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餐连锁标准化建设缘何失败

中餐连锁标准化建设缘何失败

中餐连锁标准化建设缘何失败
中餐连锁标准化建设缘何失败

中餐连锁标准化建设缘何失败?

汉姆会所管理

提起餐饮行业的标准化管理,最先想到的是出品的标准化。许多餐厅的成败兴衰,最大的症结也在这里,同一个品牌的餐饮企业,同一道菜,却在不同的时刻体现出不同的质量。任何一位食客用不了两三次就可以发现,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餐厅的诚信度在客人心中大大降低,后果也可想而知!

如何才能做到出品的标准化?作为餐饮经营管理者,其实大可以不必,将探索的目光停留在自己同行之间,放眼望去,世界上有许多企业都是实行标准化管理的例证。例如,沃尔玛、海尔等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业绩,标准化的管理功不可没。

目前在许多餐饮企业中,有一个现象就是“表面化的标准化”,意即前厅大堂里将所谓标准化搞得轰轰烈烈,尽管规定桌台不可差之毫厘,上菜时间不可拖延分秒,而在后厨操作上,却完全是“跟着感觉走”,用料的用量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师傅手中却多少不一,导致菜品质量参差不齐,这是完全不可取的,倒不如把用在前厅大堂的功夫先下在后厨这里。

下面通过案例说明中餐连锁餐馆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相关状况:

A企业是一家新式的餐饮连锁公司,以中餐为主打,消费档次在中档偏上,其地方风味特色很受欢迎,生意也不错,开了多家连锁店。这类公司时常要注意的事情是,如果是哪道菜加工的过火了,或是哪批包子的馅咸了,或者是顾客多了上菜慢了,弄不好顾客不满之下就另投别家,成为其它餐饮企业的食客。于是公司力求塑造一套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既要保持本公司餐品的风味特色稳定,又要通过服务赢取顾客的好感和满意度。

A企业也向一些国外餐饮连锁巨头们取过经,也将店面装修得挺有氛围,也有详细的员工手册,力求将操作和服务标准化。不过这还不够,因为这一套其它企业也容易做到,A企业决定在餐品的“鲜”字上下功夫,并且提高对顾客的反应速度。比如说,顾客如果可以稍等一下,那么包子、饺子等可以现做;根据提

前估算消费量做好的包子必须在三十分钟内卖出,否则不能再上餐桌;菜必须在顾客下单后的半小时内做好,等等。

改造从后厨开始,引进了一些设备,使烹饪变得“数字化”起来。比如面粉发酵,多少面粉加多少发酵粉加多少水,多少温度发酵多长时间,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和配比。甚至包子和饺子的馅都能用机器调好料,人工要做的,就是按每斤馅包多少数量的包子和饺子,以及每斤配好的面粉包多少个包子和饺子这个标准,用一块面皮包上馅变成成品放在蒸屉里。而以前负责蒸包子的伙计,现在负责看管电蒸柜——比如把一屉屉的生包子端进蒸柜里,然后就是打开开关,静等若干分钟后就端上柜台,也不用再去看火候,看时间,电蒸柜把时间和温度都设定好了。顾客点餐之后,也不用跑堂的服务员像往日一样叫号,向后厨下指令,点餐台直接将菜单下达后厨,各道菜肴自动流向所负责烹饪的厨师。

现在,一切都变得比以前可控,员工们所做的事也变得比以前简单,以前要凭丰富的经验和感觉才能做出出色的食品,现在仅靠这套机器就把做出来,而且次品率极低。现在,经验丰富的厨师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一两个伙计打下手,那种感觉让自己太像个大师傅了,但现在这种感觉没有了,大家守着一个机器去操作就行。像这样,一批年纪大些的员工们怎么都有些不适应;而年轻的小伙计们对引进这些半自动化设备感到新奇,特别是他们可以不再给大师傅打下手跑来跑去了,这让他们感到轻松。

不过,时间长了,连这些十几二十来岁的90后和80后也有些不适应了。过去是团队协作,前台一声令下,后厨马上就会热闹起来,或盛上套餐为顾客端去,或厨师们马上就开锅,彼呼此应之间,气氛融融。现在,连大家围着桌子做包子和饺子的场面,也没以前那么火热了。那些设备更象是流水线,大家分布在这条流水线上,成为其中某个环节的一个螺丝钉,每天守着机器设备。后厨的一些大师傅们之前的成就感现在一落千丈,因为他感觉餐馆不再依靠他的经验和技术了。年轻人也觉得每天很无聊,操作越简单,工作越机械,每天重复这样简单机械的工作,兴趣大大丧失。一位80后员工在博客上感叹:“以前是自己牵着一条流水线运作,现在自己是一条流水线上的一个零部件;以前每天觉得在这里工作很有气氛,现在每天完成工作,总是想让自己能尽快逃离这里……”

在餐饮业,服务和食物质量同等重要,当企业将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作为竞争力来打造时,服务就显得更重要了,而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则会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在员工个人的作用和属性被削弱的时候,A企业需要怎样来调和员工们的心态,激发他们的热情,凝聚他们的归属感?

