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共四次作业合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共四次作业合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共四次作业合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共四次作业合集

第一次作业答案

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1.精神文明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正确

2.《京都议定书》首次确定了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具体指标,区分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义务。

错误

3.迄今为止,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错误

4.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意味着先进的国家发展迟缓,而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打破原有的力量对比状况。

正确

5.冷战相对热战而言,是指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政策和行为。

正确

6.“尼克松主义”的出台标志美国冷战政策的正式形成。

错误

7.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终结。

正确

8.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错误

9.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错误

10.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是谋求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

对的

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最基本、最活跃、最普遍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是( C )

A.国际组织

B.政党

C.国家

D.跨国公司

2.“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 B )

A.英镑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B.美元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C.日元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D.欧元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3.目前世界上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集团是( D )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非洲联盟

D.欧洲联盟

4.迄今为止,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依然是( D )

A.跨国公司

B.中小企业

C.国际组织

D.主权国家

5.1998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发表声明,宣布两国将致力于建立( B ) A.“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B.“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C.“全面伙伴关系”

D.“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6.1996年,俄罗斯与中国建立了( A )

A.“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B.“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C.“全面伙伴关系”

D.“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7.“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 D )

A.1945年5月

B.1947年5月

C.1949年5月

D.1955年5月

8.欧洲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于( A )

A.1947年9月

B.1949年1月

C.1950年2月

D.1955年5月

9.最早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并为之奋斗的国家是( D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广大发展中国家

10.在所有发展问题中,核心问题是( B )

A.西方国家的发展

B.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C.东方国家的发展

D.发达国家的发展

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

1.按照同国家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的程度,可将国家利益分为( ABE ) A.生存利益

B.发展利益

C.军事利益

D.科技利益

E.国际联系利益

2.区域集团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最为显著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三大区域组织的发展,这三大区域组织包括( ABD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E.非洲联盟

3.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原因包括( ABCE )

A.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B.从当今世界政治结构来看,多极化是既定趋势。

C.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D.美国主张世界政治多极化

E.美国无力建立它领导的单极世界。

4.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主要标志包括( ABCE )

A.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B.“经互会”建立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E.“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5.美国世界新秩序构想包括( ABCE )

A.未来世界必须由美国来领导

B.继续保持它在欧洲和东亚地区的主导权

C.使联合国成为实现美国利益的工具

D.与联合国建立平等合作关系

E.推进全球资本主义化

简答题

1.为什么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答:第一,在和品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二,党的十六大丰富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涵,增加了安全和文化方面的内容;

第三,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四,维护联合国权威,发挥联合国作用;合理改革联合国机构。

2.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增大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第一,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总体缓和、和平,世界各国希望抓住机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导致

经济因素的地位上升;

第二,此次世界政治格局转换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它放大了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第三,冷战的警示作用;

第四,冷战结束后,由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加深,影响各国安全的威胁越来

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军事安全威胁外,还有主要来自于经济领域的非传统安全

威胁。

论述题

1、答案在书上27页-29页,第二个自然段开始。2.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增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国际竞争的焦点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转向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竞争。这场竞争将深刻改变现有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对世界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发展经济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往往决定政府和领导人的更替,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

第三,经济手段日益成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的重要手段。

第四,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

第五,经济外交成为各国外交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答:原因有三点:(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准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行之有效。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哪些表现?

答: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包括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和经济实力水平的不平衡。增长速度的不平衡是指在某一时期内两个以上经济实体之间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动态差别,实力水平的不平衡是指在同一时间两个以上经济实体在规模、水平、实力上的静态差别。(一)不平衡规律在战后突出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最先

走出西方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增长率同欧日相比居于领先地位,产业结构优于欧日,失业率低,重夺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第一,总体实力转而加强。日本和欧盟国家则因内部困难较多,经济调整进展相对缓慢。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经济不平衡问题更为复杂化。(二)南北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是不平衡规律的又一重要表现。战后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而且,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这种优势地位也不会改变,集中体现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不平等关系上,发达国家通过不等价交换,控制和剥削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则因经济的畸形发展和资金、技术的不足而在经济上依附于发达国家。结果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三)不平衡规律还反映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分化。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或政治的、历史或现实的原因,战后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由此产生的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差距。20世纪80年代,既是整个发展中国家“失去的十年”,也是南南差距明显扩大的十年。而那些国内政治不稳定,经济措施混乱,自然灾害频繁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则非常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沦为最不发达国家,面临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这种发展中国家内部的两极分化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不仅不利于南南合作的开展,而且使南北关系更加复杂。(四)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意味着先进的国家发展迟缓,而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打破原有的力量对比状况。从长远发展来看,发展中国家中的佼佼者能够赶上发达国家,改变当前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状况,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正是在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大国力量的逐步均衡化,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转变。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形势也由于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而更加错综复杂和动荡不安。

第二次作业答案

判断题:(每题2分)

1.美国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分权学说和制衡理论。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1992~2001年的十年经济繁荣期,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繁荣期。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尼克松政府在美国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力图继续保持其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收缩战略。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4.在军事上,克林顿政府提出“塑造”、“反应”和“准备”三位一体的军事安全战略。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5.东欧经济转轨是从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6.1964年1月,英国成为率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7.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开始运转,实现了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8.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债权国。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9.1973年至1985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0.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成为政治大国。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单选题:(每题2分)

1.提出“超越遏制”战略的是( )

A.里根政府

B.老布什政府

C.克林顿政府

D.小布什政府

正确答案:B

2.美国政党制度是( )

A.一党制

B.两党制

C.多党制

D.一党优势制

正确答案:B

3.美国提出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的是( )

A.肯尼迪政府

B.尼克松政府

C.克林顿政府

D.小布什政府

正确答案:D

4.1969年,在联邦德国开始全面实施“新东方政策”的是( )

A.阿登纳政府

B.勃兰特政府

C.施密特政府

D.科尔政府

正确答案:B

5.标志欧洲联盟建立的是( )

A.《罗马条约》的正式生效。

B.《布鲁塞尔条约》的正式生效。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正式生效。

D.《尼斯条约》的正式生效。

正确答案:C

6.1995年1月1日,随着奥地利、芬兰、瑞典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扩大到( )

A.12国

B.13国

C.14国

D.15国

正确答案:D

7.于1972年访华,与中国签署《日中联合声明》的是( )

A.岸信介首相

B.大平正芳首相

C.田中角荣首相

D.福田赳夫首相

正确答案:C

8.日本与中国恢复邦交关系的时间是( )

A.1972年

B.1974年

C.1976年

D.1978年

正确答案:A

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以同盟国占领军的名义单独占领日本的是( )

