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首钢工业区用地改造发展策略

(完整版)首钢工业区用地改造发展策略

(完整版)首钢工业区用地改造发展策略
(完整版)首钢工业区用地改造发展策略

首钢工业区用地改造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07-02-12 【字体:大中小】

首钢总公司是中国十大钢铁公司之一,从1919年建厂至今已逐步形成从采矿、冶炼到轧材的大型钢铁企业,2004年末首钢北京地区在册职工8.3万人。2005年初根据国家发改委对首钢结构调整计划的批复,首钢将于2010年以前在北京市区全部停产。首钢用地搬迁改造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本文主要从物质环境规划的角度对未来发展策略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协作发展区规划功能

一、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一)首钢改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传统重工业区由于占地规模大,围绕生产主要环节形成的配套生产关系复杂,涉及就业人员数量大,而且作为曾经的支柱产业往往占据城市的重要位置。因此,重工业区的改造会在不同空间层次上对城市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首钢工业区占地7平方公里,至2010年预计有1.6万人需要面向社会分流安置,首钢改造对辖区石景山区而言留下的是巨大的产业空白和社会包袱,对区域范围的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在城市西部地区,首钢是石景山、丰台、门头沟三区的交汇点,首钢搬迁意味着城市西部空间的打通,相临地区发展空间得以释放,但是旧的生产关系解除后,首钢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引入新的动力。

在北京市域范围,首钢是“一轴”(长安街东西轴)和“一带”(西部发展带)的交点,承担分解中心城压力、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职能。西部发展带的发展目标为积极引导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旅游休闲、商业物流、教育等产业的集聚,分析现状发展状况,西南地区的产业以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为主,西北地区以高科技产业、休闲度假业为主,西部发展带在产业发展、人口素质方面存在南北差异化现象,西

部地区整体环境优势没有很好地发挥,首钢地区改造对实现西部发展带产业、资源重新优化整合有积极的意义。

从京津冀“首都地区”范围看,北京西部地区整体表现为人才、信息、技术、市场密集与制造产业发展共存的现象,而京石城镇发展走廊表现为制造业密集和城镇人口密集,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较低,区域范围急需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首钢及其周边地区是北京市西部的副中心,位于“京-保-石”区域发展走廊和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衔接点,对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链条、促进区域流通有重要作用。

(二)区域发展对策

区域空间、交通、环境系统的发展对策,是关系区域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决策。虽然首钢改造尚待时日,但是对区域发展关键性问题决策上的失误或行动上的延误都会给城市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并且我们的城市建设在区域协作、部门协调机制的建立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1)空间对策

在空间对策上,首钢节点需要保障充分的发展空间。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首钢地区近7平方公里的用地同比其他待改造工业用地具有空间规模优势,但是除去道路、基础设施、非建设用地等,可以作为产业发展的用地仅4平方公里左右。

第二,在规划功能上,首钢地区既是城市西部的综合服务中心,还是后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鼓励发展的主导产业包括:工业研发设计业、文化传媒业、工业教育培训业、工业博览旅游业、生产性服务业、综合服务业,门类非常综合而且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在空间保障上需要留有余地。

第三,首钢主厂区的改造在2010年以后才能大面积开展,而地区主导功能的转型发展需要紧紧把握近期城市功能调整优化的机遇,因此主厂区周边需要具有一定规模的空间安排有带动作用的建设项目。

第四,如果发挥区域服务中心的作用,要考虑随着它的吸引力和辐射影响力增

强,产业规模、产业链条会逐步做大做强,需要预留首钢周边地区的发展空间。

由于石景山区后续发展空间有限,在寻找发展空间上首钢必须要走跨区发展的道路。为此,规划在首钢周边划定了协作发展区,用地选择上考虑两种类型。一类是随着钢铁生产移出而面临改造的首钢系统用地,通过整理划进来特钢公司、通用机械厂、第二构建厂、第一耐火材料厂、钢渣场等用地约2.7平方公里;另一类是随着西部空间的打通,在空间上与首钢联系十分紧密的用地,包括永定河以西门头沟南部发展用地和丰台区河西地区北部发展用地,规划协作发展区总用地达22平方公里,突出了区域升级改造的整体性原则。

协作发展区建设的成功是城市西部综合服务职能增强区域影响力的关键,由于是跨区域发展,除了规划功能、建设时序方面的引导,协作发展区规划实施的关键还是机制的建立,目前西部地区整体建设水平不高,产业发展无序,统一目标下的监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首钢及协作发展区的建设是城市西部振兴的历史机遇,在目前城市发展重心、产业政策向东部倾斜的态势下,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2)交通对策

区域节点优势需要机场、铁路、公路等区域联络条件的保障。首钢地区的节点职能主要是面向“首都地区”的南部和西南部腹地,更多依靠的是陆路交通系统的联系。在公路联络方面,由京周公路新线、京原公路、京石高速路组成的城市西南公路走廊从首钢协作发展区穿越。

作为区域服务中心,首钢地区更需要城际客运铁路交通的有力支撑。目前首钢地区的铁路运输主要是货运,依靠丰沙铁路和主厂区南侧的石南站,在钢铁生产停止后,铁路货运还可以考虑保留少量功能作为地区未来会展业发展的保障。客运方面,一方面目前还没有区域客运专线,另一方面最近的车站只能依靠五环路以内的西客站,这不仅影响区域节点职能的发挥,还会给中心城带来不必要的交通压力。规划中的京石城际铁路是首钢地区铁路客运发展的重要机遇,应该和首钢地区建立更科学、更紧密地联系。据了解,目前的规划方案是取道丰台直接进入中心城内的,

规划建议改造石南站为首钢及协作发展区的预留客运车站,这对区域未来发展前景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环境对策

首钢及协作发展区和城市东部发展地区相比,具有离中心城更近的生态景观资源。永定河、西山构成了城市西部山水空间,但是资源破坏型和依赖型产业的长期发展,使地区生态问题表现得非常突出。

目前,北京市高端产业、高素质人才等要素正处于动态的、再分布的过程,呈现出从追求交通条件、中心集聚状态转化为更加分散和追求区域环境品质的趋势。在环境方面,首钢厂区土壤污染问题还是首钢自身通过加大治理力度就可以解决的,而永定河的大环境问题却是对西部地区发展有决定意义的。

永定河在首钢协作发展区规划中定位为区域的核心空间,是联系石景山、门头沟、丰台各建设组团的纽带,是北京西部滨水区域空间形态的主题,对于整合北京西南发展走廊的用地布局、产业布局有战略意义。目前永定河沿岸各区的空间布局还处于内向、离散的状态,永定河基本属于各区之间的三不管地带,距离区域整体升级发展目标有相当的差距。永定河流域的环境治理虽然在生态恢复、水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但是治理最大的障碍还是缺乏市政府统筹、区域联合的机制。

