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百病良方

百病良方

百病良方
百病良方

百病良方

内科

31。颈椎病

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症,为颈部长期劳损等原因引起颈椎间盘组织以及颈椎骨与关节逐渐发生退行性变而出现临床各种症状的一种疾病,中年以后尤为多见,病情绵延不愈,时轻时重。症状有颈肩疼痛,上肢麻木,颈活动受限制,握力减弱,经常落枕,肌肉萎缩等。X线摄片可以确诊。

脑力劳动者由于长期静坐低头伏案工作,容易促使颈椎间盘退化变薄,骨质增生。形成骨刺,以致椎间隙逐渐变窄,椎间孔缩小,或韧带、关节囊松弛,因而使精髓或颈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受这些神经支配的区域如头、颈、肩、背、臂、手及胸前区产生疼痛和麻木感,头颈活动受限。部分病人还因压迫了向脑部供血的椎动脉,出现头晕、头痛,不能自由活动,手臂刺痛和麻木感,尤其是在头向后仰时,神经受压加重,疼痛和麻木感更加强烈。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依病变部位、受压组织以及压迫轻重而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等四型。各型之间症状常彼此参杂。

一、神经根型:本型发病率最高。主要由于患侧突出物

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临床表现为颈、肩、背疼

痛和沿颈脊神经节段走行方向的烧灼样或刀割样疼

痛,伴有针刺样或过电样串麻感。患侧上肢发沉、

无力、握力减退、受压后有酸胀、麻木等症状。二、脊髓型:此型症状乃脊髓血运障碍所引起。病人早

期常出现一侧的上、下肢或两侧上、下肢单纯的运

动障碍、感觉障碍或两者同时存在的症状,亦可为

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出现运动障碍。有些病人,还

有头痛、头晕等头部症状和排尿障碍等骶神经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脊髓明显的受压症状,甚至四肢瘫痪、卧床不起。

三、椎动脉型:患者颈肩痛或颈枕痛与神经根型症状大

体相同,且还有头晕、恶心、呕吐、位置性眩晕、

猝倒、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椎动脉供血不全的症

状。这些症状,往往因转动头部,侧弯头部而诱发

或加重。

四、交感神经型:病人除有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的

临床表现外,尚合并有眼部症状﹙眼窝部胀痛、视

物模糊、瞳孔扩大﹚、心脏不适﹙心动过速或心动

过慢﹚、周围神经血管症状﹙血管痉挛引起肢体发

凉、肢体和头面部麻木感,或因血管扩张引起指端

发热、疼痛或痛觉过敏﹚和多汗或少汗等一系列交

感神经症状。

颈椎病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范畴。按中医的辩证分

可分为下列五型:

一:痹症型:《素问·痹论》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济生方》说:“皆因体虚,腠注1理空虚,受风寒湿而成痹也”。痹症型颈椎病的症状表现为:颈项剧痛,转动不便,掣引肩背。遇冷及感冒易发,项背旁可扪及条索状硬块结节,伴枕部头痛等。

1腠cou理:中医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

二、气虚血痹型:《医林改错》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气虚和血瘀互为因果,构成了“本虚标实”,“虚中挟实”的病理特征。气虚血痹型颈椎病的症状表现为:头痛如裂,或头昏,眩晕耳鸣,头重似倾,项强,手指麻木,项肩部有结节扪及,压痛明显,四肢乏力,神疲心悸,畏寒气短,或眼睑无力。稍有感冒、受凉、疲劳、失眠等常诱发颈椎病的上述症状。

三痰瘀交阻型:朱丹溪说:“痰挟淤血遂成窠囊”。痰与瘀既是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又是两种主要致病因素﹙痰瘀致病﹚,痰瘀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互存互依,相互转化,共同消长,瘀血阻络可使津液难行,聚为痰浊,痰浊滞经,亦可使血运不畅而成淤血。痰瘀交阻型颈椎病的症状表现为:头痛如刺或钝痛,放射至肩臂,手指麻木,头目昏蒙,项背剧痛,项背扪及结节硬块,压痛明显。发作时伴恶心呕吐,胃纳不佳,心悸,肢体软弱无力,或肌肉萎缩,或喉间痰缠,或大便不调,或面部充血,或一时性精神失常,

昏迷,失眠,或嗜睡。

名医治疗虚人感冒案例

名医治疗虚人感冒案例 (田淑霄/赵洪钧/余国俊/)

兹举田淑霄三例病案以飨读者: 虚人感冒 曹某,女,25岁。2008年3月26日初诊,自述经常感冒,今日又感冒,自觉发热、恶寒,有时寒热交替出现,鼻塞、流涕、背部发凉、食欲减退、经常失眠,腹泻,经期加重。舌淡,苔薄白,脉重按无力。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参10克,当归身10克,甘草6克,苏叶10克,荆芥10克,板蓝根20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黄芩8克。3服,水煎服。3服之后诸症减,再服3服而愈。 体会:患者平素体质较弱,脾胃中气禀赋不足,土不生金,肺气亦虚,卫表不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而容易感受风寒之邪而发感冒。《素问》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此患者经常腹泻即为脾之清阳下陷所致,流涕则为浊阴上逆所生。背部发凉,脾胃元阳不足;恶寒发热,乃为风寒外束,肺卫气虚,邪正相搏而致。田淑霄认为凡见此种脉无力的虚人感冒皆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屡用屡效。 产后汗出 牛某,女,38岁。2009年5月20日初诊,患者产后已有1年半左右,曾于产后洗澡受风,即出现怕风,畏寒,汗出,而且天气越冷,汗出越厉害,一直持续至今。眼睛干涩疼痛,足跟痛,食欲差,时有胃胀,二便尚可,舌淡,苔黄,脉细尺弱。方拟补中益气汤合玉屏风散加味: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陈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当归身15克,甘草6克,党参15克,菊花10克,

