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河南省民权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第1章民权基本概况

1.1 自然条件

民权县地处豫东平原黄河故道,介于东经114°49′—115°27′,北纬34°32′—34°52′之间。县城东西长57.8公里,南北宽36.9公里,东与曹县、商丘县毗邻,南与宁陵县、睢县接壤,西与杞县、兰考相连,北与兰考及曹县交界,民太(康)、民荷(泽)公路贯穿南北,310国道,陇海铁路横贯东西,高速公路即将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全县辖19个乡镇,512个行政村,3441个村民组,总人口82.8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万人,人口密度678人/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01.33万亩,人均耕地1.22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69.33万亩。境内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5条,主要有黄河故道、杨河、通惠渠、大沙河、古宋河等。另有林七、吴屯两个水库,淡水资源丰富,引黄用水方便。全县矿化度81.8%,适宜灌溉。民权县属暖温带气候,光热丰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水少,夏季炎热降雨频,春季干旱风沙多,秋季

凉爽日照长。年平均气温14°C无霜期213天。全县年平均降水量679mm。据史志记载,从明洪武年(1384),境内黄水泛滥改造34次,形成了双塔、野岗、睢州坝、老流通、黄河故道两侧的五大沙系,30多万亩沙碱荒地。境内地势平坦,上层深厚,地形由西北向东南缓倾,东南部海拔60米,平均海拔65米。地表径流少,地下水丰富,具有开采潜力,引黄用水方便。

1.2 社会经济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民权县的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199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53858万元,人均1874元。工农业总产值达23109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7223万元。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单一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正逐步被打破,一、二、三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9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32712吨。全县平均化肥使用量12.5万吨,农药使用量750吨,农膜使用量200吨,年供电6000千瓦,有长途通讯线路480条,电话装机8028部,并开通了移动电话,可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直接通话;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发展到32万亩;农药机械总动力达35.08万千瓦;拥有机动车辆17001辆;建设各类专业市场25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186万元;城

区日供水2000吨,1996年全县各类学校发展到444所,受教育人数达132306人,科技兴县取得长足发展。

1.3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评价

1.3.1土地资源广阔,但地力不足

全县土地面积1221.69平方公里,耕地101.33万亩,占总面积的55.3%,人均耕地1.22亩,林地8万亩,园地25万亩,水域10万亩,居民住宅及工矿用地40万亩。据土壤普查,土壤种类有六个类别:淤土、两合土、小两合土、砂土、盐碱化土和潮湿土。民权土地贫瘠的原因除土壤质地轻、潜在肥力低、有机肥分解快、积存少,还缺少必要的养地措施:一是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减少。二是缺少科学的轮作制度,不利于土壤休养,易造成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引起作物病虫害。

1.3.2 生态系统结构不健全,形成可再生资源的浪费,

民权县农业生态结构简单,各业之间相互结合不紧密,协调不够。种植业每年产生的秸秆仅有25%的过腹换田,其余的作燃料或少量直接还田,不仅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质量。

1.3.3水资源有限,水质有恶化趋势

全县水资源总量2.351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6645亿立

方米,地下水1.6869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325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235.15立方米。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就目前而言,构成对地表水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的排放,故地表水污染区分布在县城附近。据调查,城区工业污水排放量日达133.6吨,仅葡萄酒厂日排放废水58.95吨。而我县其它地表水如林七、吴屯水库及引黄干渠的水质良好,尚未发生污染现象。

1.3.4生物资源丰富,但病虫害时有爆发

民权县农作物品种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等20多种;瓜菜有西瓜、黄瓜、白菜等40多种。主要用材林有泡桐、刺槐、速生杨、毛白杨等。主要经济林有苹果、葡萄、梨等。家畜主要有马、牛、猪、山羊、绵羊、鸡、兔等。鱼类主要有鲤、鲫、鲢等。农作物害虫的天敌主要有草铃虫、七星瓢虫、蜘蛛、青蛙等。

民权县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之一,但近年来,个别地方乱砍滥伐、盗伐林木的现象不断发生,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造成兽类、鸟类、鱼类、益虫数量日益减少,虫害时常爆发。

1.3.5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但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污染日趋严重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三废”污染日趋严重。(1)全县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10万吨,部分企业工艺落后,管理不善,缺乏应有的治理措施,使水污染日趋加剧。(2)全县工业废气排放总量48000万标立方米。近年来转快发展的旅馆、饭店、浴池等饮食服务业网点多、范围大、沿街设摊,大多不烧型煤,燃烧不充分,油气烟尘任其排放,加剧了大气污染。城区交通量大,扬尘多,使本已污染的大气环境雪上加霜。(3)噪声扰民日趋严重,由于缺乏必要的行政措施和管理手段,个别企业昼夜超标排放噪声,木器加工、建筑建材、粮食粉碎、歌舞厅等经营者不限时作业,加上交通噪声等因素,影响了居民工作和休息。(4)固体废弃物污染应引起重视。全县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量4.5万吨。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部分有毒有害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等任其堆放田间、路边、水旁、池塘的现象随处可见,不仅影响了市容环境,而且随着雨水的浸淋,污染土壤、水体,影响人民身心健康。

1.4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4.1生态建设初见成效

民权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的持续发展是全县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投入

的增加和“一优双高”农业开发,民权县的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化,成为全县农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76元,旱涝保收田面积发展到64.2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0.4%。全县建制镇大气质量保持国家一级标准,河水保持二级标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连年开展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活动,先后在双塔、野岗、睢州坝、老流通、黄河故道两侧的五大荒系营造防护林带和林网15万亩,成为省五大防护林带之一。其中最大的申甘林带长达19公里,形成了一条绿色的防护屏障。目前全县林木已达3650多万株,立木蓄积量90万立方米。民权县既是省造林绿化重点县,又是省泡桐、毛白杨生产基地县,也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1.4.2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累计投入治理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其中环保补助资金6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发电厂水循环利用工程、废气治理工程和民权葡萄酒厂的“废气治理工程”及数家锅炉消烟除尘等污染治理项目,关闭造纸厂3家,限产治理企业3家,使我县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年处理工业废水能力36 万吨,废气55000万标立方米,减少废水排放量10余万吨,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万元,实现了经

