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单元 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第三单元 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第三单元    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第三单元    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第三单元 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沿革

第一讲从“癸卯学制”到国民教育的历史课程

一、清末的历史课程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史学传统的国家,2000多年来史书的编写从未中断,连绵不绝,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历史教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部落长辈向晚辈讲述部落的历史与神话是当时历史教育的形式。进入文明社会,历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编纂的教材中有《春秋》,讲述鲁国的历史,可见历史是孔子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很重视历史教育,但独立的历史课程从未出现,历史教育与文字教育、道德教育综合在一起。这种情况要到近代才有所改变。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紧缩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面临着2000年未遇的大变局。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后,腐朽的清王朝在内忧外患中,被迫实行“新政”。“新政”中教育改革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当年为旧历壬寅年,故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规定在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设置历史课程。但“壬寅学制”因故未及实行,即被废止。

1904年,张之洞的主持的《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了,因那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开始。在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置历史课。由此,历史作为独立课程进入中国学校,时至今日,屈指算来也有百年了。1909年,清朝政府将中学分为文科与实科,历史在二科中都有设置。

晚清历史课程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它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历史课程有着重要地位。从初等小学堂阶段到中学堂阶段每一学年都开设有历史课程。每星期有2~3个钟点的授课量,在课时数上不可不谓多,足见历史课程的重要。

第二,课程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清朝政府如此重视历史课,并不是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历史对个体成长的意义,而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控制,培养效忠清王朝的愚民,维护它的封建统治。“癸卯学制”规定“无论各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一归于纯正”。因此,历史课程需多多“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

第三,课程内容繁复,不切实际。由于受旧的史学观念的影响,其课程内容,不分轻重,繁杂不堪,且脱离实际。如“癸卯学制”中学堂历史课程将世界史分为亚洲史与欧美史。亚洲史“先就日本、朝鲜、安南、暹罗、缅甸、印度、波斯、中亚细亚诸小国,讲其事实沿革大略,宜详讲日本及朝鲜、安南、暹罗、缅甸,而略于余国”。

虽然清末的历史课程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近代意义的历史课程毕竟踏出了第一步。

二、民国时期的历史课程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历史课程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可以以1928年国民政府建立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的统治,但中国很快就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尽管政府颁布了《小学校教则及课程标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等教育改革文件,历史课程并没有得到大的改善,主要仍沿袭了清末的体系,但其课程目标删除了忠君的内容,其目标是“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课时分配可见下表:

1922年北洋政府进行学制改革,中学阶段实行三三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各年级都开设历史课。由此,1923年出台了新的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一轮的历史课程颇具新意,在民国历史课程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初中的课程纲要由常乃德起草,其最大特点为打破了以往中国史、世界史分开设置的状况,代之以中外史合编。合编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明了世界人类生活共同演进状况,打破关于朝代国界的狭隘观念”, 该课程标准按时间顺序将历史分为四部分: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自人类起源始,至一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共30章。虽然这次中外史合编的课程内容安排还显得生硬,具有拼盘式的痕迹,但它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课程设计思路。

1923年的课程改革,高中的历史课程被称为文化史课。它并不是对初中历史课内容的简单重复,而从文化的角度重新梳理了世界数千年文明史,把重点放在世界各大文明的思想文化艺术成就,在层次上比初中的课程提高了一步。

从中可以看出,这次历史课程体系为螺旋式课程。所谓螺旋式课程是在不同阶段上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可是,如何对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作出区分是编制螺旋式课程的一大难点。1923年历史课程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高中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叙述历史,类似于专史,与初中的课程内容区分开来,自成一格,值得我们借鉴。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政局较先前有所改善,教育体制也逐步稳定与步入正轨。1928—1949,历史课程标准分别在1929、1932、1936、1940、1948经历了5次修订,大约每隔

三、四年修订一次(抗战时除外)。虽然课程标准被如此频繁地修订,但历史课程的设置状况还是比较稳定的,变化不大。国民政府时期,历史课程设置的变迁状况,可见下表:

资料来源:《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这段时期,历次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也大同小异。现以1936的历史课程为例,其目标为:

初中:

