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因的表达》学案 新

《基因的表达》学案 新

《基因的表达》学案 新
《基因的表达》学案 新

课题:基因的表达

【复习目标】

1、比较DNA和RNA的区别;

2、能利用文字、图解等形式,描述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3、能绘制流程图剖析中心法则内容并应用;

4、举例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

【自主复习】

任务一:DNA和RNA的区别(结合下表,列出知识点框架)

的RNA都是怎么来的?mRNA为什

么适合做“信使”?

任务二:基因的表达过程( + ),结合下列要点完成知识梳理。

1.转录(课本P63)

(1)简述转录的过程。

(2)转录出的mRNA和模板链碱基、模板互补链碱基之间的关系分别如何?

2.翻译(课本P64-67)

(1简述翻译的过程。

(2)氨基酸与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对应关系。

(3)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是怎样运送到核糖体上的?

(4)沿着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

(5)一个mRNA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的肽链。

(6)基因表达过程中,DNA片段中碱基数:相应的mRNA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任务三:描述中心法则的提出、内容及发展。

任务四:总结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控制途径,并举例说明。

【合作探究】

请用图解写出人体细胞、大肠杆菌细胞、艾滋病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中分别所能进行的遗传信息传递。

【知识网构】补写缺少的信息。

主备人:宗艳

指导教师:刘咏梅

【达标检测】 一、基础训练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 A.tRNA 种类不同 B .mRNA 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2.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 转录时RNA 聚合酶能识别DNA 中特定碱基序列

C.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 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二、能力提升

3.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 –ATG GGC CTG CTG A ……GAG TTC TAA – 1 4 7 10 13 100 103 106

A.第6位的C 被替换为T B .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 C .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D .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4.对绿色植物根尖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 、T 、G 、C 、U 五种碱基如下表所示,则该细胞器中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A. C 6H 12O 6 + 6H 2O + 6O 2 → 6CO 2 + 12H 2O + 能量

B. mRNA →蛋白质

C.C 6H 12O 6 → 2C 2H 5OH + 2CO 2

D.CO 2 + H 2O→(CH 2O)+ O 2

5.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 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 .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 .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 .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精品课程)上课讲义

岳麓版必修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领域中反对封建斗争的继续,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开展的启蒙运动。其目的是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其特点是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赖以生存的封建文化。因此其性质是封建斗争。后期新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突破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局限,开始寻求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探索救国图存的新道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高二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进取心,富有激情,感情丰富,爱冲动,爱幻想。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取了“创设问题”教学法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同时,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设计环节】 1.介绍概况:《北大钟声》油画介绍 2.寻找背景:学生读1911——1915年大事年表,提炼信息,填写表格 3.探究内容:解读史料,合作探究,代表发言 4.讨论影响:解读史料,合作探究,代表发言 5.课堂小结:新课知识梳理和课堂小测 6.师生朗读,感悟历史 【课前准备】播放歌曲《兰花草》 《希望》(又名《兰花草》)作者: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导入新课】 教师:上课,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展示图片:油画《北大钟声》) 教师:我们今天的新课学习是从沈嘉蔚1988年创作的一副油画开始,这幅油画的名称是《北

第五课++自我新期待

第五课自我新期待 第一框题:日新又新我常新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由昨天—今天—明天组成的,人的成长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想正确认识自己,就必须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认识”和“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两条途径,明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从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比较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比较自己的“今天”和“昨天”等方面,说明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实事求是,承认现实,做到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他人的长处,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自己的不足,做到扬长避短,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他人、集体了解自己。 难点: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己。 三、教法及教具 教法:体验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Ⅰ.引入新课: 展示一些衣服,让学生自己提选适合自己的,由此得出人必须先了解自己,然后才能选择自己的工作和人生之路。 日新又新我常新(板书) Ⅱ.讲授新课 活动1:故事分析: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那些训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自己绑住。 正确的认识自我是成功的关键,人是不断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对自己的认识. 在希腊一座古老的神殿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每当游人来到这里,都要驻足凝思,玩味着这句话的深刻意义。相传很久以前古希腊的一座城市来了一只狮身人面的怪兽,它站在山顶上用一个谜语难人,谁猜不中这则谜语,就要被它吃掉,谁猜中了它就自杀.这个谜语是这样的: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你猜到了吗?谜底是人。它把人的一生浓缩为一天的经历,婴儿呱呱坠地,一开始只能在地上爬,成年后两条腿走路,老年的时候,步履蹒跚,要借助拐杖才能走路。所以是四条腿——两条腿——三条腿。 认识自己要用全面的目光来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也要看到优点. 活动2 我心目中的自己和别人心目中的我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公开课gai)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情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北洋政府统治进行的斗争。它既承接了前面的“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知识点,又为下一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埋下了伏笔。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思想活跃,理性思维能力有较大提高。但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所以,要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并进行启发式讨论。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课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本课将要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引导、讨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和“打倒孔家店”等口号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就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此来进行历史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2.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二)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二)“创设问题”教学法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相结合。(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引入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便不断地进行抗争与探索。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展开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掀起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但之前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那时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旧没有改变。政治及思想界更是出现沉闷、彷徨。那么,中国革命的道路何在?中国富强的前途何在?播放一段《药》的影像资料。这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改造旧中国又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他们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的束缚,要振兴民族,就必须刷新国民的

