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础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综述

基础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综述

基础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综述
基础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综述

基础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综述

择校问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个备受争论的热点问题,并与高收费、乱收费等教育腐败问题联系在一起,一时间出现了扩大化、集团化、社会化的态势。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择校问题,并消除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公平与效率、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有必要对国内外理论界对择校的争论以及研究现状作一下梳理。

一、国内外理论界对择校问题的争论

1.国内理论界对择校问题的争论

一是择校危害论。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文喆教授就持这一观点,他认为择校给教育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失大于得。表面上看,好像是促进了学校间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扩大了校际间的差距。要说“竞争”,这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竞争;要说“效率”,这是不公平的效率,是损害大多数学校、学生的效率。①择校危害论的主要依据是:(1)择校加剧了教育不公平。“择校有悖于教育的公平理论,造成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阻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②主要表现:一是择校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校不公平。择校会扩大校际间的差距,使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日子越过越红火,一些条件差的学校则越办越难办。二是择校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不公平。对于有着同样教育需求的学生来说,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家庭拿出一笔赞助费就可以进入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校,而对于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的适龄儿童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由于教育起点就不公平,潜在地埋下了影响教育过

程与教育结果不平等的隐性因素,从而影响了教育公平的长远发展与全面实现。三是对整个社会的不公平。择校对家庭来说是一种不公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们极易由此引起不满,进而产生对教育公平的质疑。(2)择校加剧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许多麻烦。如加剧教育腐败,远距离求学给学生带来的交通不便、交通安全问题等。(3)违反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办学方向,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关于义务教育免费、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择校现象属于社会越轨行为,③应坚决制止。教育专家吕型伟、邵宗杰强烈呼吁,现在盛行的择校现象应该立即停止下来,绝不能把应该是政府承担的责任转嫁到家长头上,办好义务教育就是政府的责任,这一点无可置疑。④

二是择校赞同论。其论据是:(1)择校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人、财、物的合理流动,有助于展开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市场配置使得各个学校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办出各具特色的、能满足学生家长需求的学校。”⑤另外,由于国家教育经费有限,招收择校生,收取择校费,可以弥补办学经费不足带来的限制,谋求学校自身的发展,而且国家可以重点投资薄弱学校,促进其质量的提高。(2)择校是一个具有经济意义的行为。谁交费谁择校,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受益原则,而且择校收费也是解决经费奇缺的权宜之计,不必取缔。(3)择校能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择校是对教育公平的正确理解,是教学规律的又一体现”。⑥择校有利于儿童的多样化发展。儿童是有差异的,有权利要求到更适合自己的学校接受教育,仅仅由于居住区域的差异导致学生不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是有悖于公平的;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是公平的,

由于流动人口现象日益加剧,“如果按就近入学,流动人口子女必须回到父母所在地接受教育,会带来父母对儿童的监护和教育的不便,这样做对流动人口是不公平的,而择校可减少这种不公平的产生”。⑦

三是折中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其有利有弊,择校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危害,但是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择校在某些理论上或者政策上经不起推敲,但是对其的解决应该是一个辩证的渐进过程,不能搞一刀切,以理想代替现实。肖鸣政就持这一观点。⑧北京师范大学的劳凯声先生认为择校“一方面,它可以增强教育制度的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扩大学习者的选择权,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高学校办学的责任意识和效率,培植一种竞争、进取的市场精神。它还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教育资源,吸引各种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大大缓解国家投资的沉重负担。但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改革又会扩大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导致社会分层的强化,并有可能将那些因社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被边缘化的群体排除在竞争和择校的新机制之外,产生社会的不公平问题”。⑨

2.国外政府和理论界对择校问题的态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有了一个逆转,政府从限制择校到鼓励择校。在美国,自从1988年布什总统提出包括私立学校在内的学校选择计划以来,择校政策得到了美国克林顿政府和现任总统布什的支持。与美国一样,英国政府也逐渐推行择校政策,并且家长的选择权利也在逐步扩大。此外,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在尝试推行择校政策。就择校政策的实质而言,都试图借用市场手段来提高教育的高效率。“在国外,择校问题始终与市场问题密切相关,是否允许择校的问题

就是要不要将市场引入教育领域内的问题;至于具体的择校政策则是基础教育市场化的程度与方式的问题。”⑩

国外理论界对择校的态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赞同择校。依据是择校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更多的自由,提高了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并且以更为灵活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的约翰·E·丘伯和泰力·M·默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两种不同制度下的学校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得出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效率更高,因此应该实施择校制以引进市场机制,提高效率。(11)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对择校持赞同态度,如,David T. Kearns和Debus P. Dyle, James. S. Coleman和David. S. Seeley。日本学者黑崎熏被认为是导入学校选择制的第一人,他认为择校制度作为催化剂是不可缺少的,它能激活现行公立学校,改善教育质量。另外一种是反对择校。反对者主要是从择校会损害社会公正这一角度来论述的。英国学者杰夫·惠迪、萨利·鲍尔等在其所著的《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市场和政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中,对各国教育重建中的各种研究报告进行了梳理与评价,他们的结论是市场导向的教育改革并不像其支持者所宣扬的那样更为公平,相反,它在很多方面是不公正的,择校使得好的学校和好的学生在市场中相互将对方挑选出来,它使强者越强,弱者更弱。日本教育社会学者藤田英典认为择校可能会导致学校的序列化,升学竞争的低龄化,择校措施不仅不能改善学校,恢复其活力,还很有可能会加重其倾斜程度。