协作发展区空间形态

二、场地更新利用对策

产业转型与功能置换是首钢改造区未来发展的主题,为了使大规模改造计划在漫长的、充满变数的过程中处于有序的、可控的状态下,确保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制定一个既有前瞻性又有足够弹性的整体实施框架来指导地区发展。具体包括用地功能布局、工业资源合理利用、重大基础设施配置、地区品牌塑造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用地模式探讨

功能与空间的匹配是用地规划模式研究的出发点,这里的功能既包括首钢改造区在区域整体发展中应承担的职能,也包括有利发挥现状资源价值的功能,基于这两个前提的用地空间布局可能重合,也可能背离,由这两个平行思路出发形成的用地布局方案作为深入研究的基础。

思路一强调区域整体发展,把首钢改造区看作区域功能组织与空间重构的极核,所以包括长安街城市功能拓展轴、永定河景观生态轴在内的两条结构性区域轴线成为改造区用地功能组织的主导因素,相应的用地安排则突出强调了在这一“T”字型结构里长安街的轴向带动作用与永定河的景观辐射作用。

思路二强调现状资源的综合利用,将从北部的石景山经中部的月季园到南部的料场这一原来的物料运输线作为新的空间组织的主轴线,而基于对现状建构筑物综合评价而确定的再利用方式则成为用地功能布置的又一依据,以此为前提形成的用地布局结构突出了对场地原有肌理的延续、原有设施的利用,强调过渡功能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远期功能布局的明确性。

最终用地布局框架则是在两者折衷组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一理念背后隐含的正是理性的价值判断方式与渐进的改造更新模式。

(二)系统改造更新

用地功能的改变使得原来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系统也需要改造更新,以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这其中既包括对整个系统的重新梳理,也包括依据新的功能和规模要求对具体设施的整改。考虑到改造的长期性与复杂性,设施的整改也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阶段性措施,注意过渡时期的安排,并充分发挥原有设施的价值。

原有的道路系统由于主要服务于物料运输目的,采用了道路与铁路并重的系统结构,路网呈树枝形,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也较为疏离。新的路网系统构建主要从理顺与城市的关系着手,疏通了包括长安街、阜石路、莲石路、古城路南延等在内的几条城市干道,并将市郊铁路一号线、长安街延长线、轻轨3号线、大运量快速公交线的设置与新路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快速、立体的交通网络。另

外还利用铁路专用线按工艺流程将主要生产部门串连起来的特点,将其与绿地系统的改造相结合形成小火车游览环线。

(三)地区品牌营造

功能引导与设施建设是首钢改造成功的基础,但能否吸引到对口企业、目标人才、风险投资还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利用首钢品牌的影响力,将现有资源重新包装塑造出代表新产业类型、新生活方式的新首钢品牌是成功营销的捷径。首钢改造区未来的产业定位主要集中在文化创意、研发设计、会展等高端服务业领域,风格鲜明、品味独特的环境是最有利于这类产业生长的土壤,所以整体空间设计、特色风貌营造成为品牌塑造的主要手段之一。

整体空间设计延续了原有场地肌理,梳理原有的绿化系统与有选择地改造工业构筑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覆盖全厂区的景观系统,一段铁路、一架天车、一辆鱼雷罐车在经过重新设计加工后都可成为广场或街头公园的主题景观元素。而一条斜向的轴线则将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工业与历史景观(功勋阁、高炉、管廊、焦化厂煤仓、储气罐、料场除尘机等)串联成一条设施密集的景观地带,处于该轴线上的这些标志性设施经重新加工后塑造成为新地标。围绕处于该景观带上的石景山、晾水池、月季园、料场形成的三处工业主题公园则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开放空间。

三、规划与实施对策

(一)弹性规划方法

一般城市建设区的控制规划指标体系由红线、性质、容积率、高度等一系列刚性指标构成,考虑到首钢工业区改造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性等特点,该地区的控制规划编制难以沿用常规的控制方法,需充分考虑规划控制的弹性。规划按照场所的特征、资源对待方式、土地利用的主导方向划分管理单元,在管理单元内进行细化的分区控制研究。

基本设施和公众利益的保障是规划的刚性内容,在弹性方面,对用地的具体功能不再简单的给定用地功能,而是以鼓励和禁止的产业内容来引导,并以分区为单

位给出指导意见。高度、容积率等强度控制也通过给出一个范围来实现弹性控制。对于现状可改造利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在符合功能定位的前提下,规划提出过渡功能的理念,有利于地区产业持续不间断发展。

(二)改造实施策略

根据市政府要求,首钢主厂区的改造由首钢集团负责实施。由于改造牵涉的问题复杂,规划提出应成立由多部门共同组成的实施主体,政府在实施主体中有足够的话语权来保证公共政策的高度和广度,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保证规划实施的系统性,也有益于促进各区县政府协调的顺畅。

在实施步骤上采用分期开发、滚动建设的方式。参考国外经验,政府主导的实施主体首先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征地和建设部分地块周边的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进而出售这些地块给二级开发商,回笼部分资金。利用回笼的资金,实施主体继续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出售熟地,再回笼资金……直至完成全部建设,偿还贷款。

结合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和场站的位置,综合考虑停产时序等多方面因素,可由实施主体直接建设公共服务中心,迅速形成拉动地区改造的极核。区别于以往的金融街、CBD等大型项目,这种运作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政府主导的实施主体不以营利为目的,做到资金平衡即可。在一级开发的过程中,绿地、非营利型公共设施不是由二级开发商代征代建,而是由一级开发主体直接实施,保证了公共设施用地不缩水,建设不降低标准,是地区规划实施品质的可靠保证。

(三)技术监管制度

首钢改造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议除实施运作主体外,还应成立由经济、规划、建筑、生态、景观环境、市政、交通、文物保护等多学科组成的专家组和技术组。技术组对入驻的具体项目作全方位的技术测评,监管二级开发中的规划实施情况;专家组可在技术评估的基础上针对规划中的弹性部分作出裁量,并作为二级开发过程中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招投标的评审委员,严格把关地区的建设质量。

首钢工业区改造实施的过程是综合而动态的,下一步的重点工作除了基础设施

建设和环境治理以外,在政府科学行政、创建高效运行机制、加强部门协作、规划跟踪调控、创意城市设计等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工作小组成员:施卫良、杜立群、鞠鹏艳、周天洪、杨志刚、张帆、和朝东、廖昭华、刘京、朱莉、张卫红、吴克捷)