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5生态经济区域划分及其评价

根据自然和社会条件、生产特点和发展方向,将民权县划分为七个生态经济区。

1.5.1申甘防护林带生态经济区

该区位于民权县北部,东西长19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4.5万亩。该林带多是上紧、下密、中空结构的透风乔灌混交林。乔灌木隔行混交或中间乔木、两侧灌木,这种结构形式,防风固沙效果好,便于农田耕作和畜牧养殖。

1.5.2经济林生态经济区

该区包括310国道林果带,民荷公路林果带,民太公路林果带,这里土壤主要类别有砂土、盐碱化土和潮湿土,适宜发展苹果、葡萄、梨、杂果等,面积达30万亩,其中栽植苹果25万亩,葡萄0.5万亩,梨2.5万亩,杂果2万亩,果品总量占全县果品总量的65%,品种优良率达75%。

1.5.3粮油生态经济区

包括城关镇、花园乡、褚庙、尹店、双塔、程庄、王庄寨、林七、野岗乡52个村。北区砂、淤土为主,适合发展以小麦、玉米间作大豆为主的粮食作物,以花生、芝麻为主的经济作物,以

山羊、生猪、家禽为主的畜牧业。

1.5.4粮棉菜生态经济区

包括城关、龙塘、花园、人和、程庄、孙六、李堂、伯党、胡集、北关等乡镇的大部分村庄。本区土壤以沙土、两合土为主,这里是小麦、玉米、棉花和畜禽的适生地,适宜发展工副业生产。

1.5.5旅游渔业生态经济区

包括林七水库、吴屯水库等黄河故道流经地。这里水域广,背河洼地面积大,水稻千亩成方,莲藕万亩连片,空气清新,景色怡人,适宜发展生态旅游和水产养殖等。

1.5.6城镇贸工农一体化生态经济区

该区包括城关镇、龙塘镇、北关镇等19个乡镇所在地。乡镇骨干企业和七所八站共有非农业人口6万余人,已发展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肉类储运等10多个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区。

1.5.7 畜禽养殖生态经济区

该区主要分布在城关镇、王庄寨乡、孙六乡、野岗乡、褚庙乡、胡集乡、顺河乡,林七等乡镇部分村庄,到2007年,预计全县生猪、牛、羊、禽常年存栏分别达到60万头、12万头、150万头和700万只。

第2章目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诸多因

素的影响,仍存在着人增地减、成本过大、水源贫乏、生产经营上的短期行为等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1人增地减的社会因素

建国初期全县仅32万人口,人均耕地2.8亩。时隔40多年,1996年全县总人口81.65万人,年递增11.23‰,人均耕地1.22亩。人口过快增长,非农业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从而造成耕地锐减,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土地合理利用带来一定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将十分突出。

同时,耕地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建国40多年来,农民居住用地、工矿企业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等大幅度增加,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和可开发为耕地的土地。从发展趋势来看,目前耕地仍在减少,人口仍在增加,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2成本过大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要用较少资金投入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技术投入少,科技含量低,造成了物质投入高、经济效益差的现实。1996年,全县各项投资1.7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5.4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8。造成成本过大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没有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没有做到节能和减耗。在农业上,化肥只有30%的利用率,饲料只有60%的利用率,农业机械只有20%的利用率。因此,改变传统的

生产方式,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经营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向经济核算要效益是必由之路。

2.3林木破坏因素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开展了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活动。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林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上实现了农林间作和农田林网化,形成了以防护林为主,网、带、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被誉为豫东的“绿洲”。但是,近年来,乱砍滥伐、盗伐林木的现象不断发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风沙再度危害民权。

2.4 短期行为的政策因素

由于政策缺乏连续性,加之个别单位片面的追求部门利益和眼前利益,置政策法规于不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破坏了资源的持续利用,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第3章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3.1建设生态示范区的指导思想

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动力,以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两个根本性转变为指导,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相统一为目标,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区域生态建设(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乡镇建设、农药化肥的污染防治、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民权县生态示范县建设规划及社会主要指标

11

序号 项目 计算单位 90年 95年 96年 97年 98年 99年 2000年 2010年 1

粮食总产量 万公斤 19078.4 25620.5 31062.6 32000 33000 34000 35000 55200 人均占有量 公斤 272 315 378 386 395 403 410 600 亩产 公斤 148 233 282 291 300 310 318 502 2

粮食总产量 万公斤 1270.3 1479.6 2031.8 2000 2700 2800 2300 3600 人均占有量 公斤 18.1 18.2 24.7 24.1 32.5 33.2 31.8 39.1 亩产 公斤 60.3 55.3 61.7 66.7 68 70 70 90 3

粮食总产量 万公斤 1668.5 2852.3 3797.8 3800 4500 4300 7000 9000 人均占有量 公斤 23.0 35 46.2 45.9 53.8 56.9 92.4 97.8 亩产 公斤 104 158 206 220 300 330 350 450 4 瓜菜 总产值 万公斤 6000 10000 14000 20000 22000 25000 30000 45000 人均 公斤 85.5 122.8 170.5 241.4 263.1 296.3 353 489 5 水果 总产值 万公斤 4000 5045.0 5036.6 15000 32000 40000 50000 75000 人均 公斤 56.9 62 62 181 383 474 540 815 6 肉类 总产值 万公斤 993.7 2049.3 3271.2 3500 4100 4500 5000 10000 人均 公斤 14.2 25.2 39.8 42.3 49 53.3 58.8 108.7 7 禽蛋总产值 万公斤 550 790.9 937 1200 1500 1700 2000 4000 人均 公斤 7.8 7.9 11.4 14.5 18 20 23.5 43.5 8 水产总产值 万公斤 80 85 100 110 140 160 180 260 9 稀有动物(护理、梅花鹿等) 只