桑叶10克,茯苓10克,山萸肉20克,鸡血藤30克,浮小麦40克,防风10克,枸杞子20克,麻黄根10克,炮附子(先煎)8克。7服,水煎服。药后汗出稍减,遂以原方服用1月余,已经基本不再出汗。 体会:患者自汗出乃为产后气血大亏,触冒风寒,汗孔大开,津液漏泄所致。产后气血亏耗,脾胃生化不及,气血无以濡养皮毛腠理,复因阳气不能卫外,卫表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腠理开泄,津液外渗为汗。而且天气愈冷,汗出愈甚,更是卫阳虚损之象。脾胃气血久虚,后天不养先天,渐致肝肾皆虚,所以出现眼睛干涩疼痛,足跟痛,脉细尺弱。田淑霄谨守病机,投以补中益气汤补脾益气,以助气血生化之源,合用玉屏风散益气助卫,固表止汗。同时加入麻黄根,重用浮小麦加强益气敛汗之力;炮附子温振全身阳气,助阳固表;山萸肉、茯苓、枸杞子、菊花、桑叶等品直接滋补肝肾,清肝明目;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止痛,和补肝肾之药疗足跟痛。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温补肝肾之功。张某,男,78岁。2008年11月5日就诊,尿频,尿急,尿失禁3年,逐渐加重。面色淡白,四肢浮肿,腰、髋、腿疼,并且无力,行走不便。纳可,眠差。舌淡,苔薄,脉缓无力。投以补中益气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陈皮8克,升麻6克,柴胡8克,党参10克,当归身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葛根10克,山萸肉20克,益智仁15克,狗脊20克,桑螵蛸10克,川断18克,砂仁8克,7服,水煎服。以上方随证加减服药2月余,已能自行控制排尿。 体会:《灵枢》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患者高年,脾胃元阳之气渐衰,中气不足,固摄无权而致尿失禁。患者面色淡白,四肢浮肿,舌淡苔薄,脉

现代名医传记之苏荣扎布

现代名医传记之苏荣扎布 苏荣扎布,男,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内蒙古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5月起从事蒙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蒙医。 苏荣扎布:蒙医药现代化的开拓者 他组织编写了第一套蒙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促进了蒙医药高等教育的规范化、正规化 他提出“基于阴阳学的现代蒙医学整体观理论”新学说,大力推进蒙医理论现代化 他擅长发挥传统蒙医药优势辨证论治,屡创新药,疗效卓著 三次见到苏荣扎布先生,他都身着蒙古族的节日盛装。高高的蒙古帽子、别在腰间闪闪发亮的银质蒙古刀以及独特的蒙古靴子,让人立即联想到万马奔腾的景象。苏荣扎布的汉语说得有些生硬,但他用蒙语书写的十几部蒙医学理论著作却树起了蒙医现代化的里程碑。正是这位80岁的老人,时刻不忘使命,向人们宣传蒙医药知识、治病救人,他就像一只雄鹰,俯瞰大地、振翅苍穹,护佑着草原群众的健康。成长 寺庙里走出的蒙医大夫 1929年12月,苏荣扎布出生在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幼年的他,也像其他牧民家的孩子一样,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放牧、玩耍。但是在苏荣扎布不到7岁的时候,父兄相继去世,母亲禁不住这一连串的打

击,一病不起。1943年4月,受到一种不知名传染病的袭击,苏荣扎布的母亲和支撑家业的舅舅相继去世。 好在当时一位喇嘛医生收治收养了他,可以说是蒙医蒙药使他死里逃生,成为这场瘟疫后的幸存者。从此14岁的苏荣扎布留在寺庙里开始苦读医经药典。之后的6年里,苏荣扎布先后拜拉木扎布和巴瓦两位医生为师,学习藏文和蒙文,攻读蒙医理论和临床基础知识。通过钻研理论及临床实践,他传承并丰富了蒙医药学,在心血管、消化系统、妇科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独特的经验。 跟师学医的第5个年头,苏荣扎布已经能够对一些疾病进行诊治,然而周围人都不敢信任一个10多岁小伙子的医术。尽管大家对他的医术有质疑,但是苏荣扎布丝毫没有受影响,他依然勤恳而执著地跟老师学习。 1949年,20岁的苏荣扎布已经可以独立为病人看病。这年,他参加了当时旗卫生行政部门的考试。顺利通过考试后,苏荣扎布留在了察哈尔盟商都镶黄旗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对蒙医药事业的重视和扶持,苏荣扎布也与他热爱的蒙医药事业共同成长。 理论

现代中医

《现代中医》研究 一.概况 《现代中医》,民国二十三年元月(1934年1月)由余鸿仁、陈惠民创办于上海,全张纸印刷。初由余鸿仁任主编,陈惠民任发行人,社址在上海西门石皮弄亦仁里一号(近今河南南路),月刊(刊名由秦伯未题写),每月一日发行。民国二十六年初(1937年),余鸿仁因诊务繁忙,坚辞主编职,经内部协商、社务调整,陈惠民恳请其师丁济万出任社长,自任主编,于五月十五日恢复出版,又坚持发行三期,后因抗战全面爆发而停刊。前后合计共出39期,其中民国二十五年5至12期为两期合刊本。 余鸿仁(1915—1970),江苏常熟人,孟河医派传人,清末名医余听鸿(景和)之孙,余继鸿(振元、渭经)次子,193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因其系孟河丁济万的弟子,遂以“孟河余鸿仁”之名悬壶沪上。其兄余鸿孙(1906—1956)是余听鸿长孙,为孟河丁甘仁的学生,沪上名医。余氏求学期间,萌发中医革新思想,并注意收集相关资料,毕业不久即与同学陈惠民创办该刊,又因家学渊源,与前辈同道如秦伯未、陈存仁等多有接触交流,为办刊提供了资源方便。 二.主要内容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军阀割据,社会动荡,民心思变,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着泛科学化思潮,同时,西医的广泛传播对祖国医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医界的有识之士希望中医理论有所变革,以顺应时代的需要。如同主编余鸿仁所说:“创立一充满现代精神之医学学术,以运用并发展中医之本质。”所以,《现代中医》创刊伊始,就将“促中医进入现代化,助同道认识新思想”作为办刊宗旨(余鸿仁《“现代中医”解》,载1934年第1期第2页)。同时,许多中医家认为,祖国医学良好的诊疗经验值得继承推广,需要改良发展的是相对落后的理论知识。因此,《现代中医》刊物内容主要围绕“继承中医学术经验”和“改良中医学术理论”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如下: 1.学术探讨 主要包括“医事评论”和“学术评论”两个重要栏目,也是《现代中医》杂志的核心内容之一。期刊就中医科学化、改良国医国药、驳斥中医无用论等问题

