德部长,

尊敬的柯克贸易代表、洪博培大使,

尊敬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穆泰康先生、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希尔斯女士,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首先,感谢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等友好团体共同举办这场欢迎宴会,使我有机会同各位新老朋友再次相聚、畅叙友情、共话未来。同时,我也要向在座各位和所有关心和支持中美关系发展的美国各界人士,表示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

74年前的今天,罗斯福总统发表了题为《通往持续进步之路》的就职演说,号召刚刚从严重经济危机中走出来的美国人民团结一致,加倍努力,沿着持续进步的道路勇往直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急剧动荡逐渐缓解,世界经济正在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将艰难曲折。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希望尽快彻底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推动世界经济全面复苏。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中美两国人民应该加强合作,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分享机遇、应对挑战,共同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

女士们、先生们!

32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对美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邓小平先生说,太平洋再也不应该是隔开我们的障碍,而应该是联系我们的纽带。历史已经验证了邓小平先生的这个重要断言。

在刚刚过去的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美两国共同努力,推动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中美关系发展达到从未有过的广度和深度。在国际格局和中美两国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怎样才能把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带入下一个十年?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应该说,中美两国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广泛的共同利益、负有如此重大的共同责任。

——中美两国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国际体系改革。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重大贡献。中美两国在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上开展协调和合作,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保持密切沟通和协作,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核扩散的努力取得重要进展,推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取得积极成果,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国际秩序总体稳定,推动国际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美两国都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发展、促进亚太地区发展繁荣。亚太地区是中美两国利益交汇最集中的地区。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实现合作共处,对地区形势和中美关系发展都至关重要。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阿富汗、南亚等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共同为促进地区和平发展、睦邻互信、互利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美两国都致力于加强双边各领域合作、造福两国人民。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也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过去10年,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中国已成为许多美国企业全球利润的最大贡献者。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和2009年,仍有超过70%的美国在华企业实现盈利。目前,两国年跨境旅游人数达300万人次。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相互学习,不仅促进了各自人文领域发展,而且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展望未来,我们对中美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这里,我愿就推动中美关系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提出如下主张。

第一,着眼大局,立足长远,积极推进中美伙伴合作。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尊重、增强双方战略互信的关系,是突出共同利益、加强全方位合作的关系。双方应该以更加广阔的全球视野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路。为此,中美两国应该继续密切高层往来,加深和扩大各级别各层次沟通,加深对对方战略走向、发展道路的了解,不断增信释疑、凝聚共识。

第二,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构建互利双赢的中美经济合作新格局。当前,中美两国都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环保、新能源、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医疗、教育等事业发展。这些为寻求两国经济合作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机遇。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推动建立两国更加全面积极的经济合作框架,开展更大规模的财政、金融、经贸合作,扩大能源、环保、农业、卫生等方面交流合作,拓展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电网等新领域合作,使中美经贸合作纽带更加紧密,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财富。

第三,加强沟通,密切磋商,深化应对全球性挑战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协调和合作。中美两国应该开展共担责任、共迎挑战的全球伙伴合作,通过双边渠道和各种多边机制,加强在多哈回合谈判、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的磋商和协调,继续在地区安全、区域合作和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和交流,努力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要继续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

定、繁荣,推进开放包容的地区合作,让亚太地区成为中美两国相互尊重、密切合作的重要地区。

第四,加深友谊,面向未来,积极促进社会各界友好交流。中美关系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两国人民和各界人士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要加强对两国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规划,促进两国立法机关、地方、工商、学术、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对话和交流,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尤其要积极促进两国青年交往,开展更丰富多彩的青年交流活动,让中美友谊后继有人。

第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妥善处理重大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表明,两国在涉及对方重大利益问题上处理得比较好时,中美关系发展往往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两国关系就会麻烦不断,甚至出现紧张。台湾、涉藏等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核心利益所在,牵动着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中方希望美方恪守承诺,同中方一道共同维护两国关系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诚然,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中美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双边关系,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偶然事件羁绊,增进互信,排除障碍,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女士们、先生们!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刚刚过去。这是中国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就的10年,也是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显著增强的10年。10年间,中国经济保持年均11%左右的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1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6870亿美元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推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积极参加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变,实现国家发展目标需要继续进行艰苦努力。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同时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国已经确定了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不断迈进。

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把中国的利益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中国欢迎世界各国参与中国发展、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将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

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女士们、先生们!