A.苏联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正确答案:B

10.1983年7月30日,第一次正式提出日本要做政治大国的是( )

A.日本首相大平正芳

B.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

C.日本首相海部俊树

D.日本首相森喜朗

正确答案:B

多选题:(每题3分)

1.里根政府( )

A.提出“扩军抗苏”、“重振国威”的口号

B.公布“星球大战计划”

C.与中国签署了建交公报

D.与中国签署了“八?一七”公报

E.对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扩张采取退让政策

正确答案:ABD

2.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10年繁荣的原因( ) A.“新经济”的推动

B.政府不干预经济

C.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美国充分利用了大量外部资源

E.政府的有效干预

正确答案:ACDE

3.关于北约东扩的正确表述包括( )

A.加入北约是中东欧国家的迫切愿望

B.中东欧国家反对北约东扩

C.北约东扩针对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俄罗斯

D.北约东扩计划主要是美国主持制定的

E.西欧国家反对北约东扩

正确答案:ACD

4.下列关于日本表述正确的是( )

A.日本采取三权分立原则

B.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债权国。

C.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超过前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D.是参加西方八国首脑会议的唯一亚洲国家。

E.实行一党制。

正确答案:ABCD

5.冷战时期日美安保体制主要建立在以下文件的基础上( )

A.《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B.《共同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

C.《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D.《日美安保联合宣言》

E.《大西洋宣言》

正确答案:ABC

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

1.冷战后日本政治右倾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二战后,日本缺乏对侵略战争进行认真反省、对战争责任进行真正清算的历史过程;(2)前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东西意识形态对立结束,使日本的保守与革新的对立失去了根据,而原来革新政党的政策主张已行不通;(3)日本国内对政治右倾化的批评,大都是出于对自己国家利益考虑,而非是出于道义上、公理上的批评,这使得政治右倾化的推进无所顾及、大行其道。

2.简述西欧二战后走上联合道路的原因。

(1)振兴欧洲的需要。(2)制约德国和消除西欧国家内部矛盾的需要。(3)可以依靠自己集体的力量,对付苏联的威胁。(4)美国出于支持西欧复兴以对付苏联以及便于控制西欧的考虑,大力促进西欧联合,则成为西欧走上联合道路的外部推动因素。(5)西欧联合也是发展经济的需要。

论述题:(共1题每题25分)

1.如何认识和评价“参与和扩展战略”?

(不展开阐述扣10分) 1994年7月,克林顿正式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的第一个全球战略。(2分)该战略的主要内容有(1)把经济问题提高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这是冷战时期所没有的。(7分)(2)在军事上,克林顿政府提出“塑造”、“反应”和“准备”三位一体的军事安全战略。(6分)(3)扩大民主。(6分)“参与和扩展战略”的目标和核心内容,是实现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不仅要保持它在西方世界的盟主地位,还要确立它在世界其它地区的“权威”。其实质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实现美国“无可比拟的领导作用”,将21世纪建设成为美国的世纪。(4分)

第三次作业答案

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1.普京对外战略思想源于俄罗斯的历史传统,根本目标依然是谋求大国地位。对P117 2.东欧国家经济建设没有搞好,影响了人心的向背,这是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对P168 3.朝鲜半岛的问题实质上是南北两个朝鲜的统一问题。对P205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是以亚洲为中心,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进行的。对P185

5.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是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权利的问题。对P204

6.加强同发达(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错P227

7.1972(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错P219

8.建国之初,中国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美国。对P216

9.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东南亚国家联盟主要是一个经济(政治)性的区域组织。错P256 10.独联体是一个联邦制国家。错P256

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俄罗斯独立后确立了(总统共和制)。P172

2.苏联解体的时间(1991年12月)。P167

3.2000年3月当选为俄罗斯联邦第三任总统的是(普京)。P173

4.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P199

5.南北关系的核心是(经济问题)。P198

6.在1964年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是(法国)。P217

7.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独立自主)。P225

8.世界上最早的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是(美洲国家共和国联盟)。P255

9.当今世界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金融机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P253

10.欧洲地区最大的地区性安全组织是(欧安组织)。P255

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

1.普京执政后对俄罗斯政治变革的措施包括(进一步改革和加强了联邦制,加强了总统权力的政党基础,重拳打击车臣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重点打击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金融、工业和媒体寡头势力,使国家政权重新“国有化”。)P173 2.苏联解体内在的根本原因包括(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错误的民族政策和大俄罗斯主义行为、苏共日益严重地脱离群众)。P167

3.不结盟运动(由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前总统纳赛尔和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发起,1961年9月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以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化为原则和宗旨,在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中发挥了先导作用。)P186

4.构成中国同美国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八

一七公报》)。P220

5.独联体(包括前苏联地区12个国家、不是国家、不是超国家实体、是一种非常松散的国家间联合形式。)P256

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

1.为什么中国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标?P225

答:中国之所以把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因为:

(1)和平与发展代表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谋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2)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是改革开放以业中国的既定目标。要发展经济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因此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实现中国发展目标的需要。

(3)奉行和平与发展的对外政策,也是由中国的国家性质和中国正确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所决定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是与维护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确坚持这一制度,能够消除我国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100多年来,中国人民饱受外强侵略之害和内战灾难之苦,为不使过去的历史重演,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着不懈的奋斗。

2、冷战结束后南北政治关系有哪些变化?P196

答:冷战结束后,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西关系朝着有利于西方的方向发展,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日益突出。在西强东弱的形势下,北方国家将意识形态和安全、军控的重点由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转身南方国家,使南北在政治领域的矛盾凸显出来。具体表现有:第一,北方国家将“人权”矛头转向南方国家。冷战后,人权问题已成为南北政治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北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每年发表一个“人权报告”,对南方国家发动咄咄逼人的“人权”攻势,它们所采用的主要手法是:

(1)以人权、人道为借口干涉南方国家的内政。

(2)把“人权”作为提供经济援助的条件。

(3)不惜运用武力,进行直接干涉。

第二,利用大众传媒和一些基金会宣传西方的人权观念、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渗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西化”。美国的的VOA、CNN,英国的BBC,“欧洲自由电台”等大众传媒,对南方国家进行广泛的大量的宣传,力促南方国家的民众接受西方的人权思想、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北方国家还通过信息网络对南方国家进行政治宣传、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传播西方的人权思想和价值观念。

第三,北方国家把南方国家作为安全和军控的重点。在安全和军控问题上,美国已把安全战略的重点转向南方国家。美国现在要搞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也主要是用来对付发展中国家的。美国已把防止核、生、化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和导弹技术及其他军事技术的扩散置于其安全和对外政策的优先地位。