中药治愈高血压不是梦(名医中医治疗高血压经验介绍)

中药治愈高血压不是梦 作者/林凤举 导读:本文的作者林医生是小编在参加经方论坛时认识的一位老先生,他在中医书友会组织的学员座谈会中,分享了他治疗高血压病的杀手锏,得到了在场众多医生的敬佩。小编鼓励这“不位擅长写作”的老先生把他的经验写出来,最后就得到了这篇文章。文字不经雕饰,但疗效可以大家验证。小编用此法治疗一位高血压患者已停降压药且血压稳定~哦 中药治愈高血压不是梦 现代社会中人,类健康的第一大威胁就是心脑血管而病高,血压又是致伤致、残、致死的一大杀手。在我国,患有高血压的病1.6人亿有之多。人们被确诊为高血的同时、也就套上了精神枷锁,一直处于紧张压力之下。 中医应该是治未病,以前中西医都是在救落水者、救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留下很多后遗症、事倍功半、给患者造成了痛苦和重大经济损失、不能防患于未然。 我理解,高血压的病机就是气滞血瘀、血瘀痰阻,中医说通则不痛、不通则痛,那么高血压就是通则不高、不通则高,是一样的道理。 今天,我将此方通过中医书友会这个大平台、广泛传播给临床医生,用以治疗高血压,好早日解除高血压朋友的压力和痛苦。书友会读者20中万有中近医,1人治愈800人,几年就把高血压治好了,何况还有更多中医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心脑血管复元汤(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元胡、丹参、郁金、黄芪):生黄芪50g 瓜蒌50g 薤白25g 元胡25g 半夏15g 当归25g 川芎20g 生 地25g 桃仁20g 红花20g 柴胡15g 枳壳15g 怀牛膝30g 郁金15g 桔梗15g 炙甘草15g 赤芍20g 丹参30g。水煎服,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 此方治疗胸闷气短、心慌心跳、痛心彻背、叹息样呼吸、颈椎僵硬、眼睛模糊、头晕头痛、血压正常患者。 血压高减炙甘草5g,加泽泻60g、灵芝30g、生山楂片30g。 失眠加龙齿10g。 血糖高加生地25g、天花粉30g。 心率快加黄连15g,或加麦冬20g、茯神20g、柏子仁20g、莲子肉20g。 咳嗽、胸背痛、白痰沫痰白颗粒痰加3桔5g。梗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5超0过mmH以g 上者加生白芍30g。

当代中医名家治疗糖尿病的经验荟萃

当代中医名家治疗糖尿病的经验荟萃 聂文涛,一个可以算是青年的中医,但却是目前受关注度最高的糖尿病研究者。主要焦点:1、血糖性质区分量表。聂文涛认为,第一,即使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血糖良性升高的情况仍然明显多于血糖不良性升高。如果总体放宽血糖会明显提高整个患者群的健康水平;如果区分血糖的不同性质,则会更大程度提高治疗水平。同时,也由于每个人都会多次出现血糖良性升高,如何不注意保护,也就会丧失患者康复的机会。第二,不能用简单的血糖值作为衡量病情的统一标准。尽管目前我们仍然是通过血糖标准来诊断糖尿病,但是这个标准数值却不断变化。而每次变化的依据都是不同的。实际上,没有一个标准像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一样,无可争议。也就是,是否统一血糖标准本身存在着科学性的争议。第三,必须找出有效办法来区别血糖的性质。使那些血糖良性升高得到保护;使那些血糖不良性升高得到及时控制。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很多情况下的治疗将是错误的。 2、谷物保护曲线。谷物保护曲线发现后,中西医糖尿病观念都发生了转变。上个世纪末,中医学者聂文涛关注清代名医陈士铎在《辩证冰鉴》中记述消渴症“得食则渴减,饥则渴尤甚。”聂认为,清代中医学家陈士铎注意到,消渴病人进食谷物后症状缓解,饥饿的时候临床症状越加明显。并开始长期地耐心求证谷物放开的效果。2007年聂文涛医生公开提倡放开主食,主张与正常中国人养生标准一样,采取饭吃八分饱。并首次为放开谷物作了行为医学论述。聂文涛的专著《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2007年由吉林大学出版发行。聂文涛的抽样调查显示,在57名伴有口渴、虚汗、乏力等糖尿病不适症状的患者,放开主食和以谷物作为零食保障后,45例症状患者或消失,8例没有明显变化,4例继续发展。这说明,即使在心理作用无法消除的情况下,放开谷物也是完全正确的。聂文涛医生还在面向医院的技术培训中直接说明“一条奇怪的血糖曲线”,这就是谷物保护曲线。 3、1型糖尿病。聂文涛的观点是,班廷的糖尿病模型是一种继发型糖尿病,与绝大多数1型糖尿病都有严格区别。随着庞丽文、赵玉英等患者的康复资料公开,聂文涛的主张已经成为焦点。可以说,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的“聂文涛研究会”:一些人的职业工作就是打击聂文涛,包括制造谣言和简单网上刷帖。应该说,这给中医学治疗糖尿病带来了更大的信心。 4、糖尿病并发症。聂文涛对眼病、肾病、四肢病变的病例也公布很多,但是被前几个方面的成就淹没了。这里不想多介绍了。尤其是,聂文涛的治疗技术最近被称为五种联合技术,而核心技术可能是他的桑黄子片或者说食物训练。而这一技术的真正医学依据一直没有公开。在技术保密与交流这一态度上,其他专家作得更好一些。不公开,本人就无法评论了。本人相信,聂文涛没有治好的患者一定也很多。继续关注。 林兰,属于名老中医行列。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从医40余年。为国务院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罗大伦中医养生

