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策略

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策略

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策略
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策略

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策略

内容提要:房地产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而房地产企业自身又具有信息不透明和业绩波动较大等特点,因此,我们给予该行业中性的投资评级;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我们的投资思路是坚持选择投资业绩稳定、可持续经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如万科A。

一、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发展回顾

今年以来,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投资高速增长的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国房景气指数处于回落态势。但7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比6月份微升点(如图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等指标增幅走低,而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仍继续攀升。

图1:国房景气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幅回落

1-7月份,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055亿元,同比增长%,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4111亿元,同比增长%;办公楼投资297亿元,增长%;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66亿元,增长%。

2、开发土地面积和房屋竣工面积的增幅明显回落

1-7月份,全国完成开发土地面积95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增幅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本年购置土地面积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全国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亿平方米,同比增长%,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

3、商品房销售状况保持良好,销售价格依然上升

1-7月份,全国商品房完成销售面积亿平方米,同比增长%;商品房累计销售额3657亿元,同比增长%;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724元/平方米,同比提高%,是1996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增幅。分地区看,全国有12个地区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的提高幅度超过10%,其中,江西、甘肃和天津等6个地区价格提高幅度超过20%。

4、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幅继续回落

7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967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已是自4月份以来连续第3个月下降。分地区看,上海、天津和湖北等12个地区的商品房空置面积为负增长。其中,上海商品房空置面积同比下降%,是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

二、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从土地供应、银行信贷、机构监管和产业政策等各方面对房地产行业逐步进行规范和完善,将引导房地产行业向着更加理性、成熟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将会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那些资金规模小,缺乏可持续经营发展能力的公司将会逐步被市场淘汰。而对于具有规模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将会不断获得壮大。

近期政府出台的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政策有:

银监会:2月26-3月26日发布了《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调整购房个人贷款收支比例设置,加强信贷管理。

央行:4月11日宣布,从2004年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个百分点-――限制商业银行的信贷盲目扩张,房地产业是信贷调控的首要对象之一。

发改委等:3月9日联合下发标注为“特急”的《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缩减开发区的数量和规划用地规模,防止开发区过多过滥、违规用地等突出问题,促进开发区规范、协调发展。

国务院:4月28日发出通知,决定适当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提高项目资本金比例,抬高行业进入门槛。

这一系列的宏观调控的紧缩政策表明政府十分关注房地产行业高速增长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前阶段紧缩政策未能达到效果的情况下,越来越希望通过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来加大调控力度,以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这些政策表明了政府降温房地产投资的决心和进一步紧缩政策的预期,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投放。

在目前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的状况下,房地产企业很难从银行以外的渠道获得开发资金,紧缩政策必将会拉紧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实力不强的开发商面临较大的困难。融资难度的加大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成本的提高,无疑将加速房地产公司优胜劣汰的过程。有品牌、实力,管理能力较强的公司将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并获得更多的政府的支持;而实力不强、信用资质较低、历史包袱沉重、负债率较高、盲目扩张的房地产开发商将被逐渐淘汰出局。

三、支持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因素

在宏观紧缩的背景下,国房景气指数出现了回落,而商品房销售面积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继续攀升,这表明房地产市场需求保持旺盛,行业前景依然看好。

1、消费结构升级继续支持房地产行业发展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将增加市场需求。从国家统计局2000年公布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现状调查的数字分析,全国平均使用面积为52平方米,与人们期望的住房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大。

图2: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现状调查

数据来源:国研网

从住房消费结构来看, 居民个人购房需求快速增长是房地产市场较快发展的基础。2002年,个人购买新旧住房和建房支出总额约8000亿元,居民住房支出已成为支撑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主体,成为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个人购房比重已接近90%,其中个人购买住宅商品房的比例达到%。1992年、1993年个人购房在整个房屋销售总面积中占比分别为34%和44%,而近年来,个人购房面积占比直线上升,从1998年的58%上升到2002年的80%以上,已经成为推动房地产需求的决定性力量。

图3:个人购房比例趋势

数据来源:申万研究所

2、大规模城镇化进程将支持房地产行业发展

199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每年增加的非农业人口大都在800万-100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增幅较快。按照发展规划,到2005

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0%以上。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2%左右,每年将增加%%。

表1:城市化水平预测

大规模城镇化进程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人口的增加。据估计,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超过5亿,人口城市化率将达到40%。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了巨大的住房需求,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将推动住宅需求的长期持续增长。我们认为大规模城镇化的政策在未来10年都不会改变,我国将进入城镇化率40%到60%的加速扩张阶段,成为影响商品住宅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图4:城市人口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申万研究所

四、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投资增速放缓,行业盈利水平降低

2004年,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但增幅预计会比高速增长的2003年有所下降,同时,企业的竞争和两极分化将会加剧,行业的盈利水平将会降低。

土地市场趋紧、供给总量减弱将抑制和影响投资的速度与增幅,信贷规模的控制将直接影响到投资的增长速度。2003年6月央行发布了“12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房地产信贷规模开始逐步紧缩。今年适当提高房地产等四个行业项目资本金比例和控制信贷资金流入等政策,又一次拉紧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在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重配合下,房地产行业的进入门槛提高,融资难度加大,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成本提高,将在中长期内对房地产行业的供给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2、企业融资渠道将趋向多元化

宏观紧缩对整个房地产业的发展格局开始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的冲击,导致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被迫寻求新的融资方式和渠道,这意味着房地产融资将趋向多元化。

直接融资将成为最好的选择。房地产企业若能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或再融资,可从容化解房贷紧缩政策所带来的影响,缓解来自房地产项目资金需求方面的压力。可以预见,出于融资方面的考虑,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加入到“买壳”上市的行列中。

