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分析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从2009年至2010年,最受跨国公司青睐的前十大投资国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巴西、越南、德国、印尼、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长远来看,稳定的经济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低成本劳动力以及市场开放等因素,将使中国继续成为最具吸引力的FDI东道国,中国依然位居最具投资吸引力国家榜首。

中国对外开放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20多年,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选择在华投资,投资存量与流量金额越来越多,投资形式越来越丰富,投资区域越来越广泛。国外直接投资(FDI)的这种快速增长与我国有关FDI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过程密切相关。我国有关FDI的政策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2年)为政策探索期;第二阶段(1983—1991年)为政策成型期;实践证明,这些政策的成果是十分显著的:我国近年来连续多年来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趋势

(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图1分析,从1982年到2010年,外商在华投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2年到1991年,外商开始进入中国。这一时期,由于刚刚开放市场,各项制度尚不完善,著名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并不多。当时,我国大力开展“三来一补”的外贸政策,许多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重在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仅仅将我国看作其获取价格竞争优势的重要区位。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外商在华掀起了第一轮投资热。这一时期,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正把我国从加工组装基地向重要的制造基地转变,《财富》500强公司中,已有400家在我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许多都是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型跨国公司开始加快在华R&D机构的建立,到2000年8月底,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有100家左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在跨国公司价值增值链和经营网络中角色和地位的提升。

第三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外商投资明显增加,新一轮投资热正在形成。这一时期以2008年为界,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07年,外商投资快速增长,

国内投资环境不断改善。2002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527亿美元,首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收跨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截至2006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4445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039.74亿美元。在累积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农林牧渔业所占比例不到3%,制造业占71%,服务业约占26%;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占86.85%、

8.79%、4.37%。2007年和2008年,外商投资稳步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了747.68亿美元和923.95亿美元。第二阶段:从2009年至今,FDI 连续出现剧烈波动。金融危机导致不少跨国公司总部出现资金紧缺,急需撤回资金以调整其资产负债表。危机深化使得融资稀缺,限制了跨国公司的正常经营,也由此造成了中国FDI 增速的连续负增长。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FDI 流入呈现回落态势。2008年10月,FDI 开始进入负增长。2009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20.56%,一直到2009年7月,中国FDI 连续十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2009年上半年,中国吸收FDI 下降17.9%。

总体来看,自1979年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中,有近400家在华设立了外商投资企业或代表机构。已经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纷纷追加投资,摩托罗拉、诺基亚、BP 、壳牌、巴斯夫等纷纷追加在华的投资计划,扩大了投资规模。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将地区总部迁至或计划迁至中国。中国已经是许多跨国公司的制造中心,中国也正在成为一些跨国公司的研究开发中心,随着金融批发零售等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中国也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管理营运中心。

图1 1982--2010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变动示意图 FDI net inflow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World Bank

由图2数据可知,从1982年到1994年,FDI 占GDP 比重持续上升,并在1994年升至顶点。个人认为,FDI 占GDP 比重自1994年的逐年递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表明我国GDP 的快速增长,其增速已超过FDI 的增长,充分显示我国经济增长已并不十分依赖外商

直接投资。事实上,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也都显示: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绝对规模虽大,但相对规模并不高,不存在过度依赖外资的问题。

图2 1982年至2010年FDI 净流入占GDP 比重示意图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t inflows (% of GDP)

1

2

3

4

5

6

7

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

资料来源:world bank

图3 2010年1月至3月FDI 数据统计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二)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主要来源于亚洲地区

由于受传统文化和地域因素的影响,我国吸收的跨国公司投资主要来源于亚洲地区。截至2002年底,亚洲十国和地区(日本、泰国、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累计对华投资3235.24亿美元,占对华投资总量

的72.22%;欧盟、北美则分别为339.43亿美元和432.47亿美元,占对华投资总量的7.58%和9.65%。截至2007年底,位居对华投资前七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3085.33亿美元)、维尔京群岛(741.46亿美元)、日本(617.24亿美元)、美国(567.06亿美元)、中国台湾地区(457.61亿美元)、韩国(387.75亿美元)、新加坡(333.91亿美元),亚洲国家的跨国公司依然占据对华投资的主导地位。

(三)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主要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区,并向西部地区逐渐扩展

目前,中国直接吸收的外商投资85%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一直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这种地区差异表现得十分突出:1983--2002年,在各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及其他投资中,东部地区占87.84%,中部地区占9.09%,西部地区占3.07%,中西部地区仅占12.16%。尤其是,我国实际吸收的外商投资70%以上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大核心区,1993年,沿海三大核心区外商直接投资及其他投资占各省市区的比重为71.03%,2002年该比重已增加到78.84%。到2007年为止,东部、中部和西部吸收的外商投资仍然高度不平衡,分别为83.91%、8.31%和4.27%。很明显,外商投资分布的这种不平衡性特点,将会对各地区的资本形成,继而对地区经济增长、工业化进程、外向型经济发展以及地区就业和创新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但经过20世纪90年代10年的发展,我国东西部地区吸收直接投资的差距出现了一定的缩小,虽不明显但也客观地反映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西进运动。目前,全球500强大企业中已有近60家在成都、重庆落户,有30家在西安落户,其中不少涉及高科技领域。跨国公司在华中西部投资的加大,增加了这些地区资本的形成、出口及就业的增加,将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追赶,实现级跃式发展。

(四)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企业开始主导中国对外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然而,从外贸增长的来源看,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张主要是依靠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企业来推动的。1986年,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企业的进出口、进口和出口仅分别占我国的4.04%、5.60%和1.88%;但2007年这三项指标则高达57.8%、58.66%和57.13%,已经完全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开始主导中国对外贸易并成。