保护心脏的简便小方子——三七西洋参粉 (2012-02-19 11:07:29) 罗大伦 我们的心情,有的时候会因为遇到了什么事情而改变。我本来是一个比较平淡的人,但是去年还是有一段时间,因为一件事情比较难过。当时北京有位医药公司的经理,据说很喜爱我的书,是我的粉丝,曾托朋友找我,希望能见到我,认识一下,因为我总是到处走,所以就没有时间见面。后来,我有几天空闲了,就对朋友说:“我这两天在北京,你的那位朋友可以过来找我啊。”结果朋友说:“不用了,他人已经不在了。”这让我很震惊,忙问所以然。他介绍说,就在前些日子,这个经理那天上午刚刚给他的女儿办好了去国外留学的全部手续,可能是心情激动了一些,下午的时候,正开车在路上,估计当时感觉心脏不好,马上把车停到了路边,然后把急救药含到了嘴里,大家后来估计,可能是他想下车到路边的小卖店买瓶水,就在车和小卖店之间,倒在地上,就去世了。 我听了以后,心里非常难过,这事影响了我很久,这个朋友事业出色,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心脏的问题去世了,从此再也无法见到孩子学成归来了,再也无法享受家庭幸福了,再也无法挥洒于事业的高峰了。 所以,我后来在给老百姓的一些健康讲堂中总是讲: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些急救药放到嘴里就安全了,其实,如果等到你用急救药了,就已经处于危险的境地了,真正安全的,是您不进入这个危险的境地! 可见,平时对心脏的保养非常重要。

现在因为心脏问题猝死的人比较多,我的一个朋友春节后上班,结果听说的就是朋友在春节期间去世的消息,据说是一个八零后的小伙子,在打乒乓球的时候,突然猝死。在平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消息,比如说我曾经举过例子的,一些企业的老总,很多都是在跑步机上,走着走着就因心脏病发猝死了,还有游着泳的,比如百事通的领导吴征。这些年这样去世的人很多,比如2011年10月21日,全球第五大药业公司,主要是生产心脏病治疗药物的塞诺非公司,他们的中国区总裁卫平因为心脏病发作猝死,2008年7月,没到四十岁的同仁堂的董事长张生瑜因为突发心脏病而猝死。 还有一些明星也是这样,比如高秀敏、马季、侯跃文等。 这是名人,我们能够听说的,上了报纸的,可是平民百姓呢?我们不知道的,就很多了,所以心脏的保养非常关键。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在运动中去世的呢?其实这是大家不懂健康知识导致的,很多人认为,身体不好,运动就可以了,你看人家西方人,都是整天在跑步机上走。所以,很多人上午想起健康了,下午就去踢足球,其实,这是机械思维的想法,我们中国人认为,我们的气血首先要充盈,运行要顺畅,然后您再去锻炼,这样才是好的。可是比如您心脏气阴两亏呢,还瘀阻呢,您突然去做剧烈运动,这对心脏绝对是个考验,所以,这个时候的锻炼是不合适的。 实际上,我们认为如果能把内在的气血也补充好,这样才更完美。 我把话在重复说一遍,比如,您心脏气阴两亏,这会导致心悸(就是早搏,老百姓俗称偷停),我和北京协和医院的心内科医生聊过,他

现代名医传记

现代名医传记之张学文 张学文,男,汉族,1935年10月出生,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53年5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张学文:中医急症高手 他自创中药“绿豆甘草解毒汤”,使患者起死回生 他创立“颅脑水瘀论”,开辟我国中医治疗多种脑病的新途径 他培养百余名研究生、高徒和众多学生,已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从容淡定、举止儒雅是陕西中医学院教授张学文给人的第一印象。他那慈祥的面容以及慢悠悠的陕南话,让人感到亲切、温暖、没有距离。接触多了,人们会被他那高深的理论见解、深厚的中医功底所折服。在患者心中,他既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父兄朋友,也是言必引经、用必据典的专家教授,更是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医大家。 在首届国医大师中,已经74岁的张学文年龄最小,被称为“年轻的国医大师”。殊不知,张学文是陕西唯一的国医大师,也是西北五省唯一的国医大师。他从医50余年,执教40余载,在中医急症、温病学、疑难病等领域均有较高造诣,对一些病机理论有颇多创新。由于他擅长治疗中风等急症,又有中医急症高手之美誉。

勤奋好学熟谙经典 三次进修奠定学术坚实基础 “鸡鸣而起,星高而息”是张学文幼年苦读医书的真实写照。对《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他视为珍宝,爱不释手,每有体会则点批强记。 1935年,张学文出生于陕西汉中的一个中医世家。年幼时,他在祖父和父亲的指导下,背诵《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很快跨进了中医药的神秘之门。 “鸡鸣而起,星高而息”是张学文幼年苦读医书的真实写照。从15岁起,他随父亲学习中医,临证诊病,辨认药材。张学文回忆,每天父亲都听自己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稍有错误,马上给予纠正,并要求反复吟诵。自己也从不敢懈怠,早背诵,晚抄写,直到学会记牢。对古代经典著作,他视为珍宝,爱不释手,每有体会则点批强记。 18岁,张学文参加原汉中南郑县统一考试。他至今还记得当时考试的情景。考官问考生,知道“龙虎汤”的举手,张学文左右看看,自己是唯一举手的。在50名考生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个头最矮的,交卷最早的,成绩是第一的。以优异成绩出师后,他开始了独立的从医

