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展战略】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doc-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doc-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doc-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doc-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2006年—2015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二OO六年十月编制

规划编制人员

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张明沛

副组长:韦祖汉、白先进

成员:郭绪全、谭明、胡德泉、李标、王凯学、李华胜、陈国平、黄刚、陈东奎

规划编写小组

组长:陈东奎

副组长:韦国金

成员:覃如日、区善汉、李德安、张锦松、韦树德、陈香玲

目录

前言 (1)

一、产业发展基础 (2)

(一)发展现状 (2)

(二)存在问题 (7)

二、产业发展条件 (8)

(一)自然资源 (8)

(二)人力及技术资源 (9)

(三)经济及社会资源 (10)

三、产业竞争力 (12)

(一)发展机遇 (12)

(二)面临挑战 (12)

(三)参与国际竞争 (13)

(四)国内市场的竞争潜力 (14)

(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16)

(六)产品价格总体趋势看好 (17)

四、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 (18)

(一)产业发展思路 (18)

(二)产业发展目标 (19)

五、主导品种布局 (22)

(一)柑橘适宜生态区 (22)

(二)主导品种 (23)

(三)优势品种区域 (23)

六、柑橘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28)

(一)引入科技创新机制 (28)

(二)完善柑橘技术服务体系 (29)

(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9)

(四)强化科技项目的支撑作用 (29)

七、重点建设项目 (30)

(一)种苗工程 (30)

(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工程 (32)

(三)黄龙病综合治理工程 (33)

(四)优果工程 (34)

(五)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工程 (35)

(六)低产果园改造工程 (35)

(七)提升果农素质培训工程 (36)

(八)果业信息网络工程 (36)

(九)新建柑橘园基础设施工程 (36)

八、保障措施 (37)

(一)加大投资扶持力度,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37)

(二)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产业集成水平 (38)

(三)创立柑橘知名品牌,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 (39)

(四)大力建设原料生产基地,推动果汁加工业发展 (39)

(五)加强苗木市场监管,推行柑橘苗木市场准入制度 (40)

(六)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推进柑橘产业加快发展 (40)

附表1 2005年广西柑橘栽培主要品种情况表 (42)

附表2 广西柑橘经济栽培区气温情况表………………………

43

附表 3 广西柑橘生态区域划分温度指标……………………

44

附表4 2006-2015年广西柑橘生产发展规划表………………

45

附表5 2006-2015年广西各市柑橘发展规划表………………

46

附图1 广西柑橘生态区域图……………………………………

47

附图2 广西温州蜜柑优势区域图………………………………

48

附图3 广西夏橙优势区域图……………………………………

49

附图4 广西脐橙优势区域图……………………………………

50

附图5 广西柚类优势区域图……………………………………

51

附图6 广西椪柑优势区域图……………………………………

52

附图7广西普通甜橙优势区域图 (53)

附图8广西特色柑橘优势区域图 (54)

附件 1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说明………………………

55

附件2 关于对渝、赣、鄂柑橘产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 (65)

附件3《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论证会专家名单 (78)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

广西栽培柑橘历史悠久,远在4000年前的古籍《禹贡》上就有记载。位于祖国南疆的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种植柑橘最适宜区或适宜区。柑橘是广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全国柑橘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大做强柑橘产业,既是建设生态广西、绿色广西、优化水果生产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柑橘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水果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对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部1978年确立广西为全国重要柑橘生产基地后,2003

年5月,又把广西“桂北”列入全国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极大地推动了广西柑橘生产发展。目前,广西柑橘产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四个柑橘主产省(区)之一,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扩大城乡居民就业和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柑橘产业发展,切实要转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必须转变柑橘产业的增长方式:一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转换,由粗放型经营转变为集约化高效经营;二是向依靠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的手段转换,由传统柑橘生产转变为现代柑橘生产;三是向市场机制、产业化经营的运作方式转换,由大众化普通产品转变为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

为挖掘资源潜力,推动柑橘产业跨越式发展,释放和形成柑橘产业新的生产力,达到较高的柑橘生产水平,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绿化广西大地,致富广西农民,把全区柑橘产业建设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依据农业部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指导意见,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发展水果生产的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1、生产规模扩大,产业基础更趋坚实。1978年广西列为全国柑橘生产基地后,柑橘生产进入良好的发展时期,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综合生产能力逐渐增强。2005年全区柑橘面积174.1千公顷,比1980年9.3千公顷增长了17.7倍;全区柑橘产量由1980年的19.2万吨,发展到2005年的187.7万吨,增长了8.8倍。柑橘产业已成为广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骨干项目。

2、单产大幅增长,效益不断攀升。随着柑橘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单产水平有很大提高。2005年全区柑橘平均单位产量10.8吨/公顷,比1980年的5.2吨/公顷,增长1.1倍。柑橘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效益明显提高,全区柑橘平均单位面积产值由1980年的1.2万元/公顷,发展到2005年的2.5万元/公顷,增长1.1倍。

3、果品营销活力增强,主产区农民收入提高。2005年全区柑橘商品量178.3万吨,占当年总产187.7万吨的95%,其中本地销售83.3万吨,外省区销售81.1万吨,出口14万吨。果品销售渠道增多,营销活力增强,现有批发市场97个,成交量40万吨,成交金额8亿多元;网上销售成交量4.8万吨,成交金额6277万元;其他形式成交量76万吨,成交金额135249万元。营销龙头企业61个,年成交量3.8万吨;中介组织948个,年成交量25.4万吨;专业协会182个,年成交量42.6万吨;其他形式5054个,年成交量74.1万吨;参加流通的总人数为22.6万人。

2005年广西柑橘产值25.9亿元,占全区水果总产值(98.7亿元)26.3%。桂林市的恭城、兴安、灵川县柑橘产值占各自农业总产值28.8%、28.7%、20.2%。全区农民人均水果收入247.70元,其中农民从柑橘获得的平均收入为65.10元,占水果收入26.3%。

4、生产结构逐渐优化,品种呈多样化发展。广西柑橘大规模商品栽培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品种主要是温州蜜柑、椪柑和沙田柚。随后,陆续栽培新会橙、柳橙、及改良橙等品种。八十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柑橘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大力引进与推广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品种;二是通过高接换种去劣换优更新品种。柑橘生产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1)栽培品种多样性。目前全区规模栽培的柑橘品种约50