90 300 5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 农产品商品率 % 43.2 45.5 52.3 58.5 60 65 70 80 11 人口自然增长率 ‰ 10 9 9 9 9 9 9 8 12

人口控制量

万人

70.2

81.39

82.12

82.86

83.01

84.36

85

92

治理等)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的原则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快的发展速度,实现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各项目标。

3.2未来15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概述和有利条件分析

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在人口预计增加2.4万人的前提下,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三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在人口比2000年增加7万人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实现第四个翻番,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近完善。

“九五”及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到42.5亿元,“九五“期间年均递增2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亿元,年均递增19.6%;第二产业增加值17亿元,年均递增48.8%;第三产业增加值7.7亿元,年均递增23.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0

12

年达到5000元,2010年达到10870元。2000年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

人口:2000年控制在85万人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10年控制在92万人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到本世纪末,我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明显增强,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业基地建设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将有较大增长。一、二、三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生产基本形成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格局。县乡公路全部贯通,行政村通汽车率达到100%,交通更加便利;邮电通信业将建成以县城为中心,联通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大城市的邮电通信网络,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100%;城镇总体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加,农村城镇化建设有较大进展;科学技术和科技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到下世纪的前10年,全县经济在比较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保障下,在坚实的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指导下,全面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使民权综合经济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民权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1990年

近期中期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10年

1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4.18 12.3 15.4 18.9 24.8 32.3 42.5 100

2 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57:18:25 59:19:22 56:18:26 55:18:26 55:19:28 52:19:29 30:20:30 32:36:32

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595 1558 187

4 2260 2980 4000 5000 10870

4 工农业总产值(亿元) 6.73 20.8

5 23.11 31 37 43 45 180

5 农业总产值(亿元) 3.8 12.18 15.09 18 20 23 23 70

6 其中:种植业(亿元) 2.4 8.02 10.84 13 14.32 15.

7 15 43

7 林业(亿元)0.25 0.29 0.31 0.4 0.6 1 1 3

8 牧业(亿元) 1.13 3.81 3.9 4.5 5 6 6.5 21

9 渔业(亿元)0.02 0.05 0.04 0.06 0.1 0.3 0.5 3

10 种植业产投比 2 2.6 2.8 2.9 3 3 3 3

11 农业总产值与种植业之比 1.52 1.39 1.38 1.4 1.46 1.53 1.63

12 农民人均纯收入365 1376 1600 1750 1860 2000 4700

15

3.3“九五”期间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目标

按国家有关规定,在经济目标上:

1、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

2、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9%。

3、经济投产比1:2。

4、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农业多种经济与种植业之比1:53:1。

5、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30%。

6、林木覆盖率21%以上。

7、土地退化综合治理率>70%。

8、资源利用适宜程度0.9。

9、沼气等新能源在农村能源所占比重>25%。

10、化肥农药使用递减率>10%。

11、农用薄膜回收率>70%。

12、畜禽粪便处理率>90%。

13、生物防治推广率>30%。

14、企事业单位污染治理率100%。

15、县城及建制镇大气质量争取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不低于二级标准。

16、地面水质分别达到国家级标准。

17、固体废弃物处理率>70%。

18、县城及建制镇噪声达到国家标准。

19、建制镇人均绿地面积8平方米。

20、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9‰以内。

21、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2、每万人中等专业技术人员400人。

23、全县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

24、村镇自来水普及率55%。

3.4 2010年生态示范区建设远景目标

民权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

指标1996年2000年2010年

经济发展目标1、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按1996年价格计算)953 >2000 >4700

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5.9 >15.9 >8.9

3、经济产投比 1.8 >1.9 >2.5

4、产业结构合理程度因地制宜评估拟定

5、第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例(%)20.5 >25 >30

生态环境目标6、林木覆盖率(%)超过国家绿化标准

7、退化土地治理率(%)50 >65 >80

8、资源利用适宜程度因地制宜评估拟定

9、农村新能源比例(%)10 15—25 >25

10、化肥农药递减率(%) 5 8—10 10—15

11、农膜回收率(%)50 >70 >80

12、禽兽粪便处理率(%)80 >90 100

13、生物防治推广率(%)20 >30 >40

14、企事业单位污染治理达标率(%)60 >75 >90

15、大气环境质量不低于国家二级标准

16、水环境质量按不同功能,分别符合国家标准

17、固体废物处置率(%)50 >70 >80

18、噪声状况符合GB3096—93规定

19、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5 >7.5 >8

社会发展目标20、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人口政策

21、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普九”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

积极普及

高中教育

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

22、

23、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24、村镇自来水普及率(%)

12

40

>15

50—60

>16

>60

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好转,工业集团化、农业产业化的格局进一步形成,把民权建设成为生态工业强县,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大县。

第4章生态示范区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任务

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域是:保护农业生态和发展农村经济;防治环境污染,发展生态型工业,改善和美化城乡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环保产业,改善能源结构、住区条件,加强生态经济建设。

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坚持推广六大生态农业模式,坚持抓典型带全面,抓项目带发展,切实搞好立体生态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工程;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组建龙头企业集团;搞好环境综合治理和优化;抓好生态高效农业开发技术培训。

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生态科技为先导,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为目标,立足优势搞开发,培植龙头扩大规模,依靠科技上水平。

4.1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以现代农业为依托,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全面规划,合理组织,以科学规范的生态农业模式来指导农业生产,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生态农业目标(附:民权县总体生态模式框图)。