中医大咖孙秉严经验录

中医大咖孙秉严经验录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孙秉严,1927年生,祖籍山东省莱阳市,天津着名肿瘤专家,擅用大剂量附子、干姜、肉桂等,结合破瘀攻下等法,治愈许多癌症患者,其疗效时人罕有其匹。在其所着《孙秉严40年治癌经验集》、《孙秉严治疗肿瘤临床经验》、《孙秉严治癌秘方》中有许多治愈案例,本节所选即出自上述各书。孙秉严从60年代就开始研究治疗癌症,把一生献给了中医治癌的事业,共治愈癌症患者一千多例。孙氏是一位富于创新精神的医家,在辨证和治病等方面都有很多独到之处,简要介绍。 ●独创“三印、两触、一点”的辨证方法“三印”属于望诊范围,指察望甲印、舌齿印、腮齿印,用以辨识机体之寒热虚实;“两触”属于切诊范围,包括触按胃、脐和触摸耳壳增生物,用以辨体内瘀滞之有无;“一点”即查看全身皮肤小白点,测知毒结的有无。 (1)甲印是指甲根部白色半月状弧(亦称月痘),是甲板的新生部分 关于甲印的变化古医书记载较少,孙氏对甲印的认识是在观察大量病人中产生的。发现病人甲印的形状、大小、数目都是不同的,与他们的体质、寒热症候是有关联的。这是孙氏辨证最为独到之处。正常甲印为健康甲印,两手数目应为8个,即除去2个小指之外,其余8指都应有甲印。甲印大小从甲根向甲缘量起应在2mm左右(拇指可到 3mm)。甲印边缘整齐、清晰,中部凸出显得饱满。此种甲印多见于健康无恙者,说明气血冲和,阴阳平衡。异常甲印与正常者相比较,甲印增大或缩小,有甲印的指数增多或减少,指全有或全无甲印,都称为异常甲印。分为以下3种类型;①寒型:甲印偏小或有甲印的指数减少,均属寒型甲印。按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偏寒、寒、大寒3型。甲印变小在l-2mm之间,或个别手指甲印缺失(两手共合3-7个甲印)为偏寒型;仅两拇指有甲印,余8指均无者为寒型10指均无甲印为大寒型。寒型甲印是体内阳气虚衰而阴寒偏盛的表现。②热型:甲印变大或有甲印的指数增多,均属热型甲印。按程度

名老中医临床中医医案及学术精选

名老中医王清国学术经验摘要王清国,副主任医师,1940年3月出生,贵州省贵定县人,生于世代名医家庭,幼随祖父王锡章(贵州省十大名老中医)诵习医经,待诊,尽的其传。从医50余年,精于内、外、妇、儿、针灸,对针灸有独到见解。对疑难病的诊治见解独特,在患者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曾主编《王锡章内科医案》、《王锡章妇科医案》、《王锡章儿科医案》,1999年获得贵州省科技学术着作出版基金资助,贵州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问世。贵阳中医学院名老中医许玉鸣教授、刘尚义教授、姜开文教授、黄建业教授分别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发表该书书评。王清国医师对针灸及中药方剂应用见解独特,疗效显着,其中《针灸针刺腧穴先后次序之我见》体现了王老在针灸治疗领域的个人学术经验,中药方剂治疗眩晕病也具有个人特色。其内容摘要如下: 针灸针刺腧穴先后次序之我见: 针刺临床治病,除应掌握辨证施针、配方取穴、激发气至、补泻手法以使气至病所外,在针刺的先后次序上也十分重要。如《杂病穴法歌》说:“两足难移先悬钟,条口后针能步履”。《针灸聚英·杂病歌·汗》又说:“多汗合谷补之先,次泻复溜汗即干,多汗先泻合谷穴,次补复溜病即痊”等。可以看出,按一定的先后次序针刺腧穴与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针刺治疗学上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临床观察,笔者有以下体会: 1根据标本治疗法则确定先后次序 在症候复杂的病症中,刺穴的先后次序应遵“急则治其标”,先针能以迅速缓

解病痛的穴位,后针能从根本上消除病情的穴位。如瘀血头痛,剧痛难忍,应在头部痛点区,用梅花针叩刺少量出血,菀陈则除之,治标去其瘀阻以缓解痛苦。先针合谷、太冲疏调气血以治本。又如昏厥,先针人中清脑醒神,再据辨证施治选穴后刺。对于慢性病,遵照“缓则治其本”。先针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的穴位,后针能治临床有关症状的穴位。如眩晕病,辨证属痰湿中阻,先针丰隆、三阴交、足三里、中脘祛痰化湿和通调气机,先针百会、四神聪、风池定眩解晕。分别先针和后针,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 2根据脏腑气血病变关系确定先后次序 有气病在先,血病在后,有血病在先,气病在后。有脏病及腑,也有腑病及脏。因此应当辨证施针,先针治先病的腧穴,后针治后病所及的腧穴,疗效较好。如损伤而致胸胁背痛,证属气滞血瘀,先针内关调理气机,后针膈腧、肝腧活血化瘀。又如瘀血阻络,以致气行不畅,症见肢体剧痛,麻木青紫,手足不温等症。先用梅花针在局部叩刺,或用三棱针在血郄大络放血,再按病痛“经脉所通,主治所及”,顺经选穴而针。 脏腑病变以肺与大肠为例,肺与大肠相表里,脏病及腑,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困难,先针太渊、肺腧清肃肺气,敷布津液,后针大肠腧、上巨虚通腑泻便。腑病及脏,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影响肺气肃降,以致胸满、咳喘等症,先针泻天枢、上巨虚清热通便,后针经渠以肃肺气,诸症自平。 3根据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确定先后次序 这种刺穴先后次序有两种:一种是按五行腧的排列选穴,一种是以五行配属

最新医生个人年终述职报告范本2021

最新医生个人年终述职报告范本2021 最新医生个人年终述职报告范本2021医生个人年终述职报告我自_月份参加工作至今已经_年了,在医院.科室领导的关心及同事们的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使自己较快地熟悉了新的工作环境,在工作态度.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端正工作态度,热情为患者服务。作为一名医生,为患者服务,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我们医院对于内陆居民来说还是新生事物,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强做大,我认为首先要提高服务质量,让每一个就诊的患者满意,并以此来扩大我院的知名度。参加工作以后,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道德水平,摆正主人翁的心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竭尽全能地为患者服务;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不管自己多累,都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和沟通,争取将两好一满意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参加工作后我仍然坚持每天学习,每天掌握一种疾病;同时不忘学习本专业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锻炼科研思维; 2.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医疗操作常规进行,避免医疗事故及差错的发生;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时刻保持谦虚谨慎,遇到不懂的问题勇于

