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

附件:

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技术指南

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数的定义。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

长半轴a=6378137m

扁率f=1/298.257222101

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418×1014m3s-2

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

其它参数见下表:

-12-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13-

二、点位坐标转换方法

(一)模型选择

全国及省级范围的坐标转换选择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省级以下的坐标转换可选择三维四参数模型或平面四参数模型。对于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可采用平面四参数模型或多项式回归模型。坐标转换模型详见本指南第六部分。

(二)重合点选取

坐标重合点可采用在两个坐标系下均有坐标成果的点。但最终重合点还需根据所确定的转换参数,计算重合点坐标残差,根据其残差值的大小来确定,若残差大于3倍中误差则剔除,重新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用于计算转换参数的重合点数量与转换区域的大小有关,但不得少于5个。

(三)模型参数计算

用所确定的重合点坐标,根据坐标转换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模型参数。

(四)精度评估与检核

用上述模型进行坐标转换时必须满足相应的精度指标,具体精度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见附件中相关内容。选择部分重合点作为外部检核点,不参与转换参数计算,用转换参数计算这些点的转换坐标与已知坐标进行比较进行外部检核。应选定至

-14-

少6个均匀分布的重合点对坐标转换精度进行检核。

(五)数据库中点位坐标转换模型参数计算的区域选取

对于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数据库,采用全国数据计算的一套模型参数可满足1:5万及1:25万比例尺数据库转换的精度要求;采用全国数据计算的六个分区的模型参数可满足1:1万比例尺数据库转换的精度要求。对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的数据库的转换,采用全国数据计算的六个分区的模型参数可满足1:5万及1:25万比例尺数据库转换的精度要求;按(2°×3°)进行分区计算模型参数可满足1:1万比例尺数据库转换的精度要求。

三、1:2.5-1:25万数据库的转换

(一)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组织的数据库

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组织的图形数据(DLG、DEM、DRG),依据以下方案进行转换。

1、1:2.5-1:10万DLG数据库转换

(1)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1:2.5-1:10万DLG数据库转换

a、依据相应比例尺分幅进行区域划分,分两步完成坐标转换。首先进行椭球体变换,再利用对应的比例尺图幅区域的X、Y坐标平移量进行坐标平移;

b、依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对应的比例尺标准分幅图廓进行数据裁切,区域边缘图幅中的数据空白区利用相邻图幅数据进行补充;

-15-

c、添加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方里格网层,删除原方里格网数据层;

d、完成图廓更改、数据编辑、数据接边、拓扑重建、数据入库等数据后处理及建库工作;

e、图幅换带接边:采用右图(1954年北京坐标系)接左图(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时,先进行右图的椭球体与换带转换,在左带中利用左图的平移量进行右图的坐标平移,完成接边后保存在左带中的右图(备份)成果。返回右图取消先前换带接边加入的平移量,并进行投影变换,最后利用右带自身的平移量完成平移后,方可与其相邻的右图接边;

f、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元数据相关条目进行更改。

(2)1980西安坐标系下1:2.5-1:10万DLG数据库转换

依据相应比例尺分幅进行区域划分,不考虑椭球体变换,直接利用对应的比例尺图幅区域的X、Y坐标平移量进行坐标平移;然后按照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DLG数据库转换的b~f 对应步骤进行。

2、1:2.5-1:10万DRG数据库转换

原数据为300~500dpi的原版印刷地图经扫描纠正生成的RGB栅格数据,无图幅间要素的接边处理。

(1)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1:2.5-1:10万DRG数据库转换

a、考虑椭球变换及对应图廓角点的X、Y坐标平移量,计-16-

算1954年北京坐标系分幅图廓角点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坐标,并修改数据头文件中相应的定位坐标;

b、在DRG数据上叠加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新的大地控制基础层(图廓及方里格网等),新图廓中数据空白或数据出图区域不做图纹补充和裁减;

c、在图例中添加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新的控制基准说明条款;

d、完成数据合层,并保持DRG数据的原有分辨率;

e、更改元数据中相关内容,增加1954年北京坐标系标准分幅的图廓四角点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坐标,计算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标准分幅的图廓四角点的坐标。

转换后数据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1954年北京坐标系分幅。

(2)1980西安坐标系下1:2.5-1:10万DRG数据库转换

获取图幅对应比例尺图幅图廓角点的X、Y坐标平移量,根据平移量计算图幅定位坐标,修改数据头文件;然后按照1954年北京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1:2.5-1:10万DRG数据库转换的b~e步骤进行。

转换后数据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1980年西安坐标系分幅。

3、1:2.5-1:10万DEM数据库转换

-17-

原数据为25米分辨率的灰阶(256个)栅格数据,建库数据图幅间接边处理完好。此数据转换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DLG相关图层数据(等高线、高程点)重新生成DEM(见DEM数据生产规范),一种是进行DEM 数据的转换。以下给出DEM数据转换方法。

(1)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1:2.5-1:10万DEM数据库转换

a、按照比例尺对应图幅分块,在需补充内容的邻接边各增加一个相应比例尺图幅;

b、考虑椭球变换及相应的比例尺图幅的X、Y坐标平移量,求得X、Y坐标改正值;

c、根据坐标改正值进行图幅坐标平移,同时,参考像素分辨率确定起算坐标进行数据重采样;

d、按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新的图廓及重叠像素进行图幅裁切,更改数据头文件中定位坐标;

e、修改元数据相关条目。

(2)1980西安坐标系下1:2.5-1:10万DEM数据库转换

a、按照相应比例尺对应图幅分块,在需补充内容的邻接边各增加一个相应比例尺图幅;

b、依据相应的比例尺图幅的X、Y坐标平移量,进行图幅坐标平移,并参考像素分辨率确定起算坐标完成数据重采样;

c、d按1954年北京坐标系1:2.5-1:10万DEM数据库转换-18-

的d、e步骤进行。

4、1:25万DLG数据库转换

(1)将1:25万分幅的平面坐标平移量转换为对应的经、纬度平移量或直接获取对应图幅的经、纬度平移量;