【案例分析】

A企业是一家餐饮企业,在实行技术革新过程中出现了员工对变化的不适,甚至影响到员工的工作心态和热情,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变革中文化适应性建设的必要性。通过文化建设和有效引导,实现餐饮企业因技术变革给员工带来的心理调适的顺利过渡。

中式餐饮技术革新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一大批中式餐饮企业获得了风投青睐,有些已经成功上市,如小肥羊、味千拉面等。为什么这么多餐饮企业,它们会脱颖而出呢?笔者在从事餐饮企业管理咨询和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些企业都不约而同采用了烹饪技术革新,借助先进的烹饪设备,减少人为控制环节和因素,达到标准化、流程化运作模式,实现“无厨师”操作的后台加工局面,另外,这些餐饮企业在商业模式上,进一步借助标准化技术手段,连锁发展自己的经营网点,通过快速复制,形成规模实力。

A企业在烹饪技术革新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创新,为了实现食物中的营养不流失,保持蒸菜的原汁原味,同时实现快速上餐,达到60秒之内将客人的点餐送达,烹饪技术革新是提升效率同时保证品质的重要法宝。为此,A企业在烹饪设备上不断研发,一次次试验,不断改进菜品加热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流程,以近乎电脑程序化的步骤进行操作加工,打造出了“即营养有快捷”的中国“功夫快餐”。

为了缩短从客人点餐到送餐到手的时间,许多餐饮企业建设了自己的中央厨房和配送系统,将各类食物原料进行了分类、清洗、加工、装袋、冷藏,做成半成品后再由物流配送到分布在城市里的各个餐厅网点。这样,餐厅实际上已经变为了整个食物加工链的终端。

技术革新的核心是标准化建设

技术革新让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尝到了甜头,但如果一味地追求技术而忽视了标准化建设,也只能是白费功夫。技术革新的核心就是标准化建设,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工设备标准化建设,这是技术革新的基础。许多企业都是从试验室里经过一次次的反复试验后才找到提高运作效率的加工设备的,一旦这个设备被确定为最佳方案,接下来就需要依此作为标准,进行批次制造生产,以保证所有的设备参数都是一致的,确保不管是谁在一套操作程序下都可以做出同样口味的食物。

二是操作工艺和流程标准化建设,设备标准化容易做到,操作工艺和流程标准化因为要涉及到人的因素,所以在标准化建设上要难得多。有的人认为只要有一本标准化操作手册就可以搞定了,实际上这只是万里长城第一步,长期化的标准操作和流程培训活动才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一些具备长远眼光的餐饮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企业大学,来系统培养自己的各层级员工,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小蓝鲸、蒙自源、净雅、俏江南等餐饮集团企业都纷纷成立了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在这方面先行一步,奠定了企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三是服务标准化,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麦当劳,从他们面对顾客“笑要露八颗牙”可窥见一斑。服务标准化的建设一方面是从细节入手,当一名顾客走进麦当劳的门时,收银员已经远远地在柜台后向你打招呼了,“欢迎光临,请到这边点餐”,在你点餐过程中,她一定会向你推荐最新推出的套餐新品,在收银机上麻利地完成点餐的同时,她一定还会向你推荐你没有点到的薯条、可乐,当你表示点完了,她会给你报上餐费金额,收到你的钱时她会报出收到了你的钱数,还会报出找你的钱数,之后就是为你配餐,当你端走餐盘的时候她还会送上一句,“祝您就餐愉快!”这只是一名收银员的一项工作的标准化服务流程,事实上,麦当劳每一个岗位都有一本厚厚的服务管理标准化手册,更可怕的是这本手册已经被所有的员工烂熟于心,通过行为准确地体现出了服务的标准化,确保客户体验的一致性。

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要注重文化建设

餐饮企业标准化建设带来的是效率的提升,服务的一致,但同时也带来员工职能的变化,以及企业文化的变化。职能的变化是显性的,调整起来还是很容易的,但是文化的变化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一些企业在标准化的时候,并没有给予企业文化变化给予足够的重视,期望通过员工自身的适应来慢慢融合到新的文化氛围中。

A企业出现的问题,恰恰就是没有给予员工心理调适足够的重视和干预,造成老员工和新员工都感觉很失落,以致服务水平下降,影响到了企业正常的发展。

通过分析A企业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企业文化变化,我认为有三个转变,即由团队协作文化转变为了独立操作文化,由粗放经验文化转变为了精细标准文化,由亲情家庭文化转变为了制度约束文化,但A企业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员工行为规范以及考核手段上做出适应性调整,以致于员工把每天要做的事认为是一份“工作”,甚至一位80后的员工表达了自己的失望,“每天完成工作,总是想让自己能尽快逃离这里……”。一旦员工出现这样的情绪苗头,这是具有破坏性的,尤其是餐饮服务企业,有时一个小小员工的工作失误可能就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文化建设需要因势利导

A企业的技术变革引来的文化变化,需要A企业的领导层给予足够重视,一方面重新提出适应企业发展的新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体系,另一方面对管理制度进行适应文化变化的及时调整。

对于不同层面的员工,A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因势利导,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员工,需要多做一些思想工作。过去他们靠自己的一技之长,锅碟瓢勺,自得其乐,而如今与自己原来的下属变成了一个起跑线,心理的落差可想而知。企业需要让他们首先要正视技术变革带来的全新变化,凭经验打遍天下的状况已经成为了历史,要想在企业继续立足,必须要掌握新的技术,否则只会被企业淘汰,另外企业要给予他们适应的照顾,该给情面的时候还是要给予足够的情面,以弥补他们的心理落差。对于新员工,企业就可以完成按照新的制度和文化来要求他们,通过入职培训,系统介绍企业的制度、流程以及标准。如果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个别员工始终无法适应,长痛不如短痛,企业可以请其离开,另谋高就。

技术革新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但是在革新的路上,企业的各层领导,尤其是企业一把手要给予变化中的文化建设足够的重视,系统解决变革中的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技术变革才能平稳过渡,给予企业发展强大的动力源泉。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量的标准化是让顾客直接感受到的是何时何地都能够做到“一碗水端平”的服务。让顾客感受到恒久不变的优质服务,才是扩大客源的有效途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利于整个企业形成统一的思想,同步行进,效率提高,减少浪费。此外,更加能让企业在连锁与兼并行为中可以复制管理模式,让企业扩张更容易,更圆满,也可从中提升一个餐厅品质!