橘类20个、橙

类19个、柚类

8个、金橘类2

个、柠檬类1

个,所占面积比

例分别为

47%、24%、

20%、6%、3%

(详见附表

1)。

(2)熟期结构有了改善。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大力发展早、晚熟品种,优化品种熟期结构,延长鲜果应市期。早熟温州蜜柑的面积比例从7.3%调到2005年的11.4%;夏橙面积比例从1.2%调到2005年的2.4%。2005年,桂林市柑橘面积84.6千公顷,产量106.9万吨,其中:早熟品种6.6千公顷、产量7.5万吨;中熟品种61.9千公顷、产量91.1万吨;晚熟品种16.1千公顷、产量8.3万吨,早、中、晚熟品种分别占该市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的7.8%、7.0%,73.2%、85.2%,19.0%、7.8%。晚熟品种种植面积比1987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中熟品种下降了17个百分点,早、中、晚熟期品种结构趋向合理。

(3)品质好的品种生产规模扩大,品牌培育趋向成熟。

1995~2005年新扩种40千公顷的柑橘中,经济效益高、品质好的品种有27.6千公顷,占新扩种总量的70%。其中脐橙6.7千公顷、夏橙8.1千公顷、早熟温州柑6.6千公顷、砂糖橘1.4千公顷、金橘4.3千公顷、南丰蜜橘0.5千公顷,优势品种生产逐步向规模化发展,创建的“桂鹿”、“玉融”、“茶江牌”、“绿达”等10多个柑橘品牌,逐步被市场认可,并向成熟方向发展,有的在区内、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5、贮藏保鲜能力增强,果品采后处理水平不断进步。“十五”期间,全区柑橘贮藏保鲜量保持在85万吨/年,约占当年总产量45%。以农户贮藏为主,占贮藏量80%。常规贮藏保鲜期可达4~5个月,且损耗率在8%以下。贮藏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延长了果品应市期,创利能力明显增强。据自治区水果总站调查,2005年桂林市椪柑鲜果价格为2.50元/公斤,贮藏至2006年春,售价提升到4.00元/公斤,减去损耗8%,每吨增收1180元。

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明显提高。以包装为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期以竹、木箱(篓)包装为主(占商品量的90%以上),到九十年代末以纸箱包装为主。近几年,采用彩色纸箱、手提式礼品盒(箱)的包装方式,彩色纸箱包装占柑橘商品量的80%以上,手提式彩色纸箱占10%以上,纸箱规格多为4公斤(26×14×20cm)或6公斤(34×23×20cm)。全区建设12条集洗果、打蜡、分级、包装等流水作业程序一体化的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年处理能力6万吨,约占总产量的3%左右。

6、橘瓣罐头加工业发展加快,果汁加工开始起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区在玉林、钦州、柳州、南宁、桂林等市、县(区)兴建十余个以橘瓣罐头为主的加工厂,年加工能力10余万吨。八十年代后期,由于市场因素以及其他原因,加工企业纷纷下马,失去了加工能力。20世纪末21世纪初,柑橘加工业有了恢复性发展。全区以桂林皇冠食品有限公司、日盛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等10家橘瓣罐头企业兴建起来。2005年,全区加工企业设计加工能力53370吨,实际加工22530吨,成品17910吨,产值2249万元。2004年落户桂林市恭城县的汇源果汁企业,设计加工能力80万吨, 目前实际加工仅为8320吨。

7、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快发展,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一是在“十五”期间,按照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的思路,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名特优柑橘生产基地,其中桂北柑橘、富川脐橙及容县沙田柚等生产基地发展迅速,在全国小有名气。二是通过合同契约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经济共同体的龙头企业,2005年发展到61个;三是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由果农自发组成,负责鲜果销售、技术咨询等各项服务的专业协会182个,中介组织948个,其他形式5054个。

(二)存在问题

尽管广西柑橘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国柑橘主产区之一,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

1、良种苗木繁育水平低。全区缺少上等级、成规模、设施

(完整版)我国柑橘市场现状调查与发展举措

我国柑橘市场现状调查与发展举措 前言:柑橘类水果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品类,主要包括了柳橙、锦橙、脐橙、血橙、椪柑、红橘、蜜橘、柚子、柠檬等。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柑橘生产持续快速发展,但我国柑橘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问题,本文将从我国柑橘产业规模调查、我国柑橘产业贸易调查、主产区及其品种调查、我国柑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柑橘产业发展对策五个方面全方位的剖析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之路。 一、我国柑橘产业规模调查: 柑橘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以及国际贸易第一大水果,在整个全球的水果产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种植柑橘的国家已超过100个,而我国是柑橘的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栽培柑橘最早的国家。近几十年来,我国柑橘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苹果之后的第二大水果产业。我国柑橘栽培面积从1949年的3.27万公顷增长到2015年的260万公顷,六十多年间栽培面积增长了近80倍,柑橘产量则从21万吨增长至2015年的3660.1万吨,产量增长了170多倍,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六年间栽培面积增加了38.9万公顷,增长率为17.59%,年均增长7.78万公顷;产量增加了1014.9万吨,增长率为38.37%,年均增加202.98万吨。 二、我国柑橘产业贸易调查: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水果出口形势大好,同比增长20.7%。但更多是靠鲜苹果、鲜葡萄、鲜梨拉动的,而就鲜或干的柑橘出口而言,出口量64.6万吨,同比下降7.1%,出口额9.2亿美元,同比下降6.5%;2016年,我国水果进口数量、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鲜火龙果、鲜龙眼等,然而柑橘进口呈上升势。以鲜或干的橙为例,进口额2.4亿美元,同比增长47%,进口量22.2万吨,同比增长49%。 柑橘类出口下降,进口增长,还可以从澳大利亚柑橘类水果的进出口数据中找到证据。中国是澳大利亚柑橘类水果出口的最大市场,