房地产信托将脱颖而出。去年央行121号文的颁布后,房地产开发商以银行作为主渠道的融资方式受到限制,房地产信托经过一段时间在局部地区的试探之后,去年第四季度全国共发行房地产信托37个,募集资金35亿元,比第三季度骤增了22个、亿元,占所有信托产品的数量和金额的比重也上

升了一倍左右。房地产信托将成为除银行以外房地产业全新的融资平台,将会对房地产业的产业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房地产基金将有可能出现。房地产基金的出现及发展将会对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可以通过获得房地产投资基金而大大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不仅可以从房地产基金中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还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3、优势企业群体将脱颖而出

在央行121号文件出台后,随着业务流程的规范,使房地产业的资金密集型产业特点迅速显现,最直接的效应就是行业内两极分化不可阻挡。而2003年9月1日国务院18号文件《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给出了明确的政策信号:“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加强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对空置量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限制其参加土地拍卖和新项目的申报”。这些内容一旦实施,可以说在提高行业进入门槛的同时,那些拥有专业化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的企业将获得高速发展的机会,这既顺应了目前行业内加快集约整合的趋势,也会带来规范行业管理、提升行业竞争力,提高土地开发价值、降低银行金融风险的系列效应。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渐显现,行业内两极分化将日益严重,具有规模优势、资金优势、土地储备优势和管理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4、结构性矛盾将有望缓解

目前我国房地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最主要的是结构性矛盾。比如从增长结构上看,存在结构性增长不平衡和区域性投资扩张过热的矛盾。总的表现在:部分城市房地产开发规模过大、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住房供求结构失衡和空置量增加、对银行资金的依赖很严重等。对出现的种种问题,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非常重视,今年以来,以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为主的长三角地区相继出台了一揽子遏制炒房的政策,主要包括杭州征收“二手房交易税”、上海出台“期房限转”政策、南京实施“购房实名制”等,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正在逐步加强,目的是维持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可以预期未来房地产行业的结构性矛盾有望得到缓减。

五、房地产板块投资建议

1、房地产板块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房地产板块应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方面,从行业发展状况上看,房地产行业近年来发展态势不错,市场需求旺盛,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住房需求的扩大,城镇化的加速、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拆迁力度的加大等等都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营造了很好的宏观环境;而从房地产企业自身来看,不少企业的项目经过前几年的建设之后已经陆续进入收获期,从业绩的波动周期上看,这些企业的业绩将进入快速提升期。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对房地产企业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另一方面,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还不成熟和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还不够透明、调节利润的空间仍然很大,这有可能造成企业业绩表现和实际情况的背离,或者人为的加大了企业业绩的波动;同时,房地产板块内的上市公司资质差别很大、良莠不齐导致业绩分化明显;而且,房地产开发具有周期性特征,业绩波动较大。房地产项目从开发到竣工的周期一般在2-3年,一家公司如果没有几个项目同时运转,业绩的大幅波动在所难免;房地产行业收入确认也具有特殊性,上市公司四季度利润将

占到全年利润的较大份额。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对房地产板块的态度又是审慎的。

因此,我们对房地产板块给予中性的投资评级。

2、房地产板块投资思路

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宏观紧缩政策的影响下,此次行业的调整,表面上是行业增长速度的下降,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市场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小开发商的淘汰速度会有所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那些资金实力雄厚、土地储备较多、管理规范、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公司将在行业的本次调整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坚持价值型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将会获得超额的市场回报。因此,我们认为在投资房地产上市公司时应重点关注――业绩有较稳定支撑、有可持续经营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这些公司相对成熟和规范,在市场上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同时信息的披露也相对充分和透明。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优胜劣汰加剧,同时市场规则以及市场监控体系日益规范和完善,这类公司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也存在较大的扩张空间,因此我们认为这类公司可作为长期投资的较优选择。

3、重点公司推荐

万科A――唯一公认的全国房地产品牌

房地产开发板块龙头公司,兼有规模和品牌的优势。2004年上半年公司效益型增长趋势得到进一步体现,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净利润亿元,分别较去年增长%和%,项目开发毛利率约为%,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2004年公司继续推进跨区域的发展策略,使得在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确立,长江三角洲的布局也初具规模,项目资源储备总量由期初建筑面积744万平方米增加至797万平方米,为未来业绩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另外,公司也在积极地开拓新的融资渠道以应对宏观紧缩政策。基于龙头企业万科的综合素质均处于房地产行业的领先水平,业绩稳定增长,预计04年EPS为元(摊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6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给予其“推荐”的评级。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进入世纪以来,国内地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地财富奇迹,在很多地区,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地支柱.在这种大地风潮之下,人们纷纷涌向房地产领域,不论之前做过何种工作,仿佛一旦进入房地产就可以资产翻倍.然而,经过几年盲目地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地泡沫不断增大,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国内房地产业未来地趋势又是如何,当房地产企业不再暴利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如有些人所想地那样彻底崩盘亦或是逐步走下坡路呢?本文认为对这个问题地思考将有助于今后房地产市场地规范化发展.虽然在过去地几年中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了不完善地一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内作为有着刚性住房需求地房地产业依然会继续稳定地发展下去,而本文地研究在理论上金额以指导我们今后更好地完善这个产业.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房地产投资状况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地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地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地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地绝大部分,年这一比例约在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年有较小回落,年至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地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地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地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地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地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地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地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地想法,也有地方政府地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国家审计署发布地《个市县年至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列举了个市县在土地出让、征用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规、不规范地问题,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如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年联合召开地电视电话会议中,通报了年月至年月全国“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至今年月日,全国共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案件宗,涉及土地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地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地波动,从年至年,销售量不断增加,即使在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来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地,国家统计局公布地数据显示,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首度超过亿平方米.尽管面临严厉地楼市调控,商品房开发投资全年同比增速仍然达到.但是这一情况到年随着国家调控地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年房地产市场相比年下降了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地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地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地主观意愿,房地产地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地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地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规模是非常巨大地,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地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地变化,也直接