日新又新我常新教案

日新又新我常新教案 日新又新我常新教案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从而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用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认识自己。 三、教学难点: 正确的认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 四、学生分析: 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学生对自我的关注极为迫切,对认识自我极为赶兴趣,但如何正确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而发展自己又显得无能为力,往往受到同龄人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看法,以至于不能很好的处理和把握好真正的自我。所以教师需要恰当的引导,使他们逐步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认识自我。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一、日新又新我常新

(一)自我新认识 也许很多同学会说,世上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自己,我当然认识自己了。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文学家苏轼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有时比认识别人可能更要困难。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呢? 1、要全面认识自己。 学生活动:联系教材上的事例及电影《巴黎圣母院》片段,进行如下讨论: 你判断一个人“美”的标准是什么? 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有什么联系吗? 通过讨论,总结出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学生活动:填表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当然,我们不必为此沮丧,也不必为此沾沾自喜。同学们可以看看下面两个故事,体会一下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优缺点。 投影:《孔雀和朱娜》、《橄榄树和无花果》的故事,引出: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故事:《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

新部编版八年级教材历史上册《 新文化运动》教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制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讲坛上的教授》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辜鸿铭。你认识图片中人物吗?这场由众多学者参加的运动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 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 二、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归纳总结: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势不两立。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学案)

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5课新文化运动(学案) 授课教师:王小光班别:高二(5)班【学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与能力: 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如《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三提倡,三反对”等;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开展讨论、情景表演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全面评价; 【学习内容】 一、《新青年》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自主学习1】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纺织工业:1913年前,全国共有231个工厂,资本3254万元,到1920年增至475个工厂,资本达8275万元;纺纱也1913年纱锭比1919年增加180%。1919年厂丝出口额比1913年增加168%。 材料二: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修佛……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 材料三:面对严酷的现实,陈独秀认为,“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文,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 (1)经济根源: (2)政治根源: (3)思想根源:

新民主主义革命说课稿

《新民主主义革命》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的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我打算从以下五个方面说一说: 一、说教材 1、从地位上看,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和继续 2、从教学容量上看,本节内容繁多,时间跨度大,涵盖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近30年的的历史 3、从课时上看,本节要用1节课完成,是一种挑战 二、说重难点 重点1:五四运动2: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 难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认识胜利的伟大意义 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着重体现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学会自主探索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认识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四、说学情和教法学法 1、学情 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对一般性的历史知识的掌握还是可以的。但如何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如何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如何分析材料进行史论结合等方面高一的学生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之上高中阶段的学习更看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2、教法和学法 教法: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辅之情景法、问题法 教学模式:以探究的问题为中心,按“创设情境——设计探究问题——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归纳结论”的模式组织教学,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学法:归纳法、史料研习法、列表法、探究法 以学生的合作交流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说教学过程

最新德育课教案

德育课教学设计: 课题:培养健康的心理 -----健康心理的表现 活动班级:七年级(2)班时间:2008、11、25 教师:张林[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说出心理现象的基本内容和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正确看待心理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认识当前的环境变化,理解学会主动发展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如何看待心理问题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表现 2保持心理健康必须学会主动适应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 1举例引出新课 ( 先举例《用药灵不灵也要看心情》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案例链接: 《用药灵不灵也要看心情》 某老太近些日子一直咳嗽不止,儿子就从药店买来止咳药给老太太服用,然而病情仍不见好转,老太太便说一定是儿子图便宜买了假药。于是她自己到医院找医生诊治,医生给她看病时又详细又认真,