汉姆会所管理

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参考标准(2016年版)

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参考标准 1 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 1.1 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根据人口密度、服务半径、地理条件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情况,合理规划和设置接种门诊,或按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实施。 1.2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设置预防接种门诊时,应明确其责任区域、接种服务内容。 1.3 城镇地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应当设立一个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实行按日(每周≥3天)预防接种。 1.4 农村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应当设置1个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半径不超过10公里,实行日、周(每周1~2天)预防接种。 2 预防接种服务频率 2.1 城镇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实行按日预防接种。 2.2 农村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实行日、周预防接种。 2.3 提倡预防接种门诊在周末提供半天接种服务。 3 房屋配备 3.1 预防接种门诊专用房总使用面积与服务人口数量、服

务周期相适应,应不少于40m2。预防接种门诊要有登记(登记、询问、预诊、宣传教育)、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应分室或分区,卡介苗应设专台)、观察等功能分室或分区,各室/区有明显的标志牌。受种者在预防接种时有专门的出入口。 3.2 预防接种门诊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 3.3 预防接种门诊要在醒目位置张贴公示材料,包括预防接种工作流程;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第二类疫苗还要公示疫苗价格、预防接种服务价格;预防接种服务时间、咨询电话;科普宣传资料等。 4 设备与器械配置 4.1 预防接种室要有专用预防接种台,其数量须与每次受种人数相适应,卡介苗设专用预防接种台。预防接种台清洁、无杂物,标明接种疫苗的名称。 4.2 疫苗专用普通冰箱≥2台,冷藏包≥2个,冷藏设备容量满足疫苗储存需求。 4.3 预防接种器材配备充足,注射器、汤匙数量按1次预约预防接种人数≥1.1的比例配置。 4.4 配备急救药品和预诊体检用器材,制定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对预案。 4.5 配备室内空气紫外线消毒灯。 4.6 配备取暖、防暑降温设备。

接种门诊建设标准(工作规范的)

附件二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参考标准 1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 1.1 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根据人口密度、服务半径、地理条件和医疗 卫生资源配置等情况,合理规划和设置接种门诊,或按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制定的相关规定实施。 1.2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设置预防接种门诊时,应明确其责任区域、接种服 务内容。 1.3 城镇地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应当设立一个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半 径不超过 5 公里,实行按日(每周≥ 3 天)预防接种。 1.4 农村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应当设置 1 个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半径不超过 10 公里,实行日、周(每周 1 ~2 天)预防接种。 2预防接种服务频率 2.1 城镇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实行按日预防接种。 2.2 农村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实行日、周预防接种。 2.3 提倡预防接种门诊在周末提供半天接种服务。 3房屋配备 3.1预防接种门诊专用房总使用面积与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周期相适应,应不 少于 40m 2 。预防接种门诊要有登记(登记、询问、预诊、宣传教育)、预防

接种(疫苗接种应分室或分区,卡介苗应设专台)、观察等功能分室或分区,各室 / 区有明显的标志牌。受种者在预防接种时有专门的出入口。 3.2预防接种门诊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 3.3预防接种门诊要在醒目位置张贴公示材料,包括预防接种工作流程;国家 免疫规划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第二类疫苗还要公示疫苗价格、 预防接种服务价格;预防接种服务时间、咨询电话;科普宣传资料等。 4设备与器械配置 4.1预防接种室要有专用预防接种台,其数量须与每次受种人数相适应,卡介 苗设专用预防接种台。预防接种台清洁、无杂物,标明接种疫苗的名称。 4.2疫苗专用普通冰箱≥ 2台,冷藏包≥ 2个,冷藏设备容量满足疫苗储存需求。 4.3预防接种器材配备充足,注射器、汤匙数量按 1 次预约预防接种人数≥ 1.1的比例配置。 4.4配备急救药品和预诊体检用器材,制定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对预案。 4.5配备室内空气紫外线消毒灯。 4.6配备取暖、防暑降温设备。 4.7配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实行预防接 种资料信息化管理。 4.8在候诊或观察区域配备宣传教育设备。 5预防接种门诊服务人员

数字化门诊建设标准

数字化门诊建设标准 1、数字化门诊基础建设标准 1.1 房屋配置 (1)预防接种门诊与医疗卫生单位的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和放射科等用房分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2)预防接种门诊应有总面积不低于100m 2的专用房,建议150 m2以上;设立候种区(用于接种等候和宣传教育)、预检区(身体状况询问)、登记区和接种室(区)、留观区、异常反应处置室、冷链室,有条件的还可设置哺乳室。各室(区)通风良好、清洁明亮,设置合理,有明显的标志牌。如有儿童保健体检,则接种室(区)与儿童保健体检分室(区)进行。 (3)接种室有条件设立专门的出入口。接种室(区)内设专门接种工作台不少于3 个,负责卡介苗接种的预防接种门诊必须设专室/区/ 台接种。 (4)在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应包括预防接种工作流程,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第二类疫苗(包括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自费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接种服务价格等,接种服务咨询电话,宣传资料。 1.2 硬件设备配置 (1)等候和留观区:等候区须有取号机,有电子大屏幕(显示候种者姓

名、等候流水号、接种室或桌号、受种疫苗品种);留观区配置显示设备,显示每名受种者姓名、留观开始与结束时间,同时可单独配备电视机、播放机等音像宣教设备和婴幼儿画册、玩具等。 (2)预检台(桌)、登记台(桌)、收费台(桌)、接种台(桌):每张工 作台(桌)配备电子LED屏,电子LED屏须显示取号流水号、疫苗受种者姓名等信息;接种台还需显示受种者接种疫苗品种。 (3)语音提示设备:按信息系统要求配备语音提示设备,实现受种者进门取号,依次询问诊筛查、登记、接种和留观,根据语音呼叫和大屏幕提示信息,进行有序接种,杜绝排队拥挤和无序接种等现象。 (4)有条件的门诊可以配备视频监控设备:覆盖询问诊筛查、登记、接种、留观和疑似预防接种反应处置室等区域,并配备数据储存和上传的相应设备。 (5)有条件的预防接种门诊每台冰箱和冰柜可安装温度监测仪设备。有 条件的应配备不间断电源(UPS,断电延时至少10分钟。 1.3 接种工作人员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开诊时,工作人员不少于6 名,其中询问诊筛查专职医生1-2 名,登记工作人员1-2 名,接种专职人员2-3 名,留观巡查和异常反应处置专/ 兼医生1 名。医生和工作人员需穿工作服、戴口罩、工作帽。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一、上班穿工作衣、佩带胸卡,衣帽整齐,服务热情周到,使用文明用语。坚守工作岗位,上班时间不干私活。 二、保持室内外卫生整洁,按时做好室内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三、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疫苗、注射器、冷藏包、冰排及各种药械等。严格“三查三对”,即诊查儿童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预防接种登记薄与接种证,查看疫苗外观与批号效期;核对接种对象姓名、出生年月日、本次接种疫苗品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四、接种时严格疫苗接种操作技术,做到安全预防接种。 五、接种后注意留观儿童反应情况,正确处理接种反应并及时上报。与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六、应及时处理剩余疫苗,并做好疫苗交接。及时上证、上册并及时将接种情况转入预防接种登记薄或录入微机。 七、普及疾病防治知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 八、正确使用和保养微机,做好数据备份,及时上报(传)计划免疫各种报表。

