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阅读文献的方法总结

阅读文献的方法总结

阅读文献的方法总结
阅读文献的方法总结

1阅读文献的方法总结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5659889.html,/m/user_content.aspx?id=22154

根据课题研究方向,检索到了大量的文献后,如何阅读是一个问题,在大量看文献前,需要不断总结一些好的文献阅读方法。结合一些论坛总结的经验和自己阅读文献实践,对文献阅读方法进行整理总结。

一、文献阅读的顺序:找到相关文献后,一般先看文献的摘要,看看摘要是否跟自己的研究课题方向相关;接着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80%以上不是最近3-5年的文章,该文献的参考价值就不大了(阅读经典文献除外);然后再看引言,注意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就可以仔细的阅读全文了。

二、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如果一篇文献看完摘要后感觉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帮助不大,仅仅能够帮助了解别人研究进展,读完摘要即存档不再继续读下去,这种文献阅读叫“略读”;除了读完摘要,还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的文献阅读叫“概读”;将全文看完,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这种文献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的启发和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样对一篇文献进行阅读叫“精读”。在展开文献阅读时,需要将这些阅读方法结合使用,我的经验是“略读”、“概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70%,“详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20%,“精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10%。

三、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总结一套适合自己记笔记的方法,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以后参考、引用和学习;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几个月后一定要重新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在以后看文献过程中遇到相似的文献,可以把以前阅读过的论文和笔记拿出来对照阅读。

四、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对于“略读”、“概读”的文献可以直接看电子版,但“详读”,特别是“精读”的文献一定要找纸质文档来看,可以找期刊或论文集原本,也可以打印出来读,我大部分打印出经典的或重要的文献进行“精读”。

五、抓住主要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评述:阅读完一篇文献后,特别是“精读”过的文献,不能一句一字的读完了就万事大吉了,需要对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这样才能使阅读过的文献对自己写论文真正有帮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述:(1)该论文的主题、目的;(2)该论文的前期工作的分析;(3)该文献本身的研究方法、结果;(4)该文献本身的创新之处;(5)该文献可能进行改进的地方,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6)通过该论文,提出自己可能的新思路。

2文献阅读方法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5659889.html,/bbs/showpost.aspx?id=30305

1.文献资料检索:

1)Elsevier、Google、SPIE、IEE/IEEE、中文期刊、英文期刊等等;

2)与部分重要文献的作者联系,索要相关文献;

2.文献资料的初步分析(初步分类、相关知识)

3.文献阅读:(重点)笔记形成word 文档

将检索到的文献按照研究内容分为几部分:

(例如,锂离子电池领域可考虑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研究方法等部分。其中正极材料可以分为:层状氧化物、橄榄石型磷酸盐、新材料、纳米材料等)

每部分内容的相关文献:

按顺序将相关论文的论文信息放入word文档,具体包括

1)、该论文信息for参考文献要求,格式为

[序号] [作者], [论文题目、书名], [期刊、学术会议、出版社], [卷号(期号)]: [页号], [时间、会议地点]

举例:Z.C. Shi, A. Attia, W.L. Ye, Q. Wang, Y.X. Li and Y. Yang,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mesoporous FePO4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Electrochimica Acta,

5(36):2665-2673 (2008)

2)、论文摘要

若为英文文献,则贴上英文摘要、同时要将英文摘要译为中文;

若为中文文献,则贴上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

3)、对期刊论文,摘录论文中比较好的(可用于我们自己写作论文)中英文句子和词组。

4)、通过阅读,写出对该论文的分析与评述

a重点论文详细评述;a非重点论文简要评述

评述内容包括:

(1)该论文的主题、目的;

(2)该论文的前期工作的分析(研究中存在问题、解决思路);

(3)该论文本身的研究方法、结果(与现有方法的比较);

(4)该论文本身的创新之处;

(5)该论文的进一步研究思路;

(6)该论文可能改进的地方、对本人研究工作的启发;

(7)通过该论文,提出自己可能的新思路;

4.通过系列文献阅读,可适当考虑修整对文献的分类方式(看具体情况而定)

5.通过对他人系列研究工作的分析、对比,进行归纳、综述:

1)国际国内研究情况分析;

2)现有各类方法对比、创新之处分析;

3)研究前景分析;

4)开展研究可能采用方法和研究思路、创新之处。

3有关文献阅读方法和技巧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5659889.html,/read.php?tid=36396

之一

1。由点到面。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

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

2。由杂到精。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爱猫扑.爱生活,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我和王忠诚院士、顾玉东院士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记卡片的习惯。病例随访、文献观点,等等。到写作文章时,都是现成的材料。现在有了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识结构的好方爱猫扑.爱生活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无论写在纸上,还是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

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5。天天学习。文献天天有。如果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下载的目的是学习。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之二:

对于初次进入一个领域的新手,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把握本领域的动态和方向。

记得一个留洋的研究生说,起初导师让他读大量的文献,而且每天都规定了数量,好像是100篇吧?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请教导师,却被告知只要每天把数量读够就行了。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终于最后融汇贯通,也理解了导师的方法。