然后给她开了止咳药。果然,老太太回家服药后不久,病就好了。她高兴地对儿子说,还是医院的医生医术高,开的药好! 其实,医生给老太太开的药与她儿子买的药都是同一类型的,所含药物成分基本相同。只是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打心底产生了依赖感,加上医生和颜细语,对疾病解释得入情入理,无形之中起到了暗示作用,从而药到病除。这就是药物的心理效应。 由此可见,人在任何活动中都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现象,吃药治病也不例外。 健康心理的表现 一、探求心理的奥秘 1.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重点举例,便于学生理解) 人在工作、学习、娱乐等所有活动中都有心理现象。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特征:需要、兴趣、动机、理想 个性心理 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议一议:(请学生回答) 你能列举几种身边的心理现象吗? 2.心理健康的表现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定义包括:躯体健康、心理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一)理念: 本节内容属于思想史部分,因而教学中要突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尤其要强调思想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教学设计中依据“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兴趣,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辨学习法。 (二)分析: 学情分析:高一普通班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较弱,但是学生的课外知识和学习、思考的能力都较好。老师应该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内容条理清晰,

内容丰富,但是比较死板,趣味性不强。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红楼之旅”的形式,将次序打乱,再引入一些课外知识,丰富了课堂。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学指导意见: 学习 要求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感受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新文化运动所体现的时代特征;体会用辩证观点和多元的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 说明要把本课内容放在整个专题体系中加以考察,并适当联系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等相关内容,把握近代中国思

想解放进程,理解新文化运动对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 “青年学生组建进步团体”、“创办新式刊物”等知识点为课外阅读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教学方法: 结合学案教学,注重减负增效;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教学过程: 前置作业:学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中的“知识梳理”部分。 导入:视频《给老师的一封信》 学生看完视频后,回忆其中提到的一些历史信息。如陈独秀、《新青年》、北京大学等。 老师概括:“一份充满激情的杂志,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下面老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学生在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中国第一次工运高潮、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土地革命、长征、遵义会议、土地改革、人民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㈡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节内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让学生从众多的历史事件中去寻找宏观知识、微观知识的呈现规律。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中共成立是中国民主革命过程必然现象。 2.认识任何真理必须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3.认识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4.体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艰难的历程,进一步树立为中华新崛起理念,认识无论是民主革命还是今天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既要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怕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学习的重点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 学生学习的难点是中共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成熟。 三、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1.教的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读书指导法、图示法、辅助多媒体教学。 2.学的方法:讨论法、讲演法、发现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在诗的背面镌刻着的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展示PPT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碑文讲述了中国近代人民英雄的抗争历史。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近代史的划分引入新旧民主革命的概念。并对新旧民主革命进行具体的比较以便于概念的理解。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习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打出结构,给学生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大致的体系)

《日新又新我常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的 教育篇: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19.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20.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2.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不要吓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 信心等。 26.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 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2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 28.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来、 自己的东西不给别的吃、乘车不购票等。 29.让孩子正确树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长篇: 1.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带答案

21.新文化运动 【目标定位】 【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历史背景 1).政治上: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强烈要求 2).经济上:一战期间 3).思想文化上:a、袁世凯倒行逆施 b、西方进一步传入中国 C、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进行思想革命 2.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后改名为《》 3.代表人物: 4.前期指导思想:西方的,大力宣传 5.活动基地:蔡元培以“”为办学宗旨,使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新文化运动前期: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核心内容 ①“德先生”②“赛先生” 【探究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陈独秀 设问:“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陈独秀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①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②口号:

③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抨击最为猛烈,文章有《》《》 【探究二】: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于今天? 袁世凯为巩固其统治,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但是,这个,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这个口号绝对不适用于今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抛弃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①胡适于1917年发表《》,系统提成了文学改革主张,即提倡,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②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探究三】 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文学革命呢? 文学革命的原因是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而文言文比较难懂。 4、提倡文化平民化 表现: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进步性: ①思想解放: ②政治和思想上 ③它促使人们 ④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3、局限性:(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2)没有与工农运动相结合 【知识结构梳理】 请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列出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

