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

国学鬼谷子:奇书《鬼谷子》精华思想汇编

鬼谷子,春秋时期纵横家,楚人也,周世隐于鬼谷。擅长研究游说之书,收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为徒弟。主要著作为《鬼谷子》和《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今本分为内篇12篇和外篇19篇,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其分为三卷,上中下卷,上中两卷均是《鬼谷子》里的章节,上卷从捭阖第一到抵戏第四共四章,中卷从飞钳第五到符言第十二共八章,下卷则为《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的内容。令人遗憾的是,《鬼谷子》其中的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已失传。以下分别概述各章的核心思想。

卷上

《鬼谷子》

捭阖第一

捭阖第一,“捭”就是公开说出自己的意见,并引发对方说出意见。“阖”就是保持沉默,让对方先说出他的意见。

万物有道,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也好,各自都有一套自始至终影响着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我们人类需要善于洞察征兆从而催吉避凶。圣人是如何端倪出这些征兆的呢?通过事物的阴阳面、正反面来把握事物发展变化顺序,通过捭阖进而度量对方的能力和计谋。交谈过程可以扬贬对方所说的话、阐明自己的见解、切实把握对方言行的实旨。即通过开口或者沉默的方式试图进入对方内心了解双方意见是否一致,并且了解分歧产生的原因。开口时,要以周详为贵,不能草率,以探测对方的虚实真假;闭合沉默时,以隐密为贵,不可泄露,判断对方的诚意,对方没诚意时主动。其中内容为好话的属于“阳”,内容为坏话的属于“阴”,跟性格阳刚积极的人说话、内容要高远积极跟性情阴柔的人说话,内容要微小切近。用低下的言论来迎合志向卑微的人,用高远的言论来迎合志向远大的人。可以理解为对于不同性格、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说话要注意用词。对阳刚积极的人适宜用道德促进感化;对阴郁消极的人,要用可见的行动帮助成势。处于上位的人要争取处于下位的人;处于下位的人要结识上位的人,要尽力办事让对方发现。

其中值得仔细品味的句子如“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意思指事物的变化时无穷无尽的,然而都各有自己的归属;有的属阴,有的归阳;有的柔弱,有的刚强;有的开放,有的封闭;有的松弛,有的紧张。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审慎观察事物的变化顺序,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短。

反应第二

反应第二。“反”就是指“反复”、“反面”。而“应”是指“反应”、“应和”。

本章主要阐明要通过正反两面反复不断地掌握对方心理、语言上的反应,来制定自己游说的策略。我们需要通过了解古代,从而明白当代;了解他人,并以知晓自己。在对方讲话时,要以了解对方真实想法为主要目的。可以通过反复询问试探对方,在言辞修饰中可以多用象征、比喻、类比的方法。然后通过无形的道理来探察有声的言辞。诱导对方的话使之符合事理,进而了解真实。更进一步可以用形象的语言打动对方,投合他的内心想法,从而进一步控制它。鬼谷子还一

再强调观察要审慎仔细以及通过说反话观察对方的反应。是开口还是静止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言谈的表情要根据双方之间的态势来选择,这些在谈判前就要决定好。心态要平静,根据对方言谈的细节末枝来深入其内心世界深处。鬼谷子主张知人者前必先自知。了解自己的人,他审察别人的言论就不会发生失误,就像用磁石去吸铁针一样万无一失。通过元转灵活的方法引导对方,做到自己现有定见,再去用策略并不露痕迹地影响别人,才可谓“天神”。

其中经典佳句“故知之始已,自知而后知人也。”所以了解外界事物要从了解自己、然后才能了解他人。

内楗第三

内楗第三,“内”是指内心世界,“楗”是指紧密结合的意思,其含义是指向君主进献说辞,要深入到君主的内心世界,知道他的真实情况和想法,使得双方的关系就像门拴和门,钥匙和锁一样紧密结合。

鬼谷子认为君臣之间上下级的关系,复杂而且为妙,但是最终不外乎是两者思想的亲密或者疏远。而联系拉拢的方法,有的是以道德、志趣、钱财、美女等方式进行。所以说揣摩对方的心思是相互结交成功的关键。内键要成功,鬼子提出了运用“飞钳之术”,说白了这是一个心理战术,有点尔虞我诈的味道。即通过说一些恭维称赞的话语来引诱对方上钩,使自己与君主的关系做到可进可退,遇事情婉转灵活的处理,不让对方察觉到自己的计谋。难怪鬼谷子的谋略往往被人形容为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经典佳句“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意思是在不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形就去与他共事,就一定会失败;不了解对方的内心想法就去跟他游说,就一定会被非难。只有了解到对方的实情,才能制定并且实现自己的谋略。

抵戏第四

抵戏第四,“抵”是指接触、这里引申为利用。“戏”是指裂缝。抵戏就是针对各种矛盾和问题所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前三篇讨论是具体游说之术,《抵戏》则是阐述游说之人从政应有的态度和原则。

世间万物都遵循自然的规律,而社会的各种不同矛盾也有其特殊的规律。在矛盾形成时,鬼谷子比喻成是“裂缝”的征兆。如果裂缝不及时得到处理,将会形成更大的裂缝,事物和事情就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而人们可以选择两种应对裂缝的方法,通过抑制、排除矛盾的扩大或者利用新事物来取代旧事物。裂缝虽然小,但只要仔细察觉便能有所发现,这也是圣人与平常人的区别。圣人往往能做到见微知著,裂缝未现时便会隐居深山,待时代产生裂缝,他们便会出来为国君谋划。于上得到国君的信任,与下对子民进行约束,从而进行对现有秩序的调整或者建立新的秩序。

经典佳句:“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卷中

飞钳第五

飞钳第五,“飞”是指利用恭维的话语,使对方上钩。“钳”是指紧紧夹住的意思。飞钳就是指用各种言辞钳制住对方,并对他加以控制。其主旨在于强调对被说服者的性情、爱好等的研究,然后运用各种手段牢牢控制。

君主在使用飞钳之术的时候,首先是把赞扬、引诱的话语传达给对方,然后再稳稳地控制他。这里所采取引诱的方法要灵活变通,在与对方交谈的时候应该既有赞同、也有反对,以便更好了解对方的真情。总之,采取相反相成的方法,迅速抓住对方的弱点和错误,进一步钳制对方。

臣子在使用飞钳之术的时候,一定要揣度君主的计谋和能力,观察国家命运的发展形势,考虑诸如地理、人口、财务、外交等因素,此外还要了解君主心中的想法,按照君主所重视的事情逐一进行游说,牢牢地抓住君主的内心。

普通人在相互打交道时,也要衡量对方的智慧、才能、性格,故意放出赞扬之辞,使对方说出真情,收到实效。这样就做到可纵可横,可南可北,可东可西,可反可复。

经典佳句:“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计,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术;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意思是要造成一种声势,使事情获得成功,就得先观察人们相同和不同之处,区别议论的是与非,了解对内对外的各种进言,掌握其真假,决定事关安危的计谋,确定与谁亲近和与谁疏远。然后再看看这样做的利弊得失。衡量这些关系时,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要进行研究,进行探索,使之为我所用。

忤合第六

忤合第六,“忤”是指与自己心愿相违背,相抵触。“合”是指对方与自己的计谋相符合。忤合就相当于“去就”、“离合”、“背向”。

鬼谷子认为,人立身于社会,对于事物的变化,形式的发展要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和适合所有人的计谋,如对方今天赞成自己、明天也可能反对自己;自己与一方观点的遇合,往往会背离另一方,鱼与熊掌难以兼得。根据“忤合”的整体形势做出判断,再制定决策,也就是“反忤之术”了。