4.1.1合理配置农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

按线性规划,全县101.13万亩耕地中的80万亩采取一年二熟、二年五熟轮作制,50万亩采取一年三熟、四熟复种制,使粮食面积稳定在100万亩次。棉花种植35万亩;油料15万亩;瓜菜10万亩;果树30万亩;发展高效立体林网及间作80万亩。

养殖业坚持“大上猪羊,稳上牛禽、珍稀动物,快上加工”的方针,以县肉类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以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为依托,以有关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走公司+基地+农户的道路,形成集约化、系列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到2010年羊出栏量110万只,猪出栏80万头,牛1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1亿公斤,蛋类总产量达到4000万公斤。畜牧业产值突破20亿元。利用平原水库及全县可养

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汇报

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概念,在2001年就提出来了(由国家旅游局、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提出)。2007年7月,国家旅游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授予东部华侨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荣誉称号,东部华侨城成为中国首个获得此项殊荣的旅游区。同年,发布了《东部华侨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范》。 后来由于标准和规范问题,停了一段时间。直到2012年底,家旅游局联合环保部和两家机构起草、布实施《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26362-2010)》、《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26362-2010)评分实施细则》,并正式启动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定工作。2013年12月,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部公布了2013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共39家,其中福建有两家:(南平市)武夷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龙岩市)梅花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根据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部署,我们三明也于2013年全面启动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市旅游局层面也多次组织开展宣传、部署,鼓励、支持全市条件成熟的旅游景区(点)积极参与创建。市旅游局成立了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区办公室,并从规划引导、优化环境、提升品质等方面积极

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014年向省旅游局、省环境保护厅推荐上报了3家景区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申请(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将乐玉华洞、宁化客家祖地),其中: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将乐玉华洞通过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为今年我市开展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作创造良好带动作用。 今年,根据各个县申报的情况,计划以建宁闽江源生态旅游区为创建试点,开展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我们将根据《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26362-2010)》、《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26362-2010)评分实施细则》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等有关规定,督促、指导闽江源生态旅游区开展好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并积极做好评估、遴选、初审和汇总上报材料、评审、验收等相关工作,力争在年内通过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环保部门的验收。

生态农业园规划设计说明

生态农业园规划设计 第一节生态农业园概述 一、国内外生态农业园的发展概况 二、生态农业园的类型 (一)多元综合型 (二)科技示范园 (三)人文景观型 (四)休闲度假型 (五)生态旅游型 三、生态农业园的功能 (一)经济功能 (二)社会功能 (三)生态功能 第二节生态农业园的规划 一、农业园的规划原则 (一)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 (二)主题突出,协调创新 (三)服务城乡,发展高效农业 (四)借助自然,实现“天人合一” (五)以人为本,人景交融 (六)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农业园的规划手法 (一)艺术表达遵循科技原理 (二)主观造景服从功能实用 (三)布局有序调控时空变化 (四)动态参与强化视觉愉悦 (五)心灵满足融进增知益智 (六)结构相融营造人景亲和 (七)创意美与自然美的和谐 (八)主题色彩体现农林氛围 (九)人文特征反映乡土特色 三、生态农业园的规划步骤 ⒈计划书阶段 ⒉基地调查研究阶段 ⒊资料分析研究阶段 ⒋方案编制阶段 ⒌形成成果文本和图件阶段 (一)园区选址 ⒈选址原则 ⒉选址条件评价

表13-2 生态农业园的选址条件评价 地理位置地理条件发展内容发展资源 城郊,原有农业区地形平坦,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农业综合园区、园艺场、农业工厂、现代农场高科技生产设备,果菜工作场所,休闲,参观,科普,体验 城郊,原有农业区靠近自然风景区,农村资源好农业庄园,观光农园,农业公园参与,体验,休闲,渡假 城郊,农村地理条件变化多,山势起伏田园风光农作场,田园,摘采,体验 城郊,农村海拔较高,部分由森林游乐区衍生森林游乐区,森林浴,牧场,渡假村,生态教育,露营森林游乐区,瀑布,河川,林场,牧场,渡假村 城郊,农村有湖泊、水面,地势平缓观光休闲渔场水产养殖,捞捕,钓鱼,产品展受,海滨 城郊,农村农村历史人文,文化内涵底蕴丰厚农村历史文化展示农村民宿,农村民俗,农村建筑 (二)布局形式 ⒈围合式 ⒉中心式 ⒊放射式 ⒋制高式 ⒌因地式 (三)生态园整体规划方案 ⒈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⑴分区原则 ⑵分区规划 ⒉生态园中其他规划 ⑴入口规划 ⑵园路规划 ⑶给水排灌工程规划 ⑷园区绿化设计 (四)农业产业的项目规划 ⒈农业项目设计原则 ⑴因地制宜 ⑵技术先进 ⑶品种优良 ⑷观赏价值高 ⑸充分利用资源 ⑹可操作性 ⑺经济可行性 ⑻可持续性 ⒉农业产业项目分区 ⑴农例如茶园、野生植物园、四季果蔬园、养菇场、草药场、稻田、花圃、植物苗圃等 ⑵林例如林场、森林游乐区等 ⑶牧例如养鸡场、养猪场等以畜牧经营为主的观赏牧场 ⑷渔例如养虾场、贝类养殖场、鳄鱼养殖场、渔港、名贵鱼类养殖场等