(一)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二)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说;特别说明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了我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三)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四)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高中:

(一)叙述我国民族之拓展,与历代文化政治社会之变迁,以说明我国现状之由来,而阐发三民主义之历史的根据。

(二)注重近代外交失败之经过,及政治经济诸问题之起源,以说明我国国民革命的背景,指示今后本国民族应有之努力。

(三)过去之政治经济诸问题,其有影响于现代社会者,应特别注意;使学生得由历史事实的启示,以研讨现代问题,并培养其观察判断之能力。

(四)叙述各重要民族之发展,与各国文化政治社会之变迁;使学生对于世界之趋势,获得正确的认识与了解。

(五)说明近世帝国主义之发展,民族运动之大势,与现代国际重要问题之由来,以研讨我国应付世界事变之方策,而促使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实现。

(六)叙述各民族在世界文化上之贡献,及其学术思想演进之状况;应特别注重科学与工程对于现代文明之影响,以策进我国国民在文化上急起直追之努力。

从课程目标看,当时的历史课程非常重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课程的长期稳定固然说明当时的历史课程已规范化,但也说明国民党政府在教育上缺乏进取革新精神,因循守旧。

第二讲新中国的历史课程

一、50年代初—70年代末的历史课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它结束了中国100多年屈辱的历史,中国社会从此迈入新的历史时期,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学的历史教育也不例外。

建国之初(1950—1953),全国初高中所有年级都设置历史课程。初高中实行双循环,为螺旋式课程。初一年级教中国古代史,初二年级教中国近现代史,初三年级教世界史;高一年级教,高二年级教中国近现代史,高三年级教世界史。各年级课程每周都是三节。与解放前的历史课程比较,近现代史和世界史比重有所增加,课时也多了。

由于新中国刚刚建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都缺乏经验,全面向苏联学习就是必然的选择了。这个情况也反映在历史教育上。1953年7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这一教学大纲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模式。首先,它采用了直线式课程。初中讲授中外古代史,高中讲授中外近现代史,从古至今,一线到底,没有重复。而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条件进入高中阶段学习,这样他们将失去完整学习历史知识的机会。第二,课程内容安排“先外后中”,先教世界史,后教中国史。世界史与中国史内容比例也大致相等。这显然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这种对外来经验的生搬硬套并不成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是先教中国史后教世界史。

二、80、90年代的历史课程

改革开放又把中国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历史课程又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路程。

资料来源:《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

80、90年代的历史课程较前有以下特点:

第一,清除了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极“左”痕迹。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了。像儒法斗争、路线斗争这样的极左内容彻底消失。农民起义的内容比重也大大降低。

第二,明确划分历史课程的三大目标领域: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在80年代初期,有专家学者提出历史教育的三大任务:知识教学、智能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三者有着辨证统一的内在联系,即“知识教学是基本,智能培养是核心,思想教育是灵魂”。经

过几年的讨论,“三大任务”说已成为历史教育界的共识。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历套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都明确按这三个目标领域划分。

第三,重视中国近现代史教育。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针对当时的实际状况,致信李铁映、何东昌同志,强调进行中国近代现代史与国情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从1992年起,中国近现代史一直是高中的必修课。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侮辱的历史,是无数仁人志士孜孜探求救国之道的历史。加强近现代史的教育,有利于学生认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因此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课程趋于多样化,出现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分别。新中国建立后,我们一直实行统一课程,全国各地各校的课程都是一样的,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课。课程结构单一,十分僵硬,缺乏弹性。1990年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首次将历史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一种突破。1990年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可惜的是,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课。它只为高考文科生设置,其他学生并无资格选修。这明显体现了高考本位的倾向。到1996年,又将高中历史课程分作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类。限定选修就相当于原来的选修,专为高考文科考生开设。而任意选修课有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两门,面向全体学生。这种课程体系部分修正了原有体系的不足,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难开设出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程。