房地产行业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

房地产行业07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 要点: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调控的目标。具体表现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上扬、房地产开发结构有所改善、商品房市场供需矛盾加剧、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较快、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力度加大。总体上,房地产市场在调控之下热度有增无减。 客观来看,调控政策还需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调控的效果也并不明显,远未达到离预期的目标,行业持续过热也导致存在进一步出台政策的可能性。07年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依然是从严从紧,调整住房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是两大重点。 今后更多的调控工作应当是对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也就是说,落到实处的执行是房地产调控的关键。另外,保障性住房的持续推出也将是当前行业调控的重点工作之一。 我们看好房地产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对行业的投资评级依然推荐,建议长线持有那些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优质公司。尽管相对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企业来讲,A股地产公司的估值已经偏高了,但与A股其他行业板块相比,地产公司的高成长性并没有得到更多的估值溢价。因此,在目前市场处于牛市且估值不低的情况下,对于稳定持续增长的公司而言,最好的投资策略是持有,以分享业绩增长以及牛市对估值推升所带来的收益。 ?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类公司:项目储备丰厚、经营管理水平较

高、业绩能够持续稳定增长的优质龙头股,如万科、保利地产、金地集团等;自身业绩不错,同时具备资产注入或整体上市潜力、规模实力将有大幅提升的公司,如S浙广厦、天鸿宝业、泛海建设等,还包括具有央企整体上市概念的招商地产、华侨城、中粮地产等;还有估值不高、资产质量优良、成长性良好的二线地产股,如深振业、深长城、栖霞建设、冠城大通、中华企业等。 一、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运行情况-- 调控之下继续升温 06年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07年以来的重要调控政策就是1月16日国税总局发布的《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的出台意味着拖延14年而未贯彻到位的土地增值税征缴将开始严格执行。通知明确了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由原来的以预征为主的缴纳方式改为清算式缴纳,标志着房地产开发迎来土地增值税清算时代,对毛利率较高的项目或公司影响还是很大的。总体上看,今年以既往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主,但如果房地产市场没有朝着预期目标发展的话,不排除在接下来的时间出台新的更严厉的政策。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调控的目标。具体表现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上扬、房地产开发结构有所改善、商品房市场供需矛盾加剧、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较快、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力度加大。总体上,房地产市场在调控之下热度有增无减。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的高回报率吸引了大量的资金以及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等。

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分析报告

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2003-05 市场供给基本平衡 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状况 从房地产业的投资增长速度来看,我国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规模与全行业的发展步调是一致的。1992年~1993年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高峰时期,1994年以后随着全行业步入调整时期,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呈现出增速减缓的态势,1998年房地产逐步走向复苏后,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增长率也走向回升,200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额6245.5亿元,同比增长25.3%,至2002年前11月,全国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同比增长达到28.2%。 从房地产业的投资结构来看,1996年开始,我国房地产业投资结构开始向住宅转移,住宅投资占房地产业的投资比重逐渐上升,2001年住宅投资占房地产业的投资比例为68.5%,2002年1~11月,这一比例已上升为70.7%,办公楼投资稍有上升,商业用房投资的比重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投资结构的这种变化基本符合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 房地产开发建筑面积分析 2002年,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都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1年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都有较快增长,新开工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27.2%,施工面积增速21.5%。今年1~11月份,全国商品房施工面积80730万平方米,增长22.6%,本年新开工面积3676万平方米,增长19.1%。考虑到新开工面积的较高增速,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内施工面积还会出现较快的增长。从竣工面积来看,1998年以来,房地产业投资的增长速度开始回升,受工程建设工期较长的影响,商品房的竣工面积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2002年1~11月,全国房地产竣工面积1627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8.3%。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分析 住宅、办公楼、商业用房是房地产市场供给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住宅市场在房地产市场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商业用房市场次之,办公楼市场所占的比重最校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存在着以下特点: 住宅供给平稳增长,住宅供给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其中别墅和高档公寓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安居工程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根据国际经验,发展中国家高档物业在房地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在5%~10%比较合适,因此近几年我国政府严格控制高档物业的投资,高档物业在房地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已降低到10%以下,普通住宅的投资比例开始上升,2002年1~11月,住宅投资占房地产行业总投资的比例已达70.7%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长29.6%。

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与发展态势分析——六市一省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 2002-09-03中国房地产报 由建设部提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会”近期于上海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杭州6个城市及浙江省房协的主要负责人及部分企业家、专家出席了会议。上述城市(省)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地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具有典型意义。由于区域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同,房改的进程不同,房地产市场发育程度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也存在差异。此次分析会重点就各地房地产市场近几年发展情况、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态势进行了为深入的研讨,对引导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六市一省房地产市场近期发展情况 1、房地产供应量继续呈高位增长态势 首先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幅度 今年1至5月,上海、北京、浙江、杭州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幅度超过了40%。上海完成开发投资280.5亿元,同比增长58.2%;北京完成开发投资253.9亿元,同比增长42%;杭州完成开发投资40.57亿元,同比增长41.6%;浙江完成开发投资198.6亿元,同比增长40.6%。天津一季度完成开发投资20.3亿元,同比增长20%;重庆完成开发投资57.29亿元,同比增长19%;广州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10多年快速增长,1至5月完成开发投资118.5亿元,同比增长5.97%。 其次是房地产开发力度继续加大 2002年1至5月,北京房地产开复工面积4,6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其中住宅开复工面积3,4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2%;天津一季度房地产施工面积1,1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其中新开工面积1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重庆房地产施工面积2,643.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其中住宅面积2,50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3%。上海、浙江、广州、杭州房地产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都在上一年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今年1至5月稳步上升,同比增长10%以内。 再次是商品房竣工面积总体呈现增长,六市一省有升有降 1至5月,上海商品房竣工面积达到347.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01.75万平方米;北京商品房竣工面积17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4%;天津一季度商品房竣工面积9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31万平方米,占年度竣工计划的11.6%;重庆商品房竣工面积89.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1.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7%。