(2)根据1:25万分幅的经、纬度平移量,完成1:25万经纬度数据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经纬度数据的转换(1954年北京坐标系需同时考虑椭球体变化和平移量);

(3)依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对应的1:25万标准分幅图廓进行数据裁切,区域边缘图幅中的数据空白区利用相邻图幅数据进行补充;

(4)数据后处理,包括:图廓更改、新格网层添加、数据编辑、数据接边、拓扑重建、数据入库等;

(5)更改元数据文件。

5、1:25万DEM数据库转换

(1)利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对应的DLG数据层,重新内插生成DEM;

(2)依据新的DEM更改元数据文件。

(二)按其它方式建立的数据库

1、按区域建立的图形数据库

按区域(省、地区、流域等)建立的图形数据库(DLG、DEM、DRG),可先分带分块分层完成转换,参照以上相应比

-19-

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转换方案转换后拼接合成。

1:10万-1:25万数据库,依1:25万数据库转换方案逐块进行转换,再整体拼接合成;按非高斯投影方式组织的,将原数据经纬网30′×30′或15′×15′交点作为坐标转换参考点,计算这些参考点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坐标,利用地理信息软件进行图形纠正,完成数据转换。

2、按线性条带建立的图形数据库

按线性条带(境界、河流、交通线、管道线等)建立的图形数据库,可依据条带的方向、长短等分段进行,再拼接合成;也可通过条带中一定密度地物点的两套坐标,通过软件逐点进行纠正。具体方法:

分块纠正:对于1:1万分块,按1:1万数据转换方案逐块纠正后接边合成;对于1:5万分块,按1:2.5-1:10万数据转换方案逐块纠正后接边合成;

逐点纠正:依据数据精度,建立一定密度(1:1万100米格网点、1:5万2000米格网点)的坐标转换参考点,计算这些参考点在新坐标系下的坐标,利用地理信息软件完成数据转换。

3、按无固定分幅分区建立的图形数据库

按无固定分幅分区建立的图形数据,根据坐标系、比例尺及数据主体所在的图幅、数据的组织方式、产品类型(DLG、DEM、DRG)等,参照相应比例尺的转换方案,实施数据转换。

-20-

4、DOM数据库转换

原数据为航空或航天遥感获取的黑白或彩色影像数据,是连续的灰度(全色)或RGB(彩色)栅格数据,分辨率有多种方式(主要包括用于1:5地形图测绘的各种分辨率航空影像,以及用于专题调查的10米、15米、30米等卫星影像)。影像数据转换可参照下列方式进行。

对于已按数据库组织方式加工与处理的DOM数据,可采用1:2.5-1:10万DEM的数据转换方法,也可采用计算各景影像有效图边的4点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坐标来重新定位的方式。

对于尚未按数据库组织方式加工与处理的DOM数据,可采用1:2.5-1:10万DRG的数据转换方法,不再添加新的控制基础信息。

分辨率5米-30米的数据,需依据其数据主体所在的1:25万图幅区域来选用1:25万对应图幅的综合坐标改正值;对于分辨率在2米到5米间的数据,需依据其数据主体所在的1:5万图幅区域来选用1:5万对应图幅的综合坐标改正值;由此确定各自的X、Y方向平移像素数对应的坐标值(直接取1:25万或1:5万综合坐标改正值,或由像素数×像素分辨率求得)。按高斯投影、分像对(分景)组织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参照1:1万DOM 转换技术方案进行转换。

-21-

四、1:1万及1:5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转换

(一)1:1万及1:5千格网点坐标转换改正量计算

1、1980西安坐标系坐标转换改正量计算

1:1万以上大比例尺一般按(2°×3°)进行分区,并对每个分区向外扩充约20′,分别解算出各分区的转换参数后,利用确定的转换方法与转换模型分别计算全国1:1万及1:5千格网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B2000,L2000,进而求出各点的1980西安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差值DB802000,DL802000(B2000-B80,L2000-L80),形成全国1:1万及1:5千格网点的1980西安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改正量DB802000,DL802000。

2、1954年北京坐标系坐标转换改正量计算

全国1954年北京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计算采用两步法:首先计算1954年北京坐标系转换向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改正量,其次计算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最后将两改正量叠加形成1954年北京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坐标转换改正量。

①1954年北京坐标系向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坐标改正量计算

新旧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年西安坐标系)的转换

大地坐标改正量计算公式:

-22-

-23-

B B e B e W

N a W e M B M z L B M y L B M x dB cos sin ])sin 2(2[1cos sin sin cos sin 22222?-+?+?+?-?-= )cos sin (cos 1L y L x B

N dL ?-?-= 式中:2,e a ??分别为IAG-75椭球与克拉索夫斯基椭球长半径,第

一偏心率平方之差。即22280548054,a a a e e e ?=-?=-

则各个点在1980西安坐标系中的大地坐标为:

dB B B +=5480 dL L L +=5480

● 根据转换的8080,L B ,采用高斯投影正算公式计算相应的高

斯平面坐标8080,Y X 。

● 求取全国1:1万以大比例尺格网点的转换改正量

5480154

801Y Y DY X X DX -=-=

● 平差改正量的计算

1954年北京坐标系所提供的大地点成果没有经过整体平差,1980西安坐标系提供的大地点成果是经过整体平差的数据,所以新旧系统转换还要考虑平差改正量的问题。计算平差改正量比较麻烦,没有一定的数学模式,不同地区,平差改正量差别很大,在我国中部某些地区,平差改正量在1米以下,而在东北地区的某些图幅则在10米以上。在实际计算中,在全国均匀地选择一定数量的一、二等大地点,利用它们新(1980西安坐标系)旧(1954年北京坐标系)坐标系的坐标进行多种分析试算并剔除粗差点,然后分别计算它们的坐标差值,根据这些差值和它们的大地坐标分别绘制两张平差改正量分布图(即