最后,在90年代,打破了原来的全国共用一套教学大纲的局面。在90年代以前,我国课程设置高度统一,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是课程编制的唯一指导。我国幅员辽阔,境内居住着56个民族,各地经济状况不平衡,文化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再好的教学大纲也不可能照顾到各地的具体情况。显然这种课程体制有着巨大缺陷。进入90年代以后,国家开始允许地方根据自身具体状况编制自己的课程。如上海有自己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浙江省也有自己的《义务教育初中各科教学指导纲要》。同时,各地也有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编写自己的历史教科书,由此,历史课程呈现出“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局面。课程体制的开放,为各地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课程创造了条件,也为日后课程进一步改革打下基础。

80、90年代的历史课程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那就是课时不足,课程结构不平衡。80、90年代的课时总量从未达到50年代的水平。高中的必修课的课时量还不如50年代的一半。课时量不足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课程结构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高中阶段。自90年代以来,高中重视中国近代史的教育,这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出现了忽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的情况。中国古代史只在初一开设,高中只作为选修课供高考文科考生修习。这样,相当部分的学生没有机会在高中阶段学习中国古代史。我们知道,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正好经历一个青春期,在这段时期,学生无论心理还是生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对事物、世界的理解大大加深。可是我们现在大部分学生却无法在课堂上进一步学习祖国古代悠久灿烂的文化,他们对我们五千年文明的认识只能限于初中水平。这对学生是一大损失,其后果也是严重的。据一项对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四座城市的青少年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非常低,按满分100

分计算,全体受访者七成不合格。这种情况的产生不能说与我们的课程设置无关。世界史也面临同样的情况。90年代以前,世界史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占重要位置,但近十年形势每况愈下,即使有也以近代史为主。这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不相符合。在世界进入全球化的今天,了解世界与了解祖国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不对外国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我们如何与国外交流合作?而且,许多问题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只有站在国际视野,才能对这些问题有全面的认识。中学世界史教育分量不足的情况已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政协

委员、民革中央原宣传部长蔡义江先生在2002 年两会期间,建议恢复高中阶段世界史为必修课。从目前看,课时不足是历史课程结构不平衡的关键所在,上海在一期课改中采取高中中外史合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也只限于近现代史,仅仅完成半个循环,最理想的结果是高中能与初中一样,中外史都有一个循环。在课时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课程编制者的巨大努力。

195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开始准备制订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56年下半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正式公布的第一套完整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早在1954年,这套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开始准备制订了。它在颁布之前,经过了中央历史问题委员会的审查。这套大纲不仅对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指导作用,也对以后历套大纲和教科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56年课程改变了原来的不恰当的做法,恢复了螺旋式课程,中国史与世界史内容的比例也调整到合理的2:1。1956年课程标志着新中国历史课程体系已初步构建完毕。1956年历史课程设置的情况如下表:

50年代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课程体系的形成期。这段时期肃清了解放前其他史学思想对中学历史课的影响,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历史课程。它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按照社会发展形态划分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在1956年历史教学大纲的说明部分有明确表述。

50年代历史课程另一大特点是课时相当充足。从初一到高三所有年级都设置历史课,一周三课时。历史课时占课时总量的近10%,仅次于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这是建国以来历史课课时最多的时期,从这个角度说,50年代可以称的上历史课程的“黄金时期”。这段时期虽然出现过盲目照搬外国经验的问题,但总的来说,成绩还是主要的。

好景不长,1957年以后连续的政治运动也影响到了历史教育界。1958年,康生、陈伯达之流在史学界掀起了“打倒帝王将相”“打倒王朝体系”的极左思潮,再加上同时开展的“教育革命”,历史教育界受到了冲击。1959年,中学历史从每周三课减到二课时,此后,历史课时一减再减。到1963年,历史课程只在初二、初三和高三开设,初二、初三每周2课时,高三每周3课时。同时,课程内容也不断“左”转,中国现代史还开创了专目介绍毛泽东著作的体例。

十年动乱,中国教育事业遭到空前的摧残。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在教育部《关于一九六六——一九六七年度中学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中批示:“历史课暂停开设”。历史课尽管后来因为政治需要而复课,但这只不过成为“四人帮”搞“影射史学”“儒法斗争”的工具罢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历史课程得到恢复。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是文革后推出的第一个历史教学大纲。70年代末的历史课程力图清除“四人帮”“影射史学”的负面影响,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仍留有许多极“左”的痕迹。如教学大纲仍把提高学生的路线斗争的觉悟列为教学目的之一,此外课时也严重不足。