房地产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和投资策略分析(DOC 7)

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策略 内容提要:房地产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而房地产企业自身又具有信息不透明和业绩波动较大等特点,因此,我们给予该行业中性的投资评级;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我们的投资思路是坚持选择投资业绩稳定、可持续经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如万科A。 一、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发展回顾 今年以来,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投资高速增长的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国房景气指数处于回落态势。但7月份“国房景气指数”为105.25,比6月份微升0.07点(如图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等指标增幅走低,而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仍继续攀升。 图1:国房景气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幅回落 1-7月份,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055亿元,同比增长28.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5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4111亿元,同比增长28.1%;办公楼投资297亿元,增长31.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66亿元,增长35.6%。 2、开发土地面积和房屋竣工面积的增幅明显回落 1-7月份,全国完成开发土地面积95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2%,增幅比去年同期明显回落;本年购置土地面积1.8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全国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1.1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4.8个百分点。 3、商品房销售状况保持良好,销售价格依然上升 1-7月份,全国商品房完成销售面积1.3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5.2%;商品房累计销售额3657亿元,同比增长41.4%;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724元/平方米,同比提高12.9%,是1996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增幅。分地区看,全国有12个地区商品房平均销售

房地产公司发展趋势分析

前言 房地产企业是我国房地产企业的主体,占我国房地产企业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多。房地产开发业是竞争性行业,所需资金量大,资源占用多,而且涉及到社会非常敏感的住房问题。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趋势,对促进房地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乃至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概述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史 我国房地产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一度销声匿迹,被福利化的单位住房供应制度所取代。自从20世纪80年代房地产业重新兴起,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来,我国住房分配和供应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统计,自从1992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已超过五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1992年以前的8平方米,提高到了现在的20平方米。 八十年代以前,没有人公开地把房地产看成商品,更不会把它作为商品来买卖。它自然就不会形成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房地产业,这一亿万价值的巨大商品开始起动,开始流通。八十年代的中国 房地产业是初步形成和发展阶段,是房地产业的第一次高潮,使住房这一大商品的属性得到了明确。进入九十年代,党和政府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制定了政策依据。1991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设中要求:“城镇住房建设要保持合理规模和增长速度,适当加快房地产综合开发和住宅商品化进程”。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力地推动了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房地产业已经出现走向商品经济的第二次高潮。而其重要标志就是,房地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意义突出地显现出来。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及中国入世后投资环境和法律与国际惯例靠拢,国外公司和企业将以更大的规模进入我国,尤其是外资机构的进入,则有利于改善房地产开发的融资环境,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这意味着房地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已经到来。 形势喜人,但存在的问题不少,困难很大。房地产开发具有资金密集型和生产周期长的特点,而这正决定了其规模经营的性质。但是,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大部分是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综合实力弱,发展缓慢,竞争力差。而且各开发企业的状况也不平衡,总体看是东南实力强,西部实力弱。这些都极不适应当前迅猛发展的经济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要求。 我国房地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整个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到目前为止,全国房地产企业已达到3万多家,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已突破1000万人,并且出现了一大批优秀楼盘和高素质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人才。除房地产开发业外,十年来,还逐步形成了以评估、经纪、咨询为内容的房地产中介业,以及以经营管理楼宇、小区为主的物业管理业,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构架体系。全国各地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各地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房地产经营模式,它们中有成功楼盘的开发,也有成功的中介经纪和成功的物业管理。

中国房产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几年的房地产发展趋势 六月二十六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三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樊钢:未来三十年中国仍将快速增长》。该文章提出了四个重要观点:其一,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是真实的;其二,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等背景因素的支持;其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长时期的增长(例如英国持续了七十年,美国持续了六十年等);其四,由于尚未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国未来至少还存在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空间。 如果说中国经济的未来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空间,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业未来也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增长空间,以下的若干理由应当足以说明这个推论。 1.经济成长: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多年呈两位数增长,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发展、住房扩大、投资增加和流动性过剩。中国百姓的平均收入几乎每4年就会提升一倍,人们购房和投资的能力也随之增加,而对改变住房的量与质最为迫切的中产阶级的家庭数量更呈“崛起”之势; 2.支柱产业:以其对经济影响的比重和所拉动的相关行业的数量(超过90个)而言,房地产业已经是今后肯定还会长期是国家和大多数各类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3.人口存量: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人,并且还在增长中。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和家庭总量中,目前还有相当大的比例(约70%)尚未真正解决好住房问题; 4.人口增量:中国每年的人口增量约有1,000万人,这是一个接近澳大利亚(其国土面积与中国接近)全国人口总量的数量,仅此人口增量所引起的每年住房增量约为1亿平方米(考虑了城市化比率); 5.人口质量:中国的人口质量在发生改变。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均寿命在增长(同1995年相比,当今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增长了近2岁),健康状况在提升,知识结构在改善,因而人们对所需住房的量和质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 6.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3亿。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对房地产市场有直接的影响,“银发族”已开始出现对家庭式居住和非家庭式居住等不同居住类型的选择; 7.换房需求:当前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和住房市场都在中国。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居住产品正在不断地升级和换代,吸引着有条件的人们去投资。中国当前商品住房市场中最主要的结构是改善性需求,即换房居住的需求。尚有过半数的居民对现有的住房条件不满意。目前中国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约26平方米,此数并不大,还有提高的必要。而人均居住面积每提高1平方米,全国就会新增13亿平方米的住房需求; 8.第二套房:随着中产阶级和财富人群的发展(中国中产阶层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为1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公布了这一数据。),有能力购