广西省柑橘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广西省柑橘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当前我区柑橘陆续进入秋梢抽发期,也是病虫害发生为害的关键时期。因此,各地植保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抓好柑橘主要病虫害监测与防控指导工作,确保柑橘生产安全。 一、发生动态 柑橘木虱:据调查,当前柑橘木虱发生范围较广。永福、临桂、荔浦等地管理正常的果园虫口密度一般为 0.2 ~ 0.6 头 / 百梢,高的 1 ~ 2 头 / 百梢;失管果园一般 5 ~ 20 头 / 百梢,最高达 246 头 / 百梢。藤县、富川等地个别防治较差的果园虫口密度可达 1800 头 / 百梢,虫梢率最高为 78% 。秋梢期是柑橘木虱繁殖为害的主要时期,各地务必抓好木虱的监测防治,预防柑橘黄龙病。 柑橘潜叶蛾:据调查,融水、西林等地新梢被害率为 1.5% ~ 2.3% ,虫口密度平均 7.3 头 / 嫩梢,融安县果园新梢被害率平均 20.8% 。 柑橘红蜘蛛:据鹿寨、融安、阳朔等地调查,成螨虫口密度高的达 14 头 / 叶,平均为 0.5~3 头 / 叶,幼(若)螨虫口密度一般 1.5 ~ 4.3 头 / 叶,最高可达 22.5 头 / 叶。 柑橘炭疽病:据鹿寨、阳朔等地田间调查,柑橘炭疽病病株率一般为 4% ~ 7% ,高的达 19% 。 此外,局部地区柑橘粉虱、柑橘小实蝇、柑橘锈壁虱、柑橘煤烟病等病虫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二、防控意见 1 、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橘园的栽培管理,科学施肥,注意清除病枝叶、落果和烂果,集中烧毁或深坑掩埋。及时抹除柑橘树零星抽发的嫩梢(抹梢前先喷药防治木虱),集中放梢。有条件的地方,在清园处理后,释放捕食螨控制红蜘蛛。 2 、药剂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对口农药,科学合理混配药剂,注意轮换用药。

【精选】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规划-精心整理

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西南地区(山区和深山区)逐步建设成为我国的养蜂生产基地、特色蜂蜜生产基地、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神,为了打造石柱中华蜜蜂产业,促进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目标,为早日实现绿色生态经济强县贡献力量,特制定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规划。 一、石柱县中华蜂蜜现状。 简介: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我国独有的蜂种资源,除最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从东南沿海到青藏高原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以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重庆等省市数量最多,家养历史悠久。中蜂躯体较小,头胸部黑色,腹部黄黑色,全身披黄褐色绒毛。嗅觉灵敏,善于采集种类多而零星分散的蜜粉源。耐寒性较强。飞行敏捷,善于逃避敌害。中蜂有7000万年进化史,其抗寒抗敌害能力远远超过西方蜂种。中蜂为许多植物繁衍采花授粉功不可没,为苹果授粉率比西蜂高30%,且耐低温、出勤早、善于搜集零星蜜源,对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现状:石柱县有较长的饲养中蜂历史和习惯,部分农户也有一定的养蜂经验。据调查表明,以中益乡养蜂农户为最多,养有中蜂3000多群,其余沙子、冷水、黄水、金铃、金竹、马武、洗新、黄鹤、龙潭、新乐、桥头、三益等12个乡镇均有少数农户养

蜂,养有中蜂2000多群,全县总的中蜂数量约5000多群。 存在的问题:一是饲养规模小、商品化生产程度低、经济效益差,抑制了农户饲养中蜂的积极性;二是饲养技术落后、疫病防治水平低,制约了中蜂产业的规模发展;三是没有蜂蜜专业营销机构进行组织和引导,缺乏产销衔接,使我县的蜂蜜产品没能进入大市场,更没有品牌和知名度;四是蜂蜜产品没有通过标准化加工和相关认证,无法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五是目前中蜂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明显。 二、石柱县中华蜜蜂产业发展优势。 丰富的森林资源,湿润的季风气候,独特的自然条件,宽松的政策环境,为石柱中蜂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中蜂产品保健功效认识的不断加深,蜂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越来越大,为石柱中蜂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二,石柱县山区面积广阔,森林覆盖面积14.2万公顷,已查明的野生植物2216种,山花资源丰富,蜜蜂采蜜范围广泛。加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水充沛等自然条件,为中蜂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中蜂具有抗病力强、抗寒力强、繁殖力强、分蜂性强、嗅觉灵敏、飞行敏捷、可采低浓度花蜜等特点,有利于管理,有利于蜂群的发展,有利于发现和利用零星蜜源,非常适宜山区农村各家各户可分散饲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柑橘产业现状暨技术路线图

柑橘产业现状暨技术路线图 一、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栽培总面积1.2亿亩,年总产1.16亿吨,约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生产柑橘的国家和地区多达140余个,最主要的有中国、巴西、美国、墨西哥、印度、西班牙、伊朗、意大利、尼日利亚和土耳其等国家。 中国柑橘面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柑橘是我国南方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2014年全国柑橘栽培面积3782.03万亩,总产量3492.66万吨。在国内果树产业中总面积居第一位、总产仅次于苹果居第二位。近年国家实施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我国柑橘生产已逐渐向湖南、江西、广东、四川、湖北、广西、福建、浙江、重庆等9省(市、区)优势产业带集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目前该优势区域柑橘面积已占全国的94.67%,产量占全国的94.96%。 柑橘品种结构方面,全球甜橙总量比例占53%,宽皮柑橘占21%(2013年),早中晚熟及鲜食加工配套。中国品种结构以宽皮橘为主占65%,甜橙占20%,柚类约占10%,柠檬及金柑等5%。中国优质甜橙和柠檬比例偏小,加之柑橘早熟品种约占10%(主要为蜜橘),晚熟品种不足5%,中熟品种比例过大,上市期集中,加上品种结构问题,导致国内柑橘结构性、季节

性、区域性过剩和价低等现象时有发生,而国际柑橘鲜果针对我国缺口缺陷,进口则稳步上升。 国内柑橘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近年大幅提高,尤其江西赣南,新建现代化分级包装线达100余条。在赣州寻乌县,杨氏果业公司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果实分级包装厂,处理效率非常高,可以按24个指标分级,每小时完成120吨果品分级,自动化程度很高,许多工序由机器人完成。 世界柑橘总量的40%用于加工,中国加工仅占5%左右。全球橙汁原汁年产量约1300至1600万吨。巴西和美国是世界橙汁生产和贸易大国,两国柑橘汁年均出口量占世界的87%,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举足重轻。中国橙汁生产发展滞后,目前国内年产浓缩橙汁3万多吨(约相当于20万吨原汁)。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分析 柑橘作为世界第一大宗水果种植、加工、贸易、消费的地位没有改变,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推出和升级。但近10年国际柑橘产业和中国柑橘产业已经并正在发生巨变。一是毁灭性病害柑橘黄龙病肆虐,对美国、巴西等柑橘大国带来沉重打击,我国南方和东部产区也受到黄龙病、溃疡病重创,原有产区格局和供求关系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在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中,柑橘产业已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总体产量稳中有升,比例大幅增加。部分主产国柑橘产业也由发达地