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XX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都市休闲游的兴起,促使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需求持续增长。观光休闲农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继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开发运作模式。通过逐渐带动引导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地方自然资源优势,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汕尾也不例外,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更加丰富,追求多元化、立体性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工作压力,调节生活平衡的愿望与日俱增。但是,全市境内目前尚无一处集休闲、娱乐、观光和健身于一体可供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生态园,建设一个生态园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红海湾xx村自然条件优越,村风淳朴,村内无任何有污染的企业,公路直达本村,距深汕高速入口20公里,离汕尾市区也只有25分钟的里程,距红海湾风景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经营目标:形成汕尾社会各界人士休闲养身会所,品味正宗汕尾海滨野生鱼类,虾类,果蔬园等健康食品,尽情享受农夫乡村田野农家生活,把红海湾xx村生态园打造成最具汕尾海滨特色的绿色生态园和农家休闲中心,提高红海湾、xx村社会知名度带动xx村经济发展。塑造“汕尾海滨,鱼米之乡”标志性绿色生态园。红海湾xx村生态园以村自然风光为主体,共计总面积xx亩,分三个方面形成。 一方面挖土坑面积为xx亩,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不仅可以提供外需也可以让宾客自己垂钓挑选入菜。 另一方面面积xx亩,是生态园的中心,园区的主要活动空间都布置在这一边,初步规划将在沿岸建成绿色长堤、垂钓亭台、休闲小筑、渔人码头,最浓墨重彩的要数点缀在水面如同绿色珍珠般的一个小岛,岛上将根据需要建设休闲烧烤区、垂钓台等一系列具有汕尾特色的建筑,营造汕尾海滨的生活方式。让在都市中疲惫的人们惬意地享受汕尾海滨的放松、舒适和毫无压力的生活。在岛上可以玩玩水、钓钓鱼、看看书或约三五知己打打麻将、打打牌,享受远离喧闹城市的快乐生活。还可以品尝汕尾特色的绝无任何污染的地方特色水产、新鲜的蔬果等,辅以农家土灶的烹饪方式,享受一下原汁原味的汕尾农家风味。 再者以xx亩为种植区,周围都是当地农民种植的草坪,与水面结合,四季常绿,草坪是我们生态园的一大特色,让宾客在休闲时体验农村的田园风光。分别开避名贵树种种植区,果树种植区,精品水果种植区,大棚生产区,家禽散养区五个区,让宾客在休闲之余各需所取,既给宾客提供了无污染、无公害的美味食物,又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之外体验轻松愉快的农家乐。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申报、评估、验收、公告、批准和复核管理,推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有关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进步,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指符合《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25362-2010)》(以下简称“规范”)相关规定、并经一定程序认定的旅游区。 第三条示范区创建应坚持保护第一、持续发展、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统筹协调、多方参与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尊重自然为基础,以生态保护及生态教育为特征,培育生态旅游产品,规范生态旅游服务,积极塑造生态友好型旅游产业形象。 第四条各级旅游、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将示范区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本地旅游发展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创建地人民政府应当将示范区建设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应政策,在项目建设、资金扶持、线路编排、市场促销等方面重点支持示范区发展。 第五条示范区的申报、评估、验收、公告、批准和复核工作

由国家有关评定机构组织实施。 第六条国家旅游局和环保部对示范区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委)与环境保护厅(局)组织实施示范区的筛选、初评、推荐等工作,指导和监督示范区的建设和运营。 第二章申报 第八条示范区的申报,按照“单位自愿提出申请,省级旅游与环境保主管部门联合组织申报,国家有关评定机构组织实施评估、考核、验收、批准和复核”的程序进行。 第九条申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及与之协调的人文生态系统; (二)具有明确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保护对象; (三)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与实践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示范价值; (四)具有明确的地域界限、管理机构和法人,原则上面积不少于5平方公里、不超过300平方公里,所有权与经营权明晰,多家经营时要有协议;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 (GB/T26362-2010)》评分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提高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认定工作的可操作性,推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工作,依据国家标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GB/T26362-2010)》(以下简称“规范”)和国家有关法规,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依照《规范》中表B.1(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评分细则表,以下简称“评分表”)评分时,要遵循分类指导、客观公平、便于比较、操作性强等原则,确保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认定工作科学规范。 第三条评分资料以最新数据为依据,连续数据需提供3年以上监测数据。评分资料来源主要为示范区提供的技术报告和书面证明,需监测的定量化数据以示范区所属部门的上一级监测部门提供的数据为依据。 第四条根据《规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可分为山地型、森林型、草原型、湿地型、海洋型、沙漠戈壁型和人文生态型等七种类型,评分时应充分考虑各类示范区生态系统特点,按本实施细则第五至十三条处理评价项目无项情况。 第五条山地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以山地环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本类生态旅游区评分时,评分表“生态环境质量”类目中“天然湖泊”、“水库”、“暗河”、“泉水”、“森林”、“溶洞”、“岩洞”,传统文化保护类目中“建筑”、“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类目中“太阳能”、“风能”、“沼气”、“生物能”等评价项目无项时,由该指标满分值乘以所在类目中有项指标的平均得分率后确定。其它评价项目无项不得分。其中得分率等于某指标实际得分除以其满分值(下同)。 第六条森林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本类生态旅游区评分时,评分表“生态环境质量”类目中“山地”、“天然湖泊”、“水库”、“暗河”、“泉水”、“岩石与岩洞”,传统文化保护类目中“建筑”、“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类目中“太阳能”、“风能”、“沼气”、“生物能”等评价项目无项时,由该指标满分值乘以所在类目中有项指标的平均得分率后确定。其它评价项目无项不得分。 第七条草原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以草原植被及其生境为主而建设的生态旅游区,