工业改造项目

1. Landscape Park Duisburg-Nord 由德国慕尼黑工大教授、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Peter Latz)设计的杜伊斯堡风景公园名气挺大的,题主应该也搜集了很多关于它的资料,它的最大特色是巧妙地将旧有的工业区改建成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并且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工业设施,同时又创造了独特的工业景观。 Meiderich Bf 站下车后往北继续走大概15分钟,就到了公园。南边的大厂房立面上是这种展示工业园内的各种塔的老照片,有种Typology show的感觉,展示着当年鲁尔工业园区的辉煌。 2. Zollverein Coal Mine Industrial Complex 关税同盟(Zollverein)煤矿综合体又是德国西部著名的鲁尔工业区内的另一经典之作,属于城市埃森(Essen),该城市还被评为欧洲的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虽然关税同盟煤矿也与2001年被列入了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但是该煤矿生产线上采用的工业流程和技术是现代的,其工业建筑遗产本身也是于20世界20年代后期建成的具有包豪斯风格的现代建筑经典之作。 整个园区的规划还有和园内鲁尔博物馆(Ruhr Museum)是荷兰建筑公司OMA的作品,除此之外园内还有一个非常显眼的白色建筑,是日本著名的SANAA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学校。 3. Parco Dora by Latz + Partner 同样由被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者Peter Latz设计的位于意大利图灵的工业遗址公园,特点也是将保留建筑重新利用的很有特色,在这个project中直接把废旧大厂房限定的空间安排成篮球场。 4.北京首钢 北京首钢工业遗址改造。参考的案例中最好的无疑是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北京首钢现在也已经废弃,留下超大一片工业用地,难以处理,政府也是想把这块儿用地妥善处理,很久前也有许多建筑师提出过对于这块儿地的整治与规划,不乏许多与北杜伊斯堡类似的方案,毕竟那个方案太成功。而且北京首钢无论是在规模,格局,建筑风格还是在设备上都与北杜伊斯堡有非常多的相似点,希望以后北京首钢也能做成一个可以让周边市民聚集,娱乐,锻炼的好去处。

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心得(2018.7.19)

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心得 2018年7月13日,博维公司新机场运营筹备办公室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来到位于石景山区的首钢工业遗址公园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和变迁。 走进首钢厂区,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经过首钢人不断努力、创新,自主研发的一些智能车库设备,让我们看到了首钢人并没有因为历史的变迁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通过努力和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身智慧,在变革的大潮中继续前进,实现价值的不断提升。 随后,在时任高炉区党委书记高建国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首钢的高炉区,在当年首钢企业的核心区域,我们看到了高大的冶炼高炉、耸立的烟囱、粗粗的冷却塔,在高书记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了首钢的历史,这家始建于1919年的企业,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历经中华 民国、日伪统治、国民党接收及新中国四个阶段,见证了中国民族钢铁工业在近代艰难起步,以及在新中国飞速发展的历史。从上世纪 50年代开始,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首钢集团从一个年产几十万吨 的小厂发展成年产3300万吨的大型集团企业。2001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钢铁工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满足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积极应对新挑战,不断解决新问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走进陶楼,这里原是厂部办公楼,现在是石景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图片展示,让我们了解到首钢在解放前历经沧桑,饱受磨难,新中国成立它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不断成长壮大,八十年代跟

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首钢不断科学发展,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成为中国钢铁企业脊梁的全过程。 2003年,在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新形势下,为了改善和提高北京市环境质量,按照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要求,2010年底以前,首钢整体搬迁到河北曹妃甸,而有着百年历史的首钢老厂区,将利用固有土地,厂房和设施,发展动漫,影视,展览,历史,游园等文化活动。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组委会同时落户首钢旧址。河北曹妃甸现已建起一个具有21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 最后,高建国书记带领我们登上了石景山,俯瞰整个首钢工业园区,看到了依然矗立的厂区设备;看到了水平如镜的群明湖;看到了三高炉平台的旧址;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年火红的生产场面;感受到了当年的繁忙景象;感受到了首钢曾经的辉煌! 首钢人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城市环境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后也将为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和打造宜居城市、绿色城市的长远目标继续努力,这些都将作为我前进的动力和榜样。 作为民航人,在新机场建设运营工作的攻坚战中,我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为2019年9月新机场的顺利开航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新机场运营筹备办公室 李充

工业公园浅议——从首钢建设钢铁公园谈起

工业公园浅议——从首钢建设钢铁公园谈起 作者:王益熙 来越主要。(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1794353.html,)人们对绿化的认识已不再是种几棵树、栽几株花,而有了更丰盛、更新的概念,于是各种类型的公园就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企业绿化作为园林绿化中的专类绿化,也正在悄悄地产生着变更,一些著名的、有前瞻力的企业,其绿化程度已很高,绿化的主题突出、要素齐全,已经初步形成了公园框架,工业公园应运而生。 1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1.1国内 在广东省中山市,始建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粤东造船厂,没有被彻 底拆掉和推平,而是在充足应用现有榕树、厂房和机器的基本上,设计成一个开放的休闲场合[1]。 1.2国外 1.2.1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最主要工业基地鲁尔区,建成了对世界发生重大影响的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baemscherpark)。它奇妙地将过去的工业区改建成大众,休闲、娱乐的场合,并且尽可能地保存了原有的工业设施,同时又发明了奇特的工业景观。杜伊斯堡景致公园(landschaftsparkduisburgnord)是其中最引人注视标公园之一。它占地200hm2,曾经是有百年历史的a.g.tyssen钢铁厂,1985年关闭,1990年开端计划设计工作,1994年建成开放[2]。 1.2.2在美国,早在1971年,景观设计师理查德·海格就提出应用西雅图的煤气工厂遗址建成市民休闲公园,并于1975年开放[1]。 2 工业公园的提出 2.1公园范畴日益扩展,特点公园逐渐增多所谓公园就是指由政府或公共集团建设经营,供大众,游憩、欣赏、娱乐等的 园林。它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有改良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的作用[3]。 我国的城市公园一般可分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花园等。其中专类公园又包含动物园、植物园、文化公园、儿童公园、交通公园、体育公园等[3]。 公园的计划设计应以必定的科学技巧和艺术原则为领导,满足游憩、欣赏、环境维护等功效请求。要断定公园的性质、功效、范围、在绿地体系中的位置、空间布局、环境容量、建设步骤等问题。构成公园的重要素材如植物、地形、地貌是受气象、时光、空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演化的。公园计划和设计必需斟酌这些影响,因地、因时制宜,发明不同的特色和作风[3]。