我国柑橘产业现状

我国柑橘产业现状(二) 我国柑橘产业调研报告 柑橘产业调研报告 柑橘是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国际农产品与加工品之一,也是国际上贸易第一大的水果。我国是柑橘的主要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栽培柑橘最早的国家,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达4000余年。我国柑橘生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柑橘栽培面积由1949年3.27万hm2发展到2004年163万hm2,增长了近50倍,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同期产量则从21万吨增加到1495.8万吨,增长了71倍,柑橘总产仅次于巴西(2059.4万吨),居世界第二。近几年我国柑橘产业更是持续发展,柑橘产量和种植面积逐年递增,自2012年开始我国柑橘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跃居世界第一,全国柑橘种植面积达3432万亩,总产量达2944.04万吨,成为我国出口优势农产品。2014年我国柑橘全年出口量达97万吨,出口金额达11亿美元以上。柑橘逐渐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柑橘产业也成为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和三峡库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柑橘的主要种植品种,主产区,种植技术,储藏保鲜技术和技工利用情况进行概述。 1 种植品种 柑橘属于芸香科下属植物,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的总称。在植物分类上,柑橘类果树是指芸香科柑橘亚科柑橘族柑橘亚族的一群植物,其果实具有典型的“柑果”特征。真正柑橘类果树包括6个属,即:柑橘属、金柑属、枳属、多蕊橘属、澳指檬属和澳沙檬属;其中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又以柑橘属植物的鲜果栽培经济价值最大,常见的栽培类型有:甜橙、柚、葡萄柚、宽皮柑橘、柑、柠檬、枸橼等。我国柑桔栽培历来以宽皮柑橘为主,甜橙和柚类次之,另有少量的金柑和柠檬。 我国柑橘资源丰富,由柑橘种间产生的大量杂交类型,统称为杂柑,这些品种近年来数量不断增加,生产上趋于逐渐扩大之中。因此,我国柑橘可利用品种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柑橘品种繁多,宽皮柑橘、甜橙、柚、酸橙、金柑、佛手等各种柑橘都有规模的商品栽培,并选育出了诸多优良品种、品系。宽皮柑橘栽培区域极为广阔,种类、品种最为丰富。朱橘性极为耐寒,成熟较早,品种有江苏早红、辽红、朱红,浙江满头红,江西三湖红橘,湖南南橘、草橘,陕西城固冰糖橘等。红橘果鲜红,美观,味浓,主要品种有大红袍、江南柑、少核红橘、浑圆福橘、扁福橘等。乳橘果小,皮薄,核少,味甜,我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多有生产,并选育出诸多优良品种。椪柑果硕大,易剥皮,肉脆嫩,风味佳,较耐贮运,有橘中之王的盛誉。甜橙优良品种有新会橙(广东、广西)、柳橙(广东、福建、台湾)、雪柑(福建、广东)、香水橙(广东、广西)、先锋橙和锦橙(重庆、四川、湖北)、冰 糖橙和大红甜橙(湖南),另有柳橙和红橘的嵌合体杂种——改良橙(福建、广东)。我国优良柚类良种更多,广西沙田柚久负盛名,各地多有引种,并从中选出许多优良品系,如福建文旦柚、琯溪蜜柚,浙江四季柚,玉环柚,台湾麻豆柚、晚白柚,四川夔府柚、垫江白柚,湖南安江柚等。柚的天然杂种如浙江常山胡柚、四川夔柑等都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商品品种。金柑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选育出少核金弹、滑皮金柑等优良品种。

山东蜂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征求

山东省蜂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蜂产业是我省品牌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为提升我省蜂产业发展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行业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效 1.规模与效益居于全国中上游。2014年我省蜜蜂存养量40.3万群,占全国总养量的4.7%;蜂蜜产量1.4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1%;蜂产品产值约6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3%;蜂蜜加工出口量1.7万吨,占全国总出口量的13.1%;出口金额3941万美元,占全国总出口金额的15.2%。 表1:2001-2013年我国蜂蜜产量及出口与内销比例变化情况

图1:2008年至2011年全国各省蜂蜜产量统计 表2:2014年蜂蜜出口前十位省市统计表

2.蜜粉资源丰富。我省蜜粉源植物丰富,多达220余种。主要有荆条、刺槐、枣树、泡桐、苹果、玉米、棉花等。其中,刺槐330万亩、果树900万亩(其中包括苹果400万亩、枣树55万亩等)、玉米4000万亩、棉花1000万亩、蔬菜3000万亩。全省除11月至翌年2月无蜜粉源外,其他月份均有蜜粉源。 3.产业链日趋完善。经过多年发展,我省逐渐形成了包括蜜蜂养殖、产品加工、机具生产、授粉应用在内的较完整的产业链。据统计,2014年,全省境内蜂群放养量近100万群,全省蜂蜜、蜂王浆年加工贸易量分别达到35000吨和500吨,分别占全国的7.8%和16.7%。 4.组织化程度较高。截至2014年底,全省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蜂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余家,60多家蜂产品企业通过认证(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目前全省省级蜂业协会1个、市级和县级蜂业协会12个,养蜂合作社153个、社员1600多户;全省养蜂户5292户,蜂业从业人员(含加工企业职工)2万余人,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养蜂专业合作社和养蜂基地、企业与蜂农互促共赢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5.支撑体系较强。2008年,成立了山东省蜂业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山东省蜂业与蜂产品质量检验所。我省拥有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综合试验站1个。由东营市蜜蜂研究所与五征集团联合研制的全国首款养蜂移动平台,

蜜蜂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XX镇20XX年发展蜜蜂产业实施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为有效助推我县“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和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20XX年实施“产业建设年”精神,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状况,按照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2个支撑产业的要求,实现脱贫产业全覆盖,确保收入来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扎实助推20XX 年全县脱贫摘帽。根据《XX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色产业实施方案(2018-2022年)》、《XX县20XX年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暨产业建设年实施方案》和《XX县20XX年度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精神,结合我镇减贫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二、基本情况 (一)XX镇概况 XX镇位于XX县西北部,东部与XX镇相连,南部与XX 镇相接,西部、北部与XX区、XX区接壤,国境线长达XX公里,辖X个村委会XX个村民小组3722户,总人口12651人,其中农业人口10612人,占总人口的83.88%,农村劳动力9084人。少数民族有12220人占总人口的96.60%,是一个集以佤族为主的“边、山、少、穷”为一体的贫困镇。 镇人民政府驻XX村,距县城78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28.89平方公里,境内地形起伏较大,山高坡陡谷深,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全镇可耕地面积21664亩,常用耕地面积19017亩,其