日新又新我常新教案1

日新又新我常新 导入新课: 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认识自我”这句镌刻在古希腊 德菲尔城阿波罗神庙里唯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我认识的程度,对其自身发展而言,尤显重要。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换句话说,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否正确认识自己。 一、日新又新我常新(板书) (一)自我新认识(板书) 也许很多同学会说,世上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自己,我当然认识自己了。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文学家苏轼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有时比认识别人可能更要困难。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呢? 1、要全面认识自己。(板书) 学生活动:联系教材上的事例及电影《巴黎圣母院》片段,进行如下讨论: 你判断一个人“美”的标准是什么? 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有什么联系吗? 通过讨论,总结出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学生活动:填表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当然,我们不必为此沮丧,也不必为此沾沾自喜。同学们可以看看下面两个故事,体会一下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优缺点。 《孔雀和朱娜》:孔雀向天后诉苦,说夜莺以她的歌取悦每个人的耳朵,而她的声音非常难听,别人都笑话她。朱娜安慰她,说她有美丽的羽毛是别的鸟儿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导学案(有答案)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二、自主预习 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 和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3.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与。 4.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 1.材料展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设问:(1)“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 (2)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 (3)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随堂演练

导学案 1.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C.提倡文学革命 D.传播马克思主义 2.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人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局限性在于() A.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 B.没有进行武装斗争 C.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D.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它() A.继续反封建 B.向西方学习 C.反对尊孔复古 D.主张民主共和定 5.材料展示: 材料一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材料二“这柯(棵)大树很可恶,他碍着我的路!”来!快把他砍倒了,把树根亦掘去。哈哈!好了! ——胡适《乐观》设问:读完这两段材料,你有何感觉?哪一个读起来更顺口,而且更通俗易懂?新文化运动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到大众之中?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中进行文学革命的原因吗? 五、课后反思 【答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3)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阶段特征并能概述有关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基本史实。 ⑵分析并能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⑶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曲折和不平凡的经历,特别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重要紧急关头做出重大决定:进军井冈山、红军长征的路线问题、抗日战争的路线、解放战争的战略等历史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根据时代的主要矛盾和发展要求,实事求是并果断正确的确定处事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⑵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⑶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收集有关五四运动的资料,真实体验五四运动的激情岁月,体会青年学生们为国牺牲的精神;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⑵学习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尤其是在中国革命面临极其低潮的情况下,如北伐战争的失败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当时的形势出发,调整政策,扭转局面的史实。培养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二、教材要点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 1、背景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背景: 国内背景包括三点:一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尖锐。二是随着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壮大。三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国际背景也有三点,一是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二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指明了解放道路;三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是这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2、经过 五四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运动主力-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运动中心-北京

最新结核病教案

结核病 第一课时 课题:结核病对在校学生的危害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育使同学们了解结核病对青少年的危害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搞好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预 防传染病的发生。 教学工具:根据结核病发病率有所上升事例。 结核病又称为痨病,是由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系列病变。由于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所以肺部的结核病占了绝大多数,肺部外的结核病变根据感染时的年龄不同而发病情况大不相同,儿童少年期感染者肺部外结核发病比例高,13岁以下感染者肺外结核发病比例可达5%~10%,13-20岁感染者肺外结核的发病比例仅为2%。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的传染病,一旦感染了结核菌,并不是马上就出现生病的症状,有可能在2个月后发病。首次感染往往是在儿童、青年时期,约90%以上的感染者不经治疗就自然好了,只有约5%~10%的感染者可能发展为结核病。是否发病、什么时候发病通常与所感染的结核菌数量、毒力、次数以及飞沫微滴的大小和被感染者的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肺结核的主要表现是发热、盗汗、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胸痛等。约60%的儿童出现发热,出现盗汗的比例为40%。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治疗,往往使在肺部的结核菌经

血扩散到全肺或身体的其他器官,最为严重的是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在儿童中多见,平均每4-5个结核性脑膜炎的病人中,就有一个病人会死亡。此外,如果结核菌在肺部出现空洞,就可能会形成气胸,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如果结核菌到了身体的其他脏器,可引起相应的结核病变,如皮肤、骨、肠、心包、生殖系统等,影响相应脏器的功能。 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过去死亡人数很多的结核病不再是那么的可怕,但是如不及时发现、不及时治疗,对身体还是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中小学生这一阶段,又是结核病的易感群体,在家庭、学校、社会往往会接触肺结核病人,特别是痰结核菌阳性的病人,即所谓开放性结核病人,更要注意预防。所以,如有上述症状,感到不适的时候,请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教学小结: 这节课我们讲述了结核病的特点、症状。传染途径以及对青少年的危害性,同时告诫我们要注意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早发现、早治疗,以防传染病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_1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 【本节重点知识】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前期指导思想、主要阵地和活动基地;2、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主要表现;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后期)的内容、主要代表;4、第一个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代表人物及其;、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影响)。 【知识结构】 一、背景 、政治上: 失败后, 支持袁世凯复辟,加紧侵略中国。 2、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 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 。 3、思想上:①随着 的建立和 风气日盛, 进一步介绍到中国; ②辛亥革命使

