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家校沟通论文(定)

家校沟通论文(定)

家校沟通论文(定)
家校沟通论文(定)

浅析中职学校班主任老师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特别是作为一所农村中职学校,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但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教育者,他们一味的把教育推向老师,对孩子只管吃好、穿好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但是传统的家校教育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不能更好的与这个多元化社会相融合,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切实重视家校沟通,将家校沟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为自己的教学计划。

一、家校沟通的必要性

我读小学的时候,经常听“寒门出才子”这句话,事实也是,那时候越是贫穷的家庭孩子学习越是努力。十几年过去了,我成了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班主任,却发现了一种比较尴尬的现象,我的学生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家境都不是很好,但都不读书了,而且染了一身的坏习气。为什

么会有这些尴尬的现象呢?我想社会、学校、家庭都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二、家校沟通的迫切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以及办学质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中职教育的地位也有了明显改善。但相对普通高中和大学而言,中职生在寄宿生活以及面临职业选择、就业等方面压力很大,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中职学生在心理因素方面带来更多的影响,不少中职生出现了各种不良的消极情绪,甚至有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实在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

(一)读书无用。在找不准自身定位、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相对缺失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开始怀疑接受职业教育的意义,认为“读几年书不如早点出去做生意赚钱”,或者认为在校学习只是“步入社会前有个地方混几年日子”。在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直接导致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思想:成绩好坏无所谓、奖罚无所谓、用功与否无所谓、甚至有没有学上都无所谓。

(二)自卑心理。由于在刚刚结束的中考中被归入“失败者”的行列,一些并非没有上进心的同学开始怀疑自身的能力,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在读书上取得成绩”。因此,这种消极情绪带有明显的自卑感,容易让学生在尚未了解中职不同专业的课程特点、

学习目标时,在一种怀疑和畏惧的心理下,过早地选择放弃。

(三)意志力不强。尽管有不少的学生在进入中职后希望能够重新赢得一个积极的开始、取得良好的学习表现,但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原本学习上的一些坏毛病、不良习惯就又会“死灰复燃”。因为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学生在中考中成绩不佳与他们平日养成的学习习惯有着较大联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步入中职渴望实现自我改进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往往不能坚持,开始暴露出缺乏自制力和意志力的问题。因此,这种消极情绪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畏难思想:他们渴望改变、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认可,但当困难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一切又会恢复原样。

(四)缺乏责任感。在中职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或将要年满16周岁,开始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并在不久后将要步入社会。但一小部分中职学生仍然缺乏责任感和集体观念,无论在班级上、寝室中、学校里,还是课堂上、活动中,都看不到自己作为一名成员的责任,表现得过于自我、甚至自私自利。而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同学间、师生间关系的紧张,反过来使其更难被他人认同,进一步加重了学生自我封闭、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

(五)排斥他人的劝导。这同样是自我意识过强的一种表现,不同的是,这种消极情绪同时又带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学生表现为往往只能听得进表扬、鼓励、赞美等“好

话”,对于他人指出其缺点、错误帮助其改善提高的劝导却本能地拒绝和反感,同时对于自身的缺点过于敏感,不但不敢正视,对于别人善意的帮助还会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心理,甚至发展为嫉妒他人优点的地步。

三、家校沟通的症结

(一)缺乏关爱,心理现状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农村闲置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农村大批的年轻父母纷纷涌到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务工创业,他们的孩子留守在农村老家,生活和学习都通过寄养和隔代抚养等方式。由于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的“缺席”,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可能使父母与子女产生心理上的隔阂,导致留守孩子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留守儿童“爱”的缺失和爱的营养急需补充——“爷爷奶奶的爱代替不了父母的爱”。爷爷奶奶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方法存在过分溺爱或者粗暴打骂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出现严重的问题,急需得到应有的矫正。根据我校的调查分析,在双留生中,百分之35的孩子爱心出现麻木,有的孩子对任何事漠不关心;百分之25的孩子上课不发言、不交流、孤僻、独来独往,没有要好的朋友;有的孩子出现遇事浮躁,极端、暴力等;百分之5的学生叛逆,抽烟、喝酒、迟到、旷课、上网、谈恋爱等。