首钢工业区加固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1.1业主提供的依据 (1) 1.2法规及相关规范 (1) 2.工程概况 (2) 2.1工程总体概况 (2) 3.施工重、难点分析 (1) 3.1新增圆形洞口加固角钢弯圆加工难 (1) 3.2 保证新增圆形洞口的精确本工程的又一难点 (1) 3.3 改造施工对保留结构不产生任何振动和影响是本工程重点 (1) 4.工程实现的目标 (2) 4.1质量目标 (2) 4.2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2) 4.3工期目标 (2) 4.4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2) 5.项目组织机构管理 (3) 5.1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3) 5.2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3) 5.3主要人员职责 (3) 6.施工准备 (5) 6.1技术准备 (5) 6.2劳动力准备 (5) 6.3主要材料准备 (5) 6.4主要设备准备 (6) 6.5资金准备 (6) 7.主要施工方案 (7) 7.1无损静力切割拆除工程 (7) 7.2洞口新增钢筋混凝土加固工程 (10) 7.3钢筋施工 (13) 7.4模板施工 (14) 7.5无收缩灌浆料工程 (16) 7.6洞口包钢加固 (17) 8.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0) 8.1施工进度计划 (20)

8.2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20) 9.质量保证措施 (23) 9.1质量目标 (23) 9.2质量保证措施 (23) 10.安全防护措施 (25) 10.1施工安全管理目标 (25) 10.2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25) 10.3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27) 1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0) 11.1文明施工目标 (30) 11.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30)

首钢规划分区

1.博览展示区:以焦炉、4号高炉、一烧结厂保留建筑为主体,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其原有 设施和空间特色,作为博物馆、主题雕塑、秀场、各种会场等特定活动空间。整个区域将成为博览展示区,向公众开放。让游人在工业遗存中体验和感受工业氛围。 2.公共休闲区:以石景山、秀池为背景,1,2,3号高炉为标志性建筑,打造成为北京的 大型实景演出、实景电影基地。创造一套成熟的文化产业(“印象首钢”、“夜首钢”系列)。成为北京具特色的旅游地点之一。这一区域还将会以体育、娱乐、休闲活动为主,创造出工业遗产在现代化国际都市中的新的里程碑。 3.创意文化区:以保留的铁轨、料仓为主体景观。由于保留的皮带廊等与东部设计之都连 接较为紧密,因此可以结合“设计之都”项目,利用原有料仓改造为设计研发机构的研究场所,成为富有工业特色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 4.亲水游乐区:群明湖原功能为凉水池,现将群明湖水池分为生态种植池、喷泉池、水上 游乐园、人造沙滩等4个主题水面。东北角的池子改造成为生态植物养殖池。设南侧水面池壁进行改造,与制氧厂结合,设计成水上游乐园。空分塔、氧气罐进行保留,成为游乐园的景观雕塑。北侧湖岸架空的管廊可以改造为空中光管走廊,成为亲水游乐区的边界。 5.石景山古建筑群:保持石景山原有风貌,强调古建筑群的完整性,完善植被、生物体 系,规划登山游线。在滨河区以种植景观为主,设置园路、广场,成为贯穿整个园区西侧的连接带。 6.滨河休闲区:永定河岸线的公共绿地,以植物种植景观为主,设置园路及广场,作为贯 穿整个园区西侧的连接带。 游乐用地、经营性办公用地明显减少,防护绿地和旅游休闲用地增加,将带动旅游业发现,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将综合性商业服务业用地做了调整,不再集中,呈现带状,方便人们购物等活动。 首钢工业遗址强调保护优先对于特色最鲜明的高炉、焦炉、料仓、凉水池等区域进行完整保护。突出工业风貌,挖掘工业建筑价值,进行合理高效再利用,根据各个建筑的特点植入新的功能,例如博览展示、文化艺术、创意空间等,形成公园主题。 规划道路系统设置东西向主干道一条,次干道两条,南北向次干道一条,并对支路进行加密处理,形成方便灵活的微循环。同时,为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骨干作用,对原规划M11线线位进行调整并增设一处站点,使两处站点能够分别以700米左右的服务半径覆盖启动区绝大部分用地,以满足高强度建设的需求。规划充分利用地面公交灵活方便的优势,形成快线、普线和穿梭公交三种类型相互补充、合理分工、良好衔接的高效系统。结合调整后的M11号线站点,方案设置公交的首末站一处,利用周边用地地下空间设置公共停车场,和连拍社会停车、自行车停放及换成流线,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便捷换乘,规划依托绿化系统与景观廊道设置步行和自行车专用道路,结合建筑布局,保持其联系性、提高可达性,并且高标准配件并集中建筑地下停车场,实现资源共享、灵活调配。 在规划方案中,大量现状保留设施集中在规划区中部,形成一条清晰的带状区域,并将规划区分割形成片层式结构。规划方案以此为契机,在大量保留设施的基础上,打造一条“工业遗产综合利用区”,该区以绿化为本底,原则上不在大规模增建新的设施,形成一条连贯的绿化通廊。位于片区内的部分保留建构筑物,可以结合不同的使用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从而注入新的使用功能。“工业遗产综合利用带”集中体现了首钢工业区在不同发展时期走过的历史足迹,是展示工业景观的良好条件。借助良好的绿化景观和完善的观光系统,

关于工业园区提升改造的实施方案

关于工业园区提升改造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产业强县”发展战略,更好的发挥园区主平台作用,结合XX镇实际,制定XX镇工业园区提升改造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转型升级为主要任务,不断完善园区配套、盘活存量资源、提高土地效率,实现工业园区绿色发展、集约发展、高效发展。 二、提升改造范围 XX镇工业园区主要是指XX国道以北、XX大道以东、XX路以南、XX村XX村以西的工业功能区,规划可用土地面积约1400亩,已用土地面积约1000亩,已建厂房面积56万多平方米,现有入驻企业61家,目前产业主要以机械制造、医疗器械、木材家具、塑料管网等为主。 三、提升改造目标 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鼓励企业通过积极提升有效产能、加大技改投资力度、兼并重组、推动股权收购、寻求出让或转租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举措改造提升低效闲置资源,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完善配套设施,促进医疗器械、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培育机器人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工业经济提质增效。X年计划盘活低效闲置土地30亩、存量厂房2万平方米;X年计划盘活低效闲置土地60亩、存量厂房3万平方米。到X年园区企业年销