经典佳句:“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意思是如果不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过人的智慧,便不能治理天下;如果不劳心苦思,便不能体会事物的本质;如果不能仔细观察事情,就不能获得美名;如果天资不聪明,就不能很好的用兵;如果为人老实天真,便不能理解别人。所以,要施行”忤合之道”,首先要衡量自己的智慧才能,量度自身的长短优劣,审视自己在哪一方面赶不上别人。这样做了,就可以进取、可以退守、可以东西连横,可以南北合纵,一切都可以在掌握之中。

揣第七

揣第七,“揣”的意思是揣测、探求。本篇是叙述游说之士如何揣测游说对象的客观条件与主观现象。其内容主要包括“量权”和“揣情”。两者比较而言,“量权”是衡量客观条件,即现今各种现状因素;“揣情”是揣测主观心理,实施比较困难。

鬼谷子认为在战乱时期,需要很好地审时度势以揣测各诸侯的实情,了解当中的隐蔽及其变化。诸如人口、地理、天时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鬼谷子建议,在揣测对方时机的选择上应该有所注意,比如选择在对方最高兴和最担心的时候去。但万一实在是摸不清对方的感情变化,还可以询问他亲近的人,借助别人的力量去了解他。任何揣测之术,都是通过对方外部表现的形态进而深入了解的。即使再隐蔽,也会有一点蛛丝马迹可寻,关键是需要养成自己察言观色的本领。

经典佳句:“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故观娟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生事者,几之势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也。”意思是指因为揣情是相当难以掌握的,所以游说必须考虑好正确的时机。即便是昆虫飞行、蠕动这样微小的事情,当中都包含着利害关系,可以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任何事情刚刚开始的时候,往往都处于微弱变化的状态。实行揣情之术的人,就必须根据这种细微态势修饰言辞,使之富于文采,然后再进行游说。

摩第八

摩第八,“摩”是承接上一章“揣”的后续,是“揣”的方法、手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揣,重于揣测对方的主客观情况;摩,重在通过接触中试探,尽力顺从对方的心意,以求彼此合作无间。

鬼谷子认为臣子在接触试探君主的同时,要让对方表露真情,然后还需要言听计从地主动采取行动,在事业上才会成功。鬼谷子形容善于揣摩试探的人,通过修炼去到最高境界能使所有的谋划都隐秘进行,在天下人受尽他的恩威,把他比作神明。最后,他说道谋略最难的地方在于保持周密,游说最难得地方在于使得对方听从,办事最难是一定要取得成功。所以要想游说使人听从,必须与对方思想感情结合。世间万物都归向自己的同类,顺着这个方向进行试探揣摩,游说的功力就可以修炼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了。

经典佳句:“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抱,久而化成。”意思是用同类的想法去进行揣摩和试探,哪有不相呼应的呢?顺着他的欲望去揣摩试探,哪有不听从的呢?所以说揣摩试探之术就是游说之士唯一能通行的方法。那些见到了事物的细微迹象变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人,不会坐失良机,事情成功了却不保守过往,长久地实行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权第九

权第九,“权”在本篇中的意义是:对游说之辞要经过反复衡量,善于变化。

鬼谷子认为要说服对方,首先必须要借助言辞;而借助言辞的力量,必须要对言辞增减剪裁,使语言恰到好处,以迎合对方心理。这样,应答别人的言辞就必须流利;流利的言辞就是轻便灵活地讨论问题。其中需要理据充分,阐述清晰,还要有事实作支撑。诘难的言辞是为了反驳别人的观点;反驳的目的则是引诱对方说出心中的真实态度。鬼谷子把言辞分为以下几种,奸佞的言论、阿谀的言论、平实的言论、忧戚的言论、镇静的言论。举例说明各种不同的言论怎样分别适应不同的场合和人物。如对聪明人说话,要显得渊博;对笨拙人说话,要清楚易懂;跟能言善辩

的人说话,要简明扼要;跟有地位的人说话,要有恢宏的其实;跟有钱人说话,要显得高雅廉洁;跟贫穷人说话,要讲究实际利益;跟地位低的人说话,要注意谦逊;跟勇敢的人说话,要果断决断;跟有过失的人说话,要直率尖锐。言辞的艺术说白了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实际分析,听别人的话贵在真诚、而智慧交流贵在通达、言辞方法贵在奇妙。

在“权”篇,鬼谷子强调人要时刻把嘴巴、耳朵、眼睛、心四者相互结合,选择有利的途径后才进行行动。嘴巴是各种隐秘情感的门阀,要守口以保护思想感情的隐密;耳朵和眼睛是心的辅助器官,能够窥探事物的间隙;心是指心胸,不能闭塞、要开放。

经典佳句:“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是指一般人的常情,说出话来总希望别人听从,干什么事都想取得成功。因此,聪明人宁可使用愚人的长处、绝不使用自己的短处;宁可用愚人的巧妙处、绝不用自己的笨拙处。这样他就不会陷入困难的境地。

谋第十

谋第十,“谋”是指游说之士如何讲究谋略,出谋划策。

鬼谷子认为,出谋划策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缘由,掌握实情,以便制定不同的标准实施。他简明分析四种谋划的结果。第一种是起初欲望相同而最后互相亲近的人,那是因为事后双方都从中获利;第二种是起初欲望相同而最后互相疏远的人,那是因为事后只有一方获利;第三种是开始被人憎恶而最后互相亲近的人,那是因为双方都受到损害;第四种是开始被人憎恶而最后互相疏远的人,那是因为只有一方受到损害。所以说,相互有利就要亲近、相互损害就要疏远,这是经久不变的真理。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得出,如果对方表面亲近,而内心疏远,就要通过游说改变他的内心想法;对方内心亲密,而表面疏远,就要通过游说改变他的表面态度。

在商定和使用谋略时,公开商讨比不上私下密谋;私下密谋又不如结成盟党。正常的谋略不如那些变化不定、出人意料的奇谋。最后鬼谷子总结,做事要以控制别人为贵,而不以被别人控制为贵。所谓控制别人,便是自己掌握主动权;所谓被别人控制,是指被别人掌握命运和要害,任人摆布。

经典佳句:“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意思是事物不断变化,产生问题;因为要解决问题才需谋划;只有通过谋划才会产生计策。研究计策才能产生相应的方法;有了方法才能游说决策者,使前进,进而不通,再退一步,进退之中形成制度,以此制度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意思是古语说:天地造化在于高深。圣人之道在于隐而不露。不仅是要求忠诚、信守、仁慈、义理,主要是维持内心中和公正的正道。

决第十一

决第十一,“决”是决断的意思。即如何代替别人而做出决定。

鬼谷子认为,凡是替人决断事情,一定要从那人心理存在的疑虑为出发点。人们都是希望自己能幸福,害怕自己有伤害。如果善于诱导,最终就可以消除对方的疑虑。个人对谋略的接受会受到触动个人利益的影响。因此,提供获得有利益的谋略是关键,游说的重点也在于此。

鬼谷子总结圣人成大事的手段为五种:第一,利用道德公开感化别人。第二,运用计谋暗中伤害别人。第三,使用忠臣的态度收买别人。第四,施用包瞒的办法欺骗别人。第五,使用公平的方法对待别人。五种手段还需要搭配四种不同的方式:第一,公开办事。第二,暗中谋划。第三,惯常的办法。第四,机巧的手段。总之,决断事情与消除疑虑,是办好事情的关键,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个人的事业的成败,必须认真对待才行。

符言第十二

符言第十二,“符言”是指本篇的言语都经过验证,符合客观规律的话语。本篇主要是讲君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君主要做到善守其位。善守其位是指君主要愿意给予并且不与人争利,心意虚静平定,以此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

第二,君主要做到明察之道。明察之道是指君主需要将各种人才集中起来,并重用他们。

第三,君主要行虚心纳谏之道。简而言之,是多采纳旁人的意见,不能堵塞言路。

第四,君主要赏罚之道。赏罚之道是指赏赐以讲信用为贵,实行刑罚以公正为贵

第五,君主要懂咨询之道。咨询之道是指君主要对自身所处的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才能不至于被蒙蔽。