中水田9333亩,旱地9684亩,森林覆盖率58.8%。2017年全年人均占有粮410公斤,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715元。 (二)项目村概况 XX镇20XX年发展蜜蜂产业覆盖5个村委会35个村民小组556户1613人(全部为建档立卡户)。 1.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政府驻地西面,村委会距镇政府2公里,边境线长8.8公里。全村辖4个组民小组,201X年末,共423户1457人,有劳力1070人;有建卡贫困户185户629 人,占总户数的43.74%,占总人口的43.17%;最高海拔2200米,最低海拔1100米。年平均日照2158.8小时,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5℃,年平均气温20℃,平均降水量2450毫米,属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耕地面积2326亩,其中,水田1017亩,台地1309亩;有林地面积29616亩,以种植业生产为主,人均口粮242.8公斤。 2.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政府驻地西南面,村委会距镇政府15公里,距县城62公里,国境线长3公里。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共有农户1120户3794人,最高海拔2100米,最低海拔980米。年平均日照2158.8小时,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5℃,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水量2450毫米,属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有耕地面积7347亩,其中,水田2693亩,

柑橘的主要产地和生长环境

柑橘的主要产地和生长环境 柑橘的主要产地和生长环境 一、柑橘分布区域 我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考证,直到公元1471年,桔、柑、橙等柑橘类果树才从我国传入葡萄牙的里斯本,公元1665年才传入美国的佛罗里达。 世界柑橘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南的区域,性喜温暖湿润,有大水体增温的地域可向北推进到北纬45°。世界有135个国家生产柑橘,年产量10282.2万吨,面积10730万亩,均居百果之首,产量第一位的数巴西,2425.26万吨,第二位数美国,1633.52万吨,中国第三,1078万吨,再后是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印度、意大利等国。 我国柑橘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最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但我国柑橘的经济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700~1000米以下。全国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主产柑橘的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等10个省(市、区),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肃等省也有种植。全国种植柑橘的县(市、区)有985个。 二、柑橘果树生长情况 柑橘果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与温度、日照、水分(湿度)、土壤以及风、海拔、地形和坡向等环境条件紧密相关,这些条件影响最大的数温度。即使差异0.5℃的气温有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柑橘生长发育要求12.5~37℃的温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昼夜温度分别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长的土温与地上部大致相同。过低的温度会使柑橘受冻,甜橙-4℃,温州蜜柑-5℃时会使枝叶受冻,甜橙-5℃以下,温州蜜柑-6℃以下会冻伤大枝和枝干,甜橙-6.5℃以下,温州蜜柑-9℃以下会使植株冻死。 高温也不利于柑橘的生长发育,气温、土温高于37℃时,果实和根系停止生长。温度对果实的品质影响也明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通常随温度增高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增加,酸含量下降,品质变好。柑橘是耐阴性较强的树种,但要优质丰产仍需好的日照。一般年日照时数1200~2200小时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如日照好、热量丰富的华南与日照少的重庆柑橘产区相比:果实糖含量高、酸含量低,糖酸比高。一般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的热带、亚热带区域都适宜柑橘种植,但由于年雨量分布不均而常常需要灌溉。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以60%~80%为适宜,低于60%则需灌水,雨水过多,造成土壤积水或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柑橘果园,会使根系死 亡。柑橘果树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以75%左右为宜。 柑橘对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广,紫色土、红黄壤、沙滩和海涂,pH值4.5~8均可生长,以pH值

柑橘产业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柑橘产业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一,我县柑橘产业的现状与潜在危机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县19个乡镇、18.1309万户、58.0297万人,拥有耕地总面积60.095万亩,其中旱地20.7597万亩,水田39.3308万亩。主要农作物布局情况分别为:柑橘44.05万亩、年产值4.5亿元以上,蔬菜10万亩、年产值2亿元左右,油菜39万亩、年产值1.5亿元左右,水稻总播面65万亩,粮食作物总播面95.55万亩、棉花3万亩,茶叶9.8万亩。养殖产业尤其是生猪、家禽养殖在我县农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纵观全县的农业产业,无论是从覆盖面、生产基础、对全县农村经济的影响力、产值、投入产出比、为农民增收的潜力等方面权衡,柑橘产业以成为我县农业种植业的第一大优势产业。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不尽人意的因素已凸显。至使该优势产业在国内乃至出口市场出现了严重危急。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随着鲜活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新的水果品种不断缓季涌现、并充实市场,同季内各种不同季节的时令水果大量上市抢占市场,让消费者迎接不暇,增强了消费者对鲜食水果的选择灵活性。如北方生产的桃、葡萄、香梨、梨枣,南方生产的荔枝、龙眼、砂糖柑等,诸多鲜食果品冲刺市场,使有限的市场得到了无限的充实,大大削减了消费者对柑橘鲜果的依赖性。 二是全国柑橘主产区的不断延伸,产业势力的不断扩张,同类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氛围。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柑橘适宜产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国每年以数十万亩的速度递增,特别是与我省邻近的湖北、四川、江西、本省湘南地区、邻近县市的慈利、澧县、临澧、桃源等省、地区和县市大量发展柑橘产业,并逐年受益,使我县的特色产业逐年失色,日趋平庸。 三是存旧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给我县的柑橘产业戴上了沉重的枷锁。由于我县柑橘生产起步较早,当时的产业发展没有固定的生产技术规范和生产模式。因此,难免出现在建园上时的种种缺限;比如,建园标准差、规划起点低。主要表现在:令人头痛的密植园多、品种布局与结构的杂而乱、生产配套设施不完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混乱等等,严重的影响了产品品质。在产品经营方面虽然县委、县政府采取了大量的补救措施,

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全国养蜂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