二、国外对择校问题的对策研究

在国外,特别是英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政府鼓励择校,已把择校作为

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建立了择校制度,而且采取持久有力的措施保障其贯彻执行。只要建立家长自由择校制度的地方,就会受到资助,这样学生不用花太多的钱就可以去质量较高的私立学校,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花国家的钱进行择校,因此像中国的教育乱收费、以权择校等教育腐败现象就很少出现。择校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必然趋势,欧美学者对择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实施择校的同时确保教育机会均等。例如,在美国,乔治·布什2001年提交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计划中,给各地政府和学校更多的自由和灵活度,进一步加强绩效责任制,并要求学校设立高标准,每个学生每年要获得足够进步,如果学校两年仍然未获得发展,那么处境不利的学生可以转到一个水平更高的公立或私立学校学习,或是有目标地选择补习教育。从这一改革计划可以看出,其旨在通过高标准和提高教学效能来实现教育平等。英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设立直接拨款学校,成立教育行动区以扩大家长选择的权利。而在日本这个反对择校势力比较强大的国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择校现象,2001年东京都的日野市、丰岛区,2002年足立区、江东区也开始实施学校选择制度。建立了特色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种:个别学习推进校(小学、初中),学科担任制推进校,小学初中一贯教育推进校,小学、初中公开授课推进校(初中)。

三、国内学者对择校问题的对策研究及不足之处

在对择校问题的对策研究上,国内一些学者着重介绍欧美国家的择校制度,以及他们成功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总的来说,主要有这几种措施: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学校教学质

量的提高,从而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举办多种类型的教育;正确引导公办学校转制;实施教育券,扶持民办教育;建立金钱和分数两种择校手段规范运作的择校机制等。还有一些学者从分析我国择校出现的原因入手,认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以及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上涨是择校产生的根源。因此解决的根本策略是缩小校际间的差距。还有学者从公平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治理择校问题的对策。

但是还存在这样一些不足:一是忽略了择校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产生的必然性,即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以及从民主、人权的角度,为义务教育阶段消费者选择权的合理性提供理论论证。二是在当代以择校为突破口,把市场经济的一些做法引进义务教育阶段的背景下,如何准确把握义务教育、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从而为义务教育做出准确的价值定位,对此研究还不够深入。三是学校选择制度对义务教育的基本价值原则——教育公平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大部分学者主要从道德层面,从公正的立场出发,认为学校选择制度加剧了社会不公。很少有人从消费者个人的角度出发,以及从教育公平的发展历程来考察学校选择制度促进了教育公平概念的重构。

出现上述不足与缺陷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很多学者注重对国外择校的研究和借鉴,但很少有学者具体分析我国的国情,立足于我国的经济政治和历史文化传统,分析我国的择校与欧美国家有何不同,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二是很多学者把目光投向国外,忽略了我国在治理择校问题上所做出的一些尝试。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择校,例如推动部分公立学校转制,在

部分地区实施教育券等。这些措施是否解决了择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消除了择校的负面影响,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对其进行分析。

注释:

①鲍东明,储召生.择校生问题,真的剪不断?[N].中国教育报,2001-05-11.

②刘强.择校与教育公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③④朱家存.大中城市学生“择校”高收费现象的社会学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3,(5).

⑤周玲.择校与教育资源配置[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

⑥杜杰,朱先焕.择校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3,(7).

⑦孟令熙.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合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3,(9).

⑧肖鸣政.对择校问题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1996,(3).

⑨劳凯声.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⑩朱家存.从限制到鼓励:国外择校政策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12).

(11)[美]约翰·E·丘伯,泰力·M·默等著.政治、市场和学校[M].蒋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浅谈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现阶段,“择校”问题仍然是影响我国义务教育进一步均衡发展的难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试图从家庭、社会、学校方面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能对义务教育公平、均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原因;对策 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已获得卓越的成绩,已经基本完成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并且在师资水平、入学率、办学条件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已经进入到义务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推进义务教育进一步均衡的发展。于此同时,义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一些问题,其中“择校”问题越来越成为长期存在的难题和热点。 一、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原因探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择校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一直在我国各大小城市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社会分层和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由于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学校之间的差异,择校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一方面,个体的成长也需要良好的学校环境,家长已经意识到教育环境具有育人功能,而且择校不仅是择师,为孩子择的是一种成长氛围,择的是与同伴的交往机会,去一所重点名牌大学会让孩子体会到一种厚重的、无可比拟的文化底蕴感,而且孩子可以接触到多了,有利于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另一方面,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尤其在多数的独生子女的家庭中,这些孩子成为了几代人的核心和期望,家长都希望子女能进入好学校就读。所以,家长,尤其是对于那些普通的家长来说,他们甚至把所有的积蓄都放在着未可知的期望上:只有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才能有好的未来,于是乎,愿意为孩子投资,为了孩子一路“择”。 其次,从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来看,因为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公平,人人都应该享受相对公平的教育权利,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因此,禁止择校。然而,由于长期的重点学校政策造成学校之间存在平衡发展的现象,导致学校间在教学设施、教师配置和经费投入方面存在严重的差距。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提出越来越高水平的要求,社会尤其是家长愈加重视教育的重要性,不断为孩子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于是,就出现了择校现象,不难看出,原因在于人们日益追求优质教育资源与义务教育阶段教