售产值20亿元以上、税收5000万元以上;到X年园区企业年销售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税收1亿元以上,园区企业亩均税收达到10万元/亩以上。 四、提升改造措施 (一)腾退盘活一批。1.对XX公司、XX服饰等一批建设缓慢迟迟不能投产、生产停产无法经营的项目,通过司法拍卖、政府回购等方式进行腾退,用于引进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智能制造项目等; 2.对低效闲置且无力或没有意愿提升改造的企业,由政府通过协商或依据国土部门相关行政法规对企业全部或部分土地收回进行二次开发; 3.对需要发展空间的优势企业鼓励其对园区内低效闲置企业实行收购、兼并、重组。 (二)倒逼转型一批。对未达到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投入产出强度的企业和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企业,或污染严重、能耗过高、产出效率低、税收贡献差的企业以及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企业,建立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的倒逼机制,引导其进行提升改造,并要求在限定时间内按照提升改造目标进行投资开发,如达不到要求的,责令企业退出,由政府收回,统一安排使用。 (三)督促整治一批。1.对用地15亩及以上、年用电量70万千瓦时及以上且规模以下的企业,加大消防安全、劳动保障、环境治理、工业产值、安全生产、假冒产品、违法用地、纳税等问题的稽查力度。 2.国税、地税部门建立规下企业税源监控数据库,对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每季选取部分企业,纳入日常纳税评估案源库,进行

首钢搬迁及其旧址规划

《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期末考察论文 首钢搬迁及其旧址规划 摘要:由于环境污染、土地限制等原因,始建于1919年的中国首钢集团目前正在逐步从北京市石景山区搬迁至河北省曹妃甸。此次搬迁是首钢集团的一次腾飞,也为石景山和曹妃甸带来转型,并且拉动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而首钢旧址的规划问题更成为政府、专家和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首钢搬迁、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旧址规划 1.首钢集团 首钢始建于1919年9月,经历了解放前痛苦磨难的30年、解放后成长壮大的30年、改革开放大发展的30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第一个时期,从1919年至1948年。1919年9月龙烟铁矿有限公司炼铁厂开工建设,历经了北洋军阀战乱、日本侵略者占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工程建设缓慢,生产几度陷于停顿,30周年累计产铁只有28.6万吨。 第二个时期,从1948年至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恢复生产。1958年9月建起了侧吹转炉,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1961年5月建成了当时具有先进水平的30万吨轧钢生产线,标志着轧钢生产开始起步;196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翻开了我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1978年钢产量达到179万吨,销售收入14.43亿元,成为全国十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一。 第三个时期,从1979年至今。首钢作为国家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从率先实行承包制,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再到实施战略性搬迁调整,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改革开放30年,钢产量从179万吨增加到1214万吨,增长5.8倍;销售收入从14.43亿元增加到1320亿元,增长90.5倍;实现利润从3亿元增加到44.88亿元,增长14倍;资产总额从16.89亿元增加到2070亿元,增长121.6倍;在册职工人均年收入从739元增加到4.6万元,增长61.2倍。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576.6亿元。2009年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首钢销售收入列第12位,在中国企业500强中首钢列第39位。 目前,首钢正在进行没有先例的特大型钢铁企业搬迁调整,2008年压缩北京地区400万吨钢产量,2010年底全部停产;联合唐钢,在河北曹妃甸建设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第一

129.首钢工业区:基于城市风貌塑造的建筑风貌研究.docx

首钢工业区:基于城市风貌塑造的建筑风貌研究 刘群 摘要:建筑风貌是建筑的物理特性与审美取向的体现,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风貌规划是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重要环节,将提高城市的空间品质、实现建筑与城市的有机结合、强化建筑对城市的功能支撑。 在北京市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首钢工业区作为亟待更新的大型传统工业区,更新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首钢工业区基于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建筑风貌研究,具有代表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本文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城市设计导则项目为源起,聚焦于传统工业区基于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建筑风貌研究,归纳出建筑风貌一般性要素体系。并建立基于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建筑风貌规划方法框架与表达方式。以首钢启动区作为实践对象,提出规划策略,为以首钢工业区为代表的,转型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案例。 关键词:建筑风貌,城市风貌特色,首钢工业区 1研究背景 伴随着城市发展阶段、发展理念的变化,以及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全面转型发展的需求,一些城市中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企业逐渐被淘汰。随着工业区的功能调整,新的城市功能被置入,传统工业区面临着产业升级、功能调整和空间重构的转型发展趋势。 北京市从工业化时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转型发展,传统工业区在这一时期开始大规模更新。在相关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土地更新的速度飞快,同时也丧失了独特的传统工业建筑风貌。 建筑风貌规划对于提高城市的空间品质至关重要;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中的建筑风貌研究,是将建筑融入城市,实现有机融合的必要方式,将强化建筑对城市的功能支撑。 首钢工业区作为亟待更新的大型传统工业区,更新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具有代表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以首钢工业区作为研究对象,将充实城市风貌塑造视角下建筑风貌研究的学术探索,为首钢启动区地块层面城市设计要素的形成搭建工作基础,为其他大型传统工业区更新的城市风貌特色塑造提供可以参考的案例。 本研究源起于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城市设计导则课题,归纳基于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的建筑风貌规划方法,以首钢启动区为对象,对规划方法进行实践,提出首钢启动区应对策略。 2传统工业区建筑风貌规划的要素体系 建筑风貌要素体系,可归纳为功能体验层面的认知、空间体验层面的认知、审美体验层面的认知,分别反映在要素类型上包括: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关系、建筑形态、建筑间的组合关系、建筑布局;建筑色彩、建筑材料、建筑细部、建筑门窗等,其中部分要素可能在多个层面有所体现。