第六,君主要行遵规循理之道。君主要因顺形势和遵循道理,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第七,君主要遍知物理之道。君主必须遍知一切,及时发现事情的变化和事物的本原。

第八,君主要洞察一切之道。洞察一切之道需要君主有一双天下之耳、一对天下只眼、一颗天下之心。

第九,君主要名实相符之道。依照名分去考察时机,根据实际来确定名分。

经典佳句:“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意思是高山再高,抬起头也能看到它的顶点;深渊再深,也可以测量出它的深度;君主处在最尊贵的位置,只要方法公正沉着,就没有谁可以测出他的高深。

卷下

《本经阴符七术》

一盛神

“盛神”是指保持精力旺盛,本章是探讨如何保持精气神的充足,但更多是从道家学说的观点出发,并不科学。

鬼谷子认为精神是五脏精气的统帅,心是精神的依托之处,道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所以养神的方法归结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形成了,以无形之气孕育天地万物。人类要了解各类天地万物,要通过心的思考而运用道加以判断;通达以后,五脏精气就得以培养,但是还要努力使精神保持镇静统一,最终进入“化”的境界。五脏精气到达“化”的境界,就能使志向、精神、思想、道德得到和谐、永不衰败,并能向四周散发威势。

经典佳句“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意思是真人,是跟天与道合一的,他能够坚守“一”,而且产生并养育万物,怀着上天之心,实行道德,用无为之道指导思想而发出威势的人。

二养志

“养志”顾名思义是指培养志向,志向的坚定与才能的发挥往往是密切相联。

鬼谷子认为志向可能会被个人的欲望所驱使、所蒙蔽。因而,鬼谷子主张欲望不能多,多了心思就容易分散;心思分散,志向遍衰弱;志向衰弱了,思路便不畅达了。所以要心思专一,对内要培养自身志气、对外要了解他人。总之,培养志向首先要使自身维持安定。自身安定,志向便会充实坚定。志向坚定,威势就不会分散。精神明畅,经常固守,就能震慑对方。

三实意

“实意”是指使自己思想充实,思想充实,产生于思考活动。

鬼谷子认为要使自身思想得以充实,要心术真诚,坚守专一之道不改变,等待别人开诚相见,彼此交流,认真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使头脑达到毫无杂念的空灵境界,等待神妙的灵感只有往来。这也就是所谓的“道知”,凭道来了解一切事物,精神安如不动泰山。

经典佳句:“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意思是足不出户也可了解天下万物,不把头探出窗外便可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四分威

“分威”是指利用威势震慑别人,关键是使自身的精神得以持续旺盛。

要使威势一发出,别人无法抵挡,需要对周详观察对方的间隙,把握住时机。一方面,要意志坚定,另一方面,要谦虚退养。能够做到几使精神专注于内又让进击之势毫不显露于外,那便是大有可为之势。

五散势

“散势”即是散发威势,主要是个人精神所主宰的。

要散发威势,一定要善于抓住时机,也就是要懂得利用对方的间隙而采取行动。那些善于发现时机的人,一定是五脏精气内蕴,对外能洞察形式虚实。此外,更重要一点,散发威势时要内心谦虚能容万物,意志充沛沉着镇定,这样能紧紧抓住对方的思想意志,及时了解对方的计谋。鬼谷子总结得到,威势衰败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人们不能够集中精神去审查事物而导致的结果。

六转圆

“转圆”意思是指心思智谋要像圆珠一样运转自如,无穷无尽。

首先,要具有圣人广博的胸怀。其次,根据各种情况灵活变通地利用智谋。这些智谋有的灵活,有的直率,有的公开,有的隐秘,有的危险,有的顺利。圆转灵活,是为了彼此意见融洽;方正直率,是为了正确地处理事务。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判断计谋的成败;通过接触外物,可以审度他人进退的意图。只有了解事物的关键,把握住对方的真正想法,才能使彼此的主张一致。

七损兑

“损兑”用今天的话说来就是排除杂念、心神专一。只有做到心神专一,才能发现事物变化的征兆。

事件有偶然巧合,万物都有成有败。隐秘的征兆不得不仔细观察,这就需要做到以上两点。第一,心神专一,是为了了解事物。第二,排除杂念,是为了坚决行动。所以圣人不因为自己的主张而排斥别人的主张,能够做到语言扼要而不繁琐,心理虚静而不乱想,志向坚定而不被干扰,意念正当而不淫邪。鬼谷子打了这么个比喻,圣人处理事情,就像挖开千丈大堤放水下流,或者像在万丈深谷中滚动圆滑的石头一样势不可挡。

《持枢》

“持枢”比喻掌握事物的关键,讲的是掌握自然之道,为人君之道。

自然之道,春天萌生,夏天长成,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四时节令不能违背,然而为人国君也一样,紧紧把握住自然之道。那就是要使得百姓休养升息、安居乐业、教养成才、爱护有加,不能做过度劳民伤财的事情。违背了它,国家虽一时强盛,也最终会衰亡。

《中经》

“中经”可以理解成时游说之士的心传之经。其中本篇讲了很多具体的待人秘诀,如“闻声和音”“摄心守义”等。

秘诀一“见形为容、象体为貌”,可以理解成根据和模仿对方的表情举止而做出相同的表情举止。

秘诀二“闻声和音”,就是听到对方的声音便用相同的声音去应和。

秘诀三“解仇斗郄”,就是解决矛盾。“解仇”是调解两个弱小者的不和;“斗郄”则是当两个强大的国家不和时,使他们相争的策略。

秘诀四“缀去”,其方法是说对于即将离开自己的人,说出真心挽留的话,以便使对方留下回忆与追念。

秘诀五“却语”,是说要在暗中观察他人的短处。

秘诀六“摄心”,是指遇到那些好学技术的人,应该主动为他扩大影响,然后验证他的本领,让远近的人都尊敬他,并惊叹他的奇才异能,别人则将会与自己心连心。

秘诀七“守义”,说的是自己坚持仁义之道,并用仁义探察人心,使对方从心底里广行仁义。

后记

由于个人精力与能力有限,只能通过部分现代的译文大致粗略概括先人鬼谷子的观点,仅供个人学习和交流。鬼谷子的著作是经历了2300多年中国历史所淘沙得来的精华。通过这个月来对鬼谷子所著上内容反复地揣摩发现,发现这哥们根本是神人,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厚黑学家。面对上述几本古籍,读者应该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鬼谷子及其所著精华,毕竟这是一部战国时期的著作,不是现代人写白话文,理解起来要吃力些。时已至今,鬼谷子的学术观点所留给现代人的借鉴经验依然是大有裨益、朝气蓬勃的。春秋战国时期,出了许多在事业上了不起的大人物,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他们的先师正是鬼谷子。

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_《鬼谷子》谋略术_原文_逐句_注释_译文_解读_案例_点评

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义者则可与语。由能得此,则可与谷 远近之义。 【出处】 本句出自《鬼谷子》:谋篇 【原文】 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①。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②。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 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③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义者则可与语。由能得此,则可与谷④远近之义。 【注释】 ①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圣人谋划事情,隐而不露;愚人谋划事情,张扬外露。道,谋略,原则。阴,隐秘,隐藏。阳,公开,张扬。陶弘景注:“圣人之道,内阳而外阴;愚人之道,内阴而外阳。”②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救亡图存和转危为安都是很难的事,唯独智者才能做到。陶弘景注:“智者宽恕故易事,愚者猜忌故难事。然而不智必有危亡之祸,以其难事,故贤者莫得申其计划,则亡者遂亡,危者遂危,欲求安存,不亦难乎!今欲存其亡,安其危,则他莫能为,唯智者可矣。故曰无为而贵智矣。”③言有之:古语有这种