(五)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以制造业为主

长期以来进人我国的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扩大投资对这些产业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体上看,过去30年,外资流人呈现三种变化趋势:

首先,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其次,由低生产率、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生产率、高技术含量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最后,行业内部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转变。但第二产业和制造业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截至2007年,制造业占全部利用外资的比重仍然高达70%左右,服务业占25%左右,农业不到3%。鉴于全球范围内服务业直接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60%,显然,中国吸收的跨国投资中,制造业比重仍然偏大,服务业的比重略显不足。

2007年在华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特征

(一)投资本地化

1.总部本地化

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和经营重心的转移,跨国公司纷纷在华建立地区总部,就近管理和协调在华业务,整合内部资源、提高运营效率。经商务部批准,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投资性公司有220多家,这些投资性公司已经或正在向地区总部转变。目前,上海经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223家,其中26%是世界500强企业。美国《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2%的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首选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等。据预测,10年内,上海有望超过香港和新加坡,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首选之地。

2.研发本地化

跨国公司纷纷在华建立地区性研发中心,挟资金优势网罗本地优秀人才,面向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开展研发。目前,跨国公司以各种形式设立的研发中心超过980家,仅上海就有200多家,它们既是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体系的重要支撑,又是聚焦中国市场的研发主体。

3.采购本地化

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全球性采购中心。品种齐全、品质良好、价格低廉、创新加快的中国产品日益受到跨国采购商的青睐。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尚、百安居、欧倍德等零售巨头,以及通用电气、福特汽车、西门子、联合利华等制造业跨国公司,纷纷在华建立国际采购部或采购中心,将中国纳入其全球供应链和采购网络。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年采购额已逾千亿美元。

(二)投资系统化

1.继续投资制造业

中国人世以后,为跨国公司投资中国制造业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跨国公司对于制造业领域的投资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它们对已有投资项目进行调整、整合。不少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投资建立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制造企业。对于这些企业事实上存在一个调整、整合的问题。对于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需要加大投资,需要增资。对于没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则需要停止经营或者转产经营,有的索性关掉或者出售给别的公司。目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制造业仍高达整个投资总额的70%以上。

2.投资研究与开发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加大投资研究开发项目。一方面,跨国公司投资企业技术转让的步伐加快,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引进的主要力量。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外资企业对外签订技术引进合同3471项,合同金额134.85亿美元,分别占当年全国技术引进合同数和合同金额的57.2%和77.5%,而国有企业的这两项比值仅为28.7%和17.8%。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索尼、惠普、三星、飞利浦等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投资的跨国公司都相继从母公司引进了大量技术。其中,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高达40多亿美元的技术许可协议,仅这一技术合同的金额就占当年我国技术引进总金额的近1/4。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分工地位的提高以及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掀起了在我国进行R&D投资的高潮。现阶段,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研发活动仍侧重于适应型和专用技术的开发方面,其根本目的在于直接面对中国市场、招募优

秀科技人才、寻求研发资源等,但也已经有部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其全球创新体系紧密结合。如通用电气公司在上海的研发中心不仅从事本土化的研发活动,而且更多地是为公司总部及其他海外分公司提供创新成果。

3.投资服务业

随着中国人世承诺的兑现,跨国公司逐步进人中国服务业领域。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在内的金融业,包括批发、零售、外贸、物流在内的流通业,包括增值电信和基础电信在内的电信服务业以及包括法律、会计、管理、公关等业务在内的专业咨询业都成为跨国公司进人的热点。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服务业累计占对华投资的比例一直稳定在25%左右。

(三)投资方式多样化

1.从新建投资到并购投资

并购投资是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跨国公司通过并购进入中国投资的案例一直存在。但是,与全球跨国并购趋势相比,中国跨国并购数量还不多。但随着加入WTO后,一系列允许外商收购国内企业的法规的陆续推出,国际并购大鳄已在中国浮出水面,石化巨头埃克森一美孚成为中石化的第一大海外股东;著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爱默生以7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科技的子公司Avansys Power;来自法国的电信设备制造商阿尔卡特,以3.12亿美元现金控股上海贝尔。这一趋势在2004年开始形成高潮: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斥巨资收购了本土品牌“小护士”和“羽西”;世界第一大啤酒巨头美国AB公司投资51亿港元在香港股市上全面收购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已发行股份的99.66%的股权,将百年哈啤这个地方品牌收入麾下;法国威立雅联合其合资公司首创威水投资公司出资4亿美元,获得深圳水务集团45%的股权;荷兰啤酒商喜力以5.8亿港元获得粤海啤酒集团21%的股权;美国化妆品公司雅芳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旗下两家中国合资公司20%的股份,等等。但截至目前,外资以并购方式向国内投资占外商在华投资总额的比例不到10%,这与世界60%一80%的水平相差甚远。

2.从合资到独资

独资化趋势并不是跨国公司最近的新动向。早在1997年下半年,中国新批准外资项目中独资项目数量就开始超过合资项目数量。此后,新批准外资项目数量一直多于合资项目。数字表明,从1997年以来,中国新批外商独资企业项目数量一直多于合资企业。从1998年起合同外资金额中外商独资企业一直多于合资企业。实际使用的外资金额则从2000年起独资企业超过合资企业。从发展趋势看,新批企业数量和外资金额独资企业超过合资企业越来越多。但从累计外商投资企业的结构来看,合资企业仍占大多数。