(二)缺乏沟通,价值观出现问题。由于缺少沟通,得不到父母的正当教育和引导,例如中职学生,有的是家

长不支持读中职,但学生坚持要读;有的是家长逼着来读;有的就是为了混日子;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部分家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只要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其他方面及时不错,家长也是一票否决,和学生完全构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对立面,家长越气,孩子越叛逆。

(三)缺乏重视,家校沟通不畅。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学校教育方法还停留在学校一锅煮的模式,没有将家校沟通重视起来,使家长不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情况,老师不知道学生问题的症结,由于缺乏了解,导致教育手段的不当,长期以往形成一种怪圈,使问题孩子,问题越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教育好孩子,单靠老师或者是家长是不行的,因为任何一方对孩子的了解都不够全面.而通过家校的联系,使得学校和家庭能更全面了解孩子,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家庭教育,它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所以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四、如何做好家校沟通

(一)了解学生情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班主任老师要做好家校沟通,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情况,我们才能计划采取何种方式与学生沟通。因此开学一周后,大约班级事务已正常运作,老师可给家长一封短简,扼要说明自己的教学理念、期望家长配合的事项、与学校或老师联络的方式,并留下“家长给老师的话”栏位。本栏宜以回条方式,由家长填写。老师可以提示重点,如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孩子生理的特殊状况(如患心脏病、气喘、骨折过)、孩子是否为留守儿童等。同时也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将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有谁照看等问题列入问卷,来摸清学生出现的问题。

(二)创新沟通方法

1、举行家长会

这是学校与家庭的集体工作方式,创造条件,请家长到学校来参观、听课、座谈。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并指导学校工作。学校通过会议,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计划,并向家长提出教育的具体要求,听取家长的意见。共同研究改进工作,从而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家长会可以促使广大家长关心学校、关心孩子,并积极主动协助学校教育孩子,从而有效地完成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工作。

2、进行“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联系家庭,了解家长,指导家庭教育的经常方式。家访时,要热情诚恳,心平气和,尊重家长,认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建议。经常家访不仅可以读懂每个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而且还能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切忌“告状”式访谈,要多说优点。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联络

现代信息技术为家校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快捷,如QQ群、微信群等。这是最方便、最普遍的一种联络方式。如果能够善用,这一条线会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感情专线”。

作为家长,谁不关心自己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而家长想知道孩子的“详情”,必须从老师的口中才能具体得知。给老师拨个电话吧,白天怕老师在上课不敢贸然打,晚上怕影响老师休息还是不敢“下手”,一天下来总找不到适合的时间与老师沟通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是一种很好的联系方式,可以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在群的群空间发讨论贴,把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写在讨论帖里,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

4、请家长到校面谈

“请家长”是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其孩子在校的表现,更重

国内外家校沟通研究现状

国内外家校沟通研究现状 来源:代写毕业论文作者:代写毕业论文【大中小】浏览:222次评论:0条 2.1家校沟通研究的理论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奠定了家校沟通研究的理论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孩子的教育者。学校教育要有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而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这是一种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这块大理石要雕琢成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主要依赖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尔出现的因素。这六位雕塑家必须配合得当。其中,学校和家庭任务最重。学校工作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学校又担当着“指挥者”的任务,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学校的不断指导和帮助。 我国学者从以下六个角度阐述了家校沟通的理论基础: 2.1.1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 学校管理中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能够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感,提高教育质量。管理理论中,责权统一的原则表明,在管理活动中责任与权力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责任由担当的职务决定,权力是履行责任的保证。因此,责任、权力必须坚持相统一的原则。学校管理过程中有关各项决策、措施的制定有家长的参与,就会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由于家长最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兴趣、爱好,所以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才更具有针对性。 2.1.2从父母教育权的演变历程来看 家校沟通使儿童权利更大限度的得以维护。古代社会里,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的教育支配权。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得家庭功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生产的社会化、工业化使家庭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教育权利,即家庭中对劳动者的培养,而学校尤其是公共教育取代了父母相当部分的教育权利。于是,开始出现了教育权利由家庭向国家公共教育的转移。家校沟通中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行使监督权,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儿童的权利。 2.1.3从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角度分析 家校沟通正是教育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协同效应的表现。协同学是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创立者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他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社会或自然界的,有生命的或无生命、宏观的或微观的。这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系统内部都具有深刻的相似性,那就是各系统内部的代写毕业论文各子系统之间受相同原理支配,这个相同原理是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形成的协同效应,成为协同系统。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在实现其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过程之中,需要其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家校沟通使学校、家庭、社会各系统之间形成协同效应,学校教育居于系统的主导地位,指导家庭教育,协调社会教育,使教育系统不断向着平衡、和谐、有序状态发展。