(2020)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

XXXXX山生态旅游区 总体策划 X X大学旅游科研所X X省社会发展促进会 二○○三年七月

XXXXX山生态旅游区 总体策划 X X大学旅游科研所X X省社会发展促进会 二○○三年七月

策划组名单 组长: 骆静珊XX大学旅游科研所所长、教授成员: 陈仁远XX大学旅游科研所教授 段森华XX省社会发展促进会 蒋素梅XX大学旅游科研所硕士、讲师

目录 一、策划背景 -------------------------------------------------------------- 1 (一)策划依据 ----------------------------------------------------------- 1 (二)旅游区的景观价值-------------------------------------------------- 3 (三)旅游区的区位交通优势 --------------------------------------------- 4 二、旅游区现状 ------------------------------------------------------------ 4 (一)旅游区基础条件 ---------------------------------------------------- 4 (二)旅游区开发现状 ---------------------------------------------------- 5 (三)旅游区开发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6 三、旅游客源市场现状与预测 ---------------------------------------------- 6 (一)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6 (二)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7 四、总体构思与创意策划 --------------------------------------------------- 7 (一)指导思想与开发原则------------------------------------------------ 7 (二)旅游区性质定位 ---------------------------------------------------- 9 (三)旅游开发模式------------------------------------------------------ 9 (四)旅游形象策划------------------------------------------------------ 9 (五)旅游产品策划----------------------------------------------------- 12 五、旅游功能分区与项目策划 --------------------------------------------- 13 (一)百花岭-江苴旅游片区---------------------------------------------- 13 (二)潞江旅游片区----------------------------------------------------- 17 (三)芒宽旅游片区----------------------------------------------------- 21 六、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 -------------------------------------------------- 24 (一)旅游环境评价----------------------------------------------------- 24 (二)旅游环境容量测算------------------------------------------------- 24 (三)旅游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 25 (四)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护------------------------------------------ 26 (五)社区与小城镇的建设与整治---------------------------------------- 27

生态园规划设计说明书

城阳女姑口生态园规划说明书 一、项目区位交通及现状概况 本项目选址于城阳胶州湾畔女姑口附近,紧邻城阳汽车站、流亭飞机场、女姑口跨海大桥。 规划区域主要由林地、花卉、大棚、鸽场及部分老建筑组成。 二、生态园项目开发SWOT分析 1、Strength(优势) 本区部环境具有原生态特征、田园情调,有林、花、动物养殖等资源,具备一定的生态园发展基础。 本区紧邻胶州湾高速、城阳汽车站、流亭飞机场,公路交通便捷,生态园可进入性良好。 2、Weakness(劣势) 除林地环境外,缺乏有价值的生态旅游资源,资源单一;除城阳世纪公园距离较近,周边缺少有影响力的旅游点,周边旅游产品组合情况一般。 本案位于城阳北部与即墨市交界处,距离市区较远。3、Opportunity(机会) 近几年景区景点人满为患、城市生活压力剧增等因素促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越来越钟情于乡村田园牧歌式的休闲方式;城市食品污染事件的不断发生也使城市居民越来越

向往“绿色食品”;今年是国家“乡村旅游年”,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成为时代主题。所以,乡村生态园的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建设项目与整体大环境相适应。 市相关旅游规划将本区周边的胶州湾沿海区域定位为生态旅游发展区;同时确提出了大力发展郊区山林、乡村旅游的思路。空间上将成为海滨旅游向陆区域延伸的重要手段,产品上将与海滨旅游共同构建旅游大框架。 所以,在具有一定乡村情调的城阳女姑口建设生态园项目,从旅游角度符合整体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本项目具有一定的发展机遇。 4、Threats(威胁) 正在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一些区域拥有良好的自 然生态资源条件、交通区位条件与民俗文化依托,胶州湾畔很多地方都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本区生态园项目将面临同类项目的竞争。 三、应对策略建议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园。 2、在现地理环境条件基础上,以“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为主题,认真规划生态旅游项目与生态农业项目,精心设计风景景观,形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互促进,生态观光与休闲、娱乐、餐饮、度假相互支撑的体系,改变现状资源的单一。

农庄生态规划

农庄生态规划

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绿野生态农庄”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导录 一、项目概况与分析 1、区位交通分析 2、项目概括分析 3、景观项目现状 二、设计原则1、资源整合原则2、环境美化原则3、客户心理原则 三、设计定位1、关键词:人、水2、主旨3、颜色4、园路5、结合现场优势 四、规划设计与说明1、大门导入区2、服务接待区3、休闲商务区4、娱乐会所区5、DIY体验区6、综合垂钓区7、观景过渡区:8、方案预留区 五、绿野规划设计初图1、总平面布局2、总鸟瞰图3、功能分区图4、交通分析图5、建筑布局图6、绿化分析图7、重要节点透视图 8、风格、色调、小品、装饰图9、景观设施配套图10、三期初步规划预留图 六、绿野景观施工图1、总平尺寸图2、放线尺寸图3、建筑施工图4、景点施工

图5、绿化施工图6、水系施工图7、电路施工图 一、项目概况与分析 此项目甲方未定名,根据初步交流所获取的信息,经过综合分析,方便项目介绍,暂命名为“绿野生态农庄”,简称绿野农庄。 生态农庄是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目标,以资源有效利用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集农业生产深加工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规模集约化农业公司。生态农庄主要是把农业旅游作为开发方向。 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绿色消费、返璞归真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是将生产、生活及生态结合为一体的旅游方式。 1、区位交通分析:绿野农庄项目位于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距离东至县城约-----公里,距离池州市约----公里,与安庆市隔江相对约----公里,距离大渡口镇约----公里。现有外联交通状况便利,与芜大高速比邻,与318道连接,目前由国道入景区公路为五米宽防洪堤坝,水泥石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013年公布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北京市: 1.南宫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野鸭湖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天津市: 1.盘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上海市: 1.明珠湖西沙湿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东滩湿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重庆市: 1.天生三桥仙女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内蒙古自治区: 1.(兴安盟)阿尔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辽宁省: 1.(大连市)西郊森林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吉林省: 1.(长春市)莲花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黑龙江省: 1.(伊春市)汤旺河林海奇石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哈尔滨市)松花江避暑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江苏省: 1.(泰州市)溱湖湿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常州市)天目湖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县级自然保护区)浙江省: 1.(衢州市)钱江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宁波市)滕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安徽省: 1.(黄山市)黄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福建省: 1.(南平市)武夷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龙岩市)梅花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江西省: 1.(上饶市)婺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吉安市)井冈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山东省: 1.(烟台市)昆嵛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河南省: 1.(焦作市)云台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平顶山市)尧山大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湖北省: 1.(十堰市)神农架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湖南省: 1.(长沙市)大围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郴州市)东江湖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广东省: 1.(韶关市)丹霞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1.(贺州市)姑婆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四川省: 1.(西昌市)邛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巴中市)南江光雾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贵州省 1.(都匀市)漳江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毕节市)百里杜鹃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云南省: 1.(西双版纳自治州)野象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玉溪市)玉溪庄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陕西省: 1.(西安市)世博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甘肃省: 1.(甘南州)当周草原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兰州市)兴隆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 1.(中卫市)沙坡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新疆建设兵团: 1.五家渠青湖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长春莲花山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为前提,以林海、群山、碧水为主体,以区位环境为优势,以历史人文景观和关东风情为特色,具有国际水准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委托客户: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项目区位:吉林省长春市 项目规模:158平方公里 核心资源:以水源涵养地为核心的莲花湖及其周边山林,生态资源优越 项目类型:传统旅游景区创新开发规划 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专项规划 规划成效:2013年初接受规划委托,年底顺利成为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规划诉求: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为目标, 同时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寻求水源保护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路径突破 加快产业转型发展生态服务经济 树立区域生态旅游新形象 突围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品牌