九、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一、加强冷链设备的管理,建立冷链设备台帐,记录各种设备的品名、型号、到货时间、数量;建立设备运转与维修记录簿,记录发生故障与维修情况。 二、冷链设备做到专人管理,定期保养,经常擦拭保洁,冰箱冷冻室结霜不超过4毫米,建立温度监测记录。每日2次(上午上班后与下午下班前)观察记录冰箱冰柜内运转温度;冷藏包每次用后及时擦净晾干备用,冰排用后及时送回冷冻室冻存。 三、冷链冰箱和冰柜应安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的地方,后部要留有空间,底部要垫搁架,电源线路与插座应专线专用。 四、所有计划免疫冷链设备仅专用于贮存疫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存放疫苗的冰箱和冷库严禁存放其他物品、过期疫苗。 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市级六类预防接种门诊设置标准

市级六类预防接种门诊设置标准 为了进一步规范本市预防接种门诊设置,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人员工作能力,持续推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特制订本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六类预防接种门诊。 二、设置标准 (一)免疫规划预防接种门诊 免疫规划预防接种门诊分为达标、A、AA、AAA四个级别,到2018年底每区至少有一个AAA级接种门诊。 1.房屋配置 预防接种门诊原则上应设在地上三层以内,三层以上须配备电梯。必须远离所属医院传染病门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等感染性门诊。门诊总使用面积不低于40平方米,级别越高相应面积越大。门诊必须设有候种观察室、预诊登记室、接种与冷链室、门诊办公室,各室和各接种台必须有醒目标志。门诊必须配有电脑实行计算机管理,有条件的应配备数字化门诊系统。 2.人员配置

门诊免疫服务人员数量不低于2人(包括兼职人员),级别越高所需工作人员越多。免疫规划门诊日人均接种数每超过25针次,必须增加1名免疫服务人员。免疫服务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行医执业证书,包括医师或助理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或助理护士执业证书等,服务人员每年必须参加区卫生计生委组织的免疫规划业务培训。 3.疫苗管理 预防接种门诊须做好疫苗领发登记,所有疫苗必须从全市统一疫苗供应渠道领取。按要求完成疫苗计划与疫苗使用的统计与上报,记录疫苗使用各个环节的温度记录,规范使用和存放疫苗。 4.冷链管理 预防接种门诊根据实际需求配备疫苗储存冰箱与冷藏包,疫苗储存冰箱总容积至少达到一个月免疫规划疫苗储存量的2倍,并配备自动温度监控系统。冷链应有专人管理,建立冷链设备档案,各种冷链设备做到账物相符。 5.接种器材与药品管理 预防接种门诊应配备足够的消毒用紫外灯、消毒药品。用于对接种对象的健康体检的医疗药品,药械等耗材。门诊必须配备急救箱(内装1:1000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和呼吸兴奋剂等药品)和氧气装置,且门诊工作人员能熟练使用。 6.免疫接种服务

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第一章)学习资料

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 (第一章)

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讨论稿) 第一章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 一、预防接种门诊的分类 预防接种门诊分为合格、规范、示范三类。承担责任区域内的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接种工作。 二、资质与许可 1、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诊疗科目中有预防保健科或全科医疗科; 2、具有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预防接种单位资格证书或文件等能够证明预防接种资质的资料; 3、责任区域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文件形式明确; 4、所有接种操作人员均须具备执业资格; 5、具有符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 6、具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条件。 三、接种门诊设置要求 1、原则上设置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医院,位置方便、安全,有专门的出入口且相对独立,无电梯设备应设在二楼及以下,并与医疗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等临床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交叉感染。 2、设有醒目指示牌,有明显指引标识引导受种对象。须配有盥洗设施和卫生间。 3、门诊总使用面积要求: 示范≥80m2、规范≥70m2、合格≥60m2。 4、乡(镇)卫生院接种门诊按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或申报的相应级别建设。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设置门诊的必须达到示范门诊的标准,达不到示范门诊要求,或设置一个以上预防接种门诊

的,要予以取缔;无论是合格、规范、示范接种门诊,硬件设施可有差异,软件资料管理验收标准必须达到统一。 5、各级疾控中心设立的预防接种门诊须与本单位免疫规划管理科室分开设置,并接受本单位或所属区域疾控机构免疫规划科室业务管理;免疫规划科室人员不得兼职预防接种门诊工作。 6、接种周期:接种门诊须固定时间提供预防接种服务,示范、规范门诊按周,合格门诊按旬开展常规接种,须覆盖所有责任区域。每次运转接种天数不少于2天。 7、接种单位应结合实际在各室或显著位置悬挂免疫规划各项规章制度及公示内容(详见第二章)。 8、预防接种单位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实施预防接种各项工作内容,并做好免疫规划资料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档案化管理(详见第三章)。 四、责任区域划分 1、按照以居住地划分的原则,城市(城区)按行政区划与街道相结合的方法、乡(镇)按行政村或自然村进行划定,并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文件形式明确,避免区域交叉和遗漏。 2、责任区域范围划分合理,清晰明确,责任分工到人,便于群众接种。 五、接种门诊功能分区及设备 接种门诊按其功能原则上分预检、登记室,接种室(区),观察、宣教室、办公资料室、冷链室等五大块。其中接种室(区)面积不低于门诊总面积的1/2,其它各室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地面硬化,接种流程合理,做到不交叉,各室通风良好、清洁明亮,有醒目标识牌。如有儿童保健体检,则接种室与儿童保健体检分室进行;如实施狂犬疫苗的接种,需设伤口处理室,并与接种室分开。 (一)预检登记室