家校沟通论文(定)

浅析中职学校班主任老师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 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特别是作为一所农村中职学校,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但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教育者,他们一味的把教育推向老师,对孩子只管吃好、穿好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但是传统的家校教育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不能更好的与这个多元化社会相融合,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切实重视家校沟通,将家校沟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为自己的教学计划。 一、家校沟通的必要性 我读小学的时候,经常听“寒门出才子”这句话,事实也是,那时候越是贫穷的家庭孩子学习越是努力。十几年过去了,我成了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班主任,却发现了一种比较尴尬的现象,我的学生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家境都不是很好,但都不读书了,而且染了一身的坏习气。

为什么会有这些尴尬的现象呢?我想社会、学校、家庭都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二、家校沟通的迫切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以及办学质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中职教育的地位也有了明显改善。但相对普通高中和大学而言,中职生在寄宿生活以及面临职业选择、就业等方面压力很大,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中职学生在心理因素方面带来更多的影响,不少中职生出现了各种不良的消极情绪,甚至有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实在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 (一)读书无用。在找不准自身定位、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相对缺失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开始怀疑接受职业教育的意义,认为“读几年书不如早点出去做生意赚钱”,或者认为在校学习只是“步入社会前有个地方混几年日子”。在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直接导致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思想:成绩好坏无所谓、奖罚无所谓、用功与否无所谓、甚至有没有学上都无所谓。 (二)自卑心理。由于在刚刚结束的中考中被归入“失败者”的行列,一些并非没有上进心的同学开始怀疑自身的能力,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在读书上取得成绩”。因此,这种消极情绪带有明显的自卑感,容易让学生在尚未了解中职不同专业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沟通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家校沟通 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给予科学的指导。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成功。搞好家校合作,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家校合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和家庭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班主任是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关键人物。 班主任学校教育家长支持要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的一致性,学校就必须对家庭给予积极地影响。我们认为,发挥这种作用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因为班主任是学校里与每个学生,家庭经常接触的教师,同时他们也是最了解学生的教师,所以他们对家庭教育的影响,理应发挥较大的作用。 一、与家长沟通要先了解学生家庭状况 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有助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只要家长是重视孩子的学习的,那么我们就有沟通的机会和希望,所以我在家长会上跟家长说:“孩子是你们的未来,是你们这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我们奋斗一辈子,其实就是为了孩子,在校时间我会

尽心尽力地教育好孩子,在家时间请你们尽力而为,但你们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孩子的成长。” 二、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艺术 1.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 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从工作关系上讲,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所以说话态度要谦和,语言要礼貌。班主任对学生要怀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上门时不要盛气凌人,好像自己是来传“圣旨”的“钦差”,家长只是洗耳恭听的“臣民”,自己说一不二,家长必要的申诉一概不睬,好像这样才保持“严师”的尊严。其实,适得其反,已给了家长主观武断,心理素质不佳的印象。 2.要实话实说,不要“添油加醋” 班主任找家长谈话,多半是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的目的。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指出过失,向家长提供合理的教育意见。 3.要坦然大方,不要懦弱求人