沁水养蜂业 一、产业名称:蜜蜂养殖业 二、产业县域发展现状 沁水县是山西省养蜂第一大县,蜂群存栏33252箱,蜂蜜产量1330吨,蜂业总产值1662万元(蜂业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2.2%),养蜂数量、蜂产品产量、蜂业总产值多年来一直稳居全省首位。 三、产业历史文化及产业地域优势 养蜂业是沁水县最具特色的传统养殖业之一,早在上世纪60年代,沁水就成为山西养蜂名县,山西农科院、山西农大等科研院所养蜂科技人员,曾长期驻扎沁水开展养蜂科研及技术推广工作,给沁水培养了一大批农民养蜂技术能手,为沁水成为全省养蜂第一大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沁水蜂蜜以其优良的品质被外贸部门确定为优质免检出口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沁水养蜂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巩固提高和稳步增长三个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中国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养蜂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单产水平和蜂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养蜂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1.养蜂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发展。中国养蜂生产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发展较快,处于快速上升阶段,1988年全国蜂群数量达到780万群。之后进入了10多年的调整巩固期,全国蜂群数

量下降到680万群。近年来,中国养蜂生产开始稳步回升,全国蜂群数量达到820万群,蜂蜜产量上升到40万吨,蜂王浆和蜂花粉产量均超过4000吨,蜂胶350多吨,养蜂业总产值达40多亿元。 2.标准化饲养和区域化发展进程加快。各地不断创新蜜蜂饲养方式,更新养蜂机具,加快生产科技推广,加强疫病防控,养蜂业标准化规模饲养发展很快。全国蜂群平均单产由1999年的31千克增加到的48千克。浙江、四川、湖北等传统养蜂大省的饲养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浙江省养蜂业产值在全省畜牧业中居第三位。黑龙江、吉林等新兴养蜂基地迅速崛起,蜂群饲养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3.蜂产品加工能力和出口数量大幅提升。近十几年来,中国蜂产品加工逐渐摆脱传统的作坊生产模式,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明显增强。蜂蜜、蜂王浆等传统产品加工稳步发展,蜂花粉、蜂胶等新产品不断推出,蜂产品花色品种和数量日益丰富。全国涌现出一批出口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中国出口蜂产品金额超过10亿元,比1999年增长 80.3%。 4.养蜂业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作物增产作用进一步增强。养蜂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回报率高的特点,按照一个家庭蜂场饲养100群蜂,正常年份每群蜂纯收入约300元计算,每户年收入可达3万元,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当前蜜蜂授粉业发展正呈方

2016年广西民族大学综合考试考研真题A卷

2016年广西民族大学综合考试考研真题A 卷 考生须知 1.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2. 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作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3. 交卷时,请配合监考人员验收,并请监考人员在准考证相应位置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 凭证)。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一、请将下列加有着重点的繁体字改写为简体字(每字2分,共32分) 廣、西慶遠、、府宜山縣、奏:本縣大安定地方因猺獞作耗,撥與、、 思恩府土官 岑瑛管治,至今不敢為惡、、,今小安定等處複、、 作耗弗靖,亦宜撥付瑛帶 管,其稅糧、、仍屬、本縣為便,奏下戶部行總、兵巡按等官覆實、,從、 之。 廣( )慶( )遠( )縣( )撥( )與( )為( )惡( ) 處( )複( )稅( )糧( )屬( )總( )實( )從( ) 二、文献阅读能力考察题(共38分) 请阅读《明英宗实录》卷282,“景泰四年夏四月庚子”条: 请对以下文字加注标点符号(10分)。

请将以下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28分)。 命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马昂往两广总督军务……赐之敕曰王政必济以兵而后远人可靖军令必出于一而后大功可成近年以来广东广西各处地方贼寇生发往往命将出兵剿杀盖不得已为此止盗安边之计奈何总兵者多不得其人或谋虑不逮或号令不严或拥兵坐视纵贼殃民或受命夹攻互相推调失机误事视为泛常科敛钱财全无忌惮故寇盗暂止而复作军马徒敝而无功此等将官已加降黜今特授尔总督关防往广东广西总督军务所在总兵等官并听节制所有一应军务升赏悉从尔等便宜而行务在齐心协力设策运谋湔除宿毙振起军威除盗安民肃清岭海凡遇地方有警即相机抚捕若果官军调用不敷广西则拘各该土官宣明朝廷优待授以爵位之意量加奖劳令起狼家军士相兼官军调用广东则将士兵并各卫所舍人余丁尽数选拣协助官军守战其广西狼家兵须许以有功之日重加升赏必不吝惜如军职官自都指挥而下敢有退怯怀奸误事听尔等以军法从事或径奏闻区处尔为朝廷大臣尤须持廉秉公勤劳率下庶人有所视效如违责有所归一

【发展战略】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doc-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

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2006年—2015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二OO六年十月编制

规划编制人员 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张明沛 副组长:韦祖汉、白先进 成员:郭绪全、谭明、胡德泉、李标、王凯学、李华胜、陈国平、黄刚、陈东奎 规划编写小组 组长:陈东奎 副组长:韦国金 成员:覃如日、区善汉、李德安、张锦松、韦树德、陈香玲

目录 前言 (1) 一、产业发展基础 (2) (一)发展现状 (2) (二)存在问题 (7) 二、产业发展条件 (8) (一)自然资源 (8) (二)人力及技术资源 (9) (三)经济及社会资源 (10) 三、产业竞争力 (12) (一)发展机遇 (12) (二)面临挑战 (12) (三)参与国际竞争 (13) (四)国内市场的竞争潜力 (14) (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16) (六)产品价格总体趋势看好 (17) 四、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 (18) (一)产业发展思路 (18) (二)产业发展目标 (19) 五、主导品种布局 (22) (一)柑橘适宜生态区 (22) (二)主导品种 (23)

(三)优势品种区域 (23) 六、柑橘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28) (一)引入科技创新机制 (28) (二)完善柑橘技术服务体系 (29) (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29) (四)强化科技项目的支撑作用 (29) 七、重点建设项目 (30) (一)种苗工程 (30) (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工程 (32) (三)黄龙病综合治理工程 (33) (四)优果工程 (34) (五)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工程 (35) (六)低产果园改造工程 (35) (七)提升果农素质培训工程 (36) (八)果业信息网络工程 (36) (九)新建柑橘园基础设施工程 (36) 八、保障措施 (37) (一)加大投资扶持力度,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37) (二)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产业集成水平 (38) (三)创立柑橘知名品牌,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 (39) (四)大力建设原料生产基地,推动果汁加工业发展 (39) (五)加强苗木市场监管,推行柑橘苗木市场准入制度 (40) (六)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推进柑橘产业加快发展 (40)