所以,我觉得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

了。

而且,每个作者的研究方法多少有所区别,读得多了,渐渐就会比较出研究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今后的研究大有裨益。

其实,由于现在科技进步很快,即使是自己从事的领域,也有很多新技术、新观点不停的出现,所以,即使是个“老手”,如果懒于更新自己的知识,也会很快落后。

之三

在文献多如牛毛的今天,其感觉犹如日益增多的帖子,在不想漏掉好东西的前提下

1 把握动态,每天入园后先浏览一遍自上次登陆以来的新帖子,感兴趣的再看看,必要时保存或收藏,这大体相当与杂志的目录,以此保证不会漏掉新的东西

2 回过头来重点看看感兴趣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感兴趣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之类的

3 好东西不仅仅只在感兴趣版块,其他版块也有一些,在空的时候看看其他版块的精华帖、高人气帖、加密帖等,这相当于相关砖头杂志的综述、评论、或是cutting edge(JI)之类的

4 用搜索功能查找特定关键词的帖子,大体相当于定题检索

5 随着对领域的熟悉,特别是对大师级人物的熟悉,有时可看看这些作者的帖子

6 在信息的今天,没谁敢说已经超一流,不需再接受新的东西;更没有人能够熟悉所有的领域

之四

邹承鲁院士写他是如何读文献的:

无论题目从何而来,都必需紧密追踪当前有关科学领域发展的动向。从研究生时代开始,在导师教导下,以周围同学为榜样,我就养成了每周必定去图书馆浏览最新期刊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如果确实有事,下周必定补上。我当时有一个小记录册,登录所有对本专业重要的刊物,每期读过后,一定做记录,决不遗漏一期,直至今日。现在可以在网上阅读所有重要刊物的目录和摘要,这就更容易做到了。掌握文献、对文献进行综合,以批

判的眼光评价文献,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和正确的信息以指导今后的研究是一个能独立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阅读文献以追踪当前发展动态时,务须切记发挥自己判断力,不可盲从,即使是知名科学家和教科书有时也会有错误。古人说得好:“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追踪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时切记,你看到的问题别人也同样会看到,越是重要的问题竞争必然越是剧烈,在研究条件不如人时,如果没有创新的研究思想,独到的研究方案是不可能超越他人得到成功的。虽然国际上也有对于某些重要课题一哄而起的情况,但在我国似乎特别严重。缺乏自己的创新思想而片面一哄而起追求热点,是一条必然失败的路线,最多只能是为别人成果锦上添花,或做一些小修小补的工作而已。关键在于自己的创新思想。创新思想来自何处,虽然灵机一动产生了重要的创新思想,在科学史上确实有所记载,但这毕竟是比较罕见的,而远远更为常见的是天才出于勤奋,创新出于积累,积累可以是个人积累,也可以是本人所在单位的长期积累。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旺火炉原理,也是诺贝尔奖经常出在少数几个单位的原因。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才可能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真正创新的,别人无法剽窃的创新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而在一个炉火熊熊的旺火炉中,不断会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优秀人才的产生,并且创新思想和人才的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就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突破性成果。

之五:

MIT人工智能(AI)实验室的教授和学生总结的如何读论文,还不错!

阅读论文是需要练习的技能。不可能完整地阅读所有的论文。

阅读论文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看论文中是否有感兴趣的东西。AI论文含有摘要,其中可能有内容的介绍,但是也有可能没有或者总结得不好,因此需要你跳读,这看一点那看一点,了解作者究竟做了些什么。内容目录(the table of contents)、结论部分(conclusion)和简介(introduction)是三个重点。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就只好顺序快速浏览了。一旦搞清楚了论文的大概和创新点,就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第二阶段了。

在第二阶段,要找出论文真正具有内容的部分。很多15页的论文可以重写为一页左右的篇幅;因此需要你寻找那些真正激动人心的地方,这经常隐藏于某个地方。论文作者从其工作中所发现的感兴趣的地方,未必是你感兴趣的,反之亦然。

最后,如果觉得该论文确实有价值,返回去通篇精读。读论文时要牢记一个问题,“我应该如何利用该论文?”“真的像作者宣称的那样么?”“如果……会发生什么?”。理解论文得到了什么结论并不等同于理解了该论文。理解论文,就要了解论文的目的,作者所作的选择(很多都是隐含的),假设和形式化是否可行,论文指出了怎样的方向,论文所涉及领域都有哪些问题,作者的研究中持续出现的难点模式是什么,论文所表达的策略观点是什么,诸如此类。

之六

1.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2.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3.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4.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5.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第一,文献阅读不能拿来文献不管三七二十就将其全文读下去,看文献的次序是先看看摘要,看看摘要中最后面的两到三句话,看看是否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然后看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10篇有九篇都不是近五年的文章,也就没有必要看了,这种文章没有跟进最新研究动态的,能给的提示不多;看完参考文献了,就看引言,看看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觉得以上三个都比较的合乎自己的研究方向,那么就开始全面的仔细的阅读全文。仅仅看摘要称为略读;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是概读;将全文看完,并且在看其试验时对照其试验数据与图片进行自己的分析,然后用自己的分析与文献所阐述的分析进行对比,这样的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不懂的概念,有很多的疑问,也有很多的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就是对一篇文献进行了精读。