外商在华投资方式如下表所示。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

3.从单个项目到产业链投资

与一般中小企业投资不同,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带动整个产业链投资,进行群体竞争。许多跨国公司既投资于上中下游的最终产品,也投资相关的零部件;既投资于生产性项目,也投资于销售、融资、保险、咨询、运输等相关项目。能够带动整个产业链一起投资,或者在中国建立健全的配套体系的跨国公司,就能够取得在华竞争的主动。诺基亚公司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星网工业园的投资就是一个典型的产业链投资的案例。

三、正确认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

关于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持肯定的态度。其中以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和A.斯特劳特于1969年创立的两缺口模型最具代表性。该模型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经济发展主要受三种因素约束:一是储蓄约束,即国内需

求水平低,不足以支持国内投资需求的扩张,影响经济发展;二是外汇约束,有限的外汇收入不足以支付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品和消费品进口,阻碍经济发展;三是吸收能力约束,即由于缺乏必需的技术和管理,无法有效地使用外资和各种资源,从而影响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因此,钱纳里等人认为,如果发展中国家能成功地利用外资便可以逐渐克服储蓄、外汇和技术的约束,增加国民总储蓄和总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另外一般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也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东道国迅速进入全球分工体系,利用东道国的资源优势促进出口增长,以换取本国发展所需的外汇;二是提升东道国的出口结构,由初级产品出口向工业制成品出口转变;三是提升进口商品结构,由消费型进口转变为生产型进口。统计表明,截至2008年7月底,我国已累计批准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3.4万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累计达820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对GDP的贡献超过40%;而外商投资企业也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成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可以认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缓解了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资本短缺,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增长,从而使国民经济走上了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三位一体发展的道路。而且,由于国际资本流人,尤其是外国直接投资通过“外溢效应”(spill over effect)与“学习效应”(earning by doing),使中国经济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另外,跨国公司在促进中国市场内部的结构竞争和解决就业方面的贡献也不容忽视。但值得警醒的是,中国依靠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潜在威胁,可能是难以估量的。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国内资本发展有一种观点认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挤出”效应,即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民营资本的发展。其理由在于,改革初期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但现在国内高达20多万亿元左右的巨额储蓄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说明国内资金缺口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国内吸收的跨国直接投资已经过多,没有必要再吸收那么多的跨国直接投资了。这种观点显然过于片面和表面化。国内民营资本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难道真是外资挤出的结果吗?首先,在跨国直接投资大量进入之前,民营资本就没有什么发展;其次,随着国家对于民营资本的政策渐趋明朗,并偏向鼓励和引导,近年来民营资本获得了迅速发展。这说明,并不是外资挤出了民营资本,关键在于中国政府一方面把巨额资金浪费在国有企业身上,另一方面却从法律、规章和资金上限制本土民营企业。这才是中国民营资本得不到很好发展的真正原因。当然也必须承认,国家对跨国直接投资的超国民待遇事实上造成了对民营资本的不公平待遇。

(三)市场换技术

尽管近年来,跨国公司加大了对华投资的R&D投入,并实施研发本地化,将全球研发中心逐步迁移至中国。但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真正目的是实现市场控制和技术控制,最终达到产业控制。跨国公司为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一般不转让最先进技术,除非在东道国取得绝对控股权,并且市场需求和竞争迫切要求子公司立即采用最先进技术,以夺取先行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跨国公司转让的多为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非高科技的、劳动密集的二三流“适宜性”技术,并通过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延长其产品生命周期。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防止技术在中国相关企业或行业间扩散,培植未来的竞争者,同时削弱中方原有的研究与开发部门,使中方无力实施技术赶超,不断保持对外方的技术依赖。

跨国公司的生产实行纵向垂直的全球化分工协作,根据其全球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统一调配产品价值链的地区分布,并形成相应的一整套生产质量体系。这样其在华子公司与中国产业的前后关联度低,不利于中国各产业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当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在竞争中击败了同一产业中的中国民族企业时,这些民族企业的上下游关联产业也同样遭受打击。

因此,无论是在开放初期提出的引进外资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还是于1992年提出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中国均未能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取得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显著成效。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和特点