说法。陶弘景注:“言先王之道,贵于阴密。寻古遗言,证有此理,曰天地之化,唯在高深;圣人之制道,唯在隐匿。所隐者中正,自然合道,非专在仁义忠信也。故曰非独忠信仁义。”④谷:养,引申为商讨之意。 【译文】 所以,圣人施展计谋隐而不露,愚人施展计谋公开张扬。有智慧的人成事会很容易,资质愚钝的人成事就比较困难。由此看来,灭亡的事物不会继续存在,危乱的局面难以回到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无为而治,顺应规律是最高明的。智慧要用在常人察觉不到的地方,才能则要用在常人发现不了的地方。智慧和才能的使用要做到隐秘,在使用的时候,如果情况允许就不要公开,选择一些事自己做;如果情况不允许,就选择一些事让他人去做,并且表明这是为了对方。 所以,先王之道是隐而不露的,古语有言:“天地的运行,在于高远与深邃;圣人制定谋略,在于隐秘和藏匿。”然而,使用谋略不仅要讲求忠诚、信义、仁慈、义理的原则,还要做到内心中和正道。只有通达了这些道理,才可以与他谈谋略的事。如果能体悟到这些,就可以懂得驱使天下的道理了。

鬼谷子语言沟通技术

鬼谷子语言沟通技术行销中的沟通,主要是语言方面的沟通,如何与客户有效地交谈是一项很重要的商业技能。 孔子说过:“言不顺,则事不成”。 鬼谷子人际兵法是古代游说技术的集大成者,古代纵横家们就是凭借出色的口才来说服那些帝王将相们的。 据历史记载,苏秦、张仪等纵横家们的口才都是非常出众、且富有煽动性,他们甚至能够将黑的说成白的,没有的说成有的,充满了诡辩的色彩。 今天的商业,以诚信为本无疑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行销中与人沟通,完全不讲策略性是不够的,但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也是不足取的。 语言才华与个人天赋有关,也与一个人的自身修养、知识积累有关,本章重点不是讨论如何提高语言表达的才华,而是从策略性方面来讨论如何提高语言沟通的效果。 对于绝大多数的行销人员来说,如何说话似乎是一件简单得不能够再简单的事情了,但实际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行销人员在与客户交谈中所表现出来的幼稚性。 一次,某公司的行销人员拜访一位客户,这位行销人员问客户:“什么时候讨论我们的产品啊? 客户说:“要下个月。 行销人员说:“这么久哇,能不能这个月就讨论呢? 客户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愿意什么时候讨论就什么时候讨论! 这位行销人员并不气馁,又谈起了别的话题:“某某客户已经与我们合作了,你们也应该与我们合作。 客户说:“某某客户是个小公司,我们是大公司,请你不要用小公司与我们比较! 也许你会说这是新手们常犯的毛病,那么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某经理请客户甲吃饭,由于客户甲与客户乙关系很好,于是一起邀来吃饭。 席间,某经理夸夸其谈,说他们公司多大多大,他本人多有本事,如何会做生意云云。 客户乙属于那种爱较真的性情中人,当某经理说道“没有我搞不定的客户”时,客户乙一拍桌子,指着某经理说道:“如果这样说,我你就搞不定! 果然,到现在某经理也没有搞定客户乙。 某经理不是没有能力,但是讲话太不注意小节,结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实在应该引以为诫。 鬼谷子认为,嘴巴是用来吃饭的,而不是用来乱讲话的,因为言多必失。 在古代,政治斗争十分残酷,因此,官僚们都是以无事少言、缄默其口作为安身立命的准则。 今天,与客户沟通交谈时,注重说话的策略更显重要,因为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会使客户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客户是上帝,甚至是被宠坏的上帝,不恰当的话语:——可以令和睦的关系转为生疏;——可以令生疏的

千古奇传鬼谷子电视解说词

[电视解说词] 千古奇传鬼谷子 [画面:繁花似锦的春天,美丽的马蓝河山水风光,清清的溪流,桃花遍野] 解说:一曲溪流潺潺的流过马兰河畔,一队队银白色的仙鹤鸣叫着飞过云梦村庄,伴随着千年古磬和丝竹的弹奏声,现在随着我们的镜头来到的就是天下第一军校——鬼谷子故里云梦村。 [画面:美丽、壮观的汝阳新大桥、奔腾的汝河水、笔直的大道] 解说:云梦村位于洛阳市西南也就是出龙门向南76公里的汝阳县城,它在县城的东南4公里,隶属城关镇辖区,全村2300多口人,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奇石多多,是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土地肥沃、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村。 [画面:雄伟的鬼谷石] 解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奇石就是鬼谷子的鲜明标志——鬼谷村。请继续前行。 传说鬼谷子故里是东周洛阳人苏秦、魏人张仪、孙膑、庞涓的从师之处。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与齐,而习于鬼谷先生。”《史记●张仪列传》也说,“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文中所说的“俱事鬼谷先生”、“习于鬼谷先生”。可见当时确是苏秦、张仪在这里向鬼谷先生学武、学习军事的地方了。 [画面:有关鬼谷子的传说、书籍及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1993年的题词挂图——天下第一军校、魏巍——孙子兵法传书处实物等] 解说:这里我们有必要说说鬼谷先生。鬼谷子,姓王名栩,因居于韩国的云梦山鬼谷村,自号鬼谷子。据《风俗通义》说:“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其名就是因为居住在“鬼谷”得名。故文献《鬼谷子》说:“周有豪土居鬼谷,号为鬼谷先生,苏秦、张仪过往见之,择日而学”。 [画面:古代诗人的诗词实物] 晋人郭璞的《游仙诗》中层写道: 清溪千仞余,中有一道士, 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借问此和谁?云是鬼谷子, 翘迹企颖阳,临河思洗耳。 闾阖西地来,潜波涣麟起, 灵妃顾我笑,灿然启玉齿。

鬼谷子的难题的答案

鬼谷子的难题的答案 一日,鬼谷子在2--100这99个数字中选了2个数字,然后把它们的和告诉了庞涓,把积告诉了孙膑。当然,庞涓不知道积是多少,孙膑不知道和是多少。 第二日,庞涓遇见孙膑很傲慢的对孙膑说:"虽然我不知道这两个数是多少但是我肯定你也不知道。"孙膑立刻还击道:"本来我不知道的,但是现在我知道这两个数是多少了。"庞涓想了一会,说道:"现在我也知道这两个数是多少了。" 请问这二个数各是多少? 1、庞涓能确定孙膑肯定不知道这两个数,可以有这样几个推论。 A)庞涓手上的数字是5-197之间的数字。 B)庞涓的和数一定不能拆成两个质数之和,否则就不会有确信。这可以分解为两点:庞涓手上不是偶数,只可能是奇数,因为任意偶数能被拆成两个质数之和,这是由歌德巴赫猜想来保证;庞涓手上的奇数不是2+质数。举例:如果庞涓手上是28,根据歌德巴赫猜想可以拆成11+17,当孙膑拿到了181这个积,马上就可以猜出鬼谷子给他的两个数是11和17,与庞涓肯定孙膑不知道这两个数相矛盾,因此将所有偶数排除。举例:当庞涓手上的数为质数+2时,例如21,而正好是19+2,那样孙膑手上的数是38,只有一种分解方法2*19,因此孙膑同样一开始就能确定这两个数字。 C)庞涓的和数一定不是大于53的奇数。因为大于53的奇数始终能够拆成偶数和5 3(是质数)的乘积,这个乘积只能唯一的推断出53和该偶数的乘积,否则就要大于9 9了。另外97是质数,同理应该排除97+2到97+98的所有奇数。最后剩下的是99+98的奇数,因为都是最大的数,孙膑本来就可以推理出来,与孙膑本来不知道的前提相矛盾,自然排除了。因此由此可以排除超过53以上的所有奇数。举例:如果庞涓手上的数字是59,那有一种可能是53+6,当孙膑拿到318时也只有一种分解方式是53*6,因为106*3和159*2中的106和159都大于了99这个最大的数字,因此这与孙膑事先不能肯定相矛盾。同理可以推理到195=97+98这中间的所有奇数都被排除,因为97是质数。 因此,当庞涓手上是53以上的奇数不会有这种把握孙膑肯定不知道这两个数。 D)这样的数字有10个:11,17,23,27,29,35,37,47,51,53。 2、孙膑知道自己手中的积,并说本来不知道,但现在知道了。意味着,孙膑看了自己手上的积后分解因式对应的所有组合的和,只可能是上述10个数中的一个。也就是10个和数拆开的乘积不于其他和数拆开乘积重合的才可能是孙膑的积。这种积有许多种,关键是庞涓的第三句话。 3、庞涓是知道自己手中的和数,当孙膑说了这句话的时候,庞涓说也知道这两个数字了,那庞涓手上的和数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一个例外的可能积,其他所有可能的积都包含在其他9个和数的可能积中间,否则庞涓没有这种自信。也就是在10个和数中找出积的数组合中只有唯一一对数不出现在其他数字的积组合中,而所有其他任一数字的积组合必然有多对超出另外9个和数的积组合。 注意2、和3、小点中只有孙膑和庞涓知道自己手中的数字的时候才敢讲这话,说明是有针对性的唯一的。仔细体会这点。