第二,看文献的四个阶段,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刚刚开始接手一个课题方向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所查到的头几篇文献都是作为精读的,如果能查到一到两篇跟自己所做方向相关的综述文章,肯定要进行精读,力求完全吸收,弄懂这个领域内所涉及到的概念、术语、研究现状和日后的研究方向等,接下来就似乎进入详读阶段,详读的文献以综述文章所综述的研究性论文(也就是有试验和试验分析的论文),详读的过程就是弄懂所研究领域的一般性试验研究方法,与已有的试验分析范式和思路,以及一般性的分析思路,同时也要把握住研究者进行相关的研究的思路和原因,也要开始提出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呢,很简单,那就是抓住所看论文的结论进行反问,想想结论是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条件性,想想几个研究论文所说结论之间的不同以及内在的发展,或者是根据实验室已有的硬件设计如果要做重复性试验该如何做,如果更改了试验方案会带来什么问题,如果更改试验方式又会有什么地方与所看论文的试验结果有不同,反正第一阶段的详读后以产生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为终止。等到自己

的研究思路形成后就是略读阶段,就需要看大量的文献,选择看摘要,觉得摘

要中和自己的思路相近的论文进行概读,这个过程大概就要阅读很多的文献,

100篇左右或者更多吧,不过是很有创新性的思路,可以一边做实验,一边来进

行略读和概读的。

推荐略读和概读的进行模式是这样的:

首先是看中文文献,利用小板凳已经有的“向Endnote批量导入中国期刊网题录信

息”的方法将所有的相关的要看的文献的摘要等信息导到EndNote中,如此就可以在EndNote中进行略读工作了,在略读的过程中看到要概读的文献就复制了文献的名字

然后直接到中国期刊网将其下下来,存到对应的文件夹呢,并且利用EndNote的文献

链接功能将下载下来的文献进行链接,这样就能实现EndNote软件的文献阅读与管理

功能了。

看过大量文献后,经常性的会出现思路和想法流失的情况,比如说,突然在看A文献

时,想到曾经在已经看过的B文献中有某个想法可以和在看A文献中的某个想法联合

起来生成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但是一时有具体的忘了B文献的存放路径以及在看B

文献是那个想法的具体内容以及想法的提出原因。出现这种情况,是文献管理上的

失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个人推荐这样一种模式。

使用到的软件是拷屏软件FSCapture和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7或8)。首先在看文献的时候,对看到的内容有什么疑问或者是想法,或者是反问时有矛盾等等,

可以用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的注释功能,首先用高亮笔将产生疑问和想法

的地方画出来,然后用旁注符号,将旁注符号的箭头对向高亮笔画出来的地方,在

随后出现的注释笺中写下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弄好后就用拷屏软件FSCapture进行拷屏(ctrl+PrtScrSysRq是进行自选框的拷屏,Alt+PrtScrSysRq是对屏幕中某个活动窗口的拷屏,要好这两个就足以),拷屏选定后点击鼠标键就会出现图片存储窗口,建

议最好是以所精读文献的名字建立一个文件夹,将这篇文献的题目、摘要、关键词、

总结用ctrl+PrtScrSysRq拷屏下来,存到文献名字对应的文件夹下,并且给图片进行

比较容易识记和唤起想法的名字;而在看全文时产生的要进行注释的想法则可以用Alt+PrtScrSysRq进行拷屏,并且每个拷屏都写上对应的可以很好识别的名字(关键是体现出思路),一篇文献看好后,可以用PPT将所有的图片按顺序整合起来,以后要再次读时可以先将PPT调出来看看,我的建议是,不要怕麻烦,可以在某个磁盘的根目录下建立“精读文献”的文件夹,将用以上方法弄出来的PPT都存到这个文件夹内,每天时不时的打开看看,特别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毕竟看图片比看文字要舒服多了,而且PPT全屏后,仅仅动动鼠标就可以向下翻阅,而且可以用很舒服的姿势看,一边看一边想,很是惬意的。

总之,我个人以为在要看大量文献前,积累好一些科学的方法,将使看文献的工作事半功倍,如果不信可以先试试看吧。多学会几个软件的使用也不赖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会随时指导的。

如何看英文文献的方法-----总结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 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 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