推动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是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要中美两国人民携起手来,就一定能够建设和发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更好造福中美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谢谢大家!

当代中美关系的个人思考

当代中美关系的个人思考 摘要:作者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中美关系的现状,并且发表了在这种现状下两国应该为趋于相同的正确价值观而努力的个人观点。 关键词:中美关系制度价值外交 当代中美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首先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再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去讨论中美关系的发展。从科学的角度,我们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研究其它物理问题一样,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这里的对象归结起来有两个,一、人;二、自然这个客观世界,这个客观世界包括空气、水、各种其它动物等等独立于人的东西。像研究其它物理对象一样,研究对象其实是研究它的性质。这性质是人赋予的,是一种定义,定义的方式是基于上帝对人统一的设计,一个人有听觉,触觉,嗅觉。而每个个体这些感受器的深度或者说灵敏度是几乎一样的。而且每个个体具有相同的逻辑方式。定义是一种指向,而这种指向是一从物到意的指向,这种指向是协商的结果,所以又绝对可信度,没有偏见。我们以人为研究对象,它有什么性质呢?性质无非是两个角度的东西一、属性;二、功能。这功能和属性可以总结为,一种意识约束和能力,而且能力是没有方向的。对于客观的自然,它当然也有属性和功能,那么对于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时我们关心的是什么?总的来说是对于人的约束。所以总结的说人是有能力做事的,自然和自己的意识对能力有约束。但是由于人的能力是无方向的所受自然的约束和自我意识的约束很小,所以经常会做很多事后看看有损大家人与人之间共同利益的东西。所以人类就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总结设计了其它的约束——“制度”。所以“制度”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安全的关系。 虽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全球化了,但是还没有一种完善的“全球制度”被人类建立起来,所以不可避免的在“全球制度”没有包容的地方,也就是“法律真空带”,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纷争和矛盾。 同时不同地域之间在已有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成为了全球化交流的单位。中美关系本身应该是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之间的关系,由于“人民”之间无法交流,而由两国政府出面进行交流。而这政府又应该是由两国人民选举出来反应两国人民的心声。这样两国政府之间的交流才是真正的,人民与人民之间的交流。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的反应两国人民的心声呢?从上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看,必须在两国内部有一套完善的“体制”,从控制变量法的角度看,最好制度是一样的,才能使得政府成为真正人民的传声筒。这样才能使得中美之间的交流不成为两国利益顶层之间的交流,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利益顶层的关系。 至于实际上中美两国之间这个“内部制度”。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我的这部分权利是没有被尊重的,政府从来没有跟我说过我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将自己的心声反应在中美外交上的,至于美国我就更加不知道了,所以也就没有发言权。 虽然在不完善的制度下,人民的心声被过滤掉了一部分,但是或多或少反应的还是人民的心声,那么这个“心声”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观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观点的交流,可以促进思想的交流,增进相互的了解,正所谓“理解万岁”。理解了还会有纷争吗?我不知道具体美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怎么样的,但是从书籍和网络等传统的和现代的媒体上,传递给我的信息是,他们的观念中与我们差别最大的就是“人权”“法制”“民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尤其是“人权”。个人的权利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至于中国,我认为与其说有什么价值观倒不如说没有价值观,大部分我接触到的人,当然也就是青少年了,他们心中没有以上的理念,只有平时生活的积累。这不能说是我们的错。错在缺少这些理念的传播者。这样在两种不同的心声下,矛盾是难免的。 那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呢?当然是使价值观趋同。怎么使价值观趋同呢?是强加吗?较差价值观的在长期较差价值观的引导下已经没有能力强迫有优秀价值观的变成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 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