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和特点 1.1投资努力加强 根据对外经贸合作部的统计数据,从2005年1月到12月,中国外资总额为692亿美元,比同时期增长10.43%;实际利用外国资本469亿美元,比同时期增加14.90%。2002年1月到12月,外资总额为439.9亿美元,比同时期增加31.47%;实际利用外资245.79亿美元,比同时期增长18.69%。到2002年6月末,外资总额为7892.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198.02亿美元。 1.2投资项目系统化 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潮流,增强自身竞争力,“服务”趋势加强。同时,跨国公司也加强在制造产业链中的营销,物流,研发,售后服务,把一般制造业,制造业装配线转移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中国变成了跨国公司制造业发展的首选地。 1.2.1继续投资制造业 在中国加入WTO后,给跨国公司投资中国制造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跨国公司已经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新措施。他们已经作出调整,和投资计划一致。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投资并建立了几个甚至几十个制造公司。中国制造公司已经在许多消费型生产领域具有相当强的实力,关于这些领域,跨国公司没有再投资和建立新的工厂,而只是向某些制造产业项目进行采购。 1.2.2投资产品服务产业 随着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逐渐进入中国服务业领域。包括银行金融产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包括批发、零售、外贸、分销的物流产业还包括法律咨询产业、会计、管理、公共关系等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跨国公司正在促进它在中国的公司投资到当地的总部。一些公司把中国的总部作为亚太总部。同时,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操作中心。在当地总部之下,也经常有采购中心、分销中心、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媒介中心等等。 1.3投资区域集中化 自从2005年,跨国公司已经增加投资到渤海经济圈,把北京和天津作为中心;增加投资到扬子江经济圈,把上海作为中心;增加投资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把香港作为中心。到2005年,85.96%外资分布在东部地区,8.78%分布在中部地区,5.26%分布在西部地区。以上数据表明:近几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增加中西地区的投资,而是依然把东部地区作为投资的关键地点,并且有扩大在东部投资的趋势。 1.4投资方式多元化 1.4.1根据UNCTAD’S的统计数据,跨国并购在中国可能10亿到20亿美元。中国每年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大约300到400亿美元,将近5%是跨国并购,其他大部分是新建项目投资。同时,在中国出现一些非典型并购。当建立合资,许多持有现金和技术的外国商人被估计为股本,获得中国企业的已经存在的股本。对于中国方面,这也是合并和收购的一种形式。例如:美国福特电机公司用4千万美元采购中国江陵汽车公司80%B股,因此导致江陵汽车20%的资本股变为江陵汽车重要股份。 1.4.2从合资到独资 独资趋势不是跨国公司最近的新趋势。自从1997年以来,中国的外资企业数多于合资企业数量,从2000年开始,外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额超过合资企业。,从发展趋势可见,独资企业越来越超过合资企业。例如,中国外资额为1 5643,合同金额430亿美元;新的外商合资8894,合同外资176亿美元。独资企业项目数是合资企业项目数的2倍。 1.4.3从单个投资单个项目到投资产业链 大型跨国投资不是单独在中国,而是完整的产业链投资。跨国公司能驾驭完整的产业链投资到一起,或者在中国建立必要完整的系统,它能获得在中国竞争的主动权。Nokia是一个在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当前跨国公司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已有约400家在华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家先后发布施行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外商投资电信、民航、银行、保险、以及外商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上市公司公司国有股、法人股向外商转让、qfii等多项法规,进一步增强了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信心。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加快在中国的投资步伐,跨国公司新投资和增资项目大量增多,去年1-11月,经国家计委(或报经国务院)审批的大中型外商投资项目38个,总投资逾120亿美元。一批由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重化工、能源、汽车、电子等资金、技术密集型大项目相继签约和开工建设,银行、保险、商业流通等服务贸易领域的投资日趋活跃,新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不断增加,我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呈现良性发展势头。一、新的趋势和特点相比入世前后,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主要集中以下三个方面:(一)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1、在外商投资最集中的加工制造业中,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明显增加。如电子通信制造业,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70.9亿美元,占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5.1%,比1997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2002年1-10月,这一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7.1%.该行业国际前10位的跨国公司中,已有8家在华投资设立了130多个合资或独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已经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据了相当的份额。汽车行业中,上海大众、南京依维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增资,宝马、现代设立了新的合资项目,丰田、日产分别与一汽、二汽签署了全面的合资合作协议,本田计划在广州合资建立出口轿车基地。石油及石化行业中,西气东输、上海联合异氰酸酯、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等,均为著名跨国公司投资的数十亿美元的特大型项目。这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大项目弥补了我国产业链中的空白,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为其配套,形成产业聚集的区域,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能力。2、随着入世后我国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服务业利用外资发展迅速。2002年1-9月,我国服务业吸收外资合同额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6%;实际外资金额95亿美元,同比增长49%,约占我国同期实际利用外资的1/4.部分地区外商投资服务业的势头更加强劲,上海1-10月服务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增长了97%.表明入世后境外投资者,特别是跨国公司对我国服务业的投资日益活跃,服务业吸收外商投资的巨大潜力初步显现。2002年以来,金融、商业领域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取得了积极进展,其中,商业分销领域,新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17家,其中连锁企业16家,原有外商投资商业企业新设分店7家;银行领域,至9月底国内已设立外资银行分行147家,其中45家获准开展人民币业务,最近美国新侨投资参股深发展银行超过18%的股份;保险领域,继去年11月英国标准人寿等3家外国保险公司获准进入中国后,在华外资保险公司已达34家,设立的营业性机构约50家,近期汇丰集团出资6亿美元参股平安保险10%的股份;证券领域,德国安联公司己获批准,率先在北京组建了合资证券管理公司。服务贸易领域一直是跨国公司投资的目标,一些跨国公司已准备多年,随着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该领域,也是今后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之一。跨国公司投资服务业,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并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二)跨国公司更加注重本地化经营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为提高全球竞争力和开拓中国市场,纷纷来华投资,而中国的综合优势使众多跨国公司增强了“扎根”中国的信心,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推行全面的本地化经营策略。他们不仅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中国生产其产品,而且将全球经营网络中几个核心部分都向中国进行转移,在生产、研发、管理、采购、品牌各个方面都加强了本地化的进程。1、跨国公司将生产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速度加快。虽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幅降低了进口关税,但是,从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确保市场份额等长期战略考虑,跨国公司仍纷纷将制造业的生产重心向我国转移,将中国作为跨国公司重要的制造基地。如拜耳公司、巴斯夫公司、bp公司等都已经开始实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及其对策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及其对策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更多的跨国公司采用各种方式进入了中国市场。同时,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战略也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已经成为摆在中国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 在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当时外商对中国的国内政策、法律、市场环境、消费习惯等都很不熟悉,缺乏在中国市场运作的经验,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法制环境、政策的稳定性、政府行政干预等存在顾虑,因而对投资持观望、试探、谨慎的态度,主要形成了以合资和合作方式为主的格局,以便充分地利用中方的人才等资源熟悉、了解当地市场信息。 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政策环境的改善以及对独资限制的减少,跨国公司也积累了在中国市场的经验,跨国公司已经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但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战略也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在中国的投资策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方面说明,随着总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战略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