牛人教你如何阅读外文文献

牛人教你如何阅读外文文献 2015-04-16 22:40 来源:科学网点击次数:5085关键词:英文文献 一、如何有针对地查找文献? 现在各大学图书馆里的数据库都比较全,即使不全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多种手段获取文献了。所以说文献的获取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查什么样的文献? 1)本领域核心期刊的文献。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核心期刊,这里也不能一概唯IF论了。当然,首先你要了解所研究的核心期刊有哪些,这个就要靠学长、老板或者网上战友的互相帮助了。 2)本领域牛人或主要课题组的文献。每个领域内都有几个领军人物,他们所从事的方向往往代表目前的发展主流。因此,阅读这些组里的文献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点。怎么知道谁是“领军人物”呢?这里提供两个小方法:第一,在ISI里检索本领域的文献,利用refine 功能找出论文数量较多的作者或课题组;另一个方法,先要了解本领域有哪些比较规模大型的国际会议,登陆会议主办方的网站一般都能看到关于会议的invited speaker的名字,作为邀请报告的报告人一般就是了。 3)高引用次数的文章。一般来说高引用次数(如果不是靠自引堆上去的话)文章都是比较经典的文章。多读这样的文章,体会作者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图表分析的处理,相信可以从中领悟很多东西。 知道了查什么样的文献后,那么具体怎么去查文献? ?通过关键词、主题词检索: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通过检索某个学者: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通过参考综述检索: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你应该知道的外文文献查阅方法

外文文献查阅方法[转载] 来源:王安升的日志 NO.1中科院大博士是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的(好习惯受益终生) 1.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 等。虽然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已经不算少了。但是有时还会碰到查不到的文献,而这些文献的数据库我们所在研究所或大学又没有买,怎么办?我基本通过以下向个途径来得到文献。 1.首先在Google 学术搜索里进行搜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当然这只是碰运气,不是万能的,因为我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献的一条途径吧。可以试一下。同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从Google学术搜索中,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学术搜索中会显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数,不过这个引用次数不准确,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这篇文章的质量,经典文章的引用次数绝对很高的. 同时如果你用作者进行搜索时,会按引用次数出现他写的全部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较经典,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只看经典的. 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顺便推销自己吧。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甚至可以下到那个作者相近的内容的其它文章。如果文献是由多个作者写的,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以此类推。用文章的title来搜索,是因为在国外有的网站上,例如有的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可能会把本校一年或近几年的学术成果的Publication的PDF全文献挂在网上,或者在这个大学的ftp上也有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全文.这样就很可能会免费下到你想要的全文了. 3.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没有查到你要的文献,那你就直接写邮件向作者要。一般情况下作者都喜欢把自己的文献给别人,因为他把这些文献给别人,也相当于在传播他自己的学术思想。下面是本人向老外作者要文献的一个常用的模板: Dear Professor ××× I am in ××× Institute of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I am writing to request your assistance. I search one of your papers: 。。。。。。。。。。。。。。。。。(你的文献题目) but I can not read full-text content, would you mind sending your papers by E-mail? Thank you for your assistance. Best wishes !(or best regards) ××× 本人的经验是讲英语的国家的作者给文章的机率会大,一般你要就会给,其它不讲英语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作者可能不会给。出于礼貌,如果你要的文献作者E-mail给你了,千万别忘记回信致谢. 4.最后一种方法其实大家都熟悉,就是发贴在小木虫上求助。我还用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让我所在的研究所图书馆的管理员帮我从外面的图书馆文献传递。不过有的文献可能是要钱的。一页0.3元,由于我们看文献的钱都是由课题出,所以也就不太考虑钱的问题了。 2.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获得最新的科研信息.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

阅读文献的心得

阅读文献的心得 之一 1。由点到面。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 2。由杂到精。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结论,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我和王忠诚院士、顾玉东院士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记卡片的习惯。病例随访、文献观点,等等。到写作文章时,都是现成的材料。现在有了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识结构的好方法。随时记下论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无论写在纸上,还是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 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 5。天天学习。文献天天有。如果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下载的目的是学习。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之二: 对于初次进入一个领域的新手,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把握本领域的动态和方向。 记得一个留洋的研究生说,起初导师让他读大量的文献,而且每天都规定了数量,