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 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上少数的几个政治和军事大国,两国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都对世界局势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两国始终没有放弃与对方发展良好而平稳的关系的意愿,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都有共同利益,所以存在着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更有广阔的前景。本文致力于研究中美关系现状,并展望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意识形态,区域稳定,共同利益,合作共存 一、中美关系现状 中美贸易关系以从世纪之初的罗曼蒂克到当前的恶毒拒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的提升,这些与美国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与国内的选举因素交织在一起,迫使布仕政府调整对华经贸的政策。再有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停滞不前,也加大了布仕政府对华贸易问题的压力。但是,中美两国领导都充分看到了中美关系的利与弊,美国对中国更是既爱之又恨之。中美的贸易关系正处于微妙之中,美国的发展要靠中国,中国的发展亦离不开美国。中国应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呢? 二、具备友好发展的基础 1、两国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互利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美经贸合作乃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据中方统计,在贸易领域,今年1至10月,中美贸易额达102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7%,其中中方自美方进口27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在投资领域,今年1至10月,美新增对华投资项目3308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中方企业对美投资也在增加。据美商务部统计,今年1至9月美对华口增幅达18.5%,大大超过美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中国现以为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对华出口每年给美国创造5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使美消费者每年节省开支200亿美元。除双边贸易取得积极增长外,两国还就经济和金融等问题保持密切磋商和对话,可见中美关系已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其中任何一方受损都必将导致另一方受损。“9.11事件”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对肿没共同利益和分歧点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给中美关系友好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与美国虽然在有的地方存在分歧但中国与美国也存在共同利益。中美应努力寻找一条“和而不同的道路”。在共同利益上加强合作,求同存异。 三、关系的核心问题 中美关系为何从罗曼蒂克步入了当前的恶毒拒绝?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贸易收支方面,由于美国对华年年贸易收支逆差,且贸易逆差额逐

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

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 [摘要]中国和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因此中美关系的发展也备受瞩目。从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到现在,中国发展迅速,成为不可小觑的发展中大国,美国和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矛盾和冲突,可谓是波折不断。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台湾问题,国际安全形式,意识形态 [正文]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1]。因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和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加强两国间的接触、对话不断发展,双方搁置分歧,增进了解,加强协调,扩大合作,互惠互利,追求双赢。现如今,美国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而中国也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期间虽有些贸易摩擦,但中美关系还是在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 二.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所衍生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2].台湾一直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关系到我国的领土和主权。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态势下,美国政府基于它的所谓全球战略及维护本国利益的考虑,曾经不遗余力地出钱、出枪、出人,支持国民党集团打内战,阻挠中国人民革命的事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美国非但没有退出中国的内战,还对新中国采取孤立、遏制的政策,并阻挠着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而1979年,美国国会竟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其中作出了许多违反中美建交公报和国际法原则的规定,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权益,美国政府根据这个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和干涉中国内政,阻挠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虽然后面中国为解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与美国进行谈判,于1982年8月17日达成协议,发表了有关中美关系的第三个联合公报,简称“八·一七公报”,美国政府在公报中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

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自从1972年中美两国互相打开大门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限合作到全面来往的发展过程。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尽管迂回曲折,麻烦不断,但两国关系总体上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之后,认真回顾中美关系走过的34年历程,分析中美两个大国今后的关系走向,不仅对中美人民十分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 3 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夕,是两国发展官方关系的初始阶段。 这一阶段前后历时6年,是反对前苏联政权的对外扩张政策这一共同战略利益把两个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的国家联系到了一起,实现了毛泽东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历史性握手。这期间,周恩来先生、基辛格博士以及两国的许多有识之士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双方发表了着名的“上海公报”,自此结束了两国长期互不往来的不愉快历史。 第二阶段:自1979年1月1日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到1989年,是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时期。