跨国公司通过不断变化自身的经营战略来积极面对和适应日益强化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从总体上看,这种调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华投资结构的调整 目前,全球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全球工业化的重心也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稳定的政局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度不断加大,使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更加活跃。许多跨国公司开始把加工制造中心转移到中国,还有一些跨国公司通过提供资金、设计标准、技术和管理,在中国投资零部件制造业,同时加大在中国的采购力度,将中国融入其全球经营网络。 从总体上看,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结构在过去20年里不断演变。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逐渐由传统的资源导向、资本导向,转变为知识创新导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投资重点,投资呈现高端化趋势。 2.把中国纳入其全球化经营网络和价值增链条之中 跨国公司新增的投资主要流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信息技术、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制药、石油化工和发电设备等。跨国公司着眼于在中国市场的整体战略投资,对产业链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纵向投资并强化销售、售后服务网络以及培训中心的建设。同时把分散在中国的单个投资项目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使资金、人员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并优化组合,产生整体效益。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影响

西安工业大学北信学院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及影响 院系:经管系 专业:国际贸易 班级:1班 学号:B09040124 提交日期:2012 年 5 月23 日 姓名茹雪学年论文成绩

跨国公司对华营销策略分析 1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低位日益突出。目前,跨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已经占到了我国工业增加值总额的23%,税收的18%和出口额的48%,外资流入存量占GDP的比重也从1995年的19.6%上升至2000年的32.3%。《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995年仅为20亿美元,2000年增至410亿美元,同期的我国整体的出口规模也从260亿美元迅速增至2490亿美元;初级产品和资源加工产品的出口比重从1985年的49%降至2000年的12%,二同期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重则从3%增至22%。在华设立的跨国公司子公司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从1989年的不足9%增值2001年的48%,其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中的比重增长更为迅速,从1996年的59%增至2000年的81%。时至今日,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部分高科技行业出口增长的支柱。这些高技术行业包括电子元器件行业、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和移动电话等。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资料显示,在2001年中国吸引了470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FDI),比起2000年上升了15%。较低的劳动成本,加入WTO以及迅速发展的本地消费者市场是中国成为了亚洲最有吸引力的地方。A.T.Kearney最近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能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地方。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网络纷纷登陆中国。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这些新增加的投资,许多是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制药、石油化工和发电设备的制造厂商已将它们的生产网络扩大到中国。着眼于在中国市场的整体战略投资,跨国公司对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的各阶段进行纵向投资并强化了销售、售后服务网络及培训中心的建设。同时把分散在中国的单个投资项目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使资金、人员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并优化组合,产生整体效益。 4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2009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摘要 本文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研究FDI外部性对东道国产业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FDI以其强大的资本存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外部效应,这种资本存在由于其规模巨大,对东道国的整个宏观经济产生了外在的影响,因此,研究FDI外部性对东道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也就有其必要性。 FDI外部性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一方面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但同时又加剧了国民收入的差距;另一方面,FDI带来了总就业量的增加,但同时也带来的就业的挤出。FDI对其他方面,如环境、对外经济关系的负面影响,更是日益严重。因此,目前我国已为利用FDI付出了较高的代价,并且FDI已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考虑到我国目前利用外资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新形势,本文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跨国公司及其FDI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把促进中国本土企业、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实现中国的自立发展作为引进外资的战略目标。为此,从对外的引资政策和国内的配套政策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国外直接投资,产业安全,外部效应,引资政策

The Status Atation, Impact of Factors and Trend Analysis abou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FDI-induced externalities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host countries and takes China as a case study.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studying the impact of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xternalities on a host country’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s been constructed. The mere capital existence of magnitude can also cause immense externalities on a host country’s macro economy, which make it necessary to study the impact of FDI externalities on domestic macro economy. Considering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DI trends, the article conclude that the role and status of FDI in China’s economy should be reexamined and China should set up new FDI strategy focusing on fostering local enterprises. To achieve the strategic goal, the associated polici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the article. Keyword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 Industry safe, Externalities, FDI strategy

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目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跨国公司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面对国外跨国公司投资发展应采取的对策.......................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摘要】跨国公司作为的主要载体,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不断增加有力地带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潮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已经进入全方位阶段,投资力度强化,投资项目系统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对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应对挑战。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投资中国市场

一、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跨国公司重点投资的主要是服装、电子元器件、塑料制品、皮革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90年代初期以后,跨国公司多投资于微电子业、汽车制造业、家用电器业、通讯设备业、制药业、化工业等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科技产业、金融保险业以及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投资又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新的投资热点。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业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市场,其投资的产业分布表现为: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三产业发展迅速。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投资大多数集中在那些集中度和规模效应较高的行业里,按照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根据技术水平划分行业的标准,截止2004年底,在统计的1204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企业中,属于低技术行业的有217家,属于中等技术行业的有684家,高技术行业的有303家。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对中国市场环境的逐渐熟悉,以及对中国市场潜力和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呈现出大规模系统化现象。这种大规模系统化,既表现为跨国公司不仅对单个企业进行投资,而且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同时又表现为既投资于生产性项目,又大规模投资于融资、采购、保险、咨询、销售、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各个运营环节。更加重视其对外投资的全球市场整体性和系统性。 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力度加大,研发机构数量增多。包括微软、通用汽车、英特尔、诺基亚、的世界著名跨国巨头在中国都建立有研发机构。在数量增多、额度加大的同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形式也出现多样化趋势。目前主要有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与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或合资进行研发、与中国企业建立技术联盟等形式。