外文文献搜索方法

1。文献数据库 国内主要资源 1。维普该数据库收录8000余种社科类及自然科学类期刊的题录、文摘及全文。主题范畴为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综合类。年代跨度为1989年至今 2。万方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数据库有百余个,应用最多的主要是包括了专业文献库、中国科技引文库、中国学位论文库、中国期刊会议论文库等。 3。cnki 主要应用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4。超星图书馆、书生之家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国内主要汇集各类图书资源的数据库国外主要资源 1.SpringerLink 包含学科: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工程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法律、生命科学、数学、医学、物理与天文学等11个学科,其中许多为核心期刊。 2.IEEE/IEE 收录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和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IEE)自1 988年以来出版的全部150多种期刊,5670余种会议录及1350余种标准的全文信息。 3.Engineering Village 由美国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工程类电子数据库,其中Ei Compendex数据库是工程人员与相关研究者最佳、最权威的信息来源。 4.ProQuest 收录了1861年以来全世界1,000多所著名大学理工科160万博、硕士学位论文的摘要及索引,学科覆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商业、经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是学术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参考信息源 5.EBSCO数据库ASP(Academic Search Premier):内容包括覆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教育、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语言学、艺术与文化、医学、种族研究等方面的学术期刊的全文、索引和文摘;BSP(Business Source Premier):涉及经济、商业、贸易、金融、企业管理、市场及财会等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的全文、索引和文摘 6.SCIENCEDIRECT数据库是荷兰Elsevier Science公司推出的在线全文数据库,该数据库将其出版的1,568种期刊全部数字化。该数据库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商业及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 7.OCLC(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即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之一.其数据库绝大多数由一些美国的国家机构、联合会、研究院、图书馆和大公司等单位提供。数据库的记录中有文献信息、馆藏信息、索引、名录、全文资料等内容。资料的类型有书籍、连续出版物、报纸、杂志、胶片、计算机软件、音频资料、视频资料、乐谱等。 2。文献检索 1)国内期刊报纸全文可以在万方,维普,cnki进行检索,其他专业的数据库也可以;学位论文,可以在万方、cnki检索。专利、标准等文献还是要到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检索。 2)国外期刊在我以上提供的数据库都可以检索,而学位论文多是在ProQuest数据库进行检索 3。进入数据库方法和思路 1)购买权限,这个不用我废话,理论上这些资源部是**的。查阅时,只能到购买权限的单位,才能进入数据库。或者,如果你有足够的钱的用来烧的话,那你可以购买阅读卡,一切都ok了! 2)采用公共的用户名和密码。这种方法用起来是最好最省事情的,但是搜索可就费时间了。密码来源多是试用形式的,一段时间会过期。取得这种密码,要看你的搜索能力了,有时间我会谈谈搜索经验和大家交流。如果你水平足够高超的话,可以自己研发破解工具,或者使

文献的阅读方法

文献的阅读方法 阅读上百篇文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仅仅是浏览一遍,就只能留下一个大概印象,过一段时间或者说随着阅读文献的增多,这个模糊的印象也失去了。对知识点的记忆是写作和创作的基础,记不住怎么组织语言,即使是查,也不知道从几百篇文献上千页中哪里去查。我的导师教导我读书要辩证去读,在思考中记忆,不要在书上涂画。不否认这种方法适合聪明的大脑。我资质愚钝,试行几年之后,脑子里只有墨盒的味道,却没有文字,结果连我赖以凭借考上大学和研究生的写写划划也丢失了。对于我,更适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也适合我的德国同事们。他们把文献用A4纸打印出来,在重要的语句上用高亮笔划出。读完之后抄录到A5纸上,订到原来的文献上,作为精选。这个摘录是对你真正有用的知识点,其他大部分文章都是铺垫,或者是已经在你记忆中了。“高亮笔划出+ 读书笔记”能够有效的帮助记忆。 这样读书虽然刚开始很慢,随着十几二十篇文献做下来,你的积累多了,后面的摘录就越来越少了。而且,你的阅读速度也越来越快了。因为人都是基于旧有的知识去领悟新知识。刚开始的时候,你的知识储备少,一篇文章的知识点难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或者大脑中不能浮出有效的实例去解释,所以接收起来非常困难[1]。而随着积累的增加,理解越来越容易,也理解越来越充分,速度也越来越快。阅读速度的增加一定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型的,这就是知识的马太效应[2]。 你的读书笔记需要分类,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与其他知识的管理一样,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统。这得需要另辟一篇博文讨论,此处不再展开讨论。仅对文献的管理进行说明。 文献的管理 在下载了上百篇文献之后,文献的管路就成了一个问题。就像十个八个人的小公司,老板一个人可以兼职财务、人事、市场等多重角色,而上百上千人的大公司,其中任何一个角色,都足以让你忙的焦头烂额。这个时候,专业人士能够轻松处理让你手忙脚乱的杂事。对于文献管理,Endnote就是这样一个专业人士,能够有效地把庞大的文献有效地组织起来,给你提供全面的信息,作者、期刊、年份、题目、卷期页码,以及摘要等信息。有些期刊在投稿时要求提供DOI,Endn您身边的论文好秘书:您的原始资料与构思,我按您的意思整理成优秀论文论著,并安排出版发表,扣1550116010 、766085044自信我会是您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论文好秘书ote也能做到。Endnote在文章编排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综述写作、论文写作、书籍写作的必备(其他文献管理工具也不错,ReferenceManager,Biblioscape,NoteExpress等)。它的使用方法见王超的《ENDNOTE使用方法,常用!》[3]。 虽然电子版很方便,我还是倾向于阅读用纸版。一是看电脑屏幕时间长了,眼睛疼,大脑容易木化,陷于僵滞的状态;二是多动手,有助于记忆。在电脑屏幕上看时,仅仅使用一根手指头:是指双击打开或关闭和滚动滑轮翻页。除了食指,整个身体的其他部分都一动不动。眼睛慢慢变成像死鱼眼一样,拉直了视线,呈现出发呆的神态来。这种阅读方式不适合长时间大量阅读,偶尔查阅还行。我喜欢把文献打印出来,统一编号(跟Endnote一致,Endnote 中的Label可以添加编号)后打孔,放入活页文件夹。活页夹和打孔器见图片。 这里也提一下活页文件夹。这种简单、灵活、有效的文件管理方式,我竟然在我整个求学过程中闻所未闻,未见任何同学使用过。大家都是打印出来,订书机一订就摞在桌头上。文件多了经常滑落下来洒一地。更难受的是管理,你不能把它码整齐,也不能随手取出想要的文献。直到在歌德学院学德语才第一次接触文件夹。当时报名时,一人发一个活页文件夹,教室里有打孔器。老师发下的材料自己打孔后放入。而且还可以用隔页分类存档不同内容的资料。方方正正的文件夹,往桌子上一放就能站住,文件再多也能排放整齐。在实验室里,