第三阶段:即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历时约10年,两国关系进入了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同步增长的阶段。 两国关系存在的积极因素是:第一,领导人见面比过去更加频繁,这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强互信,促进合作;第二,两国贸易和双向投资迅速增长,2005年两国贸易超过了2000亿美元,美国已成为中国的主要外来投资国,中国企业也开始在美投资,迅勐发展的经贸关系是两国政治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托;第三,在国际方面,两国在反恐、防核扩散、打击走私贩毒、预防疾病(SARS、禽流感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了有效合作;第四,布什总统一再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独立,有利于双方共同维护台海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第五,两国议会、智库及新闻界人士开始大量交流,有利于增进互相了解,推动互利合作。 近10年来两国关系面临的不利因素是: 第一,美国内一部分人仍以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视中国为美国价值观所不容的对象,再加上两国媒体加以炒作,致使“中美互为对手”的噪音始终不绝于耳,既大大束缚了两国政治家腿脚,也影响了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 第二,中国20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在美国引起了正反双向反应,一方面工商界表示热烈欢迎,政界、知识界表示有条件的欢迎,另一方面一部分美国人则认为中国的发展会对美国构成“潜在威胁”。不同声音使人困惑,

中美关系分析

中美关系分析 xx格局是21世纪国际体系的理想境界 近年来,人们——至少是那些具有起码洞察力的国际问题观察家们——就国际政治经济前景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是世界正在从作为冷战时代基本标志的大致两极的格局,迅速地向多极格局转变。〔1〕多极格局不仅将有助于世界稳定与和平,〔2〕因而有利于各国的独立自主和经济成长,还将为世界上不同文化和不同价值体系的多样化发展及其尽可能平等的交流提供必要保障。在现代国际体系初创年代即所谓欧洲国家体系的生成时期里,由荷兰和英国领头的欧洲多数国家联盟以“欧洲自由”(the Liberty of Europe)为道义依据,凭借与之休戚相关的均势机制,先后挫败了一度占有巨大优势的哈布斯堡家族和法王路易十四建立“普遍君主国”(universal monarchy)的称霸努力。〔3〕与此相似,即将步入21世纪的人们有理由期望和追求并非两极、更非单极的世界自由和世界均势,虽然此类目标的实现不像过去那般往往有赖于战争。 二、xx面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态度: 从拒斥到不情愿的接受 在观察和思考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时,必然碰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亦可称为唯一的世界强国)美国对这一趋势持什么态度。在冷战时代,除了主要从冷战需要出发支持西欧、日本经济成长和同样从冷战需要出发改善对华关系外,美国根本不愿接受任何真正的多极化动向,以至于社勒斯把第三世界国家的中立主义和不结盟——世界多极化的萌芽之一——斥责为“不道德的”。〔4〕即使那赋予美国空前的世界政治和战略权势的两极格局,也是美国鉴于严酷的美苏军事对峙逻辑(尤其是核恐怖平衡逻辑)很不情愿地忍受的,哪怕这一格局在美苏关系相对缓和时期里,因其包含的超级大国共同控制机能而使美国获得不少额外便利。苏联解体加上海湾战争大胜造就的兴奋感和陶醉感,导致美国朝野当真规划起美国权势及其价值观一统天下的图景来,其状若撇开威尔逊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末期不谈,肯定为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正如思想颇为激进的著名国际法学者理查德·弗尔克不无厌恶地描述的那样,从行政当局领导到大多数政治家,精英们“容光焕发地谈论全球安全

中美关系现状

中美关系现状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 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按照1美元兑8.277左右的汇率自由兑换。美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贬值。从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在美国,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汇率政策加重了美国国内失业问题。许多美国人把美中贸易赤字归咎于汇率过低。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和民众都希望看到人民币升值。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如调高人民币汇率而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国的政府开支和个人消费可能都受到冲击。实行浮动汇率和开放资本市场会使中国金融业固有的困难加恶化,扰乱中国经济,甚至扰乱全球经济。事实上,中国已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机制,只是这过程比较缓慢,但这是完全按照中国国情来发展的,适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这是不现实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正确或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是机,实现浮动汇率才会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美国在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人民币大