论述题:(共1题每题25分)

1.试述联合国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P251

答:50多年来,为贯彻促进“较高的生活程度,全民就业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宗旨,联合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对推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联合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通过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宣言和决议,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例如,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通过了77国集团起草的《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纳领》,要求建立有利于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体制;同年12月第29届联大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确定每个国家都有对其财富和自然资源行使主权的权利;1979年,联大号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进行谈判,促成1981年坎昆南北首脑会议的举行;1990年,特别联大通过了《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恢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宣言》;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还组织召开了具有深远影响的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世界人权大会、人口与发展问题大会、第四

次世界妇女大会、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等。

第二,联合国是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阵地。自1960年起,在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下,联合国连续制定了四个“发展十年”计划,体现了联合国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所做的努力。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推动下,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旨在改革国际经济秩序的文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性倡议,如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时享受普遍优惠制,发达国家以其国民生产总值0.7%用于官方发展援助等。

第三,联合国在援助发展中国家、促进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联合国的资料,长期以来联合国将其正常预算的70%~80%用于发展援助。除了通过世界银行、开发计划署等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外,联合国还推动发达国家官方或私人向发展中国家投资,保证发展中国家所需的外来资金。针对最不发达国家,联合国提出援助应采取赠与方式。由于联合国援助具有非商业性和超乎政治的中立性,所以具有不同于其他援助的独特长处,在发展中国家改善健康卫生条件、改进工农业技术、增加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第四,联合国是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场所,是国际社会解决各种共同关心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中心。联合国在其系统内建立了有关国际经济和社会的各种机构和组织,它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了众多国际问题的解决。除了传统的贸易、粮食、就业、能源、教育、难民等领域,近年来联合国更多地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消除贫困、节制人口、保护环境、防止犯罪等领域,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且带动成员国政府和其他国际组织共同着手推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在主权国家林立的当今国际社会,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关系的中心是不可或缺的。不可否认的是,在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也有很多缺陷和问题,如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影响仍未消除,南北差距仍然悬殊,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仍然存在,《联合国宪章》的宗旨远远未能实现等。但是,正如安南秘书长所说:“联合国的影响力不是基于它的权力,而是基于它所代表的价值观,基于它在制定和维持全球规范方面的作用,和它激发全球关注和行动的能力,也基于它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实际工作中赢利的信任。”因此,尽管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有其局限性,但它仍然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

第四次作业答案

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1.1947年,美国推动23国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对P13

2.“马歇尔计划”奠定了战后美国处理同民族独立国家关系的基调(美欧关系的基础)。错P13

3.国际政治旧秩序是二战后期美、苏、英三大国无视中小国家要求,通过一系列国际会议,进行大国势力范围划分而建立起来的。对P78

4.当代战争的根源主要表现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对P72

5.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开始运转,实现了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对P118

6.1969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开始全面实施与苏联、东欧国家缓和关系的“新东方政策”。对P131

7.叶利钦(普京)执政后,提出了“强国富民”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战略思想。错P176

8.1987年10月,戈尔巴乔夫出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提出了要从经济(政治)上彻底变革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思想。错P165

9.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对P227

10.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错P219 1979/1/1,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欧洲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于(1947年9月)。P39

2.1946年3月,在美国富尔敦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和平砥柱”,即“铁幕”演说的是(丘吉尔)。P37

3.美国政党制度是(两党制)。P96

4.冷战后美国的第一个全球战略是(“参与和扩展战略”)。P105

5.从1955年开始在日本长期执政的政党是(自民党)。P140

6.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以同盟国占领军的名义单独占领日本的是(美国)。P139 7.南北关系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P195

8.南北关系的核心是(经济问题)。P198

9.欧洲地区最大的地区性安全组织是(欧安组织)。P255

10.联合国体系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是(安全理事会)。P244

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

1.美国世界新秩序构想包括(未来世界必须由美国来领导、继续保持它在欧洲和东亚地区的主导权、使联合国成为实现美国利益的工具、推进全球资本主义化)。P80 2.“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对美国安全战略的调整包括(改变了对威胁来源的看法;打击“恐怖主义”和“无赖国家”,必须“先发制人”;高度重视本土安全;改变了核战略思想;确定美国“最迫切的任务”是打击“恐怖主义”和“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P108 3.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政局不稳、民族问题、宗教冲突)。P190 4.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内容包括: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亚非拉各国)、争取第二中间地带(西欧国家和日本等。P217

5.独联体(包括前苏联地区12个国家、不是国家、不是超国家实体、是一种非常松散的国家间联合形式)。P256

简答题。(共2道试题,每题10分)

1.北约东扩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P128

答:北约执意东扩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1)加入北约是中东欧国家的迫切愿望。(1)这些处于欧洲中部的中小国家,面对冷战后欧洲不稳定因素的威胁、无力自保,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也极力避免再把自己的命运与俄罗斯捆在一起或投入德国的怀抱,而欧安会又难以起到有力的安全保障作用,因此加入北约便成为这些已经选择了西方化道路的国家谋求自身安全并借以成为西方世界正式成员的一种必然选择。

(2)美国和西欧将填补中东欧的安全真空、把中东欧纳入西方的政治版图、遏制俄罗斯重建势力范围的扩张势头作为冷战后的重要战略目标。吸收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可以促进该地区的稳定,避免该地区形势恶化或发生逆转,有助于巩固冷战的胜利成果,这无疑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冷战后,尽管西方已不必把俄罗斯当作假想敌,防止其军事侵略,但俄罗斯国内民族主义的发展,对西方不满情绪的增强和俄国内共产党力量的壮大,使西方对俄十分担忧,仍以俄为主要防范对象,力图尽量削弱俄罗斯。因此美欧对中东欧国家希望加入北约的要求予以鼓励,特别是在遭到俄罗斯激烈反对的情况下,愈发支持。虽然美欧双方对北约东

扩的最终目标,东扩的进度、方式和对俄的具体态度有所不同,但是关于东扩的基本观点和利益是一致的。

(3)北约东扩计划主要是由美国主持制定的,美国的意图在于借北约东扩加强美欧之间的联系纽带,并将美国的影响扩展至全欧洲,取得对全欧的政治领导权,这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4)对西欧国家来说,虽然北约东扩无疑将助长美国在欧洲的影响,但目前欧洲的稳定尚需仰赖美国;西欧国家不仅对俄罗斯心存疑虑,对最早提出北约东扩的德国也不甚放心,而北约东扩可以对这两个国家形成制约,进一步确保自身的安全,同时也为欧盟东扩提供便利。

