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胃肠动力障碍疾病

胃肠动力障碍疾病

胃肠动力障碍疾病
胃肠动力障碍疾病

38上海信谊医药有限公司

消化性疾病治疗新进展

X IAOHUAXING J IBING Z HILIAO X IN J INZHAN

2011关注热点:胃肠动力障碍疾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科马欢侯晓华

胃肠动力障碍疾病包括胃肠动力性疾病

(GIMD)和功能性胃肠病(FGID)两大类,全

消化道几乎均可受累,主要涉及胃食管反流病

(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

合征(IBS)和慢性便秘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胃肠动

力障碍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该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人

的关注。据最新发表的文献报告,2005年以前

东亚地区GERD患病率为2.5%~4.8%,而2005-

2010年该患病率上升至5.2%~8.5%,并且反流性

食管炎(RE)的患病率自2005年以后也已升至

4.3%~1

5.7%。在日本,医院门诊患者的IBS患

病率高达31%。美国研究者的调查亦显示,胃肠

动力障碍疾病患者在美国消化系统疾病就诊者中

的比例高达40%。

因此,在2011年,无论是基础研究领域还是

临床研究领域,胃肠动力障碍疾病都是国内外学

者关注的热点。

探索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

G E R D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

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构成的一组疾病。

依据内镜下食管黏膜的改变分为非糜烂性反流

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及巴雷特

(Barrett)食管。

研究发现,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

(TLESR)有可能是轻度GERD的主要病理生理

基础,而重度GERD可能与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

交界处(EGJ)的屏障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2011年我国多家医院开展了高分辨食管测压

和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MII-pH)监测技

术,前者使我们对食管功能有了更准确的了解,

不但可以指导病人动力药的使用,还可以判断病

人的预后;后者既可以提高反流事件的检出率,

尤其是对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后仍有症

状的病人,又可以对反流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分

辨是液体反流还是气体反流,从而有助于GERD

发病机制的研究。

细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基础

FD是一组以上腹疼痛、上腹烧灼感、餐后

饱胀不适以及早饱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目前认为胃肠道动力紊乱和内脏高敏感是FD的

病理生理基础。

Cajal间质细胞(ICC)作为胃肠道慢波的起

搏细胞,与胃肠道神经和平滑肌细胞组成了胃肠

神经—ICC—平滑肌网络,并构成胃肠动力的基

本功能单位。ICC在推进电活动传播、介导神经

信号传递以及控制胃肠自主节律性运动方面发挥

关键作用。

研究者发现,当糖尿病小鼠出现胃肠功能紊

乱时,回肠中ICC的数目显著减少,ICC之间以

及ICC与神经末梢和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

明显减少且松散,并且肠道慢波消失。因此ICC

数量、分布以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是胃肠动力

失调的病理生理基础。

美国学者对胃肠壁内间质细胞进行的最新

39上海信谊医药有限公司

研究表明,成纤维样细胞(F L C )是一种新的间质细胞,其在体内的分布区域与密度均与ICC 相似。这种细胞在结构上通过神经末端与肠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连接,其生物学特性表现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R )α+和c-Kit+ ,在功能上表达高密度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K3),参与胃肠感觉运动功能的调节。

FLC 、ICC 均可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 )+抑制性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连接。

此外,研究发现,在FLC 与ICC 间存在更密切的相互作用,因此胃肠道神经元与FLC 和ICC 之间形成的网络状连接可能对胃肠动力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

纵览肠易激综合征研究动态

IBS 是与肠道动力和内脏感觉异常相关的功能性疾病,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为特征,并且是一种无形态学及生化代谢异常的器质性疾病。

最新的研究发现,IBS 患者存在肠道气体异常。韩国学者的研究显示,与正常人比较,IBS 患者肠腔内存在更多气体,其中便秘型IBS 患者以肠道内甲烷增多为主,腹泻型IBS 则以氢气为主。肠腔内灌注甲烷可降低推进型蠕动波的波幅和传导速度,增加肠腔压力,从而诱发腹胀、便秘等症状。而氢气可加速肠腔排空,并因此导致腹泻。

有关口服活菌制剂或抗生素治疗IBS 的研究发现,如果肠道内气体减少,则肠道症状有所改善。该结果表明,异常气体的产生可能与肠道细菌的过度增殖相关。但对于气体的具体来源,目前尚存争议,还需进一步研究。

IBS 的另一个研究热点是肠道微生态。随着人们对IBS 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减少以及肠球菌增加,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比例增高)认识的不断深入,微生态制剂对IBS 的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研究显示,益生菌能够纠正肠道菌群失调、降低内脏高敏感性,并通过炎性因子的下调和抗

炎因子的上调来抑制肠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例如益生菌可使白介素(IL )-10与IL-12的比值恢复正常。另有研究发现,双歧杆菌与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有效减轻腹痛和腹部不适,并且能够改善大便性状,治疗组患者的IBS 症状评分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然而,对于益生菌制剂的研究还不充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而且有关疗效、剂量等相关报告的结论不一,仍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学术交流活跃,新共识相继推出

2011年3月3-5日,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组承办了“第二届亚洲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ANMA )学术会议”,大会的主题为“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的前沿与展望”。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专家讨论并发表了《亚洲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该共识意见指出,罗马Ⅲ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中的FD 诊断与分型标准,如在亚洲地区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同时提出应对亚洲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 )检查。此外在控制症状方面,专家们认为大剂量PPI 并不优于标准剂量PPI 。

为了规范我国巴雷特食管的诊断和治疗,2011年6月4日,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重庆召开了“全国第二届巴雷特食管专题学术研讨会”。会上专家们指出,只有在经病理学证实有柱状细胞存在时方可诊断为巴雷特食管,并达成巴雷特食管诊治共识。

2011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DW )解读并讨论了美国胃肠病学会(AGA )2011巴雷特食管诊治指南,强调巴雷特食管的诊断必须以肠化生为依据,建议对高度异型增生患者采用消融术等内镜疗法。

胃肠动力相关疾病的研究发展迅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组在未来几年里将进一步加强各项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以期取得更好成绩。