-24- dX ,dY 分布图),这样在分布图上可以直接内插出全国1:1万以大比例尺格网点的平差改正量DX 2,DY 2。

● 根据全国1:1万以大比例尺格网点的转换改正量DX 1,DY 1和平差改正量DX 2,DY 2按下列公式计算1954年北京坐标系向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坐标转换改正量DX ,DY 。

212

1DY DY DY DX DX DX +=+=

● 将DX ,DY 换算成1:1万以大比例尺格网点大地坐标转换改正量DB 5480,DL 5480。

②1954年北京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坐标转换改正量计算

将全国1:1万以大比例尺格网点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向1980西安坐标系的转换改正量DB 5480与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改正量DB 802000叠加,得到全国1:1万以大比例尺格网点1954年北京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坐标转换改正量DB 542000。

即:DB 542000=DB 5480+DB 802000

DL 542000=DL 5480+DL 802000

(二)1:1万及1:5千DLG 数据库转换

转换流程如图1所示:

-25-

图1 1:1万及1:5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转换技术流程 1、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1:1万、1:5千DLG 数据库转换

(1)每个图幅的四个图廓点坐标改正量选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方法计算;

(2)图幅内各要素点的坐标改正量根据选用的本图幅的四个图廓点坐标改正量,按双线性内插等方法计算;

(3)根据图幅四个图廓点坐标改正量和图幅内各要素点的坐标改正量,计算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图幅四个图廓点坐标和图幅内各要素点的坐标;

(4)与周边图幅拼接;

(5)按照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对应1:1万、1:5千标准分幅计算新的公里格网数据,即添加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新的公里格网层;

(6)完成图廓更改、数据编辑、换带接边、拓扑重建;

(7)对空间数据库元数据相关条目进行更改;

(8)数据入库等数据后处理工作。

2、1980西安坐标系下1:1万、1:5千DLG数据库转换

(1)每个图幅的四个图廓点坐标改正量选用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方法计算;

(2)~(8)参照1954年北京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1万、1:5千DLG数据库转换的对应步骤进行。

(三)1:1万及1:5千DRG数据库转换

在保持原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用逐格网纠正的方法进行数据转换。

1、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1:1万、1:5千DRG数据库转换

(1)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生成图廓坐标及公里格网,逐公里格网点纠正1:1万、1:5千DRG数据;

-26-

(2)修改元数据相关条目;

(3)修改相关的图外整饰。

2、1980西安坐标系下1:1万、1:5千DRG数据库转换

参照1954年北京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1万、1:5千DRG数据库转换的对应步骤进行。

(四)1:1万及1:5千DEM数据库转换

利用DEM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矢量数据与DEM离散点数据完成数据转换。

1、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1:1万、1:5千DEM数据库转换

(1)矢量数据与DEM离散点数据转换方法;

a、每个图幅的四个图廓点坐标改正量选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方法计算;

b、图幅内各要素点的坐标改正量根据选用的本图幅的四个图廓点坐标改正量,按双线性内插等方法计算;

c、根据图幅四个图廓点坐标改正量和图幅内各要素点的坐标改正量,计算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图幅四个图廓点坐标和图幅内各要素点的坐标;

d、与周边图幅拼接。

(2)构造TIN;

(3)按相关规范或规定内插DEM;

(4)对检查点坐标文件进行点对点坐标转换;

-27-

(5)修改元数据条目。

2、1980西安坐标系下1:1万、1:5千DEM数据库转换

(1)每个图幅的四个图廓点坐标改正量选用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方法计算;

(2)~(5)参照1954年北京坐标系1:1万、1:5千DEM 数据库转换的对应步骤进行。

(五)1:1万及1:5千DOM数据库转换

原数据为航空或航天遥感获取的黑白或彩色影像数据,是连续的灰度或RGB栅格数据,在转换中应保持原影像分辨率。

1、在原DOM上叠加相应坐标系统的内图廓及公里格网,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生成图廓坐标及公里格网,逐公里格网点纠正1:1万、1:5千DOM数据;

2、转换后,删除内图廓及公里格网;

3、修改元数据相关条目。

五、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联系的方法

(一)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控制点建立联系的方法

可通过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平面坐标过渡,利用坐标转换方法将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下控制点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

选取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重-28-

合点的原则如下:择优选取地方控制网的起算点及高精度控制点、周围国家高精度的控制点,大中城市至少选取5个重合点(城外4个,市内中心1个);小城市在城市外围至少选取4个重合点,重合点要分布均匀,包围城市区域,并在城市内部选定至少6个均匀分布的重合点对坐标转换精度进行检核。

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联系时,坐标转换模型要同时适用于地方控制点转换和城市数字地图的转换。一般采用平面四参数转换模型,重合点较多时可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当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控制点和数字地图均为三维地心坐标时,采用Bursa七参数转换模型。坐标转换中误差应小于0.05米。

(二)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下数字地形图转换

采用点对点转换法完成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下数字地形图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转换后相邻图幅不存在接边问题。具体步骤如下:

利用控制点的转换模型和参数,对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下数字地形图进行转换,形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形图。

根据转换后的图幅四个图廓点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坐标,重新划分公里格网线,原公里格网线删除。

根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图廓坐标,对每幅图进行裁剪和补充。

-29-

-30- 六、坐标转换方法

(一)坐标转换模型

1、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

2222sin cos ""0cos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0cos sin 1sin cos 0sin cos "00(2sin )sin cos "1x y z L L X L N B N B Y B B L B L B Z M M M tgB L tgB L m N L L e B B M

N e B e B B Ma ρρρρρεερερ?????-???????=?+???????????--?????????

????-??????+??????--????????+--sin cos "a B B f f ρ??????????????????