如何看外国文献的方法(太厉害了

看外国文献的方法(太厉害了 看外国文献的方法(太厉害了 1.牛人一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 7篇first author.) 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 conclusion里找, 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 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 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2.科研牛人二 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搜索英文文献的方法

如何搜索英文文献 【导读】 ①:正式发表的论文一般要进入大型的期刊论文数据库里检索; ②:搜索引擎更适合搜索普通的英文资料和论文检索入口。 一、哪里去搜索 1)图书馆 包括高校的图书馆、科研单位的图书馆、地方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图书馆一般购买了大量的期刊论文数据库,供内部人员免费使用。 有中文为主的万方、维普,有外文的ProQuest、Springer 等。 注1:图书馆一般都提供文献代检服务,不过可能要收取一定费用。 注2:通过IP 代理的方式可以访问图书馆的这些数据库,不过是非法的。 2)利用在线期刊、论文数据库 国内的有: 中国知网: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万方

数据:或…… 国外的有:ScienceDirect:::…… 注:当然,除了国外的部分数据库有少量文献可以免费查看全文之外,都是要付费的。 这就需要登录这些数据库的帐号和密码,或者是代理IP。 3)利用搜索引擎 一般来说,英文的用Google 来搜索要好一点,因为它收录了大量国外的网站。 而百度主要针对国内的,如果你的话题是特别中国化的,那么百度也是不错的选择。 由于正式文档一般都采用pdf,要搜索pdf 文档,只需在关键词后,加个filetype:pdf 即可 除了以网页模式之外,还可以在Google 学术里或是百度文档里搜索,二者互为补充。 注:具体参见《搜索引擎常用技巧——英文资料篇》

4)利用免费文献网站 免费和收费是相对的,有些网站是全面免费,有些是部分免费, 而有些是等论文发表过了一定期限后才免费。 HighWire Press:::更多网站>> 5)向论文作者或网友求助 直接给论文作者发电子邮件,还是有一定机会得到回复的。 另外,有些作者会把自己的论文放在个人网站上。 至于网络求助,可以进入高校的论坛或者一些学术网站。 二、如何确定英文关键词 搜索英文资料的关键,还是要找到准确描述搜索内容的“英文关键词” 大家可以去这儿查: 1)知网翻译助手:(因为是根据论文内容来确定的,词汇或表达都比较准确)2)爱词霸:(金山词霸里有不少专业词典,网上的“百科词典”里的词条也有参考价值)

如何读文献与写论文(精华版)

如何看国外文献的方法总结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怎么看外文文献

三大牛人看外国文献的方法 牛人一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 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 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文献阅读总结

目录 一:旅游文化要素挖掘与地产开发----以济南市为例 作者:王元华、刘力豪、张雪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二:浅谈住宅开发项目要素 作者:焦建广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广西南宁 三:论大型商业地产开发与商业经营脱节问题 作者:余凯福建工程学院经管系福建福州 四:三线城市商业地产的开发策略 作者:刘浩晴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五: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作者:严密福建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福建 六:上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走访调研报告 作者:楼兰芳国家统计局上虞调查队 七:论中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 作者:刘存绪北京大学北京 八:如何打败辛勤的富二代 作者:冯大牛 九:BIM在建筑业的位置、评价体系及可能应用 作者:何关培香港优比创新科技公司香港 十:论我国建筑业BIM应用现状和发展 作者:谢晓晨上海宾孚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上海 十一:美国绿色BIM应用现状及其对中国建设领域的影响分析作者:杨宇尹航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 十二:建筑之眼 作者:董志刚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杭州 十三:土建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作者:谈彪无锡市市政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十四:探讨地基处理的常见问题 作者:梁燕翔海南省交通学校海口 十五:古希腊建筑的人文精神 作者:程婧媛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开封 十六:关于建筑结构优化设计的探讨 作者:夏孝江上海虹口建筑设计公司上海 十七:建筑主体结构检测与基坑检测的方法与分析 作者:刘元平广西创新建筑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十八:区域规划中的城市地产新理念 作者:蔚芝炳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安徽合肥 十九:梳理建筑乱象催生建筑精品 作者:陆赐麟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张国军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二十:浅谈建筑外立面改造的要点 作者:胡琦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武汉