基础教育热点问题1

12月6日下午,西南大学邀请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先生在田家炳教育书院8楼国际会议厅就有关基础教育问题与部分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们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交流。陶西平先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基础教育的国际、国内研究与实践,曾多次深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地调研基础教育的实施情况,同时也多次应邀考察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俄罗斯以及香港、台湾等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基础教育状况,对国内外的基础教育有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陶先生本次来渝是参加重庆市举办的地方特色学校论坛,宋乃庆校长借机邀请其前来与同学们进行有关基础教育问题交流,能使我们这些从事教育教学研究者全面地了解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深刻地认识我国基础教育状况,对以后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陶先生就教育领域的三大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而通俗的阐述。这三大热点问题是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秩序,但无论是教育公平问题还是教育秩序问题最终都可归结到教育质量问题这一个焦点上,因为只要把教育质量的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不复存在。现就根据陶先生的观点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尚不成熟的认识也谈谈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以期与广大网友交流。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提出高见!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 一、关于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的公平问题是近年来国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因为社会的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的公平上,没有教育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公平。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的公平,而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育公平。社会要稳定就必须存在不同阶层(所谓的贫富阶层)之间的流动,没有这样的有序流动,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古代中国之所以能长期基本保持稳定,科举制度功不可没,因为科举制度为底层人民通往仕途阶层筑起了一条通天之路,实现了穷人阶层与富人阶层之间的流动,虽然这种流动数量很少,但在科举面前人人平等,使得有才、有识之士找到了发展自己的路。各阶层之间的凝固,堵死了穷人阶层跨入富人阶层的路,必然导致社会的动荡。如何实现不同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是执政者始终不敢怠慢的问题。教育的公平就可以担当此任,而我国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教育的不公平,君不见什么国家级重点学校、省级重点学校、市级重点学校、县级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优质学校、实验学校,还有重点班、尖子班、火箭班等等,这就是教育不公平的具体体现。 建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国力不强,为了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办出示范性学校(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个别地方或学校)可谓当时的无奈选择。但国力发展到今天,再这样做就不合时宜了。可以说我们国家教育的不公平是政府教育投入不均所造成的。在这种投入严重不均的现实情况下,国家的教育投入不仅不应该采取平均分配的办法,而且要向经济且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如西部地区、农村,普通学校)大力倾斜,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缩小原来造成的巨大差距,以保障教育的公平。我们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仍然热衷于投资重点学校而忽视一般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以换得所谓的政绩是极不明智的。无视这种差异,而人为地还在加剧这种差异,无异于自掘坟墓! 概括起来,教育的公平问题可以分解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三个方面的公平问题。

小学生择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小学生择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90年代以来,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计委、财政部、纠风办以及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曾经先后下文, 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和初中不准招收择校生, 坚持就近人学的原则。1999年,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明确地指出, 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均能就近进入公办小学和初中的前提下, 可允许设立少数民办小学和初中,在这个范围内提供择校机会。也就是说,从政策角度而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不应存在择校情况。现实情况却是, 自90年代来, 公办学校的择校现象屡禁不止, 而且愈演愈激烈。从几年前的隐性“交易”逐渐转为公开“竞标”,择校费标准也因而节节攀高。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及择校生收费问题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热门话题。 那么,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择校问题, 公办学校应不应该招收择校生笔者觉得有必要开展调查研究, 根据事实, 作一番理性的思考。 二、择校入学原因分析 择校风愈刮愈烈, 表面看, 是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一种高标准要求, 实际上, 暴露了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发展极不均衡的社会现实。经过对家长择校原因的调查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义务教育段学校之间办学质量的明显差别, 是造成家长择校的主要因素。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把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师资队伍的建设, 作为选择学校的第一因素。在城镇, 家长把能否进人教育质量好的学校看作是孩子将来能否进重点中学, 考取大学的第一步。农村家长也尽可能地让孩子到条件较好的学校读书。 2、社会高考制度、用人制度导向, 造成家长对学校选择愈来愈重视。在我国, 工作单位的好坏决定人的生活质量。好单位就意味着高收人, 高享受。而进人好单位, 并不是完全公平竞争的结果, 而往往跟关系问题、文凭问题有关, 真正的能力有时反而退居其次。在高校人学率尚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在招收员工愈来愈看重文凭的今天, 不少家长认为唯有从小重视孩子的教育,争取进人高等院校深造, 将来才有选择满意的工作单位的机会。 3、为了就近照顾, 生活方便。由于目前很多学校对学生的中午就餐问题无法满意解决, 有些家长工作单位离家庭居住地较远,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 就比较多的考虑生活照顾方面。 4、通过择校人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目前我国的教育实行类似模式的教育管理, 学校采用教材、课程设置等许多方面都是千篇一律。有些家长选择学校就是看中了部分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自身的办学特色, 注重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和个性特长发挥。 5、择校就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劳动力, 老百姓走南闯北经商、打工、办厂、搞第三产业的人员日益增多, 这些背井离乡追求生活的人的孩子上学问题往往需要选择学校借读。 三、如何认识择校入学问题 《教育法》规定“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的普遍概念是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并不仅仅指平等的就学机会, 还应包括基本一致的教育质量。迄今为止, 即使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也仍未完全实现学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换句话说, 也就是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受教育平等教育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 只有相对的平等。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比较迟缓, 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校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义务教育法的平等原则就是受教育者人人有学上, 并且能享受符合标准的教育条件。人