向上级医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对患者的处理得当;作为一名新医生,戒骄戒躁,精神饱满,不断学习。 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作为医院的一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建言出力谋求医院更大的发展是义不荣辞的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为科室的发展出谋划策,希望明年的工作量能够再上新高。总结_年,在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的各项工作完成地较为圆满,但是我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因为以后的工作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与其它先进同事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医生个人年终述职报告__年即将过去,一年来,在医院首长的领导下,在同事的关怀.支持和帮助下,本人注重提高政治修养,加强世界观改造,能够遵纪守法.强化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努力钻研.扎实工作,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在医疗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政治学习,坚定政治信念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认真学习抗震救灾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增强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认清形式.与时俱进,在思想上.行动上努力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敏感性,坚持从自身做起,从严要求自

鲁迅为何痛恨中医

鲁迅为何痛恨中医? 鲁迅为何痛恨中医? 鲁迅痛恨中医,对中医影响很大也很坏。因为鲁迅是名人,主席又称赞“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文章又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尤其是一句“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更是被大家传诵,以致后来攻击中医者常常引用这名人名言,来增加说服力。那么,鲁迅为什么这样痛恨中医呢?这要从鲁迅的家事说起,因为鲁迅的家人,尤其是鲁迅的父亲患病,遍求名医,日渐加重,最后不治身亡。这件事对鲁迅的刺激最大。为此,鲁迅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父亲的病》。 鲁迅的父亲患了什么病?从文中记载来看是水肿病。至于这个水肿病是心源性的、肾源性的还是肝硬化腹水,因为当时没有现代检查,也没有诊断清楚。从《周作人传》看到,鲁迅的父亲“病咳血,继患水肿”,但我猜想可能是肝硬化腹水。这还要从鲁迅的家庭谈起。鲁迅的家庭在当地本是一个小康之家。1893年,鲁迅的爷爷周福清(字介孚)因为牵扯到浙江省的乡试作弊案,被判了“监斩侯”,关押在杭州府的监狱中,前后关押了八年。周家从此就衰败了。鲁迅的父亲患病是在1894年冬天,也就是鲁迅的爷爷被关押监狱一年后。

这病与家庭背景是有关系的。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父亲犯事被关押,薪俸被剥夺,一家人生活无着落,你能不心急上火?你能不郁怒?心肝火旺,熏蒸于肺,肺络受薰,出现咳血也是正常变化,不违背常理。肝气郁结,日久伤脾,肝郁脾虚,出现水肿,也是疾病的正常转归。这种病本来治疗起来就很棘手,即便现代医学诊断手段高明了,治疗并没有什么突破。更重要的是要调畅情志,增加营养。看样子为治疗这个病,鲁迅家里花了不少银子。鲁迅在小说里这样写道: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药店的柜台正与我一样高,质铺的柜台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那时的诊金不便宜,一元四角。一块大洋还多啊!我查了一下手头的《周作人传》,鲁迅父亲患病应该在1894年。没有资料查询,也无法说明那时的一块大洋的用途!其实,鲁迅父亲的病1894年冬发病,1896年去世的。四年多不准确,最多不到三年。 关于“医能医病,不能医命”,鲁迅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中医治不好病时的推托之词,并且说“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的西医”,其实西医也一样,只能治病,解决不了命的问题。中国人不是有一句成语“谋事

现代名医传之张镜人

现代名医传之张镜人 张镜人男,汉族,1923年6月出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2 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 他是上海张氏内科第十二代传人,幼承家学,医文兼修,18岁悬壶沪上,民国中医考试一榜成名 他于新中国建立之初,关闭私人诊所,投身中医工作管理公务,为当代上海中医医教研事业“开业奠基” 他行医60余年,疗效卓然,擅长内科杂病诊治,尤于热病和脾胃病甚有建树,曾获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奖 今年6月24日,87岁的国医大师张镜人溘然长逝,中医界至为惋惜。张镜人毕生悬壶沪上,是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苍生大医。在上海报纸刊登的一篇记叙其事迹的文章说:“老年人知道张镜人是上海滩名医张骧云的后裔、治疗伤寒的名家;中年人知道张镜人是中医界的泰斗、治疗疑难病的能手;青年人知道张镜人是沪上名医、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专家”。这3句话,既褒扬了他的临床证治效验,也勾勒出他的学术成果概图。 与一起并称上海中医“三老”的裘沛然、颜德馨相比,同样作为中医临床家和学术大家,张镜人显然还有两点不同之处值得铭记,一个是他系上海张氏内科的第十二代传人,为海派乡土医学的代表,另一个是他建国后承担中医药工作管理职责,数十年深度介入沪上中医药事业的开创与发展历程,多半生的中医生涯与上海中医药事业相辉映。

有香港报纸赞其为沪上中医第一人,似不为过。 张氏医学的一代宗师 少年时半日习文,半日学医,深得张氏内科家传之秘;青年时参加全国中医考试,一举成名;中年时系统阐述张氏医学,诠释“表”、“透”两字真谛。 八十七年前,中医世家子弟张镜人算是“含着银勺”出世的,而且,他命中注定还要被“塞”给一把家族所系的“金钥匙”——继承祖业。300多年前,他的祖先张君调,弃儒从医,悬壶济世,扭转了这个世居沪上、耕读传家的家族的历史方向。自此,张氏医学代代相传,以治疗伤寒热病著称。在《上海县志》、《上海续县志》等地方志书中,记载有张氏一门7代11人以医而名的事迹,可谓门楣光耀,名重一方。 因家族中立有长子必继祖业的规矩,张镜人童年时便被长辈寄予继承家族医学的厚望。他4岁时入家族私塾发蒙,习诵从《三字经》到《四书五经》的传统经典,也夹杂着《汤头歌》、《本草经》一类篇目。到12岁,家中开始遍请名医,安排他半日习文,半日学医。 少年的张镜人偏爱文学,诗词歌赋,长卷短篇,爱不释手,也很喜欢挥毫泼墨,行书作画。而对诸多医学典籍,则在最初接触时也感到味同嚼蜡。对此,晚年张镜人还曾不乏怅然之情地说,我自幼爱写诗,热爱旧文学,但家族大,规矩重,我无力反抗。 张家培养传人按部就班,颇有章法。张镜人从少年起即随长辈抄方,18岁单独随父张君益侍诊,并开始一试身手。在这一阶段,据说他