2018年广西农业生产情况

2018年广西农业生产情况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升 2018年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1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6%,增速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是近6年来的最高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865.19亿元,比上年增长6.4%;林业增加值283.87亿元,增长6.5%;畜牧业增加值522.73亿元,增长2.7%;渔业增加值349.17亿元,增长5. 1%;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95.05亿元,增长7.8%。 二、大宗农产品收成稳定。 (一)粮食稳定。2018年广西粮食总产量1373万吨,增长0.2%;在全国31个省(区)中,广西粮食总产量和面积均居第17位。其中,早稻总产量470. 5万吨,增长0.1%;晚稻总产量451.4万吨,下降0.3%(2017年粮食生产相关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 (二)甘蔗生产有所恢复。随着“双高基地”建设的推进,全区甘蔗产量7274.99万吨,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甘蔗种植面积8 91.45千公顷,增长1.8%,终止了2013年来的调减下降趋势。 (三)蔬菜生产偏好。全区蔬菜产量3400万吨,增长5.4%,增速与上年持平。蔬菜播种面积1457千公顷,同比增长4.1%。

(四)园林水果快速发展。全年园林水果产量1927.75万吨,增长13.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柑橘类增长23.1%,火龙果增57.9%,百香果增25.3%,猕猴桃增41.1%,荔枝增20.8%,龙眼增14%,芒果增7.4%。 (五)生猪出栏量增加。全年生猪出栏3465.78万头,同比增长3.3%,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猪牛羊禽肉增长1.6%,其中猪肉增长3.5%。 三、当前应引起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2019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关键时期,因此,开局尤显重要。结合岁末年初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关注点: (一)寒冻害和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大。2018年12月28日以来,我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强的降温过程,受寒潮影响全区大范围强降温降雨,气温与比常年同期偏低5~10℃,随后是持续多日的阴雨寡照天气。柳州、河池和来宾三市大部蔗区受到中度寒冻害,部分蔗区受重度寒冻害,对全区糖料蔗生长和收榨产生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其他作物的采摘和运输上市。截至1月7日,全区累计21个县(区)112个乡镇1080个村屯受灾,受灾作物有蔬菜、甘蔗、玉米及部分果树品种(砂糖橘、沃柑、百香果、柚子、金桔、柿等),造成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近5亿元。 建议:预计1月中旬以后全区气温逐步回升,但仍以阴雨天气为主,各地要抓住降雨间隙,抓紧甘蔗的砍运工作;低洼地块要及时清沟排水,加强通风,

(一)柑橘品种选育与繁育 - 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

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Citrus Biology 2012年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桔研究所

目录 前言 (1) 一、工作报告 (3) (一)研究工作水平与成果 (3) (二)团队建设与人才培育 (3) (三)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4) 二、研究进展 (4) (一)柑橘品种选育与繁育 (4) (二)柑橘优质高效安全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 (4) (三)柑橘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控研究 (5) 三、成果奖励 (5) (一)科技奖励 (5) (二)成果鉴定 (6) (三)成果转化 (6) (四)品种选育 (6) 四、学术交流 (7) 五、人才培养 (8) 六、学术委员会 (8) 七、新增自治区级以上项目目录 (9) 八、固定研究人员 (10) 九、发表论文目录 (11)

前言 广西柑橘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培育),依托于广西柑桔研究所,陈国平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邓子牛教授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一、柑桔品种选育与繁育研究;二、柑橘优质高效安全栽培生理生态研究;三、柑橘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控研究三个方向。 实验室近三年承担在研课题71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技攻关、桂林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农转资金项目、国家公益性项目,以及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等。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获得省级科技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得市级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广西金绣球奖1项,实施成果转化4项,审定柑橘新品种4个。 实验室科研队伍由固定研究人员、客座研究人员、技术辅助人员及研究生组成,共48。其中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20人,博士15人、硕士12人。实验室每年引进2-3名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研究型人才;利用已有的合作项目,每年选派1-2名青年科研人员出国学习、交流;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科技骨干进修学习、合作研究,同时,鼓励青年科研人员提高学历,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通过系统的、多层次的培养模式,迅速提高青年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柑橘产业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柑橘产业发展前景调研报告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柑橘产业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010-06-29 19:05:52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柑橘产业发展前景调研报告柑橘产业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一,我县柑橘产业的现状与潜在危机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县19个乡镇、万户、万人,拥有耕地总面积万亩,其中旱地万亩,水田万亩。主要农作物布局情况分别为:柑橘万亩、年产值亿元以上,蔬菜10万亩、年产值2亿元左右,油菜万亩、年产值亿元左右,水稻总播面65万亩,粮食作物总播面万亩、棉花3万亩,茶叶万亩。养殖产业尤其是生猪、家禽养殖在我县农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纵观全县的农业产业,无论是从覆

盖面、生产基础、对全县农村经济的影响力、产值、投入产出比、为农民增收的潜力等方面权衡,柑橘产业以成为我县农业种植业的第一大优势产业。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不尽人意的因素已凸显。至使该优势产业在国内乃至出口市场出现了严重危急。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随着鲜活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新的水果品种不断缓季涌现、并充实市场,同季内各种不同季节的时令水果大量上市抢占市场,让消费者迎接不暇,增强了消费者对鲜食水果的选择灵活性。如北方生产的桃、葡萄、香梨、梨枣,南方生产的荔枝、龙眼、砂糖柑等,诸多鲜食果品冲刺市场,使有限的市场得到了无限的充实,大大削减了消费者对柑橘鲜果的依赖性。 二是全国柑橘主产区的不断延伸,产业势力的不断扩张,同类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氛围。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柑橘适宜产区,从上世

纪九十年代开始,全国每年以数十万亩的速度递增,特别是与我省邻近的湖北、四川、江西、本省湘南地区、邻近县市的慈利、澧县、临澧、桃源等省、地区和县市大量发展柑橘产业,并逐年受益,使我县的特色产业逐年失色,日趋平庸。三是存旧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给我县的柑橘产业戴上了沉重的枷锁。由于我县柑橘生产起步较早,当时的产业发展没有固定的生产技术规范和生产模式。因此,难免出现在建园上时的种种缺限;比如,建园标准差、规划起点低。主要表现在:令人头痛的密植园多、品种布局与结构的杂而乱、生产配套设施不完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混乱等等,严重的影响了产品品质。在产品经营方面虽然县委、县政府采取了大量的补救措施,如:举办柑橘节,承办全国柑橘学会年会和各种以柑橘为主题的联宜会、组建柑橘调运指挥部等一系列措施,但终究无法抵御来自市场的无情打击。四是较大规模的产业阵容与不适应的