大型传统工业区“进行性”更新改造规划思考——以首钢工业区为例

1018.大型传统工业区“进行性”更新改造规划思考 —以首钢工业区为例 鞠鹏艳赵庆楠 【摘要】传统工业区更新改造是伴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综合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城市发展阶段、发展理念的变化,传统工业区更新发展的综合环境发生着变化。本文立足新时期北京城市的整体发展背景,结合首钢工业区更新改造特点,分析既有传统工业区更新改造规划模式的不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中心区大尺度传统工业区更新改造的“进行性”规划理念与方法。该方法尊重传统工业区更新改造的系统复杂性、目标综合性和动态发展性,探索时空维度下场地更新改造规划的技术手段、分析方法、综合规划与管理对策等,提升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发展地区规划的科学性,支撑和引导城市中心区传统工业区有特色、有活力地转型发展。结合《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践,本文提出的以“进行性”为特征的系统规划方法是传统工业区更新改造规划研究领域的一次创新性探索。 【关键词】传统工业区;更新改造;进行性;规划方法 1 引言 随着现代产业的升级转型发展,城市中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区逐步淘汰,旧有的产业用地得到进一步改造利用,产业内容与产业用地规划的新旧交替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并不是城市更新发展的新课题。以北京为例,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优二兴三”、“退二进三”等一系列产业调整政策的推动下,北京市中心城地区大约有25平方公里[1]的传统工业用地实现了腾退,著名的CBD地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旧产业区基础上建设起来的,这种区域范围大幅度的产业重组大约经过了20年。 上个世纪北京大规模的传统工业区改造兴起于城市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时期,在特定的产业发展时期与鼓励政策的引导下,旧产业更替以及土地再开发利用的速度比较快,推平头、一蹴而就的改造模式非常普遍,改造后的大量土地资源很快就被市场消化了,同时在城市中快速消失的还有独特的传统工业文化。 当前大城市产业发展背景情况发生了变化,仍以北京为例,到目前为止北京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已趋于合理,从五十年代的22.2:38.7:39.1到2010年的0.9:24:75.1(数据来

首钢水钢装备制造业及循环经济基地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前言 《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提出将六盘水市“建成贵州西部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建成和谐文明、现代开放的中心城市,建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体系;经济、社会、环境更加和谐,新农村整治建设实现全市覆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总体达到小康的基础上继续向富裕阶段迈进”的总体战略目标,制定了集中紧凑、组团发展,生态优先等空间发展战略。在总体规划中,对水月片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满足水月片区快速发展的需要,还要对用地布局进行细化。 水钢抓住与首钢合作发展的战略机遇,明确提出了“以品种结构调整为重点,以产品结构优化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为目标,实施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目标,产业的发展将会在扩大现有规划能力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调整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无论是产业规模的扩张,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对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分区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和具体安排生产、生活、服务等各类用地的布局。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首钢水钢装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首钢水钢装备制造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第二章规划背景及战略意义 一规划背景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是连接贵阳与昆明的重要交通枢纽。六盘水市矿产资源丰富,现辖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四个县级政区,本规划项目位于钟山区水月片区内。随着首钢水钢公司的发展、效益的提升,已经成为以钢材、矿石经营为主业的六盘水市支柱性企业。 由于首钢水钢建成于“三线建设”期间,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了现今水钢的工业生产格局,那就是“山、散、乱”,这也是同一时期的工业企业的基本格局形式。水钢主体厂区分布在三块田、中三块田和小三块田,彼此联系不便,工艺流程较长。为主体厂矿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则更为凌乱的夹杂在生活区中间,分布于八冶、动力山、总医院、桃树林和机修等片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犬齿相交,互相干扰很大,这极不适应即将建成的500万吨规模的生产节奏。根据六盘水今后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使首钢水钢公司创建更好更强的市场优势,对首钢水钢公司原来相对零散的工业布局进行大规模调整,整合综合实力,因此亟需进行本规划设计。

(完整版)首钢工业区用地改造发展策略

首钢工业区用地改造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07-02-12 【字体:大中小】 首钢总公司是中国十大钢铁公司之一,从1919年建厂至今已逐步形成从采矿、冶炼到轧材的大型钢铁企业,2004年末首钢北京地区在册职工8.3万人。2005年初根据国家发改委对首钢结构调整计划的批复,首钢将于2010年以前在北京市区全部停产。首钢用地搬迁改造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本文主要从物质环境规划的角度对未来发展策略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协作发展区规划功能 一、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一)首钢改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传统重工业区由于占地规模大,围绕生产主要环节形成的配套生产关系复杂,涉及就业人员数量大,而且作为曾经的支柱产业往往占据城市的重要位置。因此,重工业区的改造会在不同空间层次上对城市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首钢工业区占地7平方公里,至2010年预计有1.6万人需要面向社会分流安置,首钢改造对辖区石景山区而言留下的是巨大的产业空白和社会包袱,对区域范围的影响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在城市西部地区,首钢是石景山、丰台、门头沟三区的交汇点,首钢搬迁意味着城市西部空间的打通,相临地区发展空间得以释放,但是旧的生产关系解除后,首钢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引入新的动力。 在北京市域范围,首钢是“一轴”(长安街东西轴)和“一带”(西部发展带)的交点,承担分解中心城压力、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职能。西部发展带的发展目标为积极引导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旅游休闲、商业物流、教育等产业的集聚,分析现状发展状况,西南地区的产业以制造业和重化工业为主,西北地区以高科技产业、休闲度假业为主,西部发展带在产业发展、人口素质方面存在南北差异化现象,西

首钢搬迁的原因及影响

目录 1.首钢发展状况 (2) 2. 首钢发展的区域背景 (2) 3. 首钢搬迁的原因 (3) 3.1 空气污染是首钢搬迁的直接原因 (3) 3.2 水资源短缺制约首钢进一步发展 (3) 3.3 首钢发展本身与北京的发展战略不符 (3) 3.4 首钢搬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3) 4. 首钢的战略选择 (4) 4.1 石景山厂区停产 (4) 4.2 选址曹妃甸 (4) 4.3 首钢在冀东的产业发展 (4) 4.4 首钢布局变化 (5) 5. 首钢原址开发 (5) 5.1 文化产业综合试点,超越CBD (5) 5.2 首钢主厂区规划方案 (5) 6. 首钢搬迁的意义 (6) 6.1 有利于首钢自身的长远发展 (6) 6.2 有利于落实《北京市总体规划》 (6) 6.3 有利于促进华北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布局的调整 (6) 6.4 有利于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7) 参考文献: (7)

首钢搬迁的探讨和反思 摘要:首钢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嬗变和改革,而首钢的搬迁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作为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其搬迁及结构调整不仅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北京地区经济转型、环境改善以及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结构调整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主要回顾了首钢搬迁及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阐明了首钢搬迁对首钢及区域本身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首钢发展困境战略选择原址开发结构调整 1.首钢发展状况 首钢老厂区距天安门只有17公里,前身是1919年开始建设的石景山钢铁厂,新中国成立前30年只生产了28.6万吨生铁。新中国成立后,首钢成为北京为数不多的以“首都”冠名的企业,是北京工业的标杆企业。在鼎盛时期,首钢一家企业的利税就占到全北京市税收的1/4。1994年,钢产量达到823.7万吨,为全国首位。 随着首都城区变大,区域条件和环保压力限制了“钢铁巨人”的进一步长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由于国家没有批复发展规划,首钢多年来不能在北京地区扩大规模,基本上处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状态。进入新世纪,中国钢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首钢却还是维持1994年的800余万吨产量不动。 “要首都还是要首钢”的两难选择,在申办奥运时尘埃落定。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首钢搬迁方案,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一个新首钢,在顺义建设冷轧薄板生产线,至2010年底完成搬迁。[1] 2. 首钢发展的区域背景 首钢位于北京市,属于京津唐地区。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少数几个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圈之一(京津唐经济区面积16.9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6%;2004年年末人口6050.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65%;国内生产总值12458.51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8.5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07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4倍),该区域拥有2个超级大城市和7