温州房地产业发展趋势(1).doc

温州房地产业发展趋势 在1979年温州市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仅仅只有3.1平米,一家人拥拥挤挤的挨在一间小屋,几户共用一个小厨房主,在一全市找不到几间四、五层高的楼房,到处是矮小简易的房屋,有钱也难买房,没有房开公司,要房屋只能买地自建或拆旧建新,这就是老温州。到了1984年时温州才开始建设一个初具规模的商品房住宅小区(水心小区) 。 然而近些年来温州房地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整个城市从零星的几座小高楼到处处可见的智能化高楼大厦,从零散、简易的住宅到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住宅小区;从八十年代末的几家房开公司到今天的几百家房开公司;从家庭式的房屋介绍所到现代化的房地产交易中心等等都说明了温州房地产业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新世纪,温州市将建设成为现代化大都市。本文就对温州市房地产业近几年和今后的发展趋势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房市发展与需求 目前温州的住宅建设尽管发展很快,房开企业从1985年的10家增到今天的近300家,累计开发面积逾2000万平米方,人均居住面积达

到13.4平方米,超过全国平均居住水平,但销加思索,就会感到,这个数据是不容乐观的,按三口之家计算,户均面积只有40.2平方米,还是赶不上人们“改换门庭”的需求。在预订2001年开发投资47亿元,开发施工面积6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0万平方米,约有1.5万套住宅竣工。根据省委提出的“杭、宁、温”要突出在全省城市体系中的龙头地位,向特大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温州市抓住发展良机,加快房地产开发建设。 温州市政府确定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要达到50%,城镇人口由现在308万人到2005年的413万人,净增人口105万,需新增住宅2520万平方米。同时,全市还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旧房屋需改造,1993年以前购置的住宅大约有回顾温州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环难发现,过去那些很少看到草木、景观居住环境较差的住宅已日益冷落住宅要把握高市场脉搏,发展高中档住宅的同时,要考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当开发二、三居室套型的普通住房。 二、居住要求与建设标准 回顾温州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过去那些很少看到草木、景观居住环境较差、套型不合理的住宅已日益冷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正逐步提高,温州人的住房消费已由解决“有房住”发展到“住舒服”。现代的温州人心目中的理想住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这个话题不仅为房地产商所关注,而且为全社会所关注。近年来,温州住宅区成为温州一大热点产业,也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一大焦点。

房地产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一、房地产行业概况 1、房地产基本概念

1)房地产定义 ◆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和其他土地定着物及其附带的各种权益。由于其自己的特点即位 置的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又被称为不动产。 ◆房地产是实物、权益、区位三者的综合体,也可以说是房地产存在的三种形态。 2)房地产基本分类 ◆房地产是房产和地产的合称,是一种不能移动,或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 ①房产主要包括住房房产和营业性房产。房产的交易形式有:(1)房产买卖。(2)房屋租赁。(3)房 产互换。(4)房产抵押。 ②地产地产的交易形式有:(1)一级市场。这是由国家垄断经营的市场,它涉及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变更和国有土地所有权的实现。经营业务包括:征用土地,办理产权转移手续;以出售或拍卖的方式转让土地的一定时期的使用权;出租土地,定期收取地租等。2)二级市场。这是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土地开发公司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经营所形成的市场。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渠道,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境外机构和个人以自购和包销方式买入商品房等方式。

2、房地产行业 1)行业定义 ◆房地产业是指从事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 ◆房地产业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房地产的开发和再开发,如征用土地、拆迁 安置、委托规划 设计、组织开发建设、对旧城区土地的再开发等; (2)房地产经营,包括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和房屋的买卖租赁、抵押等 活动; (3)房地产中介服务,包括房地产咨询、估价和经纪代理、物业管理; (4)房地产的调控和管理,即建立房地产的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 场、信息市场, 制定合理的房地产价格,建立和健全房地产法规,以实现国家对房地产市场 的宏观调控。 2)房地产企业类型 (1)房地产开发企业(2)房地产物业管理企业(3)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4) 房地产经纪机构 (5)拆迁企业 3)近几年房地产行业宏观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条绷紧,企业资金来源增速明显回落,个人按揭贷款已出现负增长

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苏州房地产市场是中国房产的重要支流,国家的宏观政策及经济形势都会对苏州现在及未来房地产产生影响。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苏州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住房状况也不断改善,人均住房面积从以往的十几平方米上升到现在的几十平方米,年均增长率达到5%左右。较北京等一线城市相比,苏州的房地产市场较为稳定。 即使温总理给我们留下的“限购令”,但苏州的房市丝毫未受其影响。楼市政策微调不可触及底线。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厦门等城市放宽普通住宅标准,重庆、合肥、南京等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还有其他地方政府从税费减免、购房补贴、户籍限制等方面对“刚性需求”给予保护。中央在限购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仍然严厉,在坚持房地产调控的前提下,不触及“限购”、不明显鼓励购房、顺应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微调其生存的可能性较大。 2007年8月,国家在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上,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住房保障制度目标和框架。其核心内容是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今后一段时间,保障性住房将成为中国住房供给中发展的重点,住房供应结构将改变原来单一商品房供给体系,将会形成针对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以满足不同居民的购房需求。对于苏州,从短期来看,目前保障性住房的投入相对很小,短期增加的供应有限,受益者是原本就不参与商品房市场的低收入人群,房价上涨的推动力基本不受影响;同时,房地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短期内减少财政收入增加支出,执行上存在很大困难,今后保障性住房建设能否按照规划执行就要看政府的决心及其财政投入;中长期来看,国家政策上规定“保障住房建设用地占总土地供应70%”、信贷、税收等政策,明确了国家对于房地产业的产业方向,从源头上引导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未来保障性住房力度将持续加大,对市场的影响会逐渐显现,结构性的调整将引起