其中:

,B L ?? 同一点位在两个坐标系下的纬度差、经度差,单位为弧度, ,a f ?? 椭球长半轴差(单位米)、扁率差(无量纲), ,,X Y Z ??? 平移参数,单位为米,

,,x y z εεε 旋转参数,单位为弧度,

m 尺度参数(无量纲)。

2、平面四参数转换模型

属于两维坐标转换,对于三维坐标,需将坐标通过高斯投影变换得到平面坐标再计算转换参数。

平面直角坐标转换模型:

??

??????????-++??????=??????110022cos sin sin cos )1(y x m y x y x αααα 其中,x 0,y 0为平移参数,α为旋转参数,m 为尺度参数。x 2,

-31-

y 2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平面直角坐标,x 1,y 1为原坐标系下平面直角坐标。坐标单位为米。

3、综合法坐标转换

所谓综合法即就是在相似变换(Bursa 七参数转换)的基础上,再对空间直角坐标残差进行多项式拟合,系统误差通过多项式系数得到消弱,使统一后的坐标系框架点坐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提高坐标转换精度。

综合法转换模型及转换方法:

● 利用重合点先用相似变换转换

Bursa 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

????

??????+??????????+????????????????????---+?????????????=??????????S S S S S S Z Y X S S S S

S S T T T Z Y X Z Y X m X Y X Z Y Z Z Y X Z Y X εεε000 式中,3个平移参数[]T Z Y X

???,3个旋转参数[]T Z Z X εεε和1

个尺度参数m 。 ● 对相似变换后的重合点残差Z Y X V V V ,,采用多项式拟合

∑∑==-=K i i j j S

j i S ij Z Y X L B a V V V 00或或

式中:B ,L 单位:弧度;K 为拟合阶数;ij a 为系数,通过最小二乘求解。

4、三维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

附件: 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技术指南 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数的定义。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 长半轴a=6378137m 扁率f=1/298.257222101 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418×1014m3s-2 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 -12-

其它参数见下表: -13-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二、点位坐标转换方法 (一)模型选择 全国及省级范围的坐标转换选择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省级以下的坐标转换可选择三维四参数模型或平面四参数模型。对于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可采用平面四参数模型或多项式回归模型。坐标转换模型详见本指南第六部分。 (二)重合点选取 坐标重合点可采用在两个坐标系下均有坐标成果的点。但最终重合点还需根据所确定的转换参数,计算重合点坐标残差,根据其残差值的大小来确定,若残差大于3倍中误差则剔除,重新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用于计算转换参数的重合点数量与转换区域的大小有关,但不得少于5个。 (三)模型参数计算 用所确定的重合点坐标,根据坐标转换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模型参数。 (四)精度评估与检核 用上述模型进行坐标转换时必须满足相应的精度指标,具体精度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见附件中相关内容。选择部分重合点作为外部检核点,不参与转换参数计算,用转换参数计算这 -14-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空间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 长半轴 a=6378137m 扁率f=1/298.257222101 地心引力常数 GM=3.986004418×1014m3s-2 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 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采用现代空间技术 对坐标系进行维护和快速更新,测定高精度大地 控制点三维坐标,并提高测图工作效率。 优点: 与对地观测数据结合紧密,使用方便,提供 高精度、地心、动态、实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 2000系:CGCS2000,6378137.0,1/298.257222101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国务院批准,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地心坐标系,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 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 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 历元1984.0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的参数为: 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点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框架点,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具体实现。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构成: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完成的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获得的在ITRF97框架下的近5万个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点 ?ITRF97框架下平差后获得的近10万个三、四等天文大地网点。 按精度不同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1)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中的连续运行基准站,其坐标精度为毫米

国土资源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技术要求-

附件 国土资源数据2000国家大地 坐标系转换技术要求 国土资源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7年2月

目录 一、坐标转换的数据内容 (2) 二、坐标转换基本要求 (2) 三、矢量数据的转换 (3) (一)转换工作流程 (4) (二)转换方法 (4) 1.管理单元(以县或者单图幅)转换方法 (5) 2.空间数据库转换方法 (6) 四、栅格数据转换 (7) (一)分幅转换流程 (7) (二)分景数据转换流程 (8) (三)转换方法 (8) 1.文件形式栅格数据转换方法 (8) 2.标准分幅栅格数据转换方法 (9) 五、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联系的方法 (9) (一)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控制点建立联系的方法 (9) (二)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下空间图形转换 (11) 附录A:点位坐标转换方法 (12) 附录B:坐标转换改正量计算 (16) 附录C:双线性内插方法 (18) 附录D:常用坐标转换模型 (19) 附录E:高斯投影正反算公式 (22) 附录F:子午线弧长和底点纬度计算公式 (23)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国土资源数据内容、转换基本要求、国土资源存量数据及增量数据由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技术流程、转换方法及转换步骤,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的联系方法等内容。 一、坐标转换的数据内容 全面梳理、合理评估国土资源各项调查、勘界、评价、资源管理等空间数据,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应转尽转”的原则,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国土资源数据应涵盖实际应用需要的各级各类国土资源空间数据,主要包括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农用地分等、基本农田、土地资源批、供、用、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础地质、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各级各类相关数据。 二、坐标转换基本要求 坐标转换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 1:5万及以小比例尺数据库转换可利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的1:5万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图幅改正量,点位坐标按双线性内插方法(见附录C)进行逐点转换,点位数据及矢量数据也可利用两个坐标系下的重合点作为控制点计算转换参数,使用此参数实现数据转换