跨国公司在华的本土化战略方案

跨国公司在华的本土化战略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对外直接投资明显上升,跨国公司作为直接投资的载体也开始活跃起来。投资者谋取利润,运作地国家获得技术和管理经验,世界各国发展的不均衡,带来了新一轮的投资方向——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跨国经营也就成为了各国企业常用的投资经营方式。如何面对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冲突是影响跨国企业管理效果和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文化冲突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管理人员的本土化,即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等主要由所在国当地人员担任。近一二十年间,虽然各国在跨国经营的人事战略上各有特点,但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在跨国公司可供选择的诸如人才母国化、人才国际化等人事战略中,人才本土化战略的影响越来越大。外国学者的调查表明,44家美国跨国公司中有43家都雇用了当地人员作为高级管理者。 中国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名列前茅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200家来华投资。为了适应中国的独特的经营环境,跨国公司不同程度上使用了本土化经营战略,而人才本土化是其主要的特征之一。人才本土化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受聘管理生产经营业务,他们深谙中国的文化传统及其影响下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能很好的与下属沟通和合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这些中方人员往往受过较多的西方教育,对西方的行为方式、管理方法等有深刻的了解,能较好地理解和贯彻外方上司的管理思想。因此,管理人员本土化对于化解文化冲突、促进有效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一家中美合资企业的总经理指出,“外资企业中,管理人员本土化是一种趋势,它越来越被证明是有效的,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当然,本土化经营也有明显的弱点。在管理沟通方面,怎样理解总部的策略并能在本地实施,刚开始时从国外派来的经理在这方面更有优势,更能理解总部的意图。这也是最初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起用外国经理的原因。东方人和西方人在管理文化上确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西方人在处理问题时对事不对人,无论什么事先问事情对不对,然后才论及人。事情不对,无论你是什么人,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而中国人则相反,面对问题时潜意识上会先看这件事是谁干的,如果是某些特定的人干的,即使事情有问题,也会因情面在前,而影响了对事情的处理。中国人就人论事的方法无法适应跨国公司的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的管理非常重视文件化、数

论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一).

论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一) 摘要:中国进入WTO以后经济与全球接轨,跨国公司的发展大大加快,在全球化经济竞争当中,我国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将如何走出去,如何发展和经营管理值得深思。 关键词:跨国公司;发展;管理 跨国公司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化金融组织,特别是在近五六十年发展迅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进入我过的跨国公司逐渐增加,对我过的经济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我国的跨国公司也逐步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我国的跨国公司也加发展,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我国的跨国公司该如何发展和经营管理,成为眼下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跨国公司的必要派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同时也有大量外国企业和资金涌入中国,中国的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加大跨国公司的发展力度成为必然。 1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与世界接轨发展跨国经济。全球化是指跨民族、国家、政治疆界的经济扩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果哪个国家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就意味着被淘汰。我国要溶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就必须把目光放远指,向国际市场,大力发展跨国公司。这样才有助于中国经济更稳定的发展。因此发展跨国公司是世界发展大趋势的需要。 2经营与发展跨国公司有助于改善国内部分行业的产品、劳力大量过剩。中国已经进入了产品过剩时期,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格局,大量的积压商品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政府对内提出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等政策,在对外方面我想加强对外贸易和发展跨国公司也是改善产品过剩的好办法。同时众所周知中国是人口大国,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导致事业人口增加,而且农村剩余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负担,如果能大力发展跨国公司则有助于扩大人口输出,加快国内经济发展。 3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指导国内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生产管理技术,跨国公司正好能在这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把外国好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引如中国从而知道国内企业的发展。 二我国跨国公司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 1跨国公司的本土化问题。无论事实中国还是别的国家的跨国公司,目前存在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公司的本土化问题。世界第二大零售企业法国家乐福为何败逃日本,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适应日本当地的本土文化,家乐福在日本的店铺一般都开在市郊,虽然欧洲人喜欢一次性购买很多东西在家里储备,但是日本住宅面积较小不适宜储备过多的东西,再加上日本的妇女大多都没有职业,在家带孩子料理家务所以她们有充足的时间到附近的便利店购买东西,而不是一次储备很多。我们再来看看NEC手机为什么撤出中国市场。在日本销售量第一的NEC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最后落得退出中国手机市场的结局其原因也不外乎是不适应中国的本土文化。NEC手机一向重视技术和质量却很少将精力投入到手机的外观和宣传上去。而中国的消费者却很