如何看国外文献的方法总结

(从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篇, 篇.)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篇地文献地习惯.读文献有不同地读法.但最重要地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地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地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地是,没有养成良好地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地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里找, 并且从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 扩充知识面地读法, 重点读, 看人家提出地问题,以及目前地进展类似地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地某个方向有个大概地了解.读好地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 为了写文章地读法, 读文章地时候, 尤其是看地时候,看到好地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地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地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地多. 当然,读地多,写地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地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地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地研究领域地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地快得多.而国外地综述多为本学科地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地方向,找相近地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地内容地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地内容出现. . 检索某个学者: 查,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地学者,找他近期发表地文章. .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地综述,可以根据相应地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地研究论文. . 注意文章地参考价值: 刊物地影响因子、文章地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地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地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地 三、如何阅读文献 .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地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地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地.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及与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通读全文:读第一遍地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地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地目地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地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 .归纳总结:较长地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地句子都长,但每段地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

研究生阅读文献经典心得01-17

一.首先,是读文献问题。导师要求研究生读的文献基本上全部都是英文版的。如果平时几乎没看过英文原文,读不懂怎么办其实我以前也根本没读过原文,也看不懂。这儿有个好办法:找一本中文经典的书籍,仅看某一节你感兴趣或与你相关的内容,然后先找一两篇英文的综述(review)认真阅读一下,不会的单词可用金山词霸查一查,也许你读第一篇文章需要花两天,你过两天再读第2遍时,你也许只要一天;然后你再读第2篇时也许你只要半天!然后你一定会真正发现读英文文献的快感!人家的文章分析真的透彻,内容丰富!当你需要重点研究时,一般先通览一下近期研究的文献的摘要,有选择的读几篇好文。如果平时读得多了,自然会有感觉,找更高级别杂志的文章读。国外著名的科学家一般都有一个习惯,即每周都认真读1-2篇Science,Nature,Cell等高级别文章。这个习惯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持!而且Science对中国人是免费的!Nature中也有许多内容是免费的,即使没有密码之类,也能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呀。 二. 三.二. 一个研究生导师的肺腑之言 四.我的师兄(我导师的最早几届学生,在日、美、德做了三个博士后之后,回校任教)曾说到:作为你们的师兄,我现在每周工作60小时,踏踏实实的60小时。阅读,实践,思考,讨论和请教,周而复始。其实这还不够用,因为我既要独立做这边自己的课题,还要协助各位完成你们的课题。那么对你们的要求降低一些,每周50小时吧。希望是真实而有效率的50小时,思维和四肢都处于激活状态的50小时。大家千

万不要认为这有什么不得了的,跟国外就不用比了,我在国外时,晚上在实验室基本呆到23:30才回宿舍,弄完自己的琐事后,还要帮导师写书写到2点多,睡觉,早上照样得8:30之前到实验室。单就国内而言,北大、清华、中科院研究生的工作状态,比50小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能否认我们学生的天赋,但我们的天赋大约不比北大、清华、中科院或Stanford,Harvard,UCBerkeley的学生高很多。一周工作40小时或更少,我们拿什么去竞争 五.上面说的比较抽象,那再给各位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请大家考虑:现在你阅读一篇自己研究方向的英文文献,在字典帮助下,能否在3小时(研究生)或6小时(本科生)内完全读懂和理解现在你阅读一篇本领域的文献时,能否自然地联想起3篇以上相关的文献如果你还做不到,那就还没有跨入研究的门槛,还需加油。 六. 三. 再谈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 在此,我就本人攻读硕士期间的想法尽量详细一点与诸位交流,请批评指正或讨论!我个人觉得,研究生期间为人、为学确实要注意方式方法。 1、作为低年级研究生,你的师兄师姐(尤其是马上毕业,即将离开课题组的师兄师姐)是你不容错过的资源!无论他们的工作做得是不是特别出色,最好真诚地与他们交流、沟通,向他们请教,将他们掌握或领悟到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步骤学到手,这非常重要!一般来说,由于毕业有诸如发表文章等硬性要求,实验室内部也存在隐形竞争,有的师兄