关于“家校沟通”的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5245705.html, 关于“家校沟通”的研究综述 作者:杨雯雯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年第11期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力量如何更好地作用于学生一直是家长和老师们所关心的问题。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推进,普遍认为在当今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的教育仅仅靠学校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还需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其中,学校和家庭作为学生活动主要的两个场所,在对学生的教育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两者合力将会产生更大的教育力量。因此,教育各界对“家校沟通”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对家校沟通的各方面也都有着不同的解读。笔者经过收集资料,并对文献进行梳理,将从有关家校沟通政策法规层面、学者研究层面以及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层面对文献进行综述。 一、关于家校沟通政策法规层面的研究 张瑜在论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写道,美国在1975年之后出台的《残疾儿童教育法》中赋予了学生家长一定的权利,即家长可以参加与学生教育相关的学校会议并在会上对决策发表意见。随后,于1986年颁布的《第一课:美国初等教育报告》中就曾明确向校长提出要求,要最大限度的并且要擅长于取得家长以及社会的支持。 马云荣和王建平于2004年发表的一篇名为《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研究动态综述》中指出,美国颁布的《教育目标2000》中就曾呼吁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 之间的沟通合作,以便使家长可以更多地关注、了解学生在学习、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并通过对家长参与教育的方式、家长的态度、家长参与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影响等进行系统研究,得出家长在参与教育的方面形成了三个研究领域的结果,分别是描述性研究、危机性研究以及结果性研究。 龙雨在自己的论文中写道,日本颁布的《社会教育法》《对教职员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都应对学校教育进行参与,同时指出教师和家长要进行教育合作。 我国颁布的关于家校沟通的政策法规可以从国家各单位颁发的重要文件中探寻。 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0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在意见中提到,要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结合教育的作用,形成多方面协调统一的教育格局。 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也明确指出要形成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家校互动论文

家校互动论文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家校互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 【摘要】不同的校园文化与家庭文化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校教育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人格的主阵地。然而,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家庭的特殊影响,缺乏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学校的教育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本文将家庭文化和校园文化教育紧密相联系,从学生应具备的良好的课堂听讲、家庭作业以及预习复习等习惯进行研究,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创新的家校互动教育策略;研究如何建立新型、和谐的家校关系,促进巩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探讨“家校互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模式。 【关键词】家校互动习惯策略评价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教育意义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且在教育工作中越来越被重视起来。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小学阶段,尤其是在低年级阶段,习惯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动力器,必然会推动他将来的发展。 新生入校,笔者通过半学期的观察发现,学生的作业意识差,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学习方法欠缺,作业质量、学习质量差,再加上家长工作繁忙,大多数孩子都是在祖父母身边,孩子每天回家后,缺乏家长的指导。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率低,学生学习上缺乏上进意识。长此以往将造成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主动性差的现象,也将直接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

家校沟通论文定

浅析中职学校班主任老师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特别是作为一所农村中职学校,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但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教育者,他们一味的把教育推向老师,对孩子只管吃好、穿好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但是传统的家校教育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不能更好的与这个多元化社会相融合,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切实重视家校沟通,将家校沟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为自己的教学计划。 一、家校沟通的必要性 我读小学的时候,经常听“寒门出才子”这句话,事实也是,那时候越是贫穷的家庭孩子学习越是努力。十几年过去了,我成了一名中职学校的老师,班主任,却发现了一种比较尴尬的现象,我的学生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家境都不是很好,但都不读书了,而且染了一身的坏习气。为什么会有这些尴尬的现象呢?我想社会、学校、家庭都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二、家校沟通的迫切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以及办学质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中职教育的地位也有了明显改善。但相对普通高中和大学而言,中职生在寄宿生活以及面临职业选择、就业等方面压力很大,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中职学生在心理因