2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引起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日本经济之所以进入衰退期,主要是由下述原因引起的:

第一,泡沫经济的破灭。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元升值后,由于资金投放过多和政府鼓励房地产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大量游资注射土地、投票市场,致使土地、股票的价格大大脱离实际,出现了泡沫经济。

第二,通过财政政策调控经济失效。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主要采取了以赤字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为扩大内需,日本政府追加补充预算。但这并没有明显启动经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资金多为不良债权所吸收和消化,反而累积了巨大的财政金融风险。第三,没有进行及时的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元升值后,日本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及相关产业,不但引发了泡沫经济,而且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日本的产业结构至今仍是以汽车和家用电器等传统工业为主的,它没能借助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及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第四,在科技立国方面落后于美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注重引进技术,1980年确立了“技术立国”方针。这一成功的政策也产生了不良后果,即创新能力不足,政府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了日本长期强调技术,忽视科学,强调应用研究,忽视基础研究。因此,日本缺乏重大前沿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新一轮的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标志的信息革命中落在了美国甚至欧洲的后面。

第五,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局限。日本的经济模式和企业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1)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特点是:一方面维护和鼓励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一方面采取行政手段对企业进行保护和扶植。

(2)实行“主银行”制度,即企业总是与特定的银行保持长期、密切的交易关系。

(3)大企业以法人持股为主,大企业与大企业之间互相控股。

(4)积极促进出口,扩大对外投资,但对国内市场进行保护。

第六,日本下去派系纷争,政坛动荡,日本领导层缺乏推动改革的统一意志、统一力量和统一行动。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日本竟有8任首相执政,政府内阁的频繁更迭,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论述题。(共1道试题,每题25分)

1试述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P169

答: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育是深刻的和值得引以为鉴的:

第一、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适合落后国家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苏东剧变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存在已经失

去其历史必然性,它只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得出了关于新社会的原则设想——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商品和货币、计划原则等。苏联模式简单地将这些原则套用到了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因而当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遇到了新情况,出现了新矛盾、新问题,而依靠马、恩的这些原则设想无法做出具体的说明时,苏东国家要么是走向僵化,成为教条主义,要么是理想破灭,信念动摇,甚至于背离、背叛马克思主义。这样,苏东国家社会主义改革走向失败的历史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革命都是是为了革除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也不例外。现实的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的,而不是像马克思恩格斯当初预计的那样,是在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命并取得胜利后建立的,因此,发展生产力对于现实的社会主义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尽快缩小社会主义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发展的差距,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此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始终不放松。苏联成立后长期面临着战争环境,国内阶级斗争扩大化和过度的对外扩张,阻碍了苏联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来抓。

第三,在改革开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在改革中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国家和弋尔巴乔夫的改革,就是因为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而搞垮了社会主义的。它们主动放弃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把改革引致了“改向”和“改制”的错误道路上。

第四、发扬民主,加强法制,搞好执政党自身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又是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保障,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共产党还要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只有搞好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五,必须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资本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是长期的,但西方国家始终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实施和平演变的图谋,对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苏东剧变提出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问题。社会主义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而是这些国家执行错误改革路线的结果,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所未有的事业,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又增添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因此,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发展中曲折和困难,不能因此否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失去信心。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资本主义走向灭亡是一个波浪式的起伏发展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一个包含若干发展阶段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当前它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继续探索具有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确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战略,努力把经济搞上去,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人类历史的进步奠定基础。

世界经济与政治系国际关系

世界经济与政治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方向2005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系别:世界经济与政治系 专业: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理论、外交决策学 考试科目:国际政治理论 一、概念解释(30分,每题6分) 1、英国学派(the English School) 2、国际机制(international regimes) 3、安全困境 4、集体安全 5、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二、简答题(80分,每题20分) 1、简述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的国际关系层次分析方法。 2、简论民主和平论(democratic peace)。 3、如何理解温特的“无政府状态是国家建构的”的命题(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4、简述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理性选择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40分) 试论二战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演进。 系别:世界经济与政治系 专业: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理论、外交决策学 考试科目:战后国际关系史 一、概念解释(30分,每题5分) 1、第一次中东战争 2、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3、茅茅运动 4、中美“八·一七”公报 5、东盟地区论坛 6、非洲联盟 二、简答题(40分,每题20分) 1、简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由来与现状。 三、论述题(80分,每题40分) 1、试比较冷战结束前后日美关系的特点及其对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 2、试析美国小布什政府第一个任期的对华政策和今后4年的可能走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系别:世界经济与政治系 专业: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研究方向:国际政治理论、当代全球问题、外交决策学 考试科目:国际政治理论 一、概念解释(30分,每题5分) 1、新古典现实主义 2、新安全观 3、功能主义 4、建构主义 5、核不扩散机制 6、全球治理 二、简述题(每题25分) 1、简述国际关系理论新新争论(neo-neo debate)的基本内容。 2、简述英国学派。 3、简述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三、论述题(45分) 在预测20-50年的中美关系时,米尔斯海默说,中国正在经济领域取得快速的发展,而美国不能容忍世界舞台上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其结果便是中美之间激烈而危险的安全竞争,这种竞争类似于美苏冷战期间的那种对抗,请用国际关系理论对这一观点加以剖析。 考试科目:战后国际关系史 一、概念解释(30分,每题5分) 1、旧金山和会 2、第四点计划 3、尤里卡计划 4、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 5、中美八?一七公报 6、1990年海湾战争 二、简答题(40分,每题20分) 1、尼克松主义的内容及影响。 2、《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及意义。 三、问答题(80分,每题40分) 1、试析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2、试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以和平进程中有关各方的立场和巴以关系的今后走势。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1月考试考前练习题 一、辨析题 1.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 解答:正确。 国际经济协调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国际化。没有国际经济协调,世界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国际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国际经济协调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本质要求,它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本身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全球化把各国、各地区经济联成一个整体。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却受到民族国家壁垒的限制。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关系最核心的行为主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疆界,都有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追求的经济目标也有所不同,需要在世界经济中运用国家权力来保护和扩展各自的利益,因此,彼此间的差异和矛盾不可避免。这就需要某种形式的协调来消除经济全球化客观趋势和民族国家壁垒之间的矛盾,它既可以由全球性、地区性或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等多边机构出面进行,也可以由各国政府直接派代表协商进行,如两国或数国之间不定期的贸易谈判、两国或数国之间定期的会晤协商制度等。通过这些渠道和方式,各国政府调整各自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关税政策和外贸政策,达到合作和协调的目的。 (2)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经济全球化虽然导致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必然性,但没有保证协调结果的平等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经济协调在世界经济运行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协调机制趋于完善,形式趋于多样化。而国际经济协调越发达、越有效,就越能促进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国际经济协调并不是万能的,如果涉及国家间根本利益的对立,任何国家都不会做出妥协或让步,还有可能引发冲突。现存的各个经济集团之间多少具有一些排他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带来困难。而且,国际经济协调仍然是在不同的主权国家之间进行的,其基础仍然是国家实力,主权国家仍然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来参与协调的,最终还是要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一些国际经济组织,长期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支配地位,它们的活动和规则往往更多反映西方大国意志,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长期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从短期或局部看,还有可能受到损害,引起南北矛盾激化,更加突出国际经济协调的局限性。 2.在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独立、发展和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挑战。 解答:正确。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科技革命改变着国家主权行使的范围和空间。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科技发展水平无力控制跨国信息流动的内容和方式,限制了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难以捍卫其“信息边疆”。更为严重的是,在科技方面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宣传、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对那些它们不“满意”的发展中国家发动心理战,挑起这些国家的反政府情绪,影响该国政府的决策和促使政府倒台。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过去那种国家在内政、外交、军事上享有的至高无上的主权的观念,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制约着国家的经济自主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特别是那些处在对发达国家单方面依附状态中的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受到牵制和制约的程度更甚。在区域集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答案