浅谈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向地方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浅谈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向地方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发表时间:2018-12-18T09:48:53.3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李炤青 [导读] 摘要:大约在十年前,我国的国家级和省级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已经初步通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然而通过国家坐标系统,在一些离中央子午线较远或者海拔较高的地区无法达到相关要求,这就需要将地方独立坐标系建立起来。 云南迅测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大约在十年前,我国的国家级和省级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已经初步通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然而通过国家坐标系统,在一些离中央子午线较远或者海拔较高的地区无法达到相关要求,这就需要将地方独立坐标系建立起来。本文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向地方独立坐标系的转化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方独立坐标系;转换 1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建立 1.1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建立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全球地心坐标系在我国进行实践的具体体现,其原点主要是大地和海洋的质量中心,z轴是根据相关规定协议地级方向,x轴表示的是相关规定当中定义的协议赤道和子午面的交点,y轴是依照右手坐标系而建立起来的,通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能够加强定位系统的精确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2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建立 在工程测量及城市测绘过程中如果通过国家坐标系来进行控制网的建设,往往会出现地面长度投影变形量较大等问题,无法达到工程的实际操作需求,所以一定要建立起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地方独立坐标系。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让高程归化和投影形变的情况造成的误差缩小,通过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建设可以保证达到所需要的精度,不会由于精度无法达到要求,而对工程建设产生影响。 2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地方独立坐标系转换的理论基础 某市在建设的过程中选取四参数转换模型,对坐标转换参数进行控制,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成果向地方独立坐标系的成果进行转化。 2.1重合点选取 在坐标系选用的过程中,两个坐标系都有坐标成果控制点,在选择的过程中,主要原则是覆盖整个转换区域,要求精度较高,而且具有较高的等级,分布均匀。 2.2转换参数计算 首先通过转换模型和重合点的选择,对转换参数进行计算,将残差大于三倍的误差重合点剔除,对坐标转换参数进行重新计算,直到符合精度要求为止,通过最小二乘法来对参数进行计算。 2.3精度评定 坐标转换精度一般通过外符合精度来进行评定,根据计算参数转换参数的重合点残差中误差来对坐标转换精度进行评估,如果残差小于三倍,那么其定位精度符合要求,在计算的过程中,外部的检核点的误差公式为 3转换方法 坐标转换模型需要与地方控制点和城市数字地图的转化相结合,通常条件下通过平面四参数模型进行转换,如果重合点比较多,可以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来进行控制,如果数字地图和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控制点都是三维地心坐标的时候,可以通过Bursa七参数转换模型进行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需要控制误差不超过0.05米,并且需要对重合点的选取原则进行明确,首先需要对地方控制点的高精度控制点和计算点进行择优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在大中城市至少需要保证使用五个重合点,这些重合点需要均匀的分布,包含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当中,并且在城市内部需要选择不少于六个重合点,这些重合点要均匀分布,并且需要校核其坐标转换精度。 采取联测的方法,能够进一步加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高等级点测量的准确性,另外通过约束平差的手段对低等级GPS网进行转换,如果GPS控制网附近出现一些达到数量要求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的控制点的时候,我们能够利用把低等级的GPS网和相关高等级点联测或者通过原有联测数据的方法进行转换,通过高等级的控制点作为约束过程中的基本条件,利用WGS84椭球计算3维约束平差,这些平差的结果就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转换的基础。通常条件下这些GPS网数据都需要上交并且保存,这些都是原始的观测资料,如果联测GPS网以及附近的高等级2000国家大地坐标的点,获得的3维平差就属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4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向地方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转换某市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及地方的独立坐标系。在转换的过程中,在这个市的范围中一共设置了8个控制点,表1指的主要是这些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以及某市地方独立坐标。具体如下图所示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坐标系关系

2018-04-16 国家局测绘学报 《测绘学报》 1.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对现有地图的影响 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地形图的基础,大地坐标系的改变必将引起地形图要素产生位置变化。一般来说,局部坐标系的原点偏离地心较大(最大的接近200m),无论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还是1980西安坐标系的地形图,在采用地心坐标系后都需要进行适当改正。 计算结果表明,1954年北京坐标系改变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在56°N~16°N和72°E~135°E范围内若不考虑椭球的差异,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的地图转换到2000系下图幅平移量为:X平移量为-29~-62m,Y方向的平移量为-56~+84m。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X平移量为-9~+43m,Y方向的平移量为+76~+119m。因此,坐标系的更换在1:25万以大比例尺地形图中点(含图廓点)的地理位置的改变值已超过制图精度,必须重新给予标记。 对于1:25万以小地形图,由坐标系更换引起图廓点坐标的变化以及图廓线长度和方位的变动在制图精度内,可以忽略其影响,对于1:25万比例尺地形图,考虑到实际成图精度,实际转换时也无需考虑转换。根据实际计算表明,由于坐标系的转换引起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任意两点的长度(包括图廓线的长度)和方位变动在制图精度以内,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采用地心坐标系时,只移动图幅的图廓点,而图廓线与原来的图廓线平行即可,且坐标系变更不改变图幅内任意两地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2.WGS84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关系 在定义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WGS84是一致的,即关于坐标系原点、尺度、定向及定向演变的定义都是相同的。两个坐标系使用的参考椭球也非常相近,唯有扁率有微小差异。而在实际点位表示时,仅考虑椭球的差异,两者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因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定义在2000年那一时刻,而大多数应用实际上是不同时间进行定位,因地球上的板体是在不断运动的,不同时刻位于地球不同板块上站点的实际位置是在变化的,已经偏离了2000年的位置。 因此不同时间定位的得到的WGS84坐标不是严格意义下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如基于当前框架当前历元(如2009年)坐标值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相比,最大差0.6m。但对于1:1万以小比例尺的应用,可简单近似地认为是同一坐标系。 3.GNSS后处理定位结果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关系 用高精度GNSS定位软件处理后得到的各站点坐标是与观测时刻卫星 星历定义的基准是一样的,卫星在不同时间段采用的是不同的ITRF框架,但不同框架最大的差异在cm量级,差异主要体现在板块运动引起的点位变化,站点位于不同的板块上,随板块一起运动,若按我国平均点运动速率为2-3cm/年,以10年计,点位相距定义时点坐标已变化了20-30cm。

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等坐标系统相关知识介绍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相关知识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主要内容 ?坐标系统基本知识?相关政策法规 ?实用文献

地球坐标系 地固坐标系 参心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大地地理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大地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天文地理坐标系 1.坐标系统基本知识 高程系统 大地原点