针灸名医韩绍康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治学精神

《黄帝内经》心得 暨介绍岭南针灸名医韩绍康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治学精神 我父亲韩绍康是建国前较有名望的针灸医家,原广州中医学院针灸专任教师,广东省中医药研究所针灸顾问,从医五十馀年,在中医内科和针灸方面造诣颇深。在他的影响下,我自小就热爱中医学,尤其是对“黄帝内经”十分感兴趣,后在四十年中医临床岁月里,反复体会“黄帝内经”有要旨,获益非浅,兹将心得公之于众,望予赐教。 1《黄帝内经》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黄帝内经》十八卷,包括《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各有八十一篇论文,《素问》中有两遗篇(《刺法论》和《本病论》),两部分约计二十万字。此书编写时间跨度十分大,约在春秋战国、秦朝、两汉之间,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根据古藉记载,经中论文风格和考古所得,我们可以发现,此书非一时之言,也非一人所作,而是先后由多位无名学者假以黄帝与其臣子讨论问题的形式编写,日积月累,汇集成书,因此书中多处反映出先秦诸子和汉代名儒的思想,每见于《易经》、《尚书》、《周礼》、《管子》、《老子》、《莊子》、《孙子》、《左传》、《呂氏春秋》、《春秋繁露》、《史記》、《汉书》等书中。如《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管子.四时》:“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管子.轻重己》:“冬尽春始…生而勿杀,赏而勿罚”,《老子.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七十章》:“天之道,损有馀,益不足。”,《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气,…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在《黄帝内经》中可见到类似论述,根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以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资料,约在西汉中晚期和东汉初期,《黄帝内经》已基本成书,经后人不断编纂和校正,便成今天所见的全书。 《黄帝内经》所论,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医学理论和有关医学的各种问题,如养生学说、体质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针灸学说、气血精津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治则学说、诊法学说、病证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等,其内容之丰富,理论系统之独特,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堪称奇迹。此书反映当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的杰作,中医的经典,千百年来,它指导着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活人活己,我们祖先赖以生存繁衍,它是中华民族的宝书。 2 怎样研读《黄帝内经》 著名中医老教授邓铁涛在“寄语21世纪青年中医”一文中说:“我校已故名医韩绍康教授,是针灸专家,解放前私人开诊,当收入到一定数量,便闭门读书数月,读什么书,读《灵枢》,其弟子得其心法,多能行针下凉,针下热的手法,即“烧山火”,“透天凉”,个别弟子学习他常读《灵枢》已成习惯。“邓老所言完全是事实,我父亲的确对《黄帝内经》情有独钟,经中很多篇章都能背诵如流,他在日常教学,临床,科研或与学生,朋友闲谈讨论医学问题的时候,经常引用《黄帝内经》经文论证,往往脱口而出而又十分洽当。著名“靳三针”的创始人靳瑞老教授当时与我父亲同在针灸教研组,他师承我父亲,也十分喜读《黄帝内

现代名医案其它科验方精选

现代名医案其它科验方精选 现代名医案其它科验方精选 张汝伟的医案张慕岐的医案王玉润的医案夏少农的医案顾渭川的医案费绳甫的医案曹余德医案陈健民医案何承志的医案乔仰先先生的医案钱伯文的医案许帼光的医案王辉萍的医案王翘楚的医案史济柱的医案王玉润的医案刘嘉湘的医案郭柏良的医案顾渭川的医案张慕岐的医案秦伯未的医案王正公的医案夏少农的医案金寿山的医案程门雪的医案章次公的医案夏仲方的医案刘树农的医案严苍山的医案费绳甫的医案顾筱岩的医案朱南孙的医案蔡小荪的医案谢利恒的医案唐吉父的医案陈大年的医案蔡柏春的医案曹玲仙的医案庞泮池的医案王大增的医案张云鹏的医案.陆瘦燕的医案杨永璇的医案黄鸿舫的医案杨依方的医案秦亮甫的医案奚伯初的医案徐丽洲的医案徐小圃的医案时毓民的医案中药内外治合用治疗小儿咳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有绝招杞菊地黄汤加味治疗视神经萎缩解除抑郁中医有方小儿肺炎的中医治疗雷诺氏病的中医辨治顾丕荣辨治肝癌的经验白虎汤加味治疗小儿夏季热例茵陈大枣汤治疗新生儿黄疸例秦亮甫针灸医案五则小儿遗尿脾肾同治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小儿久泻经方辨治脱发五则单纯性肥胖辨治进

展平胃散治小儿腹泻体会老年痴呆症的中医治疗张子和异位用药治疗五官疾病浅探钱育寿老中医治疗小儿发热法小儿风湿热与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西医辨证和治疗干祖望教授重用升提药治疗耳聋经验体针加耳穴贴压法戒烟例徐蔚霖治疗儿科疾病经验(性早熟、遗尿、厌食等)老年危重症救治两则(关格、喘脱)邱志济治疗老年痛证的用药经验霍乱脱证霍乱吐泻霍乱兼转筋补阳还五汤偏瘫治验一则声带息肉验案例回肠丸加减治婴幼儿泄泻经验举例活血化瘀法治疗单纯性肥胖验案小儿厌食治验例方邦江治疗危急重症经验中药健脾消食治复感儿清代的戒烟医案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治疗邓铁涛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吴良村:治疗肿瘤重温肾扶正小儿支气管炎用中药疗效好方和谦治疗克隆氏病、口腔白斑、亚急性甲状腺炎及习惯性便秘验案崔应珉教师治疗肝癌思路及用方安效先从寒论治小儿肠绞痛验案小柴胡汤在眼科的运用小儿遗尿症治验段海辰桂枝汤加味治愈奇特汗证一例温肾固摄治遗尿中医调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顾植山治疗鼻炎验案赏析程为平从虚论治痫证资生健脾丸治疗婴幼儿泄泻张琪:温清并用治尿路感染赵斌“覆吸疗法”救治危重症葛根配升麻透疹解毒刘韵远治疗小儿高热验案中医泰斗董建华以“加味香苏饮”治疗胃胀、胃痛中华肾宝特效方刘韵远治疗小儿高热验案刘韵远治疗胸痛、小儿腹泻、一氧化碳中毒及黑热病验案师经方法,用时方药——辛凉宣肺疗