接种门诊建设标准(工作规范的)

附件二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参考标准 1 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 1.1 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根据人口密度、服务半径、地理条件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情况,合理规划和设置接种门诊,或按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实施。 1.2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设置预防接种门诊时,应明确其责任区域、接种服务内容。 1.3 城镇地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应当设立一个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实行按日(每周≥3天)预防接种。 1.4 农村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应当设置1个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半径不超过10公里,实行日、周(每周1~2天)预防接种。 2 预防接种服务频率 2.1 城镇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实行按日预防接种。 2.2 农村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实行日、周预防接种。 2.3 提倡预防接种门诊在周末提供半天接种服务。 3 房屋配备 3.1 预防接种门诊专用房总使用面积与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周期相适应,应不少于40m2。预防接种门诊要有登记(登记、询问、预诊、宣传教育)、预防

接种(疫苗接种应分室或分区,卡介苗应设专台)、观察等功能分室或分区, 各室/区有明显的标志牌。受种者在预防接种时有专门的出入口。 3.2 预防接种门诊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 3.3 预防接种门诊要在醒目位置张贴公示材料,包括预防接种工作流程;国家 免疫规划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第二类疫苗还要公示疫苗价格、 预防接种服务价格;预防接种服务时间、咨询电话;科普宣传资料等。 4 设备与器械配置 4.1 预防接种室要有专用预防接种台,其数量须与每次受种人数相适应,卡介 苗设专用预防接种台。预防接种台清洁、无杂物,标明接种疫苗的名称。 4.2 疫苗专用普通冰箱≥2台,冷藏包≥2个,冷藏设备容量满足疫苗储存需求。 4.3 预防接种器材配备充足,注射器、汤匙数量按1次预约预防接种人数≥1.1的比例配置。 4.4 配备急救药品和预诊体检用器材,制定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对预案。4.5 配备室内空气紫外线消毒灯。 4.6 配备取暖、防暑降温设备。 4.7 配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实行预防接 种资料信息化管理。 4.8 在候诊或观察区域配备宣传教育设备。 5 预防接种门诊服务人员

预防接种门诊标准

预防接种门诊参考标准 1 接种服务形式 预防接种门诊应实行按月、按旬、按周或日接种。 2 房屋配备 2.1 接种门诊总面积应有不少于40m2的专用房。室内地面硬化、清洁明亮、空气流通。 2.2 接种门诊要有候种室(宣传教育、反应观察)、预诊室(登记、询问、体检)、接种室(疫苗接种应分室或分区,卡介苗应设专室),各室有明显的标志牌。受种者在接种时有专门的出入口。 2.3 接种门诊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分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2.4 接种门诊要定期进行室内消毒。 2.5 接种室与儿童保健体检分室进行。 2.6 每室应有宣传材料、规章制度和接种操作规程。 3 设备器械配置 3.1 配备取暖、防暑降温设备。 3.2 配备足够的桌椅,操作台清洁、无杂物,台上设有疫苗名称标牌。 3.3 季节性接种疫苗与儿童基础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开医学教育`网整理。 3.4 按最高门诊接种预约人数的120%配备接种器材。 3.5 配备1台专用普通冰箱,冷藏包(或冰瓶)不少于5只(每苗1只)和足够数量的冰排等。 3.6 配备消毒设备:高压消毒锅、紫外线灯等。 3.7 备足一定数量的体检器材及应急处理药品。 3.8 配备资料柜,有条件的地区可配备影视等宣传器材、计算机等。 4 接种门诊服务人员 4.1 接种门诊由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医学教育`网整理,经卫生行政部门资格认证的医务人员担任;熟悉业务知识,有应急处理能力。 4.2 接种时应有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登记、体检、接种等各项工作,每种疫苗的接种要有专人负责。 5 接种操作