基础教育改革热点问题分析(殷作福)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作业 (2010 至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题目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的几点思考科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列专题讲座 姓名殷作富 专业学科教学·语文 入学年月2008年12月

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响水县运河中学殷作富 (西北师范大学2008级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民族未来,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多个年头,其中的得失成败、经验教训值得真总结。毋庸置疑,这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改变了之前相对封闭、凝固、孤立、僵化的课程观,为教学实践带来了新鲜血液,身处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及教育理论工作者投入改革的热情和做出的努力也是前所未有的。然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凸现出来,正视这些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较深入的反思,分析各类问题产生的根源,这对于目前基础教育改革来说十分必要,也是对本地教育现状和未来负责的态度。 一、关于教育秩序的问题思考 教育秩序问题是近年来人们特别关注的话题,教育的乱收费问题、教育的立法问题、特色教育问题、教育教学中的歧视和体罚问题等,这些无不涉及到教育的秩序问题。我国虽然制定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诸多教育法律、法规,但执行和落实的极不到位。农村教师绩效工资问题、教师的权益侵害问题、学生伤害问题、教育乱收费问题、办学经费的使用问题、教育部门的腐败问题常常见诸于各种媒体。可见,规范教育秩序刻不容缓,这需要上至政府,下至基层学校的每一位老师本着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的,不回避问题,重视问题,解决问题。 二、关于教育公平问题思考 教育的公平问题是近年来民众普遍关注的话题。教育公平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就出于普遍存在的国家级重点学校、省级重点学校、市级重点学校、县级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优质学校、实验学校,还有重点班、尖子班、火箭班等等,这是教育不公平的具体体现。而社会的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的公平上,没有教育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公平。社会要稳定就必须存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没有这样的有序流动,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各阶层之间的凝固,堵死了穷人阶层跨入富人阶层的路,必然导致社会的动荡。如何实现不同阶层之间的合理流动是执政者始终不敢怠慢的问题。教育的公平就可以担当此任,而我国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教育公平问题。 可以说我们国家教育的不公平是政府教育投入不均所造成的。在这种投入严重不均的现实情况下,国家的教育投入不仅不应该采取平均分配的办法,而且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如西部地区、农村,普通一般学校)大力倾斜,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缩小原来造成的巨大差距,以保障教育的公平。我们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仍然热衷于投资重点学校而忽视一般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以换得所谓的政绩是极不明智的。 概括起来,教育的公平问题可以分解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三个方面的公平问题。 1、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机会公平是指不同阶层的子女均有享受相同质量教育的权利,即所谓的“有教无类”。尤其是义务教育,国家财政应统筹解决,不应该由公民负担。一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我国当前十大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浏览字体: 大中小】发布时间:2012-03-31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简介:该研究成果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集体项目“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GY200839;批准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重要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结论部分刊登在2010年8月17日《中国教育报》上,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教育学》2010.10)。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自觉地关注问题、回应问题,是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正确对待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基于这一目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当前我国十大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这些研究从教育热点问题入手,努力用科学的教育理念、生动鲜活的案例,解读我国教育热点问题产生的症结和原因,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寻求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途径,力图形成促进教育自我完善、科学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化解矛盾,引领教育研究的方向,对推动教育的改革创新与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国教育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于2008年8月正式启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工作。为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分别于2009年1—2月、2010年2—3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收集到大量意见和建议,反映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热点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题组主要以《教育规划纲要》意见征集为基础,对公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近年来两会代表意见中显示的教育热点问题、地市级教育局领导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梳理。课题组采用SPSS15.0的描述统计方法,对确定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统计并排序。位列前10位的教育热点问题包括:高考招生制度问题、农村教师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择校问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教师评价问题、政府教育投入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幼儿教育普及问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这些热点问题反映了公众对教育的关切与期盼,其主要特征:一是覆盖面广,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