胃肠疾病病例分析

胃肠疾病的病例分析01 病史摘要:患者,男,61岁,工人。因上腹隐痛一年余,加重伴头昏、乏力4月,黑便3周入院。疼痛与进食无关,曾在院外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疼痛加重,并进行性消瘦。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70mmHg。消瘦,严重贫血貌。腹部稍丰满,上腹软,明显压痛,未扪及包块。肝在肋下2cm。余无异常发现。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92×1012/L,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4.1×109/L,嗜中性粒细胞0.88,淋巴0.10,单核细胞0.02。粪:隐血试验阳性。X线钡餐:胃内有大小不等充盈缺损及龛影。考虑:胃小弯有溃疡。 入院后给予止血、抗感染、输血、输液及其它对症处理,病情无好转。入院第五天反复呕吐咖啡色液体并出现巩膜黄染,贫血加重,意识模糊,病情继续恶化,终因全身衰竭死亡。 尸检摘要死者发育正常,营养欠佳,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下肢踝部有凹陷性水肿。腹腔积草黄色澄清液体约2000ml,胸腔积少量草黄色澄清液。各内脏检查主要发现如下: 胃胃小弯距幽门2cm处,黏膜面有一个形态不规则的巨形溃疡,面积约6cm×5cm。溃疡深达肌层,底部凹凸不平,边缘隆起呈结节状。溃疡周围胃壁增厚、变硬。病变向胃窦、幽门及括约肌蔓延。镜检:溃疡的边缘及底部有大量异常细胞,该细胞体积较大,呈柱状,胞浆丰富,核大透亮,核仁清楚,核分裂象较多见。这些异常细胞多排列成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腺腔,被数量不等的纤维组织所分隔,少数则作片状浸润,同时肌层被破坏。另外异常细胞区域周围胃黏膜及其它部胃黏膜与腺体均有肠上皮化生,尤以靠近细胞团边缘部分为明显。 十二指肠上部及降部肠壁增厚,黏膜隆起,表面呈颗粒状。镜检:肠壁各层均见与胃内形态相同的异常细胞浸润,尤以黏膜下层及肌层为重。有处见肌层完全被异常细胞所破坏,并侵及浆膜,累及胰腺。 胃小弯及幽门下淋巴结肿大,体积约黄豆至蚕豆大,有的互相融合,切面灰黄色。镜检:淋巴结内有大量上述的异常细胞。 胰腺胰头体积增大,质较硬,切面胰腺实质内有灰白色斑点和条纹散在。镜检:胰头实质内有上述异常细胞浸润,其它部位未见异常。 胆道胆总管及乏特氏壶腹内肿块形成,呈灰白色,部分表面染有胆汁。肿块几乎将管腔完全堵塞。镜检:肿块由上述异常细胞组成,其形态与胃内所见者相一致。 肝脏重1300g,表面光滑,呈浅黄绿色,有多个圆形的结节,切面颜色与表面相同,结节为灰白色,周界清楚。镜检:肝细胞浆及毛细胆管和小胆管内有较多的胆汁淤积。胆汁淤积明显区域,肝细胞显变性坏死。结节为上述异常细胞。 门静脉血管内有巨大血栓形成,管腔几乎被完全堵塞,其长度上至肝门,下至肠系膜上静脉约0.5cm,肠系膜下静脉约1cm。血栓部分区域与管壁粘连。镜检:大体上所见血栓于镜下见为混合血栓,其中未见杂有上述异常细胞。 胆总管周围及肝门周围淋巴结肿大,体积约玉米至蚕豆大。镜检:淋巴结组织被破坏,有大量上述异常细胞。 讨论:

胃肠动力治疗系统-项目推荐书(1)

胃肠动力治疗系统项目推荐书 一、推荐理由 据WGO有关数据统计,全世界胃病患者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1.5亿上升到现在的5亿,胃肠疾病已经成为广泛影响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常见病之一。我院胃肠疾病类患者数量逐年上升,胃肠动力治疗系统作为治疗胃肠疾病的高新技术手段,近年来深受患者欢迎,多项收费内容均为甲类医保收费项目,例如: 310904008 便秘与腹泻的生物反馈疗法 340100018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311503018 音乐治疗 340100010 中频脉冲电疗法 340100009 低频脉冲电疗法 等均为胃肠动力治疗系统常收项目,且在全国各地均属于甲类医保收费项目,兢仁牌胃肠动力治疗系统BE-6000型仪器优势突出、效果显著、售后良好,非常符合医院的使用需求。若是贵院能增设我公司的胃肠动力治疗系统BE-6000型,则: (一)胃肠动力治疗系统采用智能数字化的生物音频电技术、五位一体综合疗法,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同时也能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二)本款仪器采用双路输出,可以再短时间内治疗多位病人,可以大大增加医院的收入。

(三)仪器自带病例档案建立系统,患者病例存储到仪器内,方便随时调阅查询。 (四)提高我院及科室的档次和地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产品概述 胃肠动力治疗系统是采用高科技智能生物音频技术、数字合成技术,生产成特定胃肠生物起搏电信号,对胃肠起搏点进行刺激起搏,结合专用起搏介质,纠正异常胃肠电节律,抑制异位起搏点的电活动,来治疗各种功能性胃肠疾患的仪器。 三、治疗机理 胃肠起搏治疗分为体内起搏和体表起搏两种方式,其中体内起搏因其需要手术、技术复杂、风险高等弊端,目前还处于研发实验阶段,而体表起搏其具有无痛苦、风险小、操作简单、费用低、适用广泛等优点正被业界普遍认可和采用。 1、胃肠起搏点,胃肠道的某一特定区电活动,可以驱动胃肠平滑肌收缩和控制胃肠道基本生物电节律,医学上称这一特定区域为胃肠道起搏点(Pacemaker)。 2、胃肠起搏,胃肠起搏点的电活动可以被外加“特制合成生物音频电信号”刺激驱动。利用智能数字生物音频电技术模拟正常的胃肠生物电信号,作用于胃肠起搏点,使其产生“谐振效应”对异常胃肠电活动进行修复和加强,从而纠正异常胃肠电节律,抑制异位起搏点的电活动,促使胃肠道产生正常节律收缩及推进蠕动,刺激胃液(含有各种消化酶)的正常分泌,缓解或消除胃动力疾病和胃肠功能性疾病

胃肠疾病试题 (1)