精选整理名医名方录

刘渡舟 刘渡舟,辽宁营口人,1917年9月20日出生,1932年拜当地名医王志远为师学医,后转从谢泗泉学习,前后七年。195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先后任古典医籍教研室主任、伤寒论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中医组成员。 刘渡舟教授著述颇丰,主要著述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挈要》等书。 刘教授在【北京中医学院】从教36年,为中医人才培养做出了具大贡献。自1978年以来,他指导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多名。主持了2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1项获1992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柴胡解毒汤〕 〔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 〔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会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备注〕1、1钱=3.75g 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俞慎初 俞慎初教授(图中者),男,1915年10月出生,福建福清人。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 俞老出生于中医世家,曾主编《现代医药》月刊。任上海《复兴中医》杂志编辑,【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教务主任,并任【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中华国医专科学校】教师。先后担任【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中国药学史学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专题研究咨询专家,【福建省医史学会】主委、名誉主委,【陈修园学说研究会】主委、名誉主委,《福建中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卫生部《中国医学通史》编委会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台北中医药研究会】顾问。1989-1992年又先后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国际传记学院】编入《世界名人录》《澳大利亚及远东名人录》,被聘为国际传记协会顾问。 俞慎初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近60载,学宗古代医学经典《内》《难》及仲景学说,其临证重视医理,深究病机,辨证精详,制方药多崇古人之法,灵活运用前贤名方,且有变化创新。擅治内妇儿各科,尤长于治肝胆疾病。临床喜用虫类药物,善于从肝论治内妇科疾患,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中风偏瘫、鼻炎、咳喘及神志病证,每有独到之处。〔加味五金汤〕 〔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 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 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典型病例〕林某,男,60余岁,1984年8月就诊,患者侨居印度尼西亚40余年,4年来患胆囊结石症,经常右胁部胀痛,多在清晨四、五点左右。小便经常色黄如茶。因年老不

肢体痹方剂(下肢—髋)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治血虚受寒,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细欲绝者;并治寒入经络,以致腰股、腿、足疼痛或麻木。伤寒厥阴病。 加味二妙丸(《证治准绳·类方》)治两足湿痹,疼痛,或如火燎,从足跗起渐至腰胯,或麻痹,痿软,皆是湿为病。 除湿汤(《杂病源流犀烛》)治腿、股、膝、膑、胫、足病之因于湿者。 健步虎潜丸(《伤科补要》) 力,步履艰难。 万灵丹(《永乐大典》引《风科集验方》)治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腿脚沉重,手足麻木,久则偏枯,脚气不能行履,腰胯不能动移;痪风、湿痹、瘫中者。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痰饮伏在胸膈上下,忽然颈项、胸背、腰胯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作痛,走易不定。 补胯丸(《春脚集》)治胯久痛属虚者。 花龙丸(《解围元薮》)治风湿,腰背以下腿股瘫痪,寸步不能,日夜抽掣,伏床不起。 和荣汤(《丹台玉案》)治两股上连腰胯疼痛。 健膝蠲痹汤(《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治膝关节骨质增生形成骨关节炎,滑膜渗出增加者,症见膝关节单侧或双侧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牵掣髋、踝疼痛。 通督活血汤(《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急慢性腰腿疼痛,间歇性跛行迁延不愈,腰脊椎过伸试验阳性,相应神经节段的肌力及感觉减退,跟腱、膝腱反向改变,二便障碍,马鞍区麻木,中医辨证属肾精亏乏、痹阻督脉者。 龙蛇四物汤(《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治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症见一侧或两侧腰腿痛,沿坐骨神经走向,由腰及腿甚至足跟,痛处固定,有抽掣、触电、针刺或麻木感,入夜尤甚,得热痛减,受寒痛增,舌质较暗,多有瘀点,脉呈涩象。 复方马钱子散(《痹证通论》)治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活血养骨汤(《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治股骨头骨骺无菌性坏死症。 化瘀通络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腰部宿伤、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因外伤诱发腰腿疼痛。 丹蚕米壳汤(《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腰椎神经根炎。 腰腿痛方(《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致腰腿痛。 消痛散(《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治多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如风湿痛肌纤维质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肩周炎、产后身痛等。 再造膏(《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体瘦弱。 蠲痛五汁膏(《疡医大全》)治寒湿气袭于经络血脉之中为痛,痛于两臂、两股、腰背、环跳之间。 伤膏药(《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 治腰腿痛,如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梨状肌损伤,肥大性脊柱炎及腰肌劳损等病引起的疼痛。 芫花散(《圣济总录》)治伤寒后风虚气滞,攻腰胯疼痛,坐卧艰难。 蠲痛神异膏(《丹台玉案》)治一切股痛。 舒筋活血洗药方(《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坐骨神经痛外熨方(《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治髀区坐骨神经疼痛。 方二(《中国民间疗法》)治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神经炎、痛风等:水煎浴身,用热水浴法,每日1次,连续15~30天可愈。

名医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与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见。”居二日半,简子寤。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闲,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酰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B.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C.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D.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 B、寤,睡眠;寐,睡醒。《诗经》中“寤寐求之”指日日夜夜的意思。 C、腠理,中医指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和皮肤、肌肉的纹理。为渗泄及气血流通灌注之处。与下文“血脉”“肠胃”皆为人体组织。 D、寡人,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寡人,寡德之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扁鹊天资聪颖,待人诚恳。他在做客馆的负责人时,恭敬地对待长桑君;长桑君也认为他资质异人,将其秘方传与扁鹊,扁鹊因此得以行医治病。 B、扁鹊医术高超,预断死生。当赵简子生病时,扁鹊断言他七日后自愈,果然如他所言;当齐桓侯接见他时,他劝戒齐桓侯及时诊治身体,结果不被接受,后来扁鹊逃走,齐桓侯也病卒了。

相关文档