影响中美关系的四个基本因素

影响中美关系的四个基本因素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讲述的是中美关系里的一段。众所周知,在世界上多边关系与双边关系中,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国历届总统,毫不讳言的承认,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奥巴马上台之后,干脆就说,中美关系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把“之一”去掉了。 2009年11月15日到18日,奥巴马总统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成果颇丰。双方就政治、经济、文化、战略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磋商,决定要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一时奥巴马访华成为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很多理发馆门口还贴出广告,要理奥巴马头,中美双方似乎又要进入一个蜜月时期了。 但是,奥巴马回国不足一个月,风云突变 1、经济贸易成为支撑中美关系的战略支点。 为什么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不断呢?这些年从来没断过,最惠国待遇问题、知识产权问题、贸易平衡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等,现在还在闹。在摩擦中前进而不是在摩擦中倒退。建交时20多亿美元,现在数千亿美元,越摩擦越发展,对双方都有好处,都要为自己的利益去争。前些年我们是逆差,我们的包装都不合格,用纸一包就出厂了。小平都说你美国得买我东西呀,最惠国待遇小平亲自谈下来的,哪有一号人物谈这个的。10年后,美国人开始叫,我们顺差。刚开始的时候,你们是诱饵,小碗、中碗、大碗,而美国由大变小。 不要把贸易问题泛政治化。 顺利的时候,贸易问题是推进器。锦涛访美,买波音。锦上添花 困难的时候,贸易问题是减震器。防止一发不可收拾。1989年,低谷,而没有崩盘。100多个议员上书老布什,“我们美国绝不能同从巴格达到北京的暴君打交道”,把中国上升到和萨达姆一样了。伊拉克已断交了,北京怎么还不断呢? 伊拉克断就断了,中国不行。老布什请评估。前总统尼克松,总统先生,为了美国的利益,千万不能断。世界上十大市场,中国最大。如果断了,中国这个市场,我们30年进不去,30年后我们想通了中国这个市场,会被欧洲人、日本人填满。没有美国人得分了。全面制裁,政治制裁,副外长以上的高官不能去北京。那怎么办?尼克松说,我有经验。当年我就是搞得秘密外交。1971年,我派基辛格访问巴基斯坦,晚宴说肚子吃坏了,海鲜吃多了。下去休息。休养一周、闭门谢客。后来和巴基斯坦串通一气,坐着巴基斯坦的飞机,来到了北京。跟周恩来密谈18个小时,中美关系的坚冰打破。你也可以学我,派秘使。1989年7月3日,美国特使斯考克罗夫特将军,白宫的安全顾问。去年该将军写回忆录,“1989年我是写下了遗嘱,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北京的”,秘密外交,中国高层知道,别人不知道,且美国飞机全部美国字样涂掉了。雷达、导弹基地不知道,一个导弹给放下来完全有可能。小平说,中美关系总要好起来才行呀!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最大的发达国家,要打起来,世界不会有和平。 2、安全因素在中美关系的作用几经沉浮,9.11后出现转机。 1949年到1971年,22年,尼克松说中美间隔着一条“敌对和猜疑的鸿沟,彼此冷眼相看”。1972年尼克松访华,相逢一笑泯恩仇。为什么呢?因为当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敌人——苏联。 美苏争霸处于下风,吃不住劲了,想找帮手。中国的处境也不好,中国也有需求。中苏关系恶化,1969年珍宝岛打起来了。在那场战争中,苏联人吃了亏了。中国半夜登岛,潜伏下来,打伏击战,第二天苏联来了。后来3月15号,苏联反击,苏联仍没捞到好果子吃。苏联在乌苏里江吃了大亏,跑到新疆报复我们,苏联的一个团,在边境线周围观察了数日,突然袭击我们一个边防小分队。小分队一共30个人,他是一个团,我们一看不好,撒丫子往我们这边跑。苏联人居然跑进我们境内两公里,包围了我们这30几个人,最后打把式点射,全部牺牲。从黑龙江到新疆,硝烟弥漫。在这种处境下,政治局开会,毛泽东说,看起来两霸我们得选择一霸呀。苏联咄咄逼人,打进来了,只能选择美国。 后来也在变化。苏联到了89年,他也不扩张了,扩张不动了。1977打阿富汗,苏联陷入了阿富汗。它和美国缓和了,与中国也缓和了。美国人就说,冷战时期,我们先开这张牌,中国是大王,苏联人心惊胆战呀,苏联不扩张了,我们在掀开这张牌就变成下小二了,不管用了。 苏联的威胁没了,并不代表世界上就没有了。9.11恐怖主义威胁出来了,再后来核扩散的问题出来了,这两事情上,都需要中国支援。 朝鲜的核问题。朝鲜不是软柿子,你吓唬他,他不怕你。实行的先军政策,军队优先,老百姓可以勒紧要带,军队要吃饱吃好。吃饱吃好后干什么呢,日夜操练、枕戈待旦。那么小的国家,养着120万的军队。战斗力极强。咱们的领导人去看过,对他们的评价四个字“虎狼之师”,身手矫健,两米高的障碍,一蹿就过。我们这些师长肯定蹿不上去,都发胖了。吓不住,打不了,只好请我们中国人去斡旋。 3、意识形态因素是负面因素,美对我西化、分化没有停止。 达赖、法轮功的牌,不同政见者的牌,都用。 4、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容易引发冲突的问题。 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么在乎台湾,不就是孤悬于海外的一个小岛吗?!台湾对于我们来说绝非一个小岛,他关乎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关乎到我们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等诸多方面的安全与利益。下面说们分几个方面来看一下:1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屏障,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历史上,统一台湾的清朝大将施琅指出了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施琅在1864年2月上奏康熙的《恭陈台湾弃留利害疏》中称,台湾