素方面带来更多的影响,不少中职生出现了各种不良的消极情绪,甚至有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实在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 (一)读书无用。在找不准自身定位、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相对缺失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开始怀疑接受职业教育的意义,认为“读几年书不如早点出去做生意赚钱”,或者认为在校学习只是“步入社会前有个地方混几年日子”。在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直接导致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思想:成绩好坏无所谓、奖罚无所谓、用功与否无所谓、甚至有没有学上都无所谓。 (二)自卑心理。由于在刚刚结束的中考中被归入“失败者”的行列,一些并非没有上进心的同学开始怀疑自身的能力,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在读书上取得成绩”。因此,这种消极情绪带有明显的自卑感,容易让学生在尚未了解中职不同专业的课程特点、学习目标时,在一种怀疑和畏惧的心理下,过早地选择放弃。 (三)意志力不强。尽管有不少的学生在进入中职后希望能够重新赢得一个积极的开始、取得良好的学习表现,但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原本学习上的一些坏毛病、不良习惯就又会“死灰复燃”。因为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学生在中考中成绩不佳与他们平日养成的学习习惯有着较大联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步入中职渴望实现自我改进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在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往往不能坚持,开始暴露出缺乏自制力和意志力的问题。因此,这种消极情绪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畏难思想:他们渴望改变、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认可,但当困难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一切又会恢复原样。? (四)缺乏责任感。在中职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或将要年满16周岁,开始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并在不久后将要步入社会。但一小部分中职学生仍然缺乏责任感和集体观念,无论在班级上、寝室中、学校里,还是课堂上、活动中,都看不到自己作为一名成员的责

家校沟通用心,用策略论文22

家校沟通用心,用策略 学生的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文化层次、个人修养、心理差异很大。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望也是多种层次的,有些要求、期望和学生的实际,和我们的教育思想很可能是不相符合的。所以我们必须和家长联系、沟通,以便相互了解和理解,在教育孩子的理念、标高、实际操作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因此,家校联系,就成为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在家校联系中要本着表扬和服务的宗旨。比如如果能自己联系上的就尽量不叫学生自己回家联系,应主动联系以表明我们做老师的诚意和态度。我们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出自真心在关心他的孩子,而不是在应付他,不是因为孩子出了一些问题,让家长来收拾“烂摊子”。 第二,要注意家校联系中的态度作风。我认为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自己的态度问题,应该与家长平等沟通。做到尊重家长,理解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是平等的,只不过是不同场合的教育者而已。不能因为学生的学校表现不好,一味地批评家长,甚至把家长也当成挨批的对象,应该平等地与家长探讨,一般地说,对家长的批评建议应虚心听取和接受,对于与事实有出入的情况,应做好解释工作。 第三,家长联系沟通要有理性的意识。与学生家长交流要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和家长交谈前要详细想好约见家长的主题和目的,注意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信息,设计和家长交谈如何切入主题、如何结

束,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总结自己在交谈时方法是否得当,还考虑如何向学生和其他教师反馈约见家长的情况,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在和家长交谈时需要改进和注意的方面。 在和家长交谈的时候,不管学生的表现如何,应首先讲出学生的几个优点,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会喜欢别人说自己孩子的好,几句夸奖的话会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在和家长交谈的时候,还要注意善于倾听,家长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那根本就不是交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可以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以便我们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对学生的认识。 第四,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我们往往对学生的情况了解的较全面,而对家长的情况,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了解甚少,如有些家长的社会身份,对子女的期望等等。有些学生父母离异,非常敏感不愿提及,父母又互相推委。有的家长对子女较溺爱,对子女在校的表现不闻不问,一味袒护,这样的家长往往很难交流。对这类人,我们要有耐心,并且特别讲话多注意。不仅要不卑不亢,而且要注意语言,能很好的驾驭批评的艺术,让这类家长了解孩子不对的地方,认识到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伤害,用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在接触家长前也要像备课一样备好家长的课,才有利于家校沟通。 总之,家校联系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