文献阅读的基本方法

文献阅读的基本方法 不看文献想要做好研究,写好论文,可以说一点可能都没有。只有广看论文,深入学习,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响当当的文章出来。读文献一定不要心浮气躁,或者就是想着混个毕业。相反我们要沉下心来,大量阅读文献,在读的过程中有的文献看懂了,但是看不懂的文献也可能会居多。看懂的认真学习借鉴,看不懂的深入探索,实在不行就暂时放下,过一段时间,随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慢慢也就弄明白了一些。即使还是看不懂,但是心里知道有那么回事,为将来的继续深造做了铺垫。另外千万不要只是为看文献而看文献,我们看的目的是为了能为我们自己的科研所用,所以看的过程中一定要和你自己的数据相结合,当看完一篇文献后,要好好总结,如果用自己的数据,又该怎么样解释。还有一些牛刊物上的文章,不但要学习文章里面的知识,还要学习牛人写文章的文风。好的文章肯定会有好的文风,这些都是我们将来写文章要学习的。 文献阅读不是说拿来文献就将其全文读下去,看文献的次序是先看看摘要,看看摘要中最后面的两到三句话,看看是否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然后看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10篇有九篇都不是近五年的文章,也就没有必要看了,这种文章没有跟进最新研究动态的,能给的提示不多;看完参考文献了,就看引言,看看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觉得以上三个都比较的合乎自己的研究方向,那么就开始全面的仔细的阅读全文。仅仅看摘要称为略读;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是概读;将全文看完,并且在看其试验时对照其试验数据与图片进行自己的分析,然后用自己的分析与文献所阐述的分析进行对比,这样的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不懂的概念,有很多的疑问,也有很多的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就是对一篇文献进行了精读。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多数看全文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大,但全部只看摘要也不行。集中时间看文献,容易把繁杂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做好记录和标记。文献阅读时勤思考,不要带着崇拜的眼光去看,而是要带着挑剔的眼光,学习别人思考问题的方式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别人没做的工作(这就是你可以做的工作)。

阅读文献的心得体会

阅读文献的心得体会 读文献的实质:teach yourself,也即是自学。但是中文“自学”字面意义上没有反映出阅读中的一些关系。teach yourself,谁teach?第一反应当然是自己教自己。我看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作者教你。 这怎么是可能的呢?作者不在你身边,你只是和他的文字打交道,“他”如何教你呢?根据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阅读的过程似乎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作者和自己的互动的问答过程。在这里,我更愿意承认在阅读的时候我们的个人人格实际上“分裂”为了两个人,一个代表作者,一个代表自己。 当“自己”不懂的时候,通过文字去努力理解作者意图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自己努力变成“作者”的过程,试图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回答“自己”的问题。这样,阅读就是“自己”努力地去“移情”成为作者从而教会自己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要有一个“作者的意识”,始终要考虑和琢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要那么写,他当时的意图是什么?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应该是通往作者心理的不二法门。 2. 文献至少要读三次 “数学书有两种,一种是看了一页就不想看下去的,一种是看了一行就不想看下去的”,杨振宁曾这样讲过。这大概也是不少学科文献阅读的感受。事实上,万事开头难。我个人的阅读经验经常是这样的:第一次努力读下来,可能只懂了全文的1%,读第二次大概懂了5%,可是第三次我大概就懂了30%。也就是说理解的程度是随次数增加而指数增长的。 所以说如果一篇文献你没有(认真地)读过3次,你是没有资格说难的。许多人常常只读了第一遍以后就觉得难读不下去放弃了。我相信他如果再读上两次,他可能就不这么认为了。“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马云的说法和这里“文献至少读三次”有异曲同工之妙。 3. 非名作不读吗?

查英文文献的途径和方法

20121023 查英文文献的途径和方法 查英文文献的途径和方法 光华资料室田旭红 2012年10月23日 很多博硕生习惯用Google scholar查英文文献,其实在北大做研究,查英文文献最好的途径: 首选:Web of Knowledge (即SCI/SSCI数据库平台) 其次:Emerald 、 ASP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 ProQuest Research Library、 Elsevier 再次:Jstor、 Econlit、 SpringerLink、 最后:ECO-联机电子出版物 CASHL 以上数据库介绍和链接,请到:资料室主页----帮助热线-----读者培训-----经济信息资源综合介绍 (第6版)下载。 网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5659889.html,/library/index.html?clipperUrl=917/38121.ghtm Google scholar一般来讲,配合文摘数据库使用比较好。 学生之所以能用google scholar查文献,是基于北大图已经购买相关数据库。如果在校外使用,有可能无法查到全文。 如果习惯用google scholar,在校外的变通方法是: 通过google scholar查到文章的出处,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到校内查相应的期刊或全文数据库即可。

附:查英文文献的常用数据库简介和网址: 1)SCI/SSCI/A&HCI ?世界著名三大引文库,由美国科技信息所创建; ?提供科技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被公认为最权威的索引工具,可分库或多库检索; ?学术论文被其收录或引用的数量,被世界上许多大学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 网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5659889.html,/WOS_GeneralSearch_input.do?product=WOS&sear ch_mode=GeneralSearch&SID=3FNfDcl2H6o5e7LbkpE&preferencesSaved=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自然科学引文索引 ?收录8200多种核心期刊 ?1900年-- SSCI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收录2800种核心期刊 ?1956年--- A&HCI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收录1500种核心期刊 ?1975年--- CPCI-S / CPCI-SSH ?世界著名两大会议录数据库(6万)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cience ; ?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 ?1990年-- 2)Emerald 全文和文摘数据库 ?1967年由来自世界著名百所商学院之一Bradford University Management Center的学者建立; ?200种管理学全文期刊; 400多种顶级管理学期刊文章的独立评论; 1000多个精选案例研究评论集; 500多个全球商业和管理大师的访谈集; 1500多篇深度书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