1.世界经济全球化长期以来为发达国家所主导,给发达国家带来了最大的利益,但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良好机遇。 正确(T)错误(F) 2.国际秩序包括国际政治秩序和国际经济秩序。 正确(T)错误(F) 3.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的一种超越和替代,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正确(T)错误(F) 4.近年来,中国一直积极倡导建设和谐世界,其目标是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正确(T)错误(F) 5.在1971年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中国申请加入了联合国。 正确(T)错误(F) 6.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正确(T)错误(F) 7.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特征是战争与革命。 正确(T)错误(F) 8.一位美国学者说:“美国之所以繁荣是因为美国民主,而美国之所以民主是因为美国繁荣。”这个说法正确揭示了美国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正确(T)错误(F) 9.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对苏“一边倒”和联美反苏的政策。 正确(T)错误(F) 10.“一国两制”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实施的错误构想。 正确(T)错误(F) 1. 金砖四国是指中国、印度、巴西和( )。 A.法国

B.南非 C.俄罗斯 D.德国 2. 1980年,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埃及从以色列手中收回了()。 A.苏伊士运河 B.沙姆沙伊赫 C.巴勒斯坦 D.西奈半岛 3. 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纲领性文献之一是( ) A.《行动纲领》 B.《七十七国联合宣言》 C.《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 D.《不结盟理论》 4. 1974年日本三木武夫内阁提出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对苏联和中国采取() A.等距离外交 B.全方位外交 C.多边均衡外交 D.多边自主外交 5.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内部,各国投票权力大小均实行( ) A.按各国自愿认购资金份额的原则

信号与系统作业作业答案

信号与系统作业作业答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

第二章 作业答案 2–1 已知描述某LTI 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和系统的初始状态如下,试求此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1))()(2)(2)(3)(t e t e t y t y t y +'=+'+'' 2)0(=-y ,1)0(-='-y 解: 根据微分方程,可知特征方程为: 0)2)(1(0232=++?=++λλλλ 所以,其特征根为: 1,221-=-=λλ 所以,零输入响应可设为:0)(221≥+=--t e C e C t y t t zi 又因为 ?? ?=-=????-=--='=+=--31 12)0(2)0(2 12121C C C C y C C y 所以,03)(2≥-=--t e e t y t t zi (2))(2)()(6)(5)(t e t e t y t y t y -'=+'+'' 1)0()0(=='--y y 。 解: 根据微分方程,可知特征方程为: 0)3)(2(0652=++?=++λλλλ 所以,其特征根为: 3,221-=-=λλ 所以,零输入响应可设为:0)(3221≥+=--t e C e C t y t t zi

又因为 ???-==??? ?=--='=+=--3 4 132)0(1)0(21 2121C C C C y C C y 所以,034)(32≥-=--t e e t y t t zi 2–2 某LTI 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3)()(2)(3)(t e t e t y t y t y +'=+'+'' 已知1)0(=-y ,2)0(='-y ,试求: (1)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t y zi ; (2) 输入)()(t t e ε=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t y zs 和全响应)(t y 。 解: (1)根据微分方程,可知特征方程为: 0)2)(1(0232=++?=++λλλλ 所以,其特征根为: 1,221-=-=λλ 所以,零输入响应可设为:0)(221≥+=--t e C e C t y t t zi 又因为 ???=-=??? ?=--='=+=--43 22)0(1)0(2 12121C C C C y C C y 所以,034)(2≥-=--t e e t y t t zi (2) 可设零状态响应为:0)(221>++=--t p e C e C t y t x t x zs 其中p 为特解,由激励信号和系统方程确定。 因为)()(t t e ε= 所以,p 为常数,根据系统方程可知,23=p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答案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答: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主要脉络是:(1)战后各大国力量对比发 生重大变化,苏联和英美划分势力范围,雅尔塔体制确立;(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大集团和两大阵营对峙,美、苏两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两极格局形成;(3)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4)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美苏激烈争霸;(5)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终结;9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3、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答:(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2)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单边主义还很严重 (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4)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5)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6)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4.如何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Ⅰ、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决定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1)欧洲一体化:①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②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③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日本的崛起:①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②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①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提出不结盟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②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③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④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一支新的国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③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4)中国的振兴 :①1949.10.1新中国成立,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②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③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④到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挫折,但成绩较大;⑤1978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⑥影响: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如何认识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答:(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信号与系统课程作业

一、题目 1.已知信号f(t)=sin(20πt)+sin(80πt),用如图所示的采样频率为fs=100Hz,大小为1的信号对其进行采 样,使用MATLAB编程, (1)绘制采样后的信号时域上的波形图; (2)对采样后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画出其幅度谱; (3)要从采样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f(t),在MATLAB中设计滤波器,画出滤波后的幅度谱; (4)将信号f(t)加载到载波信号s(t)=cos(500πt)上,画出调制后信号的波形图和幅度谱。 二、原理 1、信号的采样 “取样”就是利用从连续时间信号f(t)中“抽取”一系列离散样本值的过程。这样得到的离散信号称为取样信号。采样信号f(t)可以看成连续信号f(t)和取样脉冲序列s(t)的乘积。其中取样脉冲序列s(t)也称为开关函数。如果其各脉冲间隔时间相同,均为Ts,就称为均匀取样。Ts称为取样周期,fs=1/Ts 称为取样频率或取样率,ωs=2πfs=2π/Ts称为取样角频率。 如果f(t)?F(jω),s(t)?S(jω),则由频域卷积定理,得取样信号fs(t)的频谱函数为 本题的取样脉冲序列s(t)是周期为Ts=0.01s的冲激函数序列δTs,也就是冲激取样。而冲激序列δTs(这里T=Ts,Ω=2π/Ts=ωs)的频谱函数也是周期冲激序列,即