如何看待现在的中美关系

如何看待现在的中美关系 【摘要】: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获得了大幅提高,中国的国际形势及外交关系变得尤为重要。中美关系是如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中美关系,是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华民族智慧的考验,也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争取一个良好国际环境的需要。 【关键词】:中美关系;国际局势;外交政策;影响问题;外交特点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就中美目前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1]。 纵观长期以来中美关系和中国的对美政策,尽管尖锐的对立时有发生,但也不乏真诚的合作。中美关系出过现多次起伏和危机,但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担负着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不可限量。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就会长期友好发展。

中美关系历史沿革

中美关系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一直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 二战中,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卷入了战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法西斯,中美成为盟国。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了称霸世界,美国需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统一的亲美反共政府。于是,美国积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同时加强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了长期的封锁、禁运、孤立等敌对政策,还发动侵朝、侵越战争威胁中国安全,把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中美双方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 是中美双方逐渐产生外交意向的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新中国在国际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开始谋求与中国对话。1955年8月,中美两国在日内瓦, 1958年在华沙, 先后进行了两次大使级秘密会谈, 双方就台湾、贸易等问题进行了商谈, 到1968 年1月, 会谈举行了134次,但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1968年8 月,尼克松出任美国总统,中美关系开始有所突破。首先,他指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重新考虑同中国的关系;然后,美国第七舰队的行动缩小到台湾海峡以内,并放松了对中国的贸易限制。中国方面也领会了这些信号,1970年1月两国恢复了在华沙的大使级会谈。不久,尼克松又请法国总统戴高乐等人把美国谋求与中国对话的想法转告中国政府,同时放宽美国公民访问中国的限制,后来又表示愿派一名高级密使秘密访问北京。同年底,毛泽东主席在与访问中国的美国友人斯诺谈话时也明确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 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时期。 1971年 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美国乒乓球队发出希望访问中国的信号,中国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 4月 10 日,美国乒乓球队抵达北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称他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篇章。这就是国际舆论所称的乒乓外交。同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两次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经过多方努力,1972年 2月 21日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当天,毛泽东主席就会见了尼克松。2月 22日,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正常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1972年 2月 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上海公报》(又称《中美联合公报》) ,双方同意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开辟了新的道路。但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彼此关系进展缓慢。1977年,卡特出任美国总统后,双方关系发展进程才逐渐加快。1978 年12月 16日,两国发表了建交联合公报,重申了《上海公报》的各项原则,美国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确定了美国坚持与台湾最终实现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1979 年,中美双方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美建交后,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多次互访,双方进行了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的发展。但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 1979年 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严重违背建交协议原则的《与台湾关系法》,美国正式宣布向台湾出售武器,公然把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这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对此,1982年 8月 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又发表了一个重要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诺,它无意执行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政策,准备逐渐减少对台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最终解决对台售武问题。 20世纪 9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成熟时期。 20世纪 90 年代到本世纪初,美国又利用人权问题不断对中国进行刁难,制造撞机事