房地产项目投资策略报告地产业

房地产项目投资策略报 告地产业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一、项目后续建设资金投入量分析 根据对“美岭”项目的建设现状,结合其它类似物业相应工程量的投资开发进度,预计本项目后续工程资金投入如下表2.1所列。 表1.1后续工程资金投入量表 投入月度计划 二、项目销售分析与预测 1、项目定价策略及指标 (1)定价原则——“低开高走”。便于使项目在开盘后,营造市场价格只升不跌的良性局面,给予客户以信心,并使潜在客户受到刺激,产生购买的欲望;同时为根据市场状况给予有利价格调整的充足空间。 (2)价格重心。根据目前成都市商务楼较为疲软的市场态势、较低的购买力水平及市场发育程度,建议“美岭”项目销售重心(裙楼、高层写字楼等

高价位单位)适当后移或控制销售,以配合项目中后期价格的走高,同时赢得相对更高的投资收益水平,争取更为有利的销售业绩。 (3)定价指标。根据对本项目前期市场调查及可行性研究分析结果,结合项目的总体价格定位原则,我们认为“美岭”项目塔楼、裙楼、地下停车场分别以6800元/㎡、9000元/㎡、3000元/㎡作为项目启动均价是适宜的,同时也留下了相当程度的市场操作空间。在本报告相关测算中,将以此作为定价基础。 2、项目销售资金回笼预测 我们根据与“美岭”项目市场环境、规模、类型、定位相接近的其它城市相似发展阶段及相似项目的市场表现分析,结合项目工程进度及对本项目后期各营销阶段的总体安排,我们对本项目的市场销售形势作出下述模拟预测:按目前成都市商务楼外部市场条件及现有类似项目销售规律,预计项目在18个月销售周期内(即2002年3月~2003年8月期间内),按上述均价基本上可完成约95%的总销售量,即完成塔楼销售17924.98㎡、裙楼销售14463㎡、地下停车场销售9724.5㎡。 在此情况下,根据上述基本定价策略,“美岭”项目销售条件及销售回款情况预测如下表1.1所列:

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精)

■胡葆森/文 中国房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作为业内人士,我几乎目睹和参与了这一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对其发展的大脉络有些观察和思考,现予阶段性总结并呈上,以期与大家分享。 在25年的长期发展之后,中国的房地产业从起步、摸索、动荡、调整的过程中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这一过程又一次印证了发达国家已经总结出的一条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 达到800~1000美元时,房地产业开始起步;达到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开始加速;达到7000美元左右时,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达到12000~1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进入饱和期。2013年底,我国的人均GDP 已经接近7000美元,与发达国家总结出的规律完全契合。 再过十年,我国人均GDP 超过13000美元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达到供需的饱和点,行业的发展也将从顶峰开始回落。可是,作为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城镇化率去年为53%,如不包括2.5亿非户籍人口,也只有36%,离实现70%的城镇化目标,还需要大约2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城镇化推进的主要载体,我国房地产业在未来的15~20年内,仍有持续的增长空间。 当下: 细分时代已经到来 25年后的今天,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后,发展现状突出的特征就是“细分”。这种细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的细分。 当市场真正处于理性后,行业的基本属性开始发挥作用,商品的价值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供求关系决定商品房价格短期内升降的经济学原理、城市开发总量与总体消费需求决定泡沫存在与否的道理,开始为人们所认知。

那些简单武断地预测中国房地产业何时崩盘的论断显得过于哗众取宠;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关于“三四线城市泡沫大于一二线城市泡沫”的推断也不免显得过于草率。简言之,当市场的“六大主体”(政府、金融机构、开发商、媒体、消费者、专家学者)逐步成熟后,就不应该再像以往一样以“线”划线,以点及面,而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经济总量、供求状况、资源禀赋、政策导向、城市化水平等,区别判定每一个城市的市场状况。 例如:郑州、武汉、西安同属二线省会城市,武汉和西安的人口达到本省人口总数的20%左右,而郑州因设省会仅有60年历史,全市人口仅占本省人口总数的8%左右。由于地处全国交通枢纽位置,加之中原经济区、国家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铁十字枢纽等有利因素,与武汉、西安相比,作为1.06亿人口的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城市化的提升空间势必大于其他两市。 即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也不均衡,一些四线县级城市如神木县等,因在建规模过大,供需严重失衡;但在一些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中西部人口大县,仍不乏“日光盘”案例。因此,我们在判定市场状况时,还是应回到它的基本面上,按照相关的基本指标对其做出细分和判断。 2. 开发商的细分。 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开发商阵营在不断地进行分化。 以企业概念区分,有价值观驱动型,也有商业利益驱动型;有战略导向型,也有机会导向型;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有激进扩张型,也有稳健甚至保守型;有跨国、跨省扩张型, 也有区域发展型;有多业态综合开发型,也有单业态专业开发型。 2004年“8·31大限”后,房地产的资本属性日益显露,与资本市场完成对接的上市公司加快了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步伐,迅即拉开了市场格局调整的大幕。