胃肠疾病试题 1、腹外疝疝囊的主要结构是 A腹壁肌肉B壁层腹膜C腹壁皮肤D.腹壁筋膜 E.脏层腹膜 2、区分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主要依据是 A.发病年龄 B.嵌顿机会的多少 C.压住内环后疝块是否再突出 D.疝块外形 E.外环是否扩大 3.关于腹股沟直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壮年B.疝块经海氏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 C.压住内环不能阻止疝块的突出D.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E.少发生嵌顿 4.必须急诊手术治疗的腹外疝是 A.易复性疝B.滑动性疝C.难复性疝D.绞窄性疝E.嵌顿性疝 5.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切口疝D.股疝E.脐疝 6.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有无腹痛B.腹痛程度C.疝块大小 D.疝内容物是否能回纳E.有无疝内容物血运障碍 7.腹外疝术后错误的健康指导是 A.积极治疗便秘B.积极治疗排尿困难C.积极治疗慢性咳嗽 D.术后2个月可以恢复正常工作E.术后注意休息 8.腹外疝的疝环是指 A.疝内容物突出的部位B.疝囊颈部C.腹膜薄弱或缺损处 D.壁腹膜的一部分E.疝外被盖组织 9.最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切口疝D.股疝E.脐疝 10.腹外疝最常见的疝内容物是 A.小肠B.盲肠C.乙状结肠D.膀胱E.大网膜A2型题 11.患者,男,50岁,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行手法复位后,护理上应密切观察 A.血压B.体温、脉搏C.排便情况D.尿量E.腹膜炎表现 12.患者,男,42岁,5小时前负重物时,右侧腹股沟斜疝被嵌顿,下列哪项表现说明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 A.疝块增大,不能回纳B.伴有明显腹胀C.疝块紧张发硬有压痛 D.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E.阵发性腹痛伴呕吐 A3型题(13~15题共用题干) 程先生,55岁,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块2年。4小时前,抬重物时突感疝块明显增大,腹痛难忍,呕吐数次,伴发热、全身不适。查体:右腹股沟及阴囊可扪及肿块,张力高,明显触痛。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准备急诊手术治疗。 13.此类疝属 A.腹股沟直疝,绞窄性疝B.腹股沟斜疝,绞窄性疝C.腹股沟直疝,嵌顿性疝D.腹股沟斜疝,嵌顿性疝E.股疝,绞窄性疝 14.术前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禁饮食B.胃肠减压C.备皮D.排空膀胱E.灌肠 15.术后护理中,不正确的是 A.仰卧位,腘部垫枕B.术后6~12h进流质C.用丁字带托起阴囊 D.局部沙袋压迫24小时E.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采用中药治疗的研究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采用中药治疗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从中医治疗 的角度分析治疗的优势以及辩证分型等相关研究,旨在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 临床治疗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中药治疗;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26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334-02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随着内镜、影像学的发展,其诊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但是由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种类繁多,累及胃肠的各个部位,包含胃食管反 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因此就需要在了解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发病机制的基础上采用更加有效的对症治疗方式,目前针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的治疗,主要由西医治疗、中药治疗等方式,其西医治疗由于容易出现各种副作用、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临床效果应用 不佳,介于此本文重点从中药治疗的角度进行分析。 1.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中医认为脾胃同属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主运化,在升清部分,脾将运化的水谷精华传输至心肺,胃降浊即 将水谷糟粕下降至大肠排出体外。升与降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人体的消化活动。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作为人体的基本形式,脾胃中焦乃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为中土,为脏腑中心,其升降也就成为了其 他脏腑升降的枢纽。 胃的受纳、脾的水谷运化,小肠的分清泌浊,大肠的传导糟粕,组成一个完 整的消化吸收过程,其核心就是中医中的升清与降浊。其中由于胃失和降导致胃 不受纳,浊气上逆。脾失健运导致脾气不升,水谷不化,小肠不顺达,清气不上、浊气不下,大肠不传导,导致糟粕不利。正是上述病机导致出现痞证、反胃、胃 脘痛等。在中医中,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属于“痞证”“腹满”“纳呆”“反胃”“呕 吐”“胃脘痛”等范畴。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中医治疗胃肠动力 障碍性疾病一般多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辩证治疗。 2.中医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优势及辩证分型 2.1 中医治疗的优势 针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由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包含的种类较多,目前西医以调节胃肠动力紊乱、促进胃肠动力、协调胃肠动力等为主,主要的治 疗药物有甲氧氯普胺、莫沙比利、多潘立酮、替加色罗、洛哌丁胺、斯巴敏、曲 美布汀等,但是这些药物都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以莫沙比利为例,其作为新一 代胃肠动力药,会出现腹泻、腹痛、口干、皮疹等不良反应。毛艾香[1]等人在研 究老年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中发现,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 用中西药治疗,试验组发生恶心、呕吐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70.0%,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认为西药治疗虽然针对性强、获效较快,但 是远期效果不佳,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大,导致不良反应较多,而采用中药治疗大 大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这一点说明中医治疗在对比西药治疗不良 反应方面展现出良好的优势。 2.2 中医辩证分型 针对不同的临床表现中医需要辩证分型。

胃肠道功能障碍及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胃肠道功能障碍及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摘要目的:胃肠道是全身代谢最活跃的器官之一,更是体内最大的细菌库,但既往对胃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障碍及衰竭的诊断和防治研究比较少,本文探讨其诊断与治疗进展.方法:结合我们已进行的有关研究和参加抢救的临床救治体会,并引用国内外公开发 . 言 实验研究,以探讨胃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障碍及衰竭的诊断和防治.胃肠道是维持人体营养、生存的重要器官之一,亦是对严重创伤、休克,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严重颅脑损伤等反应比较强烈的部位.近年来有人称肠道为“机体应激时的器官之一”[2].胃肠道又是体内最大的细菌库,在胃和上端小肠内,厌氧菌和需氧菌数量达<107.L-1,随着

胃肠道越向下行,细菌数量和种类逐步增加,远端小肠含菌数量达106~1011.L-1,而结肠粪便内细菌数可高达108~1011.g-1[3].肠粘膜屏障功能这是肠道所具有的特定功能,能阻止肠道内细菌及其分解产物经肠壁逸至机体内.现已认识到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肠内细菌及内毒素易位是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MODS甚至MOF ③ . 1991年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ACCP)和危重病医学会(SCCM)在芝加哥集会联合讨论了有关感染与MODS及MOF等有关问题,但是,在这次讨论会上,对肠功能障碍(gut dysfunction)的概念及防治缺乏明确的叙述,至今对胃肠道功能障碍及衰竭的诊断标准尚无共识.我们的实验研究和在临床救治中体会到,为了表示脏器病变的受损程度

不同,称进行性的MODS将发展为MOF较为合适,MODS及MOF 实际上是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二个术语,其差别仅在于损害的程度不同而已[5].胃肠道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的诊断要点:①进行性腹部胀气,肠呜音减弱,不能耐受饮料和食物超过5d;②胃肠蠕动消失;③肠鸣音近于消失,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有高度腹胀者;④应激性溃疡, 断深入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再通过大量临床病例的验证,使原有的诊断要点,不断的得到充实、完善. 2 胃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因素及其机制