王阳明和鬼谷子

他,曾经放荡不羁,天性叛逆,却成为一代圣贤,他,曾经泛滥词章,错会圣人之意,却功成名就,他,不拘一格,立德立言立功,对于这么一个曾经的浪荡子弟,却最终能流传千古,开山立宗,成为一代圣人,致良知,行知合一,格物致知,心即理也,影响无数华夏儿女。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圣人,他是王阳明。另一个他,是诸子百家之中最鹤立鸡群的门派纵横家的鼻祖,千百年来,是否有其人,众说纷纭。谋略高深,踪影飘忽,隐于鬼谷,不争而与天下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弟子人人卓越,个个非凡,皆能立不世之功,他是纵横家的创立者——鬼谷子。从古至今,人们喜欢王阳明,厌恶鬼谷子,但却不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尊称——圣人。王阳明自幼立志要做第一等事,做圣人,阳明心学更是成为后世显学,流传百年。鬼谷子纵横捭阖,更以圣人之智,圣人之能让其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无不成为一代雄杰。若论百家学派智慧,阿信佩服三人,分别是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儒家集大成者荀子和新儒家心学开创者王阳明。鬼谷子的思想虽主要以游说为主,但其实是权谋谋略学,修辞学的著作,其弟子中苏秦张仪为纵横家,孙膑庞涓为兵家,在战国,纵横家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有人说鬼谷子是道家之学,其实鬼谷子融合了道家,儒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兵家的思想,以纵横捭阖为学派思想核心,为出世入世之学。鬼谷子思想并非只能用于游说,其弟子孙膑也是兵家的翘楚。荀子,思想深邃,首提人性本恶之说,其弟子韩非,李斯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对于荀子之言,博大精深,不敢妄加论断。王阳明,新儒家心学的创立者,被称为立德立言立功真三不朽,其创立的心学称为明朝中晚期的显学,徐阶,张居正,黄宗羲等人无不受其影响,其学说远传日本,朝鲜,甚至影响了明治维新时期西乡隆盛、広瀬武夫等人。日本战神东乡平八郎的一句“一生伏首拜阳明”更是道出了阳明学的神奇。那么有趣的问题出来了,心学难道不是学问吗?怎么能用来打仗呢?而实际上王阳明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下马可以传道授业解惑,上马就可征战沙场,建立不世之功。其江西剿匪,平叛宁王之乱,更被传为美谈。通过这对比鬼谷子和王阳明,我们会发现,原来圣人并不是挂在墙上的,他们曾经都在各自的时代发挥了最大的能量。鬼谷子纵横学可以游说诸侯,合纵连横,也可以成为带兵打仗,王阳明的心学可以开坛讲学,也可以征战沙场,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古人说的圣人其实是一样的,他们不是挂在墙上的,而是他们的思维虽然有分歧,方向不同,但是圣人之道是一样的。王阳明说,去人欲存天理,这点与理学高度相似。格尽私欲就是天理,心即理也。去除蒙蔽心之私欲,回归心之本然。王阳明又说行知合一,行与知是一体,提出要想恢复良知本来面貌的前提就是行知合一。所以才要致良知,并且王阳明认为心的纯度很重要。人欲不除,则心不复明。或许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可以说明问题。心的本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鬼谷子的命题是捭阖人心,纵横天下,作为权谋学的鼻祖,鬼谷子和荀子一样看到了人性本恶的特点,简而言之,鬼谷子看到了人性是自私的这个特征,加以利用,也就是“用私欲成天理”。前面我们说了鬼谷子思维融合了诸子百家的核心思想,那么会不会消化不良呢?答不会,因为鬼谷子看的是人,其次才是学说。每一个学说都是在人的基础上建立的,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每个人的悟性不同,每个人的私欲不同,所以如果说是融合,不如说是利用。比如儒家的一些人好名声,轻财货,法家的一些人好财货,轻交情等等,鬼谷子在用在扩大他们的私欲,而利用他们,而鬼谷子自己本人则是一个格尽私欲之人,就像棋手一般是一个理性人,输赢才是关键。其实王阳明也说过,心存大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只要最终目的是好的,我心是光明的,其他并不重要。王阳明在平叛宁王朱宸濠之时,用过假传圣旨的方法招募部队,这个事情上

鬼谷子__译文及注解

前言 我国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在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古代兵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兵书的种类繁多,内容包括战史、谋略、阵法、阵图、军制、兵策、天象地候、疆防、将帅、后勤等等。古代兵书除兵家专著外,还散见于历代王朝的政书、史料中的军事部分,文史家论兵等大量军事学资料。 中国兵书,虽然卷帙浩繁,但在流传中也多有散失。除战乱兵荒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统治者焚毁兵书,不准民间随意抄藏。 纵观历史,在古代文化经典中,凝聚人类韬略最丰富、最集中的著作就是兵书。古代兵书在人类文明发达、社会进步的现代,仍具耀眼的异彩。 为了当代大众的需要,不少有心人选取了中国古代兵书精华,奉献于读者,让人们从千百年来人类生死搏杀的经验中,开悟智谋。 中国传统兵法著述,粗略统计约有1300余种,但世传者仅有200多种,而其中称得上精品的却为数不多。《鬼谷子》便是这少数精品中的一种。《鬼谷子》本来不是兵家专著,而是纵横家理论争鸣的著作。然而,自古以来,非兵者论兵,已是常事,所以纵横家的祖师——鬼谷子,也在纵横术中论及兵法,因此,《鬼谷子》也列入兵法名著之中。 鬼谷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是我国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鼻祖,他的学生苏秦、张仪,曾以合纵连横之策游说各国诸侯,并以此决定了秦与六国对峙及由秦统一中国的政治局势。相传著名兵法家孙膑和战国名将庞涓也是他的学生。作为一位老师,能教出如此有名的四位学生,而且皆以对立形式争霸政坛,名垂后世,并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各显非凡的才能。他们的老师是怎么教授他们的呢?看来,鬼谷子确实是一位令人神往的人物。 关于鬼谷子的身世,说法不一。最早记载鬼谷子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苏秦列传》中说:“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子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史记·张仪列传》也有记载:“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而乐壹在注《鬼谷子》一书时却说:“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提出鬼谷先生是苏秦特意造出的,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份,其实并无鬼谷其人。与学者的观点不同,道教则以自己的神秘方式,将鬼谷子纳入道教神仙谱系,认为鬼谷先生曾在人间活了百尔岁,而后不知去向。道教把鬼谷先生称为“古之真仙也”,所以《鬼谷子》一书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而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又把鬼谷子描绘成能撒豆成兵、呼风唤雨、预知吉凶、妙手回春的神仙。 那么,鬼谷子究竟是何许人?从《史记》记载中考察,鬼谷子确有其人,生活在公元前2世纪,姓王名栩,自号鬼谷子,曾教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是当时的知名人士。但他不愿为官,过着隐居生活,所以他的详情不为世人所知,因而关于他的身世,充满神秘色彩。 《鬼谷子》一书,内容主要是大量的谋略术,与军事相关,涉及大量的军事气象学、军事心理学,以及布阵法等,所以称为兵法。然而,作为游说诸侯的纵横术,是《鬼谷子》一书的主体内容。 1