2、采样定理 所谓模拟信号的数字处理方法就是将待处理模拟信号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形成数字信号,再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采样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一个频带限制在(0,fc)Hz的模拟信号m(t),若以采样频率fs≥2fc对模拟信号m(t)进行采样,得到最终的采样值,则可无混叠失真地恢复原始模拟信号m(t)。 其中,无混叠失真地恢复原始模拟信号m(t)是指被恢复信号与原始模拟信号在频谱上无混叠失真,并不是说被恢复信号与原始信号在时域上完全一样。由于采样和恢复器件的精度限制以及量化误差等存在,两者实际是存在一定误差或失真的。奈奎斯特频率:通常把最低允许的采样频率fs=2fc称为奈奎斯特频率。 3、信号的重构 设信号f(t)被采样后形成的采样信号为fs(t),信号的重构是指由fs(t)经过插处理后,恢复出原来的信号f(t)的过程。因此又称为信号恢复。 在采样频率ωs≥2ωm的条件下,采样信号的频谱Fs(jω)是以ωs为周期的谱线。选择一个理想低通滤 波器,使其频率特性H(jω)满足: ? ? ? > < = c c j H ω ω ω ω ω , , Ts ) ( 式中的ωc称为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满足ωm≤ωc≤ωs/2。将采样信号通过该理想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的频谱将与原信号的频谱相同。因此,经过理想滤波器还原得到的信号即为原信号本身。 通过以上分析,得到如下的时域采样定理:一个带宽为ωm的带限信号f(t),可唯一地由它的均匀取样信号fs(nTs)确定,其中,取样间隔Ts<π/ωm,该取样间隔又称为奈奎斯特(Nyquist)间隔,最低允许取样频率fs=2fm就是奈奎斯特频率。 使用matlab的sinc(x)的函数,sinc(x) 代表的是sin(pix)/(pix) 。 4、调制信号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选题指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选题指南(备注:以下各条是选题指南,不是具体题目,题目自拟)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2、当代世界政治发展趋势分析 3、欧盟一体化进程及对中国的影响 4、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5、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选一个角度) 6、新经济体的兴起及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影响 7、雅尔塔体制及对中国的影响 8、中苏关系及经验教训 9、非传统安全威胁及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10、恐怖主义盛行的原因、国际反恐现状、恐怖主义的新特点 11、当今大国关系的调整及特点 12、联合国改革问题及中国的态度 13、中印关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主要障碍 14、印度的发展及前景预测 15、中国和印度的发展现状及竞争力比较 16、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 17、巴以冲突的由来、现状、发展前景 18、比较“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19、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的原因及应对 20、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21、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由来、发展现状及解决前景 22、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如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华武器禁运问题等) 23、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及发生的原因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24、“中国模式”的特点及优势(与世界其他发展模式比较) 25、中国“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提出的背景、内涵、评价等) 26、中国“和平发展”的主张及评价 27、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28、中美关系(历史、现状、前景、主要障碍等) 29、日本“政治大国”的战略(提出的背景、过程、前景等) 30、评析新时期(奥巴马上任后)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31、越南的经济、政治现状中越关系 32、朝鲜的经济、政治现状中朝关系 3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原因、表现、前景等) 34、比较德国和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表现、原因、评价) 35、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前途分析 36、独联体国家内部的纷争及原因分析 37、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38、中国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39、我国外交战略评析 40、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1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2010-2011年第二学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科目考 查卷 专业:应用化学班级:任课教师:曹晓飞 姓名:学号:成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讨式教学之我见 【摘要】针对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探讨。本文介绍了专题式研讨式教学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随后对该课程进行了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最后分析了该门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效果。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题研讨式教学教学设计 一、何谓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专题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体验学科研究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由专题研究和专题讨论两个重要环节组成。 (1)、专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等途径搜集和整理与教学(或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对研究对象的初步认识; (2)、专题讨论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专题研究阶段的成果进行交流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在对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理解、掌握学习的方法。

简单来说,“专题研讨式”教学,就是以专题为内容,以研讨为形式的一种教学。该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为什么要采用研讨式教学?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高等学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严重制约了该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研讨式教学方式正可以从多个方面为为这门课程服务。 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专题研讨式教学设计 (一)、分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主要特色 经过一学期来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的认真学习,我总结出它所涵盖的三大特点: 1、理论性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以当今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际社会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国际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学生起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本书的概念,不明白自己学这本书的意义何在,更甚至有学生会把它与国际形势报告或国际时事政治相混淆,从而降低其理论价值。在教学中如果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回答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注重从理论上分析和思考,并注意吸收国外的国际问题学说和观点中科学的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3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3)两极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大的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世界分为两极世界。两极世界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所形成的世界格局。其特点主要是:(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3、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4、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盛行、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对外战略更具进攻性) (2)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4)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5、怎样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 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第三,国际关系的主体化和民主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四,各国主体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多极化力量的大联合. 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信号与系统综合作业

13级 工程信号与系统大作业题目语音信号的采集与频谱分析 成绩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2015-06-22

语音信号的采集与频谱分析 【摘要】本设计采集了一段语音,对其进行了时域分析,频谱分析,分析语音信号的特性。并应用matlab 平台对语音信号加入噪声,进一步设计了一个的低通滤波器,然后对加噪的语音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关键词】语音信号;时域特性;频域特性; 滤波器 1绪论 1.1题目介绍 利用本课程中关于信号处理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语音信号采集及频谱分析工作,已达到加深对本课程信号与系统相关知识的理解,熟悉matlab工具的目的,并初步建立系统设计的概念。 1.2具体要求 (1)自己语音采集 自己唱一首歌,利用相关工具采集并存储为MATLAB可处理格式。 (2)歌星语音采集 将自己翻唱歌曲原曲处理为matlab可处理格式。 注意:自己语音与歌星语音应具有可比性,曲目、伴奏、时长等应相同 (3)频谱分析 利用matlab软件对两段音乐分别进行频谱分析,分析特性。 2基本原理 2.1 语音信号概述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球生命的本质特征之一。人类用语言交流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通信过程,为了获取便于分析和处理的语音信源,必须将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转变为包含语音信息并且记载着声波物理性质的模拟(或数字)电信号,即语音信号,因此语音信号就成为语音的表现形式或载体。 语音学和数字信号处理的交叉结合便形成了语音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建立在语音学和数字信号处理基础之上。 2.2数字滤波器原理 2.2.1数字滤波器的概念