最新胃肠功能障碍

多脏器功能不全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诊疗方案 (2016年) 一、诊断 (一)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1995年重修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的胃肠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并依据其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腹部胀气,肠鸣音减弱;中度:高度腹部胀气,肠鸣音近于消失;重度:麻痹性肠梗阻,应激性溃疡出血。 ( 具备 2 项中 1 项者即可确诊) (二)证候诊断 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考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行业标准中的证候部分,拟定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辨证标准: (1)腑实证:大便多日不通,矢气无或频转矢气,院腹痞满,按之则硬,腹痛拒按,发热口渴,心烦躁扰,舌红苔黄少津,脉沉数 (2)腑气不通证:大便不通,院腹胀满,腹部隐痛或不痛,苔黄或腻,脉多滑 (3)阴虚腑气不通证:大便干结!艰涩难下,多日一便,状如羊屎,口鼻、咽喉、皮肤干燥,口渴,小便短黄,舌干少津,脉细 (4)寒积腑气不通证:大便不通,脱腹胀满或疼痛不适,喜温恶寒,神疲倦怠,形寒肢冷,舌淡脉弱。二、治疗方案 (一)专科特色 轻度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给予针刺双侧足三里治疗及中药汤剂辨证使用; 中度胃肠功能障碍者:予以苁芦通便胶囊、针刺双侧足三里治疗,中药汤剂辨证使用; 重度胃肠功能障碍者:除了予以中药汤剂、苁芦通便胶囊、针刺双侧足三里治疗外,加用承气汤类中药灌肠。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 1、主证 (1)腑实证:大便多日不通,矢气无或频转矢气,院腹痞满,按之则硬,腹痛拒按,发热口渴,心烦躁扰,

舌红苔黄少津,脉沉数 (2)腑气不通证:大便不通,院腹胀满,腹部隐痛或不痛,苔黄或腻,脉多滑 (3)阴虚腑气不通证:大便干结!艰涩难下,多日一便,状如羊屎,口鼻、咽喉、皮肤干燥,口渴,小便短黄,舌干少津,脉细 (4)寒积腑气不通证:大便不通,脱腹胀满或疼痛不适,喜温恶寒,神疲倦怠,形寒肢冷,舌淡脉弱。 (三)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 在大剂量激素诱导期,由于患者表现出一派阳热症状,以养阴清热解毒为主,佐以活血化瘀;在激素撤退阶段,针对患者表现为一派阳气不足的症状,采用温肾助阳益气为主;在激素维持量阶段,以补益肺气、滋肾填精为原则。 1、辨证论治 (1)阴虚火旺 主证:轻度浮肿,兴奋易激动,失眠盗汗、多毛、痤疮、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多见于肾综的激素首始治疗阶段。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 知母12g,黄柏5g,熟地黄15g,山茱萸12g,淮山药20g,泽泻10g,牡丹皮10g,茯苓10g等。 (2)脾肾气虚 主证:面色萎黄,全身浮肿,或水肿较轻或原有高度水肿,已经利尿,而浮肿减轻,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腰膝酸软,小便短少,舌淡胖或边有齿印,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细无力。本型多见于激素的维持治疗阶段及用于常复发性肾综巩固治疗者。 治法:补脾益肾、利水化湿 方药:猪苓汤 桂枝5g,茯苓15g,猪苓10g,泽泻10g,甘草6g,柴胡10g,当归10g,黄芪20g等。 (3)阴阳两虚 主证:浮肿反复发作,小便不利,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口干咽燥,五心

胃肠疾病

第六节胃十二指肠疾病 A1型题 301.男,50岁,上腹胀病、呕吐宿食半月,上腹可扪及4×4vcm之肿块,尚活动。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幽门梗阻 B.胃癌 C.胃窦部胃癌 D.胰头癌 E、横结肠癌 302.胃窦部肿块型胃癌约6×4cm大小,已累及浆膜层,CT检查左肝外叶亦有3cm大小转移灶,胰腺正常。该病人的治疗应选择: A. 已无法手术,行全身化学疗法 B.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 C. 根治性胃大部切除十左肝动脉栓塞术 D.根治性胃大部切除十左肝外叶切除术 E.胃空肠吻合术 303.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临床特点之一是: A.X线检查有膈下均有游离气体 B.穿孔多发生在冠部后壁 C.既往均有溃疡病史 D.确诊后一律需手术治疗 E.有时可引起有下腹剧痛 304.下列哪组胃溃疡的性质与表现均属于十二指肠溃疡范畴? A.小弯溃疡、后壁溃疡 B.高位溃疡、复合演疡 C.后壁溃疡、幽门前溃疡 D.复合溃疡、幽门前溃疡 E.后壁溃疡、复合演疡 305.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瘢痕可以造成幽门梗阻,从而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其约占外科治疗溃疡病患者的: A.11—30% B.31—40% C.41—50% D.51—60% E 6l一70% 306.关于胃泌素瘤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又称Eolling-Ellison综合征或胰源性溃疡病

B.主要是由胰腺G(A1)细胞构成 C.多数表现为严重的消化性溃疡 D.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发生吻合口溃疡、空肠溃疡再穿孔和出血 E.不分泌其他激素 308.关于胃穿孔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病人早期出现低热 B.腹部叩诊均有移动性浊音 C. 腹部叩诊肝浊音界缩小 D.不影响病人腹式呼吸 E.病人一般难以记清发病时间 309.并发大出血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在部位一般多见于: A.幽门或十二指肠前壁 B.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 C.胃大弯或十二指肠外侧 D.胃底部或十二指肠球后壁 E. 寅门部或十二指肠前壁 310.提高胃癌早期发现的几项关键检查是: A.四环素荧光试验、0B试验、胃液细胞学 B.纤维光束胃镜、x线钡餐、胃液细胞学 C. 游离胃酸测定、胃液细胞学、OB试验 D.x线钡餐、0B试验、纤维光束胃镜 E. 纤维光束胃镜、胃液细胞学、四环素荧光试验 311.恶性程度较高的胃癌可以超越常规所属淋巴结转移方式,而直接侵犯远处淋巴结,其中最常见为: A.胰脾淋巴结 B. 肝门淋巴结 C. 腹腔淋巴结 D.锁骨上淋巴结 E.直肠上动脉旁淋巴结 312.早期胃癌的概念是: A.局限于胃窦内 B.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 C.直径在2Cm以内 D. 无淋巴结转移 E.尚未侵及浆膜层 313.男,52岁,因胃溃疡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而行急诊胃大部切除术毕E式吻合术后第5天,体温逐渐增高,波动于38—39℃之间,右上腹疼痛向有肩放射,呼吸急促。查:右肺吸呼音低,右上腹明显压痛伴肌紧张,末扪及明显包块,肝上界有锁骨中线第4肋间,白细