(完整版)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第一节鬼谷子奇人轶事鬼谷子和他的弟子,关于他们的历史背景、奇人轶事。最早谈到鬼谷子的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司马迁是公元前145或公元前135年出生的,他写的《史记》是中国公认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史记》当中的《苏秦列传》上说“苏秦东师事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在《张仪列传》当中也说过“张仪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为不及张仪,就是出自司马迁《史记》当中的记述。由此可以推断,鬼谷子可能是战国时期的人物。在《史记》、《论衡》、《太平御览》、《说苑》、《意林》、《拾遗记》当中都对鬼谷子的几个弟子,有着比较完整的叙述。鬼谷子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阴阳家,但最主要说他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为什么说他是个卓越的教育家呢?因为他是历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一个人。有人会说:“兰老师,孔子不是培养了很多弟子吗?”我们说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但是真正有姓名可考的,在孔子的弟子中并不太多,就几十个。除了子贡、子路他们做过一些事情之外,其他人很少有人知道。也就是说他们中很多的人,是一些品行很端正、学问很渊博的饱学之士,而很少去做具体的事情。我的核心理念是:如果一个人,他同时具有孔子推崇的仁、孟子提倡的义、老子的志、庄子的慧、墨子的实

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和荀子的自强、鬼谷子的本事,他必将称雄于天下。诸子百家中其他90%是研究学问的,但鬼谷子这门学问有两大特点:一个是高度灵活,一个是超级实用。他说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有深层次的寓意,他的思想环环相扣,但都是围绕着两个字——实用。这是一种让你要名得名、要利得利、要功得功的一门学问。所以说鬼谷子的学问是真正落在实地的一门真正的学问。他的弟子出将入相,如探囊取物。说鬼谷子是一个卓越的教育家,一点都不为过。所以说他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为什么说他是一位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呢?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千古奇人呢?他的前半生怎样,做过什么事情?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史料可以证明他是谁了,但是通过他写的文章,通过他培养的弟子,可以看到他前半生一定有着非常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深谙官场之道、深谙人性的弱点。所以说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当中对鬼谷子有过非常完整的描述。他说:“鬼谷子其人,通天彻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察人事,人不能及。”鬼谷子主要精通四家学问,一曰数学。曰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莫测。三曰游说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辞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学。修真养性,

鬼谷子读后感

《鬼谷子》读后感 为了更好让自己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单位在业余时间组织我们学习了一些书籍,虽然和生产不相关,但却是一次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的机会。在那一些书中《鬼谷子》显得是那样的扎眼,书名更是霸气外露,以我的印象《鬼谷子》这本书是道家的里的一本著作,恰好本人对老子盛是崇拜,尤其是对他提出的“无为” “道”和“德”的定义以及辩证关系更是赞同,所以就拜读了这本书。 翻开书品读了起来,真是如同雾里观花,更不要谈文章的纹理脉络、启承转合了。心中有些抑郁,只好学学前辈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借以释怀吧。虽然不如读《老子》那样觉得发省或者酣畅,虽然那都是高中时老师带着学的,可我似乎也略有所得吧! 读《鬼谷子》,我觉得不易理解的是,所遇到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理解书中提出的“概念”,诸如“捭阖”、“反应”、“内键”等,这些“概念”多而晦涩,还意义多变;并且篇与篇之间的意义虽有递进,却还是相互参杂。这些实非我现在所能完全领悟和把握。不过,就其局部细节,尤其是对于“纵横捭阖”的语言艺术的研究,也还是让人获益的。 《鬼谷子》的主体是讲“说人之术”,依我的理解,其理论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事物的发展依据其自身的矛盾特点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便可以通过观察和沟通,进行辨析和引导,从而获得自身计谋的实现;

2、矛盾本身分为“阴”“阳”两种,事物的发展趋势也分为“正”“反”两面,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就体现在对事物矛盾性质和发展趋势的总体判断之上。 3、基于正反面的总体判断,之后便可以“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虽然,我觉得这方法过于势利,有“无原则”之嫌,但不可否认,此法是获利的捷径。 4、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书中强调暴露矛盾的重要性。信息都隐含在无声无息的“矛盾”之中,而为了获得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就必须使事物内在“矛盾”或其某个方面获得显现——你可以对于目标者或者趋同、或者反对;或者纵容、或者压制;或者诱导、或者追索;或者激发、或者静观;或者试探、或者钳制…… 5、但总的说来,还是要因循规律,因势利导,达到“大化无形、无为而为”的境界。 但是,《鬼谷子》实际上却认为这些“术”不过是树木的“枝末”,而没有“根本”便不可能产生“枝末”,但是“根本”只有经过自身修为的“圣人”才能获得。因此,书中要求“由本经末”,他便提出《本经》篇,来引导人们的自身修为。 人修为的根本,或者是说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在于修养内心。首先是要心欲专一,不能分散。如果欲望杂多,则精神就会分散,精神分散了,实现欲望的意志就会消弱,意志消弱了就会办事不利,办事不利就会心绪不佳,心绪不佳那么五脏六腑就不能“和谐”,因此,各种“术”在身体内就不会有存在的空间。所以,人首先就要静养“心

鬼谷子读书笔记

捭阖第一: 重点:纵横家分化、拉拢的游说之术。 世间中优秀的人才一定是要成为众人的先导,仔细观察事情变化,并勇于做出决策,顺应事情和人心的变化规律,才能把握关键,一击必中。 通过考核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分析嗜好和欲望来挖掘他们的志向和意愿(如何打开言谈局面:①跟性格积极的人说话,要用高远言论来迎合志向远大的人,跟消极的人说话,要用低下的言论来迎合志向卑微的人。如何消除分歧,结其诚信:②保持相同的情趣使其开放,然后显露本职,注意跟踪对方的思想活动。) 要做小事的时候没有“内”的界限,要做大事的时候没有“外”有疆界。事情分开放和封闭两种类型,一种需要考虑周详,另外一种需要严守机密。 商业中,领导与员工之间,领导用爵位、金钱等褒奖对方的德行:而员工要结识处于上位的人,则要尽力办事让对方发现。 不怒而威,比别人高明,先知先觉,领导者必须知道趋势和方向,走在众人前面,方能成为领导者。 反应第二 要学会从反面听别人言论,从而刺探到实情。这样随机应变很得当,对对手的掌握也很周到。如果控制不周到,心底把握就不全面。要把模仿和类比灵活运用,就要说反话,以便观察对方的反映。想要讲话,反而先沉默;想要敞开,反而先收敛;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获取,反而先给与。想掌握内情,就要善于运用模仿和类比的方法,以分辨对手的情报是否真实。用逆反的心态来关注每一个点。所以要想掌握情况,要先从自己开始,只有了解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自己暴露给对方的微乎其微,而侦察对手的行动十分迅速。在情况还未明朗以前就战略来诱惑对手,在情况明朗以后就要用战术来战胜对方。其门道所 内楗第三(采纳建议和进谏策略)神”。 出来时候不留洞痕,进去时不留标记,亲近、疏远并不能用距离代表,人与人间关系的连接靠四方面①道德②朋友③钱财④艺术,永远把自己放在主动的位置,不要受到距离的影响,创造一切让别人信任、依托的你条件,这样谁也无法阻止你的前行。 考虑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先揣测、度量顺畅的途径,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