总体定位: 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为前提,以林海、群山、碧水为主体,以区位环境为优势,以历史人文景观和关东风情为特色,建设集旅游观光、生态度假、运动休闲、健身康复、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形象口号:莲花山——让生态赞美生活! 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统一、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核心思路: 生态为本,项目带动

依托良好的生态基地,把生态保护和维持作为工作重点和吸引核心,营造生态莲花山的氛围;同时依托森林、湖泊等核心资源,推动资源整合,打造龙头产品和精品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库。 空间整合,圈层发展 借鉴国内外先进湿地保护地优秀经验,将整个区域划分生态核心区、生态旅游区及配套服务区三个圈层,层次递进,区别发展; 旅游支撑,产业共荣 示范区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山、水、林、俗等生态文章,并延伸旅游产业链,将旅游业延伸至旅游要素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旅游的产业化体系构建,并随着休闲元素的注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向相关产业延伸的全域休闲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的旅游化,最终,由“泛旅游产业”的构建使旅游无处不在。

生态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及案例说明

生态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及案例说明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如何进行生态农业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安全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加快完善农业标准,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构建生态安全农业体系。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高效施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在重点灌区全面开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推广旱作农业。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安徽省某县的现代生态农业规划中,构建了现代农业体系,把粮食种植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统筹大田种植与林、牧、加工及休闲农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结合,同时提升耕地质量,构建节水灌溉系统,制定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计划,配套完善的生态循环发展保障体系,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安徽亳州涡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及农田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为例

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行业标准

《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行业标准 引言 为提升生态型旅游区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旅游区转型升级,打造一批产业要素齐全、产业链条完备、旅游环境舒适、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生态旅游目的地,特制定本标准。 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16889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17775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26354 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GB/T31710.2 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第2部分:自驾车露营地 HJ63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 LB/T010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LB/T012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LB/T047 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旅游green tourism 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前提,亲近自然山水,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活动方式。 3.2 绿色旅游基地核心区core area of greentourism destination 为游客提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探险科普等旅游服务的自然生态类国家级旅游区。 3.3 绿色旅游基地依托区supporting area ofgreen tourism destination 能够为绿色旅游基地核心区提供综合配套服务支撑,且旅游要素齐备、旅游产业链条完整,行政边界明确的外围区域。

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一、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 1.1 生态农业示范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

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1.2 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

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书

目录 一、前言 (1) 二、规划目标 (1) 三、规划设计原 则 (1) (一)生态的原则 (1) (二)高效益原则 (2) (三)参与性原则 (2) (四)突出特色的原则 (2) (五)文化渲染的原则 (2) (六)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原则.....................2 四、总体规划布局 (3) (一)园区景观篇 (3) (二)基础设施篇 (3) (三)绿色农业生产篇 (3) (四)科普教育篇 (3) (五)主题型景观篇 (3) 1、园区景观带 (4) 2、餐饮、住宿、商务区 (4) 3、开心农场,家禽认养区 (4) 4、滨水景观区 (4)

5、主题园区 (4) 6、科普区 (4) 五、园林景观配置格局 (5) (一)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5) (二)建筑景观配置原则 (5) 六、旅游开发规划 (6) (一)旅游市场分析 (6) (二)旅游项目开发规划 (6) 1、文化类 (6) 2、观光类 (6) 3、主题类 (6) 4、休闲类 (6) 5、参与逗趣类 (6) 6、运动娱乐类 (6) (三)游线规划 (7) (四)环境容量与游人规划 (7) (五)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规划 (7) (六)游览组织规划 (7) 1、一日游 (7) 2、二日游 (8) 3、多日游 (8)

(七)经济效益分析 (8) 七、环境保护规划 (9) (一)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9) (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再利用 (9) (三)防灾规划 (9) 八、基础设施规划 (9) (一)排灌系统和给排水规划 (9) (二)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9) (三)电力电讯规划 (9) 九、各园区的规划设计 (9) (一)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 (9) (二)果木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 (9) (三)园林景观区域的规划设计 (9) (四)休闲度假和服务区的规划设计 (9) (五)生产和示范区规划设计 (10) (六)办公区、职工生活区规划设计 (10) (七)观景点和亭、廊的规划设计 (10) 十、后记 (10) 参考图

蔬菜示范园规划设计

抬头寺镇蔬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14-2020)规划 第一章规划提要 一、项目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抬头寺镇蔬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二、建设单位 德州市抬头寺镇政府 三、建设地点 德州市抬头寺镇 四、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14年—2020年 五、规划的理念 本规划以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为理念,发挥资源优势,建立以设施蔬菜为主,大力发展“畜—沼—菜”循环农