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一、A1型题 1.胃溃疡最常发生的部位 A.贲门旁B.胃后壁C.胃小弯D.胃大弯E.幽门前壁2.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胃十二指肠溃疡B.门静脉高压症C.肝内局限性感染,肝脓肿及外伤D.出血性胃炎E.胃癌 3.胃癌好发于 A.胃小弯B.胃大弯C.胃窦部D.胃底E.胃体4.胃癌最常发生的转移途径 A.直接蔓延B.血行转移C.种植转移D.淋巴转移E.沿肠管转移5.下列哪项不符合胃溃疡癌变的特点 A.上腹痛的规律性消失B.食欲减退C.进行性贫血,消瘦D.粪潜血持续阳性E.反酸、“烧心”加重 6.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通常认为适当的胃切除容积是 A.30%~40%B.40%~50%C.50%~60% D.60%~70%E.70%~80% 7.溃疡病外科治疗的理论基础最终在于 A.消除分泌胃蛋白酶原—主细胞B.消除分泌胃酸—壁细胞 C.消除分泌胃泌素—G细胞D.切除溃疡病灶 E.阻断神经和体液对胃酸的调节 8.提高胃癌治愈率的关键是 A.早期诊断B.根治性手术C.早期应用抗癌药物D.术后放疗E.综合治疗 9.胃癌的治疗方法哪项正确 A.早期化疗B.扪到肿块者作全胃切除C.化疗+放疗D.早期胃癌作胃癌根治术E.早期胃癌作胃大部切除术 10.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的三项关键性手段是 A.纤维胃镜检查,胃液细胞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 B.纤维胃镜检查,胃液酸碱度检查,X线钡餐检查 C.胃液细胞学检查,粪潜血试验,X线钡餐检查 D.胃液细胞学检查,粪潜血试验,纤维胃镜检查 E.纤维胃镜检查,粪潜血试验,X线钡餐检查 11.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特点是 A.餐后即痛,持续2h后缓解B.餐后1h开始,持续2h后缓解 C.餐后2h开始,持续2h后缓解D.餐后3~4h开始,进餐后缓解 E.无规律性 12.胃大部切除后第1日应注意观察的并发症是 A.吻合口破裂B.吻合口出血C.吻合口梗阻 D.十二指肠残端瘘E.倾倒综合征 13.胃、十二指肠溃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肯定无疑的一点是 A.饮食不规律B.情绪激动C.饮入过多酒类等刺激物 D.胃酸过多,激活胃蛋白酶E.进食过多辛辣食物 14.倾倒综合征常发生于 A.迷走神经切断术后B.毕I式胃大部切除术后C.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D.幽门成形术后E.高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后 15.瘢痕性幽门梗阻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上腹部胀痛B.上腹部膨胀C.营养不良D.大量呕吐宿食E.便秘

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与对策

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与对策 当前肠道功能已成为治疗外科危重病人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创伤、感染、休克及大手术后肠 道是全身应激反应的靶器官,易致肠道粘膜损害,其结果使胃肠道的营养吸收及防卫功能丧失,它又是脓毒症和MODS的始动器官,常导致病人有发生感染及MODS的危险,对病人的 预后有重要意义。外科危重病人在严重的应激状态下,由于肠道粘膜对内脏低流状态和缺血、缺氧甚为敏感,其粘膜屏障功能变得脆弱,总是处在发生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境地,而肠功能 衰竭会使病人处于MODS的发展与恶化的高度危险之中。造成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内源性因素 如炎症、缺血再灌注损伤、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和低蛋白血症等,导致肠道水肿、肠蠕动功 能降低、肠内细菌的淤滞和过度繁殖导致肠道细菌易位;其外源性因素如血管加压药物的应用,肠内营养素的缺乏以及抗生素的应用致肠道菌群失调,而内源性因素比外源性因素重要,肠屏障功能障碍远较消化及吸收功能障碍的为害更大,所以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是治疗危重 病人的不可忽视重要措施。 一、肠道正常的防卫功能肠道是最大的细菌和毒素储存库,但由于完整的肠粘膜屏障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无害。肠粘膜屏障功能包含:①机械屏障功能:肠壁是由二层平滑肌、粘膜细胞、联结组织及淋巴组织构成,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是防止细菌和毒素入侵的重要条件,多种因素致肠粘膜破坏或萎缩,联结组织的损坏,肠通透性增加,造成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正常的肠蠕动功能也是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的重要因素。②免疫屏障功能: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内70%的免疫组织存在于肠道,肠道相关淋巴组织是防御微生物侵犯的第 一道屏障。免疫防卫是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主要部分,肠道及胆道淋巴组织内淋巴细胞分化成 浆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A(IhA),释放入肠腔并覆盖整个肠道粘膜表面,分泌型IgA能粘合 细菌,阻止细菌粘附和攻击肠粘膜上皮细胞;能中和内毒素,降低细菌的毒性产物对上皮细 胞的毒性作用;防止局部的炎症反应。淋巴系统还能提供了特殊的防卫机制,识别和转运抗 原物质,上皮淋巴细胞(主要是分布在小肠粘膜上皮CD8以及Kupffer细胞)能捕捉及解毒经过 肠粘膜上皮细胞及区域性淋巴组织的细菌和内毒素。③化学屏障功能:在正常情况下,随食物及唾液吞人的细菌可经胃酸杀灭,唾液及由肠粘膜的杯状细胞分泌的肠粘液能包裹细菌和 毒素,并覆盖整个胃肠道表面,阻隔细菌对肠粘膜的侵害,并对稳定粘膜上皮的pH值,降 低酸对粘膜的损害起重要作用。④生物屏障功能:肠道内微生物的生态平衡及其内环境稳定是维持肠屏障功能的重要条件,多种因素引发肠道菌群失调,损害肠屏障功能,肠内共生菌 还能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构成天然的免疫屏障。近年来研究发现NO产生于胃肠道,与 其它血管活性物介质一道调节内脏血流量和血管张力,通过下调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CD18 在粘膜表面的表达,来抑制白细胞在肠粘膜表面的集聚,从而保护肠粘膜。肠道除消化吸收 及肠粘膜屏障功外也是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分泌多种肠道激素,如生长抑素,胆囊收缩 素等,肠道激素特别是营养性激素对维持肠粘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二、危重病人的肠功能障碍外科危重病人易发生肠功能障碍甚至衰竭,但临床上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此类病人有许多因素可造成肠功能损害,多年来已知危重病人多合并有胃肠道血 流灌注的异常。休克时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加上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做用致周围阻力 性血管平滑肌收缩、发生循环血量再分配至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等,内脏血流量降低,为 维持主动脉压克服低血容量和低血压,内脏小动脉收缩致网膜血流灌注量降低。脓毒症时内 脏血流量增加,但内脏基础耗氧量增加,当低氧和内脏氧的供应不足时,易造成肠道损害, 在临床及动物实验已证明,脓毒症的病人肠道的组织学改变有粘膜及粘膜下水肿,绒毛的高 度降低,以及肠细胞的坏死和凋亡,以上改变主要由系膜缺血致肠道氧的供应不足或利用障 碍所致,内脏低流状态不仅使细胞内缺氧,同时使内皮细胞和中性白细胞内多种酶系统被激活,氧自由基的产生,致粘膜损害。肠道又是院内感染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给予制酸剂或 H2阻滞剂以预防应激性溃疡及机械通气的病人。当创伤及大手术后并发感染,在无明显临床感染源时,其常见的感染源来自肠道,因此肠道被认为是未引流的脓肿。 肠道通透性增加肠屏障功能损伤的重要环节,多种情况下可造成肠道通透性增加,如缺血再 灌注损伤、内毒素血症、酸中毒、谷氨酰胺不足以及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等,常见于创伤及