鬼谷子猜数

一段无厘头的对话,暗含曲折的推理,在哥德巴赫大神的指引下,居然能神奇地得出结论。禁不住想:数字到底是人造的、还是神造的? ---- 进入正题---- 鬼谷子是孙膑、庞涓的老师,他从2到99中选出两个不同的整数,把两数之和S告诉了庞涓、把两数的乘积M告诉了孙膑。 1、庞涓对孙膑说:虽然我无法确定这两个数是什么,但我肯定你也不知道这两个数是什么。 2、孙说:我本来不知道,但是你这么说,我就知道了。 3、庞说:既然你知道了,那我也就知道了。 问:这两个数字是什么? (题目到此戛然而止,如果是在考试的话,是不是有种被雷劈中、然后坠入万丈深渊的感觉?) ---- 推理步骤---- 其实就是推导三句话的数学含义 1、庞涓知道两数之和S,就敢说孙膑一定不知道,这意味着:这个和数S不是两个素数(质数)的和,否则孙膑就有可能猜出答案。 例如,庞涓的和S不能是16,否则万一两个数是5+11,孙膑拿着乘积M=55肯定能猜出来。再如,和也不能是15,因为可能是2+13,孙膑拿着26也能猜出来…等等。 因此这句话大大限制了庞涓可能拿到的和数S。原则上可以从2+3一直试到98+99,试出所有可能的和。但不用这么麻烦,哥德巴赫猜过:所有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所以庞涓的和S只能是奇数(一下子少了一半?)。 (顺便说一句,哥猜还没有被最终证明,但计算机科学家们好像已经通过粗鲁的硬算,验证到10的100次方以内都是成立的。哥大神,你这么会猜,能猜六合彩不?) 但奇数和仍然有很多,怎么能简便写出所有可能的和数{Si}呢? 我家的王可意小朋友说:奇数和必然是一个偶数+一个奇数(聪明,有前途),所以鬼老师必然是选了一奇一偶的两个数。而且,别忘了,这两个数不能同为素数。 不妨来试一下,如果偶数大于等于4,它本身就不是素数,这样对另外一个奇数就没有任何限制了,也就没法缩小可能的和数{Si}的范围。 好在有个特别二的2,它既是偶数,又是素数,庞涓的和数S总是可以拆分为2+一个奇数,这时奇数就必须是非素数,即9、15、21、25、27、33…,而可能的和数{Si}就可以简便地

鬼谷子:遇事三思而行,要先谋而后动;

鬼谷子:遇事三思而行,要先谋而后动;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先谋而后动”,做事要先订好计划然后再行动。事先有准备,才不会陷入窘迫之中。所以,不要等待危机出现时才启动理智,而应该充分利用理智来预测和防范可能出现的危机。与其事到临头辗转难眠,不如有备无患,高枕安卧。 鬼谷子说:“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忤合之术。”意思是,做事前,一定要预先谋划、分析、设定范围,然后再运用对立与顺和的方法,相背为忤、相向为合,即灵活应变的谋略。古之成大事者,莫不是先谋而后动。谋,既可称之为谋略,亦可称其为想法,若无谋略。即使是力拔山兮,都只能被称为勇夫;先谋而后动,不但容易成功,还会留下千古美名。 项羽勇不可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可他最终却败于刘邦之手。其原因是他有勇无谋。虽然他深知刘邦可能对他造成的威胁,可是却只听信片面之词便放刘邦入蜀;他早已深知韩信的能力,却不懂得重用此人,而后又不听范增所言并试图杀之而后快;不谋而动,不思而定,末了使自己命丧江边。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人生应该三思而后行。既有先见之明,遇事又作深思熟虑,才是未雨绸缪的长远之计。鬼谷子告诉我们:“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

是谓‘天神’。”自己首先确定斗争策略,再以此来统领众人,策略要不暴露意图,让旁人看不到其门道所在,这才可以称为“天神”。北宋初年的渭州知州曹玮就是一位以“谋而后动”战胜敌人的“天神”。 北宋初年,西夏人经常侵犯边境。一次他们又来骚扰,曹玮领兵出战打败了他们。他们丢下财物逃跑了,曹玮派人打探到他们已经走远了,命令士兵赶着敌人丢下的牛羊,抬着他们丢下的物资,慢慢地往回走。西夏兵将逃了几十里后,听说曹玮贪图财物行动迟缓,队伍零散,就又返回去想袭击他们。曹玮得到情报后,仍然不慌不忙地带着队伍慢慢走,部下担心地对曹玮说:“把牛羊丢下吧,带着这些东西,跑也跑不动,打也打不了,敌人追上来怎么办?”曹玮对这些话全不理会,叫队伍继续向前走,又走了半天,到了一个比较有利于战斗的地形,曹玮才命令停下来等待敌人的到来。敌人快要逼近的时候,曹玮派人迎上去对他们的首领说:“你们从远道而来,一定很疲劳,我们不想乘你们疲劳的时候和你们作战,请你们的人马先休息一会儿,然后咱们再决战。”敌人正跑得精疲力竭,听了这话非常高兴,于是坐下来休息。过了好长时间,曹玮派人对敌人说:“休息好了,咱们可以交战了。”于是双方击鼓进军,曹玮的部队毫不费力就把敌人打得大败。 曹玮的部下对如此轻易取胜都感到奇怪。曹玮解释说:

第二部鬼谷子翻译详解

最精准的鬼谷子翻译(一) 捭阖第一 【原文】 粤若稽古1,圣人2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3。观阴阳4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5万类6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7焉,而守司8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9之。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10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实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明审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即欲捭之贵周11,即欲阖之贵密12。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捭而去之。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谋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日“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日“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13,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鬼谷子本阴符经原文全文

鬼谷子本阴符经原文全文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得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穷十二舍者, 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 生受于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物化。知类在穷,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逃邙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 之神盛,乃能养志。 --------------------- 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故心气一则故不徨,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识分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 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实意法腾蛇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神策生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率之交会,听之候也。寄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寄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故寄谋之 虑,务在实意;实意必从心术始。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虑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 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 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意固志,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也。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以

鬼谷子研究四大领域

鬼谷子研究四大领域 燕昭安 尊敬的混元禅师,杨院长,远道而来的各位台湾同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各位同修,大家下午好! 我向会议提交的发言题目是《鬼谷子研究四大领域》,这个题目比较大,形成文字大约需要八千多字。今天这宝贵的十二分钟,我只能简要地把自己的一些思考点一下题,借这个机会求教于混元禅师和在座各位大家、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我主要分三部分来讲: 一、鬼谷子研究的四大领域 二、四大领域体现了共同的鬼谷子思想特征 三、提出“研究领域”概念的意义 一、鬼谷子研究的四大领域 鬼谷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是中国文化中最神奇的人物之一,他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外交、政治谋略之祖师,是踏遍青山绿水的民间高人,是密切关注现实政治的一代“隐士”,是中华“智圣”。近二十年,从大陆到台湾,从国内到全世界,对鬼谷子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被称作“二十年不衰鬼谷热”。 早在十五年(1994年)前,河南大学著名教授朱绍侯先生就提出过“历史上、宗教上、传说中的鬼谷子”这样的概念,但他是从“研究鬼谷子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要把民间传说、宗教迷信都当成信史来论述”这个角度来讲这个问题的。 朱先生的某些观点我不敢苟同,但我们顺着他对鬼谷子研究分领域的思路往