第三讲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及展望

一、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步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国家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立于不败之地。这就对各国基础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和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著名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近年来,许多国家尤其发达国家,都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尽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还不高。要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两个重要文件为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全面展开了。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年,历史与义务教育阶段其他17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也一起推出。新课程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新课程于2001年在全国38个实验区启动实验工作,按计划,到2005年秋,全国中小学各年级都将实施新课程。

本次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这并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还隐含了价值取向的变化。“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其一,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或谓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如教学大纲)。其二,课程标准主要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这种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其三,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其四课程标准关注的是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总之,这次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其根本出发点。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改革后的初中历史课程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面貌。

新的历史课程改变了原来课程“繁、难、深、旧”的现象。传统的历史课程是学科本位,注重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头绪众多,知识点密集,概念多,难度大,中学的历史课程无非是大学历史课程的精简版或缩小版。本次课程改革首先明确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它培养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他们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打下基础。初中的历史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史学人才,而“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这就决定初中历史课程并不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避免了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新课程打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王朝体系结构,构建了主题式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将所有内容整合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有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以中国古代史板块为例,有9个学习主题:1.中华文明的起源;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3.统一国家的建立;4.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6.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8.科学技术;9.思想文化。这种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改变了“繁、难、偏、旧”的现象,减少了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同时它又能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做到了两全其美。

新课程改变了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倾向。传授历史知识无疑是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决不是唯一的任务。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历史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独立的判断能力。本次课程标准在

降低知识难度的同时,首次在课程目标中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替代了传统的“思想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涵盖了原来“思想教育”的内容,而且对其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深化与细分。它包括学生应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这些内容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充满了对现实的真切关怀。新课程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这对他们日后在人生路上健康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与过去接受式学习方式相对,本次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经过独立思考,最终得出自己的见解。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应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加深情感体验,培养起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由上可见,新的历史课程体现了全新的课程观念,以学生为本,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新的初中历史课程已在全国38个实验区试行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可以想见,新的历史课程必然会把我国中学历史教育带到新的阶段。

二、对历史课程发展的展望

在回顾了我国历史课程的演进过程,并参考了国外历史课程的发展状况以后,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个发展趋势。

1.课程综合化

自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历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属于分科类型的。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历史课程出现了综合化的动向。小学阶段普遍开设了包括“历史”在内的“社会”课。初中阶段,浙江省开设综合型的“社会”课,取代了原来分科的“历史”和“地理”;上海也在部分地区(杨浦区10所中学,后增加了闸北区4所中学)试点开设综合“社会”课。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小学设“社会”课,初中也增设“历史与社会”课。可见,我国历史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已相当明显。这也与国外的状况相符合,如美、日等国都把历史科纳入综合“社会科”中。

为什么课程综合化成为课程发展的趋势呢?笔者以为不外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不同学科的日益融合是课程综合化的背景。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认知水平的低下,人类所有知识都处于一种混沌的综合状态。随着人们知识的积累,各个学科分化出来。学科分化是人类认知水平的一次飞跃,它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研究某个领域的事物。但毕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都是非常复杂的,在客观上又是一个广泛而又普遍联系着的统一整体。许多问题不是单个学科可以解决的,它需要多学科综合地研究,学科之间的渗透、合作、交流不可避免。20世纪以来,跨学科研究风起云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人类又进入了一个知识综合化的时代。以我们历史学来说,就出现这一趋势。历史学已摆脱了原先单纯政治史的陈旧模式,其研究范围大大拓展,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社会史为代表的新史学将史学研究推向了新的境界。新史学不满足于传统史学的方法与手段,大量借鉴了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成果,历史学正向综合的“大历史”迈进。历史学发展的这一动向说明,历史课程的综合化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其二,课程综合化可以解决课程门类日益增多与课时有限的矛盾。当今社会,信息大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极快。课程应当与时俱进,反映社会的需求,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补充新的知识。诸如信息技术教育、生物技术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法制教育都进入了课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新课程不断涌现,另一方面课时总量却相对固定,无法显著增加。课程综合化提供了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途径。它打通了原先不同学科