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1)

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A1型题 1.腹外疝疝囊的主要结构是 A.腹壁肌肉B.壁层腹膜C.腹壁皮肤D.腹壁筋膜E.脏层腹膜2.区分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主要依据是 A.发病年龄B.嵌顿机会的多少C.压住内环后疝块是否再突出D.疝块外形E.外环是否扩大 3.关于腹股沟直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好发于青壮年B.疝块经海氏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C.压住内环不能阻止疝块的突出D.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E.少发生嵌顿4.必须急诊手术治疗的腹外疝是 A.易复性疝B.滑动性疝C.难复性疝D.绞窄性疝E.嵌顿性疝5.最常见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切口疝D.股疝E.脐疝 6.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有无腹痛B.腹痛程度C.疝块大小D.疝内容物是否能回纳E.有无疝内容物血运障碍 7.腹外疝术后错误的健康指导是 A.积极治疗便秘B.积极治疗排尿困难C.积极治疗慢性咳嗽D.术后2个月可以恢复正常工作E.术后注意休息 8.腹外疝的疝环是指 A.疝内容物突出的部位B.疝囊颈部C.腹膜薄弱或缺损处D.壁腹膜的一部分E.疝外被盖组织 9.最易发生嵌顿的腹外疝是 A.腹股沟斜疝B.腹股沟直疝C.切口疝D.股疝E.脐疝 10.腹外疝最常见的疝内容物是

A.小肠B.盲肠C.乙状结肠D.膀胱E.大网膜 A2型题 11.患者,男,50岁,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行手法复位后,护理上应密切观察 A.血压B.体温、脉搏C.排便情况D.尿量E.腹膜炎表现 12.患者,男,42岁,5小时前负重物时,右侧腹股沟斜疝被嵌顿,下列哪项表现说明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 A.疝块增大,不能回纳B.伴有明显腹胀C.疝块紧张发硬有压痛D.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E.阵发性腹痛伴呕吐 A3型题 (13~15题共用题干) 程先生,55岁,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块2年。4小时前,抬重物时突感疝块明显增大,腹痛难忍,呕吐数次,伴发热、全身不适。查体:右腹股沟及阴囊可扪及肿块,张力高,明显触痛。全腹有压痛、腹肌紧张。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准备急诊手术治疗。 13.此类疝属 A.腹股沟直疝,绞窄性疝B.腹股沟斜疝,绞窄性疝C.腹股沟直疝,嵌顿性疝D.腹股沟斜疝,嵌顿性疝E.股疝,绞窄性疝 14.术前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禁饮食B.胃肠减压C.备皮D.排空膀胱E.灌肠 15.术后护理中,不正确的是 A.仰卧位,腘部垫枕B.术后6~12h进流质C.用丁字带托起阴囊D.局部沙袋压迫24小时E.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 第二节胃十二肠溃疡外科病人的护理 A1型题 1.胃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溃疡恶变B.急性大出血C.瘢痕性幽门梗阻D.急性穿孔E.溃疡性结肠炎 2.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大便潜血试验B.X线钡餐C.胃酸测定 D.纤维胃镜E.血常规 3.瘢痕性幽门梗阻最典型的表现是 A.大量呕吐宿食B.上腹部胀痛C.营养不良D.上腹部膨隆E.便秘 4.瘢痕性幽门梗阻术前最重要的准备是 A.心理护理B.补碱性药C.皮肤准备D.备血、皮试 E.每晚温盐水洗胃

胃肠道疾病

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与用药 第一部分:医学知识 消化系统分类与症状 1、消化系统按部位分: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直肠、肝、胰、胆道等等。 2、常见症状: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烧心、早饱、腹胀、腹痛、腹泻、便秘、里急后重、黄疸、呕血、黑便、便血等。 消化不良 一、定义:是一组胃部不适的症状,是由于胃、肠蠕动减弱而使胃不 能正常工作,使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引起,其表现为嗳气、腹部 胀满、腹鸣等。 二、病因:1、消化系统器官功能随年龄增大而下降 2、饮食:如进食过饱、过多油腻食物,饮酒过量 3、经常服用止痛药物(阿司匹林) 4、精神紧张时进食或进食不习惯的食物也可引起 5、器质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 性食道炎 三、症状:1、进食时或食后出现上腹部不适感或疼痛 2、进食、运动或平卧后,上腹正中有烧灼感或反酸,并可延伸至咽部 3、经常感到饱胀或有胃肠胀气感,打嗝、放屁增多,食欲