十大教育热点问题

热点一如何改革高考招生制度问题 纵观社会各界、学术界和教育实践领域关于高考改革的观点或意见,其共同点在于,均主张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和更加公平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实现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的跃升,这是当前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关键环节。 热点二如何解决农村教师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教师津贴补贴拖欠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县镇超编和乡村缺编(包括结构性短缺)现象并存,边远地区教师严重短缺且补充困难;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型短缺与师范院校毕业生无法入编并存;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职称有待提高;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流失现象突出,边远农村地区教师流失更为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缺乏保障,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清退农村代课教师难度大、遗留问题多。 热点三如何发展职业教育问题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我国主流文化教育思想史“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求学,求的是圣人之道,讲求的是大道不器、雄才大略。“技”“艺”都属于雕虫小计,这似乎是在教育领域之外的。这从深层心理上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二是社会现实劳动分工中存在的劳动环境、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劳动者,而我国一线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差、劳动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直接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三是职业教育有关管理与政策的不完善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办学体制、招生政策等所导致的重职前教育轻在职培训、中职与高职的脱节等问题使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到有潜在需求的人群。四是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种种问题所导致的质量不高的影响,如我国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工学结合模式推进苦难等问题导致一些职业教育质量不高,也降低了职业的吸引力。 热点四如何解决择校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中择校现象的逐渐显现和扩大,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择校问题进行规范治理。在政策的总体思路上,概括来说经历了一个从禁止择校到“堵”、“疏”结合再到以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问题的转变过程。 我们应当对义务教育阶段公众的择校需求与公众对现实中择校的不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应当反思公众究竟是反对择校,还是反对目前失控、无序以及越来越远离教育本义的择校?二者不应混为一谈。从而,治理择校的政策也不应以消除择校为目标。注重优质教育的生成而非单纯扩充,提供可选择的优质特色教育,使人人各得其所,各择其校,才是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热点五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择校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择校生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一、概述现状及危害 从1993年国家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生”问题便逐渐形成为一种“气候”,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国家有关部门曾经三令五申,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择校,不允许学校收取赞助费,并且要求把捐资助学同入学脱钩。但事实上,“择校生”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择校生”问题加大了校际间差距,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严重地损害了国家政策、法规的严肃性。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 危害:1、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据调查,在城市居民家庭中,子女正在接受教育(不包括成人教育)的家庭占一半,其中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占六成以上,居民家庭每学期的教育投资至少数千元左右,已是一笔不小得开销。另外,择校费和赞助费更是成为居民家庭近年来逐渐显现的巨额开支,动辄上千、上万,甚或数万。调查显示,有30%的受教育子女,在小学、初中或高中缴纳择校费的经历。 2、“择校生”问题加大了校际间差距,知名学校择校生的大量涌入,给学校带来了滚滚财源,为这些学校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吸引优秀教育人才带来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择校生的竞逐,规模越来越大。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一些基础薄弱学校办学规模日渐萎缩竭。有的区域,一所知名小学的生源充足,班额达到七八十人之多,而相距一公里之内的另一所小学却只有二三十人,甚至不满二十人,生源的不足几乎是学校难以为继。导致学校间在投入、生源、师资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格局。 3、“择校生”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要听任“择校生”现象发展下去,就只能是有钱、有权人的孩子受优质教育,而无钱、无权人的孩子呢?显然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有悖于义务教育平等性、公正性原则的。对学生不公平,对教师也是不公平的,在基础薄弱校工作的教师工作条件差,工作很辛苦,但待遇远赶不上少数有“择生”条件的学校教师的待遇。 4、“‘择校生’问题影响了政府的威信,严重地损害了国家政策、法规的严肃性。”他进一步分析到,任何一项政策、一项法规是靠严格执行来贯彻的,来发挥它的效力的。“择校生”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就使得国家制定的“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受到严重冲击。 我们在关注“择校生”现象的同时,要关注学校收取的赞助费或择校费,现在有许多择校费收的不规范,用的不合理,又缺乏有效的监督,隐藏着严重的问题隐患。 同时,“择校生”现象的盛行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选择升学率高者而上,学校面对社会的压力不得不在提高升学率上挖空心思,在比升学率上暗暗较劲。 二、成因 三、对策

语文教育前沿及热点问题研究

一、阅读能力的纵向层级结构 1、阅读感知力 指对字、词、句等语义的识别能力,它属于对作品语言形式的微观感受,是最低层次的阅读能力。根据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发展变化,这种书面语言的感知能力按由易到难的层级又可分解为白话文(又叫语体文)阅读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两种。认读能力的构成要素基本有六项:(1)具备基本识字量和词汇量;(2)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能辨析词语之间在语义方面的内在联系;(3)能依据上下文或语素独立推断陌生词语的近似义;(4)能在熟悉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辨析结构复杂的长句;(5)能辨识印刷字号字体和图像、表格、标点等非文字符号,乃至书写的格式;(6)能辨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各种表达语体。 2、阅读理解力 指在感知语言的基础上,对段、章、篇等文意的提取能力,它属于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宏观把握,是基准层次的阅读能力。阅读理解的范围,至少包括辨识文体、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抓住质料、归纳主旨、体会文情、揣摩写法、辨析修辞、贯通文气、体察文风等十项。从阅读理解的步骤看,单是“披文得意”的阶梯,就可分四级:(1)抓住中心句,依据句间关系摘取语段意义的能力;(2)抓住重点和主线,抽取做段落意义的