之间的界限,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减少了课程内容的重复,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为新内容的引进腾出了空间。

尽管综合化是课程发展的潮流,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综合课程可以根据其综合程度不同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多种课程形态,那么采取哪类课程更加适合学科的特点,取得最好的效果?其次,综合课程是把几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那么各个学科在新的课程中占的比例应该多少?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摸索才能得到解决。最后,综合课程最为人批评的是它不利于知识的系统传授。许多人担心历史课程一旦综合化,会影响学生形成历史共同记忆。实际上,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惨痛教训。综合课程的出发点本来就不是学科体系,其内容显得松散也难以避免。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各有价值,互为补充,互为依托。一般来说,低年级开设综合课程,高年级开设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在中国开设的历史还不长,它远没有分科课程那么成熟,但是它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课程综合化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

2.课程的多样化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国家统一课程,全国各地的学校都设置同样的课程,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课。这样的课程结构单一、刻板、僵硬、缺乏弹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进入90年代,这一情况有所改变,高中课程分为必修、选修课。1989年的《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草稿)》,第一次提出了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部分组成的复合型课程结构。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灵活、富有弹性,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选修课程这种课程形式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就是个体的“独特性”,它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价值的体现。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而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个性的土壤。必修课程保证了一切学生接受同样的必要教育,解决了公平问题。但是,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有各自的特点,统一的课程不可能照顾到学生的不同的需求。选修课则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解决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问题。有了选修课,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选择课程,发展自己的特长。90年代中央教科所主持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在其综合报告中尖锐指出:“没有选修课就没有个性发展,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没有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选修课程是推行以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选修课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必修课程是向学生提供他们必须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这些知识与能力是基本的、最低限度的。与之相比。选修课则比较灵活,个性化十足,可以丰富多彩、各式各样,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历史课程的选修课可以是断代史,如秦汉史、唐史、明清史等;也可以是专题史,如中国钱币发展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等;还可以搞专门的人物研究,如拿破仑研究、秦始皇研究等,不一而足。选修课从各个维度对必修课的内容予以拓宽与加深,既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满足了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为他们日后进入高等院校历史专业学习和从事史学研究打下基础。

选修课程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其规模可大可小,其课时可长可短。在国外,选修课中有一类微型课程(mini-course)。所谓微型课程就是短期的选修课程,以短、平、快为其特色,课时短,门类多,范围广,是“强调深度而不强调广度的课程”。微型课程在美国比较发达,有人对美国堪萨斯州公立高中作了调查,“在抽查的40所学校中,仅社会科,就准备了977门微型课程,其中“美国史”则有360门。”专题包括“南北战争、今日合众国、美国西部、殖民地时代、独立战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印第安、合众国的20年代及30年代等,印第安与城市,少数民族,堪萨斯州研究,黑人史,等等。”由于微型课程

周期短,门类多,增加了学生选择的机会。又由于选修课程有灵活的特点,诸如综合课程、经验课程这样一些在中国尚未发展成熟可以先以选修的形式开设。

3.课程乡土化

课程乡土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是开设独立的乡土课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地的乡土史是乡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乡土化的第二方面的含义是统一课程中融入乡土内容。中国任何地区的历史都是中国整体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必然在该地区有所反映。有些地区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中国某段历史的缩影。以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例,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折射了中国自近代以来150余年的屈辱与荣耀。所以,历史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兴衰变迁来讲授中国历史。

课程乡土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课程讲述的都是学生们生存环境的历史,可能学生们的祖辈就是这段历史的创造者或见证者;可能这些事件就发生在学生们的居住地区;可能这些人或事是学生们从小耳熟能详的。这样的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具有亲和力,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课程乡土化也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条件。社区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好的舞台,其蕴涵了大量值得探究的课题。社区也有着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社区的历史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包括:社区里的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物质资源包括:社区里的图书馆、资料馆、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参观等方式收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例:武汉市七一中学充分利用本地的独特课程资源,开展了“张之洞与武汉”的研究性学习:

一、收集、整理相关材料

……同学们有的在校图书馆借阅到《末代名臣张之洞》,有的同学在武汉方志馆借阅到《张之洞评传》及《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有的同学在武汉档案馆借阅到《大武汉旧影》并对相关内容、图片进行了翻印……

二、寻访历史遗迹、遗志、比照今昔,感受变化。

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连续三天对武昌、汉阳、汉口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三、访问有关学者,解析疑难。

由老师出面分别联系《张之洞评传》的作者、湖北大学文化学院的何晓明教授以及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研究员吴明堂先生,由学生进行访谈。学生们的问题不仅得到解决,而且在两位学者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会了如何通过历史遗迹来研究历史人物,以及如何正确掌握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学生深化了对课程内容“洋务运动”的理解,培养了知乡、爱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课程乡土化拉近了学生与课程的距离,增进了他们对本地的认同感,值得大力发展。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教学大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一、课程教学目的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的研制、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理念。 新形势下,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必须积极投身到历史课程改革之中,对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发展的前沿动态理论分析与相应的实践探究作出全新的定位,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究准确认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对应关系从而更为有效地分析中学 历史课程标准,认识教材、利用教材、开发教材,培养学以致用、具有独立科研与实际工作能力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型应用型优秀教师。 二、课程教学任务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究、中学历史教材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的优化组合、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的优化组合、中学历史教材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训教学。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课堂教学共有36课时,分为五章。 课堂教学结构大纲: 第一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究(6学时) 第一节中学历史课程性质与价值、改革背景

第二节中学历史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第三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案例分析——“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第四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究前沿动态 第二章中学历史教材研究(8学时) 1 / 5 第一节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性质与编写依据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 第三节中学历史教科书案例分析——“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四节中学历史教科书教学评价 第五节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前沿动态 第三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的优化组合(7学时) 第一节中学历史课标与历史教材内容选择 第二节中学历史课标与历史教材结构编排 第三节中学历史教科书实施建议 第四节高中历史教科书课例分析——“伟大的抗日战争” 第四章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的优化组合(7学时) 第一节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教学内容选择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科书与教学流程实施 第三节高中历史教材备课研究——“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xx历史教材联系与教学衔接 第五章中学历史教材资源的利用与开发(8学时)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笫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程标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生物丄程技术、航天技术 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分析第三次 科技革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想一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影响。导入动脑筋: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 导入框:“多利”羊的诞生意味着什么,材料分析:以上的这些文字、数据、图片说明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有 材料分析:二战期间军事科技的发展情况。战后,这些原本用于哪些特点,以此自然过渡到下一子訂。制造杀人武器的技术转为民用并迅猛发展,形成了风起云涌的笫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次科技革命浪潮。山此引入正题。设计表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新的科学技术分类设 播放电影《黑客帝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引申到笫三次计成表格,再总结特点。 科技革命的兴起。材料分析:三次科技革命中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数据和相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关图片、科技进步因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例小组活动:课前收集材料,课堂各组代表依次展示人类在原子能、数据,以此分析特点。

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动脑筋:你认为克隆动物的出现仅仅是生物工程技术的成就吗,它 涉及到哪些技术,说明了笫三次科技革命的什么特点,质量的提高,注重可持续发展,趋利避害。 表演活动:设计不同时期人类生活的三幕场景(依次是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和今天,课前让学生适当准备,活动中让学生根据所处时期进行表演,表现出不同时期人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如通讯手段的变化、交通运输的变化、家用电器的变化、饮食衣着等方面的变化,使学生从中体会出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材料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发达国家第一、笫二、笫三产业的比重变化的数据,“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大大超过“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情况,以及相应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比例变 化的数据。以此分析其影响。 思维拓展:许多国家大力发展科技(欧洲“尤里卡计划”、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及中 国的"863计划”),说明了什么问题, 活动探究:科技的高度发达,给人类带来了种种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举例:汽车、农药、手机、冰箱、空调等),使学生 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科技发展中应当更关注人类生存环境 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得出的结论的 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概括、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精品】最新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