中美关系的影响因素

中美关系的影响因素 及其对我国外交的启示 摘要: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保持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不仅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中美之间基本的战略利益分歧、人权问题、台湾问题、外交政策的不稳定性、中美之间的经济利益以及美国内支持中美关系的政治力量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及其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中美关系、影响因素、人权问题、台湾问题 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初以来,随着冷战的缓解和最终结束,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分歧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将近十年的演变,冷战后的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分歧都已基本定型,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虽然中美之间已没有对抗苏联的严重威胁这样压倒一切的突出的共同利益,但却出现了保持世界和亚太地区稳定、紧密的经济联系、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一系列仍然具有战略意义的共同利益;除了仍然存在社会政治制度不同、台湾问题等分歧,还出现了不少新的重大分歧,如与经济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市场准入问题等。 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分歧也明显地复杂化,不仅多样化的共同利益和分歧同时并存本身就是复杂化的表现,而且共同利益往往与分歧交织在一起,共同利益中同时就包含着分歧。冷战后中美之间这些多样化而又十分复杂的共同利益和分歧,以及中美两国对它们的认识和处理,不仅对当前的中美关系有深刻的决定性影响,而且为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提供了基础。 在冷战结束、苏联的威胁消失后,美国日益重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以及一些全球性问题。如跨国性犯罪、贩毒、恐怖主义活动,以及环保等,把这些问题视为对美国安全重要的现实威胁。 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各界人士都已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真正解决,必须得到中国的支持和合作。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事实上,中国重视这些问题,对于国际社会解决这些问题的努力,一贯积极支援、合作,因为这完全符合中国的利益。 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上,中美之间存在分歧,并且曾发生重大纠纷。但分歧并不在于中国反对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而是中国反对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强权政治做法。所以实际上,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中美之间也存在共同利益。 如果说在以上几方面、中美之间明显地是共同利益和分歧同时并存的话,那么台湾问题和所谓的“人权问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中美关系发展走向 (空一行)摘要(居中) 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之中,各种全球性挑战明显增多。中美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各平与安全方面,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 关键词:发展,合作,战略布署,竞争(下面空一行) 一、稳定的中美关系是发展的需要(居中) 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加强对话和交流,增进互信和合作,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双方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相信在双方国家元首特别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一定会取得积极成果。 中美关系新定位立足新起点,面向未来,它要求双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以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审视和处理两国关系,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抓住机遇,共迎挑战。正如美国重要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委员会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所言,“要解决21世纪的许多重大挑战,美中伙伴关系不可或缺”,“美中关系向前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一种致力于为全球福祉而努力的共同承诺”。 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新航程的显著特色。中美都强调了两国同舟共济的重要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前不久还引用中国古语“毋临渴而掘井”来形容中美携手合作的紧迫性。两国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这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双方将继续加强就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的讨论,不断增进互信与合作。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的形势下,中美最大的共同利益就是相互支持、共渡难关,这也是当前中美合作的重点。展望明天,即使世界经济的列车驶入较为平坦的地区,它也需要中美两国的引擎联手拉动持续前进。 新的航程展现新的前景。只要中美两国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就能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就能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不断作出贡献。 二、竞争与合作 (一)发展历程(顶格)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实际上中美两国目前各自最主要的任务都是发展.只是美国的国内稳定和国家安全问题要弱一些.中国周边的稳定与安全问题是美国对中国的优势,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就是中美两国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一点. (二)竞争与合作(顶格)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中美关系