跨国公司在华发展趋势与特点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2007年全球范围的金融海啸爆发之后,曾经在世界经济发展中风光无限的虚拟经济遭 到重创,实体经济也由于国际贸易发展预期降低、跨国公司经营风险不可控程度上升和市场 流动性水平下降,而减少了跨国直接投资的项目与金额。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推出了 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国再次成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重点地区,跨国公司通过对多 重利益关系再平衡,调整着其对中国的投资战略,呈现出新趋势和新特点。 一、跨国公司投资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增加 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产业的发展变化,我国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在 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更多的跨国公司选择了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上 下游环节的扩张,来完成在华企业的转型,以达到对潜在市场的更好挖掘与开拓。 表1 2007-2011年跨国公司投资额按行业分类(单位:万美元) 行业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总计7476789 9239544 9003272 10573524 11601100 农、林、牧、渔业92407 119102 142873 191195 200888 采矿业48944 57283 50059 68440 61279 制造业4086482 4989483 4677146 4959058 5210054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07255 169602 211206 212477 211843 建筑业43424 109256 69171 146062 9169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0676 285131 252728 224373 319079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48524 277479 224694 248667 269918 批发和零售业267652 443297 538980 659566 842455 住宿和餐饮业104165 93851 84412 93494 84289 金融业25729 57255 45617 112347 190970 房地产业1708873 1858995 1679619 2398556 268815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01881 505884 607806 713023 838247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 91668 150555 167363 196692 245781 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7283 34027 55613 90859 86427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72270 56992 158596 205268 188357 教育3246 3641 1349 818 39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157 1887 4283 9017 775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5109 25818 31756 43612 63455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4 0 1 066 国际组织0 6 0 00数据来源:根据对2008-2012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分析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从2009年至2010年,最受跨国公司青睐的前十大投资国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巴西、越南、德国、印尼、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长远来看,稳定的经济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低成本劳动力以及市场开放等因素,将使中国继续成为最具吸引力的FDI东道国,中国依然位居最具投资吸引力国家榜首。 中国对外开放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20多年,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选择在华投资,投资存量与流量金额越来越多,投资形式越来越丰富,投资区域越来越广泛。国外直接投资(FDI)的这种快速增长与我国有关FDI的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过程密切相关。我国有关FDI的政策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2年)为政策探索期;第二阶段(1983—1991年)为政策成型期;实践证明,这些政策的成果是十分显著的:我国近年来连续多年来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趋势 (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图1分析,从1982年到2010年,外商在华投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2年到1991年,外商开始进入中国。这一时期,由于刚刚开放市场,各项制度尚不完善,著名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并不多。当时,我国大力开展“三来一补”的外贸政策,许多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重在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仅仅将我国看作其获取价格竞争优势的重要区位。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外商在华掀起了第一轮投资热。这一时期,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正把我国从加工组装基地向重要的制造基地转变,《财富》500强公司中,已有400家在我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许多都是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型跨国公司开始加快在华R&D机构的建立,到2000年8月底,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有100家左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在跨国公司价值增值链和经营网络中角色和地位的提升。 第三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外商投资明显增加,新一轮投资热正在形成。这一时期以2008年为界,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07年,外商投资快速增长,

最新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并购己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并且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具有广阔发展潜力和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己经并将继续成为跨国公司竞争的主要领域。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在投资政策、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等方面迈出更开放的步伐,由此也为跨国公司通过并购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外资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活动的一个新动向。但由于中国目前正处于转轨期,所以外资并购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跨国公司在华扩张中并购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并购给我国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并购提出了对策。 论文关键词:跨国公司并购经济全球化 Abstract:Since late 1980's,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come a world trend and maj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mean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With the competition among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being intensified continuously, the market of China,which has great potentialities and upgraded market levels has been and will continue to be the focu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With the joining WTO, China has become more open in its policies related to investment, market access and national treatment, which leads to many mor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entering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by the way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ough we are in a turn time, there are

外商直接投资论文-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现状及对策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论文-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历了从合作、合资为主到以独资、控股为主的转变。独资化倾向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会带来对我国经济的控制,威胁到产业安全,独资化 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该如何应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独资化;影响 1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的现状 1.1 独资化概念的界定 一般说来,外商独资化主要是指外商通过增资扩股达到对合资企业控股或完全收购合资企业使之成为跨国公司的子公司的过程。在本文中,独资化主要包括跨国公司新建的独资公司或完全收购从而获得子公司,另外也包括通过增资扩股来取得企业的控制权,从而能最终 实现独资,使之成为子公司。 1.2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进入我国的外资的模式已悄然发生变化,逐渐从开始的合资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独资为主,外商独资化趋势很明显(见下表中的数据)。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独资化步伐的加快使得外资已在很多行业占据了主要份额,甚至成为该行业的垄断者。 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的消极影响分析 2.1 造成了我国市场垄断加剧,一部分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 外商独资企业数量在我国日益增多,在一些行业,跨国公司竞争实力强大,使得相当的内 资企业无法立足,外资企业逐渐谋求做该行业的老大。我国内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发紧张。更让人担忧的是,部分行业中外资企业的主体地位已经威胁到了国家经济安全。 在此以物流业为例:我国于2009年将物流产业定为十大产业之一。物流业被认为是服务贸易的有机构成,表现在连接国内市场、实现资源全球化配置,具有独有的主渠道功能。让人担忧的是,目前在我国物流业的三个领域中,外商直接投资占据了难以在短期内打破的垄断 地位。这三个领域分别是,国际快递,航运物流,进入中国的国外制造企业、餐饮企业带来的物流业务。在国际快递领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垄断现象。我们熟知的国际四大快递巨头FedEx、UPS、DHL、TNT已经把中国国际快递市场80%的份额控制。可以想象,如果中国的物流业被外资企业垄断,将不利于我国维护供应链安全,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安全。 2.2 对国内品牌的侵蚀 在华跨国公司非常重视品牌策略。其中,品牌阻击是在华跨国公司常用的策略,主要表现在华跨国公司在合资或者购并过程实行对国内企业品牌的“冷冻”或“侵蚀”。最初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时偏好合资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一旦在取得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后,逐渐“冷冻”起中方品牌来或者干脆将中方品牌用于生产的低中档产品,让自有品牌用于高端产品,然后充分利用 中方的销售网络,轻而易举将其品牌产品打入中国市场,这样中方竞争对手被逐步挤出,原有 市场被外方品牌占领。众多国内知名品牌以此被侵蚀,甚至消失。如在碳酸饮料市场,广州“亚洲”上海“正广和”、北京“北冰洋”、沈阳“A王寿”、重庆“天府可乐”、青岛“嵘山”、天津“津美乐”等八大名牌,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与这些品牌合资购并中,先后把7家公司的品牌上从市场上消除,把自己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 2.3 操纵内部贸易和转移价格 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中,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彼此之间进行内部贸易时所采用的一种价格,这便是跨国公司的“转移价格”,又称为内部调拨价格或者转让价格,由