【精品】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 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 前言 一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中国古代史二、中国近代史三、中国现代史四、世界古代史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 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 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 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 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拓展国际视野, 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 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 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 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人文素养, 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二、课程基本理念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 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2.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 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三、课程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 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 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 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1.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2.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 “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3.在学习内容的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此外,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4.本标准对每个学习板块规定了课程内容,并提出了教学活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一、坚持并完善基本理念与改革方向 1.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2.坚持并强化“三维目标”的整合。 3.重视初中、高中、大学历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衔接,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4.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强调历史教育的独特性:历史课程是通过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按照时序的发展过程来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2011年版历史新课标的突出特点和最大变化 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在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的同时,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精选最基本的史实,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 三、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的重要调整 在保持(实验稿)的总体框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划分的同时,适当弱化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以基本的史实为主,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使保留、选择的史实链接起来基本能够反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时空线索。 中国史和世界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中国史部分 1.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以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同时重视中外交流的发展。 2.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配图)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二、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国家课程专家何成刚 教育部已于2011年底颁布了修订后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本文拟从“课程性质”、“内容编排”、“评价建议”、“实施建议”四个角度,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一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性质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界定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历史课程的“四性”,即“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关于历史课程性质的认识上这确实是一个进步。不过从字面上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似乎并不是历史课程所独有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要从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来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 “思想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基础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基础原理(如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方法(如运用各种史料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现象)、基本能力(如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分析能力),学会判断、学会思考,不人云亦云。 “人文性”指的是,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如通过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理

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历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建设的思想意识。 “综合性”指的是,历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论分析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运用综合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最终使学生基本掌握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课程的“四性”,善于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生动的教学实践来理解历史课程的“四性”,不能孤立去理解。遗憾的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语意表述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比如强调“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里显然将“历史课程”与“历史学”混淆了,因为“历史课程”并不隶属于“人文社会学科”,因而不可能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建议初中历史教师这样来理解:“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具有显着的人文社会特色和历史学特色的一门基础课程”。 二、内容编排 与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实是弱化了“学习主题”式的编排,代之以“点—线”结合的内容呈现方式。 我们都知道,时序性是历史课程内容设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无论是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还是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点—线”结合的内容编排,都大体遵循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的原则。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不应该厚此薄彼。实际上,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修订组专家对此并不具有“先见之明”的优势。说到“点—线”结合,我们看看实验稿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其中的“学习主题”式内容编排,也有着鲜明的“点—线”结合的特点,只是未点破而已。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

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思维导图版)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思维导图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成立1949.10.1 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 内容:(通过-选举-决定-建立) ①通过“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 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 3、意义 (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 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外(国际): 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 1、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2)意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大陆统一,民族团结。 2、抗美援朝 (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安全 (2)时间:1950.10——1953.7 (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