能力;(3)理清思路,依据段间关系概括章、节意义的能力;(4)遵循文脉、抓住文眼,归纳文篇主旨或主题的能力。 3、阅读鉴赏力 指在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内容、形式的是非、优劣和美丑进行鉴别和欣赏的能力,它是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阅读鉴赏力按读物的文体差异可分解为文章鉴赏力和文学鉴赏力两种;按读者的能力差异可分解为阅读欣赏力和阅读评价力两种。 阅读欣赏是读者沉入作品后的一种情感体验,一种审美活动,要求驱遣想象,反复涵泳,与作者发生共鸣,获得美的享受;阅读评价是读者跳出文外后的一种理智判断,一种科学活动,要求与作者保持一定距离,依靠作品内在的证据和外在的准则,客观公正地作出真善与否的价值评估。显然,评价比欣赏更高一个层次。若对阅读鉴赏的复杂操作技能再作分解,至少可列四项:(1)对作品思想观点正确性和社会意义的评价;(2)对作品章法、语言艺术性和创作意义的评价;(4)对作品气质、风格独特性和审美意义的评价。 4、阅读迁移力 指老实巴交用阅读所得知识、技能和情志来解决新问题的“及物”能力,它是比鉴赏层次更高的阅读能力。“披文得意”只是阅读活动的前半路程,“运思及物”才是阅读活动的后半

基础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学习心得体会 德江县长堡镇水塘中学:张金显 近来,我校掀起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结合我校师生实际情况,经过学校组织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结合本人半年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我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讨论的学习感受。 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每个时代的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现代教学理论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作为教师,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壮大储蓄新的原动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要求新课程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变化,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评价、教师"教"的行为发生变化,重要的是使学生"学"的方式发生变化。 作为教育改革下的中学数学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同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当学会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了解学生内在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情境的教学环节,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使之产生新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达到其认识冲突的临界点,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表现为一种渴求解决的情绪状态,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发展学生的智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要搭建一个“师与生、生与生”对话的平台,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课堂充满生命力,使教师激情洋溢,使学生激动不已,师生将在对话的课堂中共同发展。 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老师应更多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与错不给出批评,应该给予更多的赞扬和默许,一些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 现在的中学生不再是几年前的中学生了,在网络信息社会,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往往超越了我们成年人。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以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要,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当中,要让学生去想、去做,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知识。因此,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就总体而言,新课程实施十年来,课堂教学改革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和实质性的进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和所受到的最强烈的批评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提高质量和减轻负担被列入国家的战略教育主题。提高课堂有效性是解决这一战略主题的不二选择。各地教育教学改革都因此把重心聚焦于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核心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以有效教学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改革,这些改革的实施模式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却有个共同的特点:“先学后教”。 其中,在初中阶段,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影响最大,这些学校改革起步早,力度大,原有基础薄弱但成效显著,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在小学阶段,福建省的“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参与面广,持续时间久,影响较大。本课程将对这四个典型个案进行述评。从实践、操作维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和解答,为一线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专业引领。 课程意义: 1.永恒性 ① “吾生而有涯而知而无涯”,学校教育的基本矛盾; ② 有效性是学校教育的本源问题,基本特征、隐性标识;

2016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热点 痛点 发力点

2016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热点痛点发力点中国教育在线制作完成的《2016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12月1日发布。 中国基础教育的总体面貌如何?成绩、亮点有哪些?老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又出现了哪 些新问题?本版摘要刊发这份中国基础教育年度体检报告,一同审视当下基础教育的热点、 痛点、发力点。 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 学前:入园人数从2004年开始持续增长,增长幅度最高的是2010年,达到9.92%,随后增幅逐年下降。2015年入园儿童2008.85万人,比上年增加21.07万人,只增长了1.06%。自2002年起,幼儿园数量开始持续增加,2015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13年间增幅达100%。 小学:2015年小学招生人数为1729.04万人,比上年增加70.62万人。自2004年以来,每年小学招生人数基本维持在1700万人左右,几乎没有变化。但是2015年比上年显著增加70万人,同时在校生数量也止跌回升。这个变化表明,此轮人口低谷基本探底,将进入缓慢回升阶段,只是不太可能再回到20年前的小学入学高峰。 初中:伴随小学招生人数的减少、在校小学生总量逐步下降,初中招生人数从2001年起也开始下降,已经从最高峰时每年招生2263万人下降至2015年的1411万人,降幅达37.6%。与初中招生数量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1年以后初中阶段教师数量保持了平稳态势,2015年初中阶段教师数量为347.56万人,与2014年相比减少1.28万人。 普通高中:2005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达877.7万人,创历史新高,但随着初中毕业生总量的减少,普通高中阶段招生人数在2005年以后开始缓慢下降,2015年下降至796.6万人。伴随普通高中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的增长,普通高中阶段教师数量也持续增加,2005年后增幅放缓,2015年普通高中阶段教师数量达到169.54万人。 中职:招生人数在2010年达到870万人,但从2011年开始,中职招生人数持续下滑。截至2015年,中职招生人数下降至601万人,较2010年减少269万人,5年间降幅达31%。 留守儿童数量呈现断崖式下降趋势 从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可以看到,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367.10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013.56万人,在初中就读353.54万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019.24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383.66万人,在初中就读635.57万人。民政部最新公布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留守儿童问题已是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