数字滤波器的实质是用一有限精度算法实现的离散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以完成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过程。它是数字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灵活性强、体积小、质量轻等诸多优点。 2.2.2数字滤波器的分类 数字滤波器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滤波器分成不同的类别。 (1)根据单位冲激响应h(n)的时间特性分类 无限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 有限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 (2)根据实现方法和形式分类 递归型数字滤波器 非递归型数字滤波器 快速卷积型 (3)根据频率特性分类 低通数字滤波器、高通数字滤波器、带通数字波器、带阻数字滤波器 3具体实现 3.1声音信号获取 使用软件COOK EDIT PRO进行声音信号采集。对于44100Hz、22050Hz、11025Hz三种不同采样率共进行三次采集。采集完毕后使用COOL EDIT PRO软件进行后期处理,加入背景音乐。原唱音乐通过网络获得 所有音乐信号通过COOL EDIT PRO处理,统一音量大小、起始位置、时间长度并转换为matlab 可处理格式。 3.2声音信号的读取与打开 MATLAB中,[x,Fs,bits]=wavread('DATA');用于读取语音,采样值放在向量y中,fs表示采样频率(Hz),bits表示采样位数。 wavplay(x,Fs); 用于对声音的回放。向量x则就代表了一个信号,也即一个复杂的“函数表达式”,也可以说像处理一个信号的表达式一样处理这个声音信号。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心得

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台海局势 提纲: 一、台海现局势分析 (1)大陆对台政策 (2)台湾政局 (3)国际环境 二、影响台海局势的内外因素 (1)台湾当局的策略 (2)美国因素 (3)日本与日美同盟 三、台海局势发展与两岸关系展望 (1) 未上课时我就很喜爱这门课,原因有二:一、我喜欢探求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本质,因而那些藏在时政之下的博弈和利益冲突,以及在那些经济现象下的成因和推动力都吸引我去探求,同时我对军事的爱好也促使我需要更多地了解主导军事行为的经济和政治;二、懂得经济知识和与其紧密相关的政治是极为必要的,不管我未来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经济政治都会与我紧密相关,并极大地影响我的生活,我有这样的觉悟。所以我是带着求知来上这门课的,虽然课时很少,但还是获益颇多。 先是每晚课开始时老师给我们总结罗列一周发生的国际大事,并同我们一起讨论这些事件,给我们分析这些事件,并点出这些事件中流露出来的信息。老师这是在引导我们该如何阅读时事,启发我们如何从这些事件中获取信息。 再就是老师与我们分享搜罗来的一些视频,视频都是一些事件的记录及媒体或专家关于热点事件的评论,内容都非常丰富且精彩,既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许多时事,也很好的缓解了4节课的疲劳,在放松之余又汲取了很多知识。同时,老师也是在培养我们关注时事的习惯。 还有在课堂余下的时间中,老师都会给我们讲一些学科知识以外的东西,还推荐了很多有益的书籍。譬如老师曾给我们介绍了记忆法,谈到了简历并以此来警醒我们要抓紧不多的时间学习,通过双手相握告诉我们要学会改变习惯,讲了一个大学生用家里囤积的豆子致富的例子。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习惯、看待事物的方法、经济生活的方式。在我看来,老师对于我们生活上的引导是会让我获益终生的,其意义远大于教授的学科知识。 老师的授课方式很特别,几乎没有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只是最后花了一点时间简单带过。虽然这样无法让我们从课堂上获得很多经济政治方面的基础知识,但老师对时事的讲解让我们更能清晰的体会经济政治的实用意义,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经济和政治。事实上对于短短的16节课并不能教授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通过时事这样实例化的讲解对于我们的启蒙意义更大,比起枯燥的书本教学更易于接受,如此的授课方式才是最有效的。我觉得让同学们更快的了解对这门学科并对它产生兴趣,才是这16节课来最重要的,让同学们今后能够主动去学习经济政治方面的知识,远要好过讲授那么一点点的枯燥的课本知识而让同学们对这学科感到厌烦。这样才让这16节课发挥了最大的意义,对我更是意义非凡。 这些公共必修课会让大多数同学们感到无意义,但经济政治于我却是非常重要的,并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核作业3答案 你的得分:100 完成日期:2016年05月20日10点09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卢萨卡会议 2.南南合作的主要机构是()。 A.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B.石油输出国组织 C.南方首脑会议 D.七十七国集团 E.西非经济共同体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的中东问题,其核心是()。 A.宗教问题 B.水源问题 C.石油问题 D.巴勒斯坦问题 E.民族问题 4.首次提出第三世界概念的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卡翁达 D.阿尔弗雷德-索维 5.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 A.西方国家的发展

B.发达国家的发展 C.北方国家的发展 D.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6.造成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 A.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C.发达国家拥有的科技优势不断扩大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D.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资源枯竭 7.第一次亚非会议又名()。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 C.新德里会议 D.吉隆坡会议 8.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著名原则是()。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不干涉内政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9.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是在()。 A.1959年 B.1960年 C.1961年 D.1962年 10.77国集团的活动方式是()。 A.在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B.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C.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D.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研究对策,协调行动

201403学期信号与系统作业一答案

201403学期信号与系统作业一答案第1题根据信号定义域的特点可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 )。 A、有限时间信号 B、离散时间信号 C、周期时间信号 D、非周期时间信号 答案:B 第2题根据信号的能量性质可分为能量信号和 ( )。 A、功率信号 B、能量信号 C、功率有限信号 D、能量有限信号 答案:A 第3题系统初始状态为零,仅由输入信号引起的响应称为 ( )。 A、零状态响应 B、零输入响应 C、全响应 D、半状态响应 答案:A 第4题一个LIT系统,当其初始状态为零时,输入为单位冲击函数所引起的响应称为( )。 A、单位阶跃响应 B、阶跃响应 C、冲击响应 D、单位冲击响应 答案:D

第5题如果信号功率有限,则称信号为 ( )。 A、功率有限信号 B、能量有限信号 C、功率无限信号 D、能量无限信号 答案:A 第6题阻止信号通过的频率范围称为 ( )。 A、非通带 B、通带 C、阻带 D、非阻带 答案:C 第7题将信号f(t)变换为( )称为对信号f(t)的平移。 A、f(t–t0) B、f(k–k0) C、f(at) D、f(-t) 答案:A 第8题理想低通滤波器是 ( )。 A、物理可实现的 B、非因果的 C、因果的 D、不稳定的 答案:B