不振、恶心,有些会出现轻度的腹泻。 四、治疗:不管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什么,都是因为胃缺乏动力而使胃不能正常工作,食物在胃内停留过长,因此治疗时对症非处方如下: 1、多潘立酮:又称吗丁啉、胃得灵。是一种能够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和蠕动,使胃排空的速度增加,疏通胃部、消化食物和推进食物,促进食物及肠道气体排泄。此类药物与抗酸剂有配伍禁忌,也是大多数人容易混淆的,此类药物与氢氧化铝、西米替丁、硫糖铝、胃蛋白酶、胃复安等药物不宜合用。 2、多酶片、干酵母片等等。 胃酸过多症 一、定义:是指胃液(包括盐酸和胃蛋白酶等)分泌过多,并使患者感到胃部不适,反酸、烧心等症状。 二、病因:1、长期酗酒、大量吸烟、辛辣食物、生活不规律、不定时用餐多 2、精神紧张 3、服用对胃有损害的药物 4、其他:如外科手术、严重烧伤、遗传等 三、症状:常见的症状是反复出现阵发性胃烧灼感,反酸、吐酸水,因胃酸过多的损害胃粘膜,则还会引起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四:治疗: 治疗胃酸过多症的非处方药物较多,一般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胃肠动力障碍疾病

38上海信谊医药有限公司 消化性疾病治疗新进展 X IAOHUAXING J IBING Z HILIAO X IN J INZHAN 2011关注热点:胃肠动力障碍疾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科马欢侯晓华 胃肠动力障碍疾病包括胃肠动力性疾病 (GIMD)和功能性胃肠病(FGID)两大类,全 消化道几乎均可受累,主要涉及胃食管反流病 (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 合征(IBS)和慢性便秘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胃肠动 力障碍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该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人 的关注。据最新发表的文献报告,2005年以前 东亚地区GERD患病率为2.5%~4.8%,而2005- 2010年该患病率上升至5.2%~8.5%,并且反流性 食管炎(RE)的患病率自2005年以后也已升至 4.3%~1 5.7%。在日本,医院门诊患者的IBS患 病率高达31%。美国研究者的调查亦显示,胃肠 动力障碍疾病患者在美国消化系统疾病就诊者中 的比例高达40%。 因此,在2011年,无论是基础研究领域还是 临床研究领域,胃肠动力障碍疾病都是国内外学 者关注的热点。 探索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 G E R D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 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构成的一组疾病。 依据内镜下食管黏膜的改变分为非糜烂性反流 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及巴雷特 (Barrett)食管。 研究发现,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 (TLESR)有可能是轻度GERD的主要病理生理 基础,而重度GERD可能与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 交界处(EGJ)的屏障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2011年我国多家医院开展了高分辨食管测压 和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MII-pH)监测技 术,前者使我们对食管功能有了更准确的了解, 不但可以指导病人动力药的使用,还可以判断病 人的预后;后者既可以提高反流事件的检出率, 尤其是对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后仍有症 状的病人,又可以对反流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分 辨是液体反流还是气体反流,从而有助于GERD 发病机制的研究。 细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基础 FD是一组以上腹疼痛、上腹烧灼感、餐后 饱胀不适以及早饱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目前认为胃肠道动力紊乱和内脏高敏感是FD的 病理生理基础。 Cajal间质细胞(ICC)作为胃肠道慢波的起 搏细胞,与胃肠道神经和平滑肌细胞组成了胃肠 神经—ICC—平滑肌网络,并构成胃肠动力的基 本功能单位。ICC在推进电活动传播、介导神经 信号传递以及控制胃肠自主节律性运动方面发挥 关键作用。 研究者发现,当糖尿病小鼠出现胃肠功能紊 乱时,回肠中ICC的数目显著减少,ICC之间以 及ICC与神经末梢和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 明显减少且松散,并且肠道慢波消失。因此ICC 数量、分布以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是胃肠动力 失调的病理生理基础。 美国学者对胃肠壁内间质细胞进行的最新

胃肠动力影响消化道的药物治疗

胃肠动力影响消化道的药物治疗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DGIMD)系指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病因病机的一些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等。现仅就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药物治疗现状概述如下。 一、胃肠动力药 (一)促进胃肠动力药 凡有胃肠动力不足表现者,如早饱、嗳气、腹胀、恶心、反胃、上顶感等;或胃肠电图呈胃肠动力减弱征象者;或实验室检查呈胃排空延迟或肠传输缓慢者,均应给予促进胃肠动力药。 1. 胃复安(灭吐灵)作用于多巴胺第一受体(D1)和第二受体(D2),拮抗多巴胺受体兴奋引起的胃肠动力的抑制作用,相对地增强了Ach的兴奋作用;并能兴奋5-HT4受体,产生促动力作用;抑制呕吐中枢呈明显止呕作用;同时能透过血脑屏障拮抗中枢的D2受体,产生锥体外系的副反应。因此目前较少用于促动力,而主要用于抗呕吐。 2. 多潘立酮(吗丁啉)是D2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作用基本同上,但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而无锥体外系副作用,又因D2受体分布于食管和胃,故目前主要用于上消化道促动力,如用于GERD和FD等。不能抑制呕吐中枢,但可

抑制血脑屏障外的呕吐化学感受器,故也有一定的止呕作用。 3. 西沙比利(普瑞博思)属苯甲酰胺类,系5-TH4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兴奋肌间神经丛的节前和节后神经原的5-TH4受体,释放大量Ach,促发全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收缩。作为全胃肠道促动力药,可用于GERD、FD、胃轻瘫、麻痹性肠梗阻和功能性便秘等。但部分病人用药过量或对药物敏感者可产生Q-T间期延长和严重心律失常等,故目前已为新一代5-TH4受体激动剂所取代而较少应用。但对无心脏病者按常规用量(5~10mg),一般未见发生心脏副作用。 4. 莫沙比利(加斯清、贝铬钠)是苯甲酰胺类新一代5-TH4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机理同上,但因其化学结构较西沙比利有所改进故无Q-T间期延长和严重心律心常等心脏副作用,故目前作为全消化道促动力药,广泛应用于胃肠动力不足的各种病症,如GERD、FD、胃轻瘫、麻痹性肠梗阻、便秘型IBS和功能性便秘等。一次5mg,一天3次,口服,必要时可倍量应用。 (二)抑制胃动力药 凡有胃肠动力增强表现者如胃痉挛、肠痉挛、腹痛、腹鸣、腹泻等;或胃肠电图呈胃肠动力增强征象者;或实验室检查呈胃排空迅速或肠传输过快者,均应给予抑制胃肠动力药。