军 (4)意义: ①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②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③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 3、土地改革 (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时间:1950——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改)(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祥见课本13页) ①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②巩固人民政权 ③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成功的探索 1、“一五计划”(1953——1957) (1)必要性及目的(背景、原因):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 (2)基本任务:(一个重点,两个相应)重点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及商业,相应地培养人才;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 (2007年12月4日修订) 中学历史课程必须发挥学科优势,帮助学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的思想素质和实践能力。 注意,在以下目标中,标“▲”者为初、高中阶段共同的目标。两个阶段的区别在于所学内容或掌握程度的不同;标“★”者为高中阶段的目标。 中学历史课程发展的思想素质是指在遇到人与社会及其相关问题时,如果需要解决,能产生从历史的视角看,应当倾向从哪个方向去思考或努力的正确意识。这是通过长期的历史课程学习和熏陶养成的深层次的悟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 ▲有今天是过去的变化与发展,历史中蕴含着处世的智慧和发展的经验,学习历史是生命历程的溯源与自觉的发展意识。 ▲有中华文明有着悠久辉煌、曲折磨难的历史,继承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振兴祖国大业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觉悟与责任的祖国意识。 ▲有人类文明是世界各民族交融冲突、共同创造的过程,多样性、阶段性和普遍联系是其最基本特征的全球意识。 ▲有历史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创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承人类文明,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责任意识。 ▲有鉴证识史、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和把一切人与社会问题置于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求真意识。 ★有已知的历史是人们对客观历史的认识,随着新的发现和探究逐渐接近客观历史,应当善于倾听和理解不同的探索与思考的多元意识。 中学历史课程发展的实践能力是指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史实与基本线索、各主要文明的基本特征与互相关系,理解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脉络与趋势。在此过程中,奠定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问题的思想基础;陶冶道德情操,养成健全人格,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人类文明多元共创的价值观念,增进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初步掌握接受与探究、自主与合作、阅读与考察等基本的学习方式。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5) 一、课程性质 (5) 二、课程基本理念 (6) 三、课程设计思路 (6)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7) 一、知识与能力 (7) 二、过程与方法 (8)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8)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9) 一、中国古代史 (9) 1.北京人 (10) 2.文明的曙光 (10) 3.先民的传说 (10) 4.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0) 5.青铜器和甲骨文 (10) 6.动荡的春秋时期 (10) 7.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 (11) 8.百家争鸣局面 (11) 9.秦统一中国 (11) 10.都江堰与秦始皇陵兵马俑 (11) 11.秦末农民大起义 (11) 12.西汉的建立 (11) 1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1) 14.“丝绸之路” (11) 15.东汉的兴亡 (11) 16.两汉的科技文化 (11) 17.三国鼎立 (11) 18.西晋的兴亡和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12)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12)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2) 21.活动课 (12) 22.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12) 2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2) 24.盛唐气象 (12) 25.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12) 26.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2) 27.北宋的政治 (12) 28.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12) 29. 金与南宋的对峙 (12)

33.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 34.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3) 35.明朝的统治 (13) 36.明朝的对外关系 (13) 37. 明代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3) 38.明朝的灭亡 (13) 3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4) 40.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4) 41.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14) 42.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4) 43.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和典籍 (14) 44.活动课 (14) 二、中国近代史 (14) 1.林则徐禁烟 (15) 2.鸦片战争 (15) 3.第二次鸦片战争 (15) 4.太平天国 (15) 5.洋务运动 (15) 6.中日甲午战争 (16) 7.戊戌变法 (16) 8.抗击八国联军 (16) 9.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6) 10.辛亥革命 (16) 11.中华民国的创建 (16) 12.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6) 13.新文化运动 (16) 14.五四运动 (16) 15.中国共产党诞生 (16) 16.北伐战争 (16) 17.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7) 18.文学艺术的成就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7) 19.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7) 20.工农红军长征 (17) 21.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17) 2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7) 23.正面战场的抗战 (17) 24.敌后战场的抗战 (17) 25.抗日战争的胜利 (17) 26.内战爆发 (17) 27.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8) 28.活动课 (18) 三、中国现代史 (18)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新)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标实验稿的思路与特点 1.进一步明确课程的定位 明确中学历史课程是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突出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性质,将历史课程定位在提升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性的课程。 2.全面地阐释课程目标 明确提出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 更为明确地提出了能力目标; 首次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 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尤其是注重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在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标的表述,是以学生为行为主语,并在行为动词方面提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3.强调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组织课程内容时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关注学生的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点,尽量避免课程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使历史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代社会,既体现出课程的时代性,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设计了多样的教学活动。 4.建构新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力图将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中学历史学习体系,采用了主题式的模式进行编排,突出历史时代主题,每个教学单元都围绕一个主要的时代主题进行知识的建构,以使学生在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对各历史时期的重点问题进行认识。同时,精选课程内容,较大幅度地减少了繁杂的知识点,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降低课程的难度。 5.提倡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 新历史课程在编制时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通过教学活动建议,提出了多种形式的学生对历史进行探究的活动,设计 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并鼓励教师为学生的历史学习营造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多样的组织与引导,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 6.提出了指导性的评价建议 要求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并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在评价内容方面,不仅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还要检测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 二、对课标修订的具体做法 1.对前言部分的修改 (1)课程性质:做了较大修改,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 (2)课程基本理念:更突出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注重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中;倡导教学方式的创新。 (3)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保持六大板块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板块中的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2020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2020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

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2、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