始建于1919年的西十筒仓街区成首钢主厂区首个改造项目

始建于1919年的西十筒仓街区成首钢主厂区首个改造项目 首钢老料场改“炼”文创 本报讯(记者巩峥通讯员祁月)首钢主厂区首个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在昨天召开的第十七届京港洽谈会石景山专场推介会上,记者获悉,始建于1919年的首钢标志性地域——西十筒仓街区,正在改造,未来将重点发展工业博览、休闲、展示、拓展训练、露天文艺表演等。 首钢石景山厂区钢铁冶炼已于2010年底全面停产。从那时起,这片8.63平方公里饱含新中国重工业厚重历史的土地,被正式命名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也是本市“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培育的产业新区。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位于长安街西延线,是北京市区内唯一可大规模、联片开发的区域。它的建设先从何处入手?外界一直十分关注。昨天,首个改造项目终于揭开面纱。 率先改造的西十筒仓项目,位于原来的首钢厂区北端。它承载着首钢的历史。首钢前身为始建于1919年的龙烟铁矿股份公司石景山炼铁厂,最早将西十筒仓所在街区作为矿石料场,后称西十料场、西十筒仓,沿用至今,成为石景山标志性地域。 目前的西十筒仓占地13公顷,改造后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首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对极具工业特色的筒仓、料仓及周边区域的改造,植入钢铁文化,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把西十筒仓打造成集创意服务、特色商务、工业旅游、文化娱乐、展览展示于一体的特色街区,使之成为办公与休闲相结合的人居环境产业园。 该项目已被列为国家级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获得中央预算专项资金支持。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与清华和多家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合作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预计于2014年10月建成。 位于首钢厂区南侧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园”,也赢得了众多京港商家的青睐。石景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8月30日,该区刚刚被市里确定发展互联网金融。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有30多家金融企业确定入驻。未来,它们将集中进驻首钢原来的二型材厂。 此外,首钢还将在紧邻长安街北侧的地带,建设占地约20公顷的首钢广场,将以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围绕大型企业总部的需求,配套发展金融、商务、餐饮、娱乐等服务业。

首钢介绍

相关资料 一、首钢集团简介 首钢始建于1919年,前身是石景山钢铁厂。90年代初期,首钢取得过辉煌的成绩,1994年,钢铁产量830万吨,在全国排第一。改革开放以来首钢获得巨大发展,成为以钢铁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多种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首钢总公司为母公司,下属股份公司、新钢公司、迁钢公司、首秦公司、高新技术公司、机电公司、特钢公司、首建公司、房地产公司、实业公司、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等子公司,在香港有上市公司,在南美洲有秘鲁铁矿等海外企业。 2001年,随着北京申奥成功,集团公司制定了搬迁调整的整体规划,积极着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原有厚板、长材、碳结的基础上,增加了冷轧和热轧板材。2008年集团销售收入1320亿元,实现利润水平44.88亿元,钢产量1219万吨,职工近8万人。在2008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3名。在2008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39名,在钢铁企业中名列第三。 二、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位于北京绿色国际港-顺义区李桥 镇工业开发区B区,毗邻首都国际机场,紧靠京承铁路张辛庄车站,西侧紧邻顺通公路和北京六环路,北侧紧邻京平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十分便捷。厂区占地73万平方米,工厂总投资约64亿元人民币,是一家具有国际先进生产水平的冷轧薄带生产企业。

公司生产机组包括:一条酸洗-轧机联合机组、一条连续退火机组、两条连续热镀锌机组、两条重卷检查机组、两条半机械化包装机组、以及轧辊修磨间等。 冷轧厂年生产规模为170万吨,其中冷轧连退产品90万吨,镀锌80万吨。冷轧连退产品、热镀锌产品均按国内以及国际上先进企业内控标准组织生产,产品可按首钢企业标准(Q/SGSYL)和国际标准(DIN EN,JIS,ASTM)供货。 三、首钢集团的钢铁产业布局和设备装备能力 1、迁钢基地 迁钢分三期建设,一期2160mm热轧机组2005年11月建成投产,产品厚度为1.5-19.0mm,宽度为700-2130mm,最大外径2200mm,最小内径760mm钢卷最大重量38t。钢种包括低碳钢、优质碳素结构钢、高强度低合金钢、深冲钢、汽车用钢、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船板、管线钢、Welten800、双相钢、多相钢和IF钢。 二期1580mm热轧机组2009年9月建成投产,三期1550mm冷轧机组2010年8月建成投产。 首钢迁钢2160热轧项目采用半连续式热轧带钢轧机,采用德国SMS、SIEMENS公司的设备和技术。车间布置采用了代表现代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的、炼钢-连铸-热轧工序三位一体的紧凑式布置。两台连铸机板坯输出辊道和加热炉装炉、出炉辊道直接相连接,为实现热装生产(HCR)、直接热装生产(DHCR),以及直接轧制(HDR)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生产线包括四座端进、端出步进梁式加热炉、停-走式定宽压力机、热卷无芯移送板卷箱、6架四辊CVC精轧机等主要设备,设备装备能力以及工艺控制能力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2、顺义基地

从首钢搬迁看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从首钢搬迁看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谈案例教学在章节小结课中的应用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实验高中尹斌 引言: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原理与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与指导下而组织的创新能力型教学。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术手段,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与自主性的发挥,把学生培养成学习型、探究型人才,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和新时代赋予地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在新课标人教版《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章的教学中,我将首钢搬迁这一热点地理事件运用于本章总结复习课中,变传统的梳理课本知识为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原理了解和剖析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使学生的课本知识得以升华。在教学中,我围绕本章核心内容“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为学生提供背景材料,层层设疑,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事件因缘,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背景材料1:新华网2005年3月4日电,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日前正式批准首钢集团将其钢铁冶炼部分全部从北京迁到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在那里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钢铁联合企业,这意味着中国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最系统的城市特大型企业搬迁工作正式启动。 首钢搬迁示意图 背景材料2:现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首钢集团,始建于1919年,为中国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年产量超过800万吨。1958年建成中国第一座30万吨侧吹转炉,结束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78年进入中国十大钢铁企业行列。