第9题连续周期信号的傅氏变换是 ( )。 A、连续的 B、周期性的 C、离散的 D、与单周期的相同 答案:C 第10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数字信号都是离散信号 B、各种离散信号都是数字信号 C、数字信号的幅度只能取1或0 D、将模拟信号抽样直接可得数字信号 答案:A 判断题 第11题 s平面的左平面映射到z平面单位圆的外部。()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第12题激励为零,仅由系统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叫做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第13题当用傅氏级数的有限项和来近似表示信号时,在信号的断点处存在吉布斯现象。()正确

信号与系统作业题

1、 系统的数学模型如下,试判断其线性、时不变性和因果性。其中X (0-)为系统的初始状态。 (1)()()2f t y t e = (2)()()cos2y t f t t = (3)()()2y t f t = 解:(1)()()2f t y t e = ① 线性: 设 ()()()()1122, f t y t f t y t →→,则 ()()()()122212, f t f t y t e y t e == 那么 ()()()()()()()112211222221122a f t a f t a f t a f t a f t a f t y t e e e +???? +→==,显然, ()()()1122y t a y t a y t ≠+,所以是非线性的。 ② 时不变性 设()()11,f t y t →则 ()()()() 10122110, f t t f t y t e y t t e -=-= 设()()102,f t t y t -→则()()()102210f t t y t e y t t -==-,所以是时不变的。 ③ 因果性 因为对任意时刻 t 1,()()121f t y t e =,即输出由当前时刻的输入决定,所以系统是因果的。 (2)()()cos2y t f t t = ① 线性: 设 ()()()()1122,f t y t f t y t →→,则 ()()()()1122cos2,cos2y t f t t y t f t t == 那么 ()()()()()()()112211221122cos 2cos 2cos 2a f t a f t y t a f t a f t t a f t t a f t t +→=+=+????, 显然()()()1122y t a y t a y t =+,所以系统是线性的。 ② 时不变性 设()()11,f t y t →则 ()()()()()1110100cos2, cos2y t f t t y t t f t t t t =-=-- 设()()102,f t t y t -→则()()()21010cos2y t f t t t y t t =-≠-,所以是时变的。 ③ 因果性 因为对任意时刻 t 1,()()111cos2y t f t t =,即输出由当前时刻的输入决定,所以系统是因果的。

2017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考二

客观题共40题(满分100分) 一、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1题(已答).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三大经济组织并立与多种经济力量得到发展,这三大经济组织指的是()。 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非洲联盟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 第2题(已答). 战后70年代,在推进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亚洲四小龙,四小龙是指()。 A. 新加坡 B. 香港.台湾 C. 韩国 D. 菲律宾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3题(已答). 创立于1949年4月4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称()。 A. 北大西洋联盟 B. 北大西洋集团 C.

北约 D. 华沙条约组织 【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 第4题(已答). 1993年1月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后,把振兴()作为维护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三大支柱。 A. 经济 B. 科技 C. 军事安全 D. 促进民主 【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 第5题(已答). 日本全面学习世界发达国家企业管理先进制度,形成日本本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其核心是(),被称为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法宝。 A. 岗位责任制 B. 终身雇佣制 C. 年功序列工资制 D. 企业内工会制 【参考答案】BCD 【答案解析】 第6题(已答).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外交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谋求军事优势.与美国展开核竞赛 B. 主动缓和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C. 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 D. 开始在第三世界渗透和扩张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7题(已答).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比较复杂,从政体上有()。 A. 议会共和制 B. 总统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政教合一及军人政权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8题(已答). 现代技术革命以()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A. 生命科学 B. 原子能 C. 空间技术 D. 电子计算机 【参考答案】BCD 【答案解析】

2018年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考三次试题答案

题目1 不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0.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题】()是导致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 选择一项: A. 意识形态的影响不正确 B. 国家力量的变化 C. 外交政策的变化 D. 国家利益的改变 反馈 正确答案是:国家力量的变化 题目2 不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0.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多选题】主权国家构成的要素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固定的领土 B. 有一定形式的政府 C. 定居的居民正确 D. 完整的主权 反馈 正确答案是:固定的领土, 定居的居民, 有一定形式的政府, 完整的主权 题目3 未回答 满分1.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国际社会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国家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经常的联系而形成的一个有秩序的整体。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 未回答 满分6.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多选题】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 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经济的发展 D. 经济危机的结束 反馈 正确答案是: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经济的发展 题目5 未回答 满分1.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军事实力是国家防御外来侵略和安全自卫的能力,是国家实力构成的一个核心要素,也是国力强弱的最直接反映。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 未回答 满分3.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题】国家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决于() 选择一项: A. 国家目标 B. 国家影响 C. 国家力量 D. 国家利益 反馈 正确答案是:国家力量 题目7 未回答 满分6.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信号与系统第一次作业

《信号与系统》第一次作业 姓名: 学号: 1. 判断下列系统是否为线性系统,其中()y t 、[]y k 为系统的完全响应,(0)x 为系统初始状态,()f t 、[]f k 为系统输入激励。 (1)()(0)lg ()=y t x f t 解:在判断具有初始状态的系统是否线性时,应从三个方面来判断。一是可分解性,即系统的输出响应可分解为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之和。二是零输入线性,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必须对所有的初始状态呈现线性特性。三是零状态线性,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必须对所有的输入信号呈现线性特性。只有这三个条件都符合,该系统才为线性系统。 ()(0)lg ()=y t x f t 不具有可分解性,所以系统是非线性系统。 (2)[](0)[][1]=+-y k x f k f k 解:y[k]具有可分解性,零输入响应x(0)是线性的,但零状态响应f[k]f[k-1]是非线性的,所以系统是非线性系统。 2. 判断下列系统是否为线性非时变系统,为什么?其中()f t 、[]f k 为输入信号, ()y t 、[]y k 为零状态响应。 (1)()()()=y t g t f t 解:在判断系统的时不变特性时,不涉及系统的初始状态,只考虑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系统零状态响应,g(t)f(t)满足均匀性和叠加性,所以系统是线性系统。 因为T{f(t-t0)}=g(t).f(t-to) 而 y(t-t0)=g(t-t0).f(t-t0) ≠T{f(t-t0)},故该系统为时变系统。 因此该系统为线性时变系统 (2)220 [][],(0,1,2,)+===∑k i y k k f i k 解:220[][],(0,1,2,)+== =∑k i y k k f i k 为线性时变系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