2020年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年度,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房屋施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等指标同比均有上涨,普通商品房价格涨幅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较为健康、平稳。 一、房地产开发建设 1、投资规模分析 1-12月份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5、8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3、14亿元增长38、47%;房地产业直接产生税收6、74亿元,占全市地税征收总收入的38、3%。 2、在建规模分析 1-12月份,全市共有房地产在建项目67个(含待销尾盘),其中开发面积在10万m2以上的达到22个,在建房屋施工面积464、95万m2,比去年同期的324、31万㎡增长43、37%,房屋新开工面积197、75万m2,比去年同期的133、08万㎡增长48、59%,房屋竣工面积100、71万㎡,比去年同期(69、97万㎡)增长43、93%。 二、房地产市场供给 1-12月份经审批共准许预售商品房屋面积122、47万㎡,比去年同期的98、6万㎡增长24、21%,加上历年累积81、44万㎡,全市今年1-12月份商品房市场投放量为203、91万㎡,减去1-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98、02万㎡,目前我市可面向市场销售的商品房面积有105、89万㎡,其中期房面积83、78万㎡,现房面积22、11万㎡(其中:住宅19、01万㎡,占85、97%;商业营业用房2、48万

㎡,占11、23%;其他0、62万㎡,占2、8%),一年以上现房空置3、04万㎡。 表三:未销售商品房屋结构构成情况 三、房地产市场需求 1、商品房销售分析 1-12月份我局共办理商品房合同备案登记9216户,其中住宅6954户。房屋备案登记销售面积98、02万m2,比上年同期的92、5万㎡增长5、97%,其中:期房销售登记备案面积69、88万m2,占销售总面积的71、29%;现房销售面积28、14万m2,占销售总面积的28、71%,商品房成交金额45、64亿元,比去年同期的40、7亿元增长12、14%。另据统计,乡镇人员进城购房面积53、44万㎡,占销售总面积的54、52%,与上年同期的52、94%增加2个百分点;城区人员购房面积31、54万㎡,占销售总面积的32、18%,比上年同期的38、36%减少6个百分点;外来人员购房面积13、04万㎡占销售总面积13、28%,比上年同期的8、7%增加5个百分点。 2、商品房屋套型分析 1-12月份单套建筑面积90m2以下的普通商品住宅销售1702套,占销售总套数的24、48%,90—144㎡普通商品住宅销售4424套,占销售总套数的63、62%,144㎡以上的非普通商品住宅销售828套,占销售总套数的11、91%。 表六:不同价位不同户型新建商品住房供求结构表(累计) 3、存量房屋交易分析

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阶段:理论的突破与试点的起步阶段 1978年在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1980年 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的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的综合开发序幕。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 售房试点。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5至2002年) 2003年以来,房屋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 明显。随之而来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走势,1998年开始起到的房地产市场到2003年,这一轮的上扬达到高峰,然后从2003年到2007年都在头部横盘 整理,2004年调控供给、2005年调控需求、2006年调控结构、2007 年继续调整,估计到2007年底差不多调整完毕。 目前而言,中国的高房价算是控制住了,可是未来中国楼市又将会何去何从呢?我认为,未来两三年,房价不可能再上升,但是也不会狂降,应该是出于一种稳中有降的态势,每个地区降幅可能会不太一样, 降幅最大估计也就是15%左右。 因为房地产业就目前而言依然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如 果房地产市场大跌,那么经济增速就将会放缓,可能会引起社会不稳 定现象,而且房地产业关系到一系列产业链的发展和大批工人的就业 问题,如果大跌,社会经济颓废将是必然的。

虽然预测房价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但在未来3到5年房价“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算上通胀因素,假设中国名义GDP按照 每年10%的速度继续增长,平均来看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将会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上升,那么三五年之后,相当于房价降了30%到50%,以前 买不起房的人就可以买得起了。 至于三五年后,房价回归理性,限购高准备金率是否还会继续下去。个人认为,最有可能的是房地产价格略有下降,地方政府限购政策会 放宽一点,微调微调,交易量上升一些,再降下来再微调,这是一个政 府与房地产商博弈的过程。

浅析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战略

浅析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战略 中国的房地产业近几年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地方政府将房地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给予支持与扶持。面对如此形势,房地产投资者不断增多。购买新房以后将旧房出租,以房租支付新房贷款。但随着房地产开发领域法律的完善、操作的规范、竞争的加剧,房地产投资的利润空间会缩小,风险也在加大。如何对待房地产投资已日益成为社会投资热点问题。 一、房地产投资的含义 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获取预期收益而投入一定量货币或者其他经济要素,以形成资产的经济行为。根据投资资金的周转方式,投资可以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两部分,从再生产的角度看,基本建设投资主要属于固定资产的外延扩大再生产,更新改造投资主要属于固定资产的内涵扩大再生产。流动资产投资是相对于固定资产投资而言的,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属劳动对象、工资和其他费用方面的货币的预先垫支。房地产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所谓房地产投资,是指为了获取收益,而预先投入一定数量的货币或者实物资源到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中,以形成房地产产品的经济行为。 二、房地产投资项目开发过程分析 (一)投资项目开发过程分析 在房地产投资的项目开发外包给项目管理专家是保障开发过程顺利的有效方法。项目管理专家在决策阶段就介入能有效的防止决策失误,保证项目管理的连续性,进而能够保证项目的成功,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项目管理专家的主要作用如下: (1)项目管理专家应当充当项目实施层和决策层的沟通桥梁。为决策小组提供项目管理方面的决策支持。 (2)对工程项目实施要素的获得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组合意见。这些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原材料、劳动力和管理人员、建设力量等。在项目管理前期策划中应考虑充分利用环境条件,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充分考虑于其他单位合作的机会和可能性。 (3)就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将可能的风险和化解风险的办法以评估报告的形式提交决策小组。 (二)物业管理投资过程分析 物业管理与房地产项目的成败密切相关,物业管理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物业管理已经成为房地产销售的主要卖点之一,而且房地产的保值升值与物业管理也有很大关系。客户的许多需求只有在物业管理阶段才能真正体现,因此物业管理者最了解业主的需求,了解物业的特性;物业服务所需要的各种设施,设备需要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必须在