蜂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蜂蜜,主治心腹邪气,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我区养蜂历史悠久,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产品的蜂蜜,价格不断攀升,产品供不应求,许多农民在养蜂中得到实惠,部分农户和林业转产工人通过养蜂致富,养蜂业日趋成为我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特色养殖项目和热门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养蜂产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以丰富旅游产品,更好的为旅农林产业链建设服务。 一、我区蜂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蜂产业在林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引进活框养蜂新技术,大力开展中蜂改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蜂改良初见成效。年以前,我区养蜂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蜂产业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发展状态。年开始,实施中蜂改良计划,地方财政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中蜂改良,区政府从年到年,每年给乡镇下达中蜂改良任务,并请一名专家连续三年负责对我区中蜂改良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区中蜂改良3440箱,占全区中蜂饲养量的35%左右。活框养蜂年产蜂蜜吨,占全区蜂蜜总产量的%。通过中蜂改良,促进了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蜂蜜产量的不断提高。 蜂蜜产量不断提高。统计显示,目前中蜂饲养量突破1万箱,蜂蜜产量54吨,产值达到万元。蜂蜜产量与年的21吨相比,增加33吨,增长倍,与年至年10年平均产量的吨相比,增加31吨,增长倍。 规模养蜂不断显现。四组的养蜂农户邹万明养蜂数量达220箱,年养蜂收入4万余元,纯收入2、8万元,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一项达到7000元;五组的养蜂规模120箱,产蜂蜜1200斤,收入2、8万元,纯收入2万元,家庭人均养蜂纯收入5000元。村民,养蜂60箱,年产量1000斤,年收入万元。镇村,全家4口人,年养蜂38箱,其中改良32箱,年产蜂蜜500斤,收入7500元,人平养蜂收入1875元;村望开全,养蜂50箱,年产蜂蜜800斤,收入1万元。退休职工,在村养蜂54箱,年产蜂蜜800斤,收入万元。林场把养蜂作为林下产业发展,年职工养蜂404箱,产蜂蜜6060斤,产值9万元,年养蜂800箱,蜂蜜产量达到万斤,创产值24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养蜂50箱以上的大户不下于100户。 二、我区养蜂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养蜂业虽然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中蜂改良取得成效。但从我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及旅农林产业链建设要求的整体上看,中蜂改良步伐仍显缓慢,差距仍然很大。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活框养蜂新技术推广缓慢,养殖技术仍然落后。目前,全区采用活框养蜂新技术的只占整个养蜂业的35%左右,绝大部分蜂农仍采用传统方式养蜂,导致全区养蜂业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一是对活框养蜂新技术认识不足;二是养蜂人员素质较差,难于系统掌握活框养蜂新技术;三是部分农户缺乏必要的改造蜂箱、添置蜂具所需的启动资金。 管理体制不够理顺,配套服务机制不够完善。一是在蜂业发展上管理机构不明确。以前属外贸部门管理,外贸局撤销后,挂靠商务局外贸科,而商务局外贸科人单力薄,加上没有资金扶持,以致从年至今基本没有机构和人员负责蜂业发展。二是技术人员青黄不接。年至年林区专门聘请一名专家对我区中蜂改良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却忽略了培养本地“永久”牌技术人才,即是有也由于年龄偏大,难以胜任工作,致使我区目前中蜂改良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三是缺乏蜂产业的规划和关键技术研究。由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区还没有蜂蜜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对蜂蜜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缺乏研究。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方面是没有专门机构进行引导和提供技术服务,另一方面缺乏新式蜂箱、

广西蜂产业发展规划

广西蜂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 二○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一、广西蜂产业发展基本形势 (4) (一)主要成绩 (4)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6) (三)发展机遇 (7)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9) (三)发展目标 (9) 三、主要任务 (9) (一)普及推广蜜蜂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技术 (9) (二)完善蜜蜂良种繁育体系 (10) (三)转变养蜂生产方式 (10) (四)做好蜜蜂疾病防控 (10) (五)构建质量检测和标准体系 (10) (六)扶持龙头企业,研发高端产品和创造品牌 (11) 四、产业布局 (11) 五、主要项目 (11) (一)现代农业蜜蜂授粉示范基地建设 (11) (二)培育蜂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11) (三)广西蜂产品检测体系建设 (12)

(四)蜜蜂标准化养殖场建设 (12) (五)蜂王浆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12) (六)特种蜂蜜生产基地建设 (12) (七)蜂业培训中心建设 (12) (八)养蜂业协会和养蜂合作社建设 (12) (九)蜜蜂授粉专业化蜂场建设 (12) (十)高附加值蜂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12) 六、保障措施 (13) (一)行政推进措施 (13) (二)政策法规措施 (13) (三)技术措施 (14) (四)经营管理措施 (14) 附图:蜜蜂养殖及蜂产品加工规划布局图 (16)

蜂产业是广西畜牧业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作物产量、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保障广西蜂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广西生产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广西蜂产业发展基本形势 (一)主要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蜂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巩固提高和稳步增长三个阶段。进入新世纪后,我区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养蜂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单产水平和蜂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蜂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蜂产业发展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1、养蜂生产蓬勃发展。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养蜂生产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10年全区蜂群总数达到46万群,居全国第7位;蜂蜜产量1.2万吨,产值约5亿元;规模养殖蜂场(意大利蜂场120群以上,中蜂80群以上)2000多个,从业人员5000多人。蜂群数量较2005年的37.4万群增加8.6万群,发展速度较快。国家已充分认识到我区蜂产业的地位,国家现代蜂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已在广西养蜂指导站内设立,该站是全国21个综合试验站之一。 2、蜂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相对于畜牧业其他产品而言,我区蜂产品加工起步较早,能力较强。目前全区已有4家专门从事蜂产品加工的企业,包括梧州甜蜜家蜂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市全健蜜蜂养殖场、南宁蜜博士蜂业有限公司、柳州天保蜂产品有限公司,企业设计加工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