对新时代中美双边关系的思考与认识 摘要:作为新时代的的中美,一个世界超级大国,一个在新世纪崛起的大国。我们从对美国的认识,以及对美国近年来在军事重,科技一些方面政策的关注。还有就是我对教育,与经济两个主要方面中美的一点比较。最后对新时期中美关系的一些思考与认识。 关键词:中国美国外交 1对当代美国的一些认识 11就地理位置来看 美国位于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湾.全境由东向西可分为5个地理区:东南部沿岸平原分大西洋沿岸平原和墨西哥沿岸平原两部分.这一地带海拔在200米以下,多数由河川冲积而成,特别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土质油黑,土壤肥沃.河口附近有一些沼泽地. 1.2.就建国历程来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人民开始进行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1.3.建国后期直至当代的美国 此后美国不断扩大它的领土,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沿岸和阿拉斯加。在南北战争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在20世纪美国打赢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种优势进一步保持和发展。直至现在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是其它国家学习和超越的对象。 1.4.美利坚民族的特点 美国是个勇敢而爱好自由的民族. 他们原本来自世界各地, 是许多不同的文化、种族和宗教, 经过长时期的共存结合而形成的, 渐渐他们以身为美国人而自豪. 2近年来美国政府重大的政策 对于军事方面 对于军事方面我想直接引用前任美国政府高参的说法(“如果我们对战争目标的陈述被视为仅与英美帝国主义相关,那么这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没什么意义。我们应当强调其他人的利益。这会产生更好的宣传效果。”)美国通常以此为借口进行军事扩张,及对外打击 美国政府对于科技 1长期以来,美国政府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实现和保持美国经济增和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因素。 80年代,里根总统多次表示:“对科学技术的强有力支持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本届政府的一项政策。”布什总统刚一上任,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高科学技术工作在联邦政府中的地位 2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要点如下: 2。1.大力加强基础研究 2.2.扩大对大学教学和研究的投资 2.3.国防研究是政府研究开发的主要支柱 2.4.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 2.5.促进政府实验室、工业和大学之间的合作 2.6.调动工业对研究开发投资的积极性 7.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3中美两国两个主要方面的比较

中国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中国近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近代史上,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在华势力的消长 1. 19世纪初期美国对华的主要政策是追随英法侵略中国。主要原因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落后于英法;同时国内还存在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其扩张重点还在美洲。 2. 19世纪末,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门户开放”,在华势力急剧扩大。其原因包括: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经济实力增强;19世纪末,美国在西半球建立了霸权,“门罗主义”的目标基本实现,侵华成为其对外扩张的重要目标;英法实力下降,且忙于与德国争夺欧洲霸权。 3. 一战后,华盛顿会议打破了日本在中国的暂时独占局面。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中国处于有利地位。同时积极扶植代理人。在国民政府时期,美在保障侵华权益的前提下,纵容日本侵华。 4. 二战后,美国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为了控制中国,美国全力支持蒋介右打内战;扶蒋反共成为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长期处于极度冷淡的对抗状态。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对中国采取缓和政策,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中美关系开始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时期中美关系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 20世纪50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全面遏制政策。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引起美国极大的关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它看做“可能是—次广泛的中苏联合攻势的开端”,迅即命令第七舰队以“防止战争扩大”为借口,进驻台湾海峡。从此,美国政府对新中国军事遏制、政治对抗和经济封锁的全面敌视政策最终确立下来。 2. 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此时美国惊恐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掀起了所谓“中国威胁论”。当时助理国务卿邦迪在1966年的一次讲话中提到:“共产主义中国是我国对外政策今天所面临的最严重和最疯狂的问题。”当印度支那战争最为激烈时,美国派出军队50余万人,中美关系再次降到历史最低点。 3. 20世纪7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的军事和经济对美国构成严重挑战。日本、西欧经济实力增强,使美国的地位受削弱。另外,越战后严重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促使美国决策者不得不改变外交战略,重新调整对华关系与政策。《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美国20多年对华全面敌对政策的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的道路。 4.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两国关系走上正常化道路后,仍存在不少分岐。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严重影响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1999年美、日研制针对中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此后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2001年4月1日,美国军用飞机在中国东南领空撞毁一架中国飞机,再度使中美关系走向恶化。2001年“9?11”事件后,中国政府强调两国共同的反恐怖主义的立场又使关系重新走向缓和。 三、中美关系前景展望 我们应该认识到,两国关系是不断发展的,今天,美国在战略方面仍然需要中国,中国在全球性、地区性问题上仍有平衡作用。2005年10月中旬以来,两国间的高级别交往频繁,这说明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更多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