业模式,搭建“种植业-高科技引入-标准化生产-高科技展示-市场营销”的产业链示范平台,促进设施蔬菜标准化管理,增加产业开发的综合效益,创建德州市绿色、无公害品牌,走出一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路,推动德州乃至山东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又好又快全面可持续发展。 核心区引进高新农业技术,展示抬头寺镇现代农业—设施蔬菜最新科技成果,建设苗木繁育体系,产品加工贮藏以及科研示范基地,逐步实行校企联合,为各大院校提供实验教学基地,发挥园区的教育培训功能,同时建立健全农民技术培训等科技支撑体系。 示范区在规划期内推广设施蔬菜栽培新技术,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为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示范样板作用。 六、规划的原则 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高科技支撑。 七、规划的主题 科技、生态、循环、高效。 八、规划的功能

科技示范、科教培训、绿色生产、加工物流等四大功能。 九、规划目标 示范园建成后,设施园艺核心区达到200亩,包括苗木繁育中心50亩,综合管理服务区50亩,农产品加工贮藏交易区50亩,科研示范基地100亩;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达到500亩;标准化设施食用菌生产示范区200亩,共1150亩,使园区成为山东省乃至华北设施蔬菜产业现代农业生产的样板区。 十、规划主体方案 该规划围绕“13442”总体规划思路进行发展。 “一条主线”即以生态农业为主线。 “三大产业”即优质设施蔬菜产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科教培训产业。 “四大功能”即科技示范、绿色生产、科教培训、加工物流。 “四大技术体系”即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基于e—平台的农产品物流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 “二大功能区”即设施园艺核心示范区、标准化设施生产示范区(蔬菜、食用菌)。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六大重点工作

经过地方人民政府自愿申报、省级旅游部门推荐、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审核,海南省和北京市昌平区等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李金早局长指出,实施全域旅游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改革创新。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重点工作:创新发展战略,改革管理体制;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改革评价体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旅游业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 根据各地方旅游部门工作实际情况,归纳了现阶段率先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的六大重点: 一是做好全域旅游的系统科学规划。从战略高度和综合角度,编制各地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规划、实施方案、推进意见,有条件的地方制定地方标准。编制的不仅是有针对性做好顶层设计,更是推进创建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明确分工,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考核。 二是构建推动全域旅游的领导机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申报的省、市(州)县人民政府为主体。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要作为创建区域当地的总体战略来整体推进,加强党委、政府的领导,需要主要领导推动方能取得成效。可依托各地的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等领导机制,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在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下,制定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要求,形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合力。 三是着力深化全域旅游的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把整个区域作为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确保全域旅游规划能真正落地实施,全面优化全域旅游环境。重点围绕适应综合产业发展和综合执法需求,因地制宜推进旅游委、旅游功能区、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综合管理、综合执法的体制机制;抓住供给侧改革机遇,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从改革创新旅游体

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一、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 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野

东部华侨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范

东部华侨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规范前言 2007年,在通往深圳东海岸大梅沙的高速路口,竖起了一块高大的路牌,上面写着一个美丽的名字——“东部华侨城”。 这里,就是华侨城集团历时三年心血精心打造的全新山地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她记载着华侨城人创新探索的孜孜追求,见证着华侨城人规划建设的苦辣酸甜,承载着华侨城人寄情山海的生态梦想。 2007年7月,东部华侨城将在万众瞩目中隆重试业。她标志着中国旅游业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 东部华侨城以“让都市人回归自然”为宗旨,形成了大侠谷、茶溪谷和云海谷三大主题园区,这个占地近9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项目集生态旅游文化、休闲度假旅游文化和户外运动旅游文化为一体,在旅游产品创新的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一种战略性突破。 具体而言,这种创新理念和突破可概括为“3342”要素,即: 三大战略突破、三大理念支撑、四大方法探索和二大内涵挖掘。 三大战略突破主要表现在:,1,项目性质上,从“做项目”向“造基地”的突破,,2,项目空间上,从城市市区地带向城市郊野地带的突破,,3,项目类型上,从人造景观主题公园向生态旅游区的突破。 三大理念支撑的内涵包括:,1,“创新保生态,生态保创新”的理念,,2,“自主、原始、集成创新三结合”的理念,,3,“大而精”的理念。 四大方法探索可概括为:,1,坚持必要的原则前提下的规划、设计、施工灵活整合的方法,,2,有选择地借鉴主题公园经验的方法,,3,对常态山地进行多层次文化附加的方法,,4,以生态景观型地产开发支撑旅游产品的方法。

二大内涵挖掘具体是指:,1,功能区内涵的不断整合。,2,产品内涵的创新深化。 1 正是源自于这种精品意识的坚持和创新理念的突破,东部华侨城始终秉承“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宗旨,倾力打造一个“寓创新于规划,以细节求完美”的旅游精品,并在生态型旅游小镇的创新、茶禅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主题晚会的的提炼和升华、高尔夫与大型旅游区的结合等方面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被深圳市市长许宗衡称为深圳未来的一张“流光溢彩的城市名片”。 总之,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结构的探索,一种新的度假生活体验的创造,东部华侨城在生态旅游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开创了一种新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模式,实践了一种新的生态管理机制,并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态旅游度假区的管理标本和规范。 2 一、生态宣言 人类活动导致的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捕捞、生物灭绝等现象日益严重~为了确保子孙后代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人类开始思索生态保护问题。我们也在思索着~实践着。 我们只有一个共同家园~她就是地球。我们需要用一样的爱心和保护意识去尊重地球上的每一片土地。我们将全力推动中国生态保护的公益事业~以身作则~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坚持宣传生态文化~同时为中国旅游业的环保生态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推动和宣传旅游行业中的环境节能、再生资源利用、降低环境破坏程度等环保意识~共同创建中国绿色生态旅游事业。 二、生态定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