背景材料3:曹妃甸位于塘沽新港及秦皇岛之间,被誉为“钻石级港址”,地处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南堡地区,西北距北京约225公里,距唐山市85公里,甸头向前延伸500米,水深达25米,甸前深槽水深36米,是渤海最深点,天然海沟直通渤海海峡。 背景材料4:我国钢产量2004年达2.72亿吨,预计2005年将超过3.3亿吨,但从品种结构看,我国目前只能是钢铁大国,还不能说是钢铁强国,首钢现有的800万吨钢产能力,85%为市场供过于求,俗称“大路货”的一般长线材。 背景材料5:随着北京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首钢产能与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个距天安们只有17公里,地处城市西部上风向的首都涉钢系统,对北京市区环境质量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使得首钢的发展与首都环境以及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 问题1 请阅读材料,并查阅有关地图册,分析当年首钢选址北京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首钢选址北京,主导区位因素应该是煤炭和铁矿石的供应。 教师总结:首钢选址北京,主要是附近京西煤矿的煤炭和周边铁矿石的充足供应,属于原料导向型的钢铁工业。 问题2 新首钢迁址曹妃甸,主导区位因素有无变化,为何有此变化,试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新首钢迁址曹妃甸,主要是便于利用海外进口铁矿石。 教师总结:新首钢迁址曹妃甸,使得首钢由煤铁复合型转变为临海型钢铁企业,其主导区位因素由原料导向型变为市场导向型,这反映了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科技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及各因素所起作用在不断变化。巨型矿石运输船舶的出现降低了原料的运输成本,科技的发展使单位产品消耗原材料降低,这都使钢铁工业降低了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转向临海分布,可以更方便的利用国际原材料市场和消费市场。 问题3 通过阅读材料,你还发现哪些因素促成了首钢搬迁曹妃甸? 学生回答:(1)环境因素,钢铁厂废水废气污染首都。(2)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首都需要洁净的环境。(3)曹妃甸距离北京较近,可以方便职工回京休息。 教师做深层次的分析: (1)首钢搬出北京,反复论证多年,如今得以实施,“环保”是最大理由,首钢这个“巨无霸”已成为对北京上空“施暴”的四大杀手之一。这与首都职能定位不符。北京市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正如有专家所指:北京没有把发展经济作为必须指标,是根据北京市地位和自身条件做出的明智选择。同时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召开是北京向全世界宣传世界级大都市形象的最佳时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所以污染大户出京,实乃当务之急。 (2)首钢新址曾有多种选择方案,最终确定曹妃甸,距离也是关键因素之一,首钢将采取职工集中工作、集中回京休息团聚的方式解决首钢老职工工作和休息问题。

首钢老工业区改造秀池改造博物馆附属建筑施工方案

首钢老工业区改造秀池改造博物馆附属建筑施工方案

首钢老工业区改造秀池改造博物馆附属建筑 施工方案 编制人: 编制单位:首建集团钢构分公司

1 编制依据及说明 1.1 编制依据 1.1.1甲方提供的设计蓝图,图号:02-0107J2,共55张。 1.1.2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 <钢结构施工规范>(GB50755- )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 )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 300-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87号) <北京市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京建施【】841号)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规程>(JYJ59- )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 ) 1.1.3主要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第9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国家主席令第1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国家主席令第21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文 1.2 编制说明 1)本方案的编制是在首钢老工业区改造秀池改造博物馆建筑项目的设计蓝图基础上,结合实体构件的实际状况及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实际场地情况进行编制。 2)本方案在编制时,充分理解了本建设项目的重大意义,并充分考虑了本工程施工特点和难点,本着优化施工方法、强化质量管理、合理降低造价、缩短施工工期、确保施工安全原则, 充分发挥本公司人才、技术、装备、物资等方面优势, 采取先进的经验、工艺和施工技术组织施工,以确保优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长安街西延线北侧,首钢老工业区内。项目用地四至范围:东至晾水池东路,西至秀池西路,南至秀池南街,北至秀池北街。 ①项目名称:首钢老工业区改造秀池改造博物馆附属建筑项目 ②建设单位: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③设计单位: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④监理单位:北京诚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绿维文旅:工业旅游的创新开发模式——以北京首钢遗址公园为例

绿维文旅:工业旅游的创新开发模式——以北京首钢遗址公园为例 关键词:绿维文旅工业旅游首钢遗址 北京首钢全面停产后在北京市城西留下8 平方公里的用地,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和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的要求,首钢及其协作发展区应作为北京城市西部的综合服务中心。提出了首钢旅游产业在“首钢工业区改造”中应当承担怎样的角色和怎样承担的问题。为此北京市旅游局、石景山区旅游局、北京首钢实业有限公司联合进行国际招标,绿维文旅通进而过两轮竞标,最终获国际竞标第一名。 一、创新运用泛旅游产业整合形成产业集聚 泛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业可以形成游客聚集和市场聚集,产生产业聚集效应,形成游憩区、度假区、会展区、娱乐区、步行街区、购物游憩区及旅游小城镇等,被广泛用作提升城市功能,推动城市经营的有效手段。 项目分别从旅游、工业遗产、泛旅游产业三个角度解读了首钢工业区的“泛旅游产业”资源价值,从而断定首钢工业区除工业遗产外的其他组合资源与旅游资源相融合将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力量。在泛旅游产业整合理念下,项目形成了以观光为基础,游乐为特色、休闲娱乐与休闲商业为重点,创意产业为延伸,会展商务相配合的泛旅游产业整合;以及以行政办公、综合商业、其他服务业、高新技术、居住等产业为互补的城市产业整合,最终形成大旅游产业体系。 二、完善游憩结构及产品体系,创新打造都市休闲聚落 绿维文旅认为,都市休闲聚落,是位于都市之中,具备一定的休闲消费吸引力、有相当规模和场地空间,能够聚集人群并为之提供休闲游憩的都市休闲产业聚集区域。都市休闲聚落,是绿维文旅在深度研究商业和休闲产业发展特征及趋势后总结而成的一种模式。项目以回忆首钢、体验首钢、创意首钢、休闲首钢、开放首钢为脉络,构建了首钢工业区的游憩结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策划设计了融工业遗产体验、特色购物休闲、文化创意休闲体验、会议会展、文化娱乐、康体养生体验于一体的遗址观光、主题游乐、创意产业、购物休闲、商务会展五大类主题产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