关于择校问题的探讨

择校 小组成员:王琼边京魏婉月 一、何为择校 择校就是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选择上一所好的学校。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上本区的学校(农村有条件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在农村上学),都希望孩子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这种现象在小升初中显得尤其突出,幼儿教育领域也有所体现。招收一百多人,来报名的就两三千的情况在这些重点中学非常常见,有的家长在小升初期间带着孩子奔波在各个重点中学的测试地点。还有的家长甚至花费巨额择校费或者不惜通过买房调户口等非常规手段让孩子上到心仪的学校,并且每天花费很长时间来回接送(农村有条件的家长通过交择校费等手段将孩子送到城市中较好的学校学习,并有专人陪读)。 二、择校由来 自1993年以来,大中城市的“择校”潮一浪高过一浪。愈演愈烈的择校潮甚至培育了一个很不规范的“地下教育市场”,从而对义务教育阶段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了冲击,甚至被人称为义务教育的虚无化。目前的择校,实质上是教育消费价格双轨制的市场价,择校现象属社会越轨行为。造成这一行为的社会根源在于沉重的就业压力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促使人们竞相追逐优质教育机会;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和社会收入差距的明显拉大,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使择校、高收费成为可能和必然;城市公用事业的改善,为择校创造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三、择校原因 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毋庸讳言,在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一些地方,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多年来采取的“效率优先”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造成的。 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原因:

教育制度创新直指基础教育的热点难点

教育制度创新直指基础教育的热点难 点 中考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课程课堂改革、教师聘任制改革……山东省潍坊市近10年来的每一项教育改革,都直指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教育制度创新的“潍坊探索” ■本报记者时晓玲通讯员张庆亮 不久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公布了XX年10月对山东省潍坊市城乡310所学校、近2.5万名学生学业水平抽测的一组数据。结果显示,在“学生学业水平与国家课程标准吻合度、学生睡眠时间、作业适合性、心理负担、学习动机、学习信心和师生关系”等反映学业状况和素质教育水平的关键指标上,潍坊市数据显著优于全国“常模”水平,尤其是“校长与教师在促进教学改革认同、追求学校共同发展目标、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等指标均呈高度正相关,优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同类指标水平。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潍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课业负担过重、心理过

度焦虑”等当下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世纪难题”,并且开始呈现“轻负担、高质量”、城乡教育质量在较高水平上均衡发展的理想教育生态。 潍坊无疑为全国提供了一种区域教育科学发展、靠制度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的样本和范例。 改革须向难处行 XX年12月9日,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奖。在获奖的26名高中生中,潍坊一中高二学生张家华赫然在列。张家华是潍坊市中考制度改革的受益者。当初,他正是凭着在网络设计方面的特殊才能,才得以被潍坊一中录取。 在近些年的我国地方教育改革中,潍坊中考改革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 潍坊教改首先从中考制度突破,因为中考内容决定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潍坊从XX年起步探索,到XX年试点,再到XX年在全市全面铺开,一项中考制度改革从最初酝酿到出台整整用了5年时间,可见这项改革有多么不易,又足见潍坊教改从难处突破的决心和力度。 潍坊中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多次考试、等级评价、综合录取、自主招生”。

中考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汇总

2012中考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汇总(40题) 1.请分析取得抗冰救灾胜利的因素有哪些?我们中学生在抗击冰雪灾害中能做些什么? 答:因素:①中国共产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综合国力明显增强。行动:节约零花钱,为灾区人民捐款;写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节约水电等资源,为灾区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等。 2.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1)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为促进民族团结做贡献。(2)就是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3.“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答: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不断创新,科技实力的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综合国力提升;发扬中华民族精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等等。 4.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将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应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必然要求;(4)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跨越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5)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 5.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答:(1)我们中学生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 (2)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3)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 (4)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口号或广告:(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 6.请你就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几条建议(措施) ①重奖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②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③积极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的投入,全社会形成重视人才和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气氛;④对在职人员进行

基础教育改革反思与展望

基础教育改革反思与展望 1、属于两基本一进入的两大保证内容的是 A、提高教育质量 B、改革创新教育 2、属于文革时期制度的是 A、教育现代化 B、农村教育普及 3、属于办学师资的保障措施的是 A、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B、加强教师培训 4、研究性学习包括 A、自主学习 B、自由学习 5、哪一项是影响德育教育成效的原因 A、道德评价与学生道德行为脱节 B、学生水平差 6、属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A、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低 B、地域偏远 7、属于三级课程的是 A、国家课程 B、省级课程

8、不属于三级课程的是 A 、地方课程 B 、省级课程 9、属于学生受教育权利保障的问题的是 A 、流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B 、教育经费问题 10、属于《教育规划刚要》指导思想的是 A 、优先发展教育 B 、体制改革 1、两基本一进入的两大重点包括 A 、促进教育公平 B 、提高教育质量 2、办学师资的保障措施包括 A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B 、保障经费投入 C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D 、推进依法治教 E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F 、加强组织领导 3、研究性学习包括