胃肠功能障碍

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病因 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病因 本文所涉及的胃肠功能障碍/衰竭概念不包括功能性胃肠功能障碍(如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慢性便秘等胃肠功能性疾病),而是指短肠综合征或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休克、病理产科、心肺复苏后等危重病时并发的胃肠功能障碍/衰竭。 一、概念与定义 胃肠功能障碍/衰竭概念的提出,得益于危重病医学、感染免疫学及临床营养支持等学科的发展和研究,得益于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新的研究手段的应用,是临床医学尤其是胃肠道疾病理论的一大进展,对于胃肠外科乃至所有专业的临床医生,充分认识到疾病状态下胃肠道的重要作用,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不要忽视胃肠道功能的支持,都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目前,对于胃肠功能障碍和胃肠功能衰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可以明确监测的参数。 有学者认为,肠功能障碍可分三型。一型即功能性小肠长度绝对减少型,如SBS(短肠综合征)。二型即小肠实质广泛损伤型,如放射性肠损伤、炎性肠病所致的肠功能障碍。各种原因所致的肠外瘘、肠梗阻当属此型,但多数为急性,可逆转。三型则是以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为主,可同时伴有肠消化吸收功能的障碍,如严重创伤、出血、休克所致的肠功能障碍。 应激性溃疡又称急性胃粘膜病变、急性出血性胃炎,也是危重病时的胃肠道功能障碍表现。由于抑酸剂的预防性应用,现在发生率已经大大减少。 常见的肠功能障碍性疾病:急性肠功能障碍: 1 炎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期,尤其合并外科并发症者;2 溃疡病; 3 胰腺炎; 4 肠系膜血管性疾病; 5 恶性肿瘤; 6 肠外瘘; 7 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8 AIDS 病; 9 其他如急性肠梗阻、胃瘫、肠道严重的急性感染和腹部外伤等。慢性肠功能障碍: 1 假性肠梗阻; 2 放射性肠炎; 3 胃手术后; 4 短肠综合征; 5 治疗肥胖性手术后; 6 其他如严重的各种原因引起的便秘等。 二、胃肠道生理功能 不同肠段的吸收功能:上段小肠液(200ml以内)稀释食靡,可达摄入容量的5~8倍,故上段空肠造瘘和高位小肠瘘可造成严重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的丢失。胃和十二指肠基本不吸收,空肠上段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脂肪则需要更长的一段小肠;小肠大部分切除后,剩余小肠和结肠的结构和功能发生适应和代偿性变化。 胃肠道免疫功能:现代研究证明,胃肠道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其主要组成为胃肠道相关样淋巴组织(gut associated lymphatic tissue,GALT)约占人体总体液免疫的80%,细胞免疫的50%。 特殊的营养吸收机制: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均接收动脉血液供应的营养,唯独肠黏膜从血供接受的养分只占其总需求的30%,余70%直接从肠腔内摄取,这也就是为什么全胃肠外营养可以供给全身所有组织器官的需要,满足其组织代谢

肠胃疾病大全

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并不少见,但许多患者都不知道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危害,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反流性食管炎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不急于治疗,以至延误了病情,那么,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危害?了解反流性食管炎有哪些危害后,可以及时发现病情,早治疗早痊愈。 据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王主任表示,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常常发生于饭后,因为食管括约肌帐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胃内容物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症,该病经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属于中医“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 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王主任介绍说,反流性食管炎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反流性食管炎除可致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外,反流的胃液尚可侵蚀咽部、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临床上称之Delahunty综合征。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尚可致吸入性肺炎。近年来的研究已表明反流性食管炎与部分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胸痛都有关。因此,反流性食管炎的危害是很大的,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并治疗。 王主任提醒患者,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进食,清淡饮食,对远离胃食管反流病至关重要。同时,建议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到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山东省红十字会介入医院在诊断上,采用三维一体无痛胃肠超声检查是目前治疗胃肠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比一般胃镜要好,在治疗肠胃病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仅在济南已有6000名胃肠疾病患者得到康复治疗。

2020年胃肠动力与功能性疾病临床诊疗解析答案

2020年胃肠动力与功能性疾病临床诊疗解析(答案)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处理 1、关于促动力剂应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增加LES压力减少反流发生,尤其适合酸反流。 2、对难治性GERD需要做的检查有() 答案:以上皆是 3、以下不属于非酸反流的原因是() 答案:胃溃疡 4、关于高分辨压力阻抗联合检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有放射暴露,不可动态连续监测 5、关于阻抗PH监测以下说法错的是() 答案:不适合用于非糜烂性反流病和功能性烧心 6、PPI最佳服药时间() 答案:餐前15-30分钟 7、GERD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比例是() 答案:40% 8、弱酸反流多出现于() 答案:夜间 9、难治性GERD是指() 答案:常规剂量bid治疗4-8w反流症状仍然存在 10、对难治性GERD需要做的检查有() 答案:以上全有 11、引起药片性食管炎的药物不包括() 答案:巴氯芬 12、关于嗜酸性食管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通常与哮喘、食物过敏无关 13、夜间酸突破是指() 答案:应用常规剂量PDI bid夜间胃内PH<4的时间>1小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疗 1、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哪两个亚型() 答案: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 2、()是指进食时容易感到胃部饱满不能进食 答案:早饱感 3、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治疗时间一般是() 答案:2-4周

4、以下哪项不属于专科胃功能检查的是() 答案:HP检测 5、以下哪项属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抗酸剂() 答案:铝碳酸镁 6、以下哪项不是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 答案:内脏敏感性降低 7、功能性消化不良源于血生化和内镜检查无异常发现临床表现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是() 答案:上腹痛 8、导致消化不良相关因素不包括() 答案:运动过量 9、以下哪项不属于消化不良报警征象() 答案:嗳气反酸 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诊疗 1、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有报警征象者,尽量()以排除肿瘤或炎性反应肠道病 答案:借结肠镜或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 2、如果患者年龄在40岁以内症状较典型,无报警征象,可以根据便秘特点先给予()经验治疗 答案:2-4周 3、以下哪项不属于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诊断标准() 答案:排便少于50/天,或50%以上时间感觉到排便费力 4、蒽醌类药物属于() 答案:刺激性泻药 5、()能分辨患者的便秘是肌源性还是神经源性,对治疗提供较大的帮助 答案:会阴神经潜伏期检查或肌电图检查 6、聚乙二醇属于() 答案:渗透性轻泻剂 7、()主要作用于肠神经末梢,增加运动神经递质,拮抗性运动性神经递质作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 答案:促动力药 8、目前功能型便秘借鉴的是罗马()的诊断标准 答案:Ⅲ 9、慢性便秘病程至少在()以上 答案:6个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