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策略

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策略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跨国公司作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在载体,世界范围内对跨国公司的研究也方兴未艾。我国作为20年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重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要的跨国公司都已经参与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来,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因此选取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策略作为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策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通常整体性的策略是通过各个局部策略来具体化执行的,为了更好的抓住机会,迎接挑战,经营投资策略的使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跨国公司;经营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rends are becoming evident, as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the major multinationals in the carrier, the study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the world are in the ascendant. China, as one of the fastest economic growth in 20 years in the country, is being more and mor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ttention, almost all of the world's major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have been involved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and become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new impetus. So select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operating in China as a research strategy has som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multi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 in China is an organic whole, but usually through a holistic strategy is specific to each local strategy execution, in order to better grasp live opportunity to meet the challenges, the use of operating investment strateg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 words: multi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

跨国企业在我国的发展 姓 名: 专 业: 学 号: 指导教师: 目 录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1 (一)跨国公司数量日益增加 2 (二)跨国公司竞争力强大 3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案例 4 (一)诺基亚在中国的发展 5 (二)西门子家电在中国的发展 6 (三)宝洁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2 三、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1 (一)为中国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 2 (二)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 3

(三)促进了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 2 四、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4 (一)对民族品牌造成了冲击 5 (二)造成了本土企业的人才流失 6 总结 4 参考文献 4 跨国企业在我国的发展 摘要:跨国公司作为在我国投资的隶属于国外的公司,对于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市场的改革中,跨国公司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它是代工我国经济与全球化想接轨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全球经济稳步发展,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方位的阶段,他带动了我国投资项目的多样化,加大了各国在华投资资金流入,影响了我国经济市场结构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跨国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来了解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跨国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模式,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是通过近年来跨国公司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情况,通过案例总结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跨国企业;发展;国有企业;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对于全球经济告诉发展的现在,跨国公司为此提供了主要的经济原动力,在我国跨国公司一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几乎是一种直接垄断的姿态,由于当时我国经济还不是很发达,所以国外的企业看好了我国的经济市场,自此之后来开始在我国出现了少数的跨国公司。由于这些跨国公司大部分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型企业,所以这些企业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对我国市场进行投资方面,这些跨国企业抢占了先机,对我国当时经济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一)跨国公司数量日益增加 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跨国企业开始注重对服装、塑料制品、皮革制品的加工和生产,然后逐步开始扩展到电子、汽车、家用电器、等一系列具有技术的专业性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国企业都看好了我国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并且逐渐开始在我国建立跨国企业,这些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由于当时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是很发达,所以主要的生活必需品都是这些跨国企业在我国进行生产和销售的。据统计直至2004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企业就有超过1200家,这些跨国企业带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随着经济化发展趋势跨国公司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对于我国本土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二)跨国公司竞争力强大 对于20世纪的中国而言,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动力。当时各个国家纷纷来我国进行分公司的建设,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据不完全同时,当时英国、德国、法国、没过均在我国设立了跨国企业,这其中包括著名的福特、通用、埃克森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这些来华投资的跨国企业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正式由于这些跨国企业的发展,才能成就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变革,在一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发展的今天,跨国企业除了面临经营策略的调整之外,还需要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变革,改变以往的经营发展策略,转型为适应现在市场发展需要的面向全球化的公司。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案例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加快在中国的投资步伐,跨国公司新投资和增资项目大量增多,去年1-11月,经国家计委(或报经国务院)审批的大中型外商投资项目38个,总投资 逾120亿美元。一批由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重化工、能源、汽车、等资金、技术密集型 大项目相继签约和开工建设,银行、保险、商业流通等服务贸易领域的投资日趋活跃,新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不断增加,我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呈现良性势头。 一、新的趋势和特点 相比入世前后,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主要集中以下三个方面: (一)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1、在外商投资最集中的加工制造业中,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明显增加。 如电子通信制造业,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70.9亿美元,占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5.1%,比1997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2002年1-10月,这一比重 进一步上升到17.1%.该行业国际前10位的跨国公司中,已有8家在华投资设立了130 多个合资或独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已经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占据了相当的份额。 汽车行业中,上海大众、南京依维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增资,宝马、设立了新的合资项目,丰田、日产分别与一汽、二汽签署了全面的合资合作协议,本田计划在广州合资建立出口轿车基地。 石油及石化行业中,西气东输、上海联合异氰酸酯、福建炼油乙一体化等,均为著名跨国公司投资的数十亿美元的特大型项目。 这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大项目弥补了我国产业链中的空白,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为其配套,形成产业聚集的区域,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能力。 2、随着入世后我国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服务业利用外资发展迅速。 2002年1-9月,我国服务业吸收外资合同额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6%;实际外资金额95亿美元,同比增长49%,约占我国同期实际利用外资的1/4.部分地区外商投资服务业的势头更加强劲,上海1-10月服务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增长了97%.表明入世后境 外投资者,特别是跨国公司对我国服务业的投资日益活跃,服务业吸收外商投资的巨大潜力初步显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