5.1 接种前,要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本次接种疫苗的有关内容。 5.2 严格按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实施接种。 2005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试行) 一、布局设置 预防接种门诊的设置实行属地管理,原则上农村以乡镇为单位、城市以街道为单位,每个乡镇、街道设置一个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如服务半径超过5公里,可增设接种门诊或分门诊。 预防接种门诊在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或医疗防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设置。独立设置的要按医疗机构的设置要求报卫生行政部门登记、审批。 二、房屋及基本设备要求 接种门诊须设置有预诊室、接种室和资料室,总使用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要求环境清洁,光线良好、空气流通,与医疗门诊、病房隔开,有专用通道。各室挂有明显的标志牌。 1、预诊室:用于登记、收费、体检、电化教育、留观;墙面应张贴家长告知书、免疫程序、疫苗接种收费标准、免疫接种禁忌症等。 2、接种室:要求一苗一台一隔断(室),接种室内有降温和取暖设备(电扇、取暖用油汀或空调等)。 接种操作台的台面上摆设疫苗冷藏包(或冰瓶)、接种盘等接种器材(一次性注射器、汤匙、脱脂干棉球、75%酒精棉球、镊子、砂轮等),以及醒目的疫苗品种标识,并应备有凉开水。 配备的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应包括肾上腺素、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 配备的消毒设备应包括消毒桶、紫外线消毒灯,有条件的可装备一次性注射器的毁型器。 3、资料室:配备办公桌、资料柜、冰箱、电话和计算机。 三、人员配备要求 接种人员必须是获得卫生专业人员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人员,经县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计划免疫10天以上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接种人员(不包括登记人员)配备标准:2万人口以下乡镇不少于2人,2万人口以上的乡镇门诊,每增加1万人接种人员相应增加1人,增加的接种人员可以为兼职。 四、工作运转 1、摸底登记 多渠道了解新生儿信息,及时掌握辖区内常住和流动儿童情况,对流出(或不在本单位接种)儿童也要登记在簿并注明,要求每月对辖区内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摸底登记或更新补充。 2、资料管理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促进和完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杜绝预防接种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及《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规范》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指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有经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固定的预防接种工作用房、设备,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免疫程序,实行定时定点接种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点。 二、房屋配备和布局 (一)预防接种门诊应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须与传染科、放射科、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等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交叉感染。接种门诊所在楼层最好设在首层,不得高于第2层。 (二)预防接种门诊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接种门诊应设有候种室、预检室/登记室、接种室、留观室、冷链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各室通风良好、有专门的出入口,且衔接合理,保证接种工作有序进行。候种室和留观室应分门出入。 1、候种室:供受种者及家长接受接种前休息、宣传教育和等待预检/登记。设置要求:①设置候种室(区)标识;②配备足量的固定座椅(10张以上);③宣传资料架(夹);④健康教育设备(电子显示屏或电视机);⑤饮水机;⑥取号设备;⑦公示预防接种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品种及免疫程序、宣传画册、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制作上墙等;⑧组织人员1名。 2、预检/登记室:供受种者接受预检、登记和预约服务。设置要求:①设置预检/登记室标识;②体检台或体检床,以及体检所需体温计(10个以上)、体重秤、听诊器、血压计、压舌板等;③冷暖空调; ④预防接种卡及档案柜;⑤预防接种登记台及接种登记人员转椅、受种者座椅;⑥安装有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打印机两台;⑦公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体检与登记制度、新生儿和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疫苗接种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制作上墙;⑧登记人员至少1名。 3、接种室:供受种者等待和接受接种。设置要求:①设置接种室标识,保证足够照明度;②设置预防接种操作台: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按照1台(格)/苗设置,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至少设置4个及以上预防接种操作台;卡介苗必须设立专台接种;③每个接种台配备1个专用普通冰箱(或冷藏包、冰排按冷藏包数量2倍配备),冷藏室和冷冻室各

山东省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山东省预防接种门诊(室)建设标准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我省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实际,在原“山东省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建设标准。 一、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预防接种门诊是由城市地段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卫生院(所)等医疗单位所设立、提供预防接种服务的基层服务网点,可分为合格门诊、规范门诊和示范门诊等三个级别。从门诊设施和人员配备、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疫苗、冷链和注射器材的管理等方面,就不同级别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标准做如下规定。 ㈠门诊设施和人员配置 1、合格预防接种门诊 ⑴房屋 ①预防接种门诊必须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且与医疗卫生单位的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和放射科等用房分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②预防接种门诊应有总面积不低于40m2的专用房,要有候种室(用于宣传教育和反应观察)、预诊室(用于登记、询问和体检)和接种室。各室通风良好、清洁明亮,设置合理,有明显的标志牌。如有儿童保健体检,则接种室与儿童保健体检分室进行。 ③接种室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50%,有专门的出入口。接种室内设专门接种工作区或接种工作台,做到一种疫苗一个工作台,并有醒目的标志。卡介苗必须设专室接种。 ④在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应包括预防接种

工作流程;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第二类疫苗(包括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自费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接种服务价格等;接种服务咨询电话;宣传资料。 ⑵设备 ①预防接种门诊桌椅、档案资料柜齐全,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接种室内配置污物桶,操作台上依次摆设疫苗冷藏包(保温瓶)、接种盘、接种器材(包括7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球或棉签)以及醒目的疫苗名称标牌等。 ②配备足够的接种器材、体检器材和急救药品。注射器材配备量一次门诊接种人次数的1.2倍。卡介苗注射器材单用。体检器材和急救药品应包括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和1:1 000肾上腺素等。 ③配备1台专用普通冰箱,冷藏包(或冰瓶)不少于5只(每苗1只),冰排按照每只冷藏包所需数量的2倍配备。 ④配备消毒液、紫外线灯、高压消毒锅等消毒设施,定期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⑤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及读卡器,实行接种资料计算机化管理。计算机配置为: CPU为P 2.4及以上,内存512 M及以上,操作系统必须为Windows XP专业版;计算机必须为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专用,宽带网接入;因信息量较大,为保证数据安全,要配置专门的移动存储硬盘,以便录入数据备份。 ⑶人员 ①预防接种人员必须是经过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护士或乡村医生,职业道德良好,责任心强。

预防接种门诊数字化建设基本做法和主要成效

崂山区预防接种门诊数字化建设基本做法和主要成 效 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是疾病控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预防控制疫苗针对性疾病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疫苗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伴随流动人口的增多,接种单位工作量随之加大,接种信息丢失、滞后等各种弊端日益显现,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难以保障,各级对信息数据利用率不高,难以保障我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信息提供的需要。接种门诊的数字化建设是在提高接种门诊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将传统的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以数字化电子信息的形式表现出来,应用了一套软件、硬件相结合的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系统,包括排队取号、登记、体检、收费、接种和留观等功能,其自动排队功能贯穿整个接种门诊的工作流程,在每个功能点都进行排队控制,使整个接种流程变得更有序、高效。同时,通过一些硬件设备如led屏幕、液晶电视、音响设备等,从视觉、听觉、服务质量等方面给群众带来更好的体验,从而给预防接种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区卫生局按照“属地管理、层级负责”的原则 ,把此项工作纳入局的综合目标管理,落实各单位的责任和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三是强化管理,创造条件。我们按照《山东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山东省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在工作中做到因地制宜,软硬件并重,在此基础上强化管理, 力求达到接种程序化、技术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资料档案化的“四化”要求。四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我们坚持按照省市的要求,对各街道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和规范服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准予上岗,把好接种门诊人员的准入关,大大提高了计免队伍的技术素质。 2、设施建设。各接种门诊根据服务人口的变化作出相应环境建设以及服务调整。进一步扩大接种门诊面积,确保能完全容纳工作人员和前来接种的儿童与家长。接种门诊设置预检区、候种区、登记处、接种室(卡介苗相对独立,一类、二类疫苗分开接种)、宣教留观区、应急处置区、档案资料室、有条件的设置哺乳区、娱乐区。接种室尽可能做到一苗一台,至少分类接种。功能区设置合理、有序。接