地球自然形体: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地球自然表面很不规则, 有高山、丘陵、平原和海洋。其中最高的珠峰高出海水面达8848.13m,最低的马里亚纳海沟低于海水面达11022m。但是这 样的高低起伏,相对于地球半径6371km来说还是很小的。再顾及 到海洋约占整个地球表面的71%,因此,人们把海水面所包围的 地球形体视为地球的形状。 水准面:静止的水面,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是一个处处与重 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大地水准面:设想处于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和岛屿延伸 所形成的闭合曲面。是地球的物理表面,是测量外业的基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形体。 地球椭球体:一个非常接近大地体,用数学 式表示几何形体,作为地球的参考形状和大 小。它是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形成的形 体,故又称旋转椭球体。 地球椭球面:地球椭球体外表面,是地球的 数学表面,是球面坐标系/测量内业的基准面。

测量外业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重力方向线)。测量外业工作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线—法线。 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参考椭球面。

地心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的区别 P P' P P'a b a b M 铅 垂线法线 (大地原点) 大地水准面 总地球椭球体面 参考椭球体面 地面 总地球椭球体 参考椭球体 赤道赤 道 (北极) (南极) 总地球椭球定位方法:椭球中心与地球中心重合, 椭球短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等条件。参考椭球定位方法:椭球中心与地球中心不要求重合,要求椭球短轴与地球自转轴平行,使大地起始子午面与天 文起始子午面平行,使椭球面与本国大地水准面充分接近。上述两种椭球大小相同:长半径a=6378140m ,短半径b=6356755.3m ,扁率α=1:298.257 用途:全球测图用途:国家测图原点定义以地球质心(总地球椭球体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以参考椭球体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椭球定位总地球椭球体中心与地球质心重合总地球椭球面与全球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平方和最小参考椭球体中心与地球质心不重合 参考椭球面与区域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平方和最小椭球定向椭球短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椭球短轴与地球自转轴平行适用范围全球测图 区域(国家)测图 实例 WGS84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

2000大地坐标系转换技术指南

CGCS2000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附件: 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技术指南 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数的定义。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 长半轴a=6378137m 扁率f=1/298.257222101 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418×1014m3s-2

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其它参数见下表: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二、点位坐标转换方法 (一)模型选择 全国及省级范围的坐标转换选择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省级以下的坐标转换可选择三维四参数模型或平面四参数模型。对于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可采用平面四参数模型或多项式回归模型。坐标转换模型详见本指南第六部分。 (二)重合点选取 坐标重合点可采用在两个坐标系下均有坐标成果的点。但最终重合点还需根据所确定的转换参数,计算重合点坐标残差,根据其残差值的大小来确定,若残差大于3倍中误差则剔除,重新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用于计算转换参数的重合点数量与转换区域的大小有关,但不得少于5个。 (三)模型参数计算 用所确定的重合点坐标,根据坐标转换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模型参数。 (四)精度评估与检核 用上述模型进行坐标转换时必须满足相应的精度指标,具体精度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见附件中相关内容。选择部分重合

中国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1 二久国务院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工共和国测绘法》,中国自 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 系。 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 背景 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 例尺地图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 建国以来,中国于上世纪50年代和 80年代分别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测制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中国大地坐标系基本上是依赖于传统技术手段实现的。1954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该椭球在计算和定位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中国的数据,该系统在中国范围内符合得不好,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战略武器发展的需要。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20多年的艰巨努力,终于完成了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的布测。经过整体平差,采用1975年IUGG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参考椭球参数,中国建立了1980西安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在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通行以地球质量中心作为坐标系原点,采用以地球质心为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可以更好地阐明地球上各种地理和物理现象,特别是空间物体的运动。现在利用空间技术所得到的定位和影像等成果,都是以地心坐标系为参照系。采用地心坐标系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最新科技成 48国土资源2008年7月号果,为国家信息现代化服务。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伞球卫星导 航定位系统为辛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快 速发展,导致国际上获得位置的测量技 术和方法迅速变革。目前中国导航定位 也普遍采用了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随着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航天、民航、 海事、海洋、交通、地震、水利、建 设、规划、地质调查、国土资源管理等 部门的应用也提出了直接采用地心坐标 系的需求。因此,国家测绘局会同有关 部门,在充分调研十几个国务院部委的 基础上,对中国采用地心坐标系必要 性、科学性、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认为目前技术条件、实施条件已经具 备,实施方案科学可行。 2008年3月,由国土资源部正式上 报国务院《关于中国采用2000国家大地 坐标系的请示》,‘并于2008年4月获得 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7月1日起,中国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航天、海洋、地震、气象、水利、建设、规划、地质调查、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需要一个以全球参考基 准为背景的、全国统一的、协调一致的坐标系统,来处理国家、区域、海洋与 全球化的资源、环境、社会和信息等问题,需要采用定义更加科学、原点位于 地球质量中心的三维国家大地坐标系。  万方数据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介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介 1、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 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 建国以来,中国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 80西安坐标系,测制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中国大地坐标系基本上是依赖于传统技术手段实现的。54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该椭球在计算和定位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中国的数据,该系统在中国范围内符合得不好,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战略武器发展的需要。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艰巨努力,终于完成了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的布测。经过整体平差,采用1975年IUGG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参考椭球参数,中国建立了1980西安坐标系,1 980西安坐标系在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科学研究等对国家大地坐标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采用原点位于地球质量中心的坐标系统(以下简称地心坐标系)作为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采用现代空间技术对坐标系进行维护和快速更新,测定高精度大地控制点三维坐标,并提高测图工作效率。 2、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数的定义。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长半轴a=6378137m 扁率f=1/298.257222101 地心引力常数 GM=3.986004418×1014m3s-2 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 其它参数见下表:

北京54坐标系向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的转换

北京54坐标系向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的转 换 令狐采学 摘要:2000国家坐标系统提高了测量的绝对精度,并且可以快速获取精确的三维地心坐标,能够提供高精度、地心、实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自此以后的测量成果要求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本文就北京54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原理和转换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1引言大地坐标系是地球空间框架的重要基础,是表征地球空间实体位置的三维参考基准,科学地定义和采用国家大地坐标系将会对航空航天、对地观测、导航定位、地震监测、地球物理勘探、地学研究等许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建立大地坐标框架,是测量科技的精华,与空间导航乃至与经济、社会和军事活动均有密切关系,它是适应一定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的历史产物。过去受科技水平的限制,人们不得不使用经典大地测量技术建立局部大地坐标系,它的基本特点是非地心的、二维使用的。采用地心坐标系,即以地球质量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统,是国际测量界的总趋势,世界上许多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前就开始采用地心坐标系,如美国、加拿大、欧洲、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我国也于2008年7月开始启用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北京54系我国北京54坐标系是采用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长轴6378245ra,短轴635686m,扁率1/298.3),并与前苏联1942年坐标系进行联测,通过计算建立了我国大地坐标系,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其坐标的原点不在北京,而是在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3国家2000坐标系(CGCS2000)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自2008年7月1日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0国家坐标系统提高了测量的绝对精度,并且可以快速获取精确的三维地心坐标,能够提供高精度、地心、实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为各项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基础性保障;更好地阐明地球空间物体的运动,满足各部门高精度定位的需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 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418×1014m3s-2;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 rads-1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中国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中国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中新网6月27日电据中国测绘局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此,国家测绘局6月18日发布公告。 国家测绘局在公告中提供了新坐标系的技术参数。公告同时对新旧坐标系的转换和使用作出说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至10年。现有各类测绘成果,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生产的各类测绘成果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背景 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 建国以来,中国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测制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中国大地坐标系基本上是依赖于传统技术手段实现的。54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该椭球在计算和定位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中国的数据,该系统在中国范围内符合得不好,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战略武器发展的需要。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艰巨努力,终于完成了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的布测。经过整体平差,采用1975年IUGG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参考椭球参数,中国建立了1980西安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在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通行以地球质量中心作为坐标系原点,采用以地球质心为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可以更好地阐明地球上各种地理和物理现象, 特别是空间物体的运动。现在利用空间技术所得到的定位和影像等成果,都是以地心坐标系为参照系。采用地心坐标系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最新科技成果,为国家信息现代化服务。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主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快速发展,导致国际上获得位臵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迅速变革。目前中国导航定位也普遍采用了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航天、民航、海事、海洋、交通、地震、水利、建设、规划、地质调查、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的应用也提出了直接采用地心坐标系的需求。因此,国家测绘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十几个国务院部委的基础上,对中国采用地心坐标系必要性、科学性、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目前技术条件、实施条件已经具备,实施方案科学可行。 2008年3月,由国土资源部正式上报国务院《关于中国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请示》,并于2008年4月获得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7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国家测绘局受权组织实施。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必要性 现行的大地坐标系历经50年,对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效益显著。但其成果受技术条件制约,精度偏低、无法满足新技术的要求。空间技术的发展成熟与广泛应用迫切要求国家提供高精度、地心、动态、实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作为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性保障。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一、起止时间 2008年4月,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二、大地坐标系 CGCS2000是(中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缩写,该坐标系是通过中国GPS 连续运行基准站、空间大地控制网以及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地网联合平差建立的地心大地坐标系统。2000(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以ITRF 97 参考框架为基准, 参考框架历元为2000.0,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表示方法:大地坐标系, 是将地球模拟成一个规则的 椭球,以大地经度(L)、大 地纬度(B)、大地高(H) 来表示地球表面物体的位置。 大地经度(L)是通过该点的 大地子午面与起始大地子午 面(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 子午面)之间的夹角,规定以 起始子午面起算,向东由0° 至180°称为东经,向西由 0°至180°称为西经。大地 纬度(B)是通过该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规定由赤道面起算,由赤道面向北从0°至90°称为北纬,向南从0°到90°称为南纬。其中著名的纬线“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横穿于绿水青山的增城境内,其大地纬度值约为北纬23度26分。大地高(H)则是物体到椭球表面的高度。(纬度,经度,高)=(B,L,H)=空间立体坐标(X,Y,Z)

分带划分:在经纬度绘制图面时,不方便直接测量面积和长度,各类证书、图纸上更常见的是平面坐标值。于是便有了地图投影,即将物体位置从不可展平的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平面,并保证地物空间信息在区域上的联系与完整。“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为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该方法由大家熟知的德国数学天才高斯于19世纪20年代提出,并在90年后由科学家克吕格补充完善,故又名“高斯-克吕格投影”。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地球看做一个大西瓜,然后等分切开,再一瓣瓣展开,便可以得到平面的地图。为了保证展开后变形不致太大,一般切为60份或120份,一份又称为一分带,又叫6度分带和3度分带。武陟常用的正是3度分带,又由于其刚好在第38带,故有些图纸上的坐标值前头会加上38二字(8位的Y值)。 高斯-克吕格投影 1、分带投影 6°带N:我国6°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69°—135°,共12带(12—23),带号为N,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0=6N-3。

国家大地坐标系

国家大地坐标系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空间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 长半轴 a=6378137m 扁率f ×1014m3s-2 自转角速度ω=×10-5rad s-1 采用地心坐标系,有利于采用现代空间技术 对坐标系进行维护和快速更新,测定高精度大地 控制点三维坐标,并提高测图工作效率。 优点: 与对地观测数据结合紧密,使用方便,提供 1954年北京坐 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坐标系 参考椭球体Krassovsky 1940 IAG 75 旋转椭球,几何中 心与坐标系原点重合 坐标系类型参心大地坐标 系 参心大地坐标 系 地心坐标系 坐标原点原苏联的普尔 科沃 陕西省泾阳县 包括海洋和大气的 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长半轴6378245m 6378140m 6378137m 扁率1/ 1/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国务院批准,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地心坐标系,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 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的交点 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 定的历元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的参数为: 长半轴a=6378137m,扁率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点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框架点,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具体实现。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构成: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 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完成的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获得的在ITRF97框架下的近5万个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点 ITRF97框架下平差后获得的近10万个三、四等天文大地网点。