A 、自主学习 B 、自主设计研究过程 C 、自主收集研究材料 D 、自主得出研究结论 4、中小学教师“三不” A 、不读书 B 、不研究 C 、不合作 5、教师的哪些心态决定工作观念 A 、职业心态 B 、工作心态 C 、学习心态 D 、交往心态 E 、生活心态 1、提高教育质量不属于两基本一进入的两大重点内容 对 错 2 、学习心态不决定教师的工作观念 对 错 3、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不属于《教育规划刚要》指导思想 对 错

英语教学热点问题研究之文献综述

英语教学热点问题研究之文献综述 作者:方建华来源:本站点击:1893 时间:2009-1-15 编辑:admin 英语教学热点问题研究之文献综述 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方建华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呈列了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主要观点。内容分四大部分,即,英语教学宏观策略、阅读教学研究、英语有效教学研究、英语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研究。 关键词:宏观策略,阅读教学,有效教学,学生活动 前言 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入,英语教学领域也呈现各种思想交汇、各个学派共融的局面,广大基础教育领域的英语教学实践者——英语教师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学习、领会和贯彻这些教学理念,并从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他们的文章与英语教学学者们的专业学术文章一起呈现在各大英语教学期刊、报纸、专著中,使我们一线的英语教师也能分享学人们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也能阅读到诸多的教学案例分析,激发自己教学的灵感。 由于近期在自己的教学中比较关注三个方面的信息,即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英语教学中活动设计,本篇综述可以看作是这三个专题的综合,这些也是当前英语教学的热点问题;同时,在查阅文献过程中,也注意到当前英语教学中还有不少―大是大非‖的问题,尚存在于争论中,而这些争论的话题也涉及到我关注专题的展开,所以在此一并搜集,并作为本综述的第一部分呈列。 第一部分:英语教学宏观策略 英语教学中的新思维推动着英语教学的发展,但旧学说并不因此被抛弃,相反,在两者的博弈中,旧学说一样被很多学者一再提起。 清华大学外语系崔刚教授非常关注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他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述评》(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8(7): 25-31)一文中介绍了学习策略的不同定义,并与学习风格进行了

当前教育五大热点问题

当前教育五大热点问题 钱一呈 2012-10-26 18:09:30 来源:参考文摘 编者按:原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现任国家教育督导团副总督学钱一呈同志,曾应邀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举办的教育督学报告会上就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看法。本文谈到的五大教育热点问题系根据该报告录音整理。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问题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应当思考,应试教育的出现究竟是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学校教育还是围着高考转?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教育问题。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二元化结构和竞争的加剧。我国城市和农村及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还比较大。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很多家庭特别是农村的孩子都认为要有出路只有上大学,而且是上好的大学,上了好的大学就有好的工作、好的生活。家长有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但能上大学特别是上好大学的毕竟是少数,这就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为满足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这种期望,学校卷入其中,不得不以更多学生能考上大学和好大学作为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试教育也就不可避免了。这种社会需要和现实是教育界无法抗拒的。如果没有整个社会教育理念的革新,仅靠教育界自身是很难扭转这一局面的。办高中不谈升学问题,这所高中对社会就没有吸引力。现在我们不能回避谈这个事情,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我们目前把“应试”做到极端了。

2.教育考试制度的弊端。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为平民开辟了一条进入上层社会的道路,这套制度发明以后为世界各国所采用。但它走到极端以后也带来了弊端,一个就是科举制度成了求功名的敲门砖。一旦金榜题名,终生受益,功利性极强。另一个弊端是出现了大量作弊现象。这两种弊端给今天的学校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现在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传统考试方法引向如何选拔人才,而不是应试能力的培养。 3.传统文化的原因。应试教育也反映出整个社会在人才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误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愿望强烈,这本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何为龙?何为凤?究竟什么是人才?目前对龙和风的理解太单一了,唯有考上大学才能成名、成龙、成风。这是长时间以来形成的一个观念。现在这种观念已经从高中阶段扩展到初中、小学、幼儿园,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都在沿着应试教育模式下人才观的轨迹和思路在成长。我认识一个密西根大学的教授,他两个孩子,男孩做木匠、女孩做室内装饰,家长很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去学习和就业。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身心欢愉地工作和生活,才能成为有用之才。而多少年来,在传统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文化背景下,我们的孩子都是按照家长的意愿来塑造。这种文化带来的后果是孩子只会考试,不会做独立的人。此外,另一个客观原因是有待改进的分配制度,即教授工资就高、木匠工资就低的死工资制度,以及社会地位的巨大落差,这种状况也使得社会更看重高考的一考定终生的“威力”,考不上大学或好的大学将“贻误”孩子的一生,这不能不成为每个家长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4.人才使用的不计成本。现在我们的社会用人不计成本,认为什么事情都是学历越高的人来做越好,这实质上是最可怕的误导。现在一些单位招聘,一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