预防接种 数字化门诊建设标准

附件3 预防接种数字化(智慧)门诊项目需求表

附件4 三代人智慧门诊技术规格说明书 一、名称:三代人智慧门诊 二、数量:一套 三、设备用途:预防接种门诊 四、主要规格及系统概述: 1、取号设备 1.1硬件规格: 1.2软件系统概述 1、取号功能: ★可通过取号机取预约号、普通号、儿保号。 2、配置功能: ★工作台设置:共有儿保台、预检台、登记台、收费台、接种台、留观处多种不同的工作台供门诊选择 ★预约设置:设置预约用户可延迟取号时间 ★取号设置:取号数量、取号按钮名称及是否展示取号按钮进行配置 ★门诊类型设置:有儿童接种门诊及成人门诊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打印设置:可设置是否打印取号凭证的二维码及当前排队人数 ★第三方数据设置:与第三方客户端进行数据对接 ★语音播报设置:设置在呼叫排队号时是否播报语音 ★工作台名称设置:可对工作台的名称进行配置

2、叫号设备 2.2软件系统概述 1、叫号功能: ★对工作台中的排队号进行呼叫;为当前呼叫的儿童选苗 2、查看数据: ★可查看各工作台当前排队情况、门诊当天预约情况;门诊当天所取的号的状态及接种核签情况 3、功能设置: ★医生签名设置:设置当前工作台医生的名字 ★工作台设置:选择当前设备所属的工作台及台号 ★取号设置:设置门诊当天取普通号的时段及取号数量 ★语音叫号次数设置:设置叫号语音播报次数 ★留观设置:设置是否播报留观语音 ★叫号类型设置:设置当前工作台呼叫号的类型(预约号/普通号) ★电子知情同意书:设置是否开启电子知情同意书功能 ★接种者信息核对设置:设置接种台是否开启接种核对功能 3、签署设备 3.1硬件规格

江苏省信息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设置标准

江苏省信息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设置标准 (讨论稿) 为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积极争创省级优质服务单位,决定在实现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正常的基础上,全省逐步推进信息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工作。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江苏省扩大儿童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全省工作实际,制订本标准。 一、主要实现功能。 1、在稳定运行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功能扩展和延展 建设,构建信息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全流程信息网络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体现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思路。 2、实现预检登记、取号排队,根据语音呼叫和大屏提示信息,进行有序接种, 解决排队拥挤现象,打造和谐门诊环境,满足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 3、实现儿童预防接种全流程数据采集和服务质量控制,有效预防接种差错的 发生,为解决医患矛盾提供科学依据。系统自动记录儿童留观到点时间,确切记录儿童接种时间、疫苗批号、接种医生、接种部位;建立连续性儿童预防接种服务档案,主要包括儿童全程疫苗接种各类信息、服务记录、未接种原因、服务医生等信息; 4、建立预防接种门诊服务信息档案,对预防接种门诊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为预防接种门诊资源最优配置方案提供参考。 1 5、预防接种门诊各项管理与建设工作符合规范

二、接种周期 预防接种单位实行按周或按日接种,每周实行至少3天门诊日工作制。 三、房屋配备 1、预防接种单位的接种门诊为相对独立的区域,须与传染科、放射科、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等科室分开,并保持一定距离。 2、预防接种单位须实行大厅式预防接种服务,大厅内进行适当隔断,大厅内设立取号候诊区、问诊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宣教区。预防接种单位设置进、出门诊两个专门通道。另须设置资料冷链室、预防接种反应处置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 3、预防接种单位专用房屋总面积大于200㎡;其中预防接种大厅面积不少于150㎡;资料冷链室、预防接种反应处置室及其他办公用房总面积大于50㎡。各室/区有醒目的功能标识牌。 4、卡介苗接种必须设专室(台)进行接种。 5、建卡(证)窗口:预防接种单位必须专门设置免费建卡(证)窗口,凡涉及到二类疫苗接种、儿童保健等收费项目不得在此窗口进行。 四、设备与器械配置 1、宣教内容:预防接种单位应在显著位置公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政策(包括①免费疫苗:接种流程、疫苗品种、免疫程序和接种方法、预防接种后服务内容;②收费疫苗:疫苗品种、免疫程序、 国家收费标准和预防接种后服务内容)、疫苗接种流程、安全注射、预防接种票据使用程序以及预防接种前告儿童家长书等宣传材料。

[2012]531号省卫生厅《四川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办法》(试行)

四川省卫生厅文件 川卫办发…2012?531号 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认真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接种服务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厅组织有关专家制订了《四川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执行。 四川省卫生厅 2012年9月3日 —1 —

四川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管理,保护人群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接种单位的基本条件 接种单位是指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条例》规定指定的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要求的设备和管理制度。 二、接种单位的设置 (一)设臵原则。 接种单位的设臵,应本着“工作需要,方便群众”的原则进行设臵。 (二)接种单位的种类。 接种单位按预防接种门诊和预防接种点两类设臵。 —2 —