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将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将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9-11-14 21:14:19| 分类:GIS|举报|字号订阅 经国务院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此,国家测绘局6月18日发布公告。 国家测绘局在公告中提供了新坐标系的技术参数。公告同时对新旧坐标系的转换和使用作出说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至10年。现有各类测绘成果,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生产的各类测绘成果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 背景 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 建国以来,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建立

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测制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我国大地坐标系基本上是依赖于传统技术手段实现的。54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该椭球在计算和定位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中国的数据,该系统在我国范围内符合得不好,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战略武器发展的需要。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艰巨努力,终于完成了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的布测。经过整体平差,采用1975年IUGG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参考椭球参数,我国建立了1980西安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在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通行以地球质量中心作为坐标系原点,采用以地球质心为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可以更好地阐明地球上各种地理和物理现象, 特别是空间物体的运动。现在利用空间技术所得到的定位和影像等成果,都是以地心坐标系为参照系。采用地心坐标系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最新科技成果,为国家信息现代化服务。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主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快速发展,导致国际上获得位置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迅速变革。目前我国导航定位也普遍采用了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航天、民航、海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介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此,国家测绘局6月18日发布公告。国家测绘局在公告中提供了新坐标系的技术参数。公告同时对新旧坐标系的转换和使用作出说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至10年。现有各类测绘成果,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2 008年7月1日后新生产的各类测绘成果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000坐标系是全球地心坐标系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其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如下: 长半轴 a=6378137m 扁率 f=1/298.257222101 地心引力常数 GM=3.986004418×1014m3s-2 自转角速度ω=7.292115×10-5rad s-1 国家测绘局在2008年6月18日的公告中,对新旧坐标系的转换和使用作出说明:2000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至10年。现有各类测绘成果,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生产的各类测绘成果应采用2000坐标系。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 00坐标系。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简称“54坐标系”)和198 0西安坐标系(简称“80坐标系”)。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我国大地坐标系基本上是依赖于传统技术手段实现的。54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该椭球在计算和定位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中国的数据,该系统在我国范围内符合得不好,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战略武器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艰巨努力,完成了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的布测。经过整体平差,采用1975年IUGG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参考椭球参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坐标系关系

详解|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坐标系关系 2018-04-16 国家局测绘学报 《测绘学报》 1.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对现有地图的影响 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地形图的基础,大地坐标系的改变必将引起地形图要素产生位置变化。一般来说,局部坐标系的原点偏离地心较大(最大的接近200m),无论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还是1980西安坐标系的地形图,在采用地心坐标系后都需要进行适当改正。 计算结果表明,1954年北京坐标系改变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在56°N~16°N和72°E~135°E范围内若不考虑椭球的差异,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的地图转换到2000系下图幅平移量为:X平移量为-29~-62m,Y方向的平移量为-56~+84m。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X 平移量为-9~+43m,Y方向的平移量为+76~+119m。因此,坐标系的更换在1:25万以大比例尺地形图中点(含图廓点)的地理位置的改变值已超过制图精度,必须重新给予标记。 对于1:25万以小地形图,由坐标系更换引起图廓点坐标的变化以及图廓线长度和方位的变动在制图精度内,可以忽略其影响,对于1:25万比例尺地形图,考虑到实际成图精度,实际转换时也无需考虑转换。 根据实际计算表明,由于坐标系的转换引起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任意两点的长度(包括图廓线的长度)和方位变动在制图精度以内,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采用地心坐标系时,只移动图幅的图廓点,而图廓线与原来的图廓线平行即可,且坐标系变更不改变图幅内任意两地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2.WGS84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关系 在定义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WGS84是一致的,即关于坐标系原点、尺度、定向及定向演变的定义都是相同的。两个坐标系使用的参考椭球也非常相近,唯有扁率有微小差异。而在实际点位表示时,仅考虑椭球的差异,两者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因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定义在2000年那一时刻,而大多数应用实际上是不同时间进行定位,因地球上的板体是在不断运动的,不同时刻位于地球不同板块上站点的实际位置是在变化的,已经偏离了2000年的位置。 页脚内容1

关于国家2000坐标系的说明

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 背景 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 建国以来,中国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测制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中国大地坐标系基本上是依赖于传统技术手段实现的。54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该椭球在计算和定位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中国的数据,该系统在中国范围内符合得不好,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战略武器发展的需要。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艰巨努力,终于完成了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的布测。经过整体平差,采用1975年IUGG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参考椭球参数,中国建立了1980西安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在中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通行以地球质量中心作为坐标系原点,采用以地球质心为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可以更好地阐明地球上各种地理和物理现象, 特别是空间物体的运动。现在利用空间技术所得到的定位和影像等成果,都是以地心坐标系为参照系。采用地心坐标系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最新科技成果,为国家信息现代化服务。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主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快速发展,导致国际上获得位置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迅速变革。目前中国导航定位也普遍采用了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航天、民航、海事、海洋、交通、地震、水利、建设、规划、地质调查、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的应用也提出了直接采用地心坐标系的需求。因此,国家测绘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十几个国务院部委的基础上,对中国采用地心坐标系必要性、科学性、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目前技术条件、实施条件已经具备,实施方案科学可行。 2008年3月,由国土资源部正式上报国务院《关于中国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请示》,并于2008年4月获得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7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国家测绘局受权组织实施。 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必要性 现行的大地坐标系历经50年,对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效益显著。但其成果受技术条件制约,精度偏低、无法满足新技术的要求。空间技术的发展成熟与广泛应用迫切要求国家提供高精度、地心、动态、实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作为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性保障。 但从目前技术和应用方面来看,现行坐标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