下深入研究,发现对鬼谷子的研究,主要有四大领域,而这些领域都是对鬼谷子研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1、历史上的鬼谷子 对“历史上的鬼谷子”这个命题的研究,自古至今,延续两千年。 从汉代司马迁《史记》、刘向《说苑》、杨雄《法言》 东汉王充《论衡》以后各代均有学着进行考证、研究 主要从:鬼谷子其人 鬼谷子其书 鬼谷子其地 鬼谷子其事 鬼谷子其弟子 在所有这些考证和研究中,始终伴随着争议和褒贬,从来就是毁誉参半,这为我们今天的研究留下了的问号和课题。 全国鬼谷子研讨会 鬼谷子研究名家 近几年中,发表于各种报刊的鬼谷子研究文章达数千篇,新出版的研究专著一百多种 2、宗教上的鬼谷子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的各种思想文化,与政治、哲学、法律、文化包括文学、诗歌、建筑、艺术、绘画、雕塑、音乐、道德等意识形式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成为世界丰富文化的成份。 成功的宗教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在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上,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 鬼谷子是一位世外高人,他的思想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充满了哲理和思辨。他的名字、身世,无不令人感到神秘莫测,他的行踪、思想,体现出一种仙风道骨。几千年来鬼谷子都是作为一种宗教与历史上的鬼谷子同时存在。 很多古书中,鬼谷子都是洒脱飘逸、洞府真仙的形象。

《鬼谷子》读后感

《鬼谷子》读后感 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专业:共公共事业管理班级:2班 学号:201912210702013 姓名:梁龙莹 当我慢慢合上《鬼谷子》这本书时,仍回味无穷,仿佛击响心中的鼓,余音袅袅。 闭上眼,我似乎梦见了时隔几千年的时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公孙衍;神机妙算、坐镇深山的鬼谷子;老辣有度、料事如神的卫公;好胜欲强、利欲熏心的魏卬…… 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多少我也收获到了些感悟。其一,好胜心太强,终究不能成功;其二,我们生活处事总是要有个度的。 不得不承认,鬼谷子高深莫测。他的理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一本书看下来,当场记得很清晰,可是历经时间的消磨,如今看完已是忘记了大半。刘备和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当曹操问刘备当今谁为英雄之时刘备避重就轻,装傻充愣,适当地在响雷之际表现出吓得哆嗦掉了酒杯,解除了曹操对他的忌惮和怀疑,使自己免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态。 杨修能揣摩人之思虑,聪明绝顶,可是锋芒毕露,处处表现,不知韬光养晦和收敛,被曹操嫉恨,最终命丧黄泉,不得善终。 我不禁庆幸生在现代公平公正,宪法面前人人平等的人权社会。若是我有刘备之贤,那我无需担心自己太过贤能被人陷害;若我有杨修之能,我无需忧虑太过聪明却不能寿终正寝。

总体来讲,本书还是很不错的,鬼谷子的谋术可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它也是一本可以运用到现实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为人处世的哲学好书。学习并借鉴这些谋略,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益处。它教导我们要顺应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抓住事物的关键点加以分析,找到它的突破口,从而快速地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做事时要胆大心细,胆大就是看准机会,果断出击;心细就是在做事前要深思熟虑,把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到,分析整个事情的利与弊,做好应对之策,进退有度,确保万无一失。在工作中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或建议,不能固执己见,思维不要僵化,汲取他人的经验与教训,才能少走弯路。同时要注重团队合作,让大家各抒己见,选出最合适的最好的方案执行。毕竟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鬼谷子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我们老师也经常提到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我都能在书中看到或者领悟到。有人可能会说读《鬼谷子》会让人变得虚假,带着有色的面具在面对大家。其实不然,我认为把自己变得虚假了,那就是做过头了。比如金钱一样,我们需要金钱、追求金钱,但是不能过分追求,我们要操控金钱而不是被金钱所操控,这就说到反噬了。反噬会潜隐,它无声无息,还忠诚的属于你!物可以人化,但人绝不能物化,物化的人会变得冷漠和残忍。总之清醒的认识自我,然后再领悟《鬼谷子》里面的智慧使自己步入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的良性循环使自己工作生活的

鬼谷子·权篇原文

鬼谷子·权篇原文 【原文】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言或反覆,欲相却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策选进谋者,权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者见)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也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圣人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长,而谈者亦知其用而用也。故

曰:辞言有五:曰病、曰恐、曰忧、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恐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以此明之;与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而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忘。听贵聪,辞贵奇。 【注释】 权:权衡。 干:同于或为。 【译文】 所谓游说就是对人进行劝说。对人进行游说的目的,就是说服人啊。游说者要会粉言饰词,用花言巧语来说服他人。借用花言巧语说服别人,要会随机应变,有所斟酌。回答他人的问话,要会用外交辞令。所谓机变的外交辞令是一种轻俏的言辞。具有正义与真理价值的言论,必须要阐明真伪;而阐明真伪,就是要验证是否正确。责难对方的言辞,是反对对方的论调,持这种论调时,是要诱出对方心中的机密。 说着一些奸佞之话的人,会因谄媚而显得忠诚。说着奉承话的人,会因吹捧对方而显得有智慧。说着一些平实之话的人,由于果决

鬼谷子十二战术案例

《鬼谷子》十二战术案例 【捭阖术】 老鼠选择夜晚出动,利用有利的黑夜。猫选择了老鼠活动最频繁时期,白天睡觉,野牛躲避狮子,但发现小狮子就毫不留情的杀死,因为狮子也有弱的时候。 【反应术】 反应者,反向对应也。知己知彼,为正应;知彼知己,为反应——这是反应术的最高境界。 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小问题,大家知道如果想了解一个人说不说谎是从哪里来辨别么?猜一猜?嘴唇,曾国藩说“真假看嘴唇”,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因此商务谈判中最应具备的就是反应术,那么请陈教授娓娓道来真谛所在。 【内楗术】 美国惠普电脑公司一直坚持一个原则:每当市场上出现新产品时,他们总是甘拜下风,落后两三年,将新产品改造完善后再推广到客户中。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要抓住竞争对手产品质量和功能等方面的漏洞,同时要避免自己不成熟的产品上市,以保住质量品牌。 【抵巇术】 无缝隙的世界存在么,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什么样的缝隙要堵,什么缝隙不用堵住,怎么堵?这会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问题,您的企业有制度缺憾么?您的企业有管理问题么?您的企业有营销障碍么?那么如何运用好抵巇术,这将是我们必学的一课。 【飞箝术】 叫他合纵就合纵,叫他连横就连横,随意引之其东南西北。 【忤合术】 由此也可以想到现在的婚姻观。你现在觉得他(她)好,与其结合是对的,当你觉得他(她)不适合你的时候,与其分手,有什么不对呢?离婚不能算不忠,也不能算不

贞,只是你顺应了天意罢了。此为忤合术之道。 【揣情术】 我们是不是常常希望自己做事情都为赢家?我们是不是常常想让事情发展成我们想要的结果?那如何去实现做赢家?如何达到想要的结果?我们必须做一个事前诸葛亮,所谓揣情术的精髓。 【摩意术】 摩意为后,通常揣摩我们现代讲究连起来成其一词,但如若运用的商战领域,即为二词。 在与准客户见面后: ——先谈时事问题,并观察对方的反应; ——如果对方没有反应,就更换生活话题; ——如果对方没有反应,就更换股票问题, 等等,如此更换不已。 【量权术】 可口可乐:20世纪70年代期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还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艰难地跋涉。到了80年代,葛施达担任可口可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后,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当地最大的电影公司买了下来。当时,可口可乐公司资金很紧张,而葛施达却将大量的资金用在收购这个看上去与饮料企业毫不相干的电影公司上,对此很多人想不通,也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认为葛施达在权衡资金使用的决策上有问题。可是,葛施达却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他找人重新设计了电影票,在每张电影票上都印上了可口可乐的广告,并且将可口可乐免费发给观众品尝——其实,这里面的成本都加在了电影票里。就这一招,使可口可乐销量大增,不久可口可乐就成为了人们的习惯饮料,也由此击败了竞争对手,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由此可见,可口可乐公司在投资和市场营销上的量权智慧,实在是高人一筹。 【谋虑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