未来十年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精)

买房还是卖房 未来十年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 讲师:李豪 课程介绍:随着2015-2016年初房地产新政策的出台,各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公司面临着新的机遇下挑战。中国房地产下一步在哪里?限购、限贷、限价等政策1线城市是否取消还是仍旧,目前是机遇还是危机,住宅市场是否好做还是商业市场有机会,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每一位中国房地产业人士。本课就新政策之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从国家政策、经济、国策、产业等多方面展开分析和阐述,对以上问题一一解答。 课程对象: 房地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裁、中高层管理人员。 课程时间:1天/7小时 课程大纲: 1解读2015-2016年的房地产新政策的解读 1.1宏观和微观正确解读房地产新政策 1.2解读中国经济格局与中国未来在世界经济中地位 1.3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现状 1.4解读土地、税收新政策 1.5解读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与投资环境 2影响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因素

2.1二胎化政策与人口红利 2.2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2.3城市化 2.4中国产业格局 2.5投资需求与投资环境 3上海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与预测 3.1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支撑与因素 3.2“美国房地产模式”与“香港模式”和中国房地产发展阶段3.3上海房地产市场趋势与预测 4中国房地产市场格局发展趋势 4.1一、二线城市的趋势 4.2三、四线城市的挑战 4.3住宅市场趋势 4.4商业地产与互联网商业的明天 4.5国进还是民进 4.6“大鱼吃小鱼”还是“快鱼吃慢鱼” 4.7高周转还是高利润 4.8资产与现金流并举 5房地产项目类别发展趋势

5.1住宅项目 5.1.1刚需是否有那么多? 5.1.2改善性是否仍是主流? 5.1.3投资型是否有市场? 5.2商业地产 5.2.1商业结合体的下沉5.2.2写字楼的创新 5.2.3养老地产春天 5.2.4文化产业园的兴起5.2.5旅游地产的整合

房地产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中国房地产的三个故事 ----------------------------------------------------------------------------------------------------------- 城市化的基本故事 城市化的基本故事为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原因,一般城市化的原因城市与农村之间 的拉推因素(pull and push factors)。农村的推动因素包括生活环境受自然因素 如恶劣的天气影响,较少类型的就业机会和较低的工资。而城市的拉动因素则包 括较优的教育水平、较高的高资、较佳的生活水平和较好的整体的生活环境。这 类因素亦适用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当中。 改善性需求 中国的房地产改革、城市化的推动也受改善性需求的影响。中国真正的房地产商 品房开发只有约10年的历史,在商品房以前都是处于福利分房的制度。在福利分 房的制度下,住宅的开发依靠不同的工作单位如国企和学校建设,无论质量、设 计和配套都比较差。直到专业的房地产开发商出现,开发的商品房明显较好,促 成中国人民对住屋的改善性需求。 漏斗–特殊性需求 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较外国其他地方更为特殊。一般外国地方的年龄结构呈现圣 诞树型的结构,而中国的人口结构则呈菱形状,适龄的劳动人口占整体人口的数 量最多。目前中国的年龄结构处于菱角拐点,劳动人口开始逐渐减少,劳动力这 个生产要素将必然升值。人口将如漏斗般,由逐渐至急速地从农村和较次的城市 流向如北京和上海等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而北京和上海势必成为超级大城市。发达国家与中国2010、2020及2050的人口结构金字塔

资料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

浅谈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

浅谈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万象更新的时期。我们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在世界上很难再找到这样的国家了,因此,当遇到一些小问题的时候就大惊小怪,这本身就意味着我们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意味着发展的空间。 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必要说明的是:中国是一个发展极为不平衡的国家,区域之间经济水平、文化观念以及消费习惯也极不相同,因此,在中国北京的房地产发展不能与西藏拉萨的房地产相类比。我们房地产发展之间的差级,可能相差30年的水平,甚至更长远.即有的地方已经可以与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媲美,有的地方可能只相当于5、60年代前的一般国家的水平。这种差异性,对于判断房地产的发展也会起到关键作用。不过,不管怎样,我们的主流区域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1、住宅行业,已经不是简单的初级阶段的竞争了,已经开始向品牌化、资本化、产业化、专业化的时期发展了,这时的竞争已经开始向思维简单者说:“不”了!但是,只要中国经济依旧持续快速发展,住宅行业的发展依旧。 2、商业地产,商业地产的发展依赖于城市布局和人口分布的变化,刚才,我们已经认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了,在这基础上,城市人口的全面整合迁徙,造成了人群结构和人群分布在城市中有了全新的局面,这个局面将打破未来商业的布局,这个布局将使得商业地产的机遇被显现,但是,这时,我们应该认真开始研究人群和城市规模变化后的商业特点,要研究经济发展和商品结构所产生的商业特点,要研究流通方式和经营模式变化所造成的商业特点,而这些是被大大忽略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商业地产将会出现非凡的商机。 同时,1)大小城市不同表现的特点也不同,共有特点是城市当量级再提升,小城市向中型城市发展,中型城市向大型城市发展。由此,原来的商圈结构将分成层阶,即对于中大型城市,将形成城市商业圈和区域社区商业网圈的组合。小型城市,将形成一个商业中心向哑铃式商业模式发展的可能。 2)大型市场将随着商品的丰富以及国家交通网的变化,呈现出新的机遇,就是物流配置和地区商业核心产生转换; 3)城市之间的分工变化和传统商业流通特点将成为新的商业专业市场的基础。 这些玩意都是机会呀. 3、工业地产,实际上工业地产的发展,看似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实际上从90年初的开发区建设就已经开始了工业地产的发展,只不过市场行为少一些,政府行为多一些而已。而工业地产的机遇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