思想深入人心; ③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 逆流。 二、兴起 、标 志: 年 在 创办《 》(后来迁到 ) 2、代表人物:《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 、 、 等 3、前期指导思想: 和 4、主要阵地:《 》 、活动基地: 任校长的

。 三、内容 、提倡 和 ,反对 和 、 —— 和 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提出。 2、提倡 ,反对 ∶①旧道德是指以 为代表的 。 ②新文化运动提出了“”的口号。 ③ 的《狂人日记》揭示了的吃人本质。 3、提倡

,反对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 ① 发表《文学 刍议》,提倡 ; ② 发表《文学 论》,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由此开始。 四、发展(后期) 、背 景:俄国 的胜利。 2、新内容:宣传 和 。 3、代表人物: ——1918年发表《 》,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 大旗。 五、影响

、动摇了 的统治地位。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是近代第 次思想解放潮流) 2、 和 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 的发展; 3、对 的爆发起了 作用; 4、后期传播的 思想,为中国先进的 所接受,成为 、 的思想武器。 【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激进民主主义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本质上是激进的民主主义。它有三个突出特点:①全面批判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集中表现为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的彻底否定。②主张以文化作为革新社会的主要手段,认为政治革命并不能解决中国的民主化问题。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它并未

七年级政治上册 5.1日新又新我常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5.1《日新又新我常新》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请学生做好本框题的预习工作。 2、请学生们注意观察身边的同学,形成对他们公正的评价。 3、按照课本P50的要求设计评价卡片,加以修饰,要求准备两张,一张请父母、老师填好对你的评价,另一张填写好自己对身边一位同学的评价。 导入: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认识自我”这句镌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里唯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我认识的程度,对其自身发展而言,尤显重要。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也许很多同学会说,世上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自己,我当然认识自己了。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文学家苏轼写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有时比认识别人可能更要困难。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索自我的庐山真面目,认识一下现实的自我. 吴国大将吕蒙自幼从军,没有文化,常常闹出笑话,有一天,吴主孙权劝导吕蒙应该读点书,于是,他发愤读书,进步很快,鲁肃当上都督以后,仍认为吕蒙不过是一介武夫,有点儿瞧不起他。不料,在一次讨论战略问题时,吕蒙却能问一知三,对答如流。鲁肃大为惊喜:“我原以为你只有武略,今天才知道你学识渊博,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吕蒙幽默地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这告诉我们,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的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书上46页的方框变化填写 小结:每个人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书上P46划知识点) 二.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书上46页“漂亮姑娘“的例子 小结:全面眼光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要正确处理好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中学生要注重内在涵养的提高,力争做一个内在和外在都很美的人。(书上47页划知识点) 孔雀与朱娜的故事:(孔雀是怎样认识自己的?结果怎样?孔雀应该怎样做才会快乐呢?) 活动:自己总结优缺点(优点自己思考,尽量让多些人发言。缺点拿纸不记名写,交到纸箱里,请学生抽取读) 小结:①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你将会悲观绝望;②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将会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停步不前,甚至会倒退。③因此,全面认识自己,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不必为此沮丧,也不必为此沾沾自喜。,全面认识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那

【新1】《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学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2.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 【自主探究】 一、《新青年》的创办 1.背景①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②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知识,培养国民的健全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__________领域的革新运动。 2.概况兴起时间:__________。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思想:________与________。重要阵地:________和________。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①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________和________。②提倡________与________。③文学革命,主张以________作为新文学的语言,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①新文化运动动摇了_____________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 __________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________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②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________运动。【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57页第二、三段和第58页第一段,结合下面的图片、材料,请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哪些?口号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说课稿子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讲了四个大问题: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它上承辛亥革命,下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知识,是以后历史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2、教材的特点 线索清晰,但概念性强、理论性强,学生难以理解,老师也难以讲出新意. 我做了以下准备: 1、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 2、大量史料的运用. 3、老师做一节课的总策划师,把舞台交给学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北伐战争的经过和成果。 (2)理解: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个政党所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 (3)运用:探究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国民革命运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2)通过分析中共三大通过的国共合作的决议,学会同他人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 (3)通过归纳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注意对他们的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 (2)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应该珍惜现有的幸福。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