家校联系论文 家校合作促教育

家校合作促教育 江雯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自我意识、同伴关系得到飞速发展的阶段,在小学阶段加强家校合作意义重大。下面就家校合作的优点及自己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家校之间有距离,家长参与面不广。真正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的家长面并不是很广。 目前家校练习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家长会”为主,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每学期最多能开一到两次家长会,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教育断层。②家校合作缺乏换位思考、学校单向灌输多。家校合作双方欠缺对对方的充分理解,在实际合作过程中,我们有些教师把学生身上的问题全归罪到家长头上,认为是家长素质低,“家教”不好。有的家长认为老师让家长到学校“解决问题”是老师无能,耽误了自己的工作时间,认为把孩子放到学校就该学校负责。 ③家校合作活动不系统、难以坚持。家校合作计划是实现家校合作目的的基本保证。学校在新学期伊始都制定了家校合作的工作计划,但往往难以坚持甚至是根本就不开展了。而且有的活动即便是开展了,也有组织不得力、实效性差的问题,更别提收到什么效果了。因而,从根本上来说,目前的家校合作还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的体系。 2.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家长素质待提高,参与的认识不到位。从家长教育子女的意识来看,很多家长还被传统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所左右,没有意识到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认为家长的责任只是满足孩子在物质生活土的需求,主要任务是“养”,而“教”则主要是学校的责任。 ②家长参与的形式单一。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其实有很多,但是家长参与的渠道还是比较单一的,比如“家长会”、“接送孩子时和老师交流”、“家访”、

浅谈家长会在家校沟通中的作用及采取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论文 课程代码:0468 课程名称:怎样开好家长会 学习中心徐州贾汪奥鹏 姓名薛传允 学号 142918103001 专业小学教育 年级 1409 浅谈家长会在家校沟通中的作用及采取模式家长会是构建学校、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整合家庭教育力量的催化剂,是家校联系的一种好形式,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笔者认为:家长会在家校沟通中,应起到这几方面的作用: 一、家长会应该是学校的宣传会。通过家长会把学校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展现给家长们,获得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二、家长会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的贯彻会。为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工倍的作用,首先要家长的教育方向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一致,保持家校教育合力的相统一。 三、家长会应该是一个科学教育方法的学习交流会。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尚不发达,信息流通存在闭塞现象,许多的学生家长小学或者初中毕业者居多,他们的信息来源少,学习意识差,教育孩子的方法与技巧有也有许多欠缺与不足,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家长会这个平台,为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 家长会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精心设计,努力开好每一次家长会。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我努力尝试以下几种有效的家长会模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第一种:交流式。 例如(1):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入学时成绩就差,家长也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交流研讨式家长会。(主题:让理想展翅飞翔)。家长会之前首先开展了一项“盲行”活动:家长把眼睛蒙上,由不相识的学生搀扶着走一段路,搀扶过程中不能说话,只能用肢体语言。一段盲行,家长们体验了在黑暗中的无助心态和被搀扶行走的信任与依靠感,学生们则感受到了搀扶的艰难。大家认识到,目前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就像在黑暗中行走,特别需要亲人的扶助,而家长帮助孩子就像是搀扶盲人在漫漫长路中行走,孩子和家长双方都要互相体谅。这次家长会召开后不仅促动了家长增强信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帮助扶持好成绩困难学生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亲密交流。 第二种:展示式 (1)我班级学生家庭教育分化明显,有些家长只顾自己的生计奔波,而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我请班里一些在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联系实际,现身说法展示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让谈经验的家长展示孩子的作品、图画、成长记录、特长等,让成功学生展示自己才华。。 第三种:讲座式 就学生入学后某个阶段或某个共性问题,如青春期教育请心理健康教师做报告并现场答疑,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第四种:参观游览式 例:(主题:参观学校)家长与学生共同参观学校的校容校貌、先进的设施设备等,一切由学生自己来引导,家长只做“随从、参谋”。培养学生组织引导能力,参观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第五种:联谊式 教师、家长、学生相聚在一起,用娱乐表演等欢快的形式,共同营造和谐的气氛,增进感情和了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