1.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地区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以及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等设立预防接种门诊,承担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工作的; 2.有条件的村卫生所(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设立预防接种点,承担辖区内的预防接种工作; 3.设有产科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第1针或/和卡介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4.大中专院校校医院(室)或门诊部符合接种门诊基本条件的,可以作为接种单位,承担本校在校学生的预防接种工作。 5.在实施应急接种、大规模群体性预防接种和疫苗强化免疫期间,可根据需要设立临时接种点或巡回接种点,承担指定的接种工作任务。 (三)接种单位的数量。 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设臵一个预防接种单位。对服务半径大于5公里的乡(镇),可增加接种单位设臵或由乡(镇)卫生院根据服务半径和人口密度等具体情况在村卫生室设立固定预防接种点进行接种。 三、接种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资质认证 (一)预防接种单位资质认证实行属地化管理。所有预防接种单位,应符合《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指南》(附件1)的要求。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并授牌。未经认定的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从事预防接种工作。 (二)从事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须为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 —3 —

黑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考核验收标准

黑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考核验收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黑龙江省预防接种门诊管理办法(2009年修改版)》以及卫生部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一、预防接种门诊的设施、人员配置 (一)乙级规范接种门诊 1、接种机构必须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资质。 2、服务范围半径一般情况应在3公里以内,特殊情况可扩大到5公里以内。 3、门诊应有“预防接种指定单位”的标识。工作用房尽量设置在楼房的低层,环境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地面平整,与普通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等其它医疗用房分开或保持一定距离。 4、工作用房面积不小于40m2。要有候种室/区(宣传教育、反应观察)、预诊室/区(登记、询问、体检)、接种室(疫苗接种应分室或分区,卡介苗应设专室),各室或各区有明显的标志牌。受种者在接种时有专门的出入口。 5、接种室要有专用接种台6张以上,其数量须与每次接种人

数相适应,卡介苗设专用接种台。接种台清洁、无杂物,台上依次摆设疫苗冷藏包或冰瓶、接种盘、接种器材及疫苗名称标牌。 6、配备疫苗专用普通冰箱1台以上,其容积足够存放所需接种疫苗的数量;冷藏包不少于6个,应配置足够数量的冰排。接种器材配备充足,注射器、汤匙数量按1次预约接种人数1.1的比例配置。接种室应备有急救药品和预诊体检用器材。有高压蒸汽消毒设备及室内空气紫外线消毒灯等。要有专用资料柜。 7、在醒目位置公示预防接种须知、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接种流程图、咨询电话、工作制度等。 8、按照信息化管理工作进展,配备计算机等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设备,并能够宽带上网,实行接种资料信息化管理。 9、具有3名以上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10、接种时应有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登记、体检、接种等各项工作,卡介苗固定专人接种。 (二)甲级规范接种门诊 甲级规范接种门诊除达到上述乙级规范接种门诊的全部标准外,还必须达到下列标准: 1、门诊应设置在人口比较集中、交通便利、周围环境卫生较好的地段,门诊“预防接种指定单位”标识醒目。工作用房设置在一楼或二楼,环境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地面平整,与

深圳市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附件1 深圳市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 (一)房屋配置 1、场地 (1)室外环境整洁,位置适当,交通便利,标志醒目,方便群众寻找。 (2)室内清洁明亮、空气流通,定期消毒。 (3)门诊与儿保体检分室进行,并与临床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检验室等分开,保持一定的距离。 2、流程 (1)配置等候室(宣传教育、反应观察)、登记室(登记、询问、体检)、接种室(疫苗接种),有条件的可配置冷链室。 (2)各室要有明显的标志牌,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形成接种流程流水作业。受种者在接种时有专门的出入口。 3、面积 (1)服务人口2~5万人,门诊总使用面积≥40 m2。 (2)服务人口5万人以上,门诊总使用面积≥80 m2。 4、公示资料 在等候室显著位置公示以下资料: (1)预防接种工作流程图、接种服务咨询电话 (2)免疫接种须知 (3)疫苗价格 (4)免疫程序表 (5)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 (6)其它宣传资料 (二)设备配置 1、等候室 (1)配置足够的椅子。 (2)有条件的可配置影视等宣传器材。

2、登记室 (1)配置电脑、直拨电话,宽带上网设备。 (2)配置打印机、资料柜。 3、接种室 (1)室内要求地面平整,四周墙壁应铺设防水材料。 (2)按1.5W/M3配置30W以上低臭氧管紫外线杀菌灯或其它灭菌装置。 (3)配置接种台,台面要清洁、无杂物。 (4)服务人口5万人以上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台旁配置电脑(护士工作站),以接收来自登记室电脑的等候儿童信息及录入儿童接种信息。 (5)配置足够储存疫苗专用的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冷藏包、冰排。 (6)按最高门诊接种预约人数的120%配备接种器材。 (7)配置一定数量的应急处理药品及器材。 (8)配置一次性注射器毁型器、一次性注射器回收桶、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回收桶。 (三)相关规章制度建立 建立预防接种管理制度、安全接种制度、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处理制度、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 (四)接种操作要求 1、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实行电脑化管理。 2、严格按《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实施接种。

川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办法

附件1: 四川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预防接种管理,保障人群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结合我省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接种单位的基本条件 接种单位是指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条例》规定指定的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 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 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要求的设备和管理制度; 二、接种单位的设置 (一) 接种单位按预防接种门诊和预防接种点两类设置。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预防接种门诊;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预防接种点,有条件的应设立预防接种门诊;设有产科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谁

接生,谁接种”的原则,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第一针及卡介苗预防接种服务。 (二)原则上一个乡(镇、街道)指定一个预防接种单位。对服务半径大于5公里的乡(镇),可酌情增加接种门诊设置或由乡(镇)卫生院根据地理环境和人口密度等具体情况在村卫生室设立预防接种点进行接种。 (三)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大中专院校校医院或门诊部符合接种门诊基本条件的,可以作为接种单位,承担本校在校学生的预防接种工作。 三、接种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资质认证 (一)预防接种单位资质认证实行属地化管理。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单位,必须是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严格按照《四川省预防接种单位建设标准》(见附件1)考核验收合格的医疗卫生机构,未经依法指定的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从事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二)从事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须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护士执业证书并注册的人员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注册的乡村医生,接受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预防接种工作。从事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每2年复训一次。人员要相对稳定,人